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会计服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服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服务论文

篇1

1.3关系管理能力服务交付能力是服务达成的最终体现(张慧颖,王江平《基于接包方视角的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会计外包服务过程中,客户与供应商在工作流程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不一致,客户出于自身商业信息的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会存在不利于第三方服务外包供应商介入的行为。另外,服务外包双方主体也可能存在语言及文化融合度等问题。这要求供应商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详细地了解客户心理偏好的变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由此可见,关系管理能力是影响服务交付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1.4市场开拓能力服务交付能力直接对应于服务的“生产与交付过程”,并且与市场开拓能力之间形成互动反馈关系。创新产出能力,通过创新不断在会计服务外包的实践活动领域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为会计服务外包商开拓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良好的企业声誉与市场开拓能力能够为外包商带来客户群。因此,市场开拓能力是服务外包供应商保证高质量交付成果的另一重要因素。

2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之交付能力提升

会计服务外包产业具有跨国、跨行业、分工细的特点,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足以满足会计服务外包行业的要求。而人力资源是服务外包行业的核心资本,同时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是符合外包企业需求的专业高端人才更是匮乏:在外语能力、专业技能和项目管理上能满足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不足,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5]。因此,突破人力资源短缺的瓶颈,为会计服务外包提供由“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端人才”三个层次构成的人才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提升会计服务外包交付能力的角度,构建关于高校会计服务外包人才的能力培养体系。

2.1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会计服务外包中,项目运作能力是保证高质量会计服务交付成果的基础。会计服务外包依赖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支持,这要求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云会计”的兴起,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IT技术要求。本文认为,高校可以充分结合会计服务外包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两个层次上培养服务外包方面的技术人才,具体可以通过订单班模式进行。第一层次,培养具备会计基本业务处理能力、IT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技术人才(如图2中①所示),以满足传统会计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考核选拔会计基本技能扎实的学生,加强其预测、税收筹划等策略化财务流程能力的培养(如图2中②所示),从而更好地满足会计服务外包业务内容不断拓展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

2.2管理人才的培养会计服务外包中的管理人才,要求在懂技术的基础上精通外语,并且善于管理。如图2所示,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同时满足模块A、模块B的能力要求。也就是说,管理人才在具有会计专业技能、IT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会计服务外包的职业素养,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语言沟通能力、文化融合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从而提高外包企业的关系管理能力,逐渐提升会计服务外包的交付能力。在会计服务外包中,接包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发包方在做发包决策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发包方的会计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包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1]。而目前会计行业依旧存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各项职业素养的培养中,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应该是排在首位的。服务外包是一种以服务为载体与顾客进行动态交互的体验式服务,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几乎同时发生。在会计服务外包的过程中,从业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文化融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服务外包全球化的驱动下,广东省会计服务外包的发包商主要是欧美日国家,因此,在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中,英语、日语等外语水平以及对欧美日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都是不容忽视的。

篇2

一、组织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会计中介服务业的组织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使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目的就是为了营造诚信约束、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执业质量。1993年我国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但中国现有的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有限责任制。有限的责任,巨大的收益,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违纪成本远远小于违纪收益。从经济学角度看,这进一步刺激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违纪行为,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诚信。在国外,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实行合伙制,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是负无限责任的,所以促使合伙人在执业过程中更注意保持独立性和职业谨慎,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提高执业水平,提高审计质量,从而更好地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诚信。

二、生存环境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中介组织应该公平竞争,其竞争的根本是服务质量和服务诚信。但我国由于中介机构多是伴随政府机构改革而分离出去、由各部门改制而成,在行政隶属、业务范围上与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由于这种较强的行政依附,使得中介服务机构在实际处理问题时难以保持中立立场,丧失诚信约束,背离了社会中介组织“诚信、客观、公正”执业的服务宗旨,无形中影响了中介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另外,大型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完全由企业领导决定。企业领导为了自己的业绩,以提高收费标准相拉拢,以项目的承接相要挟,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放弃原则、弄虚作假。反过来,由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放弃诚信。此外,中介服务机构有时也是迫于政府部门的压力放弃了诚信。比如说,政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局面稳定等方面,往往要求中介机构做假,而中介机构在执业情况检查、开业、停业等方面又要受当地财政机关的管理。纵观这些因素使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不能也不敢违抗当地政府,只能放弃诚信约束。三、人员素质

首先,在中介服务业的诚信建设中,企业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调查系统结果表明,96%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诚信问题与主要负责人的品行、操守、道德直接相关。国内外企业的成败经验也证明,凡是企业领导者遵纪守法,诚实经营,重视信誉,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风气就正,事业必定兴旺;相反,必然诚信缺失,人心涣散,直至企业倒闭。

其次,从业人员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同样影响诚信。我国大多数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内部从业人员学历相对较低,且未经过专业训练,缺乏诚信意识和应有的职业道德,以致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做出违规舞弊、低价竞争、虚假评估等不规范行为,严重损坏了中介服务行业形象。现如今,会计中介服务业的诚信问题已为全世界所关注,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相继都有惊人的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事件披露,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惨痛教训后,国内外相关的监管部门和会计公司都在寻求重拾诚信、提高执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法律规范

近年来,由于对中介服务业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行业自律,导致中介服务业逐渐丧失诚信约束,违规现象频频出现,缺乏对中介服务业违纪现象的有效惩罚和制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搅乱了中介市场的良好秩序,影响会计中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针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主要是行政处罚和对个别责任人的刑事处罚,处罚力度不大,不能有效震慑因丧失诚信造成的违规现象。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如果中介服务机构违规,则往往要被判处巨额的赔偿,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破产,所以诚信经营被西方企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违规现象,就要建立标准的诚信指标考核体系,对中介企业和人员的注册、登记、认证、资格获得等做出详细规定,制定服务标准体系和行业管理体制,使中介服务活动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政府管理部门与行业协会一道发挥行业管理与协调职能,加强中介服务业规范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诚信环境,针对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要制定专门的服务规则,并建立成果、质量的监督和检验机制。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经济交往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经营就是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建设和谐商业发展环境、促进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教育、自律、监管并重的诚信建设工作机制,推动中介服务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专业性和综合性。受国家对跨行业经营的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法律服务业务,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自身专业范围内。综合性与专业性并不矛盾,专业性指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针对自身专业方面的问题开展法律服务业务;但具体到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又要求注册会计师综合运用相关法律及方法。

专业性表现为:一是结合传统业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合法性进行评价。二是开展自己专业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或培训。三是结合专业理论和实践,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为企业设计合法的内部管理制度。综合性表现为:一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综合应用相关的法律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二是按整改方案并结合客户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整改。

2、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注册会计师资格取得,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具备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工作经验,这就是因为注册会计师业务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法律业务也如此。客户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服务业务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性表现为: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注册会计师传统业务的技术。二是要求其精通相关法律,并能熟练运用。可操作性表现为: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其工作人员容易操作。二是客户采纳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后,能很自如地进行整改和执行。

3、咨询性和服务性。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业务很多是咨询服务业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开展专门的法律咨询和服务业务。(2)客户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常常向会计师事务所咨询。(3)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经办业务时,常常出于为客户服务的目的而指出其违法行为。(4)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还能发展到为公共事业服务。如日本注册会计师担任各省、厅的审计委员会、地方公共团体的审计委员会等。我国政府应借鉴日本的经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立的社会组织,为国家的立法提出建议,在执法和司法中提供法律服务;政府可大胆利用注册会计师参与某些政府审计,如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及其他专项审计,或接受法律方面的咨询。

4、强制性和自愿性。强制性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如审计、评估等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并在报告中对其合法性发表意见。自愿性表现为:一是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专业组织,出于职业道德以及为与客户保持长期业务关系等原因,自愿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客户服务。二是客户在某些专项法律咨询业务中具有委托的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接受委托的自愿性。

5、效益性和社会性。效益性表现为: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专项法律服务委托时,要衡量其风险、业务量和效益。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一般业务时,额外进行的法律服务,要考虑时间性和效益性。社会性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为树立良好形象,常参与社会的一些法律援助活动,这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范围的界定和发展方向的定位

从广义上看,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分为综合法律服务和专项法律服务。从狭义上看,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就是专项法律服务。要界定清楚其法律服务业务的范围和发展方向定位,应处理好法律服务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并要认清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1、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是其咨询服务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是随着其咨询服务业务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五大国际会计公司看,其法律服务业务迅速增长是由其咨询服务业务带动的。如德勤会计公司1998财政年度业务收入90亿美元,其中,咨询收入达32.4亿美元。随着咨询业的发展,德勤也开始大举进军律师业。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业务包括:管理咨询服务、税务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法律业务咨询服务等。会计师事务所要发展法律服务业务,必须发展全面的咨询服务业务,这样才能培养出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知识的人才,并能获得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的实践信息。另一方面,开展法律服务业务也促使其咨询服务业务的发展。

2、发展法律服务业务应结合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定位。几乎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开展法律服务业务,但具体开展何种类型的法律服务业务应分析各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结构、资产规模等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小所只能开展一些日常小型法律服务业务或结合其他业务开展综合性的法律服务;大所聚集了各种类型人才,既可以开展小所进行的业务,也能开展诸如经济案件证据鉴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法律咨询服务,上市公司经营战略、改造战略等法律咨询服务,接受政府委托的一些大型法律服务活动等。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时小所也有知识全面的人才或聘请社会专业人士参与。

3、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法律服务业务应分阶段进行。从全国分析,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法律服务业务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应以高起点发展,并规划好各阶段的发展蓝图,实现高起点、分阶段发展。从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执业水平不高,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如资产、客户、内部管理、经验积累、市场前景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后,定位自己近期、中期、远期的法律服务范围和方向。

4、正确处理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从以上论述看到,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并最终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市场状况和前景。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其他业务时,应关注委托方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并为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积累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若对一个单位既提供法律服务,又开展其他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相互参照各种业务的信息,并相互映证。

5、正确认识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业务的关系。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看,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服务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别的。在多数国家都有行业竞争禁止的规定。国际律师协会已号召各国立法机构阻止会计公司向其所审计的公司提供其他服务;二者传统主业也是不同的。尽管很多国际会计公司已经与律师合作开展业务,但各自的业务还是径渭分明的。一些国际会计公司也通过其法律服务公司直接提供一些律师事务所执业范围内的法律业务,这些法律服务公司已具备了律师事务所的很多特征,或者就是独资或合资的律师事务所,其提供的这些法律服务已不是完全意义的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

当前二者法律服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律师事务所开展的一些主要业务,会计师事务所还不予获准经办,如律师事务所能直接参与法律诉讼程序,经办刑事、行政、民事等各领域的业务;而注册会计师只能提供其业务范围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尽管当前二者法律服务在很多方面还不能统一,但笔者认为:二者的法律服务是相互联系的,从长远看,二者在法律服务的很多领域将出现统一的趋势与更多的合作。合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会计师为律师事务所提供经济案件证据鉴定;律师派出精通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律师担任会计师事务所常年法律顾问;相互获取对方占有的客户资料;相互聘请对方工作人员参与自己的工作;签订协议,进行某些业务领域的长期合作;合资创办法律服务公司或律师事务所。笔者认为,二者均是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尽管二者所坚持的执业原则不尽相同,但只要两个行业的自律性管理、执业水平和国家法制高度发达时,可以选择执业水平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相互出资持股,但相互出资组建的事务所必须有一方绝对控股,并按控股方业务性质进行注册,只能按所注册业务性质和范围开展业务和纳入一个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律师协会)管理,否则将出现两个行业之间的混乱。从长期发展来看二者甚至可以共享客户资源和利润分成。

三、发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的对策

1、转换机制,改变观念。全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后,这对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提出挑战,要求有更大的发展,要不断开拓市场。从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情况看,法律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潜力巨大的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应以此为契机,勇于转换自身机制,抢占这方面更大的市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注册会计师就是审计,我们应放眼世界与未来,转变传统观念,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开拓业务。

篇4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国内现有研究很少系统地从管理创新角度对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管理学界的学术成果并没有解决会计服务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和矛盾。大量的基于会计学、经济学研究视角的文献也未能捕捉到前述问题和矛盾。开展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对于推进会计服务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国家和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创新的相关理论

(一)管理创新的内涵

管理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ay Stata(1989)。他首次提出了公司中的管理创新问题,并将管理创新与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相区别。Gopalashnan和Damanpour(1997)认为,管理创新是对组织结构、管理过程和人力资源的变革。Mol和Birkinshaw(2005)认为,管理创新是企业为了提升绩效而采用的新的管理实践。Birkinshaw、Hamel和Mol(2008)将管理创新界定为组织实行的一种新的实践、过程或者结构,而使得管理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并促进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芮明杰(1994)把管理创新定义为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赵登华(2001)把管理创新定义为包括技术创新以外的各种创新。史仕新(2002)认为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的质的飞跃。

(二)管理创新的方法

Kline和Rosenberg(1986)提出了创新过程理论,他关注的是渐进的、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动。Ray Stata(1989)指出管理创新像产品和流程创新一样,依赖新的技术。他把管理创新看作充分利用技术领先优势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得到FarrokhAlemi(1999)实证研究的支持。国内理论界对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方法等研究比较多。邹凤岭(1995)提出了“现代式”意识管理、“瞪羚式”组织管理、“破格式”人事管理、“开发式”技术管理、“危机式”生产管理、“式”营销管理、“风险式”投资管理、“松散式”跨国管理等管理创新方法。孙勇等(2002)从柔性管理、组织创新和物流管理三个方面讨论管理创新的方法。程胜林(2001)探讨了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即系统原则、价值原则、理性原则、动态原则、发挥优势原则。

(三)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国外学者主要将其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两类。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变量、企业区位、网络、知识/技术获取、政府及公共政策以及传统文化六个方面;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组织的一般特征、全球化战略、功能性资产和战略、组织结构、控制、管理者/团队、员工以及企业文化八个方面。其中,组织一般特征、组织结构、管理者/团队以及企业文化四个子维度学者研究得最多。Mol和Birkinshaw(2005)提出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变量包括企业规模、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其观念的先进性、员工的受教育程度、集权程度、企业市场范围、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竞争的激烈程度、差异化及标杆企业等。Birkinshaw、Hamel和Mol于2005年从制度视角、流行视角、文化视角和理性视角总结了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维度。

国内学者从内外部两个视角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拓展性研究。在外部环境对管理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方面,学者们重点关注了环境的动态性、外部创新源(网络)、客户需求三个因素的作用。在组织内部环境因素对管理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重点关注了组织一般特性、领导者、组织能力、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作用。

(四)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

Salavou、Loiukas、Baltas和Liouka(2003,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学习导向和创业导向是组织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zhou、Yim和Tse(2005)的研究表明,企业的市场导向促进了技术创新,却对市场创新起到了阻碍作用,同时技术导向拉动了技术创新的发生,但对企业的市场创新影响并不显著,创业导向同时对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有显著影响。

二、会计服务业的管理创新

(一)会计服务管理创新的相关理论

国外学者多从产业组织理论考察会计服务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Simunic,1980;GAO,2003),还有一些学者考察了会计服务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和方式(Weinstein,1977;Stimpson,2000)。韩晓梅等(2009)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驱动因素是客户的国际化扩张,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方式由控制程度较高的模式向控制程度较低的模式发展。邱学文等(2009)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途径是联合和兼并等规模化发展战略。谢美萍等(2007)研究了企业文化间的互动度、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会计服务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途径,建议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的作用来有效提升会计服务创新能力。魏江等(2008)通过对管理咨询企业创新过程的剖析,探讨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客户互动各个阶段互动强度和知识转移路径的变化,进而揭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过程中服务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机制。张文红等(2010)从制造业如何获取创新知识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中介服务的作用(包括会计服务)。

(二)美国会计服务企业的管理创新

美国作为会计服务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会计服务的外部环境将经历天翻地覆的改变。婴儿潮时期出生的10万多名注册会计师即将退休,领导职位的空缺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发展迅猛的科技将重新定义会计服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例如,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了商品化和自动化处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管理层级将明显减少;再如,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放弃按时计费方式,采用固定价格模式或价值定价模式。面对巨变,美国会计服务企业正在引入旨在培训新员工的“成果导向工作氛围”。会计服务企业不进行绩效考核,也没有着装要求,员工甚至可以不用到办公室上班。显然,美国会计服务企业正在积极应对变化,其管理创新的理念就是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

(三)我国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迫切需求

我国会计服务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推动下,会计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大大加快。作为世界会计服务业的后来者,我国会计服务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竞争优势?如何能够在更加不确定的环境下立足和发展?这些都需要会计服务企业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在内部做好各项管理创新,从而增强外部竞争优势。北京、上海等作为我国会计服务企业聚集的核心城市,汇聚了全国最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会计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即将从国内走向世界,急需管理创新领域的相关理论指导。具体在实务层面,他们迫切需要获取会计服务企业的管理创新方法;在竞争战略层面,针对细分市场,会计服务企业急需确定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方法;在具体业务层面,企业希望知晓以何种互动方式让企业与客户共同参与创新过程,并进一步提升服务沟通能力。

(四)会计服务管理创新的动因、方法和影响因素

会计服务企业采用“人合”而非“资合”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本身也会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因此,企业往往采用更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以利于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不可感知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贮存性是会计服务的普遍特征,它们在新环境和新客户的背景下会进一步演化,形成新特征,要求企业自发管理创新以应对变化和要求。

目前国外文献多从会计服务企业竞争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从管理创新的视角,我们可以考察其从组织创新到产品创新的过程,分析其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迅速调整组织结构、沟通模式和产品质量,开展营销和业务拓展,着力探寻影响国际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方法和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归纳国际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运作规律。

以国际“四大”为代表的国际会计服务企业,从产品创新到管理创新,无不体现着适应新环境和新客户的特征。国际“四大”从本土扩展到全球,其国际化战略的驱动因素是客户的国际化扩张,但在发展客户时聚焦于其专长行业或领域。为了适应这种全球扩展战略,国际“四大”形成了特殊的组织形式——国际网络,这种网络将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客户服务贯穿到全球各个地区,并将企业规模进行最大化的扩展,成功应对了各种不确定环境的挑战。

由于中外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监管环境和宏观政策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宏观政策是一个重要因素。自2006年开始,中国会计服务发展问题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本土已经出现了一批会计服务企业的领头羊。需要明确的是,本土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方法和影响因素与国际企业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更多的被动适应特征。本土企业的组织创新往往是为了满足和迎合宏观政策的要求,而非自发行为;本土企业通常是作为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其国际化管理的过程和形式更多是在模仿和探索;在与客户的沟通合作方面,本土企业更为谨慎和保守。

三、会计服务管理创新的未来展望

会计服务企业自身的“人合”特征以及会计服务的特殊性会影响企业管理创新行为和能力。国际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是跟随客户,其管理创新能力和方式层出不穷,体现了对环境的极大适应性,为客户创造了新知识,搭建了跨界桥梁。本土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往往非自发产生,而是迎合产业政策的结果,在政策面的推动下,体现了作为后发者的能力追赶。尽管会计服务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增值服务迅速涌现,国际化路径逐渐明晰,但是其基本问题尚未解决: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新价值?只有解决这个基本问题,所谓的新业务拓展和国际化战略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国外缺乏对会计服务业的创新研究,这可能与国外市场的成熟程度、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国内现有研究很少系统地从财务和会计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经济后果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至少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加强:第一,研究对象上,缺乏跨学科的、关于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创新行为研究;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多以规范性方法为主,采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计量模型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较少;第三,在研究内容上,未能关注到当前以会计服务为典型代表的知识主导型新兴行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未能关注到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的关系,从而忽略一些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第四,在研究视角上,大多从企业理论和产业经济学SCP范式的角度开展,缺乏管理理论的支持。综上,在我国会计服务产业全面兴起的当今,理论界尚未完成应有的使命,即:在贯彻实施行业“走出去”战略中,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增强环境适应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Beeheikh N, Landry R, Alnara N.Lessons from Innovation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93-2003[J].Technovation,2006,26(5-6):644-664.

[2] Hamle G. The Why,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84:72-84.

[3] GAO.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Mandated Study on Consolidation and Competition,Report to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 and the Hous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2003:5-12.

[4] Erramilli and Rao. Service Firms’ International Entry-Mode Choice: A Modified Transaction-Cost Analysis Approach[J].Journal of Marketing,1993(7):12-29.

[5] 芮明杰.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6] 张文红,张骁,翁智明.制造企业如何获得服务创新的知识[J].管理世界,2010(8):122-134.

篇5

网络会计,是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活动。具体说来,它是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来的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它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通过电子商务,可在线远程处理会计事务,是一种全新核算模式。

1网络会计赋予财务管理的新特征

1.1提供会计信息更及时

与传统财务信息相比,网络会计信息实时反馈能力强。一份计划的执行情况、一项投资的获利情况,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网络时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现行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已满足不了人们对会计信息及时、全面性的要求。网络会计的实时跟踪功能,动态地跟踪企业的每一项业务,使决策者一目了然。投资者亦可通过网络随时动态掌握企业的现在和过去财务信息,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

1.2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

会计信息要求全面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论是对企业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均要予以披露,从而使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传统会计信息,由于篇幅和纸张载体本身的缺陷,使很多非数量化的信息无法反映,更不要谈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而网络会计的在线数据库则包括了企业所有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并采用网上报告的方式,有效地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此外,大量的相关信息,通过链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信息的容量。企业的信息使用和管理者,通过在线访问,可随时全面了解所需的信息内容。

1.3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

互联网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提供了及时、便捷的交流方式。通过人机对话,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了交互性。在互联网络中,使用者可针对自己的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可对信息进行进一步深加工。通过索引,获得各方面的数据和报表。比如,若按报表项目建立索引,就相当于根据自己的需要生成一个简化的财务报告;若按部门建立索引,就可获得企业的部门报告;若按时间建立索引,就可以获得各个时期的财务报告。

2网络会计:传统与现代财务的分水岭

2.1理论冲击,网络会计让传统财务改变思维

传统会计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传统财务会计的四个假设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实践检验证明。但是,网络时代出现的网络经济,却使四项假设有三项假设发生变动和改变,只有货币计量假设没有很大变动,只是更趋于实际。这大大动摇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

(1)会计主体虚拟化。会计主体又称会计个体,是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前提,它明确了财务工作的时间、空间等范围,是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开展业务的基础。这个主体传统财务中必须是有形的实体。它是传统财务会计四个假设的基石。但随着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的虚拟化,四个假设的基石已不复存在。网络公司作为一种虚拟公司,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范畴,因此很难确定会计主体。需要我们改变思维、转换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使财务会计工作正常进行。

(2)持续经营假设泡沫化。持续经营假设是为传统会计中企业对其财产评估和费用分配等问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考虑而设立的。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可实时评估财产和进行费用分配。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而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组织,它可能就在第一次交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就像泡沫一样,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3)会计分期假设空心化。会计分期假设的产生是由于在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下,提供会计信息的技术受到限制,系统加工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划分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可实现报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而网络公司的交易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起来,并在一次交易后编制出会计报表便可解决问题。

2.2实务变革:网络会计改变传统财务会计实务

网络会计是人类财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最大的贡献是使传统会计中的某些原则受到冲击,并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扬弃”。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权责发生制的主要作用是在传统财务管理中限定期间内费用和收人的分配,而网络会计中的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所以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因此,权责发生制就失去应有的作用。

(2)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冲击。由于网络公司是个临时性组织,网络会计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所以它的成本计价按现行价值,可变价值等于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对网络会计已无意义可言。

(3)对会计报表的挑战。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数据。传统会计中,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所以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用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更适应决策的需要。海量的数据,多形态、多形式、方方面面的情况反馈,这在以往会计报表中是无法比拟和想象的。

(4)对会计职能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管理的现代化使会计的职能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因此,对网络会计核算、网络会计监督等职能就有了新的要求。由于网络会计采取的是高速实时传递,诸多信息千变万化,而参加网络交易的双方又因其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任何环节都有出现差错的可能。因此,网络会计管理方法就要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会计监督要与之相适应。会计监督在网络会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为交易前监督,交易中监督,交易后监督。只有严格执行这些监督制度,才能保证网络会计工作的安全有效运作。

2.3规则创新:网络改变会计观念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网络会计必须抛弃一些陈腐而不合时宜的观念,运用全新的思维,通过规则创新,树立起一系列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会计观念。

一是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念。传统会计是面向过去的时空观,通过记录和总结,对过去的业绩和行为结果作出评价,并以此指导现时事务。而网络会计的特性要求会计的时空观必须由回顾型向展望型转变;构建一种紧跟时尚、面向未来、实时动态处理、在线管理及远程控制的会计组织结构及方法体系,使网络会计系统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实现会计管理技术的二次飞跃(第一飞跃是从传统的簿记学到现代会计学)。

二是动态时点观念。由于网络会计主体虚拟化,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结盟体,而网络会计又采用的是全球化的实时报告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会计在动态运作中的风险是难免的。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评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报告系统,十分重要和必要。

三是积极的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风险的时代。面对风险,网络会计只有在承认风险的基础上,寻求对风险的最佳控制,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面对多变、易变的生存环境,网络会计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是根本不可能的。传统的会计希望世界是黑白分明的,要么承认,要么否认,而不想部分地确认,这种方法,只能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面临更大的风险。

建立风险观念,有利于积极认识、反映和控制风险,使网络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风险预警系统。同时承认风险与收益并存,正视风险,有利于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地创造收益,使会计信息更具有决策价值。

四是网络系统观念。网络是信息交流的方式,也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网上活动,丰富了会计业务的形式和内容,使会计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会计系统的设计、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都是以网络系统观念为基础的,这个系统单靠会计界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和参与。因此,网络会计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网络系统观念。

五是回归财富重心观念。会计学是一门对财富及其来源、构成及变化进行计量,说明财富变化的趋势及原因,并对一个组织或个体创造财富的能力进行估价及预测的科学。会计学的重心是财富,网络会计的发展强调会计资产向财富回归,将一切具有价值并可能带来或控制未来利益的资源都要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实现会计资产与财富概念的一体化。财富重心说奠定了网络会计的基础;财富、资产一体化,说明了会计资产的实质;资产、损益一体化揭示了会计损益的真正意义;财富、资产、损益一体化,则让会计可以在灵活的报告形式中采用时点基础,使会计从形式到内容发生质的变化。

六是绿色会计观念。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绿色会计(环境会计)便是可持续发展和传统会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要求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的核算之中,以便揭示和衡量会计主体的活动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改变了传统会计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使项目兼顾了企业、国家的利益以及社会效益,从时间上防止了透支未来,破坏环境,滥用自然资源。

七是创新的观念。兼容性和发展性是网络会计的创新标志。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会计面临的风险增加。构建一个开放的会计系统,从微观与宏观出发,实现会计财务管理的内外一体化、国际一体化,将传统会计,通过网络重构融为一体,以信息集成的形式体现不同的目的要求是网络会计的发展趋势。体现会计系统的网络化、动态化、自由化、一体化,将是网络会计发展的最终目标。

3网络会计:未来财务的发展方向

3.1网络会计:与时代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

由于网络会计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会计核算模式,与传统会计相比,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廉价、简单,因此必然会风糜全世界。特别是由各种软件所支撑的投资决策系统,让人们摆脱了繁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方便。同时,网络会计的兼容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为多元化的网络生活开辟了新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充分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经济习惯。网络经济蕴育诞生了网络会计,网络会计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网络经济与网络会计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为未来财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超级秘书网

3.2网络会计:机遇来自与风险的挑战

篇6

1.会计服务的内容

1.1会计的信息服务

会计为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关信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也是一门特殊的“信息服务”。这种信息服务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还要能为企业外部提供银行、外部企业等服务,并反映企业的信息,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大体上来讲,会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根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决定。从财务的观点来看,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有两点:其一是获取最大的盈利,其二是保证足够的偿债能力。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会计信息不仅要对已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还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进行事前控制和预测,对事中经济的信息向企业反映,以便企业能更好、更及时、快捷地控制经济浮动和掌握市场动态,提高企业管理的高效性。

由此可见,会计是一门能够及时反映经济信息的系统,它能通过会计核算将企业的经济数据快速、客观地反映给企业,为企业的预算和控制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会计服务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既广泛又有深度的会计信息。在反映企业经济信息的时侯,会计信息服务能够为企业提供灵活多变的信息反映方式,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广泛性。由于企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具有社会性,经常要与企业外部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因此会计信息的的服务不仅限于企业,还有与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社会人士。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的服务不仅针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方面的管理者,还能对企业外部和社会提供服务,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出炉以及新会计制度的推出,会计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1.2会计的决策服务

会计服务主要为企业的经济提供量化信息,帮助企业的在经济方面做出决策。对于企业而言,会计服务的“决策服务”的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

(1)企业在经营中过程中,进行经济活动时,需要根据会计服务提供的经济信息的反馈来进行资金的筹措,并决定筹措资金的多少,筹措时间和途径以及投资时间的选定。

(2)在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会根据会计服务反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并提前做好投资方案,确定投资方向。

(3)在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计服务会向企业及时地反映市场动态分析的相关数据信息,企业负责人会根据反馈来的信息来决定是否加大生产或降低生产力度,有效地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4)企业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企业的负责人要根据会计反映的信息来调整产品的上市价格,确定产品的推销方案以及推销方式等。

(5)企业的盈亏情况要根据会计服务的信息进行直观的反映,会计服务要对各部门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信息统计,最终决定公司利润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3会计的社会服务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服务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使会计服务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企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反映,而转变成为了一个具有综合服务性质的行业。目前,会计事务等新型行业的问世打破了传统会计的格局,并把传统会计行业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社会服务,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资本供应者提供的信息,包括分析师会议、报刊发行、财务报表以及实情手册。

(2)对供应商和客户来说,他们会要求会计服务为其获取相关产品及服务质量方面的信息。

(3)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会计服务能为其提供诸如需求就业、环境影响、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4)为专业人士提供的服务包括:相关工作信息、就业政策、补贴等。

(5)对事业单位提供综合性质的服务,其中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此外还能负责承办政府交办的成果推广会,技术交流交易会等业务。

(6)对中小型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的服务包括;咨询诊断、人才的培训、信息的提供、新产品的开发、成果的推广,以及进行技术改造、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市场开拓,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7)对企业的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技术素质、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如何履行会计服务的新职能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会计新职能做好服务工作,要做好以下方面。

2.1建立健全会计服务机构

(1)会计人员的选用要严格,针对社会服务的不同性质和多样化,招聘的专业范围要大,招聘人员的专业性要强,人员的素质要高。

(2)在工作人员就职前,要组织相关机构对其进行培训。

(3)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对服务对象要进行详细的了解,资料准备要足够充分,服务过程要保质保量。

(4)会计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各司其职,对工作负责,对客户用心,保证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5)注重会计服务新职能的宣传,相关部门可拟定一套宣传方案,并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宣传,宣传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大型公共场合,宣传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

2.2注重会计服务水平

(1)会计服务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服务的质量。在工作过程中要求从业人员要有充分的职业精神,忠于职守,对客户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对客户提出的问题或者建议要及时解决和采纳,并进行及时地反馈,改进。

(2)保证回头客。对于第一次合作的客户,一定要保证好服务的质量,即使在不盈利的情况下,也要为客户办理好一切业务问题,为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保持服务的良好形象,为再次合作提供保障。

3.结束语

新的信息时代,一切都有了新面貌,会计服务不再是死板客套的经济信息分析和处理,而要向多元发展。注重新职能的开发研究和服务工作,能帮助会计服务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会计服务的新职能中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为国家和社会人民带来更全面,更理想的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于玉林.论会计服务职能—从对"会计工具论"的再认识说起[J].会计之友,2009,(2):16-20.

[2]梁勇.浅谈会计服务与财务监督[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48-49.

篇7

(一)社会道德秩序严重失衡

一般来讲,与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状态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以“忠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道德世界。在这里,个人并不认为自己具有独立的人格,而是认为自己必须忠于某个偶像,其结果是个人丧失个性和自由的蒙昧主义基础上的专制。②以“诚信”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道德世界。这种“诚信”以相互承认平等的权利、责任为原则,它不仅是指对人格、人品的信任,更重要的是指对能否担负起与其权利相对称的责任,特别是能否负担财产责任的信任。③道德的无秩序状态。即个人既不考虑忠诚,又不恪守信用,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并且把个人利益、愿望的实现建立在损害和欺骗他人的基础之上。

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忠诚”为核心的道德传统在动摇,而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又尚未确立。在这种状态下,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注册会计师很容易陷入迷茫、彷徨以至极端自私之中。当整个经济体制处于转换的时候,注册会计师的道德世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激烈的动荡,个别注册会计师不再相信科学和知识的作用,不再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约束,不再重视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取而代之的是对特权,特别是对权钱交易的渴望,对职业的不负责、不虔诚,对自己的放纵,对社会的无信等等。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就会导致会计服务市场道德秩序的混乱、失衡,甚至道德的无政府状态。

(二)信息不对称和法制不健全

我国现阶段极其严重的失信现象,除了社会道德秩序失衡外,还有一条应归因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普遍的信息不对称和法制不健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各种计划的控制之下进行的,资源的配置也是根据计划指标的安排来垂直进行的,因此根本就不需要信用关系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经济行为,交易意义上的社会信用体系也形同虚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信息主要是在各个交易主体之间横向传递。同时,市场上的信息量空前增大,并且瞬息万变。加上由于我国目前市场机制远未完善,尚未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之间,如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会计师事务所与监管部门之间、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注册会计师与普通投资者之间,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就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法制不健全、舆论监督不力等因素,又使得失信者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失信者的失信成本远远小于失信收益。这种失信的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就使得失信从可能转化为现实。

(三)政策的多变性和改革的艰巨性

我国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会计服务市场远未最终形成,会计服务市场的内在机制、操作规则和有效秩序尚在摸索和完善之中。面对中国已加入WTO的现状,一些旧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应逐渐被淘汰,新的、符合世界经济潮流的有关会计服务市场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应不断出台。在这一层面上,政策的多变性难以避免。而1998年开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体制改革,由于诸多方面的阻力,在脱钩改制过程中,有的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了“欺诈”的手段,脱钩不彻底,为其后的改革埋下了隐患。

另外,有关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对会计服务市场活动干预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土政策”经常是朝令夕改,缺乏透明度,使会计师事务所无所适从。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的需要,直接以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市场行为,严重扰乱了会计服务市场秩序,也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改制设置了障碍。政策的多变性和改革的艰巨性大大增加了会计服务市场的不确定性,使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前景难以形成良好的预期,这无疑也助长了其短期行为的发生。

二、从道德规范、制度保障和体制改革方面加强诚信建设

(一)倡导以“诚信”为核心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1.要认识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中,道德的地位是法律和规范无法替代的。法律和规范是正式的、有形的制度,它们对注册会计师个人行为的约束需要社会的强制。而道德是一种非正式的、无形的制度,其特征在于得到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的自觉遵守和维护。更为重要的是,法律和规范之所以行得通和有效率,不仅仅因为它们的绝对权威性,还在于人的道德观给这种强制的实施提供了社会心理学基础。同时,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提高程度也取决于他们以道德为基础的行为自律程度。

2.结合“以德治国”的思想,在全行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美德,又要摒弃违背人类本性的种种“假、大、空”的伪道德观念。应该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必然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同样遵循着自利原则;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理性原则和公共原则同样也制约着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只要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注册会计师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不但不会损害社会利益,而且会带动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断实现。其原因在于,他们是在理性中追求自身利益的。大多数注册会计师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公允地表达审计意见,才最符合其追求自身利益的目标,尤其是长远利益的目标。出于理性的思考,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无视法律制裁、道德谴责的严肃性。所以,决不能以注册会计师遵循自利原则为由,发出能否信任注册会计师的疑问,进而否认整个独立审计职业界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它充满了人文关怀、道德力量和精神动力,而这一切绝不是建立在虚无飘渺的说教上,而是建立在“人”的自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上。

3.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使注册会计师认识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道德。市场经济并不是与欺诈、商业投机、不负责任、不讲信用联系在一起的,恰恰相反,竞争越是充分的市场经济越是排斥这种道德的无政府行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客观上要求社会成员普遍遵守信用原则。“竞争”说到底就是在单位时间里看谁能最先赢得别人的信任。“赢得别人信任”、“守信用”应该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而这种道德凝聚力实际上也是未来会计服务市场竞争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当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所认同的行为准则时,个别注册会计师的失信、败德行为必然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二)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个人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规范的会计服务市场信用体系

篇8

一、新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新会计准则和旧会计准则相比,增加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等相关内容,这是旧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另外,新会计准则与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企业合并以及所得税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不再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的要求与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

二、新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会计管理的影响

煤炭企业的会计业务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特征,而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必然会对煤炭企业的会计管理产生影响,对于产生的这种影响笔者分析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会计业务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企业会计服务行为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影响。

一是对会计业务行为的影响。新会计准则首先对于会计业务行为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以及成本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新会计准则对部分资产的处理进行了相关的调整,煤炭企业一旦按照新会计准则来执行的话,就会造成资产减值损失得到确认之后而无法及时地转回,这样一来就会给煤炭企业涉及到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工作带来一些影响;从负债来看,新会计准则会对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产生较大影响。以职工薪酬为例,按照新会计准则,职工的工资包括所有为获得职工服务所支付的对价,这比原来的工资范围大幅度的了;最后从成本、损益来看,新会计准则通过税费处理等产生影响。按照新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由原来的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既改变二选一的税务处理模式,也会对部分业务的税费额度产生影响。

二是对企业会计服务行为的影响。首先,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管理产生影响,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数据显示,我国煤矿企业的数量将从8000家以上压缩到 4000家以内,这就必然会存在大量的并购行为,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对通过关联方豁免债务等方式实现的债务重组收益做出约束性规定,为发挥会计服务职能提供了基础。其次,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这一方面会给国有煤炭企业中政府获取相关财务信息提供制度支撑与现实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煤炭企业推动市场化经营、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为发挥会计服务职能提供基础。

三是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影响。对于会计人员而言,新的会计准则不仅更加规范、更加科学,而且对会计业务处理的要求也更高,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而且要求其职业道德不断提升,如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责,以编制出符合要求的财务报告等。

三、新会计准则下煤炭企业会计管理的相关对策

新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会计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煤炭企业要应对影响下的会计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煤炭企业要进行财务会计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繁琐,而对于这些工作相关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的制度制约下进行工作实施。在此基础上,煤炭企业管理工作者要做好人员分工,优化配置财务会计资源,保证每一个岗位都能与企业的发展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通过紧密的工作合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煤炭企业要不断地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煤炭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建立煤炭企业内部结算部门,加强对货币资金的使用来加强企业的实际收益;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预算体系,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另外还要煤炭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从煤炭企业的实际出发,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培养出有实力的法人实体;除此之外,煤炭企业要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更易于进行财务信息交流,科学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以此更好地实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再次,煤炭企业要加强财务监督力度。企业制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有赖于企业财务监督,煤炭企业要结合组织与法律的监督,还要积极地安排煤炭企业财务监理人员以实现对煤炭企业会计的集中核算。总之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是未来煤炭企业实施监督的重要目标。

最后,煤炭企业要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了提高煤炭企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定期开展会计工作者相关交流活动,交流活动更加有益于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并以此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另一方面会计工作者的相关培训要引起会计管理者的重视,通过会计培训提高自我约束力,促进他们更好地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人员设置结构的处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力度,实施对煤炭企业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全方位以及多层次的培养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分配制度的创新,采取新型的人才招聘方法,不断充实企业的会计队伍。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要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入手。新会计准则尽管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便可以化解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综上所述,煤炭企业除了进行必要的财务会计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以外,还要不断地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监督力度以及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煤炭企业还应依本企业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这样才能使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才能推动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云计算是当前信息社会的时代产物,把云计算应用于会计数据的研究,就产生了云会计。《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作为实现会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措施。云计算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云会计是企业发展的长足动力,所以企业财务中的应用是云会计急需解决的问题。云会计重点对应于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决策,让企业把重心转移到经营管理,该模式推动了会计工作快速发展。云会计的提供商及企业用户,提供商为企业用户提供相关的云服务,如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核算系统、企业决策系统等业务系统,且为企业用户提供相关的云会计服务平台,如云会计的数据库服务、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等平台,企业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享受云服务。

二、大数据背景下云会计的应用

大数据下云会计的运行及应用比小数据下的云会计应用更具有优越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在企业今年化发展建设中的应用。在大数据背景下,云会计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首先,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云会计的会计数据信息资源处理平台及会计计算平台均是建立在云端平台之上的。因此企业会计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会计信息的分析及处理均需依附于大数据下的云会计计算平台操作。同时,云会计数据信息化处理平台能为企业快速地完成与银行的对帐、网上交易及网上报税等一系统的操作,因此,成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另外,企业还可通过大数据下的云会计对内部财务核算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促进了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及时生效,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在云平台中同步与共享。

(2)在企业财力会计流程重构中的应用。近年来,云会计应用在企业越来越广泛,大数据云会计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重构及管理中去,并使企业财务流程合理科学地规划,使企业各项活动进展顺利。在大数据云会计模式下,企业通过云会计系统软件的处理功能,将企业会计数据资源信息存储于云端中,在大数据云会计的支持下,将企业产品的生成、合同的建立、产品经营销售记录、成本支出等信息存储到云端,且通过云会计自动计算功能自动分析与计算,最终将各项数据信息通过报表显示。除此之外,税务部门及企业管阶层可通过云会计共享企业会计数据信息,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在云会计终端系统中进行数据处理,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另外,对云会计合理应用,促使企业对财务会计流程重构结构组织更分明,从而使财务会计流程组织任务更具战略性及实效性。以此来增加企业在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分额,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目标。

(3)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系统中的应用。将大数据下云会计计算模式应用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系统创新改革中是十分必要的,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另外,将大数据下云会计应用到企业会计成本系统计算中,更有利于企业降低会计核算成本。因为云会计在运行以系统软件服务的形式为企业会计工作提供了必须的数据资源信息,该模式有利于会计人员快速获取信息资源。大数据下云会计是通过按信息流量收取费用的方式来运行的,更有利于企业会计控制成本支出,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促进云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相关对策

云会计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从而促进云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1)加强云会计计算平台建设。云会计计算平台建设是企业实现云会计计算的保障,而云会计计算平台建设需要资金以及技术支撑,而且研发的风险大,开发周期长。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国内的IT企业自主研发云会计计算系统,通过政府补助或优惠措施切实解决IT企业资金难的问题。

完善云会计计算的功能与服务。目前云会计服务的软件功能比较单一,如目前的软件仅仅是为企业提供了在线记账或现金管理等基本功能,并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完善财务软件的功能与服务,比如增加基于云计算的在线财务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等智能功能与服务,从而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建立云会计下的风险评估机制。当企业,在认为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的安全的情况受到影响情况下才会选择云会计。企业不同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对云会计安全的可信度要求不同,且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云会计服务提供者根据使用者安全需求以业务需求设置的各种云会计组合的安全性也随之变化,因此,有必要建立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可信度评估机制。

确保云会计数据的安全。数据安全是云计算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应该由提供商和企业共同应对这问题。提供商应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力投入,设计稳定的信息系统,通过在网络接口建立有效的防火墙,防止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强化授权审批制度,设置访问密码,有效避免或减少会计信息泄露。此外,相关部门应完善确保数据安全性、云会计服。

四、结论

大数据下的云会计的运行促进了企业会计数据资源整合,在云会计模式下,首先要充分了解大数据下云会计的特征,然后对云会计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云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相关对策,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增长,使其经济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咏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山东纺织经济,2014,(04).

[2]潘海鹏.浅谈电信行业大数据的意义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4,(03).

篇10

我国目前只允许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设立联络处和办事机构,业务范围仅限协助其总部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的审计业务和管理咨询业务,不允许其从事国内法定的年度报表审计和上市公司报表审计,但这种垄断性市场将很快被打破————因为WTO的宗旨是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而中国在申请加入WTO的谈判中已承诺:在专业服务行业,经过合理的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行业对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这意味着我国会计行业的防护墙即将拆除,现有对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在华业务的各种限制将逐步瓦解。

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尚未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以办事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已充分展现了它们作为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雄厚实力。这通过业务收入对比可窥一斑:1998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6045家,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60亿元,而仅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rice water house loopers)一家,全年营业总收入就折合人民币近1270亿元。

我国的会计服务行业与其他许多服务行业一样,尚处于发展初期,而发达国家的会计服务业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对我国而言,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因此,我国加入WTO的会计服务行业所面临的冲击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在外国会计机构力量进入后,中资会计机构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如优良客户流失,市场占有缩减的问题。随着多边协议的签署,外资会计机构可以通过挖人才的方式间接进入审议业务领域,一旦打开局面,其良好的经营机制、管理机制、管理理念就会很快显示出优势,从而对中资会计机构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如上面提到的普华永道公司刚开始时,95%的客户是外商,但现在已有33%~40%的客户是中国本土企业,像海尔、小天鹅等。

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突出问题是:注册会计师人员老化,专业素质不高,年轻的合格人才缺乏,行业整体素质不高,不少会计机构组建晚,经验不足。尽管已完成脱钩改制,但部分中资会计机构体制性弊端仍较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业务领域趋于单一化。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会计机构大量进入中国,现有中资机构就难以维持现有格局,发展空间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和冲击。

外资会计事务所本土化

加入WTO后,国外商家大规模登陆中国,将大大拓展中国会计服务市场领域,不仅从质量层次、服务水平方面会扩大市场空间,在市场绝对规模方面也会再上台阶,审计、资产评估、验资、管理咨询等业务都将有新的发展空间,从而给会计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外资进入中国短期来说对中国有利。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会向它们本国的专业顾问公司寻求意见。那些专业顾问公司或者在中国开设有业务,或者与其他在中国的国际专业会计公司结成联盟。这些国际专业会计公司已进入中国,它们无疑会扩大它们的业务,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它们会聘用大量本地的会计师及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然后对聘用者进行培训并传授实用的执业经验,聘用者中有些人将来会继续留在这些国际专业会计公司,有些人会离开自行开业,还有些人会加入本地其他的专业会计公司或进入商界或企业界。这种情况其它国家也屡见不鲜。这对会计行业明显是有利的。

事实上,国际专业会计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已迅速吸纳本地人才进入管理层。因此,可以将这些国际专业会计公司视作是本地化的会计公司,而不是国际化的会计公司。在这种情形下,国际专业会计公司对中国的会计行业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长期以来,国内会计市场的竞争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竞争,而受严格的国门限制和高额成本费用限制,国内会计公司的进步水平受到制约。外国会计公司的进入,不但能提高竞争层次,而且国内会计行业通过直接在市场上交手也会降低向外国同行学习的成本。

应对国外五大会计

当今全球最卓著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具有规模庞大、人员众多、业务机构遍布世界、服务范围广泛、服务质量上乘以及多年的信誉和经验等优势,正因为如此,“五大”挟持这样的优势,制造出了一个极不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了避免将我国的会计业务市场拱手让给 “五大”,中国的CPA首先就应认真地向“五大”学习。

首先要采取规模扩张策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都很小,其服务业务范围就仅限于传统的会计、审计业务,没有力量开展非会计审计业务以外的经营管理咨询业务,很难满足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各种需要,在竞争中自然处于不利地位;规模小,自然没有规模效应,成本高而经济效益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

采取扩张战略,一种方式是自我积累,另一种方式就是合并。在即将加入WTO,会计市场很快就要开放的情况下,自我积累方式就显得过于缓慢。从国际五大会计公司的经验看,合并也是他们扩大规模的主要途径。如永道公司1924~1969年就吞并了60家小型会计公司;德勤也于60年代吞并了50家小公司。目前我国会计职业界已认识到改善事务所结构单一、服务功能不健全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联合。财政部最近也了《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若干问题指导意见》和《会计量事务所合并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法规,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联合与合并扫清了道路。

其次,有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积极拓展传统业务之外的咨询等服务业务。安达信国际会计1998年的收入中咨询业务收入就占66%,安达信认为:许多公司需要全部的决策,能够解决他们所有的商业问题,为客户服务只有全球化还不够,我们需要确保灵活的咨询方式,最近,安达信又开始向客户提供筹措资金方面的单独咨询,目前这种咨询还很难从投资银行获得。

与此同时,五大会计公司也开始了向律师业进军的步伐。在过去几年中,安达信、普华永道等国际会计公司,已经接管了欧洲重要的律师事务所,并雄心勃勃地规划其向律师业大举进军的宏伟蓝图。普华永道正筹划建立全球法律服务网络,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立拥有10亿美元3000名律师的全球第五大律师事务所。

我国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和部分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除了外部经营环境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在我国那些大型的具备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理应及早认准这个市场,着手准备开展经营管理等其他咨询业务。

第三,对于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窄、从业人员较少、所处地域较为偏僻、在目前的市场上还没有明显优势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如果采取扩张战略,拼凑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势必导致经营的失败。与其如此,不如正视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采取专门化战略。

篇11

一、非审计服务和独立性的内涵

(一)非审计服务的定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十五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其他审计业务;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等。

(二)独立性的定义

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二、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化,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种类也越来越多,业务的核心从传统的审计业务逐渐向非审计服务转变,非审计服务带来的收入占事务所全部收入的比重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的学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向同一客户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会影响审计的实质独立和形式独立。最具权威的应该是美国SEC,认为其负面影响有两个方面:(a)非审计服务可能使注册会计师产生对客户经济上的依赖性,在面对管理层的压力时注册会计师不能保证应有的独立性。(b)许多非审计服务实际上把注册会计师置于一种管理者的角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相关服务时会有损其客观性。也有许多学者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购买的非审计服务越多,审计独立性所受到的影响也越大。

还有学者认为,审计师具有以市场为依托的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内在经济动因(孙红梅2008)。因此认为非审计服务本身并不一定损害独立性。如Defond等(2002)以2001年美国1158家处于困境并且了有关审计收费信息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逻辑回归的方法来验证假设,结果表明没有显著证据表明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会影响其独立性。

汤敬(2007)收集了我国2002-2005年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得出结论:目前我国非审计服务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服务中的实质独立性。

三、政策建议

通过对以前研究文献的考查,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并不会一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非审计服务是一把双刃剑(杜兴强2001),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应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实现我国会计事务所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积极发展非审计服务业务。

杨艳艳收集了我国2005-2007年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得出结论:目前我国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并且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风险。因此在我国应加快发展非审计业务。在大力发展新兴鉴证的同时,应加强对非审计服务的监管,使我国的非审计服务从一开始就步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上。

(一)加强非审计服务信息的披露

如果客户的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均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则应在审计报告中披露非审计服务的类型、金额等相关信息,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否受到了影响,对审计报告有正确的理解。

(二)鼓励和引导会计事务所发展新兴鉴证

实现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风险。现今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审计服务,这种结构不仅没有带来审计的高独立性,而且也不利于事务所的稳定与长远发展。

(三)建立注册会计师惩罚、诉讼赔偿机制,增加其败德成本

只要非审计服务所得利益不会超过其败德成本,在成本―效益权衡之下,作为经济人的审计师将选择保持独立。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道德教育

诚信是注册会计师的生命,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面临的经济业务错综复杂,而法律制度总是滞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注册会计师本着诚信的原则进行执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审计报告质量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波.关于非审计服务与独立性的研究评述.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0:35.

[2]孙红梅.试论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实务研究.2008.3:29.

篇12

一、当前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高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传授学生一些理论知识,而不为学生提供一些锻炼机会,从而使得会计人才的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种人为割裂会计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也不利于会计人才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评价方式不够合理

现行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只是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评价。虽然在某些高校中,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有着实践环节,但大多流于形式,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在处理会计问题时仍然不知所措。另外,有些高校不注重考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得会计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所欠缺。

3.不能以市场为导向来培养会计人才

我们都知道,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包括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他们越来越难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他们在社会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容乐观。目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会计人才,但由于高校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导致他们在应聘时遭遇闭门羹。教育目标的不明确导致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困难。

二、会计人才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1.构建全新的会计知识技能结构体系

当今社会,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高校要构建全新的会计知识结构体系。首先,教育内容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也就是说,在课程设置上要尽可能开设与会计专业有关的主要课程,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与会计专业有关的教育内容,为学生打好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其次,高校要强化会计专业教育,将会计学划分为若干专业方向,如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理论方向、会计审计方向等,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系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精通和强化某一会计领域,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的会计人才。

2.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首先,学生要在教师创设的富有活力和生机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自己学会学习,努力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其次,努力把握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机会,去实践应用这些理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在教师的介绍下去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实习,进行调查研究,努力向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财会人员请教学习,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通过教师将计算机技术引入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当中,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将部分学习内容实现CAI教学,以此实现会计专业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3.加强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仅要看他的水平高低,还要看他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是关系到将来会计信息真假和会计质量高低的重大问题。所以,财经高校的学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自己养成依法办事、爱岗敬业的工作责任心,使自己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不做假账”。此外,学生在高校中还应该接触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使自己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和企业的呼唤。

4.强化学生的技能教育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所以,财经高校的学生要自觉加强会计实验和实习课学习的力度。首先,要有基础会计知识学习后的认识实习,巩固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其次,学生要有自我实践的意识,主动寻找会计实践的机会并积极参与,再次,学生要有毕业设计内容的集中体现,财经高校要让学生去企业中进行实习,然后写成综合论文进行提交,从而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按照循序渐进地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会计课程的兴趣。值得指出的是,高校还要将会计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将会计人才培养成企业骨干和领导的必要措施。只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出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篇13

1、毕业论文: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内容选择适当题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或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

2、方案设计: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较完善解决方案或制度设计。

3、调研报告:对与本专业相关的某一社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注意:无论哪种类型,都必须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实习工作岗位,最后成果要求对本单位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对某一领域工作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三、可选择的指导老师信息

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五、提醒

1、项目、提纲和文稿完成后及时以电子文档发给指导教师,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并在指导教师要求的时间内补充、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在3000字以上),要求结合实习单位和实习工作实际,主题突出,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分析现象探索实质,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2、学生与指导老师双向选择;

  3、论文题目仅供参考,具体请与指导老师商量沟通后定题;题目选定后,报经系上同意后最多可以改动一次。

  4、选定指导老师后,非报经系上同意,不得随意变动;

  5、请每位同学积极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凡有未及时完成的,警告一次,相应成绩降低一个等级,但仍需在15日内补齐;出现第二次,取消成绩。

6、如果不按规定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步骤,或者在论文写作中不认真写作、敷衍了事,指导老师可以拒绝继续指导论文写作。

  7、超过论文定稿时间一周,仍未定稿者,视为论文未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六、参考题目

(一)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接合工作实际与指导老师共同确定,也可参考以下题:

会计部分

1、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2、 谈谈会计国际化问题

3、 略论我国会计模式的构建

4、 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重心的转移

5、 浅谈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

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变

7、 浅谈市场经济与会计的服务职能

8、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特殊性

9、 从虚拟公司的兴起谈会计主体假设

10、 论环境会计主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11、 从会计环境的变化看我国实证会计范式的发展

12、 浅析实证会计理论

13、 论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及管理

14、 浅论人力资源会计

15、 论21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面临新的挑战

16、 论会计控制对象──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和结果

17、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

18、 试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19、 构建宏观会计与战略会计的初步设想

20、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2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22、 浅谈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核算方法

23、 切实加快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24、 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若干特征

25、 浅析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确定

26、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探讨

27、 刍议权责发生制

28、 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

29、 论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30、 初探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平行、互动关系

31、 浅谈我国会计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2、 虚拟公司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33、 会计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探析

34、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

35、 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

36、 虚假会计信息探源与对策

37、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理论的挑战

38、 会计国际化的新格局及我们的对策

39、 浅谈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40、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1、 会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42、 浅议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43、 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对策

44、 证券市场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45、 我国会计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46、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47、 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48、 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9、 非货币交易会计问题研究

50、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51、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52、 关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3、 会计报表附注与表外信息问题研究

54、 机构投资者与委托投票权竞争研究

55、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56、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财务管理部分

57、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58、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59、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60、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6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6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63、 企业重组与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64、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65、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66、 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67、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68、 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69、 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70、 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71、 试论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企业并购与重组的风险研究

73、 企业投资决策结构体系研究

74、 关于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问题的探讨

75、 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76、 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77、 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78、 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79、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

80、 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81、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8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

83、 对企业理财务目标再认识

84、 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85、 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86、 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87、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88、 对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的探讨

89、 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90、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91、 企业税收筹划

92、 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9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94、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95、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题目宜具体化)

96、 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

97、 非盈利组织财务问题研究

98、 跨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99、 跨国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00、 试论资本市场与信息控制

101、 企业财务本质研究

102、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103、 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对策(企业负债经营问题的探索

104、 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105、 家族式企业经营方式的优势

106、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探索

107、 债券融资对我国公司治理影响研究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部分

108、 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

109、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110、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111、 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112、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113、 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

114、 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115、 论成本的经济实质

116、 关于ABC法的研究

117、 责任会计的研究

118、 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119、 标准成本的研究

120、 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121、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22、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123、 关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124、 关于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125、 现代工业的特点及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126、 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财务危害

127、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28、 试论成本效益原则

129、 浅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制度设计部分

130、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131、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132、 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133、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134、 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135、 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136、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37、 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138、 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39、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40、 企业对外担保内部会计制度研究

141、 论经济效益审计

142、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3、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44、 论会计报表及附注的设计

145、 独立审计风险问题探讨

146、 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47、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48、 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149、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150、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151、 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52、 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153、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54、 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155、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156、 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研究

157、 论会计估计变更的审计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58、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设计

159、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160、 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161、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6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163、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164、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65、 网络会计研究

166、 论网络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67、 论网络时代会计目标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168、 网络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169、 网络时代的会计发展

170、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