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英语电子课本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八上英语电子课本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八上英语电子课本

篇1

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练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但学生缺少像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培养和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正好弥补了这一教学手段上的“短板”。

那么,如何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势,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一、创设vocabulary教学情境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把课件上的单调、抽象的词汇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在英语单词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些图片进行教学。有的单词比较抽象,不能够借助实物、实物图片来帮助理解词义,我就创设单词的学习语境。

二、创设sentence pattern教学情境

句型教学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在句型教学时,常常利用云教学平台的资源,搜集和编辑一些情景。例如,在教学“how often”句型时,我利用牛郎和织女在天河相会的动画视频向学生发问:“How often do they meet?”然后给学生呈现“once a year”,这样不用讲汉语学生就会明白“once a year”是“一年一次”的意思,“How often”是问“多久一次”。根据上体育课的情况,我利用动画效应,在一周中有体育课的三天的表格中插入上体育课的活动图片,问:“How often do you have PE in a week?”然后给学生呈现出“Three times a week.”学生很快就明白“Three times a week”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兴趣高,练习效果佳,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句型。

三、创设grammar教学情景

一般来说,学生感觉语法教学枯燥,难以记忆。如果我们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境,把枯燥的语法规则融入生动鲜活的场景中,使语法教学形象化、趣味化,既降低了语法教学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我利用几张图的比较:姚明和刘翔的身高比较,小孩和老人的年龄比较。又如,在进行现在进行时态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语境:在一张幻灯片上插入了几个人物的动态图,(小娜正在唱歌,小伟和小强正在踢足球,Sandy正在打电话)。我利用PPT的动画效应,逐一提问:“What is Xiaona doing? What are Xiaowei and Xiaoqiang doing? What is Sandy doing? ”引领和启迪学生回答后,再把这些句子逐一地呈现出来,其中的“is singing /are playing football/is calling ”用彩色字体显示。再启发学生结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并体会其用法。随后我再利用交互式一体机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操练材料进行练习。如此一来,学生整堂课参与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四、创设reading教学情境

人教版英语课本中选编了许多故事阅读材料,很适于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资源,勾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组织学生根据电子白板展现的动画变换,利于关键词语做引导,组织学生为动画中的不同角色配音,同时有一生进行旁白介绍,编排英语小话剧,如此一来,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逼真的英语思维情境中,随情景的变换进行语言交流,训练了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篇2

打开登录页面,在“登录”按钮下方可以看到“登录邮箱太慢?请点击这里”,单击它会自动检测最佳服务器,检测出电信、教育网均超时,而联通为最佳线路。此时单击联通右侧的“选择此线路”,再单击“登录”,登录“卡”的现象终于消失了。(文 | 曹春华)

批量统计字数 不必打开文档

作为校报编辑,每期校报出版后,都要根据稿件字数给小作者计算稿费,如果把这些Word稿件一一打开,再通过“工具字数统计”来统计,非常麻烦。我们可以通过“Word字数统计”这款免费软件来进行批量统计,而且可以让统计数据自动存放到Excel表格中。

首先把需要统计的Word稿件存放到同一文件夹中,然后运行该软件,单击“浏览”按钮,定位到稿件文件夹。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统计数据到记事本,二是统计数据到Excel。我们一般选择后一种,单击“统计Word字数到Excel”,即可得到一个Excel表格。打开该表格,Word文件名和对应的字数便可一览无余了。(文 | 曹春华)

收到照片轻松与朋友分享

利用QQ邮箱的附件夹,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QQ邮件的图片分享给其他朋友,不需要下载之后再上传。

默认设置下,附件夹并没有收藏任何图片,这需要我们平时做好图片的收藏工作。在接收到包含图片附件的邮件时,单击相应图片下面的“收藏此附件”,即可将图片收藏到附件夹,原本显示为灰色的五角星会变成彩色,同时显示“已收藏,查看收藏附件夹”的字样。

以后需要将收藏的图片发给其他朋友的时候,只要在写邮件窗口的“照片”按钮下选择“从收藏的图片中选取”,选择后即可将附件夹收藏的图片添加到当前邮件。另外,也可以在邮件中插入来自网络或QQ相册的照片。(文 | 王志军)

修改表格错误 精准定位单元格

小丁近来有些郁闷,她经常需要在Excel中输入数据,可是在修改输入错误的数据时,一按方向键,输入框就会跑到其他单元格上,只有用鼠标双击单元格来定位光标的位置才行。因为输入数据量比较大,老是因为出现这样的问题而需要在键盘和鼠标间来回切换,实在太浪费时间。

如果能像在Word中那样,直接使用方向键定位到要修改的地方,那样在Excel中修改输入错误就方便多了。其实在Excel中也能像Word中那样方便哦,操作起来也简单。只要在按方向键定位错误字符前,先按一下F2键,再按方向键,光标就能在错误字符所在的单元格中随意移动了。修改完毕后,再按一下F2键,退出修改状态,此时按方向键又可以切换单元格了。(文 | 岁月无敌)

出门旅游 做好计划一路轻松

旅行是个好事,但最累的是被旅行社牵着鼻子游,想多呆的地方人家有时间限制,而不想久留的购物场所却强行要求购物。总之,每一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苦水。

如果能像“搭车去柏林”的古越看好目的地,做好行程计划,那只有享受美景的份儿了。不过找专业人士做行程计划欠人情,找驴友又太费事,但有了积木游(省略),建立旅游计划就和小朋友搭积木一样轻轻松松、舒舒服服。

登录“积木游”后点击“我要去做计划”,输入你出行的人数、出行的时间、出发地点的省份和出发地点的城市,并输入行程的第1站,还可在HOTEL标志栏“修改”确定下榻的酒店,在飞机标识下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由你做主,汽车换乘信息尤为详细(这是其他信息来源所不具备的),当然自驾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行程有变化,可以继续添加目的地,最后单击“完成计划”,它会显示完整的旅行计划详细说明书,点击“下载计划”可以以Word或者文本格式保存,比较人性化。(文 | 段晓东)

学好英语不难 轻轻点读而已

孩子期末英语考试,该记的没记住,尤其听力部分丢分最多,家长心急如焚,可是请家教太贵,上英语培训班质量又良莠不齐。其实,利用现有的设备与软件,在家就可以实现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英语课文的点读,而且复习更是方便。

下载逸豪多功能电脑点读机并安装(可选择XP下的安装文件,如果Win7下的安装多次运行出错,显示组件错误无法运行,估计是程序设计兼容性不好的原因)。

运行后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导入电子书”,在导入窗口选择“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meb”文件,单击“导入”后在“我的电子书库”栏下会看到导入的文件名。重新启动软件,依次导入小学所用的八本英语课本。

单击“我的电子书库”,从课本的封面到每页的内容完全对应课本,选择某页指向某句话,标准的美式发音就出现了,单击“快速”可选择语速。选择“功能”菜单下的“我要做题”进行测试,可温故而知新。“编辑试题”则更加灵活,从所给的语言文件任意截取片段,更能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我的学习日记”则会详细记录当天孩子的学习情况。(文 | 段晓东)

用移动设备远程管理QQ登录

由于工作的需要,即使是双休日,老赵也不得不经常让孩子一个人在家里。这个年龄的孩子,自然少不了玩QQ的爱好,玩着玩着就会忘记时间,但是如果采取设置开机密码或拔除网线等措施,既生硬也不太现实……

篇3

54号公告(关于进境旅客所携带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引起各方热议,尤其是iPad入境是否该纳税、该缴多少税已成热门话题。针对54号公告,甚至有留学生了“回国攻略”:回国用塑料袋装行李,因为两个手提箱就得2000元人民币左右;回国只穿内衣内裤;课本、手机、电脑、MP4和相机全都扔掉,最好光着身子回来,保证自用物品金额低于5000元人民币,结论――裸奔。

对于这样的说法,海关人员表示很夸张,其实在查验现场,海关人员会根据旅客的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比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属于征税范围的物品,明显就是使用过的,即使旅客出境时忘了申报,海关人员一般也不会强行征税。海关人员还提醒,出境时自己携带的相机、手提电脑等超过5000元的贵重物品,要主动申报。

命题要点

篇4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2014年9月至今,我校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初具形态,但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变了,评价方式变了。我们在作业设计和批改上遇到了很多问题,以前我们的作业设计多数情况下“一刀切”,同一内容、同一要求、同一方式、同一完成的方式,这样很不利于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甚至随着年级的深入,学生对作业明显不重视,忙于应付,甚至抄袭。对部分学生来说,教师无法通过作业来了解其学习情况。如何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使作业设计真正体现“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通过观察、交流和探索,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尝试。

二、小班化条件下,关于英语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设计多层次、多元化作业,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小班化教学条件下,我们的班级人数控制在40人以下,这样便于了解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作业设计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的需求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布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4 2b阅读课文的预习作业时,将作业设计为A、B、C三类。A类: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重点短语和句型;深入理解文章,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自学语言点,造句并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解cut,out,compare的用法。B类:跟着音频朗读课文,并将录音发给老师;把握文章大意,回答课本中的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中黑体字句子,找出2c练习中的近义词。C类:重复跟读课本生词,然后再跟着音频阅读5遍课文。这样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作业设计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在班级人数少的情况下,初中英语作业应从单一的单词抄写、课本背诵和习题转向关注学生的兴趣,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和特点布置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作业。如根据听力材料编写小故事、调查表、手抄报,设计明信片等。在学习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讲完3a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父母写一封信。在学完How much are the socks?让学生假设开一家服装店,画出店里的布置,用英语标出衣服的名称和价格,并设计出对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注重听力口语作业,促进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终身语言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作业设计应注重听力和口语,促进学生听说技能的发展。听力类作业可包括观看英语节目,欣赏英文电影、英文歌曲等。口语类作业可以包括英语对话、编故事、英语配音等。当前,互联网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借助手机APP客户端下载一些英语学习软件,如英语趣配音、Boxfish、英语流利说、英语模仿秀等。

(四)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输出为主的学科。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将英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将源自生活的真实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学完七年级下册Unit4 Don’t eat in class后,我们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英语制订班规,然后通过小组比赛对制订的班规进行张贴。学完Unit6 It’s raining 之后,让学生回家观看当天的天气预报,尝试用英语进行播报。学完八年级上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第2课时和第3课时后, 让学生在家制作奶昔或者三明治,用英语写出步骤,展示自己的成果。这种实践性英语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活用互联网+资源,实现梯度作业或者一对一出题作业

当前,我校小班化试点班级实现了网络班班通,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安装到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不仅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也在作业布置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尝试,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加强学习软件与作业设计相融合,实现一对一出题作业或者分层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同时节省了教师的批改时间。我们尝试使用了猿题库、作业盒子、Boxfish、QQ在线题库作业布置等软件。作业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即时批改、即时讲解、即时评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快乐竞争的氛围。

三、注重作业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小班化教学条件下,为更好地实现“发展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教学理念,我们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作业,给学生丰富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作业评价,课上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等方式让学生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同时,教师在u价书面作业时,除了“Good!Great!Excellent!”等常用的方式外,还可以用一些奖励贴贴到作业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中愉快地完成作业。

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应给学生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在乐学、趣学的小班化教学条件下,英语作业设计是一个值得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新问题。在面临小班化教学改革和升学压力的背景下,作业布置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还应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实效性、人文性和多元化的综合目标,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中来。因此,作为教学者,我们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让丰富的内容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让英语作业在小班化教学中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篇5

一、信息技术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特有效果

它把电子媒体(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和视频)充分地应用到英语课堂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把大量抽象的字母符号通过图像、声音、语言环境,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学生视听语言材料的习惯。教师让英语教学在图文并茂、色彩纷呈、形象逼真、情趣盎然的多媒体图文影像环境艺术下进行,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听得准、记得牢、学得多,教学效果必然会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得多。

二、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有了信息技术可以把包含不同信息的图、文、音、像等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完美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用到哪些内容可以随时播放、提取,不用其他设备,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三、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学习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全国甚至是全球。互联网给学生学习展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校有校园网,和全国许多学校建立了资源共熟的合作伙伴关系,还购制了一些网络的网卡,如“江西教育资源网”等,学生可以登陆这些网站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进行学习。

四、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教师如果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精心编制多媒体课件,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信息技术可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无限地发挥。

五、让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演示的工具

学会了信息技术的教师,在使用这一工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各种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代替粉笔、黑板及教师动手制作的传统教学工具,让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常用工具。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把那些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变化、用想象难以理解的奇观异景等知识,形象地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使师生从粉尘中走出来,在数块黑板所容不下的知识海洋中漫游。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师生教与学非常好的工具。

六、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不断扩充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更广、更新颖。例如:外地景观、繁琐数据、历代历史史事等,很多是课本所容纳不了的。然而利用信息技术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扩充后,各学科教学就能囊括天文、地理等方面无限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资源被开发利用,各学科教学的手段和条件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在学生学习英语诗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中无限度地搜索大量诗歌,然后让学生去总结、归纳,这样比教师把归纳好的结果呈现给学生要好得多,而且会极大地丰富学生课本中有限的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

七、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获取有利的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的感觉,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可见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比单一地听老师说教强得多。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让学生间讨论、交流,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八、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讲课只靠一本书,一支粉笔,既耗时费力,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就能有效地减少在课堂上的板书量,把学生从单调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并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英语学科教学,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英语学科的角度需要出发来利用信息技术,不是为了上多媒体课而使用,要加强英语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的基础,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传统教学只要使用计算机就行。我坚信,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必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及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探索,不懈努力、不断实践,并且耕耘,我们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郡宗杰,斐文敏,卢真金.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周定康,甘登文.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学习资料.江西省地方志四方印刷厂印刷,2004.1.

[3]宁峰,刘志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

篇6

相比而论,综合英语课程作为面向大学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谓承前,就是要整合优化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的英语知识,继承其知识精粹,矫正其学习盲点;所谓启后,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专业语音、语法、词汇训练及人文社科知识的熏陶,使学生达到由高考应试英语到大学专业英语的质的转变,从而为高年级英语专业方向课的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这一重要的作用也就决定了综英课的“精读、慢读、苦读”的特殊性质,即综英课要求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对文化背景、篇章结构、写作手法、重要语法点、句型和词汇都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实践中。而对语言精准的把握,必须是学生宁静状态下的苦读及反复研习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如此耗时、耗力、见效慢的课程与新媒体阅读时代的“泛读、快读、悦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综英教学越发变得“不合时宜”。对于综英课,不少学生存在抵触和畏难情绪,不愿学又学不好。而综英教师又苦于无法摆脱综英教学的特殊性质与新媒体时代学习方式之间的冲突,在教学上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局面则让综合英语教学实践困难重重。

二、综合英语教学实践的困境

正如张甫涛所言,“电子媒介的兴起,稀释了成熟于印刷媒介时代的读写深度和浓度,图像、影像挤走了文字,占据大众的注意力中心之后,视觉弱化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搁浅了我们对世界、人生的深度思考。”[3]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湎于图文并茂、视觉冲浪的网络、手机阅读,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阅读长篇文本,也不习惯深刻思考问题。而综英课旨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恰恰要求他们专注于经典篇章,在对语言知识点细致把握的同时,对其中涉及的有关社会、文化、环境等人文话题作出自己深入的思考和严肃的判断。但这也正是新媒体阅读所欠缺的。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继续成功有效开展综英教学,成为综英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备课难、上课难和课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难。

(一)备课难

综英课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课本、教师用书、权威词典及网络资料。综英教师也多立足于课文,将教师用书中列出的重要语法点、句型、词汇与权威词典中相对应的解析结合起来,贯穿于综英教学的语言知识学习中。同时辅之以在网络上查到的有关作者和文章赏析的内容,适时地穿插于语言点介绍中。这样的备课方法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间应该是比较适用的,这客观上是由当时的教育科技文化条件决定的。那时的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多半以课本为主要学习材料,平时的辅助学习工具也只是一本牛津高阶或朗文词典。如果想阅读权威的英文资料,就必须在报亭买份英语学习报刊或者泡在阅览室的书海中苦苦阅读。有时需要上网查资料也得去网吧,因为他们还不具备随时随地上网的物质条件。因此,相比较而言,教师所能掌握的教学资源在质和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学生,学生如果想学到系统的知识,就必须紧依课本、紧随教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资源优势正在悄然消失。如今的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极强,入学不久很多人都配备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网络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而英语学习网站也方兴未艾,沪江、可可、普特等网站汇集大量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为学生奉上视听说盛宴的同时,也通过论坛等渠道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英语学习者互动交流的平台。此外,各种英语学习软件如有道词典、灵格斯翻译家也将众多权威词典收录其中,让学生所能掌握的学习资源陡然剧增。同时,教师所能应用的教学资源却相形见绌。首先,囿于综英课的特殊性质,教师必须以教材为纲,而现有的综英教材多为20世纪90年代或刚刚进入新千年后所编,相当一部分语言材料的时效性不强,与随时更新的网络资源无法同步,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备课,想要备出时代感很强、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难度较大。其次,过去多为教师所专有的教材配套参考书、权威词典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且不说那形形的参考答案书,就是原版的教师用书学生都可通过图书网站轻松获得。而教师过去所依赖的各种权威词典也早已在网络词典的冲击下优势大减。因此,教师稍不留意,就会有照本宣科之嫌。如此想要备出新鲜感十足、个性化极强的语言材料难度也较大。

(二)上课难

综英课所特有的承前启后作用,决定了它集语言知识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于一身的双重性质。一方面综英课对学生中小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及时查遗补缺。同时,有别于听力、口语、阅读等单项语言技能课,综英课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也对其语言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这一性质客观上使教师难以摆脱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重点的授课模式。此外,综合英语“所特有的浅显的内容和严格的形式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言语形式训练的必然性和必需性”[4]。因此,综英教学的落脚点必须首先是语法、句型、词汇的反复训练,否则学生的语言基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综英课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文化背景、篇章架构、写作手法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对语言要素从认知到鉴赏再到综合运用的转化,为高年级的语言、文化、文学课打好基础。这就从更高层面上要求学生反复深入阅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对其中的人文社科话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而综英教学的另一落脚点,必须是引导鼓励学生熟读精思。

新媒体时代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抵触情绪。首先,他们刚刚经历过高考,自以为对英语语法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饱受“题海战术”之苦的他们也不愿意再次投入对句型、词汇的机械训练之中。而且综英课所占课时之多、知识点介绍之细、覆盖语言技能之广,很容易让他们联想起高中的英语课,因而要想以知识点灌输为主来激发他们学习综英的兴趣和热情确有难度。其次,学生多是新媒体阅读的粉丝,他们大多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生的网络技术,通过电脑、手机观看视频、阅读文献、下载使用电子词典。而正像有关学者所担忧的那样,“在互联网上浸日久,人们的注意力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点点滴滴短暂的”[5],很多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这种影响。他们热衷于阅读时效性、趣味性强的电子文献,不乐于也不善于对一些表面陈旧实则经典的文章进行认真分析、深度思考,因此想要引导这样的学生进行熟读精思也非易事。

(三)课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难

综英课重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仅凭每周六到八课时的授课是难以实现的,更多的还要依靠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是外语习得的关键,学习者最终能否成功地。换言之,要想让学生对综英课本中的名篇佳作了然于胸,教师就必须不断督促学生运用词典等参考工具对综英课本和配套练习进行自学,同时通过不厌其烦地查阅资料、细心阅读有时甚至是反复诵读课文,达到与文章作者的共鸣。

然而如今的学生由于受到新媒体时代泛娱乐化的影响,难以沉下心来进行“精读、慢读、苦读”。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最能反映这一问题的即学生的纸质词典使用情况。据笔者的观察,多数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还把牛津高阶词典带到教室,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是到了第二学期,很多学生的课桌上已很难看到纸质词典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手中的手机词典。问及原因,回答多是手机词典方便快捷,且信息更新快,便于及时查询生词。毋庸置疑,手机词典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其时效性和快捷性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对于尚不能合理运用英语学习工具的低年级学生,对手机词典的过分依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在日常授课中,笔者会对重点词汇的用法和派生词进行不定期抽查,这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做出正确回答,而在被提问后即使匆匆翻查手机词典也未必能给出满意答案。当被问及是否认真查字典进行课前预习时,回答多为否定。更为重要的是,时下的网络词典软件开发并不十分成熟,收录的词条多用汉语解释。即使现在的安卓系统可以整本收录朗文词典,但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双语词典里中文信息依赖较强,在读过中文释义(或对应词)后,不愿再读英文释义,对中英文释义中可能存在的不同义项认识不够”[7],因而低年级学生在查手机词典时多半是读到中文解释就戛然而止。这对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是非常不利的。可见学生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手机词典,其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基础必将受到负面制衡。然而在新媒体强大的攻势面前,综英教师的苦口婆心似有“螳臂当车”之嫌,其课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新媒体时代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如上所述,新媒体冲击下的综英教学困难重重,如何突破瓶颈,让综英课能“常教常新”是综英教师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精”、“专”、“博”三方面入手。

(一)精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

 综合英语的课程本位是基础英语,对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综英教学必须首先是“精讲教学”。而部分学生也确实体现出基本功不扎实、学风浮躁、眼高手低的倾向。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夯实其语言基础。

1.培养学生合理运用词典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部分学生喜欢用手机词典而忽视纸质词典的问题,笔者经常会比较一些英语学习实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的互为补充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引导他们在深入学习综英词汇时应多查看纸质词典。同时,向学生适时介绍一些二语习得方面的知识,让其充分意识到“先看英语释义再看汉语翻译的使用策略与英语主动词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语言学习规律,鼓励学生通过重点学习英文释义,提高其词汇水平[8]。

2.将校园生活和人文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入

词汇教学中。教学研究表明,“英语词汇量的多少,标志着英语水平的高低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强弱”[9],因此词汇教学是综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源已基本与教师持平。教师如果仍照搬教师用书或词典上的权威例句,不但不会发挥例句应有的示范作用,还会降低学生上综英课的热情。因此,笔者在备课时,有意识地将重点词汇的例句与社会 热点相结合,反映校园生活的新动态和90后学生的独特看法。同时,鉴于词汇和文化、历史的内在联系,笔者经常在讲解词汇用法时,将其与英语发展的历史和民族思维的变化等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加深他们对特定词汇的印象。此外,还利用图、文、声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比较近义词的用法。例如在讲解有关“笑”的一组英语词汇时,就在课件中插入了十几个gif动画图片,通过图片中动画人物滑稽夸张的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意识到各种“笑”之间的区别。而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以上这种词汇教学方法更易接受。

(二)专业教学——训练逻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初入大学的学生仍囿于中学英语学习思维,对文章理解的重视不够,且受新媒体阅读的影响,浅阅读倾向明显,对课文的理解仅停留在能够回答课后阅读理解题的层面上,而对文章的主旨大意不甚了了。更有甚者,虽然明白一句话中每个词的意思,但却无法理解整句话的意义。而“阅读低效和理解偏差都是由于书面语言形式和认知背景的不相匹配,即阅读的很多问题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读者的图式知识和思维能力”[10]。因此,综英课作为英语专业的主课,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英语专业人才。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具体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点。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综英课本中的部分语言材料虽然陈旧,但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因此笔者在课上有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鼓励他们课后反复朗读这些课文。而这种朗读不能是机械性的“发声阅读”,而应是“出于口、入于耳、沉于心”的诵读。如此这般,才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渐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其逻辑架构,并在不经意间将其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同时,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与文本配套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充分发掘新媒体时代的视听优势,激发学生对已学文章的诵读热情,深化其学习效果。

2.实践出真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读”和“写”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学生以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而“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批评,也包括鉴赏,不仅仅是审视缺陷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感受美的过程”[11]。所以在讲述具体语言点前,都会通过问题解答、集体讨论、画图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行文逻辑、写作手法进行细致分析,并在具体语篇分析中对其间的起承转合予以特别提示。同时结合该文的文体,介绍同类文体的写作方法,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写作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有研究表明,“在学习者达到一定水平需外力推动时,输出比输入更能起到推动作用”[12]。学生通过长期的批判性思维阅读训练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此时如果能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活动,提醒其在写作中注意行文逻辑,并及时评阅其文章、指出其不足,那么其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博雅教育——培养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这样的短板,那就是英语基础虽然扎实,但知识面不广,思维不如其他专业的人活跃。换言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重视,往往使其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这一弱点在新媒体时代泛娱乐化导向的辐射下,很有可能会无限放大,后果堪忧。笔者认为清华外语系“塑造博雅之士”的建系宗旨不失为解决这一痼疾的一剂良方,具体说来,就是“一方面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属于全体之研究’的‘各时代之文学史’,另一方面‘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13]。而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综英教学更应是“博雅教育”。也就是说,在专业学习起步的时候,将通识教育和综英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文史哲不分家”的思想贯彻到实处。

笔者所用的综英教材就收录了不少经典之作,且笔者的研究方向是文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对课文的文本细读中,试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意蕴之美,使其在文学鉴赏中不断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名篇《草原日出》(A Sunrise on the Veld)改编的课文时,笔者首先介绍了莱辛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之后让学生在第一部分中找出作者在提到“雄鹿(the

buck)”之前所用的一系列代词,随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关受伤动物确切身份的“雄鹿”一词在故事第四段才出现,而在前三段作者只是用“抗争的模糊身影(the fighting shape)”、“兽(the beast)”、“挣扎的黑色物体(the writhing blackness)”、“块儿状物(the mass)”来代指雄鹿。并适时引入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陌生化”概念,启发学生意识到这种写作手法除了能制造悬念外,还有延长读者感受时间,加深其感受强度的作用,因为在这些富于色彩、充满动感的代词衬托下,一只垂死挣扎的困兽形态已跃然纸上。接着,笔者又导入象征手法、成长小说、叙述视角转换等概念,充分发掘故事的文学内涵。事实证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整堂课上学生的小组讨论非常热烈,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学生尽享视听娱悦的同时,也令综合英语面临着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的两难境地。而如果能在实践中真正将综合英语变为“精”、“专”“博”三位一体的教学,那么或许可以突破这一教学中的瓶颈,使其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2]付梅,刘娟,葛明贵.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变与大学生阅读[J].安徽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5]张涛甫.新传播技术催生阅读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3-06-21.

[4]李昊.交际教学法的尴尬——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

[6]于君.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2).

[7]邓燕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英语词典使用策略调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3).

[8]陈玉珍.英汉双解词典的使用调查和实践研究[J].辞书研究,2011,(2).

[9]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70.

[10]崔雅丽.认知图示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5).

[11]韩少杰,王小英.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9,(6).

[12]武继红.论写作教学与词典使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

篇7

1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青睐。它在英语课堂教学、自助学习以及检验教学效果几个方面,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1 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可将图、文、声、象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它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既突出了学生的中心作用,又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用途比较广泛。

(1)检验预习效果。在讲课之前,教师可将需要了解的问题在屏幕上列出,看学生对它们的了解情况;把授课的核心问题或提纲列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问题书面或口头作答,引起兴趣、明确重点。这一系列活动既提高了效率,又使教学有的放矢,不致偏颇。

(2)宏观把握授课内容,引入正题。在授课前,教师根据自已对授课内容的把握,可以下载、制做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介绍、小品文或视频等资料,在讲课之前进行学习。这样可自然而然的引入正题,这样就使教学有了整体直观的印象。

(3)对重难点的讲解、练习。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掌握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反复讲、反复练。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灵活采用声、象、文字、视频等形式,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也可以播放与知识点相关的小品文、小幽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4)拓展教学空间,培养综合能力。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不是靠教师讲解得来,而是靠多说、多练、多听、多用得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功能,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抢答、写作等活动,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由表达,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1.2 自助学习

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习者。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讲,它的侧重点和针对性往往不够强,在学习进度方面也不够灵活。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则很好的克服了这些不足,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助化学习。

(1)随教材软件可以辅助教学,增强效果。这部分多媒体软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既辅助教师讲解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吸收和再学习。同时,它也拓展了教学内容,使所讲授内容更有深度广度,也更全面系统。

(2)专项训练软件可以快速提高学习者相应方面的水平。现在较流行的专项训练软件有词汇软件、句型软件、写作软件、听力软件、阅读理解软件等。这几类软件设计思路基本相同。首先力求讲透所学内容,其次进行相应练习,而后结合趣味内容进行测验。这些软件对于学习者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3)根据特殊需要设计的软件。这方面比较常见的有大学英语四六级模拟软件、托福雅思模拟软件、专业八级和职称英语考试软件等。这方面软件趣味性强,题型全面。往往是既有讲解,又有练习和答案分析,最后有辅助测试。它因自已内容系统全面、形式新颖灵活,既有可操作性,又有趣味性,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普遍欢迎。

1.3 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中,试卷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常见手段,其局限性较大。多媒体教学技术,既保留了传统考试手段的优点,又可以加入语音、视频、图片,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大大优化了考试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2.1 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单一的教师讲授,枯燥而又乏味。而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音象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融为一体,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枯燥的弊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2 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得不在板书上花大量的时间,由于时间有限,很多时候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就过于粗略,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节省板书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向学生传授大容量的知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可更形象直观的突出重点,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教学重点内容。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多媒体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这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另外,教师可以联系社会热点,用多媒体互动功能,在既紧张又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4 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不受地域、时差的限制,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比如紧扣诠释课文的声像材料以及动画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学生对外国人文社会等知识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

3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有自已明显的优势,使其有旺盛的生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了教学中许多的争议,这些问题与争议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追求形式,忽视内容。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认真的思考,只是把板书内容列在了屏幕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有的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只是将“电子课本”型的教学软件播放给学生看,没有在课堂中发挥其有效作用。这种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的做法使多媒体教学失去了意义。

(2)缺乏互动,教与学脱节。有的老师在制做课件时贪大求洋,做出的课件花哨好看,实用性差。课堂上,课件成了风景,学生成了看热闹的看客。有些课件干脆就是“电子课本”型读物。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抑制了主动性、创造性。

(3)信奉唯多媒体论。有的人片面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逢课必讲多媒体。在教学中过多过滥的使用多媒体,不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还因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起到反面作用。

4 结语

当然,多媒体教学只是英语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所有的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我们必须合理、适时地使用它,才能更好地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发挥其优势,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最佳结合的作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1、初始阶段:双语渗透

在大W化学双语教学的起步阶段,教师面对的是刚从高中毕业不久,英语基础薄弱,只有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学生。虽然有了前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但是如果一开始就使用浸入式双语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学生无法理解课堂内容。所以,在起步阶段,应采用保守传统式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的方法,其中多用汉英对照的方式。比如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在中文授课讲解的同时加入英文语段阅读的方式,拓展补充或中英对照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学科外语知识,也可以结合高中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进行,在初始阶段,逐步渗透双语,让学生易于接受。

Alpha particles (helium nuclei) passed through the foil with few deflections. However, some deflections (1 per 8,000) were almost directly back toward the source. This suggested an atomic model with mostly empty space between a nucleus, in which most of the mass of the atom was located and which was positively charged, and the electrons that defined the volume of the atom.(α 粒子在穿过金箔时发生了极微弱的偏转,但是1/8000 的α 粒子被反弹回了发射源。这说明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体积极小,但是占据了原子绝大多数的质量,电子决定了原子体积的大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外语,上述的例子与课本上的知识点息息相关,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为正式进行双语教学打下基础。在选用双语材料时,也要注意难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及学生积极性。由于中文与英文两种语言的不同,许多化学概念在中文中存在,但是找不到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在大学教材中许多的化学名词都不能在权威的化学工具书中找到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要注意在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要尊重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的情况。

2、正式阶段:双语整合

双语整合是学生正式进入双语教学的一个阶段,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外语来表达中文的学科知识。学生在这一阶段中要经过大量的外语训练,学量的专业学科单词及语句,夯实自己的语言功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中文与外文知识整合起来,交替使用,互为主体。在化学双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只有中文教材,并没有成套成系统的双语学习材料,所以教师必须对手上的中文版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制作适合学生使用的双语学案。在双语整合阶段,英语在课堂中所占比重会大幅增加,所以需要有配套的双语学习资料,其中要包含:基本概念,知识点讲解,思考题,参考资料等。

在双语整合阶段,首先要向学生呈现中英文的基本概念,例如“离子键的定义”:Ionic bond is a type ofchemical bond that involves the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between oppositely charged ions. (离子键是由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而产生的化学键。)The particles that form ionic bond are ions.(形成离子键的微粒是离子)。其次是知识点的讲解,例如对于“离子键是如何形成”的解释:Sodium atom (usually an active metal) loses an electron and chlorine atom (usually an active non-metal) accepts an electron to achieve stable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The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between them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onic bond. (活泼金属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活泼非金属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两者核外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它们之间的经典吸引力形成了离子键。)此例中主要使用了中英文对照的模式,在给出英文概念和解释的同时,给出相应的中文解释,这样避免了学生无法快速适应大强度语言学习的压力。

3、提升阶段:双语思维

双语思维阶段是双语教学中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会用外语思考学科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使用外语的过程中用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以适应外语的学习、工作环境。这一阶段的主体语言是外语,而中文作为辅助。双语思维层次学生基本不再使用中文,教学中常出现的词汇及短语将不再给出中英文对照。教师在课堂中很大部分都将使用英文讲授,如遇到一些新的学科概念,则可考虑中英文对照教学。学生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已经拥有了较强的学科双语基础,能够听懂、读懂大多数的学科双语资料。所以在此阶段,教师更倾向于营造纯英语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用外语思考化学,用外语学习化学。

在“双语整合”阶段中,教师在编写学案时用的较多的是中英文对照的模式,方便学生学习学科知识,避免由于语言障碍引起的理解困难。而进入“双语思维”阶段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减少对母语的依赖性,直接用英语学习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尽量少地使用中文,对于学生已学过的学科词汇或短语,就不需再给出中文对照,或者组织学生用英语自行填写这些基本概念。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科和语言知识学习的强度。

以电解质的知识点为例:

Electrolyte includes most acids, bases, salts or metallic oxide. (NaCl, HCl, NaOH, Na2O) Non-electrolyte: A compound does not ionize when melted or dissolved in suitable ionizing solvents.Strong electrolyte: Electrolyte can absolutely ionize when dissolved in suitable solvents. Strong electrolyte includes strong acid, strong base, most of salts and metallic oxide. Weak electrolyte: Electrolyte can partly ionize when dissolved in suitablesolvents.Weak electrolyte includes weak acid, weak base, small part of salts and water.

上述例子中,学案不再使用中英文对照的模式,而是对学生新碰到的词汇例如“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等词汇做了中文标注,而对于先前课程中已经学过的词汇不再提示,这样使得学生不再依赖中文注释,提高语言W习强度和效率。教师还可酌情在学案中留空让学生填写,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

篇9

一、人文学科与通识教育

人文(humanity)具有人性、人道、人情之意含,强调“人性”,而区别于“神性”(divinity),在拉丁语中,人文(humanitas)具有重要,特殊的意涵,指的是心智的培养与通才教育,与现代的一组词群如cultivation,culture和civilization有直接的关连(威廉斯,2005:209)。在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就明确地被视为不同于神学(divinity)的一种学问。培根将认为“人文哲学”(Humane philosophy)或称“人文学科”(humanities)作为知识的一种,与神学和自然科学并列。后来与此相关的人文主义(humanism)指一种特别的知识学问,是关系到人类人化、人的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和自我完善(self-perfection)等观念。具体地讲,人文学科指有关人类文化的学问或文学研究,旨在通过具体研究古典希腊、罗马生活、思想、语言有效地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Holman,1980:218)。美国人文学科国家基金会认为:“人文学科尤指一思想方法、学术范畴。人文学科之科目从经典著作研究到当代问题分析不等;研究方法包括个别的学科研究及综合科际研究两方面。人文学科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哲学、语言、语言学、文学、考古学、法学、文艺批评与历史、伦理、比较宗教,以及历史和哲学方法为研究进路之社会科学,而最后一类则包括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及其他关注问题之‘质’及价值多于关注其研究方法之科目”(张灿辉,2000:5)。虽然人文学科在表面上与自然科学相对立,但实际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量”的物质世界是与文学科所研究的“质”的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二者应是合二为一、相辅相承的,一味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一种,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是十分危险的,知识的单一化无疑会导致人才的单一化,这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贯的要求。

由此我们便自然想起了教育中的分科现象,尤其是大学教育。由于高等教育所强调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特色办学,分科教育便成为各个院校普遍遵循的一个传统。这样一来,人才太“专”虽很实用,但又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弊端,“专门人才”有时视野狭窄,很难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因此,文理互补,培养知识全面人才应该是通识教育所提倡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虽各有差异,但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科学精神应和人文精神相结合,而高等教育再也不应是专业教育的代名词,正如顾明远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之高,不是大楼之高,而是学识之高,学生的素质之高;大学之大,不是校园之大,而是学问之大”(2002:26)。顾教授对高等教育之“高”和大学之“大”这一精辟论述提醒我们通识教育确实势在必行,唯有此才能解决目前大学教育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存在于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院系中,也同样存在于以人文学科为基础的院系中。就外语学科而言,在强调以语言文学和文化为基础的人文学科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实践证明,语言文学类的大学毕业生已很难满足当今科技社会的需要。

二、高级英语课程大纲要求和通识思想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复合型英语人才。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高级英语课程是这样描述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大纲,2004:23)。从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的描述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人文学科的特征,即对优雅学问,例如对文法学、修辞学等的研究,并且也包括了人文学科所涉猎的诸如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大纲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文和通识教育思想,但从其描述所覆盖的知识来看,应该不排除自然科学的内容,其实在我们看到的课本中多少已经涉及。遗憾的是,在传统的高级课堂上教师往往受到课时和知识面的限制,将授课的重点放在词汇、篇章结构和写作修辞等内容上,认为这才是人文学科或外语学科应该做的,而对一些涉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和知识忽略不讲,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太专,在知识面上出现盲区,与人文学科所提倡的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相背离。因此,在通识教育关照下的大学人文学科教育,与自然学院急需人文学科教育一样,也同样急需自然科学的知识培养。哈佛大学1945年就提出了一个“一般教育方案”,1978年又进行了修订,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化、数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这一做法使通识教育思想得以实现。

三、通识教育思想在高级英语课程的实现

通识教育思想在高级英语课程中体现为不仅要加强文科专业课本身所包涵的人文思想,更要加强人文学科中被长期忽视的自然科学的成分,努力做到文理兼顾。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以课本为依托,确定每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或培养或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意识,或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文章中涉及的科学思想,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这一教学思想得以实现。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以张汉熙主编的由外语教育和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专业课本《高级英语》为例举例说明。第一册第一课《中东集市》是一个中东地区欧亚不同传统文化的集散地,与中国农贸市场所呈现的地域特征和农业文化一样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第二课《广岛》向我们展示了二战中受原子弹袭击后日本人民承受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并以此扩展到当前国际上提倡削减核武器的必要性。第四课《日用家当》以“日用而不知”和“常用常新”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的关注和保护;第五课《丘吉尔的广播讲话》再现了二战的历史,呼吁英国人民应帮助苏联共同抵抗德国纳粹;第七课《神奇的集成电路时代》给我们介绍了电脑有关的知识,因此可以及时补充一些电脑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发展以及这种“神奇的集成电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九课《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以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个人生平揭示了美国的扩张史;第十课《震惊世界的宣判》则向我们展示了在多元文化存在的美国宗教的神创论与科学的进化论之间的冲突及其深层次原因。值得关注的是第三课《沙漠之舟》中原美国副总统戈尔忧心忡忡地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的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其中不乏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以及原子弹和核武器等自然科学知识。第二册第一课《与卡米尔飓风面对面》向我们描述自然灾害的残酷性的同时,应倡导面临灾难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意识,在教学中还应以此为契机加入一些自然灾害尤其是飓风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等自然科学知识;第二课《马拉喀什》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对他国人民和资源的劫掠,并指出这也是造成殖民地极端贫穷的原因,第五课《从天窗消失》主要讨论受高科技的冲击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其中涉及的内容有汽车制造业、现代绘画和建筑,艺术流派,科学技术等,文理兼并,内容丰富。第七课和第八课涉及心理学知识,如“心理分析法”,弗洛伊德的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及其“冰山理论”说、俄狄浦斯情节等应该对学生作一些初步的讲解;第八课还讲述了在现代社会工作使人异化现象;而第十课《悲伤的年轻一代》则讲述了美国一战后出现的“跨掉一代”的生活表现及其原因,对分析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青年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以上内容既含有人文教育思想,又含有理工科知识内容,材料较为全面。

授课内容的多样化必然要求授课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教师讲解授课模式也不能满足通识教育的需要。对于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材料,教师不妨采取课上分组讨论、辩论等组织形式,而对于那些诸如信息艺术、建筑艺术等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识教育在文科课堂遇到理工科材料时非常棘手,令人欣慰的是各种各样的英语百科全书及其电子版基本都能看到,其中也会有大量的影像资料可以利用,其实相关课题英语的视频讲座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使学生事前可以掌握一些相关的术语即可。只要有通识教育理念,相信方法不成问题。

高级英语课程大纲要求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其中的教学材料则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是外语专业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门课程。同时教学材料中也大量地包涵了理工科等自然科学的内容,科学地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可以弥补文科学生在这方面的天生不足,实现通识教育的理念,因为外语类通识人才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走向。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5-26,42.

篇10

一、单词辨析

以前在讲授excited和exciting的用法时,通常做法是先把区别给学生讲清楚,然后出题练习,在不断的操练中,固化这一知识点。这种方法的弊病是时间久后,学生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张冠李戴。在“发现・探究・总结・扩展”教学模式下,我先呈现两个句子。

This movie is so exciting.

She's so excited about the coming holiday.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的说在句中用excited,句末用exciting(这个思路估计来源于also和too的区别)。有的说主语是人用excited,主语是物用exciting。我会心一笑,随即在电子白板上又写上了一个句子。

He told us an exciting story yesterday.

刚才持如上论点的同学傻眼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有的同学甚至又查阅了一些新的例句。有同学提出,excited形容人,exciting修饰事或物。我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和肯定,并对大家的讨论过程鼓励,希望大家再接再励,勇于探索,敢于表达。顺水推舟,我让学生扩展该知识点,联想举出类似现象的词,立马有学生举出interesting,interested。有的同学还说出了amazing和amazed等。

同时我指出,英语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一些知识的归纳与概括是方便大家厘清一些知识,并不是铁定的真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有新的发现。后来学生在课本中看到句子The news made us excited.他们又吵开了。这个争论的过程是无疑是一个享受学习的过程。

二、短语结构

在讲解teach的用法时,我们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是,直接提出这个词,告诉学生teach sb.to do sth.然后举几个例句,操练一些就了事。那还能不能另辟蹊径,让学生既能轻松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又获得成就感呢?这里就可以用“发现・探究・总结・扩展”模式来处理这个知识点。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句型

“-Who taught him to swim?-Noboby,He taught himself.”然后呈现习题。

Jack taught us_____English.

A.study B.to study C.studying D.studies

立马有学生起来选择B答案,问及原因,他说“Who taught him to swim?”看出后面应用to do结构。这一问一答就完成了,“发现・探究”,老师适时的予以认可与表扬,然后问全体学生,该怎么总结这一句型结构,学生齐声说“teach sb.to do sth.”。由于是从学生口中说出,学生有收获感,因此记得很深。又问学生,我们刚学过的类似结构有哪些?有的同学提到“askto do sth”,有的刚提到“tellto do sth”等等。这又完成了“扩展”。

这样一路走下来,学生感觉到知识是自己摸索到的,对知识自然就记得牢固,又让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三、语法归纳

以前在讲授“现在进行时”时,往往是先把谓语结构说给学生,让他们照葫芦画瓢,通过口语表达和笔头造句来熟悉这一语法,并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别忘记“be”动词,记得 “-ing”。在“发现・探究・总结・扩展”模式下,我通过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用口语去表达“现在进行时”的相关句子。

I am playing basketball.

Jack is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篇11

本节课以一只小鸭过生日为情境,贯穿整节课堂。

教学片断一

1.情景导入,播放Flas:小鸭子在树林高兴地走着,听到一群小鸟在高兴地歌唱。

生:Chant Smiling girl。

2.播放Flas:小鸭子穿过树林,来到沙滩边,进入到情境交际Coffee Time。

学生使用PAD“投票”功能,选择决定今天交际的话题(如图1)。学生开始围绕确定的主题进行交谈。

3.播放Flas:突然小鸭子有点发愁了,原来它正在思考应该为生日做哪些准备呢?设疑进入新的语言信息学习和运用。

设计意图:语言热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课前要激发学生英语表达的兴趣和欲望,本节课从很有节奏感的Chant到本班特有的Coffee Time的自由主题交谈,充分活跃学生的英语思维,为学生进行新信息输入和语言运用进行了很好的热场。

数字化教学设计:使用了PAD的“投票”功能,可以由学生来决定今天的自由交谈的主题,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由于每节课交谈主题确定的即时性,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语言积累的习惯。

教学片断二

学生借助PAD“多媒体教材”功能进行A和B1的自学。

情境互动:假如我是这只小鸭子,你会给我哪些好的建议呢?(老师戴上头饰扮演小鸭子)

情境发展:同学想不想多学些食品的英语表达呢?这样小鸭子的生日聚会就更丰富、更精彩了。

教师使用PAD“资源推送”功能,发给每名学生一个“互动式动画学食品的视频”(如图2)。学生通过点击视频学习新的食品资源。

通过PAD的“抢答”功能,对学生刚刚的自学效果进行检测,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我能行”食品单词积累比赛。看谁能说出更多的食品类单词。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情境的组织,主要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材,自学课本及再构后的食品名称和相关交际句型,通过师生交互式对话,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运用式学习和及时性的运用。同时通过资料推送,拓展学生的信息输入量。

数字化教学设计:本环节主要运用PAD的“资源推送”、“多媒体教材”、“放大镜”、“聚光灯”、“抢答”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组合使用,突出学生对语言信息输入和语言信息消化的主动意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语言信息的学习和积累。特别是“资源推送”,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自已喜欢的食品进行学习和运用,充分体现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教学片断三

篇12

2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是某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大三顶岗实习的学生和设置商务英语相关岗位的用人单位。参与调查的顶岗实习学生81人。选择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实习工作半年多,不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依旧比较熟悉,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用人单位调查共涉及40家公司,调查问卷填写人为用人单位人事主管。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涵盖英语语言能力、商务知识与商务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实施。此外,从填写问卷的顶岗实习学生中随机抽取17名进行电话访谈,从40家用人单位中选择5家公司的人事主管进行电话访谈。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期望能够了解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现状和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工作需求。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掌握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3结果与分析

3.1英语语言能力评价英语语言技能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技能。调查结果显示74%的顶岗实习学生表示基本胜任目前的工作,70%的用人单位表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本技能掌握较好,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这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合格,但是有待提高。与学生的电话访谈中,学生表示有些工作岗位英语用到不多,比如单证、跟单、货代,学校所学英语知识够用。即使有些外贸术语不懂,请教同事后,就能掌握。但是,如果从事外贸业务员,那就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特别是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函电写作要过关。从事外贸业务员的学生认为工作中他们最常用的是“跟客户往来邮件的书写”和“电话联系商务事项”,其次是读懂客户发来的产品询价表。他们在工作中最担心的是与外国客户面对面交流(67%)和电话沟通(63%),这种不自信主要源于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欠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对英语有不同的需求,虽然基本能胜任目前工作,但在某些岗位上,学生感觉到自己英语能力的欠缺,要想在岗位上有所发展,职位有所提升,必须要提高英语水平,否则就遇到职业的瓶颈。与学生的电话访谈中,有2个学生提到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经贸类毕业生有着扎实的商科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在工作中发挥更得心应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连英语水平都不过硬,那将无竞争力可言。总而言之,虽然不同岗位对英语的需求略有不同,但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英语语言技能意味着提高今后的职场竞争力。这一点在跟用人单位人事主管的电话访谈中得到印证。有2家用人单位明确提出,现在招聘外贸业务员要求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如果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则希望有专业八级证书。

3.2商务知识与商务技能评价商务技能主要指在商务工作背景下运用的技能,如参加商务涉外谈判、参加展销会、跟客户做公司介绍、产品介绍等操作。调查结果显示,顶岗实习的学生跟用人单位对商务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存在一些差异。总体来看,74%的顶岗实习学生认为“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对自己实际的工作帮助意义不大。但80%的用人单位认为员工应该对“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有所了解。但是对一些重要的商务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基本上还是一致,都认为要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国际商务礼仪、外贸函电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商务英语会话技能、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团队协作技能、商务谈判技能。在电话访谈中,学生提到:第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跟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区别不大,没有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在工作中,因为商务知识的缺乏而时常碰壁。第二,书本知识陈旧,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完全不同,例如:外贸函电的课本,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跟客户往来的邮件远比课本里的范例要简洁明了。课本内有些邮件范文内容浮夸,订单数量之大,价格之便宜,根本不现实。第三,有些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等工作后理论逐渐淡忘,实际操作又不娴熟。在跟用人单位的电话访谈中,5家用人单位都提到毕业生上岗后最需要提高的是商务实践能力。可见光商务理论知识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大商务实践类课程的比重。

3.3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70%的顶岗实习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选择“非常重要”,30%选择“一般”。这与用人单位的选择有区别。95%的用人单位认为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只有5%选择“一般”。与学生的电话访谈中,得知学生认为不同的岗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跟单,跟单员和工厂接触,需要交际能力,但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外贸业务员则需要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方面,用人单位认为不管哪个部门的员工都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本族文化、西方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具有国际视野,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跟企业同成长,同发展。两者之间选择的区别在于顶岗实习的学生从自身岗位需求出发,而用人单位则从公司长远的发展规划出发。

4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本调查的结果显示,顶岗实习的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看法存在一些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思考。从多方面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4.1选择时效性强、案例丰富的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2014)。从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教材还存在不少问题。教材的主要问题是理论太多,实践太少,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这与王艳艳等(2014)关于商务英语教材看法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虽然王艳艳等的调查针对本科院校的授课教材,可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教材方面的问题具有共性。因此,在高职商务英语方面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真实性、时效性。可以让教师从企业收集真实的案例或任务,依据流程自编成活页教材,或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

4.2增加实践教学,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在电话访谈中,5家用人单位都表示目前企业不是很看重求职者专业是否对口,倒是更注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高职学生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不占优势,但是动手操作能力却不逊色。相比书本知识的学习,高职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合情合理。首先,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具体操作时一方面提高此类课程的课时数;另一方面开设更多与企业岗位所需技能一致的实训课程,例如:开设“国际商务模拟实训”、“商务谈判和销售技巧实训”、“海关与商检实训”、“会展实训”等实训课程。然后,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介绍实战经验,分享工作心得。最后,高职院校发挥自己的职业技能特色,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开拓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最直接地接触社会、了解企业,在工作中发现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差距,在查漏补缺的同时逐步明确就业方向,提升职业技能。

4.3提高语言综合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从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用人单位看重大学英语六级证书、英语专业八级证书也正说明了英语的重要性。而且顶岗实习的学生也表明他们非常看重英语基本功。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加大口语与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课时。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可设置诸如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中更有效地同外国客户沟通,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篇13

综合英语课是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意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但是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似乎并不令人满意,这值得教师深深反思并认识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日益完善并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光盘、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板书的时间和精力。多媒

体技术的使用,有效地辅助了综合英语课的教学。本文将分析如何使用多媒体以促进综合英语课的教学。

二、 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及其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多媒体是英文Multimedia的中文译名,通常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储存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多媒体教学包括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和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胡壮麟(2002:254)认为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CAL(计算机辅助学习)是指将计算机运用到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去。

国外的语言学研究经历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三个阶段。外语教学法也先后出现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等主要流派。中国的外语教学也不断改革,由70年代前的语法翻译法;到70年代的直接法和听说法;再到80年代教学录像带、电影电视节目引入课堂,实施电化教育;最后到9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始进入课堂。其特性决定了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便利。除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以外,多媒体技术还具有以下关键特性:

1.集成性。采用了数字信号,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并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交互性。信息以超媒体结构进行组织,可以方便地实现人机交互。换言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选择和接受信息,拟定观看内容的路径。

3.智能性。提供了易于操作、十分友好的界面,使计算机更直观、更方便、更亲切、更人性化。

4.易扩展性。可方便地与各种外部设备挂接,实现数据交换、监视控制等多种功能。此外,采用数字化信息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在处理传输过程中的失真问题。

多媒体的这些特性使这种教育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入教学领域,有效地改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

三、综合英语课教学现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语音、语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它在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丰富学生的综合文化背景知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严格按照此项要求来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就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第一,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或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近年来,高校招生的人数大幅增长,教师人数的增长却赶不上学生的增长,大班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第三,综合英语课是精读课,是“精”,是分析,而不是“读”。

第四,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时间不够,语言输入量受到影响。

第五,课堂上的精讲,无法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

第六,课堂教学与现实脱离,学生的口语能力并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

第七,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中心,无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八,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综合英语课的教学中所出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关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语言实践,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晨梅梅等人(2004:158)认为:“以多媒体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就是在多媒体环境的教室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课堂’和‘课本’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张媛媛(2008:192)也认为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优势,弥补其劣势,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赖清燕(2007:56-58)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同样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课堂上有使用多媒体的必要,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在综合英语课中运用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与性、交互性、情景化、大信息量和共享性(晨梅梅,2004:153)。

1.参与性。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教师的参与,也可有学生的加入。这样,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满堂灌”的形式,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合作的条件下完成教学活动。

2.交互性。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外,还有学生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交互。多媒体课件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还有影像材料;课件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多种刺激,提高学习兴趣。

3.情景化。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再现现实语言交际过程,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语言的真实环境中学习语言。

4.大信息量。多媒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互联网的使用。当今时代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网络的优势在于它打破了地域界限,网络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媒体多样化,时效性强,互动性,查阅程序简洁和使用方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方便地使用互联网。如胡郑辉(2006:294-310)就认为网络是工具书库、参考书库、论文库、教室、考场、俱乐部、论坛和大仓库。通过网络中的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找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学习素材。

5.共享性。网络技术使网络中的各种资源能够共享。学生可以复制教师的电子教案供日后复习之用;大量的语言学习资源在网上可供学习者使用;师生、同学间可以通过E-mail,QQ,Blog等进行交流、讨论,以此增强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学习材料间的互动。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能很好的解决目前综合英语课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学生语言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邵新光、张法科(2008:28)通过研究发现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减少学习焦虑,大量获取语言信息和提高学习效率。艾媛(2007:185)也发现多媒体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五、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由于新技术的出现,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教师不仅应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上进行改革;而且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促进教学转变。金怡文(2007:341)认为从建构主义角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从人本主义角度,教师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学生的学习将是其终生学习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从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着手设计教学过程。

1.教师的自我发展是多媒体教学的基础。金怡文(2007:341)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学习者、研究者的反思型教师的角色。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不仅要提高计算机知识,还要完善知识结构,终身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和规律,不断完善教学。鲁艳辉(2007:1086)认为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是教学课件的开发者。教师应结合综合英语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综合英语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制作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提高的教学电子课件。

3.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监控者和评估者。鲁艳辉(2007:1086)认为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由知识传播者转变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协调者、促进者和指导者。金怡文(2007:344)认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涉及课本和网络知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由此可见,综合英语课教师应该积极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教学过程和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兴趣。魏光军(2007:351)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语言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的,克服应试教育倾向;采用任务贯穿过程的主题式教学和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

六、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给中国英语教学,尤其是综合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许多以前困扰着综合英语课教师的教学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进和完善,课堂的教学越来越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有益补充的课外学习从内容和形式上也正在不断地丰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正逐步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也正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教师由以前的教书匠转变成现在的教学研究者、指导者。这些变化更有利于中国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当然,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应用的时间还并不长,互联网还在进一步地发展,教师制作电子课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适应多媒体教学环境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多媒体教学对综合英语课教学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Nanjin:Yilin Press,2008.

[2]Ken Beatty.Teaching and Researching: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Marianne Celce.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4]Tricia H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2002.

[5]Yueguo Gu,Carol Hall,Eric Hall.Using the Computer in ELT-Technology Practice and Theor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6]艾媛.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7]晨梅梅.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0]金怡文.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赖清燕.综合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建设与实践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3).

[12]鲁艳辉.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反思[J].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3]邵新光,张法科.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