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课题研究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课题研究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课题研究计划

篇1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在整体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

2、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在中高年级逐步形成一批优秀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应该能在数学学习、能力发展中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从而为数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3、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数学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重要途径。

二、总体要求

中年级以撰写数学小发现、小体会为主,把握好“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训练应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高年级撰写数学小试验、小调查为主,引导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数学学习引导讲发现、重创造。

在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或者中,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敢于思考,善于发现,特别是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

2、、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方法重于知识、过程重于结论、思维重于记忆、长远重于眼前的评价思想,特别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概括与提炼,逐步形成数学能力。

3、引导部分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一些调查活动,如节俭、环境、交通、运动、经济、实践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写出小调查、小报告。

4、引导学生读好《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数学大世界》等数学报刊杂志,指导学生写好数学小发现或小试验或小调查,积极向学生报刊。

5、在适当时候,出一些数学小课题研究专辑,在《小学生数学报》上出一些专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范文(二)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

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四、实施策略

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①课前作业。调查表明,大都的数学老师不太习惯给学生布置预习,有的老师会把上课做的教具也会给学生准备好。而我们觉得有些内容学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有些教具学生能准备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②课后作业。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

(1)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生活性原则

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原则

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5、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

六、理论依据

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维果茨基提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于行动”。因此,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有效地开展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②“数学化”理论。

“数学化”理论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化”是学生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通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学生的“数学化”的进程贯穿在其所经历的数学活动中,活动是学生“数学化”的根本途径。

③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4)“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七、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八、研究方法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九、研究时间:201x年2月至20x年7月

第一阶段:准备

时间:201x年2月至20x年3月

主要工作:1、拟写工作

2、制定实验方案

3、落实分工

4、拟写准备阶段工作情况汇报

第二阶段:实施

时间:201x年3月至20x年4月

主要工作:1、召开会议

2、制定整体的研究计划

3、课题展示

4、阶段性报告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

时间:201x年4月至20x年7月

主要工作:1、课题展示

2、总结性报告及论文

十、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练习设计精编

4、论文

5、教案

6、个案分析

十一、研究组成员

课题组长:黄静

组员:高小贤蔡秋香李素娟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范文(三)一、指导思想

课题研究工作是本学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主阵地。本学期我校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目的,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具体内容

1、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课题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显得重要。本学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工作,准备结题。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题小组成员的培训

(1)每位课题小组成员每月自学有关多元评价及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并书写读书笔记。

(2)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科研培训,交流讲座,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

3、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

结合学校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课的活动,围绕研究课开展相互交流、促进教师相互提高。

4、落实好课题实施计划

(1)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个课题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5、开展课题阶段性成果的撰写

课题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学校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实验教师上交本学期的研究计划。

十月:按照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围绕课题开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十一月:召开科研课题研讨会,修正完善,总结经验教训。

十二月:集中科研培训

实验教师上交阶段性实验总结。

篇2

一、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由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三大部分内容组成。

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是对焊接专业概况,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内容、条件和培养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它可归纳为焊接技能人才标准、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和人才评价标准三部分。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明确规定,一体化教学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焊接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包含焊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它在国家职业标准(焊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更能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是对焊接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安排、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和考核与评价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有实施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学习工作站(场地和设备等)和教学资料等内容。

二、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1.一体化课程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一体化课程是课程规范中的核心内容,需要经过本专业的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取并加以转化。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焊接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焊工),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共提取金属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等涵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四个层次的14个典型工作任务,最终转化为14门一体化课程。

《焊工国家职业标准》(2009年修订)中气焊与气割、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和埋弧自动焊等常用熔化焊接与切割方法及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都在一体化课程各学习任务的专业能力要求上得到了体现。学习任务真实地体现了焊工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以焊接初、中级一体化课程为例,课程中涉及的技能要求完全满足2009版焊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焊工的工作要求。金属材料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常压管道焊接、梁柱焊接、常压容器焊接等初、中级一体化课程,包含的工作要求如下。

(1)低碳钢板的手工气割。

(2)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中厚板SMAW和GMAW角接头和T型接头角焊缝焊接。

(3)φ≥60mm管径SMAW管子转动焊和水平固定全位置焊及φ

(4)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SMAW与GMAW板平、立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

(5)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SMAW、GMAW板立、横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管-板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

2.焊接一体化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传统技工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技能练习基本采用单项技能模拟能训练的形式,侧重培养学生的焊接专业能力。对技能人才在职业活动中急需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及学习能力、与人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缺乏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焊接一体化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习任务都要求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学习,学习中要求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借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突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3.焊接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评价

焊接一体化教学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室中边教、边做、边学。学习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内容、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中心。学业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突出过程评价。以低碳钢构件焊接课程成绩评定为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为60%、40%,自评、组评和师评的比重为10%、40%和50%。

三、一体化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区别

近些年来,一些职业学校在焊接专业的教学中也采用了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焊接一体化教学与之相比,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1.教学目的与组织形式

传统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的侧重于掌握事实性知识和具体的专业技能,采用教师讲授和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业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项目教学与一体化教学均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上项目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小组学习,而一体化教学侧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过程评价。

2.课程内容和特点

传统教学分为焊接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练习两部分,学生在教室里系统地学习焊接原理、焊接方法、设备和工艺等理论知识;在实习车间模拟练习常用的熔化焊接方法,在板平、立、横和管子全位置焊接等单项操作技能。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焊接原理、焊接特性等专业理论知识仍采用单独讲授的方法,焊接方法、设备、工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技能学习内容大都以传统教学的熔化焊不同位置单项焊接操作技能模拟练习为主。

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将焊接专业理论和技能糅合在项目中进行教学,通常一个项目涵盖了一种或多种焊接方法的多个位置焊接操作技术。部分项目内容贴近焊接企业生产内容,但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体化教学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课程中的学习任务涉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钣金冷作、制图、焊接专业理论、焊接操作技能等内容;所有课程来源于焊接企业、行业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产生经过严谨的归纳和提炼,具有系统性和普遍适用性;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3.师资要求

在传统教学中,焊接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常由不同的教师担任,部分教师只教专业理论知识或焊接操作技能,知识结构存在较明显的缺陷。理实一体化教师及项目教学的教师融专业知识和技能于一体,但较少接触焊接专业基础知识。

一体化教学教师应熟悉一体化教学的理念,掌握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与要求,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焊接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焊接操作技能和企业生产经验;掌握焊接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冷作与钣金等)知识和技能,并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4.焊接学习场所

其他教学形式的焊接教学场所主要是教室与实习场地,配置黑板、课桌椅和焊接、切割设备设施即可;一体化教学场所(学习工作站)不同于传统的教室或实习车间,其设备资源配置比传统的教室或车间要复杂和多样,尤其是在资料查询方面增加电脑、网络等设备设施及专业书籍,配备焊接、气割设备设施。

5.教材与学材

工作页是依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编写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主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

传统教材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介绍,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焊接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学习资料是学习工作页,主要是引导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技能学习等活动,来完成工作页的各个引导问题,从而学习到与学习任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并锻炼和提高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工作页内容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相关性,没有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但在工作页使用时,学生需要借助传统的教材来查阅、学习专业知识。

四、焊接与其他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异同

不同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中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和教学资源等框架结构基本相同,具体内容因专业不同而不同。

焊接专业属于第二产业,社会总体技能水平发展较慢,很多企业对焊工技能要求还停留在手工或半自动操作上,强调操作的熟练程度。在一体化课程规范中,它与广告策划、汽车维修等专业相比较有几个特点:一是课程数量较少;二是企业实际生产中产品体积较大,需要对课程中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当处理加工;三是课程中学生技能练习所占课时数较多;四是课程的考核评价中除了强调对学习任务的考核评价外,对学生个人操作技能的考核也极其需要。

在一体化教学资源方面,由于焊接作业中烟尘、弧光、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往往需要分隔成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学习区、技能练习与生产加工区两个区域,这与其他专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专业的学习工作站建设差异较大。

篇3

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观念由来已久,目前部分高校采用的“工作定额制”是将组织目标分解成若干的子目标和小目标,然后按量化要求进行绩效评估,最后兑现奖惩。因此,对教师的行为起到激励的作用,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学校的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但是,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教师工作成果难以量化、难以设定有效的指标进行准确的测量等原因,导致实施的过程困难重重,因此优化科研绩效评估体系迫切需要解决。

一、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复杂脑力劳动,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师绩效评估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劳动的复杂性。尽管“工作定额制”已在许多高校实施了一段时间,但多数是在走过场,没有太大的成效,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评估指导思想缺乏战略性。各高校推行的教师“工作定额制”的指导思想有所相同,有的是基于本校的长远发展和对学术兴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科研工作好坏放在对教师绩效评估的首要方面进行规划和执行,有的则更倾向于注重教学,而只把科研工作作为其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把握,还有些对教师基本上无科研任务要求,甚至部分高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的决策权集中在少数校领导手中,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时主要基于领导集团利益进行考量。总的来讲,现行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指导思想缺乏战略导向性,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2.评估方法存在不足。实行科研“工作定额制”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科学创新,不断促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实际上是把定性的教师科研成果数量化,这种方法主要参照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成员工作绩效的评估方式。但是,在评估过程中,大部分高校采取表格打分、手上统计汇总的情况,统计上作耗时费力,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评估主体对评估标准认识上的不统一、评估客体出于某些因素的考虑而提供不客观的材料、对评估客体提供的评审材料不认真核实,使得某些数据含有一定的水分都使定量评估存在误差。

另外,评估指标和评估周期的选择不当也都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中国高校教师科研“工作定额制”已经得到了广泛推行,但是在学校的实际评估实践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综合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评估指导思想功利化。在中国多数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行政化倾向表现比较严重,单纯地把教师科研评估简单归结为发表文章、申请项目的数量,把评估变成行政管理的手段和工具。这种主观认识上的偏颇导致评估过程重数量轻实质,也使很多教师为了评估去写文章和拉项目,使评估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

2.现行评估体制行政化。绩效评估理论认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符合组织的发展目标,才能改善组织成员的绩效水平,促进组织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己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期的总体战略目标及具体的客观环境有针对性地设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但是中国许多高校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在于,中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沿袭行政管理的体制,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是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建国以来,高校是被作为政府机关的附属单位来管理,政府的教育行政体系深入到高校内部,高校自身也形成了行政模式来组织和运转,这就形成了中国高校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这种由行政主导缺乏教师参与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估,在评估标准和评估政策的制定上表现出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

3.评估忽视学科差异性。不同学科和其学术研究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性,不能采用统一的科研量化评估体系和标准对所有学科研究进行评估。如理工类学科的科研大多为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率高,直接经济效益高,申请发明专利多,评估指标易于量化;而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评估涉及价值判断、历史判断和性质判断,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评估,不能用单一的量化标准进行评估。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以同一种评估标准来统一评估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难以实现评估的客观、公平和公正。因此,不能简单地要求从事应用学科研究的学者像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学者那样发表很多论文,也不能要求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学者像从事应用学科研究的学者那样有多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生多少经济效益。

三、优化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估的对策选择

针对如上问题和原因,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绩效评估体系设计中指导思想的确定。照高校发展战略类型的不同,中国高校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研究型、教学开发型、专业特色型和效益型。第一种是研究型高校,一般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其学科并不都是一流水平的,其个性主要表现为拥有不同的优势学科,应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发展整体上台阶的战略思路;第二种是教学开发型高校,其特点是以教学为重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应要求科研工作服从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科研工作的重点,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应用型科研项目为主;第三种是专业特色型高校,它旨在根据学校的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立足于校情,确立为某些热门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战略目标;第四种是效益型高校,其重点在于依托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走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办学道路,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的协调发展。

2.高校科研活动规律的合理把握。由于中国高校以上的四种分类,各自的发展目标及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是不相同的,因此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估教师科研是不合适的,高校在进行教师科研评估时,应根据高校自身发展需要、学科门类及教师科研活动规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科研活动进行分层、分类评估。

在评估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高校类型差异和学科差异,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应多层次开展科学研究。其次要鼓励教师参与政策制定,这样让教师充分感受到了教师作为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绩效评估体系设计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本文提出目标管理法比较适合高等学校教师的绩效评估。目标管理法是使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目标中心,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手段,以圆满实现目标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方法。

在学校实行目标管理法来进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可采用如下具体操作方法:首先明确学校的总体战略目标,无论是总体战略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行的、有挑战性的、具体的和可以验证和计量的,学校战略目标一般分为教学目标和科研目标;其次分解学校的最高战略目标。学校的最高战略目标确定后,就必须结合本高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发展方向、政策环境、学校外部环境等因素将总发展目标的信息传达给各个院系,院系再根据教师为总目标所负的责任和义务将院系目标分解到每位教师。院系的每位老师,都要在学校总体战略目标和院系目标的导向下,知晓各自工作的具体职责和标准并制定达成目标的具体计划,同时制定执行计划中的绩效评估标准;接下来的环节是绩效评估,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对照设定的目标和绩效评估标准,分阶段对教师完成任务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评估,最后检查调整。通过绩效评估,教师找出自己实际工作绩效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紧接着就必须分析这些差距的原因,并且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等手段,致力于缩小乃至消除上述差距,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促成院系乃至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软,陈敏.从战略日标看高等学校定位[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21.

[2]杜伟锦.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7):53.

[3]李苏.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13.

[4]杨慈玉,王会斌.高校科研量化管理中的差异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5,(9):55.

Optimize our College Teach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IAN Zai-lan

篇4

农业问题能否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程度,且传统农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只占全部成果数量的15%~2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而实现产业化的也仅占5%左右。为提高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制约因素并找到相关的解决途径是一项迫切的现实任务。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总体态势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进行2006―2015年为期10年的CNKI高级检索,共检索相关文献12445篇,再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进行CNKI高级检索,共检索相关文献730篇,占文献总数的5.9%;以“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进行CNKI高级检索,共检索相关文献18篇,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文献总数的2.5%。从文献的总体比例看,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较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更少。我国学术界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

二、云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目前,云南省共有高校69所,其中本科院校19所,独立院校7所,专科院校36所,然而科技创新的覆盖率较低。云南高等院校有省一级实验室的仅有17个,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等地方高校,本科院校占37%。云南省的高校平台建设不仅与东部发达省份有巨大差异,甚至在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中也处在落后状态。2013年云南省在已登记的1121项科技成果中,按第一完成单位统计,企业、独立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其他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数据表明,企业、独立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是科技成果研发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果总数所占比例仍处于优势地位,而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三、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少

云南省农业高校由于受资金、人力和生产条件的制约,大多数科技成果停留在实验室内或小试水平。此外,受管理体制的影响,科研人员更多地注重、出版专著、申报奖项,不太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先进”或“领先”之后便无人问津。以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两所高校为例,从表3、表4可以看到,两所大学获奖科研成果项目数都较多,但实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却少之又少。

2、成果转化对象差异性大

据调查,中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仅有29.4%的乡镇有交通工具,35.2%的乡镇有仪器设备。云南省农业从业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23%,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对象整体素质不高、整体差异性大,对农业科技成果难以接受,导致技术拓展和延伸到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明显不强,仍然沿袭着资料发放和技术培训的推广方式,服务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3、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管理不当

2013年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林、牧、渔行业的实际推广应用仅为总量的三分之一,高校科技成果实际推广应用仅占5%。云南省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由于对其专项资金量投入力度不够,科研成果研发和科研规模扩大受阻,未能充分发挥出高等院校作为科技研发主力军的优势,再加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不当、疏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数据的统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创造,阻碍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4、未设立统一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标准

云南省农业高等院校每年有大量的优秀科研成果结题或获奖,但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长,以及农业科研成果的局限性,某些成果只能适应于某一地区。再者,云南省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并未准确地对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及时追踪和评估,现实中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只有估计的概念,而未有准确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数据,致使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云南省各类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如大学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产业化基地等层出不穷,但未能真正适应技术转移或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形成有效的创新产业链。云南省一些中介机构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成果转化的媒介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与市场经济和技术创新发展环境不协调。此外,缺少专业的科技成果风险评估、技术价格和技术定价等中介机构,很难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风险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

四、影响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1、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

由于受到云南农业政策导向、农业高校科技体制、评估机制、接受对象差异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云南省农业科研院校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于政府各种资金的资助,其多为基础研究,而农业实际应用型研究和转化的比例较低,因此农业高等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研发项目的选题,更倾向于政府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忽略了整个农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

2、研发团队结构单一,基层人员基础薄弱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科研机构研发模式和评价体系,使得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团队结构呈现出科研人员高学历、高职称、专业结构单一、基层人员基础薄弱等特征。在农业前沿技术研究方面,这样的团队更容易开发前瞻性的技术成果。但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角度来说,由于其涉及技术、市场、生产、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进行支撑,如遇到上述问题时,便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容易造成成果、生产、市场之间断层。此外,部分云南高校科研人员缺乏产前、产中调研和实际的生产经验等基层经验,其成果离实际应用还有差距,致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降低。

3、缺乏高效的科研管理模式

目前,云南农业高校的科研管理方式很多过于陈旧,并没有对科研活动进行宏观协调、管理和服务,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在思想和体制上,重研发,轻管理,缺乏对科技成果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培养;第二,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上,研发全过程把关不严,缺乏多种监管手段;第三,从科研人才的管理上来说,人才筛选与聘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并未完善,导致科研研发人员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第四,从研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来说,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流被隔断,创新性和实用性得不到融合;第五,从研发环境上来说,缺少综合的研发平台,导致研发综合性减弱;第六,在成果评价上,缺乏多角度、多元化的成果评价体系,局限于学术价值,忽视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未从经济角度对其进行高级管理,导致重成果轻转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4、国家相关成果转化政策配套体系不对称

我国曾经出台了一些有关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中试产品、新产品免税的相关政策,但只限于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才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信贷方面,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大多数银行拒绝向科研教学事业单位发放贷款。即使这些单位已经研究出了符合农业生产需要的成果,但常常由于缺乏转化资金的“孵化”作用,只能使成果转化过程中断。因此,国家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需求不配套,也是制约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加快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1、构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撑体系

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首先,增加云南省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合理配置研发与转化的资金投入比例。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适时制定出台鼓励农业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对于某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可对其形成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政策,帮助其启动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其次,扩大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农业科技开发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仅靠银行贷款难以满足成果转化的需要,可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建立多渠道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体系。

2、深化农业科技成果体制改革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科研成果已成为农业科研单位的立足之本。农业科技、教育部门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同时,云南农业高校科技人员也要树立起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观念,从选题立项开始,就要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但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保密性差,转化后取得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所取得的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认真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在研发和转化过程中的积极性。

3、提升科技成果质量

加强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促进农业科研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需做到:第一,对技术先进、应用性强、有明显经济效益、并能自创条件尽快完成研究任务的选题优先批准立项。第二,对项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第三,科研管理部门应履行监管职能,严格按程序执行成果鉴定、核查、审批手续,保证鉴定结果质量。第四,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在选题时要切入实际,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选准选好研究项目。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生产变化特点、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完善课题,使研究成果不但价值高,且易于转化。

4、完善激励政策,强化市场意识,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改变过去“项目论文―鉴定发表―评奖―晋升”的管理办法,创造激励和尊重那些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的环境,制定各种激励机制以提高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使其自主地将科研与市场、学术上的远大抱负与追求利润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成果产业化,增强市场开发意识,将科研人员的晋升、职称评定与其科研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科技报告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报告服务共享;完善农业科研成果的验收与评估体系,全面衡量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用和经济效用。

5、提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政策保障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云南省司法部门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云南省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鼓励支持云南地方企业自身创建研发机构,对其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信贷和贴息等方面予以优惠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宇翔、曾福生、王新利、张广胜:农业经济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 杨志雷、李国治、张邦朝、谢世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

[3] 董定超、薛刚、古小玲: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解决途径浅谈[J].科技传播,2014(22).

篇5

(1)从大处着眼,“发现”主课题。罗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教科研不缺少研究的课题,只是要寻求适合学校的课题,这就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据学校特色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我校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体育特色学校,根据学校特色,我们制定了《发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学校体育特色建设》这一课题研究方案。制定此次课题研究方案,旨在通过课题实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升教育品质;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和深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崇高体育精神,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基。初次接触此课题的老师,可能会觉得中华体育精神只适合体育老师研究,和其他的老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细细研究便会发现,中华体育精神涉及面非常之广,它是指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理解了什么是中华体育精神,我们就知道在平时的各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都有所涉及。这样一来,课题研究便可从身边入手,不再是遥不可及,从而研究的兴趣也会浓厚很多。

(2)从小处着手,拟定子课题。学校制定好主课题后,就应当及时鼓励老师们从课堂上找课题,从小课题着手拟定适合自己研究的子课题。我们学校的子课题也进行了分级,让老师从最细微处入手。如二级子课题分为《具有中华体育精神的教师研究》《具有中华体育精神的学生研究》《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课堂研究》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四个类别,由学校骨干老师分别承担,其余老师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二级子课题再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找到典型并具有研究价值的子课题,拟定三级子课题。这样,课题分级研究就形成了一张有效的课题研究网络。

二、落实课题分组,进行互动研究

课题实验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全新的思维方式作引导。实验教师要站在科研的最前沿,站得高,才能开阔视野。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课题研究网络形成之后,为了让教师们能把课题研究做好,做深,需根据子课题进行分组研究。目前,我们学校分为14个研究小组(语、数按年级划分各分为6组,英语、综合各1组)。

(1)组成研究小组,注重团队合作。每逢单周周三下午业务学习时间,我们就分组进行教研活动,如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教师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切磋学习体会,将自己的想法、体会、疑虑展示出来,以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提高自悟能力。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以合作的形式集思广益,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长此以往,不仅课题研究好了,也增强了教师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这也不正是中华体育精神的一种体现吗?

(2)培养中间力量,营造科研氛围。我校青年教师较多,在课题研究中骨干教师就要带好头,做好榜样,带领着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研究。其实,在平时,我们就已经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校本培训新形式。如建立以老带新的“青蓝结对”机制,创办“青年教师沙龙”,举办“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本学期又进行了“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读书沙龙”等,以此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以后要继续推进科研型教师群体的培育,努力构建更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三、注重实践研究,推进课题发展

以往的课题研究比较空洞,形式大于内容,基本就是匆匆开题、最后匆匆结题,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的过程,要将课题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对象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学生。我们注重了实践研究,才能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最终让全校师生受益。这样,课题研究也能得以更好地进行下去。

篇6

为了让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践行于教学实际中,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特制订此工作计划。

三.研究内容:

1、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确定错误的类型。

2、研究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类型和某个知识点的出错概率。

2、反思法:记录课堂上的观察发现,反思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

3、个案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案研究,掌握学生学习错误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各种理论,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种资料,制订具体研究计划。

3、认真观察,及时反思。教学中观察、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分析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反思学生出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

篇7

一、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偏向能力本位的课程。近年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关注欧洲应用型大学的模块化课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强化了职业能力培养

模块化课程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模式:一是模块式技能培训(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另一种模式是能力本位(简称“CBE”),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者的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但两者也有共性,即都强调“能力”和“应用”。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正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吸纳了模块化教学的核心要素,并结合本科教育的特点而开发出的课程模式。

2.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

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现象。每门学科都为了追求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很多教学内容重复。实行模块化以后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设计概念十分必要,过去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开设四门课程:即专业导论、工艺美术史、工业设计史、设计概念等。各学科为了追求完整性、系统性,每门课程都要讲述设计史,重复交叉的内容很多,现在把它整合成一个模块――“设计理念及思维”,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学生在了解美的历程、造物的历史、工业设计历史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设计观,建立起来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智能一体、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实践、练习、研讨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此外,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将过去分散的、零散的实验综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4.教学更有针对性

过去的公共基础课没有和专业结合,全校所有专业使用相同教材,教学内容相同,课时也相同,教学没有针对性,实施模块化课程以后可以将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分派到不同专业,与专业课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内容,制订出符合专业特点的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服务于专业课程,效果较好。

5.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与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或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重新拟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模块选择,为强化和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每个模块还可设计若干个子模块供学生选修。

6.教学安排更加灵活

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在其组合过程中以及组合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在改造或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模块,且各个模块均可以被其他模块所替换。多种多样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体系非常灵活,只要模块间的学分相当(或差别不大),对模块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改造是很容易实行的,从而使得教学的安排更加灵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计思路:一是学校是课程的生产者,学生是课程的消费者。学校应树立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断调整、创新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满意的课程内容。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更要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这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二是要牢固树立课程的中心地位。首先,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最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建设,学校只有始终围绕着学生需要的课程这个核心进行不断建设、高效管理,学校才能办好。其次,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从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首要工作就是能提供满足学生消费需要的各类课程,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切实解决招生与就业“两张皮”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就在于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课程创新与建设,最终化解“计划入口”与“市场出口”之间的矛盾,也是“从就业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最后,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两个“符合度”是课程地位确立的基本依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必须要扬弃传统的精英模式定位,转而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大军”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突出“地方化”“应用性”“草根式”属性,为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人才”提供职业范畴的高等教育服务。因此,要高度重视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如何、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如何,这两个“符合度”应成为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学生毕业了到哪里就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知识能力,学校就应该设什么专业,教什么课程,即课程地位的确立依据就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学生就业的贡献率为依据的。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设计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当结合相关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审慎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文化熏陶,从而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技能。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主要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了专业培养计划的现代化。[1]借鉴德国的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把课程框架体系设计为三大模块:宏观模块、中观模块和微观模块,每个“微观模块”都对应不同“能力要素”,将这些若干个“微观模块”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成“中观、宏观模块”,最后形成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框架方案。

1.宏观模块

宏观模块是专业模块的顶层设计,统领和指导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设计。宏观模块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并围绕特定专业方向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综合来看,可建立三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个性拓展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是整个模块的主体和基石。个性拓展模块是按照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设计了若干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选修模块,以拓展自身的特长。

2.中观模块

此模块是整个模块化体系的核心,它既是宏观模块构建的基础,又是对各微观模块的统领。中观模块构建的依据是能力分析。中观模块制订时首先要进行调研,研究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有哪些,然后对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某种能力需要具备哪些知识?需要强化哪些能力训练进行研究?然后按照适切的原则组建微观模块,若干个微观模块再构成一个中观模块。如工业设计的产品开发大致包含产品企划、产品工业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产品营销推广等几个过程,相对应的岗位群大约有ID设计(概念创意设计)、CMF或CMG设计(产品色彩材质表面工艺设计)、UI设计(产品人机界面设计)、ID设计(外观造型设计)等七个岗位群。根据每个岗位群的特点,再分解出38个专业能力要素,根据这些专业能力要素再设计出38个微观模块,最后将这些微观模块按照系统性、关联性的要求,构建出8个中观模块(能力模块)。[2]

3.微观模块

微观模块是整个模块的基础,它划分的依据是专业所对应的能力要素,即一个能力要素对应一个微观模块,将这些不同的“能力要素”封装,就成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模块”。如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包含设计理念和思维、设计表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能力、设计工程技术能力、产品工业设计能力、职业素质修养能力等6个基本能力。这6个基本能力可以分解出设计理念思维、设计理念思维、设计表现基础、设计表现基础等25个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分别对应设计概论、设计史论、工业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等25个微观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微观模块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模块的大小。模块过小,则会使综合性、跨能力培养变得困难;模块过大,又会使原本通过模块化所带来的灵活性及个性化、多样化程度降低,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甚至使学生的学业时间加长。在德国,模块大小一般是2―4―6周学时或是3―6―12学分,且尽量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模块化课程是将传统的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转变为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更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为使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有充分了解,为就业做好准备,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其定位相一致。首先,需要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如,在模块化课程体系里增设专业导论课程,每个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15~20学时的课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特点及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初步认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在实践教学课程里增加认知实行学期,在第二学期暑期增加8~12周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在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岗位上亲身经历所学专业在实际应用及具体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地选择课程模块,合理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开发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校本教材,鼓励教师从教学改革课题开发入手,编写模块课程讲义、校本教材,在使用中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学校通过科研立项、评审、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特别注重开发“四新”含量高、综合技能强、教学效果好的校本讲义、教材。

第三,合理制订模块化课程考核标准。每一个学习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培养学生一定能力的实体,一个模块结束后,要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譬如,可以采取实行“N+2”的过程考试,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学习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涉及实践目标的模块还可以采取实验考核的办法,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3]

第四,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指教师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还要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有效的措施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目标努力。二是聘请大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工艺师、技师来校担任客座教师,并特邀他们参与课题设计开发和教材的编写。三是精心选择本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某些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另外,将现有教师队伍合理组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担任某一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一、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开展多元化营销的背景分析

传统互联网络一直停留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十字路口,它受到高度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制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推广力度问题。

随着手机用户和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3G所带来的网络带宽的优势和终端供应的丰富,给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催生着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点。在新机遇下,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必须采取新举措,增强其推广力度,多元化营销成为了必经之路。

二、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开展多元化营销的问题

(一)定位不准

1.营销目标定位不准

市场定位不准是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面临的至关重要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定位,也就没有一个良好的方向,方向不明确就阻碍着公司的发展。

2.员工目标定位不准

员工对于个人目标定位模糊,员工对于自己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模糊不清,这样盲目的工作对于公司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对于员工业绩的本身存在着阻碍。

(二)营销人员能力偏低

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主要以会议营销和电话直销为主,多元化能力偏低,销售手法单一,这样阻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公司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克制这些瓶颈性质的问题。

会议销售方法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单单采用一种方式进行销售,电话直销的也不是单一的。

(三)公司人力部门认识缺乏

1.缺乏有效的培训与督导机制

缺乏员工培训,公司培训机制不完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公司上层管理人员对于员工培训意识观念模糊,很多人认为培训是浪费时间,一切都要在实践中学习,这样对于新员工来说是致命的。另外,培训可以巩固新员工对产品知识。通过培训还可以帮助新员工滤清思路,便于谈判。

2.缺乏人才培养与储备环节意识

人力资源部门没有重点人才培养和对人才进行多元化培养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销售风格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方式和方法进行培养。这样也阻碍了人才成长的速度。面对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观和需求,企业应当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多元化的价值观转变为一个大多数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即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求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保证组织成员一致的努力方向。

三、解决建议

(一)正确的目标定位

1.合理的市场营销目标定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

规划合理的企业发展计划可以帮助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可持续发展,一个良好的公司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在全国IT市场脱颖而出。

2.明确员工的目标定位

加强员工的目标定位可以对员工的本身的业绩增长,合理的工作计划是员工成长的关键。对于员工本身的工作状态和激发员工的信心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地位和计划可以帮助员工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避其短处,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本身的潜力。

(二)员工多元化销售技能的提高和意识的加强

加强员工多元化工作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采用不同的销售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推销,不是单一的会议营销或者电话直销,不单单是一种方式的会议销售,不同地区的客户文化层次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客户进行不同样式的会议销售或者电话直销。

(三)增强公司人管部门工作力度

1.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培训

采用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1)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这样便于记忆。(2)在模拟中学习,有利于在实战中应付各类的突发状况,公司内部人员对于产品的弊端是很了解的,如果同事问出的问题你可以对答如流,采用各种方式转移顾客的注意力。(3)课堂式,这样可以帮助员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理清思路。

2.注重公司人才培养与储备

把重点培养人才放在首要地位,让人才在公司中得以发展,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让员工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员工是企业的源动力,员工不稳定公司也就不稳定。

总之,把多元化营销和企业营销策略有机的整合系统引入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既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也是一种经营管理上的创新,可以为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提供强大而有效发展机会,从而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树青、郝渊晓.消费者行为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02:22-26

篇9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大学盲目扩招、就业观念固化、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与实际脱节。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课程结构与现实脱节、授课内容空洞化、教育方式模式化等问题,“批量生产”的多为闭塞型人才,无法快速投身于工作一线。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难以对接,仅靠目前的高等教育,并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求职学生大多是理论型、中长线学科,实际动手能力非常欠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机械类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要调整机械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优化教育结构。

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要求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操作练习的。目前大部分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计划中,实习实践的方式和时间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可以对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修订,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实习模式。

为改变学生缺少实践教学的这种状态,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实习、就业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模式,培养本科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际能力,促进其就业竞争力。

二、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校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的作用

1.实习基地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实习基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甚至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桥梁。应用型高校机械专业,应该关注学生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需要,是教师提高创新能力,完善自我和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是教师锻炼和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过程。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有利于引导院校面向产业、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促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就业,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3.实习基地是重要的育人基地。大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及早的熟悉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就业观。实习过程,能够引导他们把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4.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可以解决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的问题,同时能更加紧密地把学校、企业的需要联系起来,互惠互利,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对于提高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就业一体化实习基地的建设思路

1.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工科机械类专业就业面广,但是,在选择实习就业企业合作时,学校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依托地方经济的产业,选择典型的龙头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地方和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合作模式下,大学一二年级主要是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基础,大学三年级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为以后从事相关专业打下基础,大学四年级时则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校企联合选拔学生进入校企联合培养阶段,有针对性地学习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使教学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真正地有机结合。

2.建立完善的实习基地管理机构,共建教学团队

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校企双方都应该高度重视,成立实习管理工作小组。实习管理机构成员必须岗位职责明确,有专人负责学生实习安排,校企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一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良好经验的稳定的实习师资队伍,从而建立一套良好的学生实习实训师资保障体系。

3.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管理文件和教学文件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应规范,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应该制定实习基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规划、实习类型、学校与实习基地各自应该承担的基本义务等。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实习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在实习基地相关理论和实习教学活动的开展。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学习、实践期间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指导学生培训、实习活动的开展。

4.改革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双方理论课程与实践的衔接

学校聘请校外和企业的专家,及时对学生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对实习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学校的理论课程一定征求企业相关人员的意见,要与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相一致。学校可开设企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实训前开设企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实践实习时,学生在企业可以由企业的工程师与学校的教师联合实践教学。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可以选择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关的内容,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做到真题实做。

5.改革传统实习模式,加大实训力度

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实习是需要较长实践的,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模式。实习基地是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很多企业由于担心学生来企业实习,影响正常的生产,所以都不愿意接收学生的实习,即使是接收了,也只能让学生参观为主,实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学校必须与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寒暑假,调整实习实训的时间,延长实践的培训时间。一般学生在企业可通过半天理论学习,半天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每个阶段均要进行企业实训的理论和实践的考核,考核合格者进入下一阶段的企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校企建立合作长效机制,使学生在长达2-3月的实习或设计实践中,每隔1-2周轮岗顶岗一次,每个岗位安排生产的师傅或工程师直接指导,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生产流程中大部分环节的知识技能,并且对其他工序的实践环节知识也都有所了解,避免了传统实习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6.建立完善的企业录取机制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录取实习学生的机制。学生来企业实习时,学校与企业协商,制定实习学生的培训计划,协商好学生的住宿、学习、实践操作、考核的时间表。学生在企业的阶段,理论、实训的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实训过程。所有考核均通过的学生,可以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直接进入企业的各级工作岗位。

7.建立校企产学研的合作与学术交流机制

机械类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很多没有企业经验,实际工程知识很少。只有深入企业,积累工程经验和拓宽专业视野,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迫切需要。而实习基地恰恰为学校青年教师提供了这一平台,可以促进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

校外实习基地在生产过程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科研难题或技术改进的问题,学校可以利用科研、技术优势为校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的发展。通过产学研,让学校教师、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达到了实践锻炼的能力。学校、企业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共建科研团队。

学校可以聘请实习企业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学校也可以与企业一起承办或参与学术届的科研活动、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等,将企业中的科技问题与科研学术届的专家进行交流合作,增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8.加强校企沟通,促进学生的专业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校企双方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对在校学生做好企业和工作岗位职能的宣传。学校可以聘请实习基地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为学生作职业规划、企业岗位介绍等讲座教学,促进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兴趣,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结束语

将机械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结合起来,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长沙大学与长沙的多家工程机械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优质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经过多年的合作与探索,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初步建立了一套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的管理体系,培养了许多实践能力较强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水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探讨

[J].继续教育研究,2008,(4).

[2] 杨洋,韦小英.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模式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2008,(6).

[3] 屈俊林,肖祥.本科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职

业时空,2010,(1).

[4] 易洪雷,薛元.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

[5] 韩英,张雅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北

篇10

一、会计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一体化”这个名词最早在西欧被提出,当时并没有特殊含义,直到美国问题专家卡尔为“一体化”下了定义。卡尔指出:“一体化是原来彼此分离的单位转变成紧密结合的复合体。”可见,“一体化”强调了事物间的联系,事物间的联系会产生新结构、新系统,由此事物将具备新的功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很早就被学者提及到。在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作者对“教学做一体化”做了具体阐释。书中强调:教师应一边教一边学,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更是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方法制定。将“一体化”概念结合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融“教”、“学”、“做”三位一体,形成新结构、新体系,这就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常运用到的“教学做一体化”理论。

二、会计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形式已不适应社会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实践实训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

(一)教材理论性强,缺乏有效实际锻炼

教师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教材质量与内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职业院校采用的教材《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理论性质太强,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过难,缺少配套的技能训练,再加上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较陈旧,使教学与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有偏差,不能与企业岗位要求实现有效对接。不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快速上岗。

(二)教学方法缺乏新颖度,无法打造有效课堂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仅是要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技巧,更是要教授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目前,会计课程的教学有一部分仍然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法多为:“教师讲,学生听”缺乏新颖度。同时,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缺乏动手和实践的机会,课堂氛围沉闷,无法打造有效课堂。

(三)实训实习经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向企事业单位输送一线综合应用性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握理论结合实践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虽然目前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新增了实践课时并增加了实践课时的比例,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懂理论与实训的“双师型”教师很少,教师很少有机会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学习,实习经验的缺乏,不能及时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大部分是注重演示过程,实际操作流行形式,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不强,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要。

(四)现有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有的会计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分关注理论教学使学生缺乏足够的会计实践技能的培养,不仅仅是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限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难以有效掌握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在有压力有竞争的环境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这将导致很多学生在其他知识的学习方面遇到很多困难,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探索意识,缺乏实践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即使从事非会计专业工作,也会因为实际动手能力弱,竞争能力差,创新意识缺乏等因素而被残酷的淘汰。因此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落后,不仅仅影响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新时代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时,要以实际工作为引领,最终完成以下任务目标。第一,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基本知识、技能和相应处理方法等,使学生具有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编制信息的能力。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书本中学习的各种理论,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综合能力。第三,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一线技能型人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并能推动会计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三、针对就业需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途径

(一)以会计市场需求人才标准优化课程与课时教学

职业院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就业为指导,以实际操作为宗旨,以职业为标准,要以会计市场需要人才标准来优化课程及课时。课程设计中,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理论讲解同实践案例相结合,提升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二)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培养提升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遵循“学生为主体”原则,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技巧,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教学理念革新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同于往时,现代会计行业需要具有一技之长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以“教师讲授,学生接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所培养的理论型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会计行业的需要,因此我们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会计课程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的课程均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中进行,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会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并请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就目前对会计基本要求、事物、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企业会计财务现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中的灵活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现代化会计的特点、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在会计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社会交往技能得到提高,因此,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参考会计职业的主要或者典型职业责任和工作过程,并以其为构建方向。会计专业行动领域经过一定的归纳后,就形成了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在依据一定的会计教学标准进行归纳后得到的。学习领域不可能离开行动领域这个基本依据,通过会计职业的典型职业责任、学习目标、知识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标准等内容,来确定具体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就是学习领域的外化,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需要考虑学生的整体特点以及个性区别,考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考虑会计师、经济师、税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以这些因素为基本依据来确定新的会计专业学习课程,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当社会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会计专业自身发生变化以及实务操作方式发生变化,新的课程体系要敏感地嗅到这些变化因素,及时修改相应的课程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一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双师型”教师不仅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我校具体情况而言,一方面我们应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另一方面应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我们需建立教师终身化、个性化培养体系,各部门应全力出击、互相配合共同打造一支“双师型”队伍。第一,应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安排教师去企业实地学习锻炼,可进行顶岗工作;会计行业应积极组织教师研讨会议,就当代会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交流经验,开拓视野。第二,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断健全“产业、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培养体系。学校提供人力及技术支持,企业提供管理及投资,双方共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第三,教师应提高自己“终身学习”意识,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积极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第四,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能力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与精神及物质双奖励。

(四)教材与实操同步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在会计课程教授中,教师应吃透教材大纲,掌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任务分解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会计课程教授中,教师需要一手抓教材,一手抓实践操作,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处理基础会计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材内容的教学和实训课程同步进行,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同步进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创新作业形式。通过“小组项目作业”形式,让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完成大型作业。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五)一体化教学环境营造

良好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能够帮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的硬件设施,配备充足的教学器材及实践设备,为会计课程教学营造一体化教学环境。除了完善硬件设备之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采用案例引入、热身小游戏、情境模拟、多媒体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营造活泼、轻松、自由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率。

会计课程教学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能保证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促进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职业院校中蓬勃兴起,大量的人才被培养出来,走向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根据当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专业更应当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使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效的专业实践能力。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提高职业院校会计课程的实践性,从而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实务的技能,以适应社会对于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关于“教 学 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有很多空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笔者期待更多同仁一道参与,为深化该课题的研究层次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玉英.论高职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2]倪穗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会计一体化教学[J].教育导刊,2010

[3]尤维芳.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难点及对策[J].才智,2011

篇11

高校应如何整合已有信息资源,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科技成果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加大风投、基金及银行资本介入的力度,提升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研发高新技术成果的创新能力,增强高校为省内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是高校科技转化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高科技成果的发展是决定一个地区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之一,作为高校科技成果研发项目首居前列。由于科研和生产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缺乏沟通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定困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5%~20% ,部分研究的成果与人类文化发展脱节,更谈不上转化应用,同时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浪费。众所周知,有了先进的科技成果,有了新的发明创造,不等于就能自然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生产相结合,才能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把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落到实处。

二、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因素很多。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运作实施”三者严重脱节,没有以市场导向、共同的利益为驱动,造成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高校科研转化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①目标不一致。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如何结题,报奖,并不真正关心成果的应用。企业关心高效产品,但是却难以得到适合市场发展的产品;②信息不通畅。现在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结合基本上是个别科研人员和企业领导个人努力的结果。有的企业希望投资,却找不到投资方向,有的科研人员有好的成果,却找不到资金进行产品转换。即使最终实现结合,也不一定是应用完善的最佳产品,或者由于没有跟进而失去市场商机;③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产学研三者的利益脱节,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形成不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科技成果是科研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根本出发点。下面从科技成果的产生的三个阶段(项目立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分析入手,整合科研成果各环节中的“人、财、物”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1.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科研工作的研发目标和技术标准,确保科技成果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市场性。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选题应该在充分做好市场分析的情况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以往的科学研究立项时,科研人员习惯于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重理论轻应用,把研究论文当作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实际上,如何将高校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实现科学技术解决生产环节中的实际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2.科研环节中的信息资源整合

明确科研需求,指定科研目标后,应尽快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开展科研工作。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交叉学科、多学科问题,在科研工作中已不可避免。在具体科研环节过程中,高校应整合不同的学科、方向以及不同的科研团队,发挥各自研究的特点,改变科研工作“孤军作战”的尴尬局面,整合研究队伍,凝聚研究方向,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既定科研目标。同时,在科研环节中,高校的人事、财务、设备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科研人员,整合相关科研基础条件,真正实现科研环节中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有效运行。

3.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信息资源整合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既是技术、工艺、管理等各类知识的载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稀缺资源,更是转化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具有高素质、专业型的技术经纪人。高校中的教学科研人员大多缺乏市场营销经验和公关能力,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掌握科技、经济、法律、管理、外语和信息等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的科技转化队伍。首先主管部门要重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环节,进行人力分配和相应债权利制度,明确其攻克方向。

4.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

高校应根据所拥有科技成果的特点,主动参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以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内外科技成果资源,针对性地整合各个平台的资源信息,并进行归纳、分类处理,及时、有效地向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结语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的信息资源众多,权重投资人、成果发明人和高等学校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落实各项政策的力度、建立成果转化基金、完善信息化网络服务功能,力争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要素与金融资本共同推进的辽宁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完善运营机制,提高辽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辽宁社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篇12

我国高校聚集着数量众多的科研人才,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左右,承担国家“863”项目1/3以上,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占3/1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的项目占全国70%以上[1]。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而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使科研人员在开发阶段获取该领域知识产权成果状况,避免重复研究和侵权;在实施阶段保护科研人员权益;在取得知识产权后可以在保护期内获得合法的垄断,从而激励科研人员创造新的科技成果。因而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一整套完善、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

1.一些高校未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999年教育部施行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16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建立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实行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制度;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机构,归口管理本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暂未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构的高等学校,应指定科研管理机构或其他机构担负相关职责。但由于一些高校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造成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混乱。这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十分不利。

2.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一些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和实验数据由教师或科研人员自行持有,学校对科技成果缺乏统筹了解。在成果开发阶段,科技成果是否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通常由教师或科研人员决定,使得部分成果没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在成果转化的推广阶段,成果持有人擅自转让本应归属于学校的科技成果,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一些高校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或负责成果转化的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对成果转化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也导致高校知识产权流失。

(二)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1.对知识产权制度缺乏正确认识

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分析得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药品发明不能研究出来,有65%不会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2]。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的主管领导和科研人员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产权知识,不能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真正领会知识产权的深刻内涵。有些高校认为专利申请耗时太长,管理烦琐,不愿承担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费用;部分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没有及时对科技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技术合同的签订、履行时为了项目和经费迁就对方,使用对高校不利的格式文本,忽视技术合同存在的风险;对技术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约定不明;对知识产权的权属约定不合理;个别科研人员在签订技术合同时,忽视学校利益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高校承担违约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果高校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的科技成果不能为学校带来收益,将会挫伤高校进行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既不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创新水平,也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不利的影响。

2.高校缺乏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知识产权法在激励知识创新,维护正当竞争的同时,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促进文化艺术成果的传播和其他知识产权信息的扩散[3]。由于一些高校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上重成果轻知识产权,重论文轻转化,科研人员在完成发明创造后,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能否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或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而是鉴定、、出版专著等与职称评定密切相关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导致一些选题新颖、有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开发阶段因公开而丧失新颖性,使预期收获的知识产权“胎死腹中”。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不应仅仅以论文的发表数量为标准,而应当将能不能进行成果转化并带来实际收益,能不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显然,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利于知识产权的取得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1.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主要有《宪法》,1993年颁布、2007年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但这些法律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过于原则,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的确定和利益分配方面的复杂关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欠缺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评估法律制度、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税收优惠等等法律制度。必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工作,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2.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我国高校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主体是由政府各部门组织实施的,比如火炬计划、攀登计划、863计划、展望计划、211工程、丰收计划、富山计划、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教育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等一系列项目和计划。这些项目构成了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主体,国家的科技投入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这些项目[4] 。政府应当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进行引导,在项目的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经费专门用于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由于我国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缺乏协调,使得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

1.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和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员来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高校的知识产权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应当由熟悉知识产权制度、通晓法律和相关专业的专门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直接对主管校长负责。例如中国科技大学设置的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审、登记;专利的申请和维护;科技奖励的申报;科技合同的审核(涉及专利保护等法律内容);科研成果与专利的转移或转化的前期准备[5] 。由该专门机构负责高校的日常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开发学校的知识产权资源;负责制定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制定并组织实施本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规划;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对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利申报等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和帮助;对外代表学校处理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维护学校的知识产权利益。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有利于高校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高校运用知识产权能力。

2.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

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精神,高校应制定本校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依照法律对本校知识产权的权属划分制定相应规定,制定学校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持和授权使用的管理办法,使得学校的知识产权工作有章可循。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规范和指导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防范知识产权流失。

3.建立知识产权检索系统

据统计,90%~95%的最新技术资料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查阅专利文献可以缩短约60%的时间,节省40%的研究与开发费用[6]。高校可依靠自身的力量,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建立知识产权检索系统。该检索系统应该包括知识产权的各个领域: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动植物新品种等,涵盖各领域世界范围内的最新信息和知识产权状况。教师或科研人员利用该系统,能够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获得最新的专业资料和技术情报,能及时跟踪和掌握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动态,避免盲目开发和重复研究。

(二)提高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高校内部各种力量的参与。高校应当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培训计划,必须对高校主管领导、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教育,使其了解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增强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以提升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等方面的能力。

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对本校科研实力雄厚、技术优势明显的学科主动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巩固学校在这些项目方面的优势地位。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及科研人员在论文、著作发表前、出版前,将科研成果先申请知识产权。科研人员可充分利用《专利法》规定的六个月新颖性宽限期,将创新水平极高、可在本领域内产生一定影响的科技成果及时地首次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公开,保证技术创新的领先地位,然后再申请专利[7] 。

(三)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

有学者把激励机制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归纳为:激励机制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至关重要的制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科技成果转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8]。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难以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高校应当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取得知识产权同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实际利益联系起来。否则,当取得知识产权获得的实际利益低于成果鉴定、和专著时,理性人的选择自然是放弃知识产权,也不会考虑科研成果的市场前景。

2002年国务院转发了科技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家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将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由原来的“谁投资、谁享有”转变为“谁完成,谁享有”。对高校来说意味着可以利用国家投资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实施、许可、转让以及作价入股。据此,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师和科研人员取得的知识产权进行奖励,允许完成科研项目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的实施阶段取得一定收益。

(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守护神。科学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能够使高校对其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地位、经济价值有系统地了解,防止科技成果低估造成的损失。我国应当尽快出台有关知识产权评估的法律制度或知识产权评估管理办法,对知识产权评估人员的资质、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问题进行规定。其他涉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税收优惠的制度也应提上议事日程,以完善科技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在成果开发阶段,政府应当积极引导高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项目中进行科研选题并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对重大项目直接进行项目资助,协助这些项目做好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工作。设立高校知识产权奖励基金,对在尖端领域取得知识产权的高校和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对知识产权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因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创新者的利益,鼓励创新。所谓“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新者提供了最经济、有效和持久的创新激励动力,有助于创新活动在新的高度上不断地向前推进,从而促进创新成果所蕴藏的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增长[9]。

在成果推广阶段,政府应当设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企业和高校搭建知识产权供需平台,规范和指导知识产权交易行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可以吸纳高校、企业为会员,由中心组成网络,在各地建立服务机构。对投资巨大、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可以实行由政府出面联合企业界,共同出资,联合运作。

在成果应用阶段,政府应当要求高校对成果应用进行后续跟踪服务,检验转让成果应用的情况。为鼓励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政府在采购计划中优先考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和技术,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结语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是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地,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 雷云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133-136.

[2] 郭锦杭.中国高校科技成果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法律问题浅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4):38-39.

[3] 陶鑫良,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23.

[4] 陈传夫.论知识产权创新的政府策略[J].科技与法律,2000,(2):17-21.

[5] kjc.ustc.省略/more.php?siteid=640&tplset=officec1&siteid=640&pid=641&catalogid=1206[EB/OL].2008-02-28.

[6] 周明娟,段泽球.高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5,(8):40-41.

篇13

The Mechanic Institutions Integration Course Resource Library Construction

WU Duo-wang

(Guangzhou Industry & Trade Technicians College, Guangzhou 510425,China)

Abstract: Mechanic institutions in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reform, integrated curriculum, learning resources libra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upporting learning resources. Repository of integrated course of study can b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the craft institutions and students shift"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ffect.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o study the status and integration of the repository teaching needs, the integration of design science curriculum learning resource library system, and explore methods to achieve the design, with the reality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 mechanics institutions; integration course; repository

一体化课程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学科体系,它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随着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学习资源库成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平台。虽然现有的学习资源库种类繁多,拥有大量资源,但在功能上依然难以满足一体化课程教学者、学习者、管理者三方面的需求。

1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需求分析

国内外均有很多学习资源库,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K12资源库等。这些资源库都有丰富的资源,功能也很完善,但依然无法支持一体化课程实施。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以学科体系归类的,它们很大一部分是支持教师的日常教学,对于学习者按职业、工作任务来自主性学习帮助不大。而且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的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产品。现有学习资源库难以有效支撑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作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其设计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为一体化课程教学者与学者提供服务,不仅需要提供丰富的信息媒体资源,而且要能够为教学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专业人员、学习者和企业之间提供交流的桥梁。此外,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系统用户的个性需求的满足及资源的便捷使用、管理、更新等也非常重要。

技工院校建设学习资源库,应当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作为指南,建设面向广大师生的教学资源管理模块、课程资源管理模块、终身学习管理模块等,促进以“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的推进与有效实施。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总体功能需求如图1所示。

2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总体设计

2.1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设计目标

通过统一数据库平台建设,消除现有业务系统之间的冗余重复数据,解决数据孤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可以反映整个学院全面情况的数据信息,从而为整个学院将来的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为学院的各类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首先,资源的共享复用。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首先应提供资源开发的标准化,以便使所开发的资源能跨平台的进行共享复用。同时,还该考虑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原始文件和源文件的标准化,确保不同学校、不同部门的使用者能在原有基础上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促进资源持续更新与开发。其次,科学的资源库管理平台。在学习资源库中,必须设计科学的资源库管理平台,以满足教学者、学习者、管理者的不同需求。第三,先进的检索系统。学习资源库存放着各类资源,各类使用者对资源有着不同的使用需求,资源库应该有先进的检索系统。在本系统中,提供全文检索和关键词检索两种方式,并且两种方式都有模糊检索功能。最后,有效支持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本系统不仅能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还应支持教学者组织有效的学习,同时起到培养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图1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功能需求

2.2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设计原则

首先,职业性原则是指一体化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因此学习资源库必定反映其职业的特性。充分考虑职业需求和要求的发展变化,保证系统构架和系统平台能够随着业务应用的逐步完善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加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同时在软件系统的开发中,考虑各个功能模块可重复利用,采用相应技术,为系统将来扩展减少复杂性。其次,规范性原则。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在设计上必须要遵循一定规范性,这是由资源管理、资源跨平台的使用、资源再次完善等需求决定的。在资源库规划时需对整体技术规范做统一要求,使之支持“GELTS-3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GELTS-41.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LD/T123-2006职业技能培训多媒体课程开发”等规范所开发的资源。第三,实用性原则。设计以实用为原则,以实际需求为基础,不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确保应用系统的简单、易用。系统的实用性是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系统开发充分考虑业务的实际需要,界面友好和美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满足业务工作需要。

2.3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总体构架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系统的总体构架,如图2所示。

系统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其中:展现层:主要通过教学资源管理模块、终身学习管理模块、课程资源中心平台等等业务系统进行信息的反馈和获取。因为平台采用图形化的界面,可及时显示处理结果。因此,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可以根据权限管理模块和数据中心随时调整应用系统的相关权限与配置,对于用户展示的功能,则永远保持最新状态。应用层:用于处理各业务子系统的的业务逻辑。通过配置统一业务接口,实习业务平台的数据共享功能。并接收由展现层输入的采集信息及交互控制,将完整的业务逻辑处理结果输送到展现层。中间层:通过J2EE应用服务器,对客户端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数据输送到数据层进行存储。同时,也完成从数据层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及时传送到客户端程序。数据访问层:关键在于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接口是系统提供的,可用于处理数据存储,也可以进行数据转换,还可以实现数据封装。平台支撑大型数据库的访问功能,包含对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ORACLE数据库的支持。

2.4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的技术构架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系统的总体构架,如图3所示。

第1层:客户端。该层主要为系统管理员、教师、学员、企业等各级各类用户提供系统的前台展示功能。第2层:表现层。该层通过使用JSP和Struts标签库,以及JavaScript等客户端技术,用来根据用户权限控制信息展示与界面操作功能,推荐使用IE8浏览器,且分辨率以1024*768为佳。第3层:业务层。通过Java和J2EE相关技术规范,建立用于处理业务请求的业务处理逻辑,用以保证业务请求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第4层:集成层。该层主要提供系统运行的通用软件产品,如:应用程序服务器等。第5层:资源层。该层主要用于存储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的结构化数据,以及存储在服务器磁盘上的文档、多媒体等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层的设计基于标准的LDAP目录服务器,用以存储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平台项目的组织和用户数据,它能提供比关系型数据库更快的检索。

图2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系统总体架构图

4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实现

4.1系统软硬件架构选型

图3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系统技术架构图

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系统软硬件架构选型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操作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讲,系统可以在Windows Server、Unix、Linux等任何平台运行,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管理需求进行选择。但由于Linux和Unix平台相对来讲,更能保证应用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所以,我们在选择操作系统平台时尽量采用以上两种,以避免在应用系统上线运行时,因为操作系统底层的相对不稳定、不可靠,和易攻击而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其次,开发语言。为了保障系统的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我们采用J2EE做为系统的整体技术架构。

第三,B/S结构。B/S(浏览器/服务器)具有使用方便、维护工作量小、成本低、安全等特点,是目前主流的系统开发体系结构之一。B/S模式具有分层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在数据传送上,只将结果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传送,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不高;在存储上,它的数据存在中心机房,数据安全性比较高;在数据一致性上,它的每笔数据均存入服务器,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使用B/S结构,可灵活根据访问量配置相关服务设备。

第四,大型数据库。目前市场上的数据库系统有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ACCESS等。虽然随着MS SQL Server功能的不断完善,其性能也有大幅提升,但它毕竟是面向工作组级别的数据库,无法满足核心业务功能所要求的高可靠性。而Oracle具有比Microsoft更悠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历史,更加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处理业务,因此系统平台选择Oracle作为数据库。

最后,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可使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扩展性、维护方便、开发速度快的特性。由于采用中间件技术封装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将表现逻辑(图形界面)、业务逻辑(业务流程)和数据存储进行分离,使系统在安全性、可重用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面得到较好的保障。

4.2系统软硬件的配置

根据技工院校教学特点,经过综合分析,确定了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的软硬件配置,详见表1,表2。

表1软件配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是指以一体化课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计算机支持的教学环境中,用以支持一体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的信息资源的集成。其具有开放、全面、全程等优点,开发一体化学习资源库,对于促进一体化课程实施效果、促进职业培训开展、终身就业服务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技工院校在建设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时,需要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明确系统建设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采用SSH架构、Struts框架、Spring或Hibernate等相关技术进行合理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檀晓红,李海伟,徐乃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J].中国远程教育,2009(1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