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川菜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川菜文化论文

篇1

“藕合”可归为紫色系,首先从大的方面着手研究其染色的方法。在我国,染紫色的草木染料主要有紫草、紫苏《。天工开物》中记载,“染紫色,先用苏木煮水染成底色,再配上青矾作为是颜色容易附着媒染剂。”清人郑复光曾说:“凡色万有不齐,皆可以五色概之,皆可以浓淡概之。”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详细染制方法,但通过对其色彩特点的分析以及染色经验可以假定一个实验方案,既以苏木为主要染料,通过对染液与水的比例调配,媒染剂的运用以及套染的选择来控制染色效果。这与国画中的施色技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使用套染方法,则可拟定多种实验方法。大致过程为染蓝后套红。染蓝需要的材料为蓝靛染料;染红需要的材料为苏木或紫胶。

3主要材料

苏木。苏木又名苏枋、苏方、苏芳,原产地为印度、马来西亚。苏枋被当作染色材料,早在唐代被引进中国,目前主产地为广西、云南、台湾、海南岛、四川。苏木的心材色彩呈现带有红色感觉的黄色,在欧洲曾经被用来作为红葡萄酒的染色用。苏木是使用其树干的中心部,如果使用二氧化铁来媒染的话,就会得到偏紫的红相染色效果。靛蓝。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蓝)的植物,均可统称为“蓝”。蓝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前后两期采集。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浙江等地。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采集蓝草制作蓝靛在中国的古籍中早有记载。据古书《夏小正》记载,我国在夏代已种植蓼蓝,并已知道它的生长习性“,五月,启灌蓼蓝”。就是说到了农历五月,蓼蓝就要开始栽种了。在《诗经·小雅·采蓝》中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詹”《;说文》中记载“:蓝,染青草也。”《;荀子劝学》中记载:“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古籍诗文中所说的“蓝”,就是指的蓼蓝。由此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来进行织物染色的国家。紫胶。紫胶虫吸取寄主树树液后分泌出的紫色天然树脂。又称虫胶、赤胶、紫草茸等,可作为良好的食用红色素。紫胶首先是用作药材,其次用作染料。《吴录》说紫胶可以染絮物(即丝织品);苏颂著《本草图经》说今医方亦罕用,惟染家所需,说明到了宋代紫胶用作染料,已超过药用了。

篇2

(一)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较完美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创新人格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创新的人格,是创新的个性,一般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迷信权威、敢于打破陈规、不断进取和不断超越自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思想品质的角度来界定,创新者的人格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坚持真理、乐于奉献、不怕失败,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格。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本”;历来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不怕艰难困苦,不断超越自己,都可以成圣作贤,要相信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个人要养“浩然之气”“,心怀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仁爱,“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帮助塑造较完美创新人格的精神财富比比皆是。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并力行这些智慧,是能够塑造较完美的创新人格的。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需要站在一定高度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创新性的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很多东西都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启迪。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人”并称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视事物的整体联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取象比类,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来探究人身、自然和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规律,看重类比思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直观体验和体悟,具有直观思维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反对机械呆板,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等等。相比直线式的机械式的思维,这些思维方法在帮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的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思维支持。

(三)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

创新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营销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活动,营销的创新需要吸取经济、管理、自然、人文、社会、哲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藏,蕴含了大量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智慧。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营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比如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营销者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产品的文化意蕴,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像美国人利用中国文化素材拍摄制作了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向全球市场推广,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在产品品牌和包装策略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彰显自己独特的定位和个性;在广告创作过程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吸引受众,打造自身的独特形象,像乌江涪陵榨菜的广告宣传中强调“中国好味道”,并更换带有国粹京剧脸谱标志的新包装,使得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在促销活动中,营销者也可以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合适的促销人员、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等。

(四)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

树立和实施现代营销理念是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在商业组织经营、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还是个人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营销理念强调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向“顾客”提供更多价值,让“顾客”满意,使“买卖”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仁爱、和谐,强调亲亲、仁民、爱物“,凡是人,皆须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营销理念的本质,使得西方的营销理论增加了几分本土色彩,从而更加方便营销理念被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所采用和实施。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营销人才的营销与弘扬,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少,缺乏正确的认知,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落后和禁锢人性的腐朽的东西。所以,借助传统文化来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有利于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向国内外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这种人才的回答,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与一般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内容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相关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引导着人才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选择。除了一般的培养要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相关的素质要求,像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等,强调学生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不断向国内外弘扬和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心胸,把光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培养内容方面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的构成,决定着向学生教授什么课程的问题。在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定为大一或大二的专业必修课,每个营销专业的学生用至少一学年的时间较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并逐步产生学习兴趣;在大三增加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思维方法、传统艺术和古代文学等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这在营销中日益强调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下,这些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营销创新和实践具有较多好处,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大四,我们开设国学经典选读的专业选修课,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贯彻整个大学四年,使他们耳濡目染、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产生兴趣,逐渐践行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

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必须有什么样的老师。要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创新型营销人才,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素质。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授课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学习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在介绍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除了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相关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探讨相关问题;再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当成说教,使学生把所学课程当成自己拿学分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利用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启发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等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成长,重视知行合一;在考核方式方面,创新教学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不但考核结果而且更要重视过程的考核,在教学考核中也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塑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要改变管理观念,由“管”师生转变为服务师生,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别人做”,这样才能够上行下效,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为师生树立一个效仿的榜样。学校要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学习传统文化、力行传统文化和宣传传统文化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论坛,成立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师和学生团体组织,开展推广落实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师生每天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等经典读物;积极利用广播、海报、路标、条幅和网络、手机等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介不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动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师生共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3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1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1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1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1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2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1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1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1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1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1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昉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1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1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1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1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1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3大方面的因素。

其1,“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1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1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1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1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素,清雅。

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2,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1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1内在成因。

其3,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1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篇4

一、翻译理论、原则和方法

尤金·奈达(Eugene-Nida)认为:“翻译就是两种文化互相交流。对于一个成功的译者来说,了解双方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有效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1]。”这就是说,简单的字面意思的传递而不考虑文化背景,达不到真正交流的目的。中国的菜肴名称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可以说大部分菜名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菜肴名称除了体现汉民族对其色、香、味、形等的追求外,还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汉民族对吉祥、祝福等的心里感受。没有对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入了解就无法准确地把中国菜肴名称转译成英文。

关于菜谱的翻译,沈关忠、祝宝钧等餐饮专家认为,应该让翻译家和餐饮业专家合作,不要仅满足于字面上的翻译,要让翻译家了解菜肴背后的故事、搞清菜肴名称内在的含义,比如把“东坡肉”译成“坡首创的红烧肉”、把“乾隆鱼头”译成“乾隆皇帝吃过的鱼头菜”、把“宋嫂鱼羹”翻译成“南宋时的嫂子南料北烹的鱼汤”…不要嫌麻烦,而要讲实效。同时,再把这些菜肴名称的来历用外文附在菜谱上[2]。

中式传统菜肴按命名分可分为:写实型菜名、写意型菜名两种。写实型菜名翻译要紧扣烹调的原料,使人一目了然,清楚地知道这则菜式的原料。从语境适应论的角度看,写实型翻译方法适应了汉语文化语境,保留了汉语文化特色。写意型菜名的翻译要尽量译出菜名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色和体现民俗风情。总之,好的菜名翻译是为了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传播中国文化。

二、写实型菜名翻译

写实型菜名通常是以原料、原料加烹调方法和原料加味道命名菜肴,这种情况采用直译方法,直译是让读者获取基本相等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在翻译中国菜肴时,结合中式菜肴的特点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以下三类菜名可采用写实型翻译方法。

第一种是以主料开头的菜名。这类菜名往往是主料的并列,本身就显示了菜的内容,直译能够完全保留原名的特色,而且也简单明了,译文不会产生交际障碍。翻译时,主料之间的并列可以加连词and或以主料为中心词,加上用介词with或in与佐料构成的短语即可。如:豆瓣牛肉Beef in Chili Bean Sauce; 海米白菜Chinese Cabbage and Dried Shrimps;青椒牛肉Beef with Green Peppers;冬菇猪蹄Pig's Trotters with Mushrooms.

第二种是以烹饪方法开头的菜名。中餐菜不仅用料丰富多彩,其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体现在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上,如炒、蒸、卤、炖、炸、悼、煨、熏、拌、涮等(见表1)。对于以烹饪方法开头的菜名,翻译不妨也采用直译的方法,既简洁明了,又能保留中餐菜肴丰富性的特色。

表1

如:炖牛肉Stewed Beef;清蒸桂鱼Steamed Mandarin Fish;炒腊肉Stir-fried Smoked Pork;软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s;红烧牛肉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炸大虾Fried Pawns;椒盐炸排条 Deep-fried spare Ribs with Spicy Salt.

第三种是以口感开头的菜名。用料的丰富性和烹饪方法的多样性,造就了中餐菜肴口感独特的复杂性,各地菜系分别有其独特的风味,很多菜肴的名字就体现了口感上的酸甜苦辣咸脆酥麻爽滑。与中餐菜不一样的是西餐菜的口感往往比较单一。英文菜单的受众是外国人,为了让受众对口感不一的中餐有个直接的了解以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菜肴,直接采用以口感开头的英文来翻译这一类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见表2)。

表2

如:香酥鹌鹑Crispy Quail;酸甜鸡Sweet and Sour Chicken;咸牛肉Salted Beef;酸辣黄瓜Hot and Sour Cucumber;五香豆腐干Spiced Duck Gizzard;麻辣牛肉丝Spicy Shredded Beef.

三、写意型菜名翻译

篇5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是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是民族情感与观念的艺术化呈现,也昭示着民族独有的审美追求。因此,对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提升对我国民间美术的认识,促进我国民间美术的不断创新。

二、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一)传统观念的阐述和象征

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文化观念为美术创作活动提供重要的原动力,文化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大大推动着民间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说,审美意识得以相对独立的发展,是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后,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早期的民间美术色彩观念处于一种相对混沌的状态,缺乏统一性。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色彩不仅是重要的物理性现象,还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五行说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对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有巨大影响,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构成了华夏地区最为古老的色彩搭配。如:在周朝的服饰制度中,“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又如:从宋朝开始,正黄色为皇家专用,溢用即获罪。因此,我国民间美术设色与特定的时空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着传统观念的阐述和象征的意义。

(二)价值观和建筑营造观念的象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广泛。在思维方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中,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从而使我国民间美术设色成为人们价值观念和建筑营造观念的象征,成为反映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途径。例如:古代君王所穿的服饰多是黄色,其它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穿的服饰另有其它颜色与之对应;宫殿寺庙多使用色调鲜明、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红墙黄瓦;江南民居多用朴素淡雅的色彩,如粉墙黛瓦,即白色的墙壁与青黑色的瓦。

(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象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和生产者开始出现,人们对审美领域规律性的认识获得了迅速而独立的发展,从而使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在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文化意识的不断提升,民间美术的创作目的变得更加明确,成为人们喜庆节日丰收、驱散心中阴影、缓解生活压力和自我安慰的重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象征。民间美术的色彩深刻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灵世界、情感体验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气质。如:春节所使用的窗花、对联以红色为主基调,传达喜庆、红火的气氛。因此,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审美意识不断变化,但各种色彩代表的意义却有着相对严格的规定,在进行各种形态的创作时,必须遵循设色的相关规律,才能与人们的实际情况相符,从而推动民间美术不断发展。

三、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

(一)情感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

在我国民间美术的创作中,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审美对象,需要根据人们的心理情况来设色,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在遵循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和设色规律等基础上,我国民间美术色彩在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视觉审美效果。我国民间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象征,是通过联想来完成的,联想往往能突破事物的形态、不同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观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形成独到见解。因而情感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与环境、心理、时间等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结婚和祝寿时使用最多的颜色是红色,通过红色来展示喜庆、热闹和新气象,表达激动、澎湃的内心感情,从而形成动态的情感视觉审美效果。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与人们的心情、节日等都有着紧密联系,在通过色彩进行联想的同时充分体现人的心理情感,在不同的设色效果中体验各种情感带来的迥异感受,从而获得情感方面的审美愉悦,这对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色彩搭配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

在通过情感来进行视觉审美的同时,人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色彩进行搭配,以表现不同的特征,反映不一样的民间美术特点。在色彩的对比中,不同色彩的搭配发挥着重要的衬托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对书生的描绘,多以软色为主,以表现人物文雅、俊秀和清朗等特点,但再搭配一些硬色,如在人物的眉间,衣服的领口、袖口和底边等部位添加墨色,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传神;又如在木版年画、皮影、泥塑、脸谱等民间艺术中,不同的色彩被灵活地搭配在一起,从而使美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得到显著提升。面对不同对象进行创作时,色彩的搭配一般是从比较鲜明、代表积极意义等方面出发,以从正面反映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情感等,显示出我国民间美术创作的独特性。色彩搭配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一般是通过对比来完成,例如:大雪寒冬,腊梅却依然傲立绽放,将雪的白色和腊梅的黄色予以重点突出,再对环境进行修饰,可以充分展示出天气的寒冷、环境的优雅,从而表达出创作者对腊梅的赞赏,反映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引发观赏者的共鸣。

(三)色彩明度方面的视觉审美效果

在不同色彩的搭配下,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民间美术的视觉审美效果,还非常注重色彩明度方面的表现,通过不同明暗度的对比,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清新、谐调和自然,从而展示绚丽、红火和丰富的创作内容。这种色彩明度方面的巧妙处理,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在很多时候可以充分反映民众的内心情感和热切期望。如:敦煌壁画采用色相对比,通过对明暗度的不同设置,显得色彩饱满,取得了绝佳的视觉心理效果。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使用高纯度色相对比的经验,在制作年画、泥塑、皮影等作品时,经常利用对比色特有的张力和刺激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民间美术创作,在遵循一定理念的基础上,创作者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感受进行设色,从而使画面的明度感更强,达到满足实际需求的创作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在受到文化传统制约的同时,又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阐释和外化,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多种视觉审美效果。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可以说既是观念的、传统的,又是客观的、现实的,我们对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应将其放在传统文化情景之中,探索其作为民间艺术的内在本质。(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邢莉莉.探析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3,(19):66-67.

[2]赵乐飞.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J].陕西教育(高教),2014,(4):23-24.[3]吴国来.浅谈民间美术[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5):158-159.

[4]张怡琼.论中国民间美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35):214-215.

篇6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1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1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1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wWW.133229.cOm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1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2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1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1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1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1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1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昉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1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1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1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1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1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3大方面的因素。

其1,“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1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1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1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1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素,清雅。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2,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1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1内在成因。

其3,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1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篇7

一、粤商文化及其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粤商又称为广东商帮,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合称为“五大商帮”。粤商由广东本地的三大民系以及其他民系组成,包括广府帮、潮州帮、客家帮以及其余广东各地帮,具有敏感、勤劳、刻苦、务实、低调的特征。

粤商文化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文化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历史地位。广东文化融合了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特征。广府文化特征既有古南越遗传、中原文化传承,又受西方文化影响,具有多元化构成因素,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广府人颇具开放性,敢于吸收、模仿和学习西方文明,视野宽广,思路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非常强。广府帮最典型的代表是粤商十三行,粤商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学习西方的思想、科技、商业,最早接受外来商业文化的代表。潮汕文化是闽文化的西渐和潮州的“福佬”文化融合形成的。潮汕东南濒临大海,发展海上贸易,长期面对惊涛骇浪,培养了潮汕人坚定的意志、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以及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客家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要特征,又吸收了南方百越族土著居民的精神气质,走出大山,飘洋过海,散居于世界各地,适应能力非常强。这种文化差异性构成了粤商人文品格的价值多元,处事讲究,兼收并蓄的特征。寓于岭南文化之中的粤商文化,最显著特征是开放、务实、平等、创新、包容、灵活。从十三行“潘、卢、伍、叶”四大富商的陶瓷、丝织、工艺品等海外贸易开拓形成的“开海贸易”,在一百多年中造就了一批富可敌国的广州行商;到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先行一步”的广东企业家群的兴起,推动广东的产业结构从“珠江水、广东粮”,到“岭南服、粤家电”,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广东经济发展奇迹;再到以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粤商的崛起,为广东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粤商文化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在于开放的心态和吸纳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形态,推动现代商业文明的建立和发展;重商务实、兼容并蓄的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气概,有助于培育现代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粤商文化中不利因素也阻滞了广东企业的发展,如小富即安的思想,导致企业缺乏战略研究,不注重品牌建设等。

粤商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包容性、务实性、平民性,粤商文化的主要传承特点为开放思想、务实精神、平等意识、勇于创新、兼容并包、灵活应变。粤商文化的缺陷在于缺乏历史情怀和文化自觉,容易将经验代替制度,善于拿来而缺少自主品牌建设理念,表现为过多注重现实利益和短期目标,而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及文化价值,轻战略,轻品牌,轻运作,缺少长期谋略和布局,品牌建设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等。

二、广东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职业要求

广东企业发展参差不齐,选择在广东创立和快速成长起来的广东本土龙头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研究,其职业要求和用人标准对大量的广东中小企业有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本研究选择了广东知名企业格力电器、长隆集团、恒大地产、平安保险、比亚迪、广汽、广百、志高空调市场营销岗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进行调查。

从这八家企业的市场营销岗位职责描述分析,撇出产业背景与产品特征因素,主要的任务包括:组织市场调研工作,收集市场需求,指导新产品的开发,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负责销售区域内销售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完成销售任务;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扩大产品销售范围;负责辖区市场信息的收集及竞争对手的分析;管理维护客户关系以及客户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计划;负责组织策划,落实公司专项、大型促销活动,并对促销进行效果评估和跟踪等。

而对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每个企业都会按照自身的企业文化特点提出要求。志高空调对员工的能力要求除了专业素养要终身学习,知识共享,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员工间要坦诚相待,包容理解;要有危机意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有全局思考,多谋善断的改革创新能力。长隆集团以打造世界级民族旅游品牌为企业目标,用人要求“品德为先,勤劳为本,业绩为上,能力为准”。以“创新永无止境”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格力,以“成就格力百年世界品牌”为企业愿景,要求员工勇于承担责任、锐意创新、团队协作、追求卓越。广汽则以“卓越的国际化企业”作为自己的企业目标,提出“广和,包容世界;广远,放眼全球;广益,贡献社会”的价值观。恒大作为“中国标准化运营的精品地产领导者”实行的管理模式标准化、项目选择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建筑材料标准化、项目招标标准化、工程管理标准化、项目营销标准化,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融入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求员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岗位行为。平安保险拥有完善的管理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机构健全、职责清晰,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的企业文化。广百集团以“五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理念,是广百员工行动的纲领、工作的标准、处世的观念,这五种颜色分别为红色文化代表竭尽全力精神;紫色文化代表科学发展创新精神;蓝色文化代表务实的精神;绿色文化代表对人才渴望的精神;橙色文化代表尊重理解关爱的精神。

分析这些企业的文化内涵我们发现,广东企业在传承粤商文化方面已经自觉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强和修正,如强调务实、创新、包容和开放,这是粤商文化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广东知名企业一致坚守的基本标准。同时,对粤商文化中消极的因素,通过企业文化的修正逐渐消除不益影响,如加强对制度建设、品牌建设、企业战略的重视等。不可否认,涵盖粤商文化要素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为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新粤商精神。企业员工需要接受并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用人的衡量标准和职业要求也以新粤商精神为基准,即具有专业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积极的竞合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突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理想;具有优秀的品牌意识和制度思想;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三、融入粤商文化传承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覆盖面。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商科类的突前专业,将粤商文化传承融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即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融入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弘扬新粤商精神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紧贴企业发展需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被动地安排学生实习,从事简单的普工工作,人才培养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为主。企业基本不参与育人设计,更无法融进育人过程,企业资源和要素不能融入教育体系,企业文化精髓与学院文化教育相互隔断,无法形成粤商文化的传承链接。近年来,我们重新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工读交替、练岗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产业要素,尤其是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多家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进程按照企业需求分段工读交替;企业参与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负责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为见习学生安排指导师傅以达到练岗的目的;企业为学生合理安排顶岗实习的岗位,并配以指导师傅与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岗位教学任务;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等。学生在第一学期以基础课程以及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为主,在接触专业之初就融入粤商文化内涵的企业文化养成教育,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分别为学生讲授传递;第二学期安排两周的专业见习,学生在不同类型的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第三学期安排一周的校内“工商模拟市场”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实训由学生自主组建经营单元,自筹资金,学校提供市场场地和市场设备,学生通过拍卖获得经营场地,缴纳场租、税收,学校和参训学生代表组成管理委员会,规范经营行为,最后评出实训优秀团队,给予重奖。第四、五学期分别安排两周的多岗位顶岗实习,暑假期间鼓励学生自主实习,企业将新粤商精神融入学生的职业行为和岗位规范,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企业文化,逐渐接受并成为自己的职业准则;第六学期学生毕业实习已经完全成为职业熟手。这种模式在与广东碧桂园集团、广州永华红木家具公司、合富辉煌等企业的深度融入式合作中已经充分体现出了文化育人的优势。

(二)构建具有新粤商文化精神的专业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重点提升营销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和新粤商文化气质。课程体系由基础素质模块、职业平台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四个显性模块与一个旨在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和自主学习的隐性模块的“4+1模块”组成。在基础素质模块中设置“总经理课堂”,由企业高管任教,以讲授企业文化为主;设置岭南文化和粤商历史的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具备粤商文化的基本精神。在职业平台模块中,设置团队合作与沟通课程,包括拓展训练等,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讲授,以增强学生的竞合能力;增设创新思维课程,主要讲授创新的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专业能力拓展模块中,开设品牌战略与市场策略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品牌意识;在隐性模块中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面,要求课程案例教学以广东企业的真实案例为主,课内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须以合作企业为产业背景。在粤商文化氛围里培养符合广东企业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市场营销高技能人才,形成孕育粤商文化精髓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三)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社会实践平台

校企文化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而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自身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自在的精神享受和心灵熏陶。将目的性十分明确的企业文化融入以陶冶情操和启迪心智为主的校园文化,是校企文化融合,传承粤商文化的关键环节。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搭建文化融合的平台。

1.邀请具有典型粤商特征的企业高管到学校给学生开设企业文化的讲座。通过讲座传递新粤商文化精神,树立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如邀请广州花园酒店副总经理、广州药业王老吉项目经理、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运营总经理等为学生讲授充满新粤商精神的企业文化。

2.校企共建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专业实训基地,通过建立仿真或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规章制度,模拟逼真的职业岗位情景,教学中融入粤商精神和企业文化特征,实现专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文化渗透性。如与广州云升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内“啡语”咖啡厅,训练学生们的店面管理、酒水营销、客户服务等技能。

3.校企联合举办技能竞赛。竞赛内容以专业知识和企业岗位技能为主,校企双方商定涵盖新粤商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竞赛规则和优胜标准,企业提供优胜奖励。如每年一届传统的公关礼仪大赛,将西关文化、商业礼仪、职业妆容、才艺展示等涵盖其中,每年都有本土企业参与赞助。

4.企业师资进校园和学生课堂进企业。在教学中将产业背景特殊的专业课程委托给此类产业的企业主管讲授,如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委托广州中颐房地产公司的营销经理讲授,讲授大量真实的粤商案例和企业文化。教学中也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广东知名企业总部众多的特点,将学生课堂搬进企业培训中心,由企业内训老师授课。如在广州七天酒店公司总部培训中心开设连锁经营店长的企业内部培训课程。

5.合作企业长期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如与广州出易会已有十几年的合作,每年两届的广交会给学生提供销售、展会服务、制证等实习岗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以此作为隐性教学模块学分取得的标准。

6.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和经营活动。在企业员工培训中既输出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博雅理论,也能让教师感受强烈的企业文化,促进专业教师对粤商文化的理解。利用专业课程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如广告策划实务课程与广州赛马场汽车城合作进行广告市场调查,并为企业广告策划方案提供建议。

基金项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粤商文化传承的校商协同创新广东市场营销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A201304

参考文献:

篇8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直就是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风光事。然而,外国人的看法却不尽然。“虽然17世纪的耶稣会士所传播的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纪元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们把过多的东西看做是东亚发明的。然而同时却又存在着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倾向,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都绝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产生……与此相似,在过去几年当中,有一些谈到后来的物理学、工程学和制陶业的某些方面的历史的论文,也由于与传说的资料不一致,而被不公平地忽视了。在1950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技术史的有趣的著作中,(西方的一位)作者则没有把一些明明是属于中国人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人。例如,关于中国人最先认识到磁极性、发明火药以及最早制造铸铁等等,在这部著作中都只字不提。至于(一些)中国科学家本身,也往往忽视了他们自己祖先的贡献。”(《李约瑟文录》)这位为中国科技史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鸣不平的老外,不是别人,就是自称为“名誉道家”的李约瑟。他甚至认为,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做了注释,他以此来“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一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胚胎生物化学创始人,也是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长期致力于在中国和西欧间架设桥梁来沟通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他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里,但他却研究中国的儒家与道家。他认为,同情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的人,一定不会抱怨儒家对一切鬼神怀有反感(作者注:反感二字过矣。孔子于鬼神只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同时也会承认儒家的神圣是与世间的道德体系结合在一起的。他也同情道教,虽然道家许多哲学观点和基督教义严重相悖(作者注:道教并不全等于道家),但是道家“以柔克刚”,强调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胜过阿瑞斯(Ares),相信顺其自然和自然神秘主义,这一切对李约瑟来说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特别是后来他埋首于研究中国的创造发明时,才认识到道家思想和技艺在自然知识和技术控制发展方面,在许多世纪中曾经起着主导作用。他发现了“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而且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却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用的自然观又非常相似”的有趣现象。所以当有人问李约瑟,他把自己主要看做是一名科学家还是一名历史学家时,他认为自己最合适的称号应该是“名誉道家”。

为什么李约瑟对道家如此感兴趣呢?原来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与发现并不是什么科学家所为,而是发端于道家或方士的。

“方士”也叫“方术之士”。这类人以擅长“方术”为特点,同好几类人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如作为“士”,他们同诸子百家有类似处,也是源在民间,因而有别于年代更早或同时在官为职的卜祝巫医。但同时从“方”的角度,他们又与官方的星历、医术专家传承同类知识,而不同于先秦诸子和两汉儒林。“方士”和“道士”的关系也很密切。作为词汇,“方士”是“有方术之士”,“道士”是“有道之士”即“有道术之士”,这在早期文献中,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出现了道教之后,“道士”才有了宗教性的含义。

在战国时期,方士的“方术”包括天文、历算和占星、气候以及医学、服食、等。只是中国的方士比医药学家有着过分的奢望,他们总是诡言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以取悦于当时的统治者们。秦始皇时代的徐福就是一个大方士,据说他后来流落到了日本。汉代初年,兴起了炼丹术。方士或道士们主要是以某些矿物为原料,按照设想的配方,放入密闭的器皿中加热升炼,希图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到可令人长生不死的神丹妙药。《西游记》中孙大圣所推倒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即是当年炼丹热的缩影。自然,这种炼丹活动在目的上必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方士们却在炼丹中认真地观察了化学反应,做了大量的化学试验,制取到了一系列自然界所不存在的化合物,也人工合成了很多非常纯净的化学试剂。这种活动也唤起了方士们对化学变化的规律进行思考探讨,形成了原始的化学思想。

炼丹活动也许是起源于一种原始迷信的闹剧,它的消亡是必然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炼丹术却对古代化学和制药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炼丹术化学是古代化学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化学的原始形式。此外,炼丹术中那些有价值的科学成果,那些有着医疗效果的制品为后世的医药学家所继承和发扬光大,并且启发了医药学家对化学的研究,致力于新药物的合成。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古代很多大炼丹家、方士、道士其实就是早期的医药学家,并兼通医术。如东晋的葛洪,南朝的陶洪景,唐代的孙思邈、孟诜,五代的大明(道号日华子)等都是很有声望的医药学家,又是大名鼎鼎的炼丹家。

李约瑟这位“名誉道家”关心和研究中国科技史乃至饮食文化,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正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李约瑟在晚年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甚至派助手来中国收集烹饪史料。他也许想弄明白,西方近代的一些发现与发明,为什么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了。

中国人很早就吃“粒食”。为了吃“粒食”,我们的先人发明了陶鼎,后来又给陶鼎加上箅子、盖子成了蒸饭的甑。而就是这种在中国祖祖辈辈相袭,不论大人小孩都会的用汽蒸饭的方法,直到近代,洋人们才将之用于生活。瓦特是英国发明家,是他将原始的蒸汽机做了改革和发明制成了工业用发动机,出现了蒸汽火车,当时已经是18世纪了。烹饪蒸法只是近百年才在法国出现,而我国在古籍《礼记・曲礼》中就已出现了“饭黍毋以箸”。饭在烹饪意义上的专指意还是把谷物放在炊具上蒸熟,如大米饭、小米饭、秫米饭等粒食食物。

跟蒸法一样,中国烹饪的炒法,靠的是急火,需要用煤来做燃料。而早在宋代,汴梁就将煤用作炊用燃料。马可・波罗管它叫做“能烧的石头”。“急火”烧煤要用风箱,那就是现代鼓风机的前身。“急火”高温烧出了可口的佳肴,可是很少有人想到这种高温热学的创造者竟是炼丹的道士或方士。

“高温”还造就了中国的瓷器。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中国与瓷器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在陶瓷工艺中,陶土、瓷土的选取与精制,陶瓷的焙烧技艺,各种釉料的选配,釉制烧制的火候与气氛的掌握以及瑰丽色彩的成色机理(如钧瓷五彩缤纷的窑变釉,建瓷的兔毫盏、雨点盏等),都是得益于古代方士们对早期化学工艺的贡献。

除了以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硬件”之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软件”,这就是被民族的哲世观、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制约整合着的那种世代相传的看不见的文化。

中国烹饪的最高境界,公认为是调和。美食家袁枚曾说,芸豆必须配肉,刀豆则切忌有肉。烧芹菜忌用酱油,烧茄子得多用酱油。再加上厨师掌握火候之妙,其中由之而来的化学变化原理以及量化数据,却谁也说不清楚。而西餐则是既讲营养又讲烹饪材料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西方的营养学家长于分析,连一根作料香菜都要精确地分析出需用成分几许,而中国美食家就反诘:总共不就几毫克吗?至于小题大作吗?中西研讨会每次都争得不可开交,一派强调科学,一派强调艺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此评论说:“前者(中餐)之所以异于后者(西餐)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一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软件”上。

中国饮食最重要的“软件”当属味道。味道是什么?有人说味道是舌头和鼻子的合成感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仅说对嗅觉的解释,至今仍为生理学家们所头疼。200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就因为发现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气味就更复杂了,传统的“五味”加上鲜味,谁也说不清会产生多少味道。笔者在《“五味”与“天人合一”文化》一文中曾经谈到过,用舌头去尝可以很容易尝出“酸、甜、苦、辣、咸”或“咸、甜、麻、辣、酸”或者“咸、甜、酸、苦、鲜”这五味来,但这仅是从化学味觉的角度上说的。照此还可以从食品质地的物理味觉角度分析出“脆、嫩、细、酥、软”这五味来。但是“丰、腴、爽、适、舒”的口感五味则一定要用化学的味觉、物理的味觉,再通过心理感受来一起整合“品尝”。在这里“品”与“尝”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过程,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

篇9

一、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川菜是中国菜系之一,具有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川菜具有麻、辣、鲜、油等特点。而川菜最负盛名的菜肴钧出于少数民族传统作坊,如自贡江湖菜、宜宾燃面等。全国少数民族有30个民族分布在西南地区,而每个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目前川渝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尚且处于附属资源,直接带动经济效益作用较小,只是通过游客被动消费带来旅游增长点。

二、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重视度不够,规划发展不协调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大力开发和建设旅游景区,缺忽视了对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把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看待,忽略了饮食的精神层次,忽略了饮食文化和体验式消费的结合开发,未能将饮食相关的饮食文化、饮食禁忌、饮食节庆以及饮食礼仪与旅游结合起来提升民族区域旅游品牌,政府缺少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视。

(二)饮食知名度低,宣传推广方式落后

川渝少数民族美食众多,但都未形成品牌效应,许多美食只在民间流传。最传统的川菜做法、最地道的民族菜肴,只有形成品牌效应,才能传承和推广。美食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美食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尚未形成,政府、旅游企业及餐馆经营者对美食旅游推动旅游业整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认识度较低。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是人们品牌意识淡薄,做工复杂工序繁多的美食,知名度只限于地区,未能全国推广。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社会信息交流畅通无阻,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然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全国餐饮业竞争激烈,旅游者消费观念也越来越理性化、推进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三)专业人才缺失,饮食教育落后

餐饮企业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竞争越发激烈。消费者的餐饮选择与餐饮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关。因此,提高餐饮企业人员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对少数民族地区餐饮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川渝少数民族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厨师极少,甚至有些只有中小学水平。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进入性的提高,游客饮食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和吃好,他们更加注重菜肴的艺术水平及文化内涵。但目前民族餐厅餐饮服务人员素质和教育水平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饮食文化内涵缺乏,饮食环境粗糙

川渝少数民族地区美食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美食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挖掘不够。例如藏族团圆饭吐巴(类似于饺子),面团中将石子、辣椒、木炭、毛线等放于面皮中。每一种物品代表不同的含义,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毛线表示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深度开发美食文化既能满足游客旅游活动又能体验当地特色饮食风俗带来的高层次境界。

川渝美食中除了大品牌大规模连锁店吸引游客之外,一些口味正宗地理位置偏僻的“苍蝇”馆子同样受到青睐。川渝地区尤其是民族餐馆,常常会出现人流爆满却买不到的现象。众多的“苍蝇”馆子就餐环境简陋、餐馆景观设计陈旧,极大地影响游客就餐体验。

三、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注重资源保护,强化宏观管理

首先,各民族在旅游发展期间,既要去迎合游客,迎接市场的需要,以获得经济和生活上的提高,更要加强对饮食旅游资源的保护,让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保持饮食文化的传统性,建立文化保护机制。其次由政府牵头,制定政策与方针,积极引起餐饮企业方向,实现宏观管理。加大对特色餐饮创业的扶持奖励政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企业提升餐饮档次,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旅游产销会、博览会、交易会等,拓展饮食旅游资源市场。

(二)树立饮食文化品牌,拓宽宣传手段

一方面要求政府引导川渝少数民族地区餐饮、食品加工、配送等企业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成品牌文化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已有的特色产品的商标注册,加快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为龙头带动其他民族旅游行业升级发展。

川渝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菜肴加大宣传力度,更应该重视民族特色菜肴的推广。除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进行传统宣传手段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第三方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借助电视平台打造美食节目、视频直播吸引观众眼球、网络平台设计美食网、旅游节庆活动提高市场影响力。以此吸引旅游者的关注点,加快川渝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饮食教育水平

首先要转变餐饮企业管理者思维。餐饮企业生存的根本不单单依靠口碑效应更重要的因素是创新。企业管理者只有跟随市场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才能将民族餐饮做大做强。其次,加强对厨师队伍的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注重营养搭配养生长寿,而这些需要专业的营养学厨师。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不但能够提高餐饮的内涵更加快了中国餐饮的国际化进程。最后,民族餐饮企业应加强与知名院校的合作交流,既能宣传本地区的餐饮文化又能提升现有餐饮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改善饮食环境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背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渊源是餐饮企业提高产品内涵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关键。饮食旅游的开发还应该注重内涵的开发,将饮食禁忌与饮食文化相结合,既能满足游客好奇心又能提高美食旅游的开发层次。少数民族餐厅景观应重点突出民俗特色,围绕饮食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加深游客对美食旅游的体验,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篇10

1大教育观视野下第二教育资源的价值

大教育观是一个开放的教育观,要求高校的办学者、教育者、学习者要拓展办学视野,跳出学校看教育和办教育,要把挂会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都纳入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与没用,既要发挥好高饺内部十分珍贵而有限的第一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又要利用好发挥好高校以外的无形的第二教育资源。第二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潜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蕴藏着众多的育人元素;第二教育资源对大学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具有开拓价值。现代大教育观的教学目标更强润素质教育,更强调刨新精神培养,更强调新能力的培养。而高校面对的第二教育资源广阔,所在地域的新农村建设、城市发艉状况、工业产业结构升级、行业发展变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城市管理状况、城乡商贸流通状况、地方科技发鼹状况、地方文化发展状况等都是可以开拓的第二教育资源。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有很多很大的局限性。其一,文献资源种类的局限。重点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由于历史悠久,文献资源种类还较为丰富,更多地方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种类偏少。还有较多学科,较多专业的支献资源奇缺,给高校教学、科研带来诸多不便。其二,文献资源信息内容使用的局限。高校纸质文献资源信息来源缓慢,纸质文献从采集、撰写、出版、发行需要一个过程,其周期较长,较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么一个过程传到读者手中,其实用价值已不高。其三,反映地方特色资源偏少。当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纸质文献资源反映高校地力特色的资源奇缺,不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地方资源的使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杜会建设输送人才。而地方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地方丰富的第二教育资源脱节。教师不了解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了解所在地域社会发展状况,更难有的放矢的去研究自己的学习途径,更难学到有用的知识。

2地方高校图书馆对第二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理

篇11

——题记

世界上最灿烂的花朵是你绯红的脸颊;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是你清脆的笑声;世界上最澄澈的清潭是你明净的眼神。孩子,你是上帝送给人世的礼物,是世间最美丽的天使。

丰子恺曾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不会转弯。”的确,毕加索在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后感叹和他们一样大时画得和拉斐尔一样,但学会像他们一样画要花一生的时间。

童眼之所以澄澈,是因为童心纯粹而不掺杂任何杂质。用童眼打量世界,用童心追求美好,让纯真悄悄开花。

懂得用童眼打量世界的人播下纯真的种子,不会错过你毕生追求的最美的花期。

画家鲁斯本倾尽一生研习画作。他画中人物骨骼健朗,刚劲如松;皮肤如脂,吹弹可破,画中执扇的东方女子宛转的秋波惹人怜爱,顾盼生姿。当被问及如何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时,鲁斯本淡然一笑:“我只不过是用出生婴儿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世界。”何尝不是这样呢?孩童的双眼里没有名利的追逐引起的争抢厮杀,没有汲汲与功利事物谄言媚笑,更没有被利欲熏心的狰狞面目和丑恶的嘴脸。他们有的只是徜徉在一个纯真美好的世界里开出一朵淡雅的花来。

月如指尖的细沙转瞬即逝,我们跟着匆匆的岁月身后成为岁月的奴隶。浸泡在红尘的染缸里,慢慢地发酸发臭。又有多少人还能保持曾经的纯粹如一,保持那份安静泰然的优雅和一份让人不敢轻触的美好?

张爱玲曾说:“生活是一件华丽的旗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但只要卸下多余的包袱,日子一样可以行云流水。又有谁说人生只有百味皆尝才不负仅有一次的人生?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曾说:“生命是一条有开始却没有结束的路。”何不做一个雅士林逋般悠然简单之人,掬一首流觞月,揽一笔兰亭墨,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用童眼打量世界,隔着一条世俗的溪,便可以看清隔岸的是是非非。让一位杰出考古学家耗尽一生的几行字却被孙子用镜子背面照镜子简单地-了。何尝不是向我们昭示,把一切繁杂都化为简单归真,把一切繁尘都看作过眼云烟。童眼看世界,你会拥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的坚定;感受“雨醉云醒,柳暗花明”的清新;感悟“水可陶情,花可融愁”的幸福与香甜……。

请用童眼打量世界,用童心追求美好吧!你的心灵将在所爱的地方。海子在呢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愿有朝一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2莎翁曾言:“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要说:“一千个旅者眼中有一千个中国。”或许你已曾听过种种言说,心中对中国有些许模糊印象,但现在,请听我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言:中国,绝对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中国!

当然,空气污染阴霾未褪,食品安全心尚存疑,但正如高峰常伴雨雪,大海也有风浪。中国不是一点一片的中国,中国是横有960万平方公里,纵有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中国的魅力绝不因短暂的呜咽而稍减,绝不因一时的阵痛而凝绝。

中国的魅力,在异彩纷呈的美食。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民族的众多,风俗的各异,从而形成极具地域特点的各色美食。先有川菜、鲁菜、粤菜、苏菜,后继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菜系源远流长;技分炒、烧、煎、炸,兼具煮、蒸、烤、淋,技艺出神入化;味具南甜北咸,杂以酸麻辣鲜,其香淳美四溢,其味不可言宣。更令人惊叹的是美食的背后或蕴含着美丽的故事或承载动人的传说:尝棕子,便忆及屈原愤而投江的爱国情怀;品月饼,便思及嫦娥奔月的满腹幽怨;吃元宵,便虑及万里飘泊的乡思深情。中国的美食不仅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蕴藏着黎民百姓的万千情丝,而这一切在长远的流传中又悄然深化成中华民族的魂魄。品美食而知中国丰富,品美食更应感中华民族之魅力。

美食之外,中国的魅力,在创新之精神。共享单车遍布城市角落,移动支付触手可及。数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方式,在一夜之间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习-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的号角吹响的时刻,城市的发展正阔步向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两种基于互联网的方式异军突起,深刻改变了国人的支付方式和出行方式。创新引领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提供了创新的平台,中国正昂扬地走向未来,以其创新的魅力吸引着整个世界。

仓促之间,中国的魅力难以言尽。以其遥闻言说而幻想其形,莫如亲临中国而身感其味。只有走近中国,才能遇见中国的宽广;只有走进中国,才能懂得中国的深厚。中国的一点一滴都是中国,中国的魅力无处不在。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来到中国,我当与君携手,领略中国的魅力,共赏魅力的中国!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掀起一阵莫言热。而莫言本人在开完一场新闻会后便消失在大众的视线,安静创作新作品。

在我看来,莫言便是那只在人迹罕至的山洞中的美丽蝴蝶。人们借诺奖发现了这只蝴蝶,而蝴蝶选择的是退居山洞深处,正如莫言选择远离公众。因为那样的安静环境才适合这些美丽的精灵,适合莫言。

非宁静无以致远,伟人正是懂得寻找宁静才能够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睐内心安宁之人。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因而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於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於车马喧嚣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宁静之所。

前段时间,於丹北大被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文化超女於丹在端了多年的心灵鸡汤后终於被人轰下台。这似乎很意外,可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的於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无数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来她不断商业化,只加汤不加料的心灵鸡汤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正是於丹在成为美丽的蝴蝶被人发现时,不懂得如何退居深处,如何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们反感,最终失去成功。

与她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着作等身却仍躬耕於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绦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麽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着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我们现在许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从而变得疯狂与骄傲,变得目空一切。

让我们找回最初的宁静,让我们在内心修篱种菊,让我们怀抱谦卑宁静的心走在社会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视自己为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用宁静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尘埃,便能开出花来。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4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留下了一行不朽的诗句来描述自己的心灵: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诚如斯言,在一个人的心中,猛虎代表着刚劲、激烈、奋斗,蔷薇则暗示着柔和、宁静、平淡。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存在这看似矛盾的两面,但无论哪一面,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价值。

记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派,他的生命就像一头猛虎,勇敢、坚强、奋斗,寒冷、饥饿、风雨、海浪都不能阻止他的步伐,他毅然决然,在太平洋上漂流了几个月。虽然他全身伤痕累累,筋疲力尽,但他的内心却充实而满足,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价值。

也记得那个貌不惊人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他叫雷鸣声,他的生活也如猛虎般顽强。为了开发一款新的刷机软件,他一连几个月都每天持续工作二十个小时以上,终于获得了成功,二十岁出头就成了千万富翁。

当人们惊羡雷鸣声的成功时,又有几人懂得他猛虎般的内心?心有猛虎,他才能不停地奋斗,无止地拼搏,心有猛虎,他才能蔑视一切困难,扫平一切坎坷;心有猛虎,他才内心实在而满足,人生才能获得成功。

猛虎般的人生固然值得敬畏,但蔷薇般的人生同样精彩美好。

还记得丰子恺先生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吗?那画面上,只见淡月一弯,竹帘半卷,椅子几把,剩茶几盏,子恺先生此时想必在心中细嗅蔷薇吧!这种宁静的幸福,让人心中无比安适。

蔷薇般的人生也是值得歌颂的,因为这种宁静的幸福,也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华兹华斯生活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他自称是“漂流在天空中的一朵白云”,他不选择热闹的伦敦城市生活,而选择与金色的水仙花作伴。“凝眼看花又看花,同花共舞天上曲”,他的心中亦有蔷薇在悄然盛开,他宁静、悠然地生活,亦体验了生命的真谛。

华兹华斯正因心中细嗅蔷薇,他才虽身处山林但内心依旧满足,他过他的宁静生活,也实现了他生命的价值。

其实,无论一个人的生活是刚是柔,是奋斗还是宁静,是激烈还是平淡,都没有错,就如猛虎和蔷薇,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只要你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5点赞“中国面孔”

在2020年的春天,中华民族度过了一个既忧心忡忡又热血沸腾的春节。两个月,冠状病毒肆虐于神州大地,人心惶惶;两个月,炎黄子孙守望相助,高歌一曲无畏的家国华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张张“中国面孔”为我们诠释着一个真理:英雄,并非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前行。

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一张张坚毅的面孔,诠释着医者仁心。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重新披上战袍奔赴抗疫一线。十七年前他曾率领团队抗击“非典”,十七年后他仍然心怀家国奋不顾身,用无畏前行的壮举展示着中华民族无惧困难的坚毅。不曾忘,请战书上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写满了铿锵有力的医者轩昂;仍铭记,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裳,剪断青丝,一袭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盛装。他们亦知疫情险恶,生死难料,可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们的眸里只有的国土,啜泣的病患。一张张坚毅面孔的背后,是千万医护工作者忠于职守、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

篇12

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推出,立即引发收视热潮,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该片成功地以日常饮食为切入点,透视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智慧;它还基于平民视角,忠实纪录普通家庭日常饮食中的喜怒哀乐,并启迪我们品尝其背后的人生况味;它还以灵活的叙事技巧组织纷繁驳杂的内容,使叙事更加流畅,进一步凸显作品的纪实品格。可以说,该片的成功奥秘在于,它用博大的文化情怀点燃了人间烟火!

一、超越味觉:日常饮食的文化观照

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数集篇幅内,让观众对其有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绝非易事。导演陈晓卿以高远的文化眼光,超越以往饮食节目中关于菜肴品种、烹饪技法、食品保健等的枯燥讲述,对我国的饮食做整体文化观照,展现出博大的文化情怀。

这首先体现在标题上。“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内蕴隽永的标题与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提出的“文化中国”命题一脉相承。在这一标题中,立场在“舌尖”,即指代具体的饮食行为,“中国”则延伸为一个饮食文化的的辐射场,意味着对“政治地理”意义上“中国”的超越!①这一表述不仅标明了“立场”,还标明着“中国”之涵义的丰富和深化,更隐含着一种人文纪录片价值观念的转变,即通过对生活中独到“细节”的忠实“记录”,揭示人们真实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实现对生活的审美掌握。这体现出创作团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先进的理念。

《舌尖上的中国》在整体结构把握上,也体现出高度的文化概括力和敏锐的美学感悟能力。作品分七集,即“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与“我们的田野”。可见,作者是以文化眼光透视饮食现象背后的哲学智慧,发现这些智慧之间的“文化逻辑”,进而确定七个具有内在关系的主题,最后再为每个主题凝练出一个极具美学意味的小标题。具体而言,作品的结构体现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就其基本内涵而言,它要求“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把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和谐地共存与演进。”②作品编剧深谙此理,开篇就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陈晓卿语),展现来自山林、大地、湖泊和海洋中的“自然馈赠”。展现了以单珍卓玛、老黄、渔把头等普通劳动者,对自然的深深依赖以及人对自然的呵护。比如单珍卓玛小心掩盖松坑,以备来年再生,查干湖冬捕渔网固定六寸网眼,以放生未成年小鱼,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给人以莫大温暖!作品二至六集,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人们利用天然食材的智慧和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论是主食的历史变迁,还是食材的“转化灵感”,还是时间对食物的“二次制造”,以及厨房里的烹饪诀窍与五味的和谐搭配,都体现了人们对食材自然属性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说是第一集所确立的“天人合一”主题的具体展开。而经过一番饮食文化与智慧的巡礼后,作品又回到自然,即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这里我们看到日喀则藏民祭祀苍天,北京市民桂春将“田野”搬到了自家房顶上,他们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自然生生不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祝福,实现了“天人合一”这一主旨的回归。

作品不仅在整体结构的把握上传达出文化内涵,更注重在讲述具体食物时,将其内在的文化意蕴抽丝剥茧般地揭示出来。下面以“转化的灵感”中对豆腐的讲述为例说明之。片中先回顾以前大豆不利于人进食的“尴尬境遇”,这便促使人们探寻进食大豆的理想方式。继而画面转换到将大豆转化为豆腐的关键物质——石膏。伴着石膏与豆浆化合的场面,作品只用一句话说明豆腐的生成原理,即“在煮沸的豆浆中,变性的蛋白质和石膏相遇后,迅速发生胶凝作用。”可谓惜墨如金!但是,下面在阐释豆腐的文化内涵时,则挥洒泼墨、句句到位。影片先呈现人们以不同方式烹食豆腐的系列画面,旁白同时跟进解说道:“中国厨师对于豆腐的理解,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或许可以说,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所有的这些,让一粒黄豆得到了升华。”这一句紧扣标题“转化的灵感”,简洁而到位!在总结时又说:“中国的豆腐在‘清寡’中暗含了某种精神层面的气质,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至此,豆腐的文化内涵才被完全阐释出来,可谓丝丝入扣,升华了我们对食物的理解。详略得当的安排,则体现了编剧对作品主题的准确把握。总之,《舌尖上的中国》从整体立意,到结构安排,再到具体内容的讲述,都体现了博大的文化情怀,传达了我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令人叹服!

二、平民视角:精英话语的大众表达

纪录片就其本质而言,是文化精英的话语表达方式。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社会中,纪录片又是商品的一种,如何让纪录片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获得他们的认可与共鸣,这是纪录片能否走向繁荣的关键。《舌尖上的中国》为此做了有益尝试,它始终以平民视角来揭示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既呈现了真善美的温情画卷,也没有回避生活的艰辛和“沉重”,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焦虑和期许,实现了精英话语的大众表达。

首先,作品通过对特定生活细节的捕捉,揭示人物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真善美的温情画卷。纪录片的“真实”,不是机械记录原生态的生活画面,而是善于“‘发现’有意义有价值且颇为神奇的生活细节,而且能够将这些珍珠般的细节贯串在一起,那就可能升华为一种别样的生活,别样的世界。”③这样才真正把握了生活的本质,走向“艺术真实”!《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一方面十分成功,比如片中对陕北农民老黄生活的记录就十分精彩。片中老黄用古老的石碾子磨面,然后用手加水揉面,影片这里给他额上的汗水做了特写,暗示他对这一古老饮食方式的坚守。接着,揉好的糜子面被搬上热炕,并盖上陕北特色的花棉被以发酵。第二天一早,影片就展现灶台上那一个个热气腾腾、亮黄美味的黄馍馍,这就是当地农民最真实、最普通的饮食生活,让人倍感亲切!而老黄卖馍的过程则更加富有情趣,不论是他蹬三轮的兴奋,还是那一声声卖力的陕北味吆喝,还是对顾客还价的急躁无奈,都那么生动感人,毫无做作之感。这些最“真实”的生活细节,已经在片中获得美学提升,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姚贵文夫妇的调侃打趣,上海汪姐腌制醉蟹,蒙克将奶豆腐送至爷爷口中等。即便是西安人手撕泡沫的动作,拉面师傅的一招一式,甚至一眼老井、一口酱缸都那么真切,散发着浓厚的文化韵味。这些源自生活的“真实”细节,拨动了每一位观众的情感之弦,整部作品都洋溢着浓浓的人间真情。

其次,作品在传递人间温情的同时,亦没有回避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展现了人们生存的艰辛与坚韧,获得了应有的“沉重感”与更深刻的“真实感”。比如上文提到的老黄,作品没有过度渲染他田园生活的“诗意”,而是不失时机地揭示他平静生活背后的艰辛和生活哲学。片中他一边升火一边用陕北方言说:“辛苦就赚来钱,不干,懒的人没人给他钱。”这是对生活多么朴实而又真切的理解!有无数像老黄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扛起生活的艰辛,靠勤劳坚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有嘉鱼县的圣武、茂荣兄弟,他们徒手挖藕的工作极其辛苦,面对镜头,他们坦言辛苦就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并自豪地说:“家里盖房子的钱和孩子读书的钱,全是我挖藕挣的。”工棚里,计算机的声音与漆黑的湖面融为一体,这一细节可谓传神,令人回味。尤其值得回味的是,在寒冬里辛苦作业的挖藕工人们,竟希望天气再寒冷些,这样藕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此矛盾的心理,让观众感到些许心酸。为了挑起家庭重担,这些挖藕人不惜承担更多苦痛,这份担当和意志令人钦佩!可见,作品没有回避生活中艰辛、“沉重”的一面,而是挖掘其背后更深刻、积极的意义,深化我们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④。而这正是当下许多纪录片所缺失的。

最后,作品还表达了对民族饮食文化未来命运的深沉思索,体现出创作者寻求文化认同的努力。郑晓云先生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⑤于个人而言,就是对自己所属的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从而实现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证。然而,在当今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日渐消失,经常为失去民族传统而焦虑,作品对此有生动表现。比如第一集中的广西京族三岛,以前这里的高跷捕鱼十分发达,而现在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捕鱼方式却日趋没落,沦为民俗旅游项目,而且全岛坚守这一捕鱼方式的仅有五人。作品在十分低沉伤感的音乐中,依次对这五位渔民做了特写,他们苍老的面庞和苦涩的笑容背后隐藏了太多无奈。还有第三集中,安徽人方兴玉想把制作毛豆腐的手艺传给大女儿,而小女儿却不希望姐姐干这一行。因为做豆腐过于辛苦,她不希望姐姐生活的大部分“和豆腐坊牢牢长在一起”。类似内容在作品中多有表现,它传达出对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现状的深深忧虑。此外,片中也有一些传统食物在当代重获生机,寄予了对传统文化的期许,最典型的是粽子。在嘉兴标准化工厂里,一个粽子分为36道工序,像刘光荣这样的普通裹粽师,一天即可生产3000只粽子。其效率之高,是传统手工不可比拟的。正是在强大的机械化生产推动下,粽子这一具有“礼仪节令气质”的食物,成了一种日常主食,获得前所未有的生机。正如片中所言,裹粽师们“用手的温度呵护了传统食物的生命力!”总之,《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停留于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追根溯源,和对当下现状的客观讲述。它从平民视角,以深沉的人文关怀思考和忧虑着民族传统的未来,具有寻求文化认同的意味,这使作品具有更加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平民气息。

三、故事言说:纪实品格的叙事建构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品格,能否尊重并凸显这一品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事策略的采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我国纪录片在叙事手法上多有创新,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纪录片的故事化。其主要表现就是情节化叙事,即对具有情节因素的生活内容用强化和组合的方法加以展现。⑥这一手法可以发挥影像直观性和故事情节性的优势,从而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舌尖上的中国》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其一,作品根据平民视角的定位,巧妙地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叙事,这为充分而自然地展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提供平台。作品每一集的开端都走进一户普通家庭,先介绍主人公的职业,然后摄像机跟随主人公,记录他们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画面。这样,许多不便独立表现的细节,都可以在家庭叙事中得到细致完整地呈现。比如第四集中,作品带领我们走入朝鲜族女孩金顺姬的家里,目睹了腌制泡菜的全过程,从砍伐大白菜,到清理菜叶,到切分白菜,到腌制白菜,再到涂抹调味料,这些细腻而真切的生活场景很难以其他方式讲述,只有在家庭叙事中才有自然展现的空间。

此外,家庭也给每个成员烙下最初的,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形成独具家庭特色的饮食文化。“家的味道”或者“妈妈味”成为无数人一生的记忆。比如苗族女孩龙毅,至今回忆起童年时母亲为她做的腌鱼,依然兴奋不已;摄影师白波对母亲做的“焖面”念念不忘,觉得“有说不出来的好吃”。温馨而直观的家庭画面,与主人公朴素而真情的旁白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那份源自家庭的温暖。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叙事回到了亲情的源泉,为最大限度地进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灵活自然地组织叙事,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二,作品不仅展现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更注意处理故事间的关系,使它们的衔接更加自然顺畅,结构更加缜密。总览全篇,作品主要运用了三种衔接方法,下面分而述之。

首先,运用时空转换,实现不同食物间的大跨度衔接。比如第三集中关于不同地区豆制品的介绍,作品在讲述完建水姚贵文夫妇家的豆腐后,引入过渡句:“在距离建水不到40公里的古城石屏,这里的豆腐在气质上却大为不同。”从而自然地讲述石屏豆腐。在介绍完西南豆腐之后,作品又以同样的方式将视线拉至安徽,旁白说:“这些一脉相承的制作细节,让人联想到几千公里外的中原腹地。”进而作品画面切换至安徽寿县豆腐坊主胡学兵的家里。而在讲述完安徽豆腐的制作方式后,作品再一次转换时空,将视线拉至内蒙草原,介绍那里的奶豆腐。这种转换在作品中很多,时空的自由穿梭将相距遥远的美食联系在一起,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叙述更加流畅,便于我们在比较中领略不同地区的饮食差异和智慧。

其次,作品还巧妙利用饮食用具,勾连叙事线索。最突出的在第二集中,作品先讲述山西丁村魏大妈一家为一场寿宴做面食,但这一线索没有延续下去,下面接着介绍陕北老黄做糜子馍,维吾尔族人的“馕”,广州的河粉,兰州拉面,广东的“竹升面”。在展现“竹升面”独特擀制方式之后,旁白解说道:“同样是做面,广东人用毛竹,中原人用的是擀面杖。”画面则切回到丁村魏大妈用擀面杖做面的场景,接着讲述丁村寿宴。可见,作品巧妙地用擀面杖这一普通用具,将刚才停顿的叙事线索再次勾连起来。尽管前后跨度很大,但却没有突兀之感,反而使叙事结构更加丰富、张弛有度。

最后,作品还根据人们对食物性质的不同理解和运用,梳理其内部相承关系,以结构叙事线索。比如“五味的调和”中介绍辣味的一段,充分运用了这一方法。作品先走进四川辣椒农素琼的生活,在她卖辣椒的集市上,以一句旁白,即“新鲜辣椒也引来了老主顾”,自然引出川菜特级厨师刘俊杰这一主人公。影片便走进刘俊杰家中,介绍四川人制作泡椒的方法。紧随其后,作品介绍由泡椒催生的川菜著名味型“鱼香”,可谓环环紧扣。接着,作品又讲述四川人对辣味的又一创造,即豆瓣。然而这些还只是铺垫,下面对辣椒的讲述才走向最,即介绍川菜的独特味型“麻辣”,并称赞这是“四川人对辣椒最为卓越的创造”。可见,这段讲述有一个逻辑递进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梳理了各种食用方法之间的相承关系。

其三,作品准确把握故事化的尺度,实现影像的直观性、故事的情节性和意蕴的丰富性三者融合。从本质上说,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故事化讲述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因为事实本身无法自我说明,故事化手法的进入必然要重新结构现实,这要求我们仔细拿捏故事化的尺度。不可刻意追求情节性而消解了真实性,亦不可虚设矛盾冲突而破坏了“生活逻辑的自在性”。⑦《舌尖上的中国》较好把握了这一尺度,下面以第二集中宁波女孩宁宁一家的故事说明之。这段近8分钟的内容,搭建了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框架,即顾阿公和顾阿婆为迎接孩子们岁末归来团聚,他们便带着宁宁一起做年糕。接着合家团聚,共进晚餐达到。最后,孩子们带着老人做的年糕回到城市。可见,其线索是很清晰的。但是,作品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过多的人物或情节。而是在这一故事框架内,灵活运用蒙太奇的画面处理方法,将与年糕相关的饮食习俗和具有文化意蕴的生活细节穿插其间,使画面、情节和意蕴三者之间形成动人的张力!作品开始展现两位老人用最传统的方式做水磨年糕,石磨伴着木推手发出的吱呦声在匀速旋转,旁白介绍老人沧桑的人生经历,传达出老人的执着与淳朴。接着,影片伴着老人的行动,依次介绍年糕具体的制作过程,并插入两种年糕独特吃法,完成由人到物的转换,十分自然。介绍完食物后,作品以“顾家的厨房里蒸汽腾腾,饭香四溢”一句话,将叙事由物拉回到人,展现故事的,即一家人热闹地共进晚餐。旁白解说道,一家人这样围坐在一起吃饭,一年仅两三次。这里逐渐揭示了年糕承载的文化意蕴,这一温馨的场景,几乎让我们忘记背后叙事线索的悄悄推进。接着,作品继续深化年糕的文化意蕴,插入一组当地人吃年糕的画面,并以宁宁结尾。伴着宁宁天真的笑容,旁白深情地解说道:“等宁宁长大,可能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也许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中。”这段精彩的旁白,加上之后宁宁和顾阿婆的对话,将年糕的文化意蕴彻底阐发出来。而当我们还在沉思这意蕴时,画面又切换至宁波跨海大桥,并用一句话提示故事线索的推进,即“短暂的家庭聚会之后,孩子们带着阿公阿婆亲手做的年糕,回到城市”。至此,故事方才结束。可见,作品将故事化尺度拿捏地非常好,情节线索只是一条暗线,它串起形象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蕴,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浑然一体。而画面的插入和意蕴的阐发,也使情节线索更加疏荡有致。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选取极具民族特色的日常饮食为切入点,透视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智慧,展现出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结。作品采用灵活的叙事技巧,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叙事,为充分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提供平台,也使叙事风格更加自然流畅。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采用国际化制作方式和表达手法,成功超越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阐释出本土题材的世界意义,真正实现了中国题材的世界表达!

注释:

① 参见田崇雪:《新闻中国 资讯华人 别样乡愁——评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中国电视》2009年第6期。

② 孙金荣等编著:《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③ 胡智锋:《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逻辑分析》,《中国电视》1993年第7期。

④ 张:《论中国纪录片沉重感的缺失》,《电影艺术》2005年第3期。

⑤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篇13

1烹饪产业化特点及发展契机

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能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组织,这一组织是以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关系结构为对象,保持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利用“规模经济”使产业单位成本处于最优化水平。烹饪事业属于服务经济范畴,体现的是服务劳动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具体可以表现为烹饪(餐饮)工作者围绕着餐饮产品的生产、销售、流通以及消费而进行的活动。这一经济活动中,由生产者的自我服务转化为社会服务的今天,烹饪活动便显得空前的活跃,推动产业化发展便是其产业升级、产业成熟的趋势和标志。

当前正是烹饪产业化发展的契机,我国“十五”计划在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商业零售业和餐饮业”,这一宏观决策为烹饪产业化营造出尤为宽泛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的发展战略在为餐饮市场的持续繁荣不断注人新的活力,而餐饮业的红火又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有力举措,良性循环的运行态势给传统的中国烹饪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一态势促使中国烹饪质量和品格的双重提升,在与相关产业的相互促进下,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产业化发展的时机已然成熟,条件已然具备,但用比较的视点去深人分析这一过程时,不难发现中国烹饪有自身的特色,其产业化发展也有别于其他行业和西式餐饮,产业化的趋势更要注重自身的原则和特点。

2技术创新趋势下的标准化问题

在21世纪全球经济高增长态势中,知识及其精华—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70 % — 80 %,知识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动力。而目前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0 %,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仅有20 %,其余的多为60—70年代水平。企业科技投人不足,研发机构和相关人员的短缺成为滞碍行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因素,加之餐饮业中的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是主体,在餐饮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上能力更为有限。所以,在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知识和技术创新将会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烹饪在很长时期内都是一种技艺和经验相结合的生产操作,尤其是经验型烹饪一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些书籍和菜谱中出现较多的是“适量”、“少许”、“x成油温”等。尽管菜点风味流派和特色的多样化是体现中餐竞争力的长处,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了中国烹饪的“模糊优势”,但针对于某个固定品种的特点和口味难有准确的定性,显然会影响产品的推广和传播,产业化也只能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的状态。中国烹饪在文化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积淀需要进一步发扬,但着眼于产品的市场化发展需要摈弃一些传统思维,尤其是当传统技艺在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和冲击时,如何更好地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弥补,进而推动产业升级,这是中国烹饪产业化发展所要面临的新课题。打破一些现有的观念是当务之急,技术创新就是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反映在新工艺、新产品的构思、设计及其后的生产制造直至销售、应用中的各个环节。产业化发展同样是一种创新,因而,符合产业化特点的尝试和做法要在行业内得到逐步推广,产品制作和生产工艺上的变革尤其如此,量化操作、菜肴制作标准化无论是烹饪研究还是行业实践都需要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一些传统名菜点在市场中要保持其特色和个性,就必须要确保不同地域同一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恒久性。实现这一可能的关键环节是确定菜点制作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寻求连锁经营的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强原料加工和半成品配送中心建设,另一方面要在市场和经营实体中强化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流动机制。作为知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载体优化调整方式—猎头(人力资源中介)在餐饮业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地认可和广泛地出现,这一点无疑将会栓桔烹饪标准化趋势中的产业化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进程。

技术创新的物质载体主要体现在烹调器具和设备上,中国烹饪科技含量和知识容量的单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以手工为主的操作方式一直难有明显改进。新式烹调器械和设备的研制推广无疑是影响烹饪产业化进程的一个瓶颈,尽管当前行业内已出现了诸如测温勺、切割机等提高厨房生产效率的设备,但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迎接人世后更大范围内的市场竞争,需要切准产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同时,我国服务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人为作用将会占据较大的比重,菜肴的量化会涉及许多的指标,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各项指标都进行统一的话,很可能会变得更加烦琐,“效率优先”的原则很难显现。西式餐饮在这一点上已做出了成功的范例,先进的器械设备保证了餐饮产品的质量的一致性和制作上的高效率。中餐的产品生产要逐步开发和运用一系列能够提高菜点制作和生产效 率的工具和手段,以此来减少单位产品的制作成本,使产业成本处于最优化水平。

3由烹饪向餐饮的横向产业转化

2002年全国餐饮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营业额保持16%的增长幅度,增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多,年度营业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占到GDP总量的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确13%。在这一庞大的市场中,西式餐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快餐方面依旧占据着市场的半壁江山。从餐饮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来看,出现这一情形属正常的经济现象。但如果要对照中西餐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中餐在海外市场所占的份额来看,启发是不无深刻的。中国烹饪的优势无须赘言,只是在由烹饪向餐饮的产业转化效果方面,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西式餐饮在食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方面早就形成了严密的标准体系,进军国内后,在国人的.比较心理中已转化作一种休闲饮食方式,产业内涵得到有效扩充,这时候,消费者往往不再刻意强调食品的营养组分和人体的吸收效果。因而,虽说中餐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都能体现出亲情化的特点,尤其是服务特色。但所欠缺的除去一些硬件环节之外,却正是这些辅助技术的有效运用、营销方式的独具匠心、企业发展的前瞻意识等。 当前的中餐业在投资规模不大、融资渠道尚不畅通的整体气象中,企业的“内功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企业的“软环境”建设等方面都要形成一套全新的营销文化和服务文化;企业在经营成熟的情况下再进行连锁扩张,去创造品牌优势,以品牌支撑企业的规模体系,以规模促进品牌的延伸推广。同时,从消费档次上,与西餐的差异和差距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着,在这样的态势中,很多的中餐企业免不了要进人“高开低走”的状态中。然而,在社会总体消费意识中,消费者对于中餐的接受和喜好将始终强于西餐,这一直都是中餐在市场中的优势。因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人们对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始终是中餐的责任,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扩充烹饪内涵,让传统文化接受市场改造,在餐饮与市场上产生效应。

4建设产业化进程中的现代“烹饪工业文明”

从烹饪原料的供给角度来看,随着社会饮食思想的不断进步,求新求异的消费人群将会越来越少,人们对于日常饮食质量和效能的认识都将发生明显的转变,珍稀动植物资源在法律和认识两方面作用下将逐渐退出餐桌,饮食原料资源会更趋于广泛化和普遍性。因而,在产业化进程中应主要着眼于现有的普通原料,进行有效转化加工,进而产生规模效应,逐步形成现代社会的“烹饪工业文明”,这将会是中国烹饪产业化发展的又一明显趋势。

迎合这一发展趋势,就需要与相关产业进行密切结合,发展态势迅猛的食品工业便担当了这样的角色。“十五”期间,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和农业部已制定了关于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细则,对照这一细则,食品工业将会重点发展新一代营养、安全、美味的速冻、微波、保鲜、休闲、调味食品和中西式快餐食品等方便食品,不断提高人们一日三餐中工业食品的比例,使主食消费的工业食品城镇居民占50%以上,农村居民占20%以上。这一发展思路为不少地区粮食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为烹饪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借鉴。烹饪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决策部门拿出一些具体措施,同时更要注重课题之间的交融和互补。尤其是针对一些地方独特的饮食品种和原料资源,通过烹调技术的革新优化转化为“工业化食品”完全是两者相互结合的切实可行之举。以淮扬菜为例,扬州近年来就发展了以速冻点心为主打产品的系列冷冻食品,鹅类制品也已形成了盐水鹅、风鹅等体现淮扬风味的工业化产品,其中不少都已享誉国际市场,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中餐中的许多品种是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一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是必需的,品种开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要方便烹调制作。另外,存贮技术的研发、烹调方法的改进、保鲜技术的运用等是关键环节。所以,要能较好地保持产品的原味,就必须认真评估原料加工冻制后品质的变异程度,除速冻环节之外,诸如原料的选择、整理、切割、热烫等都要与烹调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图;工业化食品的主要消费对象是青少年人群,产品特色应在分析其饮食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侧重。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开发和运用一些新式烹调方法,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烹饪工业化”生产,进而提升产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同时,对于餐饮行业经营实体而言,产品工业化生产也是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的有力举措,杭州楼外楼实业有限公司所属食品厂能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的常规品种达30余种。类似这类经营方式已在行业内广泛出现,特别是一些快餐企业,流水作业的工业化食品已成为其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主导产品,这些产品可以说都是现代科技和烹调艺术的最佳组合。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烹饪工业化”只是中国烹饪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功能性因子,两者在概念和内涵上有着本质性差异,同时,这应该是建设现代“烹饪工业文明”的重要着眼点和立足点。

5彰显文化特性,形成并完善烹饪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