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管理与制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制度、制度权威的界定
各个领域的学者对“制度”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强调制度管理特征的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是规则体系或管理体系。传统制度学派代表人康芒斯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新制度学派的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由一系列规则形式的和规章形式的行为约束组成;而且,制度最终是由一系列道德的、伦理的和行为的规范组成的,这些规范限定了人的行动界限,并且制约着具体制定和实施各种规则、规章的方式”(North,1984);“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严格的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制度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North,1990);同时,诺斯也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种种正式及非正式的规章结构,认为“制度是人为设计出来构建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的约束,由非正式的约束(奖惩、禁忌、习俗、传统及行为准则)和正式的规则(宪法、法律、产权)组成”(North,1991)。早期的社会学家,从库利、韦伯到塞尔兹尼克和帕森斯,认为制度主要是规范性结构,它为社会生活行为提供了道德框架。马克斯・韦伯解释说:“一个规范团体行为的制度,应该叫做行政管理制度。一个规范其他社会行为并保障给行为者提供通过这种规范所开创的机会的制度,应该叫做调节制度。”美国社会学、政治学家亨廷顿也认为,“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在我国学术界,有人赞成“制度是社会规则”的规定,而且主张“制度仅指正式规则”。
制度概念在组织分析中最具影响力的运用来自梅耶和罗文(Meyer&Rowan,1977)。他们认为,现代组织的许多主张、政策、纲领及程序是通过舆论、重要成员的观点、由教育体系合法化的知识、社会声望、法律、法庭上使用的过失和谨慎的定义等来实施的。日本学者青木昌彦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制度进行定义,认为“制度作为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其实质是对博弈均衡的概要表征(信息浓缩),它作为许多可能的表征形式之一,起着协调参与人信念的作用”。斯科特(Scott,1995)力求涵盖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都强调的三种要素,从而对制度提出了他的理解和定义:制度是由社会行为提供稳定性和有意义的、认知的、规范的和管理的结构与行为组成的。
以上制度的概念是各领域学者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做出的界定,对于制度在组织中作用程度的探讨还很少。本文中的“制度”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是指约束和调整组织中各种行为和关系的规范体系。
制度权威是要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制度权威的问题是人与制度关系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制度是制度权威的基本问题。制度权威实质上是人们对制度的服从关系,这种服从关系表明了制度发挥作用或者制度有效性的程度。本文认为,制度权威是指组织中的制度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调整作用,是组织中的“命令――服从”关系。
在巴纳德看来,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情,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情。巴纳德指出,权威的源泉在于接受权威的一方而不是发出权威的一方。换言之,只有那些被下属认可了的、接受了的指挥、命令才具有权威的性质,强调来自组织或上级的指示命令与下属的选择相一致的侧面。韦伯把权威定义为在一个可能标明的人的群体里,让具体的(或一切的)命令得到服从的机会。
制度权威是制度的权威作用,这个概念是建立在韦伯提出的权威体系基础之上的。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威,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在韦伯那里,权力不是一种单向作用的力,而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具有主观意义取向的社会行动建构起来的。为了把统治与暴力控制区分开来,韦伯又把正当化的统治称为“命令控制”或权威,并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为这种统治形式确立了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自愿服从,其二是存在一套支持统治正当性的“信仰体系”,即说明为什么某人或某些人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
制度与制度权威的关系
(一)制度的建立影响制度权威
制度权威是人们对制度的服从关系,所以制度权威的确立必然以制度的建立为前提。制度权威状况是由制度产生和适用的条件、制度的主体和客体以及制度自身的状况所决定的。制度权威的可能性存在于人们对一定的制度规范服从并遵循的基础之上,是要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制度权威的确立依赖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一种制度权威的建立和巩固绝非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它需要制度自身的合理性、必要的外在强制和激励以及思想文化等因素的保障。制度本身与现实状况是否吻合、与组织文化是否协调,都影响着制度权威的确立。制度的合理性越强,则制度权威不管是通过外力还是由内在的认可、赞同、追随等来确立都会更加容易。所以,制度自身的状况会影响到制度权威的确立,制度自身的合理性为制度权威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制度权威体现的命令―服从关系在组织中是一个循环连续的作用过程,制度的完备性和合理性会影响到相关过程中制度的权威状况。相互抵制的制度或不完备的制度都会对相关制度的权威确立起到削弱的消极作用。制度本身建立得越完备,则反制度因素的影响越小,制度权威的确立就越容易,权威也更容易巩固。
因此,科学的制度和制度规范是制度权威确立的基础,必须先有制度和制度规范,制度权威才有确立的机会。也只有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完备性达到一定程度,制度权威才有确立的可能。
(二)制度建立和制度权威的确立并不一致
制度文本在组织中只是一种形式或一纸文件,制度的建立只能说明有了制度这种形式上的约束或者产生了一些文件,而这些文件和这种形式上的约束并不会去约束组织中的个人,组织管理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制度权威。只有制度权威确立了,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制度权威的重点在于制度要具有权威,能发挥其作用,成为组织协作行为中的约束机制和手段。制度产生或建立之后,能否发挥作用,在多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即制度权威何时得以确立,这跟制度所约束的对象的态度有关,也跟制度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有关。
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制度的建立一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功能。制度设计、属于制度建立涵盖的内容,但是制度在建立之后能否起到规范组织成员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程度都源于制度权威的确立。制度权威的确立状况和制度本身以及管理工作都有关联。就制度而言,从适用范围角度看,制度要与一定的客观条件相适应;从制度的客体角度看,制度要与行为主体――人的状况相一致;从自身的逻辑性看,制度所包含的各种规范性要素要严密、一致。制度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越高,则建立之后越容易确立其权威;反之,建立的制度不合理成分越多,则越难确立制度权威。另外,即使制度本身合理性、完备性都相对较高,但制度的管理工作没有到位,如推广不力,员工不理解或没注意制度,或者管理者带头违反制度等等,都会对制度权威的确立产生破坏性影响。所以,制度建立并不意味着制度权威就能相应地确立,两者并不是一致的。
制度权威与制度化管理的关系
(一)制度化管理的内涵
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理性的、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在企业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不同,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市场经济发展早期,企业组织管理中多依靠个人的权威,以传统的权威和“神授”的权威为基本的控制手段。伴随着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行政组织和各种大型组织逐渐把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威由个人转向理性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制度权威来自于组织结构中对管理者地位和权力的正式规定。这种形式下,管理者拥有组织授予的奖惩权,可以视被管理者工作的不同情况,决定给予奖励或惩罚。它建立在强制力的基础上,是法的权威,不是个人的权威。而非正式权威来自于个人所具有的特殊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某个人可以将众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服从其管理和领导。非正式权威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忠诚关系上,是对个人负责。
(二)制度权威在组织管理中的功能
一是组织制度权威维护着特定组织的内在结构,从而维持组织的本质和功能。组织的内在结构和框架总是要表现为一定的制度规范形式,在这一意义上,组织制度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各种制度规范的集合。一定的社会组织从其内在结构的意义上说,就是该组织各种职位的设定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事分配的方式和原则,也包括一系列标准和形式的设定和职员实践方式以及决策方式、制度规范方式的设定。
二是组织制度权威规范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维持组织稳定性和统一性的功能。组织成员是若干具有独立性、自身利益追求和个性追求的现实的人,能够把他们组织起来并形成一种组织统一性的不是成员自身的差异性,而是在个体之外的统一规则约束机制的存在。组织制度权威对于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性以及维护组织稳定性和统一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组织制度权威规定了组织利益的统一性,规范着组织成员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方式,从利益统一性的方面维护着组织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其次,组织制度权威强化了组织成员观念意识的统一性,培养了组织成员的组织秩序意识。
三是组织制度权威是组织生存的基础。制度构成了一个组织的内在框架,制度权威通过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保证了组织存在的秩序性和稳定性,它使分散的、独立的、现实的个人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了共同的利益追求、文化环境、价值取向和意识主题。同样,原有组织的消亡和新组织的出现也是缘于组织制度权威的变化。当原有的组织制度权威消亡的时候,这一组织也就不复存在或者名存实亡了;当一种新的制度权威成为一定数量的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的时候,一个新的组织也就随之形成了。组织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制度权威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
综上所述,以制度权威为主的制度化管理对于组织管理意义重大,它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消除管理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除了一般的效率、目标和成就之外,制度化管理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它还能实现组织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均衡,避免组织中以人的权威为中心而对个人的过度支配。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斯格特,黄洋等译.组织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2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华夏出版社,1999
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
4.鲁鹏.制度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
5.[日]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美]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商务印书馆,2004
8.[美]西蒙,詹正茂译.管理行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高校管理制度出于维护高校和谐有序的教育环境的目的,将可能发生在校园中对个体和学校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校园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予以明确否认,并规定相应的后果,比如通过制定课堂、考试、宿舍管理条例将学生的行为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对一定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如果违反相应的管理制度则会带来个人评价的降低或者收到保留不良记录的惩罚,以致对未来升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规则的产生是人类群居所必需亦是必然的结果,无论群体大小,人最终都会发展为群居的“有规律的生活”的个体,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原因。学校制度是约束了校园内的“小群体”,法律约束的则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大群体”。法律制度经过制定、执行和遵守的过程,从而影响和引导人们遵守一般的社会规范,使一些不受调整的社会关系得到有效的疏导和整合,使无序变为有序状态。法律将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社会关系加以确认,通过直接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使这些关系本身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意义,由此形成有条不紊的状态。法律制度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通过立法给人们设立行为规范,从消极角度而言,法律对违反法律制度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人予以限制自由或者财产损失以求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从而消除违法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无序状态,预防其他违法行为的出现,在维护秩序的角度上,法律和高校管理制度具有同样的秩序价值。
(二)高校管理制度需要遵照法律的规定制定
高校制度建设需要切合学生实际,符合校园管理的要求,但最基础的,必须坚持合乎法律且程序正当。除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能对公民的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个人隐私权及各项自由权利进行剥夺或限制,没有经过基本法律的授权,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能对公民实施限制其自由权利的行为。教育管理制度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意义。我国先后颁布了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等在内的多部教育法律和十多部教育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高校的权利及义务都有明确规定,所以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除了需要遵守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之外,还受到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限制,因此高校的一切行为包括制定管理制度都是不能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的。
二、高校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之相错
高校毕竟不是社会,社会包含了形形的群体和个人,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使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复杂多样,法律要约束到所有群体,设计到生活每个角落,所以需要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到社会出现的各类情形,因而法律和高校管理制度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性质的差异。
(一)制定主体地位截然不同
高校的制度规范往往是由学校的管理者制定,对于制度的产生过程,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和老师等往往无权参与,规则如何修改和完善,被管理者在一般情形下也不能提出意见和建议,高校规则的制定显然是典型的“家长式的关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于完全不同的位置,是严格的自上而下的形式,管理者拥有绝对的制定规则修改规则的权利,不受被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而法律则一般以民主的方式产生,规则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由公民群体共同制定和修改,而且规则的制定者本身同时又受到法律约束,所以法律法规一经制定,就必须得到制定者管理范围内的普遍遵守,法律讲求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享受特权不受法律约束,所以法律于制定者而言,直涉自身利益,在制度考虑时能以一般民众的角度考量法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高校管理制度约束特定主体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中的的我们,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平等的。但高校作为管理者与教育者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为了让高校教育事业与教育活动彰显出更好的生命力,成为社会不断发展的正能量,需要建立起完善科学的高校管理制度,在全面协调好高校秩序中教育者、管理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之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规定其必须履行的义务的同时,切实尊重并保障学生权益,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保障实施的强制力迥异
不同的高校规章制度有不同的制定主体,有学校层面主导制定规章制度的,有院系层面主导制定规章制度的,有行政党务等职能部门主导制定规章制度的,有群众组织、学生组织、学会、协会等主导制定规章制度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管理规则实施的强制力也有差异。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不同于法律,高校规章制度作为高校内部的“自治公约”,大部分内部规章制度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协商式的。这就要求权力主体在制定各类规章制度的时候,必须考虑特定主体的不同需求,在制定的过程、程序等方面充分体现民意。
三、交错下的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之理性思考
比较的意义在于取长补短。法律能作为约束社会最一般的规则,得到普遍遵守,在法律制定和保障实施上必定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高校管理规则在不违法的基础上,吸收法律制度建设的优越性以补全自身不足,对于高校管理制度更趋合理、合法,更能有利于学生发展等方面有指导意义。
(一)高校管理制度应当强化法定权利义务
高校首先应当是守法的主体,尊重法律的规定,即法定的权利义务必须在高校的规则制定中得到体现。但高校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其管理制度不能仅仅体现法定权利义务,而应当在一般权利义务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将法定的权利义务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细化的规则将法定权利义务具体化。如法律规定任何人享有生命健康权,高校在制定规则时则应将该项权利具体到禁止打架斗殴、规范体检、增加安全防护等因素上。权利义务都需要具体化到实际生活,平等需要体现到具体的分配之上,高校的管理制度应当切合实际,将法定的权利义务在高校范围内进一步强化具体落实,使得法定的权利义务能够在校园点滴生活中深入人心。
(二)高校应当超过法定的期待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最一般的约束,是维护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最低标准,法律没有以高标准的道德要求来限制公众的自由,通常也是被动的得到适用。但是高校是育人成才的摇篮,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将会承担比一般公众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如果仅仅以最低限度的标准管理高校学生,则偏离了社会给予知识群体的期待。当然,这也不能成为限制高校学生正当权利的理由。只是在管理制度之上,应该考虑到高校育人的使命,且相对而言,高校师生对于一般公众,知识结构的差异使其对于规则有更好的理解力,规则更容易得到遵守,因此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应当如同法律一样刻板,在含义明确的基础上,可以更具有灵活性。同时,制度具有思想性,它通过具体的规定和相应的惩罚等强制措施来达到规范学生思想言行的目的,进而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不是束缚人、禁锢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以育人为本,因此,高校管理制度应当更具有激发性和启发性,在制度的设置上做到刚柔并济,奖惩并行,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对更高人生价值的追求,激励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遵循原则,程序合理
每部单行法律的制定,都有相应的立法原则作为指导,所有制定规则都不能偏离原则或背道而驰,因而法律的条文制定被限定在立法原则的指导之下,违背相应原则的条款和行为都将被认定为无效。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高校育人,理应以学生为本,理应注重品格与修养;其次应当直面社会。校园管理也应当以此为原则,指导被管理者的一切行为。同时,高校的制度制定应当按照既定的程序,使其具有合理性。高校内部规则的制定、实施、规则内容、处分标准等均应体现公正合理的法理精神。高校具有实现民主的条件,因此对于高校管理制度应该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对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应当以更民主的方式进行修改,给予学生合理的申诉权、抗辩权、听证权等。
(四)高校管理制度更需人文关怀
篇3
二、各类食品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三、存放的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建立库存食品定期检查制度,定期检验库存食品,掌握所贮存食品的保质期。
五、定期打扫库房,整理物品,保持库房整洁。
六、食品贮存库内不得存放农药等有毒有害物品。
七、及时处理掉不能继续使用的食品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和有异味的食品。
一、严格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离岗。
二、严格开关门制度,对外来进出人员,严加控制,并做好登记手续。
三、严禁买卖人员随意进出,并在校内大声叫喊,并管理好门前相应设施。
篇4
因此,学校的制度要充分遵循学生生命的轨道,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适合的教育启发和熏陶,使学生学会思考,领悟生活,理解生命,懂得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校的制度管理要体现以激励为本的教师理念。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教师投入的多少,在教育体制创新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励才是最高要求。学校的制度建设要把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终目的。要实现让每个岗位都是必需的,每个岗位都有最合适的人,每个人都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每个上岗的人都有责任和忧患意识。
我校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以及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对学校过去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奖罚条例进行了大幅的修订和全新的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与教师头脑中的“大锅饭”思想,实现了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的一次与时俱进。针对我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0%的实际,学校制定出相应的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如导师制,即给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从业务、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指导,学校领导也与这些教师一道,共商教学计谋。中年教师责任感较强,且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领导应向中年教师放重担,这也是对中年教师能力的认同,让中年教师取得更大成就的一种方法。老年教师是学校的依靠力量,他们虽然无法负担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校管理也比较了解。他们更多地倾向于情感需求,他们需要他人的尊重,希望自己仍然能够发光发热,希望自己多年的经验能够得以传播,受人认同。学校领导要多向他们咨询意见,并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管理中来,也要让老年教师以一带多的形式,带领几位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我们坚持以教师为本的价值激励观,鼓励教师参与校务管理与决策,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人人自觉树立学校主人翁意识。通过制度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三、学校的制度建设要发扬民主。
既然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权益,我们就应该将制度的制定权交给全体教职工,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来调动大家的管理积极性,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这样做一是尊重教职工,相信教职工,依靠教职工的过程,也是规章制度的宣传贯彻和思想认识统一的过程。这样做在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的同时,也激活了他们工作的主动精神,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我校一贯很好地保持了教代会制度,这是学校依法、民主、科学治校的途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教代会通过的决议总支行政坚决贯彻执行。教代会代表、党代表等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已成制度,在招投标、物质采购、经费审计等工作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再如校务、党务公开制度,多渠道全方位进行校党务公开,让教职工知实情,向教职工亮家底;学校还根据代表提议,不断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最为典型的就是今年我校的职称评定申报制度。学校行政充分走群众路线,分多个层次召开讨论分析会,完善学校评审方案。我校现行的评审方案既符合上级政策,又让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被评对象可以旁听评审组的集中评议,把材料摆在桌面上比,不搞暗箱操作,讲公开、公正、公平,充分体现了以师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四、学校的制度执行要实行人性化。
篇5
班费管理弊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班费管理
高校的班费是班集体进行自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班级顺利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提供物质保障,是体现班级文化底蕴、促进班级核心力,培养锻炼学生干部能力的平台。班费多数是通过集体活动获得资金,或是从班级成员内部收取部分钱款,并用于班级集体活动使用的经费。班费的使用支出,原则上应得到班级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和同意。当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自我独立,他们喜欢自我管理而不喜欢被要求,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班级的班费,既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要求。对于他们而言,班费是归班级里所有同学共同拥有的财物,虽然有时数额不大,但是却意味着尊重和独立。
一、高校班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高校的班费管理和使用,一直沿用老的传统和办法,大部分班级对班费的取得和支出都是应付了事,存在一些弊端。
1.班费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很多班级的班费多是来源于班级同学的缴纳,一般多数是按照学期或者学年收取。还有一部分来自班级的奖励,比如,甲级团支部、优秀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的奖励,这部分奖励金额数量相对较大,但是能获得的范围却相对较少。此外,班费的收缴基本上没有出处。
2.班费管理不被重视、缺乏民主
部分高校对班费的宣传作用不明显,对待班费的管理未上升到专业或年级层面,同时辅导员老师也未能对班级的班费进行收支、使用方面的指导和把握。使得班级干部在对待班费的问题上,并不能真正引起重视,未起到当家理财的效果,有的班级干部在班费的收支和使用上还存在一支笔现象。班级同学对待班费的问题上,也没有足够多的兴趣,部分同学都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这就使得班费收支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班费在大学班集体中积极向上的作用。而在企业,财务管理就是企业运行的核心。没有健康良好的财务管理,这个企业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如果失去财务支出,将会导致整个企业无法顺利发展。
3.缺少岗位设置的约束机制
在很多高校中,班费的管理工作由班级的生活副班长来担任。在班费的收取和使用过程中,多数班级都是生活副班长一人来负责班费的各项支出、记录和报销。显而易见,这项工作并未形成制度,这与企事业单位财务部的管理机制相差甚远。在企事业单位中,财务部是个独立的部门,部分企事业单位还规定会计、出纳要有独立的办公室。会计人员要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等等一系列会计核算,而出纳人员则只负责出纳、现金收付等工作。两者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而在高校的班费管理过程中,会计、出纳双重职责都由生活副班长一人承担。尽管大部分生活副班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但是由于没有学习过财会方面知识,在管理班费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导致班级里一部分同学对生活副班长的工作失去信任、颇有微词。
4.支出使用缺失发票凭证
对班级的班费支出来讲,很多情况下都是金额小、项目多。比如,复印打印题单,采购水彩笔、画纸等文娱用品,购买班团会的水果、电池等物品。这些支出金额小,如电池、纸笔等三元五元即可、但项目多,一个班团会活动就会需要小到电池、胶带,大到水果、道具,每一样都需要班费,但是又不是每一样都能开具发票凭证。而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支出流程有明文规定是需要正规单位出具的正规发票,这点毋庸置疑,这使得企业财务的每一笔支出都有帐可查、有据可循。在财务支出的问题上,单位领导和单位员工只有金额支出项目不同,没有原则要求不同。
5.没有完善的财务审批过程
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在班级班费的使用过程中,也就不存在完善的财务审批过程。在很多集体活动中,班费的使用只要得到班委会成员的口头认可就可以,甚至有的班费在使用支出时,只有生活副班长一人做主即可。尽管有时班费的使用支出费用小、用途急,但是这样轻而易举的支出班费,却实属不该。这就是缺乏完善的财务审批过程造成的后果。班费既然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财产,那么它的使用和支出应得到班级大多数同学的认可才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过程在对比下就显得完善和严格,无论支出大小多少、轻重缓急,若非极特殊情况,都必须完成相关流程,如审核、审批等,方可支出使用。
6.审计监督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虽然班级的班费一般会用到班级集体活动项目上,如复印打印资料、举办班级班团会等,但是班级同学对各项班费的支出和使用其实并不真实掌握。或者说,知道了解班费的使用支出方向和金额,但是否同意班费的使用支出方向和金额,就见仁见智了。班级大部分同学在班费的使用支出上起不了监督和审计的作用,因为大部分同学不在意班费的使用。即使有些同学很在意班费的使用,也不知道怎样参与其中。但是在企业中,财务管理就不会存在类似的问题。从企业的董事会到审计管理委员会,从审计部门到财务部门,都有专人专项的负责财务的支出使用过程,层层的审计监督机制,保障企业的财务运作没有差错。
7.往来账目模糊不实
大多数班级的生活副班长管理班级班费都会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对班费也会有详细的收支记录,但是因为未系统学习过财务管理知识,这个账簿记录的实则更像是流水账。很多账簿上只是写明某年某月购买某物、支出某元、剩余某元,负责人的生活副班长会将有无发票记录在后面,不负责任的生活副班长则不关心有无发票。所以这种账簿记录实则毫无意义,根本体现不了班费的收支使用情况,不能作为有意义的证明。如果生活副班长出现贪污或违规操作,更无从考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相比之下,企业财务管理却在往来账目上显得严谨明了。虽然班费的使用支出不能同企业财务管理相提并论,但是可在班费使用支出上严格把关,这样可将真正的班费落在实处,让班费的管理明了细化,让班级所有同学都能认可。
二、高校班费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异同
班费管理其实与企业财务管理一样,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和制度,只有这样,班费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1.组织机构和成员对比
企业运行所需的原始资金都是由股东出资,公司的所有权自然就掌握在出资的股东手里。同理,班费是由班级所有成员缴纳的,那么班费的所有权自然也应是班级全体同学。同时,对班级的管理来讲,虽不一定完全和企业的管理等同,但至少也要对应着企业理顺管理者的关系。相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如总裁、总经理、各部门经理等,对班级来说,就应有班长、副班长、主管班费的生活副班长和其他班委成员。在企业,因为运行资金数额较大,所以财务部门有正规的管理,专业的人员。而班级的班费数额少,班费的使用管理,只是生活副班长和其他委员即可轻松应付。
2.资金费用的对比
企业的运行离不开原始资金的运转,股东们向企业注入原始资金为的是能让自己的资金获得更丰厚的回报收益,达到“钱生钱”的根本目的,这是企业保持良好运行最终目的。而高校里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也离不开班费。班费同样也是由班级同学提供的,但不同的是,班费提供不能像股东一样有选择性的注资,而且多数班费也没有获得回报收益的可能性。尽管班费的金额很有限,但是如果能正确的使用好班费,可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团结的班级氛围,使有限的资产变成无限的精神力量。当现有的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那么企业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股东们给企业注入更多的资金。班级的班费管理其实同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道理一样,当班级的班费金额不足的时候,就需要班级的所有同学向班级重新缴纳班费,或在每学期开学初的时候定期缴纳班费。如果班级将要毕业或面临实习等班集体解散的情况,那么班级应将班费按照均分的金额退还给班级所有同学。如果班级里的个别同学遇到休学、退学、应征入伍等离开班集体的情况时,班级的班费也应按照均分的金额退还给这些同学。这些管理制度其实等同于企业财务的管理制度,在企业面临破产的时候,企业会在偿还债务、支付工薪后,将企业剩余的资金按照份额退还给各个股东。
3.财务管理制度的对比
在企业里有财务部等专属的部门和会计、出纳等专业人员来负责企业的资金核算等。这些专业的人员能很好的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他们会认真准确的记录下企业各部门发生变化的每一笔交易金额和企业往来账目的进出资金,并归档整理,做出分析。企业财务部会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供企业财务报表等记录账簿给企业的股东,让股东们知晓和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当企业缺少运作周转资金时,企业财务部会向企业提出报告,由股东们注入资金或进行新的融资。在班级的班费管理上,班级生活副班长的职责也是同样,他负责管理班级班费,负责记录班级班费的收缴和使用支出、负责记录班级班费的使用情况,并在定期向班级同学出示班费的收缴和使用支出记录,接受大家监督。当班费存在不足或者缺失的情况下,生活副班长有义务向班委会提出报告,申请增加班费的投入或者进行班费的收缴等。其实,不管是企业还是班集体,对于资金的合理管理使用,都是为了能使资金在最小的投入下,达到最大的价值。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作为班集体追求的是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运用企业财务制度有效规范高校的班费管理
1.从思想上提高对班费管理的重视程度
应转变思想认识,让班级里所有同学都知晓,班费管理不单单只是班级干部的分内之事,而是班级全体同学的分内之事。对班级的管理者来说,可让班级干部承担起对班费应有的责任,及时掌握和监督班费的使用和收支情况,通观全局,对班费的使用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使班费发挥出更有效的价值。对管理班费的生活副班长来说,应竭尽全力、认真负责,及时记录和汇总班费的使用,避免班费的浪费和流失。要通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让班级全体同学知道,每个人对待班费管理都有责任和义务。有效的班费管理会提升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班级同学都会积极参与班级文体活动、关注班级发展、谏言班级建设。
2.制定完善的班费报销制度
企业的财务报销制度相对完善和严格,使得企业资金不会凭空流失和浪费。企业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这是班级班费管理无法比拟的。但是在班费管理和使用上,可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会计和出纳一样,设定两个管理人员,分别管理出入账记录和使用资金。只有这样,才能在班费的使用上,通过制度的约束,使两个管理人员互相监督、互为督促,最大程度地避免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同时,在班费的报销制度上,应与企业财务报销制度相同,实行实报实销的制度。所有报销的费用,应都有相关的票据作为佐证。
3.实现规范化的监督体系
建立有效的班费监督体系,让班级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班费使用账目应定期公开,及时让同学们了解班费的使用等情况。在班费的管理和使用中,应采取有效的财务预算制度,勤俭节约、精打细算、避免浪费。同时,将财务预算的使用支出提起公开,由班级干部或班级成员集体讨论通过。即使遇到财务预算范围以外的支出,也应在财务支出前,由班级干部代表和普通同学代表讨论通过。
4.建立层级的审批制度
班费虽然与企业运作资金数额相差甚远,但是班费的使用应有一定的制度约束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班费的审批不应只有生活副班长一人主管、一人审批,而应建立层级的审批制度。具体情况应根据班费的多少和用途,建立各班的审批制度。比如,200元以下的常规支出,如统一使用印制复习资料,可以由生活副班长审批。200—300元的预算外支出,应有班委会成员共同审批。300元以上的支出,应由全班同学集体表决才能通过审批等。
作者:隋艳 单位:辽宁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红景.高等院校基建财务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3(4):179.
篇6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63- 02
在执行内控制度时,部分企业把内控制度与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人为隔离开来,分别运行控制,形成了两套控制管理程序和方法,甚至出现两者相互矛盾的情况,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不利于企业统一规范管理。因此,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内控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兼顾两者的目标、程序和方法,使内控制度成为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实现两者的融合统一,形成规范经营管理的强大合力。
1 内控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内涵比较
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管理合规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有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 内控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区别
2.1 适用范围不同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一切管理规定、流程、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职能分工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上级制度规定的总称,是对企业所有经营行为和社会责任的普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分上下层次,也分专业类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例如一个中等规模的石化企业,光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就有8 300多个,内容超过百万字,可见规章制度涵盖的范围和幅度非常庞大,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软环境。而内控制度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一般限于大中型企业。初始的内控制度主要是控制与会计信息关联的一些业务流程,现在范围在生产、安全、人力资源方向发展,但与企业管理制度控制管理的范围比,内控的范围仅是其中与业务流程相关的一部分,范围相对较小。
2.2 侧重面不同
内控制度的概念是企业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对企业相关制度提出的特殊要求,侧重点在于与财务会计管理相关的管理要求。而企业管理制度是为了生产经营发展需要而逐步健全完善起来的,不仅限于财务管理,也包括生产、销售、安全等各条块制度,并涵盖企业不同管理级次的制度、办法和规程等,调控的范围是整个企业纵横交织的全局经营行为。
3 内控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3.1 内控制度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企业管理制度
失去了企业基本制度,内控制度就成了无源之水,或者需要完善更庞大的制度体系才能达到控制要求。内控制度的关键控制点都是依据某项企业管理制度,每一项内控制度的业务流程均附有所依据的制度目录。内控制度是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制度再造,是按照业务流程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串联,对重要职责权限进行汇总。
3.2 内控制度对执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如果内部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很好执行,或者内部人员串通作弊、蓄意营私舞弊,将会导致内控制度失去应有的效能。
4 如何使内控制度融合于企业管理制度
4.1 选择高风险领域强化制度建设
企业的经营风险来源于市场、决策、经营、控制和法律环境等方面。企业应通过各类风险评估,选择风险较高、发生概率大的流程和环节,重点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防范风险发生。
4.2 提高内控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修订工作针对性
在企业修订管理制度时,应借鉴内控制度的严谨性、程序性、系统性优点,对于运行程序性制度,参照内控流程格式进行修订。笔者公司在修订管理制度时,参照内控制度,按照统一格式,制定各经济业务流程矩阵,使企业管理制度与内控制度在形式和要求上趋于一致。对于非程序性配套制度,制定各类制度的标准格式模板,统一制度名称规范、内容规范、格式条文规范等,使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矩阵、适用的法规依据3部分相互配合,组成制度体系,达到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的目的。
在修订企业管理制度过程中,还要积极吸取内控制度强化风险控制、经济业务与事项的信息沟通、检查评价、岗位分离与权限控制等好的做法,使企业管理制度完全适应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需要,完全满足内控制度的5项目标和其他管理要求,保证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完整、目标明确、执行有力、控制有效、检查有度、考核到位。
在修订内控制度时,要充分依据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规定,既要避免与企业管理制度冲突,又要避免增加实施和控制成本。
5 结 论
强化内控制度是近年来世界性经营风险加大、社会诚信危机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内,强调内控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内控制度毕竟只是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内控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制度体系,难免会增加制度执行的重叠、冲突与协调成本,这与执行内控制度的成本效益等5项原则不相吻合。通过优化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吸收内控制度的管理优点,完全可以满足内控5项控制目标的需要。因此,在修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内控制度融合于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去,集中企业制度管理部门的精力,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是防范日益增大的生产经营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需求。
篇7
(一)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理论思想的先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即将工作分解为狭窄的、重复性的任务。他认为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做某些专一性的工作才能够达到高效的目的,并且认为人都是追逐金钱的。亚当·斯密的理论从根本上是追求效率至上,并未过多的关注人的物质以外的其他需要。
19世纪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工厂中以前凭习惯与经验解决的操作方法、工作量、工资报酬、业务管理等问题,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并上升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科学管理”。此后的亨利·法约尔和韦伯继承了泰勒的基本思想。法约尔的关注点指向了全部的管理活动,将全部的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理论的梳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韦伯的“官僚制”描述了一种理想的组织类型,其特征依据劳动分工原则,具有清楚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这种理想的组织类型可以适用于各种管理工作,是最好的一种组织形式。
这种制度化管理的理论前提,其实是把员工作为一种行为的载体,不考虑员工的多样化需要,视员工如同机器般运转的“工具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设定一个制度体系或者制度环境使员工在其中工作,侧重的是制度约束而非人性关怀。
(二)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理论的思想先河可以追溯到罗伯特·欧文。早期的管理思想家罗伯特·欧文认为改变工人的生活环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反对雇佣童工,提高工人福利,关注社区建设,加强工人培训等等,可以被认为是人性化管理思想的起源。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和所推行的管理改革以及后来所进行的空想社会主义实验,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最终失败,但却开创了人本管理思想的先河,为行为科学理论播下了种子。此外,20世纪同期出现了雨果·芒斯特伯格、玛丽·福莱特和切斯特·巴纳德,这些人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以及应该对人进行适当的管理。他们的思想提供了管理实践的基础,这些实践包括雇员的甄选程序、雇员的激励计划、雇员的工作团队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管理技术等。
此后,由于泰勒时期科学管理系统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基于理性主义传统和“经济人”假设,此种管理模式未对人的因素给予充分重视,工人成了“会干活的机器”。技术统治和机器压迫,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劳资关系日益紧张。泰勒时期的理论也陷入了质疑的陷阱。
埃尔顿·梅奥等人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反复试验研究,终于找到了根源所在:人的社会型需求。并据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后续的学者继承和拓展了这一理论,并在相关的激励和领导行为研究等领域走得更远。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为核心,对人的动机进行价值论分析。他将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部分。此外,麦格雷戈的X———Y理论也对人性进行了层层揭示和多面的展示。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经历人际关系学说、个体行为学说、组织行为学说形成了完整的人本管理理论体系,对人性有了更深刻更完整的认识。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管理理论的侧重点是关注人性,强调组织的人文关怀和如何满足员工的多样性的需要。二战以来,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推动管理向技术、理性回归。哈罗德·孔茨于1961和1980年两次提出了管理理论丛林的概念,各个学派观点各异,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但不管是哪个学派仍基本上是在阐述如何解决管理学的效率和效果问题,但我们可以看出的一个趋势是人们对于人性认识的深入。
二、实践博弈。
(一)制度化管理的利弊。
理论学习已经告诉我们制度化管理有利于经济组织节约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从而更有效地创造财富。企业从产生起其追求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率,更加有效地创造财富。尽管随着管理责任的变化和管理环境的变迁,管理所追求的基本的目标即效率和效果并没有变化。
制度化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企业管理,有法可依,权责明确,使工作更加顺畅。它能够更好的规范企业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它可将优秀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公司众多职员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能够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同时它为公司员工能力的发挥制定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不会因为游戏规则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不同,对员工努力的评定产生大的误差。此外,他还有利于组织将优秀智慧转化成为企业众多自愿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培训,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企业员工由于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可以自己明了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自己发现差距,有自我培训发展的动力和标准。
但是,制度就是规矩,在企业里,一切都要依规矩行事,按制度办事。然而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有些过于“呆板”。很多企业在执行制度化管理的时间过程中,受益于制度化管理的同时也发现了制度化管理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制度化管理将企业管理得过死,过于教条,从而使气氛沉闷,员工的冲劲和干劲不足,影响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度化管理很容易造成企业监管力度太严,从而引起员工的厌烦情绪,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容易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与企业距离越拉越大,员工与企业之间只存在利益关系。实在无法忍受企业制度管理的员工也容易跳槽,使企业人才流失。
(二)人性化管理的利弊。
人性化管理现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随着学习型组织、竞争优势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以及前述各个学派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推进,在充分考虑人性的前提下设计制度成为一种必然。
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工作中人际关系沟通和交互作用,着眼于企业人员的集体意识的培育和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内外环境,对人进行激励和实行权变领导。即要从人的本性特点和实际出发,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制度设计激励惩罚等方面,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这样就很容易使员工受到尊敬、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同时,人性化管理也保障员工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团队中与领导协商制定的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员工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人性化管理还重视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树立典型、技能竞赛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此外,人性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任、沟通、激励、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
有人认为人性化管理会因人性的弱点在管理中暴露出来,从而使管理混乱,以至于毫无章法。在这里我们就需要分清一个概念,这就是人性化管理不等于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而人情化管理则是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根据,非常主观的一种管理状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化管理并不是完全抛开制度而只讲人情的。它是一种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人性,从而促使人能够更好的工作。实践证明,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管理趋势,并占据着主要位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两种管理手段。相比较而言,人性化管理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人性化的突出。而此种论点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理论博弈也并不矛盾,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先驱们,为了使某一种理论更趋于成熟或者更趋于完善,他们必定会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前提假设,即在制度化管理理论中,完全突出制度化的角色,而故意淡化人性的作用;而在人性化管理理论中,则完全突出人性的角色,而故意淡化制度的作用。从而,人性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发展的体现,也是制度化管理成熟的表现。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管理以及日后发展中的主要模式,它同样服务于管理的终极目标: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效率,为社会持续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人类生活的更自由、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姬军荣。人性与制度:摇摆中的百年管理史[J].企业导报,2009年第6期。
篇8
西方;经济;行政管理;自由主义经济学;公有制
一、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制,在行政管理上实行公有制,这表明西方国家由以建立的逻辑基础是混乱的
北美、西欧、澳洲等地的以美国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矛盾,即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现私有制、在政治上实行公有制。这种矛盾反应了一种理念上的矛盾,该矛盾显示出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存在逻辑矛盾的。笔者所谓的经济上的私有制是容易理解的,笔者所说的“政治上的公有制”何谓呢?“政治上的公有制”就是指民主制。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为者”、“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一人一票决定国家事务”等。也就是说,民主的理念主张国家的或国家的终结权力应当是全体公民共有的,而且每个公民都拥有相等的一份——这也就是说,如果把西方国家比作一个“公司”,那么其股份由全体公民享有等额的一份。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民主制是一种公有制———尽管公有的是政治权力而非财产,但从政权的组织形式上看,民主制无疑是一种公有制。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有制是优越的,有利于调动私有企业主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这种论调是有道理的,那么西方国家的政府也应当实行私有制———“君主制”或“寡头制”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效率。也就是说,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一家所有,即实行君主制,那么这个掌管国家的君主才会把国家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充分调动管理国家的“君主”推行精细管理、谋求国家发展的积极性,才能实行国家的最好的治理和发展;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全体公民所有,即全体公民共有、公有,那么就会出现如公有制企业中的那种管理者不把企业当作自己家的产业从而难以真正严细认真地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公有制企业的“跑、冒、滴、漏”的现象。也就是说,以下二者必居其一:如果西方国家承认私有制能够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性,那么西方国家就应该实行君主制,君主制才是私有制,才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应当推崇的最理想的政体;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君主制不是理想的政体,而民主制才是,那么西方国家的企业也应当实行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西方国家认为私有制最有利于经济发展,那么国家实行私有制———也就是实行君主制———才是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国家不应当实行君主制,那么在经济领域也不应当实行私有制,而应该建立公有制企业。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一方面在经济上主要实行私有制、一方面在政治上主要实行民主制,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其间存在理论上的矛盾。西方国家的这种实践恰好证明了公有制未必一无是处,私有制也未必万能。
二、从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可以推导出严重的消极逻辑后果
篇9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决定学校的成败和兴衰,决定学校办学的高度和跨度。学校要建章立制,切实做到依法办学、按章治校,以优秀的制度建设带来优秀的管理水平。如:学校管理章程,质量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教职工奖励制度,师生常规管理制度,教学研究制度,学生教育与评价制度,等等。学校一旦拥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就能实现学校管理有章可循,发挥其强有力的规范、引导、激励和保障功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我校是新建学校,制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尚未健全,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优化制度的过程,另一方面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群体良好风气尚未形成。这时通常要借助于制度管理,约束师生的行为,帮助他们逐步养成习惯,把遵守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为,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即使在学校管理的成熟阶段,制度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管理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制度管理也应被赋予新的内涵,以适应新形势,发挥新作用。由此可见,制度管理应是学校管理的永恒基石,有了它才能改变学校管理的无序状态,消除“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混乱局面,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人文管理:民主化的需求
在如今逐渐走向民主的时代,人文管理已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格、价值和合理利益,提供他们展示个性的机会,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实现学校发展的目的。如果一味强调制度的强制力,就特别容易造成逆反心理,产生种种后遗症,给学校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温暖胜于严寒,宽容比惩戒更有效。领导要体恤教师的疾苦,相信教师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例:我们制订了教师工作奖惩条例和月考核方案。最初,严格对照条例,有奖有罚。但教师们反映,大多数教师工作是认真的,有的教师被扣分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条例有了罚的内容,教师的心理负担加重了;虽然罚得很少,“意思”而已,但教师是看重面子的,真的被罚,脸上挂不住,反而会影响教学积极性。我们听取教师意见,取消罚的内容,加大奖的力度,如果教师总是拿不到奖金,和被罚差不多,有的教师就被“无形”地罚了。受“无形”罚的启发,我们把条例的制订侧重于引导教师早日成材、多出成果,用奖励的方式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制度管理中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引领教师实现自己的价值,“无形”的被罚变成了“无声”的教育。
实施人文管理,就要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对他们政治上鼓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实施人文管理,就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广大师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实施人文管理,就要发挥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教师,引起教师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同一;实施人文管理,就要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教师个人与学校发展目标,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策略,帮助教师加速专业发展步伐,努力让他们的教坛人生更加精彩。
三、刚柔并济:和谐化的走向
刚柔相济是管理的智慧法则。我们力求多理少管,既加强科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也强调弹性化的人文精神。
1.让教师民主参与制度的形成。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教职员工都感到自己重要”,从而使每个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学校规章制度正式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只有“取之于师生,用之于师生”的规章制度才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更易于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才能以制度来促进师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凡涉及全校教职员工利益,为重大规章制度或重大决策的,都要提交教代会商量决定。办公会只通过一些一般管理规章,或进行临时性、突发性事项和一般事项的决策。要让制订规章制度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认识学校、发现学校的过程。
根据规定,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金点子”征集评比活动,重点让教师对学校制度建设提出修改建议,对教师意见集中的一些制度,学校会启动修改程序,不断优化制度。
篇10
会计管理制度是对会计活动的规范,当然它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早在奴隶制时期就出现了基本的会计管理制度,主要是官厅会计制,而其中以周朝的财计官制最具代表性。
《周礼》一书中也曾对周朝的财计官制进行的记录:周王之下设六卿,天官之长大宰为六卿之长总揽王朝政务大权,包括采集筹划,组织与管理。下设两大职能部门。即是说,周朝的会计管理主要是两大部门,一个是会计组织部门,一个是国库组织部门。管理会计工作的总负责人是大宰,即是天官。相当于企业的财务经理,接受周王的监督管理。
会计组织部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围绕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周朝的会计组织部门设最高长官是司会,类似于现代企业的财务主管。他的主要职能有三个:一是组织对官厅财政收入的全面核算,定期提供会计报告,供大宰理财使用,接受周王检查。在企业中,财务主管总管公司会计、报表、预算工作,定期将自己的各项工作及下级部门工作以书面的形式向总经理报告,同时领导会计部门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供股东以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使用。二是通过定期钩考,监督各种税收的实现及财物在各管理部门的收支动态,凡财用必管,凡会计必揽。而财务主管则是负责财务部门的运行,负责制定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这点也是相似的。三是通过下属司书掌管户籍及土地图册,将此数据作为考核赋税征收的依据。这是与现代财务主管职能的不同之处。因为古代要按人头征税,而司会此时相当于人口统计人员,向国家提供土地面积,农作物和人口数量,以作为征税依据。
在司会下面又设了四个职能部门,分别是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司书掌管户籍及土地图册,相当于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一职,管理会计核算。而职内、职岁、职币这三个职位则相当于现代企业中的出纳一职,即主要负责现金业务。而与现今出纳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将出纳一职一分为三,也就是分工更细,其中职内是负责现金的流入,职内负责现金的流出,职币则负责现金的余额。职内、职币、职货负责的事务时整个国家的,事关重大,再加上当时没有计算机,经济业务的记录,确认,计量等的速度当然不能与今天的相提并论,分工的细化在当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2周朝财计官制与现今国库管理制度比较
2.1会计组织部门的比较
当然以上我们只是将周朝的会计组织部门与现今企业的会计组织体系进行了比较粗略的比较,其实在我们当今的国家会计管理体制中,也有一些与其相似的地方。我国当今的国家会计管理模式:①围绕企业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截至目前为止,共出现了三种会计管理模式,它们分别是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查特派员制;②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截至目前为止,共出现了两种会计管理模式,他们分别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其中,财务总监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其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地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在这种会计管理体制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资产管理局向管辖的国有企业派出财务总监;财务总监根据授权,对国有企业的整体财务进行专业、专职财务监督。这与企业的会计主管相似,也与周朝的司会工作职能相似。
2.2国库组织部门的比较
除会计组织部门外,周朝还设有另一个管理财务工作的部门,即国库组织部门。相当于企业的物资保管系统以及政府的国库。在周朝的国库组织部门中最高长官为小宰,与司会平级,掌握预算,相当于企业中的预算管理部门。国库的具体领导官员为大府,也属于天官系统。,级别小于小宰。大府的职责有四个:一是总管国库的财务收入,二是统领各库长官,三是总管国库的财务支出,四是岁终组织总考国库财物入出,向上报告考核结果。在大府之下,分仓设官专库管理,即不同物品放入不同仓库管理,不同仓库由不同人员管理,同样也是分工明确。而现代国库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财政国库是财政部门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体现;第二,财政国库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国库资金收支操作,而是一系列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第三,财政国库重在控制预算执行,要保证财政资金收支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规定执行;第四,财政部门要对政府资产和负债实施管理,要提高政府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接受政府委托的,都负责预算工作,对政府资产负债进行管理。当然我们也有创新,比如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它的特点主要是:其一,财政部门统一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不设立财政资金存款账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活动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其二,财政资金收付方式规范。税收和非税收入通过银行系统及时缴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资金支出由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资金余额只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其三,实现财政收支实时动态监控。财政部门实时监控每一笔财政资金收入以及支出情况。
2.3税收事务管理的比较
对于部分税收事务也不由国库管理,而是由地官大司徒主管。周朝时,大司徒系统分掌税负收入组织工作,从税种方面讲主要集中在商税和农牧赋税的组织管理方面。也包括部分杂税。商税征收由司事下大夫征收,由泉府负责铅笔保管。商税可以赊货;农业税由载师,闾师及县师负责,所收粮谷的保管发放由廪人负责。
周朝的国库组织管理制度与部分税收事务的管理类似于现今的分税制,也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两大税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这样中央与地方各有所得,一方面有利于集中中央财政收入,加强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减轻中央工作负担,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3对周代财计官制的评价及启示
周朝的财计官制确定与组织设置总体格局及其所体现的总精神,主要是“九府出纳,统由司会监管”。所谓“九府出纳”,“九府”是指职内,职币,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及春官宗伯统管之下的天府和秋官司寇统管之下的职金。天府掌管祖庙里的全部财物,职金则掌管锡石,颜料和罚金。由于以上九大保管部门掌管着整个王朝的财物保管与收发工作,古史称“周礼九府”。所谓“统由司会监督”,从组织设计方面讲,在这“九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其中总出纳部门起总控制作用,通过大府,地官,春官,秋官系统控制国库,而大府直接控制玉府,内府和外府。这九大保管出纳部门又统一受到司会的控制。司会通过司书控制总出纳部门,而总出纳又控制着国库组织系统,这样,最终使王朝的财物保管,出纳之权通过会计核算都置于司会控制之下。这种相互牵制的,分工明确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中也有应用。比如出纳和会计这两个岗位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
在周朝还设有宰夫,他负责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相当于现在的审计。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现在的会计管理制度有许多历史的痕迹,当然也有自己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篇11
1 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 2 条第 4 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目前,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征地范围过宽。大量经营性用地和城市规划区外许多乡镇企业的用地,也以“公共利益”和“国家建设”名义征用,农民感到难以接受。(2)补偿太低。政府付给集体和农民的征地费用,与土地的市场价格差距太大,引起农民不满。(3)对因征地而产生的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缺乏妥善安置。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中,对农民的利益保障不够。
1.2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 2 条第 5 款指出“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当前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离规范化的土地市场尚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1)土地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划拨用地、协议出让土地仍占相当比重;(2)土地市场监测、调控技术手段缺乏,不够有效;(3)城乡土地收益分配严重失衡。由于农民收益受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可能累积许多新的矛盾。
1.3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 4 条指出“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有:(1)规划弹性不足。《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每一块土地的用途。这样一来,就没有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余地了,也就谈不上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从规定每一块土地用途转向限制土地使用权,通过用途管制规则来管理不同分区土地用途。(2)土地利用规划缺乏法律权威,规划管制失效、规划实施缺乏监督、规划随意修改、计划指标屡屡突破的现象普遍。(3)管制目标的实现过度依赖审批方式。目前还存在审批环节多、审批内容重复、审批链条长、审批权限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不相适应,不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
1.4 土地调查统计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 27 条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第 29 条规定“国家建立土地统计制度”。当前土地调查制度仍存在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方面:(1)土地调查数据已不单是地方土地管理的基础性数据,更成为地方在耕地保护、规划编制、计划指标分配、执法监察等方面谋求利益的工具。这种情况下,很难完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2)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要求土地调查及时、快速、准确。而基层调查人员和时间都难以保证,中介机构又良莠不齐,实际工作中规范化管理难度大,成果质量高低不一,很难适应土地调查快速反应的要求。(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下,土地质量日益引发关注,土地生态和生活功能越发突出,单纯以数量和生产功能为主的调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进一步向土地质量和土地生态状况调查扩展。
2 未来中国土地管理制度完善的思考
(1)更新管理理念。树立新型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加强土地管理的社会风险、经济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制度设计。加大对土地资产和资本化背景下有关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强土地管理的经济安全意识、民生保障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大力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制度创新。
(2)加强土地基础制度建设。①产权制度:一方面建立城乡产权主体明晰,权能明晰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统一登记。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土地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加快全国宗地统一编码工作。②规划制度:一方面改变多部门分头规划的现状,建立以空间约束和功能布局为主要特征的国家空间规划分级体制。推动《土地利用规划法》立法,确定规划的法定地位,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实现“立法―规划许可―计划制度―管制规则”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快国土空间开发的管制体系建设。③土地调查制度:一方面建立国家直属的土地调查机构,建立专职的土地调查队伍,从体制机制、人、财、物等保证土地调查的正常开展,提高国家把握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的快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适应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资源管理观念转变,开展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监测与调查,建立产业用地和生态用地调查统计制度。
(3)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①征地制度:一方面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合理控制征地规模,推进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保护农民权益,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完善征地程序,健全征地补偿争议救济程序。②审批制度:一方面除国家关乎国际民生、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重大建设项目由国家审批,逐渐以规划许可制度代替审批制度。同时,调整各级政府用地审批权限,减少省级以上政府土地审批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规划管制和综合监管职能;具体审查事项下放到地方,提高整体审批效率。③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一方面结合财税改革,开征房产税、土地闲置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社会公平,防止土地投机的土地交易税费制度。同时,缩小划拨用地范围,规范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行为;探索基础设施、公益用地的有偿使用。
(4)完善土地法制,提高权利保障、市场运行、执法监察的法律保障。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保护不同权利主体,构建平等交易制度等。同时,提升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法律空间。
参考文献
[1] 贾彩彦. 近代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变革因素分析――对租借地城市的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02)
篇12
一、管理工作人员要以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带动教师
人格是一个人性格特征的核心成分。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学校管理工作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校长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我在作好自己管理工作的时候,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所有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即使看见地上一片纸屑,我也当着师生的面捡起,以此来带动影响全校师生。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我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或准则,交由行政班子或全体教师讨论统一后再实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位教师的责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使整个教师群体有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
二、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工作环境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办好学校,教师是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的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最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任,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作为校长,要因势利导,尊重教师的民利和愿望,自觉接受教师的批评和监督。我们管理工作人员一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大问题,都经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协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集体讨论决策。决策之后,分头实施,各负其责。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教代会制度,认真听取教代会代表对办学的建议和意见,让代表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工作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都向教师公开。特别是学校预算外经费的收支情况,定期向教代会报告,使代表们心里明明白白。在教改实验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倾听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给教师穿“小鞋”,让教师工作有安全感,进而努力工作。正因为学校民主氛围比较浓厚,所以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创建省示范小学,开展“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接受市教育督导评估活动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管理工作者要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的价值取向。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教师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发生了多元变化,知人善任就显得尤其重要。知人善任,重在“知人”,难也在“知人”。“知人”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了解、双向交流的过程。校长要知教师,教师也要知校长。知人要知心。校长要放下架子,对教师主动关心,坦诚交心,教师才能对校长付出真心,对学校树立信心。校长通过谈心、交心,达到知人、知心,从而把广大教师凝聚在校长(领导群体)的周围。“知人”的目的是“善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校长应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人尽其才,整体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我校在教师调配时,首先征求教师的个人意见,尽可能把教师的个人意愿同工作需要统一起来,使教师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有位教师,对植物栽培颇有兴趣,学校就安排他担任《自然》专职教师,他十分愉快地接受,在搞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兼管学校的树木花卉的栽培管理,受到师生的好评,被市科协授予“科技辅导员”的称号。
四、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尊重、理解、激励教师
篇13
第四条 各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各职能部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第五条 必须根据国家标准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危险(安全)评价,即工程公司(项目部)所有构筑物、承建的施工现场、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库区(库)、贮罐区(贮罐)、危险化学品使用、储运等危险性作业的工业设施和作业以及其他具有危险性、可能发生或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的生产场所予以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第六条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降低危险性,保障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
第七条 公司对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必须开工前进行一次风险分析评估;剧作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与后果做出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按管理权限上报有关部门。
第八条 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将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危险源划分等级,确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
第九条 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监控。按照“集团公司-铜城建设公司-各分公司”三级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监控管理。
第十条 建立危险源登记台帐制度,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数量与等级变化以及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与维护、人员培训、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有效控制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消除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
第十一条 重大危险源所在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必须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与工具,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并根据演练效果及时修改补充。
第十二条 重大危险源所在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必须制定书面的、科学清楚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其适用有效。
第十三条 实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生产工艺条件、设备、材料、生产过程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必须重新进行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重新进行危险源分级登记,修订相关技术资料、文件与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 建立和实施重大危险源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培训档案,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安全管理部要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控、治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制定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实施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重点监控部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不定期巡查,掌握动态变化情况,并严格记录备查,对相关单位、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协调;
(二)项目主管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有重大危险的设施和项目时,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应优先考虑对重大危险源的改进;
(三)计划、质量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管理,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制订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技术操作规程;
(四)保卫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部位的消防、保卫工作,参与安全评价工作;
第二十条 重大危险源岗位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熟练掌握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汇报,严禁违章作业。
第二十一条 当重大危险源发现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上报,确保安全运行。
第四章 罚则
第二十二条 由于岗位人员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违反本办法造成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责任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由于单位领导或有关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忽视安全、玩忽职守或者渎职,造成管理混乱,发生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有关责任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 重大危险源所在区域必须设置安全标识。
第十六条 各单位新建、扩建、改建有重大危险的设施或工程项目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投运前进行安全评价,对具有重大危险的设施或设备应制定保障安全运行的控制措施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 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