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插花课程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插花课程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插花课程总结

篇1

1 课题实施内容、目标及完成情况

2012―2015年缙云县三禾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实施,期间通过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施农业、物理、生态、生物等防治,从而降低茶叶农残,提高茶叶的产量、品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建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 1个,基地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面积6.33 hm2。组织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5期共332人次。重点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76%,在县政府、农业局及乡政府和农综站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一支茶园绿色卫士队。茶园生物用药专柜1个,大大提升了现代茶园绿色食品安全水平。课题任务书的内容和指标:推广应用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重点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30%,茶树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的示范(推广举办培训班5次,培训茶农100人次,各类认证c有机、绿色食品、GAP)46.67 hm2,节本增效1 500元/hm2。课题指标完成情况:2012―2015年组织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5期共332人次。绿色认证66.67 hm2。重点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76%,建立了一支茶园绿色卫士大队。茶园生物用药专柜1个。节本增效3 885元/hm2。

2 茶产业发展概况

2011―2015年茶产业发展概况见表1。

3 课题执行情况

3.1 课题实施的技术措施

缙云县三禾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赤星病等,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等。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等害虫在当地发生普遍,且较严重;茶炭疽病在当地发生较普遍,发生程度较轻,少数较严重。缙云县三禾茶叶专业合作社重点推广实施灯光诱杀技术、色板诱杀技术、矿物源农药等技术的应用[1-2]。化学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农业部规定的禁用和准许使用农药名单,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3-4]。

3.2 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效

3.2.1 建立了茶园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建立茶园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技术应用效果明显。建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 1个,基地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面积6.33 hm2。

据统计,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茶园病虫害防治次数比常规防控区减少2次,其中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5次,防治费用下降30.84%,节本增效达到9.8万元,经济生态效益明显(表3)。

3.2.2 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延伸了技术的应用面积。2012―2015年集成应用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153.33 hm2,达到520公顷次(表4)。

3.2.3 创新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式,开展技术培训。一是茶园绿色卫士队伍的建立。2013年10月,在三溪乡成立了一支20人的“绿色茶园卫队”,每村建绿色卫士小组,形成全乡有卫队,村村有卫士。二是茶园用药专柜的建立。为从源头控制茶叶农残,设立1个茶园用药专柜,实行统一管理,对销售的农药进行严格把关,严禁高毒限用农药流入市场,以强化茶叶质量安全,全力确保茶企增效、茶农增收。三是统防统治作业队伍的建立。以建立和完善植保服务组织为抓手,深入发动,广泛宣传,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茶叶病虫统防统治工作。成立一支绿色茶园卫队,通过卫队为载体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四是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2012―2015年期间邀请专家举行绿色防控技术培训5次,332人参加了培训

3.2.6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2012―2015年全乡推广应用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653.33公顷次,平均节本1 335元/hm2,平均增收2 550元/hm2,全乡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共节本增效达到248.08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生态效益:通过本项目实施,减少了大量农药,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天敌,如蜘蛛、瓢虫、草蛉等,通过试验表明:做好蜘蛛等天敌保护利用与药剂防治的协调,可以控制病虫害,保护天敌基数。减少用药次数2次,百蔸蜘蛛数量增加38头,增长35%。农药污染和残留大大减少,形成茶园生态的良性循环。

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可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为茶农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绿色防控茶园与常规茶园相比,可节省人工费用750元/hm2,在当前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节省用工,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4 参考文献

[1] 肖强.“五个一”的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式[J].中国茶叶,2015(4):4-5.

篇2

《插花艺术》课程最早开设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伴随着现代旅游业、酒店业的蓬勃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均开设了插花艺术课程,但却存在无插花专业教师授课,或者只讲理论不讲实践的问题。我院自开始插花艺术课程以来,一直把《插花艺术》课程定位为酒店管理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客场改革中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对于扩大学生插花艺术知识视野、增进学生对插花艺术现状的认识和了解和激发学生学习插花艺术的兴趣和提高插花艺术教学效果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教师从繁重费时的板书设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现场答疑、教学演示和教学指导,微信平台、网络课程、在线课程的使用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机会增多,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整体教学效果。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学信息量大为增加,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了解更多更新的插花艺术信息,接触大量直观性的插花艺术教学图片资料,欣赏到更多优秀的插花艺术作品,增进了学生对插花艺术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其插花艺术作品的创作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三)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现代化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的多维度,广视角和大容量等特点,使传递教学信息和内容的方式更进一步直观化、生动化和高效化,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插花艺术理论的抽象性,又促使学生可以充分进行观摩,积极开展大胆思维,使课程的知识点和难点变得易于接受,学生的自信心明显提高。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自行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插花艺术作品展评方案。

三、《插花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情景为项目,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对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的调研,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插花艺术课程应针对酒店业人才需求组织插花艺术教学内容,按照酒店插花员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酒店不同情景展开,本课程应重点讲解花材与花器、花材的处理技巧、插花创作步骤、插花在酒店装饰中的应用及礼仪插花等内容;在讲解花材的处理技巧和插花创作步骤内容时,应重点讲解酒店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的插花处理步骤。

在实践过程中采用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热情,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创意。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用理论知识为学生拨开迷雾,再亲自动手示范。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插花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影像教学手段。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校插花艺术学习与酒店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插花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相统一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帮助学习的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工作任务,便于插花艺术课程项目的实施,授课教师应该把项目任务转换成子任务,内容包括学习的目标、实践的任务、实施的步骤和小组总结。

(三)以比赛为平台,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根据插花艺术课程的特点,考评体系上应使用多元化的考评体系。以考勤+个作业+小组作业+在线课程学习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化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插花作品是最终的反映指标,但是考核并不应仅仅看结果。

1、重视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考核依据。

2、重视阶段性评价,每次实训课按每个学生掌握程度进行等级测评。

3、重视终结性评价,进行课堂随机测试、实训总结考试。在考评体系中应纳入个人和小组插花作品考核环节,课堂上以个人插花比赛、小组插花比赛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酒店专业全国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进行小组主题插花的设计和创作。

篇3

1.1 宏扬民族文化,提高艺术修养

插花艺术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配合将其稳固的器材,经过艺术构思和适当的剪裁整形及摆插,以表现生态美与自然美的一门造型艺术和实用技术。

插花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在中国发迹甚早,至唐宋年间已有系统的论著,明代达到高峰,但到了清朝以后便一蹶不振。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隋唐时东传入日本,在日本得到发扬光大,形成花道,并风靡全世界。高职院校开设插花艺术课程可以发掘和宏扬中华插花艺术,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重放异彩,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1.2 市场需求

插花产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花卉艺术的鉴赏水平越来越高,花卉艺术消费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由于国内大型花卉市场及专业花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婚庆服务行业的发展,插花已经成为热门的行业,高级插花师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针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插花艺术这门课程,插花艺术已成为高职院校园艺、园林、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生态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必修课,同时其他专业也纷纷将其列入公选课,供学生选修。

2 插花艺术理论教学体系

插花艺术是一门以观赏植物为对象,研究美学应用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是集观赏植物、园林艺术原理、色彩设计、造型设计、美学设计、花卉应用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课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以致用。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插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种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掌握插花的技巧,从而引发对插花艺术创作的激情。

2.1 插花艺术的概述及插花基本知识

讲述插花艺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作用,插花艺术的起源,中国、日本及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简史,插花的器具、花材的种类、花材的采集与选购、包扎、保养,花材的修剪、弯曲造型、固定等基本技能,插花造型的质感、形态与色彩等基本要素,均衡与稳定、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韵律与动感等基本原理。

2.2 东方式插花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写景式插花对布局、花材的选配、容器配件的陪衬,写景写意的表现技法的要求,直立型、直上型、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对称型、合并花型、写景式插花等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花型插作技法,中国古典插花的花型及意念。

2.3 西方插花艺术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与风格,传统几何型插花造型设计对花材搭配、花器及花枝长度以及色彩的要求,三角型、倒T型、L型、水平型、半球型、椭圆型、放射型、弯月型和S型插花的基本技法。

2.4 现代插花艺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现代艺术得到蓬勃发展,东西方文化加强了交流,根植于文学、艺术、园林的插花艺术也得以极大的进步,运用各种新思想、新流派、新手法、新技巧、新花型的现代插花艺术应运而生。主要讲述花篮、小品花、微型花、浮花、壁挂花、花束、捧花、头花、胸花、腕花、肩花、丝带花、缎带花、花车及人造花的制作技法。

3 插花艺术实践教学的开展

插花艺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创新性很强的课程,且实验材料为鲜花材。在实践教学中将传统的课堂实验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创新的开展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1 课堂实践教学

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为它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创作活动。

3.1.1 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

插花艺术本身是一种创新艺术,需要不断地创新,通过动手实践从模仿到创作,尽可能获得较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有的创造力,都来自于最初的模仿和学习,模仿便成为了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刚学习插花时谈不上自由发挥和创作,甚至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在最初阶段,老师需要亲自示范现场插出一件作品,让学生模仿制作,体会插花的方法及规律。

3.1.2 学生分组实操与独立创作

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插花图片资料,然后模仿图片插出作品,在模仿中逐渐加入创作的成分,为后面的独立创作打下基础。开始学习插花时把学生分成3~5人一个小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提高技艺。到了学习的后期,特别是创作期,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设计并完成作品,这样可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3.1.3 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

插花作品完成后,以点评、互评、讨论与总结等形式,从作品的构图与整体效果、花材的运用与配合、色彩的搭配、主题与意境、创意、插花技巧等方面,对每个插花作品做出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发表自己对插花艺术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审美能力。

3.2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不同于其它的实习方式,学生必须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有很大的作用。插花艺术课程可以结合高职教育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适时开展顶岗实训,即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安排到花店、酒店、会所、婚庆公司进行为期数周的顶岗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并加以创新。

3.3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在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参加花艺师、花卉园艺师等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应试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升华。

3.4 组织职业技能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插花技能大赛、各地花协举办的插花技能大赛以及学院内部举行的插花大赛,把大赛作为进一步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手段。技能大赛能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赋予了课程教学新的内涵。既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又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黎佩霞,范燕萍.插花艺术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0.

[2]宛成刚.插花艺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

篇4

Abstract: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is the main form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Taking 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Flower Arrangements”teaching for example,the paper summed up the teaching content design,test funds,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the institute's management on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and other issues,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Public elective course;Flower Arrangements;Teaching reform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及扩展知识面和提高思辨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作为新增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插花艺术》是河套学院公共选修课程之一,对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插花艺术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将艺术融入工作与生活的习惯和高雅的生活态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插花艺术》公选课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很好的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笔者通过几年的公选课教学,总结了教授《插花艺术》公共选修课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及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插花艺术》公选课课堂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教学内容需作调整 我院插花艺术公选课主要面向全院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主要来自以下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财务管理、美术学、学前教育等专业。由于选课学生来自各系不同专业,均无植物生理学、植物栽培学、花卉栽培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对插花艺术课程中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理解困难。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于课程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及课程内容的取舍是目前该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缺乏实验经费,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型课程,实践教学需要相关植物材料及器具等,而地方高校教学经费缺乏,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实践经费由系里少量解决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自主解决一部分,基本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由于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加之学校及各系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经费均未进行划拨,使得公选课插花艺术的实践教学难以进行,严重制约了多样化教学的实施[2]。目前我院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幻灯演示展示,尽管一般公选课对实践教学不作要求,但就插花艺术课程的特点以及公选课教学目的而言,该课程需要适当安排简单的实践操作环节来让学生感受插花艺术之美,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经费划拨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纯理论的公选课讲述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篇5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盆景和插花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常手忙脚乱,不能将课堂上学的造型原则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另外,一些学生不善于观察,只专注插制,制作成的作品常上重下轻,没有厚度,缺乏立体感,在插制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多总结,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训时最好2人一组,这样旁观的同学,可以及时提醒,完善作品的不足。

二、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采取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式,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7∶3改为1∶1,即理论考试占50%,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占50%,理论考核期末考试占70%。考试题覆盖面广,题量大,以便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考勤、课后作业、课堂小考、阅读报告和专题讨论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注重基本操作技能

篇6

Countermeasures on Teaching Reform in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Course in Universities

LI Da 1 LV Chang-ping 2 CHEN Hai-xia 1 HUANG Di 1 LIU Zhen-chao 1 SHAN Yuan-yuan 1 ZHANG Hong-zhi 1 *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 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s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course were proposed in this 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recent years,the position of the course,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ontent set were discussed,so as to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Key words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teaching reform;countermeasures;university

插花艺术是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材料经过技术和艺术的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的过程[1]。插花是一项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既可以陶冶性情,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又可以美化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表现。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对策,以供参考。

1 准确定位插花艺术课程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是农林类高校园艺、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改革后,改为针对全校学生自由选学的公共选修课,每年选修人数达到1 000人次,成为湖南农业大学选课率极高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兴趣,课程开始时设置一个小的开场,不急于切入正题,而从身边的插花作品讲起,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是任何人都能学习的兴趣爱好课程。在介绍日常用花的同时再介绍插花艺术在重要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如:2008年奥运会的颁奖用花,小小的花束蕴含了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里面,从花材的选择、花型的大小、花束的寓意都有很多的内涵与要求。通过这样的一个开场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是用途很广的艺术类型,小到街边随处可买到的各色花束,大到各种国事交往活动中所使用的能代表国家形象与文化的特色艺术。

2 丰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插花艺术是视觉性很强的艺术门类,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艺术美感的领悟程度,教学上优秀作品实例的展示和赏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2]。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课件如过多的展示文字性的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枯燥感。教师只有在教授过程中不断扩展每张图片和插花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因此,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各个渠道收集大量的插花艺术资料,才能储备好足够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网上及国外的图片虽然可以作为教学资料,但学生如能亲眼看到这类插花作品,感受将更加深刻。笔者于2006年、2010年观摩了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亚洲杯花艺大赛和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杯花艺大赛,收集到了大量的花艺图片、视频资料作为插花艺术课程中重要的教学资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比赛中的一系列见闻,也成为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很好的素材。

3 加强插花艺术实践教学内容

3.1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

插花艺术是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只有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衔接,合理安排,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逐步领会插花艺术的魅力,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社会上也有很多花艺培训机构,有些课程很有特色,实践课达到全课程的80%以上,可以借鉴其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校内的插花艺术课受课时和教学费用的限制,实践课所占比例虽然达不到那么高,但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配比例安排为5∶5或4∶6还是可行的。

3.2 以西方基本花型为入门

西方式插花构图规则,基本花型有一定的制作步骤,是花艺教学入门的首选花型。西方式插花是一种理性为主的花艺设计,设计出的作品为几何图案,装饰性非常强,花艺设计的盛行同切花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以及市场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在教授西方式插花的过程中,为达到图形的一致性,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手中的花材要尽量一致,以便达到作品统一的效果。但插花艺术课程教学费用一直是各个高校开设该课程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如每次都使用鲜花教学,教学的效果绝对会很好,但西方式插花的特点是用花数量多,即便是用价格相对便宜的花材,合理的安排各个班级的使用情况,费用也会很昂贵。使用仿真花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花材耗费的问题。仿真花的款式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价格合适的花材,目前有的仿真花单束费用上比鲜切花略高或不及鲜花价格,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购买1次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园艺园林学院于2008年购买了一批教学用仿真花,虽然花材类型不多,但是较多地采购了同一类型的点状、雾散状花材及焦点花材,只要适当地搭配其他形态花材,即能满足基本的西方式插花要求,目前使用情况良好,至今还有剩余,2~3年内依然可以使用。每次教学中教师都要提醒学生爱惜花材,每次完成作品,待教师评完分或拍照欣赏后,要求学生将作品拆卸,将各种花材归类放回整理箱内,既可以减少花材的耗损,也可以保证下次试验有序进行。

3.2.1 提高仿真花利用率。在仿真花材剪与不剪的问题上[3],笔者要求学生毫不犹豫地修剪。仿真花最大的特点是花材一致性好,如不修剪处理,插花作品很难达到效果。被剪断的材料只不过是花材的枝干,花头依然是完好的,可以再次使用。笔者每学期都会准备许多不同长度的竹签,直接插上花头或用透明胶粘上带枝条的仿真花即可以修剪,可以任意地调整花材的长度,满足不同的插花要求。要求学生在填充雾散花材时必须把整支的花材拆卸,穿上竹签,用小支一支一支地填入,这一过程既能让学生掌握填充花材的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耐心。用竹签充当花材的枝干既能节省费用又能提高仿真花的利用程度,达到很好的插花效果。

3.2.2 增加西方礼仪花艺教学内容。西方礼仪花艺也是当代花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礼仪花束、婚礼花艺、餐桌花艺布置等一系列用于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花艺,也是社会上用途最广泛的花艺类型。掌握这些花艺内容可为学生将来就业提高竞争力。

商业花束是市面上用的最多的一款礼仪用花,该教学内容一直是高校插花艺术课程的弱势[4]。为了逆转这一局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用有一定长度和粗度的竹签插上仿真花花头代替长枝的鲜切花;用废旧报纸代替部分包装纸,为“鲜切花”打上内部小包装;将同一类型雾散花材也穿上竹签作为花束中的配花使用;向学生教授花束制作的螺旋手法,并搭配不同的包装材料与花结,制作出基本的圆形花束与单面观花束。

婚礼花艺、餐桌花艺布置属于大型的花艺布置,在当今商业花艺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较大,市场前景广阔。婚礼花艺、餐桌花艺的布置涉及到布景道具的使用,由于使用的仿真花是可重复利用的,这就为每学期的花艺教学节约了部分费用,利用该费用可以为花艺教学添置其他教学道具。笔者在整个插花实践教学的中期安排该内容,分组安排布置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如:搭起婚庆背景架,拉上纱幔,在录影架上插制出圆球形作品;铺上桌布,摆上碟子、刀叉及水平型的餐桌花;安排学生集体制作花艺拱门,摆在教室过道内。虽然用的都是仿真花,但依然能布置出一个很逼真的婚礼现场,而且用仿真花来布置婚礼会场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形式。这样模拟现场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获得操作经验,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应用,又能让学生在布置大型花艺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布置完成时产生成就感。

3.3 挖掘东方式插花内涵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为最佳的艺术追求和表现。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5]。东方式插花注重的是以花寓人伦,内容表达含蓄,体现的是自然界的草木风情[6]。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不同,西方式装饰型用花主要注重整体的形态,形态内部的花材可以很丰富,但东方式插花属于构图造型插花,作品对每个枝条每朵花的要求都十分讲究,要经过仔细挑选。笔者认为东方式插花是花艺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课程的后期才会安排学生制作东方式的插花,有了西方式插花的基础,才能运用简洁的枝条和花朵表达东方式插花的深远含义,通常用剑山作固定花材的工具,难度较西方式插花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当今东西方文化交融,插花已无严格的东、西方之分,但系统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且可以让其作为基本功进行练习。

3.3.1 注重东方插花技法讲解。东方式插花的花型变化很大[7],同一组材料不同的学生插出来的作品都会有所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详细介绍东方式插花的基本构图要求,如何把握比例、尺寸,在演示作品时详细地讲解东方式插花的六大法则。在插制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学生模仿教师教授的样式,而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地创作,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不断巡视,随时指点修改。

3.3.2 合理利用采集材料。在学习东方式插花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确定好插花作品要表达的主题,确定好主要的花材,申请部分经费到批发点采购部分鲜切花材料;同时要求学生到校园里采集不同类型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观察材料、挑选材料的能力。

3.3.3 寻找东方式插花新思路。深入学习和挖掘东方传统花艺,加以继承和发扬,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入观察植物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8]。创新东方式插花的展示新途径,对传播和发扬东方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些尝试,将东方式插花的过程艺术表演化,使得观赏者不只是看到东方插花的最后结果,而是在插花的过程中配上音乐、花文化解说词,将插花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这种新形式的展示提高了学生学习插花的兴趣。

4 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2002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插花业首次被国家确认为一种职业[9]。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加竞争力。同时向学生介绍插花艺术不只在花店行业中使用,还可以在室内装饰、酒店接待等大型会议场所使用,提高学生对该职业资格认定的认知度。

5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花艺活动

每年教师节花卉消费量较大,存在较大的商机。学生学习完插花艺术课程以后,笔者鼓励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兴趣小组,为其提供活动场地、活动机会,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到的花艺技能,自己制作礼仪花束,进行销售,既可以让社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一定的报酬。园艺园林学院每年都有各类花艺活动,学生可以在这些场合发挥专业优势,如:由学生组建的“七里香”花艺(下转第42页)

(上接第33页)

团队为晚会的花艺布置和花艺走秀做出了贡献,该团队在学院文化艺术节上展示的新娘花艺作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同时还引起了国内知名网络花艺媒体的关注;该团队不仅进行传统的花艺制作,还按照插花艺术的新思路创作出一系列的表演型插花作品,由该团队提出的东方式表演型插花体系的创新项目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该团队创作出的“菊之韵”、“鹤舞献瑞”等东方式表演型花艺,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园艺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得以展示,深受专家好评,给各位代表耳目一新的感觉。

6 结语

花艺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插花艺术的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里的花艺培训更应该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花艺水平,为整个花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为中国的花艺事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同时也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提高其综合素质,继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花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7 参考文献

[1] 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7,77.

[2] 张虎,孙莉,吴冬.《插花艺术》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1-18303,18318.

[3] 林丹彤,董军.插花艺术教学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1):161-163.

[4] 刘娇英.加强插花艺术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甘肃科技,2008,24(15):191-192.

[5] 王静.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J].文学教育,2009(6):52-53.

[6] 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6(11):44-48.

篇7

一.插花艺术的概述及插花基本知识

讲述插花艺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作用,插花艺术的起源,中国、日本及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简史,插花的器具、花材的种类、花材的采集与选购、包扎、保养,花材的修剪、弯曲造型、固定等基本技能,插花造型的质感、形态与色彩等基本要素,均衡与稳定、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韵律与动感等基本原理。

(一)东方式插花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写景式插花对布局、花材的选配、容器配件的陪衬,写景写意的表现技法的要求,直立型、直上型、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对称型、合并花型、写景式插花等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花型插作技法,中国古典插花的花型及意念。

(二)西方插花艺术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与风格,传统几何型插花造型设计对花材搭配、花器及花枝长度以及色彩的要求,三角型、倒T型、L型、水平型、半球型、椭圆型、放射型、弯月型和S型插花的基本技法。

二.插花艺术实践教学的开展

插花艺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创新性很强的课程,且实验材料为鲜花材。在实践教学中将传统的课堂实验与中职院校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创新的开展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首先了解插花技巧,提高课堂实践

1.突出主色调

当用二三种色彩的花材构图时,首先要确定构图的主题色彩。即能反映这个插花作品主题思想的主要色彩。然后,将主要色彩的花材配置于构图的重心位置,而且无论是花朵大小、花朵数量、色调浓淡等均应占主导地位。其它色彩的花材只是起焙衬和点缀作用,花朵宜小、色调宜淡、配置于构图的左、右两侧或前方下方,以突出主题色调。主题色彩和陪衬色彩之间要互相调和,浑然一体,不能各自形成孤立的色块,要使整体构图统一于一个基本色调之中,即主题色调之中,产生一种整体色彩效果。

2.类似色调和

凡是色环上相邻数种颜色的配合均属于类似色的关系。如红、橙红、橙;蓝、蓝绿、绿;黄、黄橙、橙等均属类似色关系。类似色的色彩接近,同时使用时易于取得自然调和效果,具有柔和感。在插花创作中经常出现类似色花材同时配置的实例,若配置得当,显得素雅别致。为此,应利用花材色彩浓谈不同、花朵大小及形状不同、花材质感不同等以求得构图的变化,或者利用小体量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花材加以适当点缀、以丰富构图中的色彩变化,从而打破单调感,增加插花构日的活跃性。

(二)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让学生掌握插花方法

初学插花者,可根据三根线条的“三角形”插花方法进行练习和试插,即选用一枝略比水盆长一倍的花枝作为主体花枝,直插在水盆的左边,再用另一花枝从同一插花位置,斜插在盆的中心,它的长度约为主体花枝的三分之二,再把第三花枝按照主体花枝的三分之一的长度,斜插在盆的右边,以取得花枝之间的相互平衡,最后可插其他多余的花枝,再不超出前三花枝的范围内参差插入。

鲜花在未插前,切勿曝于阳光之下;冬季则需慎防冻伤。花枝插入瓶中,应除去浸没于水中的叶子,以防腐烂。瓶水需每日更换。

插花时,几乎都是以剪刀来进行。所以,必须拥有一只宛如自己手部的利剪。善于使用剪刀的话,即可创造出一个不落俗套的作品。亦有人不将食指放入剪刀柄中。使用剪刀时,使用里侧的刀刃剪切物品,比较容易出力。剪切粗木花材时,应将剪刀斜之剪入花材中,较易达到目的。因为植物的纤维为直线形,所以自侧方较容易剪入。但是,如果树枝过粗,无法以上述的方法剪断的话,可以斜剪几处,即可轻易达到。无法以握刀剪断树枝时,可将剪刀柄立于桌上,用全身的力量压在刀柄任再粗的树枝,皆可迎刃而解。剪花草之时,可采用垂直的剪法,此种剪法才能使花材易于固定在剑山中。

在中职插花艺术课教学中,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最为关键,你比如,插花作品完成后,以点评、互评、讨论与总结等形式,从作品的构图与整体效果、花材的运用与配合、色彩的搭配、主题与意境、创意、插花技巧等方面,对每个插花作品做出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发表自己对插花艺术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插花艺术本身是一种创新艺术,需要不断地创新,通过动手实践从模仿到创作,尽可能获得较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有的创造力,都来自于最初的模仿和学习,模仿便成为了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刚学习插花时谈不上自由发挥和创作,甚至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在最初阶段,老师需要亲自示范现场插出一件作品,让学生模仿制作,体会插花的方法及规律。

参考文献:

[1]黎佩霞,范燕萍.插花艺术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0.

篇8

一、信息技术,实现了课堂情景的创意营造

1.信息技术,为导入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

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营造一个充满探究欲望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而信息技术,为课堂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便利,视频、音乐、动画.....能快速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使课堂生动而富有吸引力,提高课堂的效率。如《神奇的自然现象――雨》一n中,课前老师播放视频《小雨沙沙沙》,师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在唱做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对雨有了初步的感受。上课开始,教师播放下雨的动态图,把学生带进了雨的世界,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加深学生对雨的印象,激发对雨探究的兴趣。此时,老师顺势提出:对雨你们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提出了很多关于雨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就是其中之一,自然地引出探究内容――“雨是怎样形成的”。这样的情景创设,既达到了教师引出课题的目的,又为接下来学生主动探究做了思维铺垫。

2.信息技术,为活动情境的再现搭建了平台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受人力、物力、安全等因素的限制,有些外出实地考察活动不能全员参与。信息技术却能再现当时活动的情境,实现了空间的转移,让没有参与现场活动的同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执教《垃圾的处理――填埋实验及创意设计》时,教师通过一段录像展示实地调查垃圾填埋场的活动,从录像中可以看到同学们还没走到垃圾填埋的地方,就已经捂住鼻子,可以想象垃圾填埋场那令人作呕的气味;还能看到堆积如山的垃圾把一个个大坑填满,覆盖着泥土的大坑边上,不时有污水流出,一个个小洞在不断冒气泡。画外音更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深深感受到垃圾填埋的危害,激起了实验探究深入了解垃圾危害和创意设计新型垃圾处理方式的欲望,将活动引向深入。

二、信息技术,实现了知识探究的自主灵动

1.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辅助手段,为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提供了方便,使知识的探究充满了自主灵动。如教学《魅力插花》这一课时,教师采用传统的一问一答式引导学生学习插花知识,貌似热闹,但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思维完全被老师牵着。再构时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观察和现场采访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到了插花基本知识,课堂上通过PPT、采访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前期探究活动成果直观形象地呈现,和同学交流分享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里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通过信息技术,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插花基本知识,还将成果精彩呈现,灵动的知识探究方式,为下面的插花设计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程理念,达到了指导无痕的境界。

2.信息技术,为突破难点铺路搭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些内容因为其抽象的缘故,很难通过单纯的讲解示范让学生理解接受,而多媒体却能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用声像、图文为学生再现一个可知可感的演示平台,以直观生动地画面来解剖这些操作或理解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如在执教《神奇的自然现象――雨》时,学生提出了“雨是怎么形成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雨的形成过程”动画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观看结束后,教师又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雨的形成过程,抽象的知识学习变得既有趣又形象。

篇9

一、内容的对比、整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的婚礼,少不了花车,花车不仅代表了时代特点,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同时也会彰显主人的爱好和身份,因此婚庆花车是婚庆插花的重要内容。理论知识的讲解相对比较枯燥,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进行适当的对比、归纳和总结是必须的过程,这是有效性教学的基础。

1.根据花车的颜色来确定花材色调

2.根据花车的设计形式来确定造型特点及选材

3.根据花车的各部分要求进行装饰

4.ppt

花车的优美图片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对学生更有一种动手制作的欲望。花车制作过程的视频更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一辆婚庆花车的完成步骤,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个参考和依据。

二、实践操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花车的制作,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花车的完成过程,这一过程有时间限制(3节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探讨,甚至有时还需要重新再来,不断地提高动手能力。为了很好地开展实践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准备。

1.教学材料准备

①黑色轿车四辆(联系好车,车辆根据学生人数确定,把车停在一起,便于学生操作);

②花材:百合、玫瑰、康乃馨、洋兰、勿忘我、满天星、非洲菊等;

叶材:巴西木叶、散尾葵、剑叶、龟背叶、蓬莱松、天门冬等(根据组别,确定花材数量);

③装饰材料:吸盘、摆件、彩带、细铅丝、绿胶带等若干;

④课堂测试:花车制作评议表。

2.花车设计准备

动手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设计。对于理解和记忆有欠缺的同学,老师可以提前打印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初步模仿,当然更好的是能够有创新,突出自己的观点。总体原则如下:

①花车的设计应与车子的色泽、大小、外形协调;

②花车的花饰不宜五颜六色、深浅混杂,应当有一定的色彩基调;

③根据车体颜色来选择色彩:我们给学生提供的都是黑色的车辆,这也是考虑学生对色彩的把握,同时增加组别之间的对比性,尽可能让他们在同一线上。当然还有车型及车的外观特点这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把握。

3.花车具体部位设计

花车根据装饰的部位可分为车头花、车尾花、车门花、车顶花、车体边缘花。车头花常见的形式有圆形、心形,心形有不对称式、散点式、V字形等。车尾花要随意得多,圆形、圆锥形、扇形插花及心形花饰均可采用,规模比车头花小些,但装饰风格与车头花相呼应。

4.花车的制作过程

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给组长一定的权利进行组内协调和分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当前面的所有条件准备就绪时,接下来就比较明确了。按照预先分好的组来操作,根据刚刚讲解的理论知识及之前学习的插花造型的基础知识来进行花车的制作。对于造型自己在范围内选择,为了增加花车制作的观赏性,我们对各组的花车有不同的特式要求:一组选传统式,一组选前卫式,二组选浪漫式,一组选豪华式。实行组长负责,组长可以根据组员特点分配任务,尽可能让每个组员体会这个过程,关键是要掌握花车的制作程序。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指导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参与者,不时提出整改的意见,尽可能地完成好。学生花车制作完成后在一张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组别,并且把卡片也插好。制作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实践中不仅巩固了理论,还掌握了技能,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三、成果展示和评价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花车已经制作完成,花车的设计形式本身没有好差之分,主要是看制作的结果。根据课前的计划,请4位老师来进行评价,评价表如下:

在评价打分的过程中,分数的高低是次要的,关键是给了学生一个进步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当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之后,必然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动力。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很明显了,当然有效性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婚庆花车”这一节内容我从理论知识的整合、实践的操作及成果的评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思考,这个教学如果是和花店合作,对外进行花车的装饰,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枝头春意》是一堂自主开发的美术校本课,而所有的精彩都源自那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小意外。

台风过后,校园里很多香樟树的树枝被刮断后杂乱无章地躺在地上。这时总少不了调皮男生的身影,他们折下树枝,做武器或是当枪使,嘴里还“哒哒”有声,即便上课铃响也舍不得丢下。

这不,上课没几分钟,有个男生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悄悄地从抽屉里掏出树枝,可还没来得及做出其他举动,就被他的同桌举手“揭发”了。我没收了他的“武器”,顺手放在了讲台上,继续和学生们进行橡皮泥基本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了制作方法之后,大家都跃跃欲试。

这时,一个女生提出:“老师,今天我们想比一比!”这个提议倒不错,可是,比什么呢?她说:“比做花!看谁做的花最特别!”

面对着这些四年级的学生,我觉得,让他们做橡皮泥花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在造型上做变化,又可以在色彩上有突破,还可以在制作方法上求创新。果然,不一会儿,学生的作品陆续交了上来。

既然要评比,就先要展示啊!一时间,大家一阵忙碌:有的将花托在手掌上展示,可手掌刚朝向大家,掌中的花就脱了手;有的将花粘在书上展示,可是书的封面颜色明显影响了花朵的展示效果;还有的将花粘在笔端,然后小心翼翼地走上讲台,这个方法乍一看好像还不错,缺点是一次也只能展示一两朵,还容易顾此失彼……那场景可真是“八仙过海”,只是无法各显神通。

看着他们的窘样,再看看我之前没收来的“武器”,我突然灵光一闪。 于是,我提议大家将花粘在树枝的顶端或分叉处。不一会儿,那枝头就“开”满了花;而一些提交较晚的学生只能遗憾地站在一旁无奈地望着它。见此情景,我请了几个学生下楼又找来几根树枝。而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枝杈多的那种——看来,这些孩子还挺机灵的,知道这样的树枝上才能“开”出更多的花。

不但如此,教室柜子里的便笺盒此时也派上了大用场,摇身一变,成了花器,配上他们的作品倒别有一番情趣。他们为这意外的惊喜而兴奋不已,而他们的欣喜也感染了我。 可是,不一会儿,我又发现了新问题:他们的花(图1)在造型、色彩和制作方法上尽管有所变化,但创意不大。于是,我决定在课后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与开发:利用枯树枝自然逼真的形态和橡皮泥鲜艳可塑的特性,可以引导学生做出立体花朵。但既然是校本课程,我想,教学目标不应该止步于让学生学会做橡皮泥花;引入更多与之相关的人文性与情感性的内容,才能真正地打动他们,使他们有感而发,绽放心底那朵最美的花。

于是就有了第二节课。

课堂教学伊始,我先课件展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瓶盛开的鲜花(图2)。在他们欣赏的时候,我轻声问道:“谁知道老师现在是怎样的心情?”

“高兴!”“快乐!”

我默默点头:要的就是这效果!看来,图片选对了。

“原来花能表情达意,”我不动声色地说,“所以我请它来替我传递心声。那么,谁还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下花呢?”

“花言巧语!”“心花怒放!”“姹紫嫣红!”这些脱口而出的成语既道出了花的功用,又说出了花的形态与色彩。学生的这些形容让大家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景象。

我继续引导:“花有不同的语言,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带给我们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同样是美,却各有千秋。谁能说一说,这篮插花美在哪里吗?”伴随着图片的切换,我缓缓地问道。 学生们看着,说着。“它们形态各异,有的绽开笑脸,有的却是花骨朵。色彩也很丰富,有红、有黄,还有橙色。”这位学生不仅关注到的造型(图3),还分析了色彩。

“你们注意到那些绿色的枝叶了吗?它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我追问道。

“衬托!”一个男生大声抢答,“红花也要绿叶扶!”

“让花篮产生高低的对比!”另一个声音说道。这更是我想要的答案。

“旁逸而出的侧枝让它错落有致,富有美感,这就是插花的艺术,”我接下来的总结让学生们频频点头,“像从山野里跳出来的小桃树,自然而富有野趣,它的浑然天成也是经过插花师精心修剪的,虽由人作却宛若天开。”

接下来的一张图片中造型灵动的桃花(图4),再次成功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其实,插花所有的灵感都源于自然、出于创造,这正是插花艺术的精髓所在。”学生们一边听我讲解,一边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几组风格迥异的插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自然中的艺术灵感,感受那份宁静或热烈的美吧!”

我们的第一站是校园一角(图5),看这张盛开的紫荆花照片,使人联想到大画家吴冠中笔下的《春如线》。“疏影横斜水清浅。”它的美让人想起了这句诗,含苞待放、绽放枝头,没有这小小的点滴之美,又怎会有这大大的怒放之美!

依次出现的桃花图片,向学生展现了桃花不同时期的美(图6至图8)。无数的鲜花绽放在阳光下(图9)。“柔弱的枝条、纤细的茎叶,宛如一根根跳动的线条。如果前面我们看到的是诗,那么我们现在听到的是什么?”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请听他们的回答:“我听到了欢快的歌曲,我好像骑着马儿漫步在原野上,我闭着眼睛穿行在花香中。”“这是春天的歌,蜜蜂和蝴蝶也在花丛中跳舞。”他们已然陶醉。

更多鲜花的出现则让他们再次以美术的眼光去欣赏这奇妙的自然:绣球花造型奇特,虞美人色彩浓烈,倒挂金钟在他们眼中像两个说悄悄话的小女孩,含苞的像纸卷,怒放的像蝴蝶…… 源于自然、出于创造,这是艺术不变的主题。这正是我通过此课想要告诉学生的。而我从自然中汲取的灵感(图10)则让学生瞪大了双眼。趁着他们感情最为浓郁之时,我请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快速制作一朵橡皮泥花。他们迫不及待,却又耐心细致。(图11至图15)

“一朵花给了你灵感,就会有无数朵新花开在你的枝头。你最喜欢哪一朵?”听着学生们从造型谈到色彩,又说到制作方法,此时的我真是心花怒放。“揉、卷、捏、折……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就可以千变万化。” 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巧妙。学生们显然不满足于只做一朵花,他们还想让春意绽放枝头,而我能做的就是将时间交给他们。只见他们屏心静气、手眼不停。(图16至图18)

课的尾声,我让他们自由组合,完成最后一个任务——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也像插花一样富有艺术之美?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13-01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理念之一。在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课程设置多元化,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实现“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多数高校的公选课开设的主要程序为:先由教师自愿申报,再到学校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开课的课程并向全校学生开放,最后学生在教学网络点击选修。由于许多高校开设的公选课时间不长,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在公选课教学组织的环节中存在公选课涉及范围小、学生选课受限制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上公选课逃课现象严重、公选课的教学和考核过程缺乏监控等问题[2-3],同时在公选课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教材选用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结果导致公选课教学质量不高,远未发挥其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公选课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结合我们在花卉学、基因工程公选课教学近十年的经验教训,探索公选课教学的一些改革,并在上述公选课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教材选用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作一交流。

一、公选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改革教学方法,建立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坚实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宽阔知识领域,思想深度,能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二、公选课教学的授课方式

1.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连续性以及重点难点掌握较具优势,但容易流于呆板,保守,往往缺乏生动味性,比如本地没有的花卉、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的结构、载体构建过程,课题上难以生动描述。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上述内容教学过程生动直观,一目了然。但多媒体教学往往时间太长,而公选课课时较少,因此必须两种有机结合、适当使用,或者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让学生课余时间观看。

2.课堂教学与实地现场教学相结合

公选课教学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贮备往往不充分,在知识的理解方面较专业课难,比如各种花卉,在课堂上尽管看过图片,了解了其用途等知识,但掌握不牢,常常下课即忘掉大部分。我们在花卉学的教学中,采取课堂教学与实地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公园,在校园内辨识各种花卉,了解其栽培养护、常见用途、搭配。因为天天都可以随时接触,学生对之理解掌握就比较容易。

三、公选课教学的授课内容、教材选用

1.适应学生的知识程度

公选课教学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本身对公选课知识了解不多,如果一味强调专业性,学生学习理解难度太大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别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科普性结合。在花卉学教学上淡化栽培育种,重点讲授花卉辨识、花卉欣赏和使用,而只要正确辨识花卉,在网上现在基本可以查找到学生喜欢的花卉的栽培育种知识。在基因工程讲授方面重点在大家比较关心的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等问题,而对基因工程的原理、方法、具体过程就只作一般科普介绍。在教材选用上以科普性类的书籍为主,也可以介绍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书籍让感兴趣的学生课外学习。

2.注意实用性与“通识”性相结合

公选课教学的学生选择课程的目的除了对其感兴趣以外,常常还想了解一些实用知识。因此我们在花卉学的教学别详细讲授室内观叶植物、盆栽,还对干花、插花等也作重点介绍。同时,我们还在花卉学的教学中对花卉的欣赏,花文化比如花诗花词、散文、花韵花语、十大名花等也重点讲授,以达到观赏花卉对陶冶人的性情,纯洁人的心灵的重要目的。

四、公选课教学的考核方式

公选课的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学习目的能否达到,培养目标是否合理都必须进行考核。我们的公选课教学改革了考试考查方式,一是开卷与闭卷考核结合:除了通常的闭卷考核方式外,采用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花卉品种描述、花卉欣赏的诗词散文等开卷方式减少对学生记忆性知识的考核;二是笔试与实验实作结合:花卉学考查除了笔试外,还采用制作干花、插花作品,阳台花木布置设计等方式;三是平时与期末结合:教学中加强对日常教学环节的考察,强调日常学习的重要性,增加课堂讨论环节的比重。花卉辨识随时进行,课外也可以抽查,鼓励学生课外查找优秀插花作品、设计。

我们的公选课教学特别是花卉学公选课已经进行了十年,每学期都有学生选修,极受学生欢迎,学生缺课、逃课现象少有发生甚至有外校老师带学生旁听。也发生过外专业学生毕业后抛弃原专业工作而从事花卉业的现象,对此我们不鼓励,但作为公选课教师也有几分欣慰与自得。

参考文献:

[1]关勤. 加强公选课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1(4): 371- 372.

[2]李文博, 冯祖琴.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对策[J].中国科教博览, 2005, (4): 59- 61.

篇12

近年来的每个教师节前夕,我校都会举办一次“聋生花艺展示暨社会实践活动”,全校的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都走上街头,向社会展示我校聋生的丝网花作品。有的班级还现场制作,现场义卖,这样的活动,已经连续搞了六年了。此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我们的丝网花工作室也成为了学校的亮点之一,每逢领导慰问、兄弟学校交流,这里都是必看之地。

六年来,聋生从小到大,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一些丝网花的制作技巧,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同学们之所以能由始至今保持这么高涨的制作热情,我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在教学中,我们针对聋生的兴趣特点,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突破各种局限,大胆的想象,勤于实践,勤于钻研,大胆创新。以下就是本人结合丝网花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进行活动课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的体会与小结。

一、针对聋生特点,用心选对教学方向。

聋生由于本身的听力缺陷,视觉相对比较敏锐,观察力、模仿力、动手操作能力特别强,对手工制作充满兴趣。聋生的家庭距离学校路途较远,所以都是住宿生,一个月回家一次,这样一来课余时间充裕。但是原来的手工课无法满足聋生进行手工作品欣赏、手工技能训练和手工艺术创作的强烈需求;聋生无法从手工课中得到全面、系统的培养;聋生的健全机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潜能未得到充分挖掘,创造性思维未得到有效启发,综合素质未得到更全面地提升。针对以上特点,我校开设了丝网花制作的兴趣小组活动课。活动课开设以来,先后有二百多聋生参与了学习,可以说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无论是天资聪慧的还是有智力、肢体缺陷的同学都能参与这项活动。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除了在周二、四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学习以外,还充分利用课下时间练习。

二、立足学校实际,用心取得领导支持。

我校有盲生、聋生、自闭症三类学生,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经费紧张。最初活动小组的开展,我们几个老师自费从网上购进了少量的工具和材料,带领10来个聋生学习制作单支的康乃馨。随着手法的熟练和时间的积累,我们制作的越来越精致,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材料越来越少,由于资金的限制,我们开动脑筋,给单支的康乃馨加了漂亮的包装,带学生走出校园,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康乃馨举行了一次花艺展示和义卖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想方设法积极的向社会推销我们的丝网花。开始同学们很羞涩,不敢开口,后来同学们都能和健听的人们进行交流了,很快我们带去的花都卖光了。通过这次活动,使聋生的交往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有了部分收入,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聋人的理解、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支持。

我们的丝网花制作活动课,参与的人数逐渐的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工具和材料供同学们练习。由于第一次义卖活动的成功,这个小小的兴趣活动小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购进了足够的工具和材料,使那些想参与的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

三、推陈出新,用心研究资源开发。

随着丝网花小组的不断学习,同学们都熟练掌握了了康乃馨这一种花的制作。于是,我们又学习了多种花型的制作。最初是指导老师手把手的教,后来逐渐发展到有的同学已经能独立研究创作自己喜爱的新的花型了。现在的我们用丝网花制作的品种除了康乃馨以外还有百合、水仙、牡丹、郁金香、玫瑰、蝴蝶兰、梅花、绣球花等几十种花型。随着花型的增多,我们又开始研究插花造型,细心研究各种瓶花的组合。现在,我们已经能利用制作好的各种花,拼插成各种造型的瓶花大约五十多种。

四、有付出有收获,用心创造美丽

六年来,我们不断探索,积极研究和实践,使丝网花制作这项活动不断拓展,取得了多方面的收获。

第一,由原来的只有聋生制作,发展到盲生也参与到当中来。盲生通过触觉感受,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盲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二,丝网花的制作、组装、插花以及创意,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增添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同门们用单纯的花朵制作工艺当中,不断总结实践,自己能创作出各种胸针、玩偶、头饰等小精品。

第三,学生的审美感得到了培养。丝网花的各部分工艺都培养了同学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美的思想得到升华。

第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丝网花的销售环节当中,聋生、盲生克服了自卑心理,鼓起勇气与健听人交流,从中找到了自身的位置,找到了自信心。

第五,增强了学生自食其力、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意识。丝网花的制作看似轻松,其实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双手经常被铁丝扎破,但是从不放弃,用胶布把手指缠起来继续做。做的时间久了,颈椎、手臂都会酸疼,但是没有一个同学说辛苦。在义卖的时候,同学们虽然很羞涩、很难为情,但是还是努力去做。

篇13

2. 整合资源,有的放矢。近年来,在全县普通高中多年连续扩招的形势下,我校生源数量和质量整体下降,优质生源不多。我校是新办学校,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在全县有影响力的名师少,但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只要稍加引导,可塑性很强。校长的领导力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与“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性,立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自觉、主动、积极建构先进的课程理念。

3. 规范标准,优化课程。 校长应从两个方面提高其课程执行力:(1)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实施。校本化实施不是简单地忠实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和主动创新的过程。因此,要做到思想、师资、时间、空间、经费、评价六个统一的标准。(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满足学生素质全面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根本指向,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终身幸福奠基为指南,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目标。

二、多管齐下,丰富校长课程领导力手段

1.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我们开设了限修课程和自主选修的校本课程,做到限修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自主选修以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限修方面,高一、初一为国学经典《弟子规》,高二、初二为经典诗词。自主选修方面,根据学生兴趣个性特长开设了涵盖体育艺术、科技生活、人文社会等35门校本课程。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为校本选修课时间,同学们可以到自己喜欢的教室上课,每月小结一次,每期总结一次。

2.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领导常深入课堂、深入教研(备课)组,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师在意识、知识、角色、方式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准确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对教师缺什么、想什么、要什么、会什么等做到心知肚明。

3. 深化教研团队建设。学校要求做到师生共读,每个备课组要有阅读目录,要有一个校级课题立项,成立课题评审小组,以促进教研教改,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实践,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