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爱护环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3心理护理建立与患者间的良好沟通,了解患者所处不同疾病时期的心理特点,与患者一起寻找引起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告诉患者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预后,并强调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三早”)的益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出血患者应注意观察出血量,是否有早期休克征象。阴道分泌物较多患者应观察其分泌物的性状,有无异味。注意观察有无全身其他部位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征象[2]。
1.5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
1.5.1术前准备术前需每日行阴道冲洗2次,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癌组织引起大出血。肠道按清洁灌肠准备。
1.5.2术后护理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将需要1个腹部敷料(腹式子宫切除术),或1个无菌会阴垫(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8h内,经常观察敷料有无出血。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后会阴垫上会有中等量血性分泌物[3]。术后可能发生尿潴留,由水肿或神经性损害引起的暂时性膀胱张力缺乏所致。需留置导尿管1~2d,以维持膀胱排液。术后7~14d留置导尿管,宫颈癌根治术膀胱功能恢复缓慢,根据情况留置时间可以延长至21d。要求患者手术后第2天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拔管前进行膀胱训练。检查残余尿量连续3次在低于100ml以下,证明膀胱功能的恢复,可以拔管。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宫颈癌患者切除术伤口渗出液较多,此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回流受阻,通常在术后盆腔放置引流管。应注意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一般48~72h拔除。密切观察双侧腹股沟区肿块,如扪及质软的包块为淋巴囊肿形成,应及时进行湿热敷,以促进散热,防止感染。手术后鼓励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严重贫血应适当输血。术后指导应包括限制特殊活动。伤口愈合(4~6周)前应避免。若患者施行的是经阴道式子宫切除术,需让患者知道阴道感觉可能会暂时性缺失。短期内需限制体能活动。2个月内应避免提举重物。数月内应避免可能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动,如跳舞和快走;然而,像游泳这样的运动可能是对身心有益的。
1.6放射治疗的护理配合放疗患者可出现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加强护理即可恢复。远期反应,如因缺血引起直肠溃疡、狭窄及血尿,甚至形成直肠阴道瘘及膀胱阴道瘘等出现较晚(治疗后1~3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其预防措施是避免放疗过量及正确放置放射源。
2结果
本组38例宫颈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住院时间为13~28d,平均住院时间为15d,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术后身体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篇2
此外,癌细胞的代谢产物也会引起患者味觉和嗅觉障碍,从而拒绝饮食。由于手术原因而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27例患者,由于手术本身对其机体而言就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而手术所引起的疼痛、恐惧以及组织损伤等应激状态,能够有效促使其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迅速分解,导致其进食量减少,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本组12例由于化疗或放疗而产生营养不良症状的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或营养吸收障碍等临床表现,而上述表现也是导致其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应注意鼻饲患者的饮食护理。
其一,护理人员应该从心理护理的角度出发,找出患者食欲减退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为其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方案。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使其尽快走入角色,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经常与患者沟通,并将治疗情况告知患者,使其对治疗抱有信心,从而增强其心理自卫能力;转移患者的目标,使其生活愉悦。
篇3
(一)统一认识,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胡文江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视课堂主渠道,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
(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站定期广播环保知识,利用宣传栏定期出专刊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张贴环保标语等。
(3)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进程。学校利用校舍危房改造的契机,对校园进行了全面规划,定出美化的近期和远期的实施目标,投入近100万资金新建校舍19间,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等,征建了运动场,校园小广场及其附属设施,有计划购买花草树木在植树节、青年节、妇女节等节日中种植。由于有科学规划,有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4)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我校通过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讲座、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辩论、科技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在市县级比赛中均获得骄人的成绩。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篇4
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哲理基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整个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的主导观念是人与天、地、万物的一致性,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现代环境论理学的哲学基础。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宰。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肯定人与自然界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天人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天人合一思想,但其整体意义上的生态观念却十分鲜明,以至于儒家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孔子认为“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过程之根源,是宇宙的最高体,人及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孔子在《论语·尧日第二十》中讲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知命畏天”看做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德,认为“天命”是一种客观必然性,“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掌握。在“知天命”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畏天命”的观点。敬畏天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在孔子看来,要使人与万物的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而非尖锐对立的境地,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肆虐妄为,轻举妄动,否则,将“获罪于天”。孔子要求人们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他认为“天”具有完美的道德和人格,它生育万物,也给人以美德,人与天地相参,人讲究伦理道德,万事万物自然会相安其位,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秩序。
二、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1.珍惜生命、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把自然界的山、水和仁智这种德性联系起来,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比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宇宙不是一种机械的物质活动的场所,而是一种大众流行的生命境界,生命流溢于广大的宇宙,流畅于整个天地自然之间。人类万物无不是生命的结晶。由此出发,中国人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视为人类的崇高道德的职责,古人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认为有了这种境界,,遵循这一规定就会产生一种渗透于自然万物的关切情怀和生命体验,从而自觉地与自然同体同德,与自然万物相亲相爱,而不会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孔子认为要有这种境界,必须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不仅不能破坏自然,而且在管理自然时,应使它们按自己本有的方式自由发展。
2.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基本原则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经验积累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深度有限,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自然,人们只有畏惧和依从。孔子说:“天和言哉,四时行焉”,讲的就是自然规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其中也包括不违背自然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即物与我的内涵。春秋晚期,孔子明确提出自然界与人的存在是客观的、实在的,是以实然的方式定格于宇宙之间,并无神性可言。孔子认识到万物之间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并要求从事的各个方面,从事捕猎、农耕和园艺的人们都要认识规律和依靠规律,强调指出恪守信义、节约费用。还指出按照四时变化规律组织农业生产是治理好国家的基本前提。大自然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有机整体。生存需求决定了人类必定改造自然为自己服务。但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以自然界为生存基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必须限定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限定在遵循自然规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前提下,孔子伦理中尊重客观规律的生态理念,对于今天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重视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持久和谐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用观
孔子主张慎用资源,强调“取之有度”,他要求人们珍惜资源,“用之有节”。孔子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财富并不意味着幸福,精神上的充实,情感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他称赞满足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贤哉,回也”,于是他强调“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孔子很重视礼,但他并不看中礼的外在形式,他不主张使用高贵华美的礼器,穿戴许多制作复杂而且过于讲究的服饰,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大网取鱼,不射夜宿之鸟,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的使用,不能使物种灭绝,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人类必须弃现在追求物质的生活态度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和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这一生态实践观很切合现在人们提出的生存环境必须保护,才能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符合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认识论。
三、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的范畴,进一步扩展到植物、动物,完成了“亲亲、仁民、爱物”伦理思想的逻辑轨迹,他对待自然的态度已经融入浓浓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态规律的深刻洞察,表现出了博大的仁爱胸怀和极致的生态伦理智慧。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遭到破坏是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结果,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道德领域由人际关系扩展到自然界,传统的人际伦理发展为生态伦理。中国儒家的孔子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认为人与天地之间是共生共处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他在强调仁时主要关系人际道德伦理,但也常常把仁爱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从亲亲到仁民,从仁民到爱物。孔子认为不按时间伐树,不按规定打猎,是残害生物的不孝行为,他把伦理行为扩展到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