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级技术职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相关人员晋升高级职称难度大
我国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价体系依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政策覆盖范围不全面、深度不足,致使形成难以让每一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都拥有晋升高级职称的局面。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相关重要管理岗位,大多由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一般管理岗位也存在一些自卫生专业技术岗位转岗过来的管理人员。此部分管理人员倘若未继续开展原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其专业技术职务通常保持在初级、中级,难以进一步晋升原本的专业技术职称。
1.2职称评价体系配套支持体系不完善
(1)高级职称评审机制不完善。卫生专业技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卫生管理为例,其作为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机构所受管理工作好坏影响往往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显现,同时团队合作是无法开展有效划分的,其不可直接被转化成生产力或者科研成果,因此要通过长期效应的评价方法开展审评。然而,现阶段职称评价体系配套支持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职称评价工作的难度。(2)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完善。继续教育能够有效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框架,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而言,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知识、技能繁多复杂的系统,要想开展好自身工作,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面,还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唯有如此方可满足现代卫生岗位需求。卫生专业技术继续教育是增强职业内涵、强化行业内部交流的一条有效途径,构筑更为专业的继续教育门类是现阶段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价体系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1]。
2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精准管理策略
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审评工作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学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精准管理。如何进一步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健全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标准
(1)健全基层评审优惠政策。对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予以健全,全面优化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考评范围、申报人员,提升流动范围灵活性,消除不允许向它县流动的规定,促进申报人员在考评范围之中的顺向流动、平行流动;放松申报门槛,加大对申报人员工作业绩考核侧重力度,可考虑对偏远地区及为基层工作服务长久的申报人员予以优惠或者破格晋升等优惠政策。此外,还应当提升基层卫生高级人才比例,权力打造专业技能过硬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促进基层卫生事业的有序发展,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基本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等,为分级诊疗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2)完善评审标准体系,消除不科学指标。优化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是实现评审标准优化的重要前提,应当逐步健全申报人员条件规定,引入国内科学成功的政策,促进地区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的优化健全。例如可引入广州、湖南评审标准,对计算机、外语有效期予以取消,研究推出提升有效期的审核方案,抑或在指标量化方面缩减它们的分值占比。(3)增加病历评价,构建客观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要强化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2]。要想转变现阶段卫生高级职称申报关注科研、不重视临床的现状,促进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可考虑增加病历评价,并与日常工作评价开展结合。例如,部分增加病历评价的考核标准,并设置病床临床类专业,职称申报需要提交三份自身任期内各个年份主治或主持的可凸显自身专业技能的原始病案复印件。
2.2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达成评审常态化
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材料量化指标完备性不足,通常要求医生自行填写,仅通过书面材料难以开展评定。倘若能有医院提供表明其工作能力的材料,好比门诊情况、会诊患者数量、手术级别等客观指标才能评定,而这便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因此,北京市推出计算机模拟病历,也就是卫生专业高级职称晋升考评题库,计算机对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开展模拟,审核在临床实践中问题分析处理能力,并逐步开展智能模拟,促进计算机模拟与答辩者的有效交互,经由对真实临床情景的营造,客观有效地对其专业技能开展评定。上海市某医院,推出与医院内部网络中心平台有效链接的移动终端,并将其发放给院内临床医师,已然能够对相关医师临床业绩完成状况开展监测,能够有效客观地表明临床医师真实职业状况。鉴于此,可考虑引入学习北京市、上海市等先进应用软件,研发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达成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常态化。
2.3凸显行业有效作用,推进评审社会化
我国一些发达城市,诸如北京市、上海市等,在推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社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专业化、社会化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属性,因此高级职称评审标准应当符合社会、行业双重价值标准。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将评审权交由给社会组织是不太可能的。由于卫生行业较为特殊,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下的相对完备的官办社会组织,好比医学会、医师协会、护士协会等,拥有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活动能力,一些组织还肩负相应的政府职责。此部分行业学会、协会等应当尽可能凸显自身优势,发挥中介组织有效作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一同专研研究、逐步健全自不同专业学科分类特色出发,有效客观评定专业技能、临床工作水平、临床实践技能等的评审标准[3]。同时,可推行分步改革手段,有序将职称评审权移交给官办社会组织,有序推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社会化。
3结语
医生是医院的主体,职称考核体系、晋升制度一方面反映医生自身的专业素质,一方面涉及医疗行业导向的重要因素,唯有构建进一步科学、细化和切合实际的考核体系,方可切实推动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全面分析,“健全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标准”、“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推进评审常态化”、“凸显行业有效作用,实现评审社会化”等,积极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高洁,李彤,刘媛,郑芳.建立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量化评价体系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65-66.
篇2
今天在这里述职,还真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惶”的是这已是自己第四次申报小教高级职称了,与台下有申报经历的各位老师相比,我算是实属少见且不可多得的一例,所以不能不感觉惊惶失措甚至颜面无光。而“恐”的是担心自己命中注定与这“中级”相克,要是这一次还不过的话,那真得作仰天长笑状,再大吼一声:谁叫自己偏偏在错的时间里,碰上心仪已久的“它”呢?然后是一声叹息。
不过,就算再一次与“中级”失之交臂,我那“追随”的心还是不会动摇,抱定了不得“中级”誓不休的态度。就如我向来对待工作的态度一样,不管前方状况如何,我只管风雨兼程,一路向前,相信总有一天,坚持就是胜利。
自毕业分来荣根已过七个年头,在座的老同事老荣根都见证着我的成长。我除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外,还兼学校工会和少先队的工作。任教主科的压力不在话下,还得负责让人唯恐而避之则吉的鼓号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像训练一支有一百五十人的庞大队伍所需要的精力和体力会有多大。值得庆幸的是,在付出艰辛和汗水后,我校鼓号队能取得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参加过两项大型活动:一是xx年11月,在经历了暑假无休的四个多月艰苦训练后,我校鼓号队在宝安区鼓号队检阅比赛中获一等奖。二是xx年第十届宝安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当天,鼓号队在学校门口站了一个小时迎宾,没有一人喊苦喊累,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为开幕式奏响第一炮,其精神可嘉可敬。另外,我还负责了得“打持久战”的校长助理培训,基本周周有碰头,月月有小结,并随时准备接待来宾和交流探访活动。除上述两项外,少先队还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活动得策划、准备、实施和总结。
常常有为了明天能公布班队会主题,而在电脑前打字到深夜十二点半的一刻;还有周五接到通知要两天后交总结,便马上用周末在家完成任务的时候;更有为把事情考虑周全,而一晚起床三四遍记录的习惯。所干的种种,全因一颗责任心和一份执着认真的态度。因为事情多,我常常走路三步并作两步而赢得“飞人”美誉;能在训练鼓号队时声音如钟,并马不停蹄去指导各个小组而“铁人”称号实至名归;还有能长跑、能上公开课、能写、能唱、能连续三晚只睡两个钟而面不改色,看来“强人”之称也与我搭上半边关系了。大家定要笑我自大成性,也是,给自己冠上这么多名堂,还真有些心虚和汗颜,扪心自问,我真能做到事事尽心,人人如意了吗?不,要自我完善的地方还多着呢,同时也有不少要大家见谅之处。
为工作,笑过、哭过,倦怠过,一路走来,“在意”二字一直是我的原动力和驱动剂。在意学生的期望、在意自己的教学、在意负责的活动、在意你们的评价,在意荣根的一草一木。所有所有,都慢慢成了我脚底下的那条道路,为我的前进夯实基础、指明方向。一路走来,感谢有您们!
篇3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university;double post;balanced salar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235-02
0 引言
2006年7月,我国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高校作为教育事业机构,按照国家人事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两份文件规定,于2006年底正式启动了高校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此次06薪酬改革高校实行的是岗位绩效薪酬制,推行岗位分类管理,强调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且每人原则上只能在单个岗位上任职。由于高校的特殊性,部分管理岗人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故多数管理人员既有行政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称,如何实现管理人员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称薪酬均衡化值得我们思考。
1 高校管理人员薪酬现状分析
1.1 狭义“双肩挑”人员薪酬现状 狭义“双肩挑”人员是指由教学科研队伍选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同时兼任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并评聘了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这部分人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学校的中层干部岗位,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重要文件精神,这部分人员既可以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晋级,执行专业技术职务薪酬,也可以执行行政职务薪酬,即可享受“就高”原则。
1.2 广义“双肩挑”人员薪酬现状 广义“双肩挑”人员涉及管理人员中评聘了教育研究管理专业技术职称或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从事会计、审计、工程技术的人员和其他机关教辅人员。此类人员职称的设定,客观上使高校的管理人员在具有行政职务的同时,也可以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自1993年薪酬制度改革以来,双肩挑人员薪酬可在两个职务间采用“就高”原则,因此,对于多数管理人员,由于行政职务没有专业技术岗位高,薪酬兑现的是专业技术岗位薪酬。目前在高校管理人员中,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干部极少,在本次岗位聘任改革中,根据国家人事部文件、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江苏省高校岗位设置文件规定,管理岗位兼任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聘用,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需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在首次聘任时原来执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薪酬可以保留,但不能晋级,待今后行政职务岗位薪酬高于专业技术岗位薪酬,执行相应的行政职务薪酬。因此将会降低相当一部分“双肩挑人员”的薪酬待遇,但如果对“双肩挑人员”不加以限制,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
2 现有管理人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之处
根据上述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现状,只有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岗位薪酬才可享受“就高”原则,既可参加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评聘,也可参加管理岗的职务聘任。在首次岗位设置聘任后,科级以下管理人员即使评聘了专业技术职称也不能兑现相应的薪酬待遇。高校管理人员中层领导职数设置须按比例分配指标,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规定,省属重点高校中正处、副处管理岗位数不能超过学校管理岗位总数的35%,正科、副科岗位数占管理人员岗位总量的50%,多数管理人员分布在科员岗位,而这部分人都在管理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如果他们的待遇降低,直接影响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高校的综合管理工作,带来的后果一是急功近利,做事浮躁,官本位思想越来越重,人人都想做官;二是通过比较会产生失落感,对自身的工作价值产生怀疑,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会随之降低,这样会减弱对本职管理工作的兴趣和精力投入。
篇4
一、 从事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三、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重组改制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变换,给我们石油单位的经济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们不得不不断地进行创新。
我提出并设计了采油厂“三D”精细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考核三个成本管理体系;纵向、横向、时间“三维'分解成本;构建作业区、机关及辅助单位和专项费用三个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较完整的适应采油厂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出加强成本过程管理的财务监督委派、内部审计、第三方监理、后评估、成本日报监控等一系列措施,并亲自编写了落实这几项措施的有关制度、规定,使这几项措施在成本过程控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出采油基层单位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亲自到靖三联现场写实,提出了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办法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岗位量化考核的顺利开展。
多次到五里湾第一作业区指导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试点,提出了采油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框架及建立运行机制的思路,保证了试点的成功。
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节约型向成本避免的转变、“学会花钱为省钱”以及经营工作要与生产、科技、改革、管理紧密结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间,促进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出了加强成本要素主要项目精细管理的思路,亲自编写了材料、电、井下作业、运费四个成本可控度较大成本项目精细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使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全面组织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出并参与了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的建设。多次组织了内控测试,促进了内控体系的执行有力。特别是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属中石油首家,得到了股份公司的好评。
篇5
前景展望
2011年年底,改革继续深入,国内外部市场的主力军原井下作业公司,兴隆台工程技术处的带压作业及连续油管等业务划拨给了长城公司,xx油田的国内外部市场主要有钻采院、总机械厂、华油公司组织的相关业务,服务的领域主要为发扬技术优势,处于制造领先的各行业。
1、钻采院以过硬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一流的服务闯市场、站稳市场到扩大市场,代表了 辽河人锐意进取的精神,2012年站稳水平井、蒸汽驱,注汽等配套技术在大庆、冀东、胜利市场份额,又以开拓 精神与山东易高油母页岩开发公司签订了泰安油页岩开发项目总承包的技术服务合同,总额达8000万,正在实施中。同时又与吉林中财石油开发公司签订了吉林镇賫北沟-大岗油砂矿开发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需要跟进,会取得良好的业绩。
总机械厂合理调整了驻外销售机构,强化营销理念,立足目标市场,发挥特色优势,推动抽油开采配套装置,站稳了老市场,又与中原油区签订了6台注汽锅炉,产值达到11000万元,奠定了国内外部市场龙头的位置。
华油公司在胜利油田的注汽市场很稳定,在吉林市场、新疆市场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篇6
篇7
一、EDA技术应用课程目标与定位
作为EDA技术应用课程设计,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电子EDA设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能解决生产与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未来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1、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有: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能根据设计产品要求选择CPLD/FPGA器件;会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软件,能进行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的设计输入、编译、编译、纠错、仿真、适配、下载和测试;掌握VHDL硬件描述语言,能进行数字电子电路功能描述;掌握现代EDA技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能进行简单片上系统的设计。能力目标有:培养独立或凭借外部因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制订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评估能力;培养自我学习、收集和检索信息、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素质目标为:培养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培养质量意识。
2、课程定位:掌握EDA技术,是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走向国际的基本技能。开展《EDA技术与应用》教学,适应电子系统日趋数字化、复杂化和大规模集成化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EDA技术是所有技能中的重要技能,是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
二、EDA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在教学内容选取依据上三注重:一是注重实践、实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一开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自主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注重速成和学习效率,以项目实践引导的切入,对硬件描述语言现象与规则的使用同时说明,从而降低HDL语言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注重系统性、完整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2、教学具体内容安排:EDA技术认知,FPGA与CPLD结构原理学习,Verilog设计入门,EDA工具应用,Verilog设计深入,LPM模块调用,系统设计优化,状态机设计,状态机设计,Verilog语言规则。
三、EDA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1、教材编写: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工作项目要求,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与不同内容相对应的电路模块的测量、操作、维修演示,加深学生对典型的音响电路设备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VHDL语言教学模式和流程,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语言与EDA工程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数;教学中以电子线路设计为基点,从实例的介绍中引出VHDL语句语法内容。在典型示例的说明中,自然地给出完整的VHDL描述,同时给出其综合后的RTL电路图及表现该电路系统功能的时序波形图。通过一些简单、直观、典型的实例,将VHDL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解释清楚,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地掌握VHDL的主干内容,并付诸设计实践。
3、教学方法:根据EDA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由浅入深、自主创新等开放类实验项目。各实验除给出详细的实验目的、原理、思考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外,每个实验还包括多个实验项层次,即:第一实验层次是与该课内容相关的验证性实验、第二实验层次是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能做进一步的自主发挥、第三实验层次是学生自主设计或创新性质的实验;综合相关因素,优化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创新实验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科技活动相结合、完成教学任务与适应人才市场专业需求相结合、和校外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教师和学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优化实验方法的同时,有效克服教学与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不断将教学效果推向更好的新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4、教学手段: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计算机上机教学,应选用网络计算机教室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学-做”过程中,逐步加深对EDA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加强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学生的掌握掌握常用EDA工具的使用方法、FPGA的开发技术以及VHDL语言的编程方法。通过安排典型电路实例的实际,综合地应用理论知识学习和对实际电路的认识,达到对电子EDA设计技术的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注重应用EDA教学软件、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篇8
随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工程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已渗透到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 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率的提高,是建筑工程技术质量提高的关键。具体来讲,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中,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是重要的一环。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对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经济和环境效益,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主要使用试验室管理软件,用 于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室的管理。该类系统能完成建筑企业一级试验室所有检测项目,具有材料质量检测和配合比设计数据的录人、检验结论和试验报告的生成、查 询、统计和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并可在网络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采用计算机管理材料检测试验室日常工作,具有诸多优点: 强大的统计查询功能。计算机试验室管理软件为混凝土材料检测试验信息的利用提供方便快捷的统计查询手段;协助试验室管理人员安排试验计划,提供试验量统 计;为工程管理者提供必要的质量控制统计信息;对特定牌号的水泥等建筑材料质量进行分析评定;为建筑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科学的混凝土配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成本,设计出强度合格、经济的混凝土配合比是试验室的重要任务,也是近年来施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专家系统中保存有大量配合比设计原材料信息,据此可以建立存储配合比信息的配料单库以及原材料信息库,新的配比设计只需对已有配料单的配比略做修 改即可完成。同时,在对现有的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专家系统技术,依据知识库中储存的限制规则,给出推荐 配料单和推荐参数取值方案。
另外,当用户选择或录入不正确的数据时,系统可在相应的知识库基础上自动提出专家誓告,解释原因并提示用户重新录人。这不仅能用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于商品混凝土以及一些特殊混凝土如泵送、高强混凝土等的配合比设计尤其适用。 低温开裂是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寒冷气候下,发生收缩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拉强度时而形成的一种破坏。其主要形式表现为横向裂缝。
由一个低温循环引起,经过多个循环得以发展。晚期阶段,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我们常说的龟裂。 防治办法。沥青结合料在低温开裂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稠度高的沥青结合料比稠度低沥青结合料更容易低温开裂。过度老化的沥青结合料和大空隙率 的沥青混凝土都容易开裂。为了克服低温开裂,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宜使用不易过度老化的较软的沥青结合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选 用的沥青应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或改性沥青。
篇9
1.2 调研对象
本研究选取国内开展康复辅具服务5年以上的医院、公司,行业协会及同类院校的专家学者、负责人,从事假肢矫形器工作的一线技师,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及同类院校本专业的带头人等为调研对象。
1.3 调研方法
1.3.1 问卷调查
2014 年 1~2 月,请江苏省内 7 家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技师及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对问卷作答。同时,请参加全国假肢矫形器第二期理论培训班的学员对问卷作答。1.3.2 访谈调查访谈行业职能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高级技师、专业带头人及相关骨干教师,采集专业人才需求信息、岗位能力需求状况及专业发展趋势等。
1.3.3 电话访谈、文献检索及网络信息查阅
对一些在问卷调研和座谈中未能调研到的信息我们采用了电话访谈、文献检索及网络信息查阅等形式作为补充。
2 结果
2.1 被调研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20份,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调研单位不清晰、未按问卷要求填写的无效问卷37 份,回收有效问卷 83 份,回收率为 69%。与相关专家学者座谈9人次;团体访谈4次;调研同类院校4家,康复辅具服务企事业单位63家。见表1~表3。
2.2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2.1 我国康复工程行业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有1.85亿老年人,8500多万残疾人,每年另增上亿人次的伤病者。在8500多万的残疾人中,39%的残疾人有配置康复辅具的需求,但实际配置率只有7.31%,城镇为12%,农村仅为2%[2]。目前我国各类假肢矫形器装配机构有800余家,多分布在省(市)一级地区,平均1个机构要为1万多名残疾对象服务;从业人员约有1万多人,其中假肢、矫形器制作师仅有1089名,平均每2.6万名肢体残疾人仅拥有1 名制作师。
2.2.2 人才需求状况与职业岗位要求
通过对26个省市63家假肢矫形康复机构调研,结果表明,78%的单位3年内需要高职康复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由于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多为一线技师,后通过补充调研,这个数据约达90%。需求岗位83%集中于复合型人才岗,即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假肢矫形器适配能力,又初步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康复治疗技能;40%集中于矫形器师岗,16%集中于假肢师岗,技术支持及其他诸如营销人员的需求数量仅占2%。见表4。目前,康复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资格证书主要有假肢师、矫形器师职业证书,学生在毕业时通过考试可以获取四级假肢师和/或矫形器师证书,毕业后通过培训,还可以考取假肢制作师和/或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证书。此次调研发现,有48家单位认为,在招聘康复工程专业毕业生时,四级假肢师和/或矫形器师证书为必需,占76%。用人单位在招聘本专业毕业生时,均高度重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康复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的目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提出“加强老年康复辅具产品研发”。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的目标。2012年3月20日卫生部在关于印发《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 年版)》 的通知(卫医政发 〔2012〕 17 号)中提出,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设置能够制作临床常用假肢、矫形器和康复辅助器具的康复工程室,配备康复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在康复医师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这些政策法规均为康复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3 康复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2.3.1 我国康复工程技术专业点分布情况
我国康复工程技术起步较晚,整体上落后于国外20 多年。专业教育始于1987年~1993年,民政部武汉假肢技校隔年招收三届学生,学制2年;2003年~2004 年、2008 年~2009 年及 2012 年首都医科大学开始“假肢矫形工程”本科教育;2007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成立,开始“假肢技术”和“矫形器技术”2个专业方向的高职教育;2008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立“假肢矫形器专业方向”;上海理工大学的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康复工程专业方向、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康复工程技术专业,将假肢矫形器专业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之一;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开始进行康复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教育,截至目前,每年本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约有100余人。
2.3.2 康复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情况
通过对各院校毕业生近3年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高职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但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比率不高。就业岗位大多为假肢师、矫形器师、技术支持等,多数就业于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省市级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大型假肢矫形器生产装配公司等企事业单位。
3 讨论
3.1 行业快速发展,专业前景广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假肢与矫形器学会(WHO/ISPO)2008 年的《发展中国家假肢与矫形器专业人员培训指南》中对发展中国家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需求的预测,我国至少需要假肢师和矫形器师(Ⅰ、Ⅱ级专业人员)8190 人,而目前我国相关人员仅有1000余人,约占从业人员的10%[4]。本次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康复工程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出现非常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30~50岁之间的从业人员仅占本次调研人数的22%。而现在从事本专业的年轻人中,有许多人都流露出转行或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绪,这可能与本行业的待遇不高、就业单位大多为私人企业、稳定性不高、归属感较低有关。多数本科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本行业,这可能与本科生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本行业受重视程度小、工作强度高等因素有关。同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估计仅有1000余人,绝大多数假肢、矫形器制作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难以为残障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随着党和政府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视,人才需求量将愈来愈高,如果不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那康复工程行业的发展必将遭受巨大的阻力,人才的缺乏必将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坚持标准与规范,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用人单位急需复合型人才,这与当前在岗的许多假肢师、矫形器师一方面缺乏专业教育背景,另一方面长期从事单一岗位,分工较细,导致康复辅具服务质量难以提高,无法应对辅具适配的临床要求有关。矫形器师的需求量也较大,这与目前老年人口、伤病人数量的增长,经济发展、康复意识的提高导致矫形器需求量的增长有关。假肢师岗位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这与肢残患者的数量远小于老年人口及伤病人的数量,致使假肢需求基数较小有关。鉴此,我们必须参照国际假肢矫形器学会的培训指南中对Ⅱ级专业人员培训要求,按照我国假肢师、矫形器师国家职业标准和执业资格制度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康复工程技术专业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本次调研对康复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采用“工学结合”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目前严重阻碍康复工程技术行业发展的诸多问题,系统性设计知识体系、全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多维化设计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力争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能人才。
3.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本次调研显示,81%的受访者最看中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71%的受访者更加重视人文素养,40%的受访者认为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对高质量完成工作是必备的,高达83%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态度极为重要,这表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专业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成才与成人必须兼顾。同时还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假肢矫形器技术与临床结合的能力[6]。让学生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并适配个性化的假肢矫形器,以改变目前医工结合不足、创新能力及假肢矫形器康复训练能力严重缺乏的困境[7]。为此,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调动行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不同岗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灵活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篇10
2.1职业岗位调研通过对浙大网新有限公司、浙江浙大万朋软件有限公司、杭州星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力电子电脑有限公司等软件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聘请企业、软件行业专家、教育教改专家,组织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进行充分的论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院服务中小企业的办学宗旨,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软件开发流程,能熟练进行软件开发、测试和维护,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真正符合软件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面向的岗位有软件开发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软件测试员、软件支持技术员。
2.2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对上述4个工作岗位中需要完成的任务逐进行分解,完成对职业能力体系的重构,并在此基础上由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共同经过深入、科学的分析归纳得出每个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3行动领域划分行动领域体现了岗位、社会和个人的需求,是对行动情景中有意义的,相关的任务集合。本文对上述4类主要工作岗位中的26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了6个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2.4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根据对上述划分的6个行动领域分别在工作过程中对岗位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的分析和转换,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实现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的一一对应。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的学习领域的过程,也是形成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形成,必须是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以职业能力开发为目标,最终由行动领域转换而来。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系列课程(或称一条主线),是学生主要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基础,将直接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6个行动领域及其所对应的学习领域和专业核心课程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34-04
作者简介:过磊(1980—),男,硕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讲师,机电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机器人技术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3254,主持人:过磊)
一、课程开发缘起
(一)技能大赛为指引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赛项始于2008年高职组,2011年后更名为机器人技术应用赛,2012年、2013年该赛事分别在广东顺德、安徽芜湖连续举行。2012年,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开始添设中职组,至此,该赛项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全面展开,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中,1~3年级学生可报中职组,4~5年级学生可报高职组。高职组竞赛目标为引导职业院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智能输送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机器人使用、维护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中职组目标为引导职业学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使用)的普及。
(二)人才需求为支撑
1.全国机器人相关职位调研
2013年7月,全国机器人相关职位共有1 630个,其中硕、博职位82个,本科职位758个,大专及以下职位790个,2013年7月大专及以下机器人相关职位地域分布如下页图1所示。统计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职位少于10个的归于其他(数据源于智联招聘)。按学历划分,职业院校毕业生胜任职位占总数的48.5%;按地域划分,机器人职位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广东、北京、辽宁等地,与这些地区的机器人产业规模相关。为增加可比性,将同期数控相关职位作为类比,数控职位共有2 789个,其中硕、博职位12个,本科职位305个,大专及以下职位2 472个,两者的比较如下页图2所示。对高职毕业生而言,职位绝对数量不如数控,约占1/3,但其发展空间巨大,深造机会更多。
2.“长三角”地区机器人相关职位调研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已有10个城市在2013年7月通过智联招聘征召机器人职位相关人员,其具体分布如下页图3所示,比重如下页图4所示。共有机器人职位274个,上海龙头地位突显,占总数的59.9%,排在其后的分别是苏州、南京、杭州和宁波,无锡和常州并列第6,各占总比重的2.2%。值得一提的是,昆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人才需求明显,共出现18个职位,占苏州一半的比重。从职位绝对数量分析,无锡需求数量偏少,机器人企业分散,以研发、为主,对学历要求高,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但周边城市上海和苏州机器人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大专及以下人才需求明显。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尽快开设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随时关注机器人产业动态变化,积累经验、抢占高地,积极为专业开设提供条件。
二、职业职位分析
以“长三角”地区龙头城市上海的164个大专及以下机器人职位为样本,其职位类型细分如图5所示,比重排序依次为:销售类占19%、机械类占18%、电控类占17%、培训类占15%、制造类占14%、行政/服务类占8%。可见,机器人专业开发除机械、电控、制造等技术类课程外,还需营销、管理、培训、文秘等服务类课程,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相对简单,应以技术为主,比重占49%(机械、电控、制造三者相加)。
适合职校生的12个典型职位(不完全统计)如下页表1所示,包括职位名称和职位核心要求。职位要求分析表体现出需求集中在机器人安装、调试、使用、维护、销售、培训等方面,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机器人常识,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编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英语(日语)水平等。
三、课程开发流程
职业学校在技能大赛指引下,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新技术、新项目转化为新课程和新专业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在条件具备时,从企业真实职位出发,分析职位能力,分析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下,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再由教师设计学习情境,对典型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课程标准,并通过教学实施加以评价、改进。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如图6所示。
由此可见,职业分析需与教学分析相结合,旨在通过职位、工作过程分析,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学习领域。经专家、骨干、教师群体分析讨论,机器人技术应用学习领域集中在机器人常识、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上,并据此进入学习情境设计。
四、课程核心要素开发
(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机器人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等专业技能,成为能从事机器人安装、编程、调试、操作、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
课程基于项目式教学法,设计提炼5个典型项目,以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训练平台ZKRT-300为载体,介绍机器人技术应用知识。项目循序渐进,通过项目描述、目标、实施、评价、总结、拓展和巩固等形式,熟练掌握机器人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应用学习情境项目设计如表2所示。
(三)课程评价
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评价按项目划分,每个项目结束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评价表,评价方式分为自评、组评和师评,比重分别占40%、30%和30%,项目评价表如表3所示。
机器人竞赛逐年增加,机器人技术开始普及,机器人职位日益增多,对五年制高职而言,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的开发刻不容缓,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会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空间。笔者通过对机器人技术的调研,提供了上述五年制高职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希望能为职业院校机器人教育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高职组)”规程[EB/OL].(2013-08-22).http://wenku.baidu.com/view/8c7c2de019e8b8f67d1cb903.html.
篇12
我们以5只中证100指数基金为例,帮助投资者了解如何选择费率水平更低的指数基金产品,以及其如何为投资者赢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费率存在差距
一般而言,指数基金投资费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交易成本,包括认/申购、赎回费用;二是运行费用,包括管理费和托管费等。
不过,即使是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指数基金在这些费率安排上也有明显不同。5只中证100指数基金的费率水平就存在不少差别(见表1)。
就管理费率而言,华宝兴业中证100指数的管理费率最低,为0.5%,这在全部35只开放式指数基金中也是最低的。其余4只中证100指数基金的年管理费率均在0.7%以上。其中,年管理费率最高的为增强型指数基金中银中证100指数,由于其有主动增强策略,所以管理费率达到1%。
就托管费率而言,海富通中证100指数基金最低,为0.12%,其余4只均为0.15%。
从管理费加托管费的角度来看,中银中证100指数基金最高,为1.15%;华宝兴业中证100指数基金最低,仅为0.65%,还不及其他中证100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
就赎回费而言,5只中证100指数基金持有3年后赎回费率均为零。
在认/申购费用上,5只中证100指数基金中只有华宝兴业中证100指数基金开通了前后端两种收费方式,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下的持有人若选择了后端收费方式且持有该基金6年以上,认购费即为零。
另外,在全部35只开放式指数基金中,采用前后端收费方式的指数基金还有7只,分别为南方中证500、南方沪深300、大成沪深300、融通深证100、融通巨潮100、富国天鼎中证红利指数和华安中国A股增强指数基金。
低费率有优势
为了说明选择低费率的指数基金产品带来的好处,我们假设A、B两个投资者以20万元认购两只不同的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超过6年。其中投资者A认购了综合费率水平较低的,而投资者B认购了费率相对较高的(见表2)。
与投资者B相比,投资者A每年可在管理费和托管费上节省的费用为本金的0.25%,相当于每年节省500元。如果再考虑到选择前段收费和后端收费并长期持有基金,差别就更大了。而长期持有产生的复利效应会使这些节省的费用最终转为更高的回报。持有时间越长,这一效果就越显著。
篇13
五年来,几乎每年的寒、暑假我都自觉担任起学校教室电脑的义务维护,在沈坚桥老师回家高三补课期间、我又承担起高三楼,高二楼电脑的维护及高一军训期间的一系列工作。xx年、xx年学校举办暑期英语夏令营,我帮助搭建起机房1网络,为了保障机房空气流通,每天早上六点就到机房开好窗户,晚上到十点多检查完机房电脑,最后一个离开机房。为保障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我常对机房电脑进行维护、打扫机房卫生。这些工作,虽然占用了我许多寒、暑假休息时间,但为保证教学工作开展,我任劳任怨,从不计较报酬,从不抱怨,从不推脱。学校个别班级投影仪接口出现接触不好,控制面板损坏现像,我较好地掌握了焊接技能,及时保证了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节省不少额外开支。
以上一系列工作,尽管非常辛苦,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付出大量辛勤劳动同时,我也收获到不少新知识、锻练了自身技能、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则是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在学校老师及领导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服务品质。
二、认认真真从事教学与研究
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教学应始终放在第一位,搞好教学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责任。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我坚持每月读一本书计划,为保证上课质量,我认真备课、钻研教学,经常与学生交流,不断自我反思,力争创新。xx年市教学调研中我开设的公开课《走进internet》获得较高评价,xx年年5月我开设了区级公开课《<西湖美景>多媒体制作》并获得一致好评。
除了教学外,近两年来,我注重参与科研工作, xx年我参与陈仙花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和金西凯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构建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xx年我参与了沈坚桥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和学校《重点中学“三位一体”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课题研究。xx年我亲自主持校课题《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探究》,xx年我撰写论文《速度决定效率 问题决定潜力》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并于xx年年底于人教网上刊登发表。xx年年撰写案例《话聊——flash中路径运动》获区三等奖,同时撰写论文《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探究》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
三、苦中作乐中钻研信息学奥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