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视发行公司工作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校企联手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资深的影视导演、编剧、摄像师、影视剪辑师、影视特效师、企业负责人等兼职教师组成。集合了6名资深院校专职教师及行业专家,作为团队专兼教师的中坚力量,代表了广西数字艺术设计领域一流水平,引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紧跟市场发展前沿。团队现有教师14名,其中专任教师7名,兼职教师7名。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3名,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为1:1,是一支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兼融合的优秀教师团队。这支由校企联手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成为此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导力量,参与了“二校、一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实施。
2 校企合作构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从2000年新专业创始起,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体现公学结合的“二校、一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电脑艺术教学团队与广西南宁瑞宝麒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广西天高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柳州蓝海国际集团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发设计出体现工学结合的“二校、一企”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学习实训2年,校外企业顶岗实习1年,每门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学与做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专业课程的实训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学生第三学年实施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为1年,带队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同时,协助企业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企业利用自己的生产和技术优势,安排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根据需要聘用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校企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实训实纲,开设的企业课程及工作表现、业绩成果等综合考核评价的办法和标准,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至少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学校与企业一起共同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能胜任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并具有发展潜能的高技能人才。
2.1 “二校、一企”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实训教学模式
根据电脑艺术设计领域岗位要求,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与企业共同设计了行业认知、核心课程生产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训项目。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实施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项目训练到综合项目训练的原则,按技能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地组织实施,专业实施“四阶段、四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由认知实训、非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组成。“二校、一企”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训为校内学习实训2年,顶岗实习1年,生产性实训教学全部在校内公司、实训基地完成。生产性教学在企业完成。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实施安排如下表所示:
表1 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实施
2.2 “二校、一企”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顶岗实习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通过与广西南宁瑞宝麒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广西天高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柳州蓝海国际集团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与企业一起共同制定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企业一起制定学生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办法与标准等,共同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
2.2.1 顶岗实习安排
顶岗实习安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员安排阶段:①宣讲实习管理制度、实习的意义、主要内容和组织安排意见,召开动员大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②联系实习单位,组织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面试,落实实习岗位;③自找单位实习的学生办理《双向选择实习单位》的审批手续;④落实实习单位;⑤签订实习协议书;⑥组织企业行业专家集中授课;第二阶段,顶岗实习阶段:①与企业一起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定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在企业单位顶岗实习;②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定期、不定期检查实习现场,通过检查学生的实习日志、召开学生座谈会、与实习企业指导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③撰写实习业务工作总结和思想工作总结;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顶岗实习结束后,返校总结交流实习成果与经验。向指导教师提交顶岗实结、顶岗实习日志、设计及施工项目相关材料。参加不及格课程清考。
2.2.2 顶岗实习考核
顶岗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的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以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为主。评定成绩从实习现场表现、实习作业完成情况两方面综合考核。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
2.2.3 顶岗实习制度保障
专业与企业一起管理,制定有《艺术工程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艺术工程学院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责任书》、《顶岗实习日志》、《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学生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学分制与成绩评定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文件。
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3.1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效
2006年,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广西优质专业,同时成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基地;2007年,影视动画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校内动漫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8年,艺术工程学院成为国家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授权合作院校,标志着艺术工程学院成为广西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成为中国残联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的长江新里程计划高科技助残就业重点项目的培训基地;2009年,《三维动画》获自治区精品课程,同年也同时荣获艺术教指委精品课程;共获省部级八项科研成果;《三维动画》等八部教材出版发行;学生作品获37个国内外大奖奖项;校企合作76项商业项目。2012年末,签约由国家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及北京电影学院共同主办的“百校百城”项目,加入全国首批签约的8所高职名校的行列,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融入日常教学、实训、毕业环节,共同演绎打造百集大型动画及影视系列片《古城漫游记》,全力推进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校企共育人才成效
电脑艺术教学团队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发设计出体现工学结合的“二校、一企”人才培养方案。近三年来,培养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历届毕业生,理论基础好、实践创新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8%。质量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优秀率达96.5%。“专业技能、吃苦耐劳、敬业肯干、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评价优秀率都达97.5%。
【参考文献】
篇2
2007年2月,我市被中央文改办明确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新增试点地区。2008年初,我市被中央文改办确定为工作联系点。2009年5月,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代表中央文改办亲自到我市督查;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再次到我市调研督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三次来我市调研,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去年12月21日,常务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与省文改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签订了《2010年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责任书》,明确规定了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指导与鼓励,为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在组织保障,同时,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使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夯实硬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文化馆、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筑面积余平米的图书馆投入用。目前正在图纸设计和规划;投入万元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中,每个文化站配置了万元的内部设施,安装乡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文化信息共享设备。投入万元的村等家农家书屋已经全面完成,购置书橱,配送书报刊、光盘等读物。市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督促检查文化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
(三)精心策划,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为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遵义市汇川区在国庆节前将对所辖镇、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开展文艺下基层演出。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将文化送到基层,送到群众中去,宣传遵义市委、市政府推进“一建双创”、着力打造“六大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由遵义市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市文联联合主办,遵义市杂技协会、遵义市曲艺家协会协办的“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到达习酒公司,为习酒公司员工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2010年组织了遵义绿茶博览会文艺演出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消防、关注消防”的良好态势,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消防支队联合市群艺馆曲艺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消防进社区、共建创和谐”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等活动。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等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场。组织策划了书画展览活动,与举办了春节“”。积极辅导县直单位、企业开展机关文化企业文化,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三下乡”活动,全年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场,活跃了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攻坚克难,加快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
.报社宣传与经营分开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日报社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党报党刊宣传与经营分开、事企分开的改革要求,将广告、印刷、发行、网络媒体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今年5月10日,日报社剥离组建的遵义天泰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浮嘉报刊发行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在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其中重点改革单位印刷厂名职工全部转变身份进入公司工作,已初步完成清产核资和工商登记,正在协调新建厂址土地、转制后职工养老保险等有关事宜。
市文工团“剥离重组、整体划转”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按照“区别对待、一团一策”的改革原则,对市文工团实行“剥离重组、整体划转”的模式进行改革。将市文工团原土地资产剥离组建国有文化企业,同时以土地评估价作为股份,引资组建“市文化艺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歌舞艺术、影视娱乐、出版物交易、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目前公司招商引资和注册登记工作已完成。原市文工团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整体划入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群艺馆的工作得到了加强。今年8月整合的市群艺馆在参加全省“多彩贵州”小品大赛活动中获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团馆”整合后活力得到显现。
市电视台、市电台制播分离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去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后,市文改办与市广电局认真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明确改革目标,制定了《市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方案》、《市人民广播电台制播分离改革方案》,经多次修改后,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市委常委会审定通过,进入实施阶段。
2007年7月,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由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公司员工728人由事业身份全部转变为企业身份,在全国全省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为全省网络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杂技团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实施转企改制。按照文艺院团的改革要求,结合市杂技团实际,分两步推进市杂技团转企改制。第一步,组建“市杂技歌舞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将杂技团所有人员划入公司,按企业体制进行管理;继续保留“市杂技团”的牌子和原在职在编人员事业性质身份。第二步,待时机成熟时整体转企改制,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注销市杂技团事业法人单位。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迈出重要步伐。为把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制工作落到实处,市文改办从今年初开始,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调度,深入到区、市、县所属电影放映公司(电影院)进行调研,与单位职工进行座谈,深入了解职工思想状况,讲解改革政策。经过市、县(区、市)两级努力,目前区电影公司改革方案初步形成,电影公司改制方案已经县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川剧团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闯出大市场。川剧团坚持“走改革、闯市场”的路子,通过组建大策划文化传播公司,与剧院整合资源,实现了川剧团的人才优势和剧院的场地优势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化资源的潜力,调动了人力资源的活力,小剧团闯出了大市场。该团打造的红色精品舞台剧《》先后走遍了重庆、四川、云南、上海、江西等九个省市,总行程已超过10万公里,全国巡演累计达600余场,创造了单个红色剧目演出场次的最高记录。同时,该团投资380万元打造的《娄山关月》获2009年度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志在阅评川剧团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光明日报可就小剧团创出大市场进行深度报道,发动演艺界参加讨论”。目前,该剧团正在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方案,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县级院团的发展路子。
2、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
市图书馆、纪念馆、市群艺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制定了岗位设置管理方案,通过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启动。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市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体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改革的相关工作,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文改领导小组研究讨论,现已形成《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待上报市长办公会审定。
(五)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1、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我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由市县两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实施。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统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负责具体工作。二是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及培训相关业务。三是定期督导,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区(市)比照市里做法开展工作。目前,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进入正常程序。
2、《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入评审阶段
我市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拟定全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邀请了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有关专家编制《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多次到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市)就文化资源及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目前已完成送审稿,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定,拟在2010年10月下旬进行专家评审,预计整个工作将于今年11月底结束。
3、是围绕文化、国酒文化、茶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等支柱产业设立了150万元文化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纪念馆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之路,贷款2.19亿元购买了17000多平方米的街,组建了旅游集团公司,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规范经营,文化市场整治与繁荣并举
抓管理、促繁荣,努力打造健康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始终严格遵循“净化窗口、把好关口、堵住源头”的原则要求,规范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守“三条底线”不放松。全年共出动检查人次,检查网吧家次,检查图书、音像、印刷企业等经营单位家次,娱乐场所家次。依法取得无证经营地摊、游商家,收缴盗版图书本,音像制品张。立案查处违规经营网吧家,罚款元。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秩序,推进了我市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就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贵阳、安顺、毕节相比,进展缓慢,离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问题:
1、文化工作队伍人员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2、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有限,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受到制约;3、基层文化工作较为滞后,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4、文化市场执法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一方面要以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为重点,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养一批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文化企业,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着力深化内部改革,转换内部机制,进一步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劳动保障等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和平等竞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竞争激励机制。
(二)稳步推进县级文化体制改革
县区文化体制的改革要排好“路线图”,列出“时间表”,重点抓好四个环节积极稳妥实施,即抓好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抓好行政执法类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抓好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抓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
(三)着力推进市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篇3
传媒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所谓传媒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媒介实体所形成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广告业、网络业等几大产业。在传媒产业集群中,由于大量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这些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竞合关系。传媒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竞争自强化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可以形成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北京CBD地区和湖南长株潭地区等区域的传媒产业已出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
广西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广西共有图书出版社8家,音像电子出版社6家,报纸71种,期刊184种,出版物交易市场3个,新华书店93家,出版物发行网点4196个,各类印刷企业4253家,光盘复制企业3家,磁介质复制企业1家,广播电台9座,电视台8座,广播影视制作机构68家,数字报纸14种,电子书超过8000种,传媒集团5家。
2009年,广西传媒产业稳步发展。全区报刊业总收入11.6亿元,实力在我国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南国早报》期发行量30万份,年广告经营额2.39亿元,列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08-2009百强排行榜:全国都市报30强》第27名。广西图书出版能力在我国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在全国居第9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产值达20.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亿元;区内8家图书出版社共实现生产码洋17.55亿元,销售收入7.7亿元,利润1亿元。接力出版社被评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其低幼类图书在全国554家出版社总排名中居第50位,在全国31家少儿出版社中位居第2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进入中国出版50强,在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排行榜中居第8位,在地方大学出版社中列第1位。漓江出版社在全国41家文艺出版社中名列第5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全国311家最具成长性出版社排行榜中列第19位。全区印刷复制产业总产值达70亿元,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7家,上千万元的有110家。全区出版物发行销售码洋约41.88亿元,其中全区新华书店系统销售码洋24.88亿元,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利润3900万元。全区共出版音像制品263种,复制129.26万张(盒),出版电子出版物35种,复制1195.5万张。全区广播影视业总收入31.81亿元。其中,广电网络收入突破10亿元,广西电台广告收入5029万元,广西电视台广告收入60064万元。全区电影市场逐步发展,电影票房为7700万元。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40多万户,其中城市数字电视用户278万户,付费数字电视收入1381万元。广西卫视的《寻找金花》和《时尚中国》栏目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螺号》节目多次获全国优秀广播栏目奖。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冰雪同行》,获得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第二十七届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奖。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资产总额7.24亿元,净资产6.19亿元,经营收入5.12亿元。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产值20.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亿元。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为25.77亿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资产3.5亿元,年发行码洋6亿多元。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固定资产1亿元,年产值超4亿元。
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
当前,要实现集群化发展,广西传媒产业面临着市场机制、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市场机制制约。2006年底,广西电影制片厂完成了转企改制。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区内108家原属事业单位的新华书店、9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但广西目前还没有成立广播电视集团,广西各地市的传媒经营单位大多也保持传统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由于已转制的传媒企业转制时间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离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众多的未转企传媒经营单位,广西传媒产业的整体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建设尚有较大差距。一些传媒企业还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主体,不少传媒资源配置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如广西目前所组建的传媒集团基本是在行政方式推动下,按照同行业、同区域范围组建的。同时,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也较为突出,产业秩序有待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传媒大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
产业规模制约。规模扩张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纬度,是形成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结构生产力的保证。目前,广西传媒产业一方面是产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除了图书出版产业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在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中均名列第一位,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外,广西传媒产业中其他产业在全国都属落后水平,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广西传媒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规模不大。如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目前最大,种类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报业企业,拥有8报3刊3网13公司1工厂,拥有7.24亿元的总资产,其3亿元的年广告经营收入占广西报刊的80%以上,在广西报业可谓一家独大,但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2.06亿元的年广告经营收入、39.62亿元的年营业总收入相比差距仍非常大。
产业结构制约。目前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存在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一是企业空间布局分散。从形式看,在某些地区存在大量同类企业,但实际上这些企业通常在地理空间上是相对分散分布的,地理位置集中程度还相当有限。如广西报纸出版地主要集中在南宁,而广西印刷产业无论是企业的总数量,还是其中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数量居前四位的都是南宁、玉林、桂林和柳州,但是这些企业在当地的分布并不是相对集中在某一区域的。二是企业间分工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大部分传媒企业仍处于孤立的、自发的状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小而全”现象非常突出。三是产业链结构普遍不完善。广西传媒企业的产业链普遍较短,纵向产业配套还很不深入,产业链结构横向演进速度缓慢,依托内容产品的跨媒体、跨行业的多种经营尚未全面展开,缺乏多元化的赢利渠道,因而增长缓慢,抗风险能力弱。
产业技术制约。一是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传媒企业竞争力主要依赖于初级要素。目前,广西新闻出版、印刷、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化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传媒企业人才匮乏。以广西印刷业为例,截至2008年底,共有从业人员近5万人。在所有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师仅有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不到万分之二;技师115人,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千分之三;高级工185人,中级工877人,中高级工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7%。员工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三是技术创新层次低、技术升级进程缓慢。广西传媒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普遍较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尚有很大差距。如广西期刊数字化发展目前仍没有实际的动作。
转贴于
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
受上述因素的制约,广西传媒产业内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能力,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从而影响了产业的竞争力。借鉴我国一些地区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广西传媒产业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深化传媒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理顺传媒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同时,不断创新传媒管理手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实现管理转变,努力提高传媒行政管理效能。其次,要加快市场主体建设。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经营性传媒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已经转制的,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国有传媒企业要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次,要推进传媒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加大对传媒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既要积极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传媒产业领域,又要拓宽各类传媒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优先引导和扶持一批符合国家传媒产业政策、公司治理较规范、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传媒企业上市,从而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加快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第一,要制定和落实传媒产业政策。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广西实际,设立区、市级两级传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信贷支持等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要加强传媒产业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传媒产业立法进程,制定符合广西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地方性传媒产业法规,建立健全广西传媒产业法规体系。同时,以加强市场监管为手段,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传媒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第三,要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要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逐步完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传媒产业要素市场。产业要素市场,有利于加快传媒产业集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不利于市场培育完善的各种障碍,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传媒市场体系。要搭建传媒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序、有效流动的交易平台。培育发展传媒市场中介机构,提高传媒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要素活力,激活要素潜力,促进生产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开展人才教育与培训,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产业集群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调整传媒产业结构。结构是产业集群生产力的重要来源,是实现产业集群功能的载体。推进广西传媒产业结构调整,将有利于推动广西传媒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成集约型增长。首先,优先发展内容产业。要以提高内容创意和生产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内容创作、生产和经营机制,重点发展平面传媒业、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等内容产业。其次,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充分运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延伸产品和服务领域,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比如,建设以媒体资源中心为核心的广播电视传媒业平台,以开拓广电产业新的增值服务体系。再次,加快传媒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广西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有计划地建设诸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数字出版、版权创意、动漫等传媒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促进各种传媒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提高传媒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促进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壮大传媒龙头企业品牌。龙头骨干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带动力量,也是创名牌的重要载体。传媒龙头企业的培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做大做强现有传媒龙头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传媒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升现有传媒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引导产业集聚。当前,要加大扶持已成立的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和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要让优势资源逐渐向这些优势集团集中,进一步发挥优势集团的带动作用,从而带动相关企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发展,形成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二是注重培育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加大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广西传媒企业要充分发挥已有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品牌结构的提升和品牌战略的延伸。如不断拓展“师大”、“接力”等出版品牌的延伸,继续做大做强“金花”、“时尚”和“东盟”等卫视品牌。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整合区内丰富的传媒文化资源,创出具有广西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边疆特色的区域新品牌。
参考文献:
1.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群集与能量积聚》,《新闻大学》,2006(3)。
2.邹迎九:《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生成与优化》,《东南传播》,2010(4)。
3.李建平:《广西文化发展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广西年鉴社:《广西年鉴:2009》,广西年鉴社,2009年版。
5.广西新闻出版局:《广西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广西新闻出版局网站。
6.陆一:《以区位优势强健广西新闻出版业》,《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5月13日。
7.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2009年全区广播影视总收入突破30亿元》,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网站。
8.汪景然:《广西厂:多种产业开发迈上新台阶》,《中国电影报》,2010年2月25日。
9.广西日报:《广西日报社60年间标志性事件》,《广西日报》,2009年12月3日。
10.甘宁:《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广西酝酿出版传媒集团上市融资》,《南国早报》,2010年2月3日。
11.甘宁:《广西新华书店喜迎60华诞》,《南国早报》,2009年12月10日。
1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关于我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网站。
篇4
随着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型文化形态正以其内容及交流方式的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影响并改变着国内1.37亿网民的文化生活。专家认为,对传统文化“隔离一代”的出现、网络文化消费的单一等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
网络文化新形态凸现三大特性
在学者眼中,网络文化通常是指网络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表现出的精神性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新闻、动漫、网络视频和音乐、网络文学以及论坛等。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网民人数达到1.37亿,占中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
专家认为,网络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三大独有特征:
其一是网络文化具有体系的开放性。曾专题研究过网络文化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钢认为,网络文化融合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征,人类的文化交融将在网络中得以实现。同时,由于信息在网上的自由流动,也使网络文化成为“不设防”的文化形态,关注文化扩张、文化入侵、文化安全正被提上日程。
其二是网络文化内容具有动态性。由于网络信息更新与传递迅速,各种风俗时尚与社会热点不断发生变动,网络文化具有不可控性。据上海市互联网研究中心调查,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动员力”的不可控性。在全国每年发生的约7万起中,有规模并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几乎都同互联网有关。
此外,主体的自由性也是网络文化一大特征。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良海说,网民是网络文化主体,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创作自己的文化成果,加之自己的虚拟身份,其文化活动不像在现实中那样受到过多限制和约束。
在国内,网络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人们对其依赖性已超过了影视、文艺、书本等任何传统文化载体。2006年12月,台湾地震引发海底电缆中断,造成许多海外网站无法登录,特别是MSN用户等客户的反应之大前所未有。
网络打造“隔离一代”
由于网络文化的出现,代表传统文明的许多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正在被颠覆,这是关注互联网人士的一致看法。
“-O-妈妈咪呀,妈妈咪……T_T……-_-^今天一天,我居然碰见这家伙三次。T_T孽缘!”这不是古代文化遗址中的神秘“符号”,也不是电脑出错时产生的乱码,而是正规出版物中的文字,摘自韩国作者“可爱淘”的网络小说《狼的诱惑》。在长春市同仁购书中心的销售架上随手翻看,发现内容中有符号语言的书籍非常多,如《泰迪男孩》、《我爱FOX》、《单眼皮的鱼》等,有的图书还附有“网络语言小词典”。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韩非认为,网络“符号文化” 是对传统语言文学的一种挑战。
在网络文坛,亦玄亦幻的网络小说流行一时,其内容与写作手法都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文学的创作。2005年,玄幻小说《诛仙》的作者以100余万册的惊人发行量,一跃成为文坛红人。2006年世界杯期间,《和美女同事电梯被困一夜》的网络小说作者赵赶驴进入百度人物风云榜前50位,网上还传出“除了世界杯,就看赵赶驴”的说法。在许多书店推出的每月畅销书榜单中,排进前20位的总有几部网络小说。
上海市新闻办副主任徐世平认为,由于网络文化的颠覆效应,正打造一批传统文化的“零接触群”,而这些传统文化的“隔离一代”多为年轻人。上海市新华街道居民张志清说,年青一代看报纸越来越少,甚至都不能安分地守在电视机前,而是更喜欢根据自己的口味在网络上寻找文化消费品。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钢认为,网络文化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化的生产者,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从理论上讲,1亿多网民都属于这两大群体。此外还有无法统计的网络文化间接消费者。在生产者中,以安妮宝贝等为代表的70年代后的欲望叙事和以韩寒为代表的80年代后的反叛叙事,正在引领并占据网络原创的主流,对传统文学“叫板”。网络热门作家赵赶驴27岁,2006年获得新浪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总冠军的林千羽年仅20岁。
专家指出,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颠覆正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最近有一款叫“人品计算器”的软件在网上流行,如果把“雷锋”输入,网上就会告诉你雷锋的人品得分。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在网上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小英雄潘东子成了一个整天做明星梦的富家子弟,父亲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恶霸地主胡汉三成了青年歌手大赛的评委。木子美日记、芙蓉姐姐现象等网络文化更在颠覆传统文化的同时,颠覆了人们的道德标准,混淆了是非价值观念。
消费单一,“麻将效应”令人担忧
专家发现,绝大多数网民网络文化消费单一,互联网在他们手里成为一种接发信息、恶搞成风的娱乐工具。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字显示,24岁以下年龄段上网人数占网民的比例超过一半,网民结构极不合理。由于这一年龄段网民网络文化消费多以娱乐为主,导致网络使用过于简单,降低了互联网的利用效率。因此,国内娱乐互联网的发展遥遥领先于商务网及政务网、企业网。
北京市从事网络经济研究的学者王旭辉说,网络沉溺是网络文化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倾向。网民一旦上网就不会主动离开,游离于正常生活工作之外,生理与心理健康受影响。
专家们说,互联网比麻将更可怕的影响还在于,它让一些年轻人变得懒散与迟钝,不需要再苦思冥想,不需要记很多知识,需要时就可以上网查找,工作总结、论文甚至情书都可以从网上下载,成为一代“空心人”。
提高文化供给能力
加强产品自主创新
浙江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吴锦良教授认为,网络文化急需加强内容建设,从而解决主流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
吴锦良说,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不能仅依靠“堵”,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网民必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寻求其他信息来源。主流文化产品的增多,会满足多个层面的社会文化需求,需求带来供给,供给又带来消费者,网民的结构随着供给的变化,也会更加丰富多样。
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新华认为,目前国内网络的基础建设相当先进,而不少网站还“虚有其表”,关键在于缺乏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成为网络信息的最大提供者,比如及时重大政策、政务信息等。
上海市新闻办副主任徐世平说,提高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需要培养、扶持、壮大互联网民族企业。整个互联网领域有60万个、数万个赌博类网站,英文信息仍是互联网的主流,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网站仍是网络文化的价值主流。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认为,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中文虽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互联网语言,但中文网络资源只占全部网络资源的10%左右,与英语资源80%以上的占有率相差甚远。国内缺乏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互联网企业,高品质网络文化内容绝大多数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在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和网络音乐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庹祖海说,扶持民族网络文化产业,首要的一点就是尽快使网络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畅通起来。这几年来,我国的互联网产业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其实主要是依靠国外的风险投资大规模进入,如国际著名的投资基金IDG已经在国内投资了数百家互联网公司。
引导网络文化消费取向
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