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论文

篇1

篇2

1.对比

1,1.问题设计

教师A:1.Is American country music popular during the 1990s?

2.Was it about city life?

3. Did people think money was important in the 1950s?

4. Were young students angry with the government in the 1960s?

5. How much money can country music bring in?

6. Are country music singers all from Tennessee? Where are they from?

7. Why did the first country singers like to sing to the guitar?

8. Does country music change a lot today? Why?

教师B:1.Did American country music first appear in the early 1990s? Is it still popular today?

2.Why has country music become a big business now?

3.What do the modern values of the USA mean?

4.Wer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50s and in the 1960s about the same subjects? What are the subjects of th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60s? Why?

5.Do country music singers sing to the guitar? Are they all from Ten nessee?

1.2.问题类型及参与人数

问题类型

(约占问题总数%) 提问人数(人) 群体参与率(约%)

A班 B 班

A 班 B 班

A 班 B 班

直接获取信息型

50% 3%

4

3

14% 40%

间接获取信息型

32% 44%

5

4

20% 94.3%

探究型

30% 33%

4

6

32% 98%

学生插问(质疑)

4% 26%

2

9

4% 28%

1.3.学生在后继活动中的表现

课堂活动

参与人数(约占总人数%)

A 班

B 班

Note Taking(阅读笔记)

全部照搬课文

35%

5%

部分照搬课文

45%

15%

参照课文简明扼要

15%

46%

基本上不再翻阅课文,简明扼要

5%

35%

Summarizing The Text (概述课文)

重点不突出,近似朗读课文

35%

8%

能说出主要内容,但基本上摘录课文中

55%

25%

的相关句子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主要内容

10%

67%

Topic Discussion: Music, People and society(讨论:音乐、人和社会)

不参与

A班没有此项活动

0.01%

参与,但不太开口

12%

积极参与

78%

2.分析

两位教师的问题设计数量相差无几,但A班的问题缺少探究性,学生很容易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且在难度方面没有递进。从量化统计结果看,群体参与率不高,问答过程中几乎没有学生质疑。后继课堂活动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课文概述抓不住重点,且不能用自己的话语陈述要表达的内容。

B班的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难度上层层推进,且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提问,学生必须在对课文有完整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此外,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一定深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所以提问人数虽然不多,但群体参与率较高,且因为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环节中很活跃,所以也容易发出质疑。由于问题设计的导读作用很到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准确,所以在后继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活动质量高于A班。

转贴于 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的问题设计产生的课堂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从上面两组问题设计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对问题设计的预定目标各不相同。教师A的预定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潜意识里在追求一种非常形式化的“课堂效果”,那就降低问题的风险性,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高。这种做法显然是受“为教而设计教”的传统理念的影响所致。教师B的预定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并通过分析、处理信息,探究课文的深层涵义,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的。该教师并没有刻意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渗透等。

3.讨论

3.1.教师应准确领会阅读的真正意义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搜寻信息,语言无论是以口语形式还是书面形式存在,其主要功能在于交际。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读者对文意的捕捉、剖析、感悟、发挥等。教师的提问,要促使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这一过程,就要设法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以便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潜能,使他们对课文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设计应在为被提问者提供阐述观点的机会的同时,能给未被提问者提供评价、指正别人的机会,这样,才能保证这项课堂活动的参与率。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而没有促使其参与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提问就很容易变成“指定任务”,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答案在课文的哪个位置?”、“我是否找到了那个位置?”上。提问一旦变成任务,阅读就变成被动活动。我们知道“Reading is anything but passive…It involves processing ideas generated by others that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language.”(D.Nunan,1999)。这种“指挥棒”式的问题,还有可能使未被提问的学生产生“这个问题与我无关”的想法,长期如此,思维的萌芽畏缩,参与意识渐弱,而学习一旦变成旁观活动,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3.2.不可忽视语言的输出量问题

语言学习需要输入和输出相结合(H.D.Brown,1987),否则就达不到学会运用之目的,而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课文教学的任务就不仅仅是阅读课文,它还包含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而运用能力的训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的输出量。那么,课文教学中问题设计就应考虑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输出量问题。以上列举的两个问题设计,学生在作答时的语言输出量显然是有差异的,也正是这个差异,导致学生在后继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大不相同。这也反映出教师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3.3.教师角色转换的形式化在问题设计中的反映

问题设计过程中出现提问过于简单的现象,不仅是因为教师对课文教学及阅读的实质或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不准,另一个原因是有些教师反感学生出错,反感学生“迟钝”,希望学生对提问快速作出反应,而且最好是正确的反应,以求体现“课堂气氛”或“课堂效果”。看上去教师在问答过程中引而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但实际上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这种追求表面效果的做法,反映出教师本身并没有真正进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师生之间实际上是这样一种关系:

Teacher:questioner, task assigner, inspector, controller

Student: information hunter, correct answer pursuer, careful error-protector

流于形式的教师角色转换对于构建师生间的合作关系,促进教学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

Teacher: facilitator with the tool of necessary questions, task presenter, organizer, participant and monitor

Student: question user, finder and active player, motivated risk taker

4.建议

4.1.问题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促使其在对文章进行感悟、释义、质疑、评价以及与同伴交流过程中达到与作者互动的目的。

4.2.问题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出机会,让他们通过表述对课文的理解、评判、感想等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4.3.问题设计应考虑到与后继课堂活动的整合,为学生参与后继活动作好语料准备。

4.4.问题设计不是指挥棒和检测仪,关注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是问题设计的兼容价值之一。 参考文献

1. H.D. Brown 198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entice-Hall, Inc.

2. D. Nunan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USA.

篇3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倡导高中英语教学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然而,当前国内阅读课的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张琳琳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高中教师仍然没有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缺乏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缺乏有力合理的培养,未能到达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王淼经调查发现,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一直很受重视,但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速度却相对缓慢。许多教师不断反映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判断、推理和总结能力较低,而学生自己也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低,不清楚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而倍感困惑。唐海燕曾分析其原因,认为其中教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英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语法规范的讲解和操练成了传统的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见,当今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很多学者也对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其中王兴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PPP模式是以知识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注重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学生的机械练习,来求得学生对语言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认知;而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即PWP模式。然而,经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对于PWP阅读模式的文献综述和概念解释数目甚多,许多学者也只是罗列出用该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一些粗略的解决办法,而用PWP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有些学者如张琳琳,列举出了改进后PWP模式的若干导入方法,给出了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等教学途径。笔者认为,她给出的具体策略很有参考价值,但文章中并没有针对一个具体的文本阅读体裁设计一堂课。Harmer就此在其著作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六点原则,即阅读不是消极技能;应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注意阅读的内容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预测是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任务要与话题匹配;优秀教师应能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可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教师按照某种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地讲解词汇和语法,而是要通过先前的深加工和对学习者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建立在教师对材料深入的理解而后设计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笔者想以《英语》(外研版)必修3 Module 1为例,用PWP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二、PWP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

根据鲁子问在《英语教学论》中对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叙述,教学活动设计分为三部分,读前、读中和读后阶段。读前活动是指学生阅读理解开始前的准备活动,主要教学活动包括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组织学生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提供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在话题语境中呈现新词,扫清阅读理解上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读中活动是理解文本并在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主要包括略读;寻读;质疑、释疑和概括;识别替代词的技能训练。读后活动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就某一或某些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的话语活动,主要包括复述课文;讨论、辩论;缩写;仿写等。

三、实际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分析学生的需求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掌握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功能,由此形成内化的语言能力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英语》(外研版)必修3 Module 1是高一年级学生在高一下半学期迎来的第一堂英语课中教师所要呈现的内容,这堂课的成败关乎该学期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而且上好这第一堂课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假期状态调整到学习状态。精彩有趣的“开门红”对于英语教师而言,也是树立威信的最好呈现方式。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状态和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高一下半学期的学生已经经历了半个学期的高中生活,其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会比刚刚入学的学生好,所以,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型的方式向学生渗透语言点并使其内化,在学生的语言运用方面,教师可设计讨论、回答问题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本模块的中心是“欧洲国家城市”,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同时,天津城市建设发展和出境旅游热、各学校开展的冬令营、夏令营及各种合作交流学习也使得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教材规定学生应学会选择正确的定义,这也给该课时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结构设计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文化氛围中理解重难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略读、找读等阅读策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层次、有梯度地完成阅读理解技能训练、词汇练习等教学目标。

(三)教学设计

四、结束语

通过PWP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丰富了课外知识储备,强化了课堂重点知识的记忆,丰富了可理解语言输入,提高了接收、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象、判断和推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创造能力。PWP模式是一个很有趣味性的改革思路,它顺应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全面更新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培养,可以作为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的尝试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5-126.

[3][英]Greenall,S,陈琳.英语(供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使用)学生用书(第三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唐海燕.整体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王淼.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4

1 任务型教学法使用现状及其分析

1.1 课堂观摩时间和对象

为了解赣州市所有中学任务型教学法的使用情况,本人于2011年3月初至5月底对赣州市两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进行了为期30课时的课堂观摩,观摩对象包括初一至高三各个年级。其中赣南师院附中(附中)代表普通中学,赣州第一中学(赣一中)代表重点中学。在课堂观摩后还和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以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水平和教师上课情况。

1.2 课堂观摩事项

在课堂观摩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观察:(1)教师的教学方法;(2)教师话语;(3)教学设计;(4)学生参与情况;(5)教学目标(包括语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1.3 现状分析

附中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属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整堂课中教师80%是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方面,语言知识目标实现较好,而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四个方面不合格。总体来讲,附中高中英语教学没有较好地应用《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

附中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更灵活一些,以听说法为主,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辅,课中教师30%是使用母语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为主的对话式教学,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学习兴趣被激发,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未发现有关 “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痕迹。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这三方面实现较好,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两个方面尚有欠缺。总体来讲,附中初中英语教学基本体现《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内容标准,但是“任务型”教学法有待提高。

同时,笔者根据以上五个项目对赣一中的初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赣一中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倾向于任务型教学法,整堂课中教师95%的时间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基本上符合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思路,以任务为中心,学生用英语来完成任务,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外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学生是主动的任务完成者,教师相当于组织者和辅导者,大部分时间是师生和生生进行互动,教学内容广泛,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几乎每个人都沉浸在学习的愉悦之中。在教学目标完成方面,五个方面基本上合格。总体来讲,赣一中高中英语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内容标准和“任务型”教学。

赣一中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则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略为逊色,初中教学没有多媒体,其初中英语教学水平与附中初中英语教学无太大差异。 转贴于  总而言之,附中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古老陈旧。经过笔者访谈,大部分教师反映学校设备陈旧、学生整体水平比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据统计,附中多媒体教室只有一个,而且名字为“家长培训学校”,而学生大部分是被赣一中淘汰之后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差。再者,附中已经有三年左右没有招纳新教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而且在岗教师学历偏低,大部分是专科学历。赣一中学校设备先进,高中学生所在教室都配有多媒体,学生整体水平比附中好,师资力量较强。赣一中几乎每年都会招新,而且新教师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2 解决方案

现在,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在招生时都无权分级,都是通过摇号分学校分班级,故初中学生总体水平无太大差异,所以在两所中学的初中进行课堂观摩时并无发现其英语教学有太大差异。由于高中暂不属于义务教育,能否进高中或进重点高中,都由其中考分数决定的,所以在生源方面附中就已经不如赣一中;加之,附中不属于市重点学校,政府的经费投入大大少于赣一中,故师资力量逊色于赣一中。因此,附中高中英语教学方式陈旧落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笔者根据以上因素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国家政府机构应加大欠发达城市的教育投资力度,并督促其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使教育实现真正的公平,让欠发达城市的学生也能接受素质教育,体会新课改带来的益处。

(2)赣州市教育局应加大对赣南师院附中的教育经费投入比重,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普通中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定期派教育研究人员指导附中教学工作,督促其尽早实现由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向任务型教学法的转变。

(3)学校应积极配合政府的要求,对教师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如会议、座谈会、培训、定期教研活动等等),以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使之向新课标教学理念靠拢。

(4)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以在职培训或继续深造的方式,不断充电,及早实现自我素养提升。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灌输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学生的不同优势。

参考文献

篇5

篇6

一、问题链概述

(一)问题链介绍

所谓的问题链就是教学的时候,教师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根据教学大纲、课本知识建立起具有逻辑性、相互独立且相互联系、问题层层联系的教学模式。问题链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疑惑、问题,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成一系列有层次、有系统、互相独立又存在内在关联的教学问题。通过问题链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理清教学思路,从而达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也可以说,问题链教学是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体现,因为建立问题链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基于教师的经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然后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链分类

问题链的分类主要是基于问题差异性、诊断性、引入性、迁移性、探究性、递进性以及总结性等不同角度来进行分类。包春花和王后雄等人将问题链分为:引申链、引导链、引展链,根据事件的发生情况还可以将具体问题分为问题型、结果型以及原因型。

二、基于问题链进行英语阅读课堂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相应的目的、难点和重点设置问题,总体上要把握问题设置的整体结构,尽量保证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实现问题群组涵盖整个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不断提出问题,然后延展其思维,从而达到对英语阅读、对文章感知的进一步提升,通过问题整体性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突破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故而,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的时候,必须针对问题之间的衔接性进行考虑,尽量加强问题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互补,同时还要注意设置的问题与课堂间的各个因素发展顺序,以求达到最优化课堂设计。

(二)梯度性原则

设计课堂问题并不是孤立、无序地设置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而是问题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联系。设置问题能够 彰显教师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问题的梯度性原则是指设置问题的时候需根据问题的难度、广度以及深度进行设计,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使得教学内容能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展开,同时可以有效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通过解决教师递进性的问题不断激发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方式和习惯。

(三)可接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要使所提问题在学生心理上制造不平衡,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同时又不能让问题过易或过难,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烦或压抑心理。因此,问题的弹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在预设课堂问题时,要处理好课前预设与即时生成的关系,要留有一定的允许甚至促使“即时生成性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空间。其实,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一直以来缺失并渴望弥补、有所突破的问题。

(四)驱动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设问和提问,通过语气、表情、问句以及手势等来诱导学生发问,然后从学生的问题中不断进行延伸,驱使学生自觉发挥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总的来说,教师在设置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只有真正使学生内化,使之主动地思考,并使得学生不断在思考中得到锻炼和获得各个方面的提高,才具有“问”的价值和效果;否则,就会造成“疑”而不想“问”或“问”而不得“疑”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既要让学生获得有计划、有序列、有坡度的信息引导,又要让学生从信息中得到准确的思考方向和必要的思维方法,即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问题链英语阅读课堂设计

本次问题链课堂设计主要是通过课堂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们通过问题链的阅读理解,并针对其阅读的结果进行评估。本文选取高中教材的Sandstorm in Asia作为设计课例。

(一)现象型问题链设计

对于不同的文体,现象型问题链主要表现形式也不同。比如记叙文中,必须包含的要素有事件、地点、人物、时间。这些内容主要呈现给大家的是文章介绍了一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情;说明文之中,则需要对事件进行阐述,通过层层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事理。现象型问题链主要是讨论一个问题,辩论这个问题的具体呈现现象,然后在具体的问题链议论之中体现出被讨论事物到底是什么。例如,课文之中提出了What is sandstorm?那么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和学习的时候,必须清楚沙尘暴到底是什么,其发生的机理、形成的条件、发生时间均属于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必须注意和想到的问题。

(二)原因型问题链设计

在英语课堂进行原因问题链设计,其主要就是解释为什么发生,存在着的显性、隐性问题等预设,在问题链设计的时候其预设性目的到底是什么问题。通常来说,对于记叙文进行问题描述的时候,其显得语言比较朴实,动作比较生动,但是在结尾的时候往往会提出具有哲理性的话语。那么这就使得学生们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必须深入思考,作者经历的一些事情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深刻的哲理呢?这就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培养正确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态度等。例如,英语学习的时候,对于景点描写的,往往会将其描述为人间仙境,而且还是如何的远离尘嚣,如何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原因型问题链的设计若被应用于议论文之中,那么就会彰显出文章是否具有较大的说服力。Why sandstorm happens?或者How did sandstorm happen?这样的问题和描述可以有效地概括出沙暴发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们理解到沙暴为什么发生,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沙暴,这些问题均是原因型问题链,然后不断深入下去,即可寻找到具体的原因。

(三)结果型问题链设计

所谓的结果型问题链设计,就是在结尾的部分设计问题。记叙文之中往往通过深邃的哲理和价值观内化问题进行设计,往往在记叙文的结尾充满了哲理性,这也是文章的价值体现。说明文则是通过传递某种物体的具体功能,在结尾的时候可以提出如何购买和获得方式。描述性的文章之中则会涉及购买的东西如何获得优惠或者是怎么样去保护生态等问题。而对于议论文,问题会不断权衡两种或者多种观点的利弊,如此便可对整篇问题进行规范性布局。例如,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这就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如同亲身经历一般,那么就一定想办法加强环境保护,为自己的生存空间建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采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将资料、文献以及实践融合进教学课堂,分析了问题链教学模式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改善效果,并且分别从现象型、原因型、结果型问题链设计出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周金其, 鲁世杰.丹麦奥尔堡大学“按课题组织、基于问题”教学改革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09).

[2]刘儒德.用“基于问题学习”模式改革本科生教学的一项行动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3).

篇7

2,研究目标: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3,研究的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改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根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适合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的技巧特征。

(3),总结和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有利于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教学观摩法,查阅文献资料法。(2),课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兼以完善这一理论研究。

5,研究的进度安排:统一按照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并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论文协作的每项步骤。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上海: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XX

2。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XX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 41。

6。 迟克晓。设计创新问题 优化教学环节 培养创新思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7): 128。

7。 沈正南。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XX(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18。

9。杨李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天津教育,XX(11): 54。

10。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2。

11。余冰清,谢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1。

12。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XX(9): 21。

13。 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5): 20。

14。 林松青。创设教学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XX(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中小学外语教学,XX(3): 6。

篇8

首先我们要从表达能力的不同进行研究。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尤其是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中极重要。因此,我们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1 直升班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采取以下的方法

课前1分钟演讲。每节课可让3~5个同学进行演讲,内容不拘一格,课前要求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分组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分组讨论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或疑难,讨论后由组长总结发言。

师生对话法。课堂上老师提问,要求学生大胆、清楚地回答,并且语言要简练、风趣、文雅、有条理。

听录音朗诵法。课堂上采用初中语文“九义”教材朗读磁带,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纠正错别字的读音,掌握朗读的节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加强普通话的训练。

“即兴作文”演讲法。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不仅是口语训练,也是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针对某一观点、建议以及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一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即兴作文”演讲赛。

总之,以上“五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力。

2 而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以下的方法

2.1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状况,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用英语会话能力出发,我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从师生之间进行英语会话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单独用英语讲一段话,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爱好、景色等。一般先安排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对于稍差的学生,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致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学生有了“成就感”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课堂活动以口头练习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编排练习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2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象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然沾沾水,学生头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够象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转贴于

把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由学生们表演。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差生扮演,这样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因为自己而影响表演效果,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愉乐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复述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可以用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老师可以按着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投影到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类别等为线索画成表格,引导学生复述。

2.3 强调课堂的生动性

教学语言虽然要具有科学性,要求规范化,但它又有别于书面语言,它还要求具有生动性的特点,只有生动才能使学生爱听,才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消化理解授课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生动性的原则,必须做到两点:一要通俗,二要形象。同时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同时也应该备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来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基于此,当进入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2.3.1 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而教学改革的听说读写必须贯穿于其中。经过这几个环节后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你的教学内容, 他们要掌握的重点。

2.3.2 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的利用他们,让现代化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用。

正如上述文章所分析的一样,直升班教学确实是个新鲜事物,虽然它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还不适宜在现今的高中教学中全面铺开,因为直升班教学和现今的高考制度还有许多相悖之处,所以它只能在一部分学生中展开。但直升班的优秀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普通班教学中全面展开,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篇9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敢于创新

目前,在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老师还是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着教学,那就是背单词、讲解课文、学生练习,没有一点新意。很多教师严格遵循这一模式,他们没有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分析课题类型的侧重点,只是盲目地按部就班,结果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厌烦了,也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比如:对 reading 这一块的讲解。刚开始,老师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课文的结构上,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课文。但是,讲着讲着,发现学生的基础太差,许多单词不认识,导致他们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只得对课文一句一句地翻译,这样也就没时间讲别的了。结果,老师讲得是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是昏昏沉沉。

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处理上,我们应该从课堂类型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地设计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或突出说、或突出读、或突出听、或突出写,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比如:高一新课标 Unit4Speaking,让学生们练习打电话,说说周末的安排。这一个对话,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因此老师就让学生们两人一组进行练习,然后再让他们分别上台表演。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况且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胆量,也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口语。

还有一些老师认为反正农村高中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老师只管按按自己的思路去讲,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课堂教学反应,不会根据,也不愿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另外在农村由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老师准备一节多媒体课难度大,浪费时间,再加上一部分老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低,导致了农村高中一部分老师不愿意去上多媒体课。一上课,就是一张嘴,一支粉笔,偶尔听听录音,教学手段极其简单落后,没有新意。在某些方面也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现在实行新课改了,作为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师,一定要敢于创新,不要怕失败,要多走出去到城市高中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大胆创新,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英语课改地进行。比如说,学校就是再困难,也组织老师们出去听课,还买了大量的辅导书,教学用具,让老师们可以充分的展示自我。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要满足现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一个学生欢迎的现代老师。

二、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中课堂一直是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为主。这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严重地影响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上课,就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还很普遍。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习惯性地接受了这种教学方法。偶尔想换一种方法,让他们讨论问题或者是自习,他们就认为是让他们玩,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学习是没有一点自主能力。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以学生。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英语教师要从“教”变“导”,英语课堂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比如说对 Reading 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读并回答提出的问题。老师根据回答判断学生掌握情况,然后再做补充。最后让学生提问题,老师解答。自始自终,老师起的都是引导作用,而不是把结果硬塞给他们。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

以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较为单一,其基本模式为老师问、学生答,这难以真正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启学生聪敏的智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英语教学发生质的飞跃。农村高中由于受条件所限,部分老师教法单一,不能根据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形成了老师讲时,问问题,学生却不愿回答问题,更不用说主动举手回答了。学生参与意识不高,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导致了部分学生上课睡觉,学习气氛很不浓。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用灵活多变的教法,为学生营造一个个生动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在各种有趣的、有意义的任务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比如,在讲 Warming up 这一块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想以前学过的能描述这一问题的单词。复习与这一单元有关的单词,老师再补充一些新单词。这样,学生就可以“温故而知新”。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再次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最后,就是要照顾绝大多数学生,不要光针对几个别程度好的学生。

四、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学习方法也不一样。为此我认为农村高中学生现在学习英语还是处在死记硬背阶段,不知道学以致用。加上农村学习英语环境不好,很少有机会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本校学生之间有时又羞于出口,这样培养出来了很多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曾邀请了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大山英语学校的老师、新时空英语培训学校的老师到校演讲,鼓励学生大胆讲英语。英语老师在上课时尽量用全英语讲课,尽量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并在校园开设了英语角,效果显著。

《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做好预习可避免上课时的被动输入,课后及时复习才会巩固学得的新知识,减少遗忘。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做好笔记的习惯。必须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中去,按老师导向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发言,敢于质疑,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做笔记。

3、先学好课本,再适当扩展。有些同学课本知识没有掌握就急于扩展,这是不对的,课本是根本,只有掌握了课本内容,才能举以反三,万变不离其宗。

4、指导学生学会探究梳理。有些学生不会归纳,不会分析,不会比较,对知识不会梳理,知识学得比较死,稍有扩展,便不知所措。

5、培养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好习惯。在农村由于条件有限,一些学生不会使用网络为学习服务。遇到有些不懂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寻找答案。

6.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的教育对象很特殊,是有着丰富思想的人。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必须突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要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是关心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接纳自己,从而学好你教的那门课。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应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努力提高农村高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和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1

2. 吴娜 试论兴趣与大学英语教学 2000

篇10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篇11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迄今为止,“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仅限于地理教学,还未应用于其他学科,因而对此的定义未归于统一。笔者认为可以用“教学模式‘双动两案’‘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思路分析、解释此概念。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始于2003年,该模式早期被称作“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完善,到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其中,“双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两案”是指学生的学习设计方案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学案和教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学案要中包含教师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指导,教案中要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生成的预设,二者必须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要把“两案”有机结合成为一整体。因此,“两案”可整体的视为教与学的方案。该教学模式从2003年到现在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该模式进行了理论构建和实验研究。理论构建研究方面主要是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功能、操作程序,以及该模式的实施策略,并从总体上对学案和教案的组成及设计原则进行了研究。

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个体素质结构论

素质结构是一种结构化的人的天赋,它包含三个结构化的组成要素,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在个体素质结构中,知识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工作专业的适应性,能力结构只要决定个体的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做出的制动性和能动性。个体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发展性、耗散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把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结构放在第一位,使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协调发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与发展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并使三个要素内部形成结构,只有结构化了的要素才对个体素质结构发挥最大功效,才对个体发展期最佳的推动作用;要促进个体素质结构的发展,就要设计与个体实际相吻合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的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此,课堂教学就应该使学习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都处于激活状态。基于此,教学中就应包括教师的指导、辅导、讲解、评价、调控和学生的自悟、交流、讨论、评价、调控,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双动”的提出即使基于此。

2.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按照“意义――机械”与“发现――接受”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发现学习未必是有意义学习,也可能是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也不等同于机械学习,也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什么样的学习可以认为是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学生表现出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希望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能够与新内容有机结合,建构出新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为学习和记忆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固定点,该模式关注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能与新信息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教师在设计“两案”时,考虑如何将新信息融入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使之与其发生相互作用,使之有意义的同化。

三、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裴亚男在其硕士论文《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中针对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做了相当详细的阐述,简单的可以概括为“明晰双动,创建两案”。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教学程序对高中数学“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同样适用,在此就不再赘述。笔者针对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对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做了实践研究。

1.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内容

英语“教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设计中必须包括预设师生“双动”,这一环节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教案的特色而部分。

英语“学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学案探究,其中学案探究是学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英语“教案”与英语“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串应该是一致的。但在“教案”编写时对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学生的引导方案以及学生对该问题可能出现的解答的预设应该是具体详细的,而“学案”中只要给出引领学生自学本节内容重点的问题,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思考空间。

2.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原则

基于高中英语“两案”的内容要求,在编写高中英语“两案”时应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和问题探究性、层次性原则。

3.基于“两案”的高中数学课堂的“双动”

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以英语“两案”为文字载体,为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搭建平台,通过“双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笔者认为,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应用与高中英语课堂其实质是寻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有效的动态平衡。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必修1》中《Earthquake》为例,本节的重点是了解地震时发生的现象。笔者在“两案“中设计了“导学”这一环节,在课前把“学案”发放给学生,且在“教案”中呈现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想,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仅完成了预设,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正是这出人意料的情况把整堂课推向了。(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12

1.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是为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构建共同基础的目的。

2.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高中学生经历着从少年、青年到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要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习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出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它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交际中形成交际策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

二、在高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学习要把握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2.加强集体备课.倡导合作精神。我们面临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如何把握.要靠集体的力量。

3.研究教材整合教材。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各模块要求,从而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整合教材。要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和作业的习惯,高声朗读及背诵的习惯.听英文广播阅读英文报刊资料的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书教辅资料的习惯等等。

5.要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我是学生友学生是我师“的态度对待他们以宽容、豁达、理解、信任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这样教师的愿望、思想及教学方式便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要求就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篇13

语法填空对于高中生来说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攻克这一难题具有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现实意义,对此课题的研究也是迫在眉睫。探索一条高中英语语法的有效教学的新途径,并加以推广应用是当务之急。

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我校教学实际,于2010年5月确立了“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阶段性讲练探索”这一课题,把 “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对语法填空如何获得高分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对于高中英语语法填空能否获得高分具有实际意义。

“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项适应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本课题一反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先学后教,先练后导”,在教学伊始就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阵地,即老师尚未教新课之前,就让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课前探索题”去自主探索、自学先练,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的放矢地指导和教学。这和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理念是十分吻合的。

二、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联系

“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有效教学研究之间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我们把“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阶段性讲练探索”这一课题中,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教师的后教、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学生的先学、先练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入手,进而构建适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2.区别

但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课题实验的主要过程

1.申报阶段(2010年5月至2010年9月)

2.实验阶段(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 )

(1)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3)灵活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4)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周周学习活动。

(5)开展月月展示课活动。

3.总结阶段(2012年6月至2012年7月)

做好课题验收的准备工作,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资料,聘请专家前来指导,共同研讨,收集整理有价值的实验论文、反思。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课题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给我们实验班的英语教学带来丰硕的成果和收获。同时,也给我们课题研究组带来了诸多可喜的改变。

1.课堂可喜的改变

以前课堂是一问一答式,现在课堂是一问两答,甚至一问多答。以前评价是单一枯燥、一对一的,现在课堂评价还有作业、考试、朗读、听写等多方面、多元化的联合式评价。传统满堂灌,已被“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所取代。毫无疑问,走进任何一节这样的英语课堂,都会看到情绪高涨的学习状态,都会被学生互相帮助的情形所感动,都会被100%的学生参与率所震惊。

2.教师可喜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灌输者,而是学生活动情境的营造者,每个老师都尽可能全面地给学生活动及时公平的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得到相应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和课程整合能力也有所提高,变得自信而阳光。教师们都积极参与评课、议课,课改意识和业务水平在互学互助中迅速提升。因此,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及积极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各方面素质,而且使教师乐意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探究与尝试上,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教学观念,促进了专业发展。课题组教师的多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市、县获奖。

3.学生可喜的改变

(1)优化了课堂教学。“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面向以人为本,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参与的表现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在课堂上出现了师生参与、生生参与,讨论激烈、发言积极的良好态势。在英语课堂中,个别学生不听课,甚至睡觉的现象不复存在;不敢开口的学生为不给自己组丢分也不得不跟着大家大声朗读;回答问题时,时刻集中注意力,生怕竞争对手比自己更快地抢到回答机会,为使自己小组优胜,学习基础再弱的学生也会努力拼到应有的分数。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合作意识和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2)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每个成员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学习,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通过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参与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参与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新问题的答案,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便由此产生。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4)在教学成绩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实践证明把“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阶段性讲练探讨”课题中,能够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参与实践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认知学习、体验学习、情境学习、实践学习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课题研究过程中,仍然引发出了一些新思考。

(1)如何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师生、生生间互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学情不断调整改进,使课堂活动更好为学生服务,使课堂质量更快提高。

(2)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现在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学生接受和反馈上,却有些忽略老师对于课堂提问设计的合理性与艺术性,以及提问中的情感价值与德育价值。

(3)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多边互动。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英语学科一直走在前列,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老师们必须反思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如何既能将多媒体巨大的辅助功能利用好,又能使课堂不被课件幻灯等牵制,使之为课堂服务好,为学生服务好。

(4)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反馈和建立有效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有评价机制比较全面细致,但评价一定要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应用实效相结合,要适时改进,不断完善,要建立长效而灵活的评价机制

(5)我们作为中青年教师,虽然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局限性。如何才能尽快地让我们这类中青年教师独当一面,让我们的热情与创新精神得到最好发挥,如何给我们中青年教师搭建最有利于发展的平台,还有待于我们认真思索。

(6)针对现实中的实际困难,老师往往担心实验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容易产生松懈的情绪甚至放弃的念头。因而,还要多鼓励老师不畏艰难,唯有坚持才能成功。

六、今后的设想

1.加强学习

加强“请进来,走出去”的广度和高度,加大教师学习的力度。

2.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