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计划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学习计划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学习计划书

篇1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问题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做好笔记,如有不懂的知识点,要及时问老师,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融会贯通。

2.作业认真完成,不准有一丝的马虎,如有不对的题,看看自己是不认真还是不会,如果是不认真,则下不为例;如果是不会,则即使询问老师。

3.每天要及时复习当天学完的知识,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

4.每周的休息日,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要把一周学习的知识,全部总结一遍,再巩固一遍,并写出自己一周的学习心得。

5.每天要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6.像数学、语文、英语这样的主课,课上一定要仔细倾听老师的解析,每天都要做几道练习题,提高做题水平,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该背的内容要及时背熟,直到全部都会为止。

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样的副课,每学完1课后,要及时复习并背熟重点,再做练习,并找出不足,直到没有不会的地方为止。

8.每次测验之后,自己卷子上若有错误,老师在解析试卷时,要认真听,找出自己出错的理由,并进一步的加深理解,找出不足,增强巩固。

9.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要及时和老师讨论。

10.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有用的课外书,开阔眼界。

行为习惯目标:

1.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待大小考试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自省,不骄不躁。

2.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3.与同学和谐相处,能体谅、尊重老师,热爱自己的学校,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4.上学不准迟到,不准早退。

篇2

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好保持在5-6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规划一下,例如:{早上2个半小时,中午2个半小时,晚上1个小时}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习惯比聪明更重要!只要你按照计划来,每天坚持,你的成绩不会没有进步的!

呵呵,不要忘了,一定要预留出锻炼身体和休闲活动的时间。一旦制定就应该严格遵守。相信你的假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确定学习目标,攻克薄弱环节

学习目标不宜太大、复习范围不宜太广。如果想真正有收获,一定不要贪多哟!适宜重点攻克薄弱学科、或某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利用网校的网络资源,有效进行复习巩固和预习提高

1、利用网校现有资源进行复习:

·上学期在课堂里平时没有来得及听完的课程,或者没有弄懂的问题,可以利用假期结合“学习区”里面的“名师面授”重新学习一遍。最后实在还是没弄懂的可以到“名师答疑”里面提问{24个小时之后}我们的老师会给你回复。 本文由第 一1范8文网整理

·大家在网校上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按我们教你们的“四步学习法”——知识强化,名师面授,智能测评,名师答疑来进行复习和预习。

·网络教材:初中网络教材全部更新为配套资源。含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的内容,与教科书完全同步,学生可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复习。

·“智能测评”的难题反复推敲,重在理解解题思路。对于由于知识点没弄懂而做错的题目及时的放入到“我的错题本”里面做一个归纳,方便你们以后的查阅和复习。

2、预习下学期课程:

·通过网校的网络教材,将下学期的课程提前预习一遍,掌握各科下期的重难点。

·预习的过程中碰到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做记录,以方便大家下学期课堂的学习。

篇3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组织好学习小组,以三个人一组为好,进行合作性学习。(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组成小组比较合适)

    2.按教材知识前后的顺序,整理上半学期的英语、数学(物理)练习卷和考试卷。(或者可以根据老师的推荐去买一两本合适提高学科能力的辅导材料)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能力,树立自己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

    5.无论在订正试卷习题,还是在做辅导材料时,遇到困难,三人小组一起分析,或者到图书馆去找参考书,可以去找老师,也可以进行挑战性竞赛,看谁先解决问题。

    6.把错题订正完成以后,就把错题订正的全过程背出来,进行接替方法的积累。

    7.到办学质量比较好的社会业余学校去读英语口语训练班,提高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和英语学习素质。

    8.对于新初三的学生,可以在暑期中参加一些竞赛辅导班,为新学年的各类竞赛打好基础。(也可以超前读一些新初三的课本,提前了解初三的学习内容)9.每周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第㈠范 文网整理该文章。

    10.每天晚上,听音乐,上网浏览,看书读报,和同学聊天等,做自己有兴趣的事。

    11.每周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时间安排:

    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天下午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间。

    3.晚上两个小时是发展兴趣的时间。

    4.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督促自律:

    1.设计好每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

    2.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督促,执行暑期生活、学习计划有始有终。

    B计划:督促型语文、数学为弱项此类计划具有督促性,适合尚须家长督促、老师帮助的学生。B计划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自信、兴趣及学习自制力的培养和家长、老师的帮助。

    一、计划实施的目标:1.提高自己在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调整。

    2.在家长的指导下,写好自己切实可行的暑假生活、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复习进度的明细内容)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能力,树立自己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抄录,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尽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5.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按教科书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罗列。了解自己学习问题的共性薄弱点,然后可以请老师一起帮助解决。

    6.每周二次带着学科的不懂之处和老师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回家后运用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我强化练习,填补自己的学习漏洞。(这一点必须按照教材由浅入深的学习顺序,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

    7.每次完成习题的订正,将错题订正的全过程,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背出),渐渐地形成解题方法的量的积累。

    8.一星期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也可以听音乐等,做自己有兴趣的事)9.一星期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三、时间安排: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天的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间。(也可以安排一些合适的娱乐活动)

    3.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家长督促:

    1.设计好每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

共2页,当前第1页1

篇4

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好保持在5-6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规划一下,例如:{早上2个半小时,中午2个半小时,晚上1个小时}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习惯比聪明更重要!只要你按照计划来,每天坚持,你的成绩不会没有进步的!

呵呵,不要忘了,一定要预留出锻炼身体和休闲活动的时间。一旦制定就应该严格遵守。相信你的假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确定学习目标,攻克薄弱环节

今年的暑假假期较短,目标不宜太大、复习范围不宜太广。如果想真正有收获,一定不要贪多哟!适宜重点攻克薄弱学科、或某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利用黄冈网校的网络资源,有效进行复习巩固和预习提高

1、利用网校现有资源进行复习:

·上学期在课堂里平时没有来得及听完的课程,或者没有弄懂的问题,可以利用假期结合“学习区”里面的“名师面授”重新学习一遍。最后实在还是没弄懂的可以到“名师答疑”里面提问{24个小时之后}我们的老师会给你回复。

·大家在网校上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按我们教你们的“四步学习法”——知识强化,名师面授,智能测评,名师答疑来进行复习和预习。

·网络教材:初中网络教材全部更新为配套资源。含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的内容,与教科书完全同步,学生可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复习。

·“智能测评”的难题反复推敲,重在理解解题思路。对于由于知识点没弄懂而做错的题目及时的放入到“我的错题本”里面做一个归纳,方便你们以后的查阅和复习。

2、预习下学期课程:

·通过黄冈网校的网络教材,将下学期的课程提前预习一遍,掌握各科下期的重难点。

篇5

巧:编辑的巧妙之处在于,从教材特点、解题思路、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心理出发,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的各个环节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有助于充分利用时间,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高效掌握和能力的有效形成。众所周知,化学反应是教材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且考查方式也由过去的“重现型”向“综合型”、“理解型”转化,由于该内容纷繁,题型多变,思维抽象,条件隐含,因而成为学习的重、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从反应基本类型的概念、字母表达式、物质类型、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实例等几个方面总结,讨论完成后还可进一步探讨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常见反应,如:有机物的氧化、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等。

这里由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概念上升到物质所属类别、元素化合价变化,并归纳找出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特例,层层递进,环环加深,不失为一种巧妙的编辑。

深:从内容看,深是指从教材中挖掘出深层问题。从因编辑而产生的问题来看,深是指问题有一定的灵活度,只有具备较高的技能,才能予以解决;从教学对象来看,深是指学生对问题进行周密思考然后达到融会贯通的“顿悟”境界,产生豁然开朗的灵感,思维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探索到更深的层次。这样的编辑,既能与中考吻合,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例:请写出你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证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是错误的 。

该题属于结论开放性试题,要求通过寻找一个与结论不同的反例,来错误结论。而寻找这一反例的关键在于理解概念与概念,概念与原理、规律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重找出在错误说法中将不同关系联系起来的关键词“一定”“可能”等在何处,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对具体化学反应的熟悉程度。该题将化学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属类别、元素化合价等知识点揉合在一道题中,真正使学生体会到它们在知识上的联系,在习题编制上的综合性,在思维上的启迪性和深刻性。

篇6

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连续学习过程中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过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生的主动性源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因此教师的着力点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上;其次,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经历,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时间、空间和方法指导;再次,要以适当的问题情境为引导,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每个学生有效的学习都是个性化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尊重差异,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2.改进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通过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教学。

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着数学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是探究的结果,二者相互作用。

其次,学习的本质是体验和感悟,这必须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过程的基础上。所谓经历,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质疑、判断、选择、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积极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或达到一种新的认识,选择的经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展示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发展创新的精神。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

2.学习的意志不够坚强。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地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学习的课程增多,特别是数学科的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比较大,教师辅导较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不够坚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在中小学更替之后,随着学生适应能力的强弱而导致两极分化。

3.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初中数学的学习,相对小学而言,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在知识结构上,前后衔接比较紧密,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达不到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过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要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 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的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都带有一定的依赖性,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进入初中以后,这种依赖的学习方式就不能胜任了,学生的学习必须靠自觉为主,在没有任何监督的前提之下能独立地进行学习,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此,进入初中以后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指导上和思想的引导上都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了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

3.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功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够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篇8

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这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他们而言,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很多人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化学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抓好“入门”教育,将这种兴趣及时加以深化和延伸,相信学生很快就会对化学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直观形象、声形具备、表现形式多样,从而能极大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大多数农村初中这个实验是不能完成的,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动画模拟,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样的效果很不错。这时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就会充分展示出来,通过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错误操作,既能避免实际操作带来的危害,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弥补实际操作带来的一些缺憾与不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留下伏笔。

2 信息技术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特点设计制作课件,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保护水资源”时,课前精心设计一份课件,在这份课件上不仅有详细知识点,而且做了很多动画,同时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最后还配了一个例子进行分析,事后证明这一节课的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讲述要好很多。

在制作复习课件时,要注意复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深层次的扩展。可以把所有的化学仪器分成若干组,构成实验专题,用录像分别展示各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问题,然后精选不同层次的实验题组(最好是历年中考题)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出各种仪器,让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需要仪器,然后按步骤用鼠标拖拉进行组装拆卸,如果违反操作规程,计算机会及时提示。实验搭配好后,可选“开始实验”按钮,计算机会简单模拟出气体流向、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

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解决一个专题的复习,这在传统教学中至少需要半节课。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又如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蒸发时,该实验要求在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这个较多量是不太好把握的,如果提前停止加热,固体不会被全部蒸发出来。演示起初学生是有兴趣的,在搅拌的过程中,性情较为急躁的学生逐渐失去耐心,导致注意力分散;到停止加热时,到底滤液被蒸发到什么状态,有些学生已不再仔细观察,而且后排的学生也看不清此处的操作。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实验规范操作的学习,也不利于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若把蒸发的演示实验做成课件,播放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调动学生主动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邮箱、班级校友录、论坛等,甚至可以用上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友爱,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的朋友。

4 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的启迪。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实时地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模式。

篇9

信息技术;化学;课堂;整合

0引言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之间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创造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手段,它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于一体,能够带给学生最直观最形象也是最直接的感受,生动形象的教学动画或者是视频,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教学课件都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化学世界的无限魅力和无尽的精彩。

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课堂采取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而不去引导他们自己组织问题的答案、自己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松懈状态,大脑不活跃,思维迟钝,从而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难度大,课堂效率低下。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沉默寡言,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的状态,导致“教”“学”的严重失调,这种课堂学习的常态对学生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对于数学这门需要理性思维的学科来说,教师要促使学生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掌握数学知识。

1.2学生害怕教师,不敢提问: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可能会有一些叛逆的行为,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往往不苟言笑,令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学生有问题不敢问,甚至在课堂上教师问学生们还有什么问题不理解的时候,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一板一眼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带来威慑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的自卑。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恰恰说明他已经深入数学学习,或者说他对这个方面感兴趣,这时候就要求教师抓住契机,生动地解答学生疑问,一问一答,更能加深知识学习的印象。

1.3教学方式落后,对新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改革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数学教学方式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学理念停留在“一个讲台,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致使数学教学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2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静态的展示,使化学失去原有的生命力,造成化学教学中那些微观细小的知识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灌输,让学生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借助多媒体设备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利用图片、动画、音乐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相关地理现象的理解。总之,将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化学教学,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容易疲倦、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3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3.1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兴趣: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中的情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有利于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将直观的形象、生动有趣的画面、短小精悍的视频等在短时间呈现出来,并且保证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入课堂化学学习的正轨,使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体,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十分重要,需要教师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

3.2形象演示,变抽象为具体: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非常抽象,学生们很难理解和掌握,即使课本上有一些彩色图片或者例子,但这也仅仅是静态的演示而已,难以带给学生们感官的刺激,使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不彻底、一知半解。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能够使知识点形象起来,带给学生们感官的刺激,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3模拟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模拟现实中不易操作的化学实验,从而使初中课堂由教师单一授课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性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Flash技术来进行虚拟实验,学习了反应原理后,引导学生从试管、玻璃管、酒精灯等仪器中选则仪器进行模拟,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装置进行改造。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在生动形象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应该广泛推广和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组织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高小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与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推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毋庸置疑,这也要求教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一起抓住课堂这个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篇10

初学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入门的关键,必须记忆。而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需牢记,否则无法应用。那么怎样来记忆化学知识呢?

一、简化记忆

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学生们在处理时易东扯西拉,记不全面。克服它的有效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话,或分几个要点,或列表来简化记忆。如:用七个字: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在研究氧气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可把所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归纳得出如下记忆要点:燃烧是否有火或火焰;燃烧的产物是如何确定的;所有燃烧实验均放热。抓住这几点就大大减少了记忆量。

二、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忆。如记忆化合价是同学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可编这样的顺口溜:氢、钠、钾、银+1价;钙、镁、钡、锌+2价;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要记真。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这样主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就记清楚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步骤有七个步骤: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装入药品;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给固体加热;⑤收:收集气体;⑥离:将导管从水中取出;⑦熄:熄灭酒精灯。在学到这部分的内容时,我采用谐音记忆,比如:茶、庄、定、点、收、利、息。学生们记得很快而且很有兴趣。

三、关键字词记忆

这是记忆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在学习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时,初次学到催化剂的性质,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的字来记忆。

四、总结记忆

将化学中应记忆的基础知识,总结出来,写在笔记本上,使得自己记忆目标明确、条理清楚,便于及时复习。如将课本前四章记忆内容概括出来;27种元素符号的写法、读法;地壳中几种元素的含量;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常见的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

五、对比记忆

“对比”是识记知识,掌握知识及应用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才能区分。对于易混淆的化学概念、理论、定义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比较,寻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抓住其内在属性。例如:分子与原子:相同――微粒,不同――物质与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物:相同――物质,不同――组成。单质与化合物:相同――纯净物,不同――元素。H2、CO、CH4:相同――色、态、味,密度比空气小,溶解性,可燃烧性;不同――燃烧产物。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等等。通过列表形式进行比较,学生对比分析,学会了比较方法,对任何易混记的概念都能有清晰认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化学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准确。

六、原始记忆法

这一类记忆可以说是纯粹的死记硬背,并无“诀窍”可言,也无捷径可走。

篇11

1.2 学习方法的原因。学生进入八年级后,学习分化的原因逐渐显露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较好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一方面学生个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教师没有很好的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方法。

1.3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兴趣尤为重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习积极性高低。例如:我所上的班级有学生56人,对数学学科有学习兴趣的39人,对数学有间接兴趣的7人,不感兴趣的10人。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不浓的往往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成绩较好。另一方面,学习较差的学生,克服困难的心理较弱,意志不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退缩,丧失自信心,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形成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2 转化的对策

2.1 教会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正确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学习关念、方法、技能。

2.2 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生来具有,而是后天培养的。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就谈一谈粗浅的体会:

2.2.1 灵活选用导入新课的方式。根据每堂课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引入新课,使学生对该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2.2 充分运用课堂艺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讲台就是舞台,老师是导演又是演员,老师的语言、语调、动作和气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活跃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2.2.3 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和趣味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数学本身的科学性,逻辑性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需要设置有意义,有探索价值,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2.4 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而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2.2.5 利用成功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上的成功感受维系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在课堂上,有意识设计一些知识、技能方面的题目,题目有梯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做,让他们都能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2.2.6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现代化成为现实。在数学教学中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2.3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对任何学科知识的认识过程都离不开情感因素。而和谐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后进学生更要热情的指导,真诚的帮助,学法上要多多的指导,精神上要多多的鼓励、安慰,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理,提高学习能力,克服两极分化。

篇12

1、特征

(1)学习数学缺乏兴趣;(2)学习不努力;(3)参与意识不强

2、”成因

(1)内因:认知准备不足;情感准备欠佳;(2)外因: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基于对学生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其特征的分析,结合布鲁姆的学习理论,对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的储因素进行权重比较(认知准备不足和情感准备欠佳占65%,教师教学的质与其它占35%),笔者认为应从教师的教学的质入手促使学生的认知准备不足及情感准备欠佳的变化,逐步累积,达到转化之目的。

1、以建立较好的情感准备为先

(1)培养师生良好情感是转化的突破口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中,要采取“忍、寻、导、信、爱。”五字教育法,加深师生感情。“忍”即遇到任何事(尤其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都要忍不发脾气;“寻”即为师者应千方百计地从学生身上寻找长处,进行表扬;“导”即引导他们加入数学兴趣小组,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信”即教师自始至终地信任他们,鼓励他们;“爱”即以深厚的无私的爱去点燃他们内心的情感之火。

(2)通过适当方式激发学习动机,是转化的切实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驱力 ,是转化的切入点。主要把握好两方面: 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好奇心的延续和发展,唯有热爱,才能主动长久参与。另一方面及时反馈,适当竞争。 对学困生的学习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而且反馈应倾斜,学困生的学习结果出现错误或不足很自然的,教师应着重关注正确的合理的部分,并不吝赞扬话语,从而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改变自我评估状况。同时,要建立适当竞争,主要是他们与过去的自我相比以及同一水平的学生之间的相比。

2、逐步改善认知结构是提高数学困难学生水平的根本出路

(1)注重前补

前补指的是课前补,即在每堂课前就本课新知所需应用的原认知结构中应提取的部分对学困生进行情况摸底分析,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练习,并且进行面批面改,帮助学生寻找原因。事实上,对学困生整个学习生活来说,每次补课既可以视为前补又都是后补,通过这种前补,可以提高学困生上新课时注意力和投入程度,由于对他们已经搭了阶梯,扫除了一部分障碍,降低了学习新知识难度。从而达到学困生能较好地掌握新知的目的。

(2)注重基本能力训练

学困生的计算能力、记忆、再现能力等都较弱。往往要进行分析,专门设计进行训练。以记忆能力为例,学困生一般记忆能力并不差,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的直觉性保持能力较差,对数学问题的类型和模式记忆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知识系统顺口化等多种有效手段。

(3)新知学习必须着眼于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学困生的原认知结构逐步完善之时,要注意新认知结构的构建。即防止原有学困生在学习了新知后又造成结构不完善,同时要防止新的学困生的再度产生。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a: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新知学习的联系点。新知识和经验、新知和旧知、新知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来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

b:重视感知全面性。人对事物第一次接触总是最敏感的,如果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理解,那么认知结构就不完善了。

c: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在教学和学习中注重结论,而往往忽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只是记住了概念、公式、定理、而不会灵活运用,无法解决千变万化的习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篇13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对四处初中的抽样调查表明,284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47人,占15%;有间接兴趣的85人,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主兴趣的17人,占6%;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2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118人,占42%。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版权所有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