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测量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程测量实训总结

篇1

一、基于“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

建工专业依托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一线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夯实专业基础、岗位分流强化、企业实践教学”的“三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方式。对标人才培养目标,聚焦施工测量岗位胜任力,构建能力递进的“三阶段、四模块”测量课程群。第一阶段(2、3学期)通过模块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模块二建筑工程智能测量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基础测量能力,夯实测量基础。第二阶段(4、5学期)针对分流后的施工测量岗位,通过模块三测量岗技能强化训练课程,培养学生高阶测量能力。第三阶段(6学期)企业实践培养,通过模块四测量岗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测量岗位综合能力。针对第二阶段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全面提升学生测量能力的要求,综合设计岗位技能强化训练项目。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依据建筑工程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实训项目;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1],基于真实在建工程开展“教学施工一体化”教学实践;引入职业岗位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开展基于成果的校企“双导师”评价,以利于学生建筑工程测量系统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开展技能强化训练

(一)基于企业测量主管岗位能力任职标准进行课程设计

联合建筑施工企业,对标企业测量主管岗位职务工作标准,聚焦施工测量岗位职务能力要求,融合智能建造中的测量技术要求,开发测量岗位能力标准,编制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标准。坚持基于真实工程、理实一体的改革原则,整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取消内容陈旧、滞后于实际测量工作的需要知识,增加RTK测量技术、Cass软件应用、测量机器人应用等新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

(二)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开发实训项目

专业岗位职务能力是针对某一个专业岗位,根据岗位职务、岗位职责要求,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建工专业岗位职务能力,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施工管理岗、施工测量岗等专业岗位,通过校企合作“三段递进式”系统化教学培养,使学生具备专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针对施工测量岗位分流强化阶段人才培养要求,联合行业、企业测量技术人员、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典型测量工作任务,开发基于施工过程的系统化建筑工程测量实训项目,形成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全过程、系统化测量实训项目,包括八个施工阶段,对应十个实训项目,以及三十一个与实岗能力对应的工作任务,详见表1。程资料,明确实训内容与目标。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熟悉实训内容、编制测量方案,通过校企双师指导,修改完善形成指导实操的测量方案。现场组织实施阶段,学院教师准备好测量仪器工具,带队到达施工现场;企业导师准备好现场工作面,进入作业区前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学生安全防护设备,保证现场实训的安全性。学生按小组进入现场作业区域,在学院教师与企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基于真实工程的实训任务。课后总结阶段,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校企双师进行提问答辩,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下面以施工测量岗技能强化训练课程中建筑物的高程传递实训项目为例具体说明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第一,课前准备。一是编制实训任务书。联合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组建由企业技术及管理骨干、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双师指导团队,共同研讨制定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教学施工一体化”实训任务书。明确实训目标、内容。首先,实训目标。根据在建住宅楼项目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区高程控制点进行±0.000标高测设;根据首层地面标高、结构施工图进行建筑物高程传递,在施工层测设结构0.5线,为施工层提供高程基准。其次,实训内容。根基于施工过程的十个施工测量工序、三十一个工作任务,涵盖了施工全过程典型测量工作,使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系统性训练,充分体现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要求,真正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

(三)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强化训练课程涉及建筑工程完整的测量工作任务,需联合多个不同施工阶段的在建项目,包括开工准备、基础施工、地下室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砌体工程施工等完整的施工过程,进行实训项目高效穿插,实现全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强化训练。通过课前准备、现场组织实施、课后总结三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课前准备阶段,校企教师共同编制实训任务书,收集工程资料,明确实训内容与目标。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熟悉实训内容、编制测量方案,通过校企双师指导,修改完善形成指导实操的测量方案。现场组织实施阶段,学院教师准备好测量仪器工具,带队到达施工现场;企业导师准备好现场工作面,进入作业区前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学生安全防护设备,保证现场实训的安全性。学生按小组进入现场作业区域,在学院教师与企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基于真实工程的实训任务。课后总结阶段,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校企双师进行提问答辩,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下面以施工测量岗技能强化训练课程中建筑物的高程传递实训项目为例具体说明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第一,课前准备。一是编制实训任务书。联合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组建由企业技术及管理骨干、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双师指导团队,共同研讨制定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教学施工一体化”实训任务书。明确实训目标、内容。首先,实训目标。根据在建住宅楼项目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区高程控制点进行±0.000标高测设;根据首层地面标高、结构施工图进行建筑物高程传递,在施工层测设结构0.5线,为施工层提供高程基准。其次,实训内容。根据实训目标进行实训内容分解,包括如下实训任务:建筑物高程传递方案制定、建筑物底层±0.000标高测设、施工层结构0.5米线测设及检核。二是实训资料收集。联系在建项目测量主管,收集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建筑、结构施工图,及施工区高程控制点高程数据等资料。三是测量方案编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工程资料编制建筑物底层±0.000标高测设方案及建筑物高程传递方案,测量主管作为企业指导教师与学院教师审查各小组测量方案,进行总结、点评,形成适合在建项目的测量方案。学生根据测量方案,为基于真实项目的现场实践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第二,实训现场组织实施。一是班前安全交底。表1 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的实训项目设计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在建项目之前检查学生安全帽、劳保鞋及服装穿戴情况。进入施工现场前由安全主管进行班前安全教育,明确施工现场危险源,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二是实训任务实施。由企业测量主管、测量员和学院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作业区域,分配实训任务。首先,建筑物底层±0.000标高测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施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后视点,使用水准测量方法在建筑物三个角点测设±0.000标高,并做好标志。其次,施工层结构0.5米线测设。用钢尺沿结构外墙,由建筑物三个角点处±0.000标高线向上竖直量取设计高差,在施工层柱子钢筋上做出0.5米线标志。测量过程中钢尺下端配重,保证钢尺铅锤。用水准仪检核施工层的三个标高点,其误差应≤±3毫米。合格后以其平均标高作为该层的0.5米标高。若建筑高度超过一尺段(30米或50米),可每隔一个尺段的高度,精确测设新的起始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传递高程的依据[4]。第三,课后总结评价。完成实训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次实训内容、工作流程、操作技巧、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制作汇报资料。并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企业指导教师和学院指导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并进行提问答辩及考核。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以真实工程为载体,开展“双导师”指导、“双场地”教学的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校企双师全程参与,理实紧密结合,以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充分发挥校内教学与现场实践的教学优势,提升学生测量综合能力。

(一)“双导师”指导与评价

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联合项目测量主管、技术骨干与学院专业教师,组建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双师指导团队。企业教师与学院教师全程参与密切配合,实训前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提前确定实训项目,及时提供现场实践作业面,审查学生测量方案;实训中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后的课程考核由企业导师和学院导师进行“双导师”评价,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权重各占50%。通过测量知识考核、核心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考核方式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

(二)“双场地”教学

基于真实工程,开展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双场地”教学,充分发挥校内教学与现场实践的双场地优势。根据真实项目工程进度,灵活安排课程实施计划,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紧密而有效结合,使现场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实战演练场。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专业发展基础。

(三)“双制度”管理

学院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学生在校内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进入企业施工现场,需明确企业规章制度,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行动导向,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以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开展基于施工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充分体现课程实践性。每个实训任务设计工作要根据测量前期准备、测量方案编制、班前安全交底、测量任务实施、测量工作检查、工作总结评价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参与真实项目测量工作,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5]。

(五)强弱结合,团队协作

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为使每位学生测量技能得到全面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强化,教师应分析学情,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与长处,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进行分组,形成强弱结合的合理搭配,以利于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选派小组组长,明确责任义务,强调合作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团队的积极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合作学会分析、总结、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改革实践,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典型测量工作任务,开发基于施工全过程、系统化建筑工程测量实训项目,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学生通过系统化训练,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有了全面认识,建立起系统化测量工作思维,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进入企业便能够独立承担一般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工作,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1]于桂阳,等.服务生猪产业链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新五丰现代畜牧产业学院为例[J].湖南畜牧兽医,2022(1):40-43.

[2]魏静,林华.关于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162-163.

[3]翟翊,等.提高“现代测量学”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2):109-111.

篇2

一、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我院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所变动。目前,实践教学任务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全站仪等的结构和使用。测量实训项目包括:普通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角度观测,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导线测量,小平板仪测图,测定建筑物高度,极坐标法放样点位,建筑物放样,曲线测设,沉降观测,全站仪综合实训等。

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校内实训项目与企业需求脱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讲授测绘的内容和技能,而建筑企业需要的是学生施工放样的技能,这与教学要求相反、与工程实际需求相反。但这并没有引起制订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的重视,他们现在仍然用以往的教学大纲内容授课,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而现阶段并没有改进实训项目。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关的,现阶段教师在上课时以完成实训项目为目的,没有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实际任务,实训项目枯燥乏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本课程在我院以试卷考试评定成绩为主,综合成绩偏重于理论,操作能力重视不够,实训只注重于成果的提交,而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过程,这使得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过分重视实训数据的计算,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

4.仪器设备需进行更新

工程测量实训室部分旧仪器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施工需要,如:DS3型手动水准仪与DJ6型光学经纬仪,在对点、读数与记录时特别容易出错,现在的施工现场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中常用的先进仪器应进入课堂,这些仪器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1.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新旧仪器的更换,虽然及时调整实训项目,但与企业所需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些差距,学院组织专业教师编制符合人才市场要求的实训项目,主要增加全站仪施工放样、工程识图放样、沉降观测、GPS项目等项目,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轨。

2.加强校企合作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学校按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到工程实践中,消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脱节。同时,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这样对学院仪器设备的引进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3.建立稳定、规范的实训场地

为检验学生的实训成果,建立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建筑物定位放样、曲线施工放样、土石方计算等符合测量规范的校内、外实训场地,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也保证了实训的效果。

4.改革考核方法

针对工程测量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我院应对该课程的考试方法进行以下调整: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50%,笔试占30%,在考试内容上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考试方式,即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又考虑了学习的结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高学历和高技能。

以上是我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实践教学改革最终目标,必须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通过艰苦努力,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勇于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drawbacks;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69-01

0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在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抄平及地形测量等的职业能力。对于原理性较强、需要理解和计算的内容,在采用传统教学的同时,结合课件讲课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紧随教师思路积极思考,掌握知识。对于基础理论性的内容,采用直观性强、条理分明的多媒体现代教学。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测量操作的要领,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

1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弊端

1.1 采用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在高校目前采用的建筑工程测量的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规范较落后,只注重与理论内容的讲述,而对于实训内容比较忽视。现实当中教材的内容重点仍以学习光学测量仪器为主的方法,对于先进、精密的测量仪器只做一些表面上的介绍,看不到具体的实例,这样按照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达不到目前工程测量发展的要求。

1.2 采用落后的教学仪器学校用于教学采购的测量仪器比较古老,而且在数量上有一定程度的限度,很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多个学生使用一台测量仪器,而且初学者的水平不高,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难免不能严格按照仪器的正确操作程序进行,结果可能导致测量仪器经常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所以对测量仪器要进行修理、校正,即使修理好,仪器的精度也达不到起始的准确度。

1.3 实验场地不确定好多学校里面没有已知的测量实训点,在说测量实训时场地很难固定,就是代课教师在自己的校园里根据当地的地形定出一些自由点让学生来观测。在学生完成测量实训以后,对于测量数据的真实性教师很难判断进行测量检核;又因为测量实训场地的不确定,就会使哪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为了不要返工而进行重测的这个问题,就进行测量数据的刻意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因此,一些学生在做实训时就提问一些的实质的问题,咱们进行这样的观测对不对都不能判断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2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进

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和测量实训两个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是教学的基础,而实训是教学的体现形式;实训过程是对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分析是否对测量仪器操作技能掌握的方法。

2.1 理论教学的改进在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理论讲授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手段不能一味的以板书为主,要适当的采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善提高课堂的教学环境。在课件中可以插入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根据个人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最后采取不同的途径告诉学生,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在讲测量仪器时,一方面可以把测量仪器带到教室现场观摩;另一方面由于在室外进行实训演示时学生在外容易分心、再加之过程比较烦长,对一些示范操作过程看得不是太清等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地方收集一些视频,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各种测量仪器操作过程以及程序采用的新型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要重点指出多数学生容易轻视甚至出错的地方,就可以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2 实践内容的改进目前社会测量仪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发展速度及其之快,但是用于学校的教学仪器的型号非常落后,教学仪器的使用永远跟不上生产的步伐;再说绝大多数院校的教学经费比较短缺,购置的程序非常繁杂,没有足够的资金采购各种用于教学的实训仪器,更谈不上新型的型号。

在实训教学上要重点突出,合理分配。对于实训的操作环节要重点加强,达到实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学的实践部分几乎达到50%比例。最终培养学生能力的高低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效率来直接体现的。在实训教学中,提高效率是实践教学达到目的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测量实训是重点之一。测量之前首先对仪器要仔细检校,才能进行教学实训,学生在实训之前必须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通过外业施测的各个程序来进行实地观察、收集数据,在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内业整理,并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核,只有一切满足精度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测图或定位放线的施工测量。

2.3 考核方式的改进学校的考核方式包含理论和技能两种方式。考核不过是手段,目的是要求学生怎样在现实的实际问题中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考核的理论部分多采用试卷出一些题目进行。这种考核方式注重书本知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得到理想的成绩,但不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体现。技能考试结合拟定的具体项目,每个学生单独进行,根据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所用时间评判成绩,突出了技能培养,提高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根据学生两方面的完成状态在做综合的考评。

3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在工程上根据实际的需要总结出主次得当的教学方法。本文从现阶段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做了初步的分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水平,又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采用理论与实践双重结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纲要指出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某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结合专业历史优势和自身特色,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形态和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该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工程测量技术岗位群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铁路、公路、建筑等土木工程施工企业为服务对象,以测绘新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了“三岗并举、六方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

“三岗并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控制测量员”、“施工测量员”、“测图员”三个核心岗位,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六方对接”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顶岗实习与就业对接、学习实践与技术服务对接。“六方对接” 始终贯穿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强调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见下页图1)。

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改革教学组织模式,把课堂搬到施工工地、实训实习基地,使教学贴近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推行“六阶段、双柔性”的教学组织模式。“六阶段”是指按照“基本能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核心能力培养—拓展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六个阶段组织教学,逐级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双柔性”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的现场教学及顶岗实习环节根据工程施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柔性安排人才培养的时间节点,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一致。“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见图2)。

第一阶段:“岗位基本能力”培养阶段(2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进行,学段为2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基本职业能力。

第二阶段:“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阶段(0.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柔性学段,时间为0.5学期。将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如“线桥隧施工测量”、“工程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等放在施工现场,采用现场教学,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指导,进行控制测量员、施工测量员、测图员的岗位适应能力训练。根据工程施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灵活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确保现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在现场教学期间直接在生产第一线接受真实生产环境与企业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及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第三阶段:“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阶段(1.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进行,学段为1.5学期。紧紧围绕控制测量员、施工测量员、测图员的岗位核心能力,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标准渗透到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性实训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学生在此阶段应及时参加控制测量工、工程测量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第四阶段:“岗位拓展能力”培养阶段(0.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进行,学段为0.5学期。核心技能模块突出“一专”,拓展能力模块对应“多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3S技术实训室、变形监测实训场,采取“教学做思”合一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学生在此阶段可参加拓展方向的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资格证书。

第五阶段:“岗位综合能力”培养阶段(1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单位进行,为柔性学段,时间为1学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施工现场,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与就业岗位对接,体验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强化学生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生产一线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群需求的综合业务素质,树立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吃苦精神。

第六阶段:“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阶段(0.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完成,学段为0.5学期。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后返回学校,根据企业及其自身反馈,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技能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授课与操作提高训练,并结合顶岗实习内容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梳理和总结,使其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升。

结语

该高职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已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优化、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了一个集“现代化、职业性、开放性、标准化、全方位”为一体的测绘综合实训基地,设立了一批关系友好、实力雄厚的校外实训基地,全方位保证了“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和“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毕业生在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业绩、核心能力掌握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都有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红.高职高专院校测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9(1).

[2]魏旭东.高职高专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6(3).

[3]冯大富,邓军.基于项目导向的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8).

[4]王德利,薄志义,李长青.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篇5

1.教材的编写宗旨是理论指导实践。从民用建筑工程这方面来讲,教材缺乏理论对实践的针对性指导,例如:为了保证建筑物竖向标高正确性,抄平工作必须进行。教材中对什么是抄平,抄平工作应如何进行,没有加以阐述,尤其对大型、高层等建筑物方面的知识只做介绍性质的,所以教材缺陷就凸显了。

2.工程测量施工,主要是通过测量仪器和其他工具实现的。教材主要对DS3微倾式水准仪和DJ6级光学经纬仪进行了详细阐述。遇到大型、高层、超高层建筑物或者施工场地非常复杂的情况,DJ6级光学经纬仪根本无法完成施工放线的任务。仅仅通过教材的学习很难胜任建筑施工岗位。

3.实训条件。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后,通过实训、动手操作等方式消化、吸收、提高。动手操作是检验学生“学”和教师“教”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将来学生胜任工作岗位的最终表现方式。实训室、实训场地简陋,不规范、不完善,导致实训方式单一,限制实训项目的深度开展。

4.教学方式和实训方式

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言堂的理论讲授教学方式必然会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落后,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训项目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是注重仪器基本构造方面而轻视具体应用方面的实训,导致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怎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呢?

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1.教材方面。书本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桥梁。所谓种下啥样的种子,就结啥样的果。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解决这个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补充,从工程测量技术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或者建筑企业技术主管,编写教学辅助教材,相辅相融,取长补短,每学期或者每学年不断加以完善,能很好地解决教材的缺陷。

2.测量仪器和工具方面。工程测量是借助测量仪器和工具实现的,所以购置当前工程经常使用精度高的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铅垂仪、标线仪、扫平仪、定位仪等仪器和配套软件,才能满足学生的动手操作需要。学生只有接触、熟练地掌握这些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仪器和工具,才能掌握测量实用技术,积累一定的经验,完成各种复杂条件、难度下的测量、测绘任务,最大限度地与岗位操作“零”对接。

3.实训场地尽量完善。学校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营造必备的实训条件,使实训效果事半功倍。一是实训室,二是室外场地。实训室尽可能地模拟施工现场,使项目更具有实战性;有些实训项目在实训室受到空间限制,如建筑物定位测设、综合放线,可在室外进行。

4.教学方式和实习实训方式。我认为教好《建筑工程测量》这门学科,最好的教学方式是项目教学法。教师在熟练掌握和驾驭教材的基础上,从工程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项目。每个项目实际上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操技能,根据技能点的需要选择理论知识,也就是讲什么操作什么,每个项目结束后严格考核,考核合格的进入下一个项目,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分析原因,进一步地指导、训练,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教师还应根据学习内容,采用适当方法。一是先进行理论的讲解然后进行实训。理论讲解要注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测量仪器基本构造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或者下载仪器构造图片,边讲解边在白板上播放,二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实训室或实训场地,边讲解、边演示、边操作。遇到共性问题则集中讲解和操作,单独辅导个别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教师事先设计好学习内容,以指导书的形式发给学生,提前预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研学或者合作互学等方式,完成学习内容。当学生在“学”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再集中地指导或操作。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发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与“学”的真谛。

篇6

摘 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要发挥综合实训巨大作用,必须合理确定实训地点和实训时间。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综合实训 地点 时间 确定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95-0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综合实训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真正发挥出综合实训的巨大作用的关键是实训地点的选择和实训时间的合理确定。1 测量实训的目的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测量实习是在学习建筑工程测量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应的实验以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测量实习,将已学过的知识作一次系统性的实践,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较熟练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以及测设等基本技能,提高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2 综合实训的重要作用(1)掌握主要测量仪器的使用。(2)掌握角度、高差、坐标等要素的测量方法。(3)掌握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施工放样、控制点加密等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训的主要的内容(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使用。(2)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碎部测量、点位放样、坡度线放样等项目的施测。(3)闭(附)合水准、闭(附)合导线计算及坐标正反算。(4)图件的整饰。4 实习时间的确定由于内容繁多,没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实习的学生很难完成实习内容,更不用说相关技能。总结十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实习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使综合实习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具体安排如下。(1)仪器熟悉:3天。由于多数学校的测绘仪器相对于学生数量都不多,导致平时课堂训练中大家操作仪器的时间较短,熟悉程度掌握不够,在实习前期必须让大家熟悉掌握各种仪器的安置、操作、读数等技能,以利于后期实习的开展。(2)水准测量:5天。用四等水准测量完成闭合水准路线和符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和计算(3)地形测量:12天。包括导线测量4天、碎部测量6天、碎部测量的查缺补漏2天,整过过程必须完成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的内外业全部工作。(4)点位放样、坡度线及放样:4天。包括点位放样1天,坡度线和圆曲线放样2天。以上共计24天,一般情况下一个月的工作日为22天,也就是说加上周末,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事实上,更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天气、返工等因素导致实习期间的周末都必须利用起来才勉强能够完成实习内容。所以一个月是综合实训的时间的最低要求。5 选择合适的实习地点由于测量实习在安排上实行任务管理,并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安排工作。每一个实习项目有小组自行安排,实习期间每天开工时间和返回时间都由各小组自行决定,指导教师只负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实习区域的情况越复杂,出现的问题越多,对学生的锻炼越大,实习的效果。所以综合实训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足够的时间外,还必须选择合适的地点。实习场地的选择不能囿于校园内部,因为校园内往往地物种类单一、数量少、地物多、地貌类型少,不具有一般性,与生产一线的具体情况脱节。一定要选取地物种类丰富、地貌类型多、地形变化大,与生产实际接近的区域作为实习场所,使实习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生产一线的测绘业务。6 实训报告撰写内容参考(1)实习的目的。(2)实习的组织准备。(3)实习的仪器和工具。(4)实习的技术要求。(5)实习的过程。(6)实习的数据处理。(7)实习的心得体会。7 实训考核与平分(1)出勤率—— 按时出工和收工,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2)测量认真,能思考问题,主动肯干,不懒散。(3)请假超过两天者(包括事假病假)实习无成绩。(4)评分依据—— 实习成果的质量,实习考查成绩,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习纪律等综合评分。8 结语总之,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的地点和时间能够使综合实训在训练学生各项技能和能力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建筑一线的生产过程,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率。参考文献[1] 高辉,塔莉,李想.高职《测量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80-81.[2] 刘弘,马杰,李贞霞,等.测量学实践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讨[J].中国商界(上),2010(4):172.

篇7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安排表如表1。

3 测绘综合实训均在仿真的实训基地完成

综合实训在总体设计上要提供相应的任务书与指导书,布置综合实训任务,对于一项模拟测绘生产实训任务,在实施之前必须先进行技术设计,相关技术设计规定参照行业现行规范标准执行。为了更好完成综合实训任务,需要有一个仿真的实训基地作保障,在完善与建设实习基地方面,我们主要采取建立固定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与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方法。现已建立多个测绘实训基地,有地形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沈北新区帽山地形测量实训基地、虎石台控制测量实训基地、虎石台工程测量实训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为测绘专业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GPS等课程服务。

4 毕业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健全实习指导大纲、考核标准等

近几年我们推行毕业岗位实训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法。以往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已被毕业岗前实训报告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二合一”方式取代。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放到施工企业中去进行,同时进行上岗前的训练,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作为企业接收的考察过程。在让同学们下到施工单位前,我们规定了岗前实训报告的格式及要求,每天要填写测量日志,还有施工单位的实训评价等相关资料,近几年我们一直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毕业生上岗前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与施工单位达到无缝对接。

毕业答辩前两周指导教师开始审阅实训报告,提出修改意见,答辩环节教师严格把关,提出与其实训报告有关的内容,所提问题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均较强,答辩时有严格的评分标准,能够全面考核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施工现场测量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是本校工程测量专业在2005年开始改革的。经过两年的试运行,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和值得总结的经验,对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搞好毕业环节教学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围绕本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三次大型仿真测量实训项目,分别是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实训,每次实训结束后都有严格的实际操作考核。

5 能够有效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创造性地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

由于测绘仪器的发展,传统的三角控制测量已被GPS和全站仪导线所取代,根据现场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将经典的控制测量实训变为GPS观测与数据处理、全站仪5秒导线及三角高程测量、J2经纬仪实训、精密水准测量四大块,改造后的实训方案更接近实际现场情况。同时教师在授课中也注意与施工现场的密切结合,如在工程测量课程讲授中注重了全站仪坐标测量与坐标放样、GPSRTK数据采集和数据放样的强化训练,并在课程中进行了人人过关的严格考核。为了达到实习、实训仿真,我们在虎石台地区和帽山分别建立了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永久实训基地,共埋设23个首级控制点。可满足两个班级的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实训需要。同时与省测绘院和其它路、桥、隧道施工单位合作每年由他们提供基地来满足工程测量岗前实训的需要(如省路桥总公司、沈阳市政、沈阳高等级公路工程公司、铁道部十三局、十九局等)。经过几年的运行,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均比较满意。

6 积极探索并实践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篇8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为培养满足土木工程行业对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工程测量》的教学实践

2 .1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以项目引领,以高级测量工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融合、职业素质培养与实践活动融合为基本,基于土木工程项目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项目内容与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一致性;课堂教学与实训环境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一体化;“教、学、做、赛”一体化。

2 .2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改革中,本课程注重“教、学、做、赛”四位一体,采用室内与室外、单一技术与综合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做、赛”四环一体嵌套式教学和授课、实验、实训、教学录像、教具、挂图、以及多媒体、网络现代教学手段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课程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始终贯彻“学生探索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到工程实际中去锻炼”的指导思想,采用“将课堂讲授和课间实习穿行”、“课程结束后进行集中教学实训与任务驱动”双管齐下的方法。

(1)“教”,重点讲授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本课程采用“纵向与横向处理”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纵向处理”是指按土木工程建设的侧量任务阐述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横向处理”是指按土木建设各典型工程分别进行描述。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一般性,有纵向处理特色,是需要重点讲授的,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操作和使用及必要的记录计算;对典型工程应用只作一般性讲解,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同时,本课程的内容涉及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方法与技术,但实践性非常强,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院的建筑工程实践,穿插大量工程建设实例,介绍最新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及测量作业和数据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学”,演示、参观教学与课堂提问和讨论相结合。对于学院现行条件不能满足动手操作的仪器如测量机器人、陀螺经纬仪、激光扫描仪这类仪器,采用演示教学法;常规仪器的学习与操作除了将仪器架在讲台边讲边操作示范外,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穿插大量图片,使学生对这些仪器及其操作流程、应用有直观的认识。另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和实习,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后讨论,收到很好效果。

(3)“做”,即学生的实际操作与项目模拟测绘相结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结合实际或模拟的施工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绘工作,培养学生对测绘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项目的测量应用和施工放样能力,加强团队与吃苦精神的培养。

(4)“赛”,即工程测量技能竞赛。为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土木工程常规测量仪器实际操作技能和计算理论能力,在课程项目结束后,开展测绘仪器使用与单一项目技能竞赛活动,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测量》的热情。技能竞赛与行业相关测量标准相结合,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学院每年组织一次。

2 .3教学手段设计

(1)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交互式软件和黑板板书的综合运用。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大课与小课相结合,传统板书与电子教案相结合,讲授与提问相结合授课模式;小课以辅导讲解、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大课的授课老师必须在已有的多煤体课什基础上,进行认真备课,收集相关的录像和与教学软件,对复杂的原理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对重点、难点要通过黑板板书作细致讲解,黑板板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手段。

(2)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造网络课外互动学习系统,包括课件、电子文档和相关链接等,提供学生自主性学习软件、视频和网页课件、课堂录像、习题和课程实训系统、实习实验系统等。授课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传道解惑释疑,可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时空距离。这些方式受到学生极大欢迎。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间实验、综合性课程实训、演示教学和集中实训。无论是哪一环节,均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采用实测数据进行。如在实训中,要求学生按工程要求进行图上设计、实地踏勘选点、外业施测、内业数据处理、撰写实训总结报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测量作业过程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灵活多样的考查与考试。在教学中,注意平时的考查与期末考试的结合,考查包括上课率和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的笔记、课堂讨论和答疑情况等;考试的形式多样,以理论水平测试与实验实训考核并重,实验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记载情况及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实训考核采取学生随机抽题考核(包括操作和口试)的方式,实训总成绩由操作和口试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平时成绩(出勤和表现)兰部分按6:2:2的比例组成,实训成绩按百分制评分。

3《工程测量》的教学效果

篇9

1 工程测量课程概述

工程测量是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例如,建筑、公路、桥梁、水利等等都要研习工程测量这门课程。而且这门课程工程建设中始终都是一项基本技术。它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应在工程测量这门课的学习中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能够数量运用课堂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相关工作,为此还要了解常用测量仪器。懂得他们的构造与组成,对于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应熟练掌握。在实际环境中一般工程的施工放样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才能顺利完成工程的施工放样。另外,学习工程测量这门课程还要对大比例尺的地图的绘制流程有所了解。而且要学会阅读和应用这些地形图,因为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这些地图使他们开展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为了是学生具备上述种种工程测量努力,在教学中必须在突破与革新中掌握工程测量的方法和能力。

2 当前工程测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工程测量课教学中,关于测量仪器的教学大都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其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在课程中占比较大的比例。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们上课多,实践少。理论与实践必须合理的结合,这是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特征所决定的,这也是这门课程自诞生之时其就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根本原因。但在教学中单纯的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操作方法又不能满足要求。工程测量课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充分融合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三门课程,将工程测量中的理论、实践结合在一起。由教师集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训练[1]。教学场所不受限制,可在实验室内进行,也可在实训车间进行,在教学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该讲解理论的时候讲解理论,该操作仪器的时候操作仪器。将直观的实践课程和抽象的理论课程充分融合在一起,实践和理论的课程的设置没有固定的要求,也并非是按照先在课上进行理论讲解后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的模式。可以先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反馈到课堂中,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集中讲解。作为工科学生应当重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唤起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向其传授理论知识。因此,在目前的工程测量课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例如教学设施保障不全的问题。测量仪器陈旧,场地设施和规模也不符合现代化的生产条件的要求,设备的不足导致上课期间很多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接触仪器,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2]。另外,对于工程测量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完善。表现在对学生的实训效果重视不足,对平时表现重视不足。而且理论教学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众所周知,测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当中需要用到数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体现着较深的专业技术要求,同时也需要深奥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这些知识能力是环环相扣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面的学习很有可能出现薄弱环节,导致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困难。这是当前的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3 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的思路和措施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中心环节。技能是工程测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学生即使在理论知识上的修养再高也不能弥补在技能上的缺陷。因此,进行技能教育是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难以回避的一个教学重点,为此,应首先明确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笔者在对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访谈后,又根据测量工技术岗位能力的特点总结出了五个方面的技能培训重点,分别是仪器操作技能,例如,水准仪操作、经纬仪操作等;数据计算技能,例如误差处理,记录测算等;计算机数据成果计算;地形图测绘及应用技能;工程应用技能[3]。这五个方面的技能是一名合格的工程测量人员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训练,以保证教学与生产环节的联系。

以项目教学带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方向和技能给予指导,可以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工程测量这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但是对于技能的训练来说,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高也只是学生技能提升的外因。他们的实际能力能达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项目,在项目中保证学生能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学习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精准的评价,推动学生的学习。工程测量课程通常需要100学时才能完成一个教学周期。时间较长,这一特点决定了对着门课程的考察考核只放在课程结束时和学期末是难以达到合理的要求的。而且在加之这门课程的知识点零散,不集中,也没有较强的系统性。因此,这就需要阶段性考核机制的引入。例如,学完每个单元,或每个单独的知识体系可以进行一次单独的考核,课程进行到一半可以进行一次期中考试。而且这些考试的结果应当作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平时的表现,关系到他们的整体评价结果,使他们时时不忘提醒自己加强工程测量学习的效果。

总之,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它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应当通过实训课努力提升学生的测量技能。

参考文献

篇10

一、前言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的特点,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学生的就业目标统一起来,把学生在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进行无缝对接,这是当前高职教育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建筑工程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直接为建筑工程提供设计、施工、维护的依据与基准,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技术性较强,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职业技能证是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证明,企业单位为了提高单位员工的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喜欢聘用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在校的高职学生可以参加四级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为提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改革迫在眉睫。改革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矛盾,甚至还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新理论、新技术与传统内容的矛盾;加强实践环节与测量实验设备落后的矛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等。如何合理地、可行地进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改革的思路

根据测量员职业技能考试,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体现测量的能为一体的特点。

2.1筛选教学内容,合理的组织与安排

对历届毕业生、相关用人单位、相关院校进行访谈、调研,根据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和测量员职业技能考试的内容,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把教学内容分类划分主次。根据企业项目的组织开展形式,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系统性。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二年级开设,鉴于学生对专业理解不深入,教学内容应主要侧重于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地形测绘工作以及施工测设的基本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一些工程实例和图片,增加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并根据场景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

2.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关系。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的,课程内容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需要,以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走向为需要,来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同时,测量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仪器不断涌现,传统的仪器设备逐渐要退出市场,学生如只学习传统的光学仪器,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容易被淘汰。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先进性,这不仅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2.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理论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理论计算和实践性的要求均较强,仅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根据建筑工程测量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一般基础理论性的内容,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配合图片和视频演示教学,不但提高学生的兴趣,更使得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利于学生模仿,学生易于接受、能大大提高上课效率。

2.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的现状。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各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实践环节都是相互独立,没有系统的实践实习,并且,各学校的实训环节都是由教师主控,教师编写实训指导书,教师制定实训开展计划,工作内容,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根据教师的安排去做,学生的主动意识差,依赖性强,遇到问题首先是请教教师,而不是主动思考,导致学生在岗位工作时,前后的实践工作衔接不够,对工作的整体部置协调能力不足,往往以偏盖全。(2)更合理的实践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课堂试验课,根据实验内容采取“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等方法4,增加师生互动性。

3.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的考核方式,只是考察了学生在理论部分的掌握情况,体现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很多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到工作岗位上,实际操作很差,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状。在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考试上采用“三加”方法,既理论考试+实操考试+实训考核,这种方式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

2.3加强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培养,塑造高素质人才

测量工作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集体配合协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测量人从来都是善于配合,更是善于沟通,从一句“好”到一个手势,从中的默契只有测量本家方可意会。因此,需要的是团队的合作,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测量成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测量工作环境是在野外,经常风吹日晒,工作条件相对较为艰苦,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测量工作者辛勤的汗水,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能力,更加的尊重测量人。

三、总述

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实训环节由老师制定试验指导书,学生根据教师的试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作为“甲方”仅仅告知实训的任务和达到的技术标准,仅起监督作用,学生作为“乙方”需要根据甲方的任务和技术标准,自主的制定技术设计书,制定进度计划,技术方法,器材和人员配置,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创新,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洁.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8期

篇11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概况

我校的学生是来自全省各个地区的初中毕业生。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学生进入职业技术学

校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但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别较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意识淡薄,这就给相关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数学方面的知识应用最多。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初中数学知识相对薄弱,理性和空间的想象力难以建立,知识系统性不高,对于三角形内容和函数的相关知识应用了解不够,所以在讲授专业课时难度很大。因此,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应结合测量学内容,多讲授三角和函数的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有利于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数学学习气氛。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

现行教材内容陈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以讲述光仪器的测量方法为主。对于新仪器、新技术的知识一带而过,很难适应当今测绘形式发展的需要。

2.教学仪器设备落后

学校测量仪器设备落后且数量有限,在近年生源扩招的情况下,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现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情况下,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加上学生多且水平有限,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经常损坏。现在在工地上广泛应用的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先进的仪器,各校配备很少,有的甚至没有。虽然我校在近两年对测量仪器投入很大,购置了一些较为先进的仪器,如GPS、宾得全站仪等,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导致在实训课上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摸不到仪器、用不到新仪器的现象,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学习测量的热情。

3.测量实验场地随意简单

学校在做测量实训时没有固定的场地,都是教师在校园里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做实验。校园里地形通常比较简单,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没有已知的控制点,因而教师在学生做完实训项目后,很难检核学生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另外,测量实验场地范围大,教师照看不过来,部分做实验习不认真的学生偷懒不做,或做错后不愿重做而刻意修改测量数据。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学生记忆力和毅力的培养

测量需要精确照准一个目标,需要精确对中、整平仪器,需要定心下来细心进行计算,需要专注地看、听、记、做,没有这些能力,就无法准确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一些主要的控制点的高程和坐标、角度和距离、建筑基线的测设要素和计算公式等都离不开记忆,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做笔记和实习报告,将每天教师讲授的内容记录下来,如实做好实习报告,多加复习,另一方面在巡回指导时,应向学生提问,回顾今天的任务和理论内容。从每组组长开始要求,组长再要求组员,同时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测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测量是很艰苦的工作,从事建筑施工工作要禁得住日晒雨淋,禁得住各种环境的考验,这需要有非凡的毅力。测量条件艰苦,都是野外作业,风吹日晒,环境恶劣,而且任务艰巨,各个方面都存在困难。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学会把困难当作前进动力,通过测量实习的锻炼,收到锻炼意志、培养乐观精神的目的。

2.学生测量技能能力的培养

测量工作,既精细又需要耐心和毅力。职校学生大多对学习本来就不大有兴趣,怎样培养他们的测量技能呢?教师安排测量任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施工场地平面控制测量,即按要求在建筑施工场地选取有控制意义的控制点,通过精密的测角、量距、平差改正,得到规定要求的控制点坐标。在测量中需要步步校核检验,任何的偏差、粗心都会导致后续工作的进行障碍。在这种不断检查、纠错、总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是高程控制测量,即在建筑场地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与国家高程控制系统相联系的水准网。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出所需的高程点。场区水准网一搬布设成两级,首级网作为整个场在的高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下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确定水准点高程,并埋设永久性标志。若因设备安装或下水管道铺设等某些部位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局部范围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设置三等水准点。加密水准网以首级水准网为基础,可根据不同的测设要求按四等水准或图根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学生在看到自己经过不断努力完成的成果时,那种油然而起的成就感会使他们深受鼓舞并乐意投身到测量工作上来,投身到工程建设中来,达到这样的效果,测量实习的意义自然就会体现出来。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大多数职业学校,实验实习教学一直充当辅助理论教学的作用和手段,教师一般是先把理论知识讲解完以后,再安排实验实习,而且都是由教师先把大致的思路和相关的要求讲解一遍,学生再按照统一的器材,按照书中统一的操作步骤、统一的方法和思路去做实验。这样做虽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不够,而且学生往往会认为实验实习可有可无,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类社会处处地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测量实训是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和学生讨论,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面对,而后独立思考分析,然后教师帮助引导,指出其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创新,而不是死搬教条。如可以问学生:你如果不用给定的器材,是否能用别的仪器来完成这次实习?不按书中的方法,是否有别的办法?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动手实习,但仅仅课堂时间远远不够。为此,教师必须开展一些实习活动,如利用课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我校成立了测量协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指导其他同学,相互学习讨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改进

测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利于学生巩固测量理论知识,利于学生形成测量技能、技巧,同时直接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今后直接从事一线的生产,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耐心讲解、认真操作示范、细心指导操作训练,并抓好仪器使用安全,对任何环节、步骤上的错误都不放过,做到技术规范统一。

1.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教师应结合所讲的内容,在上课时除传统的板书外,多采用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测量仪器时,可以把测量仪器带到教室,或者做幻灯片、图片等,简单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这门课学习的热情。再如,在讲到各种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或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等这些具体的、有严格规范要求的、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视频资料,向学生演示各种仪器规范的操作方法和过程,还可以例举一些以往学生在做实训时犯错最多的操作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加以总结和强调。这样可以让学生记住重点,增强学生上课的兴趣。

2.教学内容上调整

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技术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以学生为本,注重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1)在讲课方面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要让学生能更快地提高实践技能,教师的素质和经验有相当大的作用。学校应当经常派教师进入工程施工现场,积累实践经验,结合专业特点,了解测量在工程建设中主要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出现了哪些新工艺、新方法,然后对讲课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述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可以略讲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应用,删除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掌握更实用的测量知识。

(2)在实训教学内容上要合理选择,突出实用性。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习效率和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了达到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2005年我校测量课程教学由原来每周四节课改为集中在三周内学习,其中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达80%,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做,从学中做,从做中学,以做为主。学习内容突出实用性,如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抄平是建筑工程测量中经常性的工作。因此,测设已知距离、角度、高程三个基本功学生一定要切实掌握,并力求熟练技能。我校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总结,认为三周的课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从2009年开始课时调整为四周。

4.2.3测量实训考核

测量实训用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实习质量,应增加测量实训操作技能的考试。我校对土木工程类的学生进行测绘技能水平考试,理论和操作要求人人过关,两项通过者发放江苏省测绘局技能考核四级合格证书,并规定没有这个证书不得毕业,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因产生倦怠情绪而不亲自动手的情况发生。我校每年开展测量技能大赛,同时还积极参加联合学院、市、省、国家测量技能大赛,并在这些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增加了法码。

五、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我们要紧紧围绕测量大纲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循序渐进为原则,不断结合工程上出现的新技术,探索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在目前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纠正“重实习轻理论”和“重理论轻实习”的两种错误思想,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正确的指导思想,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起,一步一步地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卢之章,杨廷金,程荣安.生产实习教学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3.

[2]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1991.5.

[3]殷耀国.应用测量学及其教学改革[J].测绘通报.

[4]崔景贵.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篇12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eagerly needs to be reform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program integrated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from eight aspects, i.e., course destination and course system design, in engineering survey curriculum.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in socie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course,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teaching reformation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面向就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核心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适应企业的需要,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1课程的定位与及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于施工企业对程测量岗位需要,在邀请企业专家对工程测量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职业岗位技能组成,基于以施工生产过程顺序对测量工作需求设计教学过程。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强化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按照“专业定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思路进行“行动导向”课程开发。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2 教学方法及创新

2.1 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开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发展新貌、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使学生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产生自豪感,引导学生如何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2.2 演练教学法

在仪器操作教学中,采用对测量仪器师生同时动手操作的演练教学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由教师带一台仪器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的既费劲,学生听的又一知半解。实习实训时,教师又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重复讲解4~5遍,费时费力,没有充足的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动手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创新模式: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课程组教师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教学经验,创建了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积极探索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细化为理论知识讲解―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要求,归纳整合教学资源,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紧密结合各专业岗位生产实践需求,细化工程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理清各项任务中的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技能点,理清各项分支任务之间的关系及顺序,实行学习理论知识―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从而为完成相关综合项目的实训奠定扎实的基础,达到完成综合实训的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掌握。

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3.1 网络资源平台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利用仿真动画、模型、现场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组织课程教学。学院网络中心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工学结合

通过由测量实习实训中心演练室的学做合一的基本技能训练,到自建、签约等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3.3 技能考核

篇13

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建立正确、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以应用为主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归纳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实现了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结合,并帮学生获取直接工作经验,以较好地解决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问题。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情境实践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克服当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不但能启发师生教学思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训与生产实践之间的“时差”,以达到人才“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

一、当前《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训教学项目不能贴合实际工作需要。由于测量仪器不断更新所带来的新测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广泛应用,一些实训内容过于陈旧且脱离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已面临迫切的改革需要。如在高职工程测量实训内容教学中仍有大量的测绘地形图的内容,由于地形图测量在在建筑类各专业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在实训内容设计时可以删减这些环节,腾出时间给予更多需要的贴近实际工作的实训环节。

2.实验实训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大都遵循: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且测量实训通常按小组方式组织,尽管有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项目任务的主角被这部分学生担任,其他同学只担当配角,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散失,使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3.测量实训缺乏一定的情境。尽管情境教学模式被认为是非常好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由于测量实训一般需在场外实施,一些高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场地和仪器设备使得一些项目的模拟情境实训较难开展,不能达到理想的实训效果。

4.测量实训教学有时忽视了高职学生的特点。由于高职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已经在中职教育中接触了测量学的理论和基础实训,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而一些学生是高中毕业后升入高职学习,并没接触过测量的理论和实践。在设计实训内容时有时会忽视了这种情况,导致由于学生基础不同伤害一些同学的积极性。

5.实训考核难以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通常只通过小组提交的实习报告以及实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更多的突出的是小组为整体的成绩,对具体项目中个人承担的任务以及针对个人的考评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组织《工程测量》实训教学项目

实训教学小组通过企业调查走访、毕业生跟踪调查、项目实施效果调研等方式,重新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训环节和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1.结合课程特征采取演示、辅导、启发的DCE教学。对初次接触测量仪器的同学,需要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如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GPS等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教师演示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讲解实训目的等,学生通过“跟师学徒”的学习学会操作;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分组实施,合理搭配实训小组成员,由已有一定测量基础的同学担任辅导同组其他学生的任务,同时实行小组考核的成员连坐制,迫使优生必须辅导差生,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辅导;教师组织小组开展讨论,按小组和个人分别写出实训总结。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一些核心基础技能学习阶段的实训项目,以课间实验项目为主,如表1部分实训项目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结合工作过程采用MPDC项目驱动教学法。MPDC即任务、计划、实施、检查,由于测量理论教学中已阐述了解决项目任务的原理和方法,实践教学时可以根据实践场地情况合理创设情境教学的任务环境。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与一些综合实训项目的实施,如表1;由教师提出工作任务,由小组学生拟订计划、编制工作目标、工作方案;教师审核实施方案并引导学生按计划实施,学生运用实训室已有的测量仪器设备完成外业的测量任务和内业的测绘计算工作;最后,采取自检、互检和专检(指教师检查)的方式实时检查完成情况。

3.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情景教学法。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模拟完成一项完整任务,多适用于比较具体的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如在一块假设准备开挖的建设场地周围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根据工程可能的实际需要和测量规范合理设置待求控制点的位置,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打桩并设置标记(防止开挖后水准点破坏的恢复)、成果整理,要求有误差平差,在设置后续任务时可用前期测算得的控制点数据为基础开展建筑物定位和地坪标高测设,将实训场地情境和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过程科学地融合。

四、建立相对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为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积极性,构建相对科学的实训评价体系是一项必要条件。以往只通过实习中学生的表现和实习报告来评价成绩的方式看似合理实则缺乏操作的具体性。我们设计了多个方面因素综合评价的考核体系,根据经验对每个方面赋与一定的评价比重(如表2),并设置各因素的满分值均为1。如某学生导线测量实习中,各因素表现为实训

效果和精度0.7、出勤和学习态度0.8、仪器操作情况0.8、团队协作0.6、计划方案0.6、实习报告0.7,则该生本项成绩为:100×(0.7×0.25+0.8×0.25+0.8×0.2+0.6×0.1+0.6×0.1+0.70.1)=72,按五级评定为“中等”。

通过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训教学项目,使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或模拟情境的工作场景相衔接,以达到人才“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切实实施“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意境。根据实训项目和学生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通过构建相对科学的实训成绩评价模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和提高其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默会地掌握了课程规定的职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用人单位也可用考核评价体系正确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样学生也可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了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训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完善和发展,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淘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崔怡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3]罗通兴.用模糊数学评定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成绩[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张竹梅.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对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