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雷锋格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雷锋
4、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雷锋
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6、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雷锋
7、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
8、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9、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0、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11、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1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3、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4、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5、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16、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17、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18、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19、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20、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21、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名人名言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22、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23、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24、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25、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篇2
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推敲字词语句
语言风格首先体现在诗歌的字词语句的选用上。比如,宋代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诗歌中的每一个字词都经过了作者的细心推敲,像“晓”“路”“雨”“叶”“雁声”“客程”“孤舟”“枫桥”等名词,“飘”“宿”“系”等动词,“萧萧”“急”“寒”等形容词,这些词语蕴含着作者的意图和审美情趣,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诗歌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推敲诗歌的字词语句就能够迅速地把握其语言风格。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从字词的功能类属入手
诗人擅长使用哪一类词,善于用什么样的手段使用词语,往往带有较大的“习惯”色彩,从这一“习惯”入手,就可以捕捉语言风格的“蛛丝马迹”。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空”“新”“明”“清”等词语显示出的共同特征是空灵、澄澈、清新,给人以素雅、纯净的美感。这种特点几乎是王维“诗中有画”的一贯风格。
第二,从字词的味道色彩入手
所谓字词的味道是指诗歌语言中的字词因意义、用法等因素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意趣的个性特征。所谓字词的色彩,是指诗歌语言中的字词所表现出来的褒贬、文白、雅俗、庄谐等不同的个性趋向。个别字词的“味道”和“色彩”构成了诗歌整体的语言风格。所以,把握了每一个字词的味道色彩也就把握了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第三,从字词的音节韵律入手
诗歌的音节韵律总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叠音词的使用总是能彰显出独到的艺术风格。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音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强化了词的意境氛围,同时,也显现出一唱三叹、凄切哀婉的语言风格。
2.明辨表现手法
首先要关注的是修辞手法,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中所起的作用。这些修辞手法在展示语言风格方面有时比思想内容更直接,比如,李白的《观庐山瀑布》,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所看到的瀑布,体现了潇洒飘逸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鉴赏语言风格,不能孤立地只看语言本身,还应高度注意与语言相关的一些因素。
3.体会意象用典
意象是凝聚了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物象。意象有别,思想感情亦不同,所体现的语言风格也不一样。比如,杨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这就决定了作为意象的“杨柳”常用于送别类题材的诗歌中.
二.如何解答语言风格鉴赏类试题
1.了解命题形式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类试题命题样式比较单一,命题角度比较直观。其基本提问方式是: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变式提问方式有: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等等。在具体命题样式上,有时将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合并在一起来考查。
2.掌握解题方法
因为这类试题注重的是整体把握,所以,解答题目的前提是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有一个宏观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语言进行微观分析,从而把握语言风格。答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准确判断诗歌的语言风格,能用一两个术语来概括;二是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体来分析,不能游离于语言本身做空洞的论述;三是要语言简要精炼,不必拖泥带水,答出要点即可。
篇4
目前大部分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支持人多采用客观深刻、犀利尖锐的语言风格,这当中运用最得当的莫过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这样的特点,要求主持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智商和十分敏捷的反应能力。同时,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拥有宽阔的知识面,要对国内国际新闻动态有密切的关注,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必须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论白岩松的语言特色?
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他朴实无华,一身正气,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是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实实做人,这就是白岩松。白岩松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白岩松的每期节目中都能就新闻事件展开富于思辨的评论,常常能够发人深思,给观众带来很多的启发。白岩松的语言特点不仅富于文学性,让人听起来耳目一新,而且富于思辨性,深刻独特,发人深思。
二、新颖独特、发人深思型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不仅要求能够清楚面熟新闻现象以及新闻影响,更要在支持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才不至于让观众在看新闻节目的过程中味同嚼蜡。例如,体育解说员黄健翔以一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大家记住他,虽然在体育竞技类节目中太鲜明的表达自己的倾向性有一些不妥,但是毫无疑问,正式这一点成为了黄健翔的标签,使一个节目主持人更加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人”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作为一个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承担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在一个新闻现象解说完之后的几句新颖独特、发人深思的具有社会正能量的点评会成为点睛之笔。
三、善于发问、追求深度型
作为一个新闻类节目的主持人和评论员,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面临采访受访者的情况,而在采访过程中一个善于发问、追求深度的语言风格往往会让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着台本按部就班的采访,看似不得罪受访者的采访方式往往会让观众有一种隔靴搔痒的痛楚,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观众。例如最近大火的综艺节目《金星秀》中节目主持人金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被采访者大呼紧张、害怕,而观众看后则大呼过瘾,从而造就了很高的收视率。作为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善于发问、追求深度的语言风格会让观众眼前一亮,从而形成主持人特有的语言风格。
四、机智幽默、追求卓越型
电视节目主持人中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风格就是机智幽默。机智幽默可以说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行之一,同时也是主持人十分难得的素质之一。一个主持人如果能够机智幽默,追求语言的创新和趣味性就一定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能够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美好的陶冶。
篇5
调节情志患者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要学会缓解自己抑郁、焦虑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参加文娱活动,如听音乐、下棋、阅读等以保持精神舒畅怡然。
合理搭配饮食合理饮食宜三少、三多,具体讲应少吃海鲜,如海参、海鱼、海菜等;少吃油腻、肥腻食物;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甜食,不仅要忌糖果、巧克力、冰淇淋、甜饼等甜食,就连土豆、山药等含淀粉多的食物也要少吃。多补充维生素,关节炎患者要不断地补充各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必不可少,因此要多吃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多补纤维素,可多吃些韭菜、芹菜、蘑菇等。多补钙,在补充维生素B的同时,需要补充钙,才有利于修复病损关节,因此要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制品等。若能再辅以祛风除湿的药膳,效果会更好。类风湿属中医的痹症范畴,一般风湿用葱姜以发散,寒痹用干姜、胡椒以温阳,湿痹选茯苓、薏苡仁以利湿,热痹用丝瓜、冬瓜以除热。患者可根据病情及口味选用合理的食疗方。
适度的功能锻炼锻炼时我们提倡全身锻炼,可进行游泳、散步、打太极拳、肢体伸展、抬举活动、手部抓握等练习。锻炼强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加重为度,每日活动由小到大,时间逐渐延长,持之以恒。
起居有常, 避免风寒日常起居对病情有很明显的影响,多数患者发病前都有受凉史,所以在起居方面患者总的原则是要防止受寒和受潮,关节处注意保暖,居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被褥要干燥轻暖,床铺要平整,不要贪凉,日常活动中尽量应用大关节,避免应用小关节等。
篇6
三弦在京剧中进行伴奏时,要想发挥好三弦的演奏风格类型和演奏技法,首先就需要掌握三弦在京剧里定音的问题,在把握好这方面以后,才是掌握三弦的把位,做好这两个方面,就能够在京剧中做好伴奏。其实三弦乐器比较好把握,是一个容易学习的乐器。
一、三弦曲中戏曲的风格类型、演奏技法和技法特征
(一)京剧三弦演奏的技法特征
1.定音[1]在我国的京剧的三弦定音中,主要是根据演唱者个性特征进行定音,也就是演唱者的嗓音的高低决定三弦定音的高低,在这样的过程中是没有固定的高低音的标准,而且在采用的都是空弦,但是在有的情况下也会采用反二黄进行定弦,主要用这两种方式来完成多种调门的弹奏。现在的京剧演奏中这样的定调方式也是京剧唱腔调式必须要有的,同时在这样的演奏技法里其非常易学,对于技法的要点也非常容易进行掌握,而且这样的技法在流传中比较久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进行定音时,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主要是定音的忽高忽低造成,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三弦的音色在发挥时很难以对其进行控制,出现了有时脆亮清晰或者是有时散乱低沉,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影响到演唱者的效果,而且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弦的张力是远远达不到标准的,在乐器的发音部位蒙皮,震动发音时就非常难以对其进行音色控制,达到理想的效果,不理想的效果主要表现在音色不够圆润和音色的发散特点。在进行评论时,主要是根据京剧中三弦发音的角度来讲,每一个音都是以颗粒型爆发性的特点而单一出现的,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京剧中的三弦演奏时,出现了音质不准的情况,但是就算是发现了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对问题进行调整。在这个问题中,不仅在京剧的三弦弹奏中出现,这是弹拨乐器中的共性,主要的原因是进行京剧的三弦弹奏中,这种三弦没有品位的原因,需要进行弹奏的过程中,对音准的要求就很高,比其它的乐器要高很多,所以在三弦的弹奏者中要求的技法技术更高。2.把位[2]京剧的演奏过程中,需要对三弦乐器进行把位,在采用的方式里,主要是对传统的把位方式进行使用,这种方式中就包括了上中下三种把位方式,京剧的三种把位方式中,就可以完全满足在京剧演奏中的音域要求,而且在这个音域中是完全可以融合在京剧的四大组件里,形成京剧独特的戏曲特点。但是在这样的传统把位中也有着一定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在把位时指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把位对换位时速度就会减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要使用好人的左无名指和食指,要使用它保留指的作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好在传统把位中浪费的时间,对三弦在弹奏中的速度进行提高,同时在连贯的弹奏速度中也能够进行提高。还有就是下把位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利用好中指的功能,这样就能够解决好在京剧的演奏中不能够对高八度进行演奏的问题。还有一种解决的方法就是,对低把的增加,要求是增加一个低把,就可以在按弦的速度中进行提高,这样组合的演奏方法,主要使用在老生的演奏和在二黄块三眼的弹奏中,增加的底把,就可以在二弦和一弦中进行高八度的音阶弹奏,进行弹奏的速度中,可以和京胡的速度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
(二)京剧三弦演奏的风格和类型
1.音色宽阔雄厚[3]在京剧的四大件里,三弦乐器在音域中是最为宽阔,这个比较主要是在京剧四大件中进行比较,而且在比较中三弦音色也极其多样化。京剧中的三弦在音色表现中主要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包括阳刚又柔美的音色特点,清脆而且鲜明的音色特点和深厚而且坚实的音色特点。京剧三弦中有着阳刚之气的音色,使用它演奏的曲子就能够显示出铿锵之气,同时也有着柔美的音色,同样可以演奏出细腻委婉的韵律。在京剧三弦的节奏型方面进行分析,三弦有着无可替代的支撑能力。从京剧三弦的三个音色特点中可以看出,在进行曲子的演奏时,旋律的表现中就犹如融合了一套鼓点,鼓点的特性中就包括了变化的多样性,而且根据鼓点这个特性传递出音乐的情感,这样的演奏特点,其它的乐器无法实现,同时还能够避免乐队出现虚弱无力的情况。当然,再好的乐器也需要好的艺术家进行使用,一个技术娴熟的三弦演奏者,能够更好地发挥三弦的精气神。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三弦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能够更加深刻地表现音乐所包含的魅力,而且对表达唱腔的内容与情感具有非常强烈的烘托作用。比如在进行演奏时,扫弦的合理使用就可以增加音乐的气势更加强烈,而且也可以使音乐的旋律更加强烈。2.具有更为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4]三弦乐器是一种传统的乐器,因此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我国境内流传的三弦,在特点分析中不管是在流传的形式还是在流传的大小中,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但是从地域中进行细分,又有着很多的不相同之处,比如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三弦在进行演奏的技法中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这样的演奏在地域中也有着很多的地域差异性。可以使用三弦的定弦为例子来讲,民间的乐师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是使用风格和乐谱为依据,根据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定弦。一方面能够使乐曲风格和类型调试与调性的特征更为显著,另一方面也使三弦指法更加多样化,增强其弹奏的表现力。大三弦在演奏的过程中主要是用来进行伴奏的使用,在这样的三弦演奏的风格中就有着醇厚和古朴的表现;小三弦在演奏中主要是用来在高音乐器中进行使用,这种类型的三弦在风格中就表现出清扬和空灵,小三弦在演奏曲目时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的魅力。
二、三弦在昆曲伴奏中的运用
篇7
福雷(Gabridl Faure)是19世纪著名的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法国最有影响、最富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之一。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极其丰富。在他的生命中,共写出了100多首艺术歌曲。他是一位力求创新的作曲家。早期,他遵守着后期浪漫派作曲家古诺的风格,后期摆脱瓦格那歌剧与思潮的影响。虽然身处后期浪漫派的众多创作流派之中,福雷自始至终忠实于自己的创作理念,不为迎合时尚而妥协。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歌曲都采用和他同时代的诗人作品,善于把音乐的重音和诗的逻辑重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旋律与和声写作很有创新性,是印象派音乐的先驱。也正是这些作品造就了他在法国艺术歌曲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奠定了法国艺术歌曲的基础,并对法国艺术歌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当时最有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语言纯洁干练,有典型的法国特色。由于福雷在整个欧洲艺术歌曲发展中的卓越地位和贡献,被后人誉为“法国的舒曼”。
二、福雷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1.音乐与诗歌的高度交融
法国艺术歌曲就是诗歌与音乐的一体化。由于法国人热衷于本国语言及出于民族的自豪感,艺术歌曲的歌词深被重视,法国音乐家采用最多的歌词出自19世纪后半期的巴那斯派和印象派诗人的诗作。诗有着自己的韵律和逻辑重音,那么他就天然地和音乐有着共同点,他们的交融就没有异议了,一首好的诗就好似音乐,给人美的享受,音乐和诗的结合必定会给人高贵、典雅的感觉。
2.含蓄而高雅的演唱风格
法国艺术歌曲是文人与音乐家相结合的创造物,常常表现出高雅的气质。同时,法国艺术歌曲的精练、优雅,也正是法国民族性格的反映。法国音乐家知道为达到诗意的境界,仅仅靠堆砌音符和词语去自我表白是徒劳的,必须另辟蹊径。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含蓄,“含蓄”的方式更能表达出内在的、复杂的、无法说清楚的情。福雷以含蓄的音乐与诗歌密切配合来描述某种意境与心绪,这种意态或情感是朦胧而不明确的,应该是属于一种温婉雅致的风格。福雷的歌曲是简洁的、迂回的、婉约的、欲语还休的。但是简单,蕴含着深刻的内容,柔和里充满了热爱,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既是纯真的又是丰富的。
三、《月光》演唱分析
《月光》是福雷采用象征派大师威尔兰的诗所谱写的第一首歌曲,是出自威尔兰的诗集《风流庆典》。此诗分为三个诗节,每段诗分别由四个句子构成。除了第一诗节的第一句与第三句没有相同的押韵之外,第二与第三诗节,在每句字尾后一个音节的发音,均形成规则的押韵。这是他早期作品,此时期的作品,均编入艺术歌曲集,之后的十余年,福雷停止了艺术歌曲的创作。《莉迪娅》《梦后》及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月光》,均普遍受到大家的认识与喜爱。这时期的歌曲作品,主要是以浪漫派诗词为谱曲之题材。歌曲中常出现以数个音符配以一个音节的装饰性旋律。就歌曲的速度而言,福雷早期的二十首歌曲中,快慢各占一半。就曲式而言,反复是最常见的歌曲形式,前奏主要是由的琶音及和弦构成,此时所采用的间奏次数较多,乐句的长短,在调性上较为单纯而不繁杂,并且常使用教会调式。
福雷用《小步舞曲》这个名称作为这首《月光》的副题,因此,此曲自然是以三拍子的舞曲形式组成。此曲为通作歌曲形式。从福雷早期所作的歌曲中可观察出,每首歌曲里,一定先由一个长短不同的前奏,引导声乐部分的开始。而《月光》的前奏,由于有十二小节之长,因此与其它歌曲的前奏比较,就显得格外独特。在前奏中,伴奏者要注意弹奏时左右手的平衡感,钢琴不停滚动的十六分音符,呈现一种连绵不绝的效果,为声乐提供了背景烘托。第一段歌词在前奏的第十二小节的第三拍开始:Votre âme est un paysage choisi,Que vont charmant masques et bergamasques,Jouant du luth et dansant et quasi,Tristes sous leurs déguisements fantasques.(您的心灵是幅精致的景色,那儿,舞者们带着迷人的面具漫游者)。在一段相当长的前奏之后,演唱者要随着前奏中钢琴旋律己营造出的扑朔迷离气氛,做自然而连贯的衔接与开始。因此,声乐旋律与钢琴旋律其实是一体的。演唱者需掌握,当声乐旋律加入钢琴旋律时,要避免造成唐突的感觉。他应像是从钢琴旋律体内生出的另一个清新旋律。虽然声乐旋律开始了另一段不同的进行,但他仍和钢琴部分如影随形的密不可分。从一位演唱者对此处的处理方式,足可感觉出其音乐修养。在第十六与第十七小节之间,bergamasque这个富有诗意的字眼,它代表着十八世纪流行的贝加摩舞。虽然整曲在爱奥利亚调式上,带着一丝伤感的气息,但因歌词的内容及整曲节奏的轻快流动,演唱者仍要呈现出小步舞曲的舞曲性格,而不要流入悲哀。对第三句歌词的内容,演唱者可以联想法国十八世纪名画家的喜剧面具人物的图画及景色,来揣摩威尔兰在诗中所强调的感觉与气氛。
从第十六至三十六小节,包含整个第二段的歌词,演唱者仍应如前面一样,以叙述性的口吻,继续描述这一幅月光舞会的情景:Tout en chantant sur le mode mineur,L'amour vainqueur et la vie opportune,Ils n'ont pas l'air de croire à leur bonheur,Et leur chanson se mêle au clair de lune。
(所有的人都唱着小调,赞颂得胜者的爱情与欢愉的人生,他们却好像不相信他们的幸福,他们的歌声融合在月光中!)此段中,演唱者要掌握好这些在发音技巧上“过渡声区”,才不至于因为声音在连贯传送过程中的不通畅,而影响乐句该有的圆滑与柔和性。第三段歌词从第三十九小节开始,此段歌词在文字间,反映出月光其沉静又带有些忧郁的气质。而福列在此处标明感情标记(有表情与温柔的),以强调演唱者对夜景气氛的表达。从最后的两句歌词中,演唱者可以想象,在朦胧月光笼罩之下的画面。而这幅画里,似乎散发着深夜里的宁静与一丝的冷清。第五十二至五十四小节中,演唱者要随着旋律音高的起伏,作一次较为明显的渐强,歌曲结尾的部分,是由六小节的后奏作为结束。
这个曲子要在一种朦朦胧胧的画面中演唱,来表现月光的美,声音的基调要轻柔,线条要流畅,要纤细,绝对不要叫喊,否则就会破坏歌曲的意境,这首歌的演唱,会对我们歌唱艺术修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所以希望大家要准守上面的歌唱风格!
四、语言问题
1.连音问题
连音就是前一个词与后一个元音开头的词的连读,如《月光》中Voter〔voter]与ame这两个字,在朗读时,就必须将两个字相连,即Voter的字尾与ame的字头相连,这使原本两个字,得以相互串联成一线条,读成〔voter em]。Ame与est的连读,读成{m e}等等。
法语歌曲中一般一个音对应一个语言音节,剩下的辅音在下一个音发声此外,16小节的Berga应该ber是一个音节ga是一个音节,但是唱歌的时候就要变成be一个音节,rga一个音节,这是为了唱歌发音的需要。
子音在字尾通常不发音,但若是子音结尾,连接到一个字是元音开头,并符合以下规则,就必须发音,并己连音朗读语演唱。如26小节tout en原来tout发{tu},t不发音,但是连颂了就发音了要和en 连起来发音,组成一个音节。
2.明元音和暗元音
演唱法语艺术歌曲,受到元音明暗的影响。在法语中,元音有“明元音”(sonore)与“暗元音”(Sourd)两种对比的音色,其明暗是来自于朗读时,法国人对语言特有的美感,而赋予元音明暗度,除了以文字表达情绪,也以元音发出的明暗度,使文字如同音乐般,有高低起伏,这也增加了作曲家创作上的困难。福列的《月光》,高低起伏的旋律线条,大致上是配合元音的明暗,明元音配上较高的音或上行音型,暗元音则配上较低的音或下行音型,这样歌唱起来,就能保证朗读法文诗时的音调与韵律。《月光》,元音的明暗与音高的变化L’amour vainqueur et lavie opportune(赞咏得胜者的爱情与人生的美满)。
法文中元音的明暗,与文字具有相同的感染作用,一遇上明元音的字,就必须转换共鸣的技巧,产生明亮的音色,暗元音则用暗郁的音色,在演唱时软口盖必须打开,气流保持在上口盖。将音波送入面部与头部的共鸣腔,形成面部与头腔的共鸣,就能发出明亮的音色。总而言之,在法语歌曲演唱前,要先对乐曲中的诗词详加分析,不仅了解歌词的词意,更要深究法语语韵,再配合技巧,作出正确的诊释。
3.子音较少给法语歌曲带来了很强的流动性
法语的子音较少,因此元音较少被子音切断。加上法语字尾子音除了c、r、l、f之外,其余都省略不发音,不会被子音发声占据时间,而元音得以有较持久的共鸣,或者与下一个字相连,而不受子音的干扰。此外,加上混合元音的连接,连续出现,更容易使共鸣保持在同一个位置上,便于音乐的圆滑,所以说元音是发挥美丽声音最好的方式。鼻元音an、on、un、in,这些发音创造了法语发音上独特的色彩,这些元音发音时一定要带上鼻音,演唱起来别具风味。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唱好法语歌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光要有很好的音准和节奏感,掌握它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而语言更是国人一大头疼的事,不像意大利语那样好学,其中有很多的语音是国语里没有的,还有很多语法的变化,也会导致发音的不一样,如动词的变化就会导致有的字母不发音,它只是一种标志,表示意思的变化。
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音量不要大,线条要连贯,走大线条。第二,注意每个表情、速度、力度等标记,忠实于原风格。第三,保证法语发音的纯正,注意法语的逻辑重音。第四,建立在内心感受的基础上,以冷静、理智的叙述性口吻诊释歌曲。第五,福雷的艺术歌曲要求有良好的文学修养、优关纯净的声音,成熟的表演技巧,更要有一个忠于艺术的心灵。
月 光
你的心灵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村野的假面舞令人陶醉忘情,
舞蹈者跳啊,唱啊,弹着琵琶,
奇幻的面具下透出一丝凄清。
当欢舞者用“小调”的音符,
歌唱爱的凯旋和生的吉祥,
他们似乎不相信自己的幸福,
当他们的歌声溶入了月光――
月光啊,忧伤、美丽、静寂,
照得小鸟在树丛中沉沉入梦,
激起那纤瘦的喷泉狂喜悲泣,
在大理石雕像之间腾向半空
参考文献:
[1]张建一著,法语歌唱正音[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2]喻宜萱,陈瑜著 ,福雷艺术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
出版社
篇8
其次,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想象的基础。
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更加为他们个性化作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个性化作文需要人的独特的感悟、联想和构思,体现了运用文字的创造性,而这种联想是在积累较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具有的。个性化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本身就有创新的特点。要顺利地进行想象,首先要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并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在原有的理解中进行“再造”,形成新的表象――即创新的结果。例如学生在作文构思时,特别是作文的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的方法等方面,常常会受到某种“原型”的启发,并由此“茅塞顿开”,产生新的想法,写出新颖的作文。
语言的积累是个性化作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那又该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积累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着重引导。
一、在课堂教学中积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绝大部分是文质俱美的,因此在课堂上要淡化分析,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积累,例如通过遣词造句、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促使学生掌握较多的词汇及句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背及仿写强化记忆,通过仿写尽量使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还有就是我坚持一周尽量上一堂美文推荐课,并让学生谈体会和看法,使学生获得启迪和陶冶。这种积累体现于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表现出来的语言个性。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首先背诵大量诗词、成语警句。古代诗词所蕴涵的深沉思想、宽广胸怀、婉约情致、挺拔风骨等永远放射着璀璨的魅力,同时,古诗由于富有情趣、节奏、意境具有突出的语感特点,学生喜闻乐见,吟诵成趣。我在古诗中精选了优秀诗词上百首,成语警句200余条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吟颂背诵,在日积月累,渐染成习的过程中,我组织了几次“漫游古诗园”、“成语故事大比拼”等诸如此类的语文活动课,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积累的兴趣。作文中,孩子们也非常乐于用古诗成语来表达。
其次,阅读大量书籍。中学生学习阅读,从不会阅读到会阅读,从读不懂到读得懂,从读得不熟练到逐步读得熟练,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语言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课文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但课文的内容并不是学习的主要任务,而是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例如,我每天晚上总是尽量不布置课文中的作业,而让出时间给学生去背名言警句,背古诗,看课外书。暑假期间,我推荐了五十几本中外优秀文章,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并写个性化读书笔记。开学后,我上了一堂作文课《推荐一本好书》,孩子们推荐的好书竟达三十几种。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学生就不会有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
篇9
一、学习风格的特征
关于学习风格的涵义,众说纷纭,尽管许多研究者对它的表述不一,但其实质是相同的。Keefe将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以及对学习环境做出的反应和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具有趋向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Reid认为,学习者所采用的吸收、处理和储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习惯的和自然的,不会因为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Dunn和Price认为学习风格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选择、情绪、对集体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具有稳定性。Schmeck(1988)认为学习风格是采取某个具体学习策略的一种倾向性。Merriam和Caffarella(1991)认为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环境下处理信息、感情和行为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James和Gardner(1995)认为学习风格是复杂的方式和条件,人们在某些条件下以复杂的方式有效地感知、处理、存储和记忆他们的学习内容。谭顶良在《学习风格论》中提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尽管有不同的措辞和强调重点,但是上述对学习风格的定义都蕴涵了对其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和过程性的肯定。学习风格的独特性是指不同个体具有各自的学习风格,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具有完全一样的学习风格的个体者。这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和不同的反应模式。学习风格的稳定性,或者持久性,是指学习风格不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发化,即使有也是量变。这是因为学习风格深受到家庭环境、文化、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是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沉淀、内化而形成的。学习风格是一种倾向,或者“习惯成自然”,是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自发的、甚至无意识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学习风格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也是导致学习风格概念的多样性和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风格包含个体的生理特征、认知特征、性感特征、行为特征,等等,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复杂的有机系统。Cohen和Weaver(2006)把学习风格分为感知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和体验型)、个体差异型(外向型、内向型)和认知型(全面型、具体型、综合型、分析型、演绎型、归纳型、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
二、大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
1.从学习风格感知方面、思维个性差异和认知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学习风格
大学生的总体学习风格从感知方面来分偏向体验型(50.03%),这并不难理解。近半个世纪以来,教育部一直呼吁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风格与个性的关系上,研究表明:“个体学习活动以某种(些)特定的方式和倾向得到经常的表现,则形成学习风格并以特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而形成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反过来制约个体的学习方式和倾向,使学习风格更加鲜明化。”(谭顶良《学习风格论》)在学习风格的思维个性差异方面,大学生倾向于外向型。外向思维直觉型大学生往往用思维主宰一切,欣赏实际行动和长期计划,对思维的依赖使他们逻辑性强、善于分析、机灵果断。
2.其它因素对大学生学习风格的影响
(1)大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
本研究表明,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习风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以英语为例,听力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喜欢视觉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采用不同类型学习风格学习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学习风格越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
(2)大学生学习风格与性别
一般而言,男、女生在学习风格的喜好上没有显著差别,但他们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趋势。男生更倾向于听觉学习方式,女生则喜欢视觉方式。根据观察,男生似乎不太喜欢记笔记,比较懒于动手,而只是“听课”。因此,相对于女生而言,他们更愿意采取听觉学习方式。
三、结论及启示
大学生的学习风格总体上偏向视觉型、直觉型、外向型、综合型。学习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非不可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培养他们能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意识地改变和调整自己的学习风格。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积极探索并调整相应的教学模式,采取丰富的教学策略、手段及内容,适应并拓展学生的学习风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讲出教育出版社,1995.
篇10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依据Ang(2006)等人的研究,目前波动性风险应当可以分为系统波动性风险和特质波动性风险,后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方法分散,而前者则不能。在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中,只有系统性风险能够参与定价,从陈健(2009)等的研究分析可知由于现实市场的不完全有效性,使得非系统性风险也可能参与定价。风险能参与定价说明投资者对这类风险要求溢价,所以可能会有更高的预期报酬率,按照投资者角度对资本成本的定义,资本成本应该会增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三条假设:
假设1:波动性风险中,系统波动性风险以及特质波动性风险均与资本成本有正向关系;
假设2:信息风险与资本成本有正向关系;
假设3:流动性风险与资本成本有正向关系。
二、资本成本的度量方法
度量资本成本最经典的两种方法为资本资产定价法(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法,然而,这些方法均在市场有效且完美的假设条件下。本文将考虑更为实际的资本市场环境,假设上市公司剩余收益在未来有某一固定增长率,参考Hanlon和Steele(2000)的方法将剩余收益增长率引入了剩余收益模型度量从而衡量资本成本大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0+1+j,t(1)
其中?啄0可用来衡量资本成本大小,回归系数?啄1=(r-g′)/(1+g′),g′为剩余收益增长率,epsj,t为第j公司在第t时刻每股收益,bpsj,t代表第j公司在第t时刻每股账面价值,pj,t为第j公司在第t时刻的每股价格。
三、实证设计与结果分析
实证分析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7―2010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于锐思、国泰安数据库,其筛选规则如下:(1)剔除PT、ST的公司样本;(2)剔除金融类、保险类公司样本;(3)剔除当年新上市的公司;(4)为保证计算流动性风险对数据样本连续性的要求,选取2007―2010年均满足上述三个规则的样本。
(一)波动性风险与资本成本
本文拟将波动性分为系统波动率和特质波动率,进而从更微观的角度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波动性风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基于Ang(2006)提取特质波动率的研究,认为不能由Fama-French三因子解释的超额收益的波动率为个股特质波动率,而能由这些因子解释的为系统波动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Ri,t,y=?琢i,y+?茁Mi,yMKTt,y+?茁Si,ySMBt,y+?茁Hi,yHMLt,y+?着i,t,y(2)
其中Ri,t,y为超额,MKTt,y、SMBt,y、HMLt,y为三因子,则IVOLi,y=std(?着i,t,y)为特质波动率,而SVOLi,y=std(Ri,t,y-?着i,t,y)为系统波动率。为了研究各类波动性风险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每年按照系统性风险和特质风险高、中、低三个水平将股票样本分为3组,取对应的高波动风险和低波动风险的两组样本资本成本的估计结果进行对比,以比较系统性风险以及特质风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有无显著差异。其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结果可得到系统性波动风险较高和较低的样本2007―2010年估计所得的资本成本大小分别为[0.089 6,0.050 2,
0.032 4,0.064 4]、[-0.045 1、0.026 3、0.022 7、0.050 9]。每年高系统波动风险的资本成本均大于低系统波动风险样本的资本成本,表明系统风险越高,投资者可能要求更高的溢价,从而影响投资者预期收益率,进而使得资本成本偏高,验证了假设1中对系统波动风险与资本结构之间关系的描述。而从表1中还可知,特质风险较大的样本在2008年和2010年的资本成本大于特质风险较小的样本,而在2007年与2009年得到的结论却相反,因此通过以上分析不能得到特质波动性风险大小对资本成本影响的确定性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这一部分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分散,要求的溢价比较低,因此该风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不明显,且资本成本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此处得不到较为明确的相关关系,因此假设1中对异质波动风险与资本结构之间关系的假设无法得以验证。
(二)信息风险与资本成本
研究信息风险与资本成本的关系,首先需要度量信息风险。本文将基于Easley和O’Hara(1996)最早实现信息风险度量方法的EKOP模型,用知情交易者概率(PIN)衡量信息风险,计算如式(3)所示。
PINi,t= (3)
其中?琢为样本区间内信息发生的概率、u为知情交易到达率,?着b、?着s分别为不知情交易的买单、卖单到达率。与上文研究波动性风险和资本成本的方法类似,按照信息风险大小每年将样本分成3个子样本,取信息风险高、低的两组资本成本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高信息风险与低信息风险样本在2007―2010年资本成本大小的估计值分别为[0.014 9,0.017 5,0.013 9,
0.078 2]、[0.012 0,-0.003 9,-0.011 9,0.053 4],高信息风险样本的资本成本每年都大于低信息风险的资本成本。该结果表明信息风险的增大会造成资本成本的提高,验证了假设2,这实质上与刘善存和李朋(2005)、Mohanram和Rajgopal(2006)研究信息风险对超额收益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结论一致,他们的结果间接说明了信息风险与资本成本正相关。由微观结构的理论的角度分析可知,在二级市场各个投资者的信息掌握程度是不均匀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处于信息弱势的投资者由于面临信息风险,需要寻求更多的风险溢价,因此随着信息风险的增大资本成本也将增大。
(三)流动性风险与资本成本
基于Pastor和Stambaugh(2003)的方法,本文拟在包含流动性因子的四因素模型基础上,将流动性因子的系数?茁定义为流动性风险。其中流动性因子的计算方法如下:
?酌ei,d+1,t,y=?兹i,t,y+?准i,t,yri,t,d,y+?酌i,t,ysign(rei,d,t,y)×?淄i,d,t,y+?着i,d+1,t,y(4)
?酌i,t,y为计算所得股票i在第y年第t月的流动性,ri,t,d,y、?淄i,t,d,y分别为股票i在第y年第t月第d天的收益率及成交金额。则是从流动性为?酌t=i,t/Nt,参考Pastor和Stambaugh的方法用规模系数修正后得到市场流动性为?酌t′,此时由式(5)得到的ut为流动性的非预期程度,则流动性因子LIQ=100×ut。
?驻?酌t′=a+b?驻?酌′t-1+c?酌′t-1+ut(5)
为保证流动性风险计算的准确性,因而要求回归的样本数量足够大,所以本文以三年为一个滚动时间窗口度量流动性风险。在2007―2009年以及2008―2010年两个样本时间内度量流动性风险大小,并按其大小分为3组,得到高、低流动性风险样本中度量资本成本模型的参数(见表3)。
如表3所示,在2007―2009年、2008―2010年两个研究时间段内,高流动性风险样本的资本成本估计值分别为[0.038 6,0.037 4],而低流动性风险样本的估计值为[0.029 0,
0.032 5]。由此可以看出,高流动性风险的样本估计所得的资本成本均高于低流动性风险的样本,因此可能流动性风险越高资本成本越大。流动性风险较高时说明投资者可能会出现因为市场缺乏流动性,从而造成交易成本上升以及交易时间的延迟。该结果说明除了波动性风险、信息风险以外,投资者对影响执行成本及机会成本的流动性风险也要求风险溢价,该类风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它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进行融资决策,至此验证了假设3。
篇11
《恶搞研习营》(又名《肠子》、《作家研习营》)是作家恰克·帕拉尼克继《搏击俱乐部》之后创作的又一部“邪典”力作。《恶搞研习营》中包含了二十二个看似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故事内容恐怖、荒诞,同时又让人觉得反胃。《恶搞研习营》中讲述了各色人物因一则广告而聚集在一起,于是皆陷入了被人精心安排好的骗局,开始了类似于“求生”游戏。这些应征而来的人同时又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生存”的真人秀表演,在没有光亮、食物,没有电和暖气的恶劣环境中表现出人类、人性的劣根性。恰克·帕拉尼克在写作活动中,灵活运用了其特有的“邪典”语言,将“残忍”作为《恶搞研习营》的写作风格,通过各色人物的不可令人理解的、非正常人所能为之的怪异、残暴、血腥的极端行为,表现现实世界所存在各种社会问题,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冷峻有力的抨击。
1.小说《恶搞研习营》中的残忍风格
残忍,多指由于某种本性或本能所表现出的十分冷漠、残酷的感情,也常用来形容人或某种事物的行为活动,然而对恰克·帕拉尼克的小说《恶搞研习营》而言,“残忍”却是对于作者写作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作为一部典型的“邪典小说”,《恶搞研习营》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还是在故事情节方面都充满了诡异、恐怖、暴力和血腥。小说《恶搞研习营》中,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艺术文学语言虽然透露着超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荒诞诙谐,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让读者笑出声来,反而是在阅读的时候觉得毛骨悚然。例如在《恶搞研习营》中,恰克·帕拉尼克将肠子比喻成蛇,当肠子脱离身体,作者写道:“有什么可怕的海怪,一条海蟒,从来没在光天化日见过的东西,一直躲在游泳池出水口的黑暗深处,等着咬我。”,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甚至是可以感受到被蛇咬上一口的痛楚感。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可以这样生动的将疼痛感形象的描绘出来,使得字里行间充满了冷漠、残忍。
小说《恶搞研习营》的残忍不仅体现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对于疼痛等细节的生动描写上,还体现在作者对于小说情节内容的安排。作者将一群人“囚禁”在“困境”中,现实生活的丑陋和不尽人意使他们透不过气,于是他们希望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做一些极端得令人无法理解、接受的怪异行为,自虐、屠杀……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并不在作品中给予他们任何“存活”的希望,而是让他们在绝望中慢慢的“死去”。
2.《恶搞研习营》中的人类反思
该怎样定义恰克·帕拉尼克的《恶搞研习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严峻的问题。如果单单从作品残酷的内容和风格来讲,《恶搞研习营》的确是一部典型的“邪典小说”,其内容充满恐怖、血腥、重口味和恶兴趣,但是在作品中恰克·帕拉尼克所表现、表达的现实内容和思想感情却又使《恶搞研习营》成为了一部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小说《恶搞研习营》中,作者通过对各色人物的极端行为进行描述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现实社会和人类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反思。
例如在《恶搞研习营》中,富翁要依靠扮演乞丐来缓解压力,却因为这样的怪癖行为而被当作游民遭人杀害;13岁的早衰症少年诱骗有钱的、同情心泛滥的太太们上床;看不惯同时男同事欺辱的单身女子,带着娃娃出逃并且自杀……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所以这样安排故事情节,设定人物角色并不是为了通过恶俗、低级的内容来迎合读者猎奇的心理需求,而是要用这样一种极端表现形式来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嘲讽和批判。现实世界的人们所有会拥有各种怪异的,不为人理解的,甚至遭人唾弃鄙夷的恶习惯、行为,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而形成的。在现实的压力面前,人们常常不知所措,而这些让人无所适从的社会现实又常常得不到重视。在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太多严峻问题被人类忽视,从而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极为恶劣的后果。作者恰克·帕拉尼克认为,他所以创作《恶搞研习营》就是希望用荒诞的喜剧形式,让读者在发笑的时候感受到由作品形式到故事内容所衍生出来的巨大的痛苦,由此得以警醒。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小说作品的语言艺术、内容风格来讲,还是从小说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来讲,恰克·帕拉尼克所著的《恶搞研习所》都是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正如《时代周刊》所言,“他把枪口对准当下的现实,这是人们阅读帕拉尼克的原因。”以此同时,恰克·帕拉尼克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也为我国通俗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作出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恰克·帕拉尼克.肠子(恶搞研习营)[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1.
篇12
一、引言
从孔子因材施教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个体差异始终是中西方教育者探究的重要学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多从知识基础、应试学力、性别等角度考虑学情,忽视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s)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范式。”主体认知风格不同,学习方法也迥异,相应地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学生舞台上的活力无限与文化课程学习的死气沉沉始终困扰每一位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为何艺术生对于专业和文化学习态度落差如此之大?我们发现艺术生同其他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有所区别。基于这种感官的认识,本课题对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进行科学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风格并针对具体认知风格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二、研究过程
(一)选择被试
本研究选取新疆艺术W校初高中六个年级、三个学科,共计568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初一学生88人、初二学生75人、初三学生74人、高一学生128人、高二学生116人、高三学生87人;被试所学专业为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美术设计和美术教育;被试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被试的民族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被试男生209人、女生359人。
(二)研究实施
1.《镶嵌图形测验》。本研究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作为对学生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镶嵌图形测验要求被试者把一个隐藏在复杂图形中的简单图形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来,主要考察被试者的知觉能力。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被试者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而具有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被试者则难以完成。
2.《镶嵌图形测验》内容及标准。测验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预测,共9题。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理解测验要求,成绩不计入总分;第二、三部分为正式测验,各10题。前两题记0.5分,3、4题记1分,5至10题记1.5分,满分为24分。测试时间影响测验结果,不同组别限定不同的时间。初中组,每次7分钟,共21分钟;高中组,每次5分钟,共15分钟。
3.研究程序及统计方法。本研究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情境集体测验。实验在指导语的引导下完成,重点向学生指导《镶嵌图形测验》填写要求和过程步骤。本研究共发放测试图形568份,回收有效图形543份,剔除填写不合格图形25份,有效回收率为95.59%。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假设性检验。
(三)研究结果
1.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整体特征。本研究对新疆艺术学校568名被试进行镶嵌图形测验,回收有效图形543份。得分、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等情况统计见表l:
根据镶嵌图形评分标准,本次测验最高分24分,最低分1分,平均分为8.6。从成绩分布图可知,总体成绩呈正偏态分布,得分低的同学较多。参照相关场独立和场依存类型划分标准,我们认为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以场依存性为主,继而确定场依存者为289名,场独立者为68名,其余确定为中间型者。
2.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检验。本次研究对象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年龄差距较大。处于成长阶段的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形态差异。本研究将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显著。差异具体在哪一阶段还需要深入研究。
3.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一般认为男生和女生身心发展速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差异。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差异大,身心发展速度不均衡,因此需要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的认知风格进行性别差异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
4.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特点、语言等方面差异较大。本次研究对象涉及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所以需要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进行检验。
由表4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不显著。
(四)分析和讨论
1.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整体特征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测验分数主要集中在0-10分区间,成绩呈正偏态分布。由此可见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方式以场依存类型为主。
艺术是人类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以感性、跳跃性、灵感等思维方式为主,同其他学科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艺术类中职生受内因驱动的影响选择自己喜好的专业,区别于模式化的普通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教育实践中我们对于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以场依存类型为主猜想的正确性。
2.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显著。本次研究共有六个年级。年级从初一到高三,跨度大。被试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一般认为普通中学生的思维成熟在初中二年级,年龄集中在14岁左右。当然这个阶段因人而异,不同类型人群特点不同。我们认为,年龄维度存在差异原因在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部分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年龄普遍小于14岁。低年级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并未成熟、认知风格并未定型;而高年级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成熟、认知风格定型。
3.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显著。人是能思维的高级动物。不同类型的人群思维方式、性格特点、认知方式等存在差异。学者刘进认为:“男孩偏向于理性思维、女孩偏向于感性思维。”本研究结果证实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认为,虽然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的认知方式性别存在差异,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结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艺术类中职生年龄跨度较大,存在稳定和变化的冲突,所以差异的变化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不显著。本次测验共涉及到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在我们的感官印象中,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同汉族的民族风俗、文化特点有所不同。按逻辑推理来说,差异检验应该显著,但结果却相反。我们认为,能歌善舞虽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并不能代表整体民族特征。而本次测验研究重点考察中职生的知觉能力,属于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所以这个结论同实践感官印象有区别是正常的。
三、结论
(一)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风格以场依存型为主;(二)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存在年级差异;(三)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存在性别差异;(四)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不存在民族差异。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
[2]李岳燕.美术特长生认知风格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篇13
1.起重机械发生事故的原因
1.1.起重机械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可以完成一个或多个起升运动。在作业的过程中,起重机可以完成起升、变幅、回转等运动,操作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容易出现事故。
1.2.运载的产品多种多样,荷载变化比较大。如钢材,有的重达几千吨,长达几十米,有的形状不规范,甚至有沙粒、融合状物体,在吊运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物体的掉落现象,造成事故。
1.3.起重机械的工作范围非常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装设轨道和车轮,甚至有的需要装设轮胎在地面上进行作业,活动的面积较大,出现事故时造成的伤害面积较大。
1.4.在生活方面,起重机械的运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电梯、升降机等,但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1.5.零部件较多,且与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的起重机械,存在的隐患相当大,许多喜欢挑战的人,会做出危险系数较大的动作,潜在许多偶发的危险因素。
2.起重机械检验的类型与特点
2.1.定期检验
起重机械在使用单位的工作期间内,要进行日常性维护与保养,并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供的特定设备进行检测。检测主要目的是起重机械可以安全的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及时的发现起重机械存在的问题。
2.2.检验新安装的设备
起重机械进行安装、改造、维修时,首先要向相应的检验机构提前申请,并且在检验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其次,起重机械的安装、维修,以及对起重机械的改造,在使用单位要进行自行检查,而且国家质监局会提供特种的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验证性检验。
2.3.起重机械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
起重机械在生产的过程中,制造单位要对产品进行检测,在其检验合格之后,国家质监局核准检验机构会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监督检验。起重机械的所有制造过程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执行。
2.4.型式试验
起重机械在正式定型之前,由国家指定的起重机械型式试验机构对起重机械做定型试验,质量与性能进行考核,验证该产品的设计能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2.5.事故鉴定检验
起重机械在出现事故后,由指定机构进行鉴定检测,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确定责任的负责方,如果无法明确事故的发生原因,需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分析。主要可以从起重机械的运行时的状况、安全系数、金属结构等方面分析。
2.6.故障诊断检验
主要是对起重机械的重要岗位,有关键作用的、具有价值的起重设备,自行检验或有相关部门进行检验。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起重机械存在的问题,并查明问题出现的原因,进一步分析诊断,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故障诊断检验的过程是起重机械故障分析的安全评估重要内容。
2.7.科研试验性检验
研究发明的新科技成果,在设计理论、工艺程序、工艺流程、新材料的运用、使用寿命、制造过程等方面要进行科研试验性检验。
2.8.企业内部检验
我国在企业自行检测内容方面有原则性规定。为保证起重机械能安全作业,要查找隐患并及时解决,日常要对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在线检查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基于风险的检测
基于风险的检测就是根据设备风险的不同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合理的安排检验时间和资源,处理设备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安全风险等级越高的设备部位要着重进行检验检测。
3.1.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对设备缺陷的认知
3.1.1.起重机械设备的缺陷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某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生产缺陷,;另一方面是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维修不当、未进行保养等原因致使设备的零件损坏,造成运行中的缺陷。
3.1.2.设备出现缺陷,而有些缺陷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对于这些小缺陷,不要投入过多的检测资源。如果投入的资源过多,不仅会使检测的成本提升,还会导致其它风险等级较高的缺陷投入不足,缺陷问题会更为严重,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设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3.1.3.起重机械设备的许多缺陷对设备的正常作业影响不是很大,造成的后果也不会使设备功能失效,导致设备严重后果的缺陷还是有限的。
3.1.4.风险等级高的缺陷,要着重分配检验时间与资源,对设备中的重要部件要有针对性的检测,发现其缺陷。
3.1.5.设备中的许多风险由极少部分的设备缺陷造成的。
3.2.基于风险评估方法
设备的风险等级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发生事故的频率与造成事故的严重性。基于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半定量评估三大类进行分析。
3.2.1.定性风险评估,可以由基于风险检测的专家或者施工单位的实际工作人员来进行的。评估之后的结果可以分为失效结果与失效风险,结果的不同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3.2.2.定量风险评。运用逻辑模型来演示重大事故中的组合,使用物理模型展示重大事故的进程。这一分析法在分析深度、数据精确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事故模型化的体现,分析时更加的简单。
3.2.3.半定量风险评估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虽然依托于定量方法中的大量数据,但是对数据的要求不用过于精确,建立起的模型也不需要像定量风险评估中的那么严密,分析出的结果不再是具体的风险值,而是,失效后果的严重等级和发生概率的等级。
3.3.基于风险的检测过程
基于风险检测的对象如果有多个部件,应当先应用定性风险评估对工艺进行评估,分析出相应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较高的部件,需在进行一部采用定性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分析。
3.3.1.评估前准备,在实施评估之前,要确实评估的目标,根据要评估的部件选取评估使用的方法,合理的分配资源。
3.3.2.分析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设备周围的地理因素调查与研究,分析设备出现实效的原因。
3.3.3.采集数据,主要对起重机械的整体设计、零部件、控制系统、检测等数据的收集。
3.3.4.评估失效概率,其主要是指设备在工艺设计上出现的每种失效机理的次数,评估单位最小可以是一个部件,对过去的有效检测进行量化,计算出具体的实效概率。
3.3.5.评估失效后果,设备在实效的情况下,会对经济造成损失,环境造成危害,安全出现严重问题等,对事故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
3.3.6.风险评介,对事故的发生的综合因素进行考虑,评估出实效概率和失效后果,将设备的风险性划分等级。
3.3.7.风险管理,制定相关的检测方案,控制风险的发生频率,减少以及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风险情况的不同,合理分配资源,风险等级较高的,加大资源的分配量。
3.3.8.风险再评估,根据上述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出评估结果,对出现危害的设备进行处理,并且再次进行评估,直到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3.3.9.检测数据,起重机械的每次数据要随时进行整理,真实的数据能够准确的分析出起重机械及零件的是实效速率。同时进行有效的评估,在检测能力的范围内一定要进行检测。
3.3.10.数据敏感性分析,对显著影响起重机械及其零部件风险程度的数据,应投入更多的力量和时间。对同一风险等级的起重机械设备,还可以进行细分,如是同级风险的设备,实效概率高于失效后果是一种组合,实效概率中和实效概率后果高是另一种组合,两种的检测计划也就不相同。按照风险排序的结果,对 10% ~ 20% 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测,力求达到消除系统内 80% ~ 90%风险的效果。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起重机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传统的起重机械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检测没有针对性,其效率,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对起重机械检验的类型、特点、基于风险检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在起重机械的检验方式上,对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检测效率较低。为此,通过基于风险的检测的各种方法相结合,不断提高检测的效率的有效性,将风险不断的降低,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马广斌.起重设备检验流程效率分析及提升研究 [J].山东大学,2012(3).
[2]吴亢.强化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检测管理[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2).
[3]宴明 ,王福绵.起重机械各类检验的特点与基于风险的检
测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