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工作方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习生工作方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习生工作方案

篇1

二、实习内容

(一)参与养老服务

1、常规护理:向护工学习护理知识,配合护工完成对老人的护理服务,着重了解护理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的应用;可以选择固定的老人,让大学生进行实际护理,通过老人的反馈掌握大学生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

2、特色服务:结合康利养老院老人及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大学生想象空间,最大程度的为老年人提供各类人性化的、特色服务:如为方便老年人制作养老院的联系卡,帮助老人与家人联系;设立“康利养老院广播站”,为老年人播报精彩节目;成立“爱心小团队”,定期到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的房间,为老人送去关爱;

3、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积极组织并参与到养老院的各项活动中,包括老人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活动的设计及时间的安排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可以每月安排一次,每次控制时间和活动质量,根据老人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二)参与养老院的日常管理

1、档案管理:负责建立并完善老年人档案,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性格特点、喜好、家人联系方式、生日、饮食习惯、房间号床位号等等,档案管理要求细化、规范化,并及时更新,为养老院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完善巡查及登记制度

每日对养老院及老年人例行巡查,采取分包制度,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如遇突况及时和工作人员沟通并协调处理,巡查做每日情况报告,并对这些信息写入登记册,交由领导查看,以便领导及时了解老人情况;

3、员工及后勤保障管理

了解并参与包括护工、后勤等工作人员的出勤、工作状态等方面的管理,参与对养老院员工开展的理论知识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了解并参与养老院硬件软件物品的配备,宿舍的卫生,水电煤气等设施的使用与维修的协调;食堂菜品的采购、饮食的科学搭配、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等;

(三)参与养老院建设

1、加强养老院的外联及宣传工作,采取“走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采取积极联系学校、爱心单位、社会志愿者等走进养老院献爱心,壮大敬老、爱老的团队力量;同时联系辽中县的新闻媒体,将养老院的感人故事、先进典型、管理经验、社会力量的加入等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关注康利养老院,关爱身边的老人。

2、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对康利养老院设施的配备、服务管理水平、员工服务意识等等方面进行调研,写出一份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为养老院的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为养老院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3、通过实习,对康利养老院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养老院的建设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及时与养老院进行沟通;

三、实习具体安排

(一)常规性工作安排

1、每日工作时间:上午8:00-11:00,下午1:30-4:00

2、每日对养老院及老年人例行巡查,一个大学生负责30余名老人,询问关爱老人,同时查看老人的卫生及健康状况、物品配备情况、养老院设施、水电的使用,每人准备一个登记册,将情况简明扼要的记录入册,如遇突况及时和工作人员沟通并协调处理;

3、每日学习护工护理过程,前几周主要是观察护理人员实际操作过程,熟悉实践操作方法及流程,实习中后期可以参与操作并协助护理员完成对特殊需要照料的老人的护理,向护工学习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康利养老院广播站”每日定时播放(可以在中午吃饭时,或者早晚),播放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音乐,舒缓老人情绪,调节老人心情;第二部分是广播内容,包括时政新闻、健康保健、生活常识等等;第三部分是娱乐互动节目,老人可以相互点播歌曲、笑话等,如果遇到老年人的生日、节日等可以为老人送来祝福;

(二)阶段性工作安排

每周三及周五休息,除了巡查需要每日坚持之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停止广播站播报及学习护理的工作任务,临时组织或参与老人的互动活动或提供特色服务:

1、第一个月的主要任务:

(1)组织一场欢迎会,养老院领导与部分员工出席,欢迎三位新成员的到来,由养老院领导对养老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让大学生熟悉工作环境,与工作人员认识,对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及目的进行介绍,大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了解大学生的情况,结合实际完善今后工作任务及安排。

(2)建立养老院及老年人例行巡查制度,一名大学生负责30余名老人,询问关爱老人,同时查看老人的卫生及健康状况、物品配备情况、养老院设施、水电的使用,每人准备一个登记册,将情况简明扼要的记录入册,如遇突况及时和工作人员沟通并协调处理。

(3)完善健全康利养老院老人档案,了解熟悉老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性格特点、喜好、家人联系方式、生日、饮食习惯、房间号床位号等等,完善康利养老院所有老人的基础档案资料。

篇2

建立比较完善的控烟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督导评估体系,确保2013年起,区卫生局和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会议室全面禁烟。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建立控烟责任体系

为切实加强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卫生局成立区卫生系统控烟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控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抓紧启动无烟医疗卫生单位的建设工作,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研究制定本单位全面禁烟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计划,落实责任部门,确定专人负责,建立并实行责任制管理。

(二)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控烟工作措施

各单位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强化控烟措施、加大控烟力度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快无烟医疗卫生单位的建设步伐,要将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全面禁烟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各单位要将单位内工作人员不在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吸烟等指标纳入医疗卫生单位管理规定,制定控烟规章制度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奖惩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禁止使用卷烟接待宾客。

(三)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控烟工作氛围

篇3

成员:校委会成员及八年级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和要求

1、地理生物及信息技术考试工作实行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制,全面负责考试、上课等相关事宜及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

2、当天送考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地理生物及信息技术考试期间相关防疫规定,特别是所有送考人员及学生都必须佩戴口罩,否则无法进入考场。

3、当天送考人员在考试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严格履行送考职责,并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确属因事离岗,须向领导小组组长请假。考试结束后方可离开,往返交通自行安排。

4、八年级各班主任在考试前将准考证发给学生,考试结束后收回准考证。同时密切保持与本班学生及家长的联系,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置考试相关事项和突发事件。

5、七年级正常按课表上课,加强值班值守。送考人员如有因送考而与教学任务冲突的,请在班主任协助下自行调好。

三、具体人员安排

6月17日下午1:45从学校出发,4:40左右从九中返回。

6月18日下午信息技术考试大致流程是:先到休息室候考,然后大概提前5到10分钟进机房,按照安排表时间考试。

具体安排如下:

篇4

一、强化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

1.完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按照全国公共教育管理平台“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要求,用足用好省财政配套专项资金3000万元,建设A级数据中心,抓紧实施机房建设和软硬件招投标手续。山东省教育数据中心建成后,对教育厅现有软硬件资源进行迁移整合,部署和运转国家教育管理系统,承担山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

2.推进省级教育高速专用网络建设。拟定山东省教育高速专用网络规划方案,充分调动电信运营商及其他社会企业的积极性,构建以省教育数据中心为核心,各市、县教育城域网、各高校校园网高速互联的山东省教育专用网络。

3.加强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结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2011-2015年)》和“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把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统筹安排,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网络教学条件建设,实现全省80%学校10M以上宽带接入。

4.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分别制定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建设的数字化。启动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平台建设。

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5.加强省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启动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小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征集和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山东省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本科高校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工程”,推动高等教育网上开放课程建设。

6.吸引企业参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制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征集、审核、评价办法,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政企合作、准入退出、推广应用、奖补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共建共享、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7.推进多种形式的网络空间“人人通”。探索通过网络共享公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相长。

三、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8.支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对列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发掘一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及时总结经验,推动试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9.启动一批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在全省范围内遴选100个左右的项目,分区域和学校类型就山东省教育信息化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省级试点建设工作。

四、做好信息化培训工作

10.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14年完成全省28万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组织开发能力测评工具和网络测评系统,促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1.组织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全省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网络等级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12.继续实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计划”,着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校长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13.举办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举办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大赛,推进教师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五、加强教育信息化保障和管理体制建设

14.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督促各市、县加强机构建设,配套建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推进办,提高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能力。

篇5

20xx年,采用分级培训的方式,逐级落实培训指标,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含民营医院)人员培训率达100%(参照职工花名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率达100%。全县共培训“三级”教育人员5000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50人。

三、培训内容

(一)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据;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灾及自救知识、控制和应急知识;

(三)各项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调查处理;

(四)对上岗职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五)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

各医疗单位可根据本辖区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开展职工培训。

四、工作要求

篇6

一、指导思想

实施县内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旨在认真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建立健全重大活动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促进重大活动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有序进行,确保重大活动隆重、热烈、成功地举办,保障来自四面八方佳宾的健康、卫生、安全。

二、组织协调

1、充分重视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建立本系统重大节庆、会议等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局业务科承办事务工作。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相应落实领导责任制,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重大活动期间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2、明确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职责,由县卫生监督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任务;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承担医疗保健、应急救护任务;县中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承担临时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各单位严格服从县局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指挥。

3、重大活动期间,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群体中毒、传染病疫情、意外伤害等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范事态扩大,把危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卫生保健

1、重大活动之前,县卫生监督所主动联系,提前介入,加大监督、检查、指导频次,提高服务窗口卫生质量。

2、对接待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规、卫生知识、操作规范知识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本岗位卫生要求和规范。在接待前,对食品、食具、一次性用品及公共场所卫生质量进行监测,并根据《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要求,对食品采购、索证、加工、销售等环节、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卫生安全隐患的,提出监督意见,并在接待前整改。

3、接待期间,派专业人员到各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进行蹲点指导,完善各项卫生制度,跟踪并指导做好食品采购、加工、保鲜、留样、消毒等工作,确保卫生质量。

4、坚持指导帮助与执法监督相结合,强化执法检查。对卫生安全隐患大、整改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实施必要的行政处罚。同时向活动主办单位发出公共场所卫生安全警示,建议取消其接待资格。

5、开展重点地段的整治,重点整治无证摊贩以及卫生条件差的店摊,确保活动期间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

四、医疗救护

1、各定点医院建立预备机制,有充足的急救药品、物资等准备,确保重大活动期间医疗保健和紧急救护工作快速、及时、高效地开展。

2、重大活动期间,定点医院安排1辆救护车24小时待命,保证急诊通道畅通无阻。重大活动如有对抗性竞赛、大型巡游等情形的,安排1辆救护车及随车医务人员跟随服务。

3、根据重大节庆、会议等活动的需要,定点医院抽调1—3个有相当急诊和救护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临时救护组,到现场开展医疗保障、临时救护服务。

4、各级医疗机构认真实施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治疗三个阶段的“分级救治”原则,临时救护组及承担临时任务的卫生院负责现场抢救、院前急救工作,定点医院负责专科治疗工作。

5、定点医院建立全院医疗专家联动机制,充实一线科室值班力量。重大活动期间遇有特殊疾病或特殊需求的,确保专病专治。

6、重大活动时的紧急救护,定点医院实行优质优诊。

篇7

Building Programs of Henan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haring Co-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Li Zhenzhen

(Hena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Design Co.,Ltd.,Zhengzhou450008,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haring work,sharing in the province to re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challenges,sharing co-management platform can not be delayed,the system relies on WEBGIS platform,using our own research spatial data analysis engine and workflow,from basic resource data management,workflow processing to build a shared-benefit analysis,sharing rate,report gen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a full range of work to achieve the sharing of electronic office.

Keywords:System construction;Information;Data

一、系统建设的意义

共建共享工作开展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下:

(一)无法及时掌握各运营商基础通信资源数据。各运营商之间互不共享电信基础设施相关信息,这就导致各运营商在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时进度缓慢,容易产生纠纷;是否没有可供共享的资源、已建设施的具置,无法判断。(二)难以准确全面掌握运营商电信基础资源建设情况。每个省电信基础设施数以万计,对于各运营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际落实及是否存在违规建设等情况难以监督检查。(三)无法准确高效的统计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执行情况。工信部要求的资源共建共享统计数据由各运营商上报通信管理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验证,同时,资源共建共享数据的汇总、整理,各通信管理局基本靠人工方式处理,工作量大、处理周期长。(四)不能有效地跟踪监督各运营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参与各方基本采用电话、传真、纸质函件的方式处理相关工作流程,工作进度难于跟踪、监控,不便掌握资源共建共享进度情况。

二、系统的提供的解决方案

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在省通信管理局、运营商、行业协会、相关第三方之间建立了共建共享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基础资源数据库,为共建共享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基础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整合全省各类基础资源信息奠定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准确的展现各类基础资源的准确位置和周边环境。提供电子化分析工具,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共建共享和自建预留的相关标准。建立共建共享流程、审批流程、争议处理流程电子化的解决方式,形成规范的本地网之间、省市公司之间、运营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协调沟通流程和申诉处理流程,加强对共建共享工作的监督、管理。实现运营企业本地网共建共享需求的协调、确认电子化,并为共建共享结算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三、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BPM工作流引擎,协同办公自动化和共建共享流程管理两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由若干模块组成。各相关模块、子系统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全程共享数据。多级WEB报表,采用主流的数据双向扩展、多源分片、纯拖拽等方式来进行报表设计,利用报表展现、填报、汇总、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等功能轻松完成各类报表处理事务。Web GIS内核,预设多种空间缓冲区分析算法,能够处理地图数据、空间数据、SDE分析过的数据。

篇8

检验科工作的医学检验人员长期接触大量的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体液等各种临床检验标本,而这些血液标本是重要的潜在生物传染源[1],它们都是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这些具有极大生物危险的感染性致病因子,在工作中稍有疏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为了避免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中造成生物污染,探讨检验科工作人员卫生安全防护的措施和漏洞,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针对商丘市18家医疗机构检验科为调查对象,进行突击检查、深入调查。

1.2 调查内容

检验科工作人员卫生安全防护制度情况,检验科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结果

2.1 18家医疗机构检验科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情况及合格率情况

见表1。

表1 18家医疗机构检验科工作人员个人防护[n(%)]

2.2 18家医疗机构检验科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管理情况

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医疗机构检验科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情况较差,防护服合格率为0,而防护眼罩合格率为5.00%;鞋套使用率为16.66%;手套使用率为55.55%。综合分析,医疗机构检验科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淡薄,对合并生物污染无心理准备,对卫生安全防护暴露处理方法、流程不掌握。机构检验科卫生安全防护制度准备情况较齐全,但深入调查可以看出很多是流于形式,卫生安全防护培训及记录较差,合格率为27.77%,充分说明了个人防护情况较差的原因。

笔者认为在医疗机构检验科卫生安全防护中应该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消毒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文件[3]。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上岗前进行安全规程的培训、有关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消毒知识及相应专业技能培训[4-5],掌握预防暴露、识别危险因素以及暴露后的安全处理程序,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科室的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相应的操作流程,掌握检验科室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要点,防止差错和污染[2-6]。

总之,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非常重要,是保证卫生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应加强制度化的管理、细致的培训,全面掌握职业卫生安全防护,严格按照检查规程操作,可以避免和防止生物污染。

[参考文献]

[1]魏华.北京地区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03-706.

[2]戴青梅,刘素美,李法云,等.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9.

[3]童明庆.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3):18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

篇9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被正式任命为初三五班的副班主任,开始了班主任工作,这也是河北师大对每个实习生的要求,希望每个实习生都能体验一下班主任工作,周一的时候,开班主任大会,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准时到场,第一次去开会的时候是五班班主任李老师带我去的,并把我担任五班副班主任的情况告诉了学校领导,也算是给了个名份吧!政教处的苏主任主持了会议,说了六点事情,我做了详细的记录.

下午第三节课是开班会的时间,首先由李老师在五班把我正式的介绍给了同学们,接下来我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因为第一次主持班会,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我尽量的放松,保持冷静!因为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班会很快的按照我的计划展开了,首先我把开会时说的几个主要问题给同学们说了一下,安排了一下值日的情况,强调打扰卫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接下的几天我观察了班级里几个爱调皮的学生,和他们进行了一次谈话,他们向我保证以后上课肯定不会捣乱了,并且每个人写了一份保证书!因为班里只有一个班长没有其他的班委,我认为一个班级必须有健全的制度,有班委,有班级纪律,有自己的口号!所以我组织了学生进行了选举,推选出六个同学分别担任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并且在给新组成的班委开了个简单的会议,告诉他们“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并让他们每个人写了一份对自己职务的认识,制定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案”这就是我这周的班主任工作.

期待我接下来的实习生活,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一定能做的更好,能更好的锻炼自己!

篇10

1 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薄弱

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院校进行相对稳定的、规模化的教育实习的必备场所。实习基地的多少、稳定与否直接制约着实习的开展情况与实习质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高等民族师范院校,自办学以来,学院为了落实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制定了双方较为全面的教育实习合作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临夏市南龙中学为代表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教学改革。依托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的文件精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推行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落后、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顶替部分代教和临时教师,弥补在编教师的不足,减轻部分正式教师的教学负担,为他们提供培训、深造机会的“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2008年12月24日得到了教育部升本改建评估专家组的肯定,也得到了甘南、临夏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建设薄弱的问题就越发突出。现阶段,这种实习模式的实施步骤是:每年由学院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春、秋学期所需实习生的专业类别和数量,然后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需求计划传达给学校;学院根据各地区教育局提出的实际需要,根据需求选派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实习小组进行顶岗实习。或者学院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实习方案,本着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的原则,每年安排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进行“援教顶岗”教育实习。这样,由学院领导出面,积极与地方教育部门签约的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任教的合作协议,保证了实习生的实习去向问题。

这种以行政手段签约的合作协议,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目前看,这种教育实习合作模式,其弊有三。弊病一,教育实习活动是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学校双方最直接的合作关系,是实习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场所,也是双方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绝好形式。这种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实习的合作关系,对实习学校来讲,是被动的形式上合作,对学院来讲,也无从实习基地稳固化的建设,对双方来讲,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弊病二,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的时期,办学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签约式教育实习合作,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师范生的实践型教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其实质也就是实习生不能真正进入具备实习条件的学校,学生得不到全方位锻炼和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中小学迫于升学等压力,不愿意成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原因一,随着高校的扩招,实习生激增,专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实习学校担心实习生的教学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影响教学质量。原因二,这种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合作,中小学认为在合作中自身收益太少,只能接受上级命令,接受实习生并且安排他们在校实习,只是帮助高师院校完成工作而已。弊病之三,实习生到生源所在地报到后,教育局允许实习生自己联系学校,然后发函派遣。这种形式看似灵活自由,给实习生最大方便,但最大的弊病是疏于管理,缺乏指导,没有营造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氛围。更有甚者,个别实习生不到岗,实习结束时,实习学校仍给做鉴定,加盖公章。那么,高校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学院与社会相结合,学院与实习学校互惠互利,建没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的当务之急。

2 师范生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教育实习机会,敷衍了事,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现阶段高等师范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探究形成的各种原因,才能够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社会层面讲,现阶段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而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当地教育部门并没有逐年设置教师岗位,致使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无从就业;加之,相关政策规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拿到相关证书,也可以从事教学工作,自然而然教师岗位的设置就成了僧多粥少的状况。当然,这种不拘形式选用优秀人才到基层学校工作,无可厚非,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使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被削弱,从而使得一些师范生认为教育实习可有可无,思想上产生懈怠感,进而使得他们对教育实习抱得过且过,应付局面的态度。

其次,从“援教顶岗”的初衷来讲,“援教顶岗”教育实习的要求是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目的有二:其一,顶岗支教学生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为援教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实习学校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其二,实习生亲身感受农牧村条件的艰苦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体会农牧村学生渴望知识的热情;加深对国情、省情、州情的了解;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增强投身民族基础教育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开展,所面临的新问题逐渐凸现。

问题一:很多偏远乡村的学校,由于学校条件差,教师短缺,非常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生。但这些学校往往把顶岗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实习生成为“百科”式的人才,什么课程都上。这些学校由于本身教师缺,加之自身问题,都不能也不愿指导学生实习,实习生教学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这种提供了多种实习机会的实习并不能保证实习的质量及实习学生水平的提高。另外,这些学校大多偏远,生活条件很差,学生自己每天做饭,晚上值班守校,由于学校规模小,经费短缺,也不能给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学生周六外出,周日返校,这种往返不同程度给学生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久之,学生就会找各种理由请假,逃避实习。

问题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种考试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近几年,甘肃省各地方政府对教师岗位的设置越来越’少,每年省政府只设置一定数量的教师特设岗位,这对师范毕业生来说,也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就业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就利用实习机会,进行复习,借机逃避顶岗实习。

3 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不够

实习带队教师是指在“援教顶岗”教育实习中,由高校所派任的,从实习生的实习动员开始到实习结束,负责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师技能、生活、安全、纪律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与管理的教师;而专业指导教师是指实习学校所指派的,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从实际情况来看,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远远不够。具体情况是这样,学院派出的带队老师,每人至少指导两个基地(两个民族县)的实习工作,而大多实习生又被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到最需要人的基层学校,这些学校大多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加之实习点之间距离远,带队教师对这些地点不熟悉,难免照顾不周。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有相当一部分学院派出带队教师对基础教育规律不熟悉,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了解,对突飞猛进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漠不关心,导致指导效率不高。更有甚者,个别带队老师不能到实习学校巡查、督导,只是电话询问情况,遥控指导。那么,学院如何选派教学经验丰富与教学理论研究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带队老师,也是顺利完成教育实习的关键。

二 解决师范生实习问题的对策

1 稳固教育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学校建设

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一流的教学实习学校,是教育实习成功的前提条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不应局限于满足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定的教育实习工作方案,委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的这种全方位委托式教育实习。要在地方教育局的支持下,主动出击,积极与基层学校取得联系,特别是一些具备食宿、安全与教学条件中等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一方面,学院应与这些学校积极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给实习学校配备一些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利用暑假组织实习学校的教师到学院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高薪聘请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为学院客座教授,每学年定期来学院进行示范课讲授,讲述中小学教学的最新动态,最新教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这种本着明确职责、尊重对方、积极主动、加强沟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合作原则,将有利于建设一批稳固的教育实习学校。同时,这种以学校与社会结合为前提,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充足的经费和有效措施为保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护航,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使其成为实现民族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

2 规范实习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实习质量监控

“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各地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相互协作,互惠互利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有效填补了农村基层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性,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了很好完成这一系统工程,要明确规定师范院校的职责,各县市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实习生的职责,且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

对师范院校而言,一方面,制定指导教师的选派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成立教育实习巡查小组,巡查小组应时常深八实习生中,了解实习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实习工作。另一方面,巡查小组下实习点指导工作,要做好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沟通,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实习学校的领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规范指导老师的教育指导活动中去,给予实习生更大的实习空间和实习帮助。

对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而言,应该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应该把原来由师范院校联系安排教育实习,变为由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共同负责管理的新局面,更应充分认识师范生在实习时,会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带到中小学校来,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育实习学校领导不作为,班主任不接纳,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不够,实习生锻炼机会少的尴尬局面。

3 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做好“援教顶岗”实习的培训工作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师范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教学技能应用于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师范生开始教师生涯的起点。因此,要使师范生充分认识教育实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通过教育实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教育实习,可以很好地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及所具备的教学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运用,得以检验,使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高;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以及当前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并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制定出清晰的轮廓。

同时,在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学的基本技术和能力,通常指三笔字、普通话、课堂组织能力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能等,学校每学期可以通过各种大赛来加强这种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校内试讲期间,各系应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试讲的教案、讲稿及课件进行指导评价,教务处更应组织各专业学科教学论老师随机抽查、考核,确保实习生实习前专业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王嫣,高立中,等.对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92-93.

篇11

篇12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师资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它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教师应具有的优良品德和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能力。就浙江七所高等师范院校(包括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温州大学、台州学院)相关实习文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完善师范院校实习运行机制,促进职前和职后的顺利衔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理论资源。

一、就七所高校实习工作管理办法分析异同

1. 实习准备阶段

七所高校的教育实习以集中实习为主,在开展教育实习前一学期已确定实习生名单,采取由学校(院)统一安排和部分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宁波大学教育实习工作管理办法》中规定,20%的实习学生可采用自主实习方式进行。此外,实习生已完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等相关课程,并通过考核(其中中文专业普通话等级二级甲等以上,其他专业二级乙等以上等)。

七所师范院校均要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主要完成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或其他形式的学生工作)和教育调查三部分内容。在正式进入实习阶段之前,值得一提的是,宁大在短学期就“三笔字”“简笔画”“说课”“模拟上课”等进行技能考核;湖师院组织开展 “演讲”“说课”和“课件制作”等教师职业技能比赛活动等。

除此,七所院校均要求带队老师在实习前与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取得联系,明确实习期间要求。师范院校会优先选派“双师”教师担任实习生带队老师,人员(带队老师人数:实习生人数)配比为:宁波大学1∶8,浙江师范大学1∶20~1∶40,杭州师范大学1∶10,温州大学1∶8~1∶12,湖州师范学院1∶15~1∶20,绍兴文理学院1∶12~1∶17,台州学院1∶11。

2. 实习开展阶段

(1)学生方面。在实习相关文件之中,七所师范院校均包含关于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思想、学习、生活与工作等方面的细则,《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实施细则》还强调要对实习生进行师德教育;实习期间,以一周见习,七周实习的先后顺序安排实习。实习生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等工作,不同的学校对师范生要求略有差异。实习任务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实习任务信息

(2)带队老师方面。上述七所师范院校均要求带队老师与实习基地及师范生保持密切联系,并对实习生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或其他形式的学生工作)和教育调查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指导。其中,宁波大学要求带队老师检查、辅导记录不少于6次;湖师院要求带队老师以教育实习日志的方式记录;绍兴文理学院要求带队老师与实习单位共同配合,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3. 实结阶段

按照各高校要求,实习结束后实习生要上交个人实结报告,内容涉及教案、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实习日志等方面;带队教师在实习1周内完成对实习工作的总结评议,组织学生进行实结,其中,浙师大、湖师院召开实习经验汇报交流会,并借此吸收下一届学生参加。此外,浙师大要求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进行为期3到4周的研习活动。

二、高校师范生实习现状调查

1. 调查目的

其一,旨在探讨当前师范生实习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其二,为改进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三,为提高师范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职前职后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提供有效策略。

2. 调查内容、方法和对象

(1)调查内容。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①实习前师范院校对实习内容、要求及安排的指导;②实习中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包括师范生与带队老师,师范生与指导老师,带队老师与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③实习生对实习安排的满意程度;④实习生对实习后师范院校的总体评价。

(2)调查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

(3)调查对象。问卷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情况调查表》(学生用)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各系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该对象已于大二学年完成两周见习,大三学年完成四周特色实习,大四学年即将完成八周综合实习。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85份,回收率92.5%,有效率100%。问卷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情况调查表》(教师用)以各实习学校指导老师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2份,回收率92%,有效率100%。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实习前师范院校对实习内容、要求及安排的指导。为了较客观地了解师范院校在实习前的安排与指导,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有关问题,经整理、统计结果分别见表2、表3。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师范生已了解实习制度和内容,比较充分地掌握了实习信息。

表2: 师范生对实习制度和内容的了解程度

表3 :指导老师对实习制度和内容的了解度

(2)实习中师范生满意度。通过客观了解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适应情况和满意程度,分析探讨师范生的实习需求,便于为改进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经整理、统计结果分别见表4、表5。

表4 :师范生对实习的总体评价

表4反映实习生自我评价的高低与带队老师工作、指导老师工作的好坏呈正相关。总体来说,对带队老师与指导老师的工作较满意。

表5:实习生对带队老师与指导老师的工作评价(多选)

(3)实习后师范院校的总结评价。经过调查,有13%的同学反映实习小组会就实习机制方面向带队老师或师范院校提出建议,有58%的同学偏向于参加由校方统一组织安排的实习,21%的同学更希望以自主实习为主的实习,有10%的同学认为所在院校的实习机制有逐步完善的趋势。实习生对实习后所开展评价工作的满意度如表6所示。

表6 :对所在师范院校于实习后总结工作的评价

(4)实习期间师生(带队老师与实习生)、师师间沟通情况调查。通过对沟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反映师范院校带队老师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统计结果分别见表7。

表7: 师生、师师间沟通情况(多选)

(5)指导老师对实习的总结评价。经过调查,有3%的指导老师反映合作的师范院校有就此次实习需要改进方面征询意见或建议,有12%的指导老师认为实习机制有逐步完善的趋势,有35%的指导老师对师范生实习很满意,54%的指导老师对师范生实习较满意。

三、完善和促进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运行机制的策略

1. 师范院校方面

(1)以多种形式开展实习安排、要求及内容的教育指导工作。教育指导工作要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其中,院校方要认真贯彻实纲计划等纲领性文件,组织开展实习动员大会,及时召开实习汇报会及经验交流会,并广泛吸收下一届学生参加,做到实习前后顺利衔接,实习学生上下级顺利结对;班主任和带队老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多种形式上传下达,确保每位实习生明确实习规章制度。此外,各院校可通过创建教育实习网络平台等方式,共享实纲计划、实习通讯稿、优秀实习生展示等内容,联合优秀的教师和学长学姐进行相关问题的答疑。

(2)调节师生人员配比比例。从七所高校的实习机制中发现,带队老师与实习生的比例一般在1比10以上,一名带队老师指导的实习生人数过多,容易导致带队老师时间分配不均,给予每位实习生的指导时间过少等不良情况出现。通过访谈后发现,该现象主要由于高校“双师型”教师紧缺。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师资能力培养,吸收更多“双师型”教师参与实习工作。

(3)加大实习经费投入,保障实习顺利运行。在广泛对学生进行访谈中发现,多数师范院校学生并没有实习经费的补贴,交通费用自理,仅少数师范院校有相应政策。如台州学院在实习期间接送,宁波大学在特色实习期间接送等。教育实习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首先,争取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争取从财政拨款中获得实习专项经费,增加教育实习经费在教学经费中的比例。其次,应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一方面是实行“国家拨一点,地方给一点,学校出一点,院系自筹一点,社会捐一点,学生个人担负一点”的多方集资办法;另一方面,争取得到实习基地的援助,实习基地少收费或不收费。

(4)建立师生、师师(带队老师与指导老师)间沟通良好的实习机制。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显示,师范生对自我的满意度与带队老师及指导教师工作负责程度正相关。因此,带队老师与指导老师的工作在实习生对实习整体评价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据数据表明,仅有12%的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能与带队老师保持联系,几乎所有的指导老师在实习中不常与师范院校的带队老师联系。对于实习生,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其进行自我审查、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5)建立客观合理的监督机制。在实习机制运行当中,运行统筹方对进程的监督和监管十分重要。据对实习机制的异同分析发现,七所院校基本将实习职责落实到个人,但由于监督审查程序和系统不健全,造成实习报告弄虚作假,工作总结敷衍了事等情况。因此,要健全师范院校的审查监督系统,实行“一步一小结”的管理方法,与实习基地学校合作,就学生实习情况和实习各方需求开展每周研讨、中期会议、定期考察、课例观察,落实责任机制。

(6)师范院校应及时掌握师范生实习情况,收集实习反馈信息。在对实习机制的分析中发现,七所师范院校都比较关注师范生的实习生活,要求带队老师全程听课,安排学院领导巡视等。但是,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的互动并不频繁,对实习情况的了解,形式单一,内容局限。因此,师范院校可以在实习中及实习结束后,收集实习生和带队老师对教育实习工作、今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实习学校对指导老师进行实习反馈调查,以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形式收集有关实习反馈信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习机制。

2. 实习基地方面

(1)由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共同制定实习安排。根据对实习学校教师的访谈发现,实习学校并没有对实习生有具体要求与安排规定,仅通过与带队老师的交流获取。因此,在遵循师范院校实习制度基础上,各实习学校可根据本校情况及特点制定实习安排及要求,为各方面制定总的实习工作方案,确保实习步调一致。

(2)在实习前期,指导老师明确实习生的实习要求及职责。在调查中发现,指导老师对师范院校的实习要求并不明确,例如课时量,实习时间跨度等内容,多是通过与实习生的交流中了解。据此,实习基地学校应定时召开实习会议,举行实习小组讨论会议等,切实普及实习工作任务,要求指导老师明确自身职责。例如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要求,安排实习生教学观摩,指导实习生备课、试讲和讲课,改进教学效果。此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指导老师应指导实习生实施班主任工作,传授班级工作经验,帮助实习生解决存在的管理问题,协助实习生开展家访以及教育调查等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全战,赵本全.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及对

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4).

[2]蒋菠,许瀚月.变革教育实习,提升师范生

执教技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篇13

广告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广告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以传播学和营销学为核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品格,还要有一定的广告运作的基本操作训练和动手能力,它充分体现了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在培养合格广告专业人才过程中,实践教学尤其是专业实习环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历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省内各广告公司和品牌管理机构,以及广播电视中心、电视台、报社等新闻事业单位实习,所涉及的工作岗位有平面设计师、广告策划、市场调查、广告文案、广告AE、网络广告编辑等十几个种类。本文通过对该专业历年来实习情况的调查研究,以便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高级应用型专业实习教学进行研究与改革,更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实习教学,使其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展应有的作用。

一、高级应用型专业实习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运而生的。专业实习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在组织实习过程中也不断出现新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观念影响,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地确定高目标,重视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二是借用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只重视实践技能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只注重技术、技能教育,在素质培养上只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用人单位称之为“高分低能”;或者因为基础不扎实,而缺少发展的后劲,其实践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大幅度提高。

(二)实践教学环节发展不快

高级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应该是与社会、业界紧密联系的,如合作研究室、项目共建、师资共享、学生实习基地等的合作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域等原因,目前只是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做得较好,还缺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校企合作;合作关系也因双方利益的不对等而缺少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基础,致使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发展不快。

(三)实习单位的差异较大

1.实习单位理念的差异

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由于业务水平和用人理念的不同,实习单位对待接收大学生专业实习的态度不尽相同。一些实力较强、管理规范、已经形成较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对人才的开发有较为长远的规划,而大多数的实习单位都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业务情况来接受及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的,其核心岗位都不会安排实习生来锻炼。专业实习在呈现多样化的同时,也限制了教学的效果。

2.实习管理制度和过程的差异

一个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较好的企业文化的实习单位,在指导学生专业学习,训练综合能力的同时,必定会在学生的内心成长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如果实习单位把实习学生当作普通用工人员对待,在单一岗位上顶岗工作,重复简单的劳动;或者认为学生实习是走过场而不安排指导老师不安排正式的实习,到实习结束时盖个章就完成了;有实习单位甚至把实习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使用。

3.实习指导老师的差异

一个好的实习单位,会根据实习学生的个体不同,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经验的主管作为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另外一些通过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接收学生专业实习的公司,也会安排称职的实习指导老师;而较小的公司一般不愿意对大学生专业实习担负义务。现有的从业人员中,由于学历层次不高等原因,实习指导老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由于学校实习经费的不足,能给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酬劳很少,不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高级应用型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实习的指导方案

学校虽然制定有针对实习的规范性文件,但每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没有专门的详细的专业实习指导工作方案,缺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从面到点逐步深入学习内容的引导。

(二)专业实习方式的管理缺陷

和大多数学校一样,我校的专业实习也是安排在第七学期,届时学生既要完成专业实习任务,同时又要兼顾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或者忙于寻找工作单位;而实习单位也面临实习生过于集中、实习机会大大减少,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疲于应付的局面,势必影响专业实习的实际效果和质量[1]。学校对专业实习过程缺乏监控机制,对实习效果也不容易检测。部分学生的专业实习存在走过场或者蒙混过关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专业实习的质量。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

高级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主要是由原来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师组成的,整体上缺乏专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因为缺少经费的支持和长期制度的保障,无法保证教师的培训与社会同步发展。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因受学历、职称条件的制约,人数少也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采取的是自由分散实习结合定点分散实习方式。但是由于学生实习单位的分散、学生实习工作的技术性,对学校的管理带来了难题,对指导老师的要求也特别具有挑战性。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只能以远程方式为主,虽然能随时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技术上、生活上的问题,但由于实习指导老师紧缺与专业实习学生人数增多的矛盾,指导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指导老师难免会处在疲于应付的局面。

指导老师既要顾及实习实践指导,也不能放松教学和科研,同时要参加业界前沿的培训等活动,学校在这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

三、高级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的对策性思考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宽厚的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须具备将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我们要有计划地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

1.积极鼓励引导教师从事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参与业界科研项目鉴定、论证以及科研项目等工作,了解业界科技的最新进展状况,发挥自身理论、实践双重优势,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提高。

2.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活动,能锻炼教师教学能力,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有利于加强高级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特色化、应用性和前沿性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和实践能力。

3.“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为提高教师素质,扩大视野,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到先进院校与企业参观考察,学习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提高与更新知识;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企业管理运作与项目实施,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工作经验;还应有计划地请进国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使教师及时洞察预计专业的进展变化,捕捉专业人才供求消息,及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市场对人才要求。

(二)高级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的刚性与柔性管理

1.结合高级应用型本科专业特色,建立专业实习管理制度

在学校专业实习规程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特色,制定每一个高级应用型专业的《专业实习指导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从面到点逐步深入学习内容的引导。方案应包括建立优质实习基地、教师在学生专业实习期间的指导、对实习单位的定期回访、实习成果的鉴定、实习效果的检测、实习成绩的评定和优秀实习生的评定等内容。

2.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与实习单位的交流与协作

专业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课堂,也是高校与实习单位合作共建的平台。要发挥高校的研究优势,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跨省实习基地,积极争取与知名企业建立系统完善的合作体系。

3.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建立定期调查、分析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与趋势,结合从大一就开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有利于他们明确专业实习的努力方向。

4.结合实际,重视专业实习过程的人性化管理

专业实习的指导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又要尊重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人性化和宽松性的管理。在明确学生实习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实习成绩评定与专业实习成果评估

现行的专业实习成绩鉴定表中有实习生的自我小结、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评语、实习单位意见、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评价细目表,最后由学院实习领导小组综合以上内容并结合实习答辩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没有关于实习成果的要求,存在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建议减少主观因素在成绩中的分值比重,加大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和实习成果的分值比重。专业实习成果的要求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又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实习成果的数量、质量、成果的可比性和成果所占专业实习成绩的分值比重上作出明确的规定,鼓励将实习成果投入实际应用中。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