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顺序
目前,市面上针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编写的教材很多,但不少教材内容陈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陈旧或已淘汰的构造做法(如油毡防水、施工缝的处理等内容)加以撇除,换之为新的、实用的构造处理手法加以讲解。对于教材中部分琐碎、枯燥的构造内容(如吊顶、栏杆扶手、木门窗的构造等)大胆删除,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部位构造(如墙体、楼梯、屋顶等)重点讲解。调整教学内容的讲课次序:先讲授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在学生对建筑基本构造有了大致了解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避免发生学生在开学初期学习的设计原理到期末课程设计时已经大部分被遗忘。为了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补充讲解建筑发展史,以及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典型建筑(如中国的四合院、西方欧式建筑的特点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建筑历史、典型建筑分析更有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的讲解,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这些建筑在当代如何设计,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将满足功能需求和体现建筑的艺术美结合起来。通过类似的换位思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精心准备教学PPT,根据教学需要在PPT中放入大量的工程实例照片,到不同的施工现场拍摄,收集重点部位(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等)的实际施工处理手法。教学实践证明对某些构造如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防潮处理等,在课堂讲授中先播放实际工程施工录像,再讲解对应的构造处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对于比较抽象的建筑设计原理,采用天正建筑以及SkechUp软件自建典型的建筑模型,充分利用这两个软件自带的人物、家具、设备库以及仿真动态实时观察的优势,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从外到内观察建筑模型,感受不同设计理念所带来的变化。例如,在讲授房间高度确定时,用SkechUp软件自建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并在其中放入相同的虚拟人物、家具设备和灯具等模型,让学生观察房间高度对实际使用的影响。此外,自建相同高度不同面积、相同面积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并放入虚拟人物、家具设备,让学生体会房间高而窄、宽而矮所带来的视觉区别。在讲解建筑立面设计时,事先采用天正建筑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并生成立面图。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天正建筑软件的立面门窗、阳台替换,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立面门窗和阳台造型,引起整个建筑立面在建筑美学方面上的变化。课堂上的这一系列模型演示,让学生感觉非常新奇,不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课外自学这两个软件的热情。不少学生会在课外主动自学这两个软件,在学习和使用这两个软件的过程中对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有深入的理解。
三、重视绘图能力的训练
我校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就已经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但直到大二下学期期末时才开始进行第一次独立的课程设计。时隔一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的建筑制图要求,如建筑平、立、剖图上哪些部位需要用粗实线绘制,哪些部位需要用中实线或细实线绘制,粗、中、细实线的线宽是多少,尺寸线间距是多少,轴号的直径是多少,文字标注该用几号字等,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做任何准备直接让学生在期末进行课程设计,在学生交上来的设计图中皆可能出现草书和行书,更不要提所绘制的设计图符合建筑制图的要求了。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就应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后练长仿宋字。为了避免学生不好好练字,特别要准备长仿宋字的字帖,字帖中有0~9这10个阿拉伯数字,还有常用的建筑术语。学生用半透明的临摹纸进行临摹,每周交两张练字纸,写得不好的重写。期中进行随堂写字测试,划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写字评为差的学生重点管理,强化练字。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写字成绩也应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绘图不符合制图要求这一现象,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补充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授课内容,分次要求学生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墙身剖面、楼梯剖面等内容进行抄绘。对学生抄绘的图,要进行逐一指正,对不符合制图要求的退回修改。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第一张抄绘图往往问题百出,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被退修,情况严重的甚至重画。但经过这一严格要求的抄绘后,会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为了避免抄绘图退修或重绘,在后继的抄绘中,学生会严格按照制图规范进行绘图,杜绝期末课程设计图纸不符合制图规范的现象。学生在抄绘图纸的过程中,会初步掌握建筑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为课程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学校房屋建筑学期末课程设计三个题目,分别是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以及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对于单元式多层住宅楼,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得比较多,设计难度相对较小;而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尤其是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存在一定的设计难度。因此,在建筑设计相关内容的讲授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拓展讲解,让学生熟悉它们各自的功能要求、不同功能的房间或空间设计的要点、单个房间或空间如何串联形成建筑整体、哪些造型手法会使功能需求得以满足并体现建筑的审美需求。在理论讲解的同时,给学生展示不同建筑大师设计的方案,引导学生对大师的设计进行分析,理解设计意图并学习设计手法。课程教学结束前三周,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每班学生按照设计题目分为三大组完成“身边的建筑”调研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根据设计题目对校园周边指定的住宅楼、中学楼或幼儿园进行实地探访、调查体验、拍照记录,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指定设计题目的方案构思,为课程设计做准备。
五、重视初步设计审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期两周,第一周进行初步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方案构思评价和草图设计。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学生应完成方案初步构思,即完成建筑平面组合,绘制方案构思简图。课程设计的第一天,以组为单位,先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对方案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根据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点评。课程设计第二天,学生开始进行草图设计。由于方案构思比较粗略,很多具体尺寸并没有被确定,因此在草图设计阶段,为方便学生修改,不必要求学生设计的草图符合制图规范,所有线条一律用细线绘制。在草图设计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查阅设计规范,尤其要注意《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以及设计题目对应的《住宅设计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这些和设计有关的规范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应事先讲解,但考虑到知识的遗忘性,在设计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给予不断强调。草图设计阶段不需要绘制全套图纸,只需要绘制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以及正立面图。学生绘制完毕的设计草图,教师要逐一审查,直到设计合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绘制正式图纸。在绘制正式图纸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严格按照建筑制图规范绘图,由于有了前期抄绘图纸的经验,学生在该阶段普遍能顺利完成任务。
六、结语
房屋建筑学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对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不能只依靠课程设计的短短两周时间,而要从学期初始就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精心地备课,在课堂上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设计、绘图能力的准备和训练。对于学生的每次作业,教师都应认真批改,及时返回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除学生的努力之外,教师也应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广泛阅读,不断进修,掌握最新技术以及有过硬的设计能力,才能上好房建课,指导好学生的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篇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3.2学生层次不一,设计进展不易统一。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3.3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真执行。
4.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1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具有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4.7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开展
5.1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与方案草图设计的开展。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5.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实训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5.3方案实施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文中所指房屋建筑学教材为陶桦铭,墙新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篇3
二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设计质量
传统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安排两周,这两周一般是在期末前,这种时间的安排并不是很科学。首先,靠近期末考试,学生需要期末复习,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设计;其次,因为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部分在教材的前几章,此时距离学习建筑设计的时间已经较长,不能及时地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再次,集中两周时间,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选择、尝试、构思、查阅资料;最后,该课程设计是学生第一次做课程设计,设计经验不足,同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集中两周完成课程设计,学生的完成情况不是特别理想,也缺乏创意,大多是敷衍了事,草草收尾。考虑到集中两周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端,笔者对课程设计的时间进行了重新安排,将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下发任务书阶段,将这个阶段提前至完成房屋建筑学课程建筑设计部分的讲解后,大约时间为第五周。此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题,鼓励学生翻阅不同建筑的图片和资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如果条件允许,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带学生参观学校及周围的相关建筑,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第二个阶段为初步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为第六周至第十六周。安排学生花两周左右的时间查阅相关规范,自行观察相关建筑,在图书馆阅读相关建筑设计作品集,力求做出具有设计感且符合规范的作品。从第八周开始,每周按时提交相关建筑物平、立、剖面图的初步设计图,与老师进行探讨和进行相应的修改。这段时间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时间。第三阶段为定稿阶段,这一阶段为第十七周。这一阶段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图纸绘制,教师安排固定的绘图教室,为学生按照学号安排座位,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根据前期的初步设计进行定稿的绘制,教师每天随机抽查学生到位情况,同时检查学生的绘制情况。这种安排拉长了课程设计的时间,使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构思设计、与老师进行探讨的时间都大大增长,同时安排最后一周集中绘制成果,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质量和绘图效率。同时,可以将课程设计与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将课程设计融入教学,通过课程设计复习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内容帮助课程设计的完成。
三多种绘图方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往的课程多采用手工绘图或计算机制图当中的一种,笔者考虑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巩固大一所学知识,为今后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基础,认为将两种绘图方式结合更为科学。在前期的初步设计阶段,要求学生采用手绘的方式画出建筑草图进行讨论与修改。在修改完成后可采用计算机进行绘图,画出完整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详图等,交由教师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在论文的定稿阶段,要求学生绘制手绘图,即在第十七周集中在绘图室绘制手绘图,要求每个学生将前期完成的计算机制图手工绘制到A2图纸上,并且符合相关制图规范。两种制图方式相结合,能够体现计算机制图方便修改、便于保存等优势,也能体现手工制图全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性的优势。通过计算机制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手工绘图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制图规范的掌握,同时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两种绘图方式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4
房屋建筑学是跟建筑工程相关的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学生初步了解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基本构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做铺垫和进行必备的知识储备。房屋建筑学这门课具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特点。课程结束后,为了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基本构造,同时培养学生查阅、运用各种规范、图集和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特地安排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建筑设计和绘图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房屋建筑学部分内容琐碎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佳;课程设计中问题层出不穷,设计成果较差。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以下教学思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以及课程设计的能力。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顺序
目前,市面上针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编写的教材很多,但不少教材内容陈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陈旧或已淘汰的构造做法(如油毡防水、施工缝的处理等内容)加以撇除,换之为新的、实用的构造处理手法加以讲解。对于教材中部分琐碎、枯燥的构造内容(如吊顶、栏杆扶手、木门窗的构造等)大胆删除,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部位构造(如墙体、楼梯、屋顶等)重点讲解。
调整教学内容的讲课次序:先讲授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在学生对建筑基本构造有了大致了解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避免发生学生在开学初期学习的设计原理到期末课程设计时已经大部分被遗忘。为了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补充讲解建筑发展史,以及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典型建筑(如中国的四合院、西方欧式建筑的特点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建筑历史、典型建筑分析更有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的讲解,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这些建筑在当代如何设计,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将满足功能需求和体现建筑的艺术美结合起来。通过类似的换位思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精心准备教学PPT,根据教学需要在PPT中放入大量的工程实例照片,到不同的施工现场拍摄,收集重点部位(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等)的实际施工处理手法。教学实践证明对某些构造如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防潮处理等,在课堂讲授中先播放实际工程施工录像,再讲解对应的构造处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
对于比较抽象的建筑设计原理,采用天正建筑以及SkechUp软件自建典型的建筑模型,充分利用这两个软件自带的人物、家具、设备库以及仿真动态实时观察的优势,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从外到内观察建筑模型,感受不同设计理念所带来的变化。例如,在讲授房间高度确定时,用SkechUp软件自建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并在其中放入相同的虚拟人物、家具设备和灯具等模型,让学生观察房间高度对实际使用的影响。此外,自建相同高度不同面积、相同面积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并放入虚拟人物、家具设备,让学生体会房间高而窄、宽而矮所带来的视觉区别。在讲解建筑立面设计时,事先采用天正建筑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并生成立面图。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天正建筑软件的立面门窗、阳台替换,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立面门窗和阳台造型,引起整个建筑立面在建筑美学方面上的变化。课堂上的这一系列模型演示,让学生感觉非常新奇,不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课外自学这两个软件的热情。不少学生会在课外主动自学这两个软件,在学习和使用这两个软件的过程中对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有深入的理解。
三、重视绘图能力的训练
我校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就已经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但直到大二下学期期末时才开始进行第一次独立的课程设计。时隔一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的建筑制图要求,如建筑平、立、剖图上哪些部位需要用粗实线绘制,哪些部位需要用中实线或细实线绘制,粗、中、细实线的线宽是多少,尺寸线间距是多少,轴号的直径是多少,文字标注该用几号字等,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做任何准备直接让学生在期末进行课程设计,在学生交上来的设计图中皆可能出现草书和行书,更不要提所绘制的设计图符合建筑制图的要求了。
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就应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后练长仿宋字。为了避免学生不好好练字,特别要准备长仿宋字的字帖,字帖中有0~9这10个阿拉伯数字,还有常用的建筑术语。学生用半透明的临摹纸进行临摹,每周交两张练字纸,写得不好的重写。期中进行随堂写字测试,划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写字评为差的学生重点管理,强化练字。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写字成绩也应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绘图不符合制图要求这一现象,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补充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授课内容,分次要求学生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墙身剖面、楼梯剖面等内容进行抄绘。对学生抄绘的图,要进行逐一指正,对不符合制图要求的退回修改。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第一张抄绘图往往问题百出,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被退修,情况严重的甚至重画。但经过这一严格要求的抄绘后,会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为了避免抄绘图退修或重绘,在后继的抄绘中,学生会严格按照制图规范进行绘图,杜绝期末课程设计图纸不符合制图规范的现象。学生在抄绘图纸的过程中,会初步掌握建筑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为课程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学校房屋建筑学期末课程设计三个题目,分别是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以及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对于单元式多层住宅楼,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得比较多,设计难度相对较小;而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尤其是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存在一定的设计难度。因此,在建筑设计相关内容的讲授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拓展讲解,让学生熟悉它们各自的功能要求、不同功能的房间或空间设计的要点、单个房间或空间如何串联形成建筑整体、哪些造型手法会使功能需求得以满足并体现建筑的审美需求。在理论讲解的同时,给学生展示不同建筑大师设计的方案,引导学生对大师的设计进行分析,理解设计意图并学习设计手法。
课程教学结束前三周,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每班学生按照设计题目分为三大组完成“身边的建筑”调研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根据设计题目对校园周边指定的住宅楼、中学楼或幼儿园进行实地探访、调查体验、拍照记录,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指定设计题目的方案构思,为课程设计做准备。
五、重视初步设计审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期两周,第一周进行初步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方案构思评价和草图设计。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学生应完成方案初步构思,即完成建筑平面组合,绘制方案构思简图。课程设计的第一天,以组为单位,先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对方案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根据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点评。
课程设计第二天,学生开始进行草图设计。由于方案构思比较粗略,很多具体尺寸并没有被确定,因此在草图设计阶段,为方便学生修改,不必要求学生设计的草图符合制图规范,所有线条一律用细线绘制。在草图设计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查阅设计规范,尤其要注意《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以及设计题目对应的《住宅设计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这些和设计有关的规范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应事先讲解,但考虑到知识的遗忘性,在设计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给予不断强调。草图设计阶段不需要绘制全套图纸,只需要绘制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以及正立面图。学生绘制完毕的设计草图,教师要逐一审查,直到设计合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绘制正式图纸。
在绘制正式图纸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严格按照建筑制图规范绘图,由于有了前期抄绘图纸的经验,学生在该阶段普遍能顺利完成任务。
六、结语
房屋建筑学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对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不能只依靠课程设计的短短两周时间,而要从学期初始就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精心地备课,在课堂上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设计、绘图能力的准备和训练。对于学生的每次作业,教师都应认真批改,及时返回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除学生的努力之外,教师也应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广泛阅读,不断进修,掌握最新技术以及有过硬的设计能力,才能上好房建课,指导好学生的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篇5
1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按照各高校的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相当于一门课程,是有独立学分的,而大多数学生把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和房屋建筑学作业等同起来,以为只是一次普通作业。因此即使把课程设计任务书发到学生手中,即使在课堂给他们反复强调,也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生像平时做作业一样草草了事,不去深入探求做这个课程设计的目的,更不能按照要求来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内容。结果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加强巩固,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
1.2学生的自我定位存在问题
高职高专的学生,一直都存在这样一种误解:他们觉得自己与本科生相比,差得很远,认为设计相比施工来说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从接触这个专业起,就将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为施工员或是资料员。因此,在谈及“设计”一词时,立即谈虎色变,觉得自己完全不能胜任设计这样的工作。从一开始自我认识的不足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也是造成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收不到良好效果的原因之一。
1.3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设计进程缓慢
在学习《房屋建筑学》之前,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已学习了《建筑制图》,已经具备初步的识图、读图能力。但根据课堂表现及课程设计的开展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识图、读图的能力有限,建筑图纸上常见的如门、窗、墙体等建筑构、配件都不能正确地识读。加之《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设计两大部分内容,各章节之间都是相互独立、没有直接联系的,教师讲授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以致形成“越听不懂,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这给课程设计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课程设计的进程。
1.4进行课程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不仅有建筑设计部分,也涉及到构造设计部分。而且,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构造设计,都应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而且要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是,在辅导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天马行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进行设计,国家的各种规范、图集对他们来说就是形同虚设,结果是学生交上来的课程设计五花八门,能按规范、图集来进行设计的学生是少之又少。
1.5留给学生做课程设计的时间过短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通常是在学完房屋建筑学的课本之后进行的,按传统的大纲要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时间通常是一周的时间,即学生要在这一周的时间内,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各个详图的绘制,而最终的成果--建筑图一般是5张左右A1规格的图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对基础薄弱的专科学生来说是稍微有点难度的。大多数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加之上述的各种因素交互影响,导致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往往应付了事,致使交上来的课程设计质量没有保证,而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2解决思路
2.1从思想上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教授房屋建筑学课程和辅导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做出好的课程设计,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让学生知道做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所在。在课堂上一定要把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对以后工作的帮助讲清楚,同时也要明确说明课程设计和平时作业的区别,讲清楚考核方式、评分标准,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告诉他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做设计并不是本科学生才有的专利,专科学生同样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好设计。
2.2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来选题
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选题,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划定分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题目,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现在,为了提高学生做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时间安排及个人兴趣等各方面因素,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适合的题目来做课程设计。在学生自主选题的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加以指导,引导学生结合房屋建筑学课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利用各种资源搜集资料、能查阅相关规范等,力争做到每个学生都能选到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程设计有一定的收获。
2.3在教学上,将房屋建筑学和相关专业课程结合起来
房屋建筑学是按照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要求,在工程制图的基础上安排的专业必修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从学生交上来的课程设计成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所绘图纸都不符合规范要求,制图功底欠缺。我建议可以将《房屋建筑学》和《建筑制图》两门课程合并在一起教学,在每讲完一章节房屋建筑学课程后,可以将工程制图中相关的制图知识对应加入,然后结合每章节的小结、习题、实践等内容来加强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每章节的内容。比如在讲到楼梯的构造时,作为教师,除了结合工程实际讲授课本中有关楼梯的类型、构造、设计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做课程设计的需要,比如楼梯的各层的平面图际剖面图应如何绘制,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示首层、标准层和顶层楼梯的区别,剖面图中楼梯首层中间平台下的净高不够时如何处理,处理妥当后应如何绘制楼梯的剖面图,这都是作为一名房屋建筑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2.4完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考评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设计成果
现当代社会推崇的是素质教育,作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辅导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考定终身”这种评价、考核学生好坏的作法,即教师只通过学生最终交上的图纸好坏来决定学生成绩的高低,而是要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比如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的能力,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等各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评判学生的设计成果,而且在评判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
2.5教师须不断提高备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兴趣
篇6
通常的情况下,课程上完了绪论、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也就是前四章的内容后,再加上早期工程制图已上完,学生对房屋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可以布置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可以按教材上的任务书,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设计之前可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先进行草图构思,解决建筑功能分区与环境协调、平面构成、平立剖相互关系等问题,可要求学生做出若干个方案进行比较,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较为合理和完整的方案,并进一步细化尺寸及构造。平面设计是关键,先从平面入手,同时认真分析剖面及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三者的关系,按完整的三维空间概念去进行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单个房间设计是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而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完后,上交进行第一次修改。
1.2构造设计阶段
民用建筑的组成分为六大部分,即墙体、基础、楼板地面、楼梯、屋顶、门窗。在课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分一章讲解,每讲完一章指导学生在自已的建筑施工方案图上作出相应部分的细部修改,课程上完后整个修改过程就进行完毕。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又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也能把看似松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体。同时利用了课后时间,节省了课程设计的时间。楼梯是建筑物中重要的部件。楼梯的净高在平台部位应大于2m;在梯段部位上应大于2.2m。在平台下设出入口,当净高不足2m时,可采用长短跑或利用室内外地面高差等方法予以解决。所以在本章节中作一个楼梯的大作业,包括平面图及剖面图的设计,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周阶段
在设计周阶段,指导老师要拿出详细的指导任务书,以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规定的完整施工图的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实践经验,不知道一套建筑施工图的完整内容,容易漏掉一些细节,并且对图纸的内容往往表达不全,不完整,并且对已学过的制图规范记得不清,画图顺序颠倒,因此画图前要作出相应的要求和规定,以便作出质量较高、幅面较为整洁的设计图纸。对于设计指导任务书,其主要内容如下。
2.1图纸一律用手工绘制
2.2合理的图面布置
要进行合理的图面布置(包括图样、图名、尺寸、文字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做到主次分明、排列均匀紧凑、线型分明、表达清晰、投影关系正确,符合制图标准。
2.3绘图顺序
一般是先平面,然后剖面、立面和详图;先用硬铅笔打底稿,再加深;同一方向或同一线型的线条相继绘出,先画水平线(从上到下),后画铅直线或斜线(从左到右);先画图,后注写尺寸和说明。一律采用工程字体书写,以增强图面效果。
2.4重视尺寸及名称的标注
①外部尺寸、内部尺寸、纵、横定位轴线编号及门窗编号、标注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标高情况、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楼梯的位置、楼梯间的尺寸、起步方向、楼梯段宽度、平台宽度、栏杆位置、踏步级数、楼梯走向等内容;②注意线型的粗、中粗、细线的应用区别;③在底层平面图中,通常将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用剖切符号表达出来;④建筑平面图的下方标注图名及比例,底层平面图应附有指北针表明建筑的朝向;⑤建筑平面中应表示出各种设备的位置、尺寸、规格、型号等,它与专业设备施工网相配合供施工等用,有的局部详细构造做法用详图索引符号表示。
篇7
1.由于“房屋建筑学”的内容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仅仅从书本的解释难以全面掌握。因此,教师需在平时注意搜集有关建筑细部构造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了解到各种细部构造做法的真实场景。此外,应加强与当地施工企业的合作,针对施工现场的内容,拍摄图片和视频等作为课程素材,还可带学生到现场观察,加深理解,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将“房屋建筑学”的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加以整合。“房屋建筑学”教材中各部分内容较为独立,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难以整体把握,体会不到所学知识有何用处。可考虑在课程讲授开始即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的任务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生为解决设计中的问题,需主动地涉猎有关房屋设计的多种材料,这种有的放矢的学习方法也符合认识的规律——即先有问题,然后才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理论,有别于以往不设疑问,先学习笼统理论的做法。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讨论课。目前“房屋建筑学”的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灌输为主,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并不多,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为此,可考虑在课堂上增设讨论内容,给学生布置既便于自学又适于开展课题讨论的参考题或案例题,并给学生列出相应的参考资料,让学生针对某一专题进行大量的资料查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问能力。在讨论课堂上,老师的作用不在于讲授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样经过师生间的讨论交流,学生从辩论中思维得到了训练,学会的是思考,灵活地撑握书本里的知识。
4.改变“房屋建筑学”的考核方式。目前,“房屋建筑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而考试的内容更多是某些标准、规范等的记忆型题目,难以真正考查学生是否建立了该门课程的思维方式。因此,可考虑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与课程学习的考核整合在一起,以课程设计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增设答辩环节。通过老师提问,学生答辩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所涉及知识点的考虑是否合理。且老师的提问也不限于课程设计的内容,可提问学生对某一专题内容的看法,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篇8
1.2课程教授内容繁杂,学生顾此失彼
“房屋建筑学”在土建专业整个教学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学生运用所学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制图”与“土木工程材料”等先修课程知识作铺垫。这些课程与“房屋建筑学”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知识点相互重叠与渗透,可以说“房屋建筑学”是一个综合以上课程的一次综合运用。正是由于该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知识衔接能力不够,综合运用能力有限,教授的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1.3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计不尽如人意
“房屋建筑学”的内容包含两个部分: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前者主要侧重与建筑功能与形象的设计,后者重点集中于构件的功能与施工做法。该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一周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1,满足教学大纲的任务与要求。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课程设计集中于期末考试前一周,学生无心投入设计实践之中,疲于应付各科考试。
1.4涉及设计数据较多,学生缺乏感知能力
“房屋建筑学”里含有较多的设计数据与尺寸要求,各种尺寸大小不一。有考量建筑长与宽的较大尺寸(以米为计量单位),亦有衡量细部构件较小的尺寸(以毫米为计量单位)。学生对于某个数据缺乏直观的体验,无法准确判断及合理做出设计。
1.5考核方式落后,学生考后即忘
“房屋建筑学”通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以考查学生理论知识为主,如概念和构件作法等。这就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考前突击,考后即忘。失去了课程教学的基本意义,与“实践性”、“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房屋建筑学”的课程改革
2.1吐故纳新,保持知识的先进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的是与时俱进,塑造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如何能让学生从校园到职场无缝衔接,是本次专业转型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持知识的先进性,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显得尤其重要。应加大教材更新力度,及时融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规范的更新内容,摒弃废旧、少见的内容,合理删减教材。民办高校也可以根据各自定位与发展方向,开展自编专业教材建设工程,让教师拥有更多自,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向实践课倾斜
“应用型”人才的价值体现在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课教学学时,控制实践课教学质量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再用理论知识加以诠释,这是一条比较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方法。可以考虑把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放在学期期中,比较圆满地解决了期末时间紧张的矛盾。
2.3开展户外课堂,加深对建筑的“感知”印象
面对“房屋建筑学”中比较专业的概念和比较具体的施工构造做法,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方式暴露出了种种弊端,课堂效果收效甚微。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可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我“感知”是一种新颖且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房屋建筑学”的课堂完全可以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各个位置。例如:讲授房屋的开间、进深或勒脚、散水、女儿墙等构件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寻找校内各建筑对应的构件,并要求用皮尺测量出各构件的尺寸;讲授屋面的排水形式与防水构造时,可将课堂直接开设在建筑的屋顶,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又在实际测量中加深了对构件的了解,一举多得。
2.4多种考核形式并存,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考核方法应突破传统的纸面答题,改变单一的一考定成绩的形式。由于“房屋建筑学”的综合性与工程实用性,可以在考试形式上多样化,考试内容上专业化。例如:在讲授完成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后,通过设置课堂小测验的方式,用一些简单的建筑方案快题,要求学生绘图表示,以达到巩固练习,强化锻炼的目的;在讲授完成楼梯的设计步骤与要求后,设置综合小测验,要求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楼梯并用绘图的形式表达。将这种单元测验的成绩计入总分,最终汇总评判。这种方法弱化了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现象,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现象。
篇9
2.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教学方式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学方式较单一。“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践性很强,很多教学内容难以仅靠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以及简单的PPT课件在讲台上就能讲清楚,有碍实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考核方式效果较差。目前,“房屋建筑学”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用平时成绩(平时考勤、平时作业)、期末成绩综合评定,但是由于这门课内容多而繁杂且课时少,因此这样的评定方式往往使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深度和广度上应区别于土建类、建筑学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专业难度要低一些,广度上要求更高。因此,可以通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降低深度,增加覆盖面,在内容的选取上要突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特点,要与时俱进,例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部分的内容。
(1)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很少涉及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补充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动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建筑节能构造做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节能的建筑空间设计、构造设计等。
(2)教学内容要加强特色内容。上海电力学院是具有电力行业的办学背景,但目前的教材中,一般都是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即使是工业建筑这一部分内容,大部分教材还是以普通车间为主,没有电力背景的知识。建议补充具有电力特色背景的内容,例如:将工业建筑中的一般厂房改为火力发电厂,这样既结合了电力背景又巩固了房屋建筑的理论知识,还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3)补充新材料、新技术内容。在教学中适量地扩充部分新内容,例如补充建筑新技术有助于工程管理的学生把握工程的发展动态及主要技术,有助于工程管理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再遇到工程问题时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建议补充的技术有:玻璃幕墙技术、索膜结构技术、轻钢结构中的压型钢板外墙和屋顶技术、干挂石材幕墙技术、新型建筑遮阳技术等。综上所述,电力学院“房屋建筑学”需要提出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整合,按照“以房屋建筑为主,以电力行业背景为辅”的原则,形成了以房屋建筑知识为主干、以电力行业背景、新技术、仿真实训的电力特色课程体系。
2.教学方式改革
根据“房屋建筑学”内容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出下列教学方式改革的建议:
(1)开设典型例题解析
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深入浅出地解析课程中的重点和难题,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步骤等,为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设计方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例如在介绍完平面设计这一章时,安排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例题解析,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把设计成果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使学生较深刻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2)加强实践环节
目前,“房屋建筑学”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短,学生设计比较仓促,实践效果较差。为了解决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可以将这部分实践环节内容渗入到教学环节。第一,布置形式灵活的课后作业。例如楼梯设计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因此在讲授楼梯设计内容时,可以在讲述完理论知识后,加入形式灵活的实践环节,如让学生到教学楼的楼梯处,通过实际观看楼梯,并用直尺对踏步尺寸、平台的宽度等楼梯间的尺寸进行直尺粗略测量,这样既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又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建筑感观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尺度概念,避免学生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空间尺度、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及基本尺寸的设定不合理。第二,课程中间插入实践环节。例如在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内容结束后,插入课程设计的方案设计,并对方案进行点评,为后续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考核方式的改革
总成绩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形式评定。平时成绩主要是以考勤和作业为主,期末成绩主要是闭卷考试成绩。由于本门课程的内容多而且繁杂,容易造成学生记忆难,继而感到考试难的这么一个状况。显然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来说还是有不合理之处,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手段,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实用性,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有必要对原先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平时作业、考勤、答辩成绩、调研报告和期末试卷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对这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得出学生的总评成绩。采用这种考核方式,能更客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10
《房屋建筑学》是实用性与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这门学科从教学内容上看同时具有很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要想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深入地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到学完这门《房屋建筑学》,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首先,课前布置预习阶段。这一步骤看似简单,似乎与其他学科一样都要进行课前准备工作,但对于我们《房屋建筑学》这门学科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在正式上课时抓住重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上去。才能在课前预设很多问题,不断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学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因此我认为课前布置是很必要的一个环节。
其次,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阶段是直接与学生交流的阶段,只有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对教授的过程中有哪些疑惑,这一阶段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将课堂的难点和重点在课堂上都要一一解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就教学方式而言,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教学方面也应该跟上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具体到教学上,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给学生一个更直观、更形象、更有吸引力的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方式教学的不足,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教学课堂空洞乏味,而多媒体课件教学从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来抓住学生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这门课程。从教学方法上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引导、启发、讨论、研究,这些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有了老师的课前布置,课上的引导启发,自然而然地就到了讨论和研究阶段了,老师可以就一个重点内容或者一个难点拿出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
二、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
《房屋建筑学》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的这种教学形式,是比较适用的。因为就刚刚接触到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所以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学生的脑海里,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老师在理论上的传授,会给学生造成这是一门枯燥乏味学科,久而久之学生对这门学科会慢慢失去兴趣。显而易见,师生互动会让学生在脑海里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后,又形成了新的问题。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会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是教学过程中很有用的教学形式。
再次,课后实践阶段。课后实践阶段,我认为是学好《房屋建筑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只有课后实践阶段做好了,才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这也是我们教授这门学科的目的所在,所以课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现场实地实习:应该预先将课堂上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知道实习的目的,思考的方向,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做到充分的准备,因为施工现场环境非常复杂,学生应该把安全方面放在第一位。在现场实地实习中应该找一个在房屋建筑方面有经验的实践人员,参与学生的实习,来为学生解答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紧紧地抓住实践这条主线,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再不断地使学生得到合理的实践答案。
2.实践课程的设计:在实践中的课程设计是学生能否掌握这门学科的关键,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合理设计,使课程设计紧贴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进行以上的改革与实践,感觉虽然课程设计的难度降低了,但更加贴近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课时的不断压缩,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就课程设计的内容、难度有待继续探讨,深化改革与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崔艳秋,姜丽荣主编.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篇11
(2)高职高专的学生素质参差不一,基础薄弱,即使经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学生也不能迅速进入到较好的设计状态中。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处于严重的知识预支阶段。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设计,对工程缺乏了解,不懂得如何利用资料和应用图集、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不了解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因此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都不能积极地解决。
(4)学生对建筑缺乏整体认知和尺度感,细部设计考虑不周。
(5)尽管选择的是功能相对简单的建筑,但是,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也很难做到设计完全合理,并鲜有创意。因此,仅仅是功能性建筑的完成,学习的建筑类型也相对较少。
二、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研究及内容安排的改革
总的改革思路是,传统大纲确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周课时量远远不足,实际教学中我们将其延长为2周,并且针对课程设计内容做了大胆的改革。由学生单独设计一幢建筑的传统模式改为一个班级按照校园建筑类型分成若干组,每组完成一类校园建筑的测绘、制图、局部设计。其中1周时间穿插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用于完成收集、整理任务资料,建筑室内外测绘,建筑立面速写、建筑平、立面的确定;另1周时间集中完成图纸修改汇总和建筑设计图绘制。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实际建筑出发,结合测量、制图、构造、设计各课程知识循序渐进地动手完成图纸,避免了学生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和建筑类型的单一,最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一)开始前的准备和要求
合理分组,任务到人,全班参与。在分组时依据校园建筑类型分6~7人为一组。素质较好的小组负责图书馆、餐厅等功能造型复杂的建筑,而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小组负责教学楼、宿舍楼等功能相对简单的建筑。从建筑测绘、记录数据、核实尺寸到收集资料、分析方案、绘制建筑图纸等工作,每组任务落实到人,安排好分工协作的具体细节。重温建筑测量、建筑制图与识图知识,强化建筑设计与构造知识。学生通过回顾以前课程的重点知识和自己动手测量建筑,加深、巩固测量、制图的应用技能,深入了解建筑设计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教师还可在课程设计期间讲解、播放一些优秀建筑和类似建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现场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施工、构造过程和现场的理解,使学生不仅把设计、施工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了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多收集自己负责的相关建筑类型资料,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上课组织讨论其功能特性等,并与学校里的建筑进行比较分析,这也是学生间互相交流,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指导教师应提供设计时必需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醒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具体实施方法
1.建筑测绘。
每幢楼都没有原图纸,学生必须在测绘中确定建筑及细部尺寸,最后依据测出的尺寸绘制成平、立、剖面,因此,测绘是制图的基础。在测绘过程中学生发现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不但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测量知识测得又快又好,还要发挥空间想象力。他们碰到困难,一起动脑筋、想办法,通过细心琢磨,巧妙运用知识技巧,省时省力地解决了测绘中碰到的难题,形成了集体的凝聚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在确定立面尺寸时,学生先站在合适的位置纵观建筑,再利用相机或快速表现图记下全貌,掌握建筑整体形象,然后通过立面测绘确定建筑立面。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深入思考、讨论分析,或经教师指导,最终结合平面画出满意的立面。这些使学生深深地感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益处,不但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增添了就业的自信心。
2.绘制草图。
每个小组确定了建筑平、立、剖尺寸后结合校园建筑设计原理即可绘制建筑设计草图,教师指导时按照一个组一套图纸结合实物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交换意见。绘制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探讨中解决各种疑问,小组间的竞争也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各自的设计,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得以充分激发。
3.鼓励创新,保留学生的个性化设计。
在建筑形式与平面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保留每个学生对细节的个性化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有些建筑尺寸条件限制不能准确测出,允许学生做合理的改动,但是一定要在满足平、立、剖对应的前提下正确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保证了有一定的自主创新的设计空间。
4.按照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图纸。
最后学生在汇总制图时,又会出现一些细小问题,此时学生再次找出建筑制图书和参照规范,重新温习,修改错误,正确绘图,最后再绘制成建筑CAD图。学生不但重复记忆和整理前面累积的内容,而且又把建筑CAD完整实战演习了一遍,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三)教师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学生绘制草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图纸与实物进行对比中检查、完善图纸。在这个绘图阶段,教师应展示一套标准设计图样,并指明图纸绘制的要点,防止学生犯一些常规错误。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照标准及时找出各自图纸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学生因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图纸的正确性。教师不应为学生准备得过细,否则就会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采用互动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教育启发的双重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评图形式。在设计中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出一个分数,而不帮学生分析图纸中的问题,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三、新的课程设计改革的优点
1.这样的课程设计避免了学生对建筑设计不甚了解下的盲目设计,加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同时,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尺度概念有了较深的体会,形成了牢固的记忆,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建筑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次课程设计锻炼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制图能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会直接从事建筑工程领域的设计与施工工作,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设计与制图能力影响深远。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工程实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本次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建筑设计和细部构造设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
3.采用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培养要求,提高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实物,从细部到整体,从分部到分项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对待建筑与构造设计。学生把测绘的数据变成了图形乃至图纸,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4.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团队精神,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学生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整体意识。
5.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熟练掌握了建筑识图、制图的能力,一般建筑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建筑构造设计能力和CAD制图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6.这样的综合训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建筑测量、制图、构造、建筑CAD等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前后课程的链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七,本次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耐心乃至恒心。学生普遍反映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习,专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增添了今后就业的信心。
篇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18-02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中和在从事土木工程的职业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建筑学专业若干主要课程的内容,如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防火;同时,还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1]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认知建筑工程领域的先导。通过对毕业生同学的跟踪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于建筑相关的职业,包括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所有的专业课中,“房屋建筑学”中所涉及的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其他内容无可比拟的。因此,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借鉴其他的先进教学理论和教育模式和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上做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刘玉花老师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情况做问卷调查分析表明:82%学生认为学好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很重要;79%的学生希望加强平时考核;35%的学生觉得越学越有意思,收获很大。[2]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该课程很重要,但只有部分同学收获较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
1.总体感觉枯燥无味,较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房屋建筑学”课程主要分为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两大部分。新的教学计划对课时由68学时减到54学时,课程设计为一周,但教学内容不能删,反而要将不断出现的新的建筑构造技术内容引入课堂。由于我国教育多年的应试体制,许多大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教育应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更习惯于听课的模式。但房屋建筑学课程综合性强,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同学普遍反映上课枯燥乏味,难懂难学。
2.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差
目前,“房屋建筑学”的考试采用期末完全闭卷的方式进行,重点放在学生对建筑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的掌握上,考查学生设计动手能力的试题较少,主要是考试时间短,不易完成。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部熟记是难以做到的,任课老师一般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无意中助长了部分学生不深入学习的浮躁情绪。学生也热衷于“快餐式”的学习方法,平时不用心,临考前根据提纲找答案,背题目,不能深入、综合地进行复习,造成高分低能的后果。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反映明显,部分同学考试分数高,但课程设计动手能力差。
二、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专业兴趣和学习效率。
1.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造成为有机整体
针对大部分同学认为教学内容零碎缺乏系统性的现象,笔者将建筑设计大作业为课程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使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造成为有机整体。在建筑设计原理部分授课结束后布置设计大作业,题目为6班幼儿园建筑设计、12班小学建筑设计,根据学号单双号选择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在掌握“房屋建筑学”设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栋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并绘制成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结合建筑构造部分的课外作业如墙脚设计、楼梯设计、屋面构造及排水设计、变形缝构造等,让学生直接在自己所做建筑方案的基础上来完成。这样安排的好处:第一,建筑构造设计本身就是建筑方案设计的深入、延续和完善,与建筑设计的规律完全吻合;第二,建筑构造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错误和不合理的地方;第三,学生对自己的建筑方案有一种作为自己的设计成果的亲切感和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第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课程设计,不仅更深层次理解、掌握了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同时独立的设计过程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2.教学以原理为主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与教材内容的陈旧产生了矛盾。要想把这些新的东西都在大学期间灌输给学生,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3]“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坚持以建筑构造原理作为教学的主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里强调的是原理学习的主导作用,重点讲清楚每一种建筑构造做法的基本原理,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指出其所在最新的规范和图集出处,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3.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参与互动的机会
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不便进入工程实体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视屏或图片资料等更直接观察建筑构造的具体做法,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发现学生有只用眼睛,不动大脑,不动手等不利于学习的行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适当结合建筑案例进行教学。在使用图片资料时可以准备一些校园内的某些建筑物作为教学案例,这样既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又可以让同学养成平时留意观察的习惯。比如在讲变形缝构造时,笔者准备了多个教学楼和实验楼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析辨别可能是哪一种形式的变形缝,这些建筑都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建筑,那么当他们下次再经过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
4.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动手能力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学生接触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很多数据、专业名词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从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笔者主要采取实物测绘、现场调研的方式。建筑构造部分讲授结束后,分组对校内不同时期建造、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进行调研,布置了调研任务,带着问题去现场。主要调研内容为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承重方式;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细部构造;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建筑的楼梯的位置、数量,测量楼梯各部分的尺寸;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材料及构造等。现场要进行测量、记录和拍照,结束后制作PPT,随机找调研组同学进行汇报,计入平时成绩。汇报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课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老师的引导,对学过的知识更加深人全面,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辩论,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5.考试阶段化,考核方式多样化
以上通过各种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和实践动手能力,但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专业名词、常用数据和一些标准、规范等记忆性的内容。笔者采取了分时段考核改革试点。考核时段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确定,进行了五次小测验,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通过平时小测验,弱化学生对期末考试的依赖,减轻学生考前压力,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不利影响。最终考核成绩中平时测验占40%,大作业20%,期末考试40%。
三、实施的效果分析
“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方案在土木2011级本科学生中实施,为方便对比期末考试与以往相同。与未实施改革的土木2010级期末成绩对比,结果发现,通过改革学生成绩有较大提高。改革前:优秀率4.8%,良好率28.6%,平均成绩75.4分;改革后:优秀率17.1%,良好率34.2%,平均成绩79.6分。效果对比图见图1、表1。
四、结论
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保证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量大大增加,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由学生参与每次测验改卷和大作业的批改工作。以上教学改革和探索希望能对相关课程教学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13
3、专业主干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工程预决算、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与建设监理、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