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窃读记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
详写两件事
篇2
岐、歧两字的不同,表现在左边的部首上,岐是“山”旁,歧是“止”旁。岐,用于山名、人名,如,不能写作“王歧山”。歧,用处较宽泛,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名词。
开不得的“窃门”――“窍・窃”辨
某报刊载的《灯光》一文有这样一句:“夜已这么深了,他是在此批阅成堆的作业,还是在精心准备明天的教案?是在考虑如何给‘尖子’‘吃小灶’,还是在构思怎样帮‘差生’‘开窃门’?”引文对一位“鬓发染霜”的老教授做了深情的赞颂,可出了一个错字,“窍门”成“窃门”,使一位灵魂工程师成了鸡鸣狗盗之徒。
窍qiào,本义指洞、穴,引申为人体器官的孔,人们把眼、耳、鼻、口称为七窍,还比喻为事情的关键或要害,如开窍、窍门、诀窍等。窃qiè,本义是偷窃,繁体字“”就像一只手伸进窝里去偷米,如盗窃、偷窃、行窃、失窃等,也指偷东西的人,即窃贼,进而又引申出许多隐喻意义,如表示不正当地占据、非分地享有;抄袭、剽窃;私下、偷偷地。“窍”的语法功能比较单一,只作名词。“窃”的语法功能有较多“兼职”,可作动词,如窃国大盗、窃为己有;可作副词,如窃笑、窃听,古文中可以用作名词、代词,现代汉语中还时而用作自我谦称。
窍、窃二字易混淆的原因,跟“”字简化后与“”的简化字形近有关。如果知道了它们意义上的区别,又注意简化后“窍”的下面是“巧”,“窃”的下面是“切”,就不会写错了。
易错用三字――“磬・罄・馨”辨
我国最早的书市出现在西汉。有人讲到当年西安的“槐市”,没有房屋而在槐树下交流买卖书籍时,引用《三辅黄图》说:“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籍,笙馨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或议论槐下。”这段文字描述了买卖中礼让而又热闹的场景。遗憾的是引用者写错了字。那些太学生每月初一、十五相与买卖三类物品:家乡土产、书籍和乐器。笙为乐器之一,没错;而“馨”与乐器无关,看上下文可知,这个“馨”当为“磬”,二字实乃形近致讹。
磬qìn,从石(石是后加的)声,本义指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悬于架上,以槌击之而鸣;也指佛教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如姚合诗《寄无可上人》:“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上人,和尚别称)
篇3
篇4
二、重视教学工作的指导与检查
认真工作是衡量一位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最基本的尺度,更是对学生是否负责最直接的体现。教导处经常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检查,并及时把发现的问题与教师本人沟通。如在教案检查时发现个别老师备课环节不完成,教学流程太简单现象,及时找相关教师谈话并把学校备课有特色的教师的教案让他们观摩学习;再如检查学生作业时,发现有的教师有误判和没有进行二次批阅现象,问题少的及时找相关教师谈话,并像他们讲清厉害关系,问题多的拍照发到学校QQ群进行全校性的警示教育,经过几个学期的坚持不屑的不怕得罪人的工作方法,我校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大部分都能按要求认真完成,这对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态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五个环节中主要抓好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努力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备课上,本事显在课堂里。
1、备课:平时做到组内互相交流,同年级共同研究集体备课,杜绝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有效的备课。将备课的中心转移到备学生上去,加强备课的针对性。
2、上课:一方面,在各位老师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狠抓质量,向45分钟要效益,做到精讲多练,改变以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做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整体上看效果明显,各学科教学质量都有了大面积的提高。教导处经常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组织相关的主题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学期我校共有语、数、英、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的四位教师参加了县级学科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期中牛瑞林老师的数学课被评为一等奖,杜桂平老师的英语课、郭淑婷教师的语文课、吴建忠老师的品德与社会课被评为二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赛课活动中,我校倪鹏飞老师的《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复习》获市级一等奖;吴建忠老师的语文课《窃读记》获市级二等奖、杜桂平老师的英语课《How Do you go to school》获市级二等奖。
3、抓好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工作:通过随机柚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总结,反馈给任课教师,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教师听课16节以上。
4、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开展学生的阅读活动,开学初将阅读书目发到每个班级,并注重落实,效果显著 。本学期在县教研室组织的讲故事比赛中我校的参赛选手获优秀奖;参加的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以“弟弟妹妹来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中我校有两名学生分别获省级三等奖和优秀奖;在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中,我校董文璐同学获市级一等奖,陈晨和张文蕊同学获市级二等奖,同时吴建忠、张秀春、胡铁云三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励。
5、做好期末检测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并做到每位老师写出失分原因,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绩得到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
1、加强教研组建设,本学期我校共设五个教研组,学期初各位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订好计划,组织学习各学科教参和2011版新课标,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做好新教师的考核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每次听课后都找他们谈话,指出优点提出改进建议,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程度的提高。
3、重视毕业班工作,学期初召开毕业班教师会,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讨论对策,要求教师在补差的同时不忘培优,力争使优秀率和及格率双提高。教师会之后召开毕业班学生迎考动员会,提醒学生时间紧任务重,要利用好在校的100多天时间配合老师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小学阶段的综合复习任务。本学习共召开毕业班教师会和学生会各四次,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小考进入全县600名的学生共20人,期中5人考取了沙城中学。
四、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零时性工作
篇5
中学语文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调侃,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鲁迅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回忆学生时代的语文学习,文言文学习方式仍是记忆犹新的。当时学习方法很简单:三部曲。一是课前把翻译抄在课文上。先译字,注在第一行,后译句,翻译写在第二行;二是听讲课。教师逐字逐句讲解,从开头串到结尾。学生查缺补漏,看哪儿没注全、没注准确。笔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是课后读和背,然后多抄几遍翻译,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这种“慢火熬汤式”的方法让我中学时期的文言文基础打得很扎实,但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做了语文教师,一开始也是采用传统的“葵花宝典”,但越教越尴尬,越暴露出问题。
高一、高二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当我努力落实具体字句时,耗时多,且教学往往变成了文言词句与语法的分析课。师生更关注字词句,如重点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正因为教学内容的落脚点在字词句,所以课堂上学生忙碌着摘记,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再说。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看戏,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双方疲惫,最终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不领情,不爱听,昏昏欲睡,意志力坚强的学生勉强能够打起精神听课。上完了课,的确有一大堆笔记,满眼望去花花绿绿,但学生却不知整篇文章到底在讲什么,富有灵性和情趣的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碎,美感全无,雅致全无。到了高三阶段,更暴露出弊端。由于只是对字词句的死记硬背而不是对文言文学习规律的掌握,不是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致使学生不仅把旧的全忘了,且面对新的文言文材料时不知所措,直咬笔杆,一副苦不堪言状。于是我明白了:原来是自己把学生拉进了泥海,“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但当我积极关注思想情感、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泛乃至花哨,最终直接导致学生文言水平的迅速下滑,一到考试要动真格的时候,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总是漏洞百出,答案总是令人啼笑皆非,这时师生就全然没了上课时的那种轻松。这让我感到不踏实,这也绝非我想要的教学效果。
于是我不由地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的审视》中提出的关键问题:语文是什么?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什么?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它却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探询的教学问题。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和智慧的课堂。要想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断收获快乐感与成就感。要做到这,需要教师调动个人的教学智慧。以下是本人一些初浅的、尚不成熟的考虑与建议。
一、关注并及时捕捉学生的问题(兴奋点),创设生成的课堂
语文课堂上,期待收获的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而这一切,教师却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实现。而且,能形成飞瀑的绝不是预设好的沟沟坑坑,而是“水到绝境成飞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预设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关注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而且所面对的学生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激发师生双方的精神、唤起情趣和热情,文言文教学更需要如此。教师应正视“阴错阳差”,应重视“节外生枝”,应珍视“灵光一现”。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走向真实。
要创设生成的课堂,重要的是捕捉有争议、有价值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提。学会质疑,是学生受用终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学贵有疑”,要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却常常忽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往往也是我们挫伤了学生的质疑热情。学生超出常规的思考很可能就是一个可贵的思维创新,切不可为了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为,课堂上最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并最后返回到学生中去,问题是一切教学的起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只有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才能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灵性也就散失了。
以《阿房宫赋》的教学为例。
上课初始,刚读到题目中的“阿房”时,学生就对其读音提出了不同意见。面对学生的质疑,出于“怕浪费时间,完成不了预设教学目标”的考虑,我就正了音,然后以“这是古音”的简单解释匆匆带过。后来偶然读到关于《阿房宫赋》的教学札记,著名教师李明新的作法让我警醒了许多。“阿房”的读音,为什么两个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差别如此之大?他点出这是跟地名有关,也是跟爱情有关。这样的课堂设计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灌输法,在文化氛围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枯燥的文言常识。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着重去提问题,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具实效,更富有生命力。
二、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平日的学习中,除了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并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方法。例如,实词推断方法、特殊文言句式调整的规律、翻译的原则与方法等等。
以实词推断方法中的字形推断为例。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爨”是会意字,从字形中就可以明白它是“烧、煮饭”的意思;又如“粜、籴”二字,让学生从字形上推测,不难得出“卖出粮食,买进粮食”之意;再如“小大之狱”的“狱”字,我们可以把它还原为两边各为一只“犬”,中间是一“言”字,也就是说两只狗在对叫,他们发生了争吵,有了争执就要上诉,那么就会产生“案件”了,所以“狱”字译为“案件”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培养推测能力,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
规律是学习的前行。多掌握规律或方法,学生就能运用规律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收获成就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还要古为今用,建立古今之间的有效联系。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经典片段,不仅要学生熟记背诵,还要鼓励他们在日常交际、学习生活(尤其是写作)中灵活应用。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开掘的宽广领域,是文言文教学争取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写作为例。注重运用文言文的营养,能丰富写作的形式和素材。在文体上,我们可以借鉴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从形式而言,文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还葆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具有白话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文言以短句居多,且长短句参杂交融,这使得它具有简练含蓄、典雅精致、富有节奏感的特点,能给读惯了白话文的当代人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全新感觉;在内容上,文言文更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尝试文言文的写作,更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可以提供作文话题锻炼学生运用素材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指定文中的素材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正是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学生从课本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为例。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式的名句,体会其简练的语言特点,也能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素材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例如“廉颇负荆请罪,最终将相和”的情节,我们可以体会出将相二人的高贵情操,提炼出“顾全大局、宽容、爱国、拥有真诚的心、勇于承认错误”等作文话题。
三、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文言材料的学习,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可有如下方法:
1.穿插故事,增添情趣。
穿插故事,就是要以事明理,在讲述中穿插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轶闻趣事来吸引学生。如教学《兰亭集序》时,顺势讲出“墨池笔山”的故事,“入木三分”成语典故的由来,感悟王羲之苦练书法、终成大家的精神;还可以谈及不同的“之”的书法特点,体会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貌,定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并乐此不疲地去研读这篇文质兼美、形神兼备的文章。
2.结合现实,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文言文不仅仅是墨痕堆积而成的读物,还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精神和心灵的写照。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古人的命运遭际、生存状态、心理情感和灵魂世界:“他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但他们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而应该指向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过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使这种性格和命运凸现出来而已。”所以,项羽虽然在青锋一抹之后倒在乌江边上,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司马迁的文字透视出自己命运的方向;我们依然能够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人的身上看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的所在,弄明白人类只配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对人性中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把握我们命运的走向”(王雷《谈谈小说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就是学习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3.从文本中去了解相关的礼仪制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等
《鸿门宴》里有这样的语句:“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如果我们对此只是作简单的翻译而匆匆带过,那就不能了解作品深厚的文化意义。按照古代礼仪,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和地位差别的: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其次是北向,其次是西向。这里,通过座位的安排顺序,我们可以看出项王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而张良更是连坐的资格都没有。由此我们也不难体会出项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性格,以及刘邦所受到的轻视。
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侯嬴会自杀,这难道不是对生命不珍惜的一种表现吗?其实,要想真正理解侯嬴的这种行为,还需要理解当时普遍流行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侯嬴的自杀是对信陵君的鼓舞,也是对信陵君的忠诚,更是对前面所说的朴素观念的阐释。
四、注重诵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日常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朗读富有节奏感、音乐美的作品的。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包括诵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以便更好地诵读作品,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这一点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文章中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了深切的体验。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记背,可以从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气质。
五、结语
文言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方面,它似乎总以枯燥古板、与时代脱节的面目出现;另一方面,它确实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及许多丰富有趣的文化现象,这就使文言文走进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尴尬境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这需要平时的积累与熏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易事。但是,如果迈出了第一步,我们能够自觉地引导学生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掌握基本规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浓厚的阅读趣味,那么文言文阅读也许就不再是一块“鸡肋”,文言文教学也就不是“硬中伤”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学习更应如此。将文化教育渗透到文言文教学中去,以文化传承为中心,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阅读文言文的同时感染些文化气息,进行些文化思考,才有可能使文言文教学出现“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可喜局面。
当然,这绝非嘴皮之功。文言文的内蕴博大精深,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准备的也就不仅是一桶水了。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过去到现在的杰出教育家,无一不具备渊博的学识,无一不是在思想上颇有建树。一个知识贫乏而又思想浅薄的语文教师,是不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的。
诚然,理想与现实存在的种种差距在所难免,迷茫也是难免,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你是牡丹,还是百合,也不管你是茉莉,还是丁香,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充分挖掘个人的教学智慧,让反思与不断的调整随行,文言文课堂终会飘散浓浓的语文馨香,终会有更多的看不完的风景!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学有所得,不亦乐乎!
(曾获省级一等奖优秀)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一、职业深化思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对教育工作的深刻认识。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说,每个阶段的老师给予的关怀和帮助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所以,对我来讲,对教师职业十分崇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在我的概念里,中学时代除了语数外,其他的课程都不是那么重要。但当我真正登上讲台之后,我才发现思想品德课的独特性--它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之外,其本身的德育功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道德,教会学生辨别是非,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任何科目都不能替代的。思想品德课的老师也因此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思想品德课在本学期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七年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确立“关爱〃自尊〃自强”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珍爱生命、主动把握自己、发展自我,做情绪的主人,品味生活、学会对不良诱惑说“不”,了解和学习自我保护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做生活的主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也以人文
道德为工作主线,希望切实通过小小一节课起到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作用。
二、工作即是学习
从老牌学生到新牌教师,除了意味着角色的转变,学习的课题也大不相同:做好学生是思考如何学好,而想当好老师却要思考如何使学生学好,难度更大。对于新教师,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学初,我就认真通读教材,从一开始的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到后来发现我们必须对自己三年里所要教授的所有课本内容都胸有成竹;对本学期考点的熟悉也不够,还要对三年后的大考考点有明晰的把握。每节课前,我都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
课堂上,我努力将培训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积极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课件以及多种教育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教学能够更好的体现素质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经常性地接受学生的对教学和学情的反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师生的有效沟通,及时改进不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勤思考,助成长
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实现常规教学的系统化、规
范化和具体化的同时,我们面前也摆着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严峻的课题:那就是现在中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兴趣不大,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活力,使思想政治课能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永葆生命力,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学的实效。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情感教育、因材施教并身体力行。首先,爱是教育的主线,做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优中差的不同学生,要有同样的爱心。通过对不同学生爱的感染,让他们喜欢这门课,增强个人情感对学习的助力。第二,认真观察不同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发展。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待一些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学生,我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日常学习中得过且过,期中考试后有点自我放纵的趋势。我每天和几个孩子约好时间见面,既谈心又抓学习,经过努力,个别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提高不少。另外几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改观。第三,中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他们仍有一定的榜样模仿心理。思想政治课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培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注重对学生的身教作用。对孩子们的要求首先老师必须做到: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地调控情绪、高雅的生活情趣等等,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给学生一个正面、积极的影响。
一个学期的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一
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来自学生的压力,也能够促进教师本身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教育千秋大业,立德立人为本。通过一个学期思想品德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做人,使学生的潜质、特长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一学期的工作中,尽管个人成长很快,也有很大进步,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我深信,只要是以爱为基点的教育,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肯动脑筋、花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政治工作总结2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级(7)(8)(9)班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在这一学期,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重视新课的导入
在往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式导入,但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我曾经听到一位学生这样的感慨:某某老师上课的第一句话老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就是我们教师没有好的导入,导入不新颖,缺乏创造性所导致的后果。在新课的导入方面,可有以下几种方式:复习式导入、时事新闻导入、典故导入等。这几种导入可以经常交换使用,后两者由于每天有差异性,就可以多使用些。当然,能够运用好这几种导入方式,就需要平时多关注各样的时事新闻,特别是新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毕竟有许多学生也会关注新闻的,教师谈及到学生看到过的新闻时,他们也往往情绪高涨,觉得自己有所收获,这无意中是教师引导更多的学生日后关注身边的时事新闻。对于典故方面也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免得词到用时方恨少。新闻与典故都是故事性的材料,学生都比较喜欢感兴趣,有好的导入就是该节课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对于聚集学生课间散乱的思想也是很大的帮助。
二、乐于帮助学生,共渡难关
教育以人为本,倡导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爱心是在校园内永恒需要的。对学生进行各样的品德教育,有时他们未必会乐意接受或被感化,更多的是教师靠自己的行动、行为感化学生,使学生从教师行为的感性认识中反思,达到理性认识。
三、尝试实施新的复习方式
随着期末的临近,各科都让学生自己进行复习,并且每一科的复习方式几乎都是一个样,即默默地看书,这样几节课下来,学生大都昏昏入睡,复习效率低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尝试运用新的复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任其自由分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进行复习,可以默读、朗读、相互提问等。总之,运用的效率进行复习。经过两个班的测试,大多数须生都喜欢这样的复习方式,特别是一些后进生,通过相互间的提问能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这种比较自由的复习方式也可以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要求,是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多加注意个别的学生,防止他们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扰乱正常的复习,维持好课堂上的纪律,这也是新的复习方式要遵循的原则。另外一种方式是“竞赛”式的复习。让学生课前先做好复习准备,然后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并且要求学生进行抢答,起来回答的学生通过回答能够将该问题牢牢地把握住,回答后也要求其他的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朗读一遍,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种学生主动学习的复习方式效率也比较高,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刻,记忆得牢固。
四、对学生进行有差异的评价
班级中个别学生的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就应该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目的是培养起后进生。如在作业、试卷的批改上,对于一般的学生可以严格地批改,而对于后进生则适当地放宽评分标准,这在于鼓励后进生,当后进生有所好转之后,就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让改进了的后进生也参与到正常的竞争中来。
在所任教的三个班中参加考试人数是131人,及格人数是123
人,优秀人数是53人。在下学期的工作中仍需要自己去摸索、尝试,并请教优秀教师,学习教学经验中进步。
学校政治工作总结3学年快要结束了,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也出来了。综观这次考试的成绩和今年高考的命题走向,有诸多的经验值得反思和总结。下面就自己高三政治教学工作做一总结。一、学生现状
本学期以来,由于是高三,大都数学生都能勤学好问,一般都能都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不足之处仍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2、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
3、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
4、答政治题时仍然喜欢漫天撒网,针对性不强。
5、不善利用零碎时间,闲散事比较多。
6、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
7、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自信心还需锤炼。
二、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
充分利用资料,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同时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有效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
2、精选习题,准确定位。
在系统的复习过程中,我们政治组准备了适量的复习练习题,在两人精选的基础上,再由一人汇总,从中选出适合学生特点,时量恰当、难度适中、紧扣时事的练习题,印发给学生。并注意做完批改,做好错误率统计,并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试卷分析,备好试卷讲评课。力求都做到选、练、阅、讲四环节完美结合。
3、上好每一节课。
我的原则是:一切围绕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落实扎实、练习有效、效率高、动手动口动。具体说来,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由学生上台讲、错题评分演示、学生总结方法等。
4、做好课后辅导。
课后必要的辅导是加强学生知识的重要方法。除了我的休息时间外,我一般都呆在办公室,接受学生的提问,认真给他们讲解。对于一些上课不用心,下课却来问的同学,我也不介意。让学生掌握他眼前的难题其实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学校有专门的培优补差计划,并为我们这此任课教师提了几个档次的学生姓名,做好他们的生活、思想、学习工作。一般来说,我主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自己的培优补差工作,如果学生出现心理不稳定,上课不专心的现象,我都会主动找他谈话,和他交流。我经常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是推心置腹的,从而有效的放松自己的心情,专心投入到学习上来。对于差生,我一直特殊的关注,经常在下课时分和他们随便聊聊,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必要的时候,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三、教学效果
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较差,虽然有一部分同学成绩较好,但更多的同学把最基本的分都失掉了。
四、教学体会
1、夯实基础是重点。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都是紧扣考点,考查主干知识,这也提示我们在第一轮复习和今后的复习中我们的立足点应坚定不移地放在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对非考点的知识或非主干知识在教学中仅做提示。同时要告诫学生要分清主次,不要舍本逐末,过多地耗费时间。
2、强化能力是关键。
政治高考题,尤其是选择题灵活多变,看似简单,要做对却要花上一番功夫。这样的题目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就这类难题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并不是一些偏题、怪题,只是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变形、拓展,增设了一些条件而已。比如这次的的1、和的两道计算题都是这样。要做好这类题目,除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对多处个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能力。考试的这种变化提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创设条件,设置情境,注意多个知识点的串联,让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去活学活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3、精讲巧练是途径。
每堂课按照教学课型及要求的不同进行教学,但留足时间让学生反思、练习和讨论是必要的。每节课留足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这也是学校课改的要求。每节课课前有复习,课后有练习,学生有学有思这是我们“精讲”的要求。“巧练”既体现在每节课有练习,也体现在每周一次的练习上。周练是对本周所学知识的检测,题目设置一般以基础题为主,同时根据高考要求,适度增加一些条件的变化。主要以高考真题和各省市的模拟题为取题对象。
4、练习讲评和试题纠错是法宝。
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练习来检验,通过练习发现暴露了问题,就必须通过练习讲评来纠正错误。一节好的讲评课必须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典型问题的有效讲解,必须让学生对典型错误形成一种规律性认识,印象深刻且能在下次自觉避免犯错。试卷讲评课既是纠错课,也是方法技巧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试卷讲评课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因此,老师在讲评时不能就事论事了,对一类的题目或错误可以进行扩展性讲解,既要讲清错误原因,又要讲清解题思路和技巧。特别是连续几次都出现的同类错误,一定要把它们罗列出来,对它们的共性和不同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错误,纠正错误。试题纠错本是学生必备的一本练习,专门收集自己的错题,并对错题进行订正。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改正错误非常必要。纵观这次考试,有得有失。成功之处在于: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复习,对时政专题的复习时间进行了压缩,从效果上看不太理想的。近年来,对时政专题的复习,一直也是困绕大家的难题,不搞不行,高考试题都是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来考查所学知识,学生没有相关的能力训练显然是不行的,搞,无疑又是大海捞针,高考的反猜题及当前高考命题的多角度使人根本无法预测到高考设问的走向。学生也普遍对时政专题的复习效果感到怀疑。针对这一现状,今后要对总复习安排进行调整,增加了知识专题的复习及时政专题的复习,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结构的构建上,同时对时政热点的处理更多是让学生了解背景用相关知识,创设条件多角度设问,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根据材料提取信息能力和规范表述、严密组织答案能力。这样的复习安排无疑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复习和能力提高。
总的来说要以课为知识单位,围绕考点,讲透重点,分清难点,消灭盲点。之后第二学期至二模前,以知识块为复习单位,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再重复,而是侧重于构建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分,是在一个更大单元里的知识重组,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整合知识。紧接着复习要以当年的几个持续热点和焦点问题设置专题,介绍热点背景及相关政策、措施,结合材料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主观题的解题能力。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回归课本、回归试卷,重温考点,重看错题。
学校政治工作总结4作为科任,学期初,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能认真制定计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我更加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以便在活动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而且,为了能够更快地进入状态,经常去听各老师的课,感受各位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与教学技巧,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由于政治课在理论上比较难以接受,学生又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一学科,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所以,上每一节课,我都争取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上,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这样,有些学生会“爱屋及乌”由于对老师的喜欢而产生对学科的偏爱,以此作为增加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要素之一。
当然,这不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方法。教育活动是一种二层次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他们有自己鲜明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征,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特别是有些想学好政治,去又无奈基础太差的学生,我利用晚自修期间连续一段时间的从头至尾详细并有针对性地讲解,弥补其欠缺,并使其重新恢复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按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哲学基础知识。
作为教高三政治课的老师,我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注意以德为本,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在理论讲述当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优缺点,正视社会现实。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也发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之处。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把握不明确,高三年级的两个班每个班都有每个班自己的特点,并且两个班的学生素质有所不同,班级氛围各不相同,尽管我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这一差别,但是实际操作中做的还是不到位,所以,教学成果还不能尽如人意。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学校政治工作总结520__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反思高考,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希望对于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高考最终是通过学生上考场参考、做试题来完成,面对高考,武装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才能赢得高考。
一、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阶段性复习计划
要打有准备之仗。高三的复习工作需要有一个精心、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统筹考虑五本教材的内容,把高考、市上的诊断考试的进度与我校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复习进度安排。稳步推进复习工作,力争不留知识、能力、和热点问题的漏洞。
二、用学科知识武装学生
对教材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易错易混知识不仅仅要讲透,关键是学生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运用不熟练,学生照错不误。引导学生按知识的内在逻辑梳理主干知识体系,构建板块内和板块之间的知识联系,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储备,为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准备。
三、用能力提升学生
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高考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使用学科术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这要求我们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理解材料和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试题设问入手,明确问题的方向;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以明确背景材料的中心思想;把设问、材料的中心思想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练、考,精典例题的讲评(老师讲、学生评)培养学生组织答案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导学生
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事情。政治命题要反映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社会热点和百姓的真实生活。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尽量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正其身,觉得学政治有用,想学,愿意花时间去学,这是学好政治这门课的重要前提。例如,讲劳动光荣,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时,我们把市场卖菜的老农和身强力壮而去行窃行骗的人比较,尊重谁、歧视谁就显而易见了,以辛勤劳动光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在我们内心深处。以勤奋学习,认真工作为荣,以不学无术、敷衍塞责为耻。
五、用自信扬起学生成功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