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政治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政治教育论文

篇1

(一)选用相关新闻报道来导入新课

政治课和时政是密切相关的,若政治课堂脱离了时政,单纯的进行思想理论的教授就失去了政治教学的意义,学生也很难产生兴趣。所以选用相关的新闻报道来导入新课无疑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授《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节时,教师可选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时政来引发学生对这类信息的关注,从而对本课产生期待和兴趣。与社会现实题材相关的视频短片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在瞬间巧妙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关注现实,重视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增加政治学习的亲切感

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内化程度,促进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为此,有效的手段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行为,将道德知识理论转化为道德实践,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知识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如在《改革开放成果辉煌》这一节教学时,可实现设计改革前后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或衣食住行等项目的对比表格,引导学生通过走访周围的亲戚好友,在他们具体的生活经历的前后变化的记录整理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丰富其社会生活的经验,促进其学会交流合作、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关注现实社会问题,更新充实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要将政治课和社会的现实生活向结合,教师就要增强二者的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结合社会现实问题来培养学生的信心和乐观心态。社会现实的问题中其实蕴含了丰富的理论和知识,教师要对其挖掘利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就有了更主动和深刻的理解。

三、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实施初中政治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对社会的现实问题投以关注,将初中的政治课上好,要求学生从教材章节的主题着手,亲自访谈、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图文资料和事例等,在此基础上,使活动更加富有意义、更加充实。此外,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从内容到活动、从活动的过程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注意事项等,均需做到胸有成竹。

(二)确保形式灵活,切忌死板教条

政治教学实践活动要有创意、灵活多变,切记墨守成规、在教室或学校内搞“闭门造车”。可选用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也可组织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的那个,重要的是能被学生喜闻乐见,调动其参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认识。

(三)倡导学生对社会现实的问题投以关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利用它来开展初中的政治教育,这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的节奏,有理有据有度地对其进行适时总结,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了主体。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应及时总结,严禁走马观花、难以深入,特别是三分钟的热度更要严防。还可在活动展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收获、说感想、讲打算,将“明理导行”落到实处。

篇2

(二)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

新时代的政治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不断探究和掌握政治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

(三)注重身教,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作为

政治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学生的楷模,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必须要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品行,以此来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政治教学中,课堂是最主要的教学阵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列出提纲,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议”指的是探究性学习,指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理论探究讨论,掌握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确定好主题,明确相关的议题,通过及时引导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指的是教师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点拨,是发挥好引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对于那些重点的知识要给予适当的开导,及时对学生进行纠偏、解疑。这些方式都是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手段,是提高政治课堂效果的重要渠道,教师必须精确把握,做到适当而科学地运用。

三、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的价值取向,逐渐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文明交往”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有关的表演活动,去真正感受运用礼貌性用语的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政治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多种方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去领悟道理,加深理解,提高道德认知,激发参与课题教学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精心创设导入,积极引导课堂教学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本好书如果有了一个精彩的序言,就会吸引读者更深入地读下去,甚至爱不释手;一部好的电影,如果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序幕,就会激发我们观看下去的欲望,同样如此,一堂好的政治课程,如果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场,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提高政治课堂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要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比方说用音乐、故事等来导入新课,让学生的思想情感迅速被转移过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人与人之间礼节的政治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初播放《我是女生》的歌曲,首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篇3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德育课感兴趣,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课堂;有了和谐的课堂,才能顺利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三、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学生道德教育只依赖思想政治课的片面认识。注重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德育因素,拓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做文明学生,树文明形象”活动,要求着重抓文明礼貌用语及仪容仪表,在全校范围内张贴文明用语口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引导宣传,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在校内可以举办书画比赛,爱国歌曲大赛,体育竞赛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道德教育,在各种活动中加强学生爱集体、爱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坚强意志

老师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加强锻炼学生意志的教育,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锻炼学生改变做事怕苦、怕累的思想,及时发现并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用实际案例教育学生遇事时不急不躁,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德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校、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其中包括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五、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光靠课堂上说教是没有明显效果的,只有通过实践,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才能使学生领会道德标准的意义,教师应对学生予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更多、更好地观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使学生把对道德的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我校多次组织专题报告,请交通部门的交警到学校做交通安全教育报告,并以实例教育学生安全的重要性,又请派出所的民警到校做法制教育的报告,讲述打架斗殴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全体学生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在实践中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熏陶。

篇4

一、准确利用多媒体,构建愉快的课堂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课堂生动、有效,教学模式不断得到丰富。全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扩大课堂教学的投入,合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电脑、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措施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利用视频、声音以及图像等展现教学内容,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增强课堂趣味性。由于多媒体的广泛利用,各种方面的阻碍丰富了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教师的教学,优化教学步骤,如必须书写的资料也被多媒体替代,就像板书设计和习题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师生的压力,也可以提升效率,使得教师有较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上,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科学利用分层教学方式,重视因材施教

所有学生都是特殊的、多元化的、独特的,学生有自己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所以不能利用标准化的方法去培育学生,而是要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育学生,也就是因材施教。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学习欲望以及接受水平相对较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水平相对一般,所以教师就必须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合理的分层教学计划,以便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获得全面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必须进一步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依据其差异性设定阶梯式的课堂提问,从而兼顾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评定过程中,依旧利用分层评定的方法,对层次不一样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评定方式。另外,教师还必须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便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向往友好的课堂活动,在师生沟通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想要给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要明白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者,也是研究活动的主要人群,在教师为主要指导下,经过学习和研究获得知识,促进智力发展。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表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友好的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故教师第一步必须转换角色,明白自己全新的教学身份。有课程学家觉得,在目前的课程中,教师属于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更加需要担负起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参加者的职责,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全面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四、在多元化的活动中,表现学生的核心作用

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在民主和平等的气氛中实现,在合理与友好的教学活动中展开。在近年来的政治教学中,教师依旧是将自己作为主体,即便让学生进行讲说,也不可以出现和自己意见相反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时刻充满严肃的气氛,因此要想缓解此类严肃的氛围,就要给学生提供协作沟通的空间,以便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

五、结语

在全新的时代,就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而言,教师必须要重视在课堂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换句话说,想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生动,高效,教师就要立足实际教学,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初中政治教学。

作者:王友文 单位:贵州省盘县大山镇大山中学

参考文献

篇5

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不断地鼓励学生去质疑,以培养其思维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很多书本上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者方法,学生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天马行空”也好,“异想天开”也好,教师要会适当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而不是一味盲从,教条式地照搬课本上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为知识,其亦为创新基本前提条件之一。一定的程度上而言基础知识累积的程度对创新能力大小具有决定作用。初中政治课基本的观点以及原理为让初中生学会分析社会的现象、观察世界、将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的同时将问题有效解决的办法找出来,而这亦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部分。所以要进行创新的教育就应对初中生基础知识积累以及学习高度重视。未来较多的创新活动仅仅依靠一个人短时间内较难完成,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集体智慧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将基础知识予以学生,还应对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彼此帮助、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进行培养。

陶行知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位教育学家,其说过一个问题是千万发明的来源。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对初中生好问的思想进行培养与启发,且积极的引导学生将问题解决的一些办法寻找出来,进而将其质疑问难能力有效提高。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同教材相结合,将教学内容扩展开来,将发散性极强的一些问题有效提出,以便将初中生充分的想象力激发出来,引导其从多个层次以及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这不仅帮助初中生将基础知识牢固的掌握,而且可将其定向化的思维改变,提高其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育为综合性的一门教学艺术以及复杂的一个过程,其要求初中教师具有开拓精神、高度的事业心以及责任心的同时,将创造的心理学以及创新的教学理论掌握,便于将创新教育最好的途径寻找出来。比如对加强竞争合作以便实现双赢的内容进行学习时可先用多媒体将两幅图展示给学生,其中一幅图上的两个小鬼因为手持太长的勺子,于是相互喂食,这样两个小鬼最终都迟到食物。而另一图中的两个小鬼手持长勺子却不合作,最终都饿死。对比两幅图后告诉学生唯有合作方可共赢,也就引出了本堂课教学内容。

(三)实现多样化教学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育理念的渗透,教师还要做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的是满堂灌输的单一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比较呆板无趣,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绝大部分教师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了新的教育观念,加上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的出现,使得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总之,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实现,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篇6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目前不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大、课堂效果差,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未能满足中学生“求真”、“求新”、“求实”的心理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时,要多方面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料,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论据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资料的收集应遵循适用性、时效性的原则。所选的教学材料要既能突出基础性,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更能抓住热点,突出实战性。图表法具有直观、简明、清晰之特点,用它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理论加以形象化、条理化。初中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甚至教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他们情绪的较大波动。只有老师的方法变活,整个教学过程才会变活,书本知识才会变活,由此,学生的思维才会变活。

篇7

2、依靠空洞说教方式难以提高学生情感共鸣。

有些教师教学中完全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没有能够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学生的生活,也没有能够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拓展课堂,导致教学过程乏味,学生无法出现情感的强烈共鸣。

3、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脱节导致针对性不强。

政治教学应当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要针对学生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其融入到政治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有些教师固守于教材,思维呆板,没有能够实现教材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效果。

4、教学空间局限课堂影响学生思想教育成效。

有些政治教师没有能够将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拓展,还是完全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陈旧的教学模式既无法有效整合教学的资源,也缺乏对学生思想引领的深刻效果,这些方面都是影响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针对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有效提升政治教学成效

针对当前政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广大教师要认真的进行分析研究,立足现状进行改革,整合资源优化模式,发挥情感因素作用,将先进手段促进功能体现出来,综合推进政治教学的有效开展。

1、以浓厚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氛围的浓厚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投入状态具有密切关系,学生充满兴趣投入学习,那么整个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反之,缺乏兴趣的政治学习,效率将难以提高。笔者侧重于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关爱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从心里上接受教师,乐于和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这对于提高政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其次,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一些有创新的见解、好的思想观点都给予表扬,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快乐、满足,从而为他们的学习活动发挥促进功能。

2、以先进教学手段打造生动活泼政治课堂。

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当前教学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信息容量大、演示生动活泼,与政治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促进功能,教师一定要运用好这一先进手段,使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让人三尺又何妨》教学中,笔者针对初中生中存在的一些逞强好斗思想,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高警示教育效果,课件选取了某市发生的四起青少年打架斗殴事件(其中一死三伤)作为素材。这些事件起因都很简单,都是因为寝室床铺矛盾、食堂排队矛盾等鸡毛蒜皮小事,他们逞一时之勇,互不相让,导致矛盾升级,从言语谩骂到动手、持械斗殴,结果酿成了多个家庭的悲剧。这样的演示效果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的内心受到震动,笔者乘势进行引导:谦让宽容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体现了自己的高素质。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一些争强好斗的心理具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从内心得到警示,从而自觉增强了宽容待人的理念。多媒体手段的帮助让政治教学课堂更为活泼,教育影响力渗透力更强,针对性明显提高。

3、以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直观理解效果。

政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源于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多的联系,只有将其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提高学生理解的效果。笔者将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让学生从书本的学习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从而对自己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面对诱惑,学会说“不”》的教学中,笔者从教材中所列举的一些不良诱惑,联系到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游戏厅、网络游戏、赌博等,在一定程度上对青春期懵懂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而确实也有部分学生具有这些不良的倾向,笔者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诱惑会带来哪些后果,适时穿插了一些真实的案例。案例中的主人公都身陷囫囵,锒铛入狱,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的讨论中增强思想认识,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从而从思想上筑牢堤坝,为人生的发展拉起警戒线,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4、以教学空间拓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政治教学中,教师除了抓住课堂环节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向课外进行延伸,既要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强感知认识,提高理解效果。例如在《万众一心奔小康》教学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分成课题小组,从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社区的变化、街道的变化以及本地区的变化等多个方面,调查了解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的提高,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理解把握的效果。

篇8

一、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中专教育经历了较为激烈的改革,无论是中专学校办学环境还是学生的组成,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前,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专学生适应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继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相比于高等教育的突飞猛进,近年来我国中专学校的发展一直处于彷徨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处于职业教育的相对较低层次,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认为中专学生本就是同龄人中学习水平较差的人,不管学校与教师怎样努力培养,都难以培养成人才。有些学生认为中专教育是没有前途的学校,进人中专学校就会被贴上低人一等的标签,继而产生在中专学校里书读得再好也没有用的思想。从教师到学生的这种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2.价值观念偏差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也处于急剧变革中,文化与思想的多元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加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中专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来自各个途径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中专学生接受价值观念与思想感染也表现出多元的倾向。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和对中专教育学习认识的不到位,使中专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偏差,表现为是非观念淡薄、三观缺失、没有责任感与正义感,并且表现出对前途的迷茫,甚至一些中专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直接影响其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正常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则是对思想政治思想教育理解较差,逆反心理重,上进心差等。

3.思想教育手段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学生成才成人的基础。不仅可以引导中专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使他们对社会与环境有所认识,从而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时,能够迅速地融入社会,完成从学业到就业的转变。但从当前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内容过于老套,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如集中上大课、听报告等形式,对于接触网络与多媒体频繁的九。后中专学生来说,不仅没有吸引力,而且厌烦心理严重。不少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存在很大反差,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的学生反而不知道怎么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情况。

二,加强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

德育课是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重视德育课的教学。一方面,教育不仅要针对学生开展,同样也应该让教师对此有所学习,从而改变教师对中专学校,对中专学生的认识思想偏差,提高对学校与学生的信心,增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要着力通过教师言谈举止去感化学生,而不是单纯地靠书本知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理解接受学生,进而用正面的观念引导学生上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2.突出心理教育

中专学生在社会各种思潮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偏差,使许多学生出现自卑、自暴自弃、是非观念淡薄等倾向,都表现出如今中专学生心理教育缺失的严重性。要根据这个时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中专学生的自身特点,突出心理教育。虽然这一时期中专学生渴望成才,但自卑心理以及经受不起挫折的心理特点却使他们容易放弃。要通过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其应有的人际协调能力,继而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健全心理,继而适应与融人社会。

3.创新思想教育方式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中专学生面临着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一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比较而言,他们对新事物更容易接受,而对固有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则表现出逆反心理。因此,针对中专学生对网络等新事物表现出来的兴趣,应努力创新思想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搬到网络上,让中专学生更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用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重新包装,继而展现给学生。与此同时,应该紧紧抓住中专教育中第二课堂学习机会多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既有政治性与知识性,又充满娱乐性,从而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三、结束语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基础的中专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专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迷茫、心理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特点,是社会转型时期中专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与工作目标,要切实了解中专学生的思想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将中专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关于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

篇9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今青少年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进程,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爱国却是永恒不变的核心主题。青少年是中国梦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初中政治教育更是要在青少年形成基本价值观、政治观和人生观的时候树立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才能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课堂是一个主阵地,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灵活多变的设计教案和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手段。鉴于政治这门科目的性质,教材遣词造句特别讲究,严肃性强、抽象性强,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尤其是向爱国主义情怀这样内涵丰富的抽象性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多多利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将知识具现化,并运用教学手段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设情境法、模拟讨论法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综合论之,无论采取哪样的教学手段均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爱国主义情怀的基本内涵。

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初三政治时,在给学生讲解和分析爱国主义情怀内涵的时就运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具体表现形式,例如我创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并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爱国主义情怀在这些小案例中的表现:某同学因为某些原因,用打火机将随破旧的纸币烧毁,初中德育教育论文我们遇见了应该及时制止。爱护和尊重人命币,不乱丢乱扔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们应该庄严肃目,不能嘻戏玩闹等。通过这样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能让他们具体理解爱国主义情怀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此外,集体主义也是初中生必备的品质,人是群居动物,个人和集体相互依存,因此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感是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团结协作性质的学习活动一点一滴的加强他们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明是非,辨善恶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而为之”一直以来都是提倡学生学会的行为准则,只有能够明是非,辨善恶才能规范自己日常中的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一时的某些行为并不能说明是否具备道德品质,只有形成内心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并在它的驱使下践行某一道德行为才是具备道德品质的表现,因此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这些品质就需要学生建立基本的明是非,辨善恶的能力,规范一言一行,以致于内化道德准则从而获得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鼓励的宣传好的人和事,对那些做错事或者具有相关倾向的学生加以教导防范于未然。此外,利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能力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曾经给学生讲解过这样两则对比案例:甲在经过一路边时随手丢垃圾,乙见到有人丢也跟着丢而丙同学经过时不仅没有跟着丢垃圾反而将垃圾捡起来放入就近的垃圾桶中。这样一则案例简单却发人深省,甲同学是最初丢垃圾的人,而乙同学的行为虽然有所不同却与甲没有本质区别,丙同学的行为和乙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法学生对于对与错、是非黑白、善于恶就会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能力。

三、结语

道德培养对于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荣誉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初中政治课堂这一平台展开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从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一点一滴中培养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规范一言一行,在逐渐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树立行为规范,培养道德品质。

篇10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因此,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这一时期成果的研究,虽然还是以介绍为主,但是相比江户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介绍更加详细、深入,不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有:王智新的《日本的道德教育》[9],姜辉的《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武士精神の様態についての考察》[10](明治时代武士精神的演变),张凤莲的《论日本教育中传统道德思想的渗透》[11],孔祥宏的《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12],尹贞姬的《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13]等等,这些文章对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演变以及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由于他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综合以上诸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的启蒙与封建帝国主义的传统并存发展;由学制令向教育敕语的转变迎合了日本天皇制的统治需要,成为日本近代道德教育的大纲;修身教育制度由最初的从属地位跃居为主导地位;军国主义思想、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变质的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国民的主要道德标准。另外,这一时期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对日本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我国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王建平[14]在他的文章中对这一时代日本道德教育观念对国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研究专著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5]第三章第一节,陈立思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6]第四章第一节,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17]第十章等,这些专著都对明治时代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民主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这一时期关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研究方法也由单一转向综合,研究视野、范围更加开阔,研究的深入程度与细化程度更加突出。归结起来主要有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特点、现状、环境等方面。研究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研究论文都有所涉及,虽然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者们主要从有利于教育对象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说明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现状。张德伟等人的《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指出,日本德育方针自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以来,道德教育的目标重心由重智不重德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发展以及丰富心灵的培养。[18]王超的《比较德育学》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优越感的人,形成民族认同,使全体日本人具有民族意识。[19]曹能秀的《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述评》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主要有四点:培养忠诚于国家、集团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民;培养具有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共精神的公民;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0]王丽荣的《近现代中日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认为,日本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实现了从过分强调外延较广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转变,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对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积极影响。[21]饶从满的《关于道德教育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目标与中国德育目标虽然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性,但日本道德目标更多体现为一种有利于在社会生存的人格特点,强调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作用,而中国则将其认为道德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22]牛立忠的《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认为,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日本道德教育目标都注重道德意愿、道德态度、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对心的教育为核心。[23]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内容,研究者均有所提及,并且形成了一致的观点: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大致相同,但实施的力度却越来越大。史忠媛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研究》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个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化教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24]耿华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自身培养、与他人相处、自然和崇高事物、集体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25]曹能秀的《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日本道德教育内容呈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趋势,加强了文化传统和爱国心的教育,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6]在中国任教多年的日本学者奥田真纪子在《道德教育与人的价值创造》中,通过对日本道德文化的变迁、所面临的课题以及对牧口学说的赞同,认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只有创造社会价值的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抱有感恩的心。[27]除此之外,日本战后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学者研究日本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点,例如王映哲的《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通过对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以及新的变化的研究,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它确实对日本成为世界强国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28]吴潜涛的《日本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其现行改革》认为,日本现行的教育改革,在思想上重视学校教育地位,在内容上重视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重视全社会的合力,最终有利于构建终身道德教育体系。[29]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少学者无论在专著还是论文中均有所研究。在专著中,学者往往用单独的章节阐述日本是怎样进行道德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玄武的《比较德育学》[30],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等。其观点主要有: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启蒙意识与初级的道德习惯,父母以实际行动影响儿童;二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系统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以正式课程、学科渗透、道德实践的方式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中;三是通过两种类型的社会教育,即针对大众的普遍性道德教育与针对失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社会教育机构在联系学校与家长、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道德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制造良好的社会道德公众舆论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相关学术论文中,主要是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方面或者与其他国家道德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日本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白俊的《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指出,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与审美情趣。[31]基国林等人的《“中日新”三国高校实施德育途径比较及辨证思考》[32]、王佳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认为日本高校的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33]徐雯娟的《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高校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有理论教育法、挫折教育法、直接体验法、言传身教法、环境熏陶法等立体多面的方法,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4]谢惠莲的《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活动德育在理论、原则、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比较,强调了道德实践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35]为我国道德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田静等人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指出在道德教育路径上,日本比中国有着更加完整的德育形式,日本道德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形成了蓝图,是有计划的,这是中国道德教育所应该学习的。[36]还有学者总结出日本道德教育在途径方法上与中国道德教育有着共同特点: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结合;道德教育注重整合化与社会化[37]。对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我国学者都有所研究。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新慧的《二战后日本德育的特点和启示》,归纳了五大特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进行德育,政治化与组织化突出,挑战与缺陷共存。[38]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现状研究上,主要有王丽荣的《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状况》,通过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指出日本现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积极方面和问题都有,对与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具有参考作用。[39]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有郑永廷的《美国、日本的德育环境建设》,对美国与日本为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所做的努力进行了介绍,指出没有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40]钟启泉《儿童德性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德性及其层级、影响儿童的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自律性的基础上。[41]另外,对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道德教育荒废现象以及由此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研究,应该是我国学者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篇11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甚深,思想政治课在农村初中越来越不受广大师生的重视。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把思想政治课当成非主要学科进行教学,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教师备课、上课精力的投入上及教学研究等方面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教育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根本发挥不出来。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少。

调查表明,思想品德课教师总是年年变,经常换。加之地方经济紧张,有些农村初中这些年没进新教师,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教师缺编现象严重。在中考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校对这门课产生了学科歧视,因而在安排师资时,学校把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安排在较高年级或毕业班,而把那些即将退休的、经常生病的教师安排来教一二年级,于是就出现了大量学历不合格、专业不对口、兼职兼课的教师,甚至有的学校把后勤人员也安排来参与本学科教学,个别学校还出现了不把本学科的考核列入教师考核奖励的内容的情况。这样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从学生到社会都认为这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副课,豆芽课,只要糊过就行。

1.教师队伍水平低下。

农村初中普遍缺乏专业教师,每所学校政治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虽然思想品德是中考科目,但分值低,属小科,不被重视,除了初三由专业教师任教外,初一初二均由大科老师附带或者老大难老师带,教学质量难免受到影响。

从素质教育到新课改,确实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目的在于能培养出有个性、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但是对于教授的培训工作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培训力度绝不及语数外三科教师的培训,许多的思品教师只培训过一两次,非政治专业教师上思品课比比皆是,导致思品水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老师嘴上喊着课改,实际教学过程不改,影响到教学效果。

2.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是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为:(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2)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3.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有限,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教学资设施薄弱,技术更新慢,导致农村思想品德的教学手段十分单一,只是依靠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师的“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信心,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4.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是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5.教学评价制度滞后。

本地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思品课大多数是闭卷考试,学生只要在试卷上答出高分即可。至于说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境界是否达到课标要求,试卷上是无法反映的。再加上高等院校、高中招生只注重分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有极强的不真实性),就加剧新课改换汤不换药的恶果。

6.教学资源缺乏。

由于一些陈旧教育观念和贫乏物质条件的限制,农村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极度缺乏,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学习目的欠明确,缺乏主动性。

农村初中学生历来对思想政治课就比较轻视,他们深受农村狭隘实用性思想的影响觉得政治课与“语数英三科”相比实用性不强,因此把思想政治课当成副科,往往马虎应付,这种缺乏自觉的学习态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中考考试题型多了许多开放性题,且内容又大都贴近城市疏离农村。相对而言,农村学生视野较城市学生狭窄得多,面对试题,只能从书本上抄些理论性的死答案,至于那些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就只能是凭想象,乱猜测了。这样,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成绩自然受到巨大影响了,造成城乡初中政治课教学质量差距在不断在扩大。

2.学生方面形成了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对政治科的学习,只要用少量的时间读一读,背一背,临时突击一下,考个及格并不难,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思品科的学习,即使教师事先进行单元复习,划分一定的学习范围或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他们总是应付了事。

3.学生知识面狭窄,很少关心时政。

新课改不仅对教师的要求明显增加,而且对学生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①知识面要广。②不同学科的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③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强。④关心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正确的认识。可是由于传统观念、考试指挥棒、学业过重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时政分析时政热点的能力、活学活用的能力都有所欠缺,这就给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带了一定的难度。

4.教材实例大多是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的实例,偏远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事例明显比较少,缺少本土气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习效率低。

笔者在与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座谈时,了解到由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效率也很低。

6.不能学以致用。

许多学生不能将思想品德课的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主要表现为不能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出现了脱离实际的现象。

二、应对策略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对策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学校要落实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学生来说科学知识越丰富、越深奥,就越需要教师的帮助;社会矛盾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去引导。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

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书育人,担负起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思想政治课本身体现了多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练好内功,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平面的教书匠”,要努力成为“立体型”、“学者型”的教师。

(二)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教师就要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创设一个能凸显主题的学习环境,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在农村学校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创设教学情景,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把思想品德课“盘活”,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最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可以将故事、表演、漫画以及幽默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以趣激情。教师也可以用教师对学生诚挚的感情,对事业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以情动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正确的品德行为的喜悦,以行促情。

要想真正做到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学中乐”,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稳定的兴趣。

1.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积极自觉参与学习。

要想改变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首先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让学生和家长知道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懂得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但不仅仅是说理,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指导学生行为。同时,思想政治课也是中考的科目,为了中考取得好成绩,也要认真学好政治课。其次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真正做到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师应着力培养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稳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第三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自觉参与学习。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扼杀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

2.坚持结合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成长也会有烦恼》这一节内容中,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烦恼进行发言,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摆脱这些烦恼的经验。

3.联系社会实际组织教学。

把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适时、适当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掌握科学的理论观点。例如,学习《忧患意识》这一内容,让学生寻找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的人口素质问题、环境问题和学校教育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

4.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教学。

如目前农村学生中存在着比谁零花钱多、比谁穿的是名牌等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健康的心理,。

比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一个月有多少零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这些零花钱怎么来的?在这基础上让他们讨论:花零花钱是不是纯粹个人行为?学生应该比什么?引导学生去体会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合理的、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学生之间攀比消费的危害。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扩大农村初中学生的新知识和信息源。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创新意识和养成开拓精神,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有目的地社会调查、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新鲜的信息源,扩大他们的生活体验和视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不会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傻眼了。

(三)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1.改变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多样化教学,使学生爱学。学生年龄不同,其自身差异和心理特点不同,如初一初二的学生好奇、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根据这些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可采用忆一忆、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想一想、议一议、辨一辨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在学生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

(2)针对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学生乐学。由于生理条件、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存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差异,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

(3)让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采用“一帮一,一对一”的学习方式,这样做可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增进友谊和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开展自主性的教学。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就可能成为“驯兽式”的活动。应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离开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质疑问难,情感共鸣,思想碰撞,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以充分显现,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充分发展。

3.实施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更活跃、更轻松、更易接近的方式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易于内化的方式呈现在教学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做人。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包括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网络等多种现代化设备,用它们创设丰富的色彩、声音、图像、文字,生动、科学地传递大量信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设计和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和素材,供学生复习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要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撰写政治小论文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力地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锻炼学生才干、坚定学生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参与制定家庭投资计划,模拟法庭等活动。初中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时事,让学生围绕时事主题,开展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和角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实施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发展。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既要重视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为适应学生成长和能力、新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方面应将知识性考试与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和能力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投身于新课改,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着想,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就一定会得到彻底改变,并一定会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局面。

篇12

一、思想品德课堂学力提升研究的背景和原因

传统思品课存在很多弊端,如:教学信息单向传递,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课堂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导致学生怨学、老师怨教,最终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任务的全面完成。

(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要求教师转变课堂模式,提升课堂学力,以适应初中生健康成长需要,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思想品德课堂学力提升的内涵

学力是指学习者借助课堂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知识、态度、能力的总和。学力的基本结构由两方面组成:

从横向结构内容分析,学力主要由学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要素构成。 一是学识要素,指以认知为基本特征,包括基础性、工具性和专业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二是能力要素,强调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学习行为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不仅是指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而且包括修德养性、求知健身、实践创造以及搜集、运用和开发各种信息资源的综合性本领。三是心理要素,指具有良好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品质。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它们之间是互动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情感是生成学力的基础。

从纵向结构层次角度分析,可分为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新性学力三个方面。基础性学力,包括:(1)指各学科教学中,由听、读、写、算等基础能力综合形成,对人的发展、提高具有奠基意义的学力。(2)从人的持续发展看,前一阶段学习生成的学力是后一阶段学力发展提高的基础;发展性学力,指在前阶段形成的学力基础上提高发展,并且已成为现实的、而且还处于不断发展、提高状态的学力;创新性学力,是指态度主动积极、思维灵活发散、主动探究生成新知识的一种学力。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堂的学力提升是在课堂上努力运用多种方法培养、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思想品德课堂学力提升培养的策略

在教改实验中,针对初中学生实际,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作为落脚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愉悦的教学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构建具有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发展性的学力发展性课堂。在教学方法上,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践推广成果运用到发展性课堂构建之中,贯穿自主学习、群体议论、相互引导三个基本环节,灵活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三种基本方法。在教程设计上,主要表现为:(1)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学习基础,制定教学目标。(2)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整合开放、生成、发展的教学内容。(3)在“自学?议论?引导”中创设自主、合作的课堂氛围。

(一)“编织”知识网,提升想象力

本文所指的 “织网”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编织知识的网络,“想象力”是指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在织网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对美好人生理想的追求。

1.丰富教学手段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渊源”。可见,想象离不开“织网”,必须以“织网”为基础。

如,在教学“自我新期待”时,我设计“我来当明星”表演。

师:所有的人都曾有个明星梦……你的明星梦是什么?

生:周杰伦、甄帧…

师:明星头上的光环令我们羡慕……说说明星背后的故事?

生:(学生一个接一个讲)

师:谁愿意成为今天的主角,我们一起来为你的明星梦加油?

生:(学生表演…下面掌声伴随着议论声)

师:……大家说说他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将来才能实现明星梦?….

生:甲说“拜名师,乙说贵在坚持,丁说……”

整堂活而不乱、循序渐进,虽然只是对某个同学进行了“量身打造”可其他同学的脸上也洋溢出自信的笑容。课后同学跟我讲“老师,以后的思品课都这样上,这样上课有意思……”学生的话道出了思品课的独特魅力――思品课帮助学生成长。

2.构建知识网络

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分析社会发展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事例搭建知识的桥梁,形成“织网”;设计的问题是全体同学都乐于参与、勇于探究,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触发灵感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实现“不教自胜”,在寓教于乐中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有责任的公民。

如:在教学“财产属于谁”时,我先播放一段道德楷模颁奖视屏,再引入案例:一位乘客将50万元巨款遗失在公交车上,司机以为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隐瞒巨款。问:“看了视频和案例有何感受,司机的行为是否违法,该不该受到法律惩罚,如果不交出巨款会有哪些后果发生?”我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大胆想象,积极发言,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奖品,对发言表现好的予以奖励,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大家七嘴八舌,如炸开的锅,我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进行引导点拨。与此同时,对班上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进行了大力表扬。这种选取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思品课就在身边。

(二)巧用“背景墙”,提升拓展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教师在课堂上借助生活热点、焦点、故事等情境垒起背景墙即“垒墙”,当然“垒墙”需要兼顾科学、自然,符合规律,让学生在“垒墙”中用已有的知识、原理,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去充分发现、认识新问题,并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分析同一问题――提升“拓展力”。

1.转换题型、转变背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兴趣,教师要善于铺着学生的兴趣点,巧妙“垒墙”,在垒墙中让学生感悟、体验、启发诱导学生探究学习,给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如:在教学“我们的人身权利”时,我引入材料“贼”的人权。我以“抓住贼可以打吗?”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发表不同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让学生懂得“贼”也有人权,当贼被抓住、停止非法侵害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其殴打,否则将是违法行为。抓住“贼”字巧设情境,转换背景,不仅拓展了学习的领域,而且提升了认知的高度。

2.扩散列举、科学散发

扩散列举就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举出多种可能相关的因素,以使认识更全面、更深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充实教学的信息量,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力能力。

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列出“少开一天车”“光盘行动”“新能源汽车”……学生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正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巧妙扩散列举学习,避免了传统说教的“假、大、空”,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思品课走进了生活。

科学发散就是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散分为:学科内发散、学科外发散和综合性发散。

如:在教学“WTO”时,我让学生分析:(1)从经济角度看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2)从政治角度看中美签署双边协议为什么取得了“双赢”?(3)从其他领域看入世带来的发展变化?学生的视野被打开,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回答涉及到蛟龙号、载人飞船、动漫N多方面,课堂充满了情趣和吸引力,同学们戏称这样的课堂为“百家讲坛”。

3.创设情景、激发联想

联想是由所感知的事物想起相关事物的思维活动。包括:近似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其目的是丰富知识,提高知识辨识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表及里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防范于未然”时,我让学生动手编报纸,进行普法宣传,要求(1)把“违法与犯罪、罚款与罚金、拘留与拘役等相关联的概念分组;(2)收集与青少年有关的案例如“社会与法”“今日说法”等栏目。编报上墙后同学们兴奋地围观、学习、评价……这一刻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成就感,创造欲……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激活问题源,提升求异力

1.挑战常识、培养质疑意识

常识作为一种普通的知识是文化积淀中历史形成的大众心理定势,习惯上很少有人对常识质疑,我把“问源”指向常识作为学力提升培养的突破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在教学“正确认识自己”时,我把一些常识如“物以稀为贵”“天下乌鸦一般黑”“水往低处流”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质疑,用学过的知识大胆挑战。为了营造气氛,我抛砖引玉做铺垫,给学生你来我往、唇枪舌战辨真伪搭建平台,如此迂回、递进,使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

2.逆向思维、培养反思意识

向逆向、反思“问源”。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规律。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真谛。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另辟蹊径,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如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觅寻原因,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

如:在教学“提高人口素质”时,我首先展示学生辍学后的谋生图片;接着出示近年来辍学的统计数据;再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比例;这一“伏笔”,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我因势利导,抛出本节课的重点“如何提高人口素质?”。大家在一番激烈的思想碰撞后得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要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严格惩罚;要加大政府的监督与扶持功能;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学生能根据书本中已有的信息和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深层次分析和思考。正如哲学家波普尔所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

四、反思与困惑

课堂学力提升最大化是老师不断最求的动力源泉。本人在思想品德课堂中通过实施织网、垒墙、问源等策略教学,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如本人指导的学生小论文、编报、演讲比赛系列活动,多人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论文、说课、教学案例、教学偶记、优质课等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初三中考合格率达100%。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形,如“问源”时有的学生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一发不可收,在讨论过程中出现转变话题,偷换概念、相互攻击等混乱局面,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正常完成;在“织网”时老师有时抛出的知识点,学生不能朝着预期的方向“编织”,甚至出现背离主题的尴尬局面;在“垒墙”时有时也出现学生启而不发的冷场现象,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有待进一步思考解决、改进的问题。

总之,课堂学力提升有赖于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开拓新途径。正如新课标所说,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合理使用教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力提升策略实践研究的一些粗浅的实践尝试,并非尽善尽美,有待进一步提高,不断完善。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不断创新就能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真正“变得更聪明”。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第一版

[2]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第二版

[3]张厚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9月第4版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41-09

一、问题提出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而从教育纵向系统而言,百年树人的德育,其长效性和持续性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德育衔接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良好品德养成,有赖于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尤其是相互衔接的共同努力。然而,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中学抱怨小学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以至进入中学后学生抗挫折力差,有些基本的道德行为失范;而大学则抱怨中学只教书不育人,尤其是缺乏理想教育,以至学生进入大学后只关注脚下而不仰望星空,甚至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校教育后一阶段总认为要为前一阶段“补”德育课,出现德育“倒挂”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导致以上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各阶段的德育衔接不够,彼此相互脱节,各行其是。因此,如何促进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体化的育德体系,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在探讨影响有效衔接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试图为更好地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提出对策建h。

二、概念界定

(一)德育课程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1]。《辞海》中则将课程定义为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2]。我国学者吕达则这样解释课程概念:从内涵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3]。在这三种定义的基础上,可以将课程界定为: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或是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据此,德育课程可界定为: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德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它是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包括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以及评价。

(二)有效衔接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衔接”是指“相互连接”,即强调事物之间相互连接、不彼此孤立。它只关注事物之间是否联系、衔接,无法体现出衔接的有效性。如我们经常指出的大中小学德育内容重复、交叉问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是否衔接的问题,而是衔接是否有效的问题。

“有效”则是指对象性活动及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对人自身具有的实际效用,人们对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是以认识、判别实践活动结果是否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相对需要为驱动,同时也以提高实践活动有效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为目的的[5]。

结合这两个概念,可对有效衔接作如下理解:一是不同事物间前后相连后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能够满足其自身不同阶段发展需要,这种有效衔接强调的是纵向衔接;二是同一事物间不同部分相连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能够满足这一阶段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强调的是横向的衔接。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着重强调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是否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思想品德的实际,完成本阶段的德育目标和任务的要求,是否为育人的总目标而做了分工与协作。它包含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主要指不同学段、年级之间的德育课程的衔接;横向贯通主要指学校内的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本研究所指涉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既指不同学段的学校德育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也指学校内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课程(主要是校本课程)之间的横向贯通。

由此可见,德育课程的衔接是一个具有双重意蕴的概念:一是德育课程衔接意味着差异与不同,即面对处在学校教育不同阶段的德育对象而出现的差异,如何针对这种差异与不同来分别设计并实施德育课程。所以,从这一意义上,德育课程的衔接与因材施育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二是德育课程的衔接又是一个整合与一体的概念,即它意味着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课程的相互关联与连接,设计和实施德育课程时必须“瞻前顾后”,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应与德育目标和教育目的高度契合,在德育目标衔接的框架下使课程目标一体化;二是层次性。不同学段德育课程有不同的德育内容,这些德育内容与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相适应的,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且从低向高发展,以避免出现德育“倒挂”现象;三是前瞻性。德育衔接,如前所述,是一个“瞻前顾后”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各学段德育课程的前瞻性,即前一学段的德育课程学习应具有前瞻性,是学生顺利适应后一学段德育课程学习内容所必须的基础,但又不是提前学习后一学段的德育内容。值得指出的是,德育课程衔接的实现需要有机制保证,比如建立大中小学学校的伙伴关系并以某种组织机构的方式给予确定和运行等。由于课程的规制性,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课程衔接中起着统筹、协调作用(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等)。

三、调查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广东省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因此,样本的选择首先涵盖了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的学校,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的学校类型。大学学段,既有“985”和“211”高校,也有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职院校;高中、初中和小学则既包含了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等优质学校,也有普通面上学校。此外,样本学校的选择也考虑了城乡差别,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的差别。样本学校所调查数据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广东省不同类型、层次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状况。

(二)访谈与问卷调查设计

为了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问题,课题组采取了访谈和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且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中,访谈主要是针对人数较少的中小学德育教师进行,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衔接状况设计访谈问题,通过随机访谈的形式,对所选取样本学校的近20名德育教师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所选样本学校的学生进行的,研究中采用的《德育课程衔接状况认同度问卷调查》,则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衔接等方面自行编制问卷。该问卷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学校、性别、民族、年级等。第二部分是量表题项,主要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的5点计分法,将“完全不同意”记为1,“比较不同意”记为2,“一般同意”记为3,“比较同意”记为4,“完全同意”记为5,并在数据处理时以均值3和均值4为分界点,将教学质量的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低:均值≤3;中:3≤均值≤4;高:均值>4)。第三部分是选择题,该部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采用的是整体抽样的方法,主要在广东省的3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1所职业院校、3所本科院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问卷1 564份,回收率约为86.9%,其中有效问卷1 476份,占回收问卷的约94.4%。问卷回收后,采spss16.0英文版进行数据处理。

(三)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维度的测量

在该调查问卷中,用于测量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认同的题目有20道(见表1)。为了探索影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维度的结构效度,本研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抽取因子,并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对该部分题目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KMO和Bartlett检验

为检验各原始变量之间是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便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55,指标统计量大于0.9,呈现的性质为“极佳的”标准,表示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1258.4(自由度为190),其显著性为0.00(P

2.主成分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 SPSS16.0软件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输出3个主要因子,这3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总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7.198%,虽然萃取后保留的因素联合解释所有变量未能达到60%以上,但是萃取后的因素能联合解释所有变量50%以上的变异量,这说明萃取后保留的三个因素是可以接受的[6]。

从表4可知,在初拟的20个原始指标当中,第3、10、2、16、19、20这六个项目因子的载荷值小于0.5,故而删除,其余14个因子均有效,并可分为 3个因子集合。其中,1={X6、X9、X1、X5、X4、X7、X17},方差贡献率为43.908%,2={X14、X13、X15、X12},方差贡献率为6.738%,3={X8、X11、X18},方差贡献率为6.551%。这3个集合所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3.主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根据3个因子集合的内容分析,因素集合1包含的题目主要涉及了德育课程实施途径、德育课程类型、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结构、德育课程效果等七方面,可以称之为“德育课程设置”;因子集合2包含的题目主要涉及了德育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德育教材内容的语言、德育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等四方面,可称之为“德育教材内容”;因素集合3包含的题目涉及了德育教师的评价方式、教学方法、教师德育知识的衔接性三方面,可以称之为“教师衔接”。信度分析的结果表明(见表5),影响德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3个因素的a系数介于0.687~0.827之间,说明本研究的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高。

四、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结果分析

在结合调查问卷、主因素分析、访谈等内容的基础上,本部分从德育课程、教材内容、教师衔接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学段德育课程衔接状况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差异分析

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影响等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德育课程的衔接程度。

从表6可知,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状况的认同程度不同。小学生和初中生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影响等方面的认同得分较高,均高于理论值4,处于比较高的认同水平,而高中和大学学生对这几道题的得分则低于小学和初中。对“课程实施途径多样化”这一题的认同,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认同度较高,分别是4.14和3.87,大学生的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3.28,而高中学生对其认同度最低(2.81),说明高中的德育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究其原因,在于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注重的是学生对德育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师主要以讲授德育教材知识为主,缺乏其他类型的课程实施途径。而针对“德育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认同较高,均值分别为4.46和3.89,低于高中生(3.16)和大学生(3.35)的认同得分,说明小学和初中学生认为其德育课程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高中生由于处于高考阶段,所学德育课程主要以德育知识的掌握为主,理论性较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对较少。大学生德育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但因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d趣选择更多与自己实际相关的内容来学习,因而大学生对该题项的认同较高于高中生。

根据单因素分析,不同学段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影响、课程理论性强等方面的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影响、课程理论性强等方面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2.大中小学德育教材内容衔接的差异分析

由表7可知,样本统计显示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程度不一。小学生和初中生对教材内容相互衔接的认同得分较高,分别为4.34和4.10,均高于理论中值4;高中生和大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相互衔接的认同得分较低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为3.39和3.37,略低于理论中值。小学生和初中生在“教材内容符合您的发展需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教材设计图文并茂”上的认同得分也均高于4,说明这两学段学生对教材内容衔接性的认同度较高,也反映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教材内容整体衔接性较好,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高中生和大学生在“教材内容符合您的发展需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教材设计图文并茂”上的得分较低,说明高中和大学阶段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理论性知识语言缺乏生动性。

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学段学生对教材内容衔接各题项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P值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教材内容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3.大中小学德育教师衔接的差异分析

(1)教师对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

在对中小学教师访谈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小学教师表示自己没有关注过中学阶段的德育知识。大部分中学教师则表示自己了解一点小学德育知识,但因为初中和高中德育知识相关性不大,因而并没有关注高中阶段的德育知识。多数高中教师则表示,由于高考的需要,高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的德育知识进行复习,以及延伸自己所学的德育知识,因而作为德育教师,自己对初中和大学德育知识有所关注。而对59名大学德育教师的调查显示,78.0%的教师表示自己关注过大学学段与其他学段德育课程衔接问题,尤其是大学与高中阶段的衔接问题。66.1%的教师认为自己看过其他某一学段的德育教材,仅有8.5%的教师将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德育教材全部看过,25.4%的教师则表示完全没有关注过其他学段的德育教材(见表8)。

(2)学生对教师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

在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见表9),小学中有49.0%的学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57.0%的初中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尤其是与高中知识的衔接性更为不足。36.7%的高中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也说明了大多数高中生认为其教师自身德育知识与其他学段德育知识是有衔接的。仅有11.8%的大学生认为其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够,说明大学教师自身经过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学习,对于大中小学德育知识有着整体上的了解。

根据单因素分析,由表10可知,小学和初中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的认同得分较低,分别为2.05和2.06,远远低于高中(3.04)和大学(3.12)学生的认同得分,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P值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总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对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维度的差异分析,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认同和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中小学学生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方面的认同度较高,说明中学和小学学段德育课程较好地实现了有效衔接。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认同得分差别明显,说明初中和高中之间有效衔接性缺乏。高中和大学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认同和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得分低于小学和初中学段,且得分差距不明显,说明高中和大学学段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之间有效衔接性不足。

第二,教师自身衔接性方面,不同学段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中和大学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这一认同得分较高,明显高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得分,说明高中和大学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这一题目的认同度较高,高中和大学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较好,小学和初中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相对缺乏。

(二)对策建议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看,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德育课程衔接状况的认同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尤其体现在德育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说明小学和初中学段的德育课程较好地实现了有效衔接,对德育课程有效衔接,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应从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教材、德育教师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注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的衔接性

在制定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各学段的衔接性,即不仅要从整体上确保德育目标的完整性,同时还要考虑德育目标的阶段性与递进性。既要考虑不同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德育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结合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目标,使各学段德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更具操作性。

2.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框架

德育课程在各个学段和各个层面的结构框架应该是一致的,其结构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依据一定的规律的科学组合与和谐衔接[7]。因而,在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时,首先要确保构建一个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框架。其次,根据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发现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关键点,即各个学段和各个层面的德育课程和内容的重叠处,如道德教育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各段的衔接c。在坚持衔接性原则的前提下,确保德育课程的科学性,进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加强大中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的连贯性

德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它既传授道德知识,又培养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这三部分内容在各学段容量一样[8]。因此,要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一方面,要重视大中小学各学段之间德育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使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之间呈现出层次性、逻辑性和螺旋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横向贯通,即加强德育教材与校本德育教材之间的衔接。

4.墓残杂氩钜煨陨洗俳德育课程方法的衔接

如同教育对象、目标、内容决定教育方法一样,德育课程对象、目标、内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德育课程的方法。学校教育的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在方法上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同时也会有差异性。共性是衔接的基础,而差异性则不仅是衔接的价值所在,更是其逻辑起点。比如,当前大中小学正在推行的体验式德育方法,其共同的理念,就是着眼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通、德育资源的生活化和德育过程的体验等,强调体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用心体验、用心感受,不断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而在不同阶段,由于受制于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体验式德育的具体方法无疑会有各自的特点。还有,新媒体出现并迅速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而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程度也必定存在差异,这便要求新媒体运用于学生德育时,在内容设计和形式方法上都要充分考虑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

5.强化德育教师的衔接主导作用

德育教师指的是担任各学段德育课程的教师,无疑他们是实施学校德育的重要主体,对于德育衔接起着关键性主导作用。首先要使德育教师树立“衔接意识”,比如在教学中注重承上启下,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下一学段的德育知识,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德育知识“回顾”[9];其次,要加强德育教师的自身德育知识的衔接,使教师在充分了解各个学段德育教材的基础上,从中找到实现不同学段德育教育内容衔接的最佳结合点,确保整个德育内容的连接与贯通。此外,德育教师的衔接还可通过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中学与小学之间教师相互兼职和流动机制来实现,如有的地方选派大学教授到中小学直接任教,承担德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德育衔接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 辞海(教育、心理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5.

[3] 吕达.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A].//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

[4]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5.

[6]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