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礼仪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礼仪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礼仪教案

篇1

商务谈判礼仪教案03中国某企业与德国某公司洽谈某种产品的出口业务。按照礼节,中方提前 10 分钟到达会议室。德国客人到达后,中方人员全体起立,鼓掌欢迎。德方谈 判人员男士个个西装革履,女士个个都身穿职业装;反观中方人员,只有经理和 翻译身穿西装,其他人员有穿夹克衫的,有穿牛仔服的,更有甚者穿着工作服。 现场没有见到德方人员脸上出现期待的笑容,反而显示出一丝的不快。更令人不 解的是, 预定一上午的谈判日程, 在半个小时内就草草结束, 德方人员匆匆而去。

商务谈判礼仪教案04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潘亦藩以一个令他至今难忘的商务谈判经历来解释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应该注重的问题。

有一次,我们去日本当地采购生产所需设备。在设备价格问题的商务谈判中,虽然对方作出了一些让步,但所提出的价格仍超出我方心理预估,双方僵持不下。原本谈判至此已濒临破裂,但考虑到全世界只有日本生产此类设备,且国内生产线均是依照此型号标准定制,设备买不回去,生产就无法进行,于是我方又在当地联系了另外两家同样此种型号设备的商社(商),希望能借三方对订单的竞争,将设备价格拉下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确有一定效果,价格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下调,然而距离我方预期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篇2

2.通过这次活动课使班级里呈现出一派团结和谐的气氛,到处可见学生使用文明用语,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使文明礼仪教育见成效。 

3.从准备活动开始就要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哪些是身边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创编文明礼仪小节目。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锻炼学生的组织、团队合作等能力。

教学准备: 

1. 在班级文化墙上张贴“班级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栏”。

2.将班级的36名学生分成四个文明礼仪小分队。通过学生投票最后选出:张小明为文明礼仪小队长。

3.由各队队长组织本组队员搜集文明礼貌用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名人文明礼仪小故事、文明礼仪歌曲、儿歌等。

4.每队准备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小节目,活动后将节目进行评比。

5.主持人:

教学重点: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学生能把校园礼仪的一些规范运用到生活学习中,文明礼仪从小事、从一点一滴,从现在做起。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像同学们知道的孔子、孔融等人他们都是尊师礼让的典范。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让我们从自己的一言一行,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吧!请同学们齐念《小学生文明礼貌歌》,用拍手来打节奏。

小学生文明礼貌歌

小学生,守规则,文明礼仪要做好。

遇师长,讲礼貌,行礼问好不顶撞。

同学间,不打骂,有难你我他互帮。

做错事,对不起,礼貌回答没关系。

爱树木,惜花草,保护环境我第一。

教室里,布置美,干净整齐心情好。

走楼梯,要自觉,秩序卫生不能忘。

长明灯,水龙头,有心常关莫浪费。

大小会,守纪律,集队要求快静齐。

勤出操,常锻炼,健康身心最宝贵。

讲文明,遵礼仪,人人争做好儿童。

好品行,一养成,终生得益受欢迎。

二、主持人:同学们读的真棒!那么今天的活动我们将要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好么?让我们隆重请出今天的超强评委阵容:我们最爱的刘老师登场!最后将由评委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优节目。同学们加油吧!

下面就请欣赏由班长张小明率领的文明礼仪第一小分队进行表演,他们带来的节目是小短剧:《我们的身边事儿》

三、主持人:第一小分队的表扬精彩么?嗯,我也觉得他们不仅表演的好,而且能把我们身边的文明和不文明现象观察的那么仔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再次为他们鼓掌吧!

四、主持人: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都的美称,像同学们知道的孔子、孔融等人他们都是尊师礼让的典范。接下来是由李悦溪率领的文明礼仪第二小分队的队员赵子沫为我们讲讲《孔子尊师的故事》。

五、主持人:咱班的赵子涵不仅学习好,故事也讲的绘声绘色。我们从小就要从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中汲取营养,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下一个节目是由文艺委员刘芳竹率领的第三小分队为我们带来舞蹈《文明礼仪伴我行》。

六、主持人:文艺委员的舞蹈真是名不虚传呀!最后为我们带来表演的是由刘琪睿率领的第四小分队的小合唱:《童年》

篇3

二、活动目标

1、工作人员文明礼仪知识更加普及,对文明礼仪内容和形式的知晓度有较大提高,并运用于工作实践。

2、服务更加规范,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不断适应群众对行政服务的更高要求。

3、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打造一批文明礼仪示范窗口、站所,提高群众满意度。

4、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利用进社区、企业办公时机,宣传文明礼仪。

5、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进万家活动,局系统每名干部职工都要教育带动家属、子女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重礼仪、讲道德活动,树立良好的家庭风气。

三、活动安排

1、加强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各单位要对活动进行动员,结合局下发的《文明礼仪培训教案》、《市环保局文明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的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帮助所属人员提高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文明礼仪活动。按照《文明礼仪培训教案》、《市环保局文明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的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交谈时使用文明规范用语,严禁使用服务禁语,提高工作用人员的语言文明,创造一个简洁、高效、文明的办事环境。

3、提高文明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层次。更新服务理念。树立“机关围着基层转,基层围着群众转”的服务理念,使热情为群众服务成为全体人员统一的思想认识,确立服务行业的星级服务理念,大胆学习和借鉴企业的微笑服务、贴心服务、全天候服务等方法并逐步推广,彻底改变政府机关礼仪服务差的现状;规范日常服务。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文明服务。群众来时有迎声,询问有答声,离开有送声。坚持“五个一样”,即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开展文明礼仪竞赛。设立形象窗口。以改进服务、提高效率、提升素质为目的,每季度评选“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服务标兵”、文明服务站所等,提高工作人员的礼仪实践活动。

4、树立榜样,打造环保队伍良好形象。积极开展“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服务标兵”、文明服务站所、文明家庭、文明礼仪之星、巾帼之星等评选,树立环保队伍文明礼仪标杆,使大家干有标准,学有榜样,不断提高文明礼仪水平。

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3月中旬开始动员部署,形成计划方案,进行宣传教育。

2、计划落实阶段。从3月份开始到11月,为计划落实阶段,各部位按照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单位创建活动。

3、总结阶段。12月,结合各单位考核评选先进活动,对这项活动进行总结,并将这项活动纳入考核的内容进行评价。

五、工作要求

开展文明礼仪学习实践活动,根本目的是提高文明素质,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各单位要围绕实现这个总体效果,认真筹划,逐步推进。

篇4

一、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第1课时,是继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典型的有机化合物。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决定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这对以后学习更复杂衍生物如苯酚、乙醛、乙酸打下基础。从乙醇开始要比烃类物质组成上复杂了,与人类生活及人体更加有密切的关系,本课时实验内容较多,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烃的基础知识,在烃的衍生物中,从简单的多了个氧原子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酒精开始,来学习烃的衍生物,降低了认识难度。在烃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接触过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科学关系,在此节课上学生可继续加以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

(2)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醇的结构。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法、实验法。

2、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酒驾视频)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车纳入刑法处罚范围;它就是酒,其主要成分俗名酒精,学名乙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乙醇的相关知识:

【设问】想一想:关于乙醇你了解多少?

【学生讨论】燃料:酒精灯加热;饮料: 各种酒;医用消毒剂: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酒精作消毒剂;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等;化工原料:如制造乙酸等。

【活动探究】展示乙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向装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乙醇,振荡,观察现象;让学生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设计意图:培养观察、归纳及语言能力;同时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作用)

【板书】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展示模型】展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动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学生分析得出:乙醇分子既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氢原子被(―OH)取代;又可看成是水分子中氢原子被乙基取代。因此,乙醇既具有与有机物相似的性质,又具有与无机物相似的性质。

【板书】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引入新知】当烃分子上得氢原子被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性质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些原子和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板书】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举例:卤素原子(―X)羟基(― OH)等都是官能团,烯烃中的碳碳双键也是官能团。

【结论】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 OH),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三、化学性质

【问题讨论】取代基的影响:通过实验乙醇与钠反应要比水与钠反应缓慢的多,说明烃基对羟基有影响,由于乙基对羟基中O??―H键极性减弱,使羟基相对于水难电离出H原子,所以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活泼,反应较慢。

【板书】1.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H2

(乙醇钠)

【问题交流】从乙醇的结构分析C、H、O原子形成的C―H、C―O、O―H键,可发生多种断键组合,讨论乙醇还可能有哪些性质,分组讨论,组内派代表回答。(设计意图:体会结构决定性质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板书】2.氧化反应:①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

【生活实例】焊接银器、铜器时,表面会生成发黑的氧化膜,工匠说:可以先把铜、银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铜银会光亮如初!你知道么?

【学生实验一】实验3-3:向一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在刻度10左右)无水乙醇,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热至红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注意:观察铜丝的颜色变化、小心闻烧杯中液体产生的气味。并思考、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体会探究乐趣。)

现象: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由红变黑,迅速插入到乙醇中,变回红亮,同时闻到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篇5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

重点: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

四、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风力演示仪(自制)、条形磁体、磁针、铁屑、实物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手端着磁针,站在远离讲台的位置,磁针指向南北。

【问题导引】: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知道,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现在请你们判断:教室的哪个方向是南?

【实验演示】:教师把磁针放在讲台上,磁针立即发生了偏转,不再指南北了,在学生惊诧目光的注视下,教师把讲台上的报纸揭开,发现讲台上有一个大磁铁。

【问题导引】:磁针在刚才的那个空间里能够指南北,到了磁铁周围的空间就不再指南北了,那么磁铁周围的空间与其它空间有什么不同呢?

在磁铁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做磁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场。

(二)新课教学

【问题导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磁体周围的磁场是什么样子的?

结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法直接观察。

【问题导引】:看不见摸不到的现象怎样研究呢?

【实验演示】:拿出风力演示仪,引导学生研究怎样确定是否有风、各点风的方向。

【问题导引】:你能否把风力演示仪中的风的状况描述出来?能利用图表示更好。

结论:我们可以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风的状况,每一根曲线的方向都代表风吹动的方向,在一些漫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

【方法启迪】:如果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能够对某些对象施加影响,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对象来认识这个“神秘”的事物。在物理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磁场能够对磁针发生影响,我们就可以通过磁针来认识磁场。

【实验演示】:把磁针放在磁场中的A点,观察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在A点放置不同的磁针,观察磁针的指向。

【问题导引】:观察实验现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结论:我们发现:磁场很有“个性”,它把放在A点所有磁针的N极都“吹”向同一方向(见图1)。

【方法启迪】:如果风把纸片吹向东方,我们就说风是向东吹的,同样,放在A点的磁针N极都被磁场“吹”向图示方向,在物理学中就把这个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

【问题导引】:我们利用磁针确定了A点的磁场方向,那么磁体周围B点、C点的磁场方向又如何呢?

【实验演示】:在磁场的B、C点都放置磁针,观察磁针N极所指方向,每个磁针都显示了该点的磁场方向。

【问题导引】:怎样让磁针更小,显示的点更多呢?

【实验演示】:铁屑撒在磁铁周围,观察铁屑形成的图案。

【方法启迪】:铁屑撒在磁铁周围被磁化成一个个细小的磁针,磁场“吹”动每个铁屑的N极,形成了奇妙的图案,这和风吹落叶的景象多么相似呀!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也可以把铁屑排列的图案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表达出来,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实验演示】(或图片展示):各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条形、碲形、同名、异名)

【问题导引】:观察各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从N极出发回到S极等。

【问题导引】: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磁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

你能说出地球的南磁极在哪里吗?

介绍地磁场、磁偏角、沈括的贡献。

【问题导引】:你认为地磁场是怎样产生的?

(三)课堂小结

1.知识梳理(略)

2.方法概述(略)

(四)巩固练习(略)

(五)作业

思考题:在物理学中,把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如果我们把S极所指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本课中的哪些说法会有所改变?你能否按着新说法把这节课重新讲述?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88-02

【案例描述】

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

课前,教师发给每个学生3张长方形纸。课始,教师请学生用这些纸随意折出几个分数,并涂色表示。学生操作后,教师请学生汇报折的是几分之几,怎样折出来的。学生分别汇报时教师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折出等分数的,并说出的意义。同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分数和单位“1”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折出跟这几个分数不一样的分数?”结果,学生汇报的仍是这样的分数。教师见学生没领会自己的意图,就更明确地提问:“有没有用两张或三张纸折出来的分数?”学生们面面相觑。笔者观察了周围几个学生,没有折出假分数的。教师只好引导:“试试看,能不能用2张或3张纸折出分数?”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总算有几个学生折出了。教师请他们说出折出的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并观察这两个分数和单位“1”的关系。

之后教师继续提问:“还有谁认为自己的分数比较特殊,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学生似乎还是不懂老师的“心”,汇报的是这样的假分数。教师只好明确引导:“有没有把一张纸全部涂上颜色的?”

几个机灵的学生会意地(其实没这样涂)举起手说出这样的假分数。其他学生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随声附和。接着教师让学生将黑板上的这些分数归类,没有学生想到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分类。

【思考】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原本想让学生经历“折纸―涂色―描述―观察―分类”这一系列过程,复习分数的意义,感知分数和单位“1”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可教学效果却事与愿违。仔细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有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让学生折纸、涂色、叙述意义

事实上,学生都是带着各自的学习经验走进课堂的。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唤起学生的学习心向固然重要,但似乎没有必要从知识的“原点”开始复习铺垫,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热情。这是学生第三次认识分数了,对分数的意义已经有了比较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有序感知,变无序的“折”为有序的“涂”,体会随着涂色部分多少的变化,感悟具体的分数和单位“1”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而不是仍然停留在让学生重复对分数意义的认识上。舍近求远,效率何在?

二、学生到底有多大可能自觉折出假分数

回顾学生认识分数的经历,他们在什么时候用2张纸、3张纸折过分数?又在什么时候接触过、这样的假分数?所以,教师预设学生用2张纸、3张纸折出假分数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学生认识分数都是从真分数开始的,再逐步拓展到跟单位“1”相等的假分数和比单位1大的假分数,这里不仅是分数意义的拓展,更切合了学生认知图式的顺应。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先提供图形的表象支撑,实现意义的建构才是必要的。徒手去创造几乎没有见过的假分数,超出了许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给分数分类为什么不是水到渠成

学生所折出的分数都是零散的。虽然教师按知识的结构进行了有序板书,但由于学生没能相对完整地体会由真分数到假分数的发展过程,所以不大可能从分数与单位“1”的关系对所列分数进行思考。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注意结合图形安排了同分母分数从真分数(涂色表示圆中的一部分),到等于1的假分数(将一个圆全部涂色),再到大于1的假分数(用几个圆涂色表示)的意义拓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例2、例3中的分数进行分类,结合学生分类后的交流,明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提供的范例也不是一组,显然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假分数的表象,为后面的比较、分类提供较为充实的感性经验。而且,教材中把涂色的过程留给学生,更注重让学生体验、感悟分数大小的变化过程。只有当学生亲历了由真分数到假分数的发展过程,并借助直观图和每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这两个内在统一的支撑点,才会自觉体会分数单位个数的变化对分数的影响,进而感悟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这一分类标准。

四、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

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的共同体,两者无法割裂。脱离“教”的“学”,是盲目的和片面的;脱离“学”的“教”,是机械的和僵化的。“教”与“学”两者不可偏废,“教”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要立足学生的现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7

教学片断:检测自学效果。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了比的写法。

生2:“:”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生3:我知道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师:之前我们学过什么样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师:所以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有相除的关系,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者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师:谁能说说比有什么用途?怎样理解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观察教室各种事物,你能得到什么数据?你能把它们用比的形式说一说吗?

生1:我班男同学人数是10人,女同学人数是4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10比4。

生2:教室的长大约是9米,宽大约是6米。教室长与宽的比是9比6。(通过举实例学生明白了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的。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就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教学片断:后教环节:

师又出示检测题(二):完成课本第44页的“做一做”第1、2题。

(叫三名差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做在书上。)

生1:老师,我认为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应该6:8,她写成了8:6.

师:“8”是谁买的本数?“6”是谁买的本数?

生2:小敏买了6本,小亮买了8本。

师:那么8:6表示谁和谁的比?

生3:这个比(8:6)表示小亮和小敏买的练习本本数之比。(在备课时,我预设到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比,是一般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在这一环节,细心的学生发现了错位的问题,我就顺势引导学生观察比的前项和后项各表示什么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要按照叙述的顺序写比,否则表示的就是另一种意思的比。)

师指黑板上的题目3:()=24,(第一个差生做错了,由一名优等生发现错并更正。)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生:我知道两个数相除就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求比的后项就相当于求除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于商,所以用3除于24得。(在这一环节,我预设学生会有困难,所以在自学指导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我发现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能把这三者的关系分析的如此透彻。所以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

师:比的后项可以是 0吗?(看着同学们面露疑惑,有的说可以是0,有的说不可以。)

师:(肯定的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在后教环节中,教师的教要适度,既要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没有把握,不能肯定的时候,教师还是应该可以明确答案,明确的教给学生,而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完全放手。)

生1:为什么?

师:我们以前学过,在除法中除数能不能是0?

生齐答:不能。

生2:老师,我明白了,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所以比的后项不能是0.

师:那么比和分数有什么联系?

生3:(按捺不住的兴奋)我知道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子,比中的比号就相当于除号,也相当于分数线。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认识到“先学”和“后教”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

1、“先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先学”就是让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它改变了以往那种消极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求比值这几个知识点并不是很难,让学生自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能从书上发现基本的有关比的知识,而优等生则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发现。在检测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学有所得。学困生会的问题让学困生去完成,给他们信任和鼓励。学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优等生去解决、去更正、去补充、去解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表达,学生更容易理解。随着问题的发现和解答,疑虑的产生和消除,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会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2、“后教”体现了教师的引导地位,拓宽了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先学后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学中“通过自学,你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这个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自我的欲望,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在接下来的检测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差生做错了,让其他学生去更正,差生解释不清的,由优生去补充。大家都有疑问的,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到底谁对谁错,对在哪,为什么,错在哪,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这才教给大家。教学中,学生提出“比值不能写成小数,要写成分数”、我提出“赛场上的2:0和今天所学的比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我并没有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经过几分钟的交流讨论之后,学生都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

篇8

拜访结束后,美方代表说合同具体内容他还要仔细考虑一下,然总经理先回去等他的消息。这位总经理回去不久,美方代表就派人通知总经理取消合同。理由是美国代表觉得这位总经理不尊重他,对总经理的合作诚意产生怀疑。

追根究底主要原因是总经理犯了美方代表的交谈禁忌。在中国,双方相互交往时习惯询问和别人相关的事情,比如身体状况、居住坏境等。从古到今,中国人见面时经常说的就是你家里人都还好吧,替我问候令尊,以此来表示双方的关系比较密切,拉近双方距离。但是在西方人看来,你所问的都是他的个人隐私,打探隐私就是不尊重他。

我们在涉外商务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交谈礼仪,由于地域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具有自己的名族特色和国家特色,但是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并很可能造成沟通障碍。

中国人在见面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吃饭了吗,在中国这只是一句寻常的问候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HELLO,但是如果你这样问一个外国人,他会认为是你想请他吃饭。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涉外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避免因为说话不当而导致生意失败。

篇9

教学

目标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点

力的概念。

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具

演示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学过程设计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五、练习

五.小结,练习(略)

学生回答

三.思考与作业

《同步训练》

四板书

第八章第一节什么是力

一.什么是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篇10

有的教科书中规定视觉像移法操作时,镜片与横线的距离为25cm,镜片与人眼之间的距离为15~25cm,然后视觉顺向像移(顺动)说明待测镜片是负镜片,视觉逆向像移(逆动)说明待测镜片是正镜片。

二、案例呈现

(一)问题的提出

课上,有学生发现手持+10.00DS镜片,按照以上做法却不能如愿观察到逆动,相反观察到的是顺动。其他组随即效仿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书本虽然不等于真理,但是教科书的正确性应该是很高的,里面可能会有些错误,只有细心和认真验证的人才能发现,今天就让大家找到了一个漏洞,到底是书本有误,还是我们的实验方法不正确呢?那我们就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找出答案。

(二)积极引导

“这个反例只有+10.00D的镜片才会出现吗?镜片箱内从-0.50D~+20.00D的镜片,有多少镜片会出现反例的现象?”让大家对镜片箱内所有的镜片都进行一次视觉像移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同时认真研究下书本中关于视觉像移实验的内容。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了,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以上所列举的反例都出现在高屈光度(+4.00D以上)的正镜片,对于负镜片却不存在以上现象。其实在视觉像移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镜片,按照实验规定距离操作时,都满足顺动为负镜片,逆动为正镜片的理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归纳整理后为以下三个关键性问题。

问题1:为什么反例只出现在正透镜的视觉像移实验中?

问题2:为什么书本中规定视觉像移操作中透镜离眼的距离不能超过透镜的焦距?

问题3:视觉像移是判断镜片性质的,在此操作过程中很难知道镜片的屈光度,当然镜片的焦距也无从得知,那么在操作中如何将透镜与眼的距离控制在透镜焦距范围内呢?

(三)逐一解决问题

由于教学时间所限,我在课上将自己理解的答案告诉了学生,并让学生课后利用其他途径继续寻找问题答案。

1.问题1的解决

为什么反例只出现在正透镜呢?正透镜和负透镜的成像有很大区别。负透镜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正透镜的成像比较复杂,根据物距由远到近,可分别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可见对于正透镜来说物距不同成像会产生正立与倒立,放大与缩小,实像与虚像的质变。所以在涉及正透镜的实验中,控制物距是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关键。那么出现视觉像移反例很可能就是物距问题。

2.问题2的解决

为什么视觉像移操作中透镜离眼的距离不能超过透镜的焦距?例如F=+1.00D的镜片,其焦距是1m,根据视觉像移实验距离控制要求,人眼必定位于镜片焦距内,由光路图可知(如图3):

光线在像方焦距内不相交,当人眼位于出射光线相交点以后,观察到的现象就将与人眼在像方焦距内观察到的现象相反。这就是视觉像移法中“透镜与人眼的距离不得超过透镜焦距”的原因,只要保证人眼位于透镜焦距内,就可以保证同一性质的透镜不会出现相反的视觉像移现象。

3.问题3的解决

F=+0.50D时,f=2m;

F=+1.00D时,f=1m;

F=+4.00D时,f=25cm;

F=10.00D时,f=10cm。

当我们将待测镜片置于眼前25cm处,对于屈光度低于+4.00D的所有镜片都满足“镜片与人眼距离不超过焦距”,也就是说,对于屈光度低于+4.00D的所有镜片按照常规操作方法都能观察到逆动。只有当镜片屈光度高于+4.00D的时候,将镜片置于眼前25cm时,观察到顺动。在实际操作中,25cm的镜片与人眼距离已基本能满足视觉像移法识别镜片的需要,这是因为当镜片屈光度高于+4.00D时,通过像的放大缩小法,或者镜片厚薄法能更轻易地判断出镜片性质。并非所有镜片都只有视觉像移法能判断其性质,实践过程中,面对不同情况,我们应该灵活选择更简便的方法识别透镜性质。

三、案例评析

书本上对视觉像移操作距离的规定是适应于常用镜片的,而在实践中,如果完全按照书本规定做法却有可能得到相反结论。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深刻启发。

(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学生是学习主体,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辩证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敢于质疑书本,敢于提问。但很明显,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灵活运用知识和独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篇11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与案例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出来,再稍微延伸一下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而且还要学习如何将知识点融入到案例中。因此,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政治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2.有利于活化知识。政治学科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教师若只是满堂灌,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则难以形象揭示并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政治学科知识显得非常晦涩难懂,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则可以活化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3.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虽然说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却早已不放在教师的讲授上了,这样也就无法激起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而应用案例教学法,能给予教师与学生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探讨案例。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会集中,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案例。在新课改背景下,政治学科的教学仍然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探究欲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从小到大父母非常宠爱孩子,但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限制孩子外出活动及进行人际交往的案例,并告诉学生:面对这些情况,作为子女,应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进行交流。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的背后也是一种爱。应用与教材内容贴切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科知识无处不在。2.合理应用典型案例,加深学生的印象。政治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典型的案例,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在应用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应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解析,切不可以自己的思想左右学生的思维,应注重让学生形成个人的见解。如在学习“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网络的典型案例。首先,讲一讲网络产生、发展的背景。然后,告诉学生:构建网络的初衷其实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流,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衍生了很多腐朽的文化思想。如近年来“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的盛行,不少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由此可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生活、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地会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游戏,自觉抵制不良诱惑。3.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政治教师来说,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应用与生活有关的案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并以此引出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如何跨越代沟”的内容时,笔者在给学生讲完教材上的内容后直接引入了生活中的案例:我的邻居与自己的女儿一直相处得很好,原本这位邻居以为自己与女儿并不存在代沟。但是女儿在进入初中后,就寄宿在学校,母女俩的沟通越来越少,女儿也很少主动与母亲说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为了能了解女儿的心思,这位邻居偷看了女儿的日记。女儿知道这件事情后哭闹了很久,母女俩陷入了“冷战”中。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母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跟女儿承认错误,最终母女俩和好如初。通过这一案例的引用,让学生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为了深入地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他们则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篇12

一、案例教学所遵循的原则

除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育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等大学物理教学原则以外,还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这种纸上的问题情境转化为现实课堂中的问题情境,以生动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模拟环境中的实际问题。

(二)激发共同参与的原则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学生参与的程度,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三)拓展探索空间的原则

案例教学特别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自教学实践的案例,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经验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将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让一学生站在凳子或其它高处,将一个石子和一张薄纸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先让学生猜想哪个先落地,再让学生做实验,引导全班学生仔细观察下落情况;接着让学生把纸紧紧揉成一团,重做前面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下落情况。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出现两种下落情况的原因,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变为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转变师生角色

根据案例教学的原则,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而且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或者资源提供者居于次要的地位。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性的,学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知识和思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学习热情被激发,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师

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核心是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选择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典型发言,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自由辩论,这些可以组成一个链条形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单独进行。但教师都应该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充当导演的角色。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发挥作用,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秩序,在学生课堂讨论中穿针引线,在讨论结束时画龙点睛。教师应该用智慧的语言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要能熟练地运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即兴发挥的水平和能力,因为老师可以事先准备案例材料和需要讨论的问题,但并不知道学生怎样理解问题,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让他脱离社会生活,他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会有人的意识。而作为案例,虽然可长可短,但都应该是复杂的或有情节的。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不再单纯是一种知识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因为教师要围绕案例进行知识、原理的渗透和加工;要把课堂讨论与启发、对话等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要把讲授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所以,教师的角色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程度也有很大的转变,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的进度和方向,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思考、发表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要努力营造适当的课堂氛围,既要达成一定的共识,又要给不同的见解以生存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结束之际,教师还要善于总结,从案例中提炼出教育理论。

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微笑,一个惊讶都会影响学生,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任何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都必然同时传递着来自于教师的引导,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对科学价值的正确理解。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应有对学生全面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扎实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修养。因为,只有很透彻地掌握物理知识并清楚地知道物理知识在人类生活与知识中的定位的教师,才能真正将大学物理的教学思想渗透到大学物理教学之中。

(二)学生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对 “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效的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形成这一较高层次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课前不需准备,课后也不复习。要想获得成功的案例教学,学生就要从被动角色转变成为一名主动参与者。首先是课前学生要熟读案例,认真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只有对案例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能参与讨论,只有对问题有过思考,才能在讨论中有的放矢,进而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辩论,为其他学生的积极参与作出相应的贡献。课堂讨论中,学生要仔细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迅速组织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而表现得怎样就会有所不同,有所不同的就会形成一种竞争与激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课后学生要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向书本、向教师学习,而且也相互学习。在讨论中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会形成各不相同的观点,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使同学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

总之,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仅起到上面所谈到的组织案例、控制讨论、引导讨论、提出问题并做出综合评论的作用,实际上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生由被动接受灌输式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思考研究式学习,从要我认真学习,变成了我要认真学习,教师发挥了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欲望,只不过强弱程度不同而已,而学习方法和态度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老师的职责。许多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探索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案例教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篇13

以往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由比较运动快慢引入速度概念,速度定义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通过速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平均速度,并能计算平均速度.而对于瞬时速度,学生尽管知道它是指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但不能理解这样的物理量如何去测量.这就使瞬时速度这个物理量显得有些神秘,也失去了它的实用性.

新课改教材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介绍坐标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量,然后再用物理学中对速度的定义,将速度表示为这样一个微小的变动,表面上差异不大,但它对下一步引入和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影响差异就大了.通过表达式,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到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即平均速度,当时间间隔Δt取小一些,则物体从t时刻到t+Δt时刻这样较小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差异就小一些,运动的描述就精确一些.再就是当时间间隔Δ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认为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这样处理较清晰地体现了极限思想,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感悟.学生由此不仅明确了瞬时速度概念,也了解了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这一点十分重要,它体现了物理学-个特点,即给出一个物理量,不仅要知道这个物理量是什么,更要知道怎样去测量这个物理量,知道怎样测量的物理量才更有实际意义.同时,学生了解的测量方法也为下一节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做理论铺垫.

在加速度部分的处理方面,新教材比以往教材也更合理些.以往教材只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它在引入概念时避开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新教材先介绍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时间间隔Δt,然后再沿用加速度的定义表示.这样一来,学生可借鉴已学过的速度定义来认识加速度定义,从而了解变化率这个概念,并理解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知道对应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此处极限思想的应用为测量表示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提供了数学依据,同时又回避了严格的极限概念和计算,没引入极限这个术语,高中学生能够接受,从而给高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测量奠定基础.

2 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案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以往教材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部分时,先从理论入手得出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加速度,然后再进行实验通过测位移求加速度.这种内容顺序安排下,知识传授痕迹过多,而学生探究部分有些欠缺.

新教材首先安排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掌握了一种测量速度的方法,然后再利用这种测量速度的方法去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亲身体会到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这种安排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又再现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又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猜想力、质量、加速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同学之间猜想并且互相讨论,学生分组得出结论:加速度和力成正比,和质量成反比.教师接着提出要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尽可能多设计几套方案,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方案一,取一个物体,施加力,同时测量出加速度,然后不断地改变质量和力,测量出加速度大小,再寻找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案二,先控制质量不变,改变力的大小,测量出加速度大小,验证加速度和力是否成正比.然后控制力不变,改变质量的大小,测量出加速度大小,验证加速度是否和质量成反比.”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两种方案进行验证,结果利用方案二验证结论,并引导学生得出高中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样的探究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体验了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和过程,同时也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由“熟记知识”转向“感悟知识”,他们不再是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即被动学习者),而变成在教师引导下感悟知识、探究问题的研究者(即主动学习者).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学习由此变成一种主动行为,其效率也更加高了.

3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实验素质

案例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以往教材采用演示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得出实验结果,而对实验探究过程要求不是很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