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生态文明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文明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文明调查报告

篇1

一、研究方法

为深入探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学生的环保意识状况,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贵州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当前及今后贵州高校环保教育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问卷设计

为全面了解贵州高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借机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本研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设计了《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调查问卷》。问卷的答题方式分为单选、多选及问答等,并采取不记名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涉及了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及获取途径,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以及学生对环保的参与情况等等。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及问卷发放和回收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取样本的方式进行,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根据学校性质选取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等四所高校,从这四所高校中分别随机抽取了300名样本共1200个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0份,有效回收率达96.75%。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调查前由专业教师对调查者进行了培训,在实际调查中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同时调查者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为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甄别及处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处理。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有效问卷整理的受访对象背景基本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来源于2010和2011年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和贵阳医学院的实地调查。

(一)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调查对这方面的问题共设置了4个问题。学生对“世界环境日”和“工业三废”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比较高,分别为92%和86%,其原因为很多同学参与过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或在以前的学习中涉及过。但是,在被问及“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的时候,只有48.78%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原因为“好像没怎么看到宣传”。在对相关法律法规认知的部分,通过调查整理有效问卷,共得出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6种大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法律法规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环保宣传知识和学校里相关活动涉及的环保知识和所学涉及的环保知识掌握比较熟悉,而宣传较少的环保知识大学生普遍掌握较少。

在大学生在环保知识方面的获取渠道上,同学们认为“报纸图书”是其获取环保知识或环保宣传的主要途径,其次分别为“电视广播”“社会或学校宣传活动”“网络”等。

(二)大学生对有关环境问题的看法

1.遇到实际环境问题时的态度

数据来源:来源于2010和2011年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和贵阳医学院的实地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当前贵州大学生环保意识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他们对环保教育的态度的积极的,并且通过自身行动纠正“一些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对市场上禁用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的反应”感觉“不该禁用,生活不方便”的同学解释说方便饭盒和一次性筷子“在现代社会,应该是可以处理,不会污染环境的”,而在“公众场合看到别人用完水而不关水龙头的现象会”“视而不见”的同学多数表示“别人会管,自己不用多此一举”。这也表明存在一部分不参与或对生态环保问题认识不清的同学。

2.对本省生态文明建设及所在学校校园环境问题的看法

贵州省于2004年提出生态立省战略,2007年提出“环境立省”战略。作为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市于2010年开始“三创一办”工作,在全市大力兴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工作,在筑各个高校大学生在“三创一办”中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促进了大学生对贵阳和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调查中有70.82%的学生认为我省环保工作取得很大的进展,有23.52%的学生认为我省应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只有5.66%的学生表示没有关注生态环保状况。在对本校校园环境的看法上面,仅仅只有20.02%的学生表示对他们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很满意”,75.68%的学生认为“一般”,剩下的4.3%的学生则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为“校园不文明行为较多,如乱扔纸屑、用餐浪费以及存在乱涂乱画的现象”。

3.对一些环境保护措施的态度

2008年贵阳市婉拒了289个耗能高、效益低、污染重的投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300多亿元。对此,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态度。在调查的有效问卷中,有60.12%的学生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须同时抓,也有29.92%的学生认为要先保护好环境再搞好经济,因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必然会成为贵州后发优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有8.98%的学生认为不值得这样做,可以先发展经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此外,有0.98%的同学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无所谓。

(三)大学生在环保方面的参与情况

在校大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情况是本次调查的重点,调查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来源于2010和2011年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和贵阳医学院的实地调查。

通过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参与过生态环保活动,但参与的频率不高,在参与的活动当中,“清洁校园”和“在环保宣传活动中”签名最多,这些活动基本都是通过学校社团和社会公益活动参加,而对没有参与过环保活动的同学的原因调查中,大多数同学“不知道怎么参加”。

(四)大学生对提高环保意识的建议

针对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受访同学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绝大多数学生把焦点集中于“开展多样化的环保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环保类课程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加大媒体宣传等营造环保氛围”等,其比率依次为64.58%、46.34%和44.10%。一些学生还指出学校应与环保部门展开合作,倡导环境保护人人参与,从自己做起的氛围等。

三、简单的结论

篇2

兰州铁路局河口南焊轨基地始建于XX年,位于兰州枢纽兰新线与兰青线交会地河口南车站以南,占地面积134亩,根据地形条件,工艺平面布置采用l型布置方案,年焊轨设计生产能力为XX公里。

基地建成投产以来,基地领导积极改善生产、办公工作环境,对厂区进行了大面积种草种树绿化工作,绿化面积达5000平方米,栽植树木200多棵。对焊轨基地西区时效台北侧道路及焊轨线辊道周围铺设了花砖,共计长度超过1200米;更换、配置了车间休息座椅、更衣柜等生活配套设施;增设了工量具台及各型标识牌。为努力营造争一流、创一流的文化氛围,以五个一流为主题,在显着位置悬挂了文化灯箱,张贴了安全宣传画,制作了以闭环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板,营造安全生产和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用充满关爱、温暖的文字和安全警示语激励和提示职工,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同时,为了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车间定期组织开展了体育活动和各项文化活动。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车间厂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为争创工作环境一流的目标打下基础。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希望能宣传及学习先进的企业环保措施及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示范企业。

环保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我不小心感冒了,不知道是为什么,于是就去看了医生,妈妈问这 是流感吗? 妈妈问。

篇3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时会选择调查报告?原因有三:一是易掌握,可控制。与某些需要借助专门的机构进行测试或实验操作的研究相比较。调查的难度要小些,调查内容的深浅程度可以因学生的思维程度而异,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控制,如实地考察法、问卷法、访问法、资料查阅法(上网)等学生容易掌握,指导学生写作科技调查报告的可操作性较强。二是经济,成本低。某些需要借助专门机构的测试的实验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元,这对学生或学校而言都是一种经济负担,而调查所花的费用要少得多。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符合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

我校近几年参加省、市创新大赛的科技论文多是调查报告,如获得省创新大赛一等奖的《经济发达乡镇节电潜力调查》、二等奖的《常平薇甘菊的入侵情况调查》,市创新大赛二等奖的《东莞初中生生态道德文明调查》、《初中生对异性的倾慕情况调查》等。参加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后学生的变化很大:胆量变大了,爱动手了,更喜欢提问了,质疑的能力也强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样了,分析问题更深入全面了,调查研究的能力增强了。近几年在指导中学生撰写调查研究科技论文中,笔者探索出对于提高中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具体如下。

一、通过“讨论法”,提高学生科学选题的能力

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要确定调查课题,目的质量是课题成败的关键。选题要注重新颖性、可行性、实用性及科学性。在提高学生科学选题能力方面,一般采取这样的步骤: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讨论筛选确定调查课题。

1 引导学生思考课题

对于初中生来讲,要想出并确定一个调查课题不是件容易事。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生物课堂中调查方法的学习,用课件先给学生展示往届学生想出的课题及网上下载的较接近学生生活的课题,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给出的课题进行联想或发散,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课题,并记录下来。这一阶段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先不考虑题目的可行性。凡是想出课题的学生都给予表扬,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并养成思考的习惯。

2 用讨论法筛选确定课题

讨论能使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在学生想出调查课题后,让学生分小组对组内各个同学想出的课题进行讨论、筛选。筛选时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几个方面问题:课题的调查目的和对象是什么、课题的现实意义如何、课题新不新颖、课题的操作性强不强。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课题,选择较为可行、有新意、有实用性的课题。学生小组讨论筛选出题目后,教师再根据已有的经验跟学生进行多次讨论,帮助学生做最后的决定。笔者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确定了很多课题,如“东莞农村初中生性心理调查报告”、“东莞初中生生态道德文明现状调查”等。

二、采取“六步走”法,提高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的能力

如何设计一份科学的调查问卷,对于从未接触过调查问卷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大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较有效的“六步走”做法:了解一模仿设计一修改一理论提高一反复修改一确定问卷。

第一步是“了解”,教师出示本校以前学生做过的问卷给学生看,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学生对什么是问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能增加学生设计问卷的信心。第二步是“模仿设计”,学生根据自己课题的调查目的,模仿别人的问卷,进行问卷设计。模仿设计过程,教师不做太多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发挥,允许学生存在漏洞百出或一无是处的情况。第三步是“修改”,修改主要是教师给学生指出不足并提出意见。主要从问卷的格式、提问问题的方式、提出的问题能否反映课题调查的目的这几方面来给学生提出意见。第四步是“理论提高”,在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学生可能还是不知如何设置问卷,这时可以介绍一些如何科学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要注意哪些问题的书籍或文章给学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五步是“反复修改”,这一步的修改次数视学生设计的问卷质量而定,有的可能改三两次就行,有的可能要改十多次。修改时要注意问卷的格式、提问问题的方式、提出的问题能否反映课题调查的目的、题目的设置方式、问卷面对的人群的水平、问卷的科学性等方面全面考虑,力求完善。第六步是“确定问卷”,这一步的操作较简单,教师帮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最终将设计的问卷确定下来。

“六步走”做法符合循序渐进的原理,分步走可谓步步为营,学生在每走一步都会有提高。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东莞农村初中生性心理调查报告》、《东莞初中生生态道德文明现状调查》《经济发达乡镇节电潜力调查报告》等课题的问卷设计都是采用了“六步走”的方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比赛评委专家的认可。当学生设计好一份较令人满意的问卷时,学生不但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对研究项目更有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拓宽了,思考问题的水平提高了,设计问卷的能力也增强了。

三、通过分析法、访问法,提高学生访问的能力

1 用分析法设计好访问问题

调查研究经常要进行访问。因此,要提高访问的效率一定要在访问前设计好访问的题目。怎样设计访问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就是你所要知道的事情,因此在设计问题前可引导学生注意:你

到底想从访问对象那里知道什么?这些跟你调查的主题是否密切相关?访问对象的背景如何?你设计的问题,你预期访问对象如何回答,如果他的回答在你的预期外你该怎么办?在后面的撰写调查报告时,学生要根据访问的问题来写分析,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在访问前设计好一个相当于写作提纲的访问提纲,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提高访问的效率。

2 把握好访问方法

进行访问时,应指导学生注意三点:一要用礼貌用语;二要带上纸笔做好记录;三要带上相机拍照或录音(机)笔录音。对于学生来说,做记录是最难的一项,比如有些学生字写得慢,可以通过记关键词、关键字来解决。之后再根据关键词、字进行补充,确实记不全的再听录音笔。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采用录音(机)笔,因为这样会使学生在访问中有依赖性,不利于养成记录的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访问前学生应该记熟自己的问题,进行模拟访问。学生第一次实地访问时教师一定要在旁边观看,回来后再指出其不足之处。

四、通过考察法,提高学生实地调查的能力

调查有时需要运用到考察法进行实地考察。去哪里考察。考察什么,怎样考察,如果出现某些突发事件应该怎样预防,这些都要引导学生事先想好。如《触目惊心薇甘菊――薇甘菊在东莞常平的入侵情况调查》第一部分的调查内容采用考察法实地调查薇甘菊的入侵情况,在实地考察之前指导同学根据常平镇地图,选择周边的几个管理区和镇中心的管理区的小山丘、镇中心的道路旁、学校周边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实地的考察,准备相机进行拍照,并设计考察记录的表格(见表1)。

由于是野外考察,学生要穿较紧身的长衣长裤及鞋袜,用来预防荆棘和蛇咬,并且带上望远镜,较远的地方可以用望远镜观察。这样在实地考察的实践中,学生从观察、记录、拍照等中不仅提高了实地考察能力,还学会了在野外如何保护自己。

五、使用电脑软件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提高学生统计的能力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后,要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才能做下一步的分析。统计调查数据中难度最大的是如何统计调查问卷,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来讲,可以说是一件无从下手的事。要解决此困难,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统计。会用SPSS软件的老师,可以教学生如何建造数据表格如何录入数据,再用软件生成的所需项目的图表,但SPSS软件非常专业,学生较难掌握。二是使用电脑软件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这种作法符合中学生的电脑水平,使用较普遍。此法是教学生先用手工统计,再在Excel软件中汇总并生成图表。手工统计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问题较多且样本较大,统计起来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比如在(东莞农村初中生性心理调查报告)的课题中,学生设计的问题有20道题,而调查的样本达3000多份,起初学生看到小山丘似的问卷时无从下手,笔者便让学生在统计前,先根据题号和选项划好表格,或用电脑制作相同的统计表格,打印并复印多份,然后学生按每班或每固定数量如50份一张表格的方式进行统计,统计时采取划“正”字的方式。统计前先把不符合要求的作废的问卷抽出来,再进行统计。这样操作起来就不容易出错。手工统计好后让学生在Excel中进行汇总和生成图表再进行分析,这些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篇4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了解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一、二、三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89%。

2、网上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调查结果表明,66%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18%的学生对运动热情中等,9%的学生讨厌运动,7%的学生不排斥运动,但一般不做运动。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是相一致的,正常饮食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同时,调查还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他们经常在生病,喜欢吃零食,且三餐不固定。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1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65%的学生有自己清晰的事业蓝图,且精神充沛,学习的动机是为提高自己意识,完善自我,35%的学生精神不济,不能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三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在集体认同感和适应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大的目标可能就是为了寻找一份高薪面具体面的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具有导向的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无不重视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这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自身已经意识到大学生价值观评价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接触,交流情感,彼此吸取对方长处和积极因素,从而增进友谊,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未来的社会发展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发展。首先,必须认清当前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的意义和长远利益,养成主动力、积极的习惯;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延迟的事情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和英雄一样的使命---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自觉担负起挑战。

调查报告范文(二)

目前,全球气候变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和人类自身不保护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有关,倡导低碳联盟,环保生活已经迫在眉睫了。我对我家的日常生活做了一次调查和统计。如下:

(一)衣:四季衣服购置,基本无浪费,相对来讲比较环保,因为我妈妈通常将我不够穿的衣服鞋祙都送人,不存在浪费。

(二)食:早餐搭配牛奶;午餐:汤、米饭、菜和猪肉;晚餐:汤、米饭、菜和鱼肉,晚餐偶尔有点浪费,是因为妈妈说:“隔夜的菜不能吃,因为有损健康,所以晚上吃剩的饭菜妈妈都不要。

(三)住:

(2)家里的燃气热水器使用频繁,特别是冬天时洗澡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气和水资源,应当引起重视。

(3)电灯用的时间过长、电脑每日使用的时间都超过了10小时,用完了又没有马上关机,造成的浪费,全家一起要动员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抓紧时间早睡早起,尽量利用白天完成学习、工作。

(四)行:目前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自行车,尽量使用自行车或用公交车代步,减少浪费。

篇5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不丹,是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过1200美元的国家。根据两年前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统计,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的192个国家中,不丹位居第134位。但是,2006年英国莱斯特大学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在全球快乐排行榜中,不丹人的快乐水平排名全球第八,比美国高出9位,比日本高出80位。在不丹,无山不绿,无水不清,空气新鲜,社会宁静,犯罪率极低。99%的留学生学成以后回国工作,97%的人感到幸福。实现了真正的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被誉为地球上最后的“香格里拉”。

不丹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世界媒体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不丹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的理念,以区别很多国家追求的“国民生产总值”理念。旺楚克的理论,要旨是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坚持传统文化和实行善治良政。这个理论和同时期欧洲人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相近。生态文明是人类正在建立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是一种尊重自然、依靠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形态,也就是要追求有效的经济增长、公正的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最近,林树森省长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提出:对于贵州来讲,工业革命这班车我们没有赶上,电子革命这班车我们也没有赶上,下一班车是什么?是生态现代化、生态文明、生态革命,这班车我们必须“追上并跳上去”。据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贵州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全国都排倒数第一。但从生态现代化的指数来看,2004年我省在全国排名第19位,排在山东、重庆、湖南、湖北等省区之前。青山绿水是贵州最大的一笔财富,保持好这份家业,贵州就能加快发展,后来居上。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筑好“两江屏障”,也是贵州对全国的重要贡献和最大政绩。

“追上并跳上去”,可以看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形象表述。实现历史性跨越,是总书记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国内外后发地区改变落后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最新认识。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就要千方百计实现快速度、超常规、非均衡、可持续的发展。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和积累。只要我们思路清醒,策略得当,精神振奋,埋头苦干,在人类文明形态转型的关键时期,就能够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不同形态相互融合,协同并进,超越发展,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的现代化道路。

篇6

一、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主要以保护地球资源和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生产生活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使用资源等环保理念[2]。环境伦理观主张地球的唯一性与资源承载量的有限性;生命的平等性;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自身的公平性;环境问题的世界性等[3]。生态文明是以环境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把环境伦理观作者简介:刘丽华(1983-),女,山西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旅游地理作为学生改造自然意识与行为上的制约机制与理念,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是推进生态地理教学的哲学之源与理论之基。而地理学科以其时代性、独特性、形象性、统一性的特征,例如人地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又有助于环境伦理观的渗透。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二、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目标

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的终极目标在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观能够使学生塑造环境伦理道德,使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此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1、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宣扬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以此唤起学生的危机和急迫意识。

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由于环境资源的有用性有限性与稀缺性等,环境资源也是有价值的。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要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一种生态平衡,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形成绿色消费观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学生在消费资源时要适度消费,以求资源的永续利用,例如倡导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三、生态地理教学构建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有效空间

教师可采用渗透式讲授法、辩论法、讨论法、演示法、材料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案,对环境伦理观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与传授。

2、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阵地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去考察、调查,让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学生直接接触环境,获得正确、鲜明、真实的印象。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对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

乡土地理教学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人手进行教学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比较熟悉。

四、生态地理教学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通过撰写环境伦理调查报告或环境伦理小论文等进行量化的评价。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环境伦理教育的特点是否在完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同时,强调学生对环境伦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并鼓励学生的参与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将本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和日常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与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调查不同的环境伦理问题,并把这些环境伦理问题与全球的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3)教学方法评价教师是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是否采用了相应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措施,建立了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学生档案教师是否将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是否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和思考。生态地理教学的构建,以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为主要线索,从构建目标、途径以及到生态地理教学的评价都以环境伦理观教育为主,以此来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出版社,1995.

[2]包庆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

[3]姚宏宇.环境伦理观的渗透———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J].教学研究,2006(2).

篇7

域外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发展与趋势

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司法的现状研究

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及其立法设想

水污染事件索赔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气候变化下的农田水利政策与法律思考

程序框架: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特殊制度设计

构建和谐社会需进一步加强绿色法治工作

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及立法建议

海洋环境污染国家救济的权益与责任

环保议题的兴起与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回应

行政公益诉讼:多维的功能未来的方向

环境公益诉讼的实体权利基础和序位

美国司法与行政在气候变化中的不同作用

第三届中欧社会生态与法律论坛综述

环境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功能与局限

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亟待环境公益诉讼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路径的动态维度思考

生态文明需要环境伦理与法制保障

对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

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则要点与制度衔接

环境公益诉讼与若干诉讼制度辨析

野生动物意外致害的国家补偿责任探析

欧洲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的反思

德国污染场地治理的法律基础及对我国的启示

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两条司法解释的建议

重金属污染风险防范与应急法律机制研究

红绿环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种初步考察

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环境保护法》的修改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结合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与识别标准

气候变化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立法的影响

浅谈检察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监督职能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策走势分析及法律应对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与制度构建调查报告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及作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

周密谋划生态资源司法保护,着力推进生态省建设

能动司法与联动执法——昆明环境司法的创新与实践

环境法庭的运作:新南威尔士土地与环境法院的经验

云南省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结的现实意义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历史及其法律保障建议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体系: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篇8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47.5%。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达到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 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是政府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

对于受访者反应的种种问题。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我们要多了解有关知识 ,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协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我们的生活中的废弃物要分类回收。尽量使用可循环再用的日用品。还有就是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要爱护植物,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要吃野生动物也是为保护环境献力量的一种做法。在个人方面要注意,平时不去做污染环境的事情;多参加一些环境宣传活动;时刻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政府部门方面,应采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变群众观念,开展少而精的宣传活动,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方法。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有一半以上人类活动的结果,我们人类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只有先保持环境,才可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好环境是发展工业的前提,保护好环境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不可能说等到环境被破坏的无法治理的时候才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要知道加强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观念,保护大自然不受污染,是促进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奠基性工程。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篇9

个性与时尚早已风靡全校园,游戏和与八卦总是同学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相比之下,学习上的问题、课外学习似乎无人问津。我对校园中的这一流行趋势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游戏”总比书本里的知识和老师的教育更容易让同学们接受?

带着疑问,我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了一张简单的表格,以“同学们的学习作息时间”为题作了一次调查。我列出了学习时间1小时以内、一小时以上、5-6小时。很快,屏幕上立即显示1小时以内占87%,而一小时以上也没几个;每天的睡眠时间5小时以内、5-7小时、8小时以上。5-7小时占83。33%,8小时以上占16。67%……填完表之后,看见几个人又在QQ上聊游戏了。因为个人爱好不同,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玩《王者荣耀》这类游戏。

调查继续进行“其它”那一栏几乎已是百分之百,而“学习”那一栏空空如也。突然,屏幕上有了变化:运动和看课外书那一栏渐渐有人填了。难道就没人喜欢我们小学生应该的学习吗?经过一番调查,结果还是令我大失所望。

游戏,即能放松又可以娱乐,但学习是更重要的!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借鉴二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何为环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人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最近,我发现政府部门、昌邑环卫局开始大力整治环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乡街也定点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来垃圾围绕街道,臭气熏天的状况。各个村庄开始整治村内环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庄焕然一新!而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后代,树立好榜样,奠基好基础,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呢!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有责!看你的行动喽!

小建议: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装饰品,可回收物品可以卖出,换来金钱买实用的东西岂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装饰品,你也能开小店赚大钱了!化废物为贵宝,让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让自己的心灵更纯洁,让自己的家庭更温馨!

调查地点:校园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对校园的环境进行了调查。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借鉴三

一、 问题的提出

上五年级了,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眼镜将会在整个班级“普及”了。近视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了许多不方便,洗脸刷牙,吃饭行走,眼镜如同人身上的一个器官,怎么也离不开它了。同学们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是否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呢?

二、 调查方法

1 看书

2上网找资料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具体内容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网络 近视怎么形成及治疗

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的倾向,高度近视更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至青春期眼球可发育正常,如过度发育即形成近视,这种近视一般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进行性发展可变成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从事文字工作和近距离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近视,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和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形成青少年近视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视视力卫生极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注意灯光照明,注意读书姿势,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都能达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书籍 怎么样会近视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四 、 结论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 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其他学说不作介绍,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以上因素的作用。

篇10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当代青少年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培养现代文明人必备的良好品质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需要。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提高师生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此,成立了以孙立凤校长为组长、校级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创绿色学校,建节能环保校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三处主任、团委书记、相关学科教师、干事、校医和学生会代表组成,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形成党政工团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无论是校园环境的改善,环保设施的更新,还是开展一系列节能环保方面的教育活动,学校均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校长担任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师生等群体分工负责,使“创绿色学校,建节能环保校园”的意识深入人心。

制度建设是开展好环境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学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编入《学生手册》并下发给每位学生,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完善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表彰制度,对节能环保教育中取得成绩的辅导教师予以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彰,同时注意环境教育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力求严谨规范。

二、把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增强课堂渗透功能

我们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必须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同时开设一些活动课程,抓好主渠道建设。

1.与学科教学密切联系。我们根据各科教材中节能环保教育的相关内容,与节能环保问题进行密切的联系。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和反思,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传播节能环保知识;要以培养理性分析、提高认识能力为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要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把教育向课外延伸。如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北京前些年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引导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对本地区的沙尘天气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增强学生自觉开展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再如李贺武老师把语文教学与节能环保教育结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扩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论文《把绿色融进生命》获市级一等奖。

2.构建以节能环保教育为主的校本课程。结合我县实际,学校自编乡土地理教材,充分挖掘本地所蕴涵的环境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研究环保方面的课题,让学生对“环境立县”、“发展首都水源区经济”有了更加生动而深刻的认识。“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了环境意识,“生活化学”的课程以实验、观察、参观等灵活方式,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污染及其预防措施;生物、地理老师利用假期组织课外小组到我县石匣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工程调查、考察雾灵山生态环境,还参加了“青少年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创新项目”的研究,探讨节能与环保的途径。许多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深入生活实际,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性论文,部分优秀作品收入《研究性学习文集》。

3.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不但可以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还可在撰写研究报告过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我校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科研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项目在中国”的评优课活动,老师们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还开阔了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内,适当走出校门,积极开展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以开展“环保助奥运”、“建绿色家园,做文明密云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节能环保教育、生态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参与节能环保的责任感,营造生态文化,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

1.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共建绿色家园”计划。我们正式启动了“建绿色家园,做环保小卫士”主题教育活动。各班在召开班会的基础上,制定班级活动计划:第一,美化教室,很多班级在教室开辟“绿色希望角”,种花养草。第二,回收废弃物,许多班级开展回收废旧电池、塑料水瓶活动,减少污染,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积累班级开支费用。第三,净化各班室外环保区,维护责任区的绿地与公共设施,保持整洁优美的环境。第四,以环保为主题,班内抓一件实事。第五,征集文明用语,制作环保标志牌立于各班绿地管护区,各类植被属性标识牌处处可见,成为校园环保的一道风景。第六,开展“关注生存环境”“文明就差这一点”等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节能环保的紧迫性。

2.发挥环保教育实践基地作用,推动社区环保行动。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四路一园”环保基地,由学生会实践部组织开展捡拾白色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植绿护绿、清除小广告、印发环保宣传材料等活动,仅在滨河公园常年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就已八年。本学期累计有20个班约800人次到校外参加了此类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坚持不懈的社会环保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并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家乡优美的环境做出了贡献。

3.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投身环保实践。许多同学非常关注本县的水源污染、森林资源、未成年人吸烟、居民环保意识等敏感话题,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在成果中占较大比重。《家乡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水库周边环境调查》《水的再循环利用调查报告》《关于污水处理》等许多调查报告均饱含着同学们对家乡环境的高度关注,在县教委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还有许多同学在“金鹏科技论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活动中获等次奖。

4.充分发挥环保节日的教育功能。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范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人口日”以及“爱鸟周”、校科技节、文明月等时间,举行专题纪念活动,通过演讲、社区宣传、板报展览等,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

我们知道,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是精品名校的重要体现,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之中,把学校环境的自然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作为一个努力达到的目标,在绿化、美化的同时,做到校园的文明化。

1.进行环境设计,营造绿色文化。学校请专家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把营造绿色文化作为学校环境建设的主题,确定了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的原则,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分为办公、教学、运动和生活4个功能区,其间布置了“两区”(科技特色及园林特色景观小区)、“四园”(丁香园、竹园、樱花园、月季园),绿化面积达到16000余平米。绿化植被种类繁多,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校园内绿草如茵,樱花与翠竹掩映,玉兰、丁香、月季装点,亭台、小桥、溪石、流水、游鱼、鸟鸣,衬着“流年似水”、“厚德博学”、“善思笃行”、“慎独”等警句,莘莘学子徜徉其间,沐浴着自然清幽,聆听着书声朗朗,屏蔽了城市的浮华,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感受的是明净幽雅的余韵,展示出一幅美妙的求知殿堂图,形成了高品位校园人文景观,凸显密云二中“环境育人”的特色。

2.立足传统中的创新,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最后确定了大家认同的反映学校文化精神的校徽和校歌。学校也正在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为节能环保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校园网开设了“随心留言板”、“芳草论坛”等栏目,增强了与学生及时沟通的渠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环境整洁优雅,学生卫生习惯、文明意识优良,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成果喜人。领导和国际友人多次来校视察,对环境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一个更加崭新、充满浓郁教育特色与人文特色的校园会展现于世人面前,显示出密云二中“文化殿堂,生态学校”的风采。

五、厉行节约,把节能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按照“绿色奥运”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开展了节水、节电、节约其它能源的活动,营造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与县政府签定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取得了好效果。

1.节约用水。德育处坚持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宣传水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提出节约用水的倡议,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节水的意识。总务处负责设备的维修、检查,核对用水指标,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用水管理网络,对全校的水路进行了改造,全部使用节水龙头,绿地改为喷灌,变被动节水为主动节水,促进节水目标的实现。在每个用水场所都设立宣传标志牌,严格执行节水制度,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及时维修到位。根据季节和师生洗澡时间等不同规律,实行相应的供水时间。由于措施到位,学校用水量逐年减少,从2005年的54742吨降至2008年的39110吨,设备的维修费也有明显下降,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篇11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009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呈增大趋势,但是环境支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各个支持系统中的能力相对较低[1],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共同的《2006年环境绩效排名》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的环境绩效指数排名在133个国家中居第94位,环境问题可能是中国崛起中最大的变数[2]。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促进和鼓励公众意识和参与[3],显示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对公众环境意识的研究能较好的反映公众环境意识的水平。以1998年我国首次全国规模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4]、2001年“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5]、2005年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6]、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主办的《2007 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7]为代表的全国性环境调查,反映了过去10年来对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8-9],调查的社会参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这些调查之间呈现出持续性与互补性不足的特征,并且缺少对环境变化现象与深层背景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缺少对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以及趋势预测。为此,本文在已有调查报告中公布的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以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价值,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以1998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01年“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2007)》、《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为基础进行分析,其样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个年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见表1)。

1.2 方法

以1998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为基础, 选取报告内容中较为关注的3个方面,分析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变化;以上述各个年份调查报告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公众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并对未来环境意识的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2 公众环境意识变化分析

2.1 公众的环保意识

对于公众的环保意识,选取环保知识和环保态度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对于环保知识,以1998年调查中13个环保知识题目的人均得分和2007年调查中对7个环境科学知识基本概念的认知度进行衡量。

1998年调查中环境知识方面的人均得分2.8分,换作百分制,则人均得分仅为21.54分,表明当时的公众环境知识水平尚处于相当低的层次。2007年调查中环境保护的认知方面,81.5%的公众听过至少1项有关环境保护的概念,但是当进一步询问时,仅有10%的公众能够正确阐明其确切含义,表明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总体呈现高知晓率和低正确率的特征,公众对于环境保护认知的实际知晓率偏低。

总体上看,相隔近10年,我国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且呈现出随年龄上升而下降、随受教育程度上升而上升的趋势。同时,两个时期的调查数据均显示出城市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高于农村公众,且有城乡差距增大的趋势(见图1)。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差距从1998年的9.2台增大到2007年的43.3台,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差距从1998年的339.98元增大到2007年的1022.88元[10],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居民环境知识的获取产生影响。

对于环保态度方面,以1998年和2007年调查中公众对于环境问题责任主体的认识和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衡量。两次调查表明,相隔近10年,公众依然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对环境问题负有重要责任(见图2),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监督职责和企业社会职责的要求。而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则归咎于公众的环保意识差,显然“谁破坏,谁负责”的环保责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各类社会问题中,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从1998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重视程度略有提高,但是环境问题仍未成为公众最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相隔近10年,公众认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比例升高了20.7%(见图3),公众最关注的具体环境问题也有所变化(1998年:水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2007年:生活垃圾污染、耕地减少、大气污染)。其中城乡居民对于具体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评价存在一定差异,1998年城市居民最关注大气污染,农村居民最关注水污染,且城乡居民对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评价差别不大;2007年城乡居民都把生活垃圾污染放在了首要位置,城市居民对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评价高于农村居民。

统计资料表明,近10年我国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率逐年增加,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相对较高,2001-2008年均高于80%,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污染问题,这与公众的感受相吻合。对于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约为3.7 亿t,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约为1.7亿t,并正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率增长[11-12],特大城市的垃圾增长率甚至高达20%[13],而我国每年的生活垃圾清运量最高仅为1.5亿t左右,且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0%左右,低于国际通用标准的无害化处理率,因此导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垃圾问题日益严重,这与公众的感受相吻合。

2.2 公众的环保行为

在环保行为方面,以1998年调查中公众参与5项环保活动的程度(低度参与、高度参与、具体活动)和2007年调查中公众的环保经历(主要环保经历、主动性环保经历、具体活动)来衡量。

1998年公众低度、高度参与环保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5.9%和8.3%,以具体活动为例,当工厂噪音影响个人生活时,选择进行交涉的比例为43.9%,为环境问题投诉、上访的比例为4%。

2007年接收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82.9%)、报刊(47.3%)等大众传媒信息成为公众最主要的环保经历,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占18.1%)、环保宣传(占4.2%)、成为民间环保组织成员(占2.1%)等主动性环保经历不足,12.9%的人没有任何环保经历。以具体活动为例,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能够予以制止或劝阻比例为37.1%,为环境问题投诉、上访的比例为1.6%。

相隔近10年,公众的环保参与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主动性环保参与水平有所降低,能获得显而易见的眼前利益是公众参与环保活动最直接的动力,也是造成环保行为滞后的重要原因。另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受教育程度与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之间呈现线形相关关系。

2.3 公众的环保满意度

在环保满意度方面,以1998年和2007年调查中公众对于本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环保工作的满意程度来衡量。

相隔近10年,公众依然认为本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企业忽视环保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而消费快速增长、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等客观因素被认为是次要原因(见表2),表明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并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公众认为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隔近10年,公众对于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环保宣传教育的满意程度上升较快,对于企业环保自觉性的满意程度下降较快。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逐年增加,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强化,而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仅为31分,总体水平较低,企业的环境责任在各类社会责任中的水平相对最低[14],这与公众的感受相吻合。

3 公众环境意识变化特征及原因

3.1 变化特征

以上述调查报告的数据为基础,参考2005年和2007年环保民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建立公众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数据的局限性,选取其中代表性的题目组成三级指标,个别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通过专家打分法修改部分权重(见表3),采用综合评估法计算平均分值,计算公式如下:

可见,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环保意识呈现N形上升趋势,环保满意度呈现U形上升趋势,环保行为则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以2006年为结点划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6年,环保意识的提高是环境意识总体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环保满意度则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其中2001年公众对于空气、水环境问题的满意度较低是环保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2006-2007年,环保意识和环保满意度的提高是环境意识总体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环保行为则成为环境意识总体水平能否稳步提高的关键。

3.2 原因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归纳为倒U形关系、同步关系、U形关系和 N形关系[15]。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是由于环境意识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环境、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比国内外,美国环境意识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快速觉醒-顶峰-下降-反冲-繁荣的阶段,其中环境意识的上升期基本上就是美国经济的繁荣时期[16]。在奥地利,公民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比例从1990-1997年下降了9%,这一方面是因为环境状况的改善使公众的环保满意度增强,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失业、社会治安等问题的日益严峻降低了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在我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1999-2005年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比例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是因为下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革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更为引人关注,尤其是下岗就业问题在上述7年中有6年位居首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2006-2008年,环境保护首次连续3年位列热点问题的前3名,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公众的环保行为总体水平偏低,是由于我国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起步较晚所造成的。美国在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就最早确立了公众参与原则;在中国,首部环保领域中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从立法角度看,我国公众参与环保活动较美国晚了近40年。起步较晚导致了我国公众参与的能力和机会不足[17],环保行为总体水平偏低。同时由于行为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并随个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过去10年我国公众的环保行为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这与消费和能源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生态文明”的提出从国家层面上将环境保护从行为实践提高到理论和伦理的高度。

4 公众环境意识变化趋势分析

利用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得出最佳的拟合方程为y=2E-16e0.0198x。经方差分析、回归系数的t检验表明回归模型成立(R2 = 0.9791>0.8,显著性检验P=0.0017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环保参与水平和公众对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宣传教育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

(2)环境意识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其中环保行为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是未来环境意识总体水平能否稳步提高的关键。

(3)未来公众环境意识总体水平将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 2008-2017年进入快速上升阶段,2019年达到较高的稳定水平。

5.2 建议

(1)加强环境认知教育,明确环境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峻影响和挑战,中老年、农村和低教育群体是未来环境普及教育的重点。

(2)激发公众的环保责任意识,深入挖掘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使他们通过技术创新等有效途径提升企业形象,积极履行相应的环境责任。

(3)加大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重点集中在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提高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鼓励城市公众进行垃圾分类和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ry Study Grou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ry Report 2009[M].Beijing: Science Press,2009.]

[2]A collaboration between Yale and Columbia Universiti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B/OL]. [2009-12-28]. epi.yale.edu/Home

[3]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EB/OL]. [2009-10-20]. 省略/Documents.Multilingual/Default.asp?documentid=78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 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 Report on National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 R].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9.]

[5]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N/OL].中国环境报,2001-05-29.[2009-10-21].省略/ [China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Unilever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urvey [N/OL].China Environment News, 2001-05-29[2009-10-21]省略/]

[6]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2007)[EB/OL].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2009-10-22].省略/zhuanti/zhishu/index.htm/ [Chinese Public's Environment and Inhabitant Livelihood Index (2005-2007) [EB/OL]. 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2009-10-22]. 省略/zhuanti/zhishu/index.htm/]

[7]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EB/OL].中国环境意识项目,〔2009-10-23〕.省略/ 2009-9-10.[ China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gram, China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gram, Institute of Soc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7 China General Public Environmental Survey [EB/OL]. 〔2009-10-23].省略/]

[8]闫国东,康建成,李煜绍,等.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以上海、香港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Yan Guodong, Kang Jiancheng, Li Yushao, e t al.Public Response to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Taking Shanghai,Hong Kong as the Case[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3).]

[9]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Zhou Zhijia .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tatu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J].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ety and Science pages, 2008,(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1999-2008) [M].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1]郑琳,赵修军,宋建军,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污染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 .[Zheng Lin,Zhao Xiujun, Song Jianjun, et al. Analysis o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ment[J].Journal of EMCC,2008,18(1).]

[12]朱兰保,盛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其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3).[ Zhu Lanbao, Sheng Di.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Domestic Waste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J].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2006,14(3).]

[13]郑易生,王世汶.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Zheng Yisheng, Wang Shiwen. China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I [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nd Culture Press, 2001.]

[14]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EB/OL]. 中国网, [2009-10-18].省略/zhibo/2009-10/18/content_18709410.ht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lue Book in 2009[EB/OL].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9-10-18]. 省略/zhibo/2009-10/18/content_18709410.htm.]

篇12

现在,我们科最最的环境越来越差了,空气质量差,河水到处都是垃圾,化工厂排放污水到河里,还有严重的白色污染。因而导致了城市环境恶化。

实地调查

我和几个同学去了在化工厂的旁边排放污水的河上。在路上,我们看见许多的鱼儿、虾儿欢快地游着,许许多多的蝌蚪在成群结队地找食物。可是,到了化工厂的旁边,一条鱼也没有,偶尔看见一两条死鱼死虾,在这片污水中飘荡,我们采了点儿污水,买了8条金鱼,拿回家做实验,我把金鱼平均装入一至四号实验杯中,观察情况,把一至四号杯分别倒入00、20300、400克污水,再倒满水。一号:第一天晚上,表现良好,第二天早上,鱼儿有点儿不爱动了,第二天中午,鱼儿不吃东西了,第二天晚上,鱼儿呈快死的状态。二号:第一条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都不动了,第二天中午,快死了,临近晚上时,死了一条,晚上,又死了一条。三号:第一天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一条死亡,第二天中午,全死。四号:第一天晚上,鱼儿焦躁不安,第二天早上,全死。

调查分析

因为化工厂里有许多化学物品,有时不小心排入污水,导至鱼大量死亡。

经过这次实验,我提出了以下几多建议。

(1)政府要教育市民不能扔东西到河里,要扔进垃圾桶。

(2)要教育化工厂的人不能随意放置化学物品,以免化学物品流进河里。

(3)市民自觉保护环境,热爱环境,让不热爱环境的人进入教育所,不但要罚钱,还要让他认识到扔垃圾的危害。

人们一定要爱护环境,让简阳重新美丽起来吧!

小学生关于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近一个星期来,我们有组织地对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做调查,报告如下:

一,河水污染。

近几年来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人们只顾着怎样节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对于在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有害的物质并没有引起重视,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况严重。我们在调查中就看到好几家工厂,把深绿色的、浓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处的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白色泡沫。居住在河边的人们随手将剩菜剩饭、家庭垃圾都装进塑料袋往河里倒,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已经遍体鳞伤,成了一条垃圾河。

二,空气污染。

我镇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向蓝天,企业燃用汽油、柴油,产生的废气及烟尘也弥散在空中。同时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增多,人们燃烧使用的煤,液化气等,能源消耗量增加,产生的废气也成比例增长。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污量加大。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大气污染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 垃圾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明显增多。一次性袋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碗筷,以及被用旧的废弃的生活用品,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需要处理。人们在使用后,只是随手往街头巷角一扔。我们走在大街上,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随处都有丢垃圾的地方。有些垃圾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使你不得不注目观看。这一些垃圾不能及时处理,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不难想象,如果突然来一阵狂风,刮起满地的垃圾,会是一副怎样的图景?

当然,还有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衷心希望有关领导充分关注污染问题,采取有利措施,还我们一个明净的家园。

小学生关于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何为环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人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篇13

二、教育公平和发展

2007年是教育备受关注的一年,收费、上学、“两免一补”的落实学生们最能切实感受到,这些热点可以出材料归纳、探究题或辩论题。不过,也可以考作文,例如:以学习、义务、感恩等为话题,或以材料作文出现。

三、关注科学,祝福“嫦娥一号”

对月的探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如今我们成功的走出了一大步,由此引发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考试中可以出现例如:班会专题、调查报告、关于“月”的诗文及登月的梦想等话题,可以出现口语交际题如和月亮对话,向婵娥祝福等相关能力的考察。

四、奥运会

2008年奥运会即将到来,中国人盼望已久的盛会。今年依然是焦点考查涉及到的可能有:会徽、口号、奖牌、吉祥物、主题;此外,奥运文明值得注意。也可以以作文出现,例如:以《拼搏》、《梦想》《超越》、《友谊》、《信念》、《竞争》等为话题的作文。

五、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人与自然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及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节能减排等这些可以在说明文阅读中考查(开放型的阅读问答),尤其关注“真假华南虎”事件。也可以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等进行考查。也可以作文。

六、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网络已普及中学生上网已不是什么罕事,网上聊天、发帖、发e--mail、博客或查找资料等,可以考查的题型有:对中学生可不可以上网进行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口语交际题(夜深有人找你聊天,你不想,你怎样拒绝;网络文明用语);名著阅读(发贴、发e--mail);如何查资料(让你输入关键词)。综合探究题等。

七、关于祖国统一问题

值得关注如2008大选、“公投”,民生等问题,可以出现材料以探究形式出现。

八、感动、感恩、中国骄傲等关键词

每年央视都有感动系列人物评选等活到,2007年又涌现出许多骄傲人物,如经济领域、科学领域、体育、平民英雄等。这些值得关注。备战口语交际、综合探究等题。

九、时尚的“选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