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篇2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人类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我们已经意识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微观的角度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世界上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一些著名大企业,如:英特公司、通用电器公司、福特公司、IBM、大众、丰田等,历时几十年,上百年而经久不衰,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国内则有长虹、海尔、春兰、小天鹅等一批著名企业也已驶上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对企业来讲,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的确是企业欣欣向荣、长盛不衰的传家宝。这也正是世界上所有企业家追求的发展目标。
从宏观的角度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与该国企业发展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企业发展了,国民经济才能发展,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使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如今日益污染的环境呼吁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提高,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把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考虑,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考虑存在以下垂待解决的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方面。(1)投资低,收益差。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徘徊在30%以下,投入总量的不足,使人力资源素质无法得到整体性的综合改善。(2)人口增长快。我国目前已有人口12.5亿,而同期美国人口只有2.6亿,人口因素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人力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需要消耗资源,使本来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不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从而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和财力供求出现失衡。而只有当人力资源规模与其他经济因素发展相适应,才能显示出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3)经济的粗放型发展。粗放型经济环境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及其智能的发挥,只能使企业发展在较低水平上徘徊;宏观经济环境不改善,就会压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科技力量。(4)用人机制不健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了重大变化,导致人力资源分布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国企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跳槽、辞职之风愈演愈烈。给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5)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目前人才资源供需关系断层的现象反映了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结构上的问题。往往只看到眼前一时需求就一拥而上,没有预见未来发展的潜在需求,以致造成有的专业人才出现断层。
2.经济持续发展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础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的高消耗,尤其是矿物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这种片面追求产量忽视社会效益的生产方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界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惩罚接踵而至。温室效应的加剧、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增多,大规模暴发流行性传染病等等,使人类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前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技术水平低、能耗物耗过大以及生产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损失等,所以持续发展需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考虑,必须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从而通过产业规划、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废物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公害”的加剧以及能源的危机,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头。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害。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起飞奠定良好的基础。实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行政与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约束、政策引导规范其经济与环境行为,确保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义是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概念的提出是始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教训和体会以及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联系的认识而研究的,也是人们感到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恶化且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从而使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因此,经济持续发展的概念理应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它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点,因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越是经济高速发展,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获得长足持久的支撑,这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而科学认识和定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提出到目前虽然不过20年的历史,但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在环发大会之后,根据X21世纪议程》的精神,立即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被确立为21世纪我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如前面述及的只要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并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走什么发展道路的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物,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呢?目前世界上的主要观点有经济发展观、人类社会发展观、代际平等发展观、生态环境发展观。我们认为综合以上观点,应该是在经济发展为主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观。
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长期迟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
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通道,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一方面要调整专业设置,使教育面向市场,强化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原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德国经济发展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产业大军。教育要针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在能力,实现从学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化,从体能、智能、技能、德能、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力。高等教育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主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把办学目的真正转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使人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理念的突破、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明,无一不是以人才为载体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依靠不断建立并发掘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
2.树立新的人才开发观念。即树立知识、技能、智能为核心要素的新观念,克服传统的重物轻人的旧观念,把教育投资视为第一位投资的新观念,认识教育是确保企业21世纪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积极组织各类人才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包括对人才的培训、培养、进修和实践以及引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使企业不断获取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目标。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人手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意识和战略意识,调动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是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企业必须随市场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从而使企业具有不断地捕捉市场机遇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3.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使人们走出封闭的环境,找到能较原先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活”化人力资源,而不是将人力资源僵化,以有利于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从而挖掘人的潜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政府应制定宽松的有利于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大力提倡以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尽可能改善和缓解人力资源在分布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及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使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4.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作用。尽管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外部条件的配合,但其内部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激励则是最具积极意义的调节机制。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恰当的激励机制,可以使人的能力大大提高。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1)我国的企业应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充分重视知识技术等人力资本在分配中的作用;(2)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可采用经营者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方式,销售人员可采用与销售收人、销售成本挂钩的方式;科技人员可采用新产品开发的项目与新产品的销售收人挂钩的方式;一线生产人员可采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方式;(3)鼓励员工参股、持股,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少生优生,从而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期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地贯彻下去。同时还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增加对控制人口增长的物质和精神,保证我国人口的发展逐步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6.防止人口流失和浪费。所谓人才,是指那些能够运用系统的知识和技术在学术上卓有贡献的专业人员,表现为社会上具有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人。所谓人才浪费,是指这些专业特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或者大材小用,或者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所谓人才流失,是指不能为本国所运用,而经常是流向发达国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匾乏与人才浪费并存的问题。因此,应使本国培养的人才学以致用,为学有专长的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并在各方面给予应有的待遇。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尽可能防止人才流失。
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目前,我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巫待研究采取措施。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基于经济发展来选择相应的对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确立资源价值,防止无偿占用和浪费。当前,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无价或低价”的价格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的经济学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定价方法。人们长期以来认为自然资源是天赋的,没有通过劳动没有价值,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资源无偿使用、开发和浪费,以致造成资源损耗,生态恶化加剧,给经济持续增长造成损失。超级秘书网
2.明确产权,强化资源资产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是改善资源利用的必要社会制度。从发达国家情况看,已形成了一整套资源资产管理、资产交换的理论、制度和方法体系。我国在这方面工作尚嫌薄弱,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家底不清、产权关系模糊、无偿占用资源的现象。因此,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健全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自然资源同其他人工资产相类似,是人类获取物质产品不可缺少的资产。可以为占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它是一种重要资产。资源资产是国家重要的财富,国家有关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综合管理资源的权利,制定政策法规,保护资源和组织资源,合理使用以及组织收缴资源资产收益和产权转让收人等。
篇3
一、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要坚持其发展道路,需要人们探索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高校广播电视学的设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广播电视是传播文化与消息的重要渠道,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设立广播电视专业正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们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要。新闻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文化,不仅传播了西方文化,又将祖国的文化发扬传承,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广播电视学有效的解决新闻传播的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就需要新闻学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与传播,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传送相关消息,扩大事件的影响,引起人民的关注,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二、新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优秀中坚师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广播电视学的教师从数量上明显较少,师资力量匮乏;从专业知识上说,这些教师中大部分为普通讲师,教授级别很少,教师年龄较为年轻,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造成教学过程中出现阅历不足的情况。
2.缺少实践机会
高效教学一般较为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此专业所要求的实践性。学校没有给予学生实践较多的机会,造成实践与学习知识相脱节,专业人才较少,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3.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高校教育制度在不断地前进,但是,一些高校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依然十分陈旧。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继续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出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无法适应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而且枯燥的教学课程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4.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学习者的选择
学生在面临专业选择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均将专业的未来就业趋势纳入考量,而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目前并不乐观,这使很多具有此方面天分的人才放弃了对本专业的选择。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本专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关于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广播电视学的发展受到其问题与困难的阻碍,若想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其障碍,使问题得以解决,使新闻学走上正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良性循环。
1.扩充教师力量,重视实践教育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导力量。对于广播电视学也具有此作用,因此,无论从学校角度还是从政府角度,应当注重增强教师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学校要多给教师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多掌握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技巧,将更多的、更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不仅要加强教师实践,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对资金与实践设施进行投资,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出自己全面的能力。
2.使用具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高校中的陈旧教育思想以及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应该得到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潮流。因此,学校及政府除了提高教师的能力与质量外,还应开发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师思维的开拓,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与热情,不断追求创新的方式方法,掌握最新的前言知识,进行最新最有用的实践知识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地革新与进步。
3.出台相关政策对广播电视学进行保护
为了促进传媒事业更好的发展,为了保证更好的向传媒领域输送更好更多的人才,在广播电视学的发展上政府的力量不可低估,对新闻学的发展,也必须给予帮助,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离不开新闻学的发展,只有坚持新闻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让社会的经济与文化长久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语
我们的社会需要全面的发展,针对传媒领域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及时解决,使文化的媒体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符合社会主义的方向。针对广播电视学出现的尴尬处境,必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消除问题,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刘薇娜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篇4
一、强化货币资金预算管理
货币资金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完整的货币资金预算包括货币资金的收入、货币资金支出、货币资金的余缺以及货币资金的筹集等。货币资金的预算编制,必须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资金状况及发展前景,科学安排资金投向和投量;调整不合理的支出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2];具体实施过程中,货币资金的支付全部实行预算管理,只有纳入预算的项目,才能支付货币资金。对不必上的项目,坚决从预算编制的源头上压下来,以避免重复、闲置和浪费。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是医院组织整个财务活动的运行、控制医院日常货币资金流动的有效依据,也是评价医院对货币资金管理成绩的考核标准和重要手段,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因此,医院可充分利用资金,从制度上、管理上防止挤占和挪用的现象产生。
二、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要依据《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整的医院内控系统,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医院领导要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审批人员的责任要明确,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以此确保资金流通的安全和完整。
三、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
医院会计岗位设置按工作职责的不同,分为出纳岗位、稽核岗位、制证岗位、报表分析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然而任何一项程序和制度无论它如何完善,总是由人来完成的。大中型医院的出纳岗位设置更为细致(至少在两人),出纳工作担负着医院货币资金的收付结存情况的核算职能,发挥着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3],而这些任务的完成是置身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大环境之中的,是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相联系的。只要这个单位发生经济活动,就必然要求出纳员与之发生经济关系,并且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控制:
1.货币资金收入的管理。医院日常的货币资金来源于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其他收入、以及病人预交款、往来款项、财政补助收入及专项资金拨入。收入业务是否正确,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手续是否完备,主要涉及收费处的会计人员办理的每笔业务是否经专人审核及时入账、账实相符,现金或支票送存银行情况及银行收账情况,有无套取现金等偷梁换柱的情形发生。
2.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管理。支付货币资金必须符合规定的范围和用途,不准白条抵库和公款私借,必须依据《会计法》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开支标准对每笔财务开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把关,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后才能付款,严格控制不合理不合法超标准的开支及虚假冒领的现象发生,不得推卸责任。办理付款业务需两人核对签字认可才行。不得坐支现金、签发空头支票。印章及支票分开保管,分清责任,相互牵制和监督,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3.货币资金库存及账务管理。加强对货币资金、会计凭证、原始的管理,要依法建帐,及时登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并经常与会计核对帐目。财务部门负责人应采取突击抽查的办法清查库存现金,以防临时抵补凑数,搪塞漏洞,如发现差错,要及时查明情况和原因。严禁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出纳人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单位与银行的对账,对于未达账项,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使未达帐项在下期银行对账单中得到证实。
4.重视刷卡结算医疗费用的管理。医院为了方便病人就医,减少病人及病人家属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增加了POS刷卡结算业务,此项业务是通过银行提供的结算工具——POS机,办理银行卡的(刷卡)结算业务,达到现金收付的目的。银联刷卡结算凭借其快捷、方便、安全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与现金结算并列的方式。随着业务的增加,工作量的加大,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十分重要。首先,刷卡结算事宜办妥,确认无误后必须由病人(持卡人)在打印出的一式两联凭据上签字确认后,给病人一联,另一联(存根联)随记账凭证一并入账,同时经办人员也必须签字认可。其次,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按卡号逐笔登记明细账,月末根据银联卡部打印出的明细账目进行核对,未达账项及时清查,和银行存款明细账同等管理。四、内外监督,优化管理
实行货币资金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并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离不开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严格把关和会计人员的积极配合,只有医院内部各级人员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加强各环节的预防控制,才能保证医院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要强化外部监督,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保证内控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卫生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院内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医院也可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医院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看医院内控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了什么问题,并予以奖励和惩罚,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实行企业化运作,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医院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篇5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研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决定了以可持续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讲,传统经济也就是传统社会生产方式、人类自身关系及其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反映。
如在传统经济中,受人与自然对抗认识的支配,那些非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被作为经济资源和财富看待的,并日认为它们的供给是无限的,不考虑经济活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断增长的经济财富作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由于传统发展思想和理论指导,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不良恶果,如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短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产生了产品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并由此引起了国际间和国内各种政治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姚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必然要对传统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以寻求能满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大福利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也就产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使得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中国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而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大约是2500亿美元。如果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给外商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实施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有对中国内部经济调整作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种大型工程的实施。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价值来表现,并以价值的变化来反映其规模变化的,但仅考虑价值的变化而不考虑其他的变化,那么经济发展很可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经济发展,在注重价值分析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方方面面,将它们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
人们知道,在传统再生产分析中只考虑价值的生产与平衡,只要价值的生产是以扩大的方式进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生产、经济就能正常进行,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则不仅要求价值生产的扩大和各部分之间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价值的生产与其他各种流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比例的要求更严格,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进行下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因为其他各种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产物,所以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其他环境相适应。
保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资源输入经济系统的量,超过了自然系统再生产这些能量和自然资源的速度,就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为传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能量消耗的速度,超过自然界再生产它们速度,使经济发展难以长久持续的结果。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实现这项事业对我国来讲更显重要和迫切。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更恶劣,资源短缺状况更严重,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条件、因难、思路和途径等、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其发展模式是什么,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因为如果仅仅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众参与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没有特定的战略模式,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而特定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国情中是不同的,如对公平与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它们的理解也就不同,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方式与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定模式。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态环境和资源满足不了传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与世界各国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酷程度和资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需要,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任务。
篇6
一、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的矛盾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之上。而当前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即GDP核算。现行的这种GDP核算未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其中就包括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而这些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样势必造成在以片面追求扩大GDP总量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既然存在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矛盾人们就要想办法来解决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为此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联合《环境经济综合核算2003》权威文献。其中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把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方法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基本框架可以就环境对经济的贡献和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一致的分析。这样,构建一套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呼之欲出,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之间联系紧密交相辉映。可持续发展推动和促进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又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不尽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
心是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GDP总量核算这种绿色核算相当于在现行GDP总量核算中扣减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恶化的代价。因此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核算成为绿色核算的关键。(1)自然资源耗减代价。若要核算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如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和实物储量不确定我们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一个合理的价格。(2)生态环境恶化代价。对其进行核算的困难主要来源于生态恶化代价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引起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呈现的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被发现其核算成本难以分摊到哪一年。空间因素是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包含的污染因子范围。2政府、企业、居民个人的绿色与可持发展的思想意识不足。(1)从政府层面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总量的增长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有时候仍不令行禁止。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造成严重后果。(2)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追求自身的利润,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产生负外部性.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3)从居民个人来看。居民个人的生活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如生活垃圾的不分类丢、农民化肥农药的过量或不正当使用等都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我们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的内涵。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克服:
1.完善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以及我国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建立一套相应的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顺利推进为可持续发展立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篇7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地,同类学校的竞争更加激烈。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决定于教学质量。而从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面临生源不足而可能被淘汰出局的境况,教学活动以外的环节被大大强化,招生宣传、热门专业的设置、硬件投入以及教师的引进方式等方面都被当成竞争的亮点。然而这些方面的优势都是非常容易在短时间内相互仿效的,因而不易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最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内功,也是学校完成从招生到就业一系列工作的支撑。因此,如果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整合一切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形成自身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特色,并以此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首先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办学宗旨与教学理念对教学与管理起着统领作用,指导着教学实践活动。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都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在办学宗旨和校训中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的问题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创新的意识不强,并没有把这种创新的精神与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而是停留在文字的宣传层面,没有深入下去。
其次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长,适应于当前和未来的高职教育的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中,因此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沿袭普通高校的做法。事实上,这两类教学机构在学生的培养层次、口径和培养目标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的人才,应在技能训练上下功夫,大量的课堂应搬进实训基地。因此把教学管理与实训基地的管理如何融合在一起,使其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将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由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对教学管理进行创新也是形成教学特色的一个捷径。
最后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而是采用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要求设置课程,其实质是压缩了的普通本科教育。教学内容也很陈旧,与经济管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脱节,更与国际脱节。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技能在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应围绕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反映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并探索出相适应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建设稳定优化的专职教师队伍
从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多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仅占30%左右;专职教师中以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为主,中青年较少;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与公办高校相比又较偏低。这些都不利于民办高校的深层次发展。
师资是形成教学质量的关键,没有稳定优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哈佛大学的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教师的质量。”民办高校在用人体制方面是有优势的,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切实加强人力资源投入,大力引进人才,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教研骨干,减少对公立高校的师资依赖。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杜绝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聘用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师资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而且可以发挥社会高层次人才对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直接或潜在的作用。如果能够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重点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鼓励措施,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评聘,对各种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必能建设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
民办高校从诞生那天起,就显示了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优越性。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的主要形式是董事会制。即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大办学事务由董事会决定,校长执行董事会的决议,领导学校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正常有序地展开,这既有利于发挥董事会的集体决策作用,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又有利于校长专心致力于学校的宏观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大多数民办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其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例如,各种制度还不健全,人治现象还很严重。用人机制也存在家族倾向;分配制度方面总体报酬偏低,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大。民办高校是社会力量办学,其性质决定了学校需科学管理,高效运作。因此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真正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坚持不唯职称看能力,不唯学历看水平,不唯历史看现在的标准,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教师挂牌上课制;建立新的分配制度,按照优质优价优酬的分配原则,提高工资、福利、津贴标准并着重于教师、教学和科研,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吸引和留住优秀、高层次人才。体制的完善和机制的创新可以为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和提高教育效益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也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办学投入的持续增加。然而,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融资难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公办学校的资金来源有国家的财政拨款,有银行的无息、低息或贴息贷款。而这些对民办学校来说,几乎很难享受到。由于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思维模式,现阶段我国民办教育的盈利模式非常狭窄,民办教育几乎不可能得到信贷等金融部门的支持。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不畅,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发展,甚至使一些急需资金注入的民办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是当前民办高校校长最敏感,也是最为忧虑的话题。
为推动学校的发展,许多学校在积极寻求新的资金投入方式和办学道路。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开盘价22美元,高出发行价15美元46.7%,总共融资1.125亿美元。新东方因其作为中国教育行业的第一股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它的成功上市给中国民营教育机构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开辟了中国民办教育融资新渠道。教育行业上市,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品牌的民办学校,是一条不可多得的融资渠道,它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资本运作方式,引进外资或与外资合作,增加资本优势和国际视野,可以继续保持并优化其核心竞争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高职院校还可利用自己独有的专业优势积极拓宽跟企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但是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高职院校既不能坐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不能只是呼吁或期望企业履行社会义务,而是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努力营造校企合作的双赢氛围。例如: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企业进校合作共建仿真实训基地(中心);借助企业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实行校企链式联盟经营,培养培训行业紧缺人才;吸纳企业资金,联合经营产业等。
在美国,私立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中,学费只占30%,国家投入占30%,其余的40%则由学校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募集。我国的民办高校也可通过争取社会捐助的方式融资。例如采取成立以名人命名的基金会等形式向公立学校一样接受社会的捐赠。
综上所述,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不断增长的技术型人才的市场的需要。相信在国家、社会、办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民办高职教育定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文平.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研究[J].成人教育,2005,(12).
篇8
(一)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据统计,西部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明显的比全国高出2.2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出6.39个百分点,而死亡率仅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高出0.5和0.7个百分点。与此相适应,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出1.75个点百分,比东部地区高出5.77个百分点。如果从各省、自治区方面来考察,整个西部地区除了重庆、四川和陕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其它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践证明,过快和过高的人口增长速度,一方面使得普九教育工作困难重重——因经费和师资紧张而无法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报酬递减和资源过度消耗两种经济后果”。统计显示: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1公顷/人,而日本的人均森林面积是我国的2倍,美国是我国的12.2倍;世界人均森林面积是我国的8.5倍。在淡水资源方面,就总量而言,中国占世界第6位,达到28万立方米,但是倘若按人口占有量排列,却在第88位。无论从区域面积或人口总量来看淡水资源数量,中国都被列入淡水缺乏的国家之列……。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于资源所能支撑的限度。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乃当务之急。另据统计,东部地区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3.42%,而西部地区则为27.07%,比东部地区高出13.65%。这一方面表明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教育的贫困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其经济发展主要不是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实现的,相反,主要是靠经验类的知识(包括大量消耗资源)而推动的。很显然,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措施,努力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不仅不利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而且不利于迎接知识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讲,四个现代化也就无法实现了。
(二)水资源日渐枯竭。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在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文化繁荣。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原因,尤其是毁林毁草开荒,陡坡种粮,造成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得这里尤其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日渐枯竭。统计显示,整个黄河经济带内每年缺水达150亿立方米,虽然通过节水可获得100亿立方米,但仍缺水50亿立方米。1996年黄河断流时间超过150天,断流距离达700km,1997年断流累计达200天以上,下游全部断流。1998年和1999年断流分别达215天左右。全经济带内不仅城市缺水、工业缺水,而且浪费水最严重的农业也整体上缺水。另据统计,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素有“千湖之县”的美称,20世纪80年代有大小湖泊4077个,总面积为1763.8平方千米,但目前已有2017个湖泊干涸。新疆塔里木水系也正在经历支流断流、干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的变化。据科学预测,2010年塔里木地表径流总量将被用完……。由此可见,我们的黄河母亲“奶汁”已不足以养育她脚下的大地和大地上亿万儿女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已经演变为永远的神话。
(三)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0多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约占80%。甘肃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2.69万平方公里,其中仅黄河流域就有11.25多万平方公里,每年向黄河倾泄泥沙5.18亿吨,约占输入黄河泥沙总量4.4万平方公里,约占陕西总面积的21.4%。陕西黄河中游地区有4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之一。1973年以前,陕西修建水库192座,现已被泥沙淤满的有41座,约占21%,其余的大部分水库有40%的有效库容被泥沙淤积。
(四)沙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区。如果加上内蒙古,这一地区几乎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沙漠化土地。其中,已经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为16万平方千米,潜在沙化土地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青海省沙化土地约有1亿亩左右。不仅如此,而且每年仍以100万亩的速度继续扩大,目前大约已有5899.5万亩农田、7399.5万亩草场和2000多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仅柴达木盆地的沙漠化土地就有近5000万亩。新疆沙漠面积占我国沙漠总面积的59.05%,达42.1万平方公里。在全区16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沙漠面积就占25.4%;在76.48万平方公里平原中,沙漠则占56.4%。据了解,沙漠化扩展最为严重的是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南缘、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绿洲,流沙的年南侵平均速度为10米以上,在一些严重地段速度可达每年40米左右。甘肃的沙漠化问题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的三地(酒泉、张掖、武威)两市(嘉峪关、金昌),有各类沙漠化土地503万平方公里,占整个河西走廊土地总面积的18.25%,几乎有总数的一半在酒泉地区。以玉门市为例,20多年来沙漠南移310多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近700万亩,并以每年6至10米的速度从北、南、西三面向绿洲侵蚀。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敦煌市,30年间受风沙危害的农田面积达30万亩。受土地沙漠化影响,草场资源退化十分严重。据统计,目前退化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不仅如此,而且目前仍以年平均2000万亩退化速度继续恶化。在新疆,全区草场退化和沙化面积达7000万亩,退化的草场减产幅度在25%以上,年经济损失约为18亿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有2426万亩草场严重沙化,占退化草场的22%,且沙漠化每年仍以341万亩的速度继续扩展;在甘肃已退化的1.0693亿亩天然草场中,重质退化的草场达331万亩。据中科院兰州沙漠所提供的资料,造成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其中草原过度农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5.3%,过度采木蕉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其他原因占8.5%。
(五)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1、工业固体物废物污染。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显示,1997年中国县及县以上工业废物产生量达6.58亿吨,比1985年增长25%,综合利用率仅为45.6%。其中,西部地区工业废物产生量达1.26亿吨,占全国的19%,综合利用率仅为31.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40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25.4个百分点,比中部低9.5个百分点。
2、水污染。199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1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7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9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为188.33亿吨,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由西部工业排放的。其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仅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0.5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3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量仅占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
3、空气污染。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供的数据,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受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而甘肃、新疆、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及青海、宁夏的部分地区总悬浮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大量二氧化硫排放的后果是形成酸雨,引起土壤、水体酸化,危害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损害建筑设施。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由过去强调人和自然的对立变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从而把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我国已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议程加以落实,这是党和国家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一个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无疑要坚持这一策略。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树立长远、整体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西部大开发,给广大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带来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的机遇。长期以来,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而言,思想解放相对滞后,观念陈旧、保守,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不仅仅是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而且需要牢牢记住,东部地区“先开发、后治理”和西部历史上滥伐乱采带来的教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警惕那种贪图一时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采取的“杀鸡取卵”式经营所带来的危害。表现在思维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先局部分析,而后综合的方法,转变成“系统分析法”,把西部大开发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特征和运动规律,追求整体和长远效益。
(二)制定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法律是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靠。最近,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设立西部大开发方面的法律。纵观西方各国,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如美国,1961年和1965年分别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和《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应提供帮助困难地区发展的必要的公共设施,根据该项法律规定,经济开发管理者从1966年到1991年,对欠发达地区的8100多个公共项目提供了43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1990—1995年五年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了1/3;日本在1950年制定了《国土综合开发法》,以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后进地区振兴的法律,关于国家的大型区域开发项目的专项法律,对日本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悬殊很大,有必要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手段,促进西部地区开发。
(三)制定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证。政策保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要给西部地区倾斜政策。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转向东南沿海,国家实行了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而使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关于西部大开发,国家已经出台和还将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主要的应当包括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资政策等等;二是西部地区应当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便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国家政策,主要应当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等。
(四)搞好环境保护,注意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1997年8月,总书记做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的重要批示;1999年在西安又一次谈到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就会落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是十分惊人的。根据国内外有关机构的初步估算,仅1997年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GDP的6%左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三河三湖等重点污染区域及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所要投入的资金已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以上地区污染企业效益的总和。从环境保护的大局来看,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西部地区得以良好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且关乎到全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的许多自然灾害,都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西部地区是我国重点的生态屏障,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久遭破坏,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遏止生态环境破坏,可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高效运行。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西部尤其落后。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学院1997年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在影响我国竞争力的八个因素中,基础设施最差。在46个参评国家中排第40位,其中包括邮电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全国总体排名最后。良好的基础设施所发挥的功能是使企业能以较低成本在当地进行生产,同时非常便利地与外界市场、供给者联系。相对于总产业来说,有较高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比率的区域经济,都有着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到来,西部的公路、铁路、航运、通讯、水力、电力等基础设施承受量必然增加,现有的承载水平远远不够,因此,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加强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消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六)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矿产、光热水土、电力和旅游。以新疆为例,已发现的矿种就有九大类、129种,其中有43个矿种储量在全国前10位。还有新疆的石油、内蒙古的煤炭、陕西的天然气、、青海的地热,以及整个长江、黄河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的水电资源都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西部地区还是我国唯一尚存大面积可开垦土地的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地区发展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问题是一定要注意合理发开,充分利用,才能开创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一是要有计划地开采。绝大多数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当展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到后展的需要,不能“爷爷吃了孙子的饭”;二是要注意开采的严格管理和统筹规划,严防乱开滥采;三是要进行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由于乱采滥伐和“毁林造田”,森林面积在急剧缩小,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现在有些地方已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就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法。
(七)调整产业结构,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实际的产业布局,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区域的产业结构,一是要适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以使地方自然资源优势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基本原则;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随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淘汰已经落伍的产业,寻求新的替代产业;三是发展良好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促使产业之间相互补充、利用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的产业,应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以解放初期所形成的重工业基地和五、六十年代所建成的军事工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篇9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创新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J.A.Schumpeter)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以获取潜在利润。具体来说,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另外,熊彼特还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发明往往是创新的一个环节,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发明,发明只有应用到经济之中并带来利润才算是创新。伊诺思(J.L.Enos)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工用人和开辟市场等。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曼(P.Stoneman)认为:技术创新是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并通过研究与开发,努力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整过程。澳大利亚学者唐纳德·瓦茨(Donald.Watts)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和研究成果进行开发并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
二、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主要靠技术创新
十六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应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信息化之路。强调科技兴国,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为实现经济目标做出的重大举措。信息化的道路是把握当今经济需求,总结经济建设经验,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之路。科技含量是新型的专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体现。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不能从单纯的产值来判断,如一个企业产值有l0多个亿,但不能以此断定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能力,是科技含量。这是企业竞争力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因此,无论是传统产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关键要有技术含量。现在,有些企业遇到困难,就说行业选择得不对。这存在片面的认识。一个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要看它是不是符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潮流。要谋求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这几年,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规模利润达到5300亿,连续4年保持较高的增长。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方面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尤其当企业要面对国际竞争,就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这要靠科技进步和成熟技术的推广。人力资源开发,则需要培养一批适合技术创新的科技人员。就我国人力资源状况而言,一方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全国有600多万的下岗职工,每年还要增加800多万的新就业人员。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企业的高级技工,在全国范围内只有60多万,供给远小于需求,其他技工的缺口总计达上千万。所以,人力资源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就要和现状结合在一起。工业园区作为信息化的一个载体,更应该在科技上下工夫,走出一个高起点高效益的道路。
三、“十五”期间技术创新的目标和任务
“十五”期间,国家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研究技术创新就要从企业入手。“十五”期间,创新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形成三大体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创新服务的社会化体系和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互动的三个环节紧密联系的体系。二是建立三大机制,包括围绕产业的经济发展调整的开发机制、观念开发机制和前瞻性开发机制。三是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尤其是在大型企业,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入手,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尤其应将技术人员的分配制度和一般技术管理员的分配区分开来,成立一套新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的分配机制体现他们的共性化,现在国家正准备试点,鼓励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创新的合理股份体现,大力推动企业专利技术保护制度的实施。通过企业专利试点,促进企业专利意识、专利战略、专利发明,并利用和保护专利。
四、技术创新的重点和主要政策。
1、加大企业创新体制的建设。社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力争在“十五”期间,在全国建立100个技术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形成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专业性的服务中心。
2、逐步形成技术创新规律,开发服务创新的体系,提高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加大技术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相关科研院校、中介机构、科研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服务,及时通过公开招标技术信息,进一步完善规范技术市场。
3、建立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的市场调控技术调整体系。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要为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加强技术部门的推广应用、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国际合作等。政府要做的主要是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技术开发环境,而不是限定企业的研究方向,因为相比而言企业更了解自己的发展需求,知道开发什么样的技术,应该怎样开发。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大型企业应参与这一环境的构建,在与技术开发直接相关的立法、执法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通过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步代替传统产业,特别是加大电子信息新产品的开发,重点开发数字化医疗、大众专用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提高生活水平相关的大众消费品质量,提高国外市场占有率,真正成为具有创新力的企业竞争实体。以信息技术为指导,提高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控制职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以重大技术装备和科研设备为重点,提高行业专业制造水平;以节水、节能、综合利用和环保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效益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发展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大大减少工业环境的污染。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推动工业发展更重要的位置。
4、企业建设应具备一个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重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政府机关,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个信息化发展的平台,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二是实行体制创新战略,浙江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没有太多的计划经济影响。但是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普遍带有家族化、封闭化的倾向,因为企业大多由家庭分工开始,家族化、封闭化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创新应按现代企业制度法人结构去改造。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工业园区的发展,必须考
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从节水、节油、降低消耗、降低污染等方面统筹考虑。
五、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我国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还没有充分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受计划经济残留影响,企业还没有充分觉察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压力,因而导致技术创新缺乏市场激励。以下是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技术创新中居于主导地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依赖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以生产低技术含量的数量型产品来求得生存与发展,还没有对技术的创新投入足够的重视,市场难以发挥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功能。
2、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至今主要由政府投资,其员工由国家发放工资,项目由国家计划立项审批,成果由国家审定。在此情况下,创新主体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其人员的投入依赖的是财政而不是市场。由于没有进入市场,因而市场的规律、规则与机制无法对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技术创新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3、有效投融资机制梗阻。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仍是阻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加上我国风险投资体系不发达、证券市场的发展尚未完善等原因,当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4、现行企业人才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创新效果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和企业家。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并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而是缺乏激励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无法刺激创新人才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我国企业应形成完备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傅家骥、仝允桓、高建: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含三个子系统,即生态持续观、经济持续观、社会持续观,各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生态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由此产生了环境会计;经济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并尽量减少成本和费用,这是现行会计体系的主要工作;社会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由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是由环境会计、企业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组合而成的多元化信息系统。在借鉴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现行会计体系不相适应
(一)现行会计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会计目标。对于投资者而言,提供什么产品或劳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资本投入是否能得到所期望的经济回报。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则以产品为中心决定取舍,无使用价值或无价值的物质均作为废料,废弃于环境之中,靠其自然消散、稀释和分解,服从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目标。
(二)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规则与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目前主要采用货币单位确认那些用价格计量以及用价格交换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忽视了本应作为会计对象基本要素之一的环境和生态资源。根据现行会计体系产生的会计公式,不计算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不仅导致了虚夸的税收,也忽略了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三)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绩效,进行环境保护投资的企业低估了其绩效,而没有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和考虑生态环境的企业高估了其绩效。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处于可持续发展会计系统的最高层次。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经济治理的唯一目标,还应包括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使用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调整投资方向,加快科技开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新的环境消费观念。
(二)可持续发展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独立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会计主体应突破企业主体的范围,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何核算、反映企业活动给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影响是可持续发展会计的重要任务。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时间观。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核算以企业的持续性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必不可少的假设。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假设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
(三)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核算对象
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对象相对于传统会计而言要宽广的多。按照与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内容划分:为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与社会事项和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是指那些已包含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有助于反映企业经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四)可持续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
自然资源按其自然属性可分为永恒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同性质资源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永恒资源是社会资源,企业使用时不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而应按照其所替代的其他两种资源所隐含的价值,即其“机会成本”,计入企业的潜在收益和社会收益中,同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
对于人力资源
采用人力资源相关方法处理。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间的公平,在确认收益和利润时不能使用历史成本原则。因此,在会计计量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由于各类自然资源可再生性、价值增值性等方面的差异,在确认其公允价值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重置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
(五)可持续发展会计的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已经实际核算的环境和人力资源事项,可按照现有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核算。在账户设置方面,可在现有会计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来反映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事项。如企业购入的排污设备,可在“固定资产—环保设备”中核算;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可在“或有负债一环境”中反映;环境治理费用可在“治理费用一环境治理费用”中核算;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会计处理,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方法进行,并在表附注中说明;对于没有实际核算的事项,要增加一些科目,如环境成本、环境受益、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等。
(六)可持续发展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
为了形成全面的指标体系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了日常的核算指标外,还应加入一些新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反映发展权公平状态的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等。
篇11
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的经济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使得我们许多行业都面临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建设中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的下降等等问题日益引起了各地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省内有不少旅游专家和学者围绕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积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在自己视野能够触及的范围内,对近几十年来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分类、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一、研究时间起步较晚,近年来有所增加;
从公开发表的形式来看,经济、历史和地理、农业科学和宗教等其他相关期刊、杂志上刊登的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论文,这种类型的研究成果最多。我们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筛选,共统计有效论文36篇,由于视野范围有限,统计论文的数目并不能涵盖所有。针对所能涉及的,对查询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类,得出从97年才开始有相关公开发表的关于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而一直到近五年之内其研究成果才呈现出明显的增势,各种相关论文、著作不断涌现。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著作,主要是贵州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和贵州省旅游局编的《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贵州旅游文化论坛”论文选》,该书收录了40多篇论文,于2006年9月出版。
二、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偏向于生态和文化;
总的看来,研究者们主要从生态、文化、开发、管理等角度去揭示旅游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多从生态和文化的角度出发。近年来,生态旅游是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最热的一个课题。1995 年,云南西双版纳首届“全国生态旅游研讨会”的召开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进展。针对贵州旅游业加快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专家们强调应该树立生态旅游价值观;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善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遵循生态学原则,合理解决发展与保护、利益分配等矛盾。从文化的角度,指出贵州喀斯特地貌应该与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在旅游发展中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开发的角度,我们应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突出天然和本味特色,同时注意区域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从社会方向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趋势。叶春等人选择以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苗寨为例,探讨了社区村民参与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和可行性。
三、 研究方法多侧重于定性研究,偏向于理论分析
纵观省内已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的层面上,对于定量研究则少有探究者。根据对文献的统计,理论研究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多,有个案分析的实证研究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定性和定量,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只是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应互为补充,相互支持,来完善我们的研究。依靠单一的研究方法,无法捕捉研究对象的所有变化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日益延伸,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越来越多,为两个研究范式的相互借鉴与合作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计算和定量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定性研究范式的日益成熟,都为不同范式的相互结合提供了方法论的可能性。
四、 关于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旅游学科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其研究已表现出显著的多学科、跨学科共同参与的特点,而我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尤其在经济学方向和社会学方向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做过不尽相同的界定。1990 年加拿大Globe’90 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所做的阐述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大,伴随着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文化产业的悄然兴起,导致了在实际研究方向的进展中,许多研究者把着眼点主要放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变迁上,甚而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单纯理解为如何实现旅游的生态或者文化可持续发展。从整体观之,我们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全面,系统的观念。国内外各地专家学者从环境学、生态学、文化学、旅游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角度,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旅游增长极限、旅游阈限理论等等新概念,还运用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如体验性评价发,综合性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等。其研究成果有个案研究,也有专题研究。而省内在理论总结上缺乏吸引人的地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还比较少。
结语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贵州省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尽管在近几年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理论分析和方法运用上还比较缺乏创新,这使得整体的研究进展比较慢,成果比较少。作为研究者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关注,作进一步的努力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文晓晋.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绿色大世界.2007年第9期.
篇12
[1]许红莲.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J].系统工程.2010(03)
[2]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物流银行业务风险评价[J].中国流通经济.2009(11)
[3]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4]秦蓁.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05)
[5]郭莹莹.商业银行实施环境责任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金融.2009(05)
[6]孙尧.保险在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3)
[7]胡愈,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及其方向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5)
[8]张红凤,杨慧,吕少华.政府规制体制改革整体框架的构建:一个国际经验的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8(08)
[9]张瑞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解决好五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8(15)
[10]许红莲,邓超.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绿色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范小静.浅议绿色物流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09).
[2]路岷山.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科技经济市场,2006,(06).
[3]陈建波.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商业时代,2006,(27).
[4]马新刚.循环物流的理论方法及运行模式研究山东大学,2007.
[5]李华.长丰集团的汽车物流方案研究中南大学,2006.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绿色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杨金梅,霍彩珍.浅析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中国市场,2008,(10)
[2]刘文宇.绿色物流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6)
[3]王雪峰.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15)
[4]徐金玲.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分析.水路运输文摘,2005,(08)
[5]刘冬艳,胡浩.浅析我国企业绿色物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6]张沈青.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7]杨朝红,王立敏.着眼未来推进可持续发展——专访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国际石油经济,2008,(07)
篇13
长、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
奖委员会主任高云龙,青海省政协副主
席鲍义志,以及省人大、青海省政府、
青海省科协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颁奖
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
金。
本年度“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
文奖”整体水平比上一届有很大幅度的提
升,有近90个学会和单位的400余篇学术
论文参与了评选活动,80篇论文入围专家
评审阶段。经过129位专家近5个月的辛勤
工作,最终评选出35篇获奖论文,其中一
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评
选结果在《青海日报》、《青海科技
报》和青海科协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
期15天的公示,期间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
异议。本年度获奖作者层次之高,获奖
论文水平之高,获奖作者中女性科技工
作者比例之高均超过上一届。
高云龙在颁奖大会上讲话。他要求
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奉献、开拓
进取、勇于争先,营造争创一流的氛
围,努力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驱动要素,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
竞争要素,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
效载体;要唯真求实,努力创新,努力
做我省创新文化和科学道德建设的积极
践行者,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全社会
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
践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事业发展与
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义不容辞地肩
负起“科教兴青”的历史使命;要奋发有
为,不断超越,大力推动青海省自然科
学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基
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
术研究,不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紧围绕事关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的重大科技课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努力攻
关,紧紧围绕事关我省学术繁荣和学科
发展的瓶颈性难题努力攻关,紧紧围绕
事关我省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提
升的重大技术难题努力攻关,助力全省
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把发现、培养和
举荐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甘为人
梯,拼搏奉献,努力为科技事业繁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