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综述性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

篇1

一、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是由科斯[1]首先提出来的,在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并将之用于经济分析,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他认为作为价格机制替代物的企业,实质上是企业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长期契约。在企业内部契约中,生产要素所有者为获得一定报酬而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具有一定强制性权威的企业家的指挥。

张五常[2]进一步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出现是用资本市场代替产品市场,或一种契约方式代替另一种契约方式。市场交易的是产品或商品,企业交易的是生产要素。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两个市场是不可分割的,因为顾客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款项等于向产品销售者支付的款项。而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市场分离的前提。

杨小凯和黄有光[3]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一书中,通过消费者--生产者两分法、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一般均衡契约模型。认为作为促进劳动分工形式的企业,尽管与自给经济相比也许会使交易费用上升,但当劳动分工经济收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时,企业就会出现。由于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交易效率,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一种非对称的剩余索取权结构在改进交易效率的同时,还能避免直接定价和贸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从而促进劳动分工。由于对管理者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及其产出水平的测量要花费极高的成本,所以,管理者的剩余索取权安排是一种有效率的产权结构。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4]在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也对企业的契约性质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中的每个雇员与雇主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报酬合约关系,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的差别在于一个队对投入的使用,以及在所有其他投入的契约安排中有些团体处于一个集权的位置,他是一个队生产进程中的集权的契约人--但它并不具有更为优越的强制性指令或惩戒权力。

二、不完全契约理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代表人物就是威廉姆斯和哈特。威廉姆森[5]认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交易中,许多资产具有专用性。这使得事前的竞争被事后的垄断取代,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已有的机会主义行为。用纵向一体化替代现货市场则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因为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中,机会主义要受到权威的监督和长期雇佣关系的弱化。显然,威廉姆森也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节约交易费用,只不过他进一步将资产专用性及相关的机会主义作为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从而对企业产生或存在原因的解释更加透彻。

格罗斯曼和哈特[6]在坚持契约论的基础上,通过引"不完全契约"概念将企业性质理论推进了一步。他们将契约分为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并且认为要素市场的交易契约是一个不完全契约。而正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不能在订约前把要素买卖双方的一切权利义务全部规定清楚,没有详细规定的剩余权力就必须赋予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在履约过程中行使。因此,在他们看来,企业本质上是权利义务条款没有事前完全界定,要素一方有权在履约过程中追加规定的一种特别契约。

三、委托理论

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7]提到,由于一些生产活动具有团队性质,即多人在一起合作生产的效率要高于他们分别生产的总和的效率,因此适宜采取企业的形式。但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一个人的生产贡献较难与另一个人分开,从而就较难按照生产贡献来准确支付报酬,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鼓励偷懒,因此需要有人来监督。因此他们让团队监督者拥有团队的部分剩余索取权,以激励的方式约束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观点为企业委托--理论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詹森和马克林[6]在《企业理论:经营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一文中提到:"委托人可以采取适当激励人的方法和承受约束人越轨行为的监督费用的方法,限制人与他本人利益的分歧"。

哈特[9]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中提到:"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无关紧要。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公司中所有个人可以被指挥去追求利润或企业的净市场价值最大化,或者去追求最小成本。个人因为对公司活动的结果毫不关心而只管执行命令。每个人的努力和其他各种成本可以直接得到补偿,因此不需要激励机制调动人们积极性,也不需要治理结构解决争端,因为没有争端可言。"

张维迎[10]在其《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中,对于企业中谁应该是委托人这个问题,发展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一般均衡理论。该理论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解释了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委托权安排的因素,资本雇佣劳动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科斯等制度经济学家看到了企业的交易性质,把企业视为一组契约的关系,企业内的各经济主体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契约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责任,从而将新古典经济学忽略了的生产的制度结构引入到企业理论中,强调了契约、产权等制度对企业效率的作用,使人们重新关注企业内部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可以说是一场革命。但是,无论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格罗斯曼和哈特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还是代表了新古典理论完全信息假设的委托--理论,实际上只是市场均衡论框架下的修正,认为企业的存在只是因为市场的失败,企业没有主动权。然而企业作为一个生产组织,是许多因素的综合体,包括隐藏于这些有形和无形要素之后的能力、企业家的创新、企业的文化等等。因此, 如何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起关于企业性质问题的综合分析模式,将是今后企业性质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科斯.企业的性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5]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6]哈特.企业、合同和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篇2

篇3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TCM takes the classics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s the leadership,in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health care activity,grinds looks into a mat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disease or the health network relations,and uses i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for a system scientific system.The psychology of TCM experienced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cours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of TCM,and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with emphasis.Finally we proposed the foreca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中医心理学是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新兴发展。我们从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近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1 中医心理学的含义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

2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2.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使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早阐述中医心理学临床思想和治疗方法的一部著作,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内经》对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内经》中人格体质的分型理论、心理与发病的问题、心理与诊断、心理治疗理论等。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在《内经》中表现得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疗法、导引吐纳等。后世的华佗也曾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后汉书·方书列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数升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同一时期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多达四五十种。金元四大家对于情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攻邪派”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疗的医案。明清时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清代王清任于《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脏器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提出了许多颇具匠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逸治法”等[2]。众多的医家如:傅青主、叶天士、王纶、徐迪、秦昌遇等都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2 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医心理学概念被提出后,有关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和发表了数百篇中医心理学论文。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专家学者们关于中医心理学思想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从整理出的相关内容来看,可以说在以《内经》为代表并经历代逐步完善的中医理论框架中,心身统一的观念是一以贯之,交融于中医基本理论中,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的[3,4]。我们总结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见表1。表1 二十年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重大事件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二十多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5]。中医心理学经过董建华、王升龙、苏复等老教授们地开拓,现在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也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CSCD期刊源对中医心理学二十年的出版物进行了初步地统计,见表2。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从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1986年,全国14家院校和单位共同编写的《中医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医学界都很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随之出版了《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学原旨》等,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将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列于表3。表2 中医心理学出版物统计(截至2008年)表3 中医心理学代表著作(以年份序)

3 展望

中医心理学的未来中医心理学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整体性,以中医学整体观为指导,整体地看待人的心理现象、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以及心理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正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6]。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围;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医心理学,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吸收西方心理学、精神治疗学中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部分。构建适合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探索适合华人的中医心理疗法,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本土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米渠.中医心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19.

2 刘维超,彭江云.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49-51.

3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探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3.

篇4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4-0004-03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1]。它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然而,据美国卫生局报告,我国精神疾病目前占所有疾病的14.3%,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17.4%[2],这表明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小学生情绪能力和认知能力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幸福感,更对其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有学者就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4.2%[3]。这反映了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学术议题,更是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基础,因此大量的研究先后探究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把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情况,本文对源自中国期刊网的453篇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开展情况,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统计方法

文献计量法,以频次、百分比为主。

2.文献取样

以中国期刊网为平台,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发表的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所有文献进行统计,发现有453篇包含“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题录。

3.分析类目与单元

在对代表性论文进行参考的基础上,对以下6个单元作统计分析:年代分布、受资助状况、合作者人数、内容分布、作者机构及作者所在地区。

二、结果与分析

1.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

对2003~2012年发表的45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进行年代分布统计分析,如下页表1所示。除2005年(4.4%)和2009年(10.2%)出现稍大的波动外,我国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3~2007年的论文数为159篇,2008~2012年的论文数为294篇,分别占总数的35.1%和64.9%,后者较前者增长了29.8个百分点,这说明近十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论文的受资助情况

对近十年来的453篇论文的受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发现有84.1%不受任何项目资助,仅有15.9%的论文受资助。在受资助的文章中,最多的是省部级项目(9.5%),来自“相关协会”(1.1%)及“国家级”(1.3%)资助的项目相对较少。整体而言,受资助的研究数比例低且不同级别间数额差异很大。这给未来的研究以启示: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全面开展需更多资助,尤其是国家级项目及相关协会项目的支持。

3.研究论文的内容

对453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现状调查”(18.9%)、“相关研究”(21.9%)及“对策研究”(19.4%)这三项研究内容所占比例相当,但都低于“其他”内容类别(37.1%)的研究论文,而这部分论文是作者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某角度而提出的一般性看法或陈述,缺乏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综述研究”及“测量方法研究”则分别只占总体的0.9%、1.8%,这提示着综述性与测量方法类研究目前呈现出一定困境,亟待突破。

4.研究论文的形式及其研究力量

对研究论文的合作形式和研究力量进行分析(见

表4),结果发现,独著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67.8%,合著论文仅占32.2%,且论文合著以两人合作形式(17.2%)为主,课题组合作形式仅占0.7%。这表明研究者需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力度,组建课题组形式的专业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以第一作者的单位作为研究力量机构分析的基础,“其他(小学教师及协会等)”占研究力量的55.8%,其次为“师范类院校”(17.7%),而来自其他单位的研究相对缺乏,见表5。这表明,小学教师及协会是最主要的者,这些发表者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一般陈述性的研究,这与表3中关于研究内容的数据结果(“其他”类别即一般性看法或陈述性研究占最大比重)契合。由此可以看出,专业研究团队参与力度的薄弱可能影响到研究内容的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研究需更多专业力量的

投入。

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力量的分布,本研究对研究力量的省份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分布总体来说呈不平衡状。研究力量位列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11.0%)、山东(7.5%)、甘肃(7.5%)、浙江(7.1%)与吉林(5.1%),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较发达地区已经普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位列后五位的省份分别为:青海(1.1%)、内蒙古(1.1%)、(0.9%)、宁夏(0.5%)及新疆(0.5%),即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的相关研究极度缺乏。

三、讨论

1.拓展测量方法

本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数量较多,同时内容涵盖面较广,包括现状调查、相关研究、对策研究、综述研究、测量方法研究及其他研究等,但关于测量方法的研究却相对匮乏。目前国内研究仍较多引进国外的测量方法,易出现跨文化问题;此外,现有量表内容多侧重负面心理特质,与小学生发展的实际有所偏离[4]。我国研究者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已经从单纯引进发展到自编问卷,量表内容在向多领域延伸,也编制出了一些信效度较好的量表。但总体来看,我国心理健康量表的信效度普遍较低,自编量表有低水平重复现象,测量积极心理的量表少[5]。即我国仍需本土化的较为统一的科学测查工具和标准。广大研究者需加强对研究方法的探索,改善测量工具,以便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者的全面调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的积极参与。首先,对研究者合作积极性的调动。研究形式合作化已经是当今科研形式的主流,合作带来的团队资源整合有助于促进研究途径多样化以及研究本身的完整性、全面性与创新性。但上述数据显示,独立研究形式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主流。独立性研究在一方面保留了研究纵向的独特性及系统性,但另一方面独立性研究缺少横向文化间的合作交流。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6,7],即跨文化、跨地区式大样本研究缺乏。为此研究者应当积极寻找合作切入点,突破束缚,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以逐步完善研究维度。

其次,对经济落后地区研究者的调动。有研究者在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的研究中发现,8.4%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很差,其中有28.7%为小学生[8],这说明西部落后地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本文数据显示,我国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如青海、内蒙古、、宁夏及新疆等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极少,发展极慢,这也反映了落后地区小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客观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直接影响到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开展。同时研究工具的不完善、研究人力的不足等因素都妨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政府需增强支持,帮助其改善研究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呼吁更多其他地区的研究者多进行跨地域研究合作,提升研究意识,改善研究方法,加大研究力度。

最后,对各个单位研究力量的调动。本研究数据显示,群体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者及有关协会方面,他们多以见解性、描述性的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与其自身教育实践直接联系,更具现实意义,且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发与思考,但这类研究缺乏专业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由此,对来自不同研究单位的研究力量的全面调动可以融合多种研究优势,实现不同单位研究力量之间的互补,以便研究成果能更高效地应用于

实践。

3.展望

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总体上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针对目前研究呈现的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加强研究的问题解决指向性,增加对策研究,将理论积极运用于实践;(2)实证研究有待强化,研究方法需不断改进,尤其是测量工具的改进;(3)研究要迈向全面化合作,突破孤立局限,尝试跨单位、跨地域、跨文化研究;(4)研究可多围绕具体、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增加个案研究并综合群体研究以增强研究的临床应用性。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

[2] 肖旻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2.

[3] 沃建中,马红中,刘军.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10.

[4] 郑日昌,张颖,刘视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2):30-34.

[5]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4):74-77.

[6] 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290.

篇5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XX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XX),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XX)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XX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XX),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XX),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

(2)结构框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1.1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1.2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1.3国内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课程与现代教学设计概述

2.1优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

2.2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准备

2.2.1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2.2.2教学任务的分析

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知识呈现的教学设计策略

3.2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

3.3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

3.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3.5.历史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管理策略

4.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提升

结束语

(3)要突破的难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论文计划、进度

确定研究方向;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2-7月

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XX年7-8月

论文开题:XX年9月

实践与分析阶段:XX年9月-XX年5月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XX年6-8月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9-10月

论文送审:XX年10月

论文答辩:XX年3月

(2)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5、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XX。

5.赵亚夫主编,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8.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6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对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4名,女生59名;大二学生40名,大三学生43名。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问卷》,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实践教学环境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其中,实践教学环境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即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态度;实践教学条件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物化条件;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计划与安排、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评价。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处理。统计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结果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所做的评价均分为67.92,其中,实践教学环境(权重21%)权重后均分为15.12,实践教学条件(权重27%)权重后均分为17.82,实践教学过程(权重29%)权重后均分为18.13,实践教学效果(权重23%)权重后均分为16.85。上述一级评价指标均分与各自权重的比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实践教学效果(73.26)、实践教学环境(72.00)、实践教学条件(65.93)、实践教学过程(62.52)。通过上述学生评价可知,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总分并不高(67.92),在四个维度中,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最高。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可能是因为目前平顶山学院正处于转型发展初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意识都亟待提升,实践教学还没有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随时收集各方面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制订不够详尽合理,教材的适切性较差,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低。实践教学效果从学生综合素质(考研通过率、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各方面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评价)两个维度进行评估。本研究中,实践教学效果相对其他几个一级指标评分更高,可能主要是因为,各方面评价中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及能力素质的评价学生不甚清楚,因而从自我肯定的立场出发,学生宁愿认为教师和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学习和能力素质是较为满意的。另外,就学生综合素质而言,由于2016年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考研通过率较过去几年有较大增长,加之历年来应用心理学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都较高,因而这一评价指标的评分也较高。实践教学过程评分较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较高,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评价维度在让学生实施评估中,应向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供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学习及能力素质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学生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二)实践教学评价的性别差异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男女生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很一致,均认为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三)实践教学评价的年级差异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总分及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效果两个指标的评价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二学生的评分均高于大三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一般与硬件关系更为密切,客观性强,因而这方面的评价在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实践教学过程及效果相对而言与人的心理感受和所获得评价信息有关,大二学生在大一时开设的心理学专业课程很少,因而到大二接触到较多的心理学必修课程时,自然会感到眼界大开,心理学知识扑面而来,觉得心理学的殿堂好大、好神奇。另外,大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含义和意义也许没有大三学生理解得深刻,因而会给本专业实践教学给出较大三学生更高一点的评价。而大三学生已经学过了较多的心理学核心课程,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明显较大二学生更多,但由于实践机会少,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实践经验,不知道在现实中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他们对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显著低于大二学生的评价。

三、改革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较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为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本研究从实践教学环境、条件及实施过程入手,就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环境的核心所在,对人才培养起着导向、引领、调节、激励等重要作用。教育部对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应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强调专业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进程[4]。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主要有五大方面:课程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实践[5]。培养方案要突出全程实践教学这一课程实施理念,从大一到大四,要明确各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方面,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大专业训练力度,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心理学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开设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诊断与评估、人才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课程,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朋辈咨询、校外心理辅导等活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方面,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主动参与任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心理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创业活动和科研活动之中,积累创业和科研经验[6]。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条件中的人力因素,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当前,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7]。一方面,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聘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拓展知识、技能结构,成为“双师型”教师。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管理部门需探索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心理学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到心理学专业实力强大的名校和研究机构访学、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计划地邀请心理学领域有影响的名校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不断开阔教师视野。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物质条件,作为学生稳定的实习平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意义重大。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8]。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设应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可以选择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的学校作为实训基地,从而便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纵向了解,同时,高危人群集中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消防、公安、监狱等单位也是较好的选择。

篇7

西方学者在多年前已经对心理学领域被试选取问题展开探讨,发现了著名的“WEIRD”问题。“W”指西方人(Western),在心理学试验中被试大多为个人主义文化下的西方人;“E”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Educated),被试大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心理学界所熟知的“大二学生现象”;“I”指工业化国家程度较高的国家(Industrialized),被试多来自相对发达的国家;“R”指被试大多数来自较富裕的家庭(Rich);“D”指被试生活的环境民主程度相对较高(Democratic)。“WEIRD”问题的存在使被试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很多领域的研究者质疑心理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心理学实验结果不具备生态效度,实验结论没有说服力。

Henrich et al.,(2010)对顶尖心理学期刊进行抽样,发现96%的被试来自西方工业化国家,68%来自美国;在那些来自美国的被试中,67%是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就是说,若随机拉出来一个美国大学生和一个来非西方国家的人,前者曾当过心理学研究实验被试的可能性比后者大4000倍。他们的研究再一次证明了心理学研究中“WEIRD”问题的存在。

随着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白热化,中国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焦点。其中,由于被试选取问题导致的实验结果普适性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争论。接下来,本研究根据郭文斌等人(2013)发表的“心理学研究热点及变化”一文中选取三个热门研究领域―情绪、决策、心理健康,探讨被试选取问题。

2.热门领域被试群体选取问题研究

本研究选取情绪领域、决策领域、心理健康领域2000年―2016年发表的引用量前五的非综述类中文文献,探讨其被试的选取情况。

2.1情绪领域

本领域引用量前五的文献被试情况如下:

1、大学生,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3岁,男性8名,女性9名;

2、大学生,平均年龄 21.5岁,标准差0.61,男、女各40名;

3、留守儿童11~16岁之间,20名;

4、大学生,年龄21.04,标准差0.96,男43名,女78名;

5、大学生,年龄20.59岁,标准差1.2,男476名,女687名。

2.2 决策领域

本领域引用量前五的文献被试情况如下:

1、大学生,391名,其中外籍41名;

2、大学生,男15人,女18人;

3、大学生,年龄范围18-25岁,平均年龄21.36岁,标准差0.86,男30人,女58人;

4、大学生,平均年龄 21.3 岁,标准差 0.58,男、女 生各 30 人;

5、大学生,平均年龄21.2,男72名,女70名。

2.3 心理健康领域

1、心理健康患者,平均年龄42±12岁,46名;

2、大学生,男生133名,女生222名;

3、大学生,300名,男生103名,女生192名;

4、年龄21-62岁,男1624名,女1099名;

5、医生,24-60岁,男170名,女158名。

从上述3个热门研究领域可以得出,情绪和决策领域多选取大学生为被试。而心理健康领域的特殊研究要求,根据特殊的心理问题选取特殊的被试群体。因此,西方心理学研究中“WEIRD”问题在中国较西方有过之而不及,只是根据中国现状略有不同。在中国,“W”问题成为“Y”,即黄种人;“E”依然是“E”,即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不可否认,现在出生并成长于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远远大于来自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学生人数。有调查显示中国农村与城市人口比为7:3,而大学生中农村与城市人口比为3:7,所以“I”问题在中国,并没有发生改变;“I”问题的存在导致“R”在中国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被试大多是居住在城市,来自较富裕的家庭。由于“E”,“I”和“R”问题的共同影响,使得中国心理学研究者选取的被试群体接触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和文化的较多,导致到西方“D”问题在中国被试中也普遍存在。

3.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多聚集在高校。这里心理学学科成立较早、学科学发展较完备、研究项目较多。同时,这些科研基地最易找到的被试必然是大学生。据观察,我国实验者(参与被试招募的多为研究生或博士生)在寻找被试时多在学校内部聊天群招募被试的消息或在校内张贴被试招募海报。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被试选择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地域偏差、文化背景偏差、被试年龄、被试文化水平等造成被试缺乏广泛的代表性。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大学生依然被大多数研究者视为研究人类本质的最佳被试群体。

虽然由于经费、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被试选择方面存在诸多不便,但研究者需尽可能的降低此问题带来的影响,不能因为被试选择的原因而影响了实验的生态效度。如能消除或降低此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心理学研究者不仅节省了经费、时间,更能提高心理科学的影响力。

篇8

首先,这是一部重视理论思考的方法类教材。

在一些心理学学习者看来,方法类课程的重点始终在于“如何做”而非“如何想”,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如何操作的程序性知识。然而,对于一名研究者来说,虽然熟练掌握一些从事心理学研究所必需的操作技能非常必要,如实验编程、统计方法和统计程序的使用等,但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对于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科研工具始终是人的头脑,而非一些模式化的统计方法、编程和统计软件。可以说,如何培养研究者的理论思维能力,既是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难点所在,也是目前这类课程的薄弱环节。

辛自强教授十分强调这种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一书中作了有益的尝试。他曾有言:“关于如何在统计模型和理论模型之间进行合理推理的问题,非常缺乏规范的指导,甚至缺乏指导性的规范。然而,这个问题才是心理学真正的专业问题,它涉及到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经验资料基础上。”因此,在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解释部分,该书并没有花费篇幅介绍一般的统计分析方法,而是分别专章介绍了研究者应该如何基于实证数据,恰当地进行科学描述、推理以及理论建构等科学研究的理论思维方法。

其次,这是一部渗透了实践智慧的方法类教材。

一般的研究方法类教材中,往往都是一些关于如何研究的一般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对于这些条条框框,只要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看明白,但是,只按照这些条条框框来做研究,并不一定能把研究做好。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过程并非标准化的“理想”过程,而往往是一个有矛盾和缺憾,需要研究者不断在各种利弊中作出权衡取舍,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效度及研究可行性的过程。因而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并不仅仅是教材上那些“研究规范”的执行者,还是一个善于取舍的决策者;同样,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并不仅仅是一种程序性的知识,还是一种将书本上的“研究规范”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实践智慧。在心理学研究中,这种智慧常常体现为研究者懂得如何在各种两难条件下作出适度妥协,以及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的研究技巧,而这些知识在一般的研究方法类教材中却难得一见。

令人欣喜的是,对于研究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实用技巧和两难权衡,辛自强教授在这本教材中都作了细致入微的说明。在如何选题方面,作者不但讲到选题的一般原则和来源,而且结合自己和他人的实际研究经历,具体讲解了一些实用的选题策略,例如与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特点相结合来选题,以及如何从现有研究文献中发现被忽略或者彼此不一致的地方,从而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在文献查阅部分,作者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许多文献查阅的实用技巧。例如在查找文献时如何做到“点”“面”结合,保证文献查找的集中性和全面性,在阅读文献时如何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如何做好文献记录等;在文献综述的写作方面,作者充分讲解了如何组织以往研究文献,如何将“述”“评”有机结合等写作技巧。

篇9

一、对于自我认同理论的廓清

我国部分专家学者通过翻译相关著作与文献,把西方自我认同理论引入国内,在著作方面,有孙名之翻译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罗一静等人翻译的《童年与社会》、赵旭东等人翻译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等等。此外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中也陆续刊出国内学者发表的自我认同理论相关论文,其中以孙名之1984年在《湖南师院学报》上发表的《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为开端。

国内部分学者对自我认同的概念论、结构论等方面进行了廓清,在心理学领域以韩晓峰、郭金山在《心理学探新》上面发表的《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为代表,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的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ality;(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已有的研究成果来说,主要集中于对有关自我认同理论某一侧面的探索,如关于本体安全的、关于解放政治或生活政治的、关于现代消费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关于风险社会的,或是对自我认同理论的述评等等。总体来说,现行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尤其是缺乏把自我认同放在现代性理论背景下的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实证调查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多采用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的奠基人玛西亚的“同一性地位”研究方法,将个体自我同一性状态划分为成就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与弥散型同一性四类。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结论按时间先后顺序可罗列为如下几类。

首先,郭金山基于对吉林大学等7个地区10所大学发放的1700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的调查显示,根据年级的不同,同一性成就型大学生分布比例为6.7%15.9%、同一性延缓型大学生比例为60.0%64.7%、同一性排他型大学生比例为10.4%14.3%、同一性弥散型大学生比例为11.2%18.8%。其次,王树青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了3个地区7所高校的1131名学生进行施测,探索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研究发现,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协同发生作用,其中人格、因果取向与自我不一致三个个体内部特征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起基础性作用,而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两个家庭因素在同一性状态中起中介作用。此外,还有学者就人际关系适应对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展开实证调查,进而指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越好,人际适应能力也就越好;反之,人际适应能力的增强也能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力的关系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与情绪适应、人际适应等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正相关,即同一性获得水平高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积极的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能力。处于不同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其中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显著相关的人格变量分别为智慧、外向、善良;延缓性同一性状态与人格变量相关度最低,这也说明此状态下的大学生人格稳定性最差;处于排他型状态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传统、保守、顺从、缺乏主见等人格特征;而弥散型状态的大学生则表现出孤僻被动、消极悲观、拘束退缩等特点。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部分,虽然各位学者在数据上有所差异,但在以下几点上基本保持一致。首先,中国青年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主要还处于延缓期,大部分大学生还未建立起自我认同感;其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是一个波动的过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不等于同一性发展的结束;再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三、关于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学界对引发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探讨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引发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导致当代青年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具有必然性;②网络社会的兴起使得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面临虚拟我与真实我的混淆;③当代社会泛滥的消费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独立性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个体的自恋或从众心理;④现行教育过程中片面的教育目的、僵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忽视。

国内学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对策研究主要是从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策略探讨,所提出的对策虽然具体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核心思想趋于统一,特别要提出的是教育承认理念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教育的启示意义尤其值得关注。

四、研究展望

国内各领域学者分别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在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由于学科视角的差异造成在对于自我认同问题的阐释上有稍显片面的嫌疑。未来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鉴于其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较为广泛,必须采取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力图做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互补。

参考文献:

[1]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07

[2]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7

基金项目:

篇10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试论专业化.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穗.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症结与解决: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59.大学生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的相关研究

60.常见校园犯罪的法律说明及其预防

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1.涉罪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制度现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的司法对策--以广州市的审判实践为样本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解与完善--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75条

4.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调查的理念确立和机制构建

6.少年司法分立论

7.“打人命”: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特殊干预的一般意义

8.校园虐童行为模式与预防对策研究

9.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

11.中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综述

12.“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13.“罪错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权益保护与法律规制”研讨沙龙综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机制创新研究--以玄武区检察院“协作式”办案制度为视角

15.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实证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预防现状为调研对象

16.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

17.我国少年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宽恕”在国家心理中的体现

20.司法社工职业的独特性

21.论强制辩护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第267条为中心

22.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立法研究综述

23.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学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

25.试论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

26.从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学研究的未来课题

27.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

28.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观及其启示

29.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儿童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证据适用的冲突与重构

31.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轻罪案件非刑罚化处理之构想--以刑事和解为视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社会调查制度的实际运用与分析

35.论我国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之完善

36.宽严相济语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释疑及完善

37.可能性与空间考量:精神障碍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男性自杀问题研究

39.论大学生犯罪是否从宽处罚及其完善

40.新时期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判与对策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家庭暴力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会工作事务所中社会工作者的激励状况研究

4、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5、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影响

6、关于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一种优势视角的分析

8、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服务研究

9、社会工作对自闭症家庭的干预研究

10、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1、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研究

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13、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军休干部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

15、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模式研究

16、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研究

17、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模式研究

18、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探讨

19、“三社联动”机制推动广州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

20、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21、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调查

22、新形势下沿海地区农村社会工作问题研究

23、伤残人群社会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模式研究

26、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探讨

27、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8、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29、增权理论视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个案帮扶途径与方法研究

30、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疆社会工作示范点的发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嵌入”公办福利机构问题研究

32、青少年厌学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

33、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

34、从社会工作机构的成立看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35、社会工作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

36、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和整合

37、社会工作方法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运用

38、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机制探析

篇11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1],已在国外的资质优异教育领域取得极大的研究成果[2-6]。竞争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胜负优劣的一种较量,竞争意识的强弱和竞争心的有无对个体的社会活动、行为习惯以及身心健康都有显著影响,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能否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7]。为探究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与个体竞争性的关系,笔者开展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关系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800名一~四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760份,男生307名,女生453名;平均年龄为19.89岁。

1.2 工具 (1)“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8],由李建伟等编制。调查前进行小样本初测,信、效度较好。该量表将完美主义心理分为6个特征,包括自省、高标准、担心错误、条理性、重要他人要求和完美期待,此次量表的克龙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2)“竞争人格倾向量表”[9],由谢晓非等编制,包含过度竞争、自我成长与超越他人3个维度,信、效度良好,此次测量的信度为0.75。

1.3 统计方法 问卷的施测由笔者和心理系研究生、教师共同完成。全部数据由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状况 文、理科大学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女生在高标准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在担心错误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条理性上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地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文科生得分显著地高于理科生;在自省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则显著地高于乡镇学生。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竞争的各个因子为因变量,以完美主义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7个。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9%;高标准与条理性对竞争的自我成长因子有显著的回归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11.7%;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竞争的超越他人有显著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7%。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表明文科学生在行动前较理科学生更具有完美信念,更具有动机层面的“完美期待”,即完美动机更强,但对于完美期待的正负向作用应该辨证分析。相关研究认为,完美期待过强则易导致个体对自身行动的犹豫度提高,易致焦虑[10]。男生在高标准和担心错误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背负着更多的来自教师或家长的期望,因此,这种对于高标准的追求很可能是对权威他人期望的知觉,而对权威他人高标准的内化极可能造成个体对这种期望的辜负感的产生,这也是个体在担心错误因子上得分显著增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应注意引导大学生追求适合自身情况的高标准,从而有效克服其担心错误心理,提高大学生做事的果断性。

“条理性”是个体对精确、秩序和条理的过分追求,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相符合;但如果过度追求精确和条理,反而会由于太注重细节,过于谨慎而难以真正做到有条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非独生子女未必较独生子女更有条理。自省反映的是个体对自身的反思和内部调节,牵涉的是个体对自身思维的审度[11],女生思维缜密,感情较细腻,故较男生更容易自省;城市学生的自省度高于乡镇学生,可能的解释是与早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联,城市学生更多地得到来自父母和师长的耐心而细致的批评、教育。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竞争在校园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7]。

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表明造成个体“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就是个体对完美结果的期待和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性等的“错误”担心。因此,为避免“过度竞争”的有害影响,应从合理引导和调节“完美期待”等心理特征入手。自我成长反映的是个体关注自身成绩,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高标准”与“条理性”对其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超越因子主要是个体在与人比较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优秀,完美主义的追求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其有显著预测效用。

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有正面与负面之分[12]。如何正确疏导个体的竞争心理,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挥,避免过度竞争而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需要相关教育人员深入探究。从上述完美主义各因子对竞争的显著预测效用可知,完美主义与竞争关系密切,与王敬群等[13-14]的理论研究一致。因此,从引导和梳理个体的完美主义心理着手,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发挥个体积极的竞争心理,有利于个体健康成材。

4 参考文献

[1] FROST, LAHART R.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 Therap Res, 1990,14:449-468.

[2] SCHULER PA. Voices of perfectionism: Perfectionistic gifted adolescents in a rural middle school// STORRS CT.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1999:49-52.

[3] SILVERMAN LK. Perfection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world conference on gifted talented children. Hong Kong, 1995:101-103.

[4] ORANGE C. Gifted students and perfectionism. Roep Rev, 1997, 20:39-41.

[5] SCHULER PA. Perfectionism and gifted adolescents. J Second Gif Educ(Ⅱ), 2000, 6(4):183-196.

[6] KLINE BE, SHORT EB. Changes in emotional resilience: Gifted adolescent females. Roep Rev, 1991, 13 :118-121.

[7]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3-109.

[8] 李建伟,宋广文,王淑娟,等.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4):377-378.

[9] 谢晓非,余媛媛,陈曦.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心理学报,2006,38(1):116-125.

[10]李建伟,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07:465-466.

[11]李建伟,宋广文,李飞.中国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46-348.

[12]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8(3):125-128.

篇12

河北师范大学是全国第二批试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1999―2007年期间,共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133人,包括在读学员33人,农村教育硕士12名,已获硕士学位88人。88名毕业硕士中,多数人在执教单位成为教学骨干,有的已进步为专家型教师。

作为教育硕士培养的承担者、实践者,回首近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深感一些做法值得总结和思考。本文就我校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做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为了实现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我们着重在以下方面作了努力:

一、重视教育硕士师资队伍建设,做到优势互补

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的水平,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教育教学的优秀专业教师。首先做到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精良。我们认真遴选熟稔语文教学、专业修养优秀的教师组成导师队伍,努力发挥最佳教育功能。硕士导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教学活动,以科学严谨的精神进行论文指导。导师队伍中,有长期从事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有文学、语言学专业的教授、博士,语文教学论研究、学科教学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富有组织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士,有语文教学实践的业内行家。相关专业、不同方向的教师走到一起,相互合作,给学员以丰富的教学思想;教育学科与语文学科、一般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理论、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扎实的实践经验相互交融,给学生以多样的知识营养。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呈现多元,学科群体专业知识宽厚,个体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做到了优势互补。提高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使他们由传统型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具有教育科学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中学教师的水平需求,导师队伍的进步和优化也在不断进行之中。我们为此制订了完整的师资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如输送优秀导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创造访学等进步机会,鼓励老师到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学习基地参加基础教育新课程等国家级培训等。

二、注重教育硕士培养课程的有机设置,做到以校为本

目前,国家教育部提出基础教育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基础教育的现场,以课程改革中教师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的研究为主体,进行“校本教研”。对我们来说,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能力,是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条件。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加强教育科研方法在语文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在公共课程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科研能力,开设“当代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语文教学论”“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等专题课程,融入科研方法的教学。第二,注重语文素养培育。首先做到学习教育原著的科学引导,指导学员大量阅读中外名著。这包括《学记》《论语》《孟子》在内的古典教育名著等,还要阅读外国名著如《教育漫话》《爱弥儿》《普通教育学》等。学生读书要定期讨论和总结,形成阅读笔记。第三,授课内容紧密联系当前课程改革。我们把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学生研讨的重点内容,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可视媒介。通过学生课外研读,课上交流,了解了学科前沿成果,培养了教学问题意识。

通过以上途径,我们努力引导学员实现如下转变:把自己的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求学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方法,反观并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研究指出:“教育硕士在学习过程中,多数人既不自恃其得天独厚的实践优势,又勇于正视其理论弱势,因此他们往往可以在实践基础的帮助下,以其独特的方式掌握理论,这种掌握虽然未必能与普通学术型的硕士那样‘理论化’,但其适应性、选择性、有效性又的确在创造着一种境界。”①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反思,可以促进他们追求进步的主动性,形成激励力量,以校为本,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创造好的成绩。

三、努力开发教育硕士培养的自身学术潜力,做到有的放矢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识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②我们只有对教育硕士的学习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教育理论的相对缺乏,主要源自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当时的课程设置没有带给学生系统的教育理论。随着教育形势的变迁,现阶段的中学教学岗位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如果只根据直接的教学需要做出教案、教学实录以及考试习题,教育学理论不足,就使得他们在这些重复劳动中创新较少,工作动力缺乏。多年的教学工作都在摸索中前进,使他们难以找到突破自我的路径。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弥补不足,提高修养。近十年来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急需在实践教学能力层次方面的提升。这一提升的过程不仅需要长期进行教学实践,更需要教育理论的有效指导。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教育硕士的自身的特点及要求来看,教学策略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营造教育硕士培养的优良学习环境,做到内外结合

学术环境对人的教育潜移默化,影响深远。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努力开拓校外交流机会,做到内外结合。校内资源的利用,首先是加强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这是根本要求。有研究者通过对115名教育硕士的调查发现:认为教育硕士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占85.2%;应该加强教育心理类课程的教学的占56.5%。这也反映了教育硕士自身对教育理论与科研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可见教育硕士迫切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③为此,我们开设了“语文教学论”基础课程,培养学员投身于语文教育的事业心,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明确自身使命。2006年,我们举办了“当代文化与文学前沿问题”高级研修班,给学员以深入学习、努力提升的学术环境。学员们在难得的脱产学习期间,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珍惜每一寸光阴;离校后投身教学岗位,能够兢兢业业,境界高尚,为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奉献。校外资源的拓宽,主要做法是:定期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校内外专家系列讲座,聘请语文教学领域的著名学者、特级教师来院指导,传输语文教学经验。2006年10月,我们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学科教育学学术研讨会”,学员有幸聆听研讨,开阔了视野。学校给学员提供了很多校外专业学习机会,使他们得以面对面向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请教学习的方法、技能。另外,我们的课外学习的安排与课内紧密结合,如文献查阅、课题研究、听观摩课等,定期反馈完成情况和读书心得。我们注意指导学生把在校学习和回单位学习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好自学计划,不浪费分秒时间。在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网络资源,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料;回到原单位后,充分利用教学调查、试验的有利环境、条件,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五、注重教育硕士培养的有效引导,做到示以门径

教学方式只有和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起来,才能选择恰当。我们在教学中合理采用基础方法,融合多个途径教学。包括:讲述法,传授基本知识;研讨法,调动学生的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也需掌握恰当。讲授法传输信息单向,要注意给出时间,寻求反馈;问题研讨法要把握讨论方向,避免模糊意义的问题分析;案例教学法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缺乏深度。事实上,再好的方法也不会适合所有课程。教学中必需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方法,讲求有效教学。多元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硕士顺利走上“研究性学习”的轨道上来。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探究精神,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学生找到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并且在专题研究中,学会应用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为日后的课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打通了课内课外学习,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之间的教学观相互碰撞,相互交流,教师不仅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更有针对性地加以指点和理论上的分析。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积累,其认识常会产生质的飞跃。教育硕士本身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反观自身、集体交流对他们的进步也很有作用。每届学生都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一些优秀学生给本科生举办专题讲座。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不是基本的说课训练,也不是简单的教材分析,而是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导引下,对教育哲学的实践体验。教学活动既能开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又使他们在讲座过程中得到了理论提升。这些都是示范门径的做法,也是实践教学效果的公开检验。

六、加强教育硕士培养的论文指导,做到严格把关

学位论文的写作作为教育硕士教育培养的最后一关,需要始终严格要求。各位教育硕士导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课题意识,使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有充分的准备、坚实的基础。开题报告严格要求,多方征求建议。具体来说,在入学的第一学期,便向学生介绍语文教学研究的备选题目,指导他们依照个人兴趣和思维所长,自由选择,寻求合作,并组成课题小组。选题之后,召开开题报告会。学院注重开题报告的撰写和指导,报告会严格审查课题意义,把开题报告作为对学生的初步学术训练,为以后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遵守报告程序,坚持实事求是。报告会严肃讨论,从论文选题到文献综述;从课题论证到方法的选择;从论文框架设计到参考文献的科学选定,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合乎学术规范。定题之后,学生按照科学的文献检索法、文献综述法,把在校所学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论文中突出语文教学实践的背景和职业特色,把自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有必要的调查资料,更有对自己教学实践经历的反思。论文指导上,遴选业务精良的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悉心指点,论文多次修正。通过多次面谈指导,辅以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论文交流,提出科学的修改建议。论文完成之后,全部实行“匿名外审”。论文答辩在学生入学第5个学期进行,保证论文写作和教学实验的时间。教育硕士论文的整个过程都做到重视规范,把关严格。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朱旭东博士曾经指出:“若想把教育硕士生造就成为我国优秀的教师教育研究的后备力量,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学术训练分成学术规范的训练、学术阅读的训练、学术写作的训练和学术报告的训练。”④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良好学习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相互交融,相互促动,给学生的进步提供了外在保障;科学的培养机制,专业的教师队伍,给学生以强大的内在动力。优良教学环境的全面建设,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注释:

①杨启亮.差异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教学评价理念――兼论教育硕士的科研优势[J].教育科学,2001,(2).

篇13

认知是人类行为基础的高级心理过程,即人脑接受(感觉输入的变换)、加工(学习)、储存(工作记忆)和应用(提取)信息的整个过程,认知能力即所谓智力指人们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像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表达能力等。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懂得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能够根据认知进程适当调节自己的认知行为的能力称为原认知能力。

认知的核心是信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既重视严格的实验室研究探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从可观察到的输入和输出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内在心理过程(如信仰、欲望和动机)。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它也注意行为的研究,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以还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