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课堂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学目标:
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 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2.难点:(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
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2.演讲时的注意点。
(1)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书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够让听众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4)服饰要整洁,不要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演讲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因此要密切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会写演讲稿,并学会一些演讲的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方设法地从细节入手,给他们指明方向。
2.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形式。在这情境里,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担负不同的角色。其次,围绕“演讲”引导学生点评,让他们发现演讲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便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教学目标:
1.认识“皖”、“歼”等9个生字,理解“璀璨、千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理解“灯光”的含义,并从课文中找到“灯光”相关的语句,并深入理解。
3.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灯光”的联系与含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
关于灯光的一段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灯光的一段视频。
2.教师小结,导入。
这千万盏灯是和平的象征,让人们感到很安宁,很温馨。但这灯光的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灯光》
3.板书课题
8.灯光
4.介绍作者。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和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曾担任《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编剧。
5.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围歼( jiān )豫皖苏(wǎn)电钮( niǔ)
千钧一发( jūn )璀璨( cuǐcàn )黑魆魆( xū)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豫皖苏: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憧憬:向往。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生: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生: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生:让我们知道: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5.在讨论中,大家明白了“灯光”的含义,接着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呢?
生:让课文的内容相互联系,以一个线索贯穿。
生:让内容相互照应,联系更加紧凑。
生:起着点题的作用,让题目像珍珠一样闪亮!
四、复习写作方法。
1.课文中哪些内容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举例说明。
激烈的围歼战是“面”的描写,郝副营长的思考与点燃火光是“点”的描写。
2.学生讨论交流。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将描写灯光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写一段话。
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8.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教学反思
篇2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决定一堂课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这不仅需要我们思考,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反思。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现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1.教师要精心地备课,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但是,有些课文,如《背影》,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和要点,而这些又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体,备课时忽视不得。《背影》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理解文中的四次流泪,要让学生通过读,理解每次流泪的意思,让学生明白,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中懂得父爱的道理,培养了孩子尊敬孝顺父母的人格。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还要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教学思路。因为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遵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清晰,语文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不管我们的备课有多充分,不管我们的讲解有多细致,但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听,那这堂课也等于是白上了,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们的学生正处花季年华,充满了对因未知而神秘的世界和未来的好奇与憧憬。天性好说好动,有锐气不服输,愿意表现自己,勇于接受挑战和与人较量。语文教学,如让学生仅凭书面语言理解课文,一则无趣,二则浮浅。现实教学中要改变与消除学生的被动心态,激发出一争高低的青春热情,教师就要设计好课堂环节,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诸如借助作用于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动作等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活跃。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这样说: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除非有人学习,不然就没有教学。所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语文教学,他们才能感情自然,自觉、主动地去理解课文,挖掘深意。
3.教师的讲授需把握分寸,注重引导
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引经考据,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因此,教师要把握个度。
4.平等待生,鼓励教学
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权利,每一个教师都有帮助学生成才的义务。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功的渴望,并且拥有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信念。教师平等对待学生体现在课堂细节之中。例如,课堂互动要注重全面性;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难度适中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答对问题的喜悦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和学生谈话,要做到公开公平,不能让学生有种被忽视的感觉。
鼓励教学能使学生自己勇于发现自身优点,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讲授《风筝》这课时,我提问:"第三段,第四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情感?"这个问题难度不大,很多学生的举手要回答,只有坐在角落的郑帅同学低头若有所思,我就微笑着叫他起来,让他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他极不情愿的站起来不说话,我就引导他先读出有关句子,然后慢慢体味感情,之后我再次引导:"我"看着弟弟心疼的看着风筝,心中最直接的感情是什么?可以联想一下你就这个哥哥,你会怎么想呢?他声音模糊的说了两个字,其他学生都没听清,我说:老师希望你用一个男子汉的声音大声告诉我们,你的答案是什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答对。在我的鼓励之下,他大声的说出:"同情"。全班爆出热烈的掌声。从他的微笑中,我看到的他自信的表情。
篇3
文言字词学习,要进行古今词语的联系与区分。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和介绍一些中国文字知识(造字法及文字故事)和词汇知识(构词法及成语故事),增加学生文字和词汇知识,加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语法、修辞与语文常识、文学常识
不但要适时教授、积累,并且要在读与写中训练运用。语文教学要注重教授与培养语言学习与运用的基本方法与习惯,要扎扎实实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要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多读才能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多读才能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尽量多背诵一些名篇名段,多背诵才能终身受益。
二、阅读教学基准
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每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和怎样写的,一定要研究和明确每篇课文教给学生什么;一定要用最好的方法来教好每篇课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层次与模式如下所示:熟读课文—感受思考—品味语言—评价借鉴—质疑问难,即:读—感—品—评—疑。
每篇课文的学习一般应该有下列几个步骤:
1.用心读书
每篇课文教学至少要读3~5遍,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但要舍得用时间读课文,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而且要组织学生真正把书读进去,用心读书。
2.深入思考
在熟读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对课文的主旨意蕴、构思表达和语言运用,进行独自、深入的思考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在笔记本上写出来,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鼓励有个性化的看法与见解或做深层次的探讨。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方法与层次为:写了什么(内容)—如何写的(表达)—为什么而写(主旨意蕴)—好不好?为什么?—怎样更好?
3.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就是对课文的语言运用、表达技巧等进行品味、理解、鉴赏。学习每篇文章都要对其语言运用进行品味、揣摩、探究:词语的具体含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各种表达方式与手法(对比、衬托、线索,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的运用与效果等。
语言品味、理解、鉴赏的方法与层次:①词语:本义—一般意思—课文中意义—用法及其效果—换一个词语如何?②修辞:种类—含义—表达效果—好不好?换一种修辞格怎么样?③手法:辨识—含义—作用—表达效果—换一种手法怎么样?自己仿写试试。
4.评价借鉴
阅读教学要对课文的内容(所表现的人、事、景、物、理)和思想情感,构思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志趣,进行评价与借鉴。对课文进行评价,既是进一步的理解、鉴赏,又是学习和借鉴。
评价借鉴的方法与层次:①作者所写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写得好不好—怎么写更好?②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志趣是什么—你能接受吗—你有启发吗?③学习本文,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些什么(知识、方法、能力、思想、情感)?
5.质疑问难
在一节课或某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些疑问和不同看法,那么教学就应该有这个过程:问难,有什么疑问或疑难;质疑,有什么不同看法——对文本、对作者、对教师、对他人(同学与学术界等)。
6.课后作业
原则与方法:巩固本文或本节课所学知识,如抄写、背诵与默写;运用本文或本节课所学知识、能力与方法,如造句、写短文、阅读理解课外读物;扩展本文或本节课所学知识,如扩展阅读、比较阅读等。
注:整个过程要贯穿着“读(用心读书)—思(思考领悟)—写(写出感受体会)—说(讨论交流)—疑(质疑解难)—评(评价借鉴)”的步骤,而且每个步骤都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
三、作文教学基准
篇4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个班里的学困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在低年级“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
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教学生由词说到句,再由句说到段。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欲望,勇敢地畅所欲言。在有话说的基础上,教给同学一些说的技巧,用不同的词语或语句表达一种意思,怎样有顺序地,不零乱的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同时,叫其他同学学会听,能够评议同学的发言。如:我教如何保护小动物时,首先就播放小鸟在林中自由的飞来飞去,让学生听鸟鸣声。接着播放大量野生动物被捕杀,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尽量照顾发言面的广,让全班同学都能得到锻炼。集体讨论同学提出的保护动物的方案行不行,为什么说出理由来。对同学们的发言合理的及时表扬,不好的给予指正,鼓励他的勇气,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对于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平时发言很少的同学,能讲几句,就给予表扬,相反,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能用新学的词语,有顺序,有感情地表达。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篇5
随着影视资源广泛地应用到教学领域,英语教学的研究者和教育学家们一直在强调把外文电影应用到外语学习中来[1]。在中国英语课堂上,电影被认为是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和动机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也都开设了影视赏析等课程。然而作为英语专业课时量最大的综合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也需要引入电影元素来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活动,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把英文电影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接近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英语课堂学习,在这样的语境里,学习者可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Bachman(1990)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作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他将语言交际能力分为三大成分: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和心理生理机制(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2]。而长久以来综合英语课堂的教材和课后习题都注重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里的组织能力,即语法,词汇,句法和语音方面。因此,英文电影以其接近自然真实的语言素材可以让学习者更深入地体会到英语国家说话者如何展现这三种能力,再辅以授课教师的指导,从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教育学家Skehan(1998)针对语言交际能力学说提出了可以针对一个学习目标设置不同水平的任务培养语言学习者的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他又进一步发展了此理论下的任务型教学法,对“任务型”中的任务做了五点定义:(1)任务以意义为主;(2)任务中要有问题需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3)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4)首先要完成任务;(5)根据结果评估任务[3]。英文电影可以提供与真实世界的活动类似的任务材料,而电影资源的广泛性又能保证电影的挑选与综合英语课文主题一致或互补,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二、把英文电影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综合英语课时量充足。综合英语课时量在众多专业课程中是最多的,因此时间上可以保证课外资料的植入。其次,英文电影资料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广泛的可挑选空间,供授课教师进行挑选;(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多已厌倦了单一的课件教学,或是书本传授,尤其是综合英语课时量多且集中,如果缺乏有声有色的视频资料,会更降低学生学习动机;(三)电影教学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泼,有利于师生互动。
三、如何把英文电影融入到综合英语课堂
(一)英文电影与综合英语课文主题结合
包括影片主题和场景对白主题。纵观各高校使用的综合英语教科书,其文章多出自英文文学论著,报刊节选和名人演说等主流媒体资源,这就意味着每篇课文的主题都有显著的时代特点和鲜明的主流意识。同理,与文章同时期的电影也必然会有类似的主题。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综合英语一第11课Text A的课文“Against all odds”一文的主题是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奋斗史,和主题类似的电影有美国的 《美丽心灵》 和 《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再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综合英语一Unit 1 Text A “Going to college” 一文的主题是大学新生如何面对大学生活,和主题类似的电影有奥斯卡获奖影片《社交网络》和青春励志片《大学新生》。而场景对白,也就是某部电影的个别情景的主题和文章主题相似,这个其实也不难做到,可以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搜索。
(二)英文电影与综合英语的培养目标听说读写结合
1、和听的结合。如果把电影元素放到课堂上,那么必须保证的是播放电影片断而非整部电影[4]。并且片断的长度宜短不宜长,因为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观看视频会导致注意力的下降[5]。那么片断如何与综合英语的听力目标结合呢?举例说明:在综合英语文学类文章中难免有对话的出现甚至是一个戏剧的部分节选,那么就可以应用主题一致的原则体会电影中真实语境的对白,从而提高辩音能力。
2、和说的结合。电影欣赏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很多第二课堂出现,如培训类学校,重点强调的是对电影对白的模仿,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此外,电影植入课堂,就把课堂带入了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有利于鼓励学生开口并锻炼对话和交际能力。
3、和读的结合。电影片断由于形象生动而易被学生记诵,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的记诵。电影中英文国家的文化因素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理解阅读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和历史背景知识。
4、和写的结合。研究表明,影视资料可以为写作提供有趣且可行的线索。一般综合英语课堂会涉及到和文章主题相关的习作任务,因而电影元素的存在会扩展学生视野,让学习者多角度思考,并且运用电影中的语言素材进行练习。
(三)课堂环节指导
有了电影元素,并不是把综合英语课堂变化为影视欣赏的课程,更不是简单地老师播放,学生观看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有意识地结合与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课堂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入影片片断前对电影的简单介绍,包括主要演员和导演,以及和所学课文的相关性。第二,观看片断的任务介绍,通常有模仿,配音,角色表演,记诵句型和词汇,辩音,续写等学习任务。第三,设计观看后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语言本身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英文交际原则,让学生潜意识地洞察语言交际的原则。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由电影和课文结合而设计的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忽视。这就需要在教师设计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兴趣,和生活经验,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学习者的参与度才可能会最大化。同时,在任务结束,学生进行汇报结果后,教师可以根据语言交际能力原则给学生回馈,优化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把英文电影融入到综合英语课堂是让英语教学多元化的尝试,也是体现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更是任务型教学法的良好展示。它综合了与课文的结合,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并在最接近自然真实的语境里为学习者提供语言素材。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课堂环节的指导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任务和语言学习结合,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0-25.
[2]Bachman,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in Bachman,L.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hapter 4,1990:81-109.
篇6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语积累更生动、有效,因此,我借鉴了近两年河南卫视的热点综艺节目《成语英雄》的创意和形式,把许多复杂、重要的成语等编成选择题或问答题,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充当主持人,让每一个小组轮流抢答,多抢多得分,最后,得分最多的一组将会有奖励。通过在本班举行的“成语大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成语积累的效率。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给我带来许多教学的启迪。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在高二教学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曲选》时,我经常给学生播放该档节目,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熏陶。我还借鉴该节目的赛制和形式,在班级举行《诗词朗诵大赛》,结果学生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他们在课前主动查阅资料并进行研究,在课堂上积极投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热烈,很多同学下课时还意兴犹存。
二、借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意性和人文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7
二、优化教学内容,实践语言"内化"。
英语教学的成功不仅仅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而是看学生练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运用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生活实践 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索,因此,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优化教学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在问题情境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听录音、看多媒体,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上。例如Go for it Grade8上学期Unit3 Section B中谈论My vacation plan的话题,教师可用自己的假期计划引出孩子们对假期的讨论及期待。T:National Day and Mid-Autumn Day are coming now. I have a good vacation plan, I’m plann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in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Why? Because I miss them very much and I’m going sightseeing to Mount Yellow.让学生参与我的假期计划并提出一些问题如:(1)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2)Who are you going with?(3)When are you leaving?(4)Where are you going?(5)How are you going there?(6)What are you taking with?(7)How’s the weather there?(8)Are people there friendly to you?(9)When are you getting back?(10)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vacation plan孩子们围绕假期计划合情合理的提出问题,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同时纠正从书本回到书本的一读二背的简单识记,从识记,操练向运用飞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并能综合运用,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脑、 动口、动手能力,坚持每天值日汇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阅读、讲故事、唱歌、书法、简笔画等,这是提高学生外语素质,实践外语"内化"的重要举措。
篇8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是当下课堂教育中探讨的重点,由于外界对智慧型语文课堂有着不同的认知,从而导致对智慧型语文课堂的概念不一致。因此本文笔者将从教室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与课后总结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来定义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
一、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特点
1、教师备课阶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理念,实行科学化的智慧型教学。首先教师应参照课本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重视课文的课前讲解分析,巧妙的将上节课的课后教学反思与本节课的课前分析进行结合,以保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条理清晰的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增强度语文的学习。
2、教学阶段。合理构建科学性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习起到主导性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进行适当交流,了解学生对学习的见解与看法,根据学生的想法制定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达成共识,以保证增强教学时效。
3、课后总结阶段。课后总结是智慧型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型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总结可以根据“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课后总结”两方面来进行开展。教师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的弊端。学生课后总结则是对当节课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二、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模式
1、教师积极采纳学生意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的学生表现大胆,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意见,会使有些教师感觉尴尬不敢面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这样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而智慧型语文教师应直面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探讨中发挥所长。例如:教师在讲解《春晓》这首古诗时,其中有一句“花落知多少”,教师按照诗词教材上的解释是“不知花儿落了多少”,但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样解释不妥当,较为简单直白,应该解释为“落了这么多花朵,会带走多少春光,体现出诗人的无限遐想和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才更加贴切”,这时教师应赞扬这位同学聪明,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课堂氛围就变得活跃来,为学生创造了奇思妙想的空间,可见,教师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是多么重要,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增强语文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会产生观点分歧的情况,为了避免学生有错误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积极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走入误区。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一文后,学生对狐狸和乌鸦有着不同看法,有的学生认为狐狸聪明才能从乌鸦那里得到食物,是乌鸦太虚荣导致狐狸一夸奖它就会唱歌,才会丢了食物。但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动物,它为了得到乌鸦口里的肉才会夸奖乌鸦,狐狸这是欺骗乌鸦是不对的。在学生探讨这两种观点时,语文教师可以对提出学生进行合理的问题:“假设乌鸦知道狐狸是为了骗取它口中的肉,那么它会不会把肉放到一旁来为狐狸唱歌呢?”这时学生就会认为: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乌鸦知道狐狸是为了骗取它口中的肉,肯定不会把肉让狐狸骗走,而是把肉放到一旁,或是不理狐狸。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学会开动脑筋思考,对课文有自己的见解,在与同学探讨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之余,还调动起课堂积极性,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3、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语文课堂上,有的学生会表现的另类,对课文的见解不循规蹈矩过于有创造性,然而作为智慧型语文教师不应批判学生这种另类表现合适包容学生,耐心引导学生,为学生灌输正确观念。小学生也存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要对学生信任和尊重,为学生搭建展现自身优势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长处,为课堂增添活力,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4、教师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指的是人应该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更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反省课堂教学的表现与传播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效果,从中领悟到教学的智慧。
总之,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使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到教材知识和相关知识探究,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对知识的感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1.精彩导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进行的就是课堂导入环节。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前奏,导入教学可以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热身运动”,亦是建设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语文新课教学的精彩导入,能够恰到好处地扭转课堂教学氛围,让语文课堂变得活泼轻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中,为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如,我在讲述《未选择的路》一课时,先让学生复习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一次让学生回忆俄罗斯伟大文学家普希金的诗,学生通过背诵,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使生活欺骗了你,也不悲伤,不心急,坚信一切都会过去,终会等到快乐。学习诗人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的信念。在学生斗志轩昂的时候,便可以开始新课的教学。在《未选择的路》中,思考在人生道路中遇到尴尬、困惑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进行思考。
2.学有所得
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地解放学生,为学生插上翱翔语文世界的翅膀,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上的飞跃,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会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为中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对话也是高效课堂之法宝。教师教得有劲,学生学得有趣,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与学相长,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如,我在讲述《最后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凸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分别从天真淘气的孩子和认真执教的教师两个人学习出发,阐述课文。从第一阶段小弗朗士幼稚和怕提问的心理活动开始,写出小弗朗士害怕上学的真正原因,点出故事背景,为后文铺设伏笔;第二阶段小弗朗士疑惑、诧异的心理活动,点出课堂氛围与往常不同,教师先生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甚至还有其他本村的人,很好地烘托出“最后一课”的氛围,加深了课堂悬念;第三阶段小弗朗士难受、懊悔的心理活动,唤起小弗朗士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小弗朗士的民族自尊心,进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要学国语言,内化为小弗朗士的学习愿望和动力;第四阶段,小弗朗士悲愤、懂事的心理活动,蕴含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是崇高和伟大的。
3.小结思考
课堂小结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所有语文教师都希望在小结中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疑点打包在内,可以在最精炼的小结中,解决所有问题,给课堂教学画上完美的句号,实现语文理想课堂教学状态。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束后,笔者认为需要设计科学的小结,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学生构成语文认知,建立语文新知识模块,提炼语文优化技能,总结语文思想方法,点燃语文思维智慧,为语文课堂教学画龙点睛,为学生创设余味无穷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课小结时,我总结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个人命运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祖国和人民付出自己的生命,可以看作是生命的终身幸福,我们都要有责任感,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因有我而强大,让我们的生命铸就祖国丰碑,矗立人心。
二、总结
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深知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要大力推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再沉迷于过去语文知识的解读和语文能力的训练。通过精彩导入、学有所得、小结思考三环节,建设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思考、探究学习,敢于质疑和提出语文问题,在语文课堂贯彻“高效”教学理念,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实现语文三维教学目标。
篇10
语文教学,作为初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其他学科理解和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现阶段,受教学方式与设备的限制,大部分语文课堂教学无法从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语文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动力与热情不高,教学目标与方式单一,严重制约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要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趣味性,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健全语文课堂教学机制,创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以初中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创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其一,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促使教师创设科学的探索机制和交流机制,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语文教学任务,拓宽语文教学的有效渠道,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发挥其学习思维过程,在规定课时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根据初中生的知识与技能,延伸语文知识,不断总结和反思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其二,增强初中生的认知与语文情感,从内心认可和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并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性,合理组织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比如可以举办演讲比赛、写作比赛、书写大赛等,增强初中生语言表达的正确性与流利性,从而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其三,建立语文学习信息反馈机制,让学生学有所问,将生活现象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和挑战语文书本中的问题,在自由表达看法和解析的过程中,培养初中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学新课内容,搭建起语文与生活沟通的桥梁,在语文学习中下足准备功夫,当然,也要语文教师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进行备课,合理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花功夫钻研并理解教材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时,增强语文的实践教学内容,走进大自然发现语文视角,做到语文细节问题教学,并设计出包括阅读、写作等一系列的课堂语文教学模式,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颖别致,积极开展与上课课文有关的小练习活动,从作者背景出发对所学的内容形成初步认识,情趣盎然,声情并茂示范,营造情境交融的语文知识世界,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接受和学习语文内容。
二、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打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面临着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趋势,应突破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打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子。首先,兼顾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思维与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情感学习态度,准确把握语文知识传授和学习的一般规律,深刻领会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立足于自身站在作者的角度,充分体验语文课文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打开语文课堂学习和语文知识掌握的大门,不断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提高学习语文的修养与能力。其次,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靠性,抓细靠实,落实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字词与句子,对相关的虚词、实词进行深度理解,并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水平,科学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程式。最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学生各科学习和综合发展为导向,灵活选择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初中学生自主进行语文知识探究,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三、推进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理解、感悟与品位同步谋划
语文知识学习和掌握,不仅仅在于为其他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推进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理解、感悟与品位同步谋划,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其一,巧妙地设置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比如在讲授《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增强语文课堂讲解知识的直观性,促使学生在最快的速度里进入到语文课堂情境中,从视频加深对语文课文讲解内容的理解,并不断丰富语文课堂内容,立足于社会进步穿插各学科知识,不断融合语文知识与社会学、心理学的交叉知识,并推广阅读、理解、感悟与品位同时实施的教学模式,从整体出发感悟语文课堂知识的魅力。其二,充分尊重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在民主、平等、理解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语文课堂内容进行重点与难点赏析,准确把握语文讲解内容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与表现手法等,从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设计出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符合的小练笔,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感悟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应该以语文课堂讲解内容为着力点增强语文课堂学习训练和培养,以初中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打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子,推进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理解、感悟与品位同步谋划,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取信息、整体感知、评价与品味,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把握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线索、思路与情感基调,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篇11
一、改变传统教学思想,认真备课
我们现在全国范围内都进行课改,这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教书育人,不再是简单的教书,现在,课本仅仅被当做一个工具,也可以说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而教师就是那个引路人,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牢牢地把握课程标准,并且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自己的教学变得高效,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注重教学各个方面
为了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还要注重教学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全面、是否可以灵活多变;(2)制订教学内容时,要考虑是否具有启蒙作用,是否联系生活,是否均衡;(3)教学实施时,要有计划性和灵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逐步调整语文课堂教学,同时还应多组织以游戏为形式的教学活动。(4)教学评价时,要更加全面,同时还应多听学生的意见。
三、教师方面
鉴于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提升语文课堂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听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讲座,吸取先进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2)教师应多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
篇12
一、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艺术,否则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是对课堂艺术重要性的强调。课堂艺术的恰当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走进语文,融入语文。在对语文课堂的艺术研究中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以此来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学生不喜欢初中语文课的原因
为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准确找到学生不大喜欢语文课堂的原因,我们采取了调查、座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经过归纳,我们认为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堂枯燥单一,学生不感兴趣。2.教师偏重课文,学生视野狭窄。3.学生生活单调,接触社会的机会少。
三、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寓教于乐,最大限度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课堂教学艺术化,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让教师也认识到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锤炼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更新教学观念,把语文课堂营造为艺术的舞台,力争做一个合格的艺术家。
四、初中语文课题的研究方案与计划
1.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9月):(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2)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8年6月—2009年4月):(1)加强对语文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并制定课题方案,领悟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2)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探讨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的办法,追求语文课堂艺术化。(3)设置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语文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在课堂上再现生活。
3.总结阶段(2009年8月—2009年9月):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统计和分析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请专家进行课题评审。
五、初中语文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办法
1.加强新课标培训,转变思想观念。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图书资料和现代网络资源,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改等现代教育理念。
2.立足课堂教学,设计有趣的课堂,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化。“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实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愉快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这是我们语文组成员一致追求的目标,也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核心内容。
3.深入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原因。为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准确找到学生不大喜欢语文课堂的原因,我们采取了调查、座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找出了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堂的原因。
4.探究学生喜欢语文课的方法
(1)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导入是否精彩,直接影响着这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在一起讨论分析,达成共识。上课开始,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
(2)化解尴尬,激活课堂,体现教师机智。杨老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由于教室里坐着十几个听课教师,开始就遇到冷场,学生们都很紧张,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不能按照我们事先设计的方案讲下去,我们都为她捏一把汗。只见她稍作迟疑之后,抬头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新衣服,你们看漂亮吗?”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她的身上,齐声喊道:“漂亮”。这句问话不是课前的设计,而是杨老师即兴的发挥,是教师的机智。正是由于这句问话,课堂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学生大笑,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留白”激活思维。“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一种计白当黑的构图方法。在画面上留下空白,却能给欣赏者提供一个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去思考,去补充发挥,和作者共同完成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像画家一样,留出大片“空白”,让学生补充,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更让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4)设置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 ,使学生从语文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在课堂上再现生活。
(5)追求艺术化课堂,精心设计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由怕学语文到爱学语文,从语文课堂中感受到美与乐,师生共同努力把语文课堂构建成艺术的舞台。
(6)生活化教学资源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篇13
一、生动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理论知识,还要求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技能、个人情感、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管理模式过于僵化,脱离了文学情感培养的基本要求,单一地将语文作为文字和书面语文积累的学科,不利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和重视文学精神情感的传递,应该重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未来理想追求的鼓舞。
二、生动的语文教学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生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和感悟来获得个人体会,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生动的语文教学属于学生个人文学情感的内化过程,所以要求学生重视课堂活动设计的生动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交流和学习过程,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与乐趣。
三、生动的语文教学是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总结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读写的结合,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实现生动教学课堂建立的重要基础,通过朗读来感受文字的情感表达,通过写来巩固自己对细节的理解,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总结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总结写作特征,转变过去被动接受的语文学习状态。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写作来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培养文学理解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四、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实现的对策
1.加强师生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习强调以课堂和教师为重点,以教材内容为指导核心。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在逐步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课堂上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动,避免教师课堂讲解,学生单一听讲、记笔记的无交流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的安排和设置上多花心思,多设计生动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语文问题,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课堂教学应该使文学理论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文学素养,不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调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通过幽默的语言和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语文课堂氛围,生动有趣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一个幽默、睿智、文学素养较高,善于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语文教师可以感染课堂上的每位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堂是自由发挥想象、自由交流个人感悟、表达个人情感的舞台。
3.采取多类型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影视作品片段、图像资料以及标本等来组织课堂语文学习活动,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带学生进入文学的情感世界中,陶冶情操,感受文学的巨大魅力。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个人学习语文的感受,在欣赏经典散文、词曲、诗歌画作中提升文学素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不同主人公的心理情感变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生动的语文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理论知识,还要求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技能、个人情感、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培养。通过研究和分析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带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关注和重视生动的课堂氛围的构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