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学教育硕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数学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学习。游戏的趣味性不但激励学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规律,而且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使学生尝到积极思维的无穷乐趣,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发展。融入数和运算规律的游戏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和途径之一。
二、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具体过程
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级上了一堂数学课,班级共有27人,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掷一掷。在教学前,制订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规律。2.运用探索的规律,了解游戏的运行原理。3.运用游戏方法和规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游戏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取出两颗骰子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掷一掷,看看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并把他们记下来。
学生操作,然后思考得到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兴趣。教师的引导也使学生对游戏的秘密进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发动机、研究规律,提高学习兴趣。
老师和学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老师赢,如果是另外的6个就算你们赢。
学生操作,记录结果,看谁能赢。
结果肯定是老师赢,学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
对规律的探索和游戏秘密的揭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寻找规律,探索未知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和亲切,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猜想的提出、验证,方法的得出,都是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结果。虽然整个过程一帆风顺,但教师适当地制造“碰壁”,反而会推动学生走向成功,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继诱导。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运用规律、诱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发表格和骰子,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
小组交流,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哪些小?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6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几和几。
应用学生发现的规律和方法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肯定,通过填表的练习,让学生感到自己探索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对《标准》教学观念的体现。引导学生联想,消除学生依赖的心理,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维空间。遇到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巩固创新思维能力。
三、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有着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怀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教学刚好迎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以观察、操作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在摆、拼、画、折、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培养了学生游戏的兴趣。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观念,将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探索和交流。虽然学生的语言有时不够规范,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这样的课堂真正做到了:我们的课堂我做主,课堂也在学生和老师的游戏中灵动。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二
一、课题研究的类型目的和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行动研究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文献研究、调查法、个案跟踪法和试验法。首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现行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甄别和梳理工作,针对现行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手段的弱点加以分析,重建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然后由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共同实践和研讨,三位一体合作对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共建和交流,及时调整研究过程中的偏差,记录成功的经验。通过两个学年的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及兴趣状况调查报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导意见向广大教师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2006年7月~2009年12月1.
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应资料,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经验交流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并着手调查研究。
2.实验阶段:2007年3月~2009年1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7年3月~2008年1月通过经验交流对共建学校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进行教学实践,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教学为主,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理论。
第二阶段:2008年3月~2009年1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师在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并做好研究过程的记录。期终对第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最终结论。
篇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篇3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篇4
相对于内地高校,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如何让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跟上全国的步伐,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创新、完善培养模式,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发展现状
1.在职培养和全日制培养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比较灵活,分为在职和全日制两种。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在每年的10月份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每年年初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海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时间是两年,比学术硕士少一年,这样可以更早走上教育实践岗位学以致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研究生在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海南师范大学脱产集中学习一年,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培养模式
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化,不重视实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硕士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海南师范大学在2009年获得了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资格,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海南研究生教育与内地比还有较大差距。
3.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的教育水平逐年提高,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在逐年增加。海南师范大学从2010年开始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农村教育硕士,每年招收50人,2010年和2011年共招收100名农村教育硕士,2012年改招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录取了48人。到2012年止,文学院共招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计133人,加上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大约200人。
二、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与内地有很大差距
全岛只有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招收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2009年获得教育硕士培养资格,2011年开始招生,到今年(2012年)才完成两届招生,可见海南专硕培养的先天不足。
2.教育规模不大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总体上还不是很大,形式也比较单一,涉及的职业领域与学位类型也不是很多,不能满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有教学管理、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硕师计划”、特岗教师在职攻读的方向设置,可见专业设置覆盖面还不够宽泛、全面。
3.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由于海南的专硕刚起步不久,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还是仿照、借鉴学术硕士培养模式。
三、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培养目标的改革
在学位层次和地位上,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是在一个级别上的,不同的是培养目标,专业硕士应该突出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的培养。海南师范大学的“硕师计划”和特岗教师在职研究生就是很好的培养模式,结合了农村教师的实践和理论的培养,并且他们都是在职的。特岗教师在职研究生第四年到海南师范大学脱产学习,这样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2.培养方式的改革
培养方式的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学位论文选题及研究、质量考核等各个环节。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课组织工作有待加强,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实践经费没有到位。值得指出的是,笔者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较多学术讲座,这些讲座对于专业的培养是不无裨益的。
3.课程设置的改革
专业硕士的课程应该按照本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来设置,加大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和数量。结合海南省的特点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利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设置有操作性、实践性和有特色的课程。作为海南省培养教师最重要的师范学校,海南师范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创新,可以结合海南丰富的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论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现代教育论丛,1998(2):1.
篇5
1 引 言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试点工程类型研究生开始,已经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241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多人、在校生21万余人。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对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其中张士峰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准则和责任体系来评价工程硕士论文合格与否。王庆金等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黄秋萍对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需明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李庚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肖立山研究指出端正态度,制定科学标准,精确评分,公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监督,确保长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的经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注重的环节。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者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与指标体系建立两方面,而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却为罕见。鉴于学者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大多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专家评阅标准各不一致,导致论文评估时的主观性很强,论文的质量优劣难辨,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下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能够使评估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
2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得出最终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据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集:
步骤2: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AHP来确定。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利用1~9比例标度,对在同一准则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在xi与xj之间比较赋值,其中xij代表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其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赋值,可以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专家将其转化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通过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果构建的判断矩阵为A如下,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这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人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难以确保评价者对多因素评判的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在得到λmax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将指标评语分为若干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对各评估指标所隶属的评语等级进行考察,从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语等级vj的隶属度rij,由此得出第i个因素u1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r2,…,rin),那么m个单因素的评判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3 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类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研究类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指标集U用向量形式表示为:
步骤2: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中,作者邀请了多位工程硕士领域专家与教育专家给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利用加权算数平均综合向量法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依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本模型将待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5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文中以某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采用比值法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即每一级所占的数目与该指标所有评价项目总数之比为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详细的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由下可得到指标的隶属度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属于(优,良,中,较差,差)的模糊隶属度为(0.1349,0.5044,0.3607,0,0),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求解的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的结论为良。
4 结 论
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论文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审专家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的片面性。同时,本文充分考虑了评估系统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评价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更加科学客观。该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实现软件化,即用计算机编程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该评估模型在其余类型的论文质量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峰.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81-82.
[2]王庆金,王炬香,孔燕,等.基于灰色系统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99-103.
[3]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72-74.
[4]李庚.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标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8):344-345.
篇6
近年来,芬兰教育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举行的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国际测试(PISA)中,芬兰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芬兰先进的教师教育。芬兰已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确立了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师教育目标。
一、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1863年芬兰最早的小学教师训练学院成立,也就是现在的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 of Jyvaskyla)。19世纪90年代政府将小学教师教育定位在大学层级;1979年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应该提升至硕士层次。受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芬兰正迈向欧洲取向的教师教育持续变革之路,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与完善的。
1.教师专业概念的演变
教师专业的概念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变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起着促进与规约作用。“专业”源自社会学的特质论观点,是指接受专门的知识与术语教育、通过考试取得证件以及拥有专业组织的规范伦理与自我管理。新韦伯取向的冲突论,则把专业看成通过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取得控制权,进而使得自身利益合法化。在此过程中,政府通过运用伦理约束来规范控制教师,使其从事意识形态传播的工作,不断进行文化再制。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观念的流行,推动教师开始注重教育绩效,政府与学校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力指标体系,来考察教师的实际专业工作。格林?伍德就描述过作为一种“专业”,教师应该拥有完整系统的知识、公认的知能权威、同行间的制约和赞许,具有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成立正式的专业组织,等等。这一系列变化,使得教师专业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其培养过程也成为一个完整、连续的终身学习发展过程。
2.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
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教育研究应该由寻求宏大理论叙事的建构走向实际教育情境的意义阐释,指出了教育研究的实践性。解释性个案研究推动研究者身份从专业研究人员扩展至一线教师;行动研究的大力普及,使得一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必要与可行;扎根理论研究法推动研究者搜集经验证据,从资料搜集与整理中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就需要研究者对教育研究问题保持清醒、对理论时刻保持敏感。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要求重新审视教师的工作性质,重新认识教师的多种角色,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芬兰注重传统的教育模式,加之在受到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以及博洛尼亚进程的规约下,芬兰提出把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阶段,确立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使得未来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主动思考相关教育问题,并通过自身研究素养进行专业判断与理解。
3.芬兰教育改革的推进
芬兰自1917年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法案来推进教育改革。1921年,政府制定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进而在全国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1965年,芬兰教师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并确立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开端,提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针,指出教师要不断通过加强进修来提高教学品质,促进专业发展。1971年,芬兰颁布《教师教育法令》,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教师教育由八所综合大学负责,使得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成为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1972年,芬兰开始综合学校改革,将文法中学和义务教育学校合并成九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综合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1979年,芬兰颁布法令进行高等教育课程与学位改革,提出要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学位提升至硕士层次。2005年,为配合博洛尼亚进程,芬兰颁布《大学学位法》,开始采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高等教育开始分成学士、硕士两个阶段。至此,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已经得到基本完善。
二、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内容
广泛地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育目标、入学筛选机制、课程内容规划以及教育实习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芬兰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运用这些制度积极开展工作,保障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有效落实。
1.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
芬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培训高素质、具有专业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并且确保教师终身从教[1]。教师不断增强的专业性,要求其应用不同的学科领域知识做好准备,利用研究性知识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同时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协同教学,相互交流经验,并形成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认同,加强与学生以及社会的沟通能力。芬兰教师工作背景的变化,需要教师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深入交往、与多元文化主义磨合、与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开展合作、在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以研究为本的活动,把教育理论与日常实际工作整合起来。基于此,芬兰提出了“以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目的就是培养研究型教师。
2.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
在芬兰,教师是较受尊重与满意度较高的职业之一,有26%的人希望以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2]。因此,每年班级教师和学科教师的招生录取比例非常低。要进入大学参加班级教师或者学科教师的培训,申请者必须提供入学测试分数,或者是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明。入学程序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性征选,申请者需要提供大学入学测试分数、高中毕业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第二部分是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主要包括对申请学生的论文、试讲等方面进行测试,以选择适合的学生接受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
与此同时,芬兰也在进行教师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芬兰大学教育系通过高中毕业会考来选择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样就造成录取比例低、且女生因为成绩好于男生而有更大机会申请成功的现象。针对学业成就高的学生未必成为好教师以及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芬兰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教育系的联合招生考试,让更多成绩中等的男生进入面试环节,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采取整合性评定方式,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思考、研究反思的能力。通过会考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心理测试,以衡量其心理素质是否适合接受培训并胜任未来教学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人格特质与能力[3]。
3.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划
芬兰各大学教育学系都非常重视师范生课程内容的规划,如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芬兰的小学教师也称为班级教师,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1~6年级的基础教育,为了承担职责,他们需要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学校管理、组织和运作[4]。其班级教师教育培养学生多才多艺的专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支持其发展自身的教育学反思,促进其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教育是基于互动研究的,包括小型讲座、团队学习和研究。赫尔辛基大学2008年修订的班级教师教育课程,秉持了两级学位体制,要求学生修完180个学士学位学分和120个硕士学位学分,总共需要5年时间,其中包括4个大的部分:通信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orientation studies,25CR)、教育主修课程(Main subject studies in education,140CR)、辅修课程(Minor subject studies,60CR)、选修辅修课程和个人学习计划(Optional minor subject and optional studies,75CR)[5]。
芬兰中学教师又称为学科教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科教师,主要负责综合学校7~9年级以及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综合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包含25个学分的基础研究和35个学分的过渡研究,作为一项规则,学生需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全日制课程教育,其中包括练量需要实践的教学[6]。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教育政策,所有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都以研究和证据为基础的方向,使教师学会以分析和开放的态度,制订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师的教育辅修课程、教学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以及语言和沟通课程等等,具体包括主修所教的至少120个学分的教学科目以及完成至少60个学分的科目学习,并完成相关学术领域的硕士论文,且要学习所教科目领域的研究方法。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计划、评估、实施、发展教学,并且能够将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师生要素以及课堂教学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发展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归纳起来,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类课程、主修课程、辅修课程以及语言和通讯(详见表1)。
4.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
芬兰的大学教育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大约20 个学分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依照实践的各个环节,由大学教师、大学培训机构教师或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监督,可以分为基本实践、日常学校实践以及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在基本实践期间,学生不断适应不同科目的教学,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获得教学评价和学习的技能,而在日常学校实践和最终的教学实践阶段,就是要扩展学生把教学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和不同方式的工作的观点[8]。在教学实践中,向不同社会背景、个性差异的学生教授课程内容,并根据教学和学习情况,找出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详见表2)。
三、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教师教育的发展总是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追求的,为此就必须在借鉴与本土实践、历史与未来的逻辑规约中,坚持融合和创新的视角,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革新。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为我们在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培养目标厘定、招考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芬兰通过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芬兰教师教育在大学阶段重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内容性知识的教授,而在硕士阶段则强调研究性知识的教授,教给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用专业的眼光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历层次已经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向高等师范教育,师范大学(或学院)教育系重视关于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课程的设置,相比于芬兰教师教育课程规划,我国大学层级定位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忽视了教学研究知识的传授。因此,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必须提升至硕士层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2.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教师必须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反思与批判能力、多元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发现问题、研究与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自我省思、自我解决问题,同时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能够协助学生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来说,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是指将研究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全部课程都要和研究相统整,其终极目标是培养自主、反思与研究型的教师[9]。这样,教师就能够每天带着研究意识进入教学现场,不断审视与检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芬兰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师范生的研究性思维以及综合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研究的标准来行动与思考[10]。
3.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实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按照高考成绩的唯一指标来录取师范大学生。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一直不温不火,“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也使得师范院校很难录取到适合的学生。很多被录取的学生不适合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加之高校中专业更换困难,这些都阻碍了师范生生源质量的提高。芬兰基于大学教育学系的联合会考以及心理测试的机制,保障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自,从而根据学校特色以及师范生基本素质来遴选合适的学生。为此,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应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考制度,扩大师范院校招生自,积极探索符合师范生特质和学校发展路径的选拔机制,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师范生的基本素质,为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Marco Snoek and Irena Zogla. Teacher Education in Europe: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s[A].Anja Swennen andMarcel van der Klink (Eds.).Becoming a Teacher Educator[C].Springer,2009:11-27.
[2]Kansanen, P. (2005). Research-based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 2011-11-06.
[5]University of helsinki. Curriculum for class teacher education2008-300 ECTS credits[EB/OL]..2011-11-06.
[7]Hannele Niemi and Ritva Jakku-Sihvonen. Teacher EducationCurriculum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J].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9(8).
篇7
一、非共享环境的提出
著名的行为遗传学家罗伯特·普洛明( robert plomin)提出了两个概念:共享环境(shared environment)和非共享环境(non-shared environment),“共享环境指生活在同一家庭的子女在平均水平上所分享的相同环境,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职业、受教养程度、宗教信仰等)、学校状况、共同伙伴、邻里情况、民族情况等。非共享环境则指子女在家庭内外获得的独特经验,来源于仅仅被一个子女经历的事情或条件,可以分为系统影响和非系统影响。系统的非共享环境包括父母对某个子女的独特教养行为、出生次序、性别差异等家庭内的经验,以及独特的同伴、教师、职业经历等家庭外经验。非系统的非共享环境则往往无法预期,常见来源有意外事故、疾病以及其他特异的经历等”。[1]“在一个家庭里,共享性环境影响使兄弟姐妹彼此相像,而非共享性环境影响使同胞兄弟姐妹各有各的特点……一些研究显示,家庭中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是非共享性的,正是因为这种影响使得兄弟姐妹之间彼此不同”。[2]“即使所有影响完全相等地作用于家中所有孩子,环境影响仍然是非共享的”[3]这意味着传统上关于父母的教养的影响不一定使同一家庭孩子的个性相似。父母与每一个孩子建立的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由于每个孩子的特性不同,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体验着父母的教养实践。由此可见,“个体的差异主要是由非共享环境引起的,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独特的遗传构造和独特的环境因素,其比例是由孩子的基因决定的”。[4]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概念的引入深化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
二、非共享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首先,环境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限制的,如同一环境只对个别儿童起作用。并非儿童身边所有的事物都能影响儿童,环境的作用受制于个体的遗传敏感性。所谓的“天时地利”就很好的说明环境的影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以往成人总是一味的创造公认的条件给予儿童影响,以为大众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社会上流行的趋势就是对儿童最好的培养方向。从学前教育的视角举例就会出现家长要求孩子去参加兴趣班、特长班、训练班,而不顾儿童的个体差异。学前教育机构就会大范围的创建以打着“促进某项发展为目标”的旗号开展某些“特色活动”。“特色活动”是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趋势,但是不考虑本园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本地具体情况的教育活动是偏离教育规律的。其次,环境作用是具有独特性的。环境对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意义。成人往往期待相同的教育能够带来大致相同的发展,成人往往选择普遍化、标准化的环境影响。认为同一环境能够影响所有的人。[5]以往我国的教育长期出现的问题就是“求全责备”,希望学生样样都好。忽视学生的个性,采取统一的标准发展学生。这种“”、“扼长补短”的思想不仅忽视了个体差异,也扼杀了个体发展的潜能和优势。[6]从我国在园幼儿人数超多的实际情况来看,集体教育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往往课堂情况是“大帮哄”的。这种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面对全体的实施仅仅是最低标准的达标。非共享的环境启示我们不仅要提倡小班教学、小组活动的重要性,更要意识到每个幼儿对集体中的活动是有着不同理解和感受的,应尊重个体对同一活动的不同体验。
三、了解个体差异
在教育实践中,成人必须努力甄别这些差异,才能够因材施教,发挥个体的优势智能,以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本文认为当前幼儿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7]:
1.幼儿教师要了解个体差异的内容。
(1)儿童的认知技能发展水平和与学前课室学习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发展的差异、数学技能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教师要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的差异是:语言发展速度率的差异、语言学习方法差异、语言探索程度的差异。不同经济地位的儿童在数学任务上表现程度的差异也不同。
(2)儿童的社交技能、课堂行为以及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规则。这些差异与功能性特征(性格、学习风格、动机)和社会地位性特征(包括性别、种族、亚文化群体和社会阶层)等相关。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性格类别和个体差异应与培养幼儿社会化的具体情境相联系。例如受压抑性格或者不易兴奋性格的儿童很可能被教师认为其社会能力低下,而不受压抑性格又可能被教师认为是举止不得体的自我控制缺失。
(3)儿童的身体和运动发展水平。不同的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期生理发展情况也不同。在幼儿阶段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小肌肉动作和大肌肉动作。
2.教师要重视对个体的评估。
(1)评估的目的。幼教工作者要特别重视对学前教育进行的评估。通过评估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持;发现特殊的教育需要;评价课程设置,监控教学进程等。教师利用评估的结果,分析幼儿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2)评估的类型。对于早期教育的评估主要有三类:幼儿标准化评估;以制定教学计划为目的的评估;以筛选和诊断为目的的评估;以制定教育政策为目的的评估。谢泼德(shepard,1998)和他的同事在给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审查小组的报告中指出:“评估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8]教师应该成为主要的评估者,因为一切关于教学评估的改进都是通过教师而进行的,教师是幼儿主要的影响对象。教师通过检查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学习的程度,从而分析决定准备什么样的教学材料,选择什么程度的教学内容,采取哪些步骤促进幼儿的发展。
(3)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时存在许多问题:对观察记录的认识具有盲目性包括对观察记录的目的认识不清、对选取的行为存在困惑、提炼出的观察目的不恰当;不能有效运用观察记录包括分析幼儿行为表面化、提出的教育策略空泛、观察记录与教学脱节等问题。[9]这些问题的研究提示教师不仅要提高对观察作用的认识,而且要学会观察。成长档案的记录方法:观察记录法、作品记录法、谈话记录法、照片记录法、个性墙饰记录法、问卷调查记录法。[10]高瞻课程(high/scope)设计的评估模式——“儿童观察记录”,对幼儿的活动做系统的跟踪观察,一方面观察儿童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观察幼儿现有的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儿童观察记录”主要设计六项内容:主观能动性、社会交往、创造性的表现、音乐和动作、语言和读写、逻辑和数学。[9]幼儿教师可借鉴并付诸实践。
四、提供非共享的学习环境
1.提高学习环境的质量。我们可以应用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弗兰克·波特·格雷汉姆(frank porter graham。简称fpg)儿童发展中心的塞尔玛·哈姆斯教授(thelma harms)等人研发的《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简称ecers)来评价对我国幼儿学习环境的质量。ecers-r由7个子量表共470个评价指标组成。7个子量表分别是:空间和设施(space and furnishings)、个人日常照料(personal care routines)、语言——推理(language—reasoning)、活动(activities)互动(interactions)、作息结构(program structure)、家长和教师(parents and staff)。胡碧颖运用此量表对北京市市级示范幼儿园和一级一类园共计40个活动室样本,进行了测查。提出所测得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质量有待提高。除去家长和教师(parents and staff)这一子量表在其研究中没有涉及,除了个人日常照料和互动测试结果呈良好水平,其他子量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0]:
(1)从空间和设施的评估结果看,我国教师要更多的注意:设计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活动室区角;调整活动材料,吸引所有幼儿参与活动;重视提供柔软物和创设隐秘空间,引导幼儿调节情绪,释放团体生活压力;丰富大动作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发展。
(2)语言——推理的评估结果显示,应重视儿童文学教育,如何判断书籍的投放数量、如何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摆放和使用书籍、如何创设图书角等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语言的功能,在各个区角利用各种手段和游戏材料鼓励幼儿沟通,促进幼儿推理技能的发展。
(3)活动子量表的评估结果显示,教师要注意区角材料的选择、摆放和更换,提高材料的新颖性和丰富性,吸引幼儿自由游戏。同时,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时间、地点、方法和同伴等。
(4)互动和作息结构两个子量表的评估结果显示。教师需要更多地学习如何在鼓励幼儿独立探索与教师直接教导之间保持平衡,通过倾听幼儿讲话和平视幼儿等方式,尝试改变教师在幼儿中的权威者形象。
2.开展小班化教育。小班教学与更好的师生比能够帮助老师更多地关心每个幼儿,与幼儿有实质的互动。师生互动更多,就更个性化,这样老师限制和控制的行为减少,儿童更多参与社会交往,更广泛的运用复杂的语言和游戏。著名的幼儿教育方案:高瞻性课程(high/scope)佩里学期计划和启蒙计划(abecedarian programs)的班级里应是两名教师和12至13名儿童,而我国幼儿园的实际,班级幼儿人数超过30。是不是增加教师的数量就可以达到小班化的效果?研究表明,在不减少班级人数的条件下改善师生比是无法获得同样的效果的。美国总会计署的文献表明,更好的师生比是1:7。[11]缩小班级规模,世界学前实施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朝着这一方向是有必要且有可能的。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丁克”家庭的增多为小班化提供了条件。幼儿园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民办园为主的多种办园形式的增多,加上园所办园条件的改善,有意识的为幼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活动场地。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可能。[14]但是目前对于我国幼儿园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的可能性很小。一是由于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所限,教师的数量、专业能力的限制。在偏远的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一个班级有着40多名幼儿,面对的只是桌椅和黑板。其次,城市里择园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
参考文献:
[1]刘晓陵,金瑜.行为遗传学研究之新进展[j].心理学探新,2005,25(2):17—21.
[2](美)杰克.肖克夫.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4]robert plomin等著.行为遗传学(第四版)[m].温暖,王小慧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夏正江.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和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6]沈文瑛.幼儿成长档案的记录方法与过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
[7][8][11][13](美)芭芭拉·鲍曼.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柳剑.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8
如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联系平行四边形性质,并作以下提问:(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什么图形?(2)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分别对应原三角形的什么?(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这样,通过对已学知识点的回顾,启发学生寻找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规律,建立已学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系,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 遵循思维特点,基于学生的认知矛盾提问
小学生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儿童期和少年期,其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对问题的设计要尽量清晰,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
同时,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应作适当停顿,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或者在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引出更确切与合理的补充;或者在学生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境地时,给予一定的线索或解答;或者引出其他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激发认知矛盾,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这样,提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就感。
如在教学二年级“乘法初步知识”一课时,教师在教授完乘法意义后,可再出示几道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即使是低年级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你能将它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吗?”
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3+3+3+2=3×4+2,3+3+3+3+2=2×7……
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而跃跃欲试,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难度、梯度与角度
一个优质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有着重大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 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问题太难可能会导致课堂“僵局”,学生“启而不发”;问题过易,可能会使学生不假思索,“不启而发”。因此,问题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而且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点,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
(二) 设计好问题的梯度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公式推导等内容逐步分解,组织成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探究问题。
如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链”:
(1) 用这些小棒可以搭出哪些类型的三角形?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课件出示6cm、5cm、4cm长的三捆小棒)
(2)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如果每条边我们用a来表示的话,周长怎样表示?(3a)
(3) 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怎样表示呢?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4) 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周长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仅让学生逐步学会求三角形的周长,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与思路。
(三) 选择好问题的角度
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涉猎知识的各个方面,并注意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精心预设问题“点”。
1. 问重点,其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掌握重要知识。一般而言,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公式、概念、数学思想方法、技能等都是教学的重点。在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重点处设疑,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已有的前经验和潜在经验进行积极的讨论,从而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把握重点。
2. 问难点,其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化难为易。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把握住教材中小学生感到难的问题,并在难点处设计多个问题,可以使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目标明确,“层层剥笋”般逐步向问题的深度进军,从而突破难点。
3. 问混淆点,其目的是提高小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进行提问,可以使小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或设计对比性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辨是非;或设计归谬性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在学习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些知识易混淆处精心设计提问,把小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4. 问盲点,其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所谓“盲点”是指视觉和思维上的“死角”,不容易引人注意却能影响学生的正常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盲点,精心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发现、理解盲点。如在学习了正数和负数概念后问学生“0是什么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概念,打破思维上的盲点。
参考文献:
[1] [苏]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
篇9
一、初中学生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阅读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开拓视野、武装头脑,也可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书中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可以对这个世界、自己都有更深的了解,培根有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阅读有着很多好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一生受益。
二、当下初中生语文阅读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素质教育越发受到重视,新课标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初中语文教育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做好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存在如下困境:
首先,学生阅读兴趣缺乏,呈现阅读种类单一现象。初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热情远低于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预期,只有约1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较浓兴趣,而其他的则表示不知道,或者根本就是讨厌阅读。一些初三学生视渎书为“毒药”,敬而远之,学生在课外阅读种类的选择上呈现出盲目单一的价值取向。女生大多选择文学类的作品,以情感类为主。男生相对而言选择范围要广一些,文学类、科普作品及政治类的读物都会略有接触。
其次,学生阅读多数以分数为目的,且时间不确定。通过对初中学生阅读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读书目的大体上分两种趋势,小部分纯粹为了消遣、娱乐,大部分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获取高分。《文学名著导读》、《文学名著解题》等成为多数学生的选择。甚至有的是老师统一发下来的提纲,死记硬背重要人物、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以此应对考试,违背了阅读的初衷。
再次,未形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效果不明显。初中学生本身存在着自控能力不强的特点,现在社会科技发展,对该阶段学生的诱惑性比较大,学生吧学习本身看出是一种任务,有些不情愿的意味,对于阅读,多数学生是散漫对待,缺乏坚持阅读的习惯,自然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社会环境的影响,阅读气氛不浓。多数学生家庭使用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对书本的储藏变少,但现代科技设备上阅读诱惑太多,社会整体的阅读气氛环境欠缺,同时学生在校的课程和课后作业任务重,阅读的时间相对就被压缩了,大家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就相对减少。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做手:
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始
动机是行为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主人翁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发挥动机的作用,利用初中生的特性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推荐学生多阅读以下书籍: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武侠、言情小说,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注解的习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在课程教学中授予学生方法,在阅读中学生对文中不理解或值得探讨之处,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的习惯。
再次,老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训练策略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由封闭走向开放.重新定位师生双方的位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主体结构的构建.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此外。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应转变两为以学为主的过程,重结果的同时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从知识的认知能力.到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过程的体味以及学生在阅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最后,教师做好课堂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保证课外阅读功效
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绝好场所,上课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老师认认真真做好课堂外的阅读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我语文教师的份内职责。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并对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使学生不至于盲目的阅读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及时纠错纠偏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倾向应及时予以纠正: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阅读。现在学生课外阅读功利性很强,一切为了考试而读,例如,有的学生作文不理想,就买了一大堆作文选刊、作文大全、作文指导之类的读物。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乱读一气。其结果是作文能力没提高多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没有了,所以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能起到很好的保证阅读功效的作用。
四、结束语
古语有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作,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高度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给其授予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对社会的整体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一、量表的编制与测试
在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对部分高中学生的访谈的基础上,将学习习惯的结构定为学习计划习惯、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合作学习习惯、考试习惯、元学习习惯等八个方面。
1. 量表的编制。为使项目内容真正反映学习习惯各维度的内涵,本研究严格按照学习习惯的内涵来搜集项目。项目搜集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借鉴已有量表或问卷中的项目,二是对某些量表中的项目进行修改,三是在参阅其他量表的基础上自编题目。根据以上方式抽取了54个题目后,请1名心理学专家和2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2名高中优秀教师对各个项目的内容和语句表达的准确性进行审定,对其中表达不是十分准确的项目再次进行了修改,删减了6个不适合高中生的项目,最终形成了48个题目(见表1)。量表采用Likert 5点式记分法,分别给选项“从不”、“偶尔”、“说不清”、“经常”、“总是”赋值为1、2、3、4、5分,反向计分题目反之,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越好。
由碎石图看出8个因子位于陡坡上,且特征值大于1,由表4显示,8个因子贡献率在3.48%~8.96%,它们解释了总变异的50.68%,题项因素负荷值在0.363~0.739之间,题项共同度在0.359~0.670之间,因素对题项的解释能力较好。命名一方面参照最初的理论构想,另一方面参照哪个题项的负荷值大,以此为核心命名。
原始题目48题,删除了低负荷1个题目。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8个因子,因素1包含8个题目,主要涉及如何有效的复结知识,命名为复习习惯;因素2包含9个题目,主要涉及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的行为,命名为学习计划习惯;因素3包含6个题目,主要涉及如何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命名为作业习惯;因素4包含5个题目,涉及如何反思、学习、改进学习习惯的问题,命名为元学习习惯;因素5包含6个题目,主要涉及如何预习将要学习知识的问题,命名为预习习惯;因素6包含5个题目,主要涉及学习中同学间相互交流、互帮互助的问题,命名为合作学习习惯;因素7包含5个题目,主要涉及的是如何有效考试的问题,命名为考试习惯;因素8包含3个题目,主要涉及课堂上如何有效听课的问题,命名为听课习惯。
3. 高中生学习习惯量表信效度分析。
(1)量表的效度分析。量表的效度是指量表能准确的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程度,就是量表的有效性,根据美国心理学会1974年出版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标准》,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本文测量的是结构效度,主要是通过学习习惯量表中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各维度与总体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
由表5 所示,本次调查量表中的各个因素的相关系数都在0.20~0.60之间,呈现的相关水平都属于适中水平,各个因素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594~0.801之间,相关程度都比较高。得到的结论是本次量表的各个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各因素之间与量表总体之间又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反映出整个量表的总体内容。总体来说,本次测量量表具有比较好的结构效度。
(2)量表的信度分析。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指反映测量的一致性、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本研究采用五点量表测量高中学生学习习惯,用科隆巴赫a系数、古德曼分半系数测量量表的信度。
测量整个量表的所有题目,得到的科隆巴赫a系数(Cronbach a)为0.826,古德曼分半系数为0.851,两个值均大于0.8,符合对信度的要求,说明学习习惯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整个量表的信度相当高,可以作为测量高中生学习习惯的工具使用。
三、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
以《高中生习惯量表》为测量工具,淄博市博山区两所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高中生623人,发放问卷623份,回收611份,有效问卷590份。其中,高一234人(39.7%),高二192人(32.5%),高三164人(27.8%);男生262人(44.7%),女生328人(51.3%)。对问卷统一编码,并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6)。
调查发现,高中生的学习习惯总体情况较好,但各个习惯的水平存在差别。除复习习惯外,其它各种习惯都高于平均数。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合作学习习惯、考试习惯、元学习习惯、作业习惯、学习计划习惯、预习习惯、听课习惯。
高中生的学习习惯总体情况较好,这是值得欣慰的。一是高中生学习经验的增加,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学习的规划和组织能力相对初中和小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二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学校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为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学案导学等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引入学校,学法指导进入学校课程,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各个学习习惯水平存在差异,尤其以合作、考试习惯为最好,这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有很大关系。新课改以来,山东各个学校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这些客观因素增加了同学相互帮助的机会,促进了合作学习的发展。考试一直以来是老师、家长、学生本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作为高考大省,家庭对学校仍旧有过高的升学要求,学校仍旧需要更多的追求高升学率,学校老师都十分重视对考试方法和习惯的研究,要求较多,经验也较为成熟。
同时,“满堂灌”、“题海战术”、“作业轰炸”仍旧有一定的市场,学生过多的时间用在作业、考试上,用学生的话说“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认真的总结复习,复习习惯表现最差。
上述情况表明,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复习习惯方面为最。同时也说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方面依靠学生的自我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加强管理,优化学习环境,改变教育理念,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四、结论
1. 本研究在参阅文献和实践的基础上,从学习计划习惯、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合作习惯、考试习惯、元学习习惯等八个方面编制适合于高中生学习习惯的量表,量表共47个题目,采用自评式5点式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越好。经过验证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高中生学习习惯的测查工具。
2. 调查发现,高中生的学习习惯总体情况较好,但各个习惯的水平存在差别,除复习习惯外,其它各种习惯都高于平均数。
参考文献:
[1]羊国锋.关于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初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2-118.
[3]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1999(9):27-31.
[4]曾庆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02:16-44.
[5]尹振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J]北京教育,1996(5):34-35.
[6]吴雨明.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切入手[J].职业技术教育,1997(11):46-47.
[7]焦丽荣.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成人教育,2000,(5):47.
[8]汪丽,姜鑫.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53.
[9]冯海英.对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8-11.
[10]袁忠良.高中生思想政治课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11
生物在众多学生的眼中是一门偏文科的课程,大部分学生认为多记忆就可以把生物学好。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历年的高考导向都反应了生物问题不再局限于表面层次,而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高中阶段学生对生物问题的理解程度如何?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一直是萦绕于生物教学中不变的话题。
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事物正确的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Larkin和McDermott[1]将表征概括为4个层次:①字面表征;②朴素表征,或“真实世界”表征;③科学理论表征,也叫“物理”表征;④数学表征。其中文字表征和朴素表征主要由问题的表面特征决定,属于低层次的外部表征的范畴;物理表征主要由问题的深层次规律决定,属于高层次的内部表征。表征的越深刻,表征的手段越丰富,问题解决效果就越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Simon[2]认为若问题有了正确的表征,可以说已解决了一半。
本研究采用精细作业分析法,对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生物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了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学生认知层次及遇到的困难,为以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高效生物课堂,提供建设性意见。
1 研究方法
1.1实验的被试
测试形式:闭卷考试。测试的对象是兴义市八中高一年级高素养班(6)班和(7)班学生,被试人数分别为51人和53人。
1.2 实验的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精细作业分析法[3]。精细作业分析法是指认真研究学生解题过程,从中发现典型的错误类型,同时根据学生每个表征阶段完成的情况打分,从而对学生各个层次表征能力实现量化统计分析。这是本文实证部分分析测试卷时采用的主要方法。典型的错误产生于不完整、不准确的思维加工,一般不是随机产生的,可以为找出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特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试卷组成的三个部分
①测试的生物问题。题目要能涵盖较多的生物知识和方法,利于了解和分析学生掌握各个生物知识的情况。题目总体难度适中,既符合高考要求,又符合测试人群的能力水平。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问题组成测试用的生物试题(详见附录)。
②辅助问题。由于文字表征和朴素表征较为隐性,并非显性表征,因此不易从卷面答题情况分析其表征情况。为此,每道题目都设计了几道辅助问题,用于了解学生其隐性的表征情况,评分时会根据辅助问题加以评分。(详见附录)
③补充测试。学生可能会因为前面层次表征的困难导致无法继续后面的表征过程,但其实学生是能完成后面的表征过程的,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影响分析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先通过辅助问题率选出这部分学生,再告知其对应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或者生物知识和方法分析其是否能完成剩下的表征过程。
(2)表征能力得分的处理方法
采用给各个表征阶段分别打分统计的处理方法,每个表征层次总分为3分。试题A和试题B,以概念推导分析设计,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和辅助问题。其中问题和辅助问题(1)代表学生文字表征层次,问题和辅助问题(2)代表学生朴素表征层次,问题和辅助问题(3)和(4)代表学生科学表征层次,问题和辅助问题(5)代表学生数学表征层次。全对的给3分,只答对辅助问题的给1分,否则得0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
若学生是通过补充测试求解得出结果,依然根据上述标准赋分,不作扣分。
1.3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图.
2 结果分析
2.1 各表征层次的差异
试题A(光合作用问题)4个表征层次得分呈很显著的递减趋势。随着表征的深入,得分降低。其中文字表征层次得分较高,除了2位同学对题目一知半解,得1分以外,其他全部能读懂题目并理解题目意思,得3分。数学表征得分较低,很多同学数学表征过程无从下手,也有大部分同学以偏概全,不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并回归到实际情况设计完整的实验。(图1)
试题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问题)4个表征层次整体也呈递减趋势,但科学表征过程例外,超过了朴素表征过程得分。可能源于综合题目知识联系的薄弱,或基础的不牢固。因此注重基本知识,是知识层层深入的基础。(图1)
另外,与孙瑞娴[4]研究结果相同,试题A与试题B各表征层次,优生表征能力强,问题解决更有效.
2.2 性别差异
从试题A的分析结果看,无论表征过程的哪一阶段,男生表征能力均优于女生。尤其是数学表征阶段,男生对问题的理解很明显超过了女生,比女生高0.44分(图2)。试题B的文字表征与数学表征过程女生略高于男生(图3)。这也是女生学习扎实,更关注于基础知识的一个体现。同时,女生的认知过程慢,需要付出比男生更多的努力。
表1 试题A与试题B表征全体学生平均得分
2.3 试题A与试题B表征能力差异
总体来说,试题A单独分析光合作用时,学生表征能力要优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题。
试题B反应的学生表征过程,科学表征反而高于前面的朴素表征甚至文字表征,这在知识的理解过程中是一种反常现象,同时也反应了学生明显注重后期的分析,而忽略了相关基础的知识。也可能与老师上课时强调重难点知识有关(表1)。
3 教学建议
通过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表征能力的研究,发现学生问题表征水平是可以通过相关有效途径提高的:
1、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适当的多元化表征。加强变式训练,一题多变;或者通过文字、图形等外在表征,理解问题并将抽象化的信息转化为形象化的图像、符号、图表等;激活头脑中与之相关的图式,建立适宜的科学表征和数学表征。同时,注意让学生及时反馈,暴露其思维过程,有针对性的训练重构问题表征的能力。
2、 建构结构化的生物知识图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表征能力[5]。学生对问题进行表征时总是首先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与外部相近的问题图式,这时问题解决过程基本就是选用合适的问题图式过程。对于高水平的问题,表征时需要深化整合、灵活迁移已有的问题图式;对于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没有直接同化当前情境的图式,问题表征过程也就是尝试建立这类问题的新图式。
3、 加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与问题表征水平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对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4、 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在朴素表征和科学表征环节,数学表征可以推移到高三阶段。学生有效的建立了科学表征,问题解决就水到渠成了。女生的认知过程有别于男生,科学表征能力略低于男生。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女生的学习,必要时辅以多练多记的训练,使男女生能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Larkin J H et a1.Expert and novice performance in solving physics problems.Science,1980,208(20)
[2]Simon H A 著;荆其诚,张厚璨译.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2-123
[3]黄铭舜. 高三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表征能力的研究.广州教研. 2012(11)
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21-04
一、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这使得我国的科学方法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起步晚,但国内一些教育学者在研究科学方法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有关科学方法教育的分析和探讨仍然在不断地进行中,使得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受到重视。在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对教师而言,为什么物理会这么难教;对学生来说,为什么物理会这么难学。究其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系统训练,教师也没有正确处理好数学方法服务于物理教学的关系。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必备的数学方法。
本文探讨中学物理学习中有关数学方法的问题,经过案例分析对常用的数学方法进行探究,阐述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二、数学方法概述
我们从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与结构体系图1中可以看出,数学方法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数学方法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广义上说,是指数学概念、公式、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运用数学来分析、计算问题的各种具体的方式与方法。
图1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与结构体系图
数学方法就是用数学语言把客观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表达出来,并对问题进行处理,是一种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推理、运算和分析,最终形成判断、解释和预言。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
人们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总是舍弃研究对象其他各种性质和具体内容,只保留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并且对这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作进一步抽象,把全部问题变成了数学符号之间的运算关系,然后对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理想化的数学概念和定量描述事物的普遍规律。
2.高度的精确性
数学方法之所以具有如此高度的精确性,是因为数学是描述事物量的关系的,而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的量是严格确定的。
3.严密的逻辑性
在数学中,逻辑推理常表现在数学定理的证明和方程式的求解上。证明和求解的过程,都要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和推理规则,步步相接,环环紧扣,只要前提正确,论证合乎逻辑,所推论出来的结论就是可靠的。
4.充满了辩证法
运动和辩证进入数学,使全部数学具有辩证的特性。在那里即使很简单的关系,如单纯的抽象的量之间的关系,都采取了完全辩证的形式。
5.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方法有如此广泛的应用性,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就是事物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而客观世界中任一具体事物其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
(二)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定义物理概念。中学物理中许多的概念都以数学的形式来表达,常用比值定义法。如我们所熟知的速度、密度、压强、电容、电势、电阻、功率等物理量。
2.推导证明物理定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以实验为基础,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进一步分析、推理、认证,以数学形式表达成物理公式。
3.解释物理现象。有些物理现象难以用语言文字表示,但是借助数学方法用物理图像却可以很好地描述物理现象。
三、例解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使用到数学方法时,要注意利用物理与数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向学生明确指出所用的是哪一种数学方法,介绍有关这一种数学方法的知识,点明该方法的形式,适用条件范围,完整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有意识地接受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强调逻辑推理,学生经历过逻辑推理更能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学到的知识也更为深刻。用数学表述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时,注意总结求解各类题目的基本步骤,重视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技巧。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通过数学方法可以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当学生学到的不是环环相扣的知识链,而是支离破碎的碎片式的知识时,就要利用数学方法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连贯起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提供简洁、精确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有效方法,为物理的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有力工具。下面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数列法进行案例分析阐述。
〖数学知识〗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2.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常见的一种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3.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
用质量为m1的铁锤沿水平方向将质量为m2长为L的铁钉敲进木板,铁锤每次以相同的速度V0击钉,随即与钉一起运动并使钉进入木板一定距离,在钉每次受击进入木板的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为前一次受击进入木板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的 k(k>1)倍。
(1)若敲击三次后钉恰好全部进入木板,求钉第一次进入木板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
(2)若第一次敲击使钉进入木板的深度为L1,则需要敲击多少次才能使钉全部进入木板?并说明要使钉全部进入木板L1必须满足的条件。
[解析]
(1)铁锤每次击钉的短暂过程动量守恒,则有
m1v0=(m1+m2)v
它们一起运动的初动能
设钉第一次进入木板过程中所受阻力为f,则第二次、第三次的阻力依次为kf、k2f,又设三次敲击后钉进入木板的深度依次分别为L1、L2和L3,根据动能定理,有Ek=fL1=kfL2=k2fL3,则,
又因为L1+L2+L3=L
所以
(2)设敲击n次,钉全部进入木板,同理可得
Ek=fL1=kfL2=……=kn-1fLn
,则
化简得
若上式不是整数,n应取整数部分再加1,若恰为整数,则不加1。
由上面的式子
可知,随n增大而增大,但总是小于,因而当L1过小时,无论多大的n也不能使该式成立。要使钉能全部钉入木板,应有:
即
[评析]
利用数列解决物理极值问题,即根据数学规律,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推导出相应的表达式,再根据题中的限制条件求出极值。
四、数学方法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与研究
如果只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数学方法,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真实了解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笔者深入基层一线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查阅文献、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进行研究。
为获取本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本研究按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实践阶段三个阶段展开。
(一)准备阶段
文献查阅,收集资料,归纳整理有关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文献,根据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制订计划,作好人力和物力上的准备。
(二)调查阶段
从实际教学情况从发,结合自身的条件,探讨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多渠道展开调查,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如何更好地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
1.访谈调查。与被研究者进行谈话,进一步掌握第一手珍贵的资料。为了调查师生对数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使得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本研究对全南县某中学部分师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听取了师生的建议和意见。
访谈结论:通过对师生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不乐观,教师和学生不看重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师生对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思想观念缺失,他们对理论不屑,怕麻烦。
2.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编制了学生和教师问卷,统一采取书面形式的纸质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作答,期望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旨在了解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关问卷调查的发放和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统计表
类别 项目 数据 有效回收率
学生问卷 发放问卷 200 79.50%
回收问卷 173
有效问卷 159
教师问卷 发放问卷 30 83.33%
回收问卷 26
有效问卷 25
问卷调查结论: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相对缺乏应用数学方法的意识,缺乏应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教师在升学压力的强迫下,理论与实际往往脱节,教师每天重复着纯粹的习题,忽视了思维方法的培养。
(三)实践阶段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笔者就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教学实践,以赣州市全南县某中学作为教育环境,部分中学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开展研究,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实践对象是全南县某中学八年级水平相当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以八(1)班为实验班,八(2)班为对照班。本次实践从2014年2月始至2014年7月止,约半年时间,以一学期为准。
教学实践结束后,以八年级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物理测试题作为测验工具,对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客观检测,并以此成绩作为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本次测试题以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考试为样本,比较客观、公平。测验实行单人单座年级交叉考试,保证学生能够认真独立地完成测试卷,使研究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确保。测试卷在题型上设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全卷共有5大题,24个小题。题型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题型分布表
题型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题量(个) 10 6 8
数据处理。测试卷的批改在学校数理教研组的帮助下进行,实行跨年级交叉流水阅卷的方式,全体教师客观公正地批改。
实验结果。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优秀率、及格率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优秀率、及格率比较表
班级 八(1)班(实验班) 八(2)班(对照班)
统计量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前测成绩 33.33 11.13% 0% 34.33 12.31% 0%
实验后测成绩 52.61 34.15% 9.76% 41.00 19.05% 0.00%
注:8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及格。
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物理平均成绩及差异性,如表4所示。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物理后测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假设方差
相等 0.010 0.921 2.683 81 0.009 11.610 4.328
假设方差
不相等 2.684 81.000 0.009 11.610 4.326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33.33分、34.33分,没有显著差异。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2.61分和41.00分,由F=0.010,显著概率为p=0.921>0.05,因此,两组方差差异不显著,即两组方差齐性,故选择方差齐性一行的数据作为检验结果。t检验的显著概率为p=0.009
五、讨论
经过一个完整学期的教学实践,在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八年级学生所学习的物理内容,笔者力求做到将常见的数学方法渗透到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是非常可取的,对很多学生是适应的。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机械式地接受教学。教师通过数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最终获得成功。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班在学习方面略占优势。
六、结语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个结论对修正一些中学物理教师的错误认识、更新教学观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
教师要搞好中学物理新课程的教学,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想慢慢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尤其是数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科学学习方法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章新友.物理学的方法论与发展前沿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2
[3]吴海鹰.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9
篇13
一、建设标准化农村教师队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农村教育问题各有特点,差别巨大,但都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有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既是农村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农村教育问题长期难于解决的主因,更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国家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出发,从政策上向农村教育倾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制定了诸如优秀城镇教师去乡村支教、为西部地区十几个省设教师特聘岗、为农村学校培养定向的教育硕士等相关政策,国家也组织了一些教育科研机构花大力气对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若干对政府有咨询价值的研究报告。这些工作无疑是卓有成效的。
解决错综复杂的农村教育问题,首要的是找到一个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建设标准化的农村教师队伍,无疑是全面解决现阶段农村教育问题的突破口。有了这个高素质的标准化教师队伍,就可以逐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的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的支撑,从而逐渐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异,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由于我国区域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因此,我们主张在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既要承认正视历史上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也要努力在可能的条件下缩小差异。这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和城市教师队伍的标准应否及能否统一;二是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和落后偏远地区的建设标准应否及能否统一;三是要不要制定一个基本标准和未来的理想标准。应该承认,教师队伍建设标准的完全一致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当下我们追求的应是基本标准的统一,即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中心城市还是小城市、城镇还是农村都应该有个统一的最基本的标准,即底线意义上的标准。在教师标准化建设上要有不同的时间表,地域上也要有一定的特色。
当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标准化农村教师队伍的最基本条件。一是国家的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税收逐年稳步增长,这就有了财力的根本保障;二是我们的师范教育发展迅速,大批师范毕业生已经开始走向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只是由于一些政策上和编制方面的原因以及其他原因,他们才难以顺利地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里去;三是我国目前的师范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完全有能力培训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
参照发达地区和城市教师队伍的现状,我们可以从教师的学历水平、各门学科的教师配备情况和教师的编制数量等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制定最基本的要求。各地区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逐步在数年内达到如下基本标准:在学历方面,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应是正规院校专科毕业,初中教师的第一学历应是正规院校本科毕业。在学科教师的配备方面,每个学科都要有专职教师,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和计算机的课程都必须应是本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以保证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享有同样水平的教育。在教师的编制数量方面,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编制的设定不能和城市学校一样仅仅依靠师生比进行,还要考虑农村学校学生的数量和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门数。
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
从宏观上分析,我们要建设一支合格的农村师资队伍至少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师资队伍在数量上要得到保障,这是我们建设队伍的前提。第二,师资队伍在基本质量上要过关,这是我们建设队伍的关键,能够体现教师队伍基本质量的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学历水平。第三,师资队伍在结构上要优化结合,这就要求队伍中各个要素与整个结构以及诸多要素间的比例合理、协调统一,这是我们建设队伍的难点。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要求,我们来讨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
(一)编制标准
教师编制是国家对正式教师的数量定额和职务的分配,与教师数量密切相关。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于2001年10月8日了《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其中对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标准规定如表1:
表1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注:1.“城市”指省辖市以上大中城市市区。
2.“县镇”指县(市)政府所在地城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城市中小学师生比要远大于农村中小学的师生比。这显然不符合城乡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对农村学校很不利。我们知道城市每个中小学教师都有固定的学科和班级,教学时间和精力相对可以得到保证,而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当老师,还要当校工,身兼多职。从条件状况来说,农村地广人稀、居民点分散、交通不便,造成了农村学校学额少、规模有限。如果按照上述标准配备教师,农村很多学校学生不到30人,那么一个学校就只能配备一名教师。这种配备标准必然使很多农村教师必须跨学科、跨年级教学,甚至有些班级因缺少教师而无法开课。现在不少地区还在采用复式教学,还有的学校大量录用了代课教师,这和农村编制紧缺不无关系。很多大山里的农村学校,没人愿意去,学生也出不来,只能靠老师一个人勉强支撑。这不仅使教师的身心健康严重透支,也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使农村孩子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远落后于城市的孩子。因此这种脱离城乡教育实际的师资编制标准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和不公平。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试行在中小学师生比方面引进一个系数。系数的制定可以依据地区偏远程度、人口密度、教学点数、生源状况、交通状况、经济和财政状况等方面进行设定。系数的合理制定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以及科学的统计计算。当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实行学校布局的合理调整,建设标准化的学校,整合学校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仍需要国家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的编制标准。
(二)学历标准
教师学历是体现师资队伍基本质量的重要指标,学历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资格,应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重视发展教育,农村师资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教师学历的合格率迅速提高。到2005年,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巳达到98.62%;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24%,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高。在2001年农村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仅为20.25%,农村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仅为9.35%。到2005年农村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已达47.49%,农村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已达24.34%。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大部分已基本达到要求,剩下为数不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将很快在几年内达标。我们还发现,农村小学教师超过合格率的人数快速增长。仅2001年至2005年短短四年间,农村具有专科以上的小学教师人数从20.25%提高到47.49%,提高了27.24个百分点,而农村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从9.35%提高到了24.34%,提高了14.99个百分点。
从国际师资学历的标准来看,教师的高学历化也是必然趋势。目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已达到本科层次。然而,这些国家已经进一步认识到,要想迎接未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必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美国近年来各州相继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些州已明文规定今后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学硕士学位,其中华盛顿州于1992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在申请更新教师证书时须同时具有双硕士学位,即除持有文学、理学或者人文科学硕士学位外,还须持有教育硕士学位。
综合国内外的教师发展趋势,中小学教师“高学历化”已是大势所趋。根据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农村小学教师至少应达到大专学历,农村初中教师至少应达到本科学历。由此就给广大农村教师,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需要在职教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的进修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同时根据我国农村缺少教师的现状,现在入职的教师在学历上还无法完全达到这个标准,这些入职者也需在参加工作后尽快提升自己。从2007年开始,国家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招收各个学科的师范学生,为我国的广大农村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个政策的推行实施必将彻底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三)结构标准
如前所述,农村师资队伍结构性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科安排不合理。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农村师资队伍的调查显示:在农村教师的第一学历专业结构中,中文占33.39%,数学占15.29%,外语占7.75%。这表明在三门基础学科中,中文专业教师明显高于数学专业教师,英语专业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农村教师的最后学历专业结构中,中文占41.87%,数学占11.67%,外语占6.73%,政治占5.53%,其余专业比例都不到3%。上述数据表明,在农村教师最后学历专业结构中,中文专业教师所占的比例还是高居榜首,其他专业教师所占的比例明显很低;在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和城市教师的专业结构对比中,发现城乡教师第一学历专业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城市教师中,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美术专业的教师比例明显高于相同专业的农村教师比例,而中文和其他文科专业教师的比例却低于农村相同专业教师的比例。可见,与城市教师第一学历专业结构相比,农村教师的文科比例太重,结构不合理。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农村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中,以中文专业为代表的文科教师最多,其次是数学和英语两门基础课的教师,而教师人数最少的就是音、体、美、劳等学科。
针对农村师资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科标准。我们可以根据新课改的课程设计及比例,合理安排各门学科的教师比例。适当地压缩文科专业的教师数量,相应地增加其他基础学科以及体音美等学科的教师数量。当然,学科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需要在宏观上进行统筹把握,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精密的计算。
此外,为使农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还应制定农村教师的年龄标准和性别标准。因为只有在年龄上老、中、青教师合理搭配,在性别上男、女教师比例协调,我们才能真正建设出一支高效率的农村教师队伍,也只有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推动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
三、推进农村教师队伍标准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师资队伍资金的投入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虽然中央及省级政府集中了大部分收入,但地方政府仍然承担了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地方政府中,责任又层层下放,最后推到了乡级政府。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中央和省级政府财力的集中更为明显,形成了各级政府间义务教育的责任和财力的不对称。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不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了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虽然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有了很大调整,实行了以县为主的体制,但落后地区县级政府同样财力薄弱,无法承担义务教育巨大的经费需要。此外,这种分级管理的体制,层层关口对于义务教育的使用经费缺乏规范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其中不乏挪用、侵吞公款的现象出现,这些原因必然导致农村教师工资发放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将农村教师的工资完全纳入到中央财政预算,教师的工资至少应该由省级财政统一发放。省级财政通过集中建立银行账户,通过各专业银行或信用社发放,确保农村教师工资足额、及时到位。由此使上级部门承担起它本应该承担的责任,以解决长期以来义务教育的责任与财力不对称的问题。
国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中央财政可直接按照教师的学历和在农村工作的年限浮动教师的基本工资,上浮多少视国家财政情况和教师在农村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定,保证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并最终留在农村教书。为了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教师队伍,我们还必须尽快使老教师退下来,但国家应尽可能出钱安置他们,使他们享有幸福的晚年。
(二)完善农村教师的工资标准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人事部、原国家教委于1993年制定的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
国家虽然统一规定了教师应发的工资,但是这种规定只能保障由国家直接发放工资的城市教师,而无法保障广大的农村教师。因为农村地区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低,地方税源稀少,县、乡政府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因此难以承受义务教育经费的巨大需求,这就必然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农村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大量代课教师,他们由于无编定岗,在工资待遇方面根本无法享受到国家正式教师的工资标准,他们大都由当地县乡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给予少量报酬。
在当前情况下,国家虽然提出要大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然而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也很难。因此,国家有必要制定代课教师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确保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可以依据下面两点进行:(1)代课教师基本需求法。即主要根据代课教师最基本的食品、衣着和少量零用钱合计,结合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政府财政负担能力、集体经济收入等来确定,并在核实了保障对象的全年收入后,按照标准,差多少就补助多少。2.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用以表示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低,当低到一个家庭的收入无法为其维持社会最低生活水平标准时,就需要获得社会救助。当然,国内外关于制定最低标准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参考。代课教师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实施标准还有待于国家有关人员的进一步研究。为了保障代课教师的基本权利,在职代课教师的工资至少应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专款专用。
(三)健全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标准
农村教师的住房、养老、医疗问题是其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教师法》对这些方面也有明确的规定。我们从法律规定中明显感受到了国家在制定教师社会保障时,对农村教师关怀不足。关于住房,“城市教师可以在建设、租赁、出售时享受优先待遇”,并且能够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资助。而解决农村教师住房的责任却落到权力较小、资源贫瘠、相对弱势的县、乡(镇)身上,并且还只是“提供方便”,这就使解决农村教师住房成了难题;关于养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很显然,关于教师养老问题的规定还存在严重的城乡差异。关于医疗,“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这种没有强制性的语言和可上可下的规定,在实践中只能造成农村教师的医疗待遇问题无法落实。在农村教育本身缺少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这部分保障当然最先被砍掉。
《教师法》应该秉承缩小差距、实现教师公平的理念,删除那些具有地域歧视的规定,对于所有教师一视同仁。为了让农村教师有病可医、有房可住、有钱养老,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全面实施农村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各地依实际情况确定各项保险总额,一般在教师本人基本工资的20%左右,其中教师个人缴纳7%左右,剩余部分由上级财政按比例配给。教职工无论是公办教师还是代课教师,都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金,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险待遇。第二,建立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有条件的县区、乡镇可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或农村中心集镇兴建教师公寓或教师住宅小区,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城镇化,使他们安居乐教。第三,力争农村教师保障制度法律化。现在为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国家、地方都提出了很多相应的措施。然而,它们大多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很多政策、规定到了地方基层就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只有将这些制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农村教师的权利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四)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地方,环境艰苦,交通不便,生活水平低下。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激励更多的教师投身农村教育事业。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同样可以引入一个系数,系数的制定可以依据地区偏远程度、人文环境、交通状况、经济和财政状况等方面进行设定。那些地理位置越偏僻、自然条件越艰苦、经济越落后的地方,农村教师所得的津贴也应该越多,这才能稳定偏远地区的教师队伍,并吸引更多的人服务农村教育。同时农村教师的特殊津贴制度所需的经费应全部或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如果中央只出政策不出钱,仅靠地方财政来支付这笔费用,那就会使农村教师特殊津贴的实施成为“空调”,同时也就丧失了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实行倾斜支持的实际意义。
当然,作为农村教师队伍标准化建设的过渡措施,我们也要做好原有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由各个地区的师范院校负责,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研究可行的培训模式,开展有实际效果的培训,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