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计算机技术毕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算机技术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计算机技术毕业论文

篇1

传统的磁存储、光盘存储容量继续攀升,新的海量存储技术趋于成熟,新型的存储器每立方厘米存储容量可达10TB(以一本书30万字计,它可存储约1500万本书)。信息的永久存储也将成为现实,千年存储器正在研制中,这样的存储器可以抗干扰、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蚀。如是,今日的大量文献可以原汁原味保存、并流芳百世。

新型计算机系统不断涌现

硅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硅技术越来越近其物理极限,为此,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计算机从体系结构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革命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在21世纪走进我们的生活,遍布各个领域。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基础上开发的,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

量子计算机中数据用量子位存储。由于量子叠加效应,一个量子位可以是0或1,也可以既存储0又存储1。因此一个量子位可以存储2个数据,同样数量的存储位,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比通常计算机大许多。同时量子计算机能够实行量子并行计算,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个人计算机的PentiumⅢ晶片快10亿倍。目前正在开发中的量子计算机有3种类型:核磁共振(NMR)量子计算机、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离子阱量子计算机。预计2030年将普及量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即全光数字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连,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

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光计算机的“无导线计算机”信息传递平行通道密度极大。一枚直径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光的并行、高速,天然地决定了光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超高速电子计算机只能在低温下工作,而光计算机在室温下即可开展工作。光计算机还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错时,并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光计算机已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1000倍。科学家们预计,光计算机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高科技课题之一。

生物计算机(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计算机的转换开关由酶来充当,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处于不同状态时可以代表信息的有或无。D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相当于存储的数据,DNA分子间通过生化反应,从一种基因代玛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反应前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出数据。如果能控制这一反应过程,那么就可以制作成功DNA计算机。

蛋白质分子比硅晶片上电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甚近,生物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维速度快100万倍。DNA分子计算机具有惊人的存贮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DNA计算机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由于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生物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生物活体相联。预计10~20年后,DNA计算机将进入实用阶段。

纳米计算机

“纳米”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纳米等于10[-9]米,大约是氢原子直径的10倍。纳米技术是从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现在纳米技术正从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起步,把传感器、电动机和各种处理器都放在一个硅芯片上而构成一个系统。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不过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纳米计算机不仅几乎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

目前,纳米计算机的成功研制已有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惠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已开始应用纳米技术研制芯片,一旦他们的研究获得成功,将为其他缩微计算机元件的研制和生产铺平道路。

互联网络继续蔓延与提升

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Internet在过去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一种技术能像Internet一样,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使之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可从Internet中获得各种信息。

回顾一下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就可以感受到互联网普及之快。近三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我国互联网络状况的调查表明我国的Internet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2000年1月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为350万台,2001年的统计数为892万台,翻一番多;2000年1月我国上网用户人数890万;2001年1月的统计数为2250万人,接近于3倍;2000年1月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48575,2001年1月的统计数为122099个,接近于3倍;国际线路的总容量目前达2799M,8倍于2000年1月的351M。

人们已充分领略到网络的魅力,Internet大大缩小了时空界限,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共享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被事实一再证明,被世人逐步接受。

在未来10年内,建立透明的全光网络势在必行,互联网的传输速率将提高100倍。在Internet上进行医疗诊断、远程教学、电子商务、视频会议、视频图书馆等将得以普及。同时,无线网络的构建将成为众多公司竞争的主战场,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无线接入随时随地连接到Internet上,进行交流、获取信息、观看电视节目。

移动计算技术与系统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新的业务和应用不断涌现。移动计算正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随时能够交换和处理信息所提出,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移动计算包括三个要素:通信、计算和移动。这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移动计算概念提出之前,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很长时间了,移动计算是第一次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通信系统的容量可以通过计算处理(信源压缩,信道编码,缓存,预取)得到提高。

篇2

现今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都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软件中,势必大大增强GIS信息的表现能力,扩大GIS的应用领域.那么怎样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GIS软件中呢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设计:其一是怎样将多媒体数据溶于GIS数据库中,并保证提供GIS软件的双向检索及各种分析功能;其二是在应用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下就这两个内容及其应用前景谈谈我们的看法.

1多媒体数据的有效管理

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多媒体数据有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媒体播放之前,将其数字化到数据库当中,播放时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另一种是播放时,边生成边播放.而GIS软件中的数据库又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即我们可根据媒体数据的特性或应用软件的要求将多媒体数据分别溶于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中.

1.1GIS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1.1.1GIS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目前,多数GIS应用软件所能描述的空间目标都是静态的,实际上,很多GIS所要表达和研究的空间目标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GIS研究者已广泛关注能对时空过程和时空目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时态GIS(temporalGIS).时态GIS的组织核心是时空数据库,即设计一个合理的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立时态GIS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能支持时态GIS产品的时空数据模型,一但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有所突破,不仅能解决时态GIS的应用问题,还将解决空间数据库中动画数据的管理问题,即可通过使用动画技术来实现在屏幕上动态播放时空过程.如动态显示卫星云图的变化情况、地壳变动情况、森林沙化和城市化情况以及海岸或河滩的侵蚀或淤积变化情况等.

有关时空数据模型,张祖勋[1]提出使用分级索引方法来对基本修正法进行改进.这种方法就是不存贮研究区域中每个状态的全部信息,而只存贮某个时间的数据状态(称为基态)以及相对于基态或邻近状态的变化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级索引,以便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时空过程的数据.

要使用这种建索引的基本修正法,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建立索引;另一个是如何设计用来描述两个状态变化量的差文件.

关于建索引的问题,笔者认为:基态,亦a,b,c,d分别表示时态GIS的4个时期;T.时间轴;t0,t1,…,tn分别表示时态在GIS某个时期的n+1个时态,其中tn为基态,即“现在”时态一次数据状态——“现在”时态总是变化的,每产生一个新的现在时态,就应生成一个现在时态与前一次时态的差文件,同时根据现在时态所处的时间位置来决定是否产生新的索引差文件.以四叉树为例,如图1所示,当n为2i(i=2,3,…)的整数倍时,就需产生tn-2i~tn的索引差文件.相应地为了减少索引差文件所占的存贮空间,而又不影响对任一时态的检索速度,可将tn-2i+1~tn-2i的索引差文件删掉,所删的索引名文件个数正好比新建的索引差文件个数少一个.

关于差文件,笔者认为在设计中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由于差文件是通过对两个时态的目标信息进行异或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差文件包含有两类目标信息:一类是前一时态有而后一时态无的目标信息;另一类是前一时态无而后一时态有的目标信息.为了能根据差文件快速、连续地由一个状态到过去另一状态或最近另一状态进行检索,应在差文件中将这两类目标信息予以标识区分.(2)两个状态之间目标变化应是有对应关系的,即01(目标从无到有);10(目标从有到无);1N(目标从一个变成多个);N1(目标从多个变成一个),以及目标空间信息无变化,属性信息有变化;目标局部空间信息有变化等.为了能进行快速检索,在差文件中应将两类各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予以标明,当然,这会增加差文件生成过程的复杂性.(3)和所有地图数据库模型类似,差文件也由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组成,差文件中应将每个目标这3种信息之间的关系予以标明.

1.1.2GIS属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有些G

IS的应用中,认为多媒体数据是一种特殊的专题属性数据.怎样选择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模型,使得既能遵循其自身特点,又能有效地建立起它与空间数据的联系,是多媒体技术在GIS应用中的关键所在.

目前,多数GIS属性数据库使用的是关系模型.为能将关系模型应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中,就必须对现有的关系模型进行扩充,使它不但能处理格式化数据,也能处理非格式化数据.杨学良[2]就这个问题提出了3种技术策略:将多媒体数据文件名作为关系中元组某列(或属性);将每个元组作为一个完整文件保存;元组中存贮格式化数据以及非格式化数据的引用项,而非格式化数据单独存贮.

对比这3种技术策略,第一种技术策略方法简单、容易实现,适宜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播放.第二、三种技术策略虽然能够实现并发控制和恢复,以及实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的应用,但由于此两种技术策略将每个元组所对应的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和多媒体属性混在一起,这既增大了应用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又不利于那些只需使用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的一些应用的实现.为此,我们认为,在第一种技术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属性项,用于存放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当我们需要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特殊应用时,可根据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操作.

1.2GIS区域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

多媒体数据生成的另一种方式是在GIS应用中,边统计、分析运算,边生成结果数据——多媒体数据.

1.2.1空间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空间分析是一组分析结果依赖于所分析对象的位置信息技术[3],因此,空间分析要求获得目标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描述两方面信息.空间分析主要有:地形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为了能更清楚地表示上述一些空间分析的结果,我们可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所谓虚拟现实[4]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使用者通过专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可用虚拟技术来观察地形分析或网络分析得到的空间效果,使用者可用交互操作的方式来控制自己与观察对象的角度、距离以及光照等,使观察对象随使用者的操作而动态旋转.此时以动画形式显示的媒体数据随使用者的操作产生并显示.

1.2.2统计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统计分析就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区域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统计特征值、研究两种或多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关分析,通过一组实际观测数据分析系统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回归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

为了更加形象化,我们可以将数理统计结果以直方图、曲线、曲面或区划图表示,甚至可以将重要的部分以醒目的颜色、特殊的符号或闪烁的显示形式来告诉使用者,还可以配上解说词,以增加系统的感染力,而表现这些现象的媒体数据是在统计分析之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并播放的.

2GIS应用系统中多媒体功能的实现

在GIS应用软件中进行多媒体功能实现,首先是受GIS应用软件自身开发平台的限制.多数情况下,GIS应用软件的多媒体开发平台宜选择编程语言,如VC++,VB或BC++等,以利于和GIS应用软件相结合.一旦多媒体开发环境确定下来,那么怎样实现区域分析中多媒体功能

2.1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播放

由前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存贮的多是各期间的时空数据,这些数据的结构与MCI所能接受的多媒体文件格式RIFF(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t)不同,所以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调用MCI函数和API函数,必须根据时态GIS的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一个相应的动画播放程序来实现动态显示功能.

下面简述动态显示时态GIS中ti~tj状态的算法步骤(0≤i≤j≤n,其中n为现在时态).(1)由基态开始检索各索引差文件直到生成ti状态信息.(2)显示ti状态信息.(3)根据ti差文件,擦除ti状态有而ti+1状态无的信息,显示ti状态无而ti+1状态有的信息.(4)i+1i.(5)当i<j时,转(3);否则结束.

字4

如果用上述算法来实现动态显示时空过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设计.首先,在(1)步骤,从基态开始,逐级逐步检索,每检索到一个状态差文件,就需根据差文件来生成该状态信息,直到ti状态处;其次,在(3)中,需要用到动画技术,擦除前一状态信息实质为恢复该处显示内容,而显示后一状态信息之前,需保存后一处信息内容,再予以显示新状态信息.

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媒体数据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简单播放;另一个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对于前者,只要使用MCI函数或API函数按属性数据库中其他属性的要求进行播放;对于后者,这就要求程序员熟悉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RIFF,根据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通过调用多媒体文件输入/输出函数来实现多媒体的播放、编辑、拮取以及同步控制等操作.

3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前景

(1)实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GIS一改为用户管理提供单一的图表、数据信息形式,而在管理空间信息的同时,对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播放,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表现能力.(2)家庭教育和个人娱乐.将多媒体和GIS溶于一身,会丰富教育、娱乐软件的内容及表现手段.比如有关地理、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软件和娱乐软件的设计.(3)销售和演示信息系统.GIS和多媒体技术合为一体的这类系统会比以往的信息系统更具有表现力.比如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系统,既能表明所售住房的空间位置,又能从中检索其住房环境及内部结构,而且可以动态地删去当天已售出的房子,给出不同价格等;旅游导游系统,可以在为观光游客制定导游路线时,就能对不同地方的景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会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推动信息社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祖勋.时态GIS数据结构的研讨.测绘通报,1996,(1):19~21

篇3

4: 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nextpage]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 丹青 等 《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 kyas 《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篇4

1.2学生对母校专业教学改进建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主要为:网络管理员、网站编辑、网络调试、运维工程师等职位。学生就业岗位基本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符。但通过对学生回访同时结合麦可思报告可以发现,学生对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专业核心课程满足度不够。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加大实践教学,教学内容要和实际应用深度接轨。

1.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1.3.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评价

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能吃苦;基本功扎实;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强;可塑性很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的同学到就业单位后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整体比较满意,同时对学院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教学给予了肯定。

1.3.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跟踪调查中用人单位也反映了较多的问题,主要是:

1)知识技能与企业实践有些脱节。

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技能与企业的实践还是有些脱节,具体体现在专业课教学各环节的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方面这种差距就尤为明显。企业建议教师对学生加强就业教育,解决学生对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取向,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应在学生入学时就开始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取向、职业发展进行长期的指导和跟踪。

2)非技术性职业素养不足。

有些毕业生心理素质差,承受压力能力差,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只是退缩。有的学生被领导批评几句就哭、就想辞职。用人单位希望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这对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精神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从内心到体魄都能健康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眼前的难题。企业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具有诚信意识,能够踏实、安心的工作。有的毕业生志大才疏不能安心工作,频繁跳槽,用人单位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有的学生刚刚熟悉工作岗位甚至不打招呼地一走了之。如何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能吃苦、业务精、留得住的新时代工作者,是每一个教育者的重大责任。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2.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根据调查反馈信息可以看出,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定位在网站建设和网络组建方向是准确的,学生入职后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学习能满足企业需要,但是发展后劲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及实践动手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1)以企业项目为依据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模式。

根据调研结果,目前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但是如何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序化还应该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以网站建设、网络组建两大方向为主线,要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真正选取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注重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的主体的高尚精神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在“做中学”的整个过程,从开始接受工作学习任务—收集信息资料自学—计划和决策—实施方案—到最后检查评价,学生都是主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过程;教师主要是引导、指导;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中学习如何完成实际工作,学习必要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最后达到掌握基于经验的学科系统化深入知识。学生通过基于项目、团队合作、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享受成功的乐趣,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增强自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被动灌输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积极实行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讲做结合、边讲边做,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除采用常规教学手段外,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将学生延伸到课堂外。采用以综合能力考核为主的成绩评定模式:建立一套以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项目实践能力为考核目标,以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考核为评价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项目汇报、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以及平时考核等,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比重,抓好顶岗实习环节。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真正将实际项目带入课堂,邀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实施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无缝的结合。此外,要建立加强学院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并保证顶岗实习质量。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公共指导,学院应该引导校内指导教师深入到顶岗实习单位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并进行现场指导。利用电话、QQ或其它网络平台随时和学生保持联系进行指导。

3)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就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基本工作能力中重要度最高的能力包括理解交流能力中的有效口头沟通,科学思维能力中的针对性协助等。调查发现核心知识中心理学和销售与营销重要度较高,满足度不够。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能仅依靠专门的学科而应该将其贯穿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组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就业教育也应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大一时,重点放在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大二时侧重学业指导,帮助学生从专业特长出发,尽早确定自己热爱的职业、了解社会需求现状,让学生明白各关键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大三时,重点见习就业心理调整、择业技巧、面试注意事项以及诚信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针对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实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不能仅依靠辅导员和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更应该参与其中。大学3年都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2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建议

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校内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加强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每年都应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另外,教师参与到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聘请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骨干为专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要善于沟通和表达,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承担教学任务。具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与建设、相关教学文件的编写的能力。

2.3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条件配置建议

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更新速度快,而学校硬件配置一般很难满足软件更新对硬件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最好配备笔记本机房、由学生自备笔记本,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少数学生无法自备电脑的问题。实训室的建设、布局要高度模仿今后就业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尽早融入未来职业环境、感知未来职业文化,熟悉未来岗位情况。在实训基地张贴管理制度、专业实训室介绍、实训项目简介等宣传展板,形成良好的实训氛围与育人环境。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而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更好的满足教学要求应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建立融自主学习、自由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教师能够直接将其应用于教学;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资源库的相关功能,很方便的收藏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随时进行自学,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利用这些学习资源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交流平台,教师随时能够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篇5

Java语言是由美国SUN公司在1995年设计的,原是为机顶盒这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但并没有在嵌入式领域得到发展,随着Internet的普及JAVA占领了PC端和Server端,现在Java又回到了嵌入式领域。为了和PC端、Server端的Java相区别,用于嵌入式系统的Java被称为Java2MicroEdition,简称J2ME。

以嵌入式产品的典型——手机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手机软件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只有基本的语音通话服务,其后手机上增加了电话本、短消息和游戏等简单的应用功能,去年又增加了通过WAP方式访问Internet的功能。

现在手机厂商还存在两个普遍的问题:一个是缺乏开放的编程平台,另一个是只能通过WAP方式访问Internet,没有其他方式实现。

通过应用J2ME技术开发手机的应用软件,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首先,Java语言是跨平台运行的,软件开发商可以很容易地开发应用程序,也可以方便地安装到手机中;

其次,J2ME提供了HTTP、TCP等高级Internet协议,Java程序可以自由的访问Internet。

2J2ME结构分析

图1J2ME应用示意图

Java内部分三层,从下到上分别是VM(虚拟机)、Configration(配置层)和Profile(框架层)。

VM负责建立Java虚拟机,解释Java字节码;Configration建立了核心类库,功能少(比如没有UI),主要面向水平市场;Profile建立了高级类库,功能丰富,面向垂直市场。

针对手机内存少、速度慢和IO差的特点,J2ME针对VM、Configration和Profile3层做了特殊的实现:

在虚拟机层,在手机上移植KVM,只需要几百K内存就可以运行;

在配置层,J2ME规定了连接有限设备配置(Connected,LimitedDeviceConfigration),简称CLDC。它适用于有双向网络连接,但是硬件资源有限的设备;

在框架层,J2ME规定了移动信息设备框架(MobileInformationDeviceProfile),简称MIDP。它适用于手机或双向寻呼机。

3J2ME与WAP的关系

图2WAP与手机(J2ME)的关系

J2ME与WAP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而是共存互助。

WAP包括2层内容:一层是无线Internet传输层,针对无线的特点制定了WDP、WTP等等协议;另一层是应用层,也就是WAPBrowser,WAP为了适应低速网络的限制,简化了Internet标准的HTML,制定了WML标准。

那么J2ME在传输层和应用层又是什么呢?在传输层,J2ME提供了一组面向应用程序的高层协议,包括HTTP和TCP(或UDP等),实际的传输可以基于WAP实现,也可以基于其他方式(比如CSD或GPRS等)。在应用层,J2ME提供了全功能的Java开发环境,可以用Client/Server方式来访问Internet上的所有数据。如果需要的话,软件开发商甚至可以开发出HTMLBrowser。

所以J2ME与WAP并没有竞争关系,而是面向不同领域的两套解决方案。如果是面向浏览的应用,比如新闻、天气预报等,可以继续使用WAP方案;如果是需要智能处理的应用,比如email、股票等,就更适合用J2ME实现。

4J2ME中虚拟机KVM

KVM是Java虚拟机;是一个想象中的机器,在实际的计算机上通过软件模拟来实现。Java虚拟机有自己想象中的硬件,如处理器、堆栈、寄存器等,还具有相应的指令系统。引入Java语言虚拟机后Java语言在不同平台上运行时不需要重新编译。Java虚拟机在执行字节码时,把字节码解释成具体平台上的机器指令执行。

KVM由五部分组成:一组指令集、一组寄存器、一个栈、一个无用单元收集堆(Garbage-collected-heap)、一个方法区域。这五部分是Java虚拟机的逻辑成份,不依赖任何实现技术或组织方式,但它们的功能必须在真实机器上以某种方式实现。

5J2ME未来应用

Motorola是J2ME的主要支持者,第一个在手机上移植了KVM,又领导全球手机厂家制定了MIDP规范。日本已经将J2ME开发的手机投入到商业应用,主要是游戏、聊天、证券等交互信息应用领域。

成都华好网景公司最近推出采用J2ME开发的手机地图浏览器,首家实现以J2MEMIDP方式支持Java手机,在OkMap地图服务器的支持下,可对多个城市进行地图浏览、单位查找、街道查找、按类型进行最近目标查找、公交换乘咨询、两点间距离估算等操作。

北京科银京成公司与SUN公司合作推出了基于他们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平台的JAVA虚拟机,并可以实现面向手机和PDA的应用。

美国硅谷一些公司也在国内成立了分公司,专门推广JAVA在手机和PDA等终端产品上的应用。

目前在手机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应用JAVA的产品有:

(1)2001年4月,美国Nextel通信公司宣布推出两款由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JAVA手机,i85s售价为200美元,i50sx售价为150美元。这是美国市场上首先推出的JAVA手机。同时支持WAP功能;

(2)2001年6月底,摩托罗拉公司推出天拓A6288,支持J2ME开发程序;

(3)日本J-Phone公司从2001年7月中旬开始上市两种内置对应“Java”应用软件和3D的数码相机的手机;

(4)西门子公司2001年6月推出一款6688I的手机是世界上首部KJAVA手机,可以下载任何用KJAVA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包括各种游戏软件;

我们预计在未来的两至五年内,大多数新的信息设备将与Internet连接,这将导致用户使用这些设备的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用户无论何时、何地和使用何种设备均可方便地传递网页内容、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

这些新信息设备上网的一个显著后果是比现今的设备更加趋向于可自定制化和个人化。过去的设备有与硬件相关的程序代码。与此不同,现在新的信息设备将允许用户从Internet下载新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来定制设备。

现在已经有一些无线设备厂商正在制造新的蜂窝手机,可使用户下载诸如交互游戏、网上银行、订票系统和无线协作等等的应用程序。

6J2ME开发信息终端技术

目前,信息终端的产品代表就是手机和PDA,但是他们的功能都很有限,随着J2ME的发展,未来的信息终端功能可以无限拓展。

按照J2ME的层次结构,我们分析采用J2ME开发信息终端的技术。

?J2ME中KVM软件平台的开发;

目前,有很多信息终端产品开发商都开发了适用于自己产品的KVM软件平台,也有一些软件供应商采用开放的技术开发面向各类嵌入式产品的KVM平台,结合具体的信息终端再进行二次开发,完成针对具体产品的KVM。

关于KVM软件平台的开发,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为了支持用户和信息终端提出的灵活性的和可定制性的要求,KVM应用平台必须设计成模块化和可缩放化。

其次,随着设备制造商开发新的设备家族,KVM软件平台技术应该提供范围广泛的框架层、配置层和虚拟机,它们针对适应不同的应用程序、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内存,进行过最优化处理。

关于对Internet的访问,在使用KVM应用平台后可以解决:

(1)浏览器方式访问Internet的功能有限;

(2)不能直接访问Internet,需要Gateway过滤;

(3)只显示WML,不能显示复杂格式图形;

(4)在线交易增加服务器负荷,速度慢;

(5)不能访问本地存储区;

?J2ME配置层的应用

在配置层,J2ME规定了连接有限设备配置CLDC,它适用于有双向网络连接,但是硬件资源有限的设备;该层软件的开发主要实现硬件设备的标准配置,随着设备的不同实现不同的配置。

这一层对于用户可见度要低一些,但对框架层非常重要。它针对“水平”市场的需求,定义了Java虚拟机的最小功能集和Java类库的最小集合。在某种意义上,配置层定义了开发者在所有设备上都可以使用的Java特性和类库的“最小公分母”。

?在框架层按照MIDP规范开发的各种API;

框架层针对不同的设备,在配置层的基础上规定了附加的API。为了满足不断更新的令人兴奋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扩充新的Java库类。

?面向具体信息终端的应用程序;

具有J2ME的KVM、配置层和框架层后的信息终端,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目前已经实现的功能包括交互性游戏、聊天、电子邮件、证券交易等;根据我们的分析,未来的信息终端将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具备客户自由定制、功能专用、信息多样等特点。

7结束语

J2ME是专门面向嵌入式并且对资源要求较少的产品的开发工具,尤其适合在无线通信产品上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相信随着无线网络速率的提高,J2ME工具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1]王克宏,等。Java嵌入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SUNMicrosystems。KVM白皮书[EB/OL]/docs/kvm/kvmwp_o_contents.htm,2000-5-19.

篇6

MySysPath:PCHAR;

begin

GetMem(MySysPath,255);

GetSystemDirectory(MySysPath,255);

end;

注:MySysPath为SYSTEM路径

得到程序的路径

ExtractFileDir(Application.Exename);

察看文件是否存在

FileExists(FileName:String):Boolean;

改变文件扩展名

ChangeFileExt(FileName:String)

得到文件的扩展名

ExtractFileExt(FileName:String):String;

如何取得Windows的临时文件目录?

适合版本:Delphi3,2.0,1.0

Windows95&NT都指定了放置临时文件的目录,然而,用户能改变临时目录的位置而不使用缺省的目录。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诉你如何得到Windows95&NT当前的临时目录位置。这个WindowsAPI函数GetTempPath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其函数原形为:

DWORDGetTempPath(DWORDnBufferLength,LPTSTRlpBuffer);

下面的例子示范如何使用:

functionGetTempDirectory:String;

var

TempDir:array[0..255]ofChar;

begin

GetTempPath(255,@TempDir);

Result:=StrPas(TempDir);

end;

备注:临时目录的确定原则:

1,如果有TMP环境变量则临时目录为TMP指定的目录

2,如果没有TMP环境变量而有TEMP环境变量,则为TEMP变量指定的目录

3,如果TMP和TEMP都没有定义,则取当前目录为临时目录

程序不出现在任务栏

一般Windows95运行程序时都会在任务栏上出现按钮,如果你的程序是一个监视程序,那么出现按钮就不是明智之举了。要实现该功能就要在OnCreate事件里利用到API函数SetWindowLong

procedureTForm1.FormCreate(sender:TObject);

begin

SetWindowLong(Application,Handle,GWL_EXSTYLE,WS_EX_TOOLWINDOW);

end;

改计算机名

改变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名字,重新启动后才生效

SetComputerName(''''HelloWorld'''');

控制热启动

要使系统的热启动键(Ctrl+Alt+Del)失效,使用以下语句

SystemParametersInfo(SPI_SCREENSAVERRUNNING,1,0,0);

要恢复系统的热启动键(Ctrl+Alt+Del),使用以下语句

SystemParametersInfo(SPI_SCREENSAVERRUNNING,0,0,0);

临时路径

有时需要Windows的临时路径来做备份等工作,那么就要知道路径在哪,下面的程序帮你忙:

varaa:pchar;

begin

GetTempPath(20,aa);file://返回路径名

edit1.text:=aa;

end;

返回程序执行参数

有关Delphi传入应用程式的命令列参数,请参考以下的说明:

用ParamCount函数取得命令参数的个数:

呼叫ParamStr(0),传回执行档的档名(含路径)

呼叫ParamStr(n),传回第n个参数的内容

procedureTForm1.FormCreate(Sender:TObject);

var

sFileName:string;

begin

ifParamCount>0thenbegin(*有执行参数传入*)

sFileName:=ParamStr(1);(*取得参数内容*)

ifFileExists(sFileName)then

Memo1.Lines.LoadFromFile(sFileName)

else

Application.MessageBox(''''找不到指定的档案'''',''''讯息'''',48);

end;

end;

关闭Windows

控制WINDOWS的开关:如关闭WINDOWS,重新启动WINDOWS等,ExitWindowsEx(UINTuFlags,DWORDdwReserved);是实现这一功能的API函数

首先定义常数

const

EWX_FORCE=4;file://关闭所有程序并以其他用户身份登录

EWX_LOGOFF=0;file://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

EWX_REBOOT=2;file://重新启动计算机

EWX_SHUTDOWN=1;//关闭计算机

运行时给How赋值,让他等于EWX_SHUTDOWN或其他,调用以下语句

ExitWindowsEx(How,0);

关闭外部应用程序

如何在Delphi应用程序中,去关闭外部已开启的应用程序?

下面给出一段在Delphi中关闭"计算器"程序为例:

var

HWndCalculator:HWnd;

begin

//findtheexistcalculatorwindow

HWndCalculator:=Winprocs.FindWindow(nil,''''计算器'''');//closetheexistCalculator

ifHWndCalculator<>0then

SendMessage(HWndCalculator,WM_CLOSE,0,0);

end;

得到执行程序的目录

SysUtils单元中有ExtractFileDir与ExtractFilePath两个类似的函数,用哪一个?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过有以下的差别:ExtractFilePath传回值的最後一个字元是反斜杠"/"。

procedureTForm1.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begin

ShowMessage(ExtractFileDir(Application.Exename));

//ie:c:\temp

ShowMessage(ExtractFilePath(Application.Exename));

//ie:c:\temp\

end;

相同点:如果执行文件在根目录下(如:C:\SAMPLE.EXE)的话,两者的传回值相同,且最后一个字符都是"/"。

使用GetFileVersionInfo得到版本信息的例子

SamplesUsingGetFileVersionInfo?

回答1:

procedureGetBuildInfo(varV1,V2,V3,V4:Word);

var

VerInfoSize:DWORD;

VerInfo:Pointer;

VerValueSize:DWORD;

VerValue:PVSFixedFileInfo;

Dummy:DWORD;

begin

VerInfoSize:=GetFileVersionInfoSize(PChar(ParamStr(0)),Dummy);

GetMem(VerInfo,VerInfoSize);

GetFileVersionInfo(PChar(ParamStr(0)),0,VerInfoSize,VerInfo);

VerQueryValue(VerInfo,''''\'''',Pointer(VerValue),VerValueSize);

withVerValue^do

begin

V1:=dwFileVersionMSshr16;

V2:=dwFileVersionMSand$FFFF;

V3:=dwFileVersionLSshr16;

V4:=dwFileVersionLSand$FFFF;

篇7

引言

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这就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作为信息密集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上升到网络平台可谓适逢其时.但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除了国外极少的公司拥有网络版的GIS之外,在国内还处于试验研制的阶段.因此,尽快地研制出我国自主版权的网络GIS的原型和产品,并在技术手段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1网络计算的几种模式及特点

(1)传统的集中式.这是一种主机-终端模式,所有的计算任务和数据管理任务都集中在主机上,终端只是主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延长.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管理,缺点是对主机的性能要求很高,也浪费了作为终端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并且从性能价格比来看,在购置费用相当的情况下,一台主机的性能往往比不上几台计算机所组成网络的性能;因此这种模式已逐渐退出主流.字串5

(2)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一般说来,在这种模式下,服务器只集中管理数据,而计算任务分散在客户机上,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协议来进行通讯.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服务器将数据传送给客户机进行计算,计算完毕,计算结果可返回给服务器.这种模式的优点充分利用了客户机的性能,使计算能力大大提高;另外,由于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是通过网络协议进行的,是一种逻辑的联系,因此物理上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是易于扩充的.它是目前占主流的网络计算模式.

(3)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用户端只需一通用的浏览器,如Netscape或Explore,便代替了形形的各种应用软件.服务器则为Web服务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通过TCP/IP这一通讯协议进行连接.浏览器发出数据请求,由Web服务器向后台取出数据并计算,将计算结果返回给浏览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由于用户端所用软件只是一个简单的浏览器,用户基本上无需培训,用户端软件也无需维护;软件的升级与修改只在服务器端进行,对用户透明;服务器与浏览器可处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其缺点为:Web动态技术不够成熟,各种标准有待统一,如各厂家的动态协议互不支持、浏览器之争等.总之,它是一种先进的但发展还未成熟的技术.字串4

基于以上的分析,应选择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作为GIS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实现模式.

2C/S模式下的GIS访问网络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设计在总体上分为C/S两层(见图1),以充分利用C/S模式的跨平台、易扩充、数据独立等优点.在client端又分两层来进行设计——GIS功能层和数据请求层,GIS功能层是GIS的功能实现部分,数据请求层是GIS的数据实现部分.数据请求层作为一中间层,起到数据转换的作用,对上是具有GIS特点的数据文件,对下是标准的数据库记录.这种分层设计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单机版本GIS研究成果;另一方面,GIS功能层和数据请求层的开发可同时进行,只要接口标准不变,本层的变动不会影响到另一层.

Fig.1ThegeneralframeworkofGISaccessingdatabasebasedonC/Smodel

值得一提的是ESRI公司的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databaseengine,简称SDE)的设计方案(见图2).它是目前国际上领先的GIS数据处理的网络计算模型.其数据的访问形式为:由用户的应用程序(userapplication)通过SDE应用编程接口(SDEAPI)向SDE服务器提出空间数据请求,SDE服务器内存放有空间对象模型,并依据空间对象的特点在本地完成空间数据的搜索,并将搜索结果通过网络向用户的应用程序返回.字串2

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两者采用的都是C/S模式,并且都将GIS功能实现与数据请求进行分层处理;所不同的是面向数据库的数据请求实现的位置:图1

在客户机端实现,图2在服务器端实现.在服务器端实现的主要优点为:(1)对于空间对象模型及相关的计算模式的升级可以只在服务器端实现,而且对客户机端透明;(2)由于SDE服务器与数据库ORACLE7.2的结合非常紧密,因此数据的搜寻速度非常快.对于图1来说,把数据请求层放在客户机端,对数据库的依赖程度就不同于SDE服务器,后者对数据库的选型有极强的依赖性(目前SDE服务器只在ORACLE7.2实现),相反,它是一种非常开放的结构,它所支持的服务器不但可跨数据库系统平台,而且还可跨操作系统平台.可以说,图1和图2两种设计模式的优缺点是相互对应的.

3数据库访问方式的比较

基于程序的访问数据库的几种方法如下.

(1)专用的数据库访问工具.如PowerBuilder,Delphi等,它偏向于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管理和显示,具有限的计算功能.既不适于用它来开发GIS应用系统,也难以将它们的数据操纵功能与现有的GIS应用系统紧密结合.

(2)嵌入数据库语言的常规语言.各数据库厂家为了让用户程序能直接访问自已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提供了专有的面向C语言的预编译头和静态库,如Sybase公司的OPENCLIENT和ORACLE的PRO*C.字串5

(3)开放数据库互连性应用编程接口(opendatabaseconnectivity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简称ODBCAPI)[2,3].它是微软(Microsoft)公司提出的数据库访问形式.它通过确保所有的应用系统遵循标准的调用层接口,提供对特定数据源命令进行解释的驱动程序来保持应用系统的互用性.这样的应用系统是开放的,只要有相应数据源的ODBC的驱动,它就无需改变代码而可访问相应的数据库.

在确定访问数据库的方式时,ODBCAPI的开放性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方式在效率上不如第二种访问形式.应说明的是:ODBCSQL语法分为3层,即最小层、核心层和扩展层,尽管目前的大型数据库都能支持到扩展层,但为了保证应用系统的开放性,在具体编程实现时,尽量只使用最小层和核心层的语法.

4某电信局配线系统的实现

客户机为MAPGIS/ODBC/WINDOWS95,服务器为SQLSERVER/WINDOWSNT,要访问的相关表中记录约为13万条.要求从地理底图上选中某一DP,在数据库中寻找出从这一DP到配线架的可用通路,并在数据库中作相应配线修改.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1)程序实现了MAPGIS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功能;(2)客户机和服务器均为PC机(主频166MHz),每次操作反应时间为数秒,换机观察,发现服务器的性能是整个网络计算的瓶颈.

字串8

5结论

(1)C/S模式为目前网络平台GIS的首选,将GIS功能与数据库访问分层实现有利于保护现有的开发成果;(2)将数据请求层放在客户端和以ODBC作为数据库的访问方式保证了应用系统的开放性,其访问可跨越数据系统和操作系统平台;(3)实例表明,应用系统的反应速度更多取决于服务器的性能,而不是ODBC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前提,是先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完成一定的应用型课题(项目)设计/开发工作,然后在课题(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学习并研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将自己的实际工作加以

总结,以形成毕业论文.这也就是我们所要求的:论文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基础上撰写出来, 切勿上网下载或找几篇文章拼凑.

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很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因此论文选题的的范围也很广泛.网络学员应该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课题/项目和方向,加以研究,并完成课题/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学习相关的应用技术和工具.课题/项目开发前,一定要进行计划,要按软件工程要求的那样进行问题描述,软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最后是测试,在整个过程中,要像软件工程要求的那样,撰写文档.在课题/项目的开发设计中,要注意及时记录和小结开发工作中成功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时,可以查资料,或向老师及同学请教.通常,在开发完成之后,学员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些观点和经验正是论文写作的宝贵基础.当然光有观点和经验是不够的,还应该在理论的高度进行提升,即以专业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论文撰写工作.因此,从这一意义上将,论文不是一份软件工程文档,工作汇报或工作总结,而是对自己实践工作进一步提升.

现在通过例子加以说明.假如一学员在中学教初中物理,平时见过或做过一些初中物理课件,也知道学校的工资,人事等管理已经计算机化.该学员初步可以选择的论文题目就是初中物理课件的制作(或××初中物理课件的设计与实现),或中学工资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的开

发(或××中学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一论文题目同时也是学员要设计和开发的内容.在确定题目后,将自己的构思与指导老师及时进行沟通,以得到老师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可按照前面所讲述的方法,实现该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可视学员需求和时间而定),为此学员在结合软件工程的要求,学习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或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的使用.当课题(部分)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对论文的框架进行构思.

事实上,计算机理论与应用专业有很多热点问题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理论问题的选择,选题可以参考计算机中文核心期刊上相关作者已经发表的文章所涉及的内容,要注意的几点是,研究者应该具有:1)较好的数学基础;2)教扎实的本专业理论知识;3)一定的研究能力;4)较多的参考资料(至少能够找得到,或知道如何找).

对于应用问题的选择,则广泛得多.例如应用领域的管理系统的开发,这一选题中可以考虑的问题有基于网络/Web的应用系统,或者选择基于单机的应用系统开发.

教师根据社会需求所拟定的选题是:院系行政教学,科研和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本科生学籍管理系统等. 相关选题可以本文参考附录.

二,是本专业论文写作的特点,写作要点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有如下四种类型:

1.1 完成一个不太大的实际项目或在某一个较大的项目中设计并完成一个模块(如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或自行设计的板卡,接口等等),然后以工程项目总结或科研报告,或已发表的论文的综合扩展等形式完成论文. 这类项目的写作提纲是:

1) 引言(应该写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背景和本论文的目标等

内容.);

2)×××系统的设计(应该写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结论,如系统的总体设计结论(包括模块结构和接口设计),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结论和主要算法(思想)是什么等内容.);

3)×××系统的实现(主要写为了完成该系统的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都有什么,以及如何解决,必要时应该给出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应该总结全文工作,并说明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等).

1.2 对一个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

模块的细化).例如对一个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财务部分进行调研,分析和设计等,这类工作可以没有具体编程,但应得到有关方面的初步认可,有一定的工作量.这类论文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总体设计(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 ;2)项目分

5.1 学术论文要求文字流畅,层次清晰,词藻不能过分华丽,近年国内外在计算机方面的论文的语言较以前生动,但用词都以准确,不过分夸张为度。

5.2 标题要能反映内容。如有新意更好。例如,下面题目是个不好的题目:"图像处理的某些问题的研究",论防火墙技术"等,其中的"某些问题"不如换成最中心的词汇。论防火墙技术题目太大,不适合本科生作。

5.3 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 300 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一页( 1000 字左右),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

摘要可以在全文写完后再写。要简明,

中英文摘要应一致,要突出自己的工作,要提供几个 key words 。

写英文摘要时,可先用英文的习惯和用语写摘要 ( 可以借助于电子词典),然后英译汉 , 用中文摘要去将就英文摘要。反过来,如果先写好中文摘要,再汉译英,则很难把英文摘要写得地道。

为了使得英文表达地道、准确,可以读十几篇相关研究方向的论文的摘要,注意一些表达词的使用,如 present, implementation, propose, give, argue 等。

平行的内容宜用平行的句型。例如下面的例子中,一句主动,一句被动,语感就非常糟糕: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lgorithm and a prototype is presented.....".

5.4 前言部分要写问题背景,动机,要说明自己工作的工作有用,有意义(才能鼓励读者读下去),通常在介绍国内外工作后,用"但是"一转,指出前人工作的不足,引出自己的工作。在前言中简述自己作的主要结果,(例如明确地列出几条,说明本文的主要工作,主要成果)。前言部分的末尾介绍文章的组织情况,各节内容。

5.5 突出特色,一个项目中工作很多,有些是同行皆知,自己也无创新的,可以略写,要多写自己遇到的特殊困难和创造的特殊解决方法。使人家读了能学到东西,看到作者的创意。为了突出特色,还可以在一节中分成小标题写,一个问题一小段,与计算机相关的论文中还可以把数据结构和程序片段夹叙夹议呈现出来,比只用汉字解释得更清楚。

5.6 上升到理论,一般硕士论文会要求这一点。如果本科生能够在毕业论文中得出有意义的定理或命题,一般会认为是好成果。可能会被推荐到杂志上发表,或在考研、求职中得到承认。

5.7 各部分应详略得当。一般地,毕业论文应该主要写作者的见解和工作,把自己的创新写深写透。综述要有述有评有比较。只要是作了实验,写了程序,一般是想写的太多,写不完。反之,会感到空虚,没有写的,有的学生抄书来充篇幅,效果不好。一般地介绍相关工作(前人的成果)部分不应该超过总篇幅的 1/6 。

5.8 完整的论文应包括测试、运行结果及分析(图表或曲线)。

5.9 结论,小结。说明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创新,下一步工作主要内容等。

返回目录

六、参考文献及引用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带着问题读文献或杂志上的论文,不但注意学习学术内容,同时也注意学习选题方法、格式、标准的套话、起承转合的语言和方式,参考文献的写法,字体的运用等等。在论文中明确给出参考文献的出处,既代表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也代表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崇,是科学研究中应培养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做人准则。

参考文献的写法:按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编码的方式给出,如 [1] , [2] ,等。参考文献包括专著、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技术报告等。

七、 摘要样板

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 300 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到 1000 字,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下面是可行写法之一。

1. 介绍项目意义背景, 100-200 字。

篇9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着重研究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专业。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若按当前人才职位来讲,就是“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同学们对此应有准确的认识,和自己所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当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适于进行“系统分析”的目的,这与一些“纯”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专业)。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探讨研究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既关注组织机构,又研究计算机技术,是一个“管理”、“技术”两门包的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既有“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又有“管理经济学”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要求。

目录

众所周知,撰写毕业论文是各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在毕业之前最后的一项学习任务。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综合使用在学

院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讨论实践中的话题。它主要考查大家掌握知识、结合实际和表达的能力。 ............... 1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 2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满足这样的要求:

探讨管理信息系统(MIS)学术领域内的课题

选题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展开论述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了解的内容,可以说是“了解什么就写什么”

尽量不要选择他人写过多次的题目

二、计算机毕业论文所需资料

在确定了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了。此时收集相关的参考材料十分重要。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就是“分析建设系统”。无论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参考材料来提供信息。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系统分析”是绝对的重点,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核心。既然本专业培养的是“系统分析师”,那么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以在论文的“系统分析”内容部分马马虎虎、漏洞百出呢?因此,为了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准确分析一个单位的工作与业务,

就必须搜集该单位的相关工作资料,比如相关工作流程、制度、规章及单据、报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材料可以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这个单位,准确做出分析。

由于“系统分析”是全文的重点,将来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时,系统分析部分也是评委们关注和考查的重点,因此这部分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资料收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系统分析阶段。在后面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中,相关的资料也会为你的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在进行程序设计时,相关的参考书会成为重要的依据,书中汇集了众多程序方面的智慧成果,可以从中借鉴,丰富自己的信息系统。

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

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用词准确、要用术语(不要用俗语)。计算机毕业论文属于科技论文。文章应具备自己既定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这样便于统一交流。从结构上看,整篇文章包括内容提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在正文中,应注意一些公认的格式规范,比如“图”要有图号(按章编号:章-号)和名称要写在图的下方,“表”的表号(按章编号:章-号)名称要写在表的上方,即“图下表上”原则;应注意一张图或表与其名称不能分开在两页上,应当保证整张图、表及名称打印在同一页;注意各段落开头空两格,行距要适当等等。

计算机毕业论文的用语应当准确规范。例如“数据流图”(DFD)不要写成“数据流程图”,这样的“笔误”会暴露出你概念不清。在答辩评委审阅时,看到你在文中连基本的格式、概念都不懂,十有八九会影响成绩。因此请同学们记住:书写毕业论文,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咬文嚼字”的过程。

四、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文档

“软件=文档+程序集”——根据这个公式,同学们开发的信息系统——一个软件,包括文档和程序两个部分,那么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同学来讲,应当重点着手准备哪一部分呢?综合本专业的特点,同学们应当着重书写文档部分。

如前所述,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系统的分析能力,分析的成果就是文件——分析报告。特别重要的是其中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必须准确表达绘制出来,它们可以说是单位工作的“照片”,是下一段论文设计、实施的基础,也是最后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绘制得“天衣无缝”,确保图例符号正确、逐层分解准确、布局合理、命名规范。否则,对于你的毕业论文成绩来讲“后果是严重的”。对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之所以要强调大家多多关注文档,是因为总有一些同学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想尽早尽快地着手进行最后的程序开发,不注意前面的文档撰写。对此必须明确:现代的软件开发是一个集体协作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两个人的作坊式生产(黑客除外)。而这个开发软件的集体,包括分析、设计、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所应当承担的角色是“分析人员”,即要分析出系统应当“做什么”( What to do),写出文档。至于“怎么做”(How to do)那是程序员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主要任务。明确了这一点,就对这里所说的“着重文档”有所理解了。

整篇计算机毕业论文文档篇幅规模不能太低,基本上不能少于6000字,否则不容易将一个系统描述清楚,更不用说准确设计、实施了。这也是

前文提到“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定规模”的原因。

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络

在整个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对自己毕业论文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进行交流、探讨,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正、改进论文,确保文章的质量。

一些同学因为是业余学习,平日里工作繁忙,有时无法按时在约定的日期与指导教师见面,为此应采用其他方法与老师联络,如电话、传真、E-mail等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参加老师约定的见面会。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探讨,确保自己的毕业论文沿着合格正确的方向进行。

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论文成绩是很有发言权的,其中包括你平日对待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成绩。因此,不要给指导教师留下你对毕业论文漠不关心的印象。

比如个别学生只是在最后论文答辩的那一天才来见一见老师交毕业论文,这样的做法应当竭力避免。

正文结构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正文一般有8个部分,一般要求6千字。

1、概述或引言。这个部分相当于大纲,主要是对软件开发背景,使用的软件工具、环境,最后达到的效果,自我在里面的贡献等;

2、需求分析。从用户角度来看,软件有哪些功能,处理那些数据和性能等;

3、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主要是对里面每一部分的详细论述,使用的是什么技术,为什么使用。从专业角度详细的模块分析或遇到的难点是怎样解决的等;

4、具体的实现过程(用的控件、技巧和方法),从系统中截取图(少量);

5、测试。介绍自己开发软件实际达到的效果;(网站的特点)

6、总结。介绍自己开发软件的体会,或自己开发的成果使用情况,有什么评价,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7、致谢;

8、参考文献。

另外,还可以加一个“附录”部分。正文只能有一个中心,其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都可以放在附录部分。例如有重要的代码、图表,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需要解释的等都可以放在附录部分。

篇10

曲靖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从2008年开办至今,已经培养5届学生,一直以来,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相对完备、效果好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实验室建设是硬件基础 

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硬件保障,实验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实践教学体系执行的成败。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实验建设能充分满足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要求。实验设备采购的指导思想是实验设备要先进、实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实践教学需要。 

该专业已经建成硬件实验室有2个,分别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有2个,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软件类的实验室有3个,分别是“软件开发与测试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同时,为适应当今云计算的研究需要,我们投资200多万建立了云计算平台。 

以上实验室的更新及新建,能充分满足师生完成实践教学的需要。 

3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 

在学生大学期间,为了在不同学期适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结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展了贯穿大学4年的专业技能训练。我们把专业技能训练当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专业技能训练根据训练大纲,着力提升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我院的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级别,一级是课程设计训练,本训练以课程为依托,制定课程级别的训练大纲;二级是综合设计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软件论文项目的开发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性的软件项目。下面分别对这两级训练作详细介绍。 

3.1 课程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是一个多义词词条。它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3]。课程设计是课程实验的高级环节,课程实验是提升学生立体实践能力的根本,课程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课程设计实验,提升学生的课程综合实践能力。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的目的:利用Java语言的语法特性,结合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知识、文件处理和数据库等知识完成综合题目的设计和代码实现,并培养锻炼分析程序、撰写报告等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的已经开出课程设计的课程有4门,分别是: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我们针对这些课程,在编写实验大纲时,要求包含课程设计,设计方案要经过专业系的审核和教授委员的审定。最后,以审定通过的课程设计为依托,为后续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综合设计训练 

综合设计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开发一个小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有“JAVA程序设计”、“商业数据库开发”、“J2EE企业应用”、“JAVA Web开发”等,这些小项目的训练要基于几门课的知识和技能,如“JAVA Web开发”就需要学生综合数据库、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语言等知识与技能。 

综合设计训练要与毕业设计区别开来,此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掌握项目开发流程,同时锻炼综合应用所学课程来完成一个具体的小项目。 

3.3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安排 

为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技能分,我们规定,学生参加通过全国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级),可以获得2学分,参加通过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可以获得3学分。 

4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总结性的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计算机技术及软件工程能力的练习。[4]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技能整合,我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作重大改革,着力打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公司实习,同时要在公司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余下的学生在曲靖师院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经向教务处请示,允许我院结合专业实践性强的实际,改革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思路包括三点,一是我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设计为主,弱化对学生文本的要求,强化对实践动作能力的提升和检查,二是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文件,如:“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的撰写与打印规范”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等。 

5 校企合作助力实践教学体系 

为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就业质量。我们自2012年开始,与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的合作,该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公司,在以上业务深耕12年,在全国小有名气。我们的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习有两种类型,一是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二是为期四个月的就业培训。三个月的专业实习分为Java开发方向和计算机网络方向,Java开发实训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水平,计算机网络方向的实训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网络规划、设计、实施、部署的能力。 

从2013年开始,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几乎都参加校了企业合作的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了,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就在四川成都就业、创业。 

6 结语 

本文结合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不同的实践环节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篇11

一、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长期从事单调、乏味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渐失去了创新和不断进取的欲望,当前档案管理的工作仍沿用以往落后的管理模式。因此,要转变档案工作动力不足、缺乏超前意识的近况毕业论文范文,努力从原有的档案管理状况中解脱出来,变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行官和创造者,档案管理工作由以往的事后资料搜集的管理方式,逐步向事前介入、事中参与和事后跟踪的新的管理模式转变。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随着市场发展的角度思变、求新,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在社会进步和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所有档案管理人员都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将档案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革新开放和经济建设。

二、队伍建设创新

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档案管理的模式也随之不断改善,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即便如此,档案管理也需要人的操作。所以,档案工作者必须坚持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从业水平,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档案的管理,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要把好人才入口关,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要注重现有人才的使用,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轻干部。要稳定档案干部队伍,解决他们的实际不足,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推动论文范文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档案管理机制创新

负责档案工作的有关部门必须从大局着眼,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创新工作策略毕业论文,彻底转变以往档案管理人员安于近况毕业论文范文的工作心态,强化其忧患意识,从根本上杜绝安逸作风的存在。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适时引进竞争机制,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档案工作人员;当然,根据岗位特点,选聘才华出众、能力卓越、表现优秀的员工,利用这种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使能者上庸者下,使档案管理人员都能认识到,他们自身能力的拓展和工作业绩与其存活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使其更加努力的工作,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个人潜力,使档案工作充满竞争活力,尽量在档案管理方式上实现管理创新。此外,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奖惩机制、职称晋升制度等,鼓励员工创新,并将创新思维或能力作为员工考核的基本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待遇、职位晋升紧密联系起来,在管理过程中为员工个的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四、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篇12

作为计算机及IT行业的行业性语言,英语有着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功能。目前,计算机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大部分都源自国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必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英语[1]。这也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所在。

然而,由于国内许多大学的计算机英语课程作为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虽然多达30种,但大多内容陈旧,缺乏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流行术语等,教材规划不够系统,编排也较为简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为了兼顾不同专业的特点,往往选材广泛、内容多样,这固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也因此缺乏针对性。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学习起来也相对困难。再次,部分教材虽然以经典原版教材为基础,在语言表达和内容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课文中缺少规范性的学术文章,无法提高学生对专业学术论文的认识。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英语》为例,该书2008年更新至第三版,书中课文采用计算机领域英文时文和经典原版教材,但并未标注课文出处和作者。笔者以为,这并不是规范的做法。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无法对学术文献的规范性有初步认识。最后,大多数高校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驾驭能力,因此,教材也应更关注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多学习在其它专业课中涉及到的具体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从事IT行业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大多教材内容较为全面,基本包括了计算机专业涉及的词语和知识,但时效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较差,不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实用工具软件。鉴于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和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相应的英文资料以及记载最新科技动态的学术论文进行讲授,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2 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议

教师选用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并且注重教材的易用性和体系结构。仍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篇文章,其中,课程A为精读材料,课文B和课文C为泛读材料。考虑到课程的课时量(32课时)、课文的长度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保质保量地讲授完整本教材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几年的教学也验证了这一点。为此,教师应大胆删减教材内容。同时,为了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学生对学术文献规范性的认识,需要补充适当的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删减教材内容

删减教材内容不仅仅指删减教材中的某些章节,还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组,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必须掌握的内容。教材中的课文一般围绕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展开,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掌握必需的专业词汇,然后是用英语表达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语句。笔者建议重点讲解词汇以及与计算机理论相关的语句,在此过程中可适当穿插对语句格式和语法的总结性讲解,而将与实践操作相关的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内容。

2.2 结合专业软件,引入英文技术文档作为补充教材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将其作为大学英语课的延伸,无法将其与其它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使用英文软件,但很多学生在使用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当软件出现错误提示时也不知其意,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教师授课时可结合学生正在使用的专业软件,通过对软件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词汇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软件相关的英文技术文档作为教材,讲解常见操作的英文表达方式,若课时允许,甚至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按照技术文档一步步操作软件。

2.3 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最新学术论文作为补充教材

目前本科院校学生在大学四年级都要完成毕业论文,但如何撰写规范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而言仍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从笔者今年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撰写英文摘要和翻译外文文献时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英语表达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难以阅读。考虑到一般大学都没有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尤其是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的相关课程,则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篇幅较短的学术论文作为教材的补充,以提高学生对学术论文规范性的认识,培养其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此外,学科前沿一般都先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然后再引入教材,其时效性远高于传统教材,因此此举也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篇13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14-02

一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检验。许多学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全过程基本上是通过手工或计算机辅助来完成的。这种人工管理方式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趋势下,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许多教师与教学秘书迫切需要一种实用而且性能稳定的管理软件,帮助完成大量的毕业论文的立题、任务书的填写、论文的提交、查询、统计、打印等工作。

目前,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趋成熟,开展网络化教育管理活动的网络环境、条件已经成熟。本系统从方便管理者和学生操作出发,研究基于SSH模式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管理系统,实现毕业设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毕业论文的远程提交和互动查询等。

本设计从课题的申报、课题的审核、学生选题、调整、指导、评阅、答辩、归档等环节进行管理,实现了毕业设计的整个流程的管理工作。系统实现了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自主选择学生的网上双向选择,并增加了文件上传与下载等功能,能够保证毕业设计期间管理员、老师、学生之间信息的联通,对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网络化的普及,全国高校的校园网络日益健全,实现无纸化办公成为未来的趋势,并且随着江西师范大学教学体制改革不断加深,本系统的建立为参加毕业设计的教师、学生提供良好平台。

二 需求分析

2.1 毕业设计选题

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系统需要完成教学秘书通知,导师出题、学生选题和学生选题调整的功能。

2.2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督促学生根据导师的需求按时完成相关文档。

2.3 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设计答辩时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将对毕业答辩过程进行记录。由学生来填写答辩过程的记录,而答辩导师则对学生的答辩成绩进行记录。所以系统需要提供学生和导师的毕业答辩记录填写功能。

2.4 毕业设计归档

归档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不论学生是否答辩通过,他都要将其毕业设计的相关文档和电子稿上交给导师,并由导师上交给学院。

三 系统设计

3.1 E-R图

3.2 数据库设计

系统采用SQLSERVER2003数据库,表名及字段名在数据库中用英文表示。具体数据表设计如下:

3.3 模块设计

四 结语

文中结合高校教务工作中毕业设计管理的实际需要论述了开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结合理论技术分析提出了基于框架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对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平台无关性易于操作。

本系统实现了网上双向选择,严格了毕业设计进程控制,能够保证毕业设计高质量的完成。

本系统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安全性不高,代码也很繁琐;注入式攻击;非正常字符的检测;数据表的设计也没有做到最优。这些都是应该加强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2

[2]EricFreeman;《HeadFirst设计模式》(中文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1

[3]雍俊海;Java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1

[4]刘跃.邓维斌;黄蜀江.毕业设计选题系统的构建与实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15

[5]赵永屹;宿红毅;胡韶辉;基于AJAX与J2EE的新型Web应用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01

[6]孟晨;赵春亮;张建国泛型DAO模式在JavaWeb开发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