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会议纪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会议主持:z
与会人员:zzzzzz
会议主题: 年度第二次管理评审会议
会议记录:z
会议主要内容: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着上半年的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员工满意度调查、用户意见调查以及公司发展思路进行的,采取了大会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目的以查问题、找差距、提升管理水平为主,取得了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的成效。
一、公司领导z总和z总助对20xx年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次管理评审会议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意义,阐述了公司的定位,明确提出公司以后的发展要为电信做好服务,客户的满意就是z人的期望,要保证电信物业在z的管理下得到保值增值,指出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积极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流程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积极向外拓展,努力争取通过省优、国优的评选、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资质。同时,也指出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二、品质管理部和客户服务中心分别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本次员工和用户的意见满意度调查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说明。
三、电信实业公司经营管理部z对公司的成绩进了正面的评价,指出了z物业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而电信实业的主营项目就是服务,z物业的思路和目标符合电信实业的实际,同时也提出要直面问题,通过查找问题来强身健体,要利用数据和事实来说话,要采取措施,一方面抓好ISO9000流程的导入,另一方面要对提出的办法、建议努力转换成可操作的制度和规范,要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管事。
四、管理中心z提出要加强对z物业工作的理解,物业公司要加深对业主的认识和理解,要使枢纽大厦的物业管理在深圳市树立起自己的特色,指出要做好来访人员的登记工作,解决好前台押身份证的问题。
五、党支部z书记就员工满意度调查及用户意见调查反映的问题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关于社区文化活动的满意度较低的问题。社区文化活动本是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信息枢纽大厦比较特殊性,必须注意对大厦机房的保密工作,因此办公区域要严肃,对社区文化的调查根本就不该提出。
2、关于薪酬、待遇的问题。员工的收入已不算低,要客观公平地进行横向比较,在这方面,管理宣传得不够,如清洁工、保安员每月都超过了1000元,比较而言是较高的。
3、关于职们晋升和激励的问题。晋升和激励是相对的,不应光谈物质鼓励,而不谈精神鼓励,两者都表很重要,而且更多就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鼓励为辅。激励措施应在可能的前提上提出,不能引起误导,引起思想上和管理上的混乱。
4、技术上的考评不能用主观臆想,只能拿硬性的指标来评价,如维修的频次、时间等。
5、关于文件用语有些提法不太妥当。如做好电信的坚强后盾、加强,降低行政干预等。
同时指出,本次管理评审会议犹如体检,要针对总是进行改善,让客户满意,要巩固现有的业务市,积极开拓外部市场。
六、会议还分成四个小组围绕着怎样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升员工对公司的满意率、如何让用户更满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大家普遍认为,应加强员工的忧患意识,将薪资待遇拿到市场上比,进行横向比较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增强对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管理上,要加强培训工作、强化流程管理,进一步合理分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七、z总进行了会议总结,强调了管理评审会议对企业提升非常重要,各部门工作要不断提升、完善。
1、针对公司现行一二三类人员划分的问题,员工应摆正心态,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任何员工都将与企业利润挂钩。
2、下半年公司进一步进行合理优化,中层管理人员应加强工作职能,熟悉公司流程、了解跨部门工作,走进基层,互相支持配合,在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考核制度是为了保证各项服务质量的提升,管理人员应树立榜样并在管理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工作上重在解决问题、完善问题。
深圳市z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品质管理部
企业会议纪要范文范本2时 间:20xx年1月31日上午9时45分
地 点:指挥部会议室
主持人:杨树安
参会人:领导班子、工程部、招标预算部、销售部、党政办公室、环境安全部,等部门相关人员
会议名称:总经理办公会
内 容:
20xx年3月31日上午9时45分,云南澂江天然山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项目指挥部会议室召开了总经理办公会,会议由公司总经理杨树安主持,公司领导班子及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建议可删)
一、杨树安总经理对阳宗海项目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检讨以及对近期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公司杨树安总经理首先强调:局党委对阳宗海项目高度重视并充满期盼,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公司进行了鼎力支持。整个项目关系到全局战略投资的成败与否,因此整个公司应改变思想,转变观念,团结一致,努力工作,高效、优质的完成整个项目工程。
针对目前户型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杨树安总经理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
(一)要以市场为导向,客户需求为依托,方案为基础,前提规划。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实地考察,做出一个精品优质规划,打造出一个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高端花园住宅小区。一是要对户型进行置换,并形成主打户型,把519平米户型压至400平米。二是要对大露台进行调整,使其尽量在观海面位置。三是要慎重选用样板房。四是要进行海景面分析,观景面要求达到60%,尽量达到80%,如无法达到要求,更换设计单位。五是要对户型、高差做调整,所有户型调整在15天内完成。此项工作由副总经理李鑫牵头,总工程师张培福主办,副总工程师李宏琳配合。六是要在六组团加两幢房子,一组团花园中的一幢房子取消。七是只进行环水保工程,土石方工程全部停工。
(二)严格落实分工负责制度。一是样板区形成,主干道成型,要在规定时间点完成。此项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李金星负责,陈建民设计。二是所有绿化分段完成,由常务副总经理李金星负责,副总经理李鑫配合,花草搭配由副总工程师李宏琳提供依据,请绿化单位指派相关人员到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三是在环保压力不的前提下,将杯脚100米绿化完成。四是基本农田土块提高,四组团和其他组团可单独进行。五是环保工作由副总经理何建华负责。
(三)要堵塞质量监督和跟踪管理存在的漏洞。3月22日3号大坝的隐蔽工程未灌浆,现场无管理人员,无监理人员,如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对施工单位罚款10万,工程部罚款5万。
二、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讨论发言,达成一致共识并表态:
一是要对之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根问源。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设计规划对整个项目所起的决定作用,总结经,吸取验教训,以客户需求为最终出发点,要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地制定设计规划应,打造良好的项目品质,为销售工作打好基础,埋好伏笔。
三是要加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和设计、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
四是要提高对质量、环保问题的认识,加强监督管理,并形成目标责任制。由公司副总经理何建华负责,环境安全部配合各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协作,在雨季前完成全部环水保工作。
三、公司杨树安总经理对近期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1、20xx年4月5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到规划设计院听取设计汇报,并根据现场情况,明确提出户型比例。
2、基本完成土石方标段内,土石方的施工单位经协商后可以退场。
3、所有的环保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4、景观绿化优先,房屋施工让位,尽快赶工景观大道100米,在5月15日之前完工。
5、样板房的装修,到香港或深圳邀请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按最低标准每平米5000元进行装修。
6、7月底前完成会所施工,对大堂和卫生间进行精品装修,8月底前完成所有住宅建筑的招投标工作。
企业会议纪要范文范本3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XX项目部
主持:XXX
出席:XXX、XXX、XXX、XXX
内容:
一、上周完成情况:
1、售楼处:XX月XX日按时完成打桩施工,XX月XX日按时完成静载试验。XX月XX日完成桩机撤场、检测砼块撤场,完成现场标高方格网测量,完成场地向总包单位移交。临建垫层开始施工。XX月XX日按计划总包单位应开始基础施工,但因挖机设备、材料未进场、施工人员不到位未动土施工。
2、XX地块:XX号、XX号栋土方开挖XX月XX日开始,但因卸土区,挖机设备投入不够,现场无测量技术人员等原因进度缓慢。
3、其他:已完成XX、XX地块围挡基础施工。
二、本周计划工作:
1、售楼处:XX月XX日前完成售楼处土方开挖、截接桩、桩小应变检测承台、地梁垫层、桩心砼、放线等施工。
2、XX地块:1#栋XX月XX日完成土方施工,XX月XX日开始引孔施工(XXXX根500桩)。X#栋XX月XX日完成土方施工,XX月XX日前完成垫层的施工。
3、其他:开始围挡的施工。
三、需公司尽快解决的问题:
1、售楼处及样板间施工蓝图(纸质版)尽快提供。
2、XX地块土方开挖及支护蓝图尽快提供。
3、XX地块施工蓝图尽快提供。
4、售楼处及XX地块规划控制点。
篇2
2、用地问题。伟肯电气在二期厂房建设上存在问题,希望街道能够推荐现有载体或地块,组织协调新厂房的建设工作;公司拟计划购买金田路东、东延路北面积约11973平方米的工业用地,由于该地块形态不规整,希望街道组织协调将地块面积向北增加一部分。
3、环境、交通问题。禾昌聚合反映了工厂周边的道路上违章停放多辆渣土车等工程车辆,给工厂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威刚科技反映了夜间路灯昏暗,照明不足的问题。迪诺曼反映公司东侧空地垃圾堆放现象严重,影响到公司的中央厨房等设施的使用和公司形象,希望街道能够尽快组织进行垃圾清理;雅士利涂料公司提出工厂周边金堰路等道路维修给企业的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企业发展情况
1、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在2013年实现合同产值234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润6亿元,力争2014年目标突破300亿元。
2、定量阀系统有限公司在2012年销售增加30%的同时利润净增300%,2013年销售和利润继续上涨20%多。
3、镁业有限公司在2013年实现销售同比增长10%多点,利润不到5%,主要原因是有色金属行业不景气,同时去年9月份天然气价格上涨也使企业的成本大幅增加。目前估计2014年销售还将会有所增长。
4、涂料有限公司在2013年实现销售同比增加了2亿多元,目前正从降低员工体力劳动的角度出发加大设备投资。
5、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收购DS光电后研发投入比较大。
6、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实现销售30亿元,2014年预计会达到35亿元。
7、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在2014年底将把总部驻进斜塘街道,预计每年研发投入1亿元,专利数量在省内名列前茅,计划加大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
三、企业对政府的需求
1、加入园区的需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对街道提出的电商产业园表示感兴趣;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和威刚科技有限公司都有意愿参与到街道的文化创意产业区中来。
2、平台需求。医药希望街道能为一些中、小型企业提供能在街道扎根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3、土地需求。定量阀系统有限公司由于发展需要,目前在东景工业坊内厂房处于饱和,急需就近寻找合适的厂房;伟肯(中国)电气传动有限公司
由于处在地铁2号线沿线,目前代建地块内的二期预留地块处于冻结状态,企业提出需要厂房来保证产能的扩展和销售的提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在高教区周边寻找研发大楼立足研发、电商产业的做强,如有合适地块也想将总部进行搬迁同新项目整合在一起。
4、政府补助。聚灿光电希望能够尽快取得2000万优租房补助的剩余部分,以及新引进设备补助等的配套扶持资金能协助其尽快落实到位。
5、人才需求。裕融租赁公司和万龙公司都提出了对于专业人才的引进。
篇3
同志们,刚才公司计生办石主任和刘副主任先后通报了09年度集团计生目标考核,学习传达集团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司09年计生工作总结及2010年的计生工作计划.09年,公司计生工作重点突出了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开展工作的针对性,管理监督的联动性和计生成果的时效性.下面,我就做好今年计生工作强调几点意见(即:强调四个转变):
一是强调加强常态的服务管理向加强动态的服务管理转变.公司成立一年多来,计生工作的组织基础,规章制度等都已陆续建立健全,公司计生工作始终有序,有效地开展.但公司发展十分迅猛,从去年初的300多人,现已发展到了1000余人,今年产品下线员工将达到1500名左右,员工队伍的快速增长,08,09年招来的大学生和社招的年轻骨干员工也很快到了谈婚论嫁时期.因此,我们的服务管理也要跟着服务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计划生育随时动态地跟踪服务和管理,否则,我们的服务就会滞后于公司的发展,计生工作就很可能会出问题.
二是强调加强员工的计生认识提高要向加强计生干部的自身思想认识提高转变.我们计生干部责任重大,工作繁忙,如何提高自身抓好计生工作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到公司计生工作落实的效果.因此,我们计生干部思想认识的高低,计划生育将对公司全年计生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强调加强传统的服务管理向加强创新的服务管理转变.新的公司,新的员工,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公司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年龄结构的不同,管理人员与生产员工文化结构的不同,都给计生工作的服务管理带来了不少新的,值得探讨的许多问题,如未婚同居,夫妻异地生活,流动户籍管理等等,需要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向创新的服务管理模式探索,拓宽服务管理的新路子,确保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强调加强主动管理向加强主动服务转变.管理就是服务,为避免管理者居高临下,高高在上,工作浮于表面,计生工作难于在一线落实等,我们各级计生专兼职干部及计生网络,一切服务工作都应主动服务关口前移,全心全意服务一线,服务基层,服务员工.:
篇4
(二)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
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二、写法
会议纪要的写法因会议内容与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日期构成。下面主要讲讲标题和正文的写法。
(一)标题。会议纪要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会议名称+文种”构成。
2.双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标示会议名称和文种。
(二)正文。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和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会议议定事项。常见的写法有三种:
篇5
5月11日上午,劳动保障部邀请财政部、国家煤炭工业局有关负责同志,就贯彻落实吴邦国副总理近期关于解决困难地区、困难行业两个确保问题的批示,研究东北地区煤炭企业确保养老金发放的对策措施问题召开座谈会。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路和平、国家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王君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认真学习了吴邦国副总理近期的重要批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吴邦国副总理的批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当前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国内又处于敏感时期,重点解决好困难地区、困难行业两个确保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同志表示,一定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坚决落实吴邦国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协助地方做好困难地区和困难行业的两个确保工作。
与会同志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全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难点在东北地区,东北三省的难点在煤炭企业。处理好煤炭等企业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问题,是当前的工作重点,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目前,东北三省煤炭企业养老金发放的主要问题是:(一)煤炭企业移交地方管理后,新拖欠养老金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据劳动保障部了解,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辽宁省拖欠煤炭企业养老金5419万元,吉林省拖欠4800万元,黑龙江省截止到今年3月底共拖欠1.46亿元。(二)煤炭企业按规定缴费的情况很不理想,黑龙江省4大煤矿3月份缴费率仅为16.9%。(三)对煤炭企业的养老保险仍未纳入省级统筹,处于封闭或半封闭运行状态。与会同志认为,煤炭企业的养老金发放问题,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看,都潜伏着危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经过协商,与会同志就落实吴邦国副总理批示,解决东北地区煤炭企业养老金发放问题,议定以下意见:
一、去年以来,中央财政已分几次共向各地煤炭下放企业拨款9.24亿元,已经基本补足去年7月份煤炭行业移交地方前发生的养老金历史拖欠,从总体上不存在历史拖欠问题。对去年8月以后各地新产生的拖欠及今后可能存在的支付资金缺口,要分析原因,并按《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2号)的要求,明确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对个别确实困难较大的地区酌情给予帮助。
二、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期间,国家煤炭管理部门要继续做好工作。国家煤炭工业局近期将通知各省煤炭管理部门,进一步协助、配合地方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加强基础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数据,严格按规定清理提前退休及统筹外项目,做好职工及退休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篇6
一、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对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企业会计核算账户、会计报表及其列报内容和部分会计处理流程将发生改变。新增准则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的实施,要求对企业现行使用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科目进行重新设计,按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确认和计量原则核算,并在相应的报表中列表和披露;再如,企业需要根据《所得税准则》设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递延的所得税项。
(二)对企业管理水平及财务治理系统的影响
企业会计账户、报表结构的调整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功能的调整,企业需要通过自行开发完善或通过软件供应商的功能升级来实现功能的转换。本套准则公布后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要求更新所有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办法。
二、新准则的执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财务管理方式也将产生重大影响,需要适时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
(一)适应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需要改变会计处理流程,强化会计内控
新准则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全方位的核算规定,与原有会计标准产生较大的差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报表及其列报等均产生重大变化,企业的会计核算账户、内容和部分会计处理流程都需要进行改变,要求企业相应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以适应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要求;同时,企业需要照新准则体系建立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会计核算办法。另外,实施新准则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对企业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内控流程实施提出更高要求,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层次也提出更高要求。
(二)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
企业会计账户、报表结构的调整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功能的调整,而且以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的提取等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撑,企业需要通过自行开发完善或通过软件供应商的功能升级来实现功能的转换。另外,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需要及时反映企业资产变动背后的经营风险,企业需要利用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及时的风险预警系统以支持公允价值的使用。
(三)需要改变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外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企业需要重新考虑预算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对企业经营指导的有效性和激励作用,需要更加关注对现金流、资产质量、经营风险的管理,修订业绩评价指标,使企业由关注利润表转变为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企业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需要进行改变。
(四)需要改变投资的管理方式
新准则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按照管理目的分为交易性或准备持有至到期或者持有待售,相应的计量方法也采用公有价值或摊余成本,同时将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在会计核算中进行充分地揭示和反映,要求不同的投资品种及投资项目的不同情况要用不同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规范和核算,增加了职业判断的难度,对企业的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需要加强税收核算的基础工作
新准则将在收入确认、资产计价、公允价值使用、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等许多方面与税收规定产生差异,企业需分析判断两者的差异,正确按税收规定计算纳税,而且需要按照资产负债表确认每一资产与负债的计算基础,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加强税收核算的基础工作。
(六)需要相应调整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分配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重要政策,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及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来说,公司股息政策还会对其股票市场价格产生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资产、负债的分类及部分计价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及可供分配利润的指标等发生变化,企业的账面利润不仅包括企业自身营运业绩的体现,还包括公司以外的环境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即未实现的损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部分损益是没有相应的现金流支撑的,因此,应考虑股利分配政策的内外部因素,相应调整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三、随着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实施,企业要做好应对新准则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现有会计人员培训,提高其执业水平,完善会计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各单位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会计人员不仅要丰富和更新专业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经济、贸易、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促使从业人员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
会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技能教育。会计人员的职业判定不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专业学习,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此,需要建立体系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专业技能教育机制,并使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尽管专业技能教育是对会计准则高效率实施的有力保证,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我国会计职业界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导致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较低。因此需要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职业道德教育应尽早开始,并和专业教育同时开展。总之,颁布新的准则体系只是会计改革重要的一步,假如仅仅片面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出现与我国会计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混乱或失控,由此产生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巨大的。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切实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发挥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进而提高会计职业界的整体实务水平,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积极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由于新准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如对金融工具,要求披露详尽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数量信息等,要求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必须相应改变,获取市场数据的能力要更迅速。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证企业预算、结算、监控与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三)调整财务分析思路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导致财务报表的变化,那么,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也会受到重大影响。由于报表的项目及其内涵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一些财务比率可能失去了作用或应重新解释,相关的数据需要结合附注才能计算,如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各项资产周转率、现金比率等。也应设计一些新的财务比率,如资产减值损益/营业利润 (或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或净利润)、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或损失/净资产等。
(四)加快建设运用会计准则的内外部环境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好办法。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主要包括: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运作程序;建立先进可靠的治理信息系统,使获取实时信息成为可能,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确保内控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
加强企业外部监管企业行为的不规范,市场交易的不真实,都给会计信息失真创造生存的土壤。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监管不力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如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治理与监督;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企业不轨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要让任何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被惩罚的后果将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毓圭.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6).
篇7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还包括企业的在职人员及关于企业成本合算的其他业务。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利用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积极编制相关条款制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来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就要通过制造费用专用账户进行费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关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响成本的核算,从而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业务的决策,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会计业务,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予以重复、准确的披露。
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与成本核算之间的比较。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要将所有的零散数据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是详细罗列出来,而重要性原则,则可以减少这些工作量,因为重要性原则能够分清主次,业务的重点,减少工作量。
三、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会计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业务核算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发现,我国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起步较晚,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没有太过于重视,应用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来过于强调原材料的节省和缩减相应成本上的开支,忽视成本效益。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这是在牺牲产品的质量带来的结果。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了,买方对企业的商品的差异率逐渐重视。所以,如果企业还是重视追求狭义上的收益,忽视成本效益带来的产品差异率,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失去根基,失去竞争机会,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较为狭窄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扩大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但是在实例中可看到,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并没有扩大,这会导致在期末财务报表的成本效益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的决策。
(三)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重要的组成。因为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应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这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创造更多的资产。然而,有些工业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应摊费用和非摊费用处理不当,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不当,这会致使企业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脱节现象,对资金的运转和资金投入效率在沟通与交流甚少,导致企业的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业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来完善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以往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不能适应当代会计核算标准的,这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竞争优势。
(五)成本会计监督不到位
成本会计监督有效的落实,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而有些企业并没健全的监督会计工作的体系,这会使成本会计监督无法详细,严格的监督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暂的利益,不重视会计工作的监督,而有些成本会计人员会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性谋取私利,致使成本会计信息不真实。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监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视它就很可能导致成本核算失真,进而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有效进行。
四、针对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完善建议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即积极解决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
成本会计的工作水平主要取决成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所以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企业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关于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他们在工作中的规范性行为。企业还可以从外界招聘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让他们给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一次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成本会计效益重要性的认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工业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完成企业的近期所定的目标和制定远期计划。那么企业就应该摒弃以前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树立符合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观念。在全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扩大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
企业应根据企业新增的业务范围来调整相关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这样可以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范畴,让企业股东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资金在成本的运转状况。
(四)规范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在成本会计科目上进行详细的划分,规范记账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会计财务报告水平。企业在逐步加强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而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完善企业成本会计
工业企业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会计软件系统来完善成本会计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专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因为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高效率、快捷的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过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核算机制能够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监督。企业根据内部成本会计所出现的不足,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规范、监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五、结语
篇8
针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众多对外贸易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会的信用建设工作主要围绕“增强企业抗御风险能力,扩大企业出口创汇”来开展。
一、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改版升级“中国外经贸企业网”,将该网作为推广信用建设的主要宣传阵地。通过内容丰富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优秀企业产品展示,尽最大努力把守信企业推向市场。
二、帮助企业建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组织开展会员企业信用管理知识培训。
三、召开政策宣讲会,解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把握行业走向,同时将来自企业的呼声反映给上级主管部门。
四、针对会内众多企业均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会及时调整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参评企业每家收费从7800元下调至6600元。
五、联系企业所在地的商务主管部门或企业协会,及时沟通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情况,发动他们也参与到信用建设工作中来。
《WTO经济导刊》:行业信用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个协会、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您对于此项工作的持续改进有何具体建议?
武荣:行业信用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把优秀的企业推向市场,这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倡导企业诚实守信,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严格惩戒不守信的行为。作为行业的中介组织,我谈几点工作中的体会:
一、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历史形成的相关数据做真实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形成初步的信用等级评价。
二、定期补充企业的相关数据,形成企业动态信用档案。
三、和与企业交易的关联方联系,对企业的信用等级做动态考评。
四、建立社会公示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五、建设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和服务的专有网络平台。
篇9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Incentives
Based on Principal-agent Theory
SHEN Jun-long, TANG Shao-liang, NI Jie, SHEN Ai-q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an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clicine,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to supplier, doctor, consumer, government and social based on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en propos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like goal conflict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y are market,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o supervise and guide th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to perform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ightly.
Key words: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principal-agent; related interest groups; incentive
1 引言
2008年11月,主席在 APEC 会议上发言指出“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目前,许多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其在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相继地建立了社会责任部门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体系。此外,在最近两年的自然灾害中如雪灾和汶川及玉树地震中,许多企业的捐赠行为使我们看到社会责任观念正在在逐步深入到企业中去。
由于医药行业药品作用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某些企业单纯地追求经济利润,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从2006年的“齐二药”事件到“欣弗”事件,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剂的质量安全事故,以及今年的不合格狂犬疫苗等等,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可以看到我国医药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
本文试图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理论,分析医药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动因,并提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措施。
2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界定
2.1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自上世纪发展以来,学术界对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基本上已没有争议,只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及如何履行还存在争议。
比较著名的是Carroll在1979年提出的社会责任4分论,他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绝对(慈善)四个维度[1]。Carroll在1991年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这对后来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研究企业对各个群体的义务责任以及利益分配,所以之后许多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都是围绕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Fereman认为企业负有满足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的责任。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认为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要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2]。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所以本文采用利益相关者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对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
2.2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
药品可以救人,同样也可以害人,因为其毒副作用,会对人体的健康埋下安全隐患。同时,药品的配伍、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其采购、生产、流通、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政府也都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定,这些都显示了药品的特殊性。作为生产这一特殊商品的医药企业所需履行的社会责任,也区别于一般的企业社会责任。
因为医药产品的专业性强,特别是处方药,普通消费者对其复杂的作用机制等并不知晓,而掌握这些信息的医生就会成为消费者或患者的决策人。在医药企业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时,医生无疑也是受众之一。所以,本文认为医生作为医药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之一,也是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
那么,综合上述各个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理解,本文认为与医药企业相关的利益群体包括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医生、消费者和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社会,所以本文认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医药企业的管理者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也能兼顾供应商、医生、消费者、政府、社会等各个相关群体的利益平衡。
3 委托视角下的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分析
随着生产工业化的大跨越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不断地扩大,逐步呈现规模化、专业化,而股份公司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和融资需求,同时,这也使得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也就产生了委托关系。供应商、医生、消费者、政府以及社会等相关利益群体,与医药企业直接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所以医药企业是他们实现期望效用的人。此外,消费者购买某些药品,并不是自己直接购买,而是医生行使权决定患者服用哪些药品。图1为委托视角下的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箭头端所指为委托人,而反向为人。
本文将相关利益群体分为两类: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医生、消费者和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社会。
3.1 供应链
在药品生产、采购、配送、销售、使用等环节,涉及到很多主体,比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医生、消费者。本文提取了上下游的主要几个主体作为医药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
医生:正是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专业性,才产生了医生这一中介职业。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针对处方药而言,医生具有双重身份,因为他们既是医药企业的委托人,又是患者的人。医药企业为医生提品知识,指导其正确用药,同时医生行使决策权,为患者提供处方,才使得患者的最终消费为医药企业带来利润。医药企业针对医生这一利益群体的社会责任是为医生提供药品的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将药品的副作用等诚信告之,帮助医生正确用药等等。
消费者: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是医药企业存在的动力。而药品是很特殊的商品,今年的河北江苏的假狂犬疫苗事件,可以看出部分医药企业连最基本的法律责任都没有履行,为了经济利润,偷工减料,置消费者的权益甚至是生命安全于不顾。所以医药企业在药品的采购、生产与流通等环节应严格执行GCP、GLP、GMP、GSP规范,保证药品的质量,并积极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
供应商:医药企业应对其合作伙伴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遵守合同约定,努力建立相互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双赢。
3.2 宏观层面
政府:医药企业要按照法律规定合法生产、纳税,同时也要遵循政府制定的相关检验标准,在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不应有隐瞒的行为。
社会:企业是社会的产物。药价虚高一直是近几年的社会问题,另外,药品的采购、生产以及回收等环节,医药企业应减少废气废料的排放,遵循IS014000标准,积极加强环境治理,做到节能减排。
4 委托视角下医药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动因
按照社会契约理论,企业是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联结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则是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载体。企业应当缔约对利益相关者实现其义务和责任,确保他们的利益能够被公正、公平地照顾到。但是由于委托的关系,导致医药企业会刻意规避社会责任,这样政府、消费者、医生和社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4.1 目标不一致
完美的人关注的是委托人的偏好,而非自己。但委托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之一就是经济人假设,即委托人和人双方所追求的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有增加自身效用的动机。医药企业与其各个相关利益群体追求的目标可能存在差异,甚至矛盾。医药企业的目标是追逐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购买到疗效最好的药品,医生的目标是利用自己是消费者人的这一特性,向医药企业获取利益等等。这些不同的目标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目标,必然导致部分群体获取利益,而另外一部分群体利益受损。因为供应链和宏观层面的委托人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益就无法得到确切的保障,那么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就会大打折扣。
4.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委托的另一个假设前提。因为对于一些专业化信息,如人的经营禀赋、努力程度以及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等,委托人因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信息的解读能力相对较弱,人因此拥有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3]。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相关利益群体特别是消费者对医药知识的匮乏,加上我国医院在采购药品时掌握着“二次议价权”,导致医药企业拥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而供应链的下游即消费者购买药品环节,因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委托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医药企业往往通过医生这一中介群体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权,那么医生对某一药品的偏好,可能并不是因为该药品的疗效好,或最适合患者,而是为了通过回扣谋取自身利益。这一行为甚至会加剧供给诱导需求的现象,诱导医生开大处方,最后导致药价虚高,增加了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负担。对整个医药市场而言,这种不正当的竞争,会产生逆向选择,导致劣质药品把优质药品驱逐出市场,使整个医药市场的药品质量下降,成为柠檬市场,会使整个市场趋向于低效率水平,并且整个社会的不公平问题更加严重化。
5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激励
针对上文提出的医药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动因,即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本文提出应从市场激励、政府激励以及第三方监督三个方面着手,来激励引导医药企业正确地履行社会责任。
5.1 以供应链为平台建立市场激励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日渐成熟和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与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主体都是企业,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正是市场失灵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也是供求机制作用的产物。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及维护是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基础[4]。那么医药企业作为医药市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在进行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药品生产、流通、配送、销售以及最终的药品使用等各市场活动时,对涉及到的相关利益群体包括供应商、医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医药企业作为理性经纪人有刻意规避履行社会责任的偏好,本文认为市场激励可以从医药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激励其履行社会责任。
5.1.1 弱化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激励水平
作为与医药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的买方(分销商、消费者、医生)、卖方(供应商)等相关利益群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对医药企业进行市场激励。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消费者、医生和供应商无法观测到医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努力程度,从而无法正确有效地发挥市场激励。所以如果能够弱化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消费者、医生以及供应商更容易地观察到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努力行为,而消费者也能够更轻易地分辨出优质品和劣质品,这样就能够改进市场对医药企业的激励水平。弱化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具体措施包括:医药企业利用声誉的信号传递作用,来降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比如通过媒介主动宣传企业的产品信息;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应加强对消费者健康和药品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业组织应定期医药行业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供应商、医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识别出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从而提高他们激励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效率。
5.1.2 强化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市场动机
除了利用外部动力激励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外,还必须挖掘内部机制来驱动医药企业自愿地履行社会责任,解决企业和相关利益主体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即让医药企业认识到社会责任非但不阻碍其追求利润,甚至还会为其经济绩效带来增长,国外学者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做了较多的研究,在13项研究中,有12项证明是正向关系。国内学者温素彬以46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得出结论认为长期来看,两者为正向关系[5];吴星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一定限度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增加将会有助于经济绩效的增加,超过这一范围,经济绩效将递减。这些研究都足以让企业对社会责任引起足够的重视[6]。
但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取决于其发展阶段和规模,毕竟在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在资金以及技术上都不如大型医药企业和外资企业纯熟。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医药企业对社会责任履行的重点应放在提升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上,在各个相关利益群体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对纯粹的公益性质的社会责任比如捐赠等应量力而行,这样既可以达到追求利润的目的,又履行了社会责任。而大型的医药企业拥有更多的媒体渠道,更多的规模效应,以及更为广泛的商业关系等,所以履行社会责任的效率也更高,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主要体现在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对消费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健康基金的建设。
5.2 完善政府激励
若放任医药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只凭市场经济来调节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问题,不但会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整个医药市场的激励成本,而且对于某些市场微小的疾病,若市场供给不足甚至匮乏,就会出现药价虚高甚至药品可及性太差等问题,如传染病和疫情,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上文所说的柠檬市场,导致医药市场出现低效率水平,作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委托人之一的政府应当给予恰当的监督和激励。
5.2.1 明确契约约束,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机制
理性的政府应能充分认识到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价值,而医药企业也可能认识到社会责任带来的经济价值,但由于外部竞争环境使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弱化,只有政府才能为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公平的环境[7],即需要明确医药企业与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契约约束。因为医药企业通常存在机会主义,会刻意地规避履行社会责任。而医药企业作为各个相关利益群体的人,在没有契约约束时,会盲目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忽视委托人的利益。所以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立法机制,为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一个明确的契约约束。
美国有SA8000、英国有AA1000,德国有CSM2000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而我国也有许多中介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评估服务,但都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我国国内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政府应当积极推行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认证标准的制定,以此来规范企业积极、正确地履行社会责任。而在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制定时,必须加强对GCP、GLP、GMP、GSP等相关质量认证标准的考核,而众多的医药企业数量,也加大了政府的监管难度,所以要提高医药企业准入标准,避免医药市场的低效率重复生产。这样我国医药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才能与跨国制药企业有利地竞争非市场资源,把握和改善企业生存环境,在市场竞争中最大程度控制变数[8]。
5.2.2 建立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的声誉机制
除了医药企业可以根据声誉理论完善内部激励,一些政府部门作为执法者也可以利用声誉机制,从外部来激励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为我国的医药市场竞争格局的特性,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企业声誉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中的差异化竞争力。那么监管部门对医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否予以公布就会影响医药企业的声誉。比如:对于媒体上播放的药品虚假广告,政府应严格整治,除了相应的罚款,还应在相关媒体上公布其违规广告的药品名称和企业名称,达到警示作用;并定期公布对药品生产、经营、流通的企业进行抽检的结果,将不合格的药品批次或药品名称、企业名称等在媒体上进行公布;而对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及诚信守法的医药企业,应给予鼓励和表彰,或者提供优惠政策,对其他的医药企业也会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从而为医药行业营造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倡导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
5.3 非政府组织的激励
医药市场的主体是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医药企业自律,提高自我意识,建立诚信机制,以实现长久的良好的信誉。政府的监管与激励属于强制性,主要以法律的手段强制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样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除了政府和市场,非政府组织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非政府组织是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机构,既不属于政府部门,也不属于私人部门,它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是以社会大众的利益为宗旨的。
SA8000就是目前影响最大的非政府组织标准之一。现已覆盖全世界45个国家、52个行业近437000名工人[9]。 在英国有很多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非政府组织,例如商界之声――英国工商联、社会责任指数――富思公司、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研究中心以及AA1000社会和道德责任协会等等。在我国类似于非政府组织的机构主要是医药行业(商业)协会,各城市,各省相继成立了医药行业协会,会员有达到几十家或上百家的不等。正是因为数量众多,规模参差不齐,导致它们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与国外相比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与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一个权威的医药行业协会,来积极推动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运动。
医药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向政府提供药品价格、医疗体制改革的建议,与政府一起对医药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协调和组织医药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另一方面,可以维护作为会员的医药企业的合法权益,举办培训和学术会议等。并定期对其企业会员进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比,并公开。同时应向社会公布未按要求参加评比的企业名单,号召公众怀疑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医药企业间进行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弥补某些方面政府监管的缺位。
参 考 文 献:
[1]Carroll A B, Buchholtz A K.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M].黄煜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3-27.
[2]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郝国华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689.
[3]胡在铭.委托―理论框架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J].企业导报,2009,(5):123-124.
[4]王雄元.试论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J].财会月刊,2003,(21):6-7.
[5]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6]吴星星,周志颖.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1):186-187.
[7]詹绍芬,章恒全,等.21世纪绿色制造业的伦理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J].预测,2004,23(1):22-25.
篇10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违法行为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的可能性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共利益,依据法律规定向特定机关提出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与违法的行政行为或不行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团体或组织,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行业自治逐渐形成,由于他们自身行业性、自愿性、自律性和非营利性等特点,因而能够独立于政府和企业,更好地维护行业成员的利益和社会公益。行业协会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充当行政诉讼人、支持人以及为维护成员利益或公共利益而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该行业协会成员利益或本行业的公共利益时,可以以原告身份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本行业公共利益或者其成员的利益。根据诉讼信托,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可以基于实体权利人的信托享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讼并承担程序意义上的诉讼结果。因此,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对企业利益有效的救济手段。
二、行业协会代表企业提起行政诉讼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也随之突现。随着企业维权意识的提高和行业协会的发展,作为同行业企业的代表,行业协会越来越强要求运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行政机关对行业公益的侵害。
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其现实必要性:
1.维护行业公共利益的需要。随着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这些存在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行业协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作用。它不仅要提供相关的行业服务,维护行业成员的合法权益,而且必须接受政府监督和管理,获得合法性和有序性,以利于促进行业发展。
2.企业需要行业组织的保护。与个人相比,行业协会对于与行业有关的企业公共事务更为熟悉,因而在行使原告权利或承担义务方面更为方便,而且更能产生强大的效应。
3.行政诉讼高效化的需要。行业协会具有组织性、协调性、自律性,可以避免单个企业的盲目滥诉,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集中企业在本行业领域的共同问题,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行业协会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可以促进行政主体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行业协会作为行政公益诉讼主体的构想
1.行政公益诉讼的合法性是行业协会代表企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讼的,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实际上拓展了《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受案范围,赋予了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对于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以诉权,符合了行政法治的基本精神。而公民自发、自愿,以公民社员权为基础,为了维护某一行业共同利益而结成的行业协会,理应充分表达公民意志,维护行业利益。
2.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必须基于企业利益或行业公共利益。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由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使行业利益受损,是为了维护全行业成员的集体利益。行业协会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以行业利益为界,具有“行业公益”性质。虽然作为原告的行业协会与本案可能具有间接的利害关系,但原告并非本案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而是行业成员利益或行业公共利益的代表。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一个利益整和的过程,受害人利益最终抽象为行业的整体利益。
3.行业协会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对象既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要求造成损害的事实,由于具体行政行为多针对个人,因此抽象行政行为也应是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对象。抽象行政行为成为诉讼对象是行政诉讼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要远比具体行政行为范围广、影响大,有必要赋予行业协会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利;另一方面,抽象行政行为较具体行政行为更为复杂,操作起来更难以把握,由行业协会提讼更为现实可行。
4.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费用问题。行业协会提讼的费用如何负担是行业协会一旦介入行政公益诉讼很现实的问题。由于行政公益诉讼牵涉面广,取证调查困难,持续时间长,诉讼费用昂贵,因此,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行业协会应该得到经济保障。有必要在行业协会内设立特定的专项基金,由会员分摊,具体使用规则由会员协商制定。同时,由于行业协会保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可以设立特定对行业协会的胜诉奖励制度,对原告方进行适当的弥补,激发对行业协会的公益诉讼主动性,使行业协会更好地维护企业共同利益,促进和谐社会下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黎 军:行业组织的行政法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周 勇:依托行业协会实现行业有效治理的研究.武汉:中南大学,2004
篇11
一、经济师在传统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发展的规划师
经济师在企业中扮演着规划师、设计师的重要角色,经济师是辅助企业经济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推手,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策划、分析和风险评估。经济师作为规划师、设计师,直接执行上级领导的安排,针对领导的要求进行组织活动策划和制定经营决策。
经济师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要全面参与组织目标管理,要充分提高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经济师要通过规划、评估、分析,帮助企业有条不紊的运作。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人才,经济师应准确把握企业运作方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全面掌握新闻的动态和科学知识,在企业目标管理中更好地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对企业目标管理深入研究和规划,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二)企业目标实现的推动者
经济师作为现实目标中的管理层,会经常与企业高层沟通,经济师和领导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双方提出的管理决策进行完善融合,这就要求经济师有全局意识,能够站在全局角度制定管理方案,对工作有自己敏锐的把控力。经济师在现实工作中需要为企业制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管理计划,经济师要站在全局角度分析,不能只顾细节影响到计划的适用性。经济师作为管理层需要对企业决策进行全面分析,对企业发展和意见进行把关,在现实目标管理中难免会遇到制度落实难等问题,导致管理、决策无法顺利执行,所以经济师的特点就是要站在高层管理角度进行把关,尽可能规避遇到的风险,这就要求经济师有超前意识,对问题进行评估,未雨绸缪,让目标管理在出现问题时从容面对。
二、“互联网+”环境下经济师应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一)优化传统产业链
经济师在企业中,应充分了解所在行业的“互联网+”运行情况,根据企业自身的商业特点,规划企业未来互联网发展方向,通过优化产业链,重构商业模式,逐步适应新时代产业链特点。一方面要注重产业的优化升级,努力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行业主导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品牌,这就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进度;最后还要将“互联网+”运营模式与优化产业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整个企业产业链高效化、互联网化。
(二)优化资源配置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经济师要充分利用 “互联网+”物流、渠道优势,合理规划企业产品从生产到达用户手中的有效周期。通过整合部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一系列措施,缩减企业的人力成本、资源投入;通过互联网平台有效做到去库存,减少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将企业各项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经济师要透过“互联网+”实现企业、消费者双向交易成本的下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企业收益。
(三)优化营销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经济师在传统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做好企业营销推广,积极扩大企业在整个行业内的影响力。“互联网+”大大增加了营销触点,使得营销推广无处不在。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基本上每天都离不开它,弹窗广告、网页推送、微信朋友圈、QQ个人空间等,营销入口随处可见。
对于企业的经济师来说,这无疑为他们的营销推广增添了更多的机会和成功率,但企业对于营销入口的取舍,也变得更加困难,这就需要经济师做好产品分析、市场调研、成本控制,从众多触点中找到最为行之有效的路径。
(四)深入分析用户需求
何时、何地、用户是谁,这是从营销角度理解用户的三个维度。互联网降低了企业与用户的交互成本,让企业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具体需求,因此,经济师在推广自身产品前,要利用大数据系统,深入分析用户需求,利用“互联网+”注重需求导向,个性化元素等特点,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三、经济师需要在哪些方面对企业进行“互联网+”优化
(一)产品互联网化
传统的产品思维,主导权都掌控在企业自身,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推出新产品,按照“产品―市场―用户”的宣传推广流程,用户按照自身的需求去匹配相应的产品。但随着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不断增强,企业原有的产品广受用户诟病,用户满意度不断下降,用户反逼企业改良优化。针对该现象,经济师要调研、分析市场,根据行业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调整企业自身的产品内容和结构,实现“用户―市场―产品”的逆向营销。
产品互联网优化前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投入资本过多而新增用户缓慢;老用户被动接受产品的思维没有根本性改变等。这些现象许多大企业也存在,比如滴滴打车、优步、饿了么外卖等等。面对此种现象,经济师一定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不能因为短时间内既得利益的损失而放弃未来“互联网+”的大市场;也不能因为盲目乐观,在时机未成熟时投入大笔资金,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投资失败。
(二)渠道互联网化
传统的渠道体系、物流体系繁杂,管理相对较为低效,经济师应对现有的渠道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估,做好线上与线下渠道相互协同,进一步精简渠道数量,提高渠道的运营效率。
经济师要在企业内研发互联网渠道体系,作为传统渠道的补充,做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目前,渠道互联网化之路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诸如平台的构建、系统的支持、覆盖的模式等。这些都需要企业的经济师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
(三)营销推广互联网化
如今,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经济师应在本企业产品原有的营销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加大互联网宣传推广方式,探讨多种形式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营销方式。比如企业微信公众号、订阅号、营销APP,广告植入等,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推广触点,将极大提升运营商的宣传推广范围和有效性,同时可以降低推广成本,增加企业销售收入。
(四)服务互联网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各个企业通过网上营业厅、网上商城、手机APP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责和服务。作为一企业的经济师,应尽早研发适合本企业和本行业的“互联网+”服务平台,经济师在企业内应该加快推进服务互联网化的进程,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现用户价值和用户满意度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吸引更多客户,通过线上、线下更全面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
结 语
“互联网+”对传统企业而言正处于尝试和不断探索的阶段,如何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技术,来规避“管道化”的风险,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思。在企业互联网化的同时,需要经济师仔细对企业现状进行评估,对未来发展做出前瞻性判定,将“互联网+”所蕴藏的巨大潜力逐步释放,成为本企业转型升级强有力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 刘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5.1.
篇12
工会作为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群众组织,对于和谐企业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沟通群众、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重担,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XX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等,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和谐企业建设的目标,同时要充分理解工会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以此强化工会民主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工会民主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发展。
一、工会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工会是为职工谋福利、解决现实困难的组织,在开展工会民主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企业职工的现实困难,做好人性化的管理,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落实工会民主管理,将企业职工的问题作为企业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进而保证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企业的和谐建设离不开职工的共同努力,所以,工会民主管理必须把职工的幸福放在首位,以企业职工的日常发展需求为切入点,找到企业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平衡点,将职工的力量团结在一起转化成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维持企业的和谐建设与健康发展。
二、和谐企业建设目标
(一)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企业内外协同一致,将企业的深化改革落实到实处,对企业人事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工作管理制度等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革,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全面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可以通过职代会或者企业内部管理会议等公开的民主管理形式,向企业员工介绍企业发展形式,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等,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状态的理解和认识。另外,企业工会民主管理为企业基层员工提供了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工作情况的平台,有助于企业基层员工释放工作压力,减少工作阻碍,进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以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核心,通过电话、工会组织QQ群以及微信群等建立企业员工有效沟通的平台,进而促进企业各级工会的互動交流,切实了解企业各个部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现实问题等,进而做出有效、积极的应对。企业的和谐发展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努力,需要将所有员工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以此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为此,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立足于实际,要切实了解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并以此为基础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和领导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三)切实解决员工现实困难
企业工会民主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员工,所以,强化企业工会民主管理,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切实解决员工的现实困难,打消企业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以此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推动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管理特点和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员工的发展上,尤其要加强对弱势群体和困难员工的关注和照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将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切实解决员工的现实困难。
三、强化工会民主管理的措施
(一)丰富工会民主管理内容
员工工会是企业落实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为企业员工提供基础服务、解决现实困难的合法组织,对于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从企业员工的发展方向入手,不断丰富工会民主管理内容,将企业员工的现实利益落实下去,切实解决企业员工的现实困难。例如,要做好企业员工亲人过世的慰问工作,给予其足够的关怀和关心,并且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要组织人员到企业基层慰问一线工作人员,让企业基层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领导的关怀,以此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另外,企业工会还要做好日常的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工作,在疫情期间做好防控排控工作,保证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工会与员工的互动交流
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核心就是为企业员工谋发展,切实解决企业员工的现实困难,所以,在全面落实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加强工会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以此帮助工会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及时给予其有效的帮助和照顾,打消企业员工的工作顾虑。企业工会相关管理人员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出企业全部员工的智慧,集思广益,全面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和深化改革。企业工业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积极听取企业员工的意见,并且提案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讨,最终做出准确的判断,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案。
(三)创新工会民主管理方式
企业工会民主管理方式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要符合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为此,企业工会在开展民主管理活动的时候要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要与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相辅相成,提高企业工会民主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现阶段,企业的和谐建设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获得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注意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见,同时需要要求每一个员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发挥出集体的智慧,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工会要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有效收集企业发展情况和员工工作情况等,并在科学的计算方法下做出准确的预估,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进而提高工会民主管理效率与质量。
(四)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篇13
1 前言
在医药生产领域,溶剂作为一种重要辅助原料,在药品制备的合成、提取等反应中大量消耗,若提取过后的废溶剂被排放掉,既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企业成本,又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多数医药企业利用蒸馏法将反应后的溶剂回收。蒸馏法回收溶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汽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
2 溶剂回收装置及工艺流程
2.1 溶剂回收装置
溶剂回收装置由废溶剂储罐、废溶剂泵、蒸馏塔(釜)、冷凝器、溶剂接收罐及管道、阀门组成。
2.2 溶剂回收工艺流程
在反应罐内加入母液,加入量不能超过反应罐体积的2/3,密封反应罐罐上的投料口,打开蒸馏阀及接受罐上阀,用蒸汽或热水加热,通过常压或减压进行蒸馏,当反应罐内体积及不能搅拌到时,停止蒸汽.或用冷却水进行冷却至室温后,再进料蒸馏至回收结束。
3 溶剂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本文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对溶剂回收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
1)火灾:回收溶剂多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如乙醇、丙酮),一旦泄漏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明火、火花、静电等),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2)容器爆炸:若蒸馏釜设计不合理、设备结构形状不连续、焊缝布置不当等,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容器时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热处理不当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容器壳体收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强度降低或安全附件缺失等,均可能使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
3)中毒:部分回收溶剂属于毒害品(如乙腈等),一旦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
4)静电:溶剂回收一般涉及较多的易燃、易爆溶剂,溶剂在输送管道内高速流动,与管壁摩擦易产生静电,如果缺乏有效的导除静电的措施,静电积累放电时会产生火花,可能成为火灾或爆炸事故的触发因素。
5)机械伤害:泵等运动部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绞、割等伤害。
6)触电:设备电气线路老化等造成人员触电危害。
4 溶剂回收安全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危险、有害因素,涉及溶剂回收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溶剂回收装置区设置防毒通风控制措施,防止可燃、有毒气体积聚。
2)溶剂接收罐的材质或结构必须可防止静电积累,且不会被溶剂腐蚀。
3)溶剂回收装置的溶剂进料时,宜从底部进料,注油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液体飞散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若采用顶部进料时,宜伸入罐内离罐底不大于200mm。在进料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烃类液体中应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如水等,并应尽量减少和排除罐底和管道中的积水。当管道内明显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时,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4)接收罐通气管必须拉到室外并设置阻火器,罐体接地,以避免溶剂蒸汽在密闭空间里的积累及产生静电。
5)溶剂接收罐不可高于溶剂流出孔的高度,管子须保持在溶剂上方,不要伸至容器底部,以免液体回流,发生危险。
6)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泵)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
7)加强对人员培训、配备劳保用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置措施。生产过程应加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