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教育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教育学

篇1

一、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

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知识的记忆上,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智能的提升则很少在课堂实践中触及。比如,对于语文作文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只注重于要求学生多写,多进行写作训练,而对于必要的阅读、听说等的训练则相对忽略了。从教育出发,语文的教学同样需要把握对知识的创新本质,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为此,要从语文教育学的视角下看语文改革,那么语文教学改革应当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建立起全新的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因为语文学科需要教授的并不仅仅是读写能力,对于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必须要十分注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又能够学生的非智力品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要加强语文知识:例如文字、词汇、句子、语音、段落等,语文基本能力:例如听、读、说、写等,思维能力:例如分析、概括、推理、联想、发散等,非智力因素:例如思想道德和审美观等,这四个方面的训练和教学。

二、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育学很多时候就像是对学生心理把握的一个过程,语文教育学同样也需要把握这一点。因为“课堂教学应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的强制灌输,让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而要致力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其实践能力,探索育人的艺术,注重于心理的疏导。”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整个课堂的核心,同时他们也处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动力对起学习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应用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是获得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首先,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接触面,以及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设置学生熟悉的话题或者问题,因为学生对于熟悉的、日常生活的话题是会比较感的,甚至是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共鸣。其次,学生在被激发兴趣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观察,特别是他们兴趣的改变,动机的变化,情绪的波动,意志的变动等,教师只有在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内心之后,才能真正把握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在此程度上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并真正符合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教师素质的提高

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考虑,教师的素质不过关,那么开展的教学活动将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于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拥有过硬的学术能力并不见得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改革中,教师还应当能够应用多种手段,将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过往那种死去沉沉的状态。有句话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可以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引导者、启发者和传播者,教师就处在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地位。为此,要在语文改革背景下,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夯实自身语文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拓展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心理状态变化的洞察能力也必须有所提高。

四、改革中采用新的语文教学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学生通往知识的海洋,其有效途径就是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因此,在语文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能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关系到语文课改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学改革也需要跟上时代科技的发展步伐,在诸多教学手段中,应当积极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不然就失去了课改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改一定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塑造信息量大,效果好,质量高,速度快的新式课堂。

小结

语文不仅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开展人际交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语文教育学是研究学习语文教育规律的学科,从语文教育学出发,促进语文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新式人才具有着直接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础,而语文教育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语文教育学观念的改变,现代的语文教育更偏向于对素质性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是由于考试压力的存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现今的教育学观点格格不入。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语文就是背诵,为的是记住没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却没有意识到,语文对一个人在思维的开拓、审美观的形成方面的意义。而在高中阶段,各学科学习的知识新、难度大,语文作为从小接触的学科,便被放在了最后。此外,老师讲课没激情,方法老套,甚至敷衍了事,所讲述的都是之前了解过的知识。

2. 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语文课堂的形式是:老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听讲。而语文知识零散的特性,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以高超的教学手段,新颖的讲课模式,来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语文知识方面的欠缺。显然一些老师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始终采用“灌输法”,对学生进行轰炸式地知识灌输,其教学结果可想而知。

二、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而要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致,创新语文教师的讲课内容、教学方法具有关键作用。

1. 从学生的角度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首先,要改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如果说,学习别的课程是为了升学考虑,那么学习语文的目的和作用则要宽泛得多。语文是学生从小就学习的内容,不同时期,语文对学生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语文对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学科的内涵,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起着不小的作用。但是很多同学却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分离开来,看不到这种联系,甚至认为语文占据了大量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努力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使他们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其次,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耐心。语文的学习不是靠恶补可以取得好的承接的,许多学生不肯花费时间学习语文课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语文课不会像学习历史、政治课那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背诵,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语文知识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靠自己的勤奋取得真正地进步,许多学生对这种日积月累的学习方式没耐性,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此外,还要帮助学生从学习的压力中解脱出来。高中学生学习压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对所学的每一门课都心怀压力、战战兢兢,生怕出现偏科情况,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总会伴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在学习语文课时,有些学生上课积极听讲,课下认真做笔记,成绩却始终得不到提高,于是便开始自暴自弃,对语文丧失了兴趣,甚至信心。殊不知,语文课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都应该是艺术性的,不像其他课程,学习只是为了得到新知识,掌握了内容就学到了全部。语文课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理解,现在的教育学上,主张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理解,解释所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这非常契合语文课的学习,每个人,对文章、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不同,所学习到的也应是千差万别的,需要学生放轻松心情,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学习状态下的效果,远比背负着沉重的心情,死记硬背考试点效果要好得多。

2. 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外,还有义务将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的学生乐于接受。这是现在的教育学观点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正确态度。既要帮助学生克服因语文课无聊而产生的消极怠学的心态;又要防止学生因语文成绩迟迟得不到提高,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同时很还要注意控制自满情绪,以为自己有十几年的学习积累,语文课不用学也可以取得好成绩。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式是积累。

篇3

现代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学课程是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一门重要课程。在语文教育学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育活动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信心,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近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语文教育学中,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程式要诀进行探讨,十分重要。

1对案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案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含有详细的问题和教学情境。案例具有的主要条件有:①问题:教学案例中是一定要包含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单纯叙述,那么只能称其为事件,而不是案例;②选择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事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利用典型的事件,才能够对某一道理进行反应,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③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是发生的事件,而不能是老师主管随机捏造的故事,只有真是的案例采具有说服力,才能让他人信服。一个教学案例所包括的三个重要条件如上,那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读,就是要对案例中的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对案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就能在课堂上准确的使用案例,也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育学老师对案例的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努力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引出案例中的额问题,进而对案例中的背景及教学观点进行研究,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对案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将案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常规的课堂设计之间存在不同。案例教学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材料,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笔者在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对教学案例的类型进行确立。语文教育学的课程教育中,要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评审,教师将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学生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决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案例的具体内容,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优势会存在教师无法控制的现象,如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教学质量显著下降。故而,在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师提出了有关案例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1)教学案例中的重要问题种类有哪些?(2)案例中老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3)你又怎样的应对措施?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育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能够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案例进行研讨,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研讨作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2.1建立高效的学习小组。在语文教育学中,学生要对所选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探讨,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小组件的交流,进而有效保证了小组的学习质量。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对小组人员进行安排,保证小组成员中的能力、性格和性别平均,组间能力相当。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充分融合,并让每个小组的观点不断完善和成熟。

2.2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控制。在语文教育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强调,但是如案例阅读时间果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就会使教学节奏变得异常混乱。因此,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学生阅读案例时间和研讨案例的时间),这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将案例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2.3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需要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分析结果和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垄断”发言的局面产生。结语:总而言之,在语文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案例法教学应用在语文教育学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为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日后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蓓蕾.案例法与语文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0-122.

篇4

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功能特性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科目的发展的长河中大学语文是一个颇具特殊色彩的领域,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却显现出一个很严重的落后和错位状况。语文有着悠久的过去但是却以较慢的速度向将来发展,未来对于语文有着较大需求,但大多数民众却没有意识到这点。语文有着大量相近相似的专业,但不被大众认可;同时语文也较高的标准,但学习队团队参差不齐。所以最好从科目的分类,功能的确认和课程的体系这三个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定位。

一、科目的分类

首先要从头开始考虑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分类问题,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将语文的类型逐渐从教育类科目转变为文学性质的科目。一个科目专业的建成与完善,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他名字的完成。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科目目录看来,大学语文作为二级学科被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同大学物理、数学、体育和化学等都是同一个二级学科归于教育学门类下。在各大高校内部对这种分类不甚了解,而且这种分类方法极其奇怪。就单纯对大学语文的分类来看其中没有太多的政治问题,所以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学术探索。事实上中文学科方面的主流方向极少关注大学语文学科的分类问题,更不要说是对他产生疑问。产生该现象主要是由于法律早就将这一科目归类到教育学门类中,不存在重新对他进行归类的价值。民众仿佛在逐渐丧失对一些已经成为常识知识的质疑反思能力。所以在这种探索能力缺乏的条件下想要创新即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观念,来解决大学语文科目分类问题。从教学内容来看,将大学语文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很明显偏离了本质,由此来看,大学语文应当归类于文学性质门类里的中文学科。就学科角度而言,语文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上层建筑基础牢固才会更加稳定,保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具备更强可操作性。

二、学科的特质

作为一个边缘化状态的学科,大学语文要想成为一个完善自主的学科,他必须具备自己的独特性。大学语文和其他普通的中文专业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知识网络和教学实方面的普遍性、实施性以及综合性。首先,知识网络的普遍性。目前中国教育的很大的盲区就是研讨的出发点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忽略了人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教材的改革上应该增强对人文的解释和渗入,加大文学内容,不止要做到丰富内容,更要丰富内涵,所以这样会对教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高要求。其次,科目的独特性和综合性。近年来国内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浪,由于想法不够完善,所以很快就被扼杀,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出于功利性的目的所发起的运动终究会失败。大学语文的功能是要将视听说读写提高一个层次,如果脱离原本的目的,失败则是必然结构。再次就是教育的实施性。因为他与其他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的差别,使得其实施性需要更加突出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总而言之,在我们确立学科时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涵的丰富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也要随着发展对自身进行深造。

三、功能的确认

首先,教育方面的确认。近几年时间很多专家一直仔宣扬大学语文在教育中的社会功能来提高大学语文地位,想要将大学语文向思想品德教育靠拢。现代中国人糊涂的将重要性与政治性划等号,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子对大学语文的功能进行清醒的认识。不能将其与思想品德课程相提并论,要着重强调文化的传承,提升自身品味与能力,增强语文成绩。第一语言。将语文二字拆分语字在先,语言的深层次学习是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第二人文素养。文字在后,文明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大学语文不止教授知识,使学生文学素养提高文化水平提高,更要教授做人的道理,完善学生人格和正确规范的三观。其次,课程体系的设置。一个专业的建立最基础的标志就是从一个课程转变成一门学科,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很大的波动性。一些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但还有一些高校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这对其学科的地位是有一定的影响。从选修课向必修课的转变是由一门课程向一个学科转变的开端。随后则是从教学角度考虑问题,内容的设置要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因材施教,与当今大学生生活联系紧密适应时事热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大学语文目前仍是普及性质的学科,还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正因如此大学语文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还要保证学科的整体性,不能破坏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特质,还有要保留大学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能。以此原则来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适当的设置和完善,更好的进行教育,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的教学之路。

作者:刘重达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第一类活动是大会报告,以“纪念建会30周年”为主题。周庆元会长《奋斗的历程,辉煌的成就――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建会30周年》的报告主题是回顾历史。他全面总结了学会建会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思想启迪,指出“办好一个学会,必须弘扬五种精神,即学术至上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王松泉主任以《继往开来,重铸辉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建会30周年献言》为题观照现实。他从定性、定向、定责、定位4个层面展开阐述,指出,“学术研究是学术组织的根本使命,人才培养是专业教师的立足之本,社会服务是科研人员的光荣任务,组织建设是学术地位的重要保证”。并由此概括出学术成果要体现科学性、学术研讨要体现群众性、学科建设要体现先进性三大学术研究经验。倪文锦副会长则以《展望与希冀》为题前瞻未来,对学会的未来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推进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创新以提高未来教师培养质量、实施“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提高信息素养以适应语文课程的语言形态变化等主张。常务理事、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社长魏振水用《携手同行》的题目,阐述了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成果发表等重要问题。

篇6

有人认为,语文教育指的就是美育。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五讲四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法,要求公民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由此可见,美育的任务是培育人的美好心灵、美丽的语言、美好的行为、创造美好环境和美好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作为祖国语言教育学科的语文教育确实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并有更大的建树,因此,语文教育就是美育的说法确实不错,给语文教育目标的确定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语文教育担负着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的重要任务,因而美育应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然而事实上语文教育还大量地担负着丰富学生的语汇,使学生养成规范、干净、利索、准确地使用祖国语言的重要使命,这一点恰好可以是达成美育目标的基础条件,但却不在美育的任务范畴。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就是美育的说法不能全面、具体细密地揭示语文教育的内涵,而且这一说法又与其他学科教育尤其是品德课和艺术课的内涵及目标相混淆。所以,更为科学地探索语文教育的内涵,有效地指导和规范语文教育活动,使其真正起到可以起到和应该起到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

阎立钦先生提到过这样的观点:“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由于祖国语言是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行为方式、思想情感的语言,承载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所以,“语文教育,就是指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1]阎先生在这里更加准确、具体地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意涵。对此,可以再补充一点,由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汉语言也承载着世界文化。从学科内部构架来说,我国语文既承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行为方式、思想情感和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又通过选文承载着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的行为方式、思想感情等文化信息;而且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2],“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3];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能受到多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进而在全球化语境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拥有更加有力的话语权;再则,强调学习文化的世界性和多元性,是今天全球范围内学习方面的主流思想及理念的重要元素。所以,语文教育可以定义为:承载着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的、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活动。

同时,语文教育作为指导和帮助人们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活动,其含义非常明确:有人的言语活动,便有语文教育活动。即便是一个人在独处之时,也是如此。因为人在独处之中也离不开思考、思索、批判、纠正、确认、发展、创新等思维活动,而思维的本质是以概念间的关系串联构成的以概念群的成员依次连接为特征的串并流程,或者说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意识流动和流转行为。

二、“语文教学”的内涵

虽然一提语文教学就能意会其内涵,但却没有人对它下过正式的定义。因此,实践中,对其往往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皇甫全先生认为,广义的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教的人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各种有关的教育者,学的人既包括学生,又包括各种有关的学习者。其意思是,教学就是教的人和学的人一起开展的学业授受和发展的活动。而狭义的教学就是常说的教学,是指学校教学(更确切地说,是指学校课堂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4]他正确地揭示了一般性教学概念的本质内涵。据此,就可以认为,广义的语文教学就是指教语言的人指导和引导学语言的人以语言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教的人既包括语文教师,又包括各种场合中各种有关语言方面的教授者或影响者,学的人既包括学生,又包括各种场合中各种有关语言的学习者和受影响者。狭义的语文教学就是指学校的语文教学(主要指课堂语文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语文教学内容为对象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从构建系统规范的语文素养教学培养的长远目标和良好愿望出发,我们还把狭义的语文教学(或课堂语文教学)叫作“语文学科教学”,与确实存在的广义的“语文教学”相区别。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规范性地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并从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美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活动。课堂教学具有“七个集中”的特点:时间集中,场合集中,人员(包括教者和学者)集中,目的和目标集中,内容集中,过程和方法集中,评价集中。总之,课堂教学资源集中、影响面广、效率高。

三、“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对于“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皇甫先生根据目前社会现实的普遍认识提出,“在指称范围上,教学是特指各级各类和各种形式学校中的教学,一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不用‘教学’而用‘教育’” [4]。事实上,这是现实社会的一个误区,似乎在意识深处就认为“教育”(相当于前述广义的“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程序要求要低,正因如此,才会产生社会语文粗糙低劣的极差现象,所以,“教育”一词的含义不能减等降值,应该起码在意识导向上把“教学”概念引向将其分为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学方向上来。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拉近“教学”与“教育”之间的距离,甚至达到,认为“教育”和“教学”是同质异形的两个概念。同质,要求正确无误传扬文化,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使其养成高尚人格、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能力。异形,不一定都达到“七个集中”的传授形态。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改变现实中社会及家庭“教育”的随意性或者无意性(即无目的或目的性不强、无计划或计划性不强、无组织或组织性不强)的传授和影响。而且,教学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总体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是个体的人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对于人本身的自然力、人的情感意志和思想品德、人的知识技能的形成这三个最基本的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所以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相当全面、正面、深刻和系统的。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又是教育活动的浓缩形式和高级形态,是真正的“人文”传授衍化、发展提升的更为有效的活动。所以,“教育”和“教学”是一体的,是不能将它们作为区别学校内外培养活动的代名词而分开使用的。

同样,课堂语文教学也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是语文教育活动的浓缩形式和高级形态,是真正的“人文”传授衍化、发展提升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活动。而且,我们还可以认为,所有的教学活动的集合就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广阔范围内的全员相互影响的关于文化、文明的培育行为(即便个别教育活动也要在目的和内容上遵循统一标准,因此,此言也不算谬误),是整体统一行为,是抽象概括的活动形态,因而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森林;教学则是狭小范围内的个别间、局部间相互影响的关于学业(也属于文化、文明范畴)性传授和培育行为,是局部的行为,是具体而分散的活动形态,因而是一个个体性概念,是树木。由此,结合前面对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内涵的认识,我们也可以认为所有的语文教学的集合就是语文教育活动。同“鲁迅的书”既可以指代他的一本书也可以指他的所有书籍、“鲁迅的书籍”既可以指代鲁迅所有的书也可以指代他的具体的一本书一样,语文教育活动有时也可以指代语文教学活动(即课堂语文教学)。即便如此,我们也要一方面正确区分它们不同的内涵,以便正确使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语境,正确理解和正确把握它们的内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活动,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尤其是吁求全社会都来有意识地按照语文教学的规格自觉进行规范的语文交流,追求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以配合学校的语文教学,学校尤其是课堂语文教学则应尽量履行自己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言语能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由于“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有着这些相同及相异之处,所以,谈到“语文教育”,就给人一种心境宽阔、视野高远、思想深邃、境界崇高之感;谈到“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则给人一种襟怀高尚、视野相对狭小、思维相对细密、工作相对细致严谨、孜孜渴求、缓缓陶冶、痴迷沉醉于文本之中之感。谈到“语文教育”,就使人联想到方针明确,社会全员动员,万马齐奔、气势恢宏的全景式反映;谈到“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就使人联想到目标明确、循循善诱、师生互动、探究感悟、精雕细刻,如春风细雨,渐积渐化而成为累累硕果。

因此,“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本质的内涵并无区别,只是其存在形式有所区别而已。所以,现实中的我们在从事语文教育活动时,要以与具体做人做事的操作技能紧密联系为依托或手段,以求语文教育实效;在从事语文教学尤其是在从事语文课堂教学时,要以语文教育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归宿,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展开教学过程和使用教学方法,以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高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7-8,14.

篇7

所谓身教,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率先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身教通常包含了感化、暗示等活动方式。感化是教师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无言之教,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专业素养,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暗示则是教师通过其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通常表现为微笑、点头、眼神、手势等。语文教师的身教则主要表现为,教师在使用语言上给学生做出榜样,以便让学生去模仿,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对传统教育中“身教胜于言教”的再认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对“身教”和“言教”的关系有众多的论述,其中以孔子的论述影响最大。孔子很重视教师的“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十七世纪卓越的唯物论者兼教育思想家王失主,也重视教师“躬身”的作用,他认为“主教有本,躬身为起化之源”(躬身是陶冶学生的根本)。

许多人往往就此得出结论:我国古代教育崇尚“身教”,“身教”胜于“言教”,语文教育也就此类推。其实不然!

首先,孔子等教育家所阐述的是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不同于语文教育,两者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上是截然不同的。我国古代教育的主流是儒家教育,儒家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论语・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儒家的教育思想。这“十二字纲领”意思是说,根据在德,皈依在仁,智慧在艺。道是最高的理想境界,德和仁意义相类,是为学的中心。儒家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和六经,主要核心都是礼、乐,其根本是培养品德卓越、治国有道的君子,并通过他们去“化名成俗”,安定天下。而古代的语文教育只是实现其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途径,语文教育没有成为一门学科,是和其他的教化杂揉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从根本上说当然不是道德教育,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然也有德育的责任,但不是根本任务。两者在教育内容上有根本区别。

之所以要进行这种对比,是因为不同的教育内容决定了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伦理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宝贵经验,其中包括“身教胜于言教”。因为伦理道德教育更注重一种由内向外、逐步扩展的取向,注重“修”,责在“养”,而不是重在“教”与“学”。《大学》中就有一段非常典型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明明德”“修其身”“格物”都是指个体的伦理道德修养,而修养根本在于“修身”。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言行,了解到哪些行为受到社会的认可或反对,将这一行为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概念,从而以这一道德化的观念来指导评价自己的言行,完成伦理道德教育。在这其中,教师由于其特定的身份,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也就是“身教”了。内在品格的养成,必须使学习者内心受到真正的触动,靠言教是很难见效的。从现代心理学来说,伦理道德教育应该是属于情感领域的教育,而语文教育则主要属于认知领域的教育(虽然也有情感领域的一面,但如前文所述,其根本任务是认知方面的)。情感领域的教育更需要感悟、体验,而认知领域的教育则需要言语启发,思维训练,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其次,从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教育注重身教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我国古代,读书人一直是受社会尊重的阶层,而作为读书人阶层的代表,教师的地位一直是受社会尊敬的,不论是在“官师合一”的“学在官府”时期,还是“学在四夷”的“私学”出现,都是如此。教师不但对学生进行言教,更重要的是成了整个社会成员的效仿对象,这是“身教”产生的一个社会现实原因,客观上使得身教比言教更有影响力。而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已经远不同于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职业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言教是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

1.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及社会语文教育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面对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与人类个体发展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主要通过在生活和劳动中的学习采解决这一矛盾,这就是社会、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于是就出现解决这一矛盾的专门机构――学校。在学校里,学生学习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人类文明成果,并且这种学习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学校教育作为专门的社会活动被赋予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特点,而专门人员就是教师。也就是说,在学校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人类的历史经验即现成的知识,以此认识世界,获取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减少自己的盲目摸索,系统地学习掌握父祖辈多少代人才能获得的认识成果。究其根本原因,是有专门的教师来指导他们完成这一目标。如果由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获得,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换句话说,在学校教育中,因为在教师有组织有目标的言教之下,学生才获得了迅速发展。相反,如果教师只是以身作则,垂身示范,而不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学生只靠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学校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育将又回到远古时期,在生活劳动中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这之间的得失自不待言。

身教,在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中的作用更明显一些。这两者与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学校教育必须高效系统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言教的方式无疑是最佳的,身教是言教的有效补充。

在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特点的学校语文教育也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的私塾教育了。班级授课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地学习。虽然班级授课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有效进行言语教学却是共同的,因为只有这种言教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教育活动更具明确的方

向,也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更为稳定、全面、高效。身教决不可喧宾夺主。如果没有了教师的言教,班级授课制也就不存在了,学生的学习也就和社会“一般学习者”没有什么差别了。

2.言教符合学校语文教育的特点

首先,学生的语文“学得”要靠语文教师的言教来实现。“习得”是通过对父母及他人言行的观察、模仿,靠自发的直接感知,无序的潜移默化,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课本,依靠感悟、体味、涵养,从“教者”这一角度采看,“习得”是以“身教”为主的。而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学得,则是在经过专门训练的语文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其主要的特点是自觉、理性、有序、有计划有步骤,因而也是更高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所以,余应源先生说“学搏”是“专业教育情境中的语文学习,属于科学世界的教育。”①从“教者”的角度来说,“学得”当然应该以“言教”为主。

其次,学校语文教育是科学有序的。科学的学校语文教育要求言教为主。有人认为,在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中,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读、写、背,学生通过自己的“习得”来掌握文言文,“学得”的成分很少,而学生语文也学得很好。由此得出,语文教育是无序的,主要靠学习者自身的潜移默化形成能力素养。这个问题,必须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代语文教育受客观历史条件所限,那时候还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语文教师,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远没有达到今天的层次,私塾先生的教学也没有达到专业化层次,教师们往往是凭借自己对语文教学的领悟采进行语文教学,凡是读过书、具有一定文言能力就能当先生,在此过程中当然有许多好的仍值得今天借鉴的教学方式,但是,采用身教方式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古代学生在语文能力的获得和形成上可能要比今天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今天的学生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语文这一个学科,他们还要学更多的学科、更多的知识。今天,学校语文教育必须从让学生的笼统感悟揣摩的学习,发展到科学化的语文学习。虽然科学化的含义到今天为止语文教育界还在争论之中,但是学校语文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是科学有序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这已经是共识。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必须由语文教师根据言语教学规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语文能力训练来完成。如果仍由学生自己去漫无目的地潜移默化,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中去感悟语文,这显然是语文教育的一种历史倒退。科学有序的学校语文教育不能只是靠教师的身教来完成,必须着眼于言教,言教必然成为学校语文教育主要的方式。

再次,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最主要的语文教学媒体――言教的手段,之后才是身教的材料。高效的语文教育活动离不开言教。“人的学习,总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②有意义的教师言教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对课堂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需要教师加以言语指导,这是以教师言语为中介的。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具有概括、提炼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高效化、科学化。学生通过语文教师有意义的言教,不仅可以突破个体感观的局限,使直观、具体的思维上升为抽象的理性思维,而且,借助于教师语言,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从而加速学生认识过程。

四、结论:言教为本,身教为辅

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在为《教育艺术》创刊5周年的题词中写道:“言传身教介乎有意与无意之间”。这句话颇富哲理气息,耐人寻味。说“有意”,是指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这多半指“言传”,就是有目的地用言语去传道、授业、解感。“无意”当是指教师在不经意间发挥“身教”的作用。

篇8

我国以“临床教育学”为命题要素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以译介性内容为主,较有影响的有两篇:刘燕红、周琴发表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上的《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述评》,钟启泉发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上的《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日本教育学者浅沼茂教授访谈》,前者概述美国2009年以来临床教育学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研制思路、主要内容等,对我国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钟先生的访谈文章涉及理论视野较深广,其中介绍临床教育学三基轴概念:“现场性、实践性”,聚焦医学中“实地”特征;“病理性、问题性”,聚焦医学中针对“病人”个别性;“发现性、批判性”,基于“临床”的引申义。此三基轴构成彼此独立的三维空间,虽然逻辑关系不甚清晰,但基本揭示了近年来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及特色,为研究者提供一个鸟瞰临床教育学整体面貌的工具,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国外体现为“在实践中”“指向实践”“为了实践”的教育模式,以英、法、日、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国内聚焦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获得途径的研究,钟启泉、陈向明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性影响。我国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现场性、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而缺乏对“病理性、问题性”现象的关注;有些研究即使涉及学校存在的“教育的病理”或“病理的教育”领域,也多数是着眼于对教育教学中“已然”的“问题”“病理”进行归类、总结,为之寻找“治疗”手段,并形成带有共性特征的诊疗方案。而临床教育学则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个性化内涵研究:如果时间、地点和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不同,则其“现场性、实践性”内涵必然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病理”也将各有不同。教师要充分认识儿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对中小学生行为、心灵的“病理”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预测或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逃学、欺凌”等不当行为,以及校园“轻生案”“案”等,对此能够适时寻求恰当的引导、教育等规避策略和方法。总之,师范教育不可能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只有增强反思能力、发展教育智慧,才能妥善解决复杂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旁逸斜出”或“突发事件”。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发展新趋势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指向研究,以裴娣娜、倪文锦、王荣生等学者及大批语文教改一线专家为代表,其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语文建设》2013年首期发表《聚龙宣言》,开启了大规模的“真语文大讨论”,全国语文人针对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假大空杂”的积弊,进行了全面反思和重构。2014年以来,《语文建设》又相继推出系列讨论专题,如“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本”“文本解读应以文本为本”“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之本”“继承并弘扬古代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等,并且集中刊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前期成果,包括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构想(任翔)、语文教育语用观的核心理念(曹明海)、语文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李宇明等),还有语文教育评价(倪文锦)、语文教师教育(靳彤)、语文教材改革(顾之川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文建设》2014年第6期、第7期、第8期)。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前沿成果,无疑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重要元素。

3.“临床教育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研究的意义

临床教育学强调实践性、跨学科性,其隐喻意义在于:临床医生在决定治疗病人时,一般运用艺术的、非形式的、质性的方略,是不能量化的。基于临床教育学的理论视野,优化学科教学论课程,将使高效开展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工作拥有源头活水。当前,业内人士已经关注“临床性”,普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打造,但往往强调了可操作性,却淡化了学术性;流于急功近利的机械训练、低效模仿,解决的都是“已然”“应然”问题;侧重于打造知道“怎样教”,却淡化了要理解“为什么这样教”,忽略了要反思“还可以怎样教”。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突出对“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教育环境的复杂对教师的新要求。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殊性质,在人终身发展中奠基性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内容和任务的高度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境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同时,母语教育对于“立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任重道远的使命,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因而,开展临床教育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更具特殊意义。2013年国家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最近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因此,进行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从而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实效性、时效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目标定位及主要内容

1.目标定位

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三个基本理念;以“回到原点”为突破口,着力研究“学科”“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发展”几方面的原点问题,以语文学科为凭借和依托,以语文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提升语文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和教育智慧为旨归。

2.主要内容

(1)遵循“实践取向”理念,突出“现场性、实践性”特征,研究当代语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特征及获得途径和策略,聚焦于“语文教师知识”,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原料和依据;知识与能力,是教学实践的两个基本支点;语文教师知识首先应该指向“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即学校教育课程中的语文课程学科知识,由文字、语言、文学、文章等多门学科综合改造、遴选、提取而来,这些知识力求精要、好懂、有用,以适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后来被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并列,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双基”。语文课程知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从关注“教学层面”走向关注“课程层面”,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课程的整体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语文课程知识,即把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其基础内容仍然是语文学科知识,但又不是单纯的语文学科知识的直接呈现,而是对它们进行加工、重整、变更,使其形成课程知识,即指向语文教学目标、在学校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学习,而且是可以教、可以学,值得教、值得学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指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现什么目标”,指向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二是“拿什么来实现此目标”,指向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要运用哪些语文知识;三是“怎样教才能更好地实现此目标”,指向将采取哪些方法、策略来呈现、传递这些语文知识,使其能够转化为语文能力,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是“何以知晓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指向如何通过检测、评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的效度。语文教学知识。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S.Shulman)提出“教师知识”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由七个组成部分构成:学科内容的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习及其性质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最受重视,它是“学科的科学内容与教学论的合金”: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由于学科教学知识(PCK)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实践生成性等特征,因此,该部分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知识(PCK)如何获得,难点是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和语文教学设计个性化。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目标内容化(国家)———课程内容教材化(专门机构)———教材内容教学化(教材编者、教师)———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我国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属于“能力型”标准,缺乏课程内容;而当前的教材基本属于“文选型”教材,在“教材内容教学化”方面还有待提高,这必然增加语文教师“备课”的难度。据业内研究者粗略统计,70%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是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问题大多处在弄不明白究竟要“教什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材内容教学化”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教什么”“学什么”比“怎样教”“怎样学”更重要,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教学的原理之一。

(2)坚持“育人为本”理念,注重“病理性、问题性”特征,改变一味重视“已然”“应然”问题的研究惯习,重视语文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形成语文教育智慧。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教师教育必须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课程实施需要由“定型化教学”走向“情境化教学”,教学研究需要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教育理论实践化”走向“教育实践理论化”,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必须在此前提下进行。要广泛吸纳“真语文”大讨论的研究成果,探索怎样建构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教育智慧的形成。特别要研究怎样锻造教师的“专业品性”,引导语文教师形塑自我角色,恪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能,养成实践智慧,促使其提高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或然”和“将然”的“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度,增强驾驭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进行自我角色的形塑,了解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善于通过母语文化的熏陶浸润,促成儿童心智的良好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品性,才能避免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惰心理,甚至出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逃避行为;教师“不愿做”比“不会做”更亵渎“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本,更有损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拥有优秀专业品性的教师,对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不仅具有敏锐度,还具有责任感;他们对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使日常“保健”“预防”与“临床治疗”合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传承母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师更加责无旁贷。

篇9

小学语文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1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为了好的成绩,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文化传递性特征,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的义务教育学科之一。

1.1小学语文教育的功能:

语文是一门不能急功近利的基础课程,要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功能。(1)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中心思想。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方式,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语文教育为依托,以语文教育内容的实施来进行。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语文教育的实施。(2)表达、交流和传递:小学语文教育具有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语文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就是进行语言交际和传递文化。小学语文教育在传授和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如何表达和交流。(3)育人:小学语文教育以第一和第二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文情怀的熏陶式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表层层面上,而是将育人转化为实际行为。

1.2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1)语文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基础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外,语文教育还具有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科目的。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种工具,只有让学生掌握好这种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简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的。(2)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小学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佳阶段,这一阶段接收到最好的教育,会使其日后的学习有良好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彰显着我国的软实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应重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旨在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不言而喻,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2.1课程改革是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师要以新理念去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2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其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基本素质包含的内容有: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劳动技术素质。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如个性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个性潜能等个性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落实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和学会健体三个方面。(1)做人: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应教学生先学做人,强调德为先,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做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2)求知:教师既要授予学生知识,也要授予学生求知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主动汲取新知识和新技能。(3)健体: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

2.3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从教育实践和成效而言,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做好语文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3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的作用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体悟生活: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宜的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小学语文教育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2体悟思想: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能有效调控学生的情感,如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或者是享受美好的感受,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3体悟责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体悟自己的责任,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辐射的作用。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素质教育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以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

作者:王瑜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铁西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篇10

一、卫生职业语文教育的现状

语文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在高投入、低产出、耗时多、效率低的怪圈中徘徊。究其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教育价值的认知错位,对于语言学习规律的认知错位。目前卫生职业语文教育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只是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决定着学生今后一生的前途,卫生职业语文教育便逐渐走入了“应试教育”这个误区。应试教育是现行教育制度下各科教育的通病,但是在语文学科教育中表现尤其严重。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卫生职业语文教育基本上采取的仍旧是逐段逐句读读讲讲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讲现代文如此,讲文言文则更甚。在毕业就业的指挥棒下,卫生职业语文教育急功近利,成了考试的工具,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不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培养,这使卫生职业语文教育改革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标志物

我们的语文课是中国母语教育,母语教育的主旨在于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积累,以文悟道,以文明心,以文见性,以文化人,培植学生的中国心。母语教育的“化人”是通过高层次的诵读、写作实现的,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母语教育的基本经验。这一经验固然有需要完善之处,但基本上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却没有很好地继承这一汉语言教育的优秀遗产,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了西方的东西,在简单的移植过程中,先是走了调,后来就越来越找不着调了:没有形成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语文教育体系,目中无“人”、无文化,语文教学成了纯粹的“工具”的拆卸和组装。目前的语文教育状况不利于提卫生职业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也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育的需要。

三、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对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明确的认识,那么从上到下整个语文教育系统就只能陷在一种本质上的混乱状态,所有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都只不过是盲人摸象,从事实践工作的语文教育者们则观念贫乏,无所适从。因此,现在通过重新探讨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这个问题来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是立足于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成熟了许多,删除了一些已经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篇目,加大了文言文的比例,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强调了人文性,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文化教育、公德教育、法制教育、敬业教育、人格教育等内容仍然不足,仍然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不相符。由此看来,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那么,在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该怎样解决好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地位问题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语言是交际交流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是事实。同时语言与自然界、人类历史和精神活动都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是不可否认的。“语文”二字,即是“语言与文学”之意,语文中的语言教学,便是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体现;语文中的文学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所以,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互相依托互为补充的,绝不应该把它们对立起来。

四、中国儒家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的统治阶层是当时国家的文化精英——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行为方式、文学作品、生活理念、价值取向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儒家主体价值如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平、和、中庸、天人合一等表达已经深深地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观念中,成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生活哲学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与儒家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能与中国传统教育割裂开来的。我们要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实行“拿来主义”,批判地继承儒家学说。

篇11

语文教育是一门特别能够培养学生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的学科。我国语文历史发展悠久,涌现出了一批至今仍对我国文学界有着重大影响的诗人学者,他们在文学界所取得的成就也同样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教育理念就导致了当今语文教育模式的约束性与滞后性,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它是构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力量。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在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历练之后,已经有了属于自身特有的模式与理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英语教育以及其他课外特长课程的培养已经开始威胁到我国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应当清楚的是,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学科对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刚刚接触社会的小学生来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语文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应当提到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议程。

二、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创新是任何事物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墨守陈规只会导致落后。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所以,为了可以和世界同步前行,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从而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他所掌握的知识需要在其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加工和改良,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然后再将其传授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深层次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之下,不断学习和改进在教学中的手段。更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语文教师还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将语文学习中的文学价值通过语文这一载体传达给学生。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应当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以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从而优化教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更能够吸引尚处于多动期间的儿童。我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学习是相通的。素质教育之所以被提到我国教育事业的纲领上来,就是因为其内在文化对外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所以将素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之中,必将为小学语文教育添加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语文这门课程重要的前提因素,尤其是对于生理以及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创新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更为优秀的成绩。

三、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体系当中,小学语文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学校要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更要有超出一般教师的耐心,只有这样全方面发展的教师,才能够在教育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发挥出超常的功效。这也要求教师职能随之转变,也就是说教师要在突破传统教育体系的模式之下,改变为教育过程的辅助者与参与者。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改变教育理念势在必行,只有与时展的脚步吻合,才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不断革新的局势之下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处。目前来看,以学生为教育根本的教学理念已经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先进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与新科技时代下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小学语文教育要与时展紧紧结合。利用先进的科技产物辅助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又一发展趋势,可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高科技产物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与立体感。这样的课堂教育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性。通过教学引导的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前景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跃华 小学语文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01-104。

[2]郑方平 郑婷婷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6),317-318。

[3]濮坤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16-18。

篇12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没有突出人文性和文学性,只是作为语言文字的教育模板,埋没了小学语文对学生的文学鉴赏的引导启蒙作用,忽略了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从本质上讲,语文教育除了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进行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他们的脾气秉性和道德素养,当然也是对学生个人价值表达能力的培养。就现状来看,显然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出现了偏差,人文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于是学生的写作内容缺乏真实性,不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以学定教,不教而教,提高知识素养。

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以教定学,不教而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单纯学习技能和知识,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还能提高其综合能力,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学会运用,这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人文教育远比知识教育的地位高得多,这是因为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增多,教育工作者发现,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增加人文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

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整个一堂课下来,都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但是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同时生本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当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唤醒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愿望,并且试着以小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鼓励小学生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总之,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3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不要以传统的“师道尊严”压制学生,否则会让学生丧失兴趣。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特点,并且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做好准备。要想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不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鼓励学生质疑,提高思维品质

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课堂上,教导学生如何学习比直接传授学生知识更实际,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可以得出,质疑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培养这种精神的办法就是鼓励学生质疑。小学生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进行良性引导,将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逐渐转变为质疑的能力,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通过质疑,让学生再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语文魅力的研究,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能够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生本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和现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当今时代,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更具时代意义的生本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强化小学语文教育的效果。

篇13

一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其完美人格,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也就是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经过这样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才能使学生努力对此进行实践,学习古代先辈留下的优秀的成果并为己所用。如此才有利于青年学生对于自身品格的塑造。《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导引和感染青年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虽还有其他的不足,但是《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有了提升。大学语文这门学科要给青年学生一种感召。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感召下,学会刚强奋进;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召下,学会不断探索;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感召下,学会潇洒豁达。这些伟大的名族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课程定位不准确

在高校,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未来的工作前景息息相关,因此,“以专业为龙头、着眼于就业”的课程设置观念根深蒂固。许多高校院校并没有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来设置,在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上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和重视,由此导致了大学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尴尬状态,随意压缩、削减课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院校甚至将大学语文课确定为选修课。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下降

与课程边缘化现状相比,更让人担扰的是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消极态度。一直以来,大学语文的缺勤率居高不下,学生即使来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学学语文的动力极为不足。

3缺乏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大学语文找不到学科归属,自然得不到关注和重视,导致了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不愿意参加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学校只能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刚毕业的学生来应付局面,而这些教师同样一抓住机会就跳离这个岗位。教学人员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缺乏,使得该课程的教师队伍始终处于缺乏经验和素质的状况。

4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更侧重于文学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的讲授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几乎没有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

5教学体系不科学。教学队伍不稳定,就无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不少学校仍然采用中学式的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而这种传统模式正是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考评方式和职称晋升等方面考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否则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

6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语言文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不规范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对当代的大学语文的教育产生. 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言文字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词汇也越来越流行,网络语言也越来越频繁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她们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常常用用“表”代替“不要”,用“88”代替“再见”等。现在更多的网络流行语直接冲击着汉语的规范使用。现在青年一代的网友们还都把使用流行网络语言交流看作是紧跟时尚的一种表现。这些网络词汇的出现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活力,但这些网络词汇随意使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对于没接触过这些网络流行语言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如,汉语中的“蛋白质”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意义成了“笨蛋 + + 神经质”,“白骨精”成了“白领 + 骨干 + 精英”,“天才”成了“天生蠢材”,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直接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高校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1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的重要地位,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社会功能,规范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大学语文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作用,适应当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合理,贬低和无限拔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不符合事实。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大学语文应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宗旨,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熏陶,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修养,进而真正实现大学语文课的工具性、文学性和人文性的功能。

2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其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学好语文,要为学生确立一个和谐、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课堂的演员,不能本末颠倒。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语文素质差,成不了学习的主人,满堂地灌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转化为能力,长此以往,他们的求知欲被扼杀,兴趣被泯灭,语文素质难以培养。

3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材的建设

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是课程教学的工具。大力加强教材建设,能让学生学有所依。20 多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断翻新,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几十种之多,可谓百花齐放。然而,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定位和侧重点不同,教材之间也有不少的差异。如有的教材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 有的教材重工具性,轻审美性,另外,仍有许多篇目与中学教材的选教篇目重复等。因此,积极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实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已经是势在必行。

4努力创设生活情景。

现行语文教材有语文实践活动、情景模拟等板块的内容,教师就要充分地挖掘其中的精华,上课时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各种语文情景,手段方面也要注意多样性和有效性,可以采用音乐、影视、表演等手段设计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语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学者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努力掌握深厚坚实的文学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关注学术前沿的动态,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另一方面是进行人才队伍结构建设,即注重培养和完善专、兼、聘的教员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层次和教学水平,提供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平台,加强和社会各类语文课教学的联系,聘请名家名教授作为语文教育的兼职教员等措施提高大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6. 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大学语文的教育空间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一定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有意识地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扩展,使大学语文教育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校园文化、课外读物、社会实践等,都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教材。组织文学常识竞赛、写作大赛、演讲朗诵大赛,组织文学沙龙、推荐名篇美文等活动,都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品味生活,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生。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