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汽车实训拆装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汽车实训拆装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汽车实训拆装总结

篇1

⒉使学生掌握汽车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⒊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学会汽车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4.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车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习常用工具: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二、实习内容

掌握汽车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中各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拆卸、装配和调整方面的操作。

(一)变速器的拆装

先将外部螺钉旋下,然后拆下变速器外壳,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与发动机的联结关系。了解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特点,观察各挡位齿轮的传递方式,然后拆下齿轮对变速器进行清洗,在清洗完以后,在老师详细讲解完工作原理后把各个零部件重新组装起来。

(二)离合器的拆卸

在变速箱体中拆下离和器总成:先拆下离合器盖与飞轮联接螺栓,然后将离和器从飞轮上去下。

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熟悉各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同样在了解完其工作原理后对其进行清洗并按要求组装起来。

(三)发动机的拆装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五个人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我们小组拆的是一个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由于时间原因,对化油器内部零件没有进行拆装,不过事先我们已经拆装过化油器,这里就没有特别要求。然后卸下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只管,卸下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以及节温器,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

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13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钉。

2)抬下气缸盖。

3)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20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2)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5)用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2)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3)按课本要求所示从两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意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4)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3、发动机零部件清洗

1)清除发动机零部件的所有油泥和污垢,刮除气缸、气缸盖及活塞积炭。

2)在专用油池中清洗发动机零部件,尤其是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

4、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并观看了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各组件的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更一步了解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5、发动机总体安装

1)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2)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安装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时,应该特别注意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度清洁,并于装配时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机油。

2.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正确。

3.各零部件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并且按两到三次拧紧。

4.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前,应使用专用工具将活塞环夹紧,再用锤子木柄将活塞组件推入气缸。

5.安装正时齿轮带时,应注意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轮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正确。

篇2

一、汽车制造类专业校内实训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在企业面试中,学生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认知是学生能否面试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汽车制造类专业学生在上岗前进行的实训项目对他们职业生涯能否成功迈出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我们目前的实训教学却很难达到上岗前的培养目标。

首先,现在的实训课堂是三四个老师带领四十几个学生在实训车间进行,其组织分组、学生管理、实训教学全靠老师来实现。一名实训教师往往管理十几名学生,这样,学生实训经常是爱学习的学生听讲,不爱学习的学生懈怠,因此造成了只有几个学生动手,大多数学生休息的现象。老师也经常是顾东顾不了西,成了“牧羊人”。

其次,学生操作没有目的,缺乏实训目标,实训时要么一起动手,要么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对实训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实训过程或实训设备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再加之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就导致出现了典型的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实训车间坐不住,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第三,如果要全程仿制汽车制造生产现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场地,这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承受不起的,所以很多学校只是利用几辆汽车进行拆装实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缺乏生产现场氛围,难以进入实训角色,因此就更不愿意动手练习了。

二、汽车制造类中职学校采用任务驱动式校内实训的尝试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在总结多年校内实训经验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内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维修厂进行调研,提出了任务驱动式汽车制造类校内实训方法,并在最近的实训教学中进行了实验。

首先,构建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相一致的汽车制造类“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

我们结合沈阳市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任务引领型”实训项目。重新设计汽车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一小段生产线,生产工位采用独立式设计,在需要时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保证了既能进行独立操作也能进行连续操作。实训项目的内容是前期调研时根据制造厂和维修厂的实际内容进行设计的,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和修理中常见的部位。项目内容有汽车车门拆装与修理、汽车空调拆装与检修、汽车前大灯拆装与检测、汽车座椅拆装、汽车仪表板拆装与检修、汽车外包围的拆装和雨刮器等附件的拆装。

其次,以“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十字方针为实训宗旨。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下按工艺流程的各个工序依次进行训练,加强专业实训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即“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汽车制造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该实训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专业与职业一体。

第三,实训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感受企业管理氛围,养成职业习惯。

篇3

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主动使用脑、心、手、口参与学习和实践,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动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承担不同的角色,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分组合作,对学习的详细内容进行总结、演示和评价。通过此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极大地提高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会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交流发电机教学中的应用

依据学校项目模块教学改革的实施,改版教材,适时合理地在课堂上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该项目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要首先确定学习领域得学习目标

目前我校汽车专业课分为理论和实训两大部分,在进行实训之前,学生应该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或者经济掌握一部分相应的知识,实训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可结合参与实训的学生数量合理,分配实训设备,同时只需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和相应的安全教育。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小组操作,教师可知道学生变换学生承担任务的角色,以达到所有学生都获得实训操作的机会。例如汽车故障诊断综合性实训,由于实训设备价值较高,设备数目有限,因此分组人数可以适当增加。教师可以依据实训项目制定实训的内容、计划安排、时间日程,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帮助设定研讨的项目。

3.2训练的目的

在此次实训中,我们只使用了两台汽车,成果展示获胜的团队首先操作,设定限定的时间,要求组中成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工角色,突出侧重,分别扮演汽车维修厂,服务站或者4S店接待员、技术总监、维修工、检验员等不同的角色。后两组扮演汽车用户或车主,提出故障现象并寻求帮助解决,解决过程中可以提出有关使用性、知识性、服务性的问题,要求予以解答。

3.3时间

10个课时,4节理论课程,6节拆装及检修操作课程。

3.4训练步骤及要求

篇4

1 《汽车构造》课现状分析

1.1汽车类专业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后市场需要大量的汽车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给高校汽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空间。如今,各类高校汽车类专业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开设。目前“汽车构造”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部分实践操作环节。理论课几个学时过后上一次实践课,这种授课效果容易使学生忽视实践环节,最终对结构的实际掌握也比较模糊。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临场感受,让学生及早的认识汽车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时内部运动关系的结构原理。基于以上原因,对“汽车构造”课进行教学改革。

1.2学校改革可行性分析

1.2.1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

针对已经具有3―5年毕业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进行改革。这样师资结构方面已具备的教研、教改基础和环境,教师对教学改革基本了解了其他同类院校本专业的模式和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实践于教学改革。并且拥有一定的实验实训设备。将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切实的组织基础和学术平台。

1.2.2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目前改革缺少的条件:教师数量少,动手实操能力差。缺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在维修岗位工作过的技术性人员。本改革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需要汽车学院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相互协调。

2 教改内容和目标

2.1研究与教改的内容。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在开设的“汽车构造”课程进行整合,将其所包括的《发动机构造》和《底盘构造》两门课的拆装实操内容单独列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配合实践性要求高的《发动机构造》和《底盘构造》两门课,单独开设《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践》课和《底盘构造拆装实践》课,并制定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编写专用的实训指导教材。

针对以上新设的两门课程,明确课程的具体任务和技能要求,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严格的考核,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找到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毕业前通过劳动部门的综合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2.2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2.2.1实施方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2012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始按照新方案的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伴随需要重新分配和调整每部分的课时和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教学计划、补充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辅导教材。为使工作有序、见效,还需统一协调师资,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有效整合现有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面的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计划,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2.2.2具体实施计划

A. 调整培养方案,调整并编写新的授课计划;

B. 按照总体方案,分头备好教学装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补充完善教学指导资料;

C. 新的方案实施,进行学生试培养;

D. 总结经验,完善并巩固成果。

2.3研究与改革的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所必需的专业认知和基本操作能力。为将来服务于汽车行业的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走出校门初期就能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口碑。

3 改革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1《发动机构造》和《底盘构造》两门课的理论教学进度与《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践》和《底盘构造拆装实践》两门课的教学进度内容步调不一致。

3.1.2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沟通较少。

3.1.3理论课教师实践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3.2解决方法。围绕高职院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政策、并发挥办学优势,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培养出出类拔萃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且具有鲜明特点的汽车专业人才。

3.2.1提高理论教师实践水平,增加理论教师去企业实践的机会。

3.2.2引进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维修一线人员指导实践教学。

3.2.3鼓励教师考取技能资格证书,提高自身动手能力。

4 成果和效果

4.1成果

4.1.1新制定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包括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编写的实训指导教材等;

4.1.2方案在2012级学生中的的具体实施,实施的效果将会提升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篇5

一、开发与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科学的归类分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主要的就业岗位为各类企业从事现代轿车、各型运输车辆的机电维修,装配制造,汽车商务管理与营销服务等工作。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汽车使用能力;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汽车装配制造能力;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汽车技术管理能力。依据以上岗位的职业能力,制定了以“分层训练,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基本技能训练层、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层、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层等三个有机的层次。

二、推行三个建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1.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建构。(1)课内实践模块,是技能形成的基础阶段,如汽车构造与维修中的3门核心专业课程中各系统的结构认知,特征作用分析中安排的实践环节,传统的教法采取的“4+2”教学法,即每上4节理论课就对应安排2节课内实践课,其形式上相对分散,分别由理论与实践老师独立上课,教学还主要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学生观察模仿为辅,形式上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容上有时会出现重复教学、教学进度上存在课时浪费。为此,我们推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采取任务驱动法,课前下发工作任务清单,现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拆装任务清单中的零部件,教师设疑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观察讨论零件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的作用,学生代表汇总小组观察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总结。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充分利用动画或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动态展示工作过程,演示拆装步骤与拆装要领。目的是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并形成初步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2)专项技能训练模块,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如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集中进行的2周的“汽油机综合拆装与调整”、“柴油机综合拆装与调整”、“汽车拆装与调整专项技能实训”、“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等。我们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书要求,完成规定训练内容,达成教学预设目标,上交训练作业单。专项技能训练是一个通过“反复练,练反复”的过程,提高学生操作的规范性,熟练性。目的是掌握专项的岗位技能,练就专业岗位综合能力。(3)综合技能训练模块,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综合运用本专业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综合解决复杂的问题。如全部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的3周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实训。其目标是将各种专项岗位技能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巩固、熟练并揉合在一起,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目标要达到汽车维修中级工水平,学生通过训练与考核获取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资格证。本层次的训练采取的是生产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训练是在模拟汽车机电维修生产车间的环境中完成,全班分成2~3个组,各训练环节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从客户接待,到验车接车;从故障诊断到保养维修;从修后检测到制单交车;各小组循环轮岗,小组互评。教师做好班前教育与班后总结。其目的是营造身临生产环境氛围,使训练学习与岗位就业零距离,培养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规范各生产流程。

2.任务化的实训课程内容构建。(1)无论是理实一体的课堂实训课还是任务驱动的专项训练课,实训课程内容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来构建:把实训课程学习训练内容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呈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完成任务工作过程为过程评价,以学生完成的作业单的形式作为学习成果的呈现。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练就职业能力。实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以产品为载体,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为学生获得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实物零部件、一个故障或一项服务。(2)实训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内容相融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旨确立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将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训练项目的训练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子项目或操作步骤与环节,将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贯穿在实训课程的始终。

3.职业化的实训课程场景建构。(1)“硬环境”配置讲求实用、实效,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布置划分为三个区:教学演示区、操作练习区、观察讨论区。教学演示区设有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工作台;操作练习区,全部采用实物、实景操作,观察讨论区备有全部实物零部件及工量具。训练设备与实际岗位需求对接;专项技能训练场景布置按照企业维修车间标准统一规划分区,实训中心配有资料查询区,备有各车型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及电脑网络设施。(2)训练课程场景的“软环境”强调职业氛围的营造,包括愿景规划、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提升和企业文化氛围营造。使每一处设施、文字、图片都成为有特定意义的载体,发挥环境育人的启迪功能。学生在实训中有一种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的感觉和体验,接受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性成长。

三、加强“三个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

(1)企业型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培养的学生得到企业与行业的认可。为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职业化,必须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生产实际中,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必须在企业型的实训基地来完成。实训基地根据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方式,它们在能力培养上相互补充,不可缺少。(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广义上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侠义上的双师是既具备讲师及以上教师资职,又同时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老师。为建设实践教学急需的教师队伍,必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质优量足的实训教师队伍。(3)立体化的实训教材建设。首先教材的开发要注意与理论教材配套、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与基地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实训教材。其次,要注意开发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形成符合信息传播的媒体,由平面变立体、由静态变动态,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的演示汽车的内部构造、运动原理、拆装步骤、操作要领。第三是利用模拟软件设计仿真与虚拟试验,选取企业骨干与技术能手,录制现场实训操作过程,可重复再现实训情景过程,使实训教学突破了空间、时间、条件的限制,学生可电脑上拆装汽车、宿舍里排除故障,不仅节省大量的实物教具和实验材料,而且为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资源。

篇6

建设实训基地是基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实现实训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01年我校的1700万元的日本无偿援助汽修设备到位,建立了实训中心。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中心、底盘拆装与检测中心、电器设备拆装与检测中心、车身修理与喷漆中心。主要设备有发动机综合测功仪、V.A.G1552解码器、镗缸机、磨缸机、电喷喷油器清洗机、火花塞实验仪、奔驰四缸柴油发动机、菲亚特汽油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透明模型、废气分析仪、烟度分析仪、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测试仪、制动测试台、灯光测试仪、汽车升降机、国内一流烤漆房等290多项维修设备。(2)校外实习基地。与轻型汽修厂、储运公司汽修厂、松花江专修汽修厂、江苏钣金喷漆汽修厂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实际操作、排除故障、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当学生毕业时,由厂方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招工与就业双赢。

篇7

比如以气缸盖的拆装这一实训项目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视频

把气缸盖拆装有关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汽修专业知识。

所谓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它主要是指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综合在一起应用于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等特点,是提高汽修专业理论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独特的功能,在汽修实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塞连杆组的理论知识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就可以把活气缸盖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上难于弄清的知识,以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直觉中,使他们加深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气缸盖的拆装课堂讲解与演示

课堂讲解与演示是教师通过实物向学生做示范操作,并提出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生动的实物与动作形象,从而提高操作规范性。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演示操作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示范教学,使理论上所学的内容与所演示实物要一致。如课堂上讲的是气缸盖的拆装,那么在演示中就要摆出气缸盖的零部件。为此,实训课堂上多利用已经报废的汽车,把它的各部件都拆卸下来,作演示教学用。这样,就能够较顺利地使学生把已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定向职业所需要的技能。

(二)语言讲解要与示范动作相统一。教师在气缸盖的组拆装示范操作中,要做到边操作边讲解,语言简洁明确,重点突出,讲做统一,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加感知过程,以便在头脑中形成完整而牢固的表象。

(三)演示操作与问答相联系。在实训教学演示中,教师经常与学生问答,对提高学生实训技能至关重要。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自觉带着明确的目的观察老师的操作。可在学生感知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所学知识。如在演示气缸盖的拆装时,向学生提问:机体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让学生明确组成的零部件名称。通过这样的实际观察和理论所学知识紧密联系,既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又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以后的理论和实训教学都有好处。

三、让学生独立完成气缸盖的拆装实训项目

所谓独立操作是指学生在明确气缸盖的拆装理论知识,掌握其操作方法后,对气缸盖进行亲自动手拆装。但在这个学生独立操作的阶段,教师要旁边给予恰当的指导。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汽修专业教师就必须明确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使学生明确实训项目操作的要求。学生只有明确了操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汽修技术的具体要求时,才能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自觉性,积极而刻苦地参加到独立操作的练习中去,这样的实训操作效果才会好。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始进行实际操作时,学生要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独立操作。同时,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必须有步骤地进行,由外向内、由简单到复杂,由慢到快等。教师发现操作中的错误,应及时给以指导和纠正。

(三)实训结束前的总结,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训结束前,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让他们了解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是否符合汽修技术的规范要求等,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操作步骤和动作行为,为下一次的实训操作打下基础。

四、汽修专业技能实训“导生制”教学模式

把一部分品德端正,热爱专业,遵守校纪校规,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通过选拔成为汽修实训的导生。借助导生的帮助,在汽修实训过程中协助教师做好技能辅导,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操作技能的帮助,实现实训目的,保持对汽修专业的浓厚兴趣。导生本身也可以在实训操作获得不可多的锻炼经验,对他们身心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导生是本专业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而作为教师实训教学的助手,在理论和实践中帮助“落后生”,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互帮互学,在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而活跃的实训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导生制是一种真正能兼顾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汽修专业实训施行导生制一定会受到广大的汽修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五、 实训项目进行达标考核

篇8

1 汽车拆装与调试课程性质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的汽车类专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汽车拆装与调试是高职汽车类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根据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装配岗位的工作情况,在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汽车装配工”标准,明确了该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依此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汽车拆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思路

其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分装线装配—内饰线装配—底盘线装配—最终线装配—调试返修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遵循“岗位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操作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的原则,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汽车装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汽车装调工艺基础知识、班组管理基础知识和生产现场管理知识等融入教学过程,同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案例

汽车车门装配就是汽车分装线装配子项目,根据汽车厂汽车厂工作实际情况,安排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一般步骤如下:布置车门装配工作任务、收集相关信息(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交流讨论及老师进行总结点评。

3.1 布置车门装配工作任务

针对车门装配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2点:(1)个人能独立按规范完成长安微车车门装配;(2)按流水线装配的形式能顺利完成各个操作工位的装配任务;

3.2 收集相关信息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查阅汽车维修手册、电脑上网等对长安微车车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掌握,特别对玻璃升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装配过程重点进行掌握。

3.3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主要在实操之前确定以下几个内容:(1)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2)制定长安微车车门个人装配工艺及学生组成流水线的装配工艺;(3)装配中每个工位的工具使用;(4)装配中每个工位的装配标准以及以及车门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实训操作环节。

3.4 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就是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装配工艺卡及维修手册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车门装配实训, 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装配、检测设备的认识和理解。要通过对车门装配实训的操作训练、分析,查找相关汽车维修手册及教材等增强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5 检查评估

车门装配实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车门个人装配及分组流水线装配两项实训检查评估,主要是考核学生个人操作车门装配技能及团队协作车门装配流水线工位操作技能。

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工具使用、工艺卡片的识读能力和现场5S管理是否到位等。

3.6 交流讨论及老师总结

考核完成后学生之间分组互相交流车门装配的技能,互相指出对方的装配优缺点,并在现场互相进行实训操作来达到学生掌握该次课的教学目标。

老师总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出学生的问题:(1)安装的实操技能:主要总结学生安装过程各工位工具使用是否正确,装配是否按工艺卡片执行情况,特别是玻璃升降器等重点工位的安装是否到位。(2)理论知识:主要总结汽车车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 教学思考及建议

综上,汽车装配于调试课程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案例中有以下几点教学思考及建议:

4.1 怎么布置教学实训工作任务

教师布置教学实训工作任务时,应着重考虑下列问题:

(1)布置实训工作任务时,应考虑不同班级以及同班级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学生分组应尽量同一基础性的分在一组。实训工作任务中尽量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和个人在团队实操工作中的技能。

(2)授课前应研究实训工作内容和过程,实践项目应自己课前操作,充分准备在实训工作过程讨论中可能会涉及的相关汽车装配与调试知识,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及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3)布置实训工作任务时,如何使实训工作任务的介绍具有吸引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如车门教学过程中自己设计组装车门生产线等。

(4)在实训工作任务评价时,采用合适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工作过程,切记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鼓励为主,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寻求更优化的工作方法。

4.2 怎么对学生分组

在项目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学生的分组应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实训设备台套数来决定。考虑到既要让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工作过程、有动手的机会;又不能因为小组过多而导致教学时间过长,因此每小组的人数要合理。我校的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所能利用的各类实训设备均按 10台套配置,因此每 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 40人为一个教学批次。

学生分组后,为使每个小组的学习和工作能有序开展,由教师指定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普适工作过程,团队协作地完成任务,达到任务目标。

4.3 怎么进行教学实施

根据汽车车门教学案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在汽车整车、零部件装配与调试教学过程中,应完全建立企业总、分装生产线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汽车总、分装生产线实际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未来进入汽车生产企业工作培养很好的汽车装配岗位的适应能力。

(2)由于各个学校的实践场地及设备不同,很多学校很难满足按企业生产线教学模式,进入对口的汽车企业生产线现场教学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可以使用简单的周转车作为流动的生产线(人工推),将所要装配的部件的各个零件按企业生产线工位的模式进行放置,对学生进行每个工位分配并任命组长、巡验员等组成简单的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的生产线的生产教学模式。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个班中分成几个组同时对其中的汽车部件进行生产线装配比赛(主要考核装配规范性、完成时间及装配完成质量),让学生感受团队操作带来的生产效率。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对理论及实践掌握能力的不同,对每个学生的不足处分别进行重点教学。

(5)教学教学过程完成后,应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老师应对实践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

(6)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重视汽车专业领域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技术)、新的装配工艺、智能装配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汽车装配与调试的实践职业技能和创新技能。

4.4 怎么进行教学检查评估

(1)改革传统对学生单一理论评价手段和方法,多采用平时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作为评价手段, 并对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各个操作项目进行个人操作与团队操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2)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如专业知识、技能、班组管理、现场管理、职业素养等考核项目。

(3)应注重考核学生装配调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动手能力、装配调试过程中碰到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对在装配与调试汽车实训过程学习中有独特见解创新能力的学生应予以特别激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篇9

一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已结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训使我对这个汽车维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去学习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更好的理解汽车维修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通过汽车维修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维修知识,增强了汽车专业知识,并且再次提高了团队精神,同时也增强了面对事情的应变能力,为以后对工作的适应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汽车保养,我们遵循着各工位的流程,班上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辆车。在正式的汽车维修工作之前,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各个汽车工具的使用,在此之后老师让我们练习扭力,感觉一下扭力的大小——首先凭感觉用梅花扳手扭螺丝,再用扭力扳手测试一下自己扭力力度的准确性。之后,老师给我们讲工位的操作,并且说明了一点,检查各部位时,需要大喊出来。老师首先把举升机各个部位调整好,确定位置准确后把举升机上升到一定位置,大喊“举生机上升,请注意”,然后检查一下汽车在举升机的稳固性,确认无误后,继续大喊“举升机继续上升,请注意”。把举升机上升到顶部后,老师就开始检查汽车底部各个部件(转向连接机构,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和安装件,螺母和螺栓,悬架),并且大喊出检测结果。完毕后,我们就回到每组划分好的汽车进行实训。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维修汽车的经验,所以在检测的时候都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不懂,不过经过大家的交流与老师的讲解,我们对那些汽车部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完成这工位检测后,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是车轮的拆装与了解制动器和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首先,把举升机降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把车轮拆卸下来,再进行对制动器的了解,接着排放制动液,然后检查轮胎的气压与表面的厚度是否正常,气压不足就补足,最后把车轮安装上车,用103n/m的力扭紧。完毕后,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内容是(发动机机油(加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气盖,传动皮带,火花塞,蓄电池,制冻液,制动管路,离合器液,空气滤清器,碳罐,前减速器主支撑,喷洗液,轮毂螺母重新上紧,PCV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空调,动力转向液,发动机机油,气门间隙,燃油滤清器)各个部件的检查。最后完成了这次维修实训的所以内容。老师到后来还给我们讲解了拆装轮胎的方法与轮胎的打气方法,我们也有人尝试了拆装。有时候有些东西并不能通过看书来搞明白,通过观察事物和别人的讲解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利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训周的内容不单止这些,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PPT的工作,这任务就是通过这次工位的实训的了解与拍摄的相片总结起来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我们经过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并做PPT,有的负责演讲,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否则就会缺起这个或者缺少那个的,很容易弄到资料不齐全,PPT不完美。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我们的PPT,而且我们所做的这个PPT是不错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借此机会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真正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过,答辩时,问题出现了,老师问的问题,我们很多不清楚,感到很惭愧。不过,老师却没有责怪的意思,并且还悉心的解答问题,使我们对所答不上的问题,与不懂的问题得以得到答案,所以我觉得这次答辩的课堂,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开始来实训楼的时候什么都比较新奇,因而还是比较有干劲的,到最后感觉枯燥了,于是就不是很积极。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以后的工作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内容,如何在保持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就显的十分重要,必须向那些一直积极工作的同事学习。要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实训机会,也要感谢曾永志老师,使我通过这次维修实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储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此外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还知道了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维修实训虽然只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之中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学习,但我们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却可以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不管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最终都会一一而解的。

篇10

一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已结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训使我对这个汽车维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去学习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更好的理解汽车维修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还有另一个任务,这个实训周的内容不单止这些。就是PPT工作,这任务就是通过这次工位的实训的解与拍摄的相片总结起来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想象中的简单。经过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并做PPT有的负责演讲,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否则就会缺起这个或者缺少那个的很容易弄到资料不齐全,PPT不完美。但最终我还是完成了PPT而且我所做的这个PPT不错的至少我这样认为的借此机会提高了团队精神,真正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过,答辩时,问题出现了老师问的问题,很多不清楚,感到很惭愧。不过,老师却没有责怪的意思,并且还悉心的解答问题,使我对所答不上的问题,与不懂的问题得以得到答案,所以我觉得这次答辩的课堂,受益匪浅。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开始来实训楼的时候什么都比较新奇,因而还是比较有干劲的最后感觉枯燥了于是就不是很积极。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以后的工作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内容,如何在保持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就显的十分重要,必须向那些一直积极工作的同事学习。要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实训机会,也要感谢曾永志老师,使我通过这次维修实训学到很多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储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此外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还知道了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维修实训虽然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以后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之中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学习,但我从中学习到知识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却可以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只要我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不管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最终都会一一而解的

收获了很多东西,解了汽车的基本维修知识,增强了汽车专业知识,并且再次提高了团队精神,同时也增强了面对事情的应变能力,为以后对工作的适应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汽车保养,遵循着各工位的流程,班上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辆车。正式的汽车维修工作之前,老师首先给我讲解各个汽车工具的使用,此之后老师让我练习扭力,感觉一下扭力的大小—首先凭感觉用梅花扳手扭螺丝,再用扭力扳手测试一下自己扭力力度的准确性。之后,老师给我讲工位的操作,并且说明了一点,检查各部位时,需要大喊出来。老师首先把举升机各个部位调整好,确定位置准确后把举升机上升到一定位置,大喊“举生机上升,请注意”然后检查一下汽车在举升机的稳固性,确认无误后,继续大喊“举升机继续上升,请注意”把举升机上升到顶部后,老师就开始检查汽车底部各个部件(转向连接机构,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和安装件,螺母和螺栓,悬架)并且大喊出检测结果。完毕后,就回到每组划分好的汽车进行实训。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维修汽车的经验,通过汽车维修实训。所以在检测的时候都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不懂,不过经过大家的交流与老师的讲解,对那些汽车部件有了更深刻的解。完成这工位检测后,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是车轮的拆装与了解制动器和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首先,把举升机降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把车轮拆卸下来,再进行对制动器的解,接着排放制动液,然后检查轮胎的气压与表面的厚度是否正常,气压不足就补足,最后把车轮安装上车,用103n/m力扭紧。完毕后,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内容是发动机机油(加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气盖,传动皮带,火花塞,蓄电池,制冻液,制动管路,离合器液,空气滤清器,碳罐,前减速器主支撑,喷洗液,轮毂螺母重新上紧,PCV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空调,动力转向液,发动机机油,气门间隙,燃油滤清器)各个部件的检查。最后完成了这次维修实训的所以内容。老师到后来还给我讲解了拆装轮胎的方法与轮胎的打气方法,也有人尝试了拆装。有时候有些东西并不能通过看书来搞明白,通过观察事物和别人的讲解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利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1

二、从细节入手,注重实践过程指导和考核评价

1.规范演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演习示范操作是实训指导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样板。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较难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汽车总成零部件拆装为例,学生不按工艺流程检修和拆装零部件,不按实验要求操作仪器和设备,认为实训的目的就是把汽车零部件拆散再装好,而没有仔细地观察零部件的结构,研究其工作过程,推敲工作原理。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解实验之前,首先介绍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讲解实验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拆装设备及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在具体到某一实训项目的讲解过程中,做到边讲授、边演示、边动手,使学生做到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

2.坚持现场个别指导和集中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实操技能

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时进行及时指导是实践课教学的中心环节。针对学生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做到眼勤、脑勤、耳勤、口勤、手勤和腿勤,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准确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耐心地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对活塞连杆组件进行装配的时候,教师要提醒“活塞的装配标记和连杆的装配标记位于同侧”,“发动机上安装活塞连杆组时,使装配标记朝向曲轴前端”,“安装活塞环”的同时要注意各道环的安装顺序和方向,各道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的角度和在活塞上的布置,要求学生们在装配中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3.将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笔者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就将校内实习与汽车类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在学生完成每个实践项目课题后,按照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习中真正的有压力、有动力,使得学生体会到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及时找教师解决,使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操作技能得到升华,为他们今后的工作积累知识和经验。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篇12

一、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高职衔接中的划分界定与递进关系。

中职和高职在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各自采用类似的语句描述该课程的职业核心技能,两者之间缺少明确的划分界定,如果中职的学生通过“3+3模式”进入高职后,在差不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下学习,就连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通过走访多所中专、中技与中职学校发现,他们对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传统的各大总成先进行理论学习,学完后再进行为期几周的结构原理认识与主要总成的拆装实训,不涉及故障维修的内容。教学内容中理论教学由教学部门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而实训教学由实训部门负责。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各负其责。对于刚刚从初中上来的学生来说,该种教学内容与模式与原来学科式的教育模式相似,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比较适应。根据笔者在高职教学一线多年的观察发现,在这种教学内容与模式下的中职升到高职的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的结构与原理,具备简单的拆装能力,但对拆装中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诊断维修缺乏了解。故在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将中职学生界定为:掌握了汽车各大总成的结构与原理同时具备一定的拆装能力。考虑到中高职衔接递进的关系,对高职学生的界定应回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高素养型人才的主线上,故在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对高职学生的界定为:(1)能够运用常用维修工具对汽车进行日常维护,对常见故障能进行正确的诊断、排除与维修;(2)能够独立查询资料、学习,具备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3)能够制订工作计划、熟悉工作流程、生产质量的控制及工作评价;(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与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在笔者所在学校汽车专业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将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传统的各大总成的教学内容变成若干个核心能力模块,将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汽车故障相对应,将原来的若干个核心能力模块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技能模块。所有教学内容按照各核心模块从理论学习与考核核心模块总成的虚拟及实际拆装学生团队制定技能模块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流程表学生团队的任务分工单及注意事项技能模块常见故障的虚拟及实际排除与维修操作学生团队小结教师评价这七个步骤进行。在这七个步骤中,学生是整个流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导学、协调监督与工作评价的作用。故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完成这种模块化的教学任务,只有借用信息化的手段保证整个过程的有序进行。在汽车一体化教室中配备多媒体、拆装维修工具、各大零部件总成及解剖结构。通过多媒体动画及网络视频展示构造原理;通过拆装维修工具、各大零部件总成及解剖结构让教师示范并讲解拆装维修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为了将教师的示范拆装动作更清晰地展示给全班同学,学院配备MVBS数据同步传输示教设备,该设备通过多个摄像头及传输设备将教师的具体操作清晰地传输至多媒体投影屏幕,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操作只能让最前面的学生看清,后面的学生无法看清教师具体操作的难题。

通过在汽车仿真机房安装多个车型的虚拟拆装仿真软件,让学生按照教师在一体化教室中操作的流程进行虚拟拆装演练,熟悉拆装的注意事项及步骤。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解决学生的疑问及评价学生完成的质量。

虚拟故障的排除与维修目前首先在仿真机房的虚拟维修软件上进行,以后将在学院计划配备的虚拟台架中进行,然后在学院现有的台架中进行故障诊断、排除与维修,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故障诊断的思路与维修的步骤还便于学生领会维修的技巧,而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引导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维修流程熟练程度与对维修质量的控制。

对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各模块的难点进行制作微课并传至学院开发的指定网络平台,该平台还制作了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扫二维码添加关注的形式或使用电脑登录该平台反复查看。同时教师通过手机或电脑到学院开发的指定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并相互进行交流同时对某些厌学的学生进行动态跟踪,形成有效的互动与监督机制。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企业与职业教育无缝对接的着力点。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故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企业与职业教育无缝对接应以“校企合作”为根本着力点。采用适合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高职教育应面向企业,与企业的需求深度融合。

以企业调研为主要手段,并与相关企业专家进行广泛研讨对主要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再对每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解到每门专业核心课程,提出就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

2.打造模块化与企业化虚实结合的综合实训车间。

按照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的教学模式配备各模块的教学设备,包括汽车一体化教室,用于构造与原理的讲解及总成拆装的教师演示;包括汽车仿真实训机房,用于虚拟拆装的演练与考核;汽车虚拟台架实训室,用于模拟故障的诊断、排除与维修。专用的网络平台用于学生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对里面教师的微课进行反复的学习,同时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答疑等多种交流方式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在此基础上,按照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售后服务接待等岗位中对应的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部分,配备各大总成的维修车间与整车维修工位按照维修企业的接待流程让学生真实的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3.采用企业与学校“双导师制”的方式。

利用学院与文峰集团、太平洋集团等汽车服务企业的合作,采用每周三、周五下午由以上企业里的技术骨干到我院对该课程中所学模块的难点及综合程度高的故障进行现场讲解与操作演示,并制作成微课视频传至学院开发的指定网络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操作技巧与诊断思路。接下来由学院教师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对这些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并对每个团队进行考核。同时对于维修企业中新开展的项目安排到这些企业中由技术骨干进行现场讲解与操作演示,制作视频传至学院开发的指定网络平台,这样不仅利用企业对最新技术有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操作步骤,而且节省了学院对实训设备的投入。

三、适应学生新的需求变化,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兴趣。

我们面对的主体为“90后”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与我们相比,发生跳跃式的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喜欢那种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而喜欢接受新事物,对网络终端掌握熟练,自我意识强;他们的学习习惯更喜欢直观、独立性强、短小碎片化的技能型知识。针对这些变化,结合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各大模块学习中,由于中职学生已经掌握了汽车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中的理论部分。故在教学中采用改变传统由前至后的学习方式,改为由学生按照投票方式自主选择学习的模块,增强随意性与不确定性。

2.在制定技能模块故障的诊断、排除与维修流程中,由学生自主组建团队,同时在不同的模块可以重新按照学生的意愿组建新的团队。

3.在虚拟拆装与虚拟故障诊断、排除与维修过程中借用软件及计算机实现。对于学生而言,既有新鲜感又有亲切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极高,极大增强教学效果。

4.通过教师对难点的微课、企业骨干对新技术的讲解与操作视频等一些碎片化的技能型知识片段让学生在学院开发的指定网络平台随意的通过手机与电脑在任意时间与任意地点观看学习,同时在学院开发的指定网络平台通过手机或电脑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5.在整个模块学习的流程中,教学的形式更多地采用集中讨论与评价的模式,让学生极大的参与并主导整个过程,教师更多的只是引导、监督与评价。

6.每个技能模块与实际的故障对应并模拟维修企业的真实场景,学生每学完一个技能模块最终都会在实车上进行实践操作直至完全掌握该项技能,等整个核心模块学完,学生就能对汽车中该模块的常见故障进行实际的诊断、排除与维修。这对于学生而言,极大增强了自信心与成就感。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而言,其基本没有职业素养的概念。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1.规范的操作。

在各大模块教学中,老师在汽车维修企业技术骨干的指导下,规范自己的维修与拆装步骤并在向学生演示时进行强调,同时在拍摄的微课中提出各种常见的不规范操作,避免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在企业骨干来学院上课并制作的视频中,添加规范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要领。

2.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的养成。

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由学生自己组建团队完成对技能模块的诊断分析、排除与维修的整个流程。每个模块完成后,对于每个团队完成情况由教师进行打分。对于三个以上技能模块完成较好与较差的团队,进行总结汇报一次,由全班一起讨论各团队优劣的关键点,并在此基础上让完成较好的团队的经验进行推广;让完成较差的团队提出整改方案,由教师跟踪改进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让其他团队在后面模块的学习中有参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3.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及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养成。

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从出勤、迟到早退、制定的故障诊断的分析流程表准确完整性、维修质量控制的好坏方面进行加权打分评出敬业优秀团队与不敬业团队。以三个技能模块为界限,让这三个技能模块中敬业优秀团队与不敬业团队的部分人员互换,让敬业的学生带动不敬业的学生,由教师动态跟踪效果。

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同时借助信息化的手段,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核心,采取以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实现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衔接。笔者通过初步实践,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这将为其他职教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23-27.

[2]张钱斌.高职汽检专业“工学结合―技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2):129-135.

[3]张新科,王斌.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J].职教论坛,2012(5):79-82.

篇13

项目教学法”主要由实施的教学项目、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模拟的工作情境和实施结果四大要素构成,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1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在古代,我国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曾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这个论述中,孔子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要自己愿意求学。而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没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项目教学就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实训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并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并想法去解答。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知道自身缺乏的知识,产生问题“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解答,结合教材确定项目,调动起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恰当有效的方法:

1.1 教学项目的选择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是根本,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项目设计中,教师如果不注意结合学生、环境及课程特点,容易引起以下教学问题:第一,若教师缺乏实践及前沿知识,讲课就会不透彻。第二,若教师只了解专业内容,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则课程的进程沉闷。第三,若教师只看到学生的缺陷,不去了解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则学生主动学习性较差,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第四,若教师只知道学科体系,不知道按课程的能力目标重组教材,则不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第五,若教师不注意授课方法,课堂把控性较差,上课只介绍专业内容,只训练专业能力,不训练学习能力,则课程内容缺少“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内容。

因此,教学项目的选择,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既要体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知识基础,精选具有发展前景与实际应用价值的目标任务。还要依据学校实训室的现有资源选择实践项目,因为如果选取的项目没有相应的设备支撑,则不能满足实操的要求,造成纸上谈兵。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使学生产生兴趣,能真正学到一些知识与技能,成为满足职业技能基本要求的人才。

我校综合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又兼顾到职业需求和岗位的设置,将汽车模块化任务分为汽车机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美容与装饰技术,汽车保养与维护技术六大块,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1.2 如何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通常项目教学法采用分组教学。小组成员应由学生自我组合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微调,尽量做到好中差生搭配平衡,防止出现个别组不参与,不动手的极端现象。一般每组3~5人,指定小组长负责领取工具,协调本组同学分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为明确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书面工作计划发给每个小组,以便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工作。

1.3 考评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也就是检查项目成果,进行成绩评定。我们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在学生考核成绩里面体现其全程实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情况。对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有相应的考核表格,使学生明白项目考核的基本要求,如对发动机的拆装实践操作的测评,除对拆装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正确,及对工量具的选取与使用是否合理进行打分外,还要跟踪观察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发挥的作用,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互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测评。如有的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很好,主动及时传递工具,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准确操作。这样发现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教师在点评中要分析各组的优秀之处和不足地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小组学习,改变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2 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

如果“把教学的过程当作知识授受的过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只是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无错误的复述’,教学过程不仅只成为知性的获得,而且还扼杀了生命的灵性和创造”。①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也不是项目教学法的本意。

我们要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无人引导,则使学生放任自流,老师失责,不能使学生有效学习;限制、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则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能实现。

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这就需要在项目教学法中结合启发式教学。孔子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②又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状态,如果学生还处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状态,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不要在学生未经思考的情况下就把结果告知;当学生已处于告知一而能推知其余的状态,教师就应该适时诱导,引发学生向更高的思维层次推进。而学生随着理解的深入,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并力求解答。教师也在学生的疑问中,要不断更新深化自己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如离合器的拆装作业,在拆卸认识各部件时,让各小组讨论零件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什么故障,对汽车行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一步一步引导,使学生在讨论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离合器的检修方法,既完成了项目,又进一步拓展了知识。

3 总结

以学生为主体全程参与实训过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老师在其中的引导,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训环节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实训教学的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