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财务审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从我国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环境看高校内部财务审计发展。我国对审计工作也是十分重视的,相继颁发了国家《审计法》,社会审计方面出台了《注册会计师法》,而面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只有《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而直接针对于高校的只有教育部内部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都没有上升为法律的高度,没有法律的保护与支持,使得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工作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审计人员遇到具体问题无法可循,许多审计人员钻空子找漏洞,使高校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国有资产受到严重的损失。
(二)高校财务审计人员配备不全。
近年来高校审计工作发展更加独立,人员要求更加专业化、审计知识更加专业化,而以往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还不具备内部审计师应具备的各方面专业知识,而新工作的审计工作人员还没有一定的财务审计经验,导致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发展形势的需要,导致审计工作中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三)机构设立不规范,工作内容狭窄。
一部分高校内部审计财务机构的设立是由其他领导部门领导合署办公的,独立性不强,这种状况会导致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受到各方面利益的影响牵制,很难独立的完成各项审计监督工作,制约了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高校审计工作常规审计多,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狭窄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出来,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基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制度评价、风险管理区很少涉足。而内部审计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三、解决方案
(一)调整审计人员结构。
现代高校财务审计需要配备更加专业化的财务审计人员,不仅能够做到内外财务审计、学校财务管理,还更应该能够做到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与评价,这就要求我们高校财务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层次地发现财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在不给国家学校造成损失的前提下解决相应问题。而对于现任这些有工作经验,对业务又比较熟悉的审计人员,要把他们安放到审计工作重要的位置上去,并且形成“师徒绑定式”,带出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新一代年轻审计师。
(二)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
就目前状况来看,高校审计机构必须摆脱附属机构的地位,形成专门的财务审计机构,独立完成财务管理及审计工作,不受其他部门及领导的制约,真正形成独立的财务审计工作管理,发挥其真正的职能作用。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加强审计工作的力量,优化结构,增强审计内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制定一系列审计人员奖励机构,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审计工作实际上繁重、劳心,许多审计人员工作久了就会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工作懈怠。奖励机制能够调动起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中的责任、工作量与奖惩挂钩,能够使得审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财务审计工作,不仅使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也能使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一个档次。
(三)健全高校财务审计职能规章。
高校审计职能应不断拓宽,制定相应的规范程序,实施审计质量的全程控制。高校审计部门应制定出一系列完善的高校审计实施方案和工作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审计人员义务。高校审计人员必须按规章制度完成审计任务,规避风险,以便于接受各方面被审单位的监督。上级主管部门应制定出审计人员从审计开始到审计终结应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审计工作的风险。
篇2
(一)学校和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
目前高校校办企业主要两种管理模式一是学校通过成立产业管理办公室直接管理校办企业;二是学校通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进行管理。为规范校办产业建设,教育部积极推进以资产经营公司为来管理学校所投资企业股权和经营性资产,规避经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以上两种管理模式下高校管理层都与校办企业有着较强的经济联系。学校以投入到国有资产的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但不对或极少对其进行财务管理。高校管理层对企业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经营方式是承包制,每年企业与学校签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是考核企业及其管理者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作为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但由于目标制定缺乏科学合理依据,考核指标单一,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脱节,使得制定的目标任务不合理。另外,校办企业固定资产账户上往往只反映用学校投入资金或自有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某些企业对学校提供的厂房、办公室及设备等实体都不列入实收固定资产入账,变成学校无偿支付和提供。学校和企业在产权上界限不清、投入的资金状况不明、资产账物不符,极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无偿占用与流失。
(二)校办产业对国有资产负有的保值增值的责任认识不清
校办企业大部分以学校投资为主,学校管理企业模式主要由学校委派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一定程度上还带有行政计划色彩。当学校完成对一个企业实施投资以后,企业就应当对学校的国有资产承担着保值增值的责任。但目前有的企业只享用对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甚至一些经营人员把企业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而不考虑对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最终结果造成了学校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由于高校对企业绩效考评多采用上交利润或占用资源费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某些企业负责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只考虑短期行为,注重短期效应,不考虑企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企业资产长期投资获利能力降低,企业竞争力降低,发展缺乏后劲。
(三)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以科技产业为主高校的校办产业数量众多、规模各异,涉及经营范围包括科研、工业、贸易和技术咨询服务等领域,对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些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只重视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工作,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执行不规范、成本核算和财务数据不准确、收入分配不合理、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未能建立有效的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财务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的企业虽然也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监督不力,对资产疏于管理,财务控制不力,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四)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控制监督机制学校对校办企业投资,每年仅通过数次召开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实际上是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高校管理者虽然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所以也难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校办企业财务过于独立,“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未建立年度财务报告备案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对一些重大经济决策未能实施备案审批制度,导致企业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三、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一)加强财务审计,促进国有资产增值
学校作为校办企业的投资人,直接拥有选择和考核经营者、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收益分配等权利。目前各高校相继成立学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也是出于对国家资产负责的重任,代表学校行使股东的权利,负责监督和管理,并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责任。通过设立资产经营公司,做到校企分开,有助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保障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校企应按《公司法》等相关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制度、领导层决策制度等。为加强财务监督的力度,还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加强内部审计。利用学校内部审计部门或外聘社会审计机构,定期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进行审计。对于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相关企业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随着校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除了进行传统的财务审计,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外,还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等方面。其中经营过程产生的利润是企业生产和经营取得的最终成果,涉及到学校、企业及其它所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对利润的审计也是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和保值增值。由此可见,高校审计部门作为独立第三方参与到校企资产的监督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校办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管理等环节的控制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作出评价,帮助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为校企发展提供支持。
(二)开展审计监督,明晰产权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有清晰的产权关系。资产关系是企业最根本的关系。为避免学校对企业经营活动承担无限责任,学校通过成立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股东权利。资产经营公司在财产、机构、财务核算、管理人员等方面与学校分开。资产经营公司不再是行政管理部门,而是一个经营实体的企业,只是其所经营的是股权和资产,代表学校对所投资的校办企业实施有效监管,承担学校校办产业资产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的责任,具体而言就是关注企业资产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对学校股东的投资回报。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实际上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避免因为企业不规范运行对学校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造成影响。通过开展对校办企业的审计监督,可以从根本上明确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产权界限。资产经营公司对学校投入到企业的资产享有资产增值受益、经营重大决策审核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确立了企业法人财产权和企业法人地位。在校办企业中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责任明确、灵活运转的组织机构。校办企业在高校相关机构的监督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三)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篇3
虽然财政对高等教育支出逐年增长,但由于扩招势头更猛,高校还是普遍面临资金窘迫的问题。为促进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以来各高校采用融资、信贷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2007年7月,全国政协一项调查显示,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 500亿元且仍有扩大趋势,许多高校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某省一重点高校贷款额度高达30亿元,从2005年起每年光贷款利息就要支付1.5亿至1.7亿元,曾因资金入不敷出公开向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可见我国面临的仍然是穷国办大教育的难题。在此国情下考察有限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是否发挥了最大的绩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正是高校绩效审计应承担的任务。因此加强对高校绩效审计的研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然而从我国当前绩效审计发展的情况来看,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强调“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但至今其力度和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至于高校的审计工作就更加滞后,目前仍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绩效审计只在审计高校基建专项资金时使用,对高校经常性经费的绩效审计还没有开展。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高校绩效审计文献的归纳梳理,探寻高校绩效审计研究尚存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当前关于高校绩效审计的系统研究虽不多见,但研究内容已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绩效审计的主体、客体和资金范围的研究
关于高校绩效审计的主体,多数研究都指出应是国家审计机关,客体则是各类高校,审计的资金范围是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支出(如张健,2006;冯祖丽,2009等),或者是高校的预算资金(如章毓育等,2009;刘研杰,2010等)。也就是说,多数研究都将高校绩效审计定位于政府审计机关对高校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的监督上,认为高校绩效审计是一种来自于外部的监督和促进机制,因此其目的在于为政府部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和促进高校提高经费支出效益。
二、高校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绩效审计是通过考察一系列的指标对某主体的绩效作出评价,因此高校绩效审计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从目前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大致存在两种思路,一类是按照绩效审计的总目标,结合教育资金从投入到产出的几个环节分别设定绩效审计的指标而形成体系。张健(2006)参照2000年10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国家审计组织大会通过的《亚洲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认为高校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是评价、改善高校财政拨款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加强管理规划和管理控制,提出高校绩效审计的内容应包括高等学校事业计划和预算编制及其执行情况审计、高等教育成本的审计、高等教育投资配置的审计、高等教育效果的审计四个方面,从这四个方面衍生出经济性和效率性、效果性、良好制度性三大类指标。曾凡昌(2008)的指标设计从绩效审计的目标到具体指标共有五个层次,基本遵循的也是由目标决定教育资金的使用过程,再由过程分解为指标体系的思路。他将指标作了细致的分级,共设计出68项具体指标。冯祖丽(2009)将指标体系分为资金耗费情况、资金利用效率和资金产出效益三个大的方面来设定。章毓育(2009)认为对预算经费的绩效审计可以起到对预算编制的前馈和财务决算的后馈作用,从而提高整个预算经费的使用绩效,并且将绩效审计指标分为反映高校预算收支和分配绩效的具体指标和高校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两大类。
另一类研究是在设计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时引入战略管理学科的平衡计分卡模型来构建指标体系。陈希晖等(2008)分析了平衡计分卡模型在高校绩效审计标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应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上构建高校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指标。卢宁文等(2010)的研究进一步将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与平衡计分卡模型结合起来,认为高校要发展,也应实施战略管理,这是一个在充分分析高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战略目标,对战略计划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在确定绩效审计指标时,应以学校的定位作为总目标,然后建立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的战略目标,设计整体层面的和部门层面的核心指标,再层层分解,最后确定各指标的目标值。
陈希晖等(2008)和卢宁文等(2010)的研究都是将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四个维度直接应用于高校绩效审计领域而设计的指标,有些指标更像是管理而非审计指标,如客户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他们认为对于高校而言,客户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提供资金来源的单位如科研合作单位等,在客户层面上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这三方面都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根据客户满意目标设计了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再分别对它们设计一些二级指标。可以看出这些指标的设计已经脱离了绩效审计的特性,高校绩效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个方面,审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脱胎于财务审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而高于财务审计。因此在设计指标时,不仅应考虑其审计学科的性质,还应考虑与财务审计的衔接问题。
三、高校绩效审计指标的评价方法
有些文献在研究高校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同时,对指标评价方法也进行了探讨。高校的绩效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且还要对整体作出综合的评价,这就产生了如何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的问题,也就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问题。一般说来,对多指标的评价主要是给各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并将指标值以一定的方式综合起来得到评价值。周萍(2009)对指标体系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并以某高校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冯祖丽(2009)对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将两种方法进行了改进和组合,成为层次―主成分分析组合评价方法,对指标进行了综合。
四、启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绩效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极具参考意义。同时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成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较为健全的理论体系支撑。当前的研究尚未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绩效审计的主体、客体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多数研究只简单指出高校绩效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有些研究甚至不涉及这一问题,或语焉不详,只有极少数研究指出绩效审计应是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周萍,2009)。其实,绩效审计可以是国家审计机关对高校进行的监督,也可以是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单位内部进行的审计,由于审计主体不同,审计的内容、客体、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及指标体系的设计都会不同。因此对高校绩效审计的研究应首先从审计主体及其立场出发,构建一个由主体、客体、目标、范围、模型、指标体系等相关内容组成的完整的理论框架。
第二,指标体系的设计有待进一步的理论探索。以资金管理过程的四个方面为指标分解依据,虽然资金使用的过程较为清晰,但各类指标与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对应却并不再显著;以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四个方面为指标分解依据,似乎偏离了绩效审计的学科性质,而更倾向于管理目标,指标也难以与财务审计的数据和结果衔接。因此在这方面应该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理论探索。
第三,当前的研究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分析和指标体系的设计阶段,鲜有以实例进行的真实数据分析,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无论涉及到的是财务还是非财务数据,学校的内部数据难以取得;二是难度更大的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标准来判断指标值的合理性,没有比较的标尺,就难以作出结论,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文献中只有周萍(2009)以某高校财务审计数据进行了尝试性的绩效审计,然而这次尝试针对的是高校整体,由于没有现成的标准或其他高校的比较,虽然计算出了具体数据,但未能作出较为具体的结论并给出进一步改善的建议,绩效审计的作用尚难以体现出来。如果指标体系因缺乏适当的标准被束之高阁,则会造成研究成果的浪费。因此高校绩效审计在研究的初期尚缺乏成熟标准的情况下,探索如何展开实务工作是当前的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健.高校绩效审计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冯祖丽.高等学校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章毓育,张佳春,李运勤.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思考[J].财会通讯,2009(3):98-100.
[4] 刘研杰.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探析[J].财会通讯,2007(5):56-57.
[5] 曾凡昌.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184-188.
篇4
一、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运行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加大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但大多数高校的财务内控制度依然存在不健全、不严密的问题:一是内部控制环境存在局限性;二是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三是内部控制信息不畅通;四是内部监控力度不够。
(一)财务内控制度运行的环境存在局限性
我国高校从经费筹措渠道上划分为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公办高校绝大部分采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治理机制。财务由校长主管或由副校长协管,通常校长分管财务,机构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相当一部分高校分管财务的领导受其专业的限制,他们并不是学财务管理专业的科班出身,有些由于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或者没有从事财务工作的相关经验,往往会误解为高校财务内控是财务部门的事,思想上不引起重视,行动上就会大打折扣。还有,教学科研设备管理与国有资产管理有重叠的部分,这样的设置容易导致管理重叠,在权责的划分和执行上容易产生混乱。其次,由于历史原因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部分老员工和高层次人才的家属财务素质不高,致使其从事与财务相关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高校财务内控工作的难度。再则,学校在员工绩效考评上过于重视干部业绩和教师的科研成果,没有综合考虑科研经费绩效考核等其他相关指标,容易以偏概全,同时还会导致部门和个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和忽视教学与科研质量。
(二)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
虽然据财政部、教育部财教字《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财教[2010]568号),各地方财政以及高校努力化解30%-60%不等的贷款,但银行贷款成为高校负债后,能否“按期还本付息”是其存在的主要债务风险。我国高校公办学校居多,实行的是部省共建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它的管理模式和经费支出方式不像企业那样――运作不下去直接破产,如资金确实周转困难,国家还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国家与高校在经费支持上就像“父与子”的关系一样,只因为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就造成了部分高校领导和财务主管形成错觉:他们所做的事是为国家的,欠下的债务学校还不起理应国家来承担,因此就造成了所有高校没有不负债的。另外,国家与高校在经费支持上也像“一父多子”关系,相对个别高校而言过重的银行举债影响了其在银行中的信誉,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自身在教学科研上的进一步投入、正常基建和后勤工作的维系以及教职工的同比收入,从而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举债风险评估系统亟待完善。
(三)财务内部监控力度不够
但随着高校收入来源的复杂化,高校支出也日趋复杂。由于审计部门对经济行为多发生事后审计,很少参与事前和事中的监管,因此不易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目前审计队伍人员普遍缺编,所有收入\支出审计不太可能及时跟上,加之高校现有审计部门不独立,部分审计工作很难到位,甚至为了简化程序,省略审计环节。造成高校审计监督和评价名不副实,加上高校财务管理层存在着“重改革,轻治理”、“重分配,轻监督”等一些不正常现象,从而导致了费尽周折得来的有限办学经费的严重浪费。另外,随着高校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和数字化会计系统的应用,财会系统软件更新、删除部分信息不留蛛丝马迹,已经变得轻而易举,数字化舞弊行为很难被发现。相对于数字化会计技术的发展,高校内部财务审计手段的基本还停留在纸质文档核对上,以上因素都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审计的质量。
二、加强高院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高校财务内控环境建设
1.调整高校财务治理结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广泛深入,高校办学经费投入日趋多元化,原有依法建立起来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应该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治理结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治理结构,校长全面负责行政事务,并主管财务。为加强高校财务内控机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建议调整为党委和董事会共同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和校董事会平级,党委主要把握高校办学方向和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负责干部的任免,而校董事会主要负责高校行政事务的重大决策,校董事会主席通常由校党委书记兼任,成员有校长、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社会团体与校友会代表等组成。校董事会行使财务决策权,校长负责的教务委员会行使执行权,而教代会、审计和监察委员会等行使监督权。由于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受到广泛的监督并能及时反馈,从而能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改善财务治理状况。
2.推行总会计师制度
根据新的高等学校财务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应设立总会计师岗位,其职责是协助校长分管学校的财务工作。财务组织机构为校长主管财务、总会计师协管财务、相关部门具体负责财务。从现实需求来看,高校经过规模扩张,其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扩展到教务、科技、基建、产业等部门,这样内容庞杂巨细、业务量翻番的工作再由财务部门负责,已经不很科学,另外经过规模扩展后的高校亟需提高质量,尤其办学经费的使用需要加强绩效考评、不当追责等企业化运作模式,这也要求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而施行总会计师制能够顺应这种要求。推行总会计师制,可以使财务部门专门从事预算、核算、分析、决策、跟踪分析等财务专业性强的工作。只有加强了制度建设,才能改善高校财务运行现状。
3.加强全员内控意识
高校首先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会计机构,科学配备会计人员,坚决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高校定期安排财务人员出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与时俱进和统揽全局的能力,不断提升财会专业素养,熟练掌握国家财税法规,及时掌控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高校除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培训学习外,财会人员也应加强自学能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其次,高校高层和中层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财务工作,高校各级领导要主动了解财经法规和财务内控制度。再则,高校应定期向全体员工尤其承担科研项目和教研任务的员工宣传最新的财务法律法规和宣讲违反财务纪律而触犯刑法的案例,以增强全体职工的财经纪律和财务内控意识。
(二)完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1.严格执行项目借贷制度
高校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面临财务风险和债务压力。规避财务风险和缓解债务压力,首先要合理控制扩张的速度,其次要分析高校所有工程实施所需资金以及资金来源渠道和偿还方式及能力,还要严格执行一套有关贷款立项、使用、控制和评价的制度。对于举债项目事先要充分论证其可行性,进行严格评审,严格控制负债规模,对贷款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避免因后期难以偿还贷款而导致学校资金运转不畅、项目停滞,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在使用贷款资金的过程中,要确保专款专用,绝不能挪作他用,及时跟踪检查和定期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资金的浪费,并正确评价资金的使用效果。
2.完善风险监控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评价高校举债项目的风险,除了通常建立的严格控制负责规模、清晰偿还能力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外,从政府层面,也应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从银行层面,应该建立高校借贷信用评价机制。从高校自身层面,也应建立决策评价机制,严格执行追责制度。
3.建立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利用报栏、橱窗以及办公信息化等宣传场所,高校应定期向全体员工公布财务年度预算、决算以及实际收入与支出等信息,尤其大额资金使用、重大事项应及时公开,让全体员工知晓并参与管理,真正起到高校全员参与监督的作用。
(三)强化高校财务审计监督职能
1.调整高校审计、监察部门的组织结构
高校的审计、监察部门应该实行垂直领导,高校董事会下的审计、监察委员会分别归属省教育厅审计部门、省教育厅监察部门领导,高校审计、监察委员会负责人实行委派制、流动制。其职责是代表上一级组织对高校的财务进行审计和监督。
2.加大高校外部督查力度
审计师事务所是高校以外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审计机构,通常由具有独立的财产权益、独立的人员和独立进行财务活动且具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组成。审计师事务所等高校外部审计机构主要由上级财政部门负责聘请,代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定期来校开展财务审计等活动,目的是增强外部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高校外部形成有效的监督力量,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和审查意见,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3.完善财务活动的审计监控过程
改革高校财务内控偏向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并重控制。事前控制首先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保障财务活动有效开展;各机构工作人员的选任应与其职位要求相匹配,完善员工的进修、考核以及职务晋升机制,做到事前信息公开、透明,进行业务活动预算经费审计。事中控制就是要对高校业务活动中发生的经费进行审核确认,对会计信息和有价凭证等进行审查,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事后控制就是对高校业务活动、会计信息的核算进行检查评估而实行的事后监督。
4.建立强有力的问责制度
高校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案件时有发生,就是因为高校各级领导在财务工作中的一岗双责履行不够,的情况一直存在,出了事对领导的追责往往流于形式,很少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为规范高校财务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减少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高校就必须执行问责制度。
三、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财务内控环境欠好、财务风险不易控制等现状,提出党委领导下高校财务董事会制的行政决策治理结构,高校借贷由政府、银行、高校三方把关,共同防范借贷风险的评价机制,审计部门由校长直接领导、外部审计机构参与、教代会监督下的高校财务运行内外部监控机制。这样促使高校财务安全、高校运行,为高校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韩东.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11):22-24.
[2]耿娜.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10.
[3]杨磊.我国公立高校财务治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科技大学,2010.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审计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实现内部审计全面转型是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作为内部审计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效益审计与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转变,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笔者拟根据自身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探讨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渐进性及关键因素。
一、外力推动与自身谋求发展促使高校内部审计必然转型
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既符合我国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潮流,同时也是内部审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求所致。
1 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潮流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国际内部审计近年来快速发展,国际内部审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要比我国先进。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致力于对内部审计定义、准则框架的研究和推广,其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约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研究和推广,使现代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风险和控制中如何改善管理、增加价值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热点。2002年萨班斯法案中,把内部审计提升到公司治理基石的高度,其职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数理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实现了内部审计的实时在线工作。
近年来我国内部审计的国际联系、交往日益紧密,国际先进的审计理念与方法技术不断被引入我国,而国际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制度在中国的推行,使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及其教育培训经历着国际化的冲击,促使我们不断思索改进与转型。
2 行业协会及教育系统的推动。随着审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审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为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至2010年工作规划》的安排,内审协会将把逐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作为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内审协会近年来通过组织研讨风险导向审计、改善组织治理等前沿课题,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加强内部审计培训工作,扩大内部审计职业化教育培训的影响;《高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颁布,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这有助于提高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更加明确高校内部审计的性质,从而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加快推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转型进度。
3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内部审计转型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资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渠道也不断拓宽,办学资金多元化,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多样。教育部要求将教育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难度逐步加大。高校审计工作必须走出传统审计的老路,积极探索内部审计转型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管理和效益审计转变,从促进防范高校风险到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管控功能与服务功能。
4 高校内审人员自身谋求发展的需求。高校本身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理论研究的发源地。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包括:一是具备一定的审计理论功底和研究水平,爱好和擅长审计课题研究;二是善于学习,对前沿的、国际的先进理念极为敏感;三是积极把理论应用于审计实践;四是致力于对先进审计理念、准则与指南及审计实践案例的推广与交流。
作为服务于高校发展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如果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领域,将逐渐失去存在的必要。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主观上有提高审计影响、发挥审计作用,使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意愿,因而愿意改革传统的审计模式,准确定位,及时转型。
二、高校内部审计多层次并存的特点决定其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内部审计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审计观念、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审计手段和审计方式等方面的转变。目前各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差异很大,多层次并存,这就决定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能一刀切,而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 高校内部审计多层次并存。我国高校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分,内部审计所处的审计环境也有所不同,各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差异较大。总体来看,高校内审从审计模式上处于账项基础审计与控制基础审计及风险导向审计并存;在审计目标上,以查错纠弊为主与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并存;在审计职能上,既有单纯的监督,也有监督与服务并重;在审计内容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与经营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及信息系统审计并存;在审计方式上,既有事后监督为主,也有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在审计手段上,手工操作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审计并存;在审计技术上,简单查账技术与大量运用科学的数理统计技术并存;在机构设置上,既有独立设置内审部门,也有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在人员配备上,既有一人审计处也有多人审计处,且人员素质差别大;在审计作用发挥上,既有主动立项寻求更大突破的积极能动作用,也有被动从属配合的消极作用。这种内部审计多层次并存的特点决定了转型的内涵多元化。
2 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加之上述内部审计多层次并存的现状,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是搞一刀切,简单设定一个年限就能转型成功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对高校内审转型的观念转变不能一蹴而就,有的高校对内审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对转型的需求并不迫切;其次,现有内审人员素质不能即刻提高,传统审计下的惯性使然,审计人员从学习新理念和新知识,到实践应用并根植于日常工作中,再到确实发挥作用需要一个周期,即使是引进人才,在现有人力资源市场中能满足拥有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双重要求的人才却严重匮乏;再次,一些审计设备软件的购置、应用需要报批程序和熟练过程,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应有的作用;最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也需要领导重视和其他部门的转变和配合(如提升内审地位、建立健全内控、重视风险),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
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是对传统做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在常规审计工作中逐步利用先进技术并把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审计渗透、融入日常工作中,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渐进式的转变过程,每一个层面的变化,都属于转型的一个方面,而只有当最终达到“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并重”,才能算全面转型成功。
三、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关键因素
就如何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王道成会长曾提出,应该把握“六个转变”和“三个特点”。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推进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上,还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内部审计转型与领导大力支持及各部门积极配合密不可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不是其自身有要求、有改进就能转型成功,达到转型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内部审计转型意味着内部审计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参与决策和重要管理环节,拓宽审计范围,增加人员规模及经费需求等。高校领导在审计转型工作中应该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订规划,保证转型工作顺利进行;重大决策会议要求内审列席并发表意见;关心转型工作的进展;注重内控与风险管理;加强内审部门综合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关键审计结果公开落实,为审计转型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是审计成果的获得也是建立在各部门相应的支持和配合上。现代内部审计的核心理念是为组织增值服务,内审不是站在其他部门的对立面挑毛病、找缺点,而是通过提供评价与咨询活动促进各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风险意识,从而促进学校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2 扩大内部审计转型成果应用的宣传与推广。要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整体转型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一是高校内部审计自身通过尝试转型,积累并总结经验,不断扩大转型后审计成果的应用;二是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转型的典型经验进行大力宣传,实现经验共享,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三是行业协会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总结在转型过程中做出成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尤其是在开展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方面,或者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审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好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和交流,形成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深化转型的力度。
3 通过内外部评估来评定内部审计转型的落实情况。高校内部审计如何落实转型工作、确定已经转型的程度以及改进措施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考核与评价,来促进转型工作的深入。一是高校内审定期开展自我评估,查找不足,强化改进措施,推进审计转型工作不断深入;二是各高校之间应进行同业互查,互相帮助,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探索在转型与发展上有成效的方式与方法;三是行业协会通过设定实用可行的评估指标,定期开展对高校内审的检查与指导,树立转型成功的典型予以奖励,对转型不到位的审计部门进行激励并提供一定的专业指导。
篇6
(一)科研经费作为考核教师和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
为了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科研的积极性,高校纷纷出台各种激励政策,如岗位津贴、绩效津贴和科技奖励等,这些津贴和奖励的发放和职称评审都是以科研业绩考核为标准。由于高校科研考核评价存在科研成果与利益挂钩,教师如能多,多申请科研项目,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和职称的晋升。导致科研人员过分追求科研数量,勿略了科研质量。科研人员想尽办法多拉项目,甚至出现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等腐败问题,严重损坏了学术风气,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的趋向日益严重。
(二)对科研经费使用的认识模糊
有些人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自已争取来的,用的不是学校的钱,经费的如何开支和学校无关,财务部门也不应监管。在经费使用上基本是由项目负责人决定,财务部门应按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进行核算。造成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使用权力过大,经常会出现科研经费支出的随意性。有些课研经费大部分被用作管理费用、人员经费、招待费,个人的家庭电话费、交通费、学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开支只占小部分。
(三)科研经费核算和审计不到位
科研经费使用上无计划,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往往造成经费使用中的种种违规问题出现。近年来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财务人员不参与项目研究的过程,财务人员只进行科研经费的核算对是否已结题不清楚,造成已结题的项目经费在学校的财务账面上却没有结清。其次高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不够,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只是在科研项目结题后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签的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四)科研经费沦为新的高发腐败现象
科研经费在支配上出现违规现象主要有通过拉关系走后门送礼争取科研经费,通过不正当手法将课题经费变成了个人收入,虚开发票套取科研经费,与科研采购人员和财务人员相互勾结腐败等现象。浙江省近几年高校出现了科研经费违法犯罪的案件,3年来各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共查处案件95件,党政纪处分108人,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二、高校科研经费问题产生原因
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职称评审和津贴的发放,都是以教师论文的数量及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这样往往容易造成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论文数量在上升,可是质量整体处于下降,教师没有静下心来搞创作搞科研,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时有发生,目的就是只为了职称评审和。
科研主管部门主管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如何分配科研主管部门具有决定权,科研单位为了取得更多资金,到处跑关系送礼,更有甚者虚设课题骗取资金,有些科研管主管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由科研单位申报课题取得科研经费,而后将发票在申报科研单位报销票据,这就是权权交易的典型。
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科研经费的管理主要是学校科研处与财务处两个部门,科研处往往注重于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是否合乎财务管理制度认为应由财务部门掌握,而财务部门也会认为科研经费是他们争取来的在执行财务制度时相对于学校经费的管理要相对宽松一些,再加上课题负责人缺少财务管理意识使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科研管理制度健全性不够,经费预算真实性有限。由于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普遍认为科研经费是教师自已争取来的不是学校资金,学校不应按学校的财务制度管理,而造成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有效监管。科研人员对经费预算申报的随意性很大,随意编报经费预算,报销时往往实际和预算不符,核算时无法根据科研编制的预算对科研经费支出进行有效的审核,使得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不相符。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策
(一)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并不断予以完善。对科研经费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来规范。在制定科研经费制度的过程中细化实施细则,明确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口径,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约束监督机制
篇7
会计与审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中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二是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二是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我院2009年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 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 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模式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以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为主要学科的财经类本科教学型院校,财经类专业主要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四个专业。审计学专业于2013年开设,起步较晚,处于发展初期,其培养目标定位不很清晰,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明确。本文针对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审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四方面入手,来完善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审计人才。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向,课程的设置、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都要以培养目标为前提,所以审计专业建设首先要解决培养目标问题。
国内高校一般划分为985、211院校、一本重点院校、二本普通院校、三本民办院校、高职高专。985、211院校、一本重点院校属于研究型大学,注重理论研究,为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创新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二本、三本院校属于教学型大学,主要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就业一般定位在中等层次;高职高专学校则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业层次相对较低。这三个层次的大学差异化核心定位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中的低层、中层、高层是指就业层次的低、中、高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属于三本民办院校,其核心定位为考证、实践、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中层就业领域,这也就决定了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应该选择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审计学专业也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二、课程设置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课程支撑着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最终是以课程为依托实现的(曾晓虹、刘海燕,2009),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并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审计学课程设置一直处在不断的摸索和调整中,目前课程设置还存在研究对象不明确、课程边界模糊、课程之间缺乏逻辑关系等问题,在经过大量的调研和阅读了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将审计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个层级,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页表1所示。
(一)审计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思考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按审计主体不同开设了审计学、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课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划分容易造成研究对象不明确,课程边界模糊不清,造成知识的重叠。通过调研并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最能体现审计学核心理论的专业主干课应包括审计学原理、审计技术与方法、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四门课程(曾晓虹、刘海燕,2009)。审计学原理主要介绍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审计职业环境、审计流程的完整理论,并涉及到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审计技术与方法主要介绍了审计过程中用到的技术与方法,这两门课程是审计专业课程的基础。财务审计在审计学原理的基础上,阐述财务报表审计的技术方法和审计流程,包括审计中的五个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审计,以及审计调整和审计报告的撰写;绩效审计在介绍绩效审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企业管理审计、经营性项目审计和政府绩效审计等多角度予以论述。这四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一方面涵盖面较广,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课程的界限,比较科学合理,应予采纳。
(二)审计学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课程设置要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发展逻辑,循序渐进,并协调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会莉,2011)。审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逻辑顺序、课时数参考表1,审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学好专业基础课,打好基础,这些课程基本上都安排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即第一、二、三学期;其次重点抓专业主干课程,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五、六学期。除了要学好审计学原理、审计技术与方法、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这四门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外,还要学好会计基础,审计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等知识基础上的,想要做好审计必须先会会计,并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审计专业的学生既会会计也会审计,就业面更广;最后还要兼顾到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做到“宽口径,厚基础”,保证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完整,在就业时才能灵活适应社会需求。
(三)加大实验课程权重
为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由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以及实训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王全在,2014)。审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在课程设置时要突出课程实验。如表1所示,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针对会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配套有基础会计实训、审计基础模拟实训,针对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审计、成本会计等课程都设置了课程实验。在“互联网+”背景下,带来了传统行业的变革,学生必须要转变思维,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设备和软件,为此,实验课显得更为重要。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审计学专业建设需要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作支撑。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隶属于管理系,管理系专职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占比为33%,副高职称占比4.8%,正高占比为9.5%,目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专职教师职称梯度不合理,缺少副高、正高职称;二是教师缺乏审计学专业背景;三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一)构建职称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由于建校较晚,青年教师居多,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但是缺乏科研意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没有精力搞科研,另外学校科研奖励对教师的驱动力不足。建议学院下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大科研奖励,避免给专职教师分派过多杂事,使其专心投入科研,通过科研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加副高、正高职称人数,同时考虑在招聘时引进副高、正高职称的专职教师或者聘请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里,如此形成一个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招聘审计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教师目前都是从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中抽调出来培养的,大多不具备审计专业背景,教师的转型发展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在此建议学院在招聘时尽可能地招聘一些审计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三)打造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审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审计学教师应该走出去,到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践(翟华云、周运兰、李杨等),还可以适时地聘请审计实务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企业人士到学校定期给教师进行专题讲座(邹照菊,2008),或者给学生进行培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同步进行,建议学院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保证审计专业教师外出实习的机会,并给予足够的时间保证,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实践经历,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四、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审计学专业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 ”。
(一)以知识为基础
“厚基础”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源泉,发展有后劲的保证。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要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学以致用。一方面教师要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可以尝试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兴趣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与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联手举办“会长奖学金”选拔考试,组织“用友杯”财会知识大赛、“子遥杯”商业精英挑战赛、财务知识技能竞赛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能力为重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实验课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外,还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企合作项目,通过校外实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保证将校企合作真正做到实处,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做好规划。让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一种途径,为此学校要做好规划工作。建议针对审计专业学生实行“四年一贯制指导”,即从大一的社会实践到大四的实习报告、毕业论文都由同一名导师指导,从大一入学就做好四年的实践规划。
2.稳定平台。由学院牵头,与多家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企联合协议,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实践平台,如此,企业直接在学校培养自己所需人才,减少了招聘、上岗培训的成本,学校也能为社会直接输送适合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实现双赢的局面。
3.教师指导。由于实习学生较多,盲目地去参加实习,不仅不能取得实习效果,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负担,为了保证实习能有序进行,建议把实习学生分组,每个分组配备一名审计教师,由专业教师指导,能较好地将书本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而且实践过程会较为规范、有序。
4.学生实习。要求每个审计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实习,为了防止学生敷衍了事,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撰写实习报告,而且实习期间教师要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学生打分。
(三)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多方位、多途径打通就业渠道。
1.做好职业规划。对审计学专业学生在大一时就进行职业规划,在选修课中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让其明确自身的就业规划。
2.与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自2013年以来我校与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联手举办“会长奖学金”选拔考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成绩优秀者会被推荐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表现优秀者毕业后直接与实习事务所签订就业合同。
3.安排学生实习。大四只安排上学期的课程,下学期就让学生出去实习,让学生在毕业前先到校企合作单位或其他单位提前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者直接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4.举办大型招聘会。每到毕业季,学校会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河南省内周边企事业单位到校内招聘。为使学生顺利应聘,在招聘会之前对学生进行模拟招聘会训练,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通过对比不同类型高校的核心定位,确定了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应选择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对高校进行调研和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发展规律、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制定出审计学专业的课程计划;第三,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来保证目标的实现;最后确立了“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限于篇幅,没有对课程设置中的各个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论证。审计学专业虽然起步较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任何一个专业从新建到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相信审计学专业依托于成熟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经过以上四步规划一定会日臻完善。X
参考文献:
[1]杜承铭.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6,(32).
[2]梁慧媛.审计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2,(01):117-118.
[3]马春静.应用型本科非审计专业审计学课堂教学设计[J].商业会计,2011,(15).
[4]林伟,陈菊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增刊.
篇9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二是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 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我院2009年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 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 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强,但是高校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却不甚理想。从近几年的审计、检查情况来看,也有少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了健全,或对已有的制度来严格执行,致使学校在科研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鉴于此,笔者拟对目前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单的透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对加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有所帮助。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较多弊端
绝大多数的高校为了调动教工科研积极性,在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时尽量宽松一点,特别是很多高校存在“重视纵向,忽视横向”的管理误区,在经费到位后只是提取少量管理费以后,其他都有科研人员自行支配。由于不同种类的科研项目,其经费管理和使用要求不尽相同,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再因为财务人员对不同的项目管理有不同的解读和认识,导致科研项目报账经验化、感觉化。甚至财务管理部门只是机械地按照科研制度规定的经费比例履行相应的报销手续。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不够,规范程度较低,已不足以支撑当前涉及领域不断增多、经费来源越来越广的高校科研发展。高校传统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被暴露出来。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经费管理放松
当前高校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预算编制依据并不能完全有效体现出科研活动的全部成本,正因如此,在实际的高校科研过程中,预算对科研成本的控制效力较低,科研工作人员缺少预算编制知识,对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了解甚少,对项目支出内容,开支标准不熟悉,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预算执行意识匮乏。此外,大多数高校仅是对科研经费做了预算,但是预算的合理性和使用情况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管理,科研经费预算徒有其表,或者出现预算和决算两张皮现象,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三)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资源浪费
高校科研资产是由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组成的,前者包括用科研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和由科研而产生的固定资产,后者则是至在科研过程中的专利、著作、论文等无形资产。然而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高校日常的科研管理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存在严重的流失现象,且使用效率不高,特别是通过不同经费来源重复购置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都归个人使用,学校难以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后者保护力度不够,侵权事件屡有发生。与此同时大批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变相造成了科研经费和资源的浪费。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经费使用不明
科研经费监督效力低下是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对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作立项跟踪和财务审计,经费的具体去向存在模糊点,且由于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明显处于放松状态,科研经费开支过于随性。大部分科研人员的主要支出为差旅费,邮寄费,通讯费,餐费,更甚者出现科研人员问财务人员可以报销什么票据。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将高校内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组以及内部监督部门的职责做明确的阐述,使得各部门都能够清楚的知晓和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目的,加强对各部分资源和力量的协调力度,提升各部门的协同能力,完善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系统,从微观的角度对高校科研工作进行细致的分解,将科研计划生成、经费管理、科研立项、科研奖励、科研成果管理与转化、科研平台、学术交流、科研档案管理等众多环节均纳入高校科研管理的范围内,并进行全程的监控。另外加强和重视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必须要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强化制度对人员对事务的约束性。同时为了确保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高校还要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进行大力的宣称,强调治学的严谨性和诚实性,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督促加强自身修养并强化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使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有重新的认识,让其能够严格遵循相关的经费使用制度合理、合规、合法的使用经费,从而有效的提高科研成果的综合效益与科研水平。
(二)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机制是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监督效力低下,监督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笔者建议高校加大科研经费的审计力度,健全科研经费监督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对科研经费的监督效力,建立专门的审计部门、纪委监察部门和学术研究部门,扩大受监督范围,积极接受社会工作和舆论的监督,确保科研经费使用合理性、合法性,并依此推动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是不但要进行财务审计还要进行效益审计,以保证经费使用效率,再有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切实发挥其监督效用,对科研成本进行严格的监控,对违规违纪行为予以严厉的大力和处罚。
在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其监督的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决定科研经费监管的效力的核心因素。科研经费的监管不仅有助于审计、监察部门监管作用的切实发挥,还有利益激发学校内部人员、竞争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为举报激励机制的实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且通过此种方法也有助于降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的成本,促进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经费,为高校内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研经费预算科学性的影响。就科研项目申报人而言,在编制项目预算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上的要求,并对科研项目的目标做充分的考量,从而保证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高校财务部门而言,则应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使用情况和科研项目进度的监督力度,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去。强化科研人员的预算执行意识,要求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预算支出经费,并将经费的来去途径和目的做详细的记录,不得将科研经费挪用做其他费用,也不得挤占其他方面的经费。再有,为了确保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高校应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使用制度或条例,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首先高校应将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与现阶段的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项目负责人的法律意识,要求其在不违背法律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
最后,高校方面还应当加强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在现实中不少高校仅是对科研经费预算做了事前和事中管理,但是事后管理还处于留白状态。对此笔者建议高校完善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制度,根据经费来源对经费做相关的处理,如果是上级单位拨款有明确规定的则按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则根据高校本身制定的校内项目经费结项余额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对经费的用途做明确的表述。另外学校方面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有关项目的结项或者验收信息。结项期间,项目负责人需要配合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的项目结账流程,办理相关的手续。另外学校方面有权对逾期无故不办理结账手续的(下转第52页上接第58页)项目采取一定的处理。
(四)启动高校科研经费问责机制
绩效评价制度和问责制度的缺失是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处于低效状态的主要原因。由于经费使用的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对科研效果的考察和评价机制不完整,导致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存在较大的漏洞,科研经费福利化现象严重,“人情项目”、“泡沫项目”、“科研能手”等不良现象不在少数。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有必要启动科研项目“问效问责制度”,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明确项目的责任主体,并对其进行跟踪考核,以维护科学研究的严肃性。以下笔者就问责机制做出简要的探析。就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失范现象而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校科研经费问责机制的缺失,“踢皮球”现象严重。比如“汉芯事件”,该事件的产生其中不乏专家的贡献,然而在事件败露后,处理结果让人颇为无奈,有关部门在采访中表示:“确实没有相关责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透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由于问责机制的缺失,异化了科研经费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使得科研成为有关人员人际经营的幌子。放纵不管的话必将损伤国家的利益。因此有关部门必须紧抓科研质量关,建立科研效率评价体系,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和权限,杜绝责任推诿现象,落实科研经费的监督效果。
(五)提高高校科研资产管理效率
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高校不仅要对科研合同中的固定资产使用做明确的规定,还要对设备和相关材料的采购、验收行为做明确的规定,按规定对由于结项、人员调动、资产折旧、清理而引起的资产信息变更做明确的登记,且为了谨防固定资产流失,还要安排人员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在无形资产方面,立法部门需要尽快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护无形资产提供法律上的支持;高校方面应提高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视程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于教师考评相挂钩;同时高校应建立内部问责和监督审计制度,对科研成效进行科学地评估,避免资产减值;最后强化科研人员的无形资产保护意识,完善无形资产认证和鉴定信息,通过财务管理和法律武器来保护科研无形资产免受侵权。
篇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一、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
(一)培养目标
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服务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适应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需要。依托高校本地及周边区域相关企业,围绕投资融资、工程项目审计,培养掌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熟悉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具有知识面广、技能扎实、应用性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财务管理专业岗位群
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和历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历程一般经历基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其岗位群分别是初级岗位群、中级岗位群和高级岗位群,每类岗位群的岗位如表(1)所示。
(三)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及要素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岗位群可知其专业核心能力包括财务核算能力、财务预算能力、投资融资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理财规划能力和财务审计能力。每种能力进一步细化为相应的能力要素。如表(2)所示。
(四)财务管理专业相应知识结构
相应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前沿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内容: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基础会计知识、经济法知识、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税收法律制度知识、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企业文化知识、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应用统计学知识。专业知识内容:财务核算知识、财务预算知识、投资融资知识、财务控制知识、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理财规划知识、资产评估知识、财务审计知识。法律知识内容:国际、国家、行业、企业财务方针、财务政策、财务准则、财务法规、财务惯例等知识。前沿知识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所属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五)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需要相对应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做支撑,因此,其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应做以下设置。如表(3)所示。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财务管理软件应用实训、会计信息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证券投资模拟实训、项目评估实训、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二、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特征
(一)培养人才区域定位不同
理论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一种通用人才,没有特定的地域性和针对性。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针对高校当地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岗位群和行业特点来培养的,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容易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培养人才工作岗位定位不同
按照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规律看,一项生产技术的产生是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过程,需要人们去从感官中寻找规律、再变成科学技术、最后转化生产应用的过程。理论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是负责前一阶段,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是后两个阶段。理论型大学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主要是负责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准则的制定、制度的设计。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是后两个阶段,即准则和制度的落实、执行。注重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效益的提升。所以,往往更有实用性。
(三)知识结构不同
理论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理论知识讲究系统性、专业性和前沿性。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强调专精实用。理论知识讲究“实用”“ 够用”。
(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同
理论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按照学科设计制定,主要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注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按照“岗位群或行业—专业核心能力—知识结构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及实践教学环节”制定。
参考文献
篇12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体系模式的现状
当前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课程与实践脱节,简单照搬一本高校的课程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课程所覆盖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脱节,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由于缺乏高仿真训练而导致就业后无法立即开展业务工作,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关于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李丽君,姚雨晴(2013)认为存在理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授课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秦海敏(2011)认为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等问题;关于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邓孙棠(2013)提出构建一个与"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相应的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胡琼(2013)提出多角度构建"多元化"的理实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李传宪(2013)提出CPA考试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融合,蓝文永、许蔚君、孟凡芳、罗小明(2011)等学者提出了能力导向(本位)的课程建设体系等等。学者们提出了课程建设方案的多重理论,但是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岗证课赛”的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岗课融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知识点安排所学课程,所学内容普遍使用性强,岗位针对性不足的现状。根据学生就业时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本校学生就业方向,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务会计实务、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针对出纳员岗位设置出纳实务;针对成本核算岗设置成本管理实务等课程;针对纳税申报岗设置税收实务、税务会计等课程;针对企业理财岗设置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等课程;针对财务审计岗设置审计实务等课程,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岗位群实操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各岗位职责有初步的认识。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证课融合”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级别和职称的提高也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取相应的证书,此外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相关的专业工作,也要求有不同的资格证书。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分为国内考证和国外考证两大板块,归纳起来国内考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造价师、造价工程师、价格鉴证师、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等,国外考证包括英国特许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美国管理会计师、英国国际会计师、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等。学生为了能顺利地获取就业相关的证书,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尽量包括各类别、各层次的资格、职称考试所涉及的内容,由易到难、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课,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配合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考试的时间,从而有效助考。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国际合作班开展课程相关课程建设,帮助学生考取国外的资格证书,以便学生在毕业时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就业平台。
(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赛课融合”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竞赛,使课堂自然延伸到课外,通过竞赛集中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让学生能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的综合素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利用课堂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把“赛”作为“课”的有效补充,通过“赛”提高“课”的实际效果,进而提升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课外竞赛主要有珠算大赛、点钞大赛、综合计算技术技能竞赛、会计操作实务大赛、会计分录大赛、会计百题知识竞赛、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会计技能比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挑战杯”竞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进行引导。
三、“岗证赛课”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岗”能够体现企业单位的真实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需要企业的参与,最好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建立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以实际工作岗位和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同时通过设立校企合作平台,也有利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多项社会培训和专题讲座、组队参加各种会计知识技能大赛、合作等项目的开展,既能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又能提升教师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企业员工形成创新意识,实现多赢。
(二)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工作过程
在“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入企业调研,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拆分为具体任务,明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以便确定课程设计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图
(三)将职业证书、竞赛获奖计入学分,实现课证赛相融合
学生为了取得珠算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现行学分制下,将证书量化计入学分,实现与相关专业课的学分互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取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会计岗位技能鉴定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及拓展取得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信息化工程师证书,可作为额外的加分,代替选修课程学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奖励的,可按照奖励类别、奖励级别计入相应的学分,或者作为相关课程考试成绩的加分项目,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竞赛活动的兴趣。
(四)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
鉴于校外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岗实践机会有限的现实条件,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需投资引入先进的模拟实训平台,模拟企业内外部职业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混岗、轮岗实训,将事将实践教学贯彻到系列专业课程中,延生到定岗实训阶段,为学生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当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上,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功底不足,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流于形式。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根据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特点,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毕业论文选题和行文应结合校外顶岗实训的实践撰写,改变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发现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采用实践报告,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13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科研经费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
“课题制”管理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导致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那就是课题经费往往被课题主持人视为己有,任意支配。在这种情况下,课题主持人成了课题组的“老板”,劳务费、鉴定费、交通费、资料费、设备购置费和会议费等等,都是“老板”说了算,因此也出现了很多违反财经纪律的经费支出,有的则将已经进入学校的科研经费以合作研究、子项目、技术测试、会议经费和资助出版等方式转移到校外,造成事实上的“洗钱”;有的却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如大量的复印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笼统模糊的“办公用品”费等;真正用于科研的经费比重较少,有些项目经费中用于科研的费用竟不足10%。
2、科研资产疏于管理流失比较严重。
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名义上存在着科研处、院所、财务处等齐抓共管,实际上共管缺位。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调整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更有甚者,某些固定资产被化整为零,将国有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发票。造成学校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对专利权、商标权、软件等,学校管理的意识、措施非常薄弱,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3、科研经费预算无法执行,影响科研项目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核算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对课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课题预算评估评审制度,课题经费预算一旦审批通过,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做调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批复的预算无法执行,申请调整预算,如果缺乏充足的理由,未获批准,课题负责人必然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按批复的预算执行,将超预算的经费调整到其他课题支付或者自己垫支;要么违反有关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随意变更预算,使得决算与预算差异较大,影响科研项目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松散
各高校为了鼓励教职工的积极性,在科研经费特别是横向课题的管理上都比较宽松,没有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特别是没有完善的支出范围与支出标准规定,对不同来源的经费没有制定不同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经费审批权限及其审批程序。
(二)对科研经费性质界定不明晰,混淆公私财产
“科研经费不是科研人员可以任意处置的私有财产”看似如此简单的一个命题,在日常科研经费管理中却被错误地理解,进而影响科研经费的管理。一些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我的私有财产,我的项目我说了算,而不必接受国家法规和学校财务制度的约束。
(三)对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难以进行准确的科研项目核算
由于科研经费预算是由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编制,大多数课题负责人缺乏财务预算编制的知识,科研经费预算普遍存在预算编制依据不足、编制方法不统一、指标论证不充分等问题。具体而言,有些项目预算是在项目申报时估算出来的,甚至是拍脑袋拍出来的造成编制的项目预算不全面,不完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批复的预算无法执行,预算失去了约束力。
三、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索性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正确认识
高校财务部门应和审计监督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在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下,积极主动地在科研人员中大力宣传《会计法》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财经法规,端正高校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正确认识。高校科研经费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从其来源与性质上看,纵向科研资金是财政性拨款,属于国家预算资金,是无偿使用的国家资金;而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协作等服务性项目而获得的,具有社会投资性质,是企事业单位向高校的一种投资,需高校以劳务或成果偿付,两种科研经费的性质不同,但无论是纵向国家资金还是横向社会投资,都是学校收入,而不是科研人员的私有财产,均应全部纳入高校的统一管理中,即使实行“课题组负责制”也不能“我的项目我说了算”,而必须接受国家法规和学校财务制度的约束,集中核算,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挪作他用,更不能支付其他费用。学校科研人员,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唯其如此,才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二)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整体水平
1、制定完善的支出范围及支出标准制度,实现支出核算合理化。
各高校要根据有关法规和财务制度,完善支出范围与支出标准规定,特别要对不同来源的经费制定不同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经费审批权限及其审批程序,并严格执行,与项目研究无关的支出坚决不予报销,国家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严禁在科研经费中列支。
对科研项目前期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分析和预测,加强科研项目中期管理,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信息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和分析,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使其能及时调整支出方向,保证经费合理使用。
2、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确保科学编制预算
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预算的可执行度,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体系和约束机制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应坚持与科研目标相关、遵纪守法和实事求是原则。将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新颖性和创新性,与可行性、实用性和在有限条件下达成目标的可能性相结合。经费预算必须以科研项目申报书或计划书中确定的研究任务为依据。经费预算表与项目申报书中的关键信息必须严格一致,不能进行随意调整、修改和删除。财务人员的尽早介入对科研人员来说,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编制科学的预算;对财务人员来说,有利于掌握科研项目的有关情况,便于及时提供财会服务及进行财会监督检查。
3、制定高校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减少和避免科研固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要加强科研经费中设备购置的监督和管理,应对科研资产采取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有偿调配和使用。重视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的入账管理,有关部门要及时出台无形资产核算管理办法,以便高校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规范的管理。定期对科研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凡是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不能当做课题组或课题负责人的私有财产,结题后应上交单位保管。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应按上级有关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经批准后才能处置。
(三)积极开展结题审计,确保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对科研项目结题审计是监督课题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有力措施。通过结题审计,可以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具体而言,项目结题验收前要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并将审计结论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是一项贯穿科研经费全过程的工作。其包括:项目负责人执行预算情况、经费会计核算情况、设备购置和管理情况、经费决算和财务验收制度执行情况。其中要重点检查有无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挤占、挪用、转移、擅自转拨经费等问题;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是否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和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下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使用经费。
参考文献
1 李红宇,《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因素探析》,《财会通讯》 理财版 2008 年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