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育信息化三年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育信息化三年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信息化三年

篇1

一、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二、协办单位: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省电化教育馆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

三、支持单位:深圳市学之泉集团有限公司

四、会议主题:融合、应用、创新

五、会议程序:

(一)2012年年会

1、领导讲话:传达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2、为获奖的影视作品、案例、论文、网站、叙事、课程包、PPT颁奖

3、会长讲话:总结协会2012年工作

4、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全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研讨会

1、教育技术专业发展:教学设计师、媒资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的职业设计

2、“三通两平台”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

3、开放大学的创新与远程教育的变革

4、数字校园综合解决方案、网络多媒体技术支撑环境

5、云服务、电子书包、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三)新技术设备展示

六、参会代表范围

(一)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

(二)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学术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三)协会各专业委员会代表

(四)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案例、论文、网站、叙事、课程包、PPT获奖单位、作者,组织奖获奖单位及个人

(五)企业代表

七、会议时间、地点等事项

(一)时间安排:12月7日(星期五)全天报到。8-9日开会、研讨、观摩。10日返程

(二)会议地点:东莞市嘉辉会酒店(龙凤山庄影视度假村)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嘉辉路酒店联系电话:0769-87563388

六、会议费用标准

会务费900元。双人标间每天:320元/间,160元/床。大床标间:320元。此次会议在度假山庄召开,环境很好,房间数量有限,请务必于11月20日前将此回执传真或电子邮件发到协会,会务组凭回执表向宾馆确定房间。

由东莞市嘉辉会酒店出具会务费的正式发票。

七、会议须知

为保证住宿,务必请于11月20日前将电子回执或传真发回协会。报到时凭回执安排。

联系人:岳华 电话:010-66419038 66490963 传真:010-66490962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012年3月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四川省教育厅把教育信息化摆到“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并制订了《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宜宾市成立了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2014年4月整合电教馆和技装所成立了市教育信息化指导中心,将翠屏区和临港经开区作为教育信息化先行试点区;市教育局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12-2020年分年度实施方案》。本文在深入各区县教育局及基层学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宜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推进宜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参考建议。

一、宜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市教育战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宜宾市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整合初见成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了初步融合,教与学的模式正在逐步转变,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通过走访各区县教育局,深入各中小学及职业院校进行随机访谈和问卷抽样调查,收集到较为详实的数据和意见。通过调研发现:宜宾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尤其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较低,全市接入网络带宽大于10M的学校只有24.4%;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师资培训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综合起来,可归结为“四重四轻”的问题:

1.重义务教育,轻职业教育

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近三年中央专项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绝大部分用于义务教育,高中及中职教育主要靠地方财政投入。近三年各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府投入情况如图1所示。

在市教育局的统筹下,多数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制定了信息化建设规划,在统筹推进义务教育类学校的“三通两平台”建设方面投入力度大、成效显著,除了部分村小外基本实现了校园宽带和电子白板的全覆盖,有利于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但对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投入明显弱于义务教育。根据市教育信息化指导中心的数据统计,宜宾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占比达到50%的学校为549所,占中小学总数的92.9%,而达到这一指标的中职学校只有66.7%,全市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占比低于30%,还没有引入电子白板教学,明显落后于其他学校。在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方面,职校教师只占培训教师总数的3.6%。职业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2.重设施建设,轻管理维护

调查显示(见图2),仅约10 %的受访教师对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课程资源建设十分满意,多数认为应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条件较好的学校有专门的网络维护科室,但在乡镇学校难以做到专人管理、专人维护,一旦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修或者维修费用昂贵,影响教学使用。有的学校平时不用,有领导来检查时才开一开、做做样子。据了解,教师因操作使用不当导致的故障率高达45%。由于管理、使用和维护能力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能很好的发挥辅助教学作用。

3.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重视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信息化培训等投入不足,或者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80%以上的受访校领导,一提到教育信息化,就想到光钎带宽、服务器配置、机房数量、多媒体设施等硬件设施。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方面61%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人力财力有限,自行开发难度极大,政府应该加强统筹协调(见图3),实现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教育信息化要从应用切入,而不是从硬件切入,硬件切入比较容易操作,但不是切入点,更不是着力点。

4.重技术手段,轻人员培训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4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是师生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42%认为应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见图4);受访教师中71.4%没有听说过慕课(MOOC)、42.8%没有听说过微课等网络课程开发模式(见图5)。全市尚有1万余名教师未参加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49.5%的受访教师对计算机不太熟练(见图6),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方面,受访教师普遍认为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够,优质教学资源自主开发难度大。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加强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原因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访谈情况,并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我们认为造成宜宾教育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教育信息化认识不足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1],是人的观念的转变和信息化素养的提高。一方面,一些区县和学校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效益,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建设观念滞后,建设理念和建设步伐跟不上技术设备的升级换代,是教育信息化持续有效推进的最大障碍。

2.教育信息化投入薄弱

宜宾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据初步测算,仅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市还缺口资金62480万元。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的步伐很快,有些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几年后就面临淘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升级,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

3.信息化建设统筹不够

个别区县围绕教育信息化做了很多繁杂的基础性工作,但没有出台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或实施方案,以落实上级“三通两平台”建设为主,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少系统考虑和整体推进策略,统筹管理比较薄弱。

三、宜宾市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

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365”发展战略,要实现“两个率先”,宜宾教育须主动担负起为宜宾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为此,宜宾教育应该立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支撑,引领宜宾教育现代化,实现“到2020年宜宾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1.统筹规划布局,分步推进实施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系统工程[2],从物质层面来说,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从社会层面来说,信息化是新型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模式的建立。教育信息化是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革命[3],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一终极目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教师信息应用技术能力培训是关键,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是必然路径。教育信息化涉及面广、头绪多,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统筹规划。一是要建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三是要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实际,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2.引导多方合作,实现共建共享

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根本目的,以优质资源建设引导教育改革和发展[4],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多渠道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立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推动市、区(县)、校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直接投资转向间接投资,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动员和推动社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建立“共享型优质数字资源”评价制度,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三是建立公益性的“宜宾市数字图书馆”,面向市内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全体市民免费开放,服务“数字宜宾”、“智慧宜宾”、“学习型宜宾”城市建设。

3.坚持育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的使用必将导致信息量的大增,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需要,要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引导教师积极转变教师主体的教育观念,变“教”为“导”,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的基本功来抓;三是以赛促训,大力开展“信息化教学比武”,通过观摩课、公开课、说课比赛、教学设计大赛、课件制作大赛、教学软件开发大赛等各种活动,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作为重要指标,提高教师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四是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保障信息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全面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4.推动信教融合,鼓励开拓创新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教育改革发展对信息化的本质要求[5]。要加快推进从“初步应用整合”迈向“深度融合创新”的步伐,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支撑教育创新发展。一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二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管理中,推动OA系统在各级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市、区(县)、校三级教育教学无纸化管理平台建设,规范管理制度,优化办事流程,提高管理成效;三是要鼓励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从不同层面加强对信教融合的研究,不断寻求新的融合点,实现信教互融互促。

5.完善运行机制,推进持续发展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装备的不断更新必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完善运行机制,多方协同推进。一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强化目标考核,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不断满足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二是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形成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确保普教和职教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持续发展;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管理人员信息技术能力评价、“共享型优质数字资源”的评价、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价等。

参考文献:

[1]黄蔚,黄建华.李志民访谈: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14-04-16.

[2]袁孝凤.教育信息化是系统工程[J].上海教育,2011(Z2):74-75.

篇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后,特别是党的十以来,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作力度空前加大,呈现出教育系统全力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十二五”以来,贵州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近几年来经济增长在全国一直名列全矛,教育信息化取得巨大的成就。贵州“十三五”规划提出“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为贵州实现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指明前进的方向。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教育信息化指明一条更高效、简明的技术路径,这是贵州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贵州教育如何抓住省里的两大战略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成为贵州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正视的问题。认真总结贵州省“十二五”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和经验,谋划“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巩固成果、砥砺前进,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事业后发赶超,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下面将对此进行一定的探讨。

2.贵州教育信息化现状

2.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三年来,全省上下各部门紧密配合、统筹协调,成立领导机构,创新工作机制,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省委省政府在《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章节予以单列。2013年初,省委省政府又制定出实施教育“9+3”计划决定(即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和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下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黔教电发〔2013〕85号)等文件,将加快推进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教企结合”的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破解建设经费政府不足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难题,推进了全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2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坚持“硬件与软件并举”、“投入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三通两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成绩,为有质量的教育均衡提供技术保障。截至2015年末,“宽带网络校校通”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乡(镇)以上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0%。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二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中小学有117300个、中职学校有4411个班级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室,实现了80%多媒体终端“班班通”建设。

2.3“两平台”建设顺利实施,教育大数据初见成效。

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14年12月开通试运行。资源平台着力解决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面向学前、基础及高中阶段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2014年中职学生管理等三个系统上线运行,2015年数据核查等六个系统上线运行,标志着教育管理模式进入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3.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强调,中国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总理要求,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在“十三五”时期,将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突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委书记评价大数据是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大战略、大引擎和大机遇。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不仅要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寻找“蓝海”的战略选择,而且重要的是要把大数据作为“十三五”时期贵州发展全局的战略引擎,更好地用大数据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民生、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3.2挑战。

目前,贵州省已经上线运行了全国首个省级政府企业数据统筹交换共享平台――“云上贵州”,获准创建国家级贵阳贵安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相比,贵州的差距非常明显,突出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尚需深化,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信息化建设进度不一致、应用和创新程度不够充分、发展不平衡;三是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增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失去发展的机遇。

4.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4.1完善平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篇4

一、“十二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州抢抓国家“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支持,筹措经费2亿多元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我州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受到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省、州级媒体关注;恩施州教育信息网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评为“全国教育门户网站地市级五十佳”;“恩施州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被确定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州教育局以“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题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上介绍经验;特别是我州探索的“同体式”、“支教式”和“协作式”三类同步课堂效果明显,其模式被收入国家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中国的路径和经验》一书中,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予以介绍。

1.领导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氛围愈加浓厚

恩施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及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州委书记王海涛同志对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州长杨天然同志在全州教育大会上着重强调教育信息化。全州六大产业链建设,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全州信息化产业链发展的整体战略进行部署,州政府将“新建1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班通’”纳入年度为民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建州以来规模最大的教育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对推进全州教育信息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县市按照全州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同时,加大了在州内外媒体及学校内的宣传,全州教育信息化影响力明显提升,良好的发展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明显增强

恩施州教育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在经过“搭班子、建机构、摸家底、访高端、看前沿、学示范”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州教育局结合实际和未来趋势,拟定了以“政府主导、企业营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适度超前”的工作思路;编制了《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确定了39所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和恩施、来凤两个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全州通过国家、省级项目支撑及本级投入,快速推进“三通一中心”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州、县市、学校三级教育网络中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1)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按照“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建设机制,各县市与各通信企业合作,组建了VPH虚拟教育城域网。全州有582所学校光纤接入互联网,占47.59%。其中,21所高中和12所中等职校全部光纤接入互联网;136所初中有129所光纤接入互联网,占94.9%;548所小学有371所光纤接入互联网,占67.7%;506个教学点有50个光纤接入互联网,占9.9%。

(2)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全州各县市依托“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加强“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州9891间班级教室有7188间已建多媒体(5691间投影模式多媒体,1497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72.7%。其中,21所高中的858间班级教室有642间已建多媒体(493间投影模式多媒体,149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74.8%;12所中等职校的448间班级教室有271间已建多媒体(183间投影模式多媒体,88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60.5%;136所初中的2341间班级教室有2291间已建多媒体(2196间投影模式多媒体,95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97.9%;548所小学的5370间班级教室有3519间已建多媒体(2748间投影模式多媒体,771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65.5%;506所教学点的874间班级教室有465间已建多媒体(71间投影模式多媒体,394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53.2%。

(3)推进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加强州、县市教育局、学校“三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已建州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1个,县市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8个,学校网络中心133个(其中,21所高中建有门户网页的有19所,占90.5%;12所中等职校建有门户网页的有10所,占83.3%;136所初中建有门户网页的有57所,占41.9%;548所小学建有门户网页的有47所,占8.6%。有教师用计算机8580台,学生用计算机15537台)。积极开展网络中心教育宣传、信息、政务信息公开、公众互动、网上办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政务网站绩效作用。

3.应用驱动,教育信息化显著优势逐渐显现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关键思路是贯彻应用驱动。我们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强化应用。

(1)试点探索“三类”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恩施市、宣恩县探索三类同步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第一类是破解没有教师、开不了课的难题,实施“同体式”同步课堂。“同体式”同步课堂将教学点与城镇优质学校相同年级的一个班级结为共同体,通过在线互动教学方式,点、校班级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实现教学点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梦想。第二类是破解教师紧缺、开不齐课的难题,实施“支教式”同步课堂。将义务教育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结对,利用同步课堂,解决农村学校音乐、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师资缺乏的困难。第三类是破解教研水平不高、开不好课的难题,实施“协作式”同步课堂。学校与学校之间利用同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促进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

(2)重点抓好“班班通”的应用。州、县市多次召开“班班通”应用现场推进会和培训会,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课资源应用库”、“课内网云教育平台”、“班班通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班班通”的管理和应用,促进网络空间“人人通”,各县市和学校出台制度将“班班通”的应用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业绩考核,州教育局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作为对各县市教育局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

(3)全面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应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政治任务。州、县市以帮助教学点教师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学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为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采用骨干培训与校本全员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设备操作能力、网络资源获取能力、资源加工处理能力和教学应用能力。

(4)试点探索“电子书包”应用。分别在清江外国语学校、来凤县实验中学、来凤县民族小学、鹤峰县实验中学、鹤峰县实验小学试点探索“电子书包”应用。通过试点探索,大家认为:应用“电子书包”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基于问题的学习、差异化学习、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

(5)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应用。开展各种师生电教装备活动,促进电教装备设备应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4.任重道远,教育信息化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

“十二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认识程度尚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教育信息化所需投入较大,使用维护成本较高,且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需要财政大量持续的投入。对于财政状况较好或是学生数较少的县市,依托国家、省级相关项目的支持,本级财政配套投入难度较小,但对于情况相反的县市来说,推进教育信息化则是典型的“烧钱”工程,该部分县市和学校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等、看、靠”的思维仍然存在。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但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认识不足,习惯用老经验、老办法,对信息化运用热情不高。但这场变革浪潮迟早要来,清醒者将永立潮头,昏睡者必困于沙滩。可以预测,落后者若固步自封,不思创新,区域不平衡局面将进一步扩大。地方党政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上还需要“胆子大点、步子快点、方法多点”。

(2)体制机制尚待健全。一是缺乏制度保障。教育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人多、事杂,必须由地方政府牵头,否则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目前,全州仅恩施市成立了政府层级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目前全州教育信息化机构尚不健全,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州教育局虽然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目标仍无法实现。二是缺乏经费保障。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投入,县级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也给予了相应配套,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使用、资源应用、设备维护与更新等方面还需大量资金,亟需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予以支持。如宣恩民族实验中学,2011年配置的30套班班通设备现已全部老化且不好使用,这些设备只有2年的免费维护期,仅靠学校无法进行设备维护与更新。根据《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目标,全州未接入互联网的135所农村中小学、456个教学点要实现“校校通”,2703个班级教室需配备“班班通”设备,57个教学点277个教学班需配备“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或实现同步课堂,还有584所学校没有门户网页,乡镇以上学校需各建一间网络直播和录播教室。同时还有州、县市、学校三级信息化平台亟待建设,要完成这些目标,共需资金2亿多元。三是缺乏队伍保障。教育信息化的设备维护、平台管理和教师培训,以及衍生出来的诸如教育质量监测功能、校园视频监控功能、班班通实时监控功能等,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来提供支撑。全州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学校没有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应用维护与管理队伍,且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广。目前全州对教育信息技术岗位的设置、人才的招聘、技术人员的业绩考评等没有相应的制度。

(3)应用能力尚待提升。由于我州缺乏大规模和深度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很弱,尚停留初级使用阶段。无专业的人才队伍,加之大多数教师认知不够、学习不够,教育信息化远未达到其应有效果。目前,试点总结出的“三类同步课堂”模式影响虽大,但尚未大面积推开,受益学生覆盖面很小。

二、“十三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立足恩施州情,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核心,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带动教育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抢抓机遇,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形态之一,特别是大数据、“云”概念的诞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革命性行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年全国教育信息化消费超过2000亿元,随着教育投入地不断增长和“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市场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湖北省今年2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提出通过信息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把教育信息产业作为湖北战略型新兴产业进行打造。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六大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打造,恩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只有抓住这个机遇,才能有效破解恩施教育资源不足、资源不优、城乡不均、教育不公等现实问题;才能实现全州上下教育理念新的转变和教育模式质的变革;才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显著提升和专业化成长。所以,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既是恩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恩施教育发展的必须选择。只有抓住教育信息化在恩施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机遇,不断增加紧迫感,乘势而上,才能有效缩小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为恩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科学规划,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从战略角度去科学规划该项工作,确立教育信息化在我州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013年,州政府出台了《恩施州信息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教育信息化有所提及,但从整体布局、协调发展上没有系统阐述。我们建议州政府组织专业团队对恩施州的教育信息化进行详细调研,制定出《恩施州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方案。方案要和我州信息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和国家、省级层面规划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对接,有效整合资源和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争取用5年时间达到“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促进机制更加灵活”的目标,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丰富、有效的数字资源,大力提升全州教育信息化水平。

3.创新机制,建立多方参与共享共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模式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的、可持续的投入。目前我州财力有限,教育经费基本用在“保基本、保运转”上,本级财政专门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极少,做大做强做精教育信息化还存在巨大困难。全州现有基础教育段学校师生54万多人,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潜在信息化消费市场。如何利用好这个市场?这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要突破仅仅依靠政府项目推动的传统路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等多方参与、共享共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模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县市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探索中已摸索出较好的经验,既汇聚了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力量,又缓解了政府投入的资金压力。要让这种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广泛应用,必须进一步突显州政府的统筹引导作用,加强对教育、广电、通讯、经信等部门的协调,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真正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数字资源建设共享机制、运行维护服务机制、教师应用能力提升机制”等多种机制健全的格局。

4.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全州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关键思路是贯彻应用驱动。州、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研部门要及时跟进,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形态、教育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管理(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等),结合学科教研活动,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要继续抓好学校“班班通”的使用,进一步深入推进“三类同步课堂”。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整体推动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更广泛深刻的应用,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

5.加强领导,创造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提供有效保障

(1)加强领导。州、县市政府要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该工作的推进与发展。要明确州、县市政府为教育信息化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主体。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评价和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目标管理,有效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普及和深入。

(2)保障投入。州、县市政府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将20%~30%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把办公经费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3)培养队伍。州、县市政府要增加用于教育信息化的专业人员编制,解决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岗位设置、工资待遇、绩效考评等问题。要积极通过现场培训、校本研训和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要进行教育技术理念以及信息技能的培训。

三、“十三五”期间全州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使恩施州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形成满足教学与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双向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恩施州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带动数字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使每个教师都能自如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上好课,使每个学生都能随时随地获取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健康快乐成长。

1.实现五大目标

(1)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普及完善。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机构普及高速互联的基础网络和信息化终端设施,全面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任务。

(2)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能得易得、适用好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数字教育资源。建好州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优质资源研发、汇聚、应用和管理机制,提升资源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

(3)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要求,做好州、县市、学校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工作,创新管理模式,重构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职能转变。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服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 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建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试点校,形成丰富多样、扎实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

(5)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开展多方合作,从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技术研发、队伍建设等多个环节保障我州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社会参与,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2.完成五大任务

(1)提升学校信息基础设施配备水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数字鸿沟。重点支持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乡镇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做到硬件设备先到位,优质资源先输送,为教学点开齐开好规定课程提供技术保障。到2020年,全州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全面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信息化教学终端和学生信息化学习终端全面普及,宽带网络全面通达各级各类学校。

(2)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恩施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公益性资源,以市场为依托提供个性化资源。通过“区域结对、学校结群、教师合作”等方式,推动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建机制;通过“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购买”的方式,拓展资源应用主体的选择空间,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到2020年,优质资源全面覆盖州内学校,形成具有恩施州特色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篇5

[3]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3):22-27.

[4]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DB/OL]. http:///zwgk/zwtz/280773.shtml.

[5]孙祯祥,郭旭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3(3):5-10.

[6]陈明选,徐D.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5.

篇6

按照“高起点、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龙游”县教育局制定《龙游县教育城域网建设实施规划》《龙游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三年规划(2009—2011年)》《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2012—2014年)》,切实加大学校教育装备建设力度,推进全县城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优质均衡发展。

1.2 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在资金分配上,采取“全额扶持薄弱学校、部分资助中心学校、专项补助新建学校、适当奖励先进学校”的办法;在工作进度上,按照校情分年度、分项目、分步实施到位,确保偏远和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确保全县教育信息化扎实推进、整体创优。

1.3 规范标准,注重实效

根据省定标准,进一步规范组织机构、教室环境、资源存储、设备管理、设备使用、培训科研等方面工作,使全县学校设施配备达标1所,日常管理使用规范化1所。两年来,按规划要求累计投入1300多万元,全县所有中小学已通过100兆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计算机平均生机比达7:1、多媒体平均班套比达1:1、光盘放像点遍及所有农村小学、“浙江教育资源网”注册率达100%。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高涨,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2 多措并举,多元投入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龙游县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坚持“多条腿走路”,“十一五”期间,教育技术装备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有力地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

2.1 加大财政投入

自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学校装备建设专项经费100万元,并做到逐步提高。2010年,根据实际情况再追加843万元,为2所高中配置高考机房,为新建学校配置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设施设备,为全县中小学安装校园监控系统;2011年、2012年财政专项经费分别增加到140万元和300万元,新增标准化实验室4个、计算机教室10个、手自一体录播微格教室2个,全县中小学所有班级多媒体达到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标准配置要求。

2.2 争取项目支持

龙游县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至2012年,已争取“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光盘放像室129个、多媒体教室323个、计算机教室14个、网络远程教育点播教室3个,“书香校园工程”图书7.12万册,“标准化实验室工程”通用技术实验室6个、数字实验室3个、探究性实验室12个,有力地助推了龙游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3 注重借力发展

通过“家校通”项目,与龙游电信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教育城域网,由电信公司投入资金建设教育城域网、改造升级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网络中心机房托管及校园无线覆盖工程,实现了合作多赢。许多学校还根据自身特点争取社会各界资助。如沐尘畲族小学积极向省民宗局争取补助经费,用于学校装备建设;马叶小学、雅村小学、梧村小学、社阳小学等学校争取企业赞助、个人捐资,拓宽教育信息化投入渠道。

3 强化应用,提高质量

3.1 统筹规划,措施具体,推动应用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教室里的电视机与笔记本电脑相连,将班级现有的电教设施整合成简易多媒体教室,把网络的教学资源直接引入了课堂,教师演示、操作方便快捷。

2)强化培训。加强技术应用培训,组织全体校长和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学校进行分层校本培训,对个别年龄较大学习有困难的老年教师“一帮一”的“帮困”辅导,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设施上课。

3)活动竞赛。每年组织一系列评比、竞赛活动,以评代训,以评促练,“促使”教师使用教育技术。2007年,龙游县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理念的认识,增强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各类教研活动中,充分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评议环节引进QQ群形式,将听课教师的即时评价意见同步展现出来,真正发挥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优势,体现新课程注重“生成”的核心理念。

4)政策激励。许多学校采取单位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为全体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目前,全县教师个人笔记本电脑拥有量达2450台,占教师总数的85%,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电脑备课,强化了“班班通”应用。建立健全教师电脑使用检查考评制度,保证教师自觉地将教育技术设施设备运用到教学中去。

3.2 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

1)促进了教师成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是教育信息化优势所在。龙游县桥下小学借助“农远工程”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建立了校际网络研修共同体,将6所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在一起,可多边、异地参加学科研修小组活动,这一新颖的模式让教师受益匪浅。学校以此内容为核心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分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20件多媒体课件作品入选《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

2)激活了课堂教学。教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鲜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吸收知识、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显著提高。近几年,组织参加的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评选活动中,龙游县学校学生的获奖率都明显上升。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本着贯彻落实《纲要》和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把握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征,以“夯实基础、丰富内涵、彰显特色”为大连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侧重点,以促进全域教育均衡和实施智慧教育为着力点,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为着眼点,以服务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提高为落脚点,以建好“三通二平台”为主线,前瞻部署,科学发展,逐步建立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从而助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结合大连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国家“三通二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三通一平台”的三年建设计划,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合二为一,建设“大连智慧教育平台”。

一、项目背景

2004年,大连市教育局推出了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同年10月,电子政务平台上线运行。到2012年,该平台包括了1000个以上教育机构,用户总数超过4.5万人,信息总数超过2万条,快速办理总数超过50万条,存储容量超过1200GB。用户使用该系统,完成公文流转、协同办公、信息、信息检索等日常工作,对方便办公、提高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电子政务平台使用期间,经过两次升级改造,实现上连教育部,市级一级部署,市区校三级应用的管理平台。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三通两平台”工作的具体要求,大连市教育局提出了建设“大连智慧教育平台”的设想。为了保障平台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大连智慧教育平台是在电子政务平台基础上升级而来。同时,大连市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将教育管理与教育资源平台合二为一进行建设,高标准建设“大连智慧教育平台”。

二、项目实施

1.规划先行,做好平台顶层设计

根据大连市教育局现有的业务需求特点及信息化建设现状,由大连市教育信息中心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有效整合、协同推进、专家把关”的原则整体实施。整个项目分三期完成建设,第一期基础环境建设阶段;第二期应用扩展阶段;第三期完善应用推进阶段。目前,前二期任务已经完成。主要建设了大连市教育云数据中心、大连教育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大连智慧教育单点登录平台,开发并整合了各应用系统,包括:教师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教育督导系统、招生考试系统等。

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实行,规范定义教育管理数据元素,使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管理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教育管理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满足大连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在国家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大连市教育局组织编制了《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工程标准》,该标准的字数达40余万。

2.打好基础,建设教育云数据中心

原有的大连教育网络中心,有一批超期服役的设备,运维成本很高。经过专家论证,同时又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大连市教育局从2012年开始建设大连市教育云数据中心,为大连教育系统提供应用服务,做到资源虚拟化、管理自动化、服务标准化。逐步形成大连市级教育云,并承载教育各项系统应用和服务,对全市教育类软件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实现一级建设三级使用,实现全市教育类软件工程项目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数据互通,标准一致,避免多级建设的浪费,实现共建共享。

经过两次升级后,大连云数据中心应用效果比较理想,为大连智慧教育平台、大连市招生信息管理平台等各应用平台提供支持和保障,并实现多平台数据交换。教育云数据中心的建设为智慧教育平台稳定高效运行打下基础,也为各县市区推进教育云应用提供了范例。

3.技术领先,提高平台的可扩充性

大连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规模也会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因此,要求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要具有良好的扩充性,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应用系统的规模也会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可扩充性是系统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从设备配置角度来看,软硬件配置要具备可伸s及动态平滑扩展能力,通过平台框架和目录交换体系的配置,适应业务量的变化,以获得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平台架构在开放的安全应用支撑体系结构之上,易于扩展,通过开发或购买相应的适配器接口,即可整合现有的业务系统、扩建新的系统、集成购买的第三方应用,使得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从功能角度来看,在基于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体系结构之上,平台将易于进行功能扩充,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学习手段和学习方式等服务。

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包括了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管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旨在解决大连市教育局内部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平台将应用系统抽象成一个个粗粒度的服务,标准化服务接口,松耦合服务架构。可以集成遗留IT系统,将系统服务化,通过服务组合的方式复用IT资产,对于新开发的信息系统,采用插接方式进行快速部署,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使各个应用系统数据融会贯通, 数据有效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岛的问题。平台基于SOA架构,它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它改变了传统软件的架构模式。它是教育局内部各个系统的服务总线(Service BUS),各个系统将自己的服务到平台,其他平台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权限调用服务即可,而不必关心服务是由那个应用程序提供。

4.贴近应用,不断完善平台各项功能

大连智慧教育平台登录网址。界面如图1所示,应用界面如图2所示。

含管理和资源两个部分,统一身份认证,在一个平台框架内完成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建立数据标准及主数据管理。

大连智慧平台的建设力求贴近应用,现有研发文本课程441T,共计3139课时;网上报告厅视频资源已达6600件,总时长约3520小时;优秀教案6022篇;精品课件2710件;试题2007套;教学视频切片1742件;电子图书50万册,电子期刊9500种。大连市所有教师均可免费使用。

实现移动办公功能,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登录平台。完成短信平台建设,使原有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即时信息可以通过短信收发。手机应用平台界面如图3所示,手机短信收发应用界面如图4所示。

2015年,启动大连教育智慧平台二期建设,增加面向教师应用的云盘空间功能,实现教师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增加督导管理功能,实现督导数据科学管理;增加本地教育资源平台,通过购买优质资源、整合各县区现有资源,向全市推送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普通高中数字化校园管理软件整合及应用;建立城乡帮扶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对口帮扶资源有效对接;提升平台的数据安全。

增加了与我市中小学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材,实现了教学资源到书到课,同时嵌入全学科电子课本资源,实现电子课本即点即读,对师生课前、课中和课后数字化的教与学提供有效支撑。

建设面向大连市中小学师生的“人人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学习空间的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学生都拥有实名制的学习、交流、分享空间,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面向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的日常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学习成长和互动沟通提供资源和应用服务,形成师师通、师生通、生生通、家校通良好应用氛围,服务于教师常态化工作、专业化成长及学生的综合发展。

5.加强管理,提升平台应用效果

为提高教师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率,2014年市教育局提出每学期公布一次各区市县平台使用情况,要求每周至少登录一次的教师人数占区域内教师总数90%以上。近三年来,平台的应用情况都作为市政府督导检查一项内容,进行量化考核,以推进平台应用。

到2015年6月,大连市智慧教育平台共市、县两级教育类文件16422件,各类教育信息5.4万条,教师间交流办理件9500万件。

大连智慧教育平台已成为大连教育管理和资源应用的综合平台,成为广大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助手和工具。我们将按《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的要求,扎实推进平台建设,提高应用水平,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篇8

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EB/OL].

参考文献:

[1]方明建.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原则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33-36.

[2]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67-74.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篇9

“对我们老师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电子白板的应用,不仅让我们接触了全新的教学技术,也让孩子们受益。”青岛沧海路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崔靖说,当初全区学校陆续配上了电子白板,她所在的班级也是。班里突然进来一个“大pad”,老师和学生都很不适应,首先摆在老师面前的是怎么学会用这个大家伙。

“当时区里为了让老师学会这个,搞培训,搞比赛,让老师们逐渐学会了。”崔靖说,当初她学习电子白板教学的时候,花了很多力气,节假日、周末、课下都在认真学习。学会以后就要把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了。“当时我讲了一节语文课本里名人王冕的课文,先是从谜语入手,再配以全班学生的互动,效果非常好。”崔靖说,这些教学设计全部是在电子白板上完成的,学生有了新想法和新观点都可以自己来到电子白板前写写画画,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学生都争着上台,人人都变成了“小老师”。

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李沧区重点抓好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与应用工作,继续坚持“应用实效化、管理精细化、人员专业化”的工作理念,有效促进学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应用。进一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水平。

李沧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加强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的指导,完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评估考核办法,集中调研、分项调研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水平。”制定了《 李沧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评估考核办法》《李沧区“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管理使用制度》《李沧区无线网络管理使用办法》,配备了网络行为管理软件,加强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力度,促进学校信息化管理规范化。

同时,还举行了校园电视台管理员培训、网络管理员技能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管理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

湘潭路小学是李沧今年刚刚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校,它的硬件提升非常迅速。该校石忠桥主任回忆了原来的学校情况。他说,原来的老学校受场地限制,学校只有一个微机室。

“现在我们新校实现了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每个班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还建有全自动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微机室、数字探究式实验室等信息化设备。”石忠桥说,这些变化让老师们很高兴,老师们可以通过录播教室和校园电视台的配合,把一堂课上出花样,让学生喜欢,又能使老师们之间互相探讨教育技术。

据悉,三年来,针对李沧区信息化发展需求,李沧区通过强化本区原有平台,搭建整合各种网络平台,有效促进学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应用。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全国知名专家、信息化发展名区、名校的联系与沟通,不断提升全区对网络信息化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李沧区结合“三个课堂”建设,认真做好区、校两级整合使用的反馈调研工作,随着区、市两级云平台的建设使用不断深化,逐步改革教学与教研模式,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启动网络教研、备课,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汇集、推送、共享机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科学配备 分布实施

根据《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年)》和《青岛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李沧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秉承“为教育变革和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与学服务”的基本理念,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落脚服务,统筹规划,科学配备,分布实施,三年来累计投入约2.1亿元。

“老学校和新学校的硬件都获得了提升。”10月26日,李沧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全区投入3500余万元,2013年共投入3600余万元用于全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而今年则累计投入约1.3亿元。其中,2012年李沧区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区政府实事之一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配备工程,全区共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750套。2013年主要为中小学更新微机室、教师机,并为部分学校新建全自动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数字探究实验室、3D未来打印教室共80余间。

今年李沧投资9300余万元完成了青岛沧口学校、青岛文正小学、青岛文昌小学、青岛王埠小学、青岛湘潭路小学、青岛枣儿山小学、青岛62中综合楼改建7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工作,实现新建校园网络有线、无线全覆盖,建设高水平演出学术报告厅3间,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406套,一对一互动教室、录播教室等各类专用教室123间,实现新建学校标准化、特色化、信息化配备。

篇10

《教育规划纲要》为IT投资增长提供有利支撑

国家对教育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带动投资增长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未来几年国家对教育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从而带动lT投资增长。如从2010年起设立“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0―2012年三年期间专项资金总规模为150亿元,即中央财政每年向地方高校直补50亿元经费。

高校毛入学率提高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促使高校对IT采购需求增长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要进步提高,2010―2020年10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15.8个百分点,这表明高校将逐年扩大招生数量规模,将建设大量新校区和新校舍,从而带动校园网的建设,因此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采购需求将快速增长。

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与“班班通”项目带动基础教育IT投资增长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逐步实现中小学每个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教学,这将带动基础教育行业对PC设备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采购需求增长。

基础教育市场经过“百亿工程”建设后,中小学基本上搭建起了硬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进一步提出建立“班班通”的目标,利用一个区域平台,搭建起一个局域网,在这个区域内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班班通”项目将主要带动PC终端设备更新采购与应用阶段的需求。

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教育行业lT投资增长

篇11

2、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提高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根据本园教师实际情况,采用信息化园本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4、建设幼儿园网站教学资源库,促进资源共享,方便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一)发挥网站功能,提高社会声誉。

1、重视幼儿园网站、班级网站的建设,定时、定量把幼儿园动态、班级活动开展等内容到网站上,使网站平台真正成为幼儿园信息公开的网络窗口,切实提高幼儿园的社会声誉。

2、加强网络安全和提高网络维护水平。

(二)加强信息管理,发挥信息效益

1、加强信息传递网络的建设,形成“撰写——收集——审核——”四级信息传递网络,推进我园的信息公开。

2、加强教师对校园网使用的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合理使用校园网。不定期的检查电脑使用情况,并记录。

3、对教师使用电脑遇到的问题,做到热情、细致、周到,服务要有反馈。并为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做好音响、摄影、照相等服务保障。

(三)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技术能力。

1、根据本园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flash课件、视频编辑),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切实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推进学校基础课程改革。

3、将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教职工日常、学期和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之中。着重围绕园园通管理平台更新、家校互动、班级网页信息量等工作情况给予评价。

4、学期结束评选幼儿园信息化先进班级和个人。

篇12

自从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三通两平台”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农村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进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关键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推进策略,这是农村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两个农村学区长达半年多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微观层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可利用时间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中观层面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的信息化硬件条件,宏观层面的政府教育信息化投入和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推动作用等,此外,影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教师教学观念、学校信息化人才、教育政策等等。上述影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复杂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影响因素模型。 [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性推进策略。

一、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

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呈现脉冲式投入的特点,制约着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汪基德等的研究也证实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可持续投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2]

(一)建立生均信息化专项经费投入机制

1.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途径的现状分析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主要指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投入。其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经过多年的应用,硬件设备已经严重老化,急需更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各地教育部门、教师等组织和个人的共建共享下得到极大丰富。信息化队伍建设方面,经过十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实践,农村中小学教师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的重点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投入。目前而言,政府实施的教育信息化项目不具有持续性,以“农远工程”为例,2003年到2007年“农远工程”完成信息化设备投入后,一直到2012年“三通两平台”项目启动,“农远工程”没有后续投入。另外,统一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投入灵活性不足,投入的信息化设备不一定是农村学校成本效益最佳的选择。

2.以生均专项经费方式保障信息化可持续投入

(1)经费拨付方式

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可持续性,研究者建议建立农村学校专项信息化经费投入模式。每位学生每年拨付一定数额的信息化经费,然后按照学生总人数拨付专项信息化经费,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教学点则拨付固定数额的教育信息化经费。对于西部省份等贫困地区,中央财政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或者中央、省、市、县分担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2)经费使用方式

对于拨付的专项教育信息化经费,可以将学校自主使用和教育部门统筹使用相结合。学校领导和教师更了解学校信息化需求,也能选择成本效益最优化的信息化投入方式。专项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主体应该以学校为主,让学校自行选择适合本校的信息化投入模式,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范并给予指导。对于教育信息化光纤网络等农村学校不能自行解决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部门可以统筹一部分专项信息化经费解决此类问题。

(3)经费拨付标准:满足信息化发展基本需求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在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要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本需求,包括信息化办公、“班班通”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信息化学习、教师备课和教育管理等需求。另外,需要特别注意学校网络环境建设,满足上述信息化活动的网络带宽需求。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指导原则

1.坚持低成本和高效益原则

教育信息化设备相对黑板粉笔而言成本较高,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应该选择成本较低的设备,高效益原则是指配备的信息化设备要发挥最大应用效益。

2.尽早配备信息化设备

相对而言,年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相对容易,建议尽早配备信息化设备。这样,教师可以在年轻时尽早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和学生也能尽早使用信息化设备。

3.配备灵活的信息化设备

教师每天的信息化教学次数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新授课上,平均每个班级每天信息化教学课时数大约为2节课,一般不超过4节课。这里建议“班班通”配备的计算机可以配备成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不仅可以用于教学,也方便教师在其他场所使用。

二、教育部门积极发挥信息化推动作用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教育部门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制度设计推动信息化发展,比如学校的信息化人事制度中规定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负责,比如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要求参加评选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把信息化相关内容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比如要求教育领域新进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将教师信息化竞赛活动获奖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加分项之一,等等。

(二)发挥信息化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

我国有着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推动系统――各级教育部门电教馆系统,各级教育部门都设有电教馆,地方电教馆工作人员就是当地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地方教育部门可以充分发挥电教馆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比如指导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监督农村学校信息化设备运转、检查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况、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等。教育部门可以支持一批农村学校成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带动周边学校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也可以定期组织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进而促进当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三)组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相关培训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相关培训,让校长和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具备基础的信息化相关能力。在新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投入初期,教育部门提供的培训更加重要,教师只有掌握新型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如果得不到及时培训,新投入的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资源很可能处于闲置状态。

(四)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政府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教育部门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比如组织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结对帮扶活动。

三、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作用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起着全局性、引领性的作用。

(一)积极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通过组织培训、外出参访等活动强化校长信息化认识,提高校长个人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学校信息化规划和管理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中首先要转变校长信息化认识,只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校长才会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积极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农村学校校长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之后,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为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创造条件

这里建议从政策上为农村学校创造有利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帮扶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校长筹措信息化建设经费。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为农村学校选配信息化专业人才,让校长的信息化规划通过信息化人才的具体工作去实现。

(三)通过考核强化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学校信息化相关内容考核,比如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硬件建设、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引导校长的信息化行动,给校长造成信息化不得不推动的压力,营造校长必须重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信息化的核心,只有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定期组织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

教师在课堂中不使用信息技术,或者说使用信息技术效果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软件,或者说操作不熟练。这里建议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构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支持网络。校本培训中负责培训的教师和接受培训的教师同属一个学校,培训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困难,仍然可以向培训教师寻求帮助,有利于巩固培训效果。这种培训方式也利于形成“及时学习”氛围。Granger等的研究就强调“及时学习”对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性。[3]

(二)积极组织信息化校本教研活动

即使教师掌握了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软件使用技能,掌握具体教学内容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仍然需要教师长期的实践探索。如果教师不能完全掌握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必然会出现多媒体教学效果差,给教师造成多媒体教学反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的错觉,进而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积极性。这里建议积极组织信息化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策略。一般而言,一所学校内总有一部分教师通过个人摸索,率先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策略,组织信息化教研活动就是让这部分教师分享他们的信息化教学经验,以及为其他教师提供示范和指导。Haydn的研究也证实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对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性。[4] Zhao和Frank认为教师间的互助和交流会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5]

(三)教师主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培训和教研活动只是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给予了外部支持,但是取代不了教师个人的积极探索。只有教师自身积极探索和积累信息化教学经验才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主动克服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信息技术发展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教师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学习、交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

五、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一)重视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信息化学习首先要求学生会使用常用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因此,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首先要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由于农村学生家庭信息化条件落后,以及学生家长信息素养较差,农村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只能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完成。

1.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这里建议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科目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安排兼职教师时尽量安排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承担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为农村学校分配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2.重视信息技术课教学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我们建议农村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周至少安排两节信息技术课,尽量为农村学生多安排一些信息技术实践机会。

(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

除了重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农村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查阅资料的课外作业,允许学生使用教室的计算机,尽量组织一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传统科目教学,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教授一些信息技术知识。

六、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的系统结构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主要是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因素,在论述过程中该因素嵌入“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策略中,所以不做单独论述。这样,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要素就包括图1所示的6个要素。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角度讲,教育信息化核心要素除了信息化硬件设备、信息化人才,还应该包括信息化教育资源,但是,考虑到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己制作等途径获得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所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基本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需求。所以,图1所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逻辑关系图中没有出现信息化教学资源。

如图1所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有着先后顺序,图1中左边或上边的推进策略影响着右边或下边的推进策略。“保障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是“发挥教育部门信息化推动作用”和“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作用”的基础。没有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谈不上教育部门和校长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可以推动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保障农村学校信息化环境。校长可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保障学校信息化环境。农村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综合而言,通过实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最终实现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七、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的实施原则

在具体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条指导原则。

(一)教育信息化推进要保持系统性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是系统的,也就是说上述推进策略在具体实施中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失败。比如,如果不重视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单纯地推动其他因素的发展很难起到积极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效果。

(二)教育信息化推进注重前导策略

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应该注重基础性、前导性策略。在前导性策略没有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单纯地推动后导性策略对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作用不大。比如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是前导性因素,在缺乏信息化硬件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单纯地组织教师培训价值不大。

(三)教育信息化推进保持基层灵活性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推动行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历来重视顶层设计。研究者认为教育信息化还应该重视来自基层的教育信息化创新,保持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实际上,农村校长和教师在信息化实践中有很多因地制宜的创新做法,相关文献也证实自下而上的教育信息化推广更容易成功。[6]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该更多地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权力和责任交给农村学校,激发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育信息化推进采用渐进式变革

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采取渐进式变革过程,允许教师从自己最熟悉的教学法中应用信息技术,然后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赵勇也认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应该采取渐进式变革,而非革命式变革。[7]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优先推荐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师熟知的教学法中,当教师逐步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后,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重点逐步转向创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8]

八、结语

目前而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展开研究。本研究依据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因素构建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系统化策略。该策略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有着积极的指导价值,对于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两个农村学区的实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汪基德,冯永华.“农远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2,(2):65-73.

[3]Granger,C.A.,&Morbey M.L.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eachers’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IT[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2,(4):480-488.

[4]Haydn T,Barton R.‘First do no harm’: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use ICT in their subject teaching[J].Computes&Education,2008,(1):439-447.

[5]Zhao Y, Frank K A. Factors affecting technology uses in school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3,(4): 807-840.

篇13

1.经济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和偏远地区面积较广,国家很难提供充足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以便实行信息化,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硬件设备严重不足;而拥有设备的农村学校,也由于缺少信息化氛围,设备利用率非常低。要实现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就要配置较当地消费水平来讲相对昂贵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比较发达富裕、教育意识浓厚的地区,还基本可以支持,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对这样的奢侈要求更是不敢轻谈。

2.思想意识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边远贫困山区学校,初中三年辍学率累计最高的可达到40%左右,一般初中学校年辍学率实际都在6—8%之间。在偏远的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的教育的意识都没有建立起来,教育的信息化就更谈不上了。电脑对于他们,仅仅看到了它的负面,认为信息化就是游戏、不务正业。让他们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即使认识到了“读书才能有出路”,大部分农村学校和一些基层教育的领导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未真正对教师职业形成根本的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农村学校的主流教学形式,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课堂上很少运用媒体。

3.技术人才问题

大多数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中,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少之又少。由于教师待遇差、工资低,很多骨干教师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公办教师人心思走,代课教师“亦农亦教”,使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在广大农村,尤其是欠发达的偏远山村,很多教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分散精力从事其它职业,增加收入以维持生计,从而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再加上经费问题,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致使多数教师不可能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改革。

二、加强欠发达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1.加强资金和技术双方面的投入,奠定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专款专用制度,首先加大对欠发达的偏远山村进行教育投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政府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一些民营企业单位增加对教育资源的投资和捐助,以保持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得以持续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一是资金,二是人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要建立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网络管理人才等,内容各有侧重的人才培训体系,培养各级、各类教育信息技术人才。在培训对象上应当首先培训管理者如教育局长、校长,而后是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等。要培训教育信息化离不开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撑,要培训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使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符合课堂实际需要的教学设计,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实施有计划的长期培训,使教师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真正解决教师想用却不会用,又没处可学的难题,同时让教师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效果,使之产生浓厚兴趣。

2.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意识

一些农村家长如此厌恶电脑,惧怕网络,是因为他们对此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只看见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发现它的巨大优势,所以他们才不支持信息化教育。不改变他们的意识,实现教育信息化,只能是一纸空谈。普及网络知识,其实成了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之一。

对于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必须要改变以往死啃书本的学习方式,树立全新的学习观,要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获得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