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数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篇1

2。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教学预设和整体规划,怎样设计能够更好的安排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练习新知识,我们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这些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和预设相关问题。在设计中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讲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时,注意把指数函数与幂函数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概念中的相异之处,共同之处。又如,学面角的概念时,可把平面内的“角”类比引出空间中的“二面角”的概念;推到球体的体积公式时,可以用推导柱体、椎体的方法类比出球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在讲双曲线时,注意和椭圆进行类比。对比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引导学生将新的概念转化为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概念,使知识产生正迁移。

3。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应该清楚,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指导教育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发展数学能力的指导活动。如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将双曲线的性质和椭圆的性质进行类比,双曲线中各变量的取值范围、顶点、对称性、实轴虚轴、离心率等与椭圆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椭圆的离心率都是焦距2c与轴的比,这是相同的地方,但不同的是椭圆的离心率是2c与长轴的比,而双曲线的离心率是2c与实轴长的比,它们的取值范围也不同。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做适当的练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本身,还要利用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形成技能。要时刻掌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理解分析方式方法。

4。高中数学教学成果的反思 。所谓教学的成果是指对数学教学反思价值的判断。所谓的教学成果是以下两方面来体现的,第一、是由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方法以及数学能力发展等掌握情况来表现。第二、是由数学教师本身的自我教学经验的提高及变化加强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等等,都不难看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成果的反思的重要性。

5。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经验反思。 教学活动持续不断的发展是教师反思的一个标志性过程,也是教师队伍成长的必经之路。对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加以分析,并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地解决并记录,形成好的案例文件,以免在日后碰到同一难题。改善教师的创造力和观察力,这样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甚至可以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新结论、新概念、新规律有效地组合形成一套新的教学理论。

6。加强学用结合的反思。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还服务于生活。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其效果要贴近生活,结合实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自身解决教学中部分数学难题的能力。要以一个良好的教学顺序教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认知过程并逐步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二、高中数学教学反思途径

1。写教学反思笔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所难免,每天下课过后都要写反思笔记,教师要关注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对问题的见解等情况进行分析,课堂上及课后的习题给学生产生不利于学习的反应要进行反思。以免再耽误教学进度,还给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数学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感受意见等理论上的创新和灵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记录总结教训。有依据并有规律地对不足之处加以总结和分析,使教学质量和教学经验及教案不断的完善。

篇2

1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1 学生自身因素

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因而相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常常是三年级的学生就连简单的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

学法不当,缺乏信心。特别是低年级学困生还不懂得如何学习,上课总是静不下心来,下课一走了之,久而久之,学习无信心,惰性越来越强。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喜欢找借口不学习。

学习遇难而退。往往表现在学习上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

1.2 教师因素

师生情感不融洽。由于课堂守纪较差和受考试竞争等影响,学困生一般来说不受老师们的欢迎,认为拖了班级后腿,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成绩,导致教师冷淡学困生,甚至有时会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学困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样师生的距离一拉一远,关系不融洽,学困生就越来越困,甚至会导致辍学。

1.3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不到位。一方面,部分学困生父母整天迷于赌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放任自由,认为自己孩子成绩差,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父母离异和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使部分学生缺乏关爱,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越学越困。

2 解决的办法途径

由于上述诸方面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我在教学和工作中是作如下处理的:

2.1 融洽师生感情,是提升学困生的前提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2.2 善待学困生,消除学困生自卑感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学生,对学困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热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篇3

一、合作探究法

我们教师对于“自主探究教学法”并不陌生,其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而本文所阐述的合作探究是指多人合作下的自主探究. 在合作探究教学法中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不断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合作、去交流. 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在自律、组织及表达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选择合作探究法是要慎重的. 当然,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地运用. 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导引之作用,要通过积极地观察,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好小组合作,保证其能够加以探究,我们教师在问题上要给以难度上降低. 或者说,在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上要更能贴近学生的水平. 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无法保证顺利进行下去,讨论与合作以及探究将成为纸上谈兵. 除此之外,本文笔者还认为教师在组织与指导过程中还要善于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判断出内心的变化,从而有效地加以调整与掌控.

二、多媒体教学法

当下的教育革命中,慕课最具有代表性. 其以独有的特点风靡于各国,给无数教师及学生带去了福音. 其之所以能够这样的扩张速度,无疑受益于网络的快速发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成为慕课的前身,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是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特征,该教法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束缚予以打破,让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一次变革. 得益于上述,很多的数学老师都选择了该种教法.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教师虽然喜欢这种教法,但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在制作质量上无法实现预计的目标. 也有些教师,由于懒惰心理,将网上的课件直接下载,不加修改就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导致了不能完全发挥信息化教学法的优势.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教师根本就无法驾驭此教法,暴露出了教师能力水平单一的问题. 好的东西,不会用,这是最大的不幸. 因此,明确信息化教学法教法的本质,掌握信息化教法运用的基本要求,是提高该教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运用此法的前提就是要剖析好这个教法的特点与要求. 脱离教学实际,任何一种教法都将是无效的,所以选择教学方法必须立足学生、立足教学需要.

篇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对职业行为习惯的影响”(项目编号:2013SJD880090)

作者简介:李清,女,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01-04

一、现代学徒制的涵义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方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地教,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的界定。[1]

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各国自有手工业生产开始,便逐步形成了本国特有的“学徒制”。由于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等的影响,各国的学徒制在后期发展时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如:德国以“双元制”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以“TAFE”为基础的新学徒制、英国的“青年训练计划(即YTS)”等等,他们都寻求到了本国职业教育发展与传统学徒制的最佳结合点,并作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2]在我国,2011年开始提出现代学徒制,主要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在政府的引导下通力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

现代学徒制通常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重心,以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企业指派师傅指导并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学生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后,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3]

二、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各类高职学院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设有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在美国的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对人的关注,它以人为本,核心是对高尚理想的追求,目的是让人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高职学院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素质和精神的优秀的人,而非一个仅有技能、只知道赚钱谋生的机器。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性的发展打下基础,进而达到至善、至美、至仁的境界。[4]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目前高职学院各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通识课程,既为学生日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高的就业率和企业的满意度,在学徒制实施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显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在一些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高职院校,其公共课程除却国家规定的思政、外语、体育外,其他如大语、高数、计算机、心理健康等通识课程,合计学时占总学时不足20%。[5]许多院校“高等数学”只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设,内容主要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主,学时通常在60左右。

一些高职数学教师受到高职基础课程应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所影响,单方面地从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去理解“必需、够用”,片面地认为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只需要根据专业需求进行设置,即专业课计算中需要什么数学计算,学生就学什么;反之,就不学或者少学。在这种狭义的“学生现阶段所必需、学现阶段所够用”的指导思想之下,数学课程的教学课时理所当然大大减少,有些学校的个别专业甚至不开设数学课程。而在有限学时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还会花很大的精力教学生怎样用公式进行计算,并做大量的练习,却很少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讲授“高等数学”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时,受课时的限制,很少会引入其中的数学思想、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等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即使用到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也无法理解其原理,对应的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也只能停留于会用公式这种很肤浅的层面。学生无形中变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只有会做难题才算学得好的“伪学霸”。数学本身的美,数学学习本应该给所学者带来的数据分析、逻辑思考、严谨风格等等一切,都被所谓的枯燥的难题、抽象的定理所掩盖。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陷入了对数学学习狭隘的认识中。

因此,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极不利于学生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这种“残缺”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应重新审视教育的真正目的,关注人的本身,注重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高职数学教学对职业行为习惯的影响

“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外在肢体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从形成意义上说,它是由人与职业环境、职业要求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职业行为包括职业创新行为、职业竞争行为、职业协作行为和职业奉献行为等方面。职业行为习惯包括制定科学严谨工作计划、发现思考实际工作问题、总结完善珍贵工作经验等。

目前,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等等。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展开,采用讨论、演绎、假设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这样的学习不仅是掌握一种计算的工具,更是促进一种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不仅是一门科学的认识,更是一种数学文化的领悟;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的提出最早源于《考克罗夫特报告》(原名《Mathematical counts》,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的核心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成人生活、就业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在关于“成人生活的数学需要”部分中,《报告》认为,数学应包括“读数和计数,知道时间,购物付款和找零,计重和测量,看懂浅显易懂的时间表及简单的图表,以及完成与此有关的必要的计算。”同时,需要“估算和近似计算”,还有“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充分的信心去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和理解,不管是多是少”。

美国国家教育与科学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the Disciplines,简称NCED)的数学负责人Steen对数学素养的理解给出了10个要素:(1)对数学的自信;(2)数学文化欣赏;(3)解释数据;(4)逻辑思考;(5)作出决定;(6)情境中的数学;(7)数感;(8)实践技能;(9)必备的知识;(10)符号感。这些“数学素养”涉及公民民主活动、文化、教育、职业、个人理财、个人健康、管理以及工作等情境。同时,这些数学素养呈现出有相同特征的技能,如:算术、数据、计算机、建模、统计、可能性、推理。[6]

数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中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高职生而言,在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应将数学学习养成的素养应用于:学会制定科学严谨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学会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的周边信息进行处理,搜集相关资源对问题进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探寻内在的规律,创造性地挖掘新的想法等。这样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数学教学建议

(一)构建现代职教信息化数学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时间相比之前更为灵活,为了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一味的缩短数学课程学时、或者减少教学内容的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我们建议,在“高等数学”课程基础学时和内容的基础上,设置选修形式的“MOOC”式课程体系。具体课程安排建议如表1所示。

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以课堂学习的形式修完80学时的“高等数学”课程,第二学年开始,根据自己的专业,选修MOOC形式的数学课程,并按要求取得相应的学分,达到一定的学习要求。MOOC式的数学课程,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碎片化处理,从而将学习时间大大缩短;学生可以不限时间不限位置地自由学习课程,完成学习要求。这既解决了学校与企业时间、空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了更丰富的知识。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思考:如何科学地将知识碎片化?如何在短时间内将知识点讲解清楚?通过什么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

(二)将“解析、趣味、应用”贯穿于数学教学

在信息化数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将“解析、趣味、应用”三个

关键词 贯穿于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如图1所示为数学的教学方式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1)教师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解析,从而帮助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点;(2)通过MOOC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学习和体会更多的数学课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3)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应用类型的数学竞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之美。

(三)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数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下,建议结合“翻转课堂”的形式对选修的课程进行教学。即学生在学习MOOC类型的课程时,教师在课程学习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展开选修内容的学习;在每个知识点学完后,通过讨论的方式在学生之间完成相互配合式的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问题引导。教师在学生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需要提前设定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2)自主学习。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MOOC相关课程,可以通过反复的观看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要求的环境下,通过彼此间的讨论、交流以及问题的回答,相互鉴定学习效果,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此环节的表现打分。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完全内化过程,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培养了其学习能力、锻炼了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2]鲁婉玉.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大学,2011.

[3]窦芳霞.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22):178-179.

[4]李丹.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特色融合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