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例如,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
这书上有字。?摇?摇这书上有字?
你的玫瑰没有白栽!?摇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在教学中,笔者预设这样的教学设计:
1. (做三个与标点符号相类似的小面具)请三位同学扮演,说清自己带的标点符号的形状,再各说一句,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如:扮演感叹号者:小朋友们,我是感叹号,看,我的小棒槌下面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扮演问号、句号的发言略)
2. 自由朗读,感受语气的不同。
3. 小组比赛读,比比谁的语气朗读得好。
4. 比较:标点符号不一样,句子的意思一样吗?
5. 出示强化训练题,进一步认识标点符号的语气。
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表演、朗读、比较,进一步认识了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作用,并且形象地体会到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
二、重在朗读,领悟语气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低年级标点符号的教学更应强调“读”。透过“读”,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情愫,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会标点符号所表现的语气。例如,《美丽的小路》课后“我会读”里的句子: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体会带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呢?笔者创设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
师: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可是现在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有的用书上的语言回答,有的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是啊!多难过啊,请带着难过的语气来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师: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又从小路上走过,它们都说了什么?(生汇报)
师:仔细瞧瞧,它们说话都有一个共同点,聪明的小朋友能够把它找出来。
师:是啊,真聪明,都有一个问号,怎么样才能把问句的语气读出来呢?(引导学生语调要向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来)
师:鸭先生难过极了,他下定决心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我们小组比比赛,看谁的决心最坚定。
比赛读“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学生在执教者一次次的引导中,下定决心,语气强烈了很多。
再出示这三句话,小朋友们对标点符号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的语气比较平稳;“?”的语气是疑问的,向上扬;“!”的语气是强烈的,有力的。显然,这种认识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印象是不深刻的。只有在反复的“诵读咀嚼”中,学生才能深刻领会这些符号所表达出的语气。
三、重在想象,体会意蕴
文章在表达时,为了情节的需要,常透过“省略号”留有空白,让读者透过标点符号去挖掘未写出的“言外之意”,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例如,二年级下册的《笋芽儿》有这样的片段:“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教学时笔者指着省略号,问:小朋友们,春天真美啊,笋芽儿怎么看也看不够,看,还有好多景物呢!(幻灯片出示美丽的春天图)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望着这些景物脱口而出,一句句优美的春天图仿佛就出现在许多“笋芽儿”的眼前。
学生1:多么美的春天啊!我看见了……小鹿站在河边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呢!
学生2:我张开眼睛,望着天空……我情不自禁地也跟着唱起歌来。
……
此时,笔者顺势渗透:小朋友们,笋芽儿真幸福啊,它看见了美丽的春天,文章用一个省略号将景物都装进去,聪明的小朋友都会读懂它。
篇2
1.恰当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信息技术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加上声、像、三维动画,使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学习《月光曲》前,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学习《伯牙绝弦》时播放古曲;学习《草原》时,播放蒙古族歌曲和影像资料……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穿越时空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情境,无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2.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是笔者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我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对文中“五颜六色、花花绿绿、鹅卵石”等表现美丽小路的情景感受不深,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件,将一条长长的、被鲜花簇拥着的花花绿绿的小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视觉感知,十分轻松地体会到了小路的美,同时心中也燃起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3.恰当利用计算机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如,在教学难字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合体字拆成两部分,利用多媒体设计画面“让小朋友手拿其中的一部件,以找朋友的方式,让两部分拉拉手,碰碰头,结合在一起。”学生既感兴趣,又会记忆深刻。
4.恰当借助多媒体教学突破朗读教学的难点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当“师”的角色,同时又要是“朗读家”和“表演家”。但是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易的。如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一方面,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同时,录音教材,还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另一方面,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当,会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不良后果
1.喧宾夺主,忽视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更具吸引力。”因此,有一些课堂充斥了大量的课件,教学活动在课件的引领下偏离了教学目标,失去了语文教学应有的功能。
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统筹在教学目标之下,恰当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喧宾夺主,让语文教学失去应有的功能。
2.受制于课件,忽视学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共享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成果是很方便的。但拿来主义不行。即使相同的文本,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篇3
以下就从巧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热情;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在游戏中识中字,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从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各个方面,浅谈自己的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巧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热情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量比较大,每课都有十个左右的生字必须掌握。而学生年龄小,如果教师一味地分析字形、讲解字形,枯燥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注意变换多种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注意识字方法的总结,这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识字方法:
1. 歌谣识字
歌谣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识记汉字。
(1)目争睁,月要腰,日寸时,爪巴爬,两字合一字,好记又好认。
(2)一棵树木上,挂着白毛巾。(棉)太阳落在西山旁。(晒)
2.猜谜识字
(1)上能浇庄稼,下能种庄稼,上下和起来,说话震天下。(雷)
(2)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非)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6》有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是关于乡村、海边、公园、少先队室这四个地方的。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中队进行一次春游活动。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出发吧!(课件出示:少先队员举旗、吹号、春游的活动场面,并伴随着铜号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提问:我们先去哪里呢?有学生提议先去海边。于是,少先队出发。(课件出示:一艘威武的军舰在蔚蓝色的大海上航行,一条帆船静静地停在岸边。海鸥在大海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海滩上躺着许多美丽的贝壳。海边的景色真美啊!)大屏幕: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把枯燥乏味的识字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春游”情景呈现出来,把数词与量词的搭配用课件出示,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每节识字课,教师倘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那么学生定会在无意中爱上学习,爱上汉字。
三、在游戏中识字,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一年级学生刚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持续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在课堂中穿插游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童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诱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如表演、做动作、闯关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
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文中生字时,我设计了“走小路”的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面花花绿绿的石子就是一个个生字“宝宝”。我请大家读对生字,然后“踩着石子”走过美丽的小路。在游戏中,大家兴致勃勃地“玩”,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汉字。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有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从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生活的外延等于生活。”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学校里的校训、教室里的《小学生守则》、黑板报上每一期的内容等都是学习汉字的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对于主动识字的学生要加以赞扬,让学生们比一比,学校里出现的汉字谁认识得多。
以上是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些认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识字方法,对于他们熟练识字,尽快阅读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己要怀有一颗童心,要觉得每一个字不是枯燥的,而是有个性、有灵气的,好像一个生命,才能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师放下架子,真正地融入学生中,和他们平等地共同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一)说好普通话
1.发准平翘舌和前后鼻音
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是说好普通话的难点,汉字中平舌音较少,大约有300字,加强常用的平舌音声母字表和相应的词组练习,可提高平翘舌音的发音准确性;同时,多练习前后鼻音的发音区别,也能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
2.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
教师课堂语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声音平直无变化,声音较高,上课始终是高昂的语调,一节课下来学生很容易产生听觉疲劳;或是声音很小,整节课一个调值,班级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时间久了学生会昏昏欲睡,不自觉地开小差。二是降调多于升调,一句话很快结束,不能给学生振奋的感觉。三是说半截话,不干脆、不利落,不利于学生思考。不论是朗读还是授课,教学语言都应该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注重声情并茂。语文课堂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展示,朗读则浓缩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朗读要能使学生为之动容,要为学生示范,要求字字入耳、句句入心。美的地方要读得学生心向往之;丑的地方要读得学生深恶痛绝;乐的地方要读得学生忍俊不禁;悲的地方要读得学生蹙目落泪。在“千课万人杯”首届小学“中国语文好课堂”教学大赛中,选手教师的精彩朗读带给参会教师极大的惊喜:杨舸、高静雯教师深情朗读,诗情、诗韵舒缓流淌;陈德兵教师自信从容,有感染力的朗读;周天航等教师融情于文的朗读艺术,都充分展现了一线语文教师的功底,也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备课注重备朗读
小语界名师靳家彦谈备课经验时曾说:他在备一节课时,总是先放声诵读,反复吟咏,口诵心惟,如朱熹所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于永正教师谈备“朗读”的方法:一是要多读课文,反复读课文,要用心揣摩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要听录音,跟别人学朗读。教师备课钻研教材时,需要反复朗读课文,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有声有色地朗读不仅可以为学生做示范,更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朗读把握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因为讲解只能使学生知道,而朗读却能让学生感受,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其次,根据教学目的开展周密的教学设计:是讲读结合,还是以读代讲;是先读后议、再讲,还是先讲后读;哪里齐读,哪里领读,哪里分角色读等。
二、全身心指导学生朗读
(一)朗读目的要明确
朗读是把书面文字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和语气连贯;三是有感情,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读出文章的风格神采[1]。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是一个纵向提升过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效指导,不能甲同学读完了乙同学读,男生读完了女生读,看似全体学生都在读课文,但读前不提要求、读中没有具体指导、读后也不给予评价反馈。学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真正用心、用情地朗读课文,这种内容选择的随意和目的模糊的朗读没有价值。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朗读指导上逐步提升:一年级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能根据语义做恰当停顿,能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语气;二年级能分角色朗读,能对比读出反问句和陈述句、感叹句和陈述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逐步提高到边读边想画面,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写景的文章,既能读出景物的美好,还能体味如何借景抒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丰收的景象、缤纷的色彩、忙碌的动植物情景巧妙地串连起来,描绘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第二段写了秋天的五彩缤纷。朗读时,要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原料”为线索,抓住描写色彩的词:“银杏树———黄色”“枫树———红色”“田野———金黄色”“果树———橙红色”,表达清楚景物和色彩的关系,突出秋天缤纷的色彩。同时重音朗读比喻句中的喻体和拟人用法的词语“一把把小扇子”“一枚枚邮票”“金色的海洋”“你挤我碰”“争着”“频频点头”等,以突出秋景的可爱,进而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写事的文章,能体会如何记事传情;写人的文章,能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同册课文《掌声》讲的是主人公英子患小儿麻痹症,性格忧郁自卑,不多与同学交往,但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最终变得活泼开朗。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上台讲故事英子的外貌描写。朗读时要抓住“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一摇一摆”等词,用“重音慢读”的形式表现英子的自卑和忧郁;而“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中“流了下来”要读得流畅而轻快,以表现掌声对英子心理产生的影响[2]。
(二)朗读时间要充分
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等特点,在教学中要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要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教师的讲解分析不能挤掉学生的读书时间,李希贵教师曾说:语文课上如果只有教师的滔滔不绝,绝不是好课堂;语文课应是书声琅琅。而我们四十分钟的一节语文课,学生朗读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如大雁掠过,但却“雁过无痕”。如在预习环节,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但一些学生还没读完一遍课文教师就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过渡环节。于永正教师提倡书不读熟不开讲;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先生也多次强调:阅读教学,应强化初读,学生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在初步理解课文后,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人物来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将烦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并尽量减少形式多样但没实效的小组讨论。学生只有朗读“量”的积累,才能有朗读“质”的突破。
(三)朗读指导要具体
成功的朗读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和多媒体范读,让学生通过模仿尽快学会朗读。同时,教师需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掌握技巧能更有效提高朗读水平。朗读的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但不能脱离课文架空讲述朗读知识和技巧,更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把某个字(词)读得重(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慢)些,或出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读重音,而要使学生明白有时重音轻读,会表达更强烈的效果,要结合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去体会和领悟。如《五彩池》“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教师可采用对比朗读:先用普通的语调读课文,再示范加上技巧朗读,使学生通过对比倾听,听出区别,从而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大大小小”要重读,说明水池之多;“各种”也要重读,读出形状的不同;后面四个比喻结构一致,语调上要有变化,凸显出形状千姿百态,美丽异常;最后一句“有像莲花的”语速要放慢,节奏上才能错落有致,余味无穷,说明还有很多其他形状。
(四)朗读形式要灵活
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初读课文时,先采用默读、自由读或轻声读等方式自读自悟;品评赏析时,可分组读、指名读或分角色读来理解体验;小结升华时,可用齐读、诵读、表演读来体会情感、领悟方法。课堂中,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或需要激情引趣时,教师可开展范读增强示范性;当文本对话多、情趣浓时,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趣味性;当学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古诗时,则可采用师生对读或生生对读来增强音韵美[3]。著名青年教师刘冰讲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时,通过和学生对读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红楼梦》的语言和人物形象之美。总之,教师要根据课文体裁内容、学生的特点及训练目的,将多种形式的读与理解课本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灵活多样。
(五)朗读评价要适切
篇5
一、创设情境释义
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求我们将传统的教学设计,改变为设计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实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求解等实践活动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知识。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二、创设情境教学的时代意义
1、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二年级教材《井底的小青蛙》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有只小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着说我的家比天还大。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于是我就引导:“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还大吗?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沿着树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篇6
一、以字理为“扶手”,兴趣识字
汉字中的独体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图文、动画演示法来展示汉字的构形理据,从而准确地识记汉字。如教学“鹿”字时,出示“鹿”字的演变过程。
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注意力从课内爱玩东西、开小差引向学习汉字上来,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中我还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识字兴趣。如“人、从、众”这三个字,“人”是象形字,表示一个人:而“从”字是一个人后面跟着一个人,这是两个人:“众”实质多人,从一个人到很多人,这三个字的发明过程似乎也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积少成多。这一类型的字还有“木、林、森”“水、淼”“金、鑫”“火、炎”“日、晶”等。再W习这些字的过程中我悄悄渗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让学生从汉字中品味先哲与圣贤的智慧。
二、以情境为“扶手”,引导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先整体识认,再随文而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创设情景,采用图画辅助、字理教学、形象记忆等多种方法,将识字分散到各个教学环境之中。如《棉花姑娘》一课,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棉花姑娘遇到了什么麻烦?随文识字:蚜虫、盼望、治病。
师:(出示蚜虫图片)夏天,如果我们穿上黄色的衣服,就会引来蚜虫落在我们的衣服上。他的肚子很大,靠吃植物枝叶生活,是害虫。
指名说一说怎样记住“蚜虫”的“蚜”字。
出示填空练习,( )的蚜虫。
出示句子,指名读: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出示第一幅课文插图,请学生读句子:它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他治病啊!
师:看看图中棉花姑娘的表情,从“盼”字的部首想一想,“盼”与什么有关?学生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再读这句话。
关于“治病”的“治”字,还有故事呢。古时候总闹水灾,于是人们修筑土“台”,把“水”挡住,这就是“治”字。它的本义是“治水”,后来也用在“治病”等词语中。
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情境,进行识字教学,把识字与阅读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这一自然段里,共有三个生字,在初步认读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一步让学生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同时从字理角度渗透汉字文化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三、以学情为“扶手”,重点识字
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课文《美丽的小路》时,开始逐一出示文中要认读的14个生字和词语,接着出示几个短语,最后出示文本中的几个句子,问题单一,词语面面俱到,费时费力,学生与这些字词只是“一面之交”记得不牢。
课后我不断地剖析与反思:本课的教学主体是一年级的学生。低段阅读教学基本的事就是识字、写字、读好课文、积累语言。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识字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备课时应立足于学情,找出学生自学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教学。于是我了解学情,制定目标,把14个生字列入表格,对全班进行前测。
通过前测分析,全班38名学生“积”字不认识的占全班人数的39%,“赶”字不认识的占全班人数的36.8%,其余的“怪、推、辆”这三个字各有11人左右不认识,于是我把“积、怪、推、赶、辆”这五个字作为识字教学的重点,本节课学生学得轻松,记忆深刻,百分之百的学生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以变换角色为“扶手”,主动识字
单调机械的方法识字,最终导致学生识字的兴致不高,也剥夺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权。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执教《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我是这样调动学生的:
师:下一关是词语关,看看大家能不能挑战成功。
师:(出示本文中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然后把这些词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小伙伴做小老师,认真听他读得对不对,有问题的帮他改正。
师:老师这也有一些词语,大家一起来看看,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一起读。
出示:推车、堆积、都怪我、赶来帮忙、一辆车(生读――跟读)
师:词语关我们又过了,那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卡片,两个人一起互相读一读。(同桌间抽卡片读)
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举卡片的游戏,小组间合作,老师说一个字,你们快速的找到卡片举起来,我们比一比谁举得又快又正确。(教师说字学生抽卡片)
这一环节教学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度为100%,人人都能达到本课最低的识字数量12个。具体的识字方法:二人认读、同桌互读、教师抽卡片读、同桌间抽卡片读、教师说字学生抽卡片等5种。在教学中学生团结合作、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识字、认字,增强了自信心。
篇7
二、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忖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出美的种子。教师可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等,来充分发现和发掘教材中的音乐情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情境教学服务。如我在进行《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对作品的意境进行了挖掘:同学们,让我们用一首孟郊的《游子吟》来开始今天的音乐课!(师生齐诵)是啊!母亲牵挂在外的游子,而游子们又何尝不想念养育自己的故乡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反映游子心声的歌曲《故乡的小路》,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聆听《故乡的小路》,师激情朗读歌词。)一曲《故乡的小路》,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就让我们沿着这条故乡的小路,去追寻存留在故乡那些美好的回忆!请大家和我一起饱含深情的朗读歌词。
三、用多媒体音乐课件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像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例如:我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搞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我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时,先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五、用形体来表现意境
篇8
破水罐()地说:“我想向你道歉。”
2.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物语言,我们可以揣摩他说话时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可能做什么动作,或者心里怎么想,加上合适的提示语。请自由读读挑水工和破水罐的对话,试着通过批注提示语理解对话。
3.你为什么填这个词?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4.分角色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揣摩提示语的语言实践,在运用语言的训练中再现情景,构建起学生与文本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再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使理性认识和感性表达融为一体)
5.听了挑水工的话,破水罐便留心小路旁,他看到了什么景象,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6.(出示插图)看,这就是那条山路,这就是破水罐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欣赏着这景象,你心情如何?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这景象?
7.多美的花儿,姹紫嫣红,一朵朵,一簇簇,千姿百态。欣赏着一路美景,呼吸着一路花香,再读课题,读出现在的感受。
(设计意图:观察图画,结合直观画面,进入文本情境积累词语,在优美的词汇和语段表述中体验语言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情感的陶冶)
二、研读揣摩,品味一路语香
1.受了挑水工指点破水罐心情如何?为什么还是只感到“一丝快乐”?
2.挑水工又是如何劝说他的呢?读挑水工的话,把你的理解和感受写在旁边。
3.小组合作学习:把读懂的向同伴汇报,不懂的提出来讨论。
4.全班交流:
(1)挑水工知道破水罐有一道裂缝为什么还用它挑水?
(2)破水罐的价值得到体现了吗?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课堂不是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只有提供更多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搭建起发展的平台。尝试阅读批注,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思维的相互补充,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紧张的智力活动中,他们从本体角度出发,与文本、同伴进行积极真实的对话,以智慧点燃智慧,从而使“裂缝的价值”逐步明晰起来)
三、延读续编,收获一路心香
1.听了挑水工的一番话,此时破水罐会怎么说?想象一下,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
(设计意图:续写的结尾其实就是寓言蕴涵的道理。通过续写的形式,利用文本的空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故事情景,让心灵与文本再度交融。通过这种形式,寓言教学的重难点――寓意的揭示巧妙而自然,水到渠成)
2.挑水工挑好了水,种出了花,劝导了破水罐,他的生命又何尝不是一路花香呢?挑水工以及两只水罐的故事跟你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呢?
3.(出示齐读: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只要发挥自己所长,自信地面对挑战,一定会收获一路花香,活出一份精彩。
(视频欣赏:《千手观音》)你可曾想到,这是一群天生有着缺陷的聋哑青年,凭着他们人生的自信,刻苦的精神,演绎着生命的光辉。生活中你还见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例子吗?
4.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突出的一面,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书写自己独特的生命故事。(出示现代诗《欣赏自己》朗读交流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只水罐的故事跟你的生命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结合《千手观音》的画面,再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打通故事、寓意和学生生命之间的关联,实现文本与学生当下生命的有效编织,使语文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工具和人文在学生的自主建构中实现了完美统一)
5.总结谈话:欣赏着飘香的鲜花,品味着甘霖般的话语,真是一路走来,一路花香。愿同学们以后的人生之路一路花香。最后,让我们再满怀激情地齐读课题。
[总评]
这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学生在紧张的思维活动中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享受智力挑战的乐趣,实现文本、学生、教师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真实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穿透了文字表面,触摸到了文字的深度,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声音,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寓意,并把它植根在自己的生命中。
篇9
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的过程,在这些教改理念的支撑下,课堂教学可谓异彩纷呈。一时间,公开课神彩飞扬,气氛热烈;观摩课让人眼花缭乱,迷失方向。我们不禁感慨:语文课该怎么上?如今,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打造有内涵的语文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由语文学科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其实对于“阅读教学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有独到的见解。其中雷介武老师在《例说文本教学的价值的选取策略》(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6期)一文中提到:面对阅读教学在确定“教什么”的问题上,至少要经历两个层面的教学选择:第一筛选教学价值,确定核心目标;第二,筛选教学内容,支撑核心目标。因此,立足文本,吃透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讲述的是一家三代在散步时,出现了矛盾,最终归于和谐的故事,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敬”与“慈爱”。新版的语文教材把它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而本单元的其他三篇阅读课文,诠释的都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亲情。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核心教学目标确定为:体会散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浓浓亲情。
确定了核心目标,就要筛选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
首先,亲情从散步这一事件中体现。文章写了“我劝母亲散步、陪母亲散步、背母亲散步”这样三个片段,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体谅母亲心情、顺从母亲意愿、爱护母亲身体的情感,从而表现了“我”的反哺之情。
其次,亲情也从爱心传递中得到体现。“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不哭不闹;“母亲”改变主意,要求“走小路”;妻子在外面总是听“我”的。这些都能表明亲情的融洽与温馨。最后文章写到“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不仅感受到亲情,而且使人产生了要爱护幼小的生命和善待衰老生命的责任感。在上有老下有小两者不可偏袒的情况下,营造和谐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这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可以从品味句式、大词小用、环境描写以及精彩的细节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比较、朗读、品析、交流等学习过程,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在散步中流露出的浓浓亲情,从而感受到中年人在社会中责任重大的道理。
二、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有深度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有效地探究文本的主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以七年级上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例,在课前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比较多的困惑是:文章为什么多次写到“”?母亲为什么一直要“我”去看?结尾写不同颜色的花有什么用意?其次是“好好活着”的含义是否相同?母亲为什么强调“我”要好好活着?她的用意是什么?基于学生的疑问,笔者把教学重点确定于探究“好好活着”的含义,并且从中得到积极的人生启迪。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 看看儿子:文中是如何描写双腿瘫痪后儿子的动作和语言的?
抓住“望着望着”、“砸碎”;“听着听着”、“摔向”;“狠命地捶打”、“喊着”这些词语,感受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和痛不欲生的苦状。
2. 读读母亲:面对儿子的痛不欲生,母亲表现如何?读一读母亲的语言和行动。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问:母亲忍住了哭声,她还忍住了什么?请你从文中找出。
生1:忍住自己的病情,不向儿子诉说,忍住肝病的折磨,因为她已经到了晚期。
生2:忍住儿子的病情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打击,因为母子连心。
生3:母亲还忍住的是对儿子的抱怨。
师:我们读一读文中的三个“悄悄”,说一说身心疲惫的母亲这样规劝儿子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3. 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
以母亲的口吻,给儿子写一段话,希望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被病魔击跨,不要发脾气,要乐观地面对苦难,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
4. 读读“”,探讨“好好儿活”的深层意义。
(1)文章结尾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有什么用意?
(2)“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中“好好儿活”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预设: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希望“我”能活得平凡而普通。同时她也是一个坚强的人,她希望“我”要活得有尊严,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人生的高尚与纯洁,活出善良与精彩。
三、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
在推行“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教不懂的,不教已经懂的”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共识。顾泠沅教授说过:“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开始于教师的备课和讲课,结束于考试评价,而是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习准备,开始于教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并且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另外,课堂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因此,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
1. 导学点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去思考提问、去合作交流、去主动求知。
例如,在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教师用非常轻松的语调问学生:从标题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生1:本文写的是美丽的湖泊慢慢地消逝,最后变成沙漠。
生2:“仙湖”指的是仙境一般的湖泊,现在却消失了,这样让人感到痛惜。
师追问:你从哪一个词读出这种情感?
生3:“消逝”。
师:“逝”字确实让我们感受到生命逝去的痛惜。罗布泊,曾经美丽的仙湖,现在却不见了,它变成了什么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沙漠。
课一开始,教师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从追问中,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2. 启发诱导,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用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而要将讲授变为启发,适时地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诱导”的艺术,时刻明确“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二个环节时,笔者让学生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从而真实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后面还写到青海湖、月牙泉?(2)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3)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却提到了胡扬林和塔里木河?(4)文中大量描写昔日罗布泊的美景,有什么作用?(5)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对于第5个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个问题,是比较有价值的,于是笔者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
师:我在阅读文章时,也发现课本中有“消失”还有“消亡”等不同的词语,谁能说说“消逝”、“消失”这两个词语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区别?
生:“消逝”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慢,一点一点地退去,最后没有了。“消失”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快。
师:哦,有独特的见解!请大家先看课文第24段,说说这一段中的“消失“强调了什么?
生:仅仅30年,这么一大片水域一瞬间就消失了,让人感觉好快好快!
师:哪一个词使你有这种好快的感觉?
生:一瞬间
师:还有第14段也写到:罗布泊消失了。既然它是一个表示时间很快的词语,你能从13段中划出表示罗布泊“消失”之快的词语吗?
生:读第13段。划出3个数据:从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这三个数据表明,罗布泊消失的速度很快。
师:不错,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表示消失的速度很快?
生:急剧萎缩
生:还有“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中的“马上”、“全部”、“成片”几个词也强调了罗布泊消失速度很快。
根据学生的问题建构教学内容,关键是教师要认识学生所提出问题的价值。因此,教师抓住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其他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
3. 深度探究――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费尔巴哈说过:“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实践证明,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有疑才能促使主动学习。学为中心的课堂关键不是教师拟疑,而是学生生疑,主动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到位。
还是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
文章写到第15段,已经把标题陈述的事件写清楚了,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继续写胡杨林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的认为罗布泊干涸了,导致胡杨林死亡;有的说胡杨是用来保护罗布泊的,胡杨林就是罗布泊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有人认为胡杨林代表昔日罗布泊的样子,它是过去的象征。它号称千年不死,但是二十年间它就干枯了,成了木乃伊。胡杨林联系着塔里木河,而塔里木河又与罗布泊消失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胡杨林的消亡也就是罗布泊的消亡。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不仅明白了文章的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含义,而且也明白了作者不写罗布泊身边的一棵草、一条溪,偏偏选择写胡杨林的原因了。
之后用PPT出示介绍胡杨的文字: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一棵胡杨可以在荒漠上活整整三千年。
然后让学生读第20段,引导学生从修辞、句式、抒情方式、副词运用等角度品读该段文字,说说这段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通过品味,学生就能深切体会作者对胡杨林消逝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再读第22段到25段,作者的情感一步步被推向――痛惜、沉痛、悲愤,学生也被这股情感的力量震撼着。
在课堂上,笔者围绕文章为什么还要接着写胡杨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胡杨林逐渐消亡就是罗布泊逐渐消亡。抒情性句子的品读,是引发学生深度情感体验的基础,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紧紧抓住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地方,重捶敲击,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所必需的手段,这样的教学也是“接地气”的。
总之,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抓住这三“本”,语文课堂才能从“教”语文向“学”语文的方向转变,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在新课改中实现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 郝丽琴.语文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话题的确立及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2013(12).
篇10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首先思考和拟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比如在上《一株紫丁香》这节课时,体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就非常明确,即通过看课件紫丁香的图片与倾听对紫丁香的介绍结合,把学生没见过的植物形象地展示出来,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展示课文主体画面,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让学生更深地理解了一株紫丁香所蕴含的同学们尊敬老师,关心老师的深厚情感。这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益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应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汉字从外形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的方块。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较差,要从根本上改变识字本身的单调、乏味,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及《美丽的小路》这两节课时,先随课文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在学生认读熟悉之后,去掉拼音再认读。最后根据各个字的结构组形特点,先出示生字的一部分,再出示另一部分;或者把几个形近字放到一起,辨析异同。这样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具体直观、形象生动来进行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不但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书写得以规范,识字教学取得了最佳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在阅读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地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在这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创设了恰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达到对文章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先出示榕树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通过视频播放百鸟奏鸣及大榕树的近观远观图,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鸟的天堂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已然具像化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信息量,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篇11
应有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教师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审美情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虽有着不竭的美,但大都在千万里之外,学生不可能亲眼目睹,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使这些美丽的景色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可以赏其景、观其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它独有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图像显示教学情境、用背景音乐渲染气氛、用文字诠释场景,给学生观其形、闻其声、临其境之感,使他们在感受中欣赏美、感受美并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两个静止的画面,一个是荷塘的画面,一个是月色的画面,然后配以清新、恬静的音乐进行范读,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接着我提出了下列问题:作者到荷塘散步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同学们在我的启迪下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他们生动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景象:在偏僻的小路尽头有一片荷塘,在朦胧月光的下面,一团雾气在荷塘上空漂浮,田田的荷叶摇曳多姿,丰茂舒展,像袅袅婷婷的少女时隐时现。这些描述使学生们徜徉于美的情景之下,尽情领略文本的精妙,品味其中的艺术精髓。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手段的恰当运用,对突破文章中的重难点、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突破教材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在充当“师”的角色的前提下,还要充当“朗读家”的角色,这一点,对不少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即使能够做到,但受教学方式的影响,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多媒体的运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朗读录音响亮、清晰,恰到好处地处理了语言的语速、语调及节奏,同时还蕴含着一定的意味和情趣。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教材中的文字,以声音与图像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气氛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因此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颇佳。比如,在学习《赤壁赋》一课时,用多媒体再现了苏轼泛舟赤壁,在清风吹拂下,一叶扁舟任意东西,朦朦胧胧似真似幻的情景。我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江南的冬景》《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等文章时,就很好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达到了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知识容量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节省了时间,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加强练习巩固。因为文章中的作品、作家、时代背景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后,就会节约教学时间,这样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到疑难问题的解决上。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还可以根据知识的需要,引入与课文知识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
富,视野更加开阔,从而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一个人的遭遇》《听听那冷雨》等文章
时,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作品简介、作者情况、时代背景、重点难点、拓展训练等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扩大了教学容量又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总之,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是新时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与时俱进,追求更好、更高的教学目标,并灵活大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扩大课堂知识容量,使自己的课堂尽量变得有生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燕.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江苏教育技术,2006(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2
设计理念
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比较复杂,需要我们多次聆听录音后才能识别出来。然而,如果仅仅让孩子通过反复的记忆练习来识别曲式结构,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理解曲式。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通常选用不同曲式结构的乐曲作为素材,但最常见的是回旋曲式(ABACA),学生学习特定的乐段A,并被鼓励即兴创作新的乐段B、C或者D部分。
当我开始考虑从中国小学音乐教材中选取材料,并在“名师大讲堂”活动中进行教学时,我面临的挑战是面对结构比较复杂的乐曲,如何通过教学以确保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我在进行《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时,有两个指导原则:
1.孩子需要先通过身体感受音乐元素(节拍、节奏、乐句、曲式等等),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如果仅仅是被动地听音乐,他们则很难真正理解这些音乐元素。
2.在课堂中,如果被要求坐着听音乐,许多学生会觉得很困难,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是有意思的活动。对我们音乐老师来说,学生喜欢音乐会让我们感到教学更为轻松和有价值。在我的经验中,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让学生积极地聆听音乐,会让聆听更有趣味和吸引力。
教学过程
这首曲子有A、B和C部分。以下是教学过程,从C部分的教学开始。
C部分
1.设置情境:假设我们是在一个美丽的森林:有很多树木,上面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有穿过森林的小路;有躲在灌木丛后面的动物;也有小鸟在树梢上歌唱。
2.学生听教师的鼓声充分利用空间走动。在走动中,学生要考虑如何穿越森林。是悄悄地向前和向后走,还是缓慢地或急促地停下去看一片特殊的树叶,等等。
3.教师停止击鼓,用多样化的无音高乐器演奏出不同的音响,并让学生对每一个音响做出反应,然后告诉学生在森林里有许多美丽的野花可以采摘,但只有听到三角铁的声音时才能采。
4.教师用铝板琴或木琴演奏低音A(按正常步行速度),并偶尔演奏三角铁。学生跟着节拍穿过森林,听到三角铁的声音时弯腰捡起地上的野花。教师要确保学生安静、有质量地完成此律动。
5.教师唱C段旋律(同时演奏A音作为固定节拍的持续低音),在唱到高音A的地方演奏三角铁,结束时学生应该采到四朵野花。
6.演奏铝板琴或木琴的高音A代替三角铁,并同时演奏固定低音A。
7.舞蹈教学:学生顺时针围成圆圈,听到第一个高音A时向右弯腰捡起野花,在第二个高音A处向左弯腰捡起野花,然后手捧花束跟拍子向前走八拍。听音乐重复这些动作直至C部分结束。
教师在进行每个活动步骤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联系。在活动中,学生应能用非常美的舞蹈语言弯腰捡起花束,能非常精确地采着拍点行走;圈内的学生应该协调一致并进行有质量的舞蹈。
从活动一开始,学生即已经被引导听音乐的一个特殊部分(高音A),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身体动作)观察他们是否理解了此部分。
B部分
1.教师告诉学生在森林里会遇到王子和公主,所以要学一个舞蹈献给王子、公主。
2.学生在舞台中随机站立,当教师唱B部分旋律时,学生跟着稳定拍行走。
3.教师手持两个不同颜色的卡片站立:出示一张卡片时,学生跟随节拍在空间中行走;出示另外一张卡片时,学生行走的速度快一倍(每拍走两步)。
4.教师随机变化卡片,确保学生能够专注地观察并相应调整自己行走的速度。
5.请一位学生来更换卡片,教师伴唱B部分的旋律。
6.通过讨论,创作出一个固定的卡片并更换序列,由此产生脚步的固定节奏型(如:慢慢 快快 快快)。唱B部分旋律并让学生练习此节奏型。
7. 以此固定节奏型作为歌曲的节奏伴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律动(彩带、扇子舞等)体现这个固定节奏。
8.请学生扮演公主与王子,如果教师能事先准备一些道具(如皇冠)会使角色更富戏剧性。
9.王子和公主的活动过程:周边巡游(A部分),参与舞蹈(B部分),站立在圆圈中(C部分)。
此活动真正巩固了学生对于节拍和节奏的经验,并帮助学生理解了乐句。
在奥尔夫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被鼓励创新,创作出自己的固定节奏型。
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评估过程:学生能够保持稳定拍吗?他们能理解乐句吗?能分辨出不同的乐段吗?
A部分
1.教师为演出预先设置场景。
2.学生随机站立,想象自己身处森林之中。
3.想象看见自己的伙伴,并在森林中和他们一起玩耍。其中,大家最喜爱的一个游戏是“跟着小领导做”(小领导由学生自愿扮演)。
4.在一些小领导的身后,其他学生站成行,用跑跳的方式跟着小领导穿越森林。
5.小领导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移动:高高地走或低低地走,转圈走或者蛇形地走,充分利用身体进行移动。在此活动中,允许小领导们即兴创编动作。此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舞蹈律动语汇。
6.学生们为B段(固定节奏的乐段)做准备,然后在B段结束时围成圈继续C部分(采野花)。
整 合
1.让学生坐下来完整听一次录音。
2.学生坐着,通过手指动作来表现听到的乐曲段落(如:在听到A段时用手指表现跑跳、高高低低地走等;在B段用手指律动出固定节奏型;在C段用手部动作表现出稳定拍和采花的动作)。这个听辨段落的练习是为后续的空间舞蹈做准备。
3.王子和公主的准备:在森林周边巡游并看着众人玩耍(A);参加舞蹈(B);当众人采野花时王子公主站在圆心(C)。
4.学生听音乐开始演出。
对学生曲式理解的评估
1.用三种颜色的皱纹纸做成花来表现A、B和C三个乐段,把学生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学生代表一个乐段和相对应颜色的野花。
2.当播放A段音乐时,A部分的学生快速用相应的皱纹纸做成一朵野花。
3.当播放B段音乐时,B部分的学生用相应的皱纹纸制作野花,并放在刚才A部分学生所做野花的后面。
4.当播放完全部音乐,整个乐曲的曲式结构就通过视觉效果(三种不同颜色的野花)显示出来。
上述活动将达成学生认识此曲曲式结构的目标。教师也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解曲式:如教师用不同的次序演唱或演奏每个部分,考查学生能否听辨出新的曲式结构;教师用很简单的乐段做成A部分,让学生创作出自己的B部分和C部分的音乐等等。
奥尔夫教学过程分析
1.通过身体的律动,学生提高了自己对音乐元素的理解。
2.教师用吸引人的、愉快的和有趣的方式教音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故事的导入(王子、公主及森林的情境等)让孩子更加投入。
3.在听辨过程中,学生有导向性地听特定的元素(如C段中的高音;B段中的乐句;A段中的节拍等),并以各种方式回应。这与无目的地听全曲有很大区别。
4.给学生机会,用自己的想法对乐曲进行创编(B段)。
5.以上学习不只涉及理解这首作品的形式,而且能让学生对音乐曲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篇13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建模,会用函数式表达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感受数量之间相依变化的状态和趋势。由于七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应用学过的知识确定体积的最大值,因此让学生应用分割逼近的方法求体积的最大值,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有一个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一连串的猜想.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干劲和决心.教师可以这样引出话题: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元旦快到了,小明和妈妈去商场为奶奶购买新年礼物时,被商场里许多商品精美的包装盒深深吸引了,这些精美的包装盒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摇 ?摇?摇?摇(长方体).如果老师把上面的盖子取走,它就是一个?摇?摇 ?摇?摇(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营造舒适、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进入课堂.
二、相关性
解题者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力是选择的,他排斥与题目不相关的事,选择与题目相关的资料,这就是所谓的相关性.对于上面给出的问题,我们不断地引导学生朝着问题的发展方向延伸和思考,如何制作无盖长方形纸盒,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无盖的长方形纸盒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这样一来,我们就找到了同原来问题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剪刀将你事先准备的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因为剪开棱的方式不同,得到的平面图形不尽相同.反过来,我们将这些平面图形折叠后又能得到无盖的长方体纸盒.那么同学们可以通过展开、折叠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得出无盖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三、接近度
在学生做数学题的时候,对于是否正确,大致都会有一个感觉.一道数学题,应该从这个方向着手,应该这样做出辅助条件,学生在心理上会有趋向于正确解法的感觉,这就是解题者与题目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接近度.同样,对有我们上面这个并不难的问题,学生会有解决问题的趋向.这时候,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同学们,用一张正方形纸板如何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先思考,再与同学交流.经过学生们发言讨论之后,可以得到基本步骤:一画(先在正方形的4个角画出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二剪(用剪刀剪去这4个小正方形),三折(折叠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体验,归纳出制作无盖长方体的基本步骤.
四、预见
解题者面对问题时,都会适当地猜想,感觉猜想与实际答案的偏离程度,感觉自己的猜想与答案接近,又或者立即就可以做出来了,这和上面我们谈到的相关性和接近度是一样的.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基本步骤,用一张边长为的正方形纸板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通过学生们的动手操作,很快有不同的长方形纸盒从同学们的手中展现出来.此时,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几个长方体,有什么发现?生:颜色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大小不同.师:大小也就是容积,那么它的容积与什么有关系呢?生:长、宽、高.到这里为止,教师已经很好地引导学生预见下面的问题.师:怎样做,长方体的容积最大?
设计意图:学生在简单的动手操作后, 让学生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不同的长方体,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制作出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纸盒.
五、探索范围
正如小朋友们玩捉迷藏一样,游戏的规则就是要在指定的范围内找到躲藏者.做数学题也是一样,你要寻求的答案也是在一定范围之内,这就需要解题者不断地探索,寻找正确解答.那么我们上面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做,长方体的容积最大?教师进一步地启示:长方体的容积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那在这里,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0cm,假如设减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那么,你能用的代数式表示无盖长方体纸盒的容积吗?这里的取值又是在什么范围之内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纸盒的长、宽、高和原来纸片的边长及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六、决断
解决数学问题,像是爬山一样,会有很多不同的曲折蜿蜒的小路,每到转折的时候,都需要解题者做出决断.这个决断不是果断和武断,它是对相关性和接近度的感觉,以及对正解的归属感,这种决断会扩大探索范围,放弃限制,更进一步地向正解迈进.
七、动员与组织
当解题者面临问题的时候,他会搜寻自己的记忆,寻找一切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定理、材料、辅助资源等.在脑海中筛选,哪些定理是可以用得到的,哪些材料可以成为辅助资源,将这些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与问题相结合.这种搜寻我们称为动员,这种将信息同问题相结合的联系,我们称为组织.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割.针对我们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师:长方体纸盒的容积为V.减去的小正方形边长x,那么怎样表示它的容积?生:V=x(20-2x)■.师:观察这个体积的表达式,回想我们学过的知识,同学们会有什么发现呢?生1:……生2:体积随着减去的小正方形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师:说得好,“变化而变化”函数思想.师:你能确定减去小正方形边长是__时,容积就是最大的吗?有可能更大吗?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回想过去学过的函数知识,并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的方法.
八、辨认与回忆
在动员组织这个过程中,当我们辨认出一些与问题有关的素材或资料时,回忆起这些素材和资料是否与要解答的问题有关时,往往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辨认能够引起我们回忆一些有用的东西,从而把有关的知识动员起来.师:边长x取什么数时,V最大呢?生:……师:请看公式,这里的x是不是任意数?生:不是.师:它有什么限制?生:0
设计意图:体积的大小与小正方形的边长有关,它们之间也是一种函数关系.学生通过回忆过往的知识,对现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九、充实与重新配置
在解题的过程中,解题者在头脑中不断的动员一些可利用的因素,这就不断地充实了问题本身.充实让解题的资料更丰富完整,但有的时候也并不需添加什么新的资料,只需将现有的条件重新组合配置,在新的关系下,我们在问题的解决方面依然会得到进展.重新配置相当于重建,重新建造问题的结构,改变问题的重点,从而使解答的方法柳暗花明,更加明了.教师可以将问题的条件更进一步充实,(分组练习一段时间后)师:同学们,你们得出结果了吗?老师已经把结果算出来了.综合你们自己和老师的结果,同学们看一下有什么发现.看下面的表格:
生1:x=3时V最大.师:你还有什么发现?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剪去小正方形边长的增大,长方体容积先变大后变小,那么x=3时,容积是最大的吗?(板书x=3时,V=588)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大量的计算,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十、分离与组合
当问题变得复杂时,也会有很多细节不断显露出来,将这些细节分离出来再重新组合,又会得到一个新的整体,这样我们就使用了分离与综合两种手段进行分析问题.以上面的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将x=3时体积V=588分离出来,进一步分析:师:x=3时,容积是最大的吗?(板书x=3时,V=588)生:不一定.师:那你估计呢?生:2~3或3~4之间.师:很好,我们继续尝试,那么到底在2~3还是3~4之间呢?我们不如取2.5、3.5时,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下.(板书:x=2.5,x=3,x=3.5时V分别等于多少?)
师:其实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尝试下去,实验研究表明,当x=■时,容积最大.(板书:x=■时,V最大).
设计意图:探究当取什么值时,的值最大,归纳出结论;体会分割逼近的思想;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十一、回顾与总结
我们重新回顾一下,首先由一个问题引发我们解决问题的期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合理的预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路,当然这也是依赖解题者在心理上对问题答案的接近度决断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动员脑海中熟悉的条件和资源,辨认哪些定理和知识是我们可以用到的,将其充实到问题中,抑或是将重建问题的条件,使资料更丰富完整.当然当面临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也不必慌乱,总会注意到一些细节,将它们分离出来重新组合,又会是一个新的方向,不断推进解题的进行.
接下来,我们回到课堂总结中.
师:老师在电脑上演示一下,容积随x的变大情况.同学们,我们用逼近的方法,探求出x=■时,所制作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最大.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无盖长方体纸盒的活动,从中
经历
的过程.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由学生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