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个人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师德建设个人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师德建设个人总结

篇1

面对纷繁的世界,现在的小学生已经不再是听话的“小绵羊”,他们有开阔的眼界也有独立的个性,他们似乎什么道理都懂却又常常明知故犯,所以,每天班主任都会有处理不完的“官司”。面对这种状况,班主任心态必须平和,要知道“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童。

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我虽然一忍再忍,但有时也会忍无可忍,这时就会图一时痛快,将其叫来,劈头盖脸教训一顿,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次作文练习,班上某个女生的肺腑之言,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我,让我对以往的粗暴行为深感惭愧。文章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孩子在文中是这样写的:“……老师,我们一直很尊敬您,也很感激您,但您也有缺点,希望您能听听我想对您说的悄悄话。老师,我最怕的人就是您。其实以前我并不怕您,但是就在那一天您让我改变了想法。那天,班上很多同学没有完成作业,您很生气,大发雷霆,我们吓得趴在桌子上,一声不敢吭。老师,我觉得您即使再生气,也不该发火,应该想办法让这些同学既佩服您,又不敢不完成作业。或许当时您心情不好,但也不该发脾气,课下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时都说‘班主任真厉害,发起火来好吓人。’他们虽然这样说,但不能保证下次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注意方法,让他们记住完不成作业后果是很严重的……”看完孩子的作文,我认真反思了一下: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爱,还应该做传播文明的使者,可我都做了些什么?正如孩子文中所写,我这样做之后学生就能改掉完不成作业的坏习惯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仅如此,还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下“粗暴、野蛮”的种子。换言之,如果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能够想方设法去唤醒他内心深处“善”的因素,激发他内心改过自新的勇气,我们收获到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改变,还将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牢记“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从那以后,每当自己因为学生而生气时,我就会用屠格涅夫的格言来提醒自己:发怒就是用人家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愤怒总是以愚蠢而开始,以后悔而告终;在开口说话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这样,冷静下来想办法处理问题,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班主任应该清楚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常听很多班主任发牢骚:“现在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越来越难管了。”确实如此,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多,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的迅速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身心,这种影响既有利,也有弊,这就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使我想起我们学校教育常抓不懈的一个老问题——孩子上网,一提起这个话题我们班主任不禁一脸严肃,在我们眼中网络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如同“洪水猛兽”般可怕,却忽视了网络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方面。在跟家长们交流时,每次谈到这个话题,家长们都一本正经地说:“家里虽然有微机,但我从来不让孩子用,我真怕孩子上瘾,耽误了学习。”家长的顾虑不无道理,我们经常从新闻广播中听到类似:“某某,上网成瘾,在网吧呆了三天三夜”这样的消息。可是,我们忽视了一点:孩子要发展,他是脱离不了社会的。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一味的“堵”只会使他们更加好奇,这种好奇一旦产生,就会想方设法自己解决。虽然他们自认为已经很成熟了,但毕竟因为年龄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很有限,才会发生了众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悲剧。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把新鲜事物看似“神秘的面纱”揭开,把好奇转为客观分析,改“堵”为“疏”,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还用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吗?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确“学校还是学生迈向社会的中转站”。认清这一点,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篇2

1.暑期素质夏令营:招集当地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30名留守儿童入营,夏令营期间我们将开展文体、知识、游戏等各方面活泼轻松的活动,从而丰富小朋友们的暑期生活,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并以小型晚会结束夏令营。

2.家书送亲情:队员事先准备贴有邮票的信封和淮海工学院信纸,组织留守儿童为在外打工的父母寄出自己最真切的祝福。通过“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环节,使孩子们把聚积内心已久的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了出来,志愿服务团队员同时用手机短信的方式把孩子们的话发给了他们的父母,使远在外地的父母可以与孩子情感交流。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缩短了孩子们与父母的距离,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达到了亲子情感互动的目的。

3.体验留守儿童家庭:我们将从农村学生中选出两户留守儿童家庭,从我们的团队中选四位来自城市的队员,分为两组与两个农村的学生联谊,住进他们家。感受他们的生活,对留守儿童有更加深刻的体味,要求队员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两天的生活,并形成总结式的文字,方便大家交流。

4.爱心筹款:为更有效的帮助那些家庭有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我们采用爱心筹款的方式给予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学习。

5.应急知识:对他们进行一些基本的应急知识的教育,四川、青海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应急知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我们向孩子们发放宣传手册,让他们更全面的了解地震避险应急知识,保护好自己,也可以将逃生知识宣传给更多的人

6.素质拓展: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队员们首先安排了“背靠背夹气球“的游戏,孩子们小小的胳膊紧紧搭在一起,牢牢夹住气球,一鼓作气地向前跑,连鞋子掉了都顾不上。应孩子们的要求,又增加了一个“绑腿跑”的游戏。接着,大家围成一个圈做丢手绢的游戏,在表演环节中,有的孩子表现得活泼大方,有的则找来伙伴帮忙。素质拓展训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培养留守儿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显得十分必要。这次活动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体现了活动团结、信任、协作、勇气的宗旨。所有的参与者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强了彼此间的团队精神,释放了自我的潜能。

7.大手牵小手,知心哥哥姐姐伴成长:(1)每一位队员与1-2名孩子结对,做孩子们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单独辅导孩子各科功课,志愿担当孩子们的“爱心家教”,帮助他们提高对各科的兴趣与成绩,并帮助孩子们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2)为寻求长效机制,社会实践之后,知心哥哥姐姐们将留下联系方式,与孩子们保持长期的书信联系,为孩子们排忧解难,分享成长经历。

(二)、此次活动任务目标及预期效果

根据目前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结对帮扶活动任务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儿童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生活失助。部分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缺乏照顾,生活水平低。

3.心理失衡。部分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缺乏正确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4.亲情失落。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强烈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性格自卑。

5.安全失保。留守儿童缺少亲人照料,自护意识淡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预期效果:

1.将“留守儿童”整个活动能够延伸下去,并在这基础上开拓创新,深化活动。用双手传递真情,让爱心构筑和谐,让留守儿童及广大市民感觉到我们的真诚。

2.队员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自己,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所学知识有个新的认识。

3.丰富队员们的课外文化生活,让队员们身心和谐发展,提高队员实践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让我院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有效推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同时提高我院的知名度,让群众了解我院的具体情况。体验农村现在的发展状况,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饮食住宿情况,亲身了解和体验三农,帮助当地农民做一些实事,分担他们的农活。

篇3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下乡”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的确定、组队,团长、队员的甄选,对队员进行思想动员,做初步计划以及寻求外援资助,文娱节目确定和排练、各项物资准备。服务实践工作主要包括联系各级地方政府,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以制定相宜的服务方案,了解当地教育建设情况,根据事前行程安排进行各项实践活动。后期总结工作包括对服务实践活动中资料的整理与总结,以及队员对社会实践心得的交流。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所了解的,作为一位后勤组普通成员,我参加的只是其中团员面试、前期文娱节目排练、物资准备工作和七日实践行程。

团员面试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甄选的团员们的素质直接关乎于实践的质量。起初由于临近期末,要备战各科考试,我对“三下乡”实践还有一丝犹豫的,但第一轮面试中,我观察到面试当场分工组织条理、分明,例如面试前已分通讯、义教、调研、宣传、后勤等各组,面试者按自己特点面试相应组,而这个分工特点在同城实践的华农就无这么分明。而且面试官的师兄们态度很好,问的问题针对性强,十分有内涵,当时我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加。

面试通过后5月7日到16日十天是实践培训和模拟时期。这时期内我身为后勤组组员,工作主要是配合组长安排,熟悉后勤各种工作,包括加强组员间认识与交流、服从组长安排统筹物品的准备管理、进行募捐活动安排等,同时实践团每人都有自己的文娱演出节目,在这期间要学会、排练熟自己节目。甄选出的队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专业,在活动之前大家几乎都不认识,谈不上沟通与默契了。而经过这十天培训后彼此初步认识,逐渐熟悉起来,到暑期实践间队员们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默契。文娱节目排练相当辛苦,十天里若无特殊,每晚从七点到十点半都要进行文娱排练。我被选入《和你一样》手语组,这套手语并不是很难学会,发一个早上的时间基本能掌握整套动作,但要做到动作标准无误、熟练,队员间整齐一致、与歌词符合,就不得不要多次排练,下一定功夫。期间我们遇到组员来自不同组,彼此没点默契,并且各组内部时间安排不同等等困难,但我们都能努力想办法解决,把节目排练好。最后,在文娱节目验收演出中,我们手语组获得好评。

就这样实践团经过一系列详细组织和工作准备后,等待七月暑期的来临。

七月流火,当同学们开始沉醉在暑期欢乐时,“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出发的钟声在我们团已经敲响。7月4日到9日,各组各项准备工作再次确认启动,同时各项文娱节目要进行再次熟悉排练,宁愿多发时间,也不得出现错误。7月8日,同是“三下乡”的我院赴广西平南团出发。10日,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再次确认后,我们赴惠来实践团启程。

整个实践行程上面已有所述,个人觉得,其中社会调研、参观中国移动惠来分公司、小学支教最难以忘记,颇有收获。

10日下午我们怀着踌躇满志和几分新鲜好奇心到达惠来一中,此时,我们赴惠来团60多人分成两小支队,一队赶赴前詹镇西浦村小学驻扎,另一支队则驻扎在惠来一中,而我被分到县城小支队。11日早上我们一部分参加了在前詹镇政府举办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仪式后参观了义修队义修家电器,同时我们县城小支队迎来了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洪杰、黄媛淳、林锦源三位新成员。

11日下午我们进行了社会调研。当日下午调研的主题是“惠来基础教育设施调查”,主要访问对象是小学、初高中学生和家长。我和华农的y.c.(即黄媛淳,英文名简称y.c.)分为一组,任务是两个钟内至少完成十份问卷。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内涵很深。我们并不是单单简单叫人填完问卷,而是要采用访问式方法做调查,做调研时要与做问卷对象交流、聊天,以问卷里问题为主,然后将话题拓展出去,每个问题要延伸3~4个涉及话题,总的来说,质量首选,数量其次。这样一来每访问一人所发精力、时间就颇多的。自然,我们所得的信息和资料也很丰富。前期我们一人主要负责记录,另一人主要负责交谈,分工明确、条理,相互配合,做调研进行得很顺利。但当做完第四份时发现以这样速度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所以两人分开独自各做三份。这样一来,考验我的时候到了。由于以前曾参加过调研比赛,有些经验,所以完成任务并不困难。但其中自己的缺点——不善言辞、不懂速记还是深深影响了调研质量,与学生交谈时本可以再拓展深层一些,然而记录速度太慢,出现自己在记录,学生无声站立一旁的尴尬场面,同时言辞上有些僵硬,令交谈中出现生硬的气氛,也颇令人尴尬的。

该次社会调研收获颇丰,具体另有调研总结。所得其中信息令我惊奇的是惠来作为一个临海县,地理环境挺有优势的,但其经济情况却令人失望。从所得调查教育设施情况得知,其教育建设甚至比粤北一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差的城市更不如,教育情况令人担忧。就拿其中一点来说,当地县城小学大部分每班都是超过百人,已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而且大部分教室不配有灯管的。县城如此,更不用说乡镇的了。

参观中国移动通信惠来分公司乃此行一大亮点。我们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毕业后如果能在中国移动通信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众人对此行程充满期待,都希望能很大收获。而惠来分公司也不负我们所望,即使我们只是一个学生团体,也热情欢迎和接待我们的参观。惠来分公司秉承中国移动通信的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热情洋溢地为我们详述了该分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介绍、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营销活动,并演讲后根据我们所提出的一个个疑问作出详尽的回答,尤其在我们专业市场、就业方向上,分公司主管们根据自己经历,尽可能传授他们所得经验。可以讲,此行每人都满载而归,个个都称赞中国移动。其实,作为信息类专业生,对国内通讯类公司都有一定了解,如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等等公司必定在我们视野内,事前已了解到在国内类似领域公司中,中国移动通信在服务态度、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上是数一数二的,但毕竟多数只是听说,而经过此次参观,我们终于体会到中国移动的魅力,果然名副其实。

最后一大活动是压轴的小学支教。虽然我们组织上组别分明、明确,但我们县城支队与西浦支队不同,西浦那边义教组负责支教,调研组主要负责调研……人员互不参杂。而我们这边则不同,分工已不分组别,要求每一活动每人尽可能都参加,尽可能锻炼自己,体悟不同项目。而我在支教中得到三次讲课机会,由于是临时受命,自己又不属于义教组,对小学知识体系只能根据记忆,自己组织讲课材料,并且个人认为义教组事前准备不足,所备资料难度过高,所以直至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前,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然而,当自己走上那神圣讲台,面对众多炯炯有神的眼睛,纯粹、真挚的目光,心里一切不安云消雾散,脑中剩下的仅是教材内容。令我值得高兴的是,一向不大善于言辞的自己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授课流畅,言辞清晰。当然,有喜自然也有忧,所备教材难度果然高了些,讲课中只见前面一些同学点头应是,而后面大部分同学基本一片漠然。事后和同学们交流中了解到授课内容果然难了些,很多同学只是小部分内容明白,甚至有些没学过。

篇4

七月流火,当同学们开始沉醉在暑期欢乐时,“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出发的钟声在我们团已经敲响。7月4日到9日,各组各项准备工作再次确认启动,同时各项文娱节目要进行再次熟悉排练,宁愿多发时间,也不得出现错误。7月8日,同是“三下乡”的我院赴广西平南团出发。10日,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再次确认后,我们赴惠来实践团启程。

整个实践行程上面已有所述,个人觉得,其中社会调研、参观中国移动惠来分公司、小学支教最难以忘记,颇有收获。

10日下午我们怀着踌躇满志和几分新鲜好奇心到达惠来一中,此时,我们赴惠来团60多人分成两小支队,一队赶赴前詹镇西浦村小学驻扎,另一支队则驻扎在惠来一中,而我被分到县城小支队。11日早上我们一部分参加了在前詹镇政府举办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仪式后参观了义修队义修家电器,同时我们县城小支队迎来了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洪杰、黄媛淳、林锦源三位新成员。

11日下午我们进行了社会调研。当日下午调研的主题是“惠来基础教育设施调查”,主要访问对象是小学、初高中学生和家长。我和华农的y.c.(即黄媛淳,英文名简称y.c.)分为一组,任务是两个钟内至少完成十份问卷。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内涵很深。我们并不是单单简单叫人填完问卷,而是要采用访问式方法做调查,做调研时要与做问卷对象交流、聊天,以问卷里问题为主,然后将话题拓展出去,每个问题要延伸3~4个涉及话题,总的来说,质量首选,数量其次。这样一来每访问一人所发精力、时间就颇多的。自然,我们所得的信息和资料也很丰富。前期我们一人主要负责记录,另一人主要负责交谈,分工明确、条理,相互配合,做调研进行得很顺利。但当做完第四份时发现以这样速度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所以两人分开独自各做三份。这样一来,考验我的时候到了。由于以前曾参加过调研比赛,有些经验,所以完成任务并不困难。但其中自己的缺点——不善言辞、不懂速记还是深深影响了调研质量,与学生交谈时本可以再拓展深层一些,然而记录速度太慢,出现自己在记录,学生无声站立一旁的尴尬场面,同时言辞上有些僵硬,令交谈中出现生硬的气氛,也颇令人尴尬的。

该次社会调研收获颇丰,具体另有调研总结。所得其中信息令我惊奇的是惠来作为一个临海县,地理环境挺有优势的,但其经济情况却令人失望。从所得调查教育设施情况得知,其教育建设甚至比粤北一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差的城市更不如,教育情况令人担忧。就拿其中一点来说,当地县城小学大部分每班都是超过百人,已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而且大部分教室不配有灯管的。县城如此,更不用说乡镇的了。

参观中国移动通信惠来分公司乃此行一大亮

点。我们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毕业后如果能在中国移动通信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众人对此行程充满期待,都希望能很大收获。而惠来分公司也不负我们所望,即使我们只是一个学生团体,也热情欢迎和接待我们的参观。惠来分公司秉承中国移动通信的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热情洋溢地为我们详述了该分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介绍、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营销活动,并演讲后根据我们所提出的一个个疑问作出详尽的回答,尤其在我们专业市场、就业方向上,分公司主管们根据自己经历,尽可能传授他们所得经验。可以讲,此行每人都满载而归,个个都称赞中国移动。其实,作为信息类专业生,对国内通讯类公司都有一定了解,如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等等公司必定在我们视野内,事前已了解到在国内类似领域公司中,中国移动通信在服务态度、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上是数一数二的,但毕竟多数只是听说,而经过此次参观,我们终于体会到中国移动的魅力,果然名副其实。

最后一大活动是压轴的小学支教。虽然我们组织上组别分明、明确,但我们县城支队与西浦支队不同,西浦那边义教组负责支教,调研组主要负责调研……人员互不参杂。而我们这边则不同,分工已不分组别,要求每一活动每人尽可能都参加,尽可能锻炼自己,体悟不同项目。而我在支教中得到三次讲课机会,由于是临时受命,自己又不属于义教组,对小学知识体系只能根据记忆,自己组织讲课材料,并且个人认为义教组事前准备不足,所备资料难度过高,所以直至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前,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然而,当自己走上那神圣讲台,面对众多炯炯有神的眼睛,纯粹、真挚的目光,心里一切不安云消雾散,脑中剩下的仅是教材内容。令我值得高兴的是,一向不大善于言辞的自己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授课流畅,言辞清晰。当然,有喜自然也有忧,所备教材难度果然高了些,讲课中只见前面一些同学点头应是,而后面大部分同学基本一片漠然。事后和同学们交流中了解到授课内容果然难了些,很多同学只是小部分内容明白,甚至有些没学过。

经过一次授课后总结一些经验,到第二次讲课时,效果明显提高了很多。所受内容同学们都能掌握,而且后面一部分授课内容是新知识,但同学们都能理解掌握。当时我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的欢乐悲愁,体会到就是做一位单纯的科任老师,要做到负责任、

篇5

要增强师德建设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确认识师德,正确认识师德之于教育的价值,增强教师关注自身师德修养的积极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师德建设可以从五个特征来认识:一是职业性,即教师道德在职场中建设实现。二是实践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在教师职业实践中实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与养成。三是引领性,即师德建设目标要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师德建设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体现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智慧、责任、价值取向。四是过程的有序性,即师德建设过程管理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标准,以有序发展式的师德建设标准和目标引领、评价激励、适时督导给力的过程的有序性管理,实现师德建设的发展性、文化性。五是文化性,师德建设是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升教师的职业行为质量,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直至形成教师职业行为文化。在教师职业行为文化产生之时,即学校品牌、特色、文化的形成之时。

教师专业水平和师德修养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专业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又是师德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师德建设的起点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的“良心”,师德建设的过程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成就师德的过程,师德建设的终点是教师彰显高尚师德的教育教学业绩。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二者缺一不可,而师德修养更具基础性。

从师德建设的目标角度来说,为教师职业道德成长和教师专业质量提高服务,谋教师成长,求教育发展,追求教师职业文化,丰富教育文化,是师德建设的终极目的。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应强调教师职业发展与师德建设之间的相关性,加深教师对师德建设的理解,增强教师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其次,师德载体是师德建设的切入点、总抓手。直接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而“师德”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特点。师德建设载体的运行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师德建设要与教育教学紧密关联,师德载体的选择要有方向、效益意识,要围绕当前影响教师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来研究确定。因此,师德载体的选择应与教师职业中的关键点、难点、热点、创新点密切相关,可采用教师成长积分制、规划书、愿景书等选择,并制定运行科学的体制、机制,明确阶段标准和发展目标。

再次。师德建设体制、机制、过程管理是师德建设健康、高效运行的保障。师德建设的体制、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一)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工作团队,设置工作室,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职责。(二)确定师德建设载体并制订运行方案,确定目标、标准及运行方式。(三)构建载体运行过程展示平台,设计与载体相适应的展示、竞赛、阶段性总结等活动。(四)实施教师团队和个人成长积分管理办法,采用激励性评价。实践证明,积分管理是师德建设过程管理的有效形式。(五)适时举办论坛,及时反思、总结,提炼规律、品牌、特色并形成教师职业文化。(六)宣传、推广典型,放大效应,形成大文化。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提出“向师德要质量”,为把师德建设与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德州市教育局在开展师德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了师德建设的“六步工作法”:一是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选择当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确定载体。二是确立阶段目标、标准。三是明确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和工作室建设。四是采取教师团队及个人成长积分管理办法。在管理实践中,学校将教师自主成长单元量化、标准化。教师完成一个单元,达到一定标准,对应累积一定的分值。五是构建展示平台,设计与载体相适应的展示、竞赛、阶段性总结等活动。六是及时总结成果。

通过上述措施,各级教育教学管理者就明确了师德建设的目标、方向、载体、考核办法。学校根据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将学校发展总目标转化为教师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把教师认可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引领教师付诸行动,在教育教学细节中践行职业道德,向职业行为要师德,向师德要教育质量,初步实现了虚功实做、软件做硬。

篇6

二、加强宣传学习工作。

组织师生学习了《关于开展容桂街道师德标兵评选及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和《红旗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宣传考核目的,明确考核时间和步骤。做到考核工作深入人心,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人人皆知。要求教师对照自己的工作与表现,深刻地剖析自己。

三、组织考核

1.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由个人自评,学生、家长评议,教师评议,级、科长评议和行政评议组成。

2.计分办法

综合评分。学校师德考核小组负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总分为100分,由个人自评分,学生、家长评议分,教师评议分,级、科长评议分和行政评议分组成。各项分值所占比例分别为:自评10%;学生评议15%;家长评议15%;教师评议20%;级、科长评议20%;行政评议20%

四、统计成绩

1、将所有教师个人评价分,教师的互评分,科、级组长评分、学生和家长评分,行政评分等录入电脑,算出参评人数的均分。

2、将每位教师的六项均分相加得出结果。

从数据统计来看,我校91.14%教师的师德评分为90分以上,受到家长、学生和教师们的肯定。

五、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篇7

一、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

笔者通过深入了解本校以及本地区多所高职院校,对师德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对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问题。

1. 师德建设认识不足

根据调查分析,目前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师德建设工作不重视的现象。部分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认为,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成绩和专业能力上,因此只抓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忽略了师德层面的建立。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师德建设工作,但方法均沿用或套用其他高职院校以往的做法,没有体现学员自身特色。

2. 教师职业意识淡薄

在对部分学校进行调查时,反映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有些老师将教学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按时上下课,将知识传输给学生,不出事故就可以。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少,工作敷衍,或者只关心学生成绩,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毫不关心,没有做到“教书育人”中“育人”的职责。

3. 教师自身素质缺失

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以及观察教师的行为举止等方面,我们了解到部分教师的道德水平并没有达到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度。据调查反映,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甚至对部分学生有偏见及不公平的对待;有的教师上课迟到早退,在课上接听私人电话,或者趁学生做课堂练习时玩手机等;有的老师不注重仪容仪表,或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做不到“为人师表”。

4. 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在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调查中了解到,一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不再是教书育人,而是追求高职称、高工资,将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当前社会一些负面影响导致的,例如国外腐朽文化的渗入、功利主义及个人主义的驱使、市场经济的冲击等。这些因素逐渐影响到教师,扭曲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职业观。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就关于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我们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以及领导进行了调查采访,给出了部分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了全国范围内部分高职院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实际案例,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提高师德建设意识

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开展,起带头示范作用,为全体老师做表率。其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体系,将师德建设列入院校工作重要日程,明确各级领导与教师的工作责任,做到合理分工、协调一致。最后,要培养组建一支优秀的师德建设工作队伍,可以设立师德建设转型经费,为师德建设工作提供必备的条件和设施,以及各类实践活动。

2. 加强师德建设力度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比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或按性别,将教师区分开来,分别给予相应指导。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师德建设为主体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开展相关专题教育讲座、为教师提供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指导、组织师德培训班、开展征文活动、评比德行兼备的优秀教师等。

3. 重塑教师职业素养

通过全校甚至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师德规范宣传,在“尊师重道”“为人师表”的风气下,更易于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要重新建立教师的职业素养,“育人先律己”,要让每个教师都重新找回教师应有的使命感,意识到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要背负的是培养我国未来的栋梁。可以请一些专家或先进教师来院校做事迹报告,为教师树立楷模,让每一位教师深刻意识到教师应具备的责任、理念及素养。

4. 建立师德激励机制

通过调查显示,许多开展师德建设工作的高职院校,都有相应的师德考核激励制度。考核激励制度是提高教师师德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对教师进行德行方面的约束,并对起典范榜样作用的教师给予赞扬与鼓励。考核与评比可以激发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使命感与成就感,激励与奖惩制度可以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师的责任感,让教师深刻体会师德的重要性,把师德建设作为与教学质量同等的工作去抓。

综合以上研究所述,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校甚至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各部门的支持帮助,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师德师风的提高,以达到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才的最终目的。

篇8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理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八次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3、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工作热情高,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的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过问、指导、提醒,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谋学校的发展。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2、认真组织学习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同时还学习我区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引导全体教师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4。认真开展“读教育名篇,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3月20日之前报所选择书目,交总校备查,教师必有所学笔记。

5,。结合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好“岗位争先”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培养,要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校内先进,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大力弘扬正气,让师德优秀的教师扬眉吐气,是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力培养我校重师德和强师德的浓厚氛围。评选2011年教师区先进,评选校区优秀党员。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6。召开辉煌90年党的辉煌历程教师演讲会。

7,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工作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写出学生的反馈意见。

8,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写好反馈意见。

四、学习纪律

1、实行校长负责制。

2、考核小组公正、公开、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导处认真做好师德档案建设工作。

4、教师按要求准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5、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自觉遵守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考核小组名单

六,时间安排:

3月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3月19日教学开放日

学习人大报告

4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5月;学习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条文。

6月:召开建党90周年演讲会。

7月:评选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

9月:9月19日教师评价。教学公开日。

10月:学习18大文件。

11月:

篇9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理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八次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3、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工作热情高,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的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过问、指导、提醒,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谋学校的发展。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2、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同时还学习我区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引导全体教师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4。认真开展“读教育名篇,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3月20日之前报所选择书目,交总校备查,教师必有所学笔记。

5,。结合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好“岗位争先”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培养,要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校内先进,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大力弘扬正气,让师德优秀的教师扬眉吐气,是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力培养我校重师德和强师德的浓厚氛围。评选2011年教师区先进,评选校区优秀党员。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6。召开辉煌90年党的辉煌历程教师演讲会。

7,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工作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写出学生的反馈意见。

8,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写好反馈意见。

四、学习纪律

1、实行校长负责制。

2、考核小组公正、公开、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导处认真做好师德档案建设工作。

4、教师按要求准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5、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自觉遵守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考核小组名单

六,时间安排:

3月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3月19日教学开放日

学习人大报告

4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5月;学习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条文。

6月:召开建党90周年演讲会。

7月:评选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

9月:9月19日教师评价。教学公开日。

10月:学习18大文件。

11月:

篇10

一、中职院校师德建设问题所在

(一)没有做好师德教育

虽然很多中职院校一直都很重视师德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出实际的行动,造成很多中职院校老师没有广泛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很多的中职院校都对教学非常重视,而忽略了师德建设,院校老师很多都没有进行过一次师德活动的教育,甚至,有些教师只关心自己的个人仕途,对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缺乏严重的责任感。由于师德建设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致使很多教师严重缺乏职业道德意识。

(二)没有完善的师德评价制度

健全完善的师德评价制度对于师德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我省中职院校在师德评价体制的建立上还处于萌芽阶段,造成教师队伍的发展和职业道德要求得不到很好地适应。没有制度的制约形势发展越快,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例如:很多老师缺乏敬业精神,在教学上只注重自己的业务而忽略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此外,一些部门和教学单位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使其在内在统一性上严重缺失。还有诸如师德评价体系落后、师德评价等一些程序性的规范不够、评价机制难以运行等问题。

二、中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相关有效策略

(一)对教师责任感进行增强

现如今很多教师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教学上逐渐倾向于追求功利。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加强,使师德水平得以提高。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教书育人,因此,中职院校老师要在思想上坚定自己的道德意识,时刻铭记道德规范,并加以学习和实行,从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中职院校要时刻加强对师德的管理,严禁杜绝一些收敛钱财的现象发生。定期地举行模范老师的评选和奖励,使教师都能广泛的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定期举行一些师德内容以及中央精神的培训、学习,促使教师懂得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查,使其牢记自己是一名老师,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进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二)完善师德建设制度

建立健全的师德制度,从而可以很好的对教师进行师德管理和师德约束。中职院校的管理领导可以组织成一个监督小组,专门监管老师的师德问题,用严格的制度对其进行制约,达到师德长效进行的目的。同时,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严格规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从而做到真正的为人师表。才外还要加强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以各种形式来提升校园文化的凝聚力,使其可以很好地铭记在学生和老师的心里。此外,还要对老师和学生的感情进行培养,使其可以很好地交流,毕竟中职学生在学习的意志力和自律性上都非常的薄弱,只有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才能更好地督促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促进中职院校在人文关怀上的提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就是为了建立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只有让中职院校老师之间形成合理的良性竞争,才能是教师魅力得以体现,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很好的人格感染体系。在院校管理中应该严格要求老师,将教师岗位晋级和岗位更换建立在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上,以此来促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按师德标准来针对教师实行一些优越待遇,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从而促进中职院校的师德建设。

作者:陈文娟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务处

篇11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师德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盲目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下海热,跳槽热及第二职业热使部分教师很少关注自身师德建设;敬业奉献精神受到“实惠”的侵袭。由于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师德的内在自我约束力和外在制约力相对脆弱,师德教育缺乏理论化与系统化,而流于形式。

2.教师考评制度不完善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过多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缺乏师德方面的评价机制。从新进教师的选拔录用到教育教学的考核,从教师的职称评聘到进修、考博,都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刊物等级作为硬性指标和主要标准,而师德师风评价往往有意无意被忽略,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也就是说评价标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种重才轻德的考评制度,势必导致高校教师重视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3.重复的工作内容导致职业倦怠

美国著名教育家格尔克在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中发现,课程教过几遍的教师对教材缺乏新奇感和兴趣。目前高校教师工作相对稳定,固定的学科、岗位,相对稳定的生源,周而复始的教学内容,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制度都影响着教师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也间接影响师德建设。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师德建设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它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离开传统文化谈师德建设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高校师德建设来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发掘其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校师德建设相融合,提升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内涵。高校师德建设应该吸取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提倡博众之长,方能博大精深。

2.围绕重点,创新形式

(1)突出“师爱教育”和“师能教育”两个重点。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每位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与期待。“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情感。教师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亲近感,学生才会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实现“以德立教”,营造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师能”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它包括教师的知识功底、教学水平、授课能力、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以及使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配合能力等。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制定个人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个人持续发展。

(2)创新教育形式。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进行职业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如“师爱与责任”演讲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定期召开师德建设总结会,表彰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利用校园网、橱窗、宣传版展示优秀教师风采,大力宣传先进事迹。

3.严肃师德纪律,严格考核管理

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公平公正的师德评价,奖惩分明,褒贬有度,才能促进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师德建设必须贯穿渗透到教师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晋升等各个环节。

(1)将师德要求纳入到相关规定和制度中,用以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制定和完善《教师岗位职责》,把对教师的思想政治与师德要求列为首要职责;制定和完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2)完善和落实师德考评制度。施行学年度教师师德测评,制定和完善师德考评的具体办法,切实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评审、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3)严格查处失德行为。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考核档案,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师德规定,对违反师德行为规范的行为要依据规定严肃处理。

4.重点关注青年教师

高校青年教师达88万人,这是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2%的庞大群体,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塑造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青年教师有自己的思想、方法和价值标准,个性强、创造性强,但经验不足,有些人责任心不强。学校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和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积极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建立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定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肯于吃苦,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要有胆量、有气魄、有能力、有准备承担起学校发展的重任。

篇12

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作为学校工作计划和支部工作计划的首要内容。

1、通过上党课的形式,对全体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全体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在师德建设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2、通过政治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邓--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

引领,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苦乐观,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理想,坚定为人民服务、以学生为本的信念。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政策法规、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全体教师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到依法执教。

3、教师自学的形式,要求教师通过读书、看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看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录像、参加先进师德报告会,向先进人物学习,树立师德形象。

二、规范行为、树立形象

师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需要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高。

1、为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学校制定了日常工作考核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各处室按照细则的要求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年终考核,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2、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1)更新教育观念是树立师德形象的根本。学生素质较低,师生情感障碍大,是我们这类学校最突出的特点,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情感教育入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期初,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形象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是王晓东、万金梅两位教师,教育学生特别有耐心,教育方法得当,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学生。

(2)严谨治学是树立师德形象的基础。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树立德高者形象,还要树立博学者形象,我校年轻教师蔡丽英、程秀艳、蔡红平时认真钻研教材、耐心辅导学生,深受学生欢迎。

(3)改变教学方法是树立师德形象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广泛的兴趣,学生才能听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王宏宇、胡单鑫、杨金华老师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受到学生的好评。

三、开展师德建设“五个一”活动

1、开展一次向师德典型人物学习的师德教育活动

11月17日下午3时,在会议室隆重召开了“拳拳报国心绵绵爱生情”师德报告会。

学校聘请*市第30中学王铁红老师为我们做师德报告。王老师从践行规范、教书育人、班级管理、关爱学生等方面为全体教职工做了生动而精彩的师德报告。她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学习、积极实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以质朴的语言,感人的事迹诠释了高尚师德的丰富内涵。一个个平凡、感人的事例,一次次打动了老师们,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些

发自肺腑的真实感受使广大教师从心灵深处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和生动而深刻的师德教育。

这场师德报告会在我校的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老师们认为传统的报告会邀请的都是很高级别的模范或标兵,他们的事迹固然感人,但离平时的生活较远,仿效起来有一定的盲目性。此次报告会的主角就是身边的老师,她用平常的事,平常的话语反映他们不平常的精神。报告中那些平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背后,灌注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倾注了他们深切的情感,可以说是于平凡中见伟大。同时,老师们也认识到师德并不需要多响亮的口号,也并不完全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自我牺牲,师德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师德的可贵之处在闪光,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

教师就是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创造着教育的奇迹,用平凡铸造着伟大的师魂。

2、开展一次师德回头看活动

开学初党支部制定了《师德建设计划》,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讨论,把说的回头看活动写进是的计划中,在平时工作中对教师进行考核,

篇13

一、急功近利———师德建设的缺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1300所,增长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约7万人增长到680万人,增长了约97倍。民办高校是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但在办学形式、经费筹集、社会联系、评估体系等方面与公立院校有很大不同,甚至一些投资者认为投资教育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率才兴办学校,单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办学投资重视资金的投入与回报无可厚非,但是从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的长久发展来看,急功近利的办学方针是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最大纰漏。在社会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现象很是普遍,教育界也不能幸免,前有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绩效考核和师德挂钩”的规定,后有2014年海口市“师德考核不合格,撤销教师资格”的硬性要求。一分为二地看,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界求发展求成效的急切之心,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对品德建设的缺失。我们不难理解民办高校管理部门的压力,但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很难持久,最终要么走入“运动式治理”的怪圈,要么沦为摆设被底下教师的形式主义架空。师德本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师德败坏,不但不应该拿到绩效工资,而且还应该从教师的队伍中清理出去。我国民办学校有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应该立足于现状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需要滚动式发展。为了更大的利益,开展生源战、规模战,资本战、广告战来吸引生源,不如从师德建设入手,抓好教学,这也是民办高校屹立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浪潮的根本支柱。

二、以人为本———重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的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尊重教育中的“人”,注重理解和沟通,以高素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中心,把师德建设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教师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德行教育的升华。在教育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建设与提高多是以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就业率的增长为衡量标准,无论是数据也好,外部环境也罢,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保障的是人全面发展。人是建设与提高的根本目的,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人的重视与尊重,为了建设而建设,为了提高而提高,这些举措导致了如今师德建设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品德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决定了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很多元化的举措,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来说,“以人为本”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师师德建设成果的最大获益者,也是师德评判的最直观的观察者,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抓住教育的核心步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对接。第二,以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以教师为本是指在抓绩效、抓就业、抓教学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同时,多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行业内的标杆人物带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真正实现“尊师重道”。第三,以人文为本。人文是教育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理念。创造一个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环境,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使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总体来看,高校的师德建设正在朝着更加完善和优良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社会转型整体趋势的体现。针对民办高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以人为本”只是举措之一,虽并不全面,但从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师德建设还是民办高校立足于教育之林来讲,都是十分有建设意义的。只有认清社会转型阶段的现状,针对这个时期师德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和艰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才是德育先行的根本。

作者:杜洋 李益忆 单位: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