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妈妈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妈妈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妈妈教案

篇1

3.学习比较观察的方法,能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请每个学生带一种自己喜欢的蔬菜或水果。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出示小燕子和燕子妈妈的图片。板书“燕子”。指导学生认读词语,识记生字“燕”。在启发学生自主识记的基础上,教歌谣:“‘廿’字头,‘口’字腰,‘北’字两边来保镖,四只小燕向上瞧。”)

你们知道燕子住在哪里吗?(板书认读:“屋檐”。“屋”字呈红色。)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屋檐下小燕子和燕子妈妈的故事。(教师把课题板书完整,学生同步书空。)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在语言情景中指导学生识字,为后面的读文扫除生字障碍。通过审题质疑,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用笔指读,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可以鼓励程度较好的学生自读课文,中等学生与同学一起读,共同解决生字困难。学困生可以选择和老师一起读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多读几遍,也可以针对不熟的地方多练几遍。

3.指名检查朗读情况。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文章写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也可能说知道小燕子到菜园里去了三次,每次看到什么;还可能说知道小燕子越来越认真或者说解决了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并根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提炼出:可以从课文内容、说明什么、解决疑问等角度总结阅读收获。

[给学生创设较大空间,充分自主地感受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表达阅读收获。教师在学生阅读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出阅读的策略。

5.结合学生上述汇报,教师出示相关词语。

菜园

冬瓜茄子

大小

青紫

细毛小刺

(“菜园、冬瓜、茄子”三个词语摆在课前准备好的相关图片上,上面加点生字呈红色)

6.根据板书的词语,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学生把个人阅读中的零散信息与老师、同学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完整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认读词语。

三、加深理解,认读词语

1.出示冬瓜和茄子的实物,让学生找一找“细毛”和“小刺”在哪里。理解、认读“皮”和“柄”字。

[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课文中还有一处写出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哪位细心的小朋友能够找到?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字卡“躺”和“挂”,认读。让学生在黑板图片“菜园”里贴“冬瓜、茄子”的图片,体会“躺”和“挂”的意思,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

3.认读生字词。(1)认读黑板上的生词。(2)在小组里认读、做字卡游戏。(3)指出自己认不准的字,请同学帮忙。

四、指导书写

1.请同学互相提示,“瓜”“屋”“皮”“发”。这些字哪笔容易写错,怎样记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个生字中的“撇”,除“瓜”字第一笔是横撇外,其他都是竖撇。

3.书写练习。

4.相互评价,再练习。

[把记住字形和写好生字的难点分散,突出汉字书写规律。

五、朗读全文,小结。

第二课时

一、深入体会,感情朗读

1.在小组中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评价,体会小燕子观察越来越细,收获越来越大,心情越来越高兴。出示小燕子说的3句话。结合自身经验体会“细毛”“小刺”是不易被发现的;比较“发现”和“看”的不同;结合第2、3次语言中的叹号练习朗读。

3.通过朗读评价,引导学生体会燕子妈妈对小燕子越来越满意。(提示语的变化:说――点点头说――高兴地笑了;语言的变化:不错――很好)

4.在小组中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加上表情、动作,编演课本剧。

[在情境朗读中体会人物感情,学习课文语言。以评读为手段,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二、给词卡分类

躺挂大小青紫细毛小刺

可以按照描写冬瓜、茄子的词分为两类;也可以按照写蔬菜、生长、大小、颜色、特点分为五类。

教师小结:小燕子就是对比观察了冬瓜、茄子在大小、颜色、特点等方面的不同。

[与数学分类知识整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理解课文对比观察的方法,同时巩固词语认读。

三、比较发现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蔬菜或水果,在小组中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看谁发现得多。(教师指导、鼓励学生从更多角度,如从外到里,从看到尝,发现不同,并用清楚的语言表达。)

[巩固对比观察的方法,积累课文语言样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编课本剧

仿照课文,根据自己的发现续编课本剧。

五、指导书写

1.在小组中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练开合使用简单的基础上,巩固转纸不转剪的技能。

2.能用剪纸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充分利用不浪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熟练使用剪刀,了解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2.物质准备:两人一套剪纸工具(剪刀、胶棒、彩笔、回收盒)、大小不同、颜色丰富的彩纸若干

幼儿情况分析:今天参加活动的幼儿共有12名。其中,潘彬彬和许宏菲能熟练使用转纸不转剪的技巧,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李梦捷、蔡佳硕对转纸不转剪的技能还不太熟练。一小部分幼儿都还停留在没有目标,边剪边想的状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小朋友都说了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你们想为妈妈做什么事,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呢?

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想为妈妈做什么事?

师:今天,我们就用手里的小剪刀,把你想为妈妈做的事剪出来,还不好?看看谁表达爱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二、幼儿表现创作(放优美的音乐),教师观察。

1.常规引导:我们在剪纸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选择大小合适的纸张、及时收拾不用的材料、保持安静)

2.幼儿动手创作,教师观察。

(1)重点观察回答问题的那几个小朋友,是不是表现了最初的想法。

(2)观察蔡佳硕在转纸过程中的表现。

(3)观察幼儿在剪纸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关于常规:提示幼儿将剪下来暂时不用的纸张分类放好。

三、分享作品,教师评价

1.幼儿将剪好的作品一一呈现在主题墙上。

2.分享评价:

①评价活动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作品,是不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

篇3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篇4

准备: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过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交流、讨论: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c. 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d. 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e. 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f. 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篇5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孝敬父母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关心、照顾过多,教育不够,造成有的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认为父母的关心、照顾是应当的,不懂得回报父母,爱父母。因此,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尤为必要。

本课主要教育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为此安排了本课课文,内容是父母给小兰过生日那天,小兰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就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让给爸爸妈妈先吃的这个故事。这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感情的升华是难点。课文之所以选用这个故事,是因为给孩子过生日是当前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较亲切。

本课与下一课同属“孝亲敬长”德目,本课侧重孝敬父母的教育,下一课侧重孝敬祖辈的教育,两课有些教育要求是相同的,如:知道他们养育后代很辛苦,应当敬爱他们,对他们有礼貌、会问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东西要先想到他们等。但是父母与祖辈年龄不同,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因此这两课的教育还是有区别的,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两课的不同之处。

课文还安排了小兰对父母有礼貌的其他行为,即练习部分的“看一看”栏目,目的是为学生例举出一些具体行为,以便鼓励学生向小兰学习,达到本课的行为目标教学。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注意四点。

1.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在教学中要贯穿“爱”的情感,不仅要情理交融,还要请行结合,以情促行,以行表达情意。

2.本课教学要加强行为指导,一年级小学生往往有了一定认识,有了情感,但不知该怎么做,或上课激动一时,下课行动依旧。本课教学要在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情感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行为要求去做。

3.本课教学要紧密联系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在学生中发现好的典型,以学生身边榜样的真人真事打动学生。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心中有数,使教学加强针对性。但要注意坚持正面教育,以正面典型促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以往做的不足之处。不要过多地摆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4.“孝亲敬长”德目的教育,在一、二年级体现一个重点,安排五课时,一些内容在二年级教学中进行,以后各年级仍要进行这一教育。因此,在一年级进行这一教育时,不要求全,不要拔高,要认真体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教学的有关要求,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教学难点:小兰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有了新的理解,过生日时应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给父母吃。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我爱爸爸妈妈》。

2.音频: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

3.文本资料:《小明和妈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同学们,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3、同学们,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

学生讨论着回答问题。

过渡语:好,刚才所有的学生都提到了爸爸妈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你们都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是爱你们的,哪些是不爱你们的。

一、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

1、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回答的问题一一记下来,然后分组讨论总结,父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然后由各组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总结,汇报。

教师小结:父母爱我们的差不多,不爱我们的有两点不同意见,最突出的就是认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你们的行为。噢,这个问题比较点型,这样吧!现在我们采取正反方辩论的形式,认为不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左边,你们是反方,认为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右边,你们是正方。我(教师)是主持人。

板书:说说爸爸妈妈

二、怎样理解爸爸妈妈

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孩子的行为辩论大赛现在开始。

正方同学发言。

展示拓展资料中的《小明和妈妈》

故事中小明的妈妈打了他,你难道说妈妈不爱他吗?其实可能正相反,就是妈妈太爱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他,但当时打他,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但我方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反方同学发言。

正反方激烈地辩论。

教师小节:正方同学的那个故事很感人,反方同学说的也不差,父母打孩子不是不爱孩子的行为,只是教育方式有些错误。但我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现在我来给大家看一段动画,大家来评一评小兰做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演示动画:我爱爸爸妈妈 下载

教师小结:小兰把蛋糕给妈妈吃,说明她已经理解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明把骗妈妈的钱还给了妈妈,说明他也理解了父母的恩情,理解了父母的恩情,就知道了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同样的爱献给父母呢?那现在就请各组说一说怎 样把爱献给父母。

板书:理解爸爸妈妈

三、怎样爱父母爸爸妈妈

学生回答。

播放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同学做得一样好。

教师小结:瞧,故事里做到的,同学们也都做到了。在家里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出门时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时要叫爸爸妈妈; 吃东西时要先想到父母。

板书:爱爸爸妈妈

篇6

一开始,小安妮的脑袋里没有“害怕”这两个字,再高的滑梯也敢爬上去,忽地一下滑下来,所有人都吓得大叫。危险!不安全!摔倒了怎么办?烫着了怎么办?遇见坏人怎么办?姥姥用这样的语言,教会了安妮“害怕”。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安妮满心都是恐惧,安全空间特别小,我才决心跟我妈“决战”夺回教育权,帮安妮打开安全空间。

安妮会走之后,我就带她去参加各种电视节目的拍摄。那时我不仅做主持,还担任编导和制片。在现场,我忙得没时间顾及安妮,只跟她提前既严肃又温和地交待:“在我工作时候坚决不许你打扰我,你要是喝水上厕所或有困难,可以找剧务。”后来,安妮就养成了习惯,像个隐形小尾巴一样,悄悄乖乖地跟在我身后。

我还在旅游中培养她胆大应对一切。

安妮10岁的寒假,我带我妈和她去香港过春节。游乐场那些电玩她看着害怕,加上我妈在旁边说“很危险”,任我怎么哄劝她也不去试。

我把她拉到一边,“威胁”她说:“如果不玩,我永远不带你出来旅游了。”我们先玩的是飞椅,我故意与她隔开几个位置坐,看到她紧张地坐上去,紧紧抓住椅子吊绳,不回头看我。我知道她对我不满。待她随着椅子飞起来,我听到她大声尖叫,才舒了一口气,知道她释放了恐惧。

“我们再去玩什么?”我大声问安妮。安妮伸手一指,我们俩立刻向飞天八爪鱼奔去。

在上下翻飞里,我听见安妮大声尖叫,那声音里不是害怕,而是喜悦和兴奋。我这次也叫,是为自己帮助女儿拓展开又一片安全空间而高兴地嗷嗷。

用优点遮盖缺点:世上没有坏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掘优点,用突出的优点把“缺点”埋掉。

离婚后,我在济南贷款买了一套小房,付完首期,手里只剩下五百元钱。我叮嘱自己要趁年轻抓紧奋斗,为母亲存养老费和医疗费,为女儿存教育经费,还要给自己的未来存笔保障金。我在业余时间疯狂承接各种活动策划和电视专题片制作的活儿,常常在没有空调的火车上被冻得整夜难眠,常常中午只能到肯德基喝两杯咖啡打起精神⋯⋯某天,在初春的夜归路上,车子在漆黑的乡村公路上撞到了一辆拉石头的大货车,打着滚翻进了两米多深的水沟里⋯⋯

忙于工作和赚钱,我忽略了安妮,我尽力补偿这部分缺失。

有一次,安妮数学考了58分,一进家门就开始大哭。我压住火,上网查找学好数学的窍门。我读到了马云的故事――他数学也非常差,甚至还考过19分。母亲对他很失望,父亲却看到他在英语上有潜力,鼓励马云不要气馁。周末父亲带马云去公园与外国人交流,为马云创造语言环境,激发他对英语的兴趣。上中学后,马云的英语全年级第一。在大学,英语特长让马云重树信心,开始了人生的飞跃。

给安妮讲完马云的故事,她眼睛一亮,“原来这么优秀的人也曾经是个差生。”

我连忙纠正:“宝贝,你不是差生!虽然你的数学是全班倒数第一,可是你的作文名列前茅;你风雨无阻地每周学琴、日日练琴,是班里惟一会弹钢琴的孩子;你自小在舅舅家耳濡目染,水粉画一出手就精彩非凡;你每天练字帖,你的硬笔书法已有基础;你没学过舞蹈,却被选入校舞蹈队,是跳得最棒的那个;你朗诵声情并茂,两次主持升旗仪式;你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懂得一切礼仪;你充满想像,写了好多童话故事;你博采众长,不少历史典故,都能侃侃而谈。”

女儿在我的表扬中羞涩地低下头。我赶紧猛敲战鼓,“宝贝,只要你在优势项目上用功,把优点尽情展示出来,埋掉你的弱势项目。”

女儿因为数学失去了自信,因为我妈常当着她的面说她脑子笨,这是个教育大忌,我阻止了无数遍,可我妈改不了,结果是每当我问女儿为什么做错题时,女儿都是哭着说:“我笨!”

我来北京发展时带上了安妮,她的入学考试都不及格。她灰心丧气,很受打击。

我也是绞尽脑汁期望能帮安妮突破一下。我去听企业管理课程,导师在课堂上解决某个同学的心理问题,先让她找出自己的缺点。她嘟噜嘟噜说了一大堆,导师并不评价,继续让她说讨厌自己哪里,她竟然又说了一堆。直到她说不出来,导师才让她找优点,这下她卡壳了,想了半天找到了三个。导师对她的评价是:你不会欣赏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于厌恶自己。

我脑袋里咔嚓一个大闪电,我终于找到了制约女儿前进的心理障碍,它的名字叫――不欣赏自己!我耐心帮女儿一条条整理她的优点,问她想成为怎样一个人。她说她想成为美丽、乐观、自信、勇敢、睿智的人。我让女儿郑重地写下来贴在门上,每天早晨起床后大声念:“我是一个美丽、乐观、自信、勇敢、睿智的人!”

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哭咧咧的小苦瓜不见了,胆小如鼠的小怕怕消失了,不爱思考的小懒懒蒸发了。我的女儿安妮,从一个胆怯到有些幽闭、说话不成句的孩子,变成了她想成为的人。

能力教育:培养女儿的社会生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考高分更重要。

2008年初,我正式辞职。

我认为,一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不是靠学习成绩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所以,我更注重培养女儿解决问题和获得解决方法的途径。

去年元宵节前带女儿滑雪,她习惯性地等我为她打理一切。我说:“你马上就12岁了,有很多事可以自己做。”女儿无奈地自己去柜台交钱,拿到物品柜钥匙牌后,在一排排林立的柜子阵中,怎么也找不到对应的号码。10分钟后,她还在转悠,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跟在她身边,沉默了15分钟后才跟她说:“在陌生领域里,当自己的能力有限时,你应该想办法获取他人的帮助。”女儿赶紧找到服务员:“姐姐,请你帮我找到我的小柜子。”不到10秒钟这事就解决了。女儿含着泪打开柜子,我在她身边既严厉又低声说:“你自己15分钟没找到,服务员10秒钟做到了,你想想为什么。”

女儿一个字也不回答,转身去换雪具。她不会穿滑雪鞋,闷得满脸通红,我提醒她:“你忘记了刚才的经验了?”

女儿眼睛一亮,对离她最近的服务员说:“哥哥,请你帮我一下好吗?”

等她滑雪回来,看她情绪很好,我又问她在物品柜和穿雪鞋中悟到什么,她不耐烦地说:“找人帮忙。”

我赶紧闭嘴,我不要当那个唠叨妈。

危机教育:当女儿犯错时,不要去严厉地批评指责,而是如何把错误纠正引导成她获得的成绩。

有段时间,安妮学习明显心不在焉。我从她的书包里发现了五本十块钱的杂志,内容涉及各大明星的八卦报道。联想她最近写作业超级慢速、考试的超低分数,我很火大。我委屈地扑在床上大哭,安妮吓得大声求饶:“妈妈,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我不想用最笨的暴力方法解决问题,我把杂志摔在安妮面前说:“我不管,你给我全部换成钱!”

安妮哭了,“人家不给退的。”

“我不管,你必须还我50块钱!”

安妮哭着想啊想,说:“我把书卖给收购废品的,卖的钱都给你。”

“不行,最多卖3块钱,50元变成3元,我才不干!”

安妮哭着想啊想,又说,“我把书打折卖给同学,卖的钱都给你。”

我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看也不看她:“不行,过期的杂志谁会买?即使买去了,也不过一本一块钱。这样的赔本买卖我不干!”

安妮不再哭了,愁眉紧锁说没办法了。

见时机成熟,我慢吞吞地说:“我有好办法,你要不要?”

她恳求我快说,我依然慢吞吞地说:“你可以租书给同学看喽!”

她擦掉眼泪,追问我如何租书,我只给了些关于出租方法和价格的建议,以及出租客户的发展,留了很多空间给她去酝酿和实践。

五天之后,在我的“实用心理学”课程结业典礼上,我在台上对同学以及他们的家人说:“我是个单身母亲,能走到今天,完全因为爱与责任,我隆重向大家介绍我的宝贝女儿安妮。”我自豪地对他们讲述了“租书的故事”――在三天之内,她赚来了人生的第一笔钱。尽管只有一元两角钱。感谢女儿如此出色,宝贝,我为你骄傲!”

掌声打破了寂静,这是安妮11岁人生里第一次经历的热烈喝彩。

爱的教育:不管你考多少分,都跟自己的未来有关系,绝对不会影响我爱你。

分数,一直是安妮头疼的事,尤其是数学。安妮考不好时,我总是告诉她:你考多少分都跟自己的未来有关系,但这绝对不会影响我爱你。安妮逐渐明白,学习事关她的未来,她要对自己负责任。

有一天,我在写家庭教育书查资料时,看到了一段关于父亲的话: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孩子,数学学习会有很多障碍。这让我不断反思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反思我身边分数高和分数低的孩子的不同点,并通过家庭关系的研究,追溯孩子与父亲的关系。

我2000年离婚,安妮小时候,在姥姥家长大。孩子爸爸工作忙,他和他自己的父母没有亲密的亲子关系,而且他与安妮也很难亲近。直到安妮上了初中,他自己的婚姻稳定下来,才与安妮的关系稍微密切一点。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我始终有一个原则:不管我和安妮的父亲曾有怎样的矛盾,我决不教给女儿憎恨。因为我知道,女儿与父亲的关系,决定未来人际交往中的男性关系状态,更决定着婚姻中与丈夫相处的程度。

我一直告诉安妮,我与她父亲是性格和人生观不合而分开,不管她的父亲怎么对待她,也不管父亲的爱是否令她满意,他赋予你生命,这就是人生的第一大恩典,理当感恩。

我在孩子的教育中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也会给安妮父亲打电话求助,请他以父亲的角度与孩子沟通。尤其是初二后,安妮父亲与安妮每周一通电话,父爱让安妮很快获得了来自于父亲的安全感、自律意识和思维习惯,整个人变化特别大。

篇7

于是便有了「硅胶≈化学制品≈有毒这种误解。

其实,硅胶从字义上应该理解成胶状的二氧化硅。

它跟沙子、石英是化学同源的物质,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和稳定。

硅胶安全,就像沙子一样不溶于水,而且无毒、无味;

硅胶稳定,除强碱、氢氟酸以外不和任何物质反应。

什么意思呢,就是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误吃了硅胶,它也会原封不动地排出来。

不会在身体内发生任何反应,也不会对身体有任何作用。

但是有一说一,硅胶奶嘴在使用上确实有不方便的地方。

——硅胶不好清理:

硅胶是多孔材质,表面是不平整的;

硅胶表面有羟基(-OH),对食物残渣有较强的静电吸附性。

简单来说,硅胶是比较容易藏污纳垢的。

所以,在清洗硅胶奶嘴时候得认真对待,否则容易洗不干净里面的食物残留。

这就是硅胶材质的关键词:安全、稳定、多孔和吸附。

消毒会导致硅胶老化,考虑宝宝食用安全优先的原则,在合适的杀菌强度下2-3个月更换一次硅胶奶嘴。

硅胶奶嘴怎么消毒

硅胶奶嘴的消毒方法是比较多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放在开水中煮。在开水煮开了后,将硅胶奶嘴放入到里面煮大约3到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捞出来了。千万不要煮得太久了,要是煮的时间太久的话是会令表面黏性增加,出现细孔,加速硅胶老化,硅胶奶嘴表面也容易慢慢的变黄。但煮的时间也不能太短,时间太短根本无法把奶嘴表面的细菌等杀干净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不要碰到锅壁。

篇8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11司马光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提问:①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指名读,集体纠正。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4.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5.指名读,大家评议。

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7.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3)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4)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教师板书:

(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教师板书: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8)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候、孩、没”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词。

(3)抢读生字词卡片。

(二)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

候:可以用“猴”字来记忆,去掉“反犬旁”在单人旁的右边加上一个小竖,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组词:小时候。

孩:可以用学生认识的“该”字换偏旁记忆“孩”字。也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记忆。组词:孩子

光:学生可以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三个小淘气,坐在板凳上,压弯一条腿,后脚尖朝上。组词:司马光、时光、光明。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哭:学生可以用拆字法记忆:“两个口”和“大”再加上“丶”。也就是两个人张着大嘴哭。组词:哭了,吓哭。

没:学生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三点水,几头又尾,合起来誻没。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没有。

块⑴以用“块”字换成“提土旁”记忆“块”字,组词:一块。

石:可用象形字“”(书写不准确)来帮助记忆“石”字,组词:石头,石块。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8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候、孩、没”这3个字。提醒学生“候”不要丢掉小“竖”;“孩”字右边的“两个撇”第一个“撇”长一些,第二个“撇”短一点,两个撇的起笔要对齐。“没”字右边不能写成“几”字,书写时注意没有钩。

5.教师出示:“哭、光”两个字,问学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哭”字不能丢掉“点”,“光”字上面是竖、点、撇,不用笔顺错。

6.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7.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3

(1)实物投影出示这道题的内容。

(2)读读这两个字,区别“块”和“快”的异同。

(3)让学生试着自己填一填,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4)请同学说正确答案,再读读句子。

(5)学生把答案填上书上的括号里。

篇9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

(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

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ǎo)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an)

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

(3)词语:区分恼脑

恼:生气、使生气;烦闷。脑:头,脑筋……

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懊()、大()、()袋、烦()、()人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

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5、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

①15自然段

A对比读:出示15自然段: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一副凶猛的样子。

花猫: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

B展开想象。

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b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

朗读。

②16自然段: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出示16自然段: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谈感受,朗读

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

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

篇10

表1 数字0~9的39码编码对映表

编号 字元 逻辑型态

0 0 101001101101

1 1 110100101011

2 2 101100101011

3 3 110110010101

4 4 101001101011

5 5 110100110101

6 6 101100110101

7 7 101001011011

8 8 110100101101

9 9 101100101101

同理,我们可以找到字元A~Z以及一些特殊符号的逻辑形态,并且继续之前数字编号的顺序给他们一个唯一的编号,如表所示1。

我们可以看出所有字母的逻辑形态的两边都是1,这保证了两边都有一段黑色,保证了条码长度的稳定。而且在形如下图的条码的两端都有一个*字符的条码,确定了条形码的有效信息的范围。

至此,我们就像掌握了一种英文的书写方式一样,甚至可以用条形码的方式写一首密码的小诗,通过简单的Scratch程序,我们就可以将英文翻译成条形码表示出来。

条形码的安全校验

篇11

由于小儿腹腔容积小,腹膜吸收CO2,对外科手术缺氧的耐受性差,且不能配合手术,多数小儿手术选用全麻的麻醉方式,麻醉的要求为镇痛完全、术后清醒早、生理干扰少、安静,安全、有效、简单地处理小儿麻醉一直是麻醉的目标,麻醉方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1-2]。本研究就小儿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5例小儿手术患儿,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所有患儿均ECG正常,无肝、肾功能异常,排除心、肺疾病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3例。观察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3~9岁,平均(5.3±2.7)岁,体重(20.1±5.9)kg,手术分类:普外科31 例、骨科19例,泌尿外科1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3~8岁,平均(5.7±2.4)岁,体重(19.8±6.2)kg,手术分类:普外科29例、骨科17例、泌尿外科17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均常规禁食6 h,禁饮4 h。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术前应尽量帮助患儿消除恐惧情绪,肌注阿托品0.01 mg/kg。麻醉诱导前吸入纯氧,氧流量为2~4 L/min,七氟醚以2%开始吸入,每呼吸1~3次增加1%的吸入浓度,保留患儿自主呼吸,针刺疼痛反射消失后建立静脉通路,术中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控制在2%~3%,持续吸入以维持麻醉[3]。对照组:手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2~3 mg/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用氯胺酮6 mg/(kg・h)持续微泵静注维持麻醉,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可酌情调整剂量,持续面罩供氧。

1.3 观察指标 检测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记录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或体动时间;观察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诱导、苏醒及出室时间 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观察组(P

表1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诱导、苏醒及出室时间(x±s) min

组别 疼痛反射

消失时间 睫毛反射

消失时间 睁眼或

体动时间 出室

时间

观察组(n=62) 2.27±0.29 1.17±0.25 3.56±1.57 5.19±2.52

对照组(n=63) 2.05±0.22* 1.06±0.19* 31.98±6.71* 37.79±4.13*

*与观察组比较,P

2.2 两组患儿HR、RR、PETCO2情况 入室时两组患儿HR及RR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5 min至术毕,对照组患儿HR显著高于观察组(P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一过性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苏醒期躁动及分泌物增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氯胺酮静脉麻醉方式是小儿小手术的常规选择,无需深度麻醉,便能达到镇痛作用[4],但静脉穿刺会增加小儿对手术的恐惧感,患儿常哭闹不止为手术带来不利影响,而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的特点为苏醒快、血气分配系数低、气味芳香,儿童易于接受,近年来,在临床被广泛接受[5]。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能促成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心率和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还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和手术后精神副作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6-7]。七氟醚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无呛咳、吸收恢复快和刺激性小等优点[8-9],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易为患儿所接受,诱导和苏醒时间短,且可预测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具有较强的可调节性,同时七氟醚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10]。有报道指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维持于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11]。本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R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1] 李淑敏,吕红杰.小儿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108-109.

[2] 郭卫平,田凯.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7):519-520.

[3] 孙卫,刘红霞.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136.

[4] 王红伟,任爱红.氯胺酮临床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3):236-238.

[5] 余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4-15.

[6] Frizelle H P,Durantean J,Samii K parison of pmpofol with a propofol ketamine combination for sedation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J].Anesth Analg,1997,85(6):1318.

[7] 邓宏平,王锋锋.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J].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31-1132.

[8] 王军,鲁振华,郑斌鹏.七氟醚自小儿吸人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08,28(7):105.

[9] 许式恒,侯文莲.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JL-~2小手术麻醉的比较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6):44-45.

篇12

1、不能直接浇灌:用啤酒浇平安树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直接用啤酒浇,会将植株根系烧伤,在浇之前要用水兑一下。通常是按照啤酒和水1:50的比例进行稀释,能让它生长更健壮。

篇13

有一次,我就在老师那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下午在公交车站,一位老奶奶左手拿着菜,右手拿着拐杖,一辆公交车开了过来,老奶奶正要上车一阵大风刮了过来,老奶奶咳了几声,慢吞吞的走上车时,一辆摩托车飞奔了过来,前面的叔叔听着滴滴嗒嗒的音乐,后面的阿姨玩着手机,当叔叔看见老奶奶是已经迟了。摩托车狠狠地撞飞了老奶奶,老奶奶的手脚都在轻轻颤抖,老奶奶的鲜血直流。我马上打了120和110,等120来得时候老奶奶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同学们在以后应该不要横过马路。不要爬栏杆。不要闯红灯。

我觉得我们要注意安全,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