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图书馆数字资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数字图书馆概述
目前对于数字图书馆有各种定义,但对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本质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即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序的整体,通过各种媒体提供友好、高效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数字图书馆资源,主要是指在信息化的互联网环境中,进行数字图书馆工作所需的各种要素、设施条件、信息来源等的统称。换句话说,它就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等的系统集成体。数字图书馆资源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核心,是数字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资源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尚无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不足,各馆在原始文献选择、资源库建设范围、资源建设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往往顾此失彼,导致资源筛选不科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系统化、科学化的数字资源体系。同时由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合作,造成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低水平上重复。一些真正有价值也是用户急需的特色资源却因为制作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而没有启动,造成资源不够丰富,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缺乏,数字资源质量不高。
2.2 资源建设标准不统一,资源整合存在障碍
各地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各馆所建的数字资源在数据库结构上不兼容,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不同,数据标准不一,著录格式各异,影响各数字图书馆系统间的无缝衔接。而且数字资源品种繁多,制作方式不尽相同,在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给读者检索、浏览带来极大的不便。
2.3 缺乏统一的整合平台,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各省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规划、数字资源建设平台都是自治的、异构的,数据存放于本地,缺乏统一的数据记录、揭示和交换规范,各数字图书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存在困难,无法互通互用,资源共享存在障碍。
3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对策探讨
3.1 协调采购,减少重复建设
高校图书馆购置商业数据库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根据本馆的地区特色,结合专业特色、高校重点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布局,处理好共性资源与个性资源的关系,使各馆之间相互协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在数据库试用阶段,加强宣传,收集数据,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用户评价、引文分析等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引进高质量和高利用率的数据库,使图书馆在某些学科品种、数量、质量以及连续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对各馆都需要的数据库,应发挥联合采购优势,降低购买费用。对于访问量较大的数据库可采用集团购买,各成员馆分别建立镜像站点的方式提高访问速度。
3.2 建设学科资源导航
由于网络资源具有海量信息、使用便捷、更新及时、没有时空限制的优点,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认识到其价值,在专题研究中,他们期望获得专业性较强的适合高校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发展的专、深、精的专题特色资源,特别是经典及前沿性的数字资源。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类型多样,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门户网站、个人主页、博客等;获取途径多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RSS技术、利用网上电子期刊目录、免费文献数据库或利用新闻组、BBS等。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整合网络免费学术资源,以学科为单元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将收集到的资源按其学科所属进行归类并建立索引,构建全文或多媒体数据库。
3.3 加强数字化技术和标准建设,共建共享特色资源
高校各图书馆由于侧重学科不同、用户需求层次差异,在馆藏资源内容、种类方面必然会有一定差异。网络环境下,特色是文献资源建设的生命,图书馆在数字化过程中,应依托自身的特色馆藏,利用网络技术,成立数字化加工部门,配备精干人员,制定数据加工规范和文献标引著录规则,加强馆际合作,联合建设数据库。在特色和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中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除了做好现有馆藏资源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还要搜集、整理相关的文献,做好数据录入工作,严格按照标引细则进行标引,及时更新,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提高自建数字资源质量。
3.4 加强数字资源版权管理
一方面,随着数字化内涵和外延的扩大,涉及版权纠纷的问题日益凸现。图书馆首先要确保购买拥有合法版权的数字产品,同时考虑资源的合理合法使用,自建资源要想办法解决版权问题,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平衡,在遵守相关法律和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实施资源建设和使用。另一方面,数字资源虽然在存储、处理、使用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数字化的信息目前也存在诸多技术弱点,导致任何获得信息的人都可以不受约束地通过信息的再生产获得利益。因此,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研究用于数字化信息的内容保护、通信保护及密钥保护等问题。
3.5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用户培训
作为图书馆各项工作中最活跃的、起决定因素的图书馆员,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以适应日新月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人才队伍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数字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辨识、选择与取得不同信息媒体的能力,需要对数字资源市场及商的动态有所了解,需要对硬件、软件及网络通讯等技术问题有更多的掌握。图书馆应提供相关的在职培训,并鼓励馆员不断进修学习,培养一支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广博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4 结束语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中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物质、环境、信息、人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所以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导向作用,大力创新和开发数字图书馆资源,努力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和创新性,准确把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方向,不断增强资源共建共享的力度,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数字图书馆提出的各方面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篇2
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定义及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图书馆数字资源。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包括由数字资源数据库或者出版商公开发行的商业化正式出版资料,其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图书馆镜像数据库、出版发行商提供的在线数据库以及光盘库等。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范围的拓展,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持续增加,做好该方面的资源管理工作对提高图书馆在科研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数字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迅速发展,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教育功能以及教育内容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调整,能够更加直接的指导生产领域的发展服务。而数字资源的极大丰富也为教育工作,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之一。因此,建立并完善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体系,提高服务内容是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及建设工作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图书馆利用自身的网站提供本图书馆收藏的数字资源,并做好该管的馆藏资源回溯建库工作;其二,通过在图书馆建立对应的网站链接,将相关性质的站点、机构、学科进行导航,尤其是对涉及图书馆特色的专业学科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覆盖,提高图书链接资源的丰富度;其三,将各种数字资源,诸如全文图书、期刊、光盘、音响制品等都囊括其中,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数据库,实现资源数量、质量的提升。
二、当前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当前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工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数字图书馆没有形成正确认识。数字资源就是将文字、图像、动画和生硬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光、磁介质当中,同时基于通信网络、计算机等终端进行资源的再现,其典型的形式包括电子图书、期刊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等。它具有完全的共享性、信息量大以及不受空间限制等特点,在当前信息网络中具有极强的交互能力。另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还可以进行后续的书目题录、文摘等整理等工作,提高读者获取一次文献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当前图书馆针对数字资源的管理工作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不能对数字资源进行比较阅读、不能长时间在线阅读,给人带来不适、部分重要刊物依然没有电子版,覆盖范围有待完善。另外,一些图书馆所采用的租赁形式获得的网络资源数据库并不是真实的馆藏数字资源,一旦租赁期超过,将会导致资源不能利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存储设备与介质等也不断更新,其检索工具软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使得数字资源的获取途径受阻。针对上述数字资源的问题,当前图书馆的发展呈现出了两种态度:其一,不重视物理资源的管理工作,认为数字资源必将取代传统的纸质资源;其二,完全强调纸质资源,不注重数字资源的发展,这些都将影响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及后续利用。
(二)管理方式亟待提高。随着高校科研用户对各个层次、学科对多种类型的二、一次文献的检索需要,部分图书馆开通并引进了各种国外权威数据库,但是部分图书馆仅仅只是将这些数据库简单的罗列在图书馆的网页当中,没有对各个数据库的特色进行分析、分类和整理,更加谈不上对这些图书馆网站资源的更新进行跟进,也就不能为读者提供后续科研需要的资料服务。这首先是因为数字资源本身呈现离散状态,各种数据库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色范围,而且数据库的内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和重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各类数据库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使得一些用户不但要了解每个数据库的功能学科覆盖,而且还需要在检索完成之后去对资源进行处理。另外,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以及数据库存放格式,没有对之进行统一的分类,而图书馆没有在读者登陆的公共检索系统中建立并形成统一的检索平台以及完善的导航系统,而且部分OPAC系统仅提供题录信息的查询,不能获得原文以及与之相关的数字资源,这些管理问题都无形中加大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的难度,影响到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缺少针对数字资源的整合。通过对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将能够有效的实现数字资源的有序化,但是当前图书馆针对数字资源的管理工作在该方面还较为欠缺。例如,不同的数字资源虽然不存在明显的外在联系,但是他们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其在各个库中的分散式的数字资源变得更加无序。这方面还需要管理人员通过对应的编目方式将数据库中包含的所有数据资源整合起来,为读者提供整体服务;其次,没有对分散于网络当中的无序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纳和整理,更加没有将这些资源通过导航的方式放在图书馆网页中。这些都降低了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水平,有碍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学科资源评估体系。当前大部分的图书馆工作都集中在收藏方面,没有意识到收藏仅仅只是数字资源利用的基础,没有对数字资源体系的结构进行丰富和完善,部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结构不合理,后续的开发及利用更加没有提上日程。随着数字资源在图书馆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其应用需求日益增大,但是由于管理和利用经验的缺乏,使得缺少必要的资源评估体系,导致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方面的投入成为了浪费,大量的数字资源被闲置。所以,建立并完善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估体系将有利于数字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价值。
(四)缺乏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评价功能。通过设置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评价功能将可以有效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必将有利于图书馆对生产的服务性作用。但是,当前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没有设置该功能模块,简单的将数字资源放在网上,剩下的工作就需要读者自行进行查找,读者体验得到的使用心得也不能通过服务评价功能模块反馈给图书馆,不利于图书馆数字资源价值的充分利用。
(五)馆员的综合素质就版权问题。随着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在资源中所占比重的迅速增加,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都迅速发生着变化,而部分馆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无暇学习新的知识,导致其在整个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存在一些不适,造成了用户体验经验的满意度下降,直接影响到数字资源的利用水平。
另外,版权问题也是数字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数字资源更容易下载、拷贝、传播,使得其在利用过程中用户对数字资源进行恶意的大批量下载,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器被滥用,对数据库提供商以及作者的版权造成了侵犯。一旦发现,将使得图书馆的数据库使用功能受到限制,影响了数字资源的正常使用,因此,在数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
三、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与利用策略
(一)提高数字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特点,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数字资源主要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注意针对性,要为高校的特色学科提供服务。同时,为了提高图书馆有限经费的应用效率,必须围绕图书馆自身有特点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使得苏子资源的建设突出重点、增强特色。同时,还要投入必要的精力进行数字资源的整合工作。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馆的特点以及地方生产实际需要建立对应的数字资源数据库,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当地用户的关注,而且还能够使得建设的资源被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应用价值,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当然,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因此做好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是基础。
(二)重视数字资源的整合、优化,实现“一站式”检索。数字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数字资源的多项服务及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同时,通过对数字资源的结构进行优化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实际信息需要,通过对数字资源结构的优化还能够减少由于数字资源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另外,减少了数据库之间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还简化了读者获取数字资源的速度,提高读者的体验水平。银,图书馆必须对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的梳理好组织,为读者提供统一的定位入口,将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分门别类的方在同一个系统界面中,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最终达到提高数字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三)利用网络系统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
1、利用0PAC书目系统进行数字资源的资源整合。作为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系统,OPAC数目系统资源整合包括馆内与馆际间两种标准形式。其中,馆内的OPAC系统资源整合包括核心及相关资源整合,其中的核心资源主要是OPAC书目信息及全文电子书刊以及连接的资源,而相关资源则包括书刊及其对应的来源、评论信息等。当用户检索到对应的数目信息后,可以选择立即阅读书目全文,也可以看到与该数目相关的文字、视频等资料。而馆际间则可以利用Z39.50协议进行系统整合,这样就能够将不同的馆内平台进行异构,用户只采用一个登陆的0PAC账号就能够检索得到相异构的OPAC资源。
2、实现网络数据库资源系统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的网络数据库界面摆脱能够,但是同样存在相类似的地方,诸如检索途径、显示样式等基本功能,只是在页面布置以及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将其中的这些相似成分统一建成对应的参数化表格,最后形成完善的检索界面,从而达到能够在多个网络数据库索引及检索的目的。利用该网络整合系统,读者将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中得到多个网络平台的数据库检索结果,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四)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资源在资源的存储、利用以及系统的维护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的要求,这给工作人员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因为数字资源的载体都属于光、电、磁等介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诸如光、热、磁等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存储的信息受到影响。因此,对应的维护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精细的处理,而且必须达到对应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才能承担。另外,针对数字资源进行的整合与后续处理工作也是开发数字资源综合价值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具有对应的学科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其适应数字图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需要。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48-03
Cloud Storage Model Research of Digital Library ResourcesLi Aiqin Bao Lingyun Feng Xiaona
(Librar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49,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and unique advantage of cloud storage,the article brought cloud storage into digital library resources storage,moreover,it established a system structure from the topolog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odule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digital library resources and pointed out the defects of cloud storage in the secure storage and the libr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Key words〕digital library;resources storage;cloud storage model
1 云存储
1.1 云存储概念与特征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作为IT产业继个人计算机和因特网之后的第三次变革,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云计算的资源存储即云存储(Cloud Storage),它是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1]。
与以往存储方式不同的是,云存储中不仅仅是硬件的整合,更多的融合了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通过结合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云存储为用户提供的不只是单纯云端存储设备的存储服务,而是整个云存储系统带给用户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2]。此外,由于集成统一,云存储更是具有其他存储所不具有的的规模经济性、资源虚拟性、弹性收缩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根据自身需要即买即用的云存储服务。
1.2 常见的云存储服务
云存储提倡的是利用云服务厂商的系统而不是本地系统来存储资源,用户则需要接入互联网,通过网络来访问存储在云上的数据。目前,国内外已经有数百种不同的云存储服务,如专门面向特定环境、特定用户的,专门存储电子邮件或数字图片的,专门负责存储视频、音频文件的等等。目前较常见的一些云存储服务有:
(1)电子邮件提供商,如Google的Hotmail和Yahoo!Mail,他们可以允许用户在厂商服务器上存储电子邮件消息。用户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自己的电子邮件。
(2)YouTube为用户提供了在线的存储服务器,方便用户上传视频文件;而Flickr和Picasa,则是让用户通过创建自己的在线图库,任意上传数字图片。
(3)社交类网站,如Facebook和人人网、博客等则建立大型的服务器中心,方便其用户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数据存储在云存储厂商的服务器上。
(4)Amazon的ES3是一种可扩展、高速、低成本的基于Web的存储服务,可以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各种数据及应用程序的在线备份和存档。
(5)IBM的Smart Business Storage和MicroSoft的Windows Azure则是一种基于私有云技术,为企业用户提供应用程序存储支持的云存储服务。
(6)金山的快盘,华为的DBANK数据银行,也都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以企业服务器集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云存储服务。
2 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研究
2.1 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体系结构
云存储的理念就是尽可能的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在利用各大高校图书馆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搭建可以共享的云数字图书馆,能够有效减少图书馆的硬件费用支出,最大程度上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云存储的结构模型,本文构建了针对数字图书馆应用的数字资源云存储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访问层数字图书馆用户各类存储应用统计访问入口、用户认证授权管理应用层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平台、数字图书馆各种Web服务基础管理层集群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网络计算CDN、P2P、重复数据删除、数据压缩数据加密、数据备份、数据容灾存储层文件系统、数据库、元数据集存储设备、存储虚拟化、存储管理设备图1 数字图书馆云存储体系结构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模型研究Feb.,2012Vol.32 No.2系统模型体系结构共分4层,从底层依次是存储层、基础管理层、服务应用层和访问层[3]。
最底层是存储层,也是数字图书馆云存储体系的硬件层。该层为整个云存储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环境、物理存储资源和逻辑存储资源,包括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光盘库和磁带库、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NAS和iSCSI等IP存储设备、SCSI或SAN、DAS等存储设备)、存储管理设备、数据逻辑存储系统(文件系统、数据库和元数据集)等。其中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设备大部分是现有的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整合形成。而统一的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所整合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以及各种硬件设备的状态实时监控和故障维护。
第二层是基础管理层,是数字图书馆云存储体系的核心层。该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的多个存储设备间的协同工作,包括存储监控、调度、副本管理等,可以根据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在某个时刻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保证众多用户可以同时访问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此外,该层还采用CDN内容分发、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所访问,还利用数据备份和数据容灾技术保证数字图书馆云存储系统中数据的自身安全和稳定。
第三层是服务应用层,为用户提供了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平台和数字图书馆各类Web服务,包括信息采集、加工、管理所需的存储;信息的与服务所需的存储以及容灾备份等所需的存储。同时,数字图书馆中的业务管理、书目管理OPAC等,通过应用层共享云端平台,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可以更方便地访问与管理。
最上层是访问层。任何一个获得授权的用户,只要拥有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诸如PC、手机、移动多媒体等,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应用层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平台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云存储服务,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2.2 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模型
2.2.1 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模型拓扑结构
图书馆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更是将图书馆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在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模型时,可以借鉴IT界著名的服务管理最佳实践――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最新版本三主要包含5个部分的流程:服务策略、服务设计、服务转移、服务运营和持续服务改善[4]。根据实际需求,在构建的云存储模型系统中并没有集成所有的ITIL流程,具体的系统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2.2.2 数字图书馆云存储模型功能模块
云存储的核心就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在构建的数字图书馆云存储系统中,图书馆所使用的云存储不仅仅是单纯的存储设备的集合体,而是由众多存储设备集合带来的数据访问服务。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将整个数字图书馆云存储模型系统分成七大模块:物理存储设备和管理模块,虚拟化存储管理模块,存储网络连接设备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存储管理模块,备份管理模块和I/O管理模块[5]。
(1)物理存储设备和管理模块。利用该模块可以对云存储系统中所有的物理设备监控,实时收集、管理各个设备的运行信息,保证云存储系统中各设备能联合起来协同工作,为数字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行作保障。
(2)虚拟化存储管理模块。此模块作为数字图书馆资源云存储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它在物理设备整合的基础之上,对形成的巨大的逻辑资源池进行管理。
(3)存储网络连接设备管理模块。利用该模块,当整个云存储系统中某个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遇到某个设备被集中访问时,则可以及时地将任务转移到其他设备,来保证云存储服务的可靠。
(4)资源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通过对所存储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规划,根据用户的访问需求,自动地查找云存储系统中的可用资源来及时响应应用程序需求。图2 数字图书馆云存储模型系统拓扑结构
(5)存储管理模块。用户向存储管理模块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提出数据访问请求后,此模块利用元数据目录中的信息进行协议转接,并将转接后的数据访问请求发向不同的存储设备,利用虚拟化存储实现对异构存储资源的统一访问。
(6)备份管理模块。云存储系统中数据是被集中存储在云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的构建又是集合了数量庞大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设备的出故障率自然明显提高。为了在某个或某些设备出现故障,而不影响图书馆数据的安全、可靠及服务的正常提供,云存储提供中的备份管理模块发挥了很大作用。
(7)I/O管理模块。在云存储中,动态存储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解决途径,通过I/O管理模块,可以很好的分配图书馆存储系统中的服务器资源,为用户提供实时不间断的服务。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需求日益朝着高性能、大规模、多样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要求将地理上分布的、异构的各种高性能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和其他特殊资源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实现高性能联合计算,共同完成重大应用问题。云计算和云存储的提出,使得高性能运算、大范围共享和低成本运营成为可能。
可以说,云计算与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是IT界的又一个里程碑,也给图书馆界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尤其是将会带动互联网下数字图书馆的新发展。利用云存储来构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存储系统,可以实现近乎无限的系统容量扩展,便于集中式统一管理,能有效减少图书馆的成本支出,满足众多用户并发访问的实时响应等。它能够在资源分布较广的范围内实现大范围联合为更多用户提供服务,真正消除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孤岛,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发挥数字图书馆知识宝藏的潜能。但是由于云存储是通过硬件设备的共用以及虚拟存储等技术来完成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图书馆中资源的版权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Anthony T etc.Cloud Computing:A Practical Approach[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10:106-111.
[2]Mesnier M,Ganger G R,Riedel E.Object-based Storage:Pushing More Functionality into Storage[J].Potentials,IEEE,2005,24(2).
篇4
一、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建设面临的困难
数字资源的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新建院校或由中专升格合并而来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第一线上,对于图书馆的投入也大多在纸质图书的购置,对于数字资源这部分投入很少:再加上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数量也少,缺乏高素质的掌握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这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很难开展数字资源的建设,有的只停留在书目数据的回溯建库后维持正常的开放。缺乏资金、人力来开发自己的特色资源。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横向的交流,即使有一定的资金、人力的院校进行数字资源建设,也只能购置有限的几个数据库,因无法实现共享,造成了相同的数据库重复购置的极大浪费。
二、高职院校也应该是CLIAS的一员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j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如何能够使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高职院校共建共享不仅是高职院校本身的努力,也需要教育部、国家的投资以及相关部门的努力和政策的倾斜。
2008年华北地区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共有163所(不含招收高职生的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市20所;天津市25所i河北省56所;山西省38所;内蒙古24所[1]。但根据CALIS网站提供的成员馆清单,截至2008年1月31日,华北地区共有122个成员馆:北京市68个,其中高职院校3个;天津市21个,其中高职院校1个;河北省19个,其中高职院校3个;山西省4个,其中高职院校0个;内蒙古10个,其中高职院校2个[2]。数据显示163所高职院校中仅有9个图书馆是CALLS的成员馆,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都是在自己摸索着前进,没有统一的领导和组织、规划,资源数字化标准和程度都各不相同,不利于以后资源的整合和共建共享。例如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作为CALIS天津市中心,负责研究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发展规划,组织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方案的实施,健全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为天津高等院校的建设发展服务。现有19个高校成员馆,其中18所普通本科院校,只有天津职业大学一所高职院校[3]。它们基本上实现了联机编目、数字资源共享。而20多所高职院校还在闭门造车,没有统一的领导、标准和采编系统。希望高职院校也都能早日加入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队伍中。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
(一)建设高质量的馆藏图书书目数据库
书目数据库是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一部分。数字化图书馆在提供大量全文服务的同时,也仍然需要提供原始文献服务,这就要依靠数字化的书目数据库作为服务的基本工具,因而书目数据库建设对图书馆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理念落后、人员短缺、系统缺失等原因,大多对书目数据库建设不够重视,书目建设无统一标准、MARC数据缺失混乱,部分图书馆甚至由供货商直接到馆替代编目典藏,书目质量堪忧,不利于检索查询和书目数据共享,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书目数据库建设,尽可能使用联机编目,制定详细的机读目录著录细则,选择适当的回溯建库方式,切实建设好本馆文献的书目数据库,最大限度的保证查全率与查准率。同时要积极参加地区性、行业系统、以至全国性的书目建设和联机检索,首先实现书目数据数字化和共建共享。
(二)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数字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方向,努力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质量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别,这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点。共建是共享的前提,高职院校要进入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数字资源,例如建立本学院的特色数据库、专业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教学教参数据库、毕业论文数据库、创建网络信息数据库、建好图书馆自己的网站、加强电子阅览室建设等[4]。如何挖掘自身特色资源,结合本学院的特色,将各种专业的资源数字化,真正能够符合进XCALIS的条件,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数字资源建设要求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还熟知多种信息源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接纳的不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家属就是其他部门精简的人员,而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业务能力较弱,管理水平较低,与读者沟通出现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不论是自身的知识、业务能力、外语水平还是计算机技术掌握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整体水平不高,这是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一大难题。严重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训练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奇缺。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外语、本学院核心专业等方面知识的人才。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将有限的图书馆经费主要用于纸质文献资源的建设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它还将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本文献资源,无论是满足当前校园读者的阅读需要,还是为迎接以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的评估都是十分有利的。但同时要高度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在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充分利用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同时,为资源共建共享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晨:
参考文献
[1]2008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职院校名单,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9日
[2]CALIs成员馆详细清单截止到2008年1月3日,[2000年7月1日]
篇5
2优化网站信息
目前图书馆与读者联系比较多的是图书馆网站这一窗口,因为很多读者经常利用网站进行图书续借和书目查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优化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加入多个关键词,提高搜索命中率,让读者养成使用图书馆网站的习惯。
3提升检索功能
少儿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基本上是各馆各行其是,其资源数据库检索也无统一定式,不仅给读者查找信息造成不便,也给少儿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少儿图书馆应采取一个合理可行的方式,将本馆和各馆的数字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实现数字资源集中管理,跨地区、跨馆际、跨平台、跨数据库检索。整合数字资源是对不同数据库进行无缝集成的过程,其关键是建立统一索引,并依据读者或用户需要,制定统一的检索入口,使各馆读者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检索到所有馆藏数字资源。通过整合不仅统一和简化了各馆数字资源的检索方式,而且也完善各馆数字资源的检索功能。
4提高读者利用能力
读者数字资源利用能力直接影响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而对读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则是提高读者数字资源利用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少儿图书馆读者群体分为两类,一是少年儿童,二是教师及与教育相关人员。少年儿童读者基本是学生。笔者认为,各中小学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开设不同程度的文献检索教学和实践课。少儿图书馆应发挥其专业特长,定期举办具有导向的各种学习辅导班和培训班,引领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有效利用数字资源。此外,面对教师开展计算机知识、数字资源利用技能培训,也是少儿图书馆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读者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可以整体提升少儿图书馆读者群利用数字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5多层面推广
少儿图书馆要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使其价值最大化,必须采取“建设”与“营销”并举的方针。所谓“建设”就是不断提升和优化少儿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质与量,所谓“营销”就是运用“营销”理念与战略,注重和加大数字资源推广力度。少儿图书馆读者群由儿童、少年、青年及其教育工作者等多层面人员构成,其数字资源由文字、音频、图像等各种信息组成。近年来,沈阳市少儿图书馆根据资源与读者多层次、多层面的构成特点,深入社区、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读者群采取定期滚动式举办宣传与推广活动,向读者介绍数据库的收录范围、特色信息检索、数字资源介绍、Internet常识、网上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等知识,收到较好效果。
6多馆资源共享
2001年,我国10余家省、市级少儿图书馆联合创办了中国少年儿童信息大世界网站,开启了多馆资源共建共享的航程。通过网络进行馆际合作,联合购买超大数据库、创建本馆特色数据库,链接各馆资源库,重组、扩大和完善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雄厚的数字资源服务,从而达到多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少儿图书馆数字资源最优化、使用价值最大化。
7搭建网络平台
据中国互联网调查,几乎每个网站都设有论坛,其利用率最高、最火。互动是论坛的核心功能,具有相同爱好和需求的网友们可以选择所需要的论坛就其感兴趣的共同主题进行交流。对少儿图书馆网站而言,设立数字资源主题论坛是普及、推广少儿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有力平台。
篇6
数字图书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数字化内容为核心,资源加工、知识发现与信息处理为主要手段,给用户提供一个基于数据库和信息流的便捷检索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在图书馆业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其数据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数据商制作数字资源和本馆自有数字化资源。其中,本馆自有数字化资源建设中,耗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经费,一旦灾难发生,数据损失将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容灾系统,是图书馆保护核心数据安全,保证数字图书馆业务延续,为读者提供不间断服务的关键和前提。
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以上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功能切换和状态监视,一旦当前应用系统因意外(如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坏)停止工作,可以即时切换至异地,使得系统功能继续正常运作。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1]
1、图书馆数字资源容灾需求
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中有大量的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系统,这就要求容灾系统的架构不仅要有效的维护数字资源的安全,而且要维持信息访问的顺畅。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容灾系统,不能只从数据完整性的角度出发,还应关注数据管理、数据传输、运算效率等多方面内容。[2]其需求主要为以下几点:
(1)异地容灾。数据中心与容灾系统的备份中心相距足够远的距离,当某一中心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时,另一中心不会受到波及。
(2)双向工作。源数据与备份数据应用相互间可以实现即时稳妥的自动或手工切换,确保灾害发生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连续性。
(3)方式选择。备份中心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系统备份完成信息系统的异地存储运行,满足数字图书馆应用需求。数据备份实现备份中心与数据中心间实时同步,保证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连续性。
2、容灾系统关键技术
在建立容灾系统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技术,诸如NAS、远程镜像、基于SAN的互连技术、快照技术等等。下面简要介绍下,容灾系统中需要的核心技术。[3]
(1)快照技术
快照是指向磁盘子系统上原数据的一组指针。通过快照技术,能以时间轴上的还原点位置来进行数据管理,最多可累计达255个时间点的数据版本,可以实现数据在任意时间点上的完整状态回溯。
(2)NAS技术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即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NAS的存储器件即插即用,文件访问基于网络协议,可以应用于Windows/Unix混合局域网。NAS用户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存取和备份操作,无需服务器本地干预,降低了CPU负载,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3)远程镜像技术
镜像是指在两个以上磁盘或其子系统上生成同一数据的镜像视图的信息存储过程,分为主镜像系统和从镜像系统。远程镜像技术是容灾系统的核心,是实现远程数据同步和灾难后系统恢复的基础。
(4)互连技术
互连技术即通过光纤通道或广域网连接两个存储区域网络,进行远程镜像。基于光纤通道的互连技术稳定性好,但是实现成本过高、地理距离较近。基于IP的SAN互连技术,依托现有TCP/IP网络,通过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互连协议,适用于多种拓扑结构,成本低、扩展性好,发展前景广阔。
3、容灾系统方案设计
一套成熟的容灾方案要求在不可预计的灾难发生时,可以将系统和数据快速恢复,把损失控制在最小。全面的容灾系统方案除了要实现本地数据保护,更要实现系统平台的异地功能切换和数据同步。具体方案如下:
对数据中心中每台存储采用RAID技术,通过一定的读写和校验机制,将多个硬盘虚拟化成单个大容量存储介质,提高存储中硬盘的读写效率和容错能力。当阵列中某一硬盘出现硬件故障时,可以有效防止数据丢失。结合应用日志、磁带备份等,应对一般性软件事故、轻微硬件损坏等小规模灾难。
在此基础上通过远程镜像技术,将应用集群中本地磁盘系统中的数据发送到异地保存。远程镜像按从镜像系统与主镜像系统间数据复制的时机,又可分为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同步远程镜像中本地每一事务均需得到远程复制完成的确认信息才能释放,本地数据将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主从系统间可以实时切换而保持数据一致,但这一方式对网络延时要求较高。异步远程镜像是在本地系统操作完成后将远程存储视图更新,这一方式对带宽要求较低、对本地系统影响较小,但是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应当使用数据恢复软件和基于SQL的容灾技术,作为其他容灾技术的补充,保持业务系统中逻辑卷与备份系统的一致性及数据库中逻辑结构的完整性。
4、容灾系统应用与管理
为确保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安全,有针对性的应用容灾系统。首先,应该设立标准化数字图书馆中心机房,应具备防火、防水、放静电、放雷电等功能,配备火警系统、空调系统、监控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等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对营造稳定的服务器运行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中心机房计算机硬件设施时,应当考虑到网络技术的应用、防火墙的配备、杀毒软件的选择、系统和应用完全性的完善。
制定系统的数据库管理方案和日常作业手册,建立健全用户管理制度,明确各数据库管理员职责。每日对各服务器各系统运行状态、备份情况、数据库使用日志、系统资源分配进行常态化检查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
在日常使用中,通过实际演练,了解容灾系统各节点运行是否正常,各环节是否畅通。模拟灾害发生后的各种情况,可以有效的检验容灾系统运行状态,以及数字资源管理中的欠缺。[4]
5、结束语
数字图书馆以其使用上的便利性和内容的宽广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容灾系统的完备性关乎图书馆信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和提供读者服务。因此,针对数字图书馆特性,构建与自身数字图书馆业务能力相适应的容灾系统软硬件体系,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和应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卡尔.容灾系统[G/OL].智库百科. 2013.01.05http://wiki.mbalib.
com/w/indexphptitle=%E5%AE%B9%E7%81%BE%E7%B3%BB%E7%BB%9F&oldid=978243
篇7
数字图书馆人力资源是指数字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综合素质、知识服务技能和知识水平等。人力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馆员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和创新形成的,能够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能够形成一定量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决定数字图书馆提供知识产品质量和知识服务质量优劣以及服务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形式和速度,决定着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成败。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难和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员思想消极、观念陈旧。目前仍然有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观念保守、落后。他们认为图书馆的功能就是以藏为主,没有必要开展主动的外向型信息服务,没有意识到未来网络化传递信息和进行虚拟世界交流的必然趋势。第二,人员层次不齐、水平较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有信息收集、处理、研究、传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掌握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还应有经济、法律、教育等多学科的知识。第三,人员服务深度不足、手段落后。目前不少数字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段落后。针对网络的深层次服务也还没有广泛开展,咨询服务普遍还停留在初级的水平,定题服务和二、三次文献深层次信息服务不多。而这也正与图书馆员的素质有关。因此,从以上现状来看,搞好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迫在眉睫。
三、加强数字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以人(馆员)为本”。首先,要尊重馆员,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意见、劳动成果、发展意愿、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次,要充分认可馆员对数字图书馆的贡献,客观评价馆员的工作业绩。最后,为馆员提供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要完成以上几方面的“人本管理”,需要在数字图书馆中做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注重对馆员的培训,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一)制订人力资源规划
将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图书馆对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结合起来。一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具备日常的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最好还具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背景。二是数字图书馆员:可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能够满足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运作要求的合格人才为数字图书馆员,利用各种电子化手段为用户开展信息服务的人员。三是技术人员:数字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化资源,因此要求数字图书馆技术人员具备数字信息技术能力,不仅具备网络硬件技术而且还要有信息管理学相关背景。四市场营销人员应该树立营销观念。五是法律人员:数字图书馆对法律人员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解决知识产权、商务与合同方面的法律问题上。
(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配置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合理利用和创新的效果。根据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列出目前急需的人员类别,并根据其岗位要求,从馆内或馆外选拔符合条件的人员。人员选,接下来就是一个用人的问题。合适的人员要放在合适或相应的岗位上,这样才能做到人得其职,人职相宜。
(三)加强馆员的培训
数字化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和补充,因此图书馆对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显得十分重要。教育侧重的是系统的理论知识、概念与方法,以及工作中可能应用到的工具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是在各类院校中完成,有完整的体系、理论与方法。这一完整的体系构成了一个专业的职业内涵数字图书馆应该根据不同馆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出详尽的、科学的、系统的培训计划,不断扩展馆员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竞争能力,保证他们具有一种持续性的、符合工作需要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保证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四)建立激励机制
就其内容来说,可归纳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激励机制既要从数字图书馆特征出发,又要考虑当前社会的市场经济特征,在倡导奉献的同时,必须有适度的物质奖励。有效的激励会大大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促使数字图书馆工作圆满完成。因此,领导需要重视人本管理的方法、重视馆员的作用,激发馆员的活力。
(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数字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数字图书馆工作规程的体现,是馆员和用户必须遵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准则。规章制度对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标准做出了规定,对馆员和用户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总之,规章制度是数字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是数字图书馆正常有序工作的保证,规章制度不仅通过控制和调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达到管理的目标,还能起到调动馆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篇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Library of Government
Geng Honggao
(Hebi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Office, Hebi, Henan 458000)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literature resources in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atic, coordination,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 standardization, with the criteria ofacademic value of the resources content, system technology and convenient service mode, and take self-built collections database, sharing, acquisition of commercial databases as the main building approaches.
Keywords: digital resource; resource construction; libraryof the government; small libraries
机关图书馆是政府机关内部设置的为本机构服务的图书馆或图书室,它收集、组织、保管和利用各种文献,为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的资源建设与服务也发生着变化,越来越注重资源的多载体化与服务的多样化。
1 机关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
1.1 系统性、协调性原则
机关图书馆规模不大,但资源建设要根据服务对象进行有序布局,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数字资源体系。在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时应遵循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原则。
数字资源的系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资源内容的系统性和出版过程的连续性,数字资源建设应根据本馆原有馆藏情况,对符合本馆资源建设方向或目标的数字资源,进行连续性选购,保持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对重点和特色资源,更要做好多方搜集、补充与更新。二是读者的系统性,即机关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系统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的需求[1]。机关图书馆规模较小,经费有限,不可能也没必要拥有所有的信息资源,所以,应当注重资源建设的协调性。可以利用当地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协作协调组织,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优势,建立互为补充、互为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使数字资源得到合理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
1.2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从机关图书馆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数字资源建设,这是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单位读者的文献需求是机关图书馆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从数字资源的选择到组织管理必须坚持实用性原则。应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确定本馆数字资源的范围、重点、特色、结构。对于机关图书馆来说,保存人类文献资源的职能有限,服务读者的职能排在第一位,它更注重文献资源的利用。
1.3 特色化原则
数字化时代,商业数据库、网络资源异常丰富,机关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除了坚持实用性原则,满足本单位干部职工工作学习需求外,还应坚持特色化和针对性原则。一个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就是馆藏资源的专业化和独特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也是每一个图书馆做好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原则。机关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特色化原则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特色,根据本身所承担的任务和读者需求特点,有目的地建设相应专业的或专题范围的数字资源。二是地方特色,依据所在地区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特点,系统收藏本地区有关各方面的文献而形成的特色。
1.4 标准化原则
数字资源是将传统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以数据的形式集合整理存储的,为实现资源的畅通交换与传递,必须要注重数字资源的标准化。没有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描述与标引语言的标准化,必将影响到数字资源的质量与服务效果。
2 机关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选择标准
2.1 注重资源内容的学术价值
数字资源的选择要以信息内容和学术价值为主要依据,主要从数据库收录的学科范围、数据库规模与内容、是否提供全文及访问年限等基本信息着手。要选择符合本馆资源建设方向和读者需求的数字信息资源。在选择中外大型综合型数据库时,一方面从专业性、学术水平、权威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另一方面要看是否能保障本馆或本地区读者需求。
2.2 注重数字资源的系统技术性
数字资源的系统技术的选择标准,主要是指从系统提供的检索方式、用户使用界面、检索功能及搜索能力、检索方法、检索效率、图像处理及支持格式、结果输出、统计功能等方面对数字资源进行评价与选择。比如,在用户服务方面,数字资源系统是否提供了帮助用户使用的手册或各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有良好的用户检索历史记录,保存检索策略与检索结果,方便用户进行对照、比较,或为下次检索提供便利,节省时间。是否为用户提供友好、简单的检索界面,界面的切换是否灵活,能否允许用户作适当调整,能否开展电子邮件定题服务、文献传送等个性化服务等等。
2.3 注重服务方式的便捷性
与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相比较,数字资源受存储方式、存储地点、网络状态、访问方式的限制,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利用方式,评价和选择数字资源时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字资源的各种利用方式、综合考虑不同的利用方式对用户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选择最方便用户使用、使用成本最低的数字信息资源。
3 机关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途径
3.1 自建馆藏文献数据库
机关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主要有馆藏书目数据库和特色资源数据库两类,包括书目、文摘、题录、全文等形式。书目数据库是最基本的数字库,机关图书馆藏书量与读者量都不大,可以选择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进行书目数据库建设,便于机关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
特色资源数据库包括两方面,一是馆藏文献数字化回溯,二是特色网络资源整合。馆藏文献数字化回溯是指把馆藏纸质书刊或图像、音频、视频等文献通过扫描、语音识别等技术,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处理的信息。以达到提供数字化阅览、保存馆藏珍品和资源共享的目的。机关图书馆馆藏规模较小,可以一次性回溯,将馆藏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资源。特别是一些珍贵纸质文献,回溯数字化后,原文献可以永久封存,数字化资源供读者查找使用。特色网络资源整合则是根据本单位性质任务和读者信息需求,将海量的无序、分散、重复的网络信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排序、筛选、分类、标引、注解,合理的组织和整合成特色资源库。如根据读者信息需求特点,搜集与本单位工作性质相关的网站地址,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导航库,为读者提供信息导航服务。
3.2 共建共享
因为机关图书馆经费有限,能力有限,在数字化资源量急剧增长的时代,靠自身力量获取的数字化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坚持资源共建共享原则。如鹤壁市图书馆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已接入河南数字图书馆和国家数字图书馆虚拟网络,其中有大量数字化资源可以利用,机关图书馆可以申请成为鹤壁市图书馆集体读者,通过互联网访问国家数字图书馆海量的数字资源,同时,本单位的特色数字资源也可与其他有需求的单位共享。机关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还可以与其他机关图书馆横向联合,或与上级机关图书馆纵向联合,协作协调,进行合理分工,共建数字资源,所有协作单位的数字资源共享,不足之处互补。如参与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联盟,或区域间的机关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联盟等,有效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3.3 购置商业性数据库
商业性数字资源是我国数字资源建设的主体。商业性数据库内容上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用上具有多种检索方法,为各图书情报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数字资源选择空间。但由于商业性数字资源在开发建设中投入较大,所以,它的售价也高,机关图书馆受购书费制约,很难有较多资金购置大型商业性数据库。因此,在购置商业性数据库时,要切实考虑本单位的需求,并尽可能走资源共建共享道路。
篇9
数字图书馆(DigitaiLibrary,简称DL),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①数字图书馆主要是以数字化为主,对图书资源进行收藏和阅览的图书馆。②数字图书馆将现有图书数字化,并将资源上传和共享。③数字图书馆有其优越性,可以为国家提供信息管理技术,并完善国家信息管理。④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连接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相关流程,包括从创建、传播到使用以及保存的全过程。⑤数字图书馆即数字化的系统和环境,它将分散的资源连接起来,又将集合的资源分散出去,具有便于使用、信息有序的特点。总的来说,数字图书馆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可扩展、开放的信息网络系统。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挖掘、加工、整理、存储、传输与管理为主要内容,包含众多分布式、超大规模、可互操作的多媒体资源库群,通过互联网络可得到高效跨库、无缝链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服务。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包括图书馆、情报机构等在内的众多数字化信息源互联而形成的一个信息空间。
1.2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1.2.1电子资源代替纸质资源。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种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摒弃了传统图书馆的物理形态,转而表现为数字形态的数字信号,从而使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1.2.2存储网络化。在电子图书资源的存储和存放方面,数字图书馆主要是利用网络空间对信息进行存储,而基本不占用物流空间,为精简图书馆做出了贡献。1.2.3管理的特殊性。首先,数字图书馆集中数字对象,通过网点分布发散的形式,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和共享性,使电子图书资源可以较快地到达对其进行搜索的用户手中。其次,数字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最后,数字图书馆一般提供个性化、单独化的完善的服务方式,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阅读爱好定制和发展。1.3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数字图书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①数字图书馆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这是数字图书馆建立博硕士论文库、古籍拓片数据库、地方文献资源库的基础。②数字图书馆具有跨地域和跨专业检索阅读的功能。③数字图书馆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和整理。
2黑龙江地区电子图书资源发展及其电子图书资源建设方式初探
2.1黑龙江地区电子图书资源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图书馆作为黑龙江省域公共图书馆总馆,下辖11个市级图书分馆,各总分馆之间的信息资源逐步构建为共享体系,以组建黑龙江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播集群城市。黑龙江省图书馆官网公布,黑龙江省图书馆馆藏资源总量达280余万册,报刊5,000余种,电子文献33,778件,专题数据库7个,自建数据库17个[2]。
2.2黑龙江地区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建设方式研究
黑龙江地区数字图书馆是我国省域数字图书馆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经营模式是服务型模式,主要表现为整合自身的特殊馆藏以及网络出版资源和网络未出版资源,以一个特殊的形式为读者服务。这种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3]。2.2.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部分可以分为两步,即需求分析的原则树立和需求分析的功能设计。需求分析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开放性,标准化,参数化和实用性,可拓展性和平台无关性。系统功能设计的步骤主要有:①整合电子资源,统一黑龙江地区的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模式。②建立统一的网站地址,完成对电子图书资源需求个性化的定制和解释。③确保网上联结方式,对周边网络的电子图书资源形成整合之势。④设定能够及时为读者解决问题的系统途径。2.2.2栏目划分。电子图书馆资源栏目可以分为项目概况、项目公告、图书资源等板块。项目概况主要介绍项目的主要内容、过程、工具和用户需求;项目公告主要介绍项目建设的目标、方式、内容、意义、研究成果、成员单位等;图书资源主要包括网上数据库、全文电子期刊、电子网络图书、硕博学术论文和一些独有的电子图书资源等。2.2.3关键技术选择。网站的建设采用多种技术,如:EnterpriseJavaBeans(EJB)、JavaServerservlets、JavaNamingandDirectoryInterface(JNDI)、JavaTransactionAPI(JT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CORBA)等组成的J2EE技术。2.2.4网站建设。网站建设是黑龙江地区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建设的最后一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网站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有:①网站风格应设计统一,适合读者和图书资源检索者的需求。②网页内容要及时更新,适时维护,加大内容的更新力度,但不要经常更改读者已经接受的布局和界面。③网站可以根据读者要求改进网页的布局,使网站更有活力。④软件和硬件的升级和改进。⑤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
3黑龙江地区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合作建设发展对策
3.1注重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目标的确立
首先,黑龙江地区的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必须要有统一的规划和目标,形成区域的联合性和完整性[4]。在建设过程中,黑龙江整个地区的数字图书馆要联合起来,对电子图书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和规划。其次,黑龙江地区的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要以技术为核心,建立统一的门户网站,多馆合作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黑龙江各地区应设立统一的数字图书馆网站,方便用户登录和使用;整合图书馆电子资源,加大黑龙江各地区电子图书资源的归集整合,完善读者对图书资源检索的需求。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功能,在区域性数字图书馆体系中,要采用统一的咨询服务平台来解答读者的咨询问题。参考咨询服务由区域内的特定机构负责,该机构可以由中心馆和成员馆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分工协作,为读者解答咨询问题。
3.2注意电子资源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黑龙江地区的数字图书馆要加强网络建设,整合黑龙江各地区的电子图书资源,结合网络优势,联合地区图书资源,发展数字图书馆。这不仅能提高各个数字图书馆的水平,且有利于地区公平、和谐发展,对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黑龙江地区的数字图书馆要将科研结果与电子图书资源相结合,保证学术成果的共用共享[5]。黑龙江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设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吸取国外早期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脱节的教训[6],以建设促进研究,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3.3根据黑龙江地区特色,建立特色电子图书馆藏
①根据黑龙江地区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立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如:古籍、拓片、特有家谱、地方志、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视音频资料等[7]。②为黑龙江地区的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建设设立统一的制度和标准规范。规范和标准是依据,只有具有统一的制度和规范,黑龙江地区的电子图书资源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③设立针对黑龙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的管理机构,加强对电子图书资源的管理。
3.4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拓展电子馆藏资源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经验,笔者发现在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收集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的法律问题就是版权的归属问题。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其做出了相应的理解,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黑龙江地区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要从这方面入手,减少对法律红线的触碰。
3.5加大对黑龙江地区图书馆人才的培养
在新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图书馆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且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才;还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能对网上各类资源进行组织、分类和检索。
参考文献:
[1]郑文晖.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以“211工程”院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40-44.
[2]白冰,高波.国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特点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108-121.
[3]王佳.基于案例分析的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3(7):37-40.
[4]贺延辉.俄罗斯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35-51.
[5]周晓杰.数字阅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1(8):83-86.
篇10
[2]环境.百科名片.http:///view/13655.htm.
[3]信息资源.百科名片http:///view/58439.htm.
[4]谭昭文.图书馆人才资源建设刍议[J].毕节学院学报,2009(3):108-111.
[5]姚咏梅.浅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J].群文天地,2012(5):114.
[6]蔡宝丽.论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J].图书与档案,2012(5):292.
[7]李蓉梅,张克林.加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126-127.
篇11
传统图书馆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充分地发挥了文献整序、信息传递、智力资源开发、社会教育和人类文化遗产保存的功能。随着20世纪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人们的信息需求与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传统图书馆互补并存,共同促进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1.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
资源不同。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以印刷载体文献为主,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则是网上分布式的数字资源。
服务模式不同。传统图书馆以到馆服务模式为主,用户也受到地理环境、部门、系统等因素的制约。而数字图书馆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利用网络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
存储方式不同。传统的图书馆大量信息资源收集于纸质文献中,而数字图书馆需要大量的磁、光、电等新型存储媒介来存储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影视作品等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它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
2.基于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在图书馆数字化的冲击下,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数字图书馆不是对传统图书馆的否定,而是带动它走入一个更广的发展空间,进而适应时展的潮流。尽管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存在上述区别,但并不是本质上的。在数字时展下,传统图书馆依然存在,只是我们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方便,更加及时。基于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将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我们应该尽最大能力做好图书馆建设[1]。
二、数字图书馆概述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最早出自欧美, 但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美国William Y.Arms 的《数字图书馆概论》认为:“数字图书馆将是人、组织、技术三个主角相互影响, 共同演绎精彩故事。”长期工作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人认为, 数字图书馆是指图书馆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都要借助于“0”和“1”两个元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储存和传输。对于不同的使用对象来说, 数字图书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功能, 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大多数人认为数字图书馆并不是空间意义上的“馆”,而是一种类型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 能为读者方便、高效地提供信息, 能对具有高度?r值的文本、图像、语音、影像、影视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和规范性的加工, 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 使知识增值, 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
2.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2.1 信息资源数字化
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数字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就是把所有信息资源, 不论文字、图形、声音, 还是动画, 只要能数字化的, 都经过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加以组织和存储[2]。
2.2 信息传递网络化
在互联网思维的推动下,数字图书馆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我们获取信息资源可以跨时空检索, 极大地缩短了信号传递的时间以及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距离, 从而加快了信息交流与反馈的速度。互联网信息环境下, 打破了纸质文献的局域性和局限性。
2.3 信息资源共享化
信息资源共享化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下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可以获得到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共享业务,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众多的图书馆能够借助网络获取各类数字信息,以满足读者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1.加强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为了避免资源数字化的重复建设,我们可以联合各个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图书馆资源有限,要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很有必要联合各公共图书馆,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源服务,做到最大化的对用户的服务。因此,图书馆之间应开展合作,联合起来申请和建设数字图书馆[2]。
2.图书馆负责将本馆的特色资源数字化
集中优势,重点建设特色资源,保证其系统性和新颖性,使自己在某类信息资源上占据优势这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各公共图书馆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本馆的性质及读者需求,对现有的馆藏情况进行分析,做好特色资源的数字化。
3.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篇12
1.数字资源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就解决了图书馆日益增长的各类文献资料、书籍采购收藏空间。
2.数字资源建设大量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资料、计算机程序等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3.数字资源建设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可使这些珍贵文献在受到保护的同时,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4.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扩大了读者范围。普通图书馆因为读者对象与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数字图书馆则允许人们自由查询。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取决于软件设计、图书馆专业人员对用户回应的速度和质量、数字化信息的制作、网络的传播速度及人性化界面的设计等;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电脑登录至图书馆的主页,随意浏览、查询、下载、打印有用的信息。
二、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车”和“路”的不断成熟,对数字资源“货”的需求日益突显。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展示和服务的平台。少儿天地、共享工程、基层图书馆等数字资源有的打不开,有的是空链接。我馆数据库还是简单的资源集中,对一些专题资源,仅停留在书目数据提供,其配套的图片也不集中,更没有较多的文字说明,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改进、充实、完善。
三、如何加强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1.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加大开发力度。要时空并举,全面立体地挖掘特色资源。由于地域的差别,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实际情况,有侧重地开发特色资源。开发特色资源,还要从时间纬度上去考虑。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把握社会需求热点,适应时代要求。2008年第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为了庆祝奥运会的胜利召开,首都图书馆建立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与艺术多媒体资源库,其内容包括历届奥运吉祥物、奥运火炬、开闭幕式演出、奥运宣传画、邮票、纪念币和各种纪念品,及以奥运为题材的商品广告和赞助商广告等当今热门话题。
2.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在图书馆文献资源系统中,地方文献是重复建设率最低的品种。地方文献因行政区的地域限定,使地方文献内容具有唯一性。公共图书馆是各地保存和提供利用地方文献的主要场所。将本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文化环境和历史渊源等方面的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不但利于资源的保存和共建共享,而且也加强了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数据资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使公共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3.加大力度收集网络免费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是我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免费信息资源,如期刊的网络版、电子图书、免费数据库、学术论坛等,中小型图书馆可以借助这部分资源扩充自己的数字馆藏,以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因此,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要有针对性的、分重点的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便于用户使用的网上资源导航系统,为广大市民提供最前沿的信息资源。
4.弱势人群的信息资源不足。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已开始关注到弱势人群的信息权利,资源建设开始顾及弱势群体,尤其是给农民提供最实用的信息资源。
四、几点建议
1.资源建设要树立品牌意识。特色,是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立足之本,要使图书馆制作的数字资源成为读者信赖和不可缺少的资源,品牌意识至关重要。因此,公共图书馆开发资源建设,应多抓具有权威性的拳头产品,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2.加强“共享工程”的资源制作示范作用。通过开展示范性资源建设,形成、推广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推出一批起示范作用且质量较优的数字资源。
3.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并维护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经常维护,不断更新和补充数据,资源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这就要求各馆在资源建设上要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有效的制作和管理机制。
4.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制作队伍,提高资源制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裴成发,贾振华,姜云丽等.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调查[J].图书馆杂志,2008,(10):21-24.
篇13
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和高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各个高校都在提倡科技服务育人。随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逐步深入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已经在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独立学院图书馆无疑也必然顺应这个大趋势,以新兴的互联网及移动技术为基础,更好的为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资讯的服务。
目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图书馆通过采用新技术,发展和完善了先进的“大流通”服务模式。通过运用“大流通”服务模式,给读者提供了更多便利,读者只需要一张“校园卡”便可以刷卡入馆,自由、高效地选取所需书籍文献完成文献借阅、读者数据处理、信息查询等内容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在节约读者和馆员的时间,提高馆藏文献的借阅利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促使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现代化。
二、图书馆数字资源实施办法
随着数字化、网络无线化,移动终端触摸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应用,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在现有设施和技术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与院内各相关部门的合作进行网络资源的建设,把图书馆的文献查阅,知识共享,个性化服务通过网络从馆内延伸到馆外,帮助学生在课堂外获取各类知识的信息,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及辅助作用。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加大力度建设网络资源
在与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基础上充分考虑本院的需要和学生特点,以信息服务方式多样化为前提,针对读者需求,对不同读者进行个性化服务,组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开展网络导航、网上信息检索服务、馆际互借、学科述评、动态研究、开发特色数据库等服务项目,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为帮助读者提高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可以为读者开办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培训,强化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意识。
(二)建立图书馆博客或论坛系统
在web2.0的环境下建立图书馆博客或论坛系统,为广大图书馆用户提供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独立评论的联络平台。
第一,博客或论坛系统作为一个交流平台,能够快速的将书刊信息传递给读者;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在线解答,或是以留言回复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第二,作为独立评论的平台,此类系统还可以引导学生和教师对书刊进行评价,对各种学生、教师、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的学术观点,学习方法进行讨论,从而在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同时为流通、采编、技术等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帮助。第三,此类系统平台具有交流互动性特征,使得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可进行充分的多重互动、交流沟通和信息互换。实现彼此促进和进步。第四,可以实现读者之间的资源,知识共享。例如,读者可以通过上传教学视频、课件、考研资源,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供其他读者下载学习之用。第五,可以打破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知识面的局限影响,使更多学科的专家,老师成为咨询员甚至是网上学科馆员,使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成为一种开放式的专家咨询。
(三)基于本馆馆藏资源,建立专业文献检索库
由于独立学院主要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是围绕本科教育开展的,并以基本满足教学参考、学生课余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等需求为目标。具体表现为,在馆藏建设上以基础性的馆藏资源建设为主,而不是大量收藏研究性的馆藏信息资源。因此应根据学科和专业课程特点采用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平台+模块文献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例如: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把对应相应课程的纸质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与处理,使之成为数字化的参考资料;借助目前流行的开放式课程,通过搜索、下载、购买相应的课程视频建立视频数据库;以本院的教学科研重心和重点专业课程设置,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开发面向读者特殊需求的特色数据库群,建立揭示各种馆藏资源的文献检索库,从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资源,使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发挥出最大功效。
(四)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宣传与利用
为方便读者获取资源,应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或与专业的数据库厂商合作,将各种数据库整合,建立如百度,谷歌式的一站式搜索网站。同时应该通过网站、师生、开设课程等多种途径宣传数据库的使用,提高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加强与母体资源的共建共享
依托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加强自身信息资源建设是我院图书馆的最佳选择和有效发展方向。母体学校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已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馆藏体系。我院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积极与本部图书馆进行联系与沟通,防止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与本部馆之间应形成依托和互补的关系,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字资源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扬长避短,采用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方法,加强建设符合学院发展需要、易用性、适用性强的数字资源馆藏体系,从而将更多的资源提供给读者,这也是未来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