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运维培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运维培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运维培训总结

篇1

一、运维人员的培训方案

Ⅰ、运维培训的实施

(一)运维人员的类型和培训对策

运维人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标准型的运维人员,他们工作兢兢业业,但是技术能力一般。大多数运维人员(75%)都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拔尖型运维人员,他们工作成绩显著,技术能力出众。第三类是入门型运维人员,他们刚接触运维工作不久,技术能力基本为零。

我们可根据每类运维人员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对策。对于标准型的运维人员,应组织切实有效的技能提升培训。对拔尖型运维人员,应给他们时间,以积累经验,开发他们的潜能。对于

入门型运维人员,培训应从理论知识入手,强化了理论认知,然后再进行技能提高的培训。

(二)运维培训的内容

1、运维人员的培训重点

运维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在第一线从事具体的运行维护工作,发现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处理用户工作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为他们设计培训内容应着重于运维工作的技能、技巧,如怎样更快速的处理故障;如何避免故障,为营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2、发展培训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全面培训阶段。受训者通过对运维人员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及理论型知识的掌握,对整个运维工作有较完整和明确的概念。

第二阶段是定向培训阶段。根据他们今后的具体运维方向,进行定向培训,加强他们所在岗位的针对性专业培训。

第三阶段是实习培训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受训者跟着现任运维人员一边观察学习,一边参加实际管理工作。

(三)运维培训的方式

发展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式

(1)讲授法。主要是请单位相关人员给学员讲课,着重讲解运维人员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及相关设备的

概念、构成、工作原理等,并通过书面答卷或口头答辩的形式来检测受训者的学习成绩。

(2)讨论法。讨论或称为研讨,由培训者提出一些问题(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受训者运用设备的概念、构成、工作原理来分析这些案例,并鼓励每个受训者积极投入讨论。最后,对讲座的问题应该提供清晰而明确的结论。

2、操作式

(1)实物讲解法。首先由指导者操作实物,并结合理论知识为受训者逐一讲解,并提出常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模拟故障处理。这种培训方式的做法是由指导者人为制造一些常见故障,让受训者根据所学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问题的记忆。然后,由指导者对受训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并说明正确操作流程。

Ⅱ、企业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定受训对象

正确选择受训者首先要考虑受训者是否有学习的动机。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的受训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第三,要考虑受训者的健康状况、身体特征、工作态度、岗位技能、兴趣爱好等。

此外,运维培训内容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跳跃。因为过于超前的培训。

2、采用合适的培训方式

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培训方式必须与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相适应。成年人的特点是记忆力相对较差,但理解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因此,尽量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更为适合。适当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和其他技巧以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重视受训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此外,在培训材料的编排上,尽可能考虑到趣味性,深入浅出,易记易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工具,采用视听材料、实物操作等,以增加受训者的感性认识。

Ⅲ、建立培训评价机制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须通过培训的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

(2)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

(3)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通过组织受训者讨论,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第二阶段,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和手段,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

二、运维部培训实施流程

Ⅰ、培训目的

1、改善运维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运维的综合素质,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好的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

2、加强公司各级各类员工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增强员工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打造高绩效团队,减少工作失误,提升销售额,提高工作效率。

3、提升公司凝聚力、吸引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储备相关人才。

4、完善公司各项培训制度、培训流程以及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实现各项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Ⅱ、培训原则

1、以公司战略与员工需求为主线。

2、以素质提升、销售技能、专业知识强化、行业前景、能力培养为核心。

3、以针对性、实用性、价值型为重点。

4、以项目式培训和持续性培训相互穿行。

5、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总结相结合。

6、坚持公司内部培训为重点、内训与外训相结合。

7、坚持理论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

Ⅲ、培训职责

由运维部自行发起各项培训工作,包括培训制度的拟定、培训体系的建立、培训流程的完善、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通知的发送、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的跟踪与反馈、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总结等工作。

三、2017年度培训计划

此培训计划是根据公司2016年年度工作计划与发展目标,以及运维部对运维人员培训需求进行分析、预测,然后制定的培训计划方案。具体包括《2017年新员工入司培训计划》、《2017年度应用运维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2017年度运维产品培训计划》等3项培训,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有所调整。

2017年新员工入司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课程

培训对象

培训讲师

培训课时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考核

备注

1

《企业简介、企业文化》

新进员工

第一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入职后5人以上集中培训,连续5天

书面考试

2

《金融行业知识》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5:4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3

《应用运维规范和流程》

新进员工

15:50—17: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4

培训合格考试

新进员工

第二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5

模拟故障处理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7:20

内部培训

心得总结

6

《运维技巧培训》

新进员工

第三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7

实战演练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7:20

内部培训

心得总结

8

《IDC基本知识》

新进员工

第四天

上午

9:20—10: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9

《服务器硬件知识》

新进员工

10:30—11:3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10

《计算机基本知识》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5: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11

《Linux基本知识》

新进员工

15:30—17:20

内部培训

书面考试

12

《公司规章制度》

新进员工

第五天

上午

9:30—11:30

内部培训

日常考核

13

《职业礼仪》

新进员工

下午

13:40—14:40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14

《公众演讲及结业典礼》

新进员工

14:50—17:20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2017年度应用运维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讲师

培训课时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考核

备注

1

《Linux

Shell》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2

《JAVA

SE基础》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3

《JAVA运维故障排查技巧》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4

《HTML5

基础》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5

《MAVEN

使用技巧》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6

《MAT

分析JAVA堆》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7

《线上故障分析》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8

《系统调优案例》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9

《Mysql

基础知识》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0

《Oracle

基础知识》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1

其他

兼职讲师

外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2017年度运维产品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讲师

培训课时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考核

备注

1

《Tomcat》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2

《Nginx》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3

《Apache》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4

《Weblogic》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5

《Docker》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6

《SVN》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7

《Redis》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8

《Jenkins》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9

《ELK》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0

《MQ》

兼职讲师

内部培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11

其他

兼职讲师

外训

现场考核

心得总结

四、运维人员培训后的提升策略

1、单位要联系自身实际,从战略高度认识运维培训的价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充分认识运维培训的战略作用:一是从培训对推进单位战略的角度,认识提高运维人员胜任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从培训对适应单位变革的角度,认识提高员工运维能力的重要意义;三是从培训对加快组织融合的角度,认识提高员工凝聚力的重要意义。

2、企业要树立明确的培训理念,做好长远规划。学会“从长计议”,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虽然培训给单位带来的效益往往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培训的收益是长期的,也是高回报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不能保证,必将危及企业生存。所以,单位要高瞻远瞩,胸怀培训的大局观。

3、建立健全单位培训制度,用制度为单位培训保驾护航。单位必须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培训,保证培训资源,进行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落实运维人员培训的控制和管理。

4、完善单位的培训体系。单位要对员工培训进行系统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做好培训方案设计,改进培训方法,优化培训方式,做好培训效果评估,使培训内容与员工要求在知识、能力和技巧等方面协调一致,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质量,使培训工作有助于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

5、单位培训应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结合起来。培训的本质就是学习,未来单位必须成为学习型企业,单位员工必须成为学习型员工,这样才能比对手学习得更快,让单位具有最持久的竞争力。

要做到系统学习,终身学习。

6、员工培训应注重单位文化的宣扬和传播。单位要将单位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运维人员个人品格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运维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使员工充分体会到培训是单位给员工最好的福利,增强运维人员的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增强运维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促使运维人员不断提升技能,和单位同舟共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7、单位应把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视作自己的义务。员工加入单位,希望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希望得到较高的报酬和待遇,希望得到符合个人志趣的工作岗位,希望得到赏识晋升,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拓展员工的职业空间,增强员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员工追求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所以,单位应尽一切努力,为每个员工提供最好的培训,让每位员工拥有终身就业的能力。

附件一

员工培训签到表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培训讲师

培训地点

培训方式

考核方式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人数

出勤率

序号

序号

备注

序号

序号

备注

1

7

13

19

2

8

14

20

3

9

15

21

4

10

16

22

5

11

17

23

6

12

18

24

评估项目

一般

培训总评

课堂纪律

学习态度

讲师表达

课堂氛围

评估人/日期

附件二

员工培训考核成绩表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培训讲师

培训地点

培训方式

考核方式

序号

理论得分

课堂得分

序号

理论得分

课堂得分

1

12

2

13

3

14

4

15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说明:员工入职培训考核分为书面考核(70%)与课堂考核(30%)两部分;考核标准为:80分以下为不合格,80分为合格,80-85分为一般,85-90分为良,90分以上为优。

附件三

内部培训效果评估表

门:___________

名:______________

培训内容:___________

培训时间:______________

请就下面每一项进行评价,并请在相对应的分数上打“√”:

课程内容

很差

一般

很好

优秀

1.课程目标是否符合我的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

5

6

7

8

9

10

2.课程知识是否深度适中、易于理解

5

6

7

8

9

10

3.课程内容是否切合实际、便于应用

5

6

7

8

9

10

4.培训师表达是否清楚、态度友善

5

6

7

8

9

10

5.培训师对培训内容是否有独特精辟见解

5

6

7

8

9

10

6.培训师是否鼓励学员参与,现场气氛很好

5

6

7

8

9

10

7.培训师对学员提问是否所作出的回答与指导

5

6

7

8

9

10

培训收获

8.获得了适用的新知识和新理念

5

6

7

8

9

10

9.获得了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

5

6

7

8

9

10

10.促进客观地审视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帮助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

5

6

7

8

9

10

其它收获:

11.整体上,您对这次课程的满意程度是:

A.不满

B

.普通

C.满意

D.非常满意

12.您给予这次培训的总评分是(以100分计):

13.本次培训你认为那些内容对你的帮助最大?

14.您认为课程或讲师最应改进的地方?

15.请您提出其他培训建议或培训需求:

说明:

1.填写完整后及时将本表交培训部;

2.请给予您真实的评估意见,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附件四

培训训后总结检讨报告

培训主题

培训讲师

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

培训人数

不合格人数

不合格率

检讨内容

异常原因

改善方案

备注

二、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哭哭啼啼和别别扭扭改变不了糟糕的现状。

心子开一点,认真地该干啥干啥,反倒走得顺畅许多。扛得住多少东西,最后就会得到多少东西,大致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三、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四、爱怕沉默。

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五、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六、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七、有些决定,只需要一分钟,可是,却会用一辈子,去后悔那一分钟。

八、“忽然想通了”,这五个字说来简单,要做到可真不容易。

我佛如来在菩堤树下得道,就因为他“忽然想通了”.达摩祖师面壁十八年,才总算“忽然想通了”.无论什么事,你只要能“忽然想通了”,你就不会有烦恼,但达到这地步之前,你一定已不知道有过多少烦恼。

九、如果他总为别人撑伞,你何苦非为他等在雨中。

十、我对前任的感觉很简单,哪怕他的女朋友来我面前秀恩爱,我也不会觉得烦。

就像在看别人吃一碗很香的卤肉饭,吧唧嘴巴弄得很大声,但我自己心里是明白的:我吃过那种饭,其实没那么好吃。

十一、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人?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总会有缘再会,总以为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

十二、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

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我心里有过你。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十三、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十四、当你在转圈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当你勇往直前,这个世界就很小。

十五、现在男女之间的恋爱,总是答应太快,结果分手也快。

人性的规律是容易得到的就容易放弃。凡是通过努力得到的,不管是感情还是物品,都会使人顿生珍惜之感。所以在感情上,当

有人追求时,内心的一份矜持是必要的,即使心里很爱,也需要给追求者时间和难度,这样两人走到一起才会珍惜感情、地久天长。

十六、我从来不会在分手很久后才会哭,因为不值。

十七、高兴呢,就允许自己高兴一天;

难过呢,也允许自己难过一天。关键是这一天过去了,你得继续往前走。

十八、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

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TA的整个世界。

十九、我们渐渐的放开了对方的手

二十、为爱投入不应该被苛责,只是忘记自己却是爱情里的最大弊病,也许,爱情里最好的状态不是牺牲与忍让,而是站在可以看到彼此的位置里,在对方的眼里可以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二十一、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二十二、“做自己”很难,但更难的是遇到能接受你“做自己”的人。

二十三、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是为你担心的笨蛋,谁是形同陌路的混蛋。

二十四、老天在送你一个大礼物时,都会用重重困难做包装。

二十五、很奇妙的一种感觉是,曾经的陌生人,突然之间成为了你的整个世界。

我们不可能再有一个童年;不可能再有一个初中;不可能再有一个初恋;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快乐、幸福、悲伤、痛苦。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生命原来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

二十六、有时阳光很好,有时阳光很暗,这就是生活。

二十七、再多的“我爱你”也抵不过一句“分手吧”

二十八、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篇2

在以往电网企业运营中,电网生产工作都是按照职责分工,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电网调度、运行、检修等业务分类,这种分工方式在电网业务专业化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电网的发展进步,但多年的运营模式已经逐渐固化,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电网运营发展,不能适应电网发展和生产现代化要求,同时也造成了生产作业效率较低,已有的人力资源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尤其在变电生产作业中,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人员分属不同的部门(工区),专业、岗位、职责相互独立,在变电站进行设备检修时,所管理的对象是同一变电设备,且业务交互十分紧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运维一体化既在对一定范围的变电设备开展一定内容的维护、检修工作时,将传统的由不同部门、人员所承担的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的职责,经过合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由同一部门或人员承担传统的变电运行和检修的双重职责,从而达到释放资源效能,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

2.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基本条件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建设,不能盲目跟从,否则会造成生产体系混乱局面。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1)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必须要有完整的组织体系,成立相关机构,建立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各级组织管理和职责分工明晰,运转正常有效。还要准备齐全得基础资料,收集人员、设备、车辆、办公场所、备品备件等基础数据作技术支撑。

(2)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应结合“五大”体系建设同步开展,基本工作内容包括:前期调研、基础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审核、方案批复与实施、试运行及正式运行、评估验收、总结等环节。前期调研工作应全面深入,要把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所涉及的单位、班组全部调研到位,做好思想渗透和教育培训工作。基础信息收集应全面准确,收集内容包括人员信息、设备资产信息、车辆信息、备品备件信息、办公场所信息、生产装备、工器具信息、检修能力等。

(3)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还应健全保障措施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管理单位应根据“大检修”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逐步完善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预案。完成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配套措施,落实规章制度保障、业务交接保障、信息系统保障、装备工具保障、宣贯培训保障等保障措施。

3.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思路、目标及基本原则

总体思路:以“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思路为指导、结合电网装备和生产管理实际,以管理创新为主线,以生产精益化为重点,通过精简规范组织架构,创新生产管理方式,优化调整业务流程,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做强做精变电运维运检业务,构建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变电运维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变电专业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

建设目标:统筹变电专业人力、技术、装备资源,通过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实现变电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

基本原则: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所创新。由于运维一体化对班组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职责界面会有很大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

(1)确保安全,稳妥推进

在实施运维一体化工作时要首先保证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在实施方案中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避免变电站运行和维护工作出现空白期。

(2)制度先行,提供保障

应制定本单位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和相应管理制度、细则,明确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明确分工界面,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和保障。

(3)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要把变电站设备的各种维护类检修工作进行细分,将C、D类检修项目详细列出,结合实际确定变电运维班的阶段性维护项目及时间节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通过持续培训来提升运维人员的工作能力,逐步扩大维护项目范围,最终达到全面实现运维一体化的目标。

(4)做好培训,严格考核

运维一体化是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工作模式,在新模式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班组人员只有掌握变电运行和维护性检修业务技能后,才能顺利开展相应的运维一体化工作。因而,人员培训工作尤为重要,各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按照培训方案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培训合格后方能开展相关工作。可根据不同岗位职责,重点掌握人员岗位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职责等内容,对转岗或专业交叉等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和考试,未经培训和考试合格,不得从相关岗位工作。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绩效评估结果还应纳入生产管理绩效考核范围。

4.变电运维一体化组织与建设保障措施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必须首先调整规范变电专业生产组织架构。操作模式有两种。一是可将原变电操作队直接向变电运维班过度,经过培训使其具备实施C、D类维护检修、分析评价等工作能力。二是对原变电操作队和检修班组进行整合,从而保证变电运维班具备变电运行维护,C、D类检修能力的综合班组,实现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在机构上可在检修公司成立若干个变电运维班,每个运维班下设四个值,主要职责是负责各电压等级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巡检、运行操作,C、D类维护检修、分析评价等工作。

(1)组织保障

为统筹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工作,首先要成立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明确责任人员,落实工作要求。

(2)工作机制保障

“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组要及时向“大检修”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向基层班组传达领导小组指令。建立周例会工作制度,及时沟通,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随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规章制度保障

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生产管理模式要求,全面梳理、修订各类生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业务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和业务有序开展。坚持“不立不破”原则,在新的制度体系没有确立之前,仍然按原有的制度体系运行,确保电网安全和队伍稳定。

(4)信息系统保障

根据“大检修”体系建设中出现的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流程调整和人员调整情况,同步调整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S)中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设计、基础数据、人员权限,以适应“大检修”体系建设的需要。

(5)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管理人员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培训,强化班组人员新岗位、新设备、新业务培训,确保业务平稳过渡;制定适应“变电运维一体化”要求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一专多能”和“双师型”人才考试晋升机制,为有效实施“ 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6)装备保障

积极配备和应用满足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所需要的先进、适用、高效的检测仪器和作业装备,建立起满足设备运行状态巡检、异常诊断分析、应急抢修、供电保障所需要的现代化电网生产装备体系,提高设备运维检修工作效率。

5.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应遵循的实施步骤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五大”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变电运维建设工作终极目标计划在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依据“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持续完善”的总体步骤。

(1)统一部署

根据“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意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组建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然后组织制定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细化方案、管理办法和工作推进计划,进一步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和修试专业化的相关作业项目和责任分工,组织编制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各项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等。

(2)分步实施

①启动阶段:正式启动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明确思路、目标和建设原则。

②组织实施阶段:编制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工作推进计划和管理办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建设工作验收细则,期间应完成人员集中培训和变电运维一体化机构调整。在建设初期,可通过对现有变电运维业务进行梳理分析,将原本需运行专业和检修专业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把变电站维护性检修业务和现行变电运行巡视操作业务进行整合,实行变电运维巡视、操作、C、D类检修维护等工作的一体化运作,达到人员精简、作业高效、成本合理的目标。

③试运行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试运行期一般为3个月,主要任务是磨合、暴露问题并进行整改,试运行期间变电运维班开始执行规定的运维业务。试运行前,应完成相关生产准备工作,完成记录、档案等资料建立。

④实际演练阶段,结合“春、秋检”工作正式执行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运维业务,开展各项C、D类检修作业。期间可对执行C、D类检修作业进行作业现场进行检查指导,随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宜每周进行一次总结,查缺补短,完善整改。

⑤验收评估阶段:结合“大检修”体系建设评估工作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行评估和自建验收,形成自检报告。

(3)持续完善

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经过实际运行后要接受上级验收,并完成整改获得批准后方可正式运行。每月及时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反复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工作流程更加畅通,形成制度化,长期贯彻执行。

6.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效果分析

实施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后,通过生产管理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了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具体工作实现了四个方面的提升。一是提升了状态检修的标准化水平,使状态检修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形成了标准化业务流程。二是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变电运维人员查找缺陷后自行处理缺陷,倒闸操作完毕后进行简单维护,这样不但节省时间,更免去了中间传递出现的误解和遗漏。三是大幅度提升了变电运维人员的业务水平,运维人员将从简单的办理工作票向实际的检修作业转变,明确了各类设备的机构机理,为以后的巡视、验收提供宝贵的经验。四是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C、D类检修项目转入运维一体化之后,检修试验专业可迅速向专业化检修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程、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3

运维一体化培训“234”模式的概念

为更好开展运维一体化培训创新工作,特提出“234”模式,其中:“2”是指部门培训管理一体化、班组培训管理一体化的“两化”管理;“3”是指培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岗前培训、试点研究、岗位技能提升;“4”是指培训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跟班学习、业务帮带、班组实践和试点带动、学习团队提升弱项业务。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策略

分析现有体制下运行、检修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培训管理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技能实训基地为依托,分阶段开展运维及检修人员技能培训;通过运维人员跟班学习、业务帮带、班组实践等步骤,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范围和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两化三阶段四步骤的“234”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保障。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指标体系

建立两化三阶段四步骤的“234”培训创新模式,培养运维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运维人员现场培训考核体系,切实提高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制定现场培训的评估反馈体系,确保培训取得成效。

运维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

工作流程

具体培训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培训模式的实施

(1)优化培训组织模式,实现“两化”管理。部门培训管理一体化:将变电运行、维护性检修培训业务统一纳入变电运维中心,在部门管理层面实施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统一组织。班组培训管理一体化:在变电运维站内将运行和维护的培训职能归属同一班组,实现班组层面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统一实施。

通过部门和班组两个管理层面分别统一和实施运维一体化培训,让员工有序进行现场实践培训,达到快速培养既熟悉变电运行业务又掌握C、D类检修维护的技能人才。

(2)创新技能培训三阶段四步骤的过程管理,快速培养运维人才。

①第一阶段:运维人员岗前培训――对运维人员开展以检修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

第1步:分批次开展运维人员跟班学习,每批次分别从各变电运维站安排1-2人到检修班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采用“师带徒”的“一对一”帮带、组建学习型技能攻关团队等形式,检修部门为跟班学习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安排表”,详细安排每个培训阶段的学习安排,并为每位跟班人员安排一位师傅,签订师徒协议,师傅负责每个培训项目作业卡编制以及作业卡内容理论讲解培训、现场实际技能操作培训,在每个培训项目完成后对所带徒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培训项目的学习。每个检修班组的师带徒成绩纳入班组月度培训统计。修试中心负责提取每对帮带人员技能难点,由本批次人员组成学习型团队,对技能难点进行技术攻关,由运检部相应专责组织对学习型团队进行技能考问或考核,实行逐个过关考试。

第2步:以业务帮带为手段,开展全体检修人员和运维人员培训。在跟班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运维人员C、D类检修单元制、模块化培训课程。参加检修班组跟班学习的两名变电运维人员,培训结束后,负责对本运维站其余人员C、D类检修维护项目110个单元制、模块化课程的培训,通过单元制、模块化培训后,开展每个项目考核,直到使每位变电运维人员均能掌握C、D类检修维护工作内容。

变电运维中心组织对从检修试验中心抽调至变电维护班的人员进行变电运行业务的现场培训,现场培训内容包括各级调度规程、安规、两票实施细则、变电站运行基本知识、倒闸操作技能等,并指定正值以上人员与变电维护班人员签订师徒培训协议,并严格按照明细表的培训内容及完成时限进行培训,使检修人员逐步掌握变电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技能。达到变电站副值班员水平后,由变电运维中心组织考试,并经人资部确认相应任职资格。同时,变电维护班人员对运维人员进行维护性检修业务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现场技能等。

②第二阶段:建立试点研究,以点带面。

第3步:以班组为单位,通过试点带动,开展技能实践。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以清运维站为现场培训的试点,从检修试验中心抽调6名检修工作负责人(一次专业2人、二次专业2人、试验专业2人),加上清运维站原值班人员24人,共30人成立变电维护班,与清运维站合署办公,归属变电运维中心管辖;变电维护班人员会同清运维站运维人员,共同开展清运维站所管辖10个变电站(5个220kV站、5个110kV站)的110项单元制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等业务。变电维护班开展维护性检修工作时,由检修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由运维站人员担任工作班成员,开展倒闸操作时,由变电人员担任工作监护人,检修人员担任操作人员,通过交叉实践培训,以工作带培训,促进检修及运行专业相互融合。

其余各运维站同其组建帮带关系,由清运维站带动其它运维站人员的110项检修维护项目的单元制培训,通过以点带面的帮带培训,全面促成运维业务的开展。

③第三阶段:岗位技能提升――重点攻克运维、检修人员知识及技能的薄弱环节。

第4步:建立帮带团队,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根据清运维站的实际运行情况,梳理运维、检修人员在运维体系工作中的业务薄弱项目,建立“专责(运检)+专业人员(检修)+运维人员”分专业团队帮带队伍,对变电维护班人员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集中授课:采取“每周、每月”集中授课的方式,由专责和专业人员每月汇编典型运维消缺项目案例库,对团队内运维人员开展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专项活动。利用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各专业团队分批次到检修基地开展部分维护性检修项目的实战演练。结合现场缺陷处理,开展省公司2013年82项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实战演练。

专项培训后通过组织各运维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按计划,周期性调整各变电运维站人员到运维站,继续深入学习掌握110项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内容。

构建现场培训考核体系

(1)现场培训激励政策。现场培训过程中,以“月”为单位,由各供电公司专业部室组成考核小组,对培训学员进行月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月度培训计划中所列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操作,对于连续3个月考核优秀者,按个人年度绩效+1分嘉奖;2次优秀,1次良好者,按个人年度绩效加0.5分嘉奖;考核1次不合格年度绩效扣0.5分。对每一位参与现场培训授课的人员,根据国网公司、国网福建电力等有关教育培训经费管理规定,发放授课津贴。

(2)优秀“师带徒”团队评选。成立评选小组:现场培训结束后,各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运维检修部主要领导共同组成评选小组,负责运维一体化现场培训优秀“师带徒”团队的评选工作。

评选方式:由评选小组根据培训学员的月度考核成绩,以及班组、部门评价意见,选出培训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师带徒”帮带团队,各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颁发“优秀师带徒”证书。结果应用:获得优秀“师带徒”的帮带团队,优先推荐参与部门年度评先评优,且“师傅”在兼职教师选聘上享有优先权。

制定现场培训的评估反馈体系

(1)成立培训沟通反馈小组。各变电运维中心、检修试验中心以及人力资源部共同组成培训沟通反馈小组,负责制定现场培训方案、政策,组织、协调现场培训事宜。

(2)评估反馈方式。现场培训过程中,“师傅”负责以“月”为单位,填写《师徒协议跟踪监督卡》,每月反馈上个月的培训情况至沟通反馈小组处;

培训沟通反馈小组根据每月帮带团队反馈的月度培训及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月度培训报告,根据报告分析结果,调整下一个月的培训计划。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评估与改进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评估方法

在“两化三阶段四步”的培训过程中,定期对每个培训阶段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检查参培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提升情况,由专业部室领导对培训人员及参培人员分别进行访谈,了解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总结出经验,用于下一阶段的培训。

在试点实践过程中,每月定期评估生产运行各项指标,评估运维一体化建设对生产运行的改善成果。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改进

针对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利用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对运维人员开展设备结构、原理、检修工艺培训,同时将运维人员送到厂家,开展厂家带客户培训,全面提升运维人员技术水平。

组织调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运维人员开展不同负荷潮流、运行方式下电网运行的特点,同时开展操作票填写,促进操作票填写的正确性。

开展技术规程、技术标准专场培训,由省公司相关专家担任讲师,开展技术规程和标准培训与讨论,推动规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开展成效

精简人员及用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使变电运行人员从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等运行管理工作,转变为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一次设备维护性检修、二次设备维护性检修等工作。检修人员从过去的只管检修、消缺,转变为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掌握运行维护、倒闸操作、设备巡视等,使运维人员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以一个常规缺陷的处理为例,需经过: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2名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停电操作2-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电保护或一次设备消缺处理运行人员验收”等最少6个流程步骤,实行运维一体后,变电运维人员仅需经过“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进行现场处理”4个工作流程即可完成整个缺陷处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施专业管理前后流程的优化对比如图2所示。

篇4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62-02

IT运维服务管理为供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保障和技术支撑。如何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完善研发和运维有机结合体系,强化供电企业运维体系建设是提高运维服务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广大供电企业致力于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供电服务持续安全稳定,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信息科技运维体系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供电企业强化IT运维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应该围绕流程建设的关键需要,紧抓三个工作关键点,遵循优化管理方法论,通过分析与结合五个重要因素的方式,积极推动供电企业IT服务管理从被动的基础的IT运维工作向主动的高层次的IT服务管理发展。

一、重视运维管理的“三个关键点”

在供电企业运维管理体系建设阶段,应紧密围绕运维的三个关键点开展工作:完善运维流程管理、打造监控及一体化管理、强化应急管理。

1.完善运维流程管理

按照ITIL规范,重点加强事件管理、变更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等关键管理流程和设备管理、机房管理、数据管理等制度标准的建立与执行。为了整合管理流程,完善信息交互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应明确事件分级方法,建立有效的事件升级及响应机制,加强事件后续分析与处理,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在变更管理方面,建立变更分类标准和变更分级审批流程,完善变更窗口管理制度,有效降低变更对生产运行的负面影响;在配置管理方面,制定配置参数移植、修改、备份、存储、更新、销毁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控制配置项操作引发的风险;在数据管理方面,完善数据存储、使用、传输、备份和销毁管理,重点强化客户信息和经营分析数据等敏感数据访问的授权、清理、销毁等使用管理;在机房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机房人员、供电条件、空调环境、防火防鼠等物理环境管理。

另外,应妥善处理业务、开发与运维的关系,做到界限明确,职责明晰,有条不紊。三者间的职责分工可按图1所示处理。其中,业务部门负责协调和处理系统应用过程的业务问题,负责制定应用系统的业务规范和制度,规范统一业务流程和业务功能应用,信息运维部门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包括运行监控、用户管理、变更管理、安全管理和最终用户系统问题支持,业务问题则按照业务操作手册进行支持,记录、评审、跟踪最终用户的各种需求。

2.加大集中监控及一体化管理力度

首先,制定生产系统中软硬件、网络环境及应用系统性能监测的监控策略与指标体系。在实现对设备、网络、物理环境、应用系统等进行监控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核心企业级应用系统和对外营销客服系统的监控,确保企业核心应用系统和关乎企业形象的重要系统稳定运行;建设统一的系统监控平台,为了展示全局视图、快速定位故障、缩短处理时间,统一管理和展现各种监控资源,提供集中的IT配置库和知识库,实现简洁易用的集中告警方式,全面、及时掌握系统整体运行状态。

其次,加大跨专业平台监控系统的整合力度,提高上级部门对基层单位实际生产状况的监管能力,通过监控手段逐步完善跨部门在流程启动、处理、监控、报告、跟踪和反馈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完成全范围覆盖供电企业的基础设施和主要应用系统运行情况的总体监控,从而切实提高IT运维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逐步推进企业级应用系统的统一建设,最终促进实现运维管理一体化的建设目标。

3.加强应急处理,提高跨部门协同能力

应急管理的范围包括故障应急处理、灾难恢复计划(DRP)或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等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供电企业应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及时预警、报告、决策、指挥、响应和退出等节点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清晰明确的报告流程和报告路线;建立应急指挥和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实现高效决策,保证指挥流程畅通;制定应急处置响应流程,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配置和培训。风险管理机制应包含跨部门的横向协助模式,包括客户服务中心、新闻中心、辖属供电所的高效联动和紧密沟通协作。

其次,建立应急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包括常态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框架;统筹预案管理,加强预案之间的衔接与配套;制定预案编制规范,保证预案编制质量;建立有效的预案维护机制,涵盖预案的制定、评审、、变更和回收过程;建立预案后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保证预案有效性。另外,逐步加强灾备体系建设,根据风险战略与业务连续性目标,制定灾难备份体系建设策略与实施路线;以业务快效恢复为目标,逐步推进异地灾难备份建设。同时,供电企业应把服务水平协议(SLA)与运维绩效考核(KPI)逐步固化到ITIL运维流程管理系统,执行以KPI为引导的管理指标。

最后,供电企业应开展计划性安全演练,对每次演练工作做到事前严谨策划部署,事中严格按照流程处理,事后认真评估总结提高。

综上所述,在供电企业IT运维服务管理建设实践中,应考虑完善运维流程管理、打造监控及一体化管理平台、加强应急管理等功能,依照ITIL规范,推行“以客户为中心,以流程为导向,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IT运维新型模式。随后应从自身企业管理文化出发,在超越ITIL的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基础上,按照自身特点,逐步把IT运维管理的最佳实践和企业自身实际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IT运维服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运维管理的“五个结合”

围绕IT运维管理的三个工作关键点,识别出五个重要因素,即领导决策、制度保障、流程优化、技术支持和培训。五个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领导决策

在调研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领导决策是领导者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决策过程中,企业领导在专家和员工集体智慧的支持下,对各种实施方案的提出进行分析和选择,决定IT运维服务管理的整体部署、工作思路、实施步骤、持续改进提升方案等,以保证整体工作按计划有效推进。另外,按照增量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和研究,作出调整和应对,在跨部门资源调配、跨岗位人员协调配合、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管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满足监管以及风险管理迫切需求的角度来说,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应予以重视,需要合理的管理流程和安全高效的管理控制手段相结合。

2.制度保障

设立制度和规范是保证供电企业IT运维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供电企业应以上级电网公司出台的标准和监管要求为基准,结合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ITIL和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IT服务管理标准,并不断健全运维管理的制度和标准。

3.流程优化

流程是保证业务正常运作的重要纽带。流程“透明化”需要落实在供电企业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健全运维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更新SLA内容,保证服务级别协议的执行和服务报告的常态化管理。运维管理要实现企业内外的透明度,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指标只是衡量的一种显性方式,关键是如何融合到工作流程中,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KPI,并实时掌握自己当前的绩效,从而真正发挥KPI的导向作用。做好从时效、质量、满意度等考虑的事件、问题、变更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以SLA、系统可用率考核的重大事件或故障、系统容量、性能管理等工作,打好基础,才能具备实现“透明化”目标的条件,才能帮助运维部门把日常工作的压力转变成动力,完成从被动IT运维到主动IT服务的转变。

4.技术支持

采取现代计算机技术是实现IT运维的助推器。在信息化时代,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如PDA、手机短信告警、远程登陆或监控,甚至采用微信互动等技术,拓展传统运维手段,保证运维能力的时效性。同时,把各种行之有效的IT服务管理思想、IT管理流程和运维管理经验在系统中固化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如通过提供知识库等服务拓宽系统支撑功能。

5.人员培训

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知识库积累学习、专家授课、资深员工传帮带、宣贯制度和规范等多种形式,保证运维人员掌握必备的技能,按照工作岗位职责需要提升个人技能。另外,对员工培训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按照PDCA方式循环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培训效果的发挥。在不断总结经验和了解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应对培训效果持续评估,归纳出宝贵经验并在企业全范围内推广使用,通过各种新渠道拓展培训方式,如微信平台、远程教学和电子移动自助课堂,进一步加强培训效果。

三、总结

本文根据IT服务管理识别工作关键点原则,探讨了供电企业信息科技运维服务工作的思路。以IT运维流程管理为基础,识别工作关键点和重要因素,把IT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最佳实践融合进IT运维服务管理平台中,真正推动供电企业的IT运维管理转变为主动的高层次的IT服务管理,为构建智能数字化电网的宏伟目标提供完善的科技保障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许宏彬.面向业务服务的供电企业IT运维管理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0,8(10):30-37.

[2]洪汛.供电企业IT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实施[J].科技与企业,

2013,(3).

篇5

引言:

变电运维中,变电站集于多职责的工作,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是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有效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然而日常工作一些习惯性违章显而易见,尤其倒闸操作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由于多设备需要维护,使用频繁次数多,容易出现异常,都会影响电力的正常运行:变电运维工作比较繁琐,因此,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势在必行。同时如何寻找设备运行状况潜在的危险点,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防患于未然,制订科学管理、技术规范的安全防护措施,已成为变电运维的重要的研究问题,对整个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变电运维中潜在隐患

变电运维潜在隐患风险,运行中的各项工作往往是非标准操作所致,一些非安全规则习惯操作,可能引起影响工作环境,或是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员的危害,一般变电运维潜在隐患风险,有以下的情况:

1.1 变电运维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加上人员配制不合理,普遍岁数偏大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现场工作环境缺乏能够操作复杂的工序人员,部分操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操作能力,检修工作中,娴熟运维人员连续作业,引起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等,往往出现影响准确判断的操作性事故。尤其是恶劣的环境,如暴风雪天气的天气,抢险、抢修过程,不断积累的工作时间也增多工作强度,使运维人员无法确保变电运维工作的有序开展.

1.2 忽视必要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的规章制度

变电运维缺乏预防和防护措施,如对设备安全防护,预防的安全提示,操作注意事项的规定。安全意识薄弱,不及时更新操作票填写,现场操作人员无法了解上一班的设备情况。巡视检查制度执行不认真,电力调度员与变电运维人员缺乏沟通,安全活动没有定期开展,不完善电网技术资料管理。故障时,运维人员没有参考借阅,无法进入操作维修,

1.3 设备维护、检修不健全

设备发现问题,才对设备进行检修,日常缺乏对设备正常的维护,给应急处理带去了麻烦,对于设备检修的简报、控制工作计划和“三项措施”资料不全,接班没有交待工作环境的情况,特别没有交待危险隐患和操作注意事项,习惯性违章制度和操作,对变电设备性能、系统运行都带来不确定的影响。

2 强化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技术素质

运维人员思想教育是提升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加强对运维管理应从思想教育工作开始,贯穿“两个精心,预防为主,应急快速”为前提,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增加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规范和制定规章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责任心。采取签定个人安全生产责任书,长期不定期开展运维人员操作无差错的岗位练兵活动,夯实操作安全基础;从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1 巡视检查设备规范管理

变电运维巡视检查制度要常态化,巡视的方式必须采取多种多样,开展设备的正常巡视或在特殊情况的闭灯巡视。结合具体特点,制定标准化的巡视检查制度,发现设备异常或缺陷,要及时判断缺陷的成因,按规定做好消缺流程相关记录。为了更好完善巡视流程,及时出来消缺,还要做到:

(1)组织学习相关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简报,分析事故范例,防患于未然,吸取经验教训。

(2)举办针对巡视近期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学习相关技术规程。

(3)电网发生的故障或事故案例,追踪事故的源头,加深运维人员巡视检查处理能力,运维班可以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加深沟通,从而提出最佳处理方法。

(4)巡视检查一周要总结安全情况和布置下周工作重点。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条例中巡视检查制度,严格按照标准化变电运维作业管理和巡视检查设备规范化操作。

2.2 提高运维人员责任感,严格执行程序化

运维人员责任感包括技术、意识以及心理等素质,提升运维人员的素质,也是变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最直接的保障。因此,要注重提升运维人员各方面的素质。就要组织相应工作内容方面的培训,提供学习机会促进运维人员责任感。以各项活动辅助提升各项技能,举一反三,引导运维人员学会自我总结和汲取经验,适当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绩效考核制度,使运维人员具有紧迫感,大大提高运维人员的自觉性,责任意识随着提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两票、三制”的执行程序化制度,实际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国网公司的要求。工作票要严格审查,安全措施要检查落实情况,对危险点要交底,

对于关键点要把好工作许可关,做到”在控、可控、能控”。把握好操作票三个环节:操作前、中、后的要点, 规范“审查、唱票、复诵、打钩、检查”。

2.3 交接班必须做到“五清”即“讲清、问清、看清、查清、点清”

设备巡回检查的质量,电气设备是否直接影响安全运行,设备预试、定检、轮换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工作任务危险性、复杂性和难度较大的,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薄弱环节的事故预想,现场作业实施过程中,有关领导要检查、指导、把关。同时,要充分做好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果断地处理。有效预防人员伤亡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2.4 结合实际工作,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

随着不断完善“三集五大”体系的国网公司,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批新设备的更新,现代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面对新技术的应用,运维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应重视技术培训工作,结合实际工作,制定相应技术、设备的培训计划.熟悉和掌握现代化技术水平,举行技术讲座、研讨、分析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培训有条不紊、目的明确,效果显著。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需要电力调度自动系统这个重要工具,运维人员应主动参与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在工作中联系实际,总结运行的系统的规律,提出改进建议和思路,使各个系统工作能够娴熟掌握。

2.5 运维各项技术资料的系统管理

变电运维中,各项技术资料齐全,才能使运维人员能事先了解。电网运维中,提供完善的电网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在安排大型检修时,应与当值运维人员提前沟通,向运维人员提供(技术资料、继保组的定值单、运方组的电网运行方式联系单等)。逐步完善资料管理,专人负责对资料定时整理归档,按要求规范运维管理。

3 变电运维隐患预防措施

3.1 提高预防意识

变电运维作业中,应结合现场实际,事前做好防范措施,运维人员要强化安全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操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安全操作意识,使操作人员预防工作纳入可控的状态。

3.2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是依靠“人性化”来实现,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创新管理是要集思广益,采纳运维人员合理化建议。是制度约束与人性管理有效途径。人性化管理合理运用增强运维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增添对工作荣誉感,激发爱岗敬业工作作风。

结束语

变电运维是输电网的重要环节,涉及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机构。因此,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加强对运维操作人员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求素质。使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曹洋.浅论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向导2013.(14).

【2】 袁瑞玲.高学康.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J]电源技术应用2013.( 10).

篇6

1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背景

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同属于我国电力安全生产五大专业中的变电专业。变电运行担负着变电站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重要的生产运行单位,传统的变电运行人员主要负责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巡视、倒闸操作与事故应急处置。变电检修负责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小修预试、大修技改以及日常缺陷处理,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传统的变电检修人员是指从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的专业人员。在以往的组织结构里面,变电运行和检修是分属两个部门,相对独立的完成对同一变电设备的各项工作,而在国网公司“运行维护一体化”(简称运维一体化)工作的要求下,则要求将传统的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部门进行整合,由一个部门完成对所辖范围内变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任务。

所谓运维一体化,[1]就是改变传统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这种专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方式,将设备巡视、现场操作、维护(C、D类检修)业务和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逐步推行运维一体化管理。运维一体化有效整合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工作,成功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2]

2 变电运维一体化具体实施

根据国网公司“运维一体化”工作的要求,在适应“大检修”体系建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整合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维护性业务,实现一体化运作。同时,规范各级运维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内容,根据近期、中期、远期三个目标阶段,分级逐步推进运维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人员精简、作业高校、成本合理的目标。

以某供电公司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为例说明:

(1)实施阶段

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已经开展运行维护工作的基础上,讲接地导通、接地电阻、铁芯接地电流、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等技术难度较低、安全风险较小的D类检修业务纳入运维班职责;第二阶段,将变压器带电渗油处理、断路器、隔离开关带电操作机构处理、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带电缺陷处理等专业性较强的D类检修业务及变电站设备专业巡检纳入运维站工作职责;第三阶段,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将超高频和超声波局放检测、油色谱带电检测分析、SF6气体成分分析等技术难度较高、专业性强的带电检测或停电检修项目,以及变电设备停电例行试验纳入运维站;第四阶段,对前三阶段的工作进行调整、总结、验收。

(2)实施步骤

①制定标准及流程。包括工作标准、标准作业指导书(卡)、工作流程、设备管理制度、检测试验仪器、工器具配备等。

②编制相应的运维工作培训方案及技能鉴定标准,开展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培训及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评定变电运维人员的技能等级。

③对变电运维业务的各级人员进行资格认定。

④对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和改正。

(3)人员调整方案

根据各运维站管辖的设备量,测算变电运维一体化后的工作量,结合变电运维人员的资格认定情况,在变电运维工区适当调整各运维站人员配置情况,对于技术难度高、专业性强的项目,调整部分检修专业人员转岗到变电运维工区。

(4)检测试验仪器、工器具配备

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需求,分析各运维站管理的设备的各项运维工作,测算各运维站需要配置的检测试验仪器、工器具的种类及数量,依此制定运维站的标准装备配备方案,同时提出各运维站的差异化配置需求。

(5)安全管控

通过分析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存在的危险点,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防范风险,同时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与安全意识。

安全质量监察组、技术支持组要对运维站开展的运维一体化工作进行风险分析,根据技术难度、专业性、危险性不同制定不同的措施。

(6)备品备件管理

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需要,每个运维站应根据管辖的设备确定所需备品备件的种类和数量;改造现有的备品备件库,使之符合备品备件存放条件;完善运维站的备品备件管理规定,在PMS上建立台账。

3 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我国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由有人值班向操巡队模式转变,一个操巡队集中管理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三集五大”后,操巡队又转变为运维一体化的运维班,按照能力的发展逐步实施运行与维护一体化各项生产任务。运维人员除了要负责所辖变电站内设备的巡视、倒闸操作等工作外,还要对设备进行维护性检修。维护性检修指的是无需使用大型装备,不涉及复杂停电及安全措施,不涉及设备整体或重要部件更换、设备大范围拆卸及带电作业的C、D类(传统意义上的小修)一次设备检修工作和不涉及二次回路改动、设备功能校验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故障异常处理等二次设备检修工作。针对这个要求,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原运行人员开展变电检修技能培训,二是对原检修人员开展变电运行技能的培训。具体来说主要以下四点:一是要能掌握变电站运行方式和电网结构特点;二是要掌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三是要能熟悉各类调度规程及现场运行规程并能应用;四是要提高动手解决设备故障的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事业面临着机遇和调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工作作风上都会有更高的要求。开展好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将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向大容量、大系统、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国家电网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电网的加快发展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电网的物理形态、运行特性、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提出很高要求,对驾驭大电网、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重大挑战。大检修体系是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适应特高压、智能化大电网发展要求,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从单一的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从集控站到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相应发生转变,引领电网安全运行。

1、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运检一体化管理是逐步进行的,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1.1近期目标 在1—2年时间内,在现运行维护工作的基础上,将普通带电测试、设备简单维护消缺、易损易耗件更换、变电站辅助设施维护等专业程度不高、安全风险较小、经过短期培训可以实现的维护性检修工作纳入运维站工作职责。

1.2中期目标 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在1—2年时间内,,继续拓展变电运维业务范围,通过1-2年的专业融合,将专业性较强的带电测试、专业巡检、设备消缺等不停电维护性检修业务纳入运维一体化范围。

1.3远期目标 在实施前两个阶段运维一体化的基础上,在1—2年时间内,变电运行与维护实现高度的专业融合,运维人员掌握运行、维护的专业技能,装备配置到位,满足开展运维业务的需要,实现变电设备全部运维业务一体化。

2、运维一体化模式下运维站的职责

2.1设立统一的调度监控中心,实现监控与调度一体化

由调度人员司职监控或由监控人员司职监控范围内的设备调度,负责对全部变电站的远程实时监控工作,并负有一定的操作职能及联系职能,如在后台进行设备“运行”与“冷备用”之间的部分操作,转达计划操作预令,进行紧急事故处理与汇报等。

2.2成立运维站和运维检修班

负责变电站的操作、工作许可及验收、事故处理、巡视、以及一般性的维修维护工作。负责管辖变电站设备检修或其他工作时履行工作许可、验收及终结手续;负责及时核对系统图,确保其接线与现场运行方式一致;负责变电站技术管理及文明生产;参加新建、扩建、改造变电站工程验收及投运工作;负责所辖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制和修改工作;负责所辖变电站技术资料管理。

2.3做好一般性设备检修维护

近期目标时负责所辖变电站普通带电测试,如:红外测试、铁芯接地电流、接地导通、接地电阻等;远期目标时负责所辖变电站专业带电测试:超高频和超声波局放检测、油色谱带电检测分析等,专业巡检,例行试验等工作。

3、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运维管理工作推进

3.1培训先行,提升素质

培训工作贯穿于实施运维一体化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综合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培养出适应开展运维一体业务要求的运维人员,确保各项运维业务有效实施。针对三个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项目,通过双向培训、轮岗等多种方式,实施差异化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业务。重点加强新岗位、新设备、新业务培训,加快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专业化人才队伍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创新培训管理方式,优化调整业务流程,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全面提升员工综合业务水平。加强培训考核,要在现场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有创新的建立考核和竞争机制的培训制度。

3.2建立制度标准,优化调整业务流程

建立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明确运维作业与检修作业业务界面,防止安全管理真空。由于管理地域大、范围广,会造成检修公司运维站管理困难,长期属地化管理造成的工作差异性,变电运维人员存在业务技能水平层次不齐,对所辖变电设备熟知程度不一。在运维站运行的过程中,可按照“精、准、细、严”四个字,“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严格化、制度化、精益化”八个化梳理、总结提高例行性工作。如大型工作的操作准备流程化、协同化和精益化;例行工作细化、量化;就要通过培训加强运维站的管理,同时规范统一变电运维各项工作的标准和流程,减少地域性差异。

3.3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装备配置

根据运维业务开展需要, 运维站、750千伏变电站应配备相应的带电检测仪器、试验仪器、工器具等装备。

3.4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制定变电运维岗位工作标准、安全职责。根据运维人员岗位职责的变动和工种技能的增加及提升情况,奖金分配向运维人员倾斜。

3.5加强专业化管理

由于少人管理多站,应委托专业公司处理站内繁杂事务,提高值班员值班集中度。操作队主要负责设备的操作、巡视、事故处理和一二次设备的正常维护等。其它一些诸如卫生保洁、绿化、照明、上下水系统、变电站门卫和车辆等非生产类的维护都是交由专业公司处理。这样,后勤服务标准化和制度化。使各类工作比较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也使运行人员从繁忙杂乱的非生产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生产类的工作。以适应国网公司 “三集五大”体系的发展,规范电网设备生产管理,促进运维站站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3.6建立统一的班组文化

篇8

二、工作目标及指标

(一)工作目标

“三杜绝、四防范”,严格防范五级信息系统事件和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严格防范较大火灾事故和本单位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较大交通事故,严格防范恶性误操作事故,严格防范其他对公司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事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始终可控、能控、在控。

(二)主要指标

降低1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故障停运率,小于**次/百台;提升变电站精益化覆盖率,220kV及以上变电站达到**%,110千伏变电站达到**%;消防隐患治理率达到***%;消防人员取证率达到**%;变电站消防验收备案率达到***%;防误闭锁三率(达到100%;两票合格率达到***%;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应用率达到1***%;pms台账及系统录入合格率达到***%,缺陷隐患消缺率提升**%;严防误操作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工作领导小组

*************

职责分工:全面负责活动开展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监督落实,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2.工作实施小组

*************

职责分工: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办、分解落实计划、监督检查等工作,逐条逐项的落实好相关工作,并对现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检查问题进行逐项落实整改,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内容完成情况总结分析会议。负责协调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确保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活动开展情况。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两票三制,提升岗位安全履职能力

1.强化岗位安全责任。一是,目前运维专责、班组长、主值、副值等岗位责任在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交叉重叠,岗位责任清单照单履职的规范性、主动性还不足,造成基础工作不扎实。需进一步明确各级运维人员岗位职责及安全职责,分解细化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做好“两单一表”梳理完善工作(岗位责任清单、安全责任清单、两单履职表),优化履职流程,每月开展一次履职评价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做到责任下沉、管理下沉、资源下沉,实现权责匹配,强化岗位及安全责任考试并纳入提岗条件,提升履职能力,确保全员照单履责。(责任单位:****中心,完成时间****)二是二是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安全责任清单执行监督,始终坚持“业务+安全”并行管理,提高员工安全履职意识。每月定期组织各级人员进行安全责任清单内容考试,逐步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坚决扼杀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差不多”等现象,每月将对考试结果进行通报。(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2. 严格工作票管理。一是组织开展典型工作票修订,明确票面填写规范,安全措施以及签字手续。(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统一工作票办票原则,制定办理工作票许可流程表,明确各类工作票许可流程以及填写规范,做好工作票审核、许可流程。对于现场勘察、四措一案审核、开工手续办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三是强化安全措施票的审核执行,加强各类作业风险评估、预警预控、隔离措施及一二次安全措施检查核对,严格执行运维和检修人员双检查、双签字制度,确保安全措施布置到位、拆除彻底,严防一二次设备感应电、反送电。(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3.做好运行规程、操作票管理。按照“定期修订+动态修订”原则,一是在1-3月份前完成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运行规程及典票定期修订,并经班组-中心-运检部运维管理人员审核后执行(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对于变电站内存在设备新投、改造、换型等情况,应在设备投运前1周完成动态修订,并经班组-中心-运检部运维管理人员审核后执行。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将主变固定灭火装置、中性点隔直装置、SVG装置等设备系统的操作内容完善到运规及典型操作票中,尤其是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固定灭火装置要严格执行“先退先投”的操作原则。(责任单位:****)

4.规范交接班、定期切换及巡检管理。一是编制完善交接班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及运维日志,规范签字确认流程,切实做好系统运行方式、缺陷、异常、故障处置及两票执行等有效交接。各个运维班应执行相同的交接班制度,规范交接班管理。(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在****月份前修订完善变电站定期切换试验实施细则及事故应急预案修订,根据定期切换周期要求,制定定期切换月度计划,严格切换操作票执行,加强主变强油风冷、UPS系统、直流系统、高频通道对试等工作管控,每月将对执行情况进行通报考核。(责任单位:****,完成时间:****月)三是严格按照变电运维管理规定,结合年、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合理制定设备巡视计划,220千伏变电站每月执行例行巡视?次、全面巡视?次、熄灯巡视?次,110千伏及以下每月执行例行巡视?次、全面巡视?次、熄灯巡视?次,并使用标准化移动作业终端,确保巡视精准高效。每月将对巡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绩效考核。(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5.加大履职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国网****公司各级运检管理人员现场履职责任指导意见(试行)》文件要求,以作业观察、监督巡视、监督检查及监督监护形式,做好运维工作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提升各级运维管理人员对一线班组、作业现场的掌控能力,确保秩序稳定、管理严谨。分管生产领导每月到现场?次,每次发现问题不少于?项,运维检修部管理人员每月到现场不少于?次,每次发现问题不少于?项,专业管理人员每月到现场不少于?次,每次发现问题不少于?项。(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二)强化设备主人制,提升运维管理质效

6.严格设备主人制责任落实。深化“运行主人+检修专员”设备主人ABC模式,强化运维1主1副和检修1专员设备管理流程。编制制定设备主人制度,明确设备主人履职范围、管理流程、履职考评等内容,强化运维人员设备主人责任田意识,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设备运行状态了如指掌,逐步提升运维人员在一次、二次专业知识等方面宽度和广度,加大设备主人话语权和检修过程监管权,做好设备主动运维与状态管控,加强设备主人履职考评,突出目标、问题、结果导向,着力提升运行巡视、季节性运维、交接验收等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7.规范季节性运维。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修编完善设备运维二十四节气表,针对春季风沙、夏季高温、秋冬季雨雪等季节性气候特点,重点做好迎峰度夏、迎峰过冬等季节性运维方案编制落实,建立高温、风沙区域变电站台账,严格落实防外绝缘闪络(冰、雪、雨、污闪)、防异物搭挂、防金具引线断裂、三箱防尘、防小动物等季节性反事故专项运维措施,严防季节性事故发生。(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8.提升设备巡视质量。一是严格变电运维巡视计划管理,根据《变电五项通用管理规定》要求,做好“年、月、周、日”计划管控,每日对巡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反馈,每周五结合周计划对巡视计划进行上报,每月对执行情况进行通报考核,切实加强巡视计划合理管控。(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组建公司各级变电专家队伍,开展“运维、检修、保护、厂家”四方联合专业巡视,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及重要枢纽变电站专业巡检(含厂家)年度不少于?次,剩余变电站三方联合巡检,切实发现问题。(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三是结合电网风险预警、重要保电时段、极端恶劣天气等实际,修订完善特殊巡视内容,加强红外、SF6检漏、铁芯夹件测试等手段,提升发现缺陷隐患能力。(责任单位:****,完成时间:****)四是加强设备红外测温工作管控,在2个全面巡视周期内,逐步完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红外图库建立,按照设备命名规范要求,将图片上传至PNS2.0系统。(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五是加强高空巡视管理。做好220千伏变电设备高清摄像头项目储备,利用“****”相结合原则,及时发现并处置高空隐患。(责任单位:****)

9.规范巡检机器人巡视管理。应用好220千伏??变智能巡检机器人以及后续租赁机器人的应用。按照“人工+机器”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设备例行巡视、特殊巡视计划,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效率,机器人原则上不少于1次/天开展巡视,杜绝机器人“配而不巡、巡而不够”现象,对巡视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升发现缺陷隐患能力,减轻人工巡视压力。通知修编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培训及维护记录手册。(责任单位:****)

(三)强化风险等级防控,提升电网设备安全能力

10.做好设备重要性等级管理。开展110千伏及以上“站点、间隔、设备”“状态+风险”评价,建立“一站一册”风险档案,分别对一、二次设备状态及风险进行评级,明确风险防控等级清单明细,实行分压分层分级管控,制定差异化运维保障策略,科学指导预警管控、运维检修及技改大修等工作,实现设备质量安全双提升。(责任单位:****)

11.强化电网风险预警响应。电网风险预警单是由调度根据检修计划,一般提前一周下发,由运检部门执行落实,而调度下发前运检人员并不清楚电网风险等级,造成在电网风险防控措施制定、人员到位安排等方面分析辨识不足,以至于在停电操作、检修作业期间存在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的情况。密切关注电网N-1检修方式、特殊运行方式、保电、重过载等电网风险预警,加强与调控信息沟通,按照“分级预警、分层管控”要求,进一步规范风险辨识、预警、控制、评价等各环节工作,推动各层级各专业从前端(一线班组)落实管控措施,明确管控重点,切实做好风险预警响应工作。(责任单位:****)

12.防范人身事故。严格落实安规、运规、调规、“两票三制”、“十不干”、“十条禁令”等文件要求,制定修编各类现场作业“入场许可手续卡”,严格按照许可卡步骤对工作人员(外委人员)、工作票、到岗到位人员、四措一案等进行逐步审查,切实发挥变电运行人员“铁面包公”精神,坚决杜绝无票错票、到岗到位人员应到未到、四措一案未按要求审核等作业,只有在运行人员在验明“入场许可手续”符合要求并留存后方可进站作业。(责任单位:****)

13.防范误操作事故。做好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全面做好防误闭锁装置维护业务外委,严抓防误装置缺陷隐患排查治理成效,每月对防误闭锁缺陷及消缺情况进行上报,防误闭锁缺陷要按照危机缺陷进行对待,同时规范解锁钥匙审批流程,实现防误闭锁“三率”100%(安装率、投运率、完好率)。切实加强防误操作培训及账号管理,使运维人员熟练掌握防误装置管理规定和结构原理,切实做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和操作程序;会熟练操作、会处缺、会维护),同步对各变电站防误闭锁使用人员及账号权限进行修改。(责任单位:****)

(四)强化缺陷隐患治理,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14.规范设备缺陷管理。每月定期组织学习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辅助设备缺陷标准库内容,明确缺陷分类、定性及评价标准,充分应用移动作业终端变电运维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主辅设备生产、基建缺陷全部线上管理,严抓缺陷上报质量数量,缺陷描述应清晰明确,且附有相应照片,严格按照由班员-班组长-运维中心-运检部-变电检修中心的缺陷上报流程进行上报,强化缺陷过程跟踪分析,严重缺陷在一个检修周期内运维人员应加强跟踪,在一个检修周期内未消缺,由检修人员每日上报缺陷跟踪情况及防范措施,做到设备缺陷“日管控、周分析、月总结”,每月进行缺陷分析会,将发现率和消缺率进行通报并绩效考核。(责任单位:****)

15.防范信息安全事故。编制变电站信息网络防护工作方案,强化站端网络安全预警管控,推进变电站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安装调试工作,确保202?年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安装应用率达***%,严防违规外联和信息外漏,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风险监测能力。(责任单位:****)

16.抓好变电运维专项隐患六治理,重点做好防风害异物故障治理,每月结合巡视计划及天气状况,做好变电站范围500米的异物清理工作;做好防站用交直流故障治理,对交直流系统配置图、级差配置等基础资料进行完善,同步做好交直流系统的定期切换及运行方式的培训学习;做好防三箱受潮故障治理,结合今年三箱治理项目的推进切实加强三箱密封的维护工作,定期对密封情况进行检查、清理并采取密封措施;做好防设备外绝缘闪落治理(污闪、冰闪、雨闪等),结合停电检修计划对设备外绝缘进行擦拭清扫,牢固树立“封停必扫”的理念,并根据外绝缘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喷涂防污闪漆;做好防五防装置故障治理,实现防误闭锁“三率”100%;切实做好防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治理,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对刀闸分合闸情况进行确认,同步编制隔离开关分合闸检查卡,明确各类型刀闸分合闸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不断提升设备健康水平。(责任单位:****)。

****

(五)强化标准化作业,提升现场作业可控能力。

17.强化操作计划管理。结合年、月度停电检修计划,操作中牢固树立“七分准备、三分工作”理念,逐条明确倒闸操作人员和现场到位人员,按照“月准备、周修订”的原则,每周提前就倒闸操作人员、现场到位人员以及操作准备情况进行上报,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变更,提前开展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人身、电网、设备风险辨识,提前编审倒闸操作风险交底卡,在正式操作前结合班前会进行安全交底,宣读风险点及管控措施,确保每一名操作人员确已知晓并完成签字手续后,方可开展倒闸操作。(责任单位:****)

18.抓好设备巡视标准化。一是深化“一板六卡”、变电“五通”应用,推广变电巡视移动终端应用,逐步推进“持作业卡巡视”向“移动终端巡视”转变,力争2020年5月底前基本实现无纸化巡视。二是在4底前,结合变电站设备实际,将一二次设备巡视要点巡视要点完善更新到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巡视卡中,不断提升运维巡视质量。三是加强变电巡视移动作业质量管控,将班组应用率、变电站应用率、巡视任务完成率、巡视卡维护率、标准卡维护率、缺陷录入率、巡视信息录入规范性、设备巡视时长合理性、缺陷质量数量等纳入月度通报,加大奖惩力度,并在月度考核中兑现。(责任单位:****)

22.强化操作程序化。一是严格执行公司到岗到位管理办法,分层分级做好倒闸操作的全过程履职监督管控,倒闸操作时优先采取遥控操作。二是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想、四做、五检查”操作要求,严格落实二次倒闸操作票管理,严防继电保护防三误。三是操作前再次检查操作票三级审核及作设备运行状态缺陷隐患,操作中远离正在执行分、合闸指令的开关类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后做好设备(压板)状态位置检查。(责任单位:****)

23.严抓现场作业标准化。一是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接地作业次序,接地前必须验电,若现场条件允许,必须采取间隔验电+直接验电双重方式,严防发生设备反送电伤人事故。二是加强现场危险点分析,做好大型现场作业范围内硬质隔离措施,将临近带电区域等危险点备案在工作票中并告知工作负责人,明确控制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三是配合做好一二次安全措施检查核对,尤其是停电后开工前和完工后送电前,要执行运维和检修人员双检查、双签字制度,确保安全措施布置、恢复到位。(责任单位:****)

24.加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按照《国网****公司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工作要求,在220千伏****变深入推进标准化窗口变电站建设。从安全管理、运维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管理、资料管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同步做好班组建设及文明生产等工作整治,深入推进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责任单位:****)

25.推进红旗运维班达标建设。加快推进红旗运维班组建设,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基础管理”双提升工作,有序220千伏****运维班示范建设,在4月前制定红旗运维班组建设计划,每月推进建设进度,确保202?年红旗运维班达标率不低于?个,2021年不低于?个,202?年实现全覆盖。以严要求提升队伍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变****)

(六)强化细实要求,提升变电运维基础管理

26.严抓变电精益化查评治理。按照“全面覆盖、专业评价、精益管理、分级负责、整改闭环”的原则,深入分析历年精益化查评中存在的设备问题和管理短板,在?月前优化精益化查评工作方案,并组建精益化检查专家团队,制定自评计划,对照评价细则,提前推进,确保在?月底前完成自评任务,后续结合停电检修计划持续整改,每月对评价进度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202?年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精益化自评率达****%、35千伏变电站自评率不少于****%,精益化问题整改率达****%,实现220千伏变电站精益化达标率****%的目标,以高标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27.规范系统记录管理。组织学习《202?年变电设备数据治理实施细则》,将PMS数据治理纳入常态化日常工作,同时再次明确收发信、防小动物、红外测温等?大类??小类运行维护记录录入标准,规范纸质版记录管理,剔除不必要的记录,规范记录填写。(责任单位:****)

28.加强运维装备管控。目前各运维班装备基本配置到位,但装备的维护、保管仍需进一步加强,将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规定》文件要求,加强装备进定期检查、检验、使用、保管、维护、报废等日常管理工作。(责任单位:****)

29.做好应急处置保障。全面梳理各变电站保险类备品的各种型号、数量,对缺少的备品备件进行及时补充,并做好台账。?月份前完善特殊天气、自然灾害、设备设施损坏等运检专业应急预案修编,优化应急演练流程,强化反事故措施落实,提升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及反事故演习质量,同时积极和地区消防支队进行沟通,举办一次消防应急处置联合预演。(****)

(七)强化技术技能硬核,提升运维队伍素质能力

30.狠抓基础教育培训。抓好“专业技能+业务流程”双维度培训,拓宽变电运维业务范围,做好分层分级分类专题培训,重点要突出变电运维人员“六个能力”达标培训学习(设备巡视能力、倒闸操作能力、运行监控能力、检测维护能力、事故处置能力、消防管理能力),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对应培训计划,通过月度技能考试、季度赛等方式进行,着力提升运维人员技能水平。(责任单位:****)

31.强化岗位练兵。一是结合工作实际,每月有针对性抽取??%的年度、月度计划检修作为现场技能培训平台,使青年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稳步提升运检人员基本功。通过现场“师带徒”方式,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指导,共同提高新老员工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责任单位:****)

32.加强作风纪律整顿。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运维工作是党风政风的具体表现,是运维人员精神面貌、工作水平、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切实做好35千伏变电站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站容站貌,做好设备运维管理的“吹哨人”,努力打造一支技能精益、作风优良、勇于担当的电力安全卫士队伍。(责任单位:****)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组织。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设备运维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督办,周密部署实施方案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每一项内容的责任人和工作具体措施。

(二)强化落实,务求实效。

各部门要逐条对细化的工作要求进行再细化,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制定重点各自的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负责人、计划完成时间,按周督办工作进度,每月****日前开月度会议进行专题推进,确保设备运维管理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

(三)强化督查,考核通报。

公司将对本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对方案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不得力的部门进行通报考核。

篇9

一、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变电运维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在电网生产活动中,通过一体化模式对电网运行与维护各项工作职责进行分工,并逐渐形成全面的电网运行、调度、维护检修等合理的生产流程,有效的提升了电网生产与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就基于资源优化配置、作业流程等角度出发,将同一电力企业中倒闸操作、维护检修、设备巡视等工作统一起来,是电网生产中的重大改革措施,这模式改变了电力企业检修人员只负责电力检修工作的现状,另外,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简化了电力企业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现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亟需实施的重大举措。

二、现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于电力企业运行与维护工作针对的对象是企业电力设备,但是需要以综合知识为基础,才能保证电力企业运行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对电力企业运行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具体的变电维护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但在我国电网运行电压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变电运行人员专业技能要求也逐渐提升。2)为了保证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的安全,需要在现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在具体工作开展之前,还需要事先布置好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同时对相关带电机械进行补充说明,必要时进行隔离。但是以往的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开展,需要将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改变,结束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验收。而现阶段的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电力企业运行与维护人员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对现场安全工作造成很大的干扰,甚至会导致现场安全事故发生。3)与传统的变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工作不同的是,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职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运维人员的安全风险以及工作量。而现阶段电力企业缺少与工作强度向适应的激励体制,影响变电企业运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首先,根据变电运维工作技能难以程度,合理的安排培训计划,一是培养运维人员的接管业务能力以及能能,而是对呼吸器更换、蓄电池充电放电等施工技能的培训,三是对回路检查、隔离回路操作能具有一定难度的技能培训。其次,合理的安排培训的周期,以两个月为一个周期为宜;营造良好的运维人员培训氛围,加强学员之间的互动性;最后,还应该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等。在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需要切实了解员工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政策,提高员工的积极性。2)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安全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应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维工作中,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为电网运行生产、维护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模式,促进电网生产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加强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安排专人对运维工作负责。3)加强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管理与控制。与传统的电力运行与维护模式项目,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对员工素质、工作环境、工作协调能力等都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控,第一,要求运维人员在开展运维工作过程中,从简到繁,提高运维工作的安全性;第二,要求在开展具体运维工作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逐渐转变电力企业运维业务理念;第三,不断的明确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细化运维一体化模式工作流程,为具体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电网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针对现阶段电网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强化运维工作管理,加强运维人员培训,建立有效的电力企业激励制度以及责任制度,为电网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简介:

张鹏 (男) 韩立业 (男) 工作单位:国网莱芜供电公司

寄件地址: 李莎莎,13506341392,0634-5636676,山东省 莱芜市 莱城区 凤城街道 莱芜鲁能开源集团有限公司(胜利南路57号)507室开源财务部 ,271100

参 考 文 献

篇10

1.变电运行中危险点比较多

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比较多,怎么准确有效地预防控制危险的发生,分析变电运行中危险的发生,比如,设备故障就是在高负荷或是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的,而绝缘闪络则多发生在雨季因此想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险发生,就要做到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分析总结,做好每年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检查的跟踪记录,及时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解决。

从人员角度分析变电运行过程中危险的发生要想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每个工作程序,每个工作人员都不能出现一点失误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工作及时做出分类总结。由于每个员工的作业技能不同,对不同的设备熟知程度也不一样所以通过对工作的总结,我们要根据员工自身的专业特长来分配工作而且要对员工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对一些不经常使用的设备也要定期做检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实行员工轮岗制度,一是为了让每个员工都能熟悉作业流程,二是可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2.变电运行管理中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值班人员的粗心大意或违规操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所以,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促进变电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作环境的恶劣,员工的专业技能不达标,工作中的违规操作现象都会使变电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危险这种危险是具有客观存在性,潜在性和可预知性特点。

2.1 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

操作变压器时遇到的危险在变压器的操作过程中,只要出现一点错误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操作切合空载变压器时出现操作。过电压是第一种危险状况这种状况会使变压器的绝缘受到影响另一种使变压器的绝缘受影响的情况是变压器的空载电压的提升。可见在对变压器进行操作时,只有按照标准的作业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变压器的绝缘的稳定性。

2.2 母线倒闸操作危险点

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危险。母线倒闸是倒闸操作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元素,而在母线倒闸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危险。例如,带负荷拉力闸,断电现象的发生,自动装置的切换,还有对空载母线进行充电时突然形成的串联震动,这些状况的发生都会影响母线倒闸的正常操作。因此,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我们一定要在操作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倒闸操作原则要结合各站的实际情况做好防护及危险措施分析,减少危险的发生直流回路操作时遇到的危险,直流回路操作是变电运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作业程序。如果操作不当就会使自动装置和保护装置接收到错误的指令,做出错误的动作,从而引发危险的产生因此,一定要按照标准的作业程序进行直流回路操作。

2.3 天气原因的危险点

因天气情况异常而遇到的危险。异常的天气给变电运行带来的危险是具有突发性的对于这种危险的发生我们通常是不易预测到的,因此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在冬天由于室外温度较低,充油设备的油面会不断降低,导致导线距离拉近;而在夏天由于室外温度较高,充油设备的油面会不断上升,导致导线变松;大风天气会使一些杂物挂在引线上,使引线承重下垂;大雾天气会使设备出现闪络现象;雷雨天气设备则会出现接地问题。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电力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对所在地区气候的总结制定出相应变电运维管理方案。在预测到天气异常的情况下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变电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3.预防危险发生的办法

3.1 开展作业风险评估,实施安全风险预控

根据具体作业项目及作业流程,建立作业项目风险库并动态更新,使运维人员清楚各项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做到提前防范及控制。

(1)全面排查评估,建立可视化风险库

(2)通过专题风险评估会,分析每一项目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对不同变电站具体设备,整合风险数据库隐患数据库,红线设备数据库缺陷库,以及各类安全大检查形成的数据库,形成与每一个具体作业项目相对应的现场风险库,明确针对性防范措施。同时,以一项风险一张图片一类措施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图解分类,编制安全风险可视化管控手册,直观准确生动地反映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

(2)逐条梳理入卡,实现风险控制流程化,将抽象的风险变成可执行的步骤,是风险真正管控的关键。利用具体作业项目对应的现场风险库,将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及针对性防范措施,全部列入运维一体化项目标准化作业指导卡,风险分析与控制栏中,通过逐条入卡每步执行确认实现风险控制的流程化。

3.2 强化运维管理工作落实

解决变电运维站规范化管理若干问题的对策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和运维运行机制,而运维站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班组基础管理安全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管理。因此,运维站规范管理要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针对运维站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规范运维站的管理工作完善控制体系,提升班组基础管理。

针对各变电站物品定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了物品定置管理规定,明确了主控室资料室安全用具室等处物品定置管理的要求和规定,对物品的放置进行统一要求,做到各类物品定位定点定量摆放确保各站标准统一,并建立了设备主要参数台账业务流程说明应急处理联络人的速查手册,在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实用运维站组织专人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整理归类建档成册,列出规章制度清册,明确相应的存放地点及保管人员,方便人员查阅应用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实现电网生产管理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信息共享,能保障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逐步完善公司的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实现运维站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标准,激发运维人员工作热情。

3.3 提高员工积极性

公司效益和价值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员工的工作效率,保障员工个人利益的获得,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根据运维站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绩效标准,加大考核力度,实行工作量化质化,做到奖罚公开公正公平,对事不对人增强运维人员责任心强,积极性主动性,确保运维站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运维站的人才队伍建设鉴于运维站工作的复杂性,有必要加强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根据运维站的实际环境,以及人员岗位配置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公司应加大对运维站建设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力度,使运维站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保障运维站的安全运转,对于优秀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打造出一支具有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运维管理队伍。

3.4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篇11

TnPM是全面生产维护体系的规范化活动,强调全员参与,步步深入,所以前期开展TnPM设备管理知识培训很重要。只有人人参与,了解它,接受它,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统一思想,掌握它并应用它。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开展TnPM知识的宣传与讲解,有选择性地发放一些介绍推进TnPM的实用方法的PPT资料,如:如何开展自主维护活动,自主维护导入培训,SOP标准作业指导书,规范化的自主维护基准书编写等培训材料,让他们学习TnPM的管理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后能取其精华应用于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中。

1.2全面调研,了解现状,确定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目标

对信息系统软硬件覆盖范围内的现场及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各主机房、网络间、监控机房等现场整洁状况有待改善,现场设备须进行规范化管理。(2)信息系统维护主要以发生故障后的处理和维护为主,即以事后维护为主,缺乏信息系统的预防性维护,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难以提高。(3)缺乏对生产相关信息系统如物流系统等系统的数据异常例行检查,直到用户发现后,再进行原因查找和数据纠正,工作量大,效率低。(4)信息系统维护过程和故障处理没有形成规范的记录,不利于经验总结和共享,不利于故障处理效率的提高。(5)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改进需求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评审,容易出现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利于信息系统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6)没有形成信息系统运维闭环管理。针对以上的现状,结合信息系统的特性,确定了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优化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将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信息系统全面规范化管理,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水平,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运维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1.3制定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实施计划

在确定了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目标之后,组织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和负责人。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现场改善(2)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梳理和制度完善(3)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4)完善应用系统操作手册(5)建立系统管理平台具体的完成时间视计划工作量和员工的日常工作情况而定。

1.4以6S为切入点,开展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

(1)开展可视化与定置化管理对各主机房、网络间、监控机房等现场设备开展可视化管理,对主机房和网络间内所有设备网络连接和跳线路由,编制设备互联表,为机房内所有设备和网络线路制作并粘贴标签。按6S/6H现场管理要求对主机房、监控机房和中控大屏设备间内的线路进行整理捆扎,设备除尘,加装电池架防尘盖板等,对设备资料、设备标签进行整理与定置化管理,改善了IT设备运行环境,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夯实了基础。(2)优化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对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需求的提出、评审、开发、测试、运行、验收、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责任部门、输入输出等进行梳理,优化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形成企业标准文件并。(3)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针对信息系统的特性,采用“6定”方法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即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定表。对于服务器、小型机、网络设备等IT设备的点检主要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确保IT设备正常运行为目标,制定IT设备点检规程。对于应用系统的点检主要以系统功能、数据、接口等方面的系统检查为主,确保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4)完善应用系统操作规程通过信息系统点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对信息系统进行修改完善,使之加稳定可靠。信息系统的修改可能会引起操作上的变化,这就要对应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使用培训,提高用户的操作水平,规范应用系统的操作,提高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5)评价与改进信息系统点检制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要对点检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信息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如有的故障可以在点检中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能够避免故障的发生,但点检规程中没有这部分内容的,应在点检规程中增加这部分内容。通过制定管理规范、执行规范、效果评估、改进完善等步骤,不断改进完善信息系统点检规程和操作规程,完善信息系统,提高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

1.5建立信息系统规范维护体制,固化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成果

(1)建立信息系统点检体制信息系统点检制考虑了信息系统连续不间断使用的特点,推行融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适合各信息系统实际情况的一种优化点检模式。编制信息系统点检规程,建立信息系统点检体制。通过信息系统点检,发现系统故障隐患,及时处理并完善信息系统,消除故障隐患。及时更新信息系统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培训,并对系统运行效果进行阶段评价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点检规程和操作规程,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水平。(2)完善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不断推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化。制定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明确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需求的提出、评审、开发、测试、运行、验收、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责任部门及相应的职责;制定了服务器、小型机及关系型数据库等后台系统的职责规范,明确系统管理员和软件程序员的职责,并规范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3)强化制度执行建立对信息系统运维效果的考核制度,强化信息系统规范维护体制的执行。定期对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与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进行修改完善,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对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建立系统故障维护经验库。

2、应用效果

推行TnPM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建立信息系统规范维护体制,变信息系统的事后维护为主动、预防性维护,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水平。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1)机房等现场整洁规范,设备、线路标识清晰,营良好的IT设备运行环境,不仅培养了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而且为硬件故障的快速排除夯实了基础。(2)建立了规范化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和改善机制,规范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形成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闭环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与提升信息系统运维护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了信息系统可靠性,最大程度降低了信息系统的故障率。(3)培养了技术人才。培养了员工的良好行为习惯,信息技术人员不仅提高了技术能力,也学到了管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沟通、学习的氛围,促进了企业信息技术员工的成长,提高了工作能力,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篇12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

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概念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全称为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该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是对一定范围内所有的变电设备就一定的内容实施维护、检修等管理工作,而在具体的过程中是对传统生产方式下隶属于不同部门及不同人员责任下的,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的相关职责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在某种程度上由电网下同一管理部门或同一人员承担其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的双重使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源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从而实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愿景。传统模式之下,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人员是分属于不同工区或部门的,彼此之间的专业技能、岗位要求与岗位职责是相互独立的,但在变电站设备检修工作的开展中,管理工作所面向的对象却是相同的变电设备,具体业务的开展中存在诸多交叉部分和关系紧密的内容,没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发挥,一定程度上限制电网生产运行效率的提升。在目前电网庞大复杂、电网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在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在电网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释放资源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

二、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原则

(一)确保安全,逐步推进。实施运维一体化要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在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的过程中调整幅度应能保障队伍的稳定和现有生产业务的有序开展。

(二)培训先行,素质提升。运维一体化建设有赖于多技能人才、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将培训工作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合理引导,激励保障。运维一体化对现有生产模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人员劳动强度加大,安全责任加大。必须鼓励和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在激励政策上,应对现有的岗位工资制度进行重新分配,按照人员掌握和从事的专业数目设置薪金梯度,促进多技能业务的融合。

(四)效率提升,精益管理。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生产业务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以集约、整合生产业务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三、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为运维一体化工作提供便利。加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运检部、安质部、人力资源部紧密协同、分工协作,加强对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评,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推进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健全、完善公司二级运维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运维岗位人才激励机制、奖罚制度,切实有效的提高运维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变电运维一体化相关装备的调整与配置,修订、完善运维班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确保一体化运维工作稳定可靠持续进行。

(二)加强培训,着力培养“运检双能”人才队伍。加强培训,超前谋划,大力实施“检修转运行”岗位培训系统工程,实施公司新进人员运行、检修轮岗实习培训,提高相关人员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度推进,将运行和维护工作进行了整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达到“运维双能,一专多能”,在运行时要对其工作能力进行严格的鉴定,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加强标准建设,健全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工作,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深度融合运行和检修专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标准,涵盖设备C、D类检修和日常维护、应急抢修、设备巡视等运维一体典型工作流程及TA开路、保护装置告警、SF6气压降低、直流接地等典型缺陷处理流程和典型工作票。标准体系突出个人专业融合,强调工作时界面清晰、监督到位;确保作业现场流程不乱、工序不减、监护不断、验收不松;落实“双专业”设备主人制。在建设推进过程中,要切合各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加强相关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标准的制定。建立标准,能够使运维工作有规有序,可以确保流程、工时、监督及验收等工作的可靠完成。

(四)强化风险控制,确保运维安全。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针对现场安全管控、倒闸操作、工作票管理、标准化作业等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分析,认真梳理完善,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稳定,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可持续开展。运检部、安质部应共同审定运维业务并阶段性实施的维护性检修项目,现场运维人员在确定的作业项目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在推进过程中严格执行风险分析和控制管理,杜绝因运维一体化而对安全生产局面造成影响。对于运维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和相关的工作制度,并且要求运维人员严格执行,以此来确保运维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

(五)明晰职责,强化监督。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后,失去了彼此之间的监督管理功效,安全措施容易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传统生产运营模式下,如果需要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变更,变电运行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许可把关,并在设备的检修完成之后,由变电运行人员对其进行验收,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人员在双方的职责上有清晰明确的界限,到位的监督可以落实变电现场的安全措施制定与工作质量的管理,而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之后,可能会是同一人承担原本的变电运行人员与变电检修人员两者的责任,这样就失去了相互之间的监督管理功效,容易出现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运维的工作量和安全风险。同时,在传统的电网生产运营模式下,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由不同的部门、分区下不同的人员承担,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但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之后,运维人员承担了原本分属于不同人员的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方面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运维的工作量与安全风险,如果此时没有与变电运维岗位工作强度与安全风险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将会影响电网上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认可程度。

四、结束语

篇13

1.1 原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电网发展要求

输、变、配电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效率质量和员工队伍和谐稳定。进入“十二五”后,在电网规模飞速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的宏观形势下,供电企业延用多年的营配分离、输配电管理分开、变电运检分离的管理模式模式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电网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需求的弊端。

1.2 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三集五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三集五大的大背景之下,统筹电力企业人力、技术、装备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已成为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

1.3 SG186系统上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

PMS系统和GIS系统的上线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平台,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指电力系统中输、变、配电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即整合输、变、配电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整体。

3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做法

3.1 建立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型

以高科技为支撑,深入开发和应用SG186系统,建立完整、成熟的电网模型,包括输电、变电、配电设备,提供对输、变、配电一次、二次设备和相关设备附件的统一管理。

3.2 人尽其才,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

着眼于解决当前管理困境和提升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质量,深入剖析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现有人员队伍结构和工作承载力,总结提炼出以提升输、变、配电运维管理质量、作业执行能力和队伍凝聚力为目标的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输、变、配电运维业务及人员的优化整合,进而通过管理模式嬗变提高专业管理质量和队伍凝聚力。

3.3 加强超前管控,实现检修专业化

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建立按电压等级、按输、变、配电设备类型由各专业承担电网设备运维检修任务的生产体系,抓好设备管理,将原来的时候抢修处理转变为设备超前管理。加大设备管理力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抢修次数,降低安全风险。

3.4 狠抓现场管理,开展输、变、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突出对作业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加强监督考核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集安全管理、技术参数、检修工艺等于一体,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测。

3.5 开展联合巡检,缩短由“巡”到“检”的周期

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行联合巡检,对发现的缺陷分类,按照缺陷性质分类进行消缺,最后再组织验收。通过联合巡检,进一步缩减了由 “巡”到“检”的环节和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益,实现了管理环节的简化,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6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技能培训

加强教育,抓好转岗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输、变、配电相关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大局观念。结合岗位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组织员工集中精力学习掌握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 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4.1 社会效益

过实行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落实、提高了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供电优质服务水平,推行实行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联合巡检和现场标准化作业,使检修施工按计划完成,确保检修质量,缩短停电时间,延长检修周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4.2 经济效益

新模式实现了输、变、配电设备运维检修、抢修时间最短化、效率最高化、成本的最小化,统筹配置了人力和生产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运维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合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人、财、物的有效统一,显著提高了用工效率,杜绝了客户不必要停电,缩短了停电检修时间。

4.3 管理效益

实施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积极做到每个环节有人负责,量化、细化、标准化输、变、配电检修各环节,每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化要求操作实现了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规范了检修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输、变、配电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有力地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