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村级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村级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篇1

二、工作内容

(一)推进贫困村新农村项目建设。从2016年开始,按照每2年开展一轮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到2019年开展2轮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工作计划的要求,每轮支持贫困村40个,2轮支持80个,约占支持15个贫困县重点村的40%,每个贫困村年支持额度40万元左右,2年累计支持80万元左右,总计支持资金6400万元左右,其中每年支持额度1600万元左右。

全省按照东、西两片划分,东片重点支持靖宇、长白、柳河、龙井、和龙、汪清、安图、图们8个县市,两轮支持36个贫困村,支持资金额度为2880万元左右;西片重点支持镇赉、通榆、大安、洮南、洮北、长岭、双辽7个县市,两轮支持44个贫困村,支持额度3520万元左右。支持项目主要有5类:道路建设、排水沟建设、村部建设、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和围墙大门改造项目,具体以当年项目申报指南为准。

(二)推进贫困村村干部和村级合作组织带头人培训。结合省里新一轮万名村干部培训,每年对500名贫困村党组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级合作组织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农”政策和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等,提高基层干部和职业农民创业、带富和致富能力,确保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每期培训10天,到2018年,按照每村培训1名的标准,全面完成1500个贫困村村干部和村级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训任务。

(三)推进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各美其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贫困村打造新农村升级版,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是推进部分贫困地区整县美化、积极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到2019年,在15个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名村50个。

三、措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将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精心组织,科学推进,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新农村支持贫困村建设任务。

(二)整合资金投入。以新农村支持贫困村为平台,按照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户企业三帮一的要求,加大新农村帮扶工作力度,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集中向贫困村倾斜,切实解决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滞后问题,全面整治好农村环境。

(三)加强督导检查。将新农村支持贫困村建设纳入督点,重点督查贫困村规划制定情况、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情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美丽乡村创建情况,坚持标准,不打折扣,加强监管,保证项目建设平稳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四)创新机制模式。在推进新农村支持脱贫工作中,要积极创新能人治村、民主管理、整合投入、整村推进、产业兴村、商贸活村等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切实增强新农村帮扶工作的力度和成效。

四、责任分工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工作由省农委负责,按照“省级规划引导、市州协调推进、县为责任主体”的原则,明确各自职责。

篇2

面对全县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政策性增支密切叠加的双重压力,通过科学谋划、主动协调、持续跟进等有效手段,狠抓财政收入组织,保证了财政收入在量的提升中实现了质的有效增长。1-6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7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4%,比上年同期减少28%。(从收入结构: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112万元,非税收入完成963万元)。政府基金预算收入357万元。

(二)、支出结构逐步优化,民生保障强劲有力。

从全局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支出结构调解力度,重点支持经济发展,确保民生支出,提高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将宝贵财力向民生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倾斜。截止目前,2020年三十件民生实事共计投入资金3743.38万元,共计支出2125.71万元。(其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支出653.2万元,学生营养膳食支出206.71万元,十五年免费教育支出145.25万元,学前双语教育支出328.04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249.17万元,计划生育扶贫保障支出14.57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支出9.33万元,绿色殡葬支出0.36万元,生态护林(草)员劳务报酬432.37万元,“四馆”免费开放支出13万元)。1-6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6,643.5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6%,比上年同期减少32%。(其中支出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06.2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221.08万元,教育支出5,060.5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4.3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76.7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978.67万元,节能环保361.22万元,城乡社区968.7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94.15万元。

二、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坚持发展优先,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一是加强税费征收管理,积极培育新税源、依法组织收入,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二是规范税收征管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骗税登违法活动。三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积极推行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完善收益收缴办法。四是盘活存量资金。

(二)、坚持保障重点与压缩公用并举,确保各项支出安排科学合理。

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优结构”的原则,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性资金,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支出需要,实现收支平衡。

(三)、坚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

着力构建与新时代匹配的现代化财政制度。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力度,探索完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促进预算管理协调、可持续。二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全口径预算统筹安排力度,改进和规范项目支出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控和通报、加快预算执行力度。

(四)、坚持从紧从严,强化监督管理。

以严格防范财政风险,不断加大财政监管力度,在大方向上布局,从细微之处着手,牢牢把握财政防控风险中的枢纽地位,充分发挥财政对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调节作用,打赢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攻坚战。

1、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及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制度,拓宽公开渠道、规范公开内容,“阳光财政”稳步推进。截止目前,全县72个预算单位已全面公开,公开率达100%。

2、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为加强我县债券资金规范使用及管理,初步制定了债务管理系列条例及办法。2020年上半年我县共接收新增债券资金0万元,截止6月30日,我县2020年新增债券资金共计支出0万元。

3、强化财政投资评审。

2020年上半年,共计下达财评批复123份,送审金额37745.25万元,经审定金额为34886.14万元,合计审减2859.11万元,审减率为7.64%。为做好政府性投资项目预算和竣工决算评审工作,规范和完善评审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4、扩大政府采购监管范围。

不断拓展政府采购规模,充实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拓展采购范围,确保审批采购项目优质高效完成,截止目前,共下达政府采购批复89个,金额10821.18万元。

5、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

一是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摸清资产家底,夯实管理基础。二是截止目前,接收各单位资产处置申请18项,已完成处置15项,资产处置收入15169.61元(已按规定缴县财政局非税收入专户)。

6、增强预算绩效管理观念,积极开展预算绩效工作。

在当期我县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式下,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效益的提升来缓解收支矛盾,显得愈加迫切和需要。截止目前已制定并下发《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

7、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

今年在财政局《关于印发防范化解经济、财政运行风险“1+8”方案的通知》(甘财发〔2019〕9号)基础上,制定了《县财政局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实施方案》、《县财政局防范财政收入不真实》、《县财政局防范县级“三保”支出风险实施方案》、《县财政局防范库款不严格实施方案》、《县财政局防范财政监督不到位实施方案》、《县财政局防范化解舆情风险实施方案》、《县财政局加强社会运行监控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实施方案》、《县财政局深化财政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方案》等8个专项风险防控办法。

(五)、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廉洁可靠财政队伍。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加强财政系统自身建设,迅速召开全局动员大会,详细制定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队伍。

(六)、财政助推脱贫攻坚再加力,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足额安排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二是认真落实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2020上半年,我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中计划整合资金12613万元,截止6月30日,共计支出1098.49万元。三是加快扶贫专项资金下达力度,并加快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强化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利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对各项目推进和资金支付情况的动态监控,及时准确掌握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增强监管准确度和及时性。

(七)全面推进惠民惠农“一卡通”专项工作。

一是为扎实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工作,全面摸清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让惠农惠民资金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制定并下发《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推进方案》、《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实施细则》、《县聚焦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深化“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八)“互联网+精准扶贫记账”工作显成效。

为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及时召开乡镇村财管理工作推进会,保障村级财务记账规范管理有效运行。

上半年,我县财政收支较为平稳,但运行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隐患不容忽视。

财政收支压力大,刚性支出需求剧增收支平衡压力增大,通过整合统筹、盘活存量资金,解决了部分资金缺口。今年上半年,财政全力以赴推进预算执行各项工作,财政总体情况平稳向好,但运行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强有力的新增税源支持,收入增长乏力,完成预算任务较大困难。二是刚性支出增长过快,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年实现收支平稳难度较大。三是解决遗留的隐性债务问题、化解居高不下的暂付款难度仍然较大,势必对今后的财政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九)聚焦疫情防控,全面落实财政职能作用。

一是统筹保障防控经费。县本级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专项经费111.54万元。二是建立资金支付“绿色通道”。加强与人民银行、国库银行协同配合,对中央、省、州、县疫情防控资金即到即办,确保疫情防控资金第一时间支付到位。三是建立采购“绿色通道”。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相关要求,确保防控物资及时到位。截至目前,我县通过绿色通道采购防护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共计71.54万元。

(十)切实落实“三保”主体责任。

硬化“三保”预算执行约束。在部门预算编制中,明确要求不得改变“三保”支出用途,严禁通过压减“三保”资金用于偿债或项目建设,不得随意调整“三保”支出预算安排用于其他方面。压减一般性支出。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重点,下半年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持续聚焦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巩固扶贫帮扶成果。继续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回头看”、“回头帮”,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脱贫户持续跟踪,确保稳定脱贫。

二要紧盯全年目标,做好“增收”文章。用好强化调度分析、努力培植财源、提升征管效能“三种方法”,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三要坚持“四保一优”,做好“支出”文章。坚持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优结构“四保一优”,突出支出重点、支出进度、支出效用,优先安排民生资金,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大力盘活结余结转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加快支出执行进度,确保年底财政支出达95%。

四要激发财政活力,做好“改革”文章。按照中央和省、州要求,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抓手,重点推进财政内部工作机制、预算管理制度、投入方式、国资国企、会计制度、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五要强化监督管理提绩效,做好“监管”文章。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全面摸清债务家底,逐步化解历史债务,做好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加快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积极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管理“四位一体”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强化对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执行情况以及预决算公开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乡镇财政财务检查力度。

篇3

二、工作举措

1.产业选择。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来德调时的指示精神,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我县出台了《关于印发**县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0**7〕**63号)、《关于印发全县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发助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0**7〕**87号)等文件。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肉牛产业作为全县“一县一业”重点培育,稳定发展生猪,积极发展家禽、羊、水产及特色养殖的工作思路。

2.加大技术培训。一是积极开展“万名农技专家下基层”活动,选派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提供畜牧养殖技术服务;二是选派**名具有高级职称资质的技术人员参加“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县级讲习员队伍和“雨露计划”培训;三是选派**名具有高级职称资质的技术人员参加县人社局组织的企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培训;认真开展畜牧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产业扶贫指导,确保参与畜牧养殖发展的贫困户都得到技术服务,为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截止目前为止,全县各乡镇已召开****03场肉牛养殖群众会,涉及**09个村、**0**9个组、67**77人;发放宣传单、明白卡4**000份,张贴标语、公告45**份,出动宣传车**68台次,发放技术手册**300份,编辑短信、微信发送群众,营造起全县肉牛养殖发展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春风行动工作中,全县组建了肉牛技术服务团队**0个,参与市、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80人,举办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参训人员**750人,开展肉牛养殖技术现场指导、培训**060人次,有力促进了肉牛产业发展,加快了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确保了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肉牛产业工作任务的开展。

篇4

2016年11月,铜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铜仁市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方案》,明确了建档立卡贫困村按贫困人口一类贫困村人均5万元、二类贫困村4万元、三类贫困村3万元的标准匹配扶贫专项资金,通过调研后笔者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村“543”扶贫专项资金政策是朝阳村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解决了资金老大难的问题,扶贫开发政策不是永久性的,必须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借势借力,借水行舟,把握好这次重大发展机遇。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朝阳村要实现全面脱贫,面临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三大难题,是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武陵山片区其他贫困村同样面临着这三个难题。为此,笔者建议,推进类似朝阳这样的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县、乡、村三级应搞好统筹,形成联动,做到扶贫攻坚推进能力、发展质量、要素保障水平“三个提升”。

完善机制

提升脱贫攻坚推进能力

建立大扶贫工作机制、合作机制。对贫困村项目统一安排、分类管理、精准实施,把农业、林业、水利、民政等部门优惠政策集中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打捆”统筹使用,形成资金集聚、技术整合、措施配套、拼盘开发的态势,提高使用效益。

强化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与考核。一是建立县扶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组织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的目的主要是负责领导、督促和协调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从全县出发,及时对扶贫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促协调,特别是对贫困村致富产业项目的发展进行调度,切实加强对村级经济建设的指导,最大可能降低创业风险。二是采取“领导办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三级联动包村扶贫攻坚考核制度,由帮扶部门对贫困村脱贫工作全面负责,责任到底,特别要突出产业扶贫,培育“造血能力”。实行整村脱贫考核验收制,做到群众不脱贫、扶贫不脱钩、干部不离村。

增强后劲

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打好生态牌,着力培育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朝阳村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走“后发赶超、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保护片区生态资源,农业上,全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生物资源相关产业。将休闲观光农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做到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加快禽畜、果蔬等优势生物产品产业化;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新型绿色经济形态。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结合《石阡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要求,建设以农、林、茶、药等生物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扶贫产业园区,争取建成辐射周边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打好山地旅游牌,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要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建议县、乡两级每年拿出资金支持村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使朝阳村的山地旅游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开发农业休闲观光类旅游项目,探索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产业融合道路,努力提升特色农林产品附加值,增强旅游富民能力。

强化支撑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加大村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遴选更多的优秀乡土人才“走出去”。实行上级优秀技术人才“请进来”结对帮扶,结对援助。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培训活动,立足服务扶贫攻坚,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让一批批村级乡土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朝阳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同时,为了吸引更多雁归村民携带资金与技术扎根家乡创业兴业,培训实行全程免费。

篇5

二、坚持统筹结合,全面排查整改。我镇由主要负责人统筹规划,各单位积极配合,结合各方文件和反馈问题,实行一体推进、一体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各单位对反馈问题主动认领,举一反三、全面查摆,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对所有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

经全镇摸排,发现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1.基础工作不扎实。扶贫手册填写不规范,部分帮扶措施漏登,人员信息未及时变更,基础信息不准确。2.务工就业信息不准确。国办系统务工信息中,存在部分务工人员联系方式不正确、务工地点不准确、务工时间不精确。3.公益岗位待规范,动态管理有漏洞。个别村存在公益岗人员年龄过大,调整不及时。4.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有的贫困村集体经济主要依赖光伏收入,特色产业发展不足。5.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部分村的文化广场、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镇各单位主动认领,明确整改责任,限定整改期限。

三、开展整改工作,巩固脱贫成果。为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我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

针对扶贫手册填写不完整,我镇扶贫工作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自查自纠。督促村里立即开展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对扶贫专干开展业务指导,严格按照省扶贫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基础工作的函》通知要求,规范脱贫攻坚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专干业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巩固提升。结合帮扶人日常走访工作,持续指导帮扶人扶贫手册填写。

针对国办系统信息不精准,我镇扶贫工作站和人社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整改。针对县里比对反馈的务工信息疑点数据,及时核实并在国办系统修改。二是全面排查核查。指导村对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务工状况进行全面排查,以反馈问题为线索,对务工地址、联系方式等不准确信息进行整改,及时对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更新,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强化督查力度。不定期对务工人员信息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的,及时向村反馈整改,对问题比较多的村进行通报。

针对公益岗不规范情况,我镇扶贫工作站和人社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全面排查核查。组织镇人社所、扶贫工作站对已开发的公益岗位进行摸排梳理,全面掌握公益岗位开发、人员安置、监督管理等情况,进一步夯实公益岗位基础台账,并及时录入就业脱贫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开展基础台账比对。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将公益岗位信息与残疾人信息、社保参保、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等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核查岗位和人员信息。对发现的疑似问题清单及时反馈相关村,督促核查整改。三是加强岗位动态管理。举一反三,指导村紧扣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合理开发公益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岗需互选、人岗匹配”。落实公益岗位考勤管理制度,对无法胜任岗位职责的及时解聘,通过其他渠道增加其收入。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力度。不定期开展对公益岗人员进行电话抽查,实地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到位。

针对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我镇组织办、扶贫工作站、农综合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多种形式盘活旧村部、闲置土地、水面等村级资产资源,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支持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积极谋划产业,申报一批成熟产业项目列入县产业项目库,积极申报资金,做大做强村特色产业。三是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全面落实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出列村、脱贫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针对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我镇扶贫工作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谋划申报项目。结合2020-2021年项目库,指导各村积极摸排上报需要修建的基础设施项目,确保上报项目不遗漏、能实施。二是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对上级下发的项目批复,及时制定公告、实施方案,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保证项目的序时进度。三是强化项目监管。加强对项目的建设、资金拨付等工作进行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规范,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时、按质完成。

篇6

二、工作开展情况

1、中央脱贫攻坚“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认真研判、明确重点。镇党委政府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2大类12个问题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4大类11个问题,对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关于脱贫攻坚4个问题和市、县、镇主题教育检视3个问题、暗访督导发现3个问题,结合镇实际进行了认领,共计33个具体问题,经镇党委扩大会研究分析,确定91条整改措施和29个责任单位,分别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各村(社区)自觉承担整改任务,结合实际认领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不折不扣完成整改任务。

二是协调推进、统筹兼顾。我镇把整改工作与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结合起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群众外出务工、生产生活、脱贫增收的影响,以整改补短板促提升。把整改工作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持续抓好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不放松,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三是持续调度、强化跟踪。镇整改工作领导组定期向县委整改办报告整改工作进展情况,29家镇直单位、村(社区)定期向镇整改工作领导组汇报整改工作落实情况。整改工作实行镇主要领导联系制度,督促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和议定事项落实。33项问题中8项问题已经基本完成,25项工作已完成,目前各项整改措施仍然在坚持,整改成果不断巩固。

2、“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3月中旬我镇开展了脱贫攻坚“大排查”,3月底开展了“春季攻势集中行动”的普查,4月中旬开展了镇内扶贫业务大清查,对村级业务和所有贫困户、边缘户开展了遍访。经核查,我镇县内就读的中小学学生146人,全部已经复学复课,7户危房改造项目全部完工,38户住房提升项目已完工32户,6户即将完工。无饮水不安全户,基本医疗都能保障。

3、“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为最大限度降低肺炎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入实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全面降低疫情影响。3月26日我镇印发了《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指导各村开展相关工作,3月底各村对文件内容进行了专题学习并着手部署相关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精准帮扶,766户享受政策户共有帮扶干部271人,第一季度均走访帮扶到位,第二季度中26户未脱贫户均已开展月走访,1445户全部制定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危房改造”、“雨露计划”、“两免一补”、等政策正有序落实。

二是全面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全镇贫困劳力务工2463人,其中省外务工595人,县外务工591人、县内务工1277人,3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共计带动务工41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17人。

三是按照既定目标,9月底前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已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短板问题全面解决,边缘户19户57人、脱贫监测户10户39人得到有效救助,致贫返贫风险点全面排查,正逐步消除风险点,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4、其他重点工作。

一是危房改造按时完工。2020年县住建局下达我镇危房改造指标共7个。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少数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趋于弱化。通过春季攻势集中排查和各村反馈,市直、县直的少数帮扶干部不能够按照镇级要求开展帮扶结对活动,扶贫手册走访记录不及时、帮扶成效不完善、基础资料信息更新不及时,致使贫困户反映帮扶干部走访少、对帮扶工作不满意。极少数帮扶干部帮扶工作和“四心”文明实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吃一桌饭、拉一次家常、帮一次劳动、办一件实事”等活动开展较少,倾听心声,促进交流,增进感情,换位思考还有差距。

二是“志智双扶”工作开展不够有序,针对性解决问题不够,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有待提高。少数村的“志智双扶”培训会开展不够及时,培训对象不够精准,没有抓住关键人、没有指明关键事,致使少数贫困户不能够真实反映家庭情况,没有积极主动配合镇村工作。25户72人的未脱贫户中少数贫困户在“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均达标的情况脱贫意愿仍然不足,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

三是扶贫工作站作为脱贫攻坚业务牵头部门,大扶贫格局不够。对脱贫攻坚的十大工程等基础信息底数不清、主意不明。对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低保五保等民生工程的参与度不够,对重点环节的敏锐度不够,对项目进度等数字敏感性不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7

根据各乡镇(街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已于x年x月x日提前下达到各乡镇(街道),由各乡镇(街道)集中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

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x万元)

(一)产业扶贫资金(x)。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以及手工业、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包括四个方面

x、x个重点乡镇补助资金(提前批x万元)。每个乡镇安排x万元,已于x年x月x日提前下达到x个重点扶持乡镇,有关乡镇可结合省级直接切块到县的产业发展资金,统筹用于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

x、x个贫困人口较多村发展资金(x万元)。对第三轮x个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根据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程度等因素分两档,分别安排x万元、x万元,用于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产业扶贫。其余x个村,每村安排x万元,用于产业扶贫。

x、农村电商扶贫(x万元)。根据各乡镇(街道)上报的项目库,选择x个贫困人口较多的村给予重点扶持。以推动农产品上行为重点,建设村级电商扶贫站点,扶持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该部分资金使用省特色产业扶贫基金,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受益。

x、产业扶贫切块资金(x万元)。根据各乡镇产业扶贫实际和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情况,用于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产业脱贫。

(二)小额扶贫信贷风险补偿和贴息资金(x万元)。为进一步发挥信贷资金的支撑作用,支持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生产经营项目、有信贷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的各类经营主体。金融扶贫项目由县采取风险补偿、贴息等方式,主动协调x县农商银行、x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放大信贷投放额度。该部分资金使用省特色产业扶贫基金,x万元用于风险补偿金,x万元用于贴息资金,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受益。

(三)扶贫特惠保险资金(x.x万元)。面向全县x年底x万贫困户、x.x万贫困人口,实施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多险种的“扶贫特惠保”,实现保险精准扶贫全覆盖。其中大病医疗保险按照每人x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分别按照每人x元、每户x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扶贫特惠保险资金按照市统一安排进行使用。

(四)其他专项扶贫计划资金(x.x万元)。包括三个方面

x、雨露计划资金(x.x万元)。今年继续对有子女在校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按照每生每年x元的补助标准给予支持。

x、“金晖助老”-青春扶贫志愿者行动资金(x.x万元)。根据团省委、省扶贫办“金晖助老”-青春扶贫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今年为x名x岁以上的,不集中供养的留守、失独建档立卡贫困老人,每人安排专项经费x元,用于为老人送过冬用品,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志愿者提供相应服务,县级负责实施。

(五)宣传培训及业务类工作经费(x万元)。包括三个方面

x、宣传奖励经费(x万元)。用于扶贫宣传工作支出。

x、挂职县委副书记工作经费(x万元)。为挂职县委副书记安排部分工作经费x万元,用于扶贫业务工作支出。

x、建档立卡工作经费(x万元)。主要用于县乡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会议、材料印制、交通、设备器材、信息采集录入、软件更新、动态管理、检查验收等方面的支出。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进行。

三、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x万元)

x万元用于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x.x万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

四、使用要求和组织保障

篇8

一是对机关原有科室及人员进行了优化合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按照《沧州市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主动对接、配合有关部门,将盐业执法相关职能划转入县市场监管局。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对全县10个基层供销社服务中心、2家农村电子商务公司、1家盐业公司和1家鞭炮公司,继续加大指导服务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使其充分发挥了良好职能,为全县供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开放办社方面

今年以来,经过对全县农业领域发展前景良好、规模较大、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入调研和全面审核,将xx县顺诚粮棉合作社吸纳加入县供销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入县供销社。

(四)土地托管方面

今年7月份,我们研究起草了《xx县供销合作社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实施意见》,并已经县政府同意印发实施,预计到2022年,全县供销社系统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将达到40万亩。

(五)农村电商和供销现代物流方面

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了xx县云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着力打造了快递分拣中心和物流仓储中心,大力实施了乡镇配送节点和村级公共服务站(点)建设,为实现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建成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个,占地2000平方米,电商网络销售总额达到990万元,建设电商村级服务站点473个,培训电子商务人员120人;建成物流配送中心1个,占地6000平方米,仓储面积1000平方米。

(六)农村产权交易方面

注册成立了xx县农村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研究起草了《xx县农村产权交易暂行办法》,现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待《暂行办法》正式印发后,即可全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工作。

(七)扶贫攻坚方面

一是通过金融扶贫担保中心,为贫困群众提供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共走访全县10个乡镇、43个自然村、72户贫困户,为1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共计82万元。二是通过云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农副产品展示与销售,农产品销售信息100余条,帮助贫困户销售西瓜10万余斤、果蔬5万余斤、宫面3千余斤,得到贫困群众的高度评价。三是协调有关部门为所包贫困村实施了道路维修改造、变压器安装、村委会维修改造等项目建设,并为47户74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落实了“两不愁、三保障”政策。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篇9

致贫原因分析:一是有的贫困户家庭没有劳动能力,无法实现增加收入;二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想发展养殖业但没有启动资金也无法实现增加收入。

一、强化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按照县委对扶贫工作的具体工作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曾多次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和本局驻村工作队学习上级下发文件,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精神和牢牢把握扶贫工作重点,通过多次深入学习切实提高了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想认识,理解吃透省、市、县、镇的扶贫方案、政策的精神实质,掌握从识别到退出的标准、程序、办法和要求。加强基层党建理论学习,指导村支两委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知识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管理经验,深入探索农村管理新模式及经济发展新思路,切实为民谋利益、开拓发展之路、致富之路。为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五项工作要求,我局的扶贫工作队积极深入农户了解情况,掌握村班子状况,会商全村脱贫工作情况,并据此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发展规划,协助村级维护好社会稳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强化调研、搭建平台、落实措施、稳步推进,让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合理、有效推进。

(一)掌握村情民情,精准制定脱贫规划。为真正掌握村情民情,我局工作队成员深入各户,走访群众,切实掌握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看、问、听、谈、记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全面分析群众致贫原因,认真仔细的记录下每户贫困户的家庭详细情况和产业发展意向,分析因户施策措施。实地查看全村的办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和自然资源等情况,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充分听取村干部及群众的意见及建议,探讨因村施策措施。综合村户实际情况,我局每年年初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制定了《康平县安监局脱贫攻坚工作年度实施规划》指导工作队开展工作,从而确保我局的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做到实处,让贫困户都能够真真正正脱贫。

(二)以精准为准则,努力夯实工作基础。坚持把精准识贫作为脱贫攻坚最基础的工作、最关键的环节,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等关键问题。一是围绕对象精准,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贫困人口一个不漏、非贫人口一个不纳”的要求,协助村里做好调查情况、落实会议、解读文件、收集材料、核算收入、汇总确认、核定名单、填写表册、履行规程、督导会议等基础工作,并对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了两次“回头看”,严把核查、评议、公示等环节,力求把扶贫对象搞准确、把致贫情况搞明白。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的同时,逐户制定脱贫清单、研究脱贫计划、填写脱贫手册。同时,加强对各类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专人保管、集中存放。

(三)建立台账,精准实施接对帮扶。为进一步做好因户施策、因村施策工作,我局组织派出12名驻村包扶责任人对所包扶的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对接,对每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台账,并根据县委提出的脱贫政策对每户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征得贫困户同意后制定了相应的脱贫方式。为更好的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同时也为贫困户方便联系帮扶联系人,我局制作了安监局精准扶贫联系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做好政策解读、问题疏导、措施落实、咨询、矛盾化解等基础工作,并协助村搞好措施引导、政策支持、项目协调、物资投放、行政审批、组织建设、民情调查、化解纠纷等工作。根据每户贫困户的特殊情况,采取因地制宜、逐户施策的方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帮助其发展养殖业,探讨产业扶持脱贫、环境建设脱贫、岗位开发脱贫、教育保障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劳务输出脱贫、社会救助等措施,如协调县扶贫局购买仔猪12头发给12户贫困户鼓励发展养猪,协调互助资金发放小额贷款。对没有劳动能力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在危房改造、房屋维修、房屋新建、医疗救助等方面协调扶持,并将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脱贫,如协调住建局为三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帮助联系企业招工信息,鼓励外出打工。针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解决,坚持部门协作,整合资源统筹施力充分发挥各帮扶部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帮助该村逐步建立长效发展的优势产业,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组织社会扶贫资源,凝聚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增强扶贫实效。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多次召开座谈会,决定推广东升乡龙旭合作社模式,结合所驻村实际成立以种植榛子、小杂粮等特色作物为主的合作社。目前,前旧门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注册完,下一步进行土地流转和优先办理31户贫困户入股。

在帮扶中及时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经统计,核查了有车有房问题核减3户,因办理五七工核减1户,最终国标贫困户为31户62口人。其中,产业扶持脱贫17户,低保兜底脱贫11户,环境建设脱贫3户。为了迎接第三方检查,我们又一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完善。在协调多方进行政策脱贫的同时,我局还投入资金进行了爱心帮扶,面对2017年突如其来的旱情,多数贫困户春播生产出现困难,我们及时发放生产自救资金5000元。在重大活动中我们到贫困户走访,共发放物资和资金13900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为了给贫困户陈国忠家增加危房改造面积,又扶持了4000元建房款。

通过多措并举,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改善办公条件、村屯环境,助推基层党建。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涉农项目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建设,使之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同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合作,对该村加大公益性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1、改善办公条件方面:前旧门村办公条件比较简陋,无电子办公设备,影响工作效率和正常办公。我局高度重视,先后给方家镇前旧门村村委会送去了电视机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打印纸、稿纸等其他办公用品。修缮了取暖设施并解决村部冬季办公用煤6吨,为村支“两委”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打下一定物质基础;

2、丰富文化生活方面:给村部图书阅览室送去了科技和种植、养殖类书籍150本为解决村部大门口道路不好走的问题;

篇10

1.2 建设单位

娄烦县马家庄乡张家庄村村民委员会

1.3 项目负责人郝茂存1.4 项目建设地点娄烦县马家庄乡张家庄村1.5建设性质新建2项目建设理由及建设条件2.1项目建设理由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基本都由煤炭供 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光伏应用是有效利用太阳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途 径。加快推进光伏发电是发展和利用新能源的关键着力点,这不仅有利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还有利于进一步拓展能源利用空间、优化能源结构,更有利于发展低碳节能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 途径。

该项目的实施,将稳定保障张家庄村村民收入,对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保障贫困户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2.3项目建设建设条件

2.3.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在“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要求,近期召开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我省提出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举措,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工作任务。本项目的建设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并能改善当地环境。光伏项目是推动农村迈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是推进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攻坚的中坚力量,关系国家战略,关乎国计民生。光伏项目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收入,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为该项目的提出和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2.3.2自然条件

张家庄村位于娄烦县南川河流域,隶属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太克线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利。该村属丘陵低山较冷干旱气候区,气候干旱,雨量较小,气温偏低,风力一般,光照充足,温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日照时间较长,全年2700小时以上,属我国第二类太阳能资源区域,非常适合建设光伏电站项目。项目区年平均最高气温7.3——8.6℃,无霜期120天——140天。干旱、霜冻为项目区的两大自然灾害,“十年九旱”、“春冻秋霜”是主要特点。

2.3.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现有农户306户,人口859人,贫困户100户,低保户68户87人,劳动力450人。耕地面积1284亩,退耕地1321亩。目前,该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一致,和谐稳定。

我村多年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少部分农户散养牛羊,但形不成规模。没有主导产业带动,农村生产生活状况十分贫困,多年来,市县两级为该村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但均未从根本上解决全村的贫困问题,全村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

村民以种植土豆﹑玉米﹑谷子等小杂粮为主,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的品种﹑质量一般;缺乏农业设施投入,主要进行露地生产,不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受市场制约大;且缺乏农业合作经营组织,产品由商贩收购,不能获得最大利润。养殖业以传统的散户养殖牛羊为主,未形成规模。

2.3.4工程建设条件良好

该项目区沿线交通便捷,运输方便,可以满足建设需要。工程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均可就近购得,质量保障且供应充足,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施工进度的控制提供保障。同时,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提供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可行的。

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政策及相关规划的,将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有力的促进了娄烦县的经济发展,为居民改善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打下坚实基础,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

通过建设100kw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在20至25年内每年实现发电纯收入10万元以上。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全村100户贫困户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项目建设规划4.1项目实施地点及范围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张家庄村。

4.2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拟建设100kw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

5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方案

项目拟建设100kw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等。

1、系统组成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

(1)太阳能光伏组件;

(2)支架系统;

(3)光伏并网逆变器;

(4)交流配电柜;

(5)防雷与接地装置;

(6)并网装置;

(7)电缆及附件。

2、设计依据

(1)电网企业积极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接入公共电网的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系统工程(含通讯专网)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接入用户侧的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系统工程由项目业主投资建设,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西部地区接入系统工程仍执行国家现行投资政策)。

(2)分布式电源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网点的电能质量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3)建于用户内部场所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发电量可以全部上网、全部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由用户自行选择,用户不足电量由电网企业提供。上、下网电量分开结算,电价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电网企业免费提供关口和发电量计量装置。

(4)分布式电源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

(5)电网企业为享受国家电价补助的分布式电源项目提供补贴计量和结算服务,电网企业收到财政部门拨付补助资金后,及时支付项目业主。

(6)太阳能光伏发电及相关的设计规程规定。

(7)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一系列文件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关于促进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和并网管理工作意见编制说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规定》等文件,大力推进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此外,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减少火力发电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从而减少国家治理污染的支出,具有巨大的环保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在国家政策、技术设计和经济效益方面均具备可行性。

3、系统方案设计

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主要由光伏组件、支架系统、逆变器及并网装置等设备构成。光伏组件阵列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组件支架构成,项目使用265Wp多晶硅组件,安装方式采用全固定式安装,配置2台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组件阵列采用先串联后并联的方式,分别接入光伏并网逆变器。

光伏组件阵列采用固定式支架模式,由热镀锌材料构成。光伏组件通过串联后达到逆变器最佳工作电压,由电缆连接至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输入端端子,经并网逆变器输出就近接到变压器并入电网。

6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85万元。

7项目融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80万元,村委会自筹20万元,使用扶贫资金60万元。

8项目运行机制8.1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议书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的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地点与实施方案一致,确需调整和变更的,必须报请批准部门审批,坚决杜绝擅自随意更改实施方案的内容和做法。

8.2项目财务管理

本项目财务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绝不挤占挪用。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执法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及投资和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及效益的正常发挥。

8.3项目运行管理

项目建成后,由村集体选出有责任心、能排除一般性故障,能长期坚守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运转等。若有入股企业参与,则由中标企业负责维护运行。

9项目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方式为全部上网。按上网电价每度1元计算,根据100KW系统发电量估算:考虑到光伏发电设备衰减和维护费用等因素,该项目回收期为8年,25年内每年实现发电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

9.2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起到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作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10带动贫困农户方式和减贫计划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村委会为项目的承载企业,带动全村1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11工程造价单

1.10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工程总量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

378块

高效多晶硅光伏组件,265W

2

镀锌光伏支架

1套

镀锌钢支架

3

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3台

华为牌33千瓦光伏逆变器

4

配电柜

1台

用于逆变器输出汇流

5

控制柜

1台

用于输出并网主线缆

6

光伏组件至组串型逆变器

PV1-F 1x4mm2

10000米

预计用量

7

交流配电柜至10kV箱变

ZR-VV22-1-4x25mm2

2000米

预计用量

8

箱变至10kV公共线路T接点

ZR-VV22-1-4x350mm2

200米

预计用量

9

场地基础预埋

1200个

根据场地实际使用情况调整

10

支架与组件安装

100千瓦

符合安装规模

11

辅材及其他

1套

PVC管、MC4端子等

2. 10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工程造价单

100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工程造价

 

分项工程造价

总价(万元)

80

光伏组件(元/瓦)

并网逆变器(元/瓦)

光伏支架(元/瓦)

施工费(元/瓦)

箱式变压器(元/瓦)

设计费(元/瓦)

技术支持(元/瓦)

电缆

(元/瓦)

3.8

0.7

0.6

1.5

0.5

篇11

近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一张张激动幸福的笑脸,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这是9月10日临洮县教育工作暨教师节表彰大会现场情景。用临洮县委书记石琳的话说,今年的教育大会是有史以来最隆重、最热烈、规格最高、最受各界关注和重视的大会。

原因是中国银监会在原扶贫实施方案基础上,今年制定下发了《银监会系统2016年定点扶贫工作要点》和《临洮县普惠金融试点县实施方案》等措施,进一步开拓了金融扶贫新途径,加大了扶贫力度,促进了扶贫扶教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教育扶贫投入大,出新招,扶出了新成果。根据中国银监会领导批示,实施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对2016年至2020年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和特困教师进行资助扶持。中国民生银行和中国招商银行等单位,根据此项目在教师节向临洮县捐资349.2万元,资助大学生553人,特困教师44人。助学金按照一本每年6000元、二本每年5000元,直接发放到手,特困教师每人一次性发放救助资金1万元。不但解决了贫困学生就学和特困教师生活困难问题,也为该县实施教育扶贫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长久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坡上的村庄

双联村位于洮河西岸、三叉河以北。走进村庄,面前出现大片的绿树和即将成熟的玉米,一座座新盖的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村庄房舍虽然建在高低不平的坡地上,却错落有致,还有一座座新修的牛羊棚圈……

陪同而来的洮阳镇何镇长把我们带到金融工作站,墙壁上挂着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计划目标、具体规划等,有文字,有图表,还有奖牌。何镇长介绍说,双联村扶贫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修路,二是建房,三是解决吃水难问题。这些年金融扶贫对双联村的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2015年5月,由甘肃银行授信650万元的双联村富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村里的110家贫困户、种养业大户和致富能人纷纷以现金出资、土地入股等方式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为村民发展富民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在金融扶贫强大动力推动下,双联村形成了“依托项目打基础,稳定玉米养牛羊,扩大苗木增收人,发展生态净环境”的发展思路。

小洼山社地处海拔2200米高的黄土高坡,山大沟深,是双联村自然条件最差、交通最不方便、最贫穷的地方。车出村委会,沿着一条柏油铺的山路向山顶行驶。这条路虽然不宽,但平坦牢固,好像一条飘带向山顶盘来绕去。

沿着山坡小道我们首先走入的是冯姓家庭。走进小院,一幢砖混结构的房屋出现在眼前,大概五六间,玻璃门窗,宽敞明亮,旁边是新修的牛棚羊圈,给人一种殷实富有的感觉!但是主人说以前他家却不是这样,他指着山崖下的破窑洞说:“以前我们就住在那个破窑洞里,大集体时从窑洞里走出来,盖了几间土坯房,一住就是几十年,在危房改造项目支持下,新修了这座砖混结构的房屋,还享受精准扶贫贷款5万元,修建了牛棚羊圈,为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提供了好条件,经济收入也渐渐提高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姓康的家里。跟前一家相比,庄院更宽敞,更气派,院子足有半个篮球场大,砖混结构的房屋门前镶着玻璃走廊,院门旁是新修的牛栏羊圈,养着3头牛,还有几只羊。主人说:“这院房屋是在危房改造项目支持下新修建的,还享受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万元,中国银监会还帮扶资助了西门塔尔牛,让我发展养殖业。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过好,报答党和政府的恩情!”

进入第三家贫困户,我们看到四五间破旧的住房,东倒西歪,全是危房。随同的张亮县长见此情景,非常担忧地说:“这样的房屋不能再住了,必须马上拆除新建!”主人连忙说:“已经开始新修了!”便带着我们去正在修建新房的工地上。也是砖混结构的房屋,一连几间,主体工程已经起来,看得出比前几家的房屋更气派。主人说争取今年完工,明年入住!

镇领导介绍说,双联村像他们这样的贫困户大部分已经脱贫,有的正在脱贫路上奔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脱贫致富,奔向小康。说这话时,他脸上充满自信和感激。

插上翅膀的三益村

三益村是中国银监会定点帮扶村,地处太石镇东北部的山区,“两山夹一沟”,自然条件恶劣,干旱、贫穷、落后、出行难是这个村的真实写照。

然而,当我们走近村界时,眼前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太石镇党委书记感慨地说:“这些新面貌,新成果,是精准扶贫‘扶’出来的,金融扶贫功不可没!”

自从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国家扶贫工作办公室将临洮县确定为中国银监会的重点扶贫县,将三益村确定为重点帮扶村。中国银监会为定点扶贫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如甘肃银行为了支持三益村建立三益现代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贷款1200万元,修通连接高速的双联路。在中国银监会领导临洮调研的基础上,协调国开行在太石镇选取了5个村落实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目前已发放小额信用扶贫贷款363万元,预计落实贷款达到1500万元;先期确定临洮县农村危旧房改造、精准扶贫文化场所暨“乡村舞台”建设、供水工程、村卫生室、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贷款1.11亿元;与甘肃银监局协调对接,将三益村作为甘肃金融系统定点扶贫蔬菜供应基地试点,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中国金融青联还将通过两年时间帮扶培训,使三益村成为具有长效脱贫致富能力带动型示范村。建行甘肃省分行帮扶贷款支持临洮绿洲有机蔬菜基地,开展“走陇上黄土高坡,看精准扶贫”主题活动等等。

在强大的金融动力支撑下,村里28公里的道路硬化了,长期困扰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解决了,危房改造力度加大了,光伏电站全部并网了,实现了路通、水通、房新,种养两业蓬勃发展,贫困户收入逐步增加,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百合”县长

在临洮县采访过程中,常听人们说起“百合”县长。

这个“百合”县长名字叫张亮,系中国银监会副巡视员,今年4月受组织委派挂任临洮县委常委、副县长。到任后,他分管临洮县金融工作,按照中国银监会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甘肃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在甘肃银监局的支持帮助下,制定了详细的《中国银监会定点扶贫临洮县2016年度帮扶项目及具体需求明细表》等,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全县金融扶贫攻坚战中。

临洮县北部中铺镇七道梁沿线12个贫困村是全国最大的百合种植地之一,却因周围有三四百家加工企业无序竞争,销售渠道不畅。张亮听闻此事后,首先通过网络和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自己走到哪里,也把百合宣传到哪里。不论开会,还是接待来客,总是忘不了他的百合。他还邀请志愿者帮助他宣传、推销,同时广泛发动全国各地金融系统职工直接助力销售,他自己也亲自参与销售。

篇12

(二)经验做法。突出体现在做好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扶贫开发融入全省发展大局,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民生工程的重点任务,以及纳入全省战略布局的全局中谋划。按照全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制订“十二五”扶贫和移民工作总体规划以及各方面工作的专项规划;根据“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理念,出台《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江西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等。特别是党的十以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听取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扶贫攻坚促进小康提速的意见》以及《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等,加大投入,支持产业、保障、安居三大扶贫攻坚战,高位推进全省脱贫攻坚工程。

二是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根本实施方略,帮扶到户。江西省早在2012年便开始科学测定当年贫困人口在各县、乡、村的分布,这项工作比国家部署要早一年。2013年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完成了25个贫困县、3400个贫困村、119万贫困户和346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对当年贫困人口进行了重新调查核实和建档立卡,全省贫困农户全面达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在此基础上,以贫困问题为导向,根据“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要求,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做到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工作主线,转型发展。近年来突出推进工作制度改进,主要是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加大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建立了与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调整项目论证审批时间,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强化了专项扶贫机制的创新,积极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探索“五个基本”搬迁扶贫新路径;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创新“四位一体”产业扶贫到户新模式;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四个转变”转移培训新方式;统筹加强村庄整治建设,实现“四个渠道”村庄整治新举措。这些探索创新,在全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四是坚持把五级联动作为重要组织保障,合力攻坚。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了扶贫开发组织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了完整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扶贫攻坚组织架构,有力推进全省精准扶贫攻坚深入开展。省级层面,重点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在全国首创“四个一”组合式扶贫,由省领导带领有关省直部门和中央驻赣、省属大型企业定点扶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省财政连续十年每年每县安排10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领导力度。据统计,2012年以来,相关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达33.5亿,新增行业扶贫资金116.1亿,新增贷款42.4亿。市县层面,强化组建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产业扶贫、设施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结对扶贫等七个工作组,确保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乡(镇)层面,每个乡镇组建或强化了扶贫工作站。贫困村层面,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对贫困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五级联动扶贫攻坚组织构架,为我省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是坚持把社会行业作为重要补充力量,动员参与。创建了定点帮扶新机制,开展了“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十二五”291个省直单位参加帮扶工作,共投入帮扶资金4.16亿元。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新发展,“十二五”各地组织30多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近70万户贫困户。精心组织开展“扶贫日”活动,搭建社会扶贫平台,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十二五”以来,共筹集社会各界扶贫捐赠资金及物质折款6.72亿。

春节前来到江西视察,对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更高要求,并对江西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帮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积极谋划和推进2016年及“十三五”全省脱贫攻坚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时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是最大“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扶贫战略思想、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具体要求,谋划推进“十三五”脱贫攻坚,为全省“提前翻番,同步小康”作出更大贡献。2016年及“十三五”脱贫攻坚措施,我们提出的思路是“1234・10”。

第一,紧紧咬定一个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江西省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是:确保到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2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和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样板区。为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总体目标,部署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任务,层层传导压力,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有序推进。2016年到2018年,25个贫困县按年度分别摘帽退出2个、9个、14个;2900个贫困村按年度分别脱贫退出500个、1000个、1400个;200万贫困人口按年度分别实现脱贫70万、70万、60万,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第二,正确处理两大关系,统筹协调综合推进。一是正确处理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因此,要强调始终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推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一些同志在观念上还存在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贫困县发展水平上,工作措施想的还是推进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区域发展可以代替扶贫开发,所以扶贫资金往往被整合到大的基础建设项目或者龙头企业发展中。从社会进程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了,贫困对象也有发展,但如果不同时进行扶贫扶弱,势必造成更大的发展差距。因此,必须坚持把精准扶贫放在首位。当然,单纯扶贫开发也不能代替区域发展,那只能是低水平的扶贫,所以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理念,战略上坚持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战术上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区域发展是系统工程,精准扶贫攻坚是细胞工程,处理好系统和细胞的关系,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二是正确处理开发扶贫和保障扶贫的关系。在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开发性扶贫对象和保障性扶贫对象分别占建档立卡总人数的73.6%和 26.4%。因此,要突出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兜底两轮驱动,今年2月19日,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衔接的实施方案》,重点使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在区域分布、对象识别方面实现基本一致。首先要做好比对工作,一种情况是扶贫人口多于低保人口,理论上此种情况低保人口应全部纲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但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识别标准不一样或认定方法不一样,比如建档立卡按户识别,而低保认定按人识别,因而部分低保对象没有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对此要注明没有进入的原因。第二种情况是低保人口多于贫困人口,即所谓“倒挂”,那么贫困对象应该从低保对象中识别。经比对后,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别纳入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加强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统筹协调,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4.4%,到2020年我省农村低保标准将高于同期全国扶贫标准40%。

第三,建立健全三大机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一是脱贫攻坚考核机制。中央已经出台了对省级党委和政府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我们也正在研究并出台对设区市党委和政府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去年已经出台了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将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考核总分值为300分,扶贫开发占60%,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主要精力和各类资源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今年3月初省里正式启动对25个贫困县2015年脱贫攻坚实绩考核,3月底前将会出考核结果, 5月底前省委省政府将召开表彰会。今后对贫困县的考核,将于当年11月份开始,争取当年底完成对当年的考核,数据考核依据为上年的11月份至当年的11月份。对定点扶贫单位的考核,国家也正在研究,我们在适时也将根据国家部署研究制定。同时研究制定对省级23个出台了行业扶贫实施意见的部门考核。二是精准脱贫退出机制。我们已经出台《关于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退出的工作原则、退出标准、退出程序、退出后的扶持政策、退出规划的年度计划。贫困户的退出要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及五保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地方,凡纳入低保或五保的家庭,其收入视为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贫困村的退出,以贫困发生率和重度贫困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完成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原则上退出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应低于4%,重度贫困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全部完成。贫困县的退出,其贫困发生率应低于3%。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至2020年,继续享受中央、省级扶贫开发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投入分配整合管理机制。江西省将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2020年省财政将筹集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以上。省级每年安排的扶贫资金,原则上按因素法分配,由县级政府包干使用,统筹用于扶贫工作,自主确定扶贫项目。市县财政也要相应加大投入。增加金融投入,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建立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加强扶贫资金监督检查、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完善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确保资金项目安全有效。

第四,构建完善四大体系,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一是政策支撑体系。在已构建“1+5+23”( 也就是:1个纲领性文件,即: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5个配套文件和23个行业实施工作方案)构成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出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完整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有力支撑脱贫攻坚的实施。二是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省市县乡村五村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重点加强乡镇扶贫工作站建设,进一步配好配强贫困地区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三是信息网络体系。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监管系统,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建立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的部门对接和共享机制,推进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对扶贫指标数据的相关信息实现在网络平台上“一键搜索”,使扶持对象一目了然。依托扶贫大数据平台,提高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精准度。充分运用扶贫信息数据系统,把握减贫工作进程,监管扶贫资金使用,考核精准扶贫实效,科学作出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决策。四是社会帮扶体系。对接好国家部委和央企在贫困县定点扶贫和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对口支援,完善省级领导协调随同省直部门、国有企业开展驻县定点扶贫,扎实开展各级部门定点扶持贫困村,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为每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鼓励政策,发挥“10・17扶贫日”引导作用,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培育多元社会参与主体,大力倡导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搭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平台。

第五,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围绕江西省产业脱贫攻坚战、保障脱贫攻坚战、安居脱贫攻坚战,从增长收入、改善条件、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即;产业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保障扶贫工程、搬迁移民扶贫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生态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等。

三、当前需要着力把握的几项重点工作

关于精准脱贫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是对我们党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新路径。江西省明确提前两年到2018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要实现精准脱贫目标,首先必须打牢建档立卡工作基础,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全省范围内完成了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脱贫攻坚就是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工作。但是建档立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订的过程,按照“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回头看,第三年规范运行”的要求,需要对信息定期核查,对遗漏的、返贫的、新致贫的要纳入,对造假的、脱贫的要退出,不仅要摸清楚贫困人口数量,还要搞明白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做到信息准确、不错不漏、能进能出。前两年通过“回头看”清理不合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4万,2015年底到现在通过再次 “回头看” 核查,全省共退出贫困人口27.31万人,新进符合条件人口19.56万人,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建档立卡是各项扶贫举措能够精准的基础和前提,务必要精益求精。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明确脱贫的标准。现在有个倾向,就是简单以农户家庭收入多少来衡量是否脱贫。判断是不是贫困户,收入是个重要指标,是对贫困状况的综合判断,但其最核心的还是“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既考虑了基本生存需要,也兼顾了长远发展需求,是农户跳出“贫困陷阱”的度量衡,也是实现小康的基准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紧紧扣住“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标准,问题就会更聚焦,思路就会更清晰,措施就会更具体,从而打破惯性思维,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坚持扶贫到户,按照“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要求,瞄准贫困户,一家一户摸情况,逐村逐户搞帮扶,把扶贫政策、措施、资金、项目落实好。落实好针对贫困人口的特惠性政策,提高扶贫的政策、措施、资金、项目的瞄准度。通过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进而完成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的任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机制的意见》,对精准脱贫退出机制作了明确要求。3月中旬,根据部署,由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牵头组织大专院校等相关专家和民主人士组成核查评估组,对当年退出的贫困户和贫困县进行第三方评估,以增强公信力和诚信度。

关于扶贫资金整合问题。扶贫资金整合提了很多年,但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最近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对此已经作了研究,很快将出台支持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试点的目标是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激发贫困县内生动力,支持贫困县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减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基本原则是:渠道不变、充分授权,县抓落实、权责匹配,精准发力、注重实效。就是说对纳入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仍按规范的渠道下达,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贫困县,贫困县作为实施主体,根据本地脱贫攻坚规划,统筹整合使用,并承担资金安全规范使用的具体责任。试点统筹整合资金的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中央层面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业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中涉及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助除外)等24项之多,还有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资金,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完善资金安排使用。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表态将积极支持整合,谁不整合重点审计谁,谁违规插手干预资金整合就处理谁,解决“整不动”等问题。试点要求各省、市也要参照上述资金范围,明确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中贫困县可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

关于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驻村工作队相当于村级扶贫办,是推进脱贫工作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把扶贫资源精准地用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目前全省省、市、县共有3792个部门单位,10656名干部定点帮扶2900个贫困村,确定30万结对帮扶责任人。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摸清情况、资金监管、政策宣传、培训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地要明确驻村帮扶的主要任务:一是做好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二是编制好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三是组织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四是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到村到户政策;五是保证扶贫资金使用公平公正。需要说明的是,贫困户对驻村帮扶的满意度已纳入中央对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的考核作为指标之一,我们也将对此纳入对设区市党委和政府工作脱贫攻坚的考核作为指标之一,请各地要高度重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加强培训、指导和协调。

关于产业扶贫问题。充分发挥省级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资金使用上重点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从扶贫产业业态角度看,有种、养、加等特色产业,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等服务业,以及光伏扶贫产业;从经营方式角度看,有自营生产型、资产收益型、自营生产和资产收益结合型;从组织模式角度看,有“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五定”产业扶贫模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主要扶持发展自营生产型或结合型产业发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主要是资产收益型。今后随着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退出,将加大对资产收益型的投入。扶贫产业组织形式上,支持贫困地区建立“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模式,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贫困村继续推行“五定”的产业发展模式。现在还有电商扶贫,今年在贫困村组织推进900个农村E邮等电商扶贫,各地要高度重视。

对于旅游扶贫,因其投入大、局限性强等特殊性,不宜过多扶贫资金投入。特别是,随着县级整合资金力度的加大,不能以扶贫的名义,整合扶贫资金投入到旅游扶贫中。对于产业扶贫,我们将于4月中下旬召开现场会,专题部署推进这项工程。

关于健康扶贫工程。从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分析,因病因残致贫最为突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长期慢性病、患大病和残疾人占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 31.4 %。同时,因病因残致贫又往往与其它致贫原因交织叠加。因此,无论是预防新增贫困人口,还是减少已有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都要把医疗救助保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在转发赣州市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就是鼓励各地采取切实措施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减轻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近期将研究出台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意见,参照赣州做法,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设大病商业附加保险。

关于村庄整治工程。重点抓好“十三五”2900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将省级贫困村中的重度贫困村组全部纳入省级新农村建设点。省级贫困村以外的重度贫困村组,各市县要自筹资金,在2018年底前完成全面整治工作,2900个贫困村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

关于教育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把“雨露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贫困大学生。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关于搬迁移民扶贫工程。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搬迁的范围与搬迁对象的关系,在搬迁的定位上,要把自然村或居住点的整体搬迁放在首位,再把搬迁地的所有居住人口全部纳入搬迁的范围,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作为搬迁重点扶持的对象,努力做到应搬尽搬,做不到整体搬迁的,优先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保他们搬得起,搬得出,能脱贫。二是以前搬迁和今后搬迁移民的关系,由于前后补助标准相差较大,已搬迁的群众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影响。三是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同步搬迁人口的关系,新的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同步搬迁人口差距较大,给搬迁工作的组织实施带来了新挑战,搬迁工作的矛盾也将发生转变。在过去,搬迁的补助标准不高、差别不大,是困难群众不想搬,不敢搬,搬不起,而条件较好的群众希望搬,主动要搬。而现在是,同步搬迁人口补助标准相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助标准偏低,他们可能会有攀比思想,产生抵触情绪,搬迁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搬迁的组织实施难度会增大。因此,各地要在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的同时,采取奖励性和组合式补偿的政策和措施。

篇13

团县委在调研全县团支部工作中,详细了解到一家服务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优秀团支部――红河州尼农门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农门”),该公司由元阳籍创业青年张正华2013年成立,已形成比较切实可靠的劳务输出模式。2016年5月,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赵国良到元阳调研,团县委书记张秘毫不犹豫将赵副书记带到尼农门进行考察,在随后召开的“红河州边六县团委书记工作汇报会”中,团县委书记张秘大胆提出“政企合作”的劳动力输出新模式,并得到了赵副书记及周边兄弟县市团委书记的肯定,心中尘埃落定,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带领青年走出去。

会议过后,张秘多次走到“尼农门”,与创业青年张正华进行了深入的洽谈,决定团县委和尼农门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团县委负责全县面上的组织、协调、宣传,尼农门负责农民工的组织输出,招工企业的提供,以及维权协调等。下一步便是寻求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县人社局和各乡镇政府帮助,坚信一定能探索团企合作下的劳动力培训转移新模式。

2008年至2009年间,县人社局组织过全县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于是,张秘来到人社局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希望能够得到人社局的技术和经验支持,为元阳青年顺利外出务工扫清一切障碍,在充分汲取人社局分享的经验及洽谈后,“团企合作”的劳务输出新模式构想基本形成。张秘便向县委、县政府进行汇报,得到了县委副书记、县长和爱红,县委副书记龙刚等领导的肯定,并得到了大力的支持。

2016年7月2日至8日,团省委组织贫困县的团委书记到上海团校培训学习。借此机会,张秘独自到江苏省昆山市、张家港市、宝应县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型招工企业进行考察。元阳青年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地是长三角、珠三角,而到江苏是第一站。张秘满怀希望,来到江苏许多大型招工企业,考虑到元阳县青年的文化程度、语言沟通障碍等“硬伤”,去到企业张秘询问的第一件事便是“文盲”是否可以做这份工作?

在与大型招工企业的人事部门经理详细了解之后,张秘与当地人社部门、团委进行洽谈与对接,决定先摸清富余劳动力底数,根据农民工的年龄、学历、技能等因素进行分类培训,再转移。

7月中旬,张秘回到元阳,再一次与县人社局、尼农门对接工作,并将考察江苏的经历与总结进行分享,团县委牵头,县人社与尼农门协助,制定出一份详细可行的青年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

宣传与动员

在信息较为封闭、观念较为落后的元阳,宣传劳务输出无疑是一项挑战,如何动员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如何改变农村青年们的观念是摆在团县委面前的困难。

制定了“元阳县关于劳动力输出实施方案”并下发至各乡镇之后,团县委组织了各乡镇团委书记、县直属团委负责人召开了2016年团委工作推进会,会上,认真学习、讨论了“实施方案”,全县团干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提出各乡镇动员外出务工青年存在的困难以及想法,将助力脱贫攻坚组织青年劳动力转移制定为下半年团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联合县、乡、村一级的团干部大量宣传、积极动员,带领青年走出去、增收入。并制定了详细的宣传动员方案:一是团县委联合元阳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各乡镇团委书记进村入户,宣传团县委助力脱贫攻坚劳动力输出转移的相关政策,以乡镇团委为统领,各村两委干部、团总支书记、村民小组长、部分劳务经纪人进村入户宣传,动员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意愿的青年可到村委会、乡镇团委、尼农门报名。第一次宣传决定重点深入大坪乡、黄草岭乡、逢春岭乡、马街乡等少数民族边远乡镇和村寨,共组织志愿者及当地团委书记16余人10余次,宣传范围达4个乡镇12个行政村,普及村民6000余人次。二是充分利用元阳民族节庆活动多,外出青年返乡的时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2016年7月28日至31日彝族火把节活动中,在新街镇(老城区,常住人口10万)广场进行现场招聘会。(例如:1、高文科,男,现年34岁,元阳县攀枝花乡硐浦村委会硐浦村村民。之前自己一人在江苏常熟打工,此次火把节回家在元阳梯田广场看到团县委和红河州尼农门公司招聘务工青年,与工作人员了解了江苏昆山的上班制度、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回家与妻子(李啊文 现年36岁)商议后,决定带上在昆明打工的儿子(高世和 现年16岁)一起去昆山。2、高志忠,男,现年45岁,哈尼族。逢春岭乡蔓过村原党总支书记高志忠从村干部的角色退下来,正考虑干点什么,听闻团委正在针对脱贫攻坚开展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带着青年农民工去江苏打工,高志忠心想自己没有出去闯过,还不如这次跟着团委去江苏看看,于是就临时性加入到了团委组织的第一批劳动力转移队伍中。)三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站、新媒体平台(青年之声、微信、微博)、农村宣传栏等一切县域宣传阵地,通过举办招聘会、节日集会、农民工年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成功典型,努力营造转移就业的良好氛围。

摸清底数,建立资源信息库是进村入户的重要目的。团县委积极整合驻村扶贫工作队、乡镇劳保所力量,进村入户,精心组织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元阳县16至45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数,特别是建档立卡户中的剩余劳动力情况。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村级团总支书记作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认识,明确责任,逐村、逐组、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工作,确保数据全面、详实,从而建立元阳县农村贫困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为长期输出劳动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训与欢送

鉴于元阳县农村青年存在受教育程度低、语言沟通有障碍、维权意识淡薄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团县委决定组织外出务工青年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业务素质以促进就业率。培训内容主要以通用语言文字、劳动法律咨询服务、务工前的诙法律维权常识和外出务工期间的环境适应能力常识为重点,进一步完成劳务输出目标、实现农村青年就业以促增收打下厚实的基础。按照既定的计划,第一批劳动力输出200人,分4个批次进行培训。在8月初,动员工作遇到了一点问题,一是恰逢水稻成熟,大部分农民工在家打谷子,打谷子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农民工要打完谷子才能外出务工。二是近半个月以来,由于江苏等地电子代工厂都在为iphone7的赶工,碰到劳动力市场突然间活跃所带来的冲击,原来答应团委和尼农门一起去打工的人被昆明的劳动力中介公司截走,200多人被截走80多人。团县委和尼农门马上采取措施,进村入户稳定现有的人员,尽快组织输出。

8月29日,元阳县隆重举行2016年“助力脱贫攻坚――劳动力输出”第一批农民工欢送仪式,此次共有144人经过劳务输出培训后的农民工到江苏省昆山市务工,由团县委书记张秘带队。在欢送仪式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和爱红对本次输出的农民工致以良好的祝愿,鼓励农民工到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学习技术、改变观念、增创收入、增长才干、成就事业。县人社局局长陈光宇、红河州尼农门公司总经理张正华分别作了讲话,对即将起程的农民工提出了要求和希望。144名青年在团县委书记张秘的带领下,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外出务工创增收之路。

带领青年去务工

团干部带领青年外出务工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曾有过,但是偏远且少数民族集中的元阳,团干部带领青年外出务工确是首例,此举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及州委、州政府乃至团省委的高度重视。首批劳务输出的目的地是张秘认真考察过的江苏省昆山市,张秘明白身上的担子和肩负的责任,144名元阳青年,其中有很多青年从未走出过山村,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县城,如何让所有的青年安全、顺利找到工作是张秘肩上的重担。

出发前,他们认真制定了详细的行程安排:

8月29日

12:00―12:40 举行欢送仪式;

13:00―17:30 乘坐大巴车至昆明;

20:00 乘坐49座大巴车至上海火车南站(历时43小时,途径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2500公里)

8月31日

15:00 到达江苏省昆山市

路途遥远,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只能大体跟着行程安排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由于能参加第一批劳力输出青年人数的不确定性,原先计划的火车票预订不了,只能临时改为坐长途大巴,从祖国的西南小县到沿海发达地区,53个小时的旅程,横跨贵州、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从28日出来,9月1日才能到达。

张秘与144名外出务工青年同坐3辆49座的大巴车,与青年们交流、谈心,有的青年才刚成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向张秘询问着工厂的情况,担心自己的普通话不流畅,担心自己的饮食会不习惯;有的年龄偏大,担心找工作会有困难,张秘一一向大家解释,并将考察时工厂的照片翻给大家看。每到一个服务区,大家争先恐后地到商店买水买食和为手机充电。由于舟车劳顿,方便面成了美食。张秘与大家一起吃泡面,也借此机会与大家沟通,鼓励大家只要努力工作,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以跟驻场管理交流沟通。大家谈开了,顾虑也便打消了许多。

经过漫长的旅途,终于来到了昆山市淳华电子厂(台资企业)。前来对接工作的是元阳县驻昆山市团工委副书记张莉,在张莉及尼农门公司驻昆山负责人的带领下,144名青年开始进行面试。电子厂对于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一系列的过程,笔试内容为26个英文字母、颜色区分及简单的英语单词,这对于元阳的青年来说,确实有些困难,经过笔试之后,一半以上的青年没有通过,由于很多人都是三三两两结伴同行,通过面试那部分又不舍得离开同伴,所以只能换下一家企业。张秘带着大家又到下一家企业试试,希望第一批输出的青年能够在同一个工厂,以便于大家互相照应。

于是,他们辗转至下一家条件较为宽松的企业――联滔电子厂,到达联滔电子厂,大家先去餐厅吃了工厂提供的晚餐,由于不用笔试,直接开始排队面试。面试中,厂方面试官一对一与青年进行对话,认真查看青年的外貌和手指。过关的,到房间里面填表和拍照。面试结果出来,只有4个人没被录用。4人里面有45岁的高志忠,43岁的高和明、17岁的范占文,16岁的奎安给(钱小华的女朋友)。原因是高志忠已经45岁,高和明岁数大,又不会讲普通话,小范和小奎长得稚嫩,不像是17岁的人。每一个带出来的青年都必须找到工作,这是张秘此行的宗旨和目的。张秘在尼农门公司驻昆山负责人的引荐下联系到联滔电子厂人事部陈经理进行沟通,最终在团县委、尼农门、昆山团工委的共同努力下,四个人被安排到分厂进行工作。

将所有青年的工作落实到位之后,张秘与大家一起查看了食堂、宿舍、工作环境、员工活动中心等与青年息息相关的一切,经尼农门驻厂管理张燕介绍,只要大家努力工作、遵守工厂规章制度,每个月至少都能拿到3500元的工资,大家心里充满了希望,旅途的劳累就此消散,只希望能够尽快上岗工作,实现自己的“务工梦”。临走前,张秘再一次召集大家开了一个短会,再一次交代大家务必要遵守工厂的规定、切记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特别向此行比较年长的务工青年交代,要切实引导、照顾好比较年轻的务工人员。最后,张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元阳驻昆山团工委负责人联系方式留给大家,希望大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及时反映、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