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结

篇1

    这个班的学生,一直以来,由于习惯不好,成绩不太理想,随着年级的递增,数学知识点的增多,知识面的扩展,学生越来越感到学习数学的困难,面对形式多样的解题方式更是无法应对,就学习尽头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我采取的策略是先让学生感到学数学不难:上课时我有意识的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叫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板演一些基本的计算题,激励他们大胆的解答,并在适时的时候予以提示,是他们能在老师善意的帮助下顺利的解答,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到解决数学问题不是太难,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是可以触类旁通的;第一环节实施后,我采取得第二步是在讲课时把知识生活化的方式,以学生常见的范例、经常接触的身边的数学问题为例,加以有声有色的描述,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很有用,数学问题解决不好会出笑话,会影响自己的将来,要好好学数学,要学好数学,因为需要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一是注重从学生的作业上来反馈,将学生的问题和与优点添油加醋的加以评价,再就是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小组合作、作业评比、学生评价等等,积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努力营造一个学数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做数学的快乐,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一年来,成效显著:首先是学生敢于大胆回答问题了,其次是能基本清楚的描述解题思路了,再次就是作业正确率提高了,测试情况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还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点滴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四、总结得失,以励再战。

篇2

二、注重课堂

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班50名学生中,学习中下者将近占一小半,所以“抓差补阙”工作认真尤为重要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开小灶”: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经济基础、邻里关系等,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通过一学期“时间、地点、内容、人物、措施”五落实的辅导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里,我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我认真钻研了数学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教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总结。

上课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脑。

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进行不同坡度练习,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感兴趣,参与性高,这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中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努力建构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每单元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二、适时给自己“充电”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三、认真批改作业

从一开始,我就对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布置作业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要求学生要认真做作业,尽量做到不出错,提高正确率。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后进生分层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这样,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23-01

新课标明确提出“四基”的培养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对基本思想和基本经验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四基”并不能有效落实。那么,基本思想和基本经验在“四基”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有人认为,“四基”是一个互相链接的三维模块,其中“基本活动经验”并不能构成单独维度,而是成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填充(如图1)。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成为落实“四基”关键中的关键。

一、经历过程,分层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要让学生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渗透过程。因此,教师要加强过程引导,带领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分层设置数学思想的渗透,帮助学生感知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时,笔者设置了分层渗透的估算环节。层次一,孕伏极限思想。笔者先出示超市的“幸运大转盘”,让学生根据这个转盘的面积,找出一个合适放置的地方。学生先自行预估,有学生认为可以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的面积,也就是数出来一行,然后再乘行数;也有学生认为,可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来预估,也就是将圆面积与圆内接正方形和圆外切正方形作比较,为极限思想做好孕伏。层次二,渗透转化思想。学生提出将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那么,到底转化为哪种图形呢?学生提出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将圆转化为正方形,但剩下的部分没法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第二种是将圆转化为几个相等的小扇形,但扇形是没有学过的;第三种是将圆沿着半径等分成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此时笔者引导学生针对三种方案展开对比,引导思考:到底哪一种方案更好?学生讨论交流后排除了前两种,选择第三种方案。层次三,明确方法,体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学生认为,要让圆更接行四边形,就要将圆等分的份数增多。接着笔者通过电脑演示,将圆等分为32份、64份……学生发现,圆逐渐转化成了长方形。

这样的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分层渗透,让学生一步步体会到极限思想和转化思想,并通过电脑展示,将整个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直观观察到并经历了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过程,充分体会了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

二、对比联系,凸显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式的运动变化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因而,教师要加强对比联系,让学生深入这一数学过程,凸显数学本质。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已知图形?学生认为,要将高剪下来,然后进行拼接。此时笔者故意将平行四边形剪成了平行四边形,追问学生:为何会这样?学生指出,这是没有沿着高剪开导致的。笔者让学生展开自主操作。学生通过画一条高,沿着高剪开,而后将剪下来的部分拼接到另一边,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接着笔者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长方形?学生验证确认后,笔者再让学生展开对比联系: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相比,什么发生了变化?学生指出,转化后的长方形面积没变,长没变,但高变了;也有学生指出,长方形的周长变了,名称变了。到底有什么变化呢?学生总结后指出,转化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和高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由此,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本质上的理解。

三、加强应用,整体感知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现实问题通过数学思维展开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实践应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数学思想。

篇4

一、在活动中主动建构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2]所以教学“断层性”例题,就要充分设计和利用好数学活动。

例如,“圆的认识”(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教材中没有直接给出“圆是什么”的概念,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主题图是城市广场的生活场景,里面包含了很多圆形的物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圆的起点来讲授,课前让学生收集圆形的图片。实际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加强动手操作,先介绍用一条绳子如何围成一个圆,接着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时设计折圆形纸片找发现的活动,定义圆心、直径和半径的概念。然后在研究“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时,同样通过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索发现:先让学生动手量直径长度并总结直径的特点,又提出问题:圆的半径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采取了测量的方法,有的通过对折发现以圆心为中点的同一直径上的两条半径长度是相等的。最后提出:“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在经历了前面的探索过程之后,很快猜出了它们之间的长度关系,并利用直尺量长度、对折描述等方法给出了证明。

二、在练习中有效拓展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以最简分数为媒体,培养约分的技能:

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选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让学生写出除以公因数的步骤,再逐渐过渡到划掉分子分母的阶段。为了衔接“分数的乘法”(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如3/14×7/9=3×7/14×9=1/6中出现的“约分”知识点,还有“解比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如18∶12=x∶16,x=18×16/12,x=24.解方程过程中也出现的“约分”知识点,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约分”例题时补充形如35×12/15×42的练习拓展题,比比看,谁是“约分大王”。帮助学生不仅掌握约分的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约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没有出现“繁分数”的概念,但到了“分数的乘法”(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和“解比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又出现了“繁分数”的约分形式。因此,教师应该未雨绸缪,架设数学知识“桥梁”,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主动,同时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瞻前顾后、伏笔铺垫。

三、在整合中快速提升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精彩纷呈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数学的身影,然而生活中的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却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因此,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才应该是学习数学的载体,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4]

例如,教学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例5时关键是理解出勤率的含义。教材指出,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把求百分率解释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还要让学生反思:出勤率能高于100%吗?练习里出现求成活率、合格率、出粉率、普及率、命中率……教材没有解释这些百分率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出勤率的基础上,体会并说说这些百分率的含义,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这样便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事实证明,在数学“断层性”例题教学中,还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才能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使例题教学能创设生活情境、摄取生活原型、再现生活现象、联系生活事实、赋予实际意义、回归生活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生活中相关的信息资源,与教材中的例题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习课本内容的局限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题的“缺失修复”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要全面呈现发现过程,暴露如何想,揭示怎样做。通过例题教学,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策略,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从例题得到启发,完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106-01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重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发掘和培养。教师要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切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呢?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策略。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导向性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盘包办,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主体性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提问来破解。引导性提问强调教师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以推进学生的思考进程,减少教师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欲望,进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的意义》时,笔者提问:“同学们,至今为止,我们都学习了什么数呀?”“自然数”“小数”“分数”学生纷纷回答。笔者接着问:“那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这些数无法表述清楚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有,零下几度就不知道要用什么数表示。”笔者笑着说:“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数来表述这些事物,这个数就是负数。”接着笔者举了几个表示负数的例子,随后问学生:“现在,你们能说出负数的含义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掌握教学内容,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陷阱式提问,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陷阱式提问是帮助教师获取学生学习反馈的有效手段。通过陷阱式提问,教师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预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削减无谓的教学重复。在运用陷阱式提问时,教师需注意两点:一是要合理把握陷阱式提问的难度,不可太过简单,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难题怪题,让学生无所适从。一般而言,在大纲要求内对题型进行稍稍变式即可。二是陷阱式提问的时机,一般在学生知识学习初步完成之后进行,不可过分追求形式,随意提问,导致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连续讲了两道例题,一道例题是“(+)÷=1÷=”,另外一道例题是“(+)÷=1÷=”。两道例题讲解完之后,笔者提问学生“+÷”答案是多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陷阱式提问,笔者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不够专注,被定势思维框住,导致出现错误;二是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则没有真正掌握,带括号和没带括号两种情况下该如何运算还需加强。根据这一问题笔者适时调整教学预设,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有针对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评判式提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评判式提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论述和提问中掌握知识的归纳总结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复习、掌握知识,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评判式提问教学要做好两部分,一是评判论述部分的精心准备,要让学生在论述过程中明白知识框架、初步掌握归纳方法;二是提问部分的有效设计,要让问题成为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重要方向指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29-01

特级教师华应龙曾经说过:“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创新。”诚然,对于学生来说,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产生错误是必然的。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把错误当成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发现学生认知上的误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保护好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以错误为契机,通过纠错和反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由“表象”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的提升。

一、容错,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容错”既表现出了教师的大度,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面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都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存在的缺陷,正视错误就是要让学生经历错误的过程,给学生提供扩展认知范围、接触新发现的机会。容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我尝试、探究意识的支持,也培养了学生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勇气,让学生在矫正错误与发现新知中收获快乐。

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提出问题:“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在汇报时,有学生说:“我将平行四边形沿中间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两个梯形,它们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有学生说:“我将平行四边形沿一个顶点引一条高剪下来,将剪下来的三角形平移到另一侧也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还有一个学生说:“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我将斜边拉直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边的乘积。”在学生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想法后,笔者表扬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但在评价第三名学生时,笔者说:“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但是否成立呢?请这位同学为我们演示一下。”该生用两支相同的铅笔和两支相同的钢笔搭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移动得到长方形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此时笔者顺着他的操作将长方形继续拉,让学生观察,等到接近重合时,学生就会发现虽然长宽没变,但是面积在不断缩小,由此得知这样计算是不正确的,也就摆脱了思维的误区。

二、纠错,让学生记忆犹新

“纠错”是一节课的根本,在发现了学生出现错误并尊重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的补偿与纠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纠错的方式可以是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让学生在互帮互学的平等氛围中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而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错误,则需要教师视情况进行重点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纠错胜于教,因为“教”只是在教师预设的前提下“先教后学”,而纠错则是在“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先学后教”。

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时,在练习时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个数乘以一个比1大的小数得到的积比这个数大。”结果90%以上的学生都判断为对。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很快就有学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即0乘任何数所得的积也为0,所以答案是错的。由此教师在总结时强调审题要细心,分析要全面,且不可无视0的存在,0很重要,就像我们已经知道的0不能作为除数、0不能作为分母……这样的纠错方法,既让学生明确了解题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记忆犹新。

三、思错,反思是成功的推进器

“思错”对于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种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是我们的最终追求。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让学生犯同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反思,从教的方面反思是否没有将重点突出,没有将难点剖析清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否存在知识的缺陷或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缺失。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必然会使学生更好地运用错误引领学习,在不断反思中更好地推进学习。

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这样的练习:

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29-01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不复杂,但是如何将这些简单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大问题。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小,心理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都是一张白纸,教师如何实施教学决定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的逻辑思维方式。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在注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重视教学设计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和意志力较差,常常是靠外部的压力来完成任务,而不是靠自觉的行为,因此很多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听完一整堂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多引入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不会轻易地走神或开小差。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得到了一个大西瓜,猪八戒想多吃,师傅分给他二分之一,他嫌少,分给他四分之二,他也嫌少,之后师傅分给他八分之四,这次猪八戒觉得已经得多了,高兴地答应了。可是孙悟空却在旁边一个劲地笑,你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孙悟空哈哈大笑的原因。”这样的导入在教学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在教学进行到总结时笔者问学生:你知道孙悟空哈哈大笑的原因了吗?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猪八戒不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创设情境实施教学

数学的学习具有逻辑性,但是有时候又较为抽象,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多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推动教学的实施。教师可以多设置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多个情境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露在外面的面》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引入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来让学生理解露在外面的面究竟是指什么。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好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将几个正方体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再观察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一种直观的体会和认识,而且这些生活化的方式也会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就是这么简单,且离我们的生活如此近,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并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诱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应用知识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促使学生养成创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后,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种漂亮的对称图形。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并且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创造的欲望逐渐高涨,让学生充分享受“创造”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学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上次期中考试,数学这门科目,我们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合格人数是40名,而二班共有48人,合格的人数是40人。请问两个班的合格率分别是多少?哪个班的合格率更高?”

该题是一道课堂配套训练题,较为简单,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上述条件进行题目改写。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改写出:

1.某一次考试,本班和二班分别有50人和48人参加考试,且两班均有40人成绩及格,不通过计算请你判断哪个班的合格率更高,为什么?

2.某一次考试,本班的合格率为■,隔壁二班的合格率为■,两个班合格人数相等,请根据我们的人数计算出二班的总人数。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点,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

小学生年纪虽小,但却非常在乎教师的表扬和肯定。笔者发现,很多受到教师表扬和肯定的学生往往会有奋发向上的斗志,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非常主动;而那些得到教师表扬或肯定较少的学生则在教学上比较被动。笔者认为,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积极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篇8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以“拿出你的笔的几分之几”这个活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几支笔,然后选取其中有2支、4支、6支、8支笔的同学上台,要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笔的1/2展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大家就清楚地看到以上笔的1/2分别是:1支、2支、3支、4支。接着,我抓住时机问:“都是拿出1/2,但为什么笔的支数会不一样?”学生回答:“因为每个人笔的总数不同。”我及时表扬了学生,并板书: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继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笔,四人小组按以上的活动方式进行“拿笔”活动,可以拿出笔的1/3、1/4等。我还利用手中的数学书及《惠城年鉴》,指名学生分别翻到书的1/2,让学生亲眼看到书的厚度不同,翻出的1/2也不同,再次形象地认识到“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二、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设计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交通”等数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实践,让他们在“玩”中学数学、用数学。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中,教材就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一是“制作一张长方形的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的某些物品的长度”,二是“设计一张16开的数学报,说说各栏目所占的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对于第一个活动,学生表现出的兴趣一般,只有不到一半人按要求将预先做好的纸条带来。但有几个同学的纸条做得很漂亮,我就用其中一个同学的纸条量了量我的课本,并让同学们也用尺子量,看量的尺寸是否与他的纸条一样。经此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动手做纸条,量教室的物品。

而在第二个活动做数学报中,更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效果。蒋梦瑶,一个思维能力较差,又因基础较差而没有自信的孩子,做出的数学报让我吃惊,无论是版面设计还是用色,都非常好,她的绘画能力让大家刮目相看。我着实表扬了她一番,并拿她的手抄报做例子,让同学们分析各栏目所占的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这节课,大家学得认真极了,许多同学都能大致地说出答案。

三、用周记记录身边的数学

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坚持让学生写数学周记,内容由学生自定。周记可以写新学的知识内容和学后的感受;可以总结一段时间所学的数学知识和遇到的难题;更主要的是要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学生交来的数学日记,形式多样,有记叙式的,有摘录式的,有表格式的,还有线索式的……通过这一途径,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学习生活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在学数学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

1.测量活动

如三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引导学生开展“有多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五年级下册开展了测量实物长、宽、高并求其表面积的活动。

2.作数学记录

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注意观察、周密严谨的数学品质,我常让学生作数学记录,如记录天气等。在冬季,课室里放置一温度计,让学生记录上午8点、11点半、下午2点、下午5点时的温度,并每周指明一名学生作为天气报告员,方便同学们记录。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记录活动。如五年级上册学生就开展了种蒜苗和测量蒜苗高度的活动。在学习统计前两周,我就为学生准备了几斤蒜头,分发给他们栽种,并讲明记录要求,分好活动小组,选好小组长,在上新课时让各小组根据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学习,之后绘制统计图。这样,既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统计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学信息

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37-01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所获得的一种思维经验,其核心是如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直觉,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落实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较多的空白点。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下三种策略,能有效积累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前期孕伏,预设生长点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前期铺设孕伏,奠定思维激活的基础,并以此为契机引领学生展开新知探究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前期经验的生长点,在合适的时机开展数学活动。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剪拼法是面积推导的桥梁,也是学生思维获得突破的有效途径。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自主探究出剪拼法,只有通过教师大量的引导和铺垫,或者是教师直接提出才能完成这一发现。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教材在设计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没有进行剪拼渗透,教师也没有安排相关剪拼图形的教学活动,正因为前期的孕伏不够,使得学生难以自主建立思维通道。为此笔者对图形教学重新进行了设计: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个环节时,笔者先安排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分一分、画一画、剪拼组合的活动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其他平面图形。在后续的教学中,如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多边形的面积推导,学生就能够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自主使用剪拼法将其进行转化,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推导。

二、问题驱动,触发激活点

数学活动经验的激活,来自于教师的有效引导。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需要触发经验激活点。教师要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燃思维,确定自己已经到了哪里,该怎样继续走下去,使数学活动显得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思维含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平行线》时,学生大多利用直尺的上下两条边进行描画,并不能真实体会画平行线的操作规则(即一贴二靠三移四画),此时笔者并没有让学生机械模仿和操作,而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这一规则,促使其数学活动经验的激活。

笔者先设置问题:你是用什么来画平行线的?(直尺,用直尺中的平行线)想一想这样画有什么缺点?(只能画出直尺上的平行线,两条线间的距离有限制)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限制呢?

生: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的一条边贴住这条直线再往下移,想画多长距离就可以画多长距离。

师:可是直尺移起来容易移歪,两条直线无法保证平行。想想以前的哪个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困难?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认为,必须让尺子沿着一个固定的轨道走才行。学生进而想到了画平行线的方法,并概括出画平行线的规则:一贴、二靠、三移、四画。这样的教学,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使学生一步步获得经验的积累和提升:找出直尺画平行线的限制――找出突破限制的方法――总结画平行线的规则。

三、有序体验,选准展开点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离不开丰富的数学体验。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体验的有序性,要么让学生自由体验,要么由教师一手包办,直接替代学生的体验,导致数学活动可有可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也支离破碎。为克服这些问题,笔者对数学活动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组织,并选准展开点,让学生经历有序体验,使数学活动经验自然生长。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在243 个零件中混入了1个次品,次品的质量比正品重一点,用肉眼看不出来。现有一架天平,问:用天平最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那个次品?这道题目的解决,需要思维的层层展开:把243个零件的问题依次转化为81个零件,27个零件,9个零件,3个零件的问题,从而得到结论。

篇10

0017-01

在教学实践中,关键知识点如何有效落实是我们广大教师最关切的问题。MS-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理念中提到“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让笔者深有感触。

一、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关键知识点

在EEPO要素组合方式课型中,“想”是核心要素,“做”才是最关键的。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长方体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然后把长方体的各个面展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每个面的面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什么关系?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比较简便?”在自主学习中,有些学生动手把长方体各个面剪开,分别算出各个面的面积,用重叠法探究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上(下)面的面积=长×宽,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宽×高)×2。从学生的汇报中笔者发现,平时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在这次的动手实践中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笔者懂得了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做中学”、在“情景中学”,学生对知识的强化次数远比机械地死记硬背少得多,记得牢固。

二、合作学习,多向度刺激和强化关键知识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有效课堂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从而了解课本以外自己不知但组内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增长了见识。课堂上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展示出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台互动课型中,单元组合作学习充分“交互”,每人一个向度,交互后变成多向度,从多角度来刺激关键点,强化关键点。在多向度达成后,教师要迅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在评讲中讲在点上,讲在关键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复习课中,笔者出了一道开放题:“请你画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和高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笔者先组织6人小组讨论画法,由组长分工,每个组员在规定时间内画出原制订的方案外,再设计1~2个方案,然后是6人小组交流自己新画的方案。每个学生在组内踊跃发言,分别说1~2种不同的画法,这样一个小组内就得到了十几种设计方案。最后,笔者还设计了组间交互,进行大组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设计方案中,总结出设计的最优方案,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单元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做中学、动中学、玩中学”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三、及时巩固新知,使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时查找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补上。在教学练习题时,笔者的做法是:每上完一节课,笔者都会布置一些练习来巩固新知并及时批改,如果发现某些知识点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没能理解和掌握,笔者会及时补讲,使95%以上的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每上完一个单元,笔者都是先让学生用板卡整理知识点,然后点讲,通过一些典型习题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真正使得单元知识过关,使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

四、创设情境,运用生活知识强化关键知识点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篇11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精选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目的

一、复习引入

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 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2、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置。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置。

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教师叙述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1.小黑板出示例1的相关内容。

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4.练习:教科书20页做一做。

三、作业:练习五的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

确定观测点

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位置

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第二课: 位置与方向(二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置,掌握画图的方法。

2.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置。

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名师点拨第二题。

二、教学例题2

1.教师叙述例题2中一段文字,并小黑板出示题目。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6.练习

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三、作业

练习五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在平面图上标明物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置,标出名称。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二)

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确定观测点。

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第三课: 位置与方向(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距离。)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三)]

二、探过新知

㈠教学例题3。

1.出示台风的大致路径图。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2)指名汇报。

2.提出问题。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如下适当启发:

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 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 方向移动

了km,到达A市。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 偏 30度方向移动了 km,到达B市。

3.组织交流。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判断台风运行的方向。

4.小结描述路线的方法。

描述路线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二)出示教材第22页“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2.小组讨论画图方法。

⑴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画图。

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范文三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1

备课人

袁友平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置。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预习

导学案

预习

引导

自己理解台风的有关知识,知道在播报台风消息时,是怎样播报的?

第三课时教 学 设 计

学习小组

活动设计

学情设计

(必须手写)

学习案

激趣

利导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四互”悟导

㈠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3.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置。

4.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置,标出名称。

习得

固导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

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作业案

长江作业本相应练习

板书案

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一)

确定观测点

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位置

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反思案

第二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2

备课人

袁友平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预习

导学案

预习

引导

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

第三课时教 学 设 计

学习小组

活动设计

学情设计

(必须手写)

学习案

激趣

利导

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

“四互”悟导

(一)出示主题图。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1.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1)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台风是怎么变化的?

师:沿正西方向移动,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移动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我们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生:把台风生成地作为参照点,发现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PPT课件演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2)师:到了第一站之后,台风改变方向了。(PPT课件演示:然后改变方向)。它是怎么改变方向的、移动了多少距离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来的?移动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了?

师:同意他说的吗?再请个同学来说一说。(PPT课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我们刚才描述台风第一次移动时是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的?我们发现两次移动,描述路径时,参照点是不一样的。

(3)师:到达A市后,台风又改变方向了,接下来是怎么变的呢?(PPT课件演示: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同样他说的吗?再请同学来说一下。

师:这次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PPT课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最后又改变方向了,怎么移?(PPT课件演示:最后又改变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动100 km。)

2.完整描述移动路径。

同桌两人一组,看着图,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移动路径。

全班交流说一说。

(二)出示教材第22页“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2.小组讨论画图方法。

⑴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画图。

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⑵组织交流汇报。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画图的步骤:

①定下出发时的位置。

②标出示意图的方向标。

③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④确定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量出图上距离。

3.学生独立画路径图。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展示汇报,交流评议。

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画的。

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特别是如何确定比例尺,也就是图上每一格代表实际的距离是多少。更

(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描述这样的路线图。(出示课题:描述路线图。)在描述台风移动路径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每移动一次,参照点都发生改变,要根据新的参照点来描述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PPT演示)。

习得

固导

1.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3题。

这道题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测量,体会观测点的不同,引起方向的不同,从而懂得物置的方向是相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哈尔滨的位置;

分别以北京和哈尔滨为观测点,画出“十”字方向标;

(3)连一连,量一量;

(4)说一说北京在哈尔滨的什么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5)你发现了什么?(物置方向是相对的)

2.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1)先根据描述,把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通过这个小题,让学生巩固画路线图的方法。

(2)再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行驶的方向和路。通过这个小题,感受物置方向的相对性。

作业案

长江作业本相应练习

板书案

位置与方向㈡

描述路线: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定下出发的位置。

标出示意图的方向标。

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82-01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和知识更多是要求学生思维的反复操练和强化,而不是对公式、概念、计算法则等数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可以说,“主动思考”是小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依属,是建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升数学情感和素养的本质特征和途径。可见,主动思考和自我建构不仅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和方式,还是实现“数学现实”“数学化”的根本途径。

一、激活思维,让个性表征成为学生思考的“活载体”

小学数学作为偏向数理逻辑思考的课程,必须充分借助学生的个性能力和思维精神,才能让学生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寻得平衡,求得联结。因此,要发挥学生主动思考数学、主动运用数学的动能,教师应当心怀个性形象,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表征和张力,改变刚性传输数学知识经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数学个性表达和思考意识得到解脱,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活载体功能。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验算》时,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并不是直接通过例子的讲演,将结论“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来掌握,而是精心创设一个情境,设置一个问题探究情境来教学。如,西天取经路上,悟空找来了12个苹果,师徒四人一人吃2个后,还剩4个。你能根据题目列出关系式吗?你列的算式是否正确?实际上,这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我能力和个性的环节,解题的核心在于学生的独特思考,看学生是否能明白其中的关系式。

二、精益求精,让问题场域成为学生思考的“动力源”

没有思考,没有质疑,人类将永存于本能时代。思考的动机和欲望来源于问题的存在和刺激,小学数学是一门侧重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学科,内生的逻辑和结构化要求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没有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便无从下手。因此,为了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和热情,教师应当精益求精,对各种数学问题事先进行精心创设和组合,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提供思考所需的问题域,在询问中了解学生的数学需求,在设问中引导学生的数学认知和冲突,在反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和能力,在追问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本质和特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减法》时,教师先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体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和程序,再出示例题“■-■”,但教师已退出课堂的主动角色,以“现在我们要解决这个难题,那我们首先应当做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通分”,再以“请大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通分呢”,让学生陷入沉思并作出各种回答,在学生得出答案“■”和“■”时,教师还应当再设置一个问题“这两个得数哪一个最简便,你认为应实现怎么的转化,才能让“■”转换为“■”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问题场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有关知识。

三、循循善诱,让启发教学成为学生思考的“启明星”

实践表明,如果以陈述方式向学生硬性灌输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那一般只会导致一种结果,即学生只通晓按部就班之理,对于知识的迁移,对于疑问的思索意识等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只有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建构中体验基本的演算流程、计算技巧、解题思路、错误思维及矫正,学生才能明晰其中的本质特征,摆脱教师依附的定势心理,激发自身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质疑的意识。而要达到此目的,则必须利用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的优秀品质,做好预设,使学生在认知上形成盲点冲突,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动机和思维,并帮助学生提出科学有效的假设,在自我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总结,以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在自我建构知识中真正明晰数学知识学习的一般性方式和思维法则。

篇13

0111-02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思维也还要以具体的事物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综合分析的过程中,逐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掌握概念和法则。而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活泼,有静有动,感染力强,它为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创设了诱人的意境。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数学概念教学上的应用

数学概念是人们对有关数和形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因此,概念教学就要完成在大脑中经历由直观引入到抽象概括两大步组成的思维过程。在完成这个思维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教科书、黑板、挂图、模型等是必要的,但多媒体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增强记忆力,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比较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现象。

如,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经常接触加、减法,但在还没有学习加减法定义的情况下,要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了解加减法的意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以及认识规律,设计了一组便于揭示数量关系的幻灯片进行教学。讲“加法意义”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小朋友拔大萝卜”的画面:“有3个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在拔大萝卜,拔不起来,又来了3个(1个穿红衣服,2个穿蓝衣服)小朋友参加拔萝卜,拔呀拔,把大萝卜拔起来了。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拔萝卜?”讲“减法的意义”这一概念时,又通过多媒体演示了“鱼儿在小河里游水”的画面:“有8条鱼儿(其中5条红色,3条黑色的)在小河里游水,后来游进了水草丛中躲藏起来,过了一会儿又游出去了2条(1红1黑),水草丛里还有几条鱼?”边演示边启发诱导学生从拔萝卜的小朋友的动态及衣服的颜色和游水鱼儿的动态及鱼身的颜色等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对比、分析、判断、抽象出加减法的意义,发展了小学生的想象力。这是静止的平面图所不易达到的。

二、在性质、法则、公式教学上的应用

性质也是一种数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具体事例作为观察、抽象概括的依据。而多媒体在性质的教学中同样是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不变的性质》时,采用幻灯片逐一进行演示:8÷2=4、80÷20=4、800÷200=4、8000÷2000=4,由于在屏幕上连续演示出不同的式子,这就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向纵深,产生一个又一个“悬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上,从而找出商不变的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法则就是计算方法的具体规则,带有一定的主观规定性。教学时通常运用归纳法或类比法来讲述法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法则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比较的对象,显示事物转化的过程就十分必要了。显然,多媒体的基本特点是能适应这些基本的教学要求的。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时,笔者先演示例题“李师傅■小时做6个零件,1小时做多少个零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正确列出算式和推导出计算法则,笔者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由于事从图出、话从图起、式从图来,直观与抽象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推导结合,这样学生就易于理解“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如6÷■=6×■”这一分数的计算法则了。

公式是计算某类问题的特定规律。小学主要是讲图形的计算公式,然而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通常又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再推导总结出公式的。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比较的对象,演示事物转化的过程就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教学手段。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在屏幕上演示不同的圆,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时恰当地利用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机,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怎样求圆的面积呢?此时学生的思维带有目的性了,再演示出通过等分分割成16个小扇形(也可等分成32、64……),再将一个小扇形二等分,再由圆转化为长方形。这一变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此时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边提出思考问题: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与圆的周长、半径、面积有何关系?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目的,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完成的。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阶段,兴趣得到了满足,开始积极分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一一作了回答。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真正理解了,就能很快地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在解决问题教学上的应用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但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多用文字叙述,当关系比较复杂或带有较隐蔽的中间未知量时,学生解题就遇到了困难,因此要运用再造想象,把题意通过幻灯片转化为图形,唤起表象,支持抽象的思维过程,以达到掌握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的目的。

如“建国路小学四、五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间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要通过一座长889米的桥,从第一排上桥到最后一排离开桥,共需多少分钟?”在讲解这一思考题之前,笔者估计学生因缺乏生活经验,在解题时由于想法不同,可能产生两种错误:一是认为队伍第一排上桥到最后一排离开桥,所走的路程就是桥长;二是认为队伍长就是队伍的排数去乘两排间的距离0.5米,而不知该用排数减去1的差去乘0.5米。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组学生过桥活动的幻灯片来突破中间未知量的难点,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蓝蓝的天空下,一排排的学生雄赳赳地从桥上走过……丰富多彩的景物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几十双小眼睛,数十个小脑袋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思考,触发灵感,经过观察、思考、分析判断,从而掌握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一是先求出队伍的实际间隔距离数(即排数减去1的差),然后用此去乘每两排间的距离,计算出队伍的长;二是队伍所走的路程应是桥长加上队伍长;三是队伍走的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所需时间。这样借助再造想象引发学生的表象,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中间的未知量,而且把学生的思维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引入抽象的思维活动,激发了思维能力。

四、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记得牢、用得活。但是复习课存在有两个问题:一是有部分学生认为是“炒旧饭”,不想复习;二是时间少内容多。为此,我们的任务除了向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间接兴趣,还要把复习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几年来,笔者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这一特点去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趣味地进行复习。同时利用多媒体,省时省力,可以增加课堂密度的特点来解决时间少内容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