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项目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结合是解决目前毕业设计经费不足、仪器设备紧张的有效途径[7]。目前,高校中最好的实验仪器基本用于科研。因此,把毕业设计内容作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不但可得到科研项目经费的部分补充,而且可使用最好的实验仪器设备。这样,既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缓解目前经费不足、仪器设备紧张的问题。此外,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还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8]。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由于其内容大部分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去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而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从而使毕业设计水平大大提高。虽然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具有许多优点,但科研项目难度大、工作周期长等特点使其不能简单地直接用于毕业设计。因此,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要注意以下问题。
2.1结合具体科研项目合理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难度和任务量要适中,合适的毕业设计选题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如果难度太大,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相反,选题过于简单或任务量明显不足,将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9]。结合教师科研项目提出选题,更要注意难度和任务量。教师的科研项目通常涉及的内容广,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如何将其演变为适合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至关重要。如作者现有的科研项目为“铸造用湿型黏土砂导电特性研究及组分参数快速预测”,该项目的完成除了要了解铸造型砂相关知识外,还涉及电解质物理、模拟电子、计算机编程和人工神经网等专业课程的知识。因此必须对现有项目进行拆分,成为内容相对独立的子课题,作为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但这些子课题不是对现有科研项目的简单剥离,而是根据科研项目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同时又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2.2考虑学生考研方向科学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由于毕业设计大部分安排在第8学期,而考研在第7学期末,因此一般不会发生时间上的冲突。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考研学生,必须在毕业设计选题上给予充分考虑[10]。对于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学生,其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最好为将来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选题既可以是将来硕士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又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毕业设计选题,但应与将来的研究课题息息相关。对于考取外校研究生的学生,如果本科毕业设计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一致,也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考研专业课复试有极大帮助。作者2010年所带的学生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ZL107合金铸造过程组织细化和性能优化研究”。由于该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其考研后的研究方向一致,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该生非常努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考研复试的口试内容基本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同,因此成绩也名列前茅,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取为硕士研究生。
2.3加大文献检索量指导学生少走弯路
由于本科生的知识面、能力和精力都有限,而结合科研项目的毕业设计选题,通常需要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知识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在毕业设计前期,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文献综述、确定设计方案等工作,必要时指定部分关键性的专著和论文,要求学生查找和阅读,以便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少走弯路[11]。我校材料专业一般在第7学期末就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定题目后,由指导教师召开交流会,详细说明选题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并给学生指定所需看的资料和书籍;学生可利用寒假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等前期准备工作。
3校企联合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指在加深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企业,由学校和企业指定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其毕业设计选题完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12]。它可缓解学校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加深校企合作联系,促进学生就业[13]。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作为高校毕业设计的有益补充,缓解了校内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并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价值。目前,虽有部分教师将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用课题经费填补了部分经费不足的缺口,但毕业设计经费不足对缺少科研项目的教师而言仍是一大难题。再者,由于连续扩招,致使教师的指导力量严重削弱,毕业设计所需场所和仪器设备也日渐捉襟见肘,如在材料专业常使用的扫描电镜方面往往排成长龙,而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企业中做毕业设计,可加深学生和企业双方的了解,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已基本适应工作岗位,可较快进入角色。在企业中做毕业设计,其选题均来源于生产实际或企业技术部在研项目,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或科研项目,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整个毕业设计中,为完成项目所进行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大大强化了学生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当然,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难于实现每周一次的课题进度交流,教师不易掌握毕业设计的进度;指导教师难于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实时了解其状况;缺乏学校必要的管理,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易放松自己;部分企业不能提供较好的毕业设计环境,仅把学生当成一个廉价劳动力使用,而无时间做毕业设计。因此,在实施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企业。当学生提出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或选派学生到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前,应对企业所提供的毕业设计条件进行审查,这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必要条件。要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毕业设计合作企业,要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工作要求等做更深入了解。此外,学校要与适合做毕业设计的企业签订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2)选派合适的学生。学生的主观能动和积极性是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保证。在选派学生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时,要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课题和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成绩进行选择,不能盲目选派,以防止个别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又疏于学校管理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不能完成毕业设计。(3)严格审查毕业设计题目。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时,一般由工程技术人员结合企业生产、科研、管理上的实际问题拟定毕业设计选题,由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教学经验,对毕业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的理解不够充分,因而易出现对难易程度及工作量大小方面掌握不好的情形。一种情况是题目太大,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另一种情况是题目较空,没有实质性的设计内容,企业将毕业设计的学生理解为劳动力,毕业设计过程被企业理解为员工提前上岗。针对这两种情况,学校必须严格审查,坚决退回不符合教学要求的题目,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在毕业设计题目审查合格后,要求学生或企业提供毕业设计单位接收函、毕业设计任务书等材料,留存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存档,学院学校认可后才能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4)采用双导师制,责任分工明确。双导师制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组成,企业指导教师由公司聘用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当,负责对学生的课题设计过程、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在学生日常管理上,可参照企业的规定执行,使教学与研发有机地融为一体,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校方指导教师要根据毕业设计大纲和要求,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及与企业协调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落实毕业设计内容,严格按教学要求把关。此外,学生在企业期间,校内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
篇2
1.2科研项目管理体制落后
在申报立项阶段,科研人员撰写的项目申请书质量不高,而科研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指导科研人员进行项目选题和立项,导致项目申报成功率低。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监管力度不够,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验收阶段,缺乏一套完善的验收制度,采用的仍是一种简单的“量化评价”,侧重的是较直观的量的评定,而较为抽象的质的方面则没有提出要求或者虽有要求却难以贯彻,不利于验收工作的顺利实施。
2、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2.1以科研管理制度化为基础,重视项目管理规范化
科研项目管理一般可以划分为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使项目能够顺利的立项,科研单位对项目的立项和论证过程往往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一旦项目正式立项后,其组织实施和验收鉴定、成果推广等工作的重视程度便有所下降。因此,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必须加强项目中期、项目后期的管理管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的有机融合,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考核晋升的指标之一。从管理模式上,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推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摒弃静态管理,推行动态管理。在项目前期,做到人员、计划、组织和经费“四落实”,按SMART和5W2H原则确定科研工作计划,计划的内容描述具体可执行,完成时间节点清楚,时间精确度与所控制的时段匹配,责任主体明确,目标符合SMART原则,交付物是具体实体,即目标必须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现实性、有时限。复杂或长周期工作计划必须设立里程碑,有效地分解目标,分解后的目标是一个完整的小项目或有明确的主题或交付。将科研计划以管理工作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到责任人、考核人,使之明确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志,责任人对所承担工作任务进行二次分解。落实责任,狠抓到岗到人。做到全员参与,责任到人,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体系建设责任落实到人;通过每一个工作流程,设置流程终结自评、考核、自检程序,分段落实责任到人。在项目中期,对项目进展的各个环节实行项目跟踪,强化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计划的执行要有反馈和检查作为沟通和过程监督手段,以确保工作结果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在项目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对于阶段性事项进行沟通和汇报当前进展状况的双向互动,同时对科研管理活动或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任务完成和目标实现,或及时进行调整,为考核提供依据。
2.2以控制标准为工作重点,重视项目管理标准化
科研项目管理要实现全程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必须重视项目管理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是指反映或衡量管理活动预期稳定状态的水平或尺度。标准是界定或标示这种预期状态属性或特征的指标。控制标准作为控制依据,控制标准可借助量化指标等方式测量,可对控制活动进行考核,要求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对科研管理的监测中,要具有时间性和准确性,这种监测考核要定量化、全面、准确、公正,尽可能利用一些可直接计量的指标进行衡量,所涉及的内容必须能完整反映受控制系统实际状态考核方法能正确衡量出实际状况。通过全面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制度化管理、自我管理,从传统管理、粗放管理向质量管理、精益管理过渡。将科研项目管理过程展开成具体的管理职能及其活动,并阐明每一项管理活动的程序,对每一项活动的目的、内容、控制和检查评价的方法、责任、权限、依据、所需的资源、人员等做出规定。
2.3以科研管理观念工作目标,重视项目管理信息化
在科研管理中,普遍采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RPMS),它以项目中心为核心管理目标,为科研团队提供更为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引导和控制,为科研单位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内外部变化、达成理想目标提供高效、全面、精细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结合甘特图及流程平成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项等过程。
篇3
在我国重大的科研项目往往投入颇多。国家对于急需的科研战略方向上采取高成本的投入,也基于这个原因,计算投入产出比的时候,这类的大规模的“重大科研项目”背后却往往显得薄弱,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而且往往这样的项目,在管理上并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对于项目中各个方面的支出并没有与经费上的细节一一对应。
1.2跨专业跨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多
科技需要创新,科研人员需要跳出本专业,寻求新的视角来实现科技工作的突破。因此,重大科研项目寻找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形式来整合资源。这种模式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不注意科学规律,一味的强调学科的交叉,反而会浪费资源及科研人员的精力。
1.3重大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的复杂
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组织和实施中的各个细节有着充分的联系。在管理中,需要一系列的规定、规范、准则和程序,使得项目中各个区域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部门科技主管部门需要在政策及管理流程上对科研单位在资金有效地配置积极支持。
2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与对策
鉴于重大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明确存在的问题,现行的管理有必要进行深化改革,建立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全过程的控制,形成多种手段综合协调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以提高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效率。
2.1实施过程规范管理
根据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规定,虽然科研项目有总承担责任方,但是合作单位和外部协助部门的研究经费确实事先确定下来的,并且在过程前后直接拨给各单位,总承担责任方其实并没有硬性的管理手段。因此在研究经费分散使用的条件下,项目在一定研究情况、一定特定时段集中研究力量和部分资源、经费组织研究成果的凝练是完全有必要的,这对于解决国家紧缺的实验成果和在短时间内使研究成果利益最大化有着直接有效的影响。
2.2实施过程统筹管理
统筹管理是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立项前,部门要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进行细致的论证和审查,待通过后才可以签订项目合同,给予经费。总体实施方案和项目合同是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中应具体介绍项目经费的预算,和方案具体的实施办法,并且在项目实施中期应该建立重大科研项目报告和汇总,为负责单位审核和验收提供一些数据上的支持和对于此项目的前景给出更为确定的预测。并且在项目过程实施中应该对于项目实施人员的信用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查,并作为其参与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活动的重要依据。
2.3实施风险预测管理
重大科研项目在本质上决定了它与一般的科研项目有着天壤之别,因此项目必须采取一体化的风险管理,对于其在实施过程中全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建立明确的风险指标,要求实施单位根据管理经验识别项目中潜在的风险和产生因素,并对这些风险进行量化,制定应对方案。在签订项目合同时,也应对重要风险进行量化和标定,保留附加条款使可预和不可预的风险进行明确的规定,做到规避和限定,提高整体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应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实施人员对于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做到对风险的严密监控,对于项目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有关负责人应积极向科技主管部门报告。
篇4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目前“项目教学法”在德国已经普及,国内学者对国外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最新动态已基本能及时了解。但结合中国高校研究生教学的实际,对引进的理论与方法加以改造和调整,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需要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尚在初级阶段。
三、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点
农业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紧随农业科学前沿,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教学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和毕业论文研究中的问题为目的,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原有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按教材或专题讲授、学生进行综述性汇报和讨论等方式进行的,而这些基本偏重于理论,缺少实践。由于学校和导师为了取得较高的排名和研究成果,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内容过于狭窄或专业化,许多研究内容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实际,对其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依据农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在产学研结合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把科研和生产实际的内容引入教学过程,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本论文以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为例,简要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第一,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进行了分析,将整体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如生防菌的筛选与复筛、生防菌拮抗机制的测定、生防菌发酵工艺的研究、生防菌剂的应用研究等几个项目,包含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的关键内容。第二,由于研究生数量较少,学生以3~5人为1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相应的项目。第三,学生在网络平台及图书馆的期刊网上查找资料,然后分工合作进行理论基础学习、实验方案的制订及实验方法的学习。第四,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案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论证和必要的指导。第五,学生分组按实验方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有教师进行咨询与指导。第六,学生将实验过程及结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报,教师和学生给予评价。
五、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研究生专业课程选课人数少,分组存在困难农科类研究生专业课选课人员较少。目前,农科类研究生课程选课从2人到30人不等。如果人数较少,以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就难以分组进行,组数较少,也完成不了整体的教学要求。因此,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程,应该规定其平均每年选课人数达到10名以上才可以进行,这样至少3人以上为1组,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二)部分研究生课程分解成项目难,不易操作农科类的研究生课程类型和内容不同,有些课程不易分解完整的项目,即使可分解也较难操作。因此,有些课程不适合开展项目教学法,如各学科的研究生班讨论、高级植物病理学和作物高产理论等课程。能够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应该是应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有些基础性和理论性特别强的课程,则不能在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因此,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项目教学法的改革。
(三)增加了教学经费研究生课程开展项目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部分不需要额外的经费,但在项目形式操作过程中,学生按组进行项目操作,原来可能教师开展3~5个正常实验就可结束课程,而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操作,可能1个组就得把原来3~5个甚至更多的实验整合在一起去完成1个项目,因此需要的实验经费要比正常的教学多出几倍。如果学校不给予额外费用,将无法开展项目教学法。由于经费问题,建议一个学科仅开设1~2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给予特别资金支持,一方面避免开设课程过多,学生准备时间长,增加学生负担,二是少而精达到最佳的上课效果。
(四)教学方式灵活,不适合常规教学管理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开放式教学,学生查找资料,整理和制作汇报材料,是不需要进入课堂的,而进行讲授和项目操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项目某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和开放实验室的时间来协调。如果不能根据正常的上课时数来进行,就无法达到学校常规教学的要求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学校应该给予特别的政策和考核方法,促进健康良性的发展和完善。
篇5
1、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
目前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体会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很难完全直接用到他们的工作中,为什么呢?我认为传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课程。《会计电算化》是财会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更应该注重其实践性教学,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应得到了广泛应用。
2、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最大优势。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传统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学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策略,借此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学习。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并能够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教学应用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在专业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确保职校毕业生按市场岗位要求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经,其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在教师的实施过程中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1、项目教学实践教材不尽合理
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项目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极少见到,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文档也仅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又是极繁重、精细的工作。
2、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包含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学习者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点。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3、项目教学受社会等级考试的制约
目前各所高职院校都参加各省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并且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承认。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和专业需求及社会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试内容狭窄,技术水平落后,但各所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制定了与等级考试相关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并以此来衡量教学,这就制约了项目教学的开展。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取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对学生实施完项目教学后,总结出项目任务的确定非常关键,项目任务最好具有这样的特点:1、学生完成一个项目要具备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2、具体要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点的难易确定。3、项目要与实际工作或生活相关,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完成该项目的兴趣,有成就感。
举例:模拟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完成最后报表数据的输出,并通过上机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项目所产生的账套以及报表备份数据等。具体的项目实施,用学生以前学过的会计知识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来完成从初始化工作到最后财务报表的输出。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模块分以下阶段进行:(一)、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和需要,自由组合,3~5人为一组,自行分工,成立组织以进行管理,以会计人员的心态进行建帐。首先进行初始化的设置(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各种余额数据或者是发生额数据等)。然后输入凭证(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并审核;最后
报表的输出。
(二)、制定完成项目计划。
各小组分工合作制定完成这个项目的计划以及时间安排
(三)、实施计划
各组开始自己动手实施计划,老师参与其中。刚开始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提出了很多问题,对于少数人提出的简单问题个别进行辅导,并注意收集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讲授。
(四)、检查评估完成情况。
当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成绩,更是为了改良项目,以便应用。虽然成功完成任务的学生不是太多,但讨论很热烈,完成的很有成就感,没完成的很不服气,仍在不懈的努力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在以上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2、改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巩固。
篇6
2.科研项目管理人才综合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国家创新需求。
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对科研的发展投入越来越大,对科研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不少科研项目管理者已不能适应国家创新需求,其综合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科研项目管理者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不强,决策能力弱,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管理意识薄弱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科研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精细化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梳理业务管理流程,对科研项目全程进行系统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是以一定的管理规范为基础,管理工作要从科研的申请立项开始,对科研项目进行策划和系统的规划,使得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按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性的操作,及时有序地完成每个步骤的工作流程。对科研项目进行系统管理就是要根据管理规范的要求,将每个科研项目及时的安排并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并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要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努力使整个科研项目管理更加完美精细,可以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灵活顺畅。
2.加强科研和财务的交流与沟通,编制科学合理的项目经费预算。
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是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管理程序。在编写预算时,应要求科研、财务、项目负责人三方共同合作进行编制,根据不同的科研项目,在编制时预算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科研人员先对科研项目预算经费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估计,并按照预算的编制原则以及项目的要求对预算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而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的任务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可能要发生的所有直接或是间接的费用进行预测,同时提出符合项目规划并切实可行的预算实施方案,经由财务人员审核后通过后,编制最后的预算方案,为以后的项目实施创造基础条件;对于财务人员而言,财务人员的工作是不仅要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提出相关建设性的意见,还要关注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了解熟悉项目进行的全过程,并根据科研项目进行情况及时提供相关财会服务,同时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进行财会监督管理,使科研人员及时了解获取财务信息,使预算的编制变得更加科学合理,防止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财务问题。
3.不断完善项目成本核算,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行为。
对科研项目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行为。要想有效的使用科研项目经费,首先应严格按预算管理核算经费的使用,对符合预算列支内容的予以正常报销,对于超出预算或是不符合规范的暂时不报或是不予报销。这就要求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在项目实施前期详细地对科研经费项目的各项支出进行合理地估计,这样不仅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有效避免了经费的预算内容与实际开支相脱离的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减少或是防止滥用科研经费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出现科研经费脱离监管之外的现象发生。要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报销和票据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其是否合法真实,是否符合规范,以及签字的齐全问题等都值得重视。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行为,提高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效益。
4.重视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管理。
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是进行项目验收时的一项重要内容,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的形式较为多样,主要形式有各类科研项目研究报告、科研论文、项目专利以及样品样机等。因此不论项目的类型、规模以及投入经费怎么样,各个项目科研机构都应重视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验收准备环节。在对科研项目进行验收之前,都需要组织科研验收团队提前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内部验收检验。并通过内部组织的项目验收,及时发现项目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同时还要关注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研制周期、项目质量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保障科研项目成果的价值。
5.提高科研项目管理队伍执行能力。
管理者要明确管理目标和精细化管理环节,提升和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确保高效管理,从实际中看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一个企业离不开团队合作,同样,一个科研队伍也离不开团队合作,否则就没有了执行力,其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就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科研项目管理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提高科研项目管理队伍内部团队的执行力。
篇7
毕业论文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工作,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写文献综述,而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是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对毕业论文提出三个评价基元。第一评价基元,是评价选题质量,要求选题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选题要能够解决本专业的某个理论、方法或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第二评价基元,是评价综合运用知识、文献、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基元,是评价论文或设计项目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对毕业论选题提出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和逻辑性的要求,对论文的写作和文献引用等也都提出了符合现行科学论文标准的要求。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在各种岗位上会面临接受领导和客户交给的工作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写计划书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所有这些委托都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挑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科学素养,是高等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或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就是这种重要的给予之一。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是直接尝试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更是直接尝试锻炼和展现自己科学素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学生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也是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检查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选题判断有误,把写教科书的选题、写文献综述的选题、把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选题,都作为合格甚至优秀的选题批准开题,甚至成绩也评为优秀;一些评语不能判断毕业论文在立论、分析、写作和文献评论等方面的问题,评语抽象笼统,优缺点缺位等等。这种现象不仅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也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严重。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本身有待于改进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管理层有待改善对论文评阅环节的控制。当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挑战时,实际上也折射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培养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和整体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教师阅读和评论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是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所必需之外,还有两个有利于教师的“利己主义”理由:一是,检查和锻炼、提高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阅学生论文中所得到提高的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批评与讨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校外其他部门委托的各种评阅工作。二是,学生选题的多样性、资料和证明的方式多样性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指导和评阅学生的论文实际也是我们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和好机会。
篇8
可行性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因开发田纳西河流域而推行的方法,目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里被广泛采用,成为保障项目建设正确决策必不可少的手段。
要做好可行性研究,首先要对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的关系有所了解。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都是以分析和论证项目可行与否为目的的工作,两者关系密切,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各有自身的特点,所以要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均处于项目发展周期的建设前期阶段,都是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两项工作的质量如何,对项目投资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都是应用性的学科,二者的基础理论和内容基本相同,无论从经济评价指标计算的基本原理、分析对象、分析依据,还是分析内容都是相同的。而且二者的最终工作目标及要求也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分析论证,判断项目的可行与否,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投资效益,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行为的主体不同。可行性研究工作是由投资者负责组织委托的,而项目评估则是由贷款银行或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委托的,这两项活动均须委托有关工程咨询机构进行,因此,咨询机构要对不同的行为主体负责。
2.立足点不同。可行性研究是站在直接投资者的角度来考察项目的,而项目评估则是站在贷款银行或有关部门的角度来考察项目。由于角度不同,可能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进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差异。
3.所起的作用不同。两者都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政府职能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项目评估是政府职能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更是金融机构确定贷款与否的重要依据。两者不可能也无法替代。
4.所处的阶段不同。尽管两者同处于项目建设周期的建设前期,但在此时期内,可行性研究在先,项目评估在后,这一工作顺序不能颠倒。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首要环节,但仅有这一环节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为项目评估提供工作基础,而项目评估则是可行性研究的延伸、深化和再研究。
二、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步骤,是编制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依据。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建设项目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方法,可行性研究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运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在投资项目建设前期中的作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确定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把原由政府财政统一分配投资的体制变成了由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多元投资格局,打破了由一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而。因此,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主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评价结果,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其他投资者的合资理由根据,凡是应向银行贷款或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的项目,必须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银行或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并认定项目确实可行后,才同意贷款或进行资金补助。如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我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要求把提交可行性研究作为建设项日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
可行性研究是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研究对所要建设的项目规划出实际性的建设蓝图,即较详尽地规划出此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总体布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劳动定员、三废治理、建设工期、投资概算、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并为下步实施项目设计提出具体操作方案。初步设计不得违背可行性研究已经论证的原则。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出于投资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考虑的因素多,涉及的范围广,投入的资金数额大,可能对全局和当地的近、远期经济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更加详细,可作为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施调控管理和编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另外,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向国土开发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的依据。因为可行性研究对拟建项目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的设想提出了办法和措施,国家开发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可根据可行性研究具体审查用地计划,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可行性研究为确保项目达到环保标准,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办法,这些信息可作为环保部门对项目进行环评、具体研究治理措施、签发项目建设许可文件的主要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因为运用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一旦有关地形、工程地质、水文、矿产资源储量、工业性实验的数据不完整,不能满足下一个阶段工作需要时,负责初步设计的部门就需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进一步开展有关地形、工程地质、水文等的勘察工作或加强工业性实验,补充有关数据。由此可见,可行性研究在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的作用至关重要。
2.可行性研究对设计项目管理的作用。可行性研究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行性研究不仅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判断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值得投资,还要进行反复比较,寻求最佳建设方案,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下转第69页)(上接第67页)的延误。这就需要严格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的审批制度,确保可研报告的质量。假如在设计初期不能提出高质量的、切合实际的设计任务书,不能将建设意图用标准的技术术语表达出来,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地控制设计的全过程。如果工程的初步设计起不到控制工程轮廓及主要功能的作用,或只有一个粗略的方案便草率地进入施工图设计,设计项目管理与施工肯定会出现问题。
如果可行性研究中的总目标控制不好,在设计过程中朝令夕改,就会使设计者无所适从,造成产品先天不足。因此,初步设计概算必须在可研报告估算控制范围之内。初步设计未获批准,不得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重大设计变更须报原批准机关审批,以避免工程建设中不断追加投资使工程管理失控,造成“半拉子工程”,给国家及投资业主带来巨大损失。
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可行性研究及设计。如果设计项目管理早一点介入到建设前期,在设计前就对项目设计提出一些功能要求,设计中的变更工作量就会减少,设计周期就会缩短。由于设计仟务书不完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不够,使设计者无从下手,形成边设计边施工,势必给施工和项目建设管理带来困难。
3.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揭示和规避风险预测投资收益,降低机会成本。当一个企业只面对一个项目时,项日可行性研究如前所述、主要是回答诸如该项目政策、市场是否允许上,企业怎么创造条件上,收益前景如何,风险在什么地方及有多大等问题。但对现实中的企业而言,经常遇到的是同时面对两个或多个项目,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资金、人力等),选择上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项目,这时可行性研究的任务除对单个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外,还需对不同项目进行横向投入产出比较,从中选择机会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投资收益最大的项目。
无论是单个项目还是一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而言,其根本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阐述风险所在及风险程度,以提供给决策者在决定该项目是否上马和一旦项目上马后怎么规避风险时参考,帮助企业领导避免重大决策失误,从而避免给企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二是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出项目运作的基本思路,为企业获取最大投资收益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两点也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最终意义所在。
三、做好可行性研究的措施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勘察设计及工程咨询单位必须实现两大转变,一是改企转制,二是转变经营机制。但我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基础工作不扎实,可行性研究内容不够完整全面、深度不够,重可行性论证而忽视不可行性分析。
对此,我们不仅要切实从思想上重视可行性研究的作用,提高可行性研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加入WTO后,外国工程咨询设计机构将进入中国,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形势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工程咨询设计单位要勇敢地走向市场,使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工作上个新台阶。要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设计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图纸上每一条线、每一个点都代表着技术责任和一定数量的资金,设计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有直接的联系。
可行性研究要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从事可行性研究的人员要真正树立为国家、为业主服务的精神,熟悉国家和地方对项目建设的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准确掌握有关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技术,真正做到科学地、独立地、不受任何干扰地把握好产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为社会提供质量精良的产品。
加强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工作,在现阶段首先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这项工作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其次是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是提高可行性研究与论证的质量的保障。在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可行性研究势必成为一种市场经济行为。我们要快速发展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工作,为政府和项目业主、乃至民营企业投资提供项目和科学决策依据,为企业当好参谋、顾问,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立国主编.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2)
2.罗乐勤主编.投资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8)
3.余长国.投资项目的选择与可行性研究.经济师,2002(2)
4.陈江灵.加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企业家论坛,2002(1)
5.牛继源.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2)
篇9
2核科研项目管理特征分析
核科研项目管理在管理领域基本框架之外,还应突出强调4个方面。
2.1创新管理
创新是对科研项目产出物的要求之一,这种创新既包括发现或发明获得的成果,又包括成果的应用推广。
2.2知识管理
科研项目的成果是知识产品,科研项目的群体是知识密集型人才,因此科研管理理念变革、科研研究过程、科研能力提升、以及科研产品管理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
2.3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科研项目管控难度很大,较一般工程管理而言在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风险。
2.4安全保密管理
科研工作一般是行业中先进知识成果的密集领域,由于核行业本身的敏感性以及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决定了安全、保密管理在核科研项目管理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特征是核科研项目管理与一般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由于科研项目管理在知识领域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增多、科研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知识产品以及核科研安全保密特殊要求等特征,导致一般项目管理的时间、费用、质量的管理目标,不能成功地控制和解决核行业基础科研项目管理中由于技术和知识本身的变化带来的新情况。因此,在进度、费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安全保密等方面对核科研项目管理过程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工程项目的更高要求。
3核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重点结合核科研项目管理的特征分析,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着重考虑以下方面:(1)计划进度管理: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应加强对时间进度的严格控制,要求管理层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严格执行计划并能够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2)知识管理:核科研项目是一项知识密集型活动,课题专家及科研人员应最先了解并跟踪相关领域最先进的知识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此外,过去的问题和经验也应作为一种知识资源进行管理和共享。(3)成果鉴定与评价:科研项目成果检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通过同行专家评审及第三方机构科研查新工作,为项目的新颖性及科研水平提供权威、客观的说明和论证。(4)安全保密:核科研项目与一般科研项目相比,对安全保密的要求更为严格,在信息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该方面需求,为科研工作提供安全保障。(5)针对科研项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应加强对项目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处理、跟踪、记录以及风险模拟、预警、预测等,从而有效降低/规避项目风险。(6)应当为科研院所领导层及时提供所需的项目相关信息,用于辅助领导层决策。
二、信息化在核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总体框架核行业科研管理
框架应以项目中心为核心管理目标,结合PMP项目管理的精髓,围绕核科研项目特征突出关键需求点,为各类用户提供更为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引导和控制,为核行业科研院所真正实现清晰化的项目管理提供强大支撑。表现层:直接面向科研用户,包括内部科研决策/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外部专家/第三方机构用户。通过表现层规范信息化应用入口,对内外用户提供服务。应用层:按照应用模块灵活配置,各应用模块独立进行分工协作,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接收客户来自表现层的请求,在应用层这里进行处理。应用层具有分布式的结构设计。支撑层:也是逻辑事务层,各种业务应用逻辑都包含在支撑层模块中,采用组件技术进行开发,每个应用组件的运行、策略、事务处理在应用服务器上,相互独立,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数据层:主要包括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及其所存储管理的企业业务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各个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一定的逻辑模式和权限许可,有关用户调阅或者组合分析,形成业务管理或者管理决策信息。
2应用层功能划分
按照科研项目管理涉及人员的分类,将总体框架的应用层功能划分为3层,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2.1决策层应用
主要包括:报表查询、风险分析、综合性分析,由科研院所领导决策层使用。(1)报表查询:为领导层了解项目执行情况提供各类报表,使领导层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了解项目情况,辅助决策;(2)风险分析:对项目风险进行智能化分析、模拟、预测,为如何规避/降低风险的决策提供支持;(3)综合性分析:通过数据转换、多维分析/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等技术,为领导层提供包含与项目、合同、财务等有关的深层次、综合性信息。
2.2管理层应用
主要包括:计划管理、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保密、人力管理、采购管理、风险控制、项目评价、科研查新、业务流程、文档管理等,主要由科研项目管理层人员使用。(1)计划管理:科研项目计划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估算整个项目的工期;制订项目工期计划;对项目活动顺序、项目活动工期和项目活动所需资源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制订工期进度计划。(2)进度控制:科研项目进度控制跟踪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根据项目工期计划进行进度分析,识别可能或已经影响进度的任务或因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进度控制。(3)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是为保障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而开展的项目资源计划、项目成本估算、项目预算编制和项目预算控制等方面的管理。(4)质量管理:科研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科研项目的质量目标很难完全用量化的方法控制,只能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项目工作质量的管理,其二是项目产生物的质量管理。(5)安全保密:作为核行业科研项目管理的特征之一,包括了对安全保密相关的人员、设备/介质、文档资料、制度规范、网络等的保密管理。(6)人力管理:包含人员档案、培训管理、病事假管理、电脑考勤、绩效考评、薪资计算、出差外出、人员任务管理以及相关报表。(7)采购管理:项目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而进行的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物资管理等活动。(8)风险控制:由于科研项目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控制是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包括科研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处理、跟踪、记录等过程。(9)项目评价:该功能由参与评审的外部专家使用。这里的项目评价指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即对科研项目成果的学术水平或重要性进行评价。由于科学研究的“质量”这个概念非常复杂,难以用完全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因此需要结合定性的同行专家评审法和定量的指标评价法来进行。包括同行专家信息管理、评价准备、评价过程管理、评价结果记录等。(10)科研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根据《科技查新规范》进行操作,并作出结论(查新报告)的过程。包括科研查新机构信息管理、查新结果及报告管理等内容。(11)业务流程:是指贯穿整个科研项目管理证明周期的以流程方式执行的各项工作,包括:从项目申报、项目立项到项目评估收尾的各项审批流程。(12)文档管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Word、Excel、Pdf、图片等各类文档,都可以按照项目的关系,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档,并执行相应的文档授权管理。
2.3执行层应用
主要包括:知识管理、问题管理、业务流程、文档管理等,由科研项目组的科研专业人员使用。业务流程与文档管理两项功能与管理层相同。(1)知识管理:科研项目,无论其产品还是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都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对于知识的管理与共享有很高的需求。知识管理包括:科研成果管理、论文论著管理、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获奖信息管理、著作权管理、域名管理。(2)问题管理:科研工作的知识性决定了参与科研项目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知识/经验交流与分享,通过共享这些问题处理经验,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将问题处理经验转化为单位的知识库管理,包括问题、问题回答、问题统计与查询等。
篇10
2.1角色分配
该系统为面向多角色用户的服务平台,不同类型的用户所具有的操作权限也不同。基于角色分配开发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用户权限的统一管理,主要涉及系统管理员、项目申报人、评审专家(包括业务评审专家和财务评审专家两类)和系统访客四种角色,根据业务流程中各类角色用户的职能分配相应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其中每个角色的详细功能说明如下:
(1)系统管理员。即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题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能包括:申报人员管理、评审专家管理、业务受理、预审申请书、组织管理评审工作等。
(2)项目申报人。即具体开展项目申报的科技人员,主要职能包括:维护个人基本信息、填写项目申请书、项目预算书、中期执行报告、项目结题验收报告及成果共享报告等。
(3)评审专家。即参与项目立项评审、结题验收评审的业务专家和财务专家,主要职能包括:维护个人基本信息、评审项目立项申报书、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和项目结题验收报告等。其中业务专家主要评估项目执行的技术可行性,财务专家主要针对项目执行的财务预算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查。
(4)系统访客。即其他管理人员,可以自由浏览系统首页的科研项目通知通告等信息,但不能执行项目申报、评审等流程。
2.2功能模块
注册与登录模块:所有用户信息与腾讯通RTX(RealTimeeXchange)绑定,所有用户可通过RTX系统完成注册。该系统将科研管理部门人员默认为系统管理员,由系统管理员对每位注册的用户分配角色。由于一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完成,需要项目申报人、项目管理人员、业务评审专家和财务评审专家4类人员的协同工作。同一个人在项目管理流程中存在职能变换的可能,比如申报人员由于资历丰富,可以作为申报人员申请科研项目,同时又可以作为专家来评审其他科研项目,因此系统为每位用户设立了2种角色,即申报人员和业务评审专家(或财务评审专家)。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统一分配角色,在系统内设立专家数据库,并默认其余用户都为项目申报人员。登录时,根据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与RTX中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验证,信息无误则登录成功。在无需进行任何操作时,所有用户都可以以系统访客的身份浏览系统首页中的内容。通知通告模块: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用于日常科研项目信息的,包括下达项目申报通知、项目资助通知、中期检查通知、结题验收通知和评审结果等,并默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置顶信息。项目管理模块:该模块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分为项目申报与受理、项目评审流程管理、在研项目管理、项目验收管理4个子模块。项目申报人员、评审专家和系统管理员进入各自的项目管理界面后,通过选择年度和项目类型进入相应的项目执行流程。项目执行过程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下达任务书、项目中期执行报告、项目结题验收报告和项目成果推广报告等。不同模块中提供相应阶段所需要的电子表格下载。以项目申报业务流程为例,项目申报人员登入个人账户提交项目申请书,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初审,初审完成后由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将项目分配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专家通过登入个人账户查看所负责评审的项目,将评审意见表上传到系统中;系统以EXCEL表形式自动生成全部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结果,统一由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汇总。系统管理员可以按照项目执行进度对项目进行统计与管理,使整个管理过程更加及时有效,并能对实施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监督并做出提醒,使得项目实施过程更加可控和严谨。成果共享模块:主要针对项目结题验收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的科研项目,由该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执行过程的详细报告及成果使用情况说明,由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后,到成果共享专区,供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2.3系统体系结构
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与管理思路,采用基于J2EE的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Server)模式,B/S模式易于用户使用与维护。系统架构采用:Spring,Hibernate,JSP,Tomcat6和MySQL数据库。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IoC和AOP容器框架,简单轻便,同时对主流的框架提供了很好的集成支持;Hibernate是一个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实现数据持久化;J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用它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Tomcat6是Web应用服务器,具有运行时占用的系统资源小,扩展性好等优势;MySQL数据库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等优点。
3系统特色
(1)通过二次开发
将企业级通讯平台(RTX)与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绑定,使用户注册与登录更加便捷,管理员可按照用户所在的部门进行角色分配,申报人员和专家用户可以通过RTX接收系统管理员的信息,使得信息与接收更加高效,促进地震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不断优化,提升项目申报、评审等实施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采用B/S模式使得各地震台站不需要部署客户端应用程序
只需计算机支持浏览器即可访问本系统,解决了省地震局直属的13个地震台站分布较分散的问题,服务器端项目管理系统的升级、数据库维护都不需要修改客户端的配置及程序,不影响客户端的使用。
(3)通过对地震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流程分析
集成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利用先进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推动地震科研项目管理网络化和现代化,在集中的科技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提供地震科研项目管理、查询、信息、科技成果展示和信息共享服务,为科研项目管理的完整流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
篇11
二、对策与措施
1.改变立项办法
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主要是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解决当地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问题,所提供的科研产品都为公共产品。也正因为如此,各级财政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所需的经常性经费都由财政供给,唯有其从事研究的经费必须通过竞争性科研项目获得。而现行的立项办法通常是由各科研院所、企业自行选题各自申报,立项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然后从中选择部分项目予以立项,而不是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要求由立项单位进行主动设计,连续支持。从而导致项目多、小、散,为项目而项目的现象比比皆是状况。这样的立项方法既不符合农业科研的特点,也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带来难度,更不利于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提升。因此,应改变现有农业科研项目立项办法,实行主动设计,滚动支持的立项方法。采用这样的立项方法能有效改变目前项目多、小、散所带来的经费预算不准确、监督管理难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2.实行动态预算管理
如前面所分析,农业科研项目由于受其周期长、内容多、变化大等因素影响,立项时一次预算难以做到准确。应改变现有的预算方法,将一次性预算改为动态预算。其具体做法是,项目总经费确定后,以年度预算为主,年度预算允许根据上年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当年的实际需要,对不同科目经费使用安排进行一定的调整。如,上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田间试验失利,则允许下年度预算时增加相应的试验费和下乡差旅费、交通费等。实行年度预算为主的动态预算管理,不仅符合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管理要求,而且能够提高项目经费预算的准确,便于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3.建立项目经费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建立项目经费管理平台,将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全过程及时在平台上公布。这样做,一则能使科研人员随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使之对经费使用进度与预算的相符性做到心中有数;二则能使项目领导、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动态监管;三则能有效解决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与课题组成员之间沟通脱节的问题。四则能有效避免项目经费用不完或不够用以及项目结束后再进行经费调账等问题。真正实现项目经费使用的过程管理。
篇12
(一)科研项目经费来源较广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较广,从国家科技分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农业科研经费的分布范围主要有:公益性技术研究类、高技术研究类、基础性研究类、科技环境建设类、应用研究类,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比较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政府部门也会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因此经费的来源也会越来越广。
(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难度较大
现阶段的农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科研人员的工作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田间地头,而是向市场、餐桌等方面转变,农业也逐渐向工业化大生产转变,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样也就加大了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难度,需要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管打破原来的一点一线的管理,而是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二、农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问题
(一)缺少科学合理的科研预算编制
一般来说,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是由课题负责人来完成的,然而这些课题负责人通常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只能凭借经验来测算,因此无法科学地编制预算。同时由于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差,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了解的也相对较少,这就直接导致在编制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的时候会存在较大的主观臆断。同时,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了解和认识还有待提高,并没有全面参与到预算编制审核当中去,也就不能合理地判断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因此,常会发生不按预算编制执行、随意改变预算编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与实际开支的一致性,预算编制也失去了严肃性和严密性。一部分农业科研部门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也是走走形式,没有对项目投资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最终导致了课题项目预算不够细化。
同时对科研的间接经费的核算不够重视,例如对于自收自支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制科研院所、民营科研机构和企业,由于财政并不保障其运行经费,现有政策并未突出对此类机构相关科研设备、仪器、水电暖消耗乃至房屋折旧等补偿。
(二)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薄弱
由于农业科研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因此对科研项目费用发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认知,在管理上也是按照财务制度来管理。同时在报批科研项目经费的时候也存在违反规定的现象,一些课题负责人不能按照规定进行审批,随意对项目费用进行报销,对不能取得正规发票的,就会要求随意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不符合要求的发票在科研项目经费中被列支,加大了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监督的难度。一部分的农业科研部门存在着不能够在结题后办理结算手续的问题,加大了科研项目经费结算工作的难度,干扰了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科研项目经费监督制度不健全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中缺少专门的审计方法,缺乏对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监督,对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是贯穿于科研监督工作的全过程,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农业科研部门比较重视事后审计,忽视了事前、事中的审计,也没有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
(四)缺乏健全的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考核机制
大多数的农业科研部门比较重视的是评价农业科研的项目成果,并没有意识到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即使是对项目绩效进行了考核,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在对绩效考核方面比较重视的是定量的评价,农业科研项目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在对项目结题验收的时候比较关注的是专利标准、论文等技术层面上的成果,对科研项目使用情况的评价却很少,由此看出在农业科研部门中缺乏健全的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考核机制。
三、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科研预算
为了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水平,农业科研部门要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不断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在编制科研项目预算的时候,课题负责人要与财务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在设立项目目标和任务的时候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制定出一个基本的项目预算,并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科研项目预算提出修改性意见,对科研项目经费派出专门的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将科研人员从财务管理工作中分离出来,使其可以更专注地投入到科研项目当中。因为在编制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的时候会与实际支出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就需要在编制科研项目细化概算、可行性分析的时候,要根据农业科研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准确、科学的分析,保证在预算编制中可以更好地体现科研预算与实际支出的情况,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际支出与预算相脱节。同时,在农业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可行性论证的时候,要邀请财务人员参与进来,要对重大项目、农技推广等课题进行实地考察,聘请专业的人员对预算的风险进行评估,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建立科学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农业科研部门在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使科研项目经费得到规范化的管理,要从现阶段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例如对于来源不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在财务部门中设立单独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室,由该科室统一的管理科研项目资金。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建立科研经费预算审核和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经费内部检查制度,通过严格的内部审计,检查农业部门经费的审批、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建立科研经费奖罚制度,对科研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违规使用科研项目经费的个人予以惩罚。
为了更好地避免农业科研经费交叉混用的现象发生,要保证科研经费得到专款专用,追踪问效,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三)不断完善科研经费项目考核机制
一方面,农业科研部门的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指导科研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为经费提供一个合法、合规的使用氛围,如果发现违反科研经费使用规定的行为,要依据相关制度,加大处置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农业科研的领导层作为科研经费监督考核的主要力量,应该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做好科研经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工作,使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考评机制
我国财政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的考评机制,避免出现轻管理、重复立项的问题出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农业科研部门要在项目结题后及时进行绩效考评,当发现科研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标准或者与预期白纸相差较大的时候,应该向主管部门申请批评。
篇13
1.研究设计思路及理念
贵州地区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但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特定环境下,我省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应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贵州地形条件复杂,路线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同时地质、气候条件多变,影响着交通路线的布设。设计者在考虑总体方案时应结合山区地形,使路线与景观协调,桥隧相连,相得益彰。
在公路等级的选择上,设计者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克服常规思维模式,充分考虑各种路线方案的利弊,慎重进行公路等级方案的比选。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一条公路建设项进行分段拟定等级标准,以确保其实施可能性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将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在选定路线方案时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这也是国家开发西部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者还要转变在工可阶段只重视路线走廊带方案,轻视细部研究的工作方法。因此,设计者在工可阶段要重视方案的细部研究,为下阶段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工可阶段要加强工程地质勘察,特别是对大型构造物、不良地质地段进行详细勘察,以确保方案技术的可行性。
2.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分为预可行研究阶段和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建设项目的交通量;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方案选择;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节能分析;实施安排等。首先根据上级任务书安排在1:5万或1:20万图上确定路线基本走向,确定交通及经济影响区域。进行社会经济、人口、资源调查、交通事故调查、路线勘察、征求当地政府部门对路线走向意见,现场调查主要控制点位置,确定主要工程规模,分析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等,主要从技术上论证方案是否可行,分析研究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按照预可研和工可研不同阶段深度要求,提出项目建设工工程数量及实施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主要材料及人工数量,提出资金筹措方案;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力量确定建设工期安排;进行经济费用调整,用影子价格对土地、钢材、木材、水泥、沥青等进行调整,对汽车运输成本进行影子价格调整,由建设费用调整为经济费用,进行国民经济效益计算、收费计算、经济评价及敏感分析、财务评价及敏感分析、借款偿还能力分析等。
3.目前山区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问分析题
3.1基础资料少
目前,国内统计制度及统计口径还不完善。如有的经济指标一些地区用不变价计算,有的按当年价计算,各年度不统一,难以统计分析;占公路运输7%-10%的公路运输部门车辆的运输量都有统计,而非公路运输部门车辆根本没有统计资料。从交通大队报表查到的交通事故资料和在基层到的数据有一定出入。国营和集体车辆运输成本可以收集到,而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车辆往往收集不到。交通量资料,多数国省干道观测站数量不足,某些观测人员缺乏经验,统计队伍不稳定,影响了交通量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基础资料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分析,预测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各级部门要抓好基础工作,从组织机构和法律上加强统计和资料管理,保证数据资料的质量。
3.2理论不完善、参数不配套
3.2.1经济预测没有统一的预测方法。为了进行交通量预测,就必须进行经济与交通相关分析,也就必须进行经济预测,所用的经济指标较多,有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预测方法较多,主要有:
(1)调查7年至10年历史数据,采用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经济计量法、投入产出法、经济优化规划法、系统动力分析法等方法进行预测。
(2)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结合专家预测法进行预测。往往我们采用几种方法进行预测,分别采用不同预测结果进行交通增长率预测,找出相关密切的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由于经济发展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难以找出经济预测方法,同时社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有其不可预测的一面,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很困难。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发展趋于平稳,近期预测是相对比较可靠,远期预测值可控制性较差,预测年限一般不超20年。
3.2.2公路减少交通事故节约的费用。根据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公路改建或新建导致交通事故减少,其节约的费用以事故率差及事故平均损失费计算。通过多个项目计算可以看出,从各个部门调查得到的公路交通事故平均损失费不真实,统计资料往往要比实际少;另一方面,国内现行制度统计得出的只是直接损失费,没有考虑因交通事故而引起的国家生产损失和家庭等间接损失。新建公路吸引旧路交通量,而使旧路交通状况大有改变,而减少交通事故,其节约的费用也应考虑进去。
3.3没有完善的从事可行性研究机构
在从事可行性工作人员组成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较大比例,他们当中许多人在工程技术方面经验丰富,但经济知识相对不足,多数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造成目前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公路工程本身的论述虽比较全面,分析比较深刻,而经济评价、交通量预测深度不够深刻。另外,从事可行性研究工作人员经常变动,从而影响工程可行性研究提高水平的提高。今后,应更加注重培养经济、交通人材,建立比较稳定的工作机构,把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4.工可研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4.1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使用影子价格,计算期内各年均采用基年的价格,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财务评价采用财务价格,对于物价上涨因素,在进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分析时,原则上宜作不同处理。
4.2公路建设及养护所涉及的主要投入物,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等一般投入物和劳动力及土地两种特殊投入物必须使用影子价格;维持车辆营运服务的投入物,即车辆营运成本的构成要素,如司乘人员人工、燃料、轮胎、保修、零配件、折旧等必须采用影子价格。
4.3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并未发生实际资源的增加和耗用,不计入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转移支付”分为二部分,一是对政府的转移支付,如税金、补贴等;二是信贷转移支付,如国内贷款转移支付,如国内贷款利息等,但利用外资的国外贷款利息不能作为“转移支付”扣除。
5.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而贵州等山区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如果偏离实际,技术标准把握不准,国民经济评价失真等,将严重影响西部交通建设的科学性,因此,需要在实际工作结合实际及相关理论,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证和分析,以促进西部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