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二学习方法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学生方面的原因
其一,初二英语的难度增加和知识量的增大是英语分化的原因之一。学生刚进入初一时,对学习环境及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初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但学生在进入初二英语学习阶段后,随着单词量的增大,不同语境中不同时态的交替使用,复合句的大量出现,知识难度加大,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从而导致英语分化现象的出现。
其二,初二现象是出现英语分化的重要原因。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也称为“心理性断乳期”。他们叛逆、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大、暴躁、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同时,他们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学生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成为教育的关键期。
其三,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主要不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学习习惯,且学习习惯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由于一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了贪玩,学习不用心等坏习惯。进入初二学习后,这种习惯上的差异就很自然显现在学习成绩的差异上。在学习方法上,从小养成死记硬背,或凭小聪明学习,形成了浅层次思维。所以,分化也会随着知识的加深而出现。
2.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众所周知,往往学生喜欢你这个教师,那这个学生这科的成绩就比较好。所以,一个英语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自然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扩大“优生”面,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解决初二英语现象的对策
1.正确认识差距,帮助缩短差距
学生进入初二后,学习分化也随之出现,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面对分化,教师要因材施教,树立正确的差距观,持有正确处理差距的方法和态度,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首先,对于学生的听写量进行分层要求,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压力和恐惧。其次,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辅导小组”或“一帮一”等活动。通过活动,帮助他们做好预习、复习等。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要有梯度,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照顾到容易分化或被分化的学生。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好习惯成就一个人,坏习惯毁掉一个人。学生成绩差,不是智力原因,而是习惯原因。而这个原因往往也是被学生忽略的一个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所以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教师不只是给学生在学习上笼统地提出要求,而是要对学生做较具体的要求。如,课前准备要求,自主学习要求,小组讨论、互助学习要求,做笔记要求,回答问题要求、作业的要求等。从实际教学经验中,我认为这些课堂要求不要教师单方面提出,而是要和学生一起来制定。这种达成共识的要求是经过学生思考之后形成的,他们会更能记住。如果学生没有做到,教师应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习惯培训,直至做好。我相信,只有学生在学习的主阵地上做好了,分化才会变小。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是很难学好的,也是很痛苦的。没有学习方法的人犹如一个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
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呢?(1)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订,最好采用“渐进法”,把长期、复杂的学习过程分解成许多小的阶段,逐步加以完成,让自己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3)作为学生来说,可以向其他同学、老师、书本借鉴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的方法越多,解决问题的速度才能越快。(4)学会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学习,创新学习方法。
英语有哪些学习方法呢?单词的记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我们常看到有的学生,一背单词就拿笔写个几十遍,背了一个小时也没记住几个。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如何将单词拼写与单词发音配合来记忆的训练,改变死记硬背单词。在知识点的掌握上,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还要多操练,通过练,加深理解和记忆。背诵课文也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可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
4.改变教学观念,讲究教法
要想改变初二英语学习中的分化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还得做出以下努力:(1)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2)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教师的讲解更加精彩。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采用教学活动化,注重学生的参与,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3)讲究教法,因材施教。我们所设置的三维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法上要力求“实”和“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课堂上,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过关。所谓“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制造环境,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既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5.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和兴趣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获得成功或进步就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也是获得自信的重要源泉。所以,教学中要难易适度,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失去自信和学习兴趣。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不歧视他们,不动辄训斥他们,常鼓励他们。最后,创设科学的奖励机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奖项的设置,既要考虑优秀,更要考虑中差生,项目尽可能多一点。奖励的频率也不要过快,分半期和期末。发奖的单位不能只是教师或学校,还应该有家长,而学生更在乎家长的奖励。发奖的形式也可多样化,除了发奖状,还可以发兑奖券,让学生拿着兑奖券在家长那里领奖,这不仅让学生得到家长的认可,还是一个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学习管理的好方法。
初二是整个初中学习的关键阶段,初二英语现象也是在所难免,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尽可能缩小这种差距,改变这种分化。
篇2
在大会上,来自(6)班的一位同学分别结合自己的学习,做了题为《达观进取我要相信》和《笔记与学习》的学习方法介绍,通过同龄人的介绍让全体学生明白尽管初二的学习压力很大,但如果有目标、摆正心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成功的大门就一定会向每个人敞开。同时,杨老师也代表政教处的老师向全体学生推荐了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加以利用,以促进自己的各方面发展。
篇3
首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导致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重要原因。初二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学生对其它事物的好奇心理很强,在课堂上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失去听课兴趣。对初二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仅有少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但是对数学学科感兴趣的同学成绩都较为优异,而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的同学成绩较差[1]。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是成正比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比如,很多初二学生对文科较为偏爱,甚至在数学课堂上写文科作业、做文科练习等等。还有一些初二学生在课堂上浏览其他书目、听音乐等等,阻碍了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1.2学生的意志力较薄弱
其次,学生意志力较薄弱,是导致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重要原因。初二是初中的过渡阶段,初一的知识相对简单,而初三的知识点相对较难,初二的知识点难度介于两者之间,学生必须对优化初一数学学习方法,适应新的数学知识。一些初二学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水平。比如,很多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选择放弃,不愿意开动脑筋解答题目。还有一些学生在认识到自己学习能力不足后,破罐子破摔,使自己和优秀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1.3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其次,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是导致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重要原因。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相比,初中数学学习更加强调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知识后,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二次消化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很多初二学生都没有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前复习,致使数学知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做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2]。
1.4学生的数学思维僵化
再次,学生数学思维僵化,是导致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重要原因。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培养都是不同的,逻辑思维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些初二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但是也有一些学生逻辑思维不足,对抽象知识点的把握相对较差。由于个体的数学思维存在区别,数学学习成绩也会出现分化。
2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对策
2.1注重数学知识点的逻辑联系
首先,想要解决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问题,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科中,许多知识点都存在相关关系。初二学生对零碎知识点的把握较好,对系统知识点的把握较差,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应该呈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把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
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正方形、菱形联系起来。在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呈现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并调整平行四边形的角度、边长等等,让平行四边形发生变化[3]。学生观察电子白板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可以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度为九十度时,就变成了长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度为九十度,且两条相邻的边等长时,就变成了正方形,当平行四边形对称角的角度相等,每个角都不是九十度,而且四条边等长,就变成了菱形。
2.2加深学生对概念公式的理解
其次,想要解决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问题,应该加深学生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对初二的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这些基础知识点是学生做题的基础,只有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细致分析,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概念公式和定理的演绎。
比如,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习题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出以下三个条件,让学生判断以下哪个条件可以应用勾股定理求解。第一个题目是:在三角形ABC中,AB和BC所成角度为90度,AB长为12,BC长为5,那么AC的长度应该是多少。第二个题目是:在三角形ABC中,AB和BC所成角度为九90度,AB长为12,AC长为5,那么BC的长度应该是多少。第三个题目是:在三角形ABC中,BA和AC所成角度为四十五度,BA和BC所成角度为十五度,AB为3,AC长为5,那么BC的长度应该是多少。?W生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后,可以对题目进行自主求解,掌握勾股定理的适用条件。
2.3对学生进行数学逻辑的训练
再次,想要解决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问题,应该对学生进行数学逻辑的训练。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所谓有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展开训练[4]。
比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试卷或作业格式进行规范,学生在解题时,必须在题目下方列出自己的解题步骤,并且指出所用的已知条件。在充分论证之后,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对自己的解题失误步骤进行分析,避免错误的重复出现。
2.4指导学生进行定期归纳总结
最后,想要解决初二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问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定期归纳总结。很多学生在一单元的学习之后,不善于进行自我归纳总结,影响了知识的吸收效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
篇4
篇5
2 社区环境因素。首先,农村中学的周边环境治理相对较差,一些不健康的场所大有存在,给学生的厌学、分化,提供了温床。有的孩子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不健康的场所;有的白天课也忘了上;有的整晚都在网吧里,白天上课睡觉;而农村网吧老板的法制意识较差,加上农村的治理力度也相对较差,同时农村的家长教育管理的力度不够,所以才会有很多的“困难学生”出现。
3 学生自身因素。①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因此,学校、家庭、社区都必须配合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勤学、好问、踏实、争优的学习风气,并形成坚强的学习意志,培养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②没有转变学习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初中阶段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味依赖于老师的督促。有的同学在小学阶段由于老师的管教较多,可能成绩较好,而一但进入初中,让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那时就不知所措,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形成分化掉队。
4 学校因素。①农村中学相对来说,设施较落后,没有相应的完善的教学设备。有的学校的投影仪很少,且比较破旧,几乎不能使用;录音机较破旧,放音都不准;多媒体教室虽然装备了,但也很少用。这些都影响着教与学的过程。②农村中学信息相对闭塞。教师的培训、学习机会较少,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获得,从而影响着自身教与学的过程,也会形成学生的分化现象。
二、改变数学学习分化现象的措施
在多年来的实践中,本人也尝试着去改变数学学习分化现象的出现,并从这些方面去进行了尝试,也从中得到一些收益,这里我列举出来以便和大家探讨。
1 寻求家长、社区的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经常召开家长会,或多与家长联系;建议学校邀请社区中的有关人士作思想教育、法制报告等,从而形成管理上的合力。同时,建立家长学校,定时聘请有关专家介绍家庭教育的方法,作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交流家长们之间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吃苦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培养他们有责任心。这些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①首先办好班级“数学墙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项工作对学生的要求不高,难度不大,却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随着数学兴趣的培养,会结合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为主题,开展班内数学小竞赛或数学知识小竞赛、数学猜迷等活动。我深深地感觉到,在活动中,师生双方真正地融洽到一起,有的平时不怎么样的学生在活动中的反映敏捷,真是出乎意料之外。②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在新教材中,课本内就有许多要开展的数学学习探究、实践活动。老师提早做好安排,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当然,这类活动不是乱做一气,而是先分组,由组长负责分工,制定活动方案,并写出活动总结。
篇6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教材与时俱进地进行改编也是应该的。无论哪一种改编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物理。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我从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点感受。
中学物理教材版本虽多,我看来区别主要在与初二和初三到底是力学先学习还是电学先学习上。当然二者的具体区别和效果还有很多,我将会在专门的相关论文中详细展开。就我所教授的学生反映,无论是初二学习电学还是力学,他们都感到有一些困难。但是到了初三,情况却正好相反,无论是电学还是力学,有很大一部分原来在物理上面的学困生却神奇的能够学懂,甚至有一部分还很优秀。最开始我将此归结到学科知识体系,学时安排,学生重视程度等等外在因素上。经过很多届与学生打交道的经历,我发现外因虽然有,但是起决定多用的却是学生的“内因”。这个“内因”就是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提出3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除了这三种认知能力之外还有: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反应,形成学习者对态度,指使学习者形成影响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动作技能(有组织、协调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就“认知能力”本身这个科学范畴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我就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经历进行一个浅显的总结。
我觉得造成学生初二在学习时的主要困难在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不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各科知识的完善,社会阅历的丰富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学生在初三时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在初三时,无论是电学还是力学,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原来理解起来很困难的现象、定义、公式等等也就变得简单了。同样的现象也表现在初三下期对初二知识的复习上。在初三下期的总复习时,当复习到初二的内容时,原本初二知识学得不太好的同学,如果在初三上期的学习中他已有很大进步,那他通常情况下也能够很好的理解初二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还有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信心”的建立等等方面的进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更加有成就感。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初中教学实践中,在高中的教学中同样如此。我觉得国家教改组的专家应该也意识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在高中教改中才会改变原来高一、高二、高三知识分段学习的情况,这样分段学习的情况由于知识的难度上升的太高,所以导致一部分学生直接被淘汰。现在采用轮次学习和选修学习的方法,第一轮学生“认知能力”低一些,所以知识要求的深度就浅一些,但是知识广度上却是大为增加。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也就相应的增加了。而这种情况也不仅表现在自然学科领域,在人文学科依然是这样。我上初中时“买”和“卖”、“己”和“乙”这两组字我区分不了,常写常错。尽管老师和家长反复用各种方法来教授我怎样去分辨,但是我依然区分不了。但是在上高一时,我有一天就像醍醐灌顶一样突然感觉要区别它们好简单。在英语的学习上也是如此,在包括大学的念书期间我英语上最怕阅读理解,因为里面会出现很多不认识的生词和短语,但是在我英语职称考试时,我正确率最高就是阅读理解了,虽然不认识的生词和短语更多了,但是我却能很好的理解它们。不是它们变“简单”了,而是我变“聪明”了。而学生的认知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起来的,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尽量区通过这个关卡呢?
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分解教学的难度和梯度,分层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等等。激发兴趣是万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后面那些才有实践的可能。我们知道孩子学习打电脑游戏是不需要别人教怎样通关的,那就是因为他有兴趣。而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则是一个广泛的课题,不同的老师方法不一样,不同的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老师依靠个人魅力,有的老师展现知识的渊博,有的老师靠亲和力,还有的老师用现实的需要。种种方法,不一而足,所以在这里就不详谈。反正最终效果达到让学生喜欢物理就行。有了兴趣就可以进入第二步了,怎样才能有成功的喜悦?就是将教学内容和学习的难度进行分解。老师有时会走入误区,以为一次要将一节的内容全部让学生理解掌握,在重要章节上反复训练,反复强调。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学生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会被这样机械的训练磨灭的。我采用的方式是轮次的方式。在遇到重要的章节时,第一轮学习新课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基础知识的认识与原理定律的理解,不在较难的综合应用上要求太多,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就愿意去接受,也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在一章或一个知识体系学习完后,再进行第二轮的加深理解与综合应用。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所以当难度逐渐提升起来时,也能跟上。在一个月左右的要对前面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大框架复习,因为学生此时已经将前面的有一些知识遗忘了,老师带着学生将知识按照体系复习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也就架构起了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这样也就将物理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教给了学生。当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他们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当然每一个学生是不一样,所以在对知识的掌握上也不尽相同。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用辩证的思维影响学生。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差别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学习到对他最恰当的部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我们做好以上这几点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会体现出来了。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不宜迫不及待地将答案和盘托出,将结论直接奉献。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打破思维的旧框框,富有启发性、思考性,并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问,鼓励学生对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不必把学生的答案都集中到与自己的答案一致才算正确。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问,不可嘲笑学生的问题可笑、古怪、钻牛角尖,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从而扑灭创造性思维的“火苗”。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所以,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能够造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思维能力得到了确确实实的培养。学生之间也可提问题进行互相启发,这样可以减轻学生个体的思考压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念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在现在初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新同学对数学结构和知识点认识不足,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它们足够简单,不足以挂齿,在一些小的问题上从未深入研究和探计过,在进入初二后,慢慢就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当然,这些问题对一些大城市的孩子来说,它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辅导班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对我们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来可就是一个难题,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就我从教的这么多年对我们偏远山区的孩子提出我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那怎样才能打好初一的数学基础呢?这就是我们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认真细致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入地进行理解和运用,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类似的型题型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们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首先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总结,才会有收获。
4.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感到不堪重负,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再到最后放弃,这就是我们这些偏远山区孩子的一个通病。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们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篇8
新年之后,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初二下学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并加以推倒才能解除问题的最终答案,利用所学的识和曾经解过的题型,找出解题的方法,理清思路,迅速的将答案表达清楚,这一点对初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初二是初中阶段的过期,课业负担重,学习特别累,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如何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初二年级的学习?
工具/原料
一个良好、上进的心态。
方法/步骤
第一。主次分明,把握重点学科。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8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其他20%的时间留给其他的科目。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初二下学期除了听好课,还得多关心时事,如关注一些新闻等等,中考会涉及奥运的考点等。这些国家大事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一下。
第二。学习生活时间合理安排。
一般早晨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建议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其它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就抄下来以积累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就轻松多了。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克服以前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例如一些男生比较粗心、对简单问题过分轻视、学习热情不能长期保持等等,一些女生的学习上容易分心、不专心等问题。另外平时准备错误集锦本,遇到容易出错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了。初中二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
第四。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和辅导。
第五。课后温习加巩固练习。
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适合自己就用哪一本。如果不会选择,可以咨询以下老师。如果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有意识地提前了解的学习初三、中考的试题,并分项对相关中考题类整理,进行阶段性复习。初二物理要结合奥物的题目,系统了解初二物理下学期的知识点,并做相关的中考试题。
结语:
初二在一定程度上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逐渐区分开的一个学年。“好”与“差”在初二下学学期就能被具体的显现出来。
篇9
流年似水,不就应只将泪水镌刻;风雨如磐,总就应把羽翼淬火!在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会起好带头作用,带领大家做好期末复习备考工作,不放弃一个人,我将按如下去尽到我的职责:
一、精心准备,决不浮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怎能打无把握之仗?又怎能浮躁轻狂?我们就应抓紧留下的时间,不能再去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全心全意的把工作重心落到学习上去。时日苦短,务须未雨绸缪;大战在即,更应秣马厉兵。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挫剑,不惧兵临城下!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诚心惜时,决不虚度。“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分一秒,关乎前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当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二、专心投入,决不分神。“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痴”就是心无旁骛,“痴”就是全神贯注。为了父母的厚望,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务必一心一意抓学习,聚精会神谋成绩。我将用严谨的态度书写历史;我将用激昂的斗志奏响乐章;我将用拼搏的精神铸就辉煌!告别昨日的颓丧,我扬起期望;告别昨日的散漫,我打造理想;应对学习中的困难,我从容不迫;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我勇往直前;在军校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做到:敢于拼搏,用不懈争取进步;自强不息,用汗水浇灌理想;超越自我,用奋斗放飞期望;永不言弃,用信念实现梦想。让青春绽放最秀丽的光芒!
三、细心钻研,决不马虎。“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细节决定成败,马虎贻误终身。平时学习只有细针密缕,考试答题才能天衣无缝。恒心坚持,决不言弃。“胜不骄,败不馁。”战场上不能当逃兵,考场上也决不能做孬种。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期望,我们也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耐心刻苦,决不偷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尽必定甜来,天道自会酬勤。只有在考前挥洒辛勤的汗水,才不会在考后落下痛悔的泪水。我们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把教员交给我的知识切实巩固到位,学好知识,是为我们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潜力。
四、灵心智取,决不犯傻。谚云:“有勇敢而没有机智,就像一支没有准星的枪。”更何况考试就是与智者的对话,因此我们应开动脑筋,释放智慧;只须智取,不可强攻。墨守成规,终无所成;机智灵活,方成正果。在考前的复习工作中,我们不能一味的死读书、死看书,要学会灵活的总结知识点,学会把书读薄,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记住更多的知识,我们习惯看书从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但有时这种方法却可能是致命的。对于数学之类的肯定没有问题,前面已经说过,这个是需要拉长战线的,但对于其他课,复习最好的是从重点到次重点再到非重点的顺序,因为一旦出现时间不够,我们还能够保证透过,在保证重点复习完(通常过没有任何问题),再不断地往非重点走(走的越深,当然分数就越高了)。
五、最优等的最末。高尔基说过:我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荒芜的,有的学生学习较盲目,无目标,也有的学生有学习目标,但动机层次较低,认为学习是为了及格,为得到父母奖励和认可等。显然这种学习动机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只有为渴望求知,完善自我的内在激励,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目标过高,难度过大,超出了自己潜力所及,很难长期忍受疑难的困惑和艰苦的探究,也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后而放弃了。只有适应难度总目标才会有应对困难,应对挑战的持续的热情。除了有总目标,还要按时间段来规定每一阶段的小目标,一次规定着重到达一个小目标,不但能调动用心性,而且还能成为到达总目标的加油站。
六、磨刀不费砍柴功。方法是学习的“力量倍增器”,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时间控制,另一个是具体科目学习。时间控制实质上就是计划,是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具体科目有关的方法包括“如何听课、如何复习、预习、考前总结、考后分析”等等。我们把课分为三类,区别对待。一类是数学、物理等重在理解的课程,对它们首先就应先理解教员所讲的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记笔记,把自己的想法注在一旁,以便复习时查阅,对例题除记录题目、题解外,应把题目的重点、难点及思路记录下来,方便复习。另一类是化学,由于其补充知识相当多,所以具有特殊性,一般是尽可能多的记录课上的各种知识,然后再加以理解,这样不至由于思考而错过某些资料。最后一类是外语、政治、历史等重于记忆的课程。在课上首先应记录讲课结构及一些重点资料,在书中标出重点,利用课上时间当堂记忆重点资料,有这样一个“第一印象”,对于总复习是很有好处的,如能在当天复习中再检查一下记忆的状况则效果更好。
七、万丈高楼平地起。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人在一段时期内获取比较大的收获,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但良好的方法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教员们经常说,基础很重要。但什么是基础,哪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每个人的状况不定相同。期中考试结束后,要细细推敲自己基础薄弱在哪里,只有堵塞住漏洞,再往补进新知才越积越多,否则,事倍功半。要有计划的整理基础知识,透过训练、感悟,把学科潜力提高。作计划能够明确自己近期内的目标,确定干些什么,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时间,适当调配劳逸。做总结一方面要总结前一段时期内学习成绩与不足,另一方面要审查原先的计划是否适宜,做必要的调整,订出新的计划。在学习中不断地做着计划与总结,大到一个假期、一个学期,小到一天、一个上午。虽然计划总结会占去一些时间,但这对我的学习是很有益的,它使我能有目的地,高效地、有秩序地进行学习。
但得有心常自奋,何愁他日不奋飞!学习其实没有捷径,只有经过艰苦的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我相信,经过大家努力的复习,我们必须会在期末的考试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初二学习决心书2培训学习决心书
有人说,大学是会毕业的社会,社会是永不毕业的大学。有人说,高中是地狱,也有人说,高中是火炉,不管高中是和风还是暴雨,既然我们进入了高中,就要勇敢应对高中,马克思说过:“人得学会走路,还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因此,我们要敢于应对缺点,正视成绩,分析不足,把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经验为主要目的,我们的眼光也不再局限于分数。我们深知,只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就有可能盖出大楼。
想要把学习搞好,纪律是保证,踏入高中这个门槛,我们脑海中要构成更强的纪律性和时间观。学习科目多,作业多,因而时间需要我们去挤,去把握。
单靠抓时间远远不够,还需要老师的辅导,我们会紧跟老师的步伐,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切任务,配合老师,在课上用心回答,构成师生互动的气氛,让整个班级活跃起来,同学们还要为自己定计划和目标,还要寻找对手,使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高中,激情中总会带点压力,但为学习,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把压力化为动力,顶住压力,扛起负担,才是我们向前飞翔的翅膀。
步入高中,我们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决心做到:应对挫折和失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跟紧老师的步伐,永不言悔,永不言退,永不言败,鼓起心中的那面帆,勇往直前!
初二学习决心书3这次的期中考的不是很好,我想主要原因还是自己不是很重视复习,也没有认真的复习,书本的知识都没掌握,而是追求辅导书上的偏题,怪题,难题。也不怎样重视对以往的错误,导致某个错误一犯再犯,对一些资料也没有进行强化训练。才导致这次考试失利。所以我将在后半期做到以下几点:
1、从书本抓起
2、适当做题
3、查漏补缺,并对自己错误的问题进行改正
4、上课认真听讲,用心发言
5、大胆发言,不懂的就问
6、认真完成作业
7、采取适当的方法学
成功必有经验,失败必有原因,我必须会用心采取措施,更加主动的.学习。期望透过一次期末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初二学习决心书4刻苦学习,分秒必争。上课不分神,课后不分心,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不打被动战,不放弃任何一个疑难知识点,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考试与练习,努力提高复习的效率与效果。
严守纪律,心无旁骛。不迟到,不早退,不谈恋爱,不进网吧,不使用手机、小灵通、MP3、MP4等通讯娱乐工具,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滥交朋友,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劳逸结合,精力充沛。确保午睡、晚就寝睡眠质量,不打疲劳战,不低效学习,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持续旺盛的学习精力。
精诚团结,和谐竞争。为小事斤斤计较,不拉帮结派,不说三道四,互帮互助,携手共进,共同创设浓烈的学习氛围,保证最佳的学习情绪和最优的学习环境。
调整心态,心如止水。能坦然应对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只为高考的最后胜利。
我必须会以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勤奋苦读,珍惜分秒,勇于拼搏,敢于竞争。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期望,绝不放弃努力!我的目标必须要实现!我的目标必须能实现!
我将诚信做人,履行诺言,签上姓名以示决心。请老师们、同学们监督我,帮忙我。如做不到以上几点,我必须会诚恳理解老师的批评教育!
初二学习决心书5我决定必须要更认真的学习,更认真的听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听进去,认真的练习打字,认真的学习老师教的,然后再学以至用,因为我期望改变,我期望学到我报的专业的所有知识,我决心一步一步的追上那些优秀的同学,因为我相信我是优秀的,我也必须会转成最优秀的,我此刻打字一分钟三十个字了,老师说过,招聘员工的时候必须会招打字快的,所以,我必须要好好努力,我决心认真的学习加更多的练习,让自己能够学到所有知识,让自己能够进步,我决定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知识的第一环节,所以预习应做到。
1、粗读教材,找出这节课的资料提要,重点与难点。
2、还有就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听课,学习每节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听课。
1、要做到个性注重理解。
2、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
1、应笔记简明扼要。
篇10
二、教学目标
加强教材、课标研究,更加高效完成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的研究内容,地理的学习方法,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同时了解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聚落等方面的特点。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读图、析图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安排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习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习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践行我校的校风: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的精神,从而总结出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带动“爱师、乐学、善知、会问”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一、学生状况分析
初二年级时一个历经1个学年有序建设的、并颇有成效的年级,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全年级225名学生,有六个班级,除初二(1)外,均形成了有序课堂。初二(1)班有学生37名,班级分为活跃,最能深度学习,需要完善的是课堂秩序;初二(2)班有学生37名、初二(3)班有学生32名、初二(4)有学生33名、初二(5)班有学生41名、初二(6)班有学生35名,这5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地理为中国地理的区域部分,主题是中国大区域内不同尺度的区域状况。主要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区域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让复杂的内容变简单
2、让简单的框架丰富起来
3、经营有效课堂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几何地图教学法”和“地理学案”的作用。
(2)强化地理学案,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基础化”为思路,深化学案的设计和应用。
(3)充分准备,高质量完成地理会考任务。
2、措施
篇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对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就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联系。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习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知识面逐渐拓宽,学习方法与教学方式也有较大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较强,有的学生适应性较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分化。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出现连续学习不能衔接的薄弱环节,跟不上整体学习的进程,导致成绩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有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些慢一些,因此,表现出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因而导致成绩分化。
二、逐步减少学习分化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钻研教材、教法,在备课、授课上下功夫,努力创造学习氛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初始阶段留下深刻印象,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趣味性和快乐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实行分层教学
后进生学习数学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他们与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等同对待,对数学后进生的教学,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起点要低,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首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其次,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配给各小组学习任务,请他们自己讨论,然后讲解,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纠正,老师做总结评价。再次,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作用与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篇12
1. 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 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地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 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地解决问题;
4. 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 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地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那怎样才能打好初一的数学基础呢?
一、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二、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地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地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得一团糟。
我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三、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四、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五、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篇13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我在全年级作了这样的问卷:你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吗?你数学成绩好吗?若有困难,你采取过什么措施吗?统计结果是:成绩好有兴趣的占38%,成绩中等有兴趣且采取积极措施的占37%,兴趣比较淡薄,数学成绩又比较差,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占25%,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有的学生从一两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就消极对待。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没有深入钻研的精神。更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特别是初二,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导致数学成绩下降。
(二)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是分化的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例如,在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3-7中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这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初二阶段有“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教学中,我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老师拿起电话筒,请纯净水公司送一桶水到家里来。能办到吗?学生马上发现问题:这桶水肯定送不到,因为没有告诉别人老师家住在哪里,几栋几楼几号都没说。谈话中,学生感悟到“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是第几列第几排,再说一说前后左右的同学在教室的位置。最后用一幅图表示教室的座位,让学生看着图说出X的位置。引导学生看图,只要先后说出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排,就可以确定这个同学的位置,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热情高涨。不经意间,掌握了确定位置的一些具体方法。从而轻松地掌握了直角坐标系中许多知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抽象的数学变为趣味数学,学生也能很快接受。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