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服务体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化服务体系论文

篇1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失衡

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都应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参与。但是,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还主要是由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主导的,他们往往以培训、举办讲座、论坛、咨询等方式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所发展,但是也主要是以秧歌队、广场舞蹈队等公民个人自发形成的文化供给方式存在,有规模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尚未发育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3]显然,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距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供给中,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企业冠名等形式丰富地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方式,如,“齐齐哈尔啤酒文化节”就曾经以“金马·香江花园杯”和“中汇城杯”进行冠名,通过企业提供经费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是,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城市和文化品牌市场意识还非常淡薄,不能够充分重视各类企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例如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龙江讲坛”等,都没有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单纯依靠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力量势必会造成供给主体的失衡,无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劲不足。

篇2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节省经费、避免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互补等优点。图书馆要紧紧抓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建设这一契机,通过用户培训,业务指导,现场维护管理等措施,提高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尽快使共享工程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群众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而文化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构筑起更加显著的优势和更加鲜明的特色,是完成民族文化复兴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建设。

在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在共建共享的状态下,各方既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可供可求,既供又求,供求交互。应慎重,细致地分析大理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情况及社会各界对文化信息的需求情况,把文化资源这一数字化文献数据库做深、做细、做大,建成我们大理地区乃至全国的特色数据中心,形成自己的拳头产。

1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定位

文化资源建设的特色定位,应以原有信息资源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用户群的信息需求为基础,以重点学科为导向,以资源共享分工为参照点,确定出自己的特色资源以及特色资源的发展优势和方向。在资源共享保障系统中,只要是独具特色的,就应该全面收藏,在内容上尽可能达到完备,在载体形式上尽可能多元化,在收藏方式上尽可能多样化。同时,还要有计划地进行特色资源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从而有利于特色资源信息的存储、传播、检索、利用,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达到1+1>2的效果,即使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只有做到我有他无,他有我精,特色资源才有较高共享价值。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共同分享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果。

1.1民族特色大理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地方文献资源极为丰富。如“南诏大理国”的历史文化风采,闻名天下的佛教圣地“鸡足山”,这些特色都是大理图书馆人进行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

众所周知,民族文献对研究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对地方的社会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以及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大理民族文献数据库时,起点要高,规划要严密,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民族文献信息的收集,书刊的编目整理,文稿,目录,索引的编制,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先完成书目数据库,再完成编目数据库,最后考虑全文检索数据库。

1.2地方特色大理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包括民间文学、音乐、戏剧、美术、曲艺、舞蹈、饮食、方言等等,是大理地方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继承主要靠当地人口头交流,口耳相传,地方文献虽对此有些记载,但比较零乱,不成系统。致使一部分特色文化逐渐消失。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采访,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为特色文化项目服务,并形成专著,保证特色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利用地方文献构建大理特色化馆藏数据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互相弥补,共同发展”,将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献资源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加工整理,并且加以推广。提供给网上用户,提供给读者,使这些文化遗产真正发挥作用。

如果我州每个县级图书馆都把自己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成有特色的数据库,并将各自的资源实现共享,那么将会形成一个分散而又相对集中的独具特色的大理州地方民族文化“网络图书馆”,这不仅是大理州图书馆对云南省经济、文化的贡献,也是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贡献。

2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2.1特色馆藏建设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核心,它不仅是将特色资源数字化储存起来,而且要考虑资源与资源之间的相互链接与导航,注重多种媒体与多种形式的资源在共享原则下的重组与整合。当然,特色馆藏全文数字化以及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都将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在展望数字化的美好前景,着手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充分尊重著作权人权益,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处理好版权问题。

2.2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资源集成与重组工作和重点应放在馆藏的重点或特色资源上。目前,馆藏格局基本上都是呈各种载体资源共存互补的态势,载体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和外延了馆藏。但是,各种载体的表现形式,利用途径,获取方式有所不同,内容上又存在某些重复,由此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复杂程度和利用难度。如何将这些资源统一起来,是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2.3树立合作精神资源共建与共享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一个整体概念,只有共建才有共享,只有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建依赖于共享各方的明确分工和相互协作,要求各县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全局意识与合作精神。在设计本馆的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时,不再仅以满足本馆的需要为目标,自觉地将各馆建设放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整体建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强化分工协作的意识,积极承担全国信息资源保障任务。

3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建设文化数据库和文化专题数据库,要充分考虑图书馆今后建设发展的要求,结合已有的数据格式标准,对数据库结构,信息内容的表达,录人数据格式制定规范,这样才能方便检索。要充分考虑国际上通行的数据分析与编码,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质量与质量控制标准数据交换与安全标准;还要对实用化的数据进行适时的采集与更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优势的数据库实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并确保资金设备和人员的投人。

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互联网上资源。图书馆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不属我有,胜似我有,我们尽可以方便使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充公挖掘网上图书馆中的文化信息资源,以充实自己的特色馆藏。

篇3

1、组织结构。颍州区农机局下属三个事业单位:农机校、农机推广站、农机监理站,主要职能是教育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承担全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引进推广示范,对本辖区内的农业机械核发牌、证和驾驶、操作证以及农业机械的事故处理。2、人员结构。现有在职人员5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28人,直接从事公共服务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93%。3、资金投入。经费来源渠道是全额财政供给,凡属于农机化公共服务资金,专款专用,全部投入,决不截留挪用。

二、工作成效与经验

1、认真搞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农机化发展、推进公共服务的重大举措。今年颍州区获得1554万元补贴资金,带动各方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经过宣传、申报、审核等程序,用于补贴大型农机具(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2、多渠道开展农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内涵发生了变化,由学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农机校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教学设备。采取联合办学、合作办学、其他行业短训班等不同形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与其他涉农工作相结合、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与阳光工程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针对基层农民的培训形式,也做到长班与短班结合,农闲与农忙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3、致力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农机推广站解决好农机推广经费、人员技术培训问题,做好技术指导示范、引导工作。根据区情,重点突出推广先进适用的“两深一精”机械,配合禁烧工作,做好秸秆粉碎还田综合利用。通过争取农机项目,实施拉动效应,增强推广能力,积极开展示范。4、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监理站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把履行监督职责和为基层、为机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机安全监管规范化。工作人员实行考核上岗、持证上岗制,并定期进行轮岗,提供机手入户考试、办证和二保、检测年检年审“一条龙”服务。公开办事依据、指南、流程、收费标准、监督电话,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简化办事程序,做到简化不违规,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培训方面。(1)教师再教育程度低目前学校大多数教师知识老化问题突出,缺少专业性培训以及对新式农具知识的了解,满足不了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2)农机培训领域小主要是以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为主,培训较为单一,在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社会化的今天,如果不拓宽办学范围,多层次、多专业进行培训工作,将会制约农机校的生存与发展。2、推广方面。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及办公条件都比较落后,仅能维持最基本的工作需求,无法进一步向深度及广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撤销农机站,大批工作人员分流下岗转岗,缺少专业农机工作人员,导致基层农机公共服务不能很好全面覆盖、延伸。3、监理方面。农机监理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手段受到限制。部分农机手素质不高,有待加强思想上、技术上的培训教育。各部门协调工作不够一致,导致对部分农机车辆常规化管理脱节。

四、发展思路

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培训机构教学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农机培训工作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大力培育复合型、适用型、一岗多能、能教能用的教学人员。此外,农机培训机构还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主动与各相关部门合作。建立机手培训档案,依托农机大户,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学农机用农机。针对本地区的人口及土地面积都小的特点,农机推广工作以后以推广特色农机具为主,比如:秸秆打捆还田机械、园林机械等,起到高端带头作用。

篇4

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在不同程度地关注“公共文化服务”,有关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然而,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在我们国家特殊的历史语境中,既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构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方性的个案研究较多,系统性的宏观理论研究较少

在中央的号召以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关学者针对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或出现的问题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京生以深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为依据,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主要内容是满足公民文化权利多层次的要求[1]。蒯大申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构建需要正确认识的指导和整个制度的支撑[2]。此外,在专家学者的探讨基础上,一些关于公共文化的研讨会相继展开,一些总结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验的研究论集也纷纷出版,如李景源、张晓明主编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文化卷》,主要介绍浙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实践和经验[3]。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地域性的经验总结阶段,并没有形成整体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系统理论。现阶段,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述性的研究,然而,在学术界出现的一些研究成果多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情况介绍或经验总结,或是针对某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反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地方性的个案研究较多,系统性的宏观理论研究较少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研究者没有现成的适合本国本地区的本土理论基础,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另一方面,国内缺乏专业的公共文化研究人员,目前国内相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者多来自于文化理论学者、公共管理学者以及各政府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受其学科和原来研究背景的限制,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全盘把握能力较弱。因此,目前在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研究领域,还缺少站在系统性高度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的文章,没有出现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供政府实施的可操作方案。

(二)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研究水平明显落后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实践

虽然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财政总体投入规模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结构上的缺陷、现行财政体制的调解机制和转移支付能力较差等,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实践仍然发展较快。

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相对应,在理论研究领域,相关学者对公共文化的研究仍处于依托实践的经验式的总结和问题反思阶段。如徐轶尊的《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战略与首都文化品味》一文在考察了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之后,提出发展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三大建议[4];陈坚良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一文中关注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问题[5]。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并进的研究课题,但目前的发展程度来看,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大多理论研究是对实践中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没有真正起到理论的宏观指导和事先预见作用。

(三)西方成熟文化理论与中国公共文化建设实践的初级阶段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对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政府开始加大对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支持文化参与的机制蔚然成风,相关研究文化的理论纷纷出现,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马鞍形的变化。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为其创立和兴盛期,这一时期,新兴的文化理论备受青睐,成为西方社会政治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进入70年代以后,它遭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攻讦和批判,人们指责它保守、僵化,低估了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作用,不具有解释力和预见性等等。在这些批判声中,许多学者放弃了文化研究,文化理论几近被废弃。进入80年代,文化研究出现新的转机。进入90年代又进一步繁荣起来。发展到今天,西方的公共文化已经初步完成建设过程,进入管理阶段。

然而,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从实践到理论研究都是刚刚起步,各方面发展还很不完善,加之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之下,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这些相对成熟的文化理论是不能直接拿来指导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的。如果不从国内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具体情况出发,盲目将这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套用到实际建设中,不仅会出现一些“小脚套大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会将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引入歧途。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本土化研究,系统性研究。

(一)本土化研究

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涉及的时间比较早,成果比较丰富。中国学者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逐渐关注该问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尚处于对西方公共文化相关理论的翻译和介绍性研究的阶段,还没有形成适合本国实践发展的理论体系。

虽然国外较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对中国公共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中国社会的价值纬度、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中国国民的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加大本土化研究的力度,寻求适合中国公共文化建设实践的指导理论。

(二)系统性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牵涉诸如文化管理、公共经济学、文化哲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社会学、政府结构功能转型等理论。因此,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具有宏观把握的视角,做跨学科、宽范围的研究。同时,还需要微观的具体分析为基础,从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自身学科内部各环节及其联系着手,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每一个细节,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之,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建构不仅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系统联系,而且要加强其自身学科内部的系统性研究,将公共文化理论的建构与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将微观的详细分析与宏观的大视角相结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体系。

三、结语

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初期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也是值得相关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注意的。面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相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者应进一步综合各学科理论成果,整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资源,推动理论结合现实,更加注重本土化研究和系统性研究,不断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体系,最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1-108.

[2]叶辛,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40.

篇5

University Library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DONG Yuan, YANG Fan

(Library of Baoding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overnment's public culture and system reform,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ccupies a considerable advantage in cultural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This text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University Library on how to play the right,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e system.

Key word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university Library; construction

1 高校图书馆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进一步覆盖社会有助于发展政府文化职能,实现政府对人民整体文化需求的维护、满足和发展,也是政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体现。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所以要覆盖全社会就是为了提高基层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以提高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基于这一社会发展要求,各大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正是由于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这种历史使命,因此更应该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其实现途径就是逐步进行并推广社会服务以满足公共文化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馆藏文化资源和知识获得渠道开放给广大公民使用。这一做法在国外早有先例,许多外国大学的高校图书馆就是公共性质的,各大高校可效仿国外这一做法,为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在弥补地区文化设施不足的前提下,提高本馆文化信息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如建立高校图书馆与省市县级图书馆的沟通渠道,为各地图书馆和文化机构提供知识来源的有效平台。

2 高校图书馆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可行性

2.1 文献丰富且术业有专攻

高校图书馆具有的丰富文献资源是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优势。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国家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大约有两千所,其馆内文献书籍超过六亿,且所有文献都分门别类地进行存放,更方便读者的读取和使用。如此庞大而丰富的文献资料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需求者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一旦这些资源面向社会人员开放,只要是有需求的知识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这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知识型经济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知识型社会的建设发展也会反过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因此对于图书馆本来而言,利用自己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海量知识信息为社会大众开展文化服务,不仅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也是自身发展提高的必然要求。

2.2 人力资源丰富,可提供管理支持

高校图书馆所任用的管理者都是具有高素质和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因此具有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有助于高校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时,有专业人才对其服务过程进行管理,这些专业人才所具有的熟练技能和先进理念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提供一流的社会文化服务,进而为信息资源的广泛安全传播提供保障。除此以外,这些人才还可凭借自身优秀的专业素质为当地经济进行服务,在专业高效的基础上推动知识的传播和进步,也有助于提高社区人们的知识水平。

2.3 文化设施先进为知识传播提供有效途径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大高校都引进了先进的科技管理系统,如办公自动化以及电脑管理系统中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软件、师生共享在线服务系统等等。除此之外,很多高校还购买引进了无纸绿色信息资源,也就是网络电子期刊,而各大高校图书馆之间也保持联系和沟通,建立了网络数据库的连接通道。这些先进的知识设备对高校图书馆加强自身信息资源的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会在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发挥知识信息传送、收发、储存和加工的积极作用,进而在服务于公共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建设水平,以更好地投入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中去。

3 高校图书馆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法和策略

3.1 转变服务思想,提高服务开放性

由上可知,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设施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文化优势,这为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保证。然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开展,首先应从人员方面予以保证。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只有具备正确的服务思想才能积极投入工作,从而提高人们对服务的满意度。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和职工还应提高服务的开放性,通过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识,在增进了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保证人们对馆内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

3.2 术业有专攻,开展多样化公共服务

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是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前提,想要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仅靠地方图书馆和社会信息组织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图书馆在各方面信息收集上占有较大优势。因为高校在满足不同的专业和知识水平的师生文化需求上投入了较大的物资和人力支持,许多高校图书馆内藏有各行各类的专业书籍,从基础入门到专业提高都能提供多种选择,这恰好可以满足社会不同职业人员的不同文化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众,高校应积极开展多样活动,如读书节、优秀书籍展览、读书思想交流活动等等,以便更好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3.3 加强与相关文化行业组织的配合力度

图书馆有自己的行业学会组织,其职能就是在调节各个图书馆系统,使其形成联系的基础上,推动图书馆公共信息资源使用平台的建立。各个高校图书馆和地区性图书馆之间首先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有效利用,进而再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归类,面向社会全体进行开放,以造福社会人民。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和相关行业的沟通,并积极配合组织上的协调,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尽己所能地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加大高校图书馆的参与力度是一项互利双赢的选择。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参与极大地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为实现先进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利于带动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是高校图书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不二选择。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因此,在国家加大文化宣传和发展力度的背景下,各个高校图书馆应该把握这一发展机会,积极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引言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任重而道远。公共图书馆这一文化重要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重要载体,在扮演知识与智慧的聚散地、群众精神生活诗意的栖居地,乃至城市文化地标的同时,必须清晰自身使命与职能,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

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

1.2 城乡文化一体化

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文化一体化,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城乡文化一体化需要城市与乡村在文化领域实现公平化、均等化,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二者联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前者的实现为后者奠上良好基石。

2.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现状

作为珠江三角洲西部风水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市,近年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城乡文化格局不断改观,但农村以及广大弱势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总体而言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不足,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

这一结果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财政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内外需失衡、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必然影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

3.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以肇庆市图书馆为主

肇庆市图书馆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优化服务,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全面推进肇庆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积极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在实现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基础上,不断增加对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

3.1 总馆、分馆建设

肇庆市图书馆顺应图书馆业界发展趋势,推行总分馆制建设,目前为止共建成鼎湖、电大、大旺、翕庐四个分馆。

3.2 流动图书服务点建设

借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建流动图书馆的相关经验,积极建设肇庆市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点,目前共建成流动图书服务服务点30个。肇庆市图书馆定期对流动点图书进行更换,并对流动点进行业务辅导。

3.3 扩大服务网络,推进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

肇庆市图书馆依托“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行通借通还,实现“一馆办证、多馆使用、通借通还”,让市民手持一张借书证就可以在全市所有分馆网点借还书刊,实现读者服务的城乡均等化。

“肇庆区域图书馆一卡通联合服务” 2009年正式启动,首批形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德庆、封开、高要、怀集、广宁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群,实现网群内书刊通借通还,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一卡通”业务推出以来,网群内各馆在办证数量、流通人次和流通册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也使得各地的省流动分馆业务辐射范围与服务内容得到大幅度提升。

3.4 推出“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2015年肇庆市图书馆推出本市首个“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首次配置500册图书,面向广大市民全天候24小时免费提供全自助式办证、图书借还与续借、书目检索等服务。

3.5 “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城乡均等

肇庆市图书馆作为“文化共享工程”肇庆市级支中心,努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已形成市级支中心(肇庆市图书馆)、各县(区)级图书馆基层中心、乡镇(街道)基层中心、农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学校服务点、医院服务点、部队服务点、事业单位服务点及企业服务点组成的服务网络格局。

3.6 作为全市“农家书屋指导站”

肇庆市图书馆为肇庆市的“农家书屋指导站”,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农家书屋”培训工作。每年举行文化“三下乡”送书活动,协助万家社区(村)图书室援建。

4.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4.1 增强农村文化造血功能

肇庆市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而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送”文化的长效机制,亦非常重要。肇庆市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讲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务,引导和培育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能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

4.2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共建,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加快资源共享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均衡化。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城乡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会促使城乡之间信息及时沟通,减少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缩小城乡思想观念上的鸿沟。

4.3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农村文化服务

深化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消除覆盖盲区、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此外,还可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5s.结语

针对当前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积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若要着力改变肇庆市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在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资源上互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需要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如此重任,绝非凭政府一己之力可完成,而是需要肇庆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协助。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李康化(2006).文化经济学.太原:书海出版社.

[2] 刘德吉(2008).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制度因素及实现路径:文献综述.上海经济研究,4.

[3] 江明融(2006).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

[4] 周明海,吴兆雪(200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学术界,4.

篇7

关键词 :残疾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9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049719003)

收稿日期:2015-04-16

1 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与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2006年“公共文化服务”这一重要概念被国家提出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越来越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加快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明确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具备的各项功能,对当前我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文社会学中一个发展历程较短,但受重视程度较高的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的系统,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上它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组成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外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不是单个的分割开来的,它们的功能是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的,只有各个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整合,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价值和功能才能实现。可以说,作为整体社会结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结构,在它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过程中,结构功能主义都应作为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贯穿始终。

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体系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经验,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建设的结构体系由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体系、产品生产运营体系、信息集成体系、资金保障运行体系、人才体系组成。

2.1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需要政府承担主要的责任,积极为残疾人制定和实施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政策。为了确保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切实有效,就要尽可能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残疾人自己的意见,最好是能够开通一个征集各方意见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渠道,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发表意见,也方便了政府收集信息。各级人大、残联等相关的组织或单位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能有效施行。与此同时,政府应该重视相关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可以对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行之有效的理论研究,使政策实践能够获得深厚的理论支撑。

2.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运营体系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运营体系是指专门针对残疾人进行文化服务的包括产品选择、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等环节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关键作用在于相关企业能够长期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这一体系在产品选择和产品设计方面,应有效地与政策保障体系和信息集散体系相结合,时刻关注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了解信息集散体系收集的有关残疾人文化需求方面的相关意见,同时也能听取相关专家的建议,做到产品选择契合残疾人的文化需求,产品设计吸引残疾人的文化兴趣。在产品生产方面,要做到保质保量,让残疾人能够买时放心,用时舒心。在产品营销方面,要使用合适的宣传手段,积极开拓销售市场,让尽可能多的残疾人享受到文化产品服务。

2.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集成体系

这一体系的主要作用是面向不同的人群收集、、传播公共文化、文化服务相关方面的有效信息,这些人群包括残疾人群体、文化服务相关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文化服务研究工作的有关专家、企业人员以及一般的非残疾人群体,在这些人群中残疾人群体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是重中之重。相关的机构或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新闻媒体、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公共文化、文化服务信息的收集、、传播。同时,其他非残疾人群体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配合政府、残联等做好相关信息的集成工作。

2.4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运行体系

这一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资金运行两个方面。关于资金投入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政府在进行财政投入的时候应该进行合理的考量,比如在建设文化服务设施、投资文化产品的生产、培养文化服务人才等方面要进行合理分配,分清轻重缓急,比较重要的方面在财政投入方面可以放宽,不是特别重要的方面则可以缓一缓,从而做到张弛有度,有的放矢,另外从中央到地方的资金投入比例也要合理分配,而不能有所偏颇。在资金运行方面,要建立保障资金安全运行的有效机制,从上到下的资金能够足额发放、及时到位,并有效监督各级政府能够将资金用到实处,确保资金保障运行体系能够支撑其他体系的正常运行。

2.5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

这一体系是培养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各方面的人才。不仅包括高素质的专业干部、技术人员等,还包括能够走向基层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全面完成,还需要从各方面加以完善,人才体系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因此,应未雨绸缪,确立明确合适的目标,竭力提高各方面、各层面的人员素质,使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逐步完善。

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合功能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合功能事实上是由它自身所具备的结构体系决定的,共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分别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显功能即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功能即社会管理功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潜功能即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3.1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显功能——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积极发展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有利于维护残疾人的文化权利、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培养残疾人的文化兴趣、开阔残疾人的文化眼界、加深残疾人的文化内涵。积极建设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对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大力支持,它对政府、对残疾人等最明显的作用就是面向残疾人所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就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来说,相关人员应该在文化服务理念上,树立想残疾人所想,急残疾人所急的社会主义服务理念,并结合当今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内容,比如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服务设施的多元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等等。同时政府、残联、企业等机构能够积极宣传和践行公共文化服务,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为残疾人进行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并积极拓宽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的途径。现在常见的提供文化服务就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广播这样的途径为向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但是在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显然是不足以全面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的。

3.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残疾人群体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仅凭借其自身的能力很难得到基本的保障,尤其是他们的文化权益更容易被忽略。但是,残疾人的文化权益也是残疾人应该获得的重要权益。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会为残疾人提供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产品等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向残疾人群体倾斜,使文化资源能够均衡布局、合理配置。

除此之外,残疾人由于相对于非残疾人而言较少接触社会,从而也比较缺乏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备的文化服务性质,不仅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残疾人长久性地、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残疾人潜在的创造力和自我约束力,并且能够有效的向残疾人传播一些法律知识和社会行为规则,这可以说是传播法律知识的一条捷径,使残疾人不仅提高了内在文化素养、培养了残疾人必要的维权意识,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人抵制犯罪的能力,降低残疾人犯罪的概率,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3.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潜功能——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面向全体残疾人所建设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针对残疾人群体,提供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在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我国本土文化的优越性,积极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播并努力发展本土文化。

现在,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含对文化创新要求的提高。关于文化的创新,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两方面入手,既要去粗取精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海纳百川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从而形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还可以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不过,文化的内核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而文化的形式则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今的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建设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当今的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手段,面向残疾人群体提供文化内容的多种表达和传播方式,在创新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接触或者了解,比如书法、剪纸等。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他们比非残疾人更少的接触这些优秀文化。所以,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在稳定的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出有吸引力、易于接受的文化表达形式,以此传递深层文化内涵,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于本国文化,热衷于本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 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学研究,2000(3)

篇8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基本的三点社会职能:第一,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和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是社会文化理论发展的主要方法。第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传播促进公民文化素质水平上升。第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协调统一发展,缩小文化差异。(2)新时代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由信息科技引发的世界文化的大范围交流和融合,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基本环境存在两大特征:第一,人口流动的增使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体更加复杂;第二,由于公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评述

笔者所在的东莞市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都较为迅速的一个城市。东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大型的商业型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经济发展为东莞的人口组成带来巨大的变化,目前,东莞常住人口中有70%来自外地,而每年出国、去港澳台地区发展的人口又占很大的比例。人口的流动和东莞本身的文化习惯产生巨大的冲突,为此,市属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1)体系内部结构更加完善。从2011年开始,东莞市文化部门针对农村和城镇文化服务设施配比不平衡、文化服务覆盖不全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部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建设。投入13.3亿元进行市、镇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的建设成果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兴起和服务内容的健全方面。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3年,东莞市在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的联合支持下,投资9.7亿元进行农村网络覆盖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并以市区、街道为单位,耗资3.6亿建设文化广场、博物馆,并为已有的图书馆配备电子阅览室和先进的图书查询设备。据2013年11月的《南方日报》报道,目前东莞市已经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文化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体系内部服务人员素质得到提高。除了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设施建设之外,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方面,东莞市还重视对文化服务体系内部的服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文化广场的维护和街道文化服务的组织,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服务范围,而在以往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由于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性文化服务(文化宣传、艺术作品创作和展示等)水平较低,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服务的效果也很低。面对这种情况,东莞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服务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素质培训,主要针对各文化场馆的管理和人文服务水平以及文化宣传服务的组织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提高图书馆流通部服务人员的素质,扶持文艺作品创作比赛等,这些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东莞公共文化服务的软实力。(3)服务更具有针对性。由于东莞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东莞的常住人口,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部分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这些流动人口的普遍文化素质水平都不高,又因为常年在外打工,使他们远离家乡的文化氛围,面对异乡的文化和风土民情,外来务工人员总会出现“不适应”的感受,久而久之,容易形成由文化交流不畅造成的生活幸福感低的问题,这对东莞社会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这种状况,东莞市开展了大批针对外来

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区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关爱;建立“新莞人人才培育与扶持机制”,促进农民工和城市文化之间的交流;积极组织各地方文化宣演和才艺比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东莞文化和民俗特征,使他们快速融入东莞文化生活中。

3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1)突出文化的传承。文化是随着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变革的,但文化又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经过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加工而展现的。因此,无论是哪个地区的文化,都负有“传承”的责任,一方面,将以前优秀的文化因素、文化理念继承下来;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现实要求下,实现文化因素、文化理念的传播和改进。以东莞为例,作为粤剧之乡、龙舟之乡,单纯重视现代文化艺术的宣传而摒弃传统文化,会使东莞整体文化建设失去根源,没有特色。因此,在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更加突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重视文化的融合。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像东莞这样吸收大量外来人口、依靠外来人口发展城市经济的地区,不仅应该重视对外来人口进行本地文化宣传,同时也应该重视研究其他地区的文化特征,以便更好地为“新城市人口”提供贴心的、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另外,文化交流早已不仅限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在出国人口多、外商企业林立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还需要扩大文化服务的范围,重视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提供合适的文化服务。(3)促进公民的“自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说到底是服务于公民的、促进公民文化素质提升的社会,站在公民自身素质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应该是单纯的政府行为,要尊重公民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权利,就应该鼓励公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实现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给自足”。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动态发展的、活跃的文化发展过程,如何促进公民的“自主建设”是政府文化服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服务,包括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服务传播和传承各个方面。东莞目前作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单位,在服务体系结构建设、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未来建设,应更重突出文化的传承、更重视文化的融合并应该想方设法促进公民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参考文献:

[1] 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5):812.

[2] 姜亦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公民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710.

篇9

自2000年大规模开展社区建设以来,各级政府推进了体制改革、创新了运行机制、加大了财政投入、强化了发展规划,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取得了较大成效。主要体现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设施数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社区公共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并且日益专业化和规范化;社区公共服务对象和内容得到拓展;新型社区公共服务机制在探索中初步建立;社区建设投入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以社区公共服务人员为操作依托,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运作载体,以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性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内容,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二、我国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问题

(一)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不明

大多数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都停留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就是政府部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所履行的职能与职责,狭隘片面的理解忽略了社区成员、社会各类组织、社区公共意识等物质性或意识形态因素来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外延逐步拓展,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上更难以把握,对社区服务没有进行较为清晰的梳理、归纳和分类,导致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商业性操作多、公益性操作少,物质生活服务项目多、文化生活服务项目少,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思路不清晰,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指导。

(二)社区公共服务载体不活

一方面,由于受基层干部人员偏少、工作能力偏低的限制,社区没有过多的精力来专门研究和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对社区公共服务人力资源、设施资源、项目资源不能有效整合,难以创新社区公共服务载体。另一方面,社区民间组织数量少,发育程度低,基础条件薄弱,资源不足,能力不足,行政依赖性依然较强,社区民间组织服务的范围和领域还比较狭窄,社区民间力量兴办的社区服务大都是一些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专业性的社区民间非营利机构数量较少。

(三)社区公共服务参与率不高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驻社区单位共驻共建意识不强,不积极支持配合社区工作,居干关系还不密切,甚至存在一些矛盾。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社区公共服务难以覆盖东风公司移交地方的社区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导致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参与率与满意度还很低。

二、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的有效措施

(一)推进社区服务机制改革

努力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参与机制。通过大力培育和引导与政府社区服务管理关联度较高的民间组织发展,以居民利益需求为导向,使其成为政府服务居民、引领居民社区参与的平台,改变单纯运用行政动员方式推动居民参与的做法,变政府要居民参与为居民自觉参与。

(二)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对社区公共服务的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要求,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服务居民、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拓展覆盖范围、强化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社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社区管理,努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模式,拓宽供给渠道。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充分利用其核心地位进行规划、融资的同时,还要转变职能,改变以往大包大揽、事必躬亲的局面,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适当下放权限,把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能下放到市、区、街道和社区,政府要根据服务的性质、服务的规模等不同待征,合理地规划、融资,配置多层级的供给主体。不同供给主体之间要通过契约的方式明确权责,各尽其职,防止相互推诿或各自为政。政府始终处于公共服务的主导地位,在不同供给主体之间做好协调和监督工作。

(四)强化政府行为,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决定了其倡导者必然是政府,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出台规划,建立政策支持体系;要建立财政扶持机制;要健全指导监管机制。

(五)建立完善合理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为社区居民参与提供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广泛地、充分地参与,是社区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组织对社区的干预过多,影响较大,而社区独立性较差,致使其在开展社区服务、运营有关服务项目时不关注社区居民。同时,自治本身也体现了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人们的行动自主性,而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主体性认识尚有差距。除此之外,还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类慈善组织、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和民间闲散资金共同投入和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鼓励市场化专业机构如物业管理公司、房屋中介、养老服务等,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和服务,开展良性竞争,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有关公共服务行业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中,对经营采取公开招标、委托经营、委托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及政府特许经营制度等,调动各种市场力量包括国内、国外市场专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毕景媛.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2]王国枫.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05(3).

篇10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Driven Mechan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Heavy Xi'an Traditional Culture

HU Hong, LI Haichao

(Xi'an Peihua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5)

Abstract Xi'an has a very rich cultural heritage, but these heavy cultures in the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did not play to its charm. The city's image and often have a certain charm carrier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s the carrier. Xi'a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it can not fully meet the public demand for public culture, the need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more heavy Xi'an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o better serve the people.

Key words heavy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driven

1 西安厚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1.1 西安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西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时也是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西安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传统文化以独特智慧形象屹立于中国,影响于世界。西安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华主要有:和谐精神,人本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

1.2 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关系

公共文化是由代表国家社会或社团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公共领域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的一种组织形态。公共文化应该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缺乏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是空洞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公共文化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形成大众的,又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厚重的可以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民众。

2 西安传统文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西安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名城,推动了西安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使公众享受到了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2.1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每个城市都是不可能重复的,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不可能互相代替。西安这座历史之城,在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借以厚重传统文化的积淀,西安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形式。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产品。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秉承了“兴废继绝、遗产保护、服务大众”等基本理念,形成了各类公共文化广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以及各类遗址公园、地质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文化设施也逐步增多,公共文化的承载空间激增。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非物质产品。有了以上这些公共文化空间作为载体,周秦汉唐等传统历史文化,秦腔、皮影、农民画等民俗文化,动漫、影视、演出等现代文化,就成了有源之水,能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发展。比如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我们可以了解到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以及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博物馆被视为周秦汉唐的艺术殿堂,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廊。在陕西群众艺术馆,传承着木雕、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形式。西安的公共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公民参与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西安的文化产业,要是以当前的城市文化观来审阅的话只能深表遗憾,因为西安的文化软实力和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并非相得益彰。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偏概全。因为各项理论研究不到位,所以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在定位上比较模糊,表现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则将公共文化服务仅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工程。并有可能牺牲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以偏概全。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西安是西北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这些外来务工者大多数时间都会和城市原有民众一起生活在这个城市。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意识和习惯,本地民众和外来人员之间会建立起一道无形的文化学习和交流壁垒,这道壁垒可能成为社区族群分化,对立的根源,也因此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

3 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服务于公共文化事业

3.1 挖掘与开发物质性传统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事业

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娱乐会馆,毁掉一个百年古园;一个商业楼盘,毁掉一个百年古庙;一个形象工程,毁掉一座千年古城。这不是发生在某一年,而是在每一年;不是在某些地方,而是很多地方。保护遗留古迹,守护传统文化。”古老的遗存必然有它的存在价值,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基于其背后古老的旧事物,而这些老旧经典是时代遗留下来的至宝。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当历史文化车轮不断前行,许多传统文化形式也渐渐开始远离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些艺术形式曾经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的理解,可是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水平的发展不一致了,我们应该以一种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来表达西安这个孕育着几千年文化内涵的古都。

3.2 非物质性传统文化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影响

公共文化服务应尊重民众的公共心理和公共诉求。不宜追逐大和奢侈,应该着眼于老百姓生活的舒心和踏实。但是在现如今的城市建设中,高楼、广场、花卉、喷泉,成了城市景观的“四件套”,这样的“标配”景观一处接着一处,像是从同一处复制、粘贴而来。这种建筑景观“抛弃”了传统,即使它充满着对现代技术和文化的表现,但是依旧空洞,依旧缺乏生气。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始终坚持既保护传统,又开发传统、开发现代,让传统的东西发挥新价值。

4 西安厚重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措施

所谓公共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厚重的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保护好,挖掘好本土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重塑和加强公共文化。

4.1 制度和政策层面

(1)制定完善、稳定的制度和合理、有效的政策。要加强文化理论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公共文化的发展战略。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合理化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创新文化资源形式。要实时了解各组织、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建立公共文化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参与制度。

(2)建立公众―政府―专家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诸方面的内容,更应该在充分汲取厚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挖掘和开发,用现代思维和理念构筑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一个既客观又全面的绩效评估机制。要不断转变官僚行政服务为服务行政,建立公众―政府―专家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尤其要以公众为主体,形成长效机制,专设公开网站,听取民声民愿。

(3)构筑灵活高效的投入、管理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市场密切相关。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直接决定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再者,要能切实保障实施公共文化工程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资金。然而政府并非唯一的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向和质量进行宏观把握,更多地要靠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和公共文化设施,以便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

4.2 社会组织层面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可以由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家庭等共同承担,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中的惟一责任主体,但“政府不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惟一必要条件”,要不断培育壮大“第三部门”,以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有物质产品,有精神产品,其中精神产品的效果将更重要,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体系,吸纳优秀人才进队伍,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对已有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建立一支新老衔接合理搭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4.3 具体内容和操作层面

以现有设施为基础,不断加强各类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优化配置社区和乡镇的公共文化资源,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坚持开展文化流动服务,形成真正惠及群众的充满互动和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运用各种有效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到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依托我国传统节日、庆典和各种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西安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西安厚重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PH14

参考文献

[1] 朱利民,张永强.激活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西安日报,2009.3.

[2] 耿诺,曹政.传统文化被抛弃城市景观流行“四件套”.中国改革报,2013.10.

[3] 史健生.西安城市规划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的个性特色[J].城市发展研究,2000.3.

[4] 陈宇飞.西安城市文化“形”、“神”、“义”的大融合――读《一座城市的文化穿越――西安曲江模式》[J].西安社会科学,2011.6.

[5] 金栋昌.西安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5.

[6] 谢凤云.肇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法治与社会,2009.12.

篇11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行动,是新世纪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时代特色。各国专家和学者对休闲体育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大众体育发展计划,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如美国的《健康公司2000年》、英国的《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新加坡的《2000年体育振兴计划》、日本的《迈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计划》、德国的《健身130全民健身计划》、澳大利亚的《生命在于运动》等等,都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大众体育和国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全面健康观和全面发展观正逐渐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休闲的质与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休闲活动更利于促进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北京体育大学的朱寒笑、西南师范大学的杨英对休闲体育的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上海体育学院的莫再美对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供求失衡。肖林鹏等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本文通过对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苏州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并对改善苏州社区休闲服务体系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完善体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苏州市10个不同的小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涵盖古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其他市辖区及新农村小区。涉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就业环境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相关论文和专著,在中国优秀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博硕学位论文,并在全外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对于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有效性咨询过苏州大学等高校及社会体育学方面多位专家,得到普遍认可。对于问卷的发放,在2011年10月和12月先后2次对不同行政区的居民区随机发放相同的问卷,向居民发放问卷共1000份,其中回收958份,回收率为95.8%,有效问卷943份,有效率为94.3%。通过发放问卷及实地调研,准确详细地得到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第一手资料。

1.2.3专家访谈法对江苏省体育局和苏州市体育局群体处以及苏州市各区县文体局主管群体的领导进行了专访,对目前江苏省群体工作尤其是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有了较为宏观的把握。

1.2.4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存储,运算和常规处理分析,找出制约苏州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因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年龄分析

根据联合国人口分布原则,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此次渊查对象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偏向于青年型、成年型结构,样本分布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见表1)。21~30岁占32.66%,3l~40岁占28.10%,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表1苏州市调查居民年龄分布情况年龄(岁)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

2.2社区居民休闲项目比较

表2为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从表中可以看出苏州市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看电视、上网。选择体育运动的只有31.5%,数据表明苏州市城市居民大部分利用闲暇时间看电视、上网,通过电视和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表2

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

2.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目的分析

表3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目的占71.5%,娱乐放松目的的占56.3%。在城市居民的心目中运动休闲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休闲体育既不受限于体育竞赛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用来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的目的。社区居民喜欢在充满欢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表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

2.4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场所

活动场所是社区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重要空间,是展开休闲体育必要的空间因素。表4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场所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特点的“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单位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馆”选择表现了一定的集中趋势。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场所要离居住处进,无额外消费的公益性的场地设施锻炼是公众的首选。通过表4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偏好于在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一起锻炼,追求一种大众化、团体化的锻炼氛围。发展公共体育设施是增加改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今后的休闲体育场所建设与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2.5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

体育消费指对体育活动的经济支出,包括实物型产品支出和观赏型产品支出,适当的体育消费是体育活动得以维持和进行的基本前提,体育消费水平也是反映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表5为居民每月的运动休闲消费情况。

如表5所示,体育消费每月不足50元的占总数的50.3%,50-1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3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4.6%。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基本基于免费的形式,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男女每月的体育消费支出上存在差异,男性的体育消费支出大于女性体育消费的支出。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为了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苏州市经济条件好,体育生态环境也不错,根据本市实际情况,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且以落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理念、切实保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与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并重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2建议

(1)改善社区公共活动场地。

(2)提高全民休闲健身意识。

(3)多渠道筹备资金投入。

(4)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

(5)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寒笑,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杨英,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1-6,

[5]肖林鹏,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101,

[6]王建平,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5):85-87,

[7]李静,等,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2):23-25,

篇12

篇13

(一)研究背景

2006年9月,随着《“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的重要领域之一。公共文化服务本质上是政府为了满足公民文化上的需求,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须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中部地区由于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相似性,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中部地区作为我国东西部文化建设的过渡和枢纽地段,因而对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研究尤为必要。

(二)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首先,阅读大量理论文献对公共文化服务有初步的理解。其次,进行实地调查。我们选取了马鞍山市全体市民作为被访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现场观察等一系列工作。再次,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工作。此次调查共发放50份调查问卷,回收50份,有效问卷42份,问卷有效率84%;同时与10位当地市民进行交流,记录每一位市民回答的内容,并且进行初步归纳整合。最后,得出调查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以条目的形式形成论文的研究问题及对策。

(三)研究意义

2011年6月,马鞍山市成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采取资源一体化、活动多样化、服务均等化、评价群众化等多种文化服务形式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体现了基本的民生诉求,推动了当地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发展,并进一步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发展。马鞍山市作为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代表地区,为安徽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教训、提供示范和指导作用。鉴于此,本文充分发挥马鞍山市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条件和优势,总结马鞍山市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经调查过后得出的对策,对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二、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全面建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马鞍山市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之后,市内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馆、文化站、体育馆、县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全面建成,为当地市民提供优越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见表1。马鞍山市积极构建“15分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圈,通过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相互配合和衔接,使当地群众快速便捷地享用公共文化设施。经调查发现,95%的市民认为在15分钟之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公共文化设施,并且在每个公交站牌附近,均设有公共自行车的停靠点,不仅为市民低碳出行、休闲健身提供方便,也为当地市民到达最近的公共文化设施创造了快捷与便利,使当地居民更加充分地享用公共文化设施,便于公民参与各项公共文化活动。迄今,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实现城乡、街道、社区、广场全覆盖。各类设施的质量均达到全省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在全省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指导效应。

(二)初步建成文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马鞍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工作,不仅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而且在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网络化服务意识。马鞍山市政府全面整合各类文化单位、文化机构的信息资源,全面建立文化信息服务平台。与此同时,马鞍山市以文化馆网站为基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也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市县区内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活动中来,充分体现了文化资源共享,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学习之余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修养。

(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多样化

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活动,遵循了文化服务项目的分类设计,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果,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根据调查发现,周一至周五白天,来社区、广场活动的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喜欢跳舞、下棋、看演出,城市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公园为他们提供场地;到了晚上,这些活动中心又成了上班族休闲娱乐的场所,他们更爱打球、健身,使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利用起来。

与此同时,马鞍山市的文化惠民活动,也逐渐走向基层、走入社会的特殊群体。马鞍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秉承“均等性”的原则,不仅满足当地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通过开展免费公益电影、下乡送电影、送演出下工地等活动,关注低收入群体的文化需求,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均衡发展。经调查,自2012年起,马鞍山市开始举办首届农民工才艺展示大赛,社会弱势群体开始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同年,马鞍山市图书馆开始设立盲人阅读区,当地少数盲人可以阅读盲人读物,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福利。

大型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也是马鞍山市的一大特色。如表2所示,马鞍山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型文化的民俗化演出和展览,文化发展更加“接地气”,为广大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使公共文化真正融入群众的生活当中去。

(四)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主体群众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需要群众对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做出客观评价。马鞍山市政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以群众需求为核心,以群众监督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群众化,形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好氛围。马鞍山市积极征求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各方面的意见,并将各方意见收集起来反馈给政府文化部门,通过公开、透明的反馈机制,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活动群众享受、群众评价。

三、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单一

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期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马鞍山市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当地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活动也是政府专职人员直接监管。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监管,只注重其公共性,同时也忽视了在市场经济下的市场性。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柱力量,同时也要依靠其他社会组织的补充和辅助才能更加完善。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等社会力量相脱节,政府应该采用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队伍中来,使公益性文化得到社会化发展。

(二)公共文化投入比重低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载,截至2013年,政府对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绝对数值在持续增加,但是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公共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占政府公共支出的1%左右。 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出现同样问题,公共文化设施维护不善、公共文化资源更新缓慢、公共文化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够丰富,资金上的缺口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马鞍山市自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截止2014年全市共建成518个农家书屋,共计约103.6万册图书,平均每个人拥有0.75本图书,低于国际人均拥有图书2册的标准。由此看来,马鞍山市应通过财政的投入持续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的数量与品种,形成良好的文化规模效益。

(三)公民缺乏关注度和主动参与意识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家本位不可缺失,但同时,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研究过程中,公众主位同样重要。据实地访谈得出,在马鞍市内的图书馆,很多市民只知道当地本科、专科院校内的图书馆,而很少人知道除校属图书馆以外的公共图书馆。问卷显示,93.8%市民缺乏主动参与意识,除学生、志愿者等以外相当一部分市民缺失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这一方面表明当地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公众对公共文化的响应程度不够。对于马鞍山等一些中部城市而言,如果群众主观上对公共文化缺乏关注和热情,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只停留在机械地享受公共文化权利上,而不是主动地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那么公共文化服务就不会得到动态的发展,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也将大打折扣。

(四)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程度低

当今政府推崇“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在准确定位政府规模的同时,发展社会组织。“小政府”即要求政府将一部分经济事务、社会事务交给社会团体、企业和第三方组织去办,而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因此,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辅助和补充政府提供部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未来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调查结果显示,98%的马鞍山市市民认为该市没有引入社会组织管理公共文化事务,仅仅是一些松散的志愿者团体偶尔进行组织和管理。因此,文化类社会组织依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巨大缺口。由于这些组织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组织成熟度低,发展不完善,也和国内其他县市一样出现了松散性、无组织性的一面,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需多元化

基于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中部地区应打破政府统包统管的局面,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此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运行效率。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社区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生力量。企业强大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使得其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中具有资金、技术、人力和管理经验等资源优势。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则有助于政府职能的收缩,促进政府顺利转型。社区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突出作用。社区内部人员地缘关系密切,更有利于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凝聚力和同心力。多元互补的服务供给主体,也易形成新兴的公共服务文化:价值、伦理和改革。因此,马鞍山市需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1%,而我国目前的投入水平只有0.4%左右,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的一倍多。由于文化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营养不良”。经调查问卷计算得出,92.6%的市民认为马鞍山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缺少资金投入,因而中部地区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缓解财政压力,使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具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也应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和分配,设置专项预算标准,使各项文化经费合理、高效使用。最后,在资金投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建设高水平发展。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

建立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对公共文化设施、质量、效率进行客观的评估。中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可以依据政府绩效考核的模式,从专业评估和社会评估入手。专业评估包括绩效评估、效益评估。绩效评估就是,对于中部城市而言,每年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标准,要求数量和质量上的双赢;效益评估就是看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取得了外部的正效益,不劳民伤财、不损害环境,避免寻租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对于社会评估,就需要群众对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建言献策,当地政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开通公共文化服务热线、社交网络互动等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参与情况及满意程度,以便对以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改进和规划。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策划

首先,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自由获取信息提供方便,人民可以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中部地区城市已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使文化信息资源在市民之间进行有效的传播与共享;其次,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通过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带动更多的群众进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例如城市义工团的设立,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家人投入当地的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起到了良好的口碑宣传效益;最后,通过当地媒体,如报刊、杂志、广播等形式,搭建信息交流和新闻宣传平台,争取社会和公众更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五)提升公众、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开展,归根到底要调动起公众的参与热情。政府要创造让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保证每个公民的意见都能有效地表达,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建立畅通的参与渠道,参与环节要注重过程的公平。采用公开透明的参与机制,使每个公民都能提出意见,畅所欲言。其次,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以前监督的主体通常是政府。社会组织的出现,其功能在于使政府的强制最小化。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监督的有效性,应该广泛引入社会组织、公民、舆论媒体的监督,并将监督的结果反馈给相关方,以督促其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共同促进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改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2]佚名.让每个市民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N].安徽日报,2014-11-25.

[3]张哲.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6.

[4]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1.

[5]张帆.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6]夏国锋,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11(01).

[7]王军辉.关于在我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看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

[8]Kenneth Kemaghan. The emerging public service culture: values,ethics, and reforms[J].Canadian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37,No.4.

[9]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10]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会纵横,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