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武术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1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篇2

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武术文化原始形态、准武术文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等几个阶段。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于复杂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心理、文化、艺术、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还要发挥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强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猛的性格和格斗技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文化发展,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文化的形成。

准武术文化形态。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指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武术。这一时期武术形式初步形成,武术意识逐渐出现。独立的武术形式的形成是准武术文化形态的一大特征.意味着武术已开始从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状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经过秦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军事技术分离走向竞技,而且得到交流,出现了系统的武术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就收有“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等论述。自两晋到隋唐,武术意识更加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口诀要领,说明人们已能用较精练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浓缩和概述。到了隋唐五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套路的雏形。武术意识的出现促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从原始形态到最终的形成。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得以最终形成。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武术文化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成熟。到了宋代,民间武术界就流行着“十八般武艺”的说法。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技击文化的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中国武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收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武术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

“德、艺”的统一。中华武术武德观念最为鲜明的表现为“德”与“艺”的统一。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古代武术的武德观念之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了这样的观念。综观我国传统武术的各个项目,均能呈现出东方文明的气质—争斗而有礼让,有劲而不粗野,艺纯熟而不玄浮,情饱满而含蓄内向,富于观赏且迫求高尚的精神气质。传统武术所显示出的美,也具有东方文明的特点,以优美为主;与西方文明所突出的壮烈、惊险,富于强烈刺激性的审美观构成鲜明的对照。可见,传统武术中“德、艺”的统一,使武术在其本质特征之上,又渗人浓厚的理性因素。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国武术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它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传统文化。武术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传统的辫证思维。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包含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传统武术的劲力运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对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认为:“无柔无以至刚,无刚无以即柔。”没有纯粹刚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存在而又相互对立的。太极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刚劲勇猛的少林拳等外家拳,也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武术技击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提倡进攻与防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进攻能转化为防守,防守能转化为进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蕴涵了阴阳辩证法思想。

养生性。人们从事武术练习,总是把技击实用、健身娱乐等作为主要目的。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子人体科学的一部分。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相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哲理性。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中国武术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对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不同季节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伽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人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玫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因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健身性。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娱乐性。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人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当今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策略,只有认真总结历史,切实结合当今形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蓝图,武术之树才能在原有的高平台上长得更健康、长得更茂盛。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理论、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原理、社会习俗等影响,因而它具有封闭性,而且在长期的封建中央集权限制下,比较重视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共性的东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2〕。西方文化是在希腊城邦制中发展起来的,它看重平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心修为、自然、继承传统、安逸。西方文化复兴的是个性、自我超越、创新、奋斗、反传统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呈现出:(一)民族传统武术中的部分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开始消亡或逐渐走向消亡;(二)“西学东渐”使我国各民族文化被外来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已经逐渐消失;(三)因西方竞争体育的传入,篮球、足球等项目已抢走民族传统体育的观众和参与者,使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减少;(四)民族传统武术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之中的生活点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的选择有了更快的节奏,人们的目光瞄准了NBA的飞人和足球世界杯的绿茵,他们的兴趣逐渐离开了武术。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将某种技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处于不同区域的民族体育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独立成长的,在封闭的环境中,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主体,血缘维系的人际关系重点是敬祖,存在着强烈“辈份主义”色彩,人们行事严格讲究辈份,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权利是严格按照辈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涵盖内容纵横交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拳种人物等方面千差万别,研究内容非常宽泛。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农民生活适合于血缘家族的世代延续,因而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倾向甚为明显。师徒之间的关系血缘化倾向导致各门派在技艺上的千差万别,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在各门派之间相互保密,成为“祖传秘方”的封闭状态〔3〕。传统武术的区域性也非常明显,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与世界的交通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由师徒授受制改为学校教育制,武术交流更加普遍、武术门派是一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那么这个环境一旦开放,当更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

2 努力构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体系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武术文化。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尊,是对民族武术文化的认可,对民族武术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依恋和从容的把握。要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须依靠一定的武术文化张力。武术文化张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于人而产生的观念形态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靠弘扬武术文化、传承先进武术文化激发出来的。传统武术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外,还有许多富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知识的重要来源〔4〕。近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要使传统武术在民间更好地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间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如何在民间创造一个习武氛围。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笔者认为,长期浸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个人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某种人格结构,并会由于得到社会的鼓励而不断得到强化。营造一个好的习练传统武术的社会氛围,这需要并非少数的老武术家和更多寂寞的、传统武术传承者忍耐住现在生活的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明天传统武术文化复苏的希望。同时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武术文化有清醒认识。对于民间武术文化,我们不应也不能只把它囿于练武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关爱武术文化传承,因为武术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拥有认识武术文化、享受武术文化、创造武术文化的权利。尽管他们对武术文化传统的诠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层次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上却是一致的。

传统武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大有希望,我们要珍视和立足于这一十分有利时机与基础。一个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与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国家首先应该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当今时代的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条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武术传统文化。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武术要想引起国民的文化自尊,政府决策、媒体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系统地宣传武术文化教育思想,加强人们对武术文化思想的深刻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应该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并出资扶持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巳经呼吁过多年,问题现在依然严峻,并未得到明显改变。对武术历史的轻薄态度很容易导致丧失民族自尊和自信,丧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剑道为什么在日本发展得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家高度重视,日本为了向我们国家灌输剑道,可以做到路费住宿费等由传教者出,只要给日本人提供场所和学生就可以把剑道技术免费送人。这种“金钱加技术”的特有传播方式,使剑道得到了快速发展〔6〕。

3吸收外来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强

传统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术创新”时,却忘记了武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将西洋体操嫁接到武术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由于历史的原因,武术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受民族传统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影响与渗透,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共进,已是明显的武术文化现象,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只求与外来文化的接轨,而忽略武术的文化内涵,我们拿什么复兴传统武术呢?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用全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文化,并寻找扬弃的方法和途径。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民族文化的自强,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强。当前,唤起全民族的武术文化意识,使武术文化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成为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必将大大推动武术的发展。

提高武术文化层次,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武术文化的认识,阐析其内涵,把握其精华,发掘其价值;需要把中华武术文化同火热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千秋大计;需要将中华武术文化建设变成大家关心的事情,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通过共同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武术的复兴。我们的武术文化自觉,明确主张选优汰劣。但要淘汰的,应是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负面劣质,而绝不是淘汰那些目前暂时落后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要选择的,应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绝不是对着某一个国家的技击文化顶礼膜拜。“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指一种武术文化心态,这种心态的最高层次要求深刻反省旧武术文化的痼疾,适时展望新武术文化的前景,从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付诸实践。传统武术文化昭示于世人的是东方特有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尺度,其中饱含着传统文化精华。当然,传统武术文化中也有消极的、糟粕的东西,特别是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如武术文化中传承的封闭、落后与保守性、故步自封等历史局限。培养国民的武术文化自强精神,就是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武术文化里的好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的社会中间去,把我们武术文化中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东西。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但从另一方面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也预示着这些宝贵的武术文化拳技的濒危性。国务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它提醒世人,武术保护工作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反观现在,从武术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来看,还有相当数量的武术拳种需要重点保护,需要进入国家级受保护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对于一些阻碍我们对武术发展正确认识的历史问题和现象,我们要大胆探索,精心考证,还武术以本来的历史面目,在这方面,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进,取得了新的有价值的成果,这主要是得益于许多默默奉献和对我国武术发展前途担忧的武术学者的长期艰辛研究考证和探求,这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结语

在不少地方传统武术特别是一些稀有拳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这些拳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亟须尽快扭转和改变传统武术的这种生存局面。我们特别应该注重民族武术文化自身能量的发挥,努力提高我们的武术文化自尊与自强,使绵延数千年的武术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要警惕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和戏剧化倾向,更要精心守护我们最后宝贵的武术家园。因此我们再也不能麻木不仁,任凭传统武术的自生自灭,留下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郾找原因不是我们今天的真正目的,保护才是真正的目的。拯救我们濒危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清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思路,保证我们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8.

〔2〕谷世权,林伯原.中国体育史(上下册)〔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3〕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310-311.

篇4

二、仁爱待人,礼让三先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和文明进化的主旋律。现代社会经常使用的文明、秩序、道德等概念都有礼的辐射,至今,礼仍是我国人民的主导意识和规范意识。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一整套以礼为核心的学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把一切都纳入礼的轨道,当然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由于儒学是古代确立宗法制度,规定人论道德礼法秩序的治世学说,因此被统治者当作维系其统治地位的思想工具,具有群体秩序的强制性,从而被当作官方的正统思想对社会加以灌输,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逐步成为了社会崇尚礼仪,循规守礼的思维定势。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不可能成为游离于主体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制于礼文化的约束。“礼”的观念代表着武术文化的一大价值取向,“未曾习艺先学礼”,是中华武术的一向传统,这种“礼”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内在约束与外在规范的伦理观念。

中国武术崇尚的“礼”,首先是习武者个体精神规程化的理想形式。因为习武者的肉体经过多年的特殊训练后,已经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攻杀和防身技巧,那么,习武者相应的精神价值也便随之有所更新,对习武者的“礼”的内涵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与更高的要求。古代的武术活动历来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浓厚的礼仪化色彩,并始终遵守“对御不争第一筹”(《王建・宫词》),“贵贱不相逾”(《韩非子・有度》)的古训。最典型当数射礼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以四种不同的冠名表示不同级别的比赛,并且不同级别用的弓、箭、箭靶和射箭时所配的音乐都不同,各有名目,等级分明,礼仪繁琐。“礼”和“让”一直伴随着中华武术的交往活动。“揖让而升,下而饮”。如果上下级交手,下级的让即是“礼”,上级若是技高一筹,也礼让三先。即便是在较为激烈的武术竞技中,也只能是点到为止。绝不像西方拳击所推崇的“一拳必杀”的技击效果,更排斥西方原始拳斗、自由搏击式的血腥厮杀。而是以服人为上策,以打人为下策,以杀人为下下策。因此在古代武术中难以看到激烈而震撼人心的对抗场面,通常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技艺的切磋而已。中华武术的孕育和发展一直遵循着这一思想基础与伦理标准,因此在主观上有形无形地赋予了中华武术“礼”的文化特征。

三、怡情铸志,保家卫国

儒家思想历来主张修身养性,并以追求圣贤理想人格为重心,以修齐治平为修行方法,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并“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它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哲学的高层境界,与现代奥林匹克倡导的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以文明行为和道德方式,公平、友好地参与比赛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同这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精神相呼应,中华武术偏重于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而轻于定时定量的运动规程,以及对人体极限的冲击。中华武术文化以其深层次的哲学思想,成熟的训练方法,完美的艺术形象辉耀于世,实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内外兼修、神形兼备、注重武德,历来为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在武术运动的练习中,无处不凸显出自强不息、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练武先修德。习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华民众一直在或隐或显地追求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武界三大德,实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止戈禁暴,厚德载物”的生命理想。古代先民们正是借助武术这种形式,去着力培养一种所向披靡的勇气与意志,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养成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正是武术文化具有的积极进取、战胜顽敌、寻找自信、播扬威严等多重意义,构成了国家威望与威严的潜在标志,不断地培养着民众的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当华夏民族遭受异族挑衅与欺侮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与凝结力。一旦国家需要,就会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谱写一曲曲血洒疆场、保家卫国的正气歌。杨继业、岳飞、戚继光等一大批文武兼备、尽忠报国、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都得益于武术文化的薰陶,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的人生极高境界。

篇5

1彰显人与天和的生态价值

“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在中华民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称。”〔2〕我国传统武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表现形式表明了自身所具有的广博生态价值和生活智慧。中原传统武术文化表现出的浓厚生活气息和自然色彩不仅体现了其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学说”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而且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从其养、练方式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到其功法机理强调把人的运动与周围环境合而为一,无不体现了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同时中原传统武术在表现形式上还具有较强的仿生性,其主要体现在动物仿生、生活仿生和自然仿生等方面。如:动物仿生方面在“形意拳”和“少林五拳”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等;生活仿生方面从“双手摘桃”、“旱地栽花”和“织女耍剪”等拳法术语中可见一斑;自然仿生方面主要反映在“风卷霹雳”、“风扫梅花”和“拨云迎日”等习语中。总之,从融合导引和吐纳的太极文化到柔和儒释道思想精髓的少林武术都表明: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崇尚生命与自然,追求将自然环境和事物与习练者融为一体。正如拳师孙禄堂在《拳意述真》所言:“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结合”。其谋求自然万物与人类的统一与和谐的内在本质彰显出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具有的深厚生态价值和生命智慧。

2体现人与人和的社会本位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耕文化的日益边缘化使得我国的传统武术存在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文化生态逐渐被消解,同时其以宗族为传承平台的传承方式也遭到破坏,其也为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事实上,“对传统武术自我维系,来源于我们自身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心,来源于我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3〕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的特殊约束作用和教化功能理应获得更多关注和重视。就中原传统武术文化而言,其不仅追求“仁、义、礼、信、勇”等人伦精神,而且还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济贫助弱”、“公平竞赛”的社会规范和“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以技先”的社会价值。加之,从“武”字构成来看,“止”“戈”为“武”,化解干戈,消除暴力,旨在强调习武之人应讲武德、重人和。以少林武术文化为例,凡习练者都应该具有心怀天下、图存社稷、精忠为国的崇高人生理想和不骄不傲、虚怀若谷、尊师重道的博怀,同时还应该具有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侠肝义胆。正如少林寺戒约规定:“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4〕这种“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道德观不仅约束和调节着习武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习武者力求实现的最高道德境界。正如拳师孙禄堂所言:智勇皆有“和”生。其在于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表明我国传统武术旨在教化育人和化解矛盾。

3追求身与心和的个体境界

中原传统武术强调“天人合一”和“内外合一”,不仅追求习练者与外在自然融为一体,而且还要求习练者本身应该达到内在与外在协调一致。换言之,通过强调“调心练意”和“练意调神”的肢体运动进而实现“心”与“意”的紧密结合,最终达到身心康健。正如传统武术谋求“形神兼备”和“性命双修”,中原传统武术也是通过“调形”、“调息”、“调心”的肢体活动和动静结合、练养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实现防病、祛病的目的。进一步讲,中原传统武术注重身心双修和自身体悟,进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个性。以太极拳为例,“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就是要求习练者应该内求诸己,强化自我各项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习练传统武术,在外表舒缓的运动形式下,其实是对内心高层次的修炼。太极拳推手中要遵循“守仁”、“守和”、“守节”、“守弱”等传统思想,要求练拳先从心至身,再由身至心,通过练武与修身、习艺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心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通过身心兼修,达到心灵的觉悟,完成身心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练者自我身心的和谐,大都体现在武术的技术范畴里。如:习武者应该秉持“心者神之主,身者心之躯”,重视心、神、意的主导作用,突出精、气、神,确立形神兼修、内外合一作为练功原则。〔5〕此外,用于规范习武之人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的武德也是习武之人社会生活的道德准绳,尤其是人际关系的调解器,利于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4小结

“当代是西方文化主导的时代,西方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理念逐渐影响着国人对事物的判断,现代人对时尚的炫耀,以及‘休闲’、‘简洁’理念占据人们主流思想,使原以复杂、丰富而著称的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入人们视野的边缘。”〔6〕从武术的发展历程看,不论从地域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与中原文化休戚相关。中原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也博大精深。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难题。而对于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对其生态功能和伦理价值的挖掘和宣传也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其功能的宣传和价值的引导,中原传统武术固有的独特技术和文化魅力将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名片,也将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和打造文化强省的过程中产生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郭德兵.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6(5):48-51.

〔2〕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2):27.

〔3〕王亚慧,代凌江.传承与变革———论传统武术的自我维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138-140.

篇6

刘梅梅(1971-),公主岭人,任职于吉林省公主岭市文物管理所。

一、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简述

手工技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国度或者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所流传下来的一种制作工艺,与该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和沿袭下来的一种手工工艺,从传统文物的制作到相关的修复技术,以及后人对于一些文物的仿制等。常见的有对于一些书画的装裱技术,对于竹木漆器的制作和修复以及一些传统的家具等的制作和修复,无论哪一工艺过程都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历史上国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及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呈现流失或者濒危的状态,对其保护和传承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对该种技术的保护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对文物的保护及历史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和文物的制作、复制工艺是我国所独有的,是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再现,是中国历史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所包含的种类是多样化的,而所涉及的范围也是极为广泛的,因此,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和传承对我国文化及历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该种工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将文化以物质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还要与国际相接轨,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实现中西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与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对有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是考古和文物博物馆事业上所必须的。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文物的修复和复制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便有了对一些青铜器的修复和复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每一时期都有一些文物修复和复制工艺的代表人物和流派,他们为我国文物修复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有形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初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封闭性等使得该种工艺所使用的工具和原材料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国之后,博物馆的建立及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等,使得文物修复技术成为博物馆的一种必然需求,为我国博物馆的建立及其文物的恢复等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

但是,从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很多情况下是文物研究或者保存等的一种附属技术,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些难度较高的文物修复技术仍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使我国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进行必要的挖掘、整理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必然的要求。对于该种技术的保护,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专项资金和专门人员的投入来完成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挖掘和整理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需要深入民间,挖掘民间流传的传统修复工艺,在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使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且整编成册,进行必要的辨别,从而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体系。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制定相应的文物修复技术行业标准并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格认证制度,为技术的传承提供有利渠道。注重技术保护的同时,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特点和方向,将文物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推进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国际化

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我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传播到了海外,对日本等一些国家的文物修复技术也产生了影响。但是由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更多的是以一种民间工艺的形式存在,以家庭内部传承的方式存在,使得相关的资料相对欠缺,从而使在国际上影响不如日本等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应该满足本国文物保护及历史研究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地走出国门,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为实现其该种国际化,便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注重国际化的宣传,并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文物修复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不断推进其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贾文忠.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J].中国博物馆,2002(4).

篇7

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武术文化原始形态、准武术文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等几个阶段。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于复杂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心理、文化、艺术、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还要发挥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强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猛的性格和格斗技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文化发展,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文化的形成。

准武术文化形态。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指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武术。这一时期武术形式初步形成,武术意识逐渐出现。独立的武术形式的形成是准武术文化形态的一大特征,意味着武术已开始从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状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经过秦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军事技术分离走向竞技,而且得到交流,出现了系统的武术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就收有“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等论述。自两晋到隋唐,武术意识更加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口诀要领,说明人们已能用较精练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浓缩和概述。到了隋唐五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套路的雏形。武术意识的出现促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从原始形态到最终的形成。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得以最终形成。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武术文化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成熟。到了宋代,民间武术界就流行着“十八般武艺”的说法。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技击文化的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中国武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收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武术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

“德、艺”的统一。中华武术武德观念最为鲜明的表现为“德”与“艺”的统一。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古代武术的武德观念之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了这样的观念。综观我国传统武术的各个项目,均能呈现出东方文明的气质――争斗而有礼让,有劲而不粗野,艺纯熟而不玄浮,情饱满而含蓄内向,富于观赏且追求高尚的精神气质。传统武术所显示出的美,也具有东方文明的特点,以优美为主;与西方文明所突出的壮烈、惊险,富于强烈刺激性的审美观构成鲜明的对照。可见,传统武术中“德、艺”的统一,使武术在其本质特征之上,又渗入浓厚的理性因素。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国武术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它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传统文化。武术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传统的辩证思维。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包含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传统武术的劲力运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对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认为:“无柔无以至刚,无刚无以即柔。”没有纯粹刚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存在而又相互对立的。太极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刚劲勇猛的少林拳等外家拳,也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武术技击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提倡进攻与防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进攻能转化为防守,防守能转化为进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蕴涵了阴阳辩证法思想。

养生性。人们从事武术练习,总是把技击实用、健身娱乐等作为主要目的。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相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哲理性。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中国武术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不同季节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伽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因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健身性。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娱乐性。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当今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策略,只有认真总结历史,切实结合当今形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蓝图,武术之树才能在原有的高平台上长得更健康、长得更茂盛。

武术的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传统武术可谓是一种“文化体育”,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它的发展不应背离其文化性,它的发展也不能被小个体发展所代替,否则就是片面的,其发展也会失去平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违背其发展规律和舍弃其特质的改革或改良势必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如当前人们把武术分成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一样,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今武术改革后出现“文化断层”所造成的。

武术的发展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科学化进程。探析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史便可知晓,虽然起源、技术体系形成之早,在世界同类文化现象中位居前列,但完善过程偏长,科学化、规范化起步晚,有早生晚熟之感。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武术科学化进程,加强对武术相关学科研究,重视武术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其科学系统化模式的构建。最关键的是将特色的文化建设的全新理念注入当今武术发展规划,以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指导武术发展,切莫“以西为模,削足适履”。

武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建立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之上,技术水平评价指标更应体现本项目特征和特色。在技术改良和武术技术适应性演变的具体过程中还应遵守的原则就是万变不离其质,万化不移其根,这是武术文化的根本所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百戏、杂技,元代还有戏剧。把武技中的某部分技术内容、形式借鉴融合而成的如抛接器械表演,其器材可碗、可帽、可刀、可枪,而且可单耍、可对耍,然而其根为“戏”、为“杂技”,文艺界人士成功地创造舞台“武戏”、“武舞”形象不仅得到同行认可,也得到社会大众的公允。因此,本文认为,吸收其他文化、其他项目的技术内容,完善和改良自身也是完全可以的,关键是武术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上。

结语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载体,能充分体现武术的民族性,在现代化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武术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武术必将以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和技击功效及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应杭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宋广文、王云强:《文化力与教育的相互促进及其融合》,《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篇8

[1]李吉远,谢业雷。“文化生态”视阈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190-193.

[2]范铜钢。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D].上海体育学院学位论文,2013.

[3]张云崖,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7):54-57.

[4]王岗,朱佳斌。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292-295,312.

[5]牛爱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0):52-55.

[6]洪浩,胡继云。文化安全: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的新视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53-58.

[7]彭荔丽。浅探传统武术传承内容流失[J].搏击·武术科学,2014(5):41-43.

武术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艳丽.从武术与跆拳道的对比探寻武术发展之路[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4(2).

[2]罗远东,李海英.武术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原因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

[3]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潘晓波.从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的发展[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2007,(2):82-84.

[5]崔浩澜.“韩流”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冲击与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07,11(3).

[6]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44-48.

武术论文参考文献:

[1]马勇,王宇。《“人文奥运精神”与北京奥运赛场文化建设相关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73

[2]李剑。《对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系统结构剖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4):83

[3]郑李茹。2010年的亚运会赛场礼仪和赛场文化建设探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22(3):28

[4]王伟博,林宏伟。奥运赛场的观众道德建设[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1):11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0.

[6]杨芳芳。赛场观众行为失范的成因与道德行为重塑[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4):21

[7]李富刚。当代中华武术传播发展的新途径-以《武林风》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17-18

[8]胡玉玺。武林风栏目对武术在当今社会传播与发展的启示[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0,1(1):5-8

[9]张铁刚,陈阳光。从武林风探析如何提高武术散打的观赏性[J].搏击·武术科学,2010,7(8):45-46

[10]任占涛。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研究[J].大舞台,2008,4:34-35

[11]柳杰。浅析武林风对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1):16-18

[12]张尚松。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情绪控制中的研究[D].吉林:吉林体育学院,2012:7-24

[13]曲润杰,肖丹。散打裁判员注意品质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130

[14]刘振平,王琛林。论武术散打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的培养[J].搏击武术科学,2011,8(2):65

[15]清。散打运动服装的现状和设计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20

篇9

二、主办单位

湖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十堰市文体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武当杂志社

三、主要内容

(一)主要议题

研究探讨、交流武当武术及传统武术继承发展对策及战略规划。

1、武当武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武当武术产业、市场研究;3、武当武术旅游经济开发的研究;4、武当武术竞技技术的开发研究;5、武当内丹养生功的开发研究;6、武当武术竞技规则研究;7、传统武术器械、服装、培训、书刊开发应用研究;8、道教圣地、太极祖庭的建设构想;9、振兴中华传统武术的方略;10、传统武术的基本功能研究;11、传统武术普及推广的基本措施;12、武当武术联谊大会制度化研究;13、武当武术向海外推广的经验;14、内家拳各门派怎样尽快普及推广本门功法,迅速壮大本门派队伍;15、传统武术技术的提高途径。16、其它议题。

武当武术功理功法的探讨。

1、各门派新挖整传统功法套路;2、各门派功法拳理介绍、习拳心得和体悟;3、各门派历史源流、前贤宗师的传记及奇闻轶事。

(二)主要形式

武术论文报告会,学术交流座谈会。资深专家、教授专题讲座,授课解疑。

武当内家拳传人、名家功夫表演交流。 评奖。设挖整传统项目奖、名家表演奖、优秀论文奖、特别推广贡献奖等四个奖项。考察武当武术文化,道教文化,汉水文化。

四、 参加人员

特邀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各大体院的资深武术专家、教授和有关部门领导。

民间太极、形意、八卦、大成、通臂、南拳、八极拳、咏春、蔡李佛拳及峨嵋等各个拳派传人。

海内外各武术团体、馆校、武术名家、名人、传人及传统武术爱好者。

五、日程安排

01

六、奖励办法

挖掘传统项目奖:新近挖整的武当内家拳功法套路,特点突出,具有推广价值,演练水平较高,有传承的史料,经大会组委会评定为一、二、三等奖,分别发给奖金500~1000元,并推荐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武当》杂志上刊登宣传。

名人名家功法表演优秀奖:参加武当内家拳功法展示表演的名人名家,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录取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优秀论文奖:参加研讨交流的论文,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录取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给予奖励,论文先在《武当》杂志上发表,并可结集出版发行。

特别推广贡献奖:为弘扬武当武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发给特别贡献奖,授予“武当百杰”光荣称号。

大会向参加会议的每位代表赠送精美纪念品一份。

七、参加办法

凡愿意参加大会人员,请与大会办公室联系,索取报名登记表,或从武当杂志网站下载(省略)。

大会收到报名表,登记审查批准后,发给会议通知及正式代表证。正式代表需交会务费700元(包含三星级宾馆食宿费、考察费、3人间600元),不足部分由大会补助。有论文参加评审者,另需交评审费100元。论文必须在2007年7月30日前寄大会办公室。

参加功法套路展示、交流表演者需交排演费100元,在报名时寄交大会办公室(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前)。

参会观摩的列席代表需交大会会务费1000元,享受正式代表同等待遇。

因故不能参会的论文作者需交会务费300元,享受列会正式代表同等待遇,会议结束后,论文可刊登发行,证书、奖牌、纪念品一并寄发。

大会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参会者可提前报名,同时把论文、习武简历、登记照(二寸免冠)二张,以及相关材料和用寄大会组委会办公室。

八、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篇10

FAN Gui-lin, WANG Yang

(Department of Sport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For five years, there have been two perspectives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namely, the traditional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innovativ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any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Wushu from the latter perspective. They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ushu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s for the approache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it, they favor more the preservation via 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five years,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trend of research

传统武术作为最大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的名片之一,但传统武术已经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现代体育文化的压倒性优势和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武术如何传承、发展就成为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本文意在总结经验,把传统武术的研究尤其是学校对传统武术的保护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近五年发表于知网期刊的关于传统武术的论文。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从2007~2011年关于传统武术的资料,并依据研究的目的阅读了有关学术论文。

2结果与分析

2.1传统武术的现状与反思

当人们从传统的视角转向现实关怀时,他们开始注意传统武术的现状到底如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有,又如何发挥它们的价值。

2.1.1传统武术濒临灭绝的原因——“两无、两变、五流失”论

对于传统武术濒临灭绝的原因,多有学者以悲观的心态指出随着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封闭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伴随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已没有实践舞台,从而导致了这一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而高成强补充认为,文化内涵的流失、武术习练者的流失、传承人的流失、武术拳械和门派流派的流失、传统武术史料、书籍的流失,也是其濒危的原因〔1〕。

2.1.2关于传统武术的现状——“两亡、两无、碎片”论

关于传统武术的现状,学者认为拳种消亡,文化底蕴消亡,无实战性,无组织性是其主要特征。如曾海、杨明、朱大清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目前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武术大量拳种的消亡;现代武术的发展误区,套路缺乏武术的实战性,散手在比赛中受规则和装备的影响,踢打摔拿—武术的四大基本技法无法得以全部表现,也不能充分展现中华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武术市场无序性与无组织性;传统武术文化无形资产的巨大浪费〔2〕。过度西化引发武术文化的碎片化,武术文化研究过于精英化也难辞其咎。而“新武术”“分科而课业”的思路是其根源,“反套路”以及解除师徒制是其结果。

2.1.3生存价值——文化、健身、养生、美学

学者认为传统武术长期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它融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兵学、美学、导引养生学和儒、道、佛等思想为一体的典型东方文化的代表。它具有教育、健身、防身、修心、医疗和养生等多种价值功能〔3〕。

王建斌等提出在竞技武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定位应选择在全民健身与竞技武术并行发展上〔4〕。多数学者认同武术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体现在武术具有感受文化、健身养生、锻炼意志、娱乐表演、竞技观赏的作用。表现为内容丰富的文化底蕴、养生之道的主体功能、竞技交流的发展途径、内外兼修的美学价值。有学者指出其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价值系统,是当代体育文化中的另一图景,蕴含着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生命活力〔5〕。

2.1.4传统武术的学校保护与传承

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身份象征,要敢于同历史对话、同现实对话、同自己对话,勇于调整自己的文化立场,开拓属于自身的生存空间,最终达到守护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文明的作用。保护和传承问题是这个时期学者讨论的重点。

在保护原则上,学者提出了传统体育遗产的差别保护原则,分级别保护原则,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坚持民族、地域特色整体性保护原则。还提出静态与动态保护的理念。显然,学校保护是兼具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的。

2004年3月30日,、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以及本身具备防身健身的价值,都是比较突出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运用传统武术的内容无疑是最适合的。本阶段对传统武术如何进入学校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探讨。

2.2学校保护传承的优势

学者认为学校传承具有文化优势、时间优势、知识互补的优势和师资优势,可以武德铸人格,学习武术之礼、武术之美、武术之技击精神以及武术的本土文明特征,强身健体,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守住传统武术最后的阵地。张克峰总结传承方式特点时则指出“高校教育是当代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6〕。对高校寄予厚望。

2.3目前学校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显然对目前学校传统武术的教学问题是不满意的。具体表现在:

2.3.1学生和教师的资格、教材、教学内容都来自竞技武术

如孙林认为武术本科生、高校任教的武术教师,资格来自竞技武术,教学内容基本都是以教竞技武术为主,竞技武术无法在理论上与传统文化相对接,所以就接通不了这批大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亲近感,特别是教材上所提到的一些传统武术拳理功法,由于它和当代竞技武术两者之间的落差,导致无法建立他们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亲近感〔7〕。

2.3.2教学方法单一

花家涛认为普通高校武术套路课教学弊端主要集中在忽视拳脚、架势练习的质量,片面强调布局的空间层次性〔8〕,学生难以在短时间里真正达到大纲要求,以竞赛套路为主线的教学培养模式,这势必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忽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使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适用面和适应能力都受到限制等等。

2.3.3改变目前状态的对策

当然学者也开出了药方,比如:程艳伟、李廷、孙来晶认为传统武术的教学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培养方向及目标;课程的设置要合理,授课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要创新;教材要配套,突出创编传统武术特色教材,明确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教师传统武术的知识与技能;此外,院校招生也是一个关键环节,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制定出明确、合理、公正的招生、考核制度,从而把优秀的传统武术人才招进来。传统武术的竞训上,院校内传统武术创新赛制,组建传统武术代表队;重新制定与传统武术赛事相配套的评判规则,在院校的通级通段赛中,对于演练传统武术套路的学生应该有新的执行措施等均应。以科研为先导〔9〕。具体来说:

教法上:学者提出学院要走向民间,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散打教学进行结合,循序渐进,启发诱导、融会贯通,因材施教等思想。

教材上:学者提出强化拳种意识,对现有民间传统武术拳种进行梳理并编写成教材,而传统武术教材化的方法是:“文化化”、“实用化”、“简化”〔10〕。

课程上: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刚柔相济,无法境界,内外兼修,“构建国家级教育纲要、省级教学计划和校级教学进度“三部曲”相结合的校本课程教育机制”〔11〕。

3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视角都对传统武术作了深刻的研究,成果是丰富多彩的。但需要开发的领域还很多:

(1)在传统武术的本体研究上,众多拳种、流派中,除了对少林功夫、太极拳等著名拳种研究较多之外,对多数传统拳种缺乏研究;对传统器械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及特点的研究也很少涉及,如何把这些拳种和器械引入到教学中更是缺乏实质的研究。

(2)在传统武术的保护和继承问题上,大部分的研究是从传统武术整体的角度来叙述的,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但理论构建多于现实针对性。传统武术的学科意识、课程建设、本土教材的编写都需要进一步开拓。而这些研究须基于对传统武术的一些基本研究,如传统武术的分类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传统武术保护的考核标尺,政府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在传统武术保护工作中的职责与功能,传统武术保护现状田野调查,传统武术保护资金的构成要素及计算模式,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标准、数额及认定程序,传统武术保护的监督机制等。

(3)在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上,应用研究明显滞后于基础研究。传统武术如何在当今的国际、国内的文化氛围中求得发展,如何完成传统武术在技术和训练层次上的科学化,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也是今后传统武术需要有针对性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高成强.传统武术流失现状与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0(2):7.

〔2〕曾海,杨明,朱大清.传统武术产业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5):515.

〔3〕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2):27.

〔4〕王建斌,魏素芬,传统武术定位与发展抉择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1):150.

〔5〕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868-869.

〔6〕张克峰.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J〕.科技信息,2010(8):276.

〔7〕孙林.全球化背景下重构中国武术文化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

〔8〕花家涛.从套路结构视角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课教学改革〔J〕.搏击·武术科学,2009(4):56.

篇11

二、在《体育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主要讨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结构;中国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及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体育振兴。

三、《中国气功咨询大全》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1990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金钥匙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再次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畅书奖”。

四、《中国武术咨询大全》一书,1995年在美国荣获人体科学研讨会二等奖。他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先后荣获“国际少林武术研讨会一等奖(金奖)”“国际形意流大会特等奖”、“第三届中国孙膑拳学术研讨会特等奖”。

五、现任中国武术学会常委,中国武术八段,主要教授武术史、民体概论、气功、武术专业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中国武术发展战略与传统武术文化。曾获得“全国金钥匙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世界传统武术节研讨会一等奖”等称号,出版著作7部,百余篇。

六、他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武术比赛,劈挂拳、长穗剑、双刀等项目曾先后获一等奖,被誉为文武双全的青年武术家。他的武术系列文化研究已由山东省教委推荐申报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研工作者;1995年,担任第二届中华民间武艺精粹邀请赛副总裁判长;1996年,担任全国首届孙膑拳武术邀请赛副总裁判长;1997年,担任全国武林精英邀请赛总裁判长。注重研究,有武术论文百余篇发表于《中国体育科学》、《中华武术》、《武林》及《武坛》(新加坡)报刊。1559年被聘为全国高校武术统编教材专家审定小组成员。

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点负责人,上海体院武术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全国武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

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有五十六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洪荒野蛮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岁月,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是人的创造。生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着不同历史经验的人们,他们的社会实践也不尽相同,他们各自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此做出的回答-文化――当然也就不同。于是,不同的人类共同体,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会因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风格各异的各种流派,这些流派在形式和内容上受到了地域条件和习惯生活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方拳种,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武术流派的产生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古时的生产方式等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并在一定的角度上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它基本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所以它一直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说到武术的地域性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武术的流派。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文化现象,是区分拳种类别的标志,是由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武术技术派别,是武术技术的精华,我们认为以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民间派为例并试探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是我们探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的基础。

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18-03

提到武术人们都不陌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武术发展到现在有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分。传统武术以防身健身为主要目的并具有一定历史性属性且内容比较丰富,竞技武术是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体育演变而来的以竞赛为主的练习形式。随着竞技武术和武术竞赛的开展,现在武术在全同范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是武术在新时期下演变的一种发展形式。

体育院校是我国传授知识的高等学府,也是学习高层次知识的场所,能进入体育院校学习也是很多武术学子的梦想。在体育院校发展武术有利于学生对武术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追求。全国14所独立的体育院校都设有武术专修课,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上起了重大作用,使大量武术学子有机会进入体育院校继续深造。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修课上学习的拳种众多内容很丰富,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竞技拳术、传统拳术等。但随着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大多数高校武术教学依旧注重技能的传授,很少讲授武术动作蕴含的技击涵义,教师则转变成了只教技术动作的武术分解机,教学内容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1]南于传统武术包涵的内容比较丰富,因此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现状并不太理想,大多是在校期问学习几套关于各拳种的套路,了解一些拳种的特点,学习相应的拳术理论,而对传统武术的技击方式和攻防技术稍有忽视,缺失了对武术技击技术的学习,也就是传统武术的本质内容学习,因此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传统武术的追求与练习。同时,对高校毕业的武术人才培养没有做到完善设置。1 关于传统武术武术容纳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统武术更是门派众多、内容丰富。很多人都再思考.传统武术究竟是什么?根据周伟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一书中的阐述,“传统武术是在农耕时期所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题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2]并说明技击是传统武术最根本的价值存在,武术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攻防技击。李远伟认为“传统武术是指在中国近代以前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地域性特征和习练人群的带有民族文化属性和技击属性的各种拳术的总和。”[3]传统武术的技击属性是被公认的本质属性。拨开武术层层的文化外衣,真正的武术是以功防技击为核心价值,在危机情况或实战中求得生存的一项技能。

1.1传统武术的练习内容

“武术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4]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武术的技术练习主要有套路、功法和格斗,而格斗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内容。通过对民间的武术前辈交流,了解到一些传统武术的练习内容。传统武术练习时是特别讲究每一动作的技击、打法,以及在实战中的变化,注重的是武术的技击性,手法、身法、步法的变换都是围绕攻防来实现的。与现在的竞技武术套路练习稍有区别,不像竞技套路那样追求动作的规范以及难度、流畅、美观、节奏等等。传统武术的练习主要包括套路练习、功法练习、技法练习、打桩练习、实战练习等,套路练习形式只是其中一种,而拳术中的技法与运用是练习传统武术的根本。说的简练一些,就是在练熟套路的基础上提高每个动作的攻防用法、以及实战中的变化,通过击打木桩等方式增加身体击打与抗击打能力,最终以达到防身健身的目的。

1.2传统武术的练习方法

现在的竞技武术套路,按照项群训练理论的技能主导类划分,属于表现难美性项目。“提倡的高、难、美、新技术方向发展,只在外型上体现攻防涵义,并不考虑技术上的实战意义。”[5]在练习时主要以身体的柔韧、弹跳力、协调等为主,以观赏性为主把武术套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以这种形式展示武术的精、气、神、韵、等外在特征。传统武术在练习时,主要强调动作的攻防。首先学习每个动作的基本形态,进而学习动作的攻防用法以及随动作变化的步法,在此基础上加以时问的磨练,达到动作的熟练掌握,这也就是功法练习;然后在不断提高功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攻防演练,利用实战喂招练习,体会每招每势在实战中的真实用法,此练习是为了增强实战的技击意识;在基础套路和招式熟练掌握后,通过打桩练习增加身体的击打与抗击打能力,例如,八极拳里的打桩、靠撞练习都是以增加身体的击打与抗击打能力为目的;最后,再不断的进行实战切磋,以提高技法在实战中的应用,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问磨练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习武者意志力的磨练。

2 体育院校武术的发展状况

2.1调查分析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等6所独立体育院校的调查,目前体育院校的武术专项课,基本上都是以套路为主要练习形式,每学期都会有一到两套武术套路需要学习,本科毕业需要学习十几套拳种套路,但对实战技法却涉及很少,这无疑是对武术学习的缺失。

单锡文在《武术普修课教程》书中说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发生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但攻防技击这一精髓始终不变。”[6]套路是武术表现形式的其中一种,也是优秀的武术文化,但缺少了技击的元素,只能被称为“花拳绣腿”。另外调查显示,现在在学校学习的套路内容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所学习的套路基本忘记,更无从谈起武术的技击性。

而武术的本质是攻防技击,每一招每一式都体现着攻防涵义。通过观察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学生的训练,大多以套路为主,基本上很少涉及到传统武术的技击练习,这无疑是对传统武术学习的丢失,对培养武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利。以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0份。调查数据显示,现在的武术专业课应该练习一些传统武术中真正的技法内容,大多数以上的学生比较愿意接受传统武术的技法学习,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传统武术的攻防技击及练习形式具有浓厚的兴趣,是非常愿意接受传统武术的技击内容练习的。2.2.1教学大纲要求 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滞后原因之一,有可能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所致。由于每学期都要学习一到两个拳种套路,如果再增加传统技法的练习,对教师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应该以地方特色拳种为主,系统的学习地方特色拳种的练习方式与方法,提高传统武术的技击发展。2.2.2安全因素 安全问题无疑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传统武术的攻防特点,有可能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受伤情况。但传统武术作为一项民族技击术有它本身的存在价值,也正是由于它的技击才有了存在的可能。因害怕受伤而放弃传统武术的本质内容,这是不可取的。2.3建议增加传统武术的练习内容2.3.1增加功法练习、技击练习 传统武术的功法主要包括手法、身法、步法、腿法等。以手法为例,如太极拳手法中有拿法、刁法、扣法、缠绕等,少林拳手法有抓法、拿法、锁法等等,这些手法都是结合在实战中的应用而出现的。在体育院校中很少涉及技法应用,院校中很多武术专业学生都在被一个问题困扰,假如遇上实战交手,自己是否能够擒敌致胜?因此很多学生想在武术的课堂上学到一些关于技击方面的知识,但往往是学几套套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武术的技击没有深刻的认识,更没有经历实战的练习。所以,应该在学习套路的基础上,增加单个动作的技击性练习。例如,懒扎衣是陈氏太极拳的典型动作,应在学会套路的基础上,对此单个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体会内在的攻防涵义,然后两人进行配合练习此动作的技击要领,增强功法练习逐步提高对传统武术技击性的融会。2.3.2提高传统武术的理论知识及实战应用在学会套路后,应全面的学习此套拳术的理论知识、技击特点、发力技巧等,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辅助练习者在使用中的效率。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提高技击意识、掌握技击要领,同时多进行实战交流。 任何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武术招法也一样,只有多进行实战练习,才能逐步找到技击要领,如对距离感的掌握、步法及招法的变通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习到武术的精华。2.3.3系统的增加地方拳种练习方式 体育院校的专业课除了竞技武术外,还应适当的增加地方特色拳种的练习课时,把地方拳种的练习方式、训练方法、技击特征、实战应用等系统的结合起来,在高校的课堂内进行传统武术的习练,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拳术在体育院校的展开,也能促进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 例如,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专项课现在开设有天津的特色传统拳种――拦手拳,是传统武术拦手门中的拳术。在熟练套路后还应增加拦手拳技法与桩功的练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其门下其他拳术、器械进行系统的学习。3 结论 传承与发展武术必须要吸取其精华部分,对于传统武术来说,攻防技击是其最本质的内容。体育院校是我国对武术高等层次教育的场所,要提高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增强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把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术纳入专业课的学习范围,使高素质的武术人才具备传统武术的知识,对武术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课还不能完全满足武术专业学生的需求,应该把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进行同时发展,这样也可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体育院校传统武术发展在注重拳种套路练习的基础上更应重视武术技击的发展,把武术的技击内容凸显出来,以体现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1]曹佩芳.安徽省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李远伟.当代武术概念综述[J].中州体育,2014(5).

[4]邱丕相,蔡仲林.武术格斗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5]孙自立.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差异之比较[J].湖北体育科技,2002(3).

[6]单锡文.武术普修课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7]任路遥.传统武术进入高校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4).

篇13

武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又是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德。武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凸现出民族文化的普遍品格,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鲜明的大众特色、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塑造伟大民族品格和文明人格的阳刚文化。

1 正确地认识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历史性与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

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将部分消极、保守、落后封建武术德育教育思想带入社会主义社会活动中,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武术德育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踢除掺杂其中消极、保守、落后封建思想道德,而取其积极、进步、革新思想道德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武术德育教育体系,才能构更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合理地分析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约束性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传统的武德文化是武林先辈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和创造出的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精髓,积淀和凝练了丰富的武术伦理思想道德,构筑了中国传统武术德育教育的文化核心,它不仅具有个人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从习者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注重在武术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它历经了历史潮流的洗涤,接收了历史社会的过滤、承载了历代人物的结晶,以一种“下位层次文化”即俗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与风俗习惯融为一体[3],共同构成从武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3 深入地挖掘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教育性与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用“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民族自由的心声;近代武术家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的欺凌和狂妄,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以过人的胆识、矫健的身法、精湛的技术,击败了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使他们不敢在中国的舞台上耀武扬威,大振中华民族的国威。

4 全面地总结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革新性与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武术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历史上武术改革与创新风起云涌,如王朗苦习螳螂两臂捕食之法形成螳螂拳、霍元甲顶着严父的打骂创立了迷踪拳,李小龙冒着“欺师灭祖”罪名创立了截拳道,太极拳的从无到有,再从有到陈、杨、孙、武、吴、李、赵等各种风格,逐步发展成太极拳系列,可以说每一拳种成熟的背后都凝练了武林先辈们改革与创新的成果,结晶了武术先辈们精益求精的尚武精神的精华,最终才造就了武术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时代主题,也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因此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进行武术德育教育,必须要全面地总结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革新性,教育习武之人及与武术有关联的人群,要以武术的发展为己任,摈弃传统武术德育教育中的固步自封的宗派思想、为我独尊的霸道思想、报仇雪恨的复仇思想、杀富济贫的英雄思想,弘扬博采众长的求精思想、不与争锋的忍让思想、冤家易解的和平思想、普渡众僧的救世思想。这将有利于坚持改革与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5 科学地整合传统武术德育资源中的约束性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武德”一词是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思想术语,用以约束和规范军人的言行。据《韩非子•五蠹》的记载:尧舜时代,有三苗不服,禹准备攻伐,舜说:“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这说明在尧舜时代,就已经重视了“武”与“德”的结合,并上升到“道”高度。“禁暴”说的是要团结互助,“戢兵”说的是要安国兴邦,保大说的是要顾全大局,“定功”说是要论功行赏,“安民”是要安居乐业,“和众”说的是要宽以待人,“丰财”说是要勤俭节约。这是我国最早的条款性的武德标准,短短十八言,却意味深长.

6 结语

武术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元素,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一线的武术教员要清楚地认识到武术德育教育是武术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巨且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对习武人群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及时的武术德育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景背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