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篇1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2、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篇2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此句中所说的“困”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有“困”就需要进一步地深思,不断研究寻找对策,从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在新课改后大力提倡的教学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由来已久。既然新课程改革别强调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那么反思是什么呢?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与进步的阶梯。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提高教师自我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教学反思现已成为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课改后,在纸质教案书写中,我们特别预留了此项环节,通过教学反思,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获得了进步。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笔者结合小学中年级阶段数学教学,浅谈如下:

第一,目标达成自诊法:教师讲完一节课后,并不代表教学任务的结束,最重的一个环节――教学反思才刚刚开始。首先,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是结合自己在备课环节预设的目标而自问:我的教学目标是否已顺利达成?教学重点是如何引领学生一步步跨跃过去的?教学难点又是如何引领学生一点点突破的?有多少学生百分之百达成了教学目标,又有多少学生需要进一步练习才能掌握与巩固?还有什么新的不曾关注的疑点?……这些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是反思中最应要考虑的。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反思内容:(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2)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顺利解决了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4)绝大多同学已经在课堂上掌握了预定内容……总之,通过目标达成自诊法,教师自己对教学的内容预设及目标达成了,做到了内心有数,也利于下一节课练习课的有的放矢。

第二,课堂效果自问法:它从属于自我回顾性反思,反思的重点则是师生的互动,教师的引领方法以及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情况。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自问,一问:本堂课的师生互动做得如何?二问:本堂课的亮点教学有哪些体现?三问:作为学习的主人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到了些什么?四问:本堂课下来有何不足需要在下次改进?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思,权衡得与失,思考利与弊,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会不断提升,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反思:(1)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2)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动手动脑学数学,也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3)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学生们动手动脑,圈一圈,猜一猜,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中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4)如果下次讲授这一课,要注意把握学生活动的时间,同时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等。

第三,同行交流研讨法:俗话说得好,外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一定要多参与听课,更要注重参加评课,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阵地,因为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当同行们围坐一起倾心交谈,探讨教学得失时,是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同行诊断性反思最容易收获到于教学有利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例如,作为校内公开课,笔者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首先作了自我反思,然后教研组进行小组教研评课。在评课中,有的老师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可行性建议,给我以启迪。评课过程中我不仅做好了记录,而且通过反思认为同行的意见颇有道理,自己之所以不能察觉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参与教研活动,特别是听课后的教学反思工作,让讲公开课的老师有效地提升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四,优质课观摩分析法: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间的教学交流更加频繁了,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同时,信息技术发达了,名家名师的讲课视频在网上比比皆是,我们只要擅长学他人之长,就会学有所得。榜样对比中反思更能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笔者在教学后喜欢从网上下载一些名师的讲课视频,然后和自己的教学过程作比较,寻找差距。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加一些继续教育学习活动,多与名师接触,从理论上、方法上不断提升自己。既可以是整体的理论性学习,也可以有针对一堂课的不同教学方法的对比,我们既要虚心学习他人之长,通过分析学习,坚持自己的好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长,在学习与借鉴中前进。

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倡导者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当我们进行完课堂教学后,千万不要对教学任务画上句号,让有效的教学反思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吧。

篇3

一、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

可以说,课堂数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升华。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就是指教师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适当拓展延伸一些新教学内容,不仅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园地,还能针对学生的个别性进行补差或拔优,从而使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准备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教学内容向课前预习拓展延伸,首先发给学生七巧板,让他们在课前一起拼一拼、摆一摆,这样学生很快就熟悉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上课时,笔者再提问学生:你们在玩七巧板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这时,有个程度较差的学生举手,说她在摆房子时发现用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大三角形。笔者便让她动手看看,她很快用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把两个短边对在一起,拼出了一个大三角形。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笔者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这时,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他们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用两个正方形拼出了长方形,有的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还有的用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拼出了长方形……这样,学生们不仅很快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图形知识,而且他们在动手中自己发现了图形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可以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和在生活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的走向开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式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要使数学课堂走向开放,教师应当跳出教材、教案的框架约束,不仅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和心态处于开放状态,还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学习情境,通过拓展延伸教学时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等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以促进学生积极和谐地发展。

例如:在“商不变的性质”课上,笔者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述了“美猴王分桃”的故事:有一天,美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们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吃。”小猴们连连摇头说:“太少啦!太少啦!”美猴王又说:“那就给你们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小猴,如何?”小猴们还是不满足,继续要求:“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美猴王想了一想,显得很慷慨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们800个桃子,平均分给400只小猴,这下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觉得占了大便宜,便高兴地笑了,美猴王也笑了。学生们听完故事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笔者提问:“你们说,小猴子笑什么呢?美猴王为什么也笑了呢?你们又笑什么呢?”学生就将几个式子列了出来:8÷4=2,80÷40=2,800÷400=2,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奥妙。这样,就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故事情境中获得新知,得到美好的学习体验。

三、数学目标的动态发展

传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是整齐统一的,而新的课程数学教学目标则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的数学学习倾向,对他们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帮助,在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基本目标、降调目标、发展目标、超纲目标”的动态调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本课的基本目标是,学生认识余数,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48÷9、64÷7等这类题目。本课的发展目标是: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学生会解决以下几种题型:(1)老师将1-50卡片依次发给小明、小东、小红、小美、小豪,老师发到26号时,应该发到谁?(2)有45个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8个人,最后一条船坐几个人?最少要租多少条船?本课超纲目标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有余数除法的规律,确定周期,利用除法与余数的关系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会解决下题:有一列数:2、1、4、3、2、1、4、3、2、1……第174个数字是多少?这174个数相加,和是多少?这样,就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教师们应当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不懈探索,不断加强数学课程理论的学习与领会,在继承中变革传统,在发展中更新自我,努力将自己生成的经验与智慧融入数学课程中,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更加完善,更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篇4

(1)第(1)题通过解决“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而概括出乘法的意义,提升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2)第(2)、(3)题概括除法的意义。通过呈现与第(1)题相关的两个问题,并在与第(1)题的比较中发现乘、除法算式中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变化,进而概括出除法的意义。

接着,教材呈现学生交流的画面。意在让学生联系除法的意义再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过程”,提升认识。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思考: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由解决问题到比较与思考,让学生经历“由3+3+3+3=12与3×4=12,用乘法算比较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简便——概括出乘法的确切意义”的过程,使学生对乘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突出除法和乘法的联系,概括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与乘法相反的运算。借助学生对除法意义的感性认识,以解决第(l)、(2)、(3)题为基础,组织比较活动。通过比较,弄清楚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中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变化,进而从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出发,思考、概括除法的意义。这样,不仅利于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除法的意义,还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和乘法的关系,认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编写意图

(1)教材先以小精灵的话提出“总结”活动,意在让学生自己总结、提炼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接着,教材以“想一想”引出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概括活动。让学生运用对有余数除法已有的认识和经验,概括出关系式。

(2)“做一做”根据乘法算式写出除法算式的得数,既可以运用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来填写,也可以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填写。

(3)例3教学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材明确提出“问题”并呈现小组讨论交流的画面。旨在让学生回忆、整理和概括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材通过“注意”,说明0不能作除数,并以实例说明。

(4)“数学游戏”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建议

借助具体实例化解难点。

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有关0的运算,在前几年的学习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认识和经验。这里,重点是总结整理出关系式和把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其中,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可以借助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想清楚、弄明白,化解难点。例如,呈现有余数除法算式30÷4=7……2,185÷12=15……5,据此让学生思考“怎样求被除数”等问题,进而概括出关系式。再如,借一个非零的数除以0(如:5÷0=)与0÷0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对例子的讨论获得“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这个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5~8页。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明确0在四则运算中的应用,并能准确描述相关0的运算。

3.

逐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明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及0不能作除数。

学习准备:课件等。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思考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将相关知识点链接出来,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引导作用。

二、新知探究

1.出示P5页例题,提问:“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学生仔细思考,并小组讨论解答,说出自己的思路。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课件显示主要的分析思路,以及详细的解题过程。

提示:人教新改版后,将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列为重点,请教师在讲解时参照课件里面的详细过程。

3.P5页两道例题及详细解答过程,重点阐述“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将除法中各部分名称着重强调,以及和乘法中各部分的关系。

提示:在除法中,已知两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另一个因数叫做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详见课件。

4.出示P6页情境图,让学生来说一说有关0的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关0的运算,并着重强调“0不能作为被除数”

5.P6“做一做”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批改。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

出示习题(如图)

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熟练。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6页例2及做一做。

学生经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有关乘除意义的感性认识。本节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抽象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小数、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结合实例概括乘、除法的意义,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对比中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乘、除法知识,结合具体情境,在交流中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乘、除法的意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比较、讨论、概括等活动,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发现并用文字表示乘、除法各部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六)实施资源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名师教学课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请你编一道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和一道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和除法。

(二)课堂设计

1.复习旧知

(1)结合实际问题,说说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加、减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加、减法又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加、减法,我们之前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认识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问题探究

(1)自主探究,乘、除法的意义。

①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汇报算式: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追问:3、4、12分别表示什么?

②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概括乘法的意义

看到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哪种表示方式更简便?为什么?

对比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因数×因数=积

③除法的意义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你能结合这个情境把它改编成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同桌讨论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思考问题:

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对比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总结:除法可以看作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小组活动,探究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再想一想我们是如何研究加、减法的,现在你有什么想研究的?你有什么发现?

①组织小组讨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结合算式验证发现。

教师整理总结: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练习: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并说说为什么。

504÷14=

504÷36=

②关于除法各部分的关系的研究就这样结束了吗?你还有疑问吗?如果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结合算式30÷4=7……2

185÷12=15……5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总结: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总结:通过大家讨论和交流,我们不仅知道了乘、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而且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求:引导学生对乘、除关系进行整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加乘、除法运算的深层次理解,感受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并通过与加、减法关系学习的对比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巩固应用

提升能力

(1)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①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②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2)调皮的小猫。

(3)练第8页第6题。有6只猴子,每只猴子分12个,还余3个。一共有多少个桃?

(4)综合练习

已知+=,×=,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你是怎么想的?

(1)

+=(

)(2)

-=(

(3)

÷=(

)(4)

×=(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反映出教学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达到教学评的一致。】

(4)想一想:通过对加、减、乘、除法意义和各部分间关系的学习,想一想加、减、乘、除法运算间的关系。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

教师总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是乘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乘、除法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三)课时作业

题号1: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

有10盒铅笔,每12支装一盒,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2)

蜗牛6小时爬了30

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

答案:10×12=120(支)

30÷6=5(米)

解析:【考查目标1】结合乘、除法的意义解释为什么用乘法或除法。

题号2:说说下列算式中方框里的数怎么求,依据是什么?并计算出结果。

16×=112

÷13=11

516÷=43

3×(3+)=27

答案:7

143

12

6

解析:【考查目标2】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答。

题号3:填空

被除数

除数

余数

225

21

18

23

6

478

13

10

答案:10

15

420

36

解析:【考查目标2】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间的关系解题。

篇5

一次次试讲,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更新,一次次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在“磨课”的这一周里,经常有老师问我是不是很累?而我,总是用微笑来回答,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因为我是幸福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数学团队的老师为我磨课中的每节课煞费苦心。每次的试讲中,他们总会认真听,听后为我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每次评课后,我将大家给我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修改,再次完善自己的教案。经过透彻地分析与理解,再进行第二次试讲,各位教师再次听课、评课,将两次课堂进行比较,总结出我的进步与不足。当时大家坐在一起给我耐心讲解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我也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宝贵意见,消化吸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篇6

在小学数学教改中,广大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研讨。课堂开放课型丰富,既有新授课,也有练习课;内容多彩,既有概念形成课,也有解决问题,还有几何图形。从整体上看,很多教师都能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对课堂进行整体设计,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与构建过程,注重情境的创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但细细咀嚼品味过后,还是有许多遗憾和不足。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应在“实、活、新、细、曲”上下功夫,着力构建有效课堂。

1“实”,就是要有实效

首先,目标的确认要实。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易如反掌,都要考虑的清清楚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挥洒自如,恰如其分地处理突况。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师喜欢借鉴优质教案,这也无可非议,但借鉴别人教案一定要批判地用,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拔得太高容易使学生望尘莫及,丧失信心;设的太低则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因此,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多减要加,在练习时笔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杨杨带了265元钱去超市,准备买一盒西洋参给爷爷补身体。到了超市,杨杨看中了一盒标价97元的西洋参胶囊,就从口袋中拿出( )张一百元付给收银员,收银员找给杨杨( )元,这时杨杨口袋里还剩( )元。要求学生除了填出上面三个空,还要用算式表示出求还剩多少元的算式来。结果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①265-97;②265+3;③100-3+165;④265-100+3,从而明白了为什么多减要加的道理。

上一练习教学设计得比较开放,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有效地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突破。使学生对于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了数学化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教学真有实效。

2“活”,就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沉着冷静,善于疏导和化解认知矛盾,并做到了无痕迹。做到这一点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凡老师遇到学生卡壳时,异常着急,总是用重复的方式去化解问题,到头来问题没得到解决,学生反而更糊涂了。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例如,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对于45-9这道题,有一位同学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45-9=44。很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为了进一步弄清错误的根源,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个位5-9不够减,所以用9-5=4,再与个位上的4合起来就是44。”其他同学立刻笑了:“不对,9是减数,怎么能用95-呢?”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小脸儿通红。笔者接着说:“你观察很仔细,发现了个位5-9不够减了,那么不够减,差几?怎么办呢?”其他同学开始动脑筋,各种各样的办法出来了:①40-9=31, 31+5=36; ②15-9=6, 30+6=36; ③10-9=1,1+35=36……这时,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我想用9-5=4可以,因为5比9少4,所以再从40里去掉4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引导和宽容,就不会有后面的精彩与创新。

3“新”,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一定要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现在的课堂的确都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但总是有一种不到位的感觉。形式上新了,实质没有新,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反思原因,笔者想主要是对新理念的内涵没有真正的理解,流于表面层次。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内涵重新理解与把握,边实践边反思,边实践边领悟,并且多想想存在的问题原因会是什么。眼下,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为了“新”,硬生生地套上一些新理念,扭曲了对新理念的认识。比如联系实际,以为用生活中的事编练习题就是了,往往忽视了学生熟不熟悉、用在这里恰不恰当,也忽视了学生感不感兴趣,缺少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因此,对教师进行新课改理论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恰如其分地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余数比除数小》时,笔者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进行“有余数除法”教学。

师: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全班同学42人参加联欢会,如果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

师:联欢会上,需要买一些饮料,如果一瓶饮料5元钱,老师手里只有2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瓶?

电脑显示:26÷5=5(瓶)……1(元) ’

师: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 (有30元;也许32元;应该是在30 ―35元之间。)

师:国庆联欢会上,教室也要布置布置,首先要挂一些气球。按照绿、红、黄、紫4个为一组的顺序依次挂成一排气球。这样挂气球有规律吗?第21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找到答案吗?

在“有余数除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国庆节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在“分组”、“买饮料”、“挂气球”等具体的事件中实现对有余数除法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特别是通过“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的开放性推理,让学生在由果及因的逆向运用中强化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进而在直观经验的辅助下,深刻理解余数与除法的关系.促进数感的形成。

4“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

“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这是笔者近段时间以来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笔者从内心为这节课叫好。但在检测学生时,笔者发现效果不像笔者想象的那祥,有的学生将量角器最下边与角的一边重合,而没有将0刻度重合,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已经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渲染,为什么还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位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中,他所展示给学生的量角器0刻度就在量角器的一条直边上,笔者恍然大悟。

5“曲”,就是挑起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完善、丰富、发展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临界点,巧妙设问,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思维上的断层。这样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了,他们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学习热情不言而喻。

新知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认知能力正在形成中,学习中往往会出认知上的一些盲点。这时,教师可适当设置陷阱,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完善对新知的正确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笔者通过设置前后几次认知冲突,几经反复,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1)猜想。几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不假总索地回答需要3根。是不是任意的3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2)操作验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几组小棒,通过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围成三角形。符合什么条件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引发第二次认知冲突。

(3)观察发现。先观察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得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能围成三角形。

“我们组反对,我们组用的是3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3+8>4,4+8>3,但不管怎么摆也摆不成三角形。”一学生一边演示一边争辩。

“我们组也不同意,我们组用的三根小棒分别是4厘米、5厘米、9厘米,4+9>5,5+9>4,摆出的图形,一种是4厘米与5厘米的小棒接起来和9厘米的小棒重合在一起,成一条线。另一种虽然接出三角形,但9厘米的小棒篷出一截。”另一小组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上面的结论该怎样订正呢?第三次认知冲突已然形成。

(4)再度观察。学生再次对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进行观察,终于发现:只有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至此,学生对三角形三边条之间的关系清楚明了了。

三次认知冲突,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次比一次加深,从而培养了其思维的深度。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的,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的好,“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11.

篇7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的《求比一個数多几或少几》一课的时候,有些孩子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他们对此就很难有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让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感到数学有意思,又富有挑战性呢?画画——我想到了这项所有孩子都喜欢做而跟数学似乎不搭边的事情,那就用画数学画的方法吧。例如,小猫有4只,大猫比小猫多3只,大猫有多少只呢?让孩子先读题,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画出来。画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来代替小猫。孩子们画的图有的是用圆形和三角形分别代替小猫和大猫,有的画画很好的孩子直接画小猫的头,非常可爱。第一行画4個,第二行画7個,孩子们画得轻松而专注。展示数学画的时候,老师故作不明白,“为什么大猫要画7個?”,有的孩子说因为大猫比小猫多3個。“我没从图上看出大猫比小猫多3個,怎么办呢?”孩子们积极想办法:有的说上下两行左边对齐上下对齐,有的说把相同的4個都圈起来,有的说把多出的3個圈起来。这样孩子们的思维—下被打开了。

精心设计出新颖的教案,课堂上还用老师高喊“注意听讲!”吗?

二、创设情境,以疑激趣

学起于思,学源于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创设情境,以疑激趣,充分放手,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中,我在课始创设这样的情境:4根小棒搭一個正方形,9根小棒能搭出几個正方形?并要求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搭正方形的过程。通过搭建正方形,大家的脑像图就基本上形成了,此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及时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竖式,沟通了图、横式和竖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有了表象能力的支撑,有了真正的体验,直观、明了地理解了原本抽象的算理,初步建立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模型。整個过程教师几乎没说几句话,但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

三、顺应学生。以动激趣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学中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学生积极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摆一摆、画一画、练练笔等,手脑并用,就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在格子纸上任意画平行四边形,然后动手剪拼,利用割补、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一变,看看能否变成一個长方形,结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接着进一步启发: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与它们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就这样一步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推导的,所以对这一新知识理解透彻,记得牢,而且学得轻松、有趣。

四、学以致用,以生活激趣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课堂教学应注重于“课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架设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活泼有趣的生活场景,使数学问题实际化、生活化。如教学“元、角、分”以后,我在教室里开设了“百货超市”,师生一起开展购物活动,师生可自由选择角色,自主选购商品,自觉当好文明顾客。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计算使用,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用于生活的乐趣,初步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化大为小,以简激趣

有时候课本上例题的数据比较大,不但不利于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且学生一看就发蒙。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来研究。怎么办呢?这时不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先用简单数据引出规律。再来解决例题中的问题。如:五年级下册课本上的植树问题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题中给的数就比较大,学生难以想象出全种完后会出现棵数与间隔数不对应的情况。可以这样分步引导:

第一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如:五根手指,四個间隔;三人排队,两個间隔。

第二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或摆学具,寻找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用10以内的数)。

第三步:多举例子沟通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6個人站在一排,有多少個间距?(5個)

16個间隔,有多少個人?(17個)

找到了规律,例l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篇8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

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再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这个学期我更应该关注的是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继续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在教学中的主要活动: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题分析能力。

(以上在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在本学期末进行测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4.结合研究课题《问题教学法》,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应用题分析能力。

5.在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在学生中建立“一带一”小组,把培优辅差工作落到实处。

五、教学的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预期效果: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计算准确率达到95%。

2、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一、全册教学内容

1、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包括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有余数的除法;乘除两步计算式题。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4、直线和线段。

5、万以内的加法。

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万以内数的笔算。

二、教材分析

1、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主要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有余数的除法,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是一切整数、小数、分数乘除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之一。学会解答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有助于理解分数、百分数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同时可为寻求解答有关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的捷经创造条件。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主要学习计数单位百、千、万数位顺序表,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法和写法。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四则运算就有了基础。学习多位数的读写也就不会有困难。算盘的认识,主要使学生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从而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主要教学这些单位的具体大小,单位间的进率和化聚。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运用数和量的工具,去进一步认识周围事物,解决实际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4、直线和线段。

主要教学直线和线段的直观认识。介绍直线和线段的特征。指导学生量线段的长度和按指定的长度画线段。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

5、万以内的加法。

主要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万以内的笔算加法及连加的计算。用调换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加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口算和笔算打下基础。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

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能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调换加数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化聚。

5、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6、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化聚。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本期教学内容

以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四、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学会运用所学单位测量生活的物体,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4、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

2、认识一千以内的数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用数学解决问题。

六、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七、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培优主要体现在: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八、减负提质措施

篇9

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应该形成“两个为主”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把主动引导理解为主动提问,没有创设更好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把主动帮助变成了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并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但在推行这一教学思想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更重要。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去解读新课标就会知道两者不能随意偏颇。《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段话也正好说明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说明了“教”与“学”都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十大要义》一文中提到的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学教统一”。盛教授认为:“学习与教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是学重要还是教重要,是学在先还是教在先呢?这确实难以简单、笼统地下结论。一般地说,学与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绝不能说倡导‘生本教学’就是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学习与教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虽然我们都同意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种‘生本教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教学的作用,无视教师的存在,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平衡了,才是我们向往的境界,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只讲一个主体,不管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都是单方面甚至是片面的。”盛教授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另一个要义是教学要做到“扶放有度”:“不要简单地说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学需要教的促进,没有教,也是可以学的,但是为了更高效地学,这就需要教了,问题是教什么、教多少、何时何地教,这就需要有一个‘扶放有度’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教师对以上教学理念都是非常赞同的,还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去实施。问题在于教师的解读程度存在着差异,所以部分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就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对怎样的教学才算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怎样的教学才算是教师做到了有效引导不是很清晰,因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这也说明教师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是长期实践与磨炼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想通过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揭示教师在设计教学素材和处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缺失,并提出我们应如何去改进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一、担心学生无法自主,导致教与学的失衡

教学方式的确定首先要分析学生是否能自主独立地进入学习活动,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思考的因素。但部分教师在分析“引导”与“自主”的权衡上有时把握不定,甚至对有些教学内容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探究有困难,就没有更多地考虑引导对策,而出现了教师的“教”重于学生的“学”。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因为学生在这之前的转化都是直边形,所以学生要在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能自己想到把圆等分成小扇形,并把它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一般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而且更不会想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作这样的分析是对的。可是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所以干脆就不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只让学生观察媒体的动态演示,或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来说明剪拼的推导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明白,但我们总觉得学生是完全处在被动的听讲上,没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此课作了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一:

师:要想知道圆的面积的准确计算方法,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呢?(这时学生迟疑了片刻)

师:我们在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都用了怎样的方法?

教师呈现预先设计好的投影,帮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使学生说出:都是把它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或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有可能吗?

学生同桌用两个圆片拼拼后回答:不可能。

师:那你们能把一个圆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吗?

通过投影的观察、想象,感知无限等分后化曲为直的思想。

以上教学片段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如果碰到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时,应该去研究如何调整活动方案,怎样放慢活动的速度,而不是简单地取消学生的活动机会。教师应该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学生有一定感悟后再去呈现投影,引发进一步的想象。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固守某种教学方法,缺乏教与学的创新

所谓固守某种教法,就是大家在教同一内容时基本选定的一种方法。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种教法确实有一定的优点,教师也认为这种教法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二是执教者的设计思维惰性,满足现状,没有与时俱进的追求,不愿意对现成的方法作进一步思考。因此,在教与学的处理上比较平庸,缺乏教与学的创意。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见得最多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当学生一时难以区别它们的面积大小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格子纸,并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画在格子纸上,引导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数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再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刚好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也刚好相等,以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现行的一些教材也是按以上方式编写的,先让学生数格子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也确信这种教法比较成熟,似乎没有什么好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思考学生数格子的过程,虽然在数面积时有许多方法可以启发学生下一步如何去探究,可是在数出数量后,只要对照数量就会得出“底×高”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当学生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面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学生会怎样思考呢?它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它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我们的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是邻边相乘,不能感受到它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今天提供给学生的是数格子的素材,学生只要按要求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自主性会油然而生吗?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本课的开始环节作了以下改进。

教学片段二:

让学生拿出四根塑料棒搭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6),并向学生提出:你们可以轻轻地拉一拉、玩一玩这个平行四边形。

接着提出:你们在玩这个平行四边形时感受到什么数学问题了吗?(学生先分组交流后,再反馈)

生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也变了,但周长没有变。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怎样的图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生:变成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是吗?大家再慢慢地拉一拉,看一看是这样的吗?

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变到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假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是7厘米、5厘米,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借此复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又提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变化与什么有关呢?

教师继续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先分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交流。

生1:与角度有关。(指的是两条邻边的夹角,教师肯定他的想法有道理)

生2:平行四边形越扁,它的面积越小。

师: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你能想到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呢?

生: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

师:通过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和计算,我们可以猜想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接着引导操作探究,让学生任意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探究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并注意不同方法的剪拼与说理。(过程略)

以上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玩平行四边形塑料框架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师引领的几个问题自主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这样的教学是顺着学生原生态的感知过程组织学习的,打破了以往的一般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方式不够匹配影响教与学的本真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可是没有较好地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因此影响了教与学的本真。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要求学生学法的笔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开始,并设计活动素材提出活动要求: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搭一搭后,写出算式“12÷4=3”。接着往往教师就会提出:今天还要学法竖式,你们觉得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请同学们试一试好吗?由于有加法、减法、乘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都会想到把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再在最下面写出商。当学生都写成这种形式后,教师无奈地提出:你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其实除法竖式不能这样写,接着教师介绍除法的竖式书写方式。由此可见,在这里要学生自主尝试写除法竖式,学生只能迁移之前的竖式形式。教师也知道学生迁移以前的竖式形式对除法竖式没有什么好处,所以马上给予否定。我觉得既然这样就不要让学生去尝试写竖式了,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放在自己读懂除法竖式上,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具体教学可作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三:

呈现问题: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

师: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生:12÷4=3。

再呈现问题:用13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

师: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在桌上搭一搭。

学生操作后教师把它用草图画在黑板上: 。

师:把它写成除法算式怎样写呢?

这时学生独立尝试写算式:

13÷4=3(个)还剩1根

13÷4=3(个)……1(根)

师:这里的除法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点不一样,它是有余数的除法。以上两种算式写法都对,但觉得第二种更简洁一些。我们以后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就要按照第二种方法写,请大家选择第二种再写一写。

继续呈现问题:用14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师:请你继续拿出小棒摆一摆,再用除法算式表示结果。

等学生操作和表示之后,教师继续画出草图写出学生的算式:

师: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观察下面的竖式,并对照以上的除法算式和图,你能看懂什么?

篇10

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得出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有一学生列式为:3+5=8(平方米),当学生都笑他错误时,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梯形的高是2米,可计算面积时,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就行了。”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有道理,此时我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得出:如果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类似这些我们不能预料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三、课后总结的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堂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成为今后教学的案例。

3.反思学生的反馈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四、写好教学日志

篇11

小教师范生小学数学试讲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教师讲课基本功方面的问题,一类属于小学数学专业内容方面的问题. 下面分别给予叙述.

一、教学基本功方面,常见的问题有

(一)教态不够好

试讲时表现紧张. 例如:口误较多,语速过快,缕头发,踮脚,掂粉笔,老扶眼镜等. 还有的,眼皮上翻或脸朝一个固定方向或固定的某物,某人,甚至眼光朝向窗外. 其实语速过快就不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是很难接受的. 倒不如语速放慢,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步伐,这样既减少了口误,也放松了自己的心态,缓解了自己紧张的情绪,从容地上好一节课. 那么在讲课中,教师的教态应是怎样的呢?教态应该端庄,亲切,自然大方. 具体一点就是衣着得体,双手自然地放在讲桌上或做相应的演示,用充满爱的目光撒向每一名同学. 在讲解黑板上题时,身体与黑板成的角要低于30度,讲解黑板最左端的或最右端的知识时,教师就将身体移到相对的一侧,尽量多地将黑板面展示给学生. 不要一直站在讲台上,学生练习、操作、游戏时,走下讲台,指导一下,表扬一下. 在出示教具时,将物体举起,放在教师的左(右)上方且配以适时的语言直观讲解. 从学生的表情中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是否在听,是否理解了,是否掌握了. 学生无所谓的表情说明没听,需要教师及时把他“拉回“教室,学生若是满脸困惑的表情,说明应对该知识点进一步讲解,学生若是做到一半时,又摇头,又咬笔,步骤不知如何写,说明教师应做一下示范.

(二)语言不够简练,不严谨,缺乏过渡语言

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晰是教师讲课最基本的要求. 数学教师的语言不要求优美动听,不要求含蓄有诗意,而是简练,有逻辑性,还要一语中的. 语言简练就不要有赘语及“嗯”,“这个”,“那个”等口头禅. 过渡语言不要只是“然后”一个,还有“接下来”, “下面”, “同学们很棒,出个题考考你们”, “老师有个疑问,请你们帮老师解答一下好吗”,“老师想让你们当一下小医生”,“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猜猜看,谁是智慧星”等. 数学是很严谨的学科,讲课时不能随意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定义,扩大定义或定理的应用范围,说话要有理有据,这是指逻辑性. 例如,某师范生试讲三角形的定义时给出的是“三条线段连接构成的图形”,而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给出的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再如,“进位加法”中的竖式法要求“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师范生在试讲中出现满十“可以”向前一位进一,这是不对的,满十“必须”向前一位进一,“可以”在前一位的下面或上面标上小“1”做记号.

(三)互动少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要改变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要向课堂输入更多的活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然而互动性少,这是师范生试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高招师范生. 高招进来的小教师范生经历了“炼狱”式的高中生活,激情被冲淡,留下更多的是平静和平淡的心态. 或者是习惯了高中阶段的“练习题”课堂,认为只要把新知识讲清楚,然后做大量的练习题就行了. 其实,这种上课方法适合于高中生,却不适合于小学生,尤其不适合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小学生好动,坐不住,让他们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坐着不动认真听四十分钟很难,应该根据他们活跃,思维无定式的特点,设计“游戏式”的活动性的课堂. 例如:认识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时,不是给出定义指出相对性,而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和感悟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无需定义. 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左肩,跺跺自己的右脚,把数学课本摆在铅笔盒的下边等活动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如讲解有余数的除法,不要直接告诉学生除不尽有剩余就叫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应该小于除数. 让学生动动手,平均分一分小木棒,体会一下遇到有剩余的情况怎样处理,再引入本节课. 让学生多分几次,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除数与余数间的关系.

(四)课堂气氛调节得不够好

如游戏时,学生情绪高涨,若是更多的学生想参与,可能会出现乱走动,乱插话等意外事件. 教师应在课前考虑到上课时所处的环境,上课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准备好有针对性的措施. 例如:有名学生在讲“有余数的除法”中,让七名同学分别代表星期一至星期天站在一排,若今天是星期一,那么七天后是星期几,请这名同学站出列或其他同学说应该谁出列呢?学生乱猜现象严重,甚至是哄笑等. 这样的活动设计是否有意义呢?若是放在一节课的末尾还能使学生的兴奋点不至于太高,若是放在一节课的中间时,课堂气氛将不易控制,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节成功的课,课堂气氛应该紧张有序,但不失活跃. 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是小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保证,也是一堂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如讲解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学生看到钱时非常兴奋,课堂气氛很难控制,更不要说模拟拿钱买东西了. 怎么办?可以用市场上放大的人民币卡片来代替真币,既能讲解清楚人民币的特征又降低了学生的兴奋点,控制了课堂气氛,使本节课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另外一种是与小学数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型问题,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一)教学重难点没有把握准,或者没有“点”透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讲解中,先让学生动手摆给定长度的木棒看能否构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这一特性,可以去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由于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要计算三次. 其实只需计算一次就好. 即只要看“两个最小边长之和是否大于最大边长”,这就是没有点透. 再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都知道了物体做成三角形不容易坏,但到底三角形的稳定性指什么呢?很多师范生试讲时搞不清楚. 三角形的稳定性数学上是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就唯一确定了”,简称为三角形的稳定性. 再如,长方体认识中,学生由实物讲解棱和顶点,长,宽,高,或者是由课本的长方体图来认识长方体. 其实学生首次接触立体图形,需要经历一个从二维到三维的变化过程以及实物几何化的过程[1],这才是学生上课时遇到的困难,也是我们老师讲解时要注意的难点. 怎样将实物长方体盒子和课本上的几何图联系起来呢?我想可以用多媒体或是实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一个长方体,将长方体与其他物体区别开的是长方体的面,把每个面都拆去,就剩下了一个物体的框架结构,也就是课本上绘出的图形了. 而不是一句长方体物体我们一般用这样的几何图来表示,从而把这个抽象的过程留给学生.

(二)把新授课上成练习课,甚至是复习课

根据教学任务,数学课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新授课是以讲解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课,新授课教学的重点是知识的理解,而练习课属于知识的巩固和转化,教学重点是知识的记忆(保持)或是熟练地完成各类练习(应用题). 复习课重点是知识网络的形成,师范生应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课型. 但在师范生试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就将这几种课型混淆了. 例如有名师范生讲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章时,一个课时讲解了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分类,这么多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讲一下做一个练习,用了满满四十分钟. 但每个知识点都没有讲透,那么这节课就是很典型地将新授课上成了复习课. 还有名师范生讲三年级“万以内的加减法”, 先讲拆数,又复习了前面的知识了用去了十分钟,接着讲了“竖式法”的加法和减法十分钟,后面全是练习. 这样的课也不能算成功,复习得太多,练得太多就不是新授课了,就成了练习课了!正确的做法呢?复习不要太多,“竖式法”多讲一些过程.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摆小木棒,体验一下“满十向前进一位”,讨论一下在前一位标记小“1”的重要性. 少做几道练习题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缺乏板书设计

表现在,讲课时不知道哪些内容需要板书,哪些内容不需要板书,讲课时只用中间一小块写了擦,擦了写等. 数学与其他学科在教学时有许多不同之处,既便是用多媒体教学,黑板的板书也不能省略,这样就能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 那么,黑板一般怎样用,板书设计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黑板一般分为主板面和副板面,主板面写的是本课的重点,需强调的地方可改为红色粉笔、画圈区别等,重点例题应保留. 副板面可擦,用于复习、练习等. 我们一般把一块大黑板分成3到4块小黑板,主板面一般设计在最左边或最右边,常规下我们从左到右依次写,一节课下来,要有留给学生可以小结的板书. 数学的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板书设计又分为网络式板书、对比式板书、图表式的板书等[2]. 板书设计示例如下:

(四)不能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适当调节教学内容[1]

表现在备课时备了很多内容就拼命加速讲解,一定要把备的内容讲完,这是不对的. 学生如果反馈信息是“难”,那么就应放弃后面要讲的,把讲课重难点放到学生“难”的地方. 还有的师范生,备的内容太少,讲个十几分钟就没的讲了,后面就上自习. 这样就太浪费时间了,至少应吩咐学生练习的内容注意的问题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师范生至少要备好一章的课,上课前把一章的课后练习都认真做一遍,再开始讲新课,题型要归类讲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不到位,要求不明确,造成教师课后的麻烦

例如:要求学生交作业时写上日期、第几次作业等. 要求学生做错的题目必须有订正,及作业上交的时间等. 作业布置我们提倡分层,基础巩固练习、提高练习、思考题也可布置. 题目是下一课讲课的内容的一个预备,也可是发散型的,如跟家长去购物,制作一个风车等.

师范生在认真编写教案的基础上,进行试讲是很有必要的. 试讲是走上讲台当教师的“前奏曲”,也是各种基本功综合运用的尝试. 重视试讲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锻炼,有助于师范生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赖南燕,胡启宙.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篇12

有效对话课堂的构建,创设和谐氛围是基础,也是激励学生思考、表达的关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想法奇特,且思维活跃。若死板、严肃的课堂氛围禁锢了他们的思想,那么对话课堂也难以开展。学生对教师噤若寒蝉,师生间就难以有语言、眼神交流,教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创新思维也难以提升。由此,创设和谐氛围,借助多媒体情境、活动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自主感受、思考、创造与实践,能有效奠定对话基础。

如《认识图形》教学时,教师播放课件,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非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教师引导:“大家认识图片上这些图形吗?”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问题。教师再拿出实物材料,积木、书本、茶杯、纸盒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之后,教师表扬学生回答的非常好,接着与学生对话:“大家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举例说说什么是圆、长方形、正方形吗?”学生举出栅栏、棋盘、禁止吸烟与小心摔倒的标示图等,来说明自己对图形的理解。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实物情境,打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有效的对话课堂。

二、解读学生心理,激活对话过程

了解学生心理是顺利展开对话过程的关键。新课改下,需要引入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抓住学生心理,有效解读,了解学生的顾虑、困惑与奇特想法,有效把握,科学引导与介入,如此才能更好的展开对话过程。解读学生心理,可以采取观察学生肢体动作、身体语言、眼神语言的方法,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解读,合理调控教学过程,激活对话过程。

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每个小组分配18根铅笔,教师:“我们今天来玩分铅笔游戏,18根铅笔,分给3个、4个、5个、6个小朋友,分得的结果分别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学生们发现,分给3个学生,每个人有6支,分成4个学生,发现分不了,分配的学生一个个充满疑惑的眼神,与小组成员讨论,是不是自己分错了。这时,教师与学生对话:“分给4个小朋友时,是不是每个人4根铅笔,还有多的,再一人一根又不够呢?”学生:“是啊,还剩下2根,每个人只能分半根了。”教师:“这就是除法的余数了。”之后,教师画出表格,填入游戏结果,展开余数与除数大小比较的教学。通过解读学生心理,激活对话过程。

三、实施有效提问,提升对话质量

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表达的最佳策略。提问有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也有提示和点拨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教学阶段,实施有效提问,能大大提升对话质量。为增加提问的有效性,就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准备好教案,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各类情况,作出提问预想。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合理协调与动态调控。采取并列式、牵引式、递进式、反问式、点拨式等提问方式,针对性运用,提升对话质量。

如学习《认数》这一单元知识时,采取递进式提问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单元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教师:“这单元学习的数字满十进1位,也就是10个低一位的数,可以构成高一位的1,如10个1就是10,10个10就是100。那么10可以由几加几组成?”学生:“1+9,2+8……”教师:“100又由几十加几十组成呢?”“对应的加减法如何计算?660-60=?660+60=?”“如果是600-60=?600+60=?呢”运用递进式方法,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对应为相加减,满10进1,不够减从高位借1的知识与方法。

小学数学高效对话课堂的构建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表达、自由交流、创新思考的关键举措。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与空间,在师生、生生对话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投入与实践探究。通过有效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强化对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篇13

授课内容: 《因数与倍数》           

授课日期: 2020年4月10日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准备教学: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父子、母子、母女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观察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

(1)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交流学生的分类情况。(预设:学生会根据算式的计算结果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类是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而商不是整数。

2.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同学们,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在第一类算式中找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强调一点: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

(1)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呢?表述时应该注意什么?

4.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1)今天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课件出示: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而一个数的“因数”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

(2)今天学的“倍数”与以前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

“倍数”是相对于“因数”而言的,只适用于整数;而“倍”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

(3)交流汇报。

(三)探究新知-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例2:

1.探究找18的因数的方法。

(1)18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预设:方法一: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除法算式找18的因数。

因为18÷1=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18÷2=9,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18÷3=6,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方法二:根据寻找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8,寻找18的因数。

因为1×18=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2×9=18,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2.明确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

(1)我们怎样来表示18的因数有哪些呢?怎样表示简洁明了?

(2)交流方法。

预设:列举法,18的因数有:1,2,3,6,9,18。

集合图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3.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

(1)你能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吗?36的因数呢?

(2)怎样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四)探究新知-找一个数的倍数

教学例3:

1.探究找2的倍数的方法。

(1)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想方法:利用乘法算式找2的倍数。

因为2×1=2,所以2是2的倍数。

因为2×2=4,所以4是2的倍数。

因为2×3=6,所以6是2的倍数。……

(3)2的倍数能写完吗?你能继续找吗?写不完怎么办?

(4)根据前面的经验,试着表示出2的倍数有哪些?(预设:列举法、集合图的方法)

2.练习找一个数的倍数。

你能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吗?5的倍数呢?

(五)我的发现-因数与倍数的特征

举例子,找规律,勾画知识点,读一读。

预设: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六)智慧乐园

1.在练习本上完成下列填空题。(独立完成后,师订正答案)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7,这个数是(   ),它(     )最大的倍数,17的倍数的个数是(     ).

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     )。

2.在练习本上完成下列判断题。(独立完成后,师订正答案)

(1)在算式6×4=24中,6是因数,24是倍数。         (    )

(2)15的倍数一定大于15。                         (    )

(3)1是除0以外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    )

(4)40以内6的倍数有12、18、24、30、36这5个。     (    )

(5)34的最小倍数是34;34的最小因数是17。         (    )

(6)1.2是3的倍数。                               (    )

(七)全课总结,交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