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学习情况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由于考核验收时间紧、任务重,因此,验收小组按照“既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又简便易行”的要求,对照考核验收细则的有关项目进行检查,既保证了检查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考核验收过程中,验收小组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看资料。严格对照考核验收细则,认真查阅各类资料,并如实记载。二是提问题。对需要了解的情况,向各单位的联络员或分管负责人直接问询。三是听课。每个学校听课一节,通过师生的课堂活动具体了解主题学习的课堂实施情况。四是听汇报。验收小组认真听取了每个学校的主管领导做的具体而翔实的汇报,从而保证了对各校具体实施情况的全面了解。
从检查验收情况看,4家单位的总体质量都较高,各项工作落实的扎实、有效,各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丰富多样并各具特色,主题学习效果良好。
二、共性情况
1、各学校领导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副校长或教科研主任主管,领导清楚学习实验情况,有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总结。
2、学校主题学习实验气氛浓厚,尤其是诸城的两所学校,以实验课题为依托,学校文化气息浓厚,个性化阅读搞得有声有色。
3、实验教师积极性高,撰写论文积极主动,都以“自主互助探究式”为基本的课堂模式,总结出了多种课型的主题学习教学模式,能积极使用《主题丛书》,并结合其他选文进行单元主题教学。
4、各学校各种图书和主题丛书配备充足,有自己的图书角,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学习活动: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读书笔记展示、征文、手抄报、课本剧表演比赛、校报校刊、成立文学社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创新情况
1、诸城孟疃初中虽是远离市区的乡镇中学,但教研教改气氛浓厚,依托“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研究”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课堂活动按“目的+内容过程+评价方式+反思”的程序进行,教师的课堂反思打印成册。各项活动极具地方特色,如秋天的果实玉米、苹果等进入课堂,极具民风俗韵,体现“秋之颂”的主题;“爱我家乡”、“家乡风俗”等调查报告,彰显家乡魅力;“春联集锦”、“清明节抒怀”“反”等征文活动结合时令,联系生活实际……各项活动多姿多彩,相映成趣。
2、诸城实验中学身处市区,以文化立校,一进校园就感觉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学生活动极富特色,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月都有独立的主题活动;校报校刊由学生主编;教师培训中的“年会”形式别具一格;向老师推荐语文必读书目,每年给每位老师报销300元书费;定期组织学生记者团外出采风,发放记者证;邀请名家“毕淑敏”等进校园;举办感恩教育,给家长制贺卡、感恩信,折成各种形状;创建“图书漂流站”,学校图书学生轮流看等。
3、安丘景芝中学的手抄报丰富多彩,“孝道文化、绿色书刊、学无止境、教师节”等主题,关注面广;社会调查报告、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别具特色;成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生成长档案,从阅读速度、阅读质量、学期阅读量等方面测试学生阅读成绩。每学期记录2次,分别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及掌握能力。
4、安丘青云双语学校建校时间虽短,但主题学习气氛较浓,已举办了不少学生活动,收录学生习作的文集关注面广,关注学生的成长,如“希望集”、“花开的声音”、“中学时代”、“改革开放”、“妙笔生辉”、“青春物语”“师生情怀”等;举办“硬笔书法比赛”,关注学生书写;举办古诗文默诵比赛,建立“班级图书目录”等,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2
现在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上,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但是如今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仍保持着错误的观念,学生只是被作为评价的对象,老师负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比如:只有老师进行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情况的测验等等。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老师的评价太过单一,片面,从长远看不利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也不符合初中语文学习多元化评价的规律。老师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只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不能按照学生自己的想法来学习,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看不到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忽略学生和家长的评价
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也取决于周围学生与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在家中,学生学习如果得到了家长的奖励,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很大。但是,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并不注重听取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忽略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使家长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并不了解,不利于家长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指导,同时也会拉大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学生与家长的情感沟通。
3.评价方式单一
在初中老师的教学中,考试测验是老师对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评价的唯一方式。比如:进行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死板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数目、相应分数的题目,这样硬性的评价方式,只考察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并不能体现学生对于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应用。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未来高中甚至大学的语文学习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只进行单一的语文知识点的考察和记忆,不利于学生以后在语文这一门学科有更深入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使学生产生不好的应试心理,对语文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二、初中语文学习多元化评价策略
1.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和老师评定相结合
为了改变现今初中语文学习评价的单一性,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老师应采取学生、家长与老师进行多元化评价的策略。这样,学生在学校的语文学习情况就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评价,并且校外也能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语文学习。学生自评即学生对自身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自我反省,对自己语文学习的不正确方法进行及时的改正,培养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独立性,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使学生认清在别人的观察中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怎么样,促进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学习。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要从多方面进行学习评价。比如:学生的语文课文朗读,课上发言,语文的学习态度等等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全面发展。最后,在课后,在校外再加上家长的评价,能够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在家中对语文学习情况的了解,将学生在校内和在校外两种不同的语文学习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促进老师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备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和老师评定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初中语文学习评价多元化,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更全面,更细致。
2.不拘泥于阶段考察
篇3
一、突破语文学习畏难情绪的意义及路径
笔者每接手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之后,都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画像,对造成学生畏难情绪的各种因素进行摸排,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开展疏导教育,鼓励树立学习信心。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畏难情绪,笔者侧重于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心态,针对他们的畏难心理进行鼓励疏导,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灌输激励教育,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表扬,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信心,通过这两种路径逐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信。三是注重固本强身,夯实语文学习基础。许多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与学习基础薄弱有着明显的关系。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回头看,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一方面通过测试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让学生在回顾总结过程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制定补救计划、明确进度安排、要点难点,将新课程学习与旧知识巩固有机统一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增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这样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身语文学习的不足,在下一步的学习中逐步完善和提高。夯实了语文学习基础,学生的语文学习底气更足,自信心更强了,学习畏难情绪便会迎刃而解。四是强调学法指导,增强学生学习技巧。技巧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学生因为缺乏语文学习技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应当抓住这一要点授人以渔。笔者强调了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在小组里面交流学习成果,借鉴学习方法,研究思维方式,既能够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同时也让里面的每一个成员实现了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记忆方式上,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框架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联动记忆法等多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记忆理解效果。在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学习中,笔者还鼓励学生通过提炼要点、相互交流等方式,增强语文学习的技巧性程度,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也具有较大帮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掌握了较多的技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积极情感自然得到了增强,这对于学生畏难情绪的破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总结
由此可见,面对初中生语文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广大教师应当从认真分析着手,把握突破要点,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化解学生畏难情绪,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活动增强动力,创造激情,提高效率。
作者:刘必锋单位:江苏滨海县正红初级中学
篇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①实用性原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在提问中,教师需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②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坚持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的原则。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语文学习能力不同,进而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和理解程度也不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低,如果提问的难度过大,将导致这类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也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较大,以扩展这类学生的思维,实现语文学习上更大的突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具体的提问策略包括问题的设计策略、提问的时机策略以及问题的总结策略等。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的设计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而这也是提高提问效果的重要保证。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教师主要应结合本堂课实际的教学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设计,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能够提高提问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提问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的时候,还应该设计多个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2.提问的时机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把握提问的时机,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将无法将提问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在把握提问时机方面,教师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教师在讲述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然后提出与此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采取这种提问时机的依据就是在学生理解完知识点之后再思考相应的问题,其思考的效率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②在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之后,教师还应该提出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就是将本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快速的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当中,以实现最佳的解决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3.问题的总结策略
篇5
调查显示有超过35%的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缺乏深入钻研精神,存在消极躲避心理。对学生语文学习畏难情绪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以以下三个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学习基础不牢。没有能够夯实语文学习基础,加剧语文学习畏难情绪;二是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掌握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缺乏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作为基础,语文学习必将陷入困境;三是学习效率不高。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成绩提高不快,能力发展也不快,这些方面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久而久之逐步形成畏难情绪。
二、突破语文学习畏难情绪的意义及路径
初中语文教学中,突破学习畏难情绪意义重大:一是有助于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激情、树立自信;二是有助于提振学习状态。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可以让他们轻装上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三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消除畏难情绪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信,对学习方式方法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破除学生畏难情绪,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中侧重于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认真分析研究,摸准问题根源所在。笔者每接手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之后,都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画像,对造成学生畏难情绪的各种因素进行摸排,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二是开展疏导教育,鼓励树立学习信心。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畏难情绪,笔者侧重于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心态,针对他们的畏难心理进行鼓励疏导,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灌输激励教育,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表扬,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信心,通过这两种路径逐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信。
三是注重固本强身,夯实语文学习基础。许多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与学习基础薄弱有着明显的关系。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回头看,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一方面通过测试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让学生在回顾总结过程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制定补救计划、明确进度安排、要点难点,将新课程学习与旧知识巩固有机统一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增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这样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身语文学习的不足,在下一步的学习中逐步完善和提高。夯实了语文学习基础,学生的语文学习底气更足,自信心更强了,学习畏难情绪便会迎刃而解。
篇6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贯穿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无论是古文赏析、现代文解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阅读的支撑。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就像是语文学习中的营养品,给予我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
一 阅读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影响
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在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阅读。阅读,使我深深体会到它对于语文学习的巨大影响。
进入高中阶段以来,课业负担不断增加、学习压力也逐渐加大,题海战术基本贯穿了我们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生活。为了应对竞争激烈的高考,我们在所有的有效时间内将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语文课本基础知识的背诵和练习当中,对于课本知识的具体内容也是依据既定的方法照猫画虎地进行分析,极少涉猎课外书籍资料,因为在一般人眼中阅读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而短期内也收效甚微。正是这样的思想桎梏使得大家基本忽略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固化的学习模式,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也并未能提高,语文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然而,从小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使我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并未放弃阅读,并且畅游在阅读的世界当中使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它不仅没有造成我学习时间、精力的浪费,却在细水长流的学习生活中逐步提高了我的研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了我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日常阅读的影响之下,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的语感使我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体现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的技巧,既能很好地品读出作者的意图同时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我将课堂上学到的语言运用方法融会贯通,在语文的写作上也更加游刃有余,语文成绩稳步提升。阅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使我们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当中,同时,它对于我们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和内在人文底蕴的积淀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们每个人通过阅读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文学气息。
二 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培根说过,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通过自身的体会与感悟,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具体有以下三点。
1.阅读增强高中生语文学习的自主能力
当我们进行课内外读物的阅读时,我们要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资料进行广泛的涉猎,更加注重的是自我研读和独立体验。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知识的猎取需要在一定的言语情境中进行自我构建,而不是直接由教师教授。通过这种独立主动式的获取使我们得以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自主研究,独立感悟阅读、领悟创作的乐趣。由此,通过这种获取知识方式的训练和坚持,不仅可以锻炼我们语文学习的自主能力,强化我们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而且也可以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到探索的快乐与成功的艰辛,激发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2.阅读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眼界,更是对能力潜移默化的提升,最突出的就是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阅读中,我们对作品、作者的思想进行自主思考,对阅读的结果进行自我反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语文的文章学习中可以进一步解读出作者塑造人物的审美取向和哲学意蕴。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良好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3.阅读统一高中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通常我们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只重视语文学习的技巧方法,不注重情感体验。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从文章的书面意思中获得思想感情、文化知识等信息,更从中内化了语言材料,进而使我们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积累语文在感性方面的体验。阅读将语文学习由课堂带入生活,从而培养了我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了高中语文学习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 高中语文学习的阅读实践
通过自身的阅读经验以及对语文学习的感悟,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高中语文学习的阅读方法。
1.拓宽阅读渠道,选择优秀作品
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限于我们平日的课堂学习,也在于课下丰富的阅读活动。书籍是屹立在大海中的灯塔,而选择一部好的书籍,便是点亮了一段语文学习前行的道路。随着信息的多元化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在完成课内读物的情况下,可利用多种途径增加我们阅读的渠道。除此之外,我们阅读的内容不应该局限于高中语文课本的范围内,也不能迷失于丰富斑斓的各种文本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时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品位较高、水平较高的文本材料进行阅读。具体来说,在完成学业规定的必读名著外,可以选择一些和课文涉及的内容有关的书目,如课本上大家的其余作品,或者同一系列的不同章节等等,这些作品都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阅读作品的选择还可以是时文美文、优秀杂志报纸等。这样可以保证我们选择阅读的作品是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而不是网络上随处可寻的一些杂文小说。因此,想要通过阅读增强语文学习的能力,首先要选择一部好的作品。
2.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
阅读提升我们语文学习的能力,不仅在于作品的选择,还在于阅读的方法。阅读时,我们应该依据作品的内容以及自己的习惯灵活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比如,当遇到议论文时,我们就要提纲挈领地进行阅读,找准论点与论据,在脑中形成简要的论证思路;当遇到优美的诗歌时,可以与同学互相大声诵读,以表演的形式读出来;当遇到小说时,就要对其进行分段、分重点的分析点评;当遇到散文时,就要寻找到贯穿其中的线索进行阅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阅读还可分为精读与略读,有些作品只需要了解其中梗概以及大体脉络,有些作品则需要仔细阅读,一字一句细细斟酌。总之,在阅读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同时针对不同的作品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3.及时撰写读书笔记、文学短评等
阅读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还在于它对写作水平的提升,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要养成撰写读书笔记、文学短评的好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更是如此。读书笔记的撰写,可以加深对所阅读作品的印象,在记录到本子的同时,也将其收入大脑中的数据库,无形中为语文学习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读书笔记以及文学短评的撰写,可以使我们在阅读作品的层面上加深理解,并激发自身对于作品的思考及见解,使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文本上,进而上升到我们的思想层面。读书笔记与文学短评的撰写过程也直接锻炼了自身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4.养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的习惯
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12-03
语文学习态度是青少年运动员对语文学科学习做出选择的心理反应,也是青少年运动员在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一定价值观念后做出的一种表决行为。笔者多年从事青少年运动员语文教学工作,通过对他们语文学习态度的调查以及他们课堂行为观察发现,对语文学习持积极态度的青少年运动员,对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认识深刻,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认真主动,能够获得语文学习的愉悦体验,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青少年运动员语文学习态度消极懒散,认识不到语文学习对他们知识储备的积累、文化内涵的培养产生的重要意义。
在青少年运动员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下提高课堂效率,转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态度是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工作经历认为,如果青少年运动员对语文学习态度不端正,课上不专心致志听讲、反感任课老师、课下对作业应付了事,都将造成青少年运动员学业成绩不理想。因此转变青少年运动员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态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病根”上解决问题。
一、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语文学习态度的因素
(一)青少年运动员本身的影响
在职业体育运动类学校中,青少年运动员是学习的主体,排除学生个体智商情商的差异,语文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源自学生自身。
学生语文学习的准备充分与否将影响学习效率。学习准备是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知识上的准备要在课前做好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预习,心理上的准备要鼓励自己在课上全神贯注地听讲。而青少年运动员由于日常训练占据大量时间,用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只有下午或晚上,学习很难做到知识上的准备。有限的课余学习时间导致在知识上准备不充分,继而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节奏;知识上的准备不充分又会造成心理上的准备不足,导致课上无法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因此逐渐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也会影响语文学习态度,而学习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养成,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的语文学习方法会阻碍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发展,有的学生课前不能自主地预习、课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课后不善于总结归纳,从而造成盲目被动的学习局面。
学习态度也体现在兴趣方面,青少年运动员相比于普通中学生性格上更好动,如果对他们一味地强调课堂纪律,没有考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每次上课都会令他们如坐针毡,效果显然不会很理想。另外,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忽视语文重要性的错误观念也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语文学习态度。
(二)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
青少年运动员对某一学科的态度,与他们对这一学科的教师的喜爱程度有很大关系,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其课堂形式、语言的运用、提问的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程度都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会反映在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态度上,这种爱屋及乌的现象应引起格外关注。最近颇受关注的安徽亳州学生为拒交卷抄板凳围殴老师事件,更加表明了和谐师生关系对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其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导致教师对语文教学活动的行为产生错误看法,因此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十分重要。目前,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组织管理能力不理想,不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甚至会出现责骂学生、对课后请教问题的学生不理不睬的现象。以上情况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厌烦心理,继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消极态度。
(三)作业形式的影响
青少年运动员对语文消极态度的部分原因,是语文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目前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阅读练习,轻视写作技能;偏向应试,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复抄写字词、背诵课文、默写诗词,忽视对抄写过程中对书写的要求以及对名篇佳句的诵读。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关注考试内容,即“考什么,做什么”,而并不关心语文作业在开阔视野、提高语言技能等方面的作用。
另外,作业设计不合理还有家长方面的原因:家长普遍认为布置作业多是教师工作认真的体现,家长更希望教师多布置书面作业,让孩子回到家就投入到写作业的“学习”中,对教师布置的实践性或汇报性等需要孩子通过网上搜集资料来完成的作业不以为意,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二、改善青少年运动员对语文学习态度的对策
篇8
本着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切实从我校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某一方面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学生较差的作业习惯、朗读习惯、口语交际习惯等方面,运用各种方法,展开培训。 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与理论价值
通过研究,将解决我校学生欠缺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我校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好只是、培养学习能力一获得学习成功与习惯成自然,相对减轻学习负担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和保障措施
学生具有可塑性,在学习习惯方面加以正确的指导与引导,能够达到积极的效果。为完成这一课题研究提出以下措施:
1、调查学生学习习惯欠缺的原因,提出相应培养策略;
2、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增强培养的自觉性、紧迫感;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并对不足部分加以改正。
课题界定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
语文学习习惯:是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出本校学生欠缺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探索出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和策略;
2、培养学生作业、朗读、口语交际等习惯,并从这些习惯出发,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内容
1、找出学生学习习惯欠缺的原因:通过观察、谈话、家访、问卷调查等方式。
2、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1)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审题,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然后严格要求每一次作业,以高标准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对优秀、进步作业进行及时的表扬;
(2)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朗读,熟能生巧,对课文越熟悉,朗读越顺畅;然后针对学生错误的读音加以纠正;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重视普通话的培养,严格执行要说普通话的要求,引导学生利用文学语言交谈。
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11年11月——xxxx年1月)
1、科研小组深入学习有关理论,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2、分析课题,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xxxx年1月——xxxx年4月)
1、调查学生学习习惯欠缺的原因,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应策略;
2、开展培养研究,适时对课题研究作出调控。
三、结题阶段(xxxx年4月——xxxx年6月)
完成总结性材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全面的研究性成果。 研究方法设计
运用调查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1、调查问卷法:运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2、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做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收集整理个案研究资料。
3、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修正实施方案,总结实施经验,及时推广。
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教师随笔集、教学反思记录册;
篇9
一、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的现状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是针对我国现行聋校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传统的聋校语文学习评价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与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目的片面
过分强调聋生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过分关注聋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聋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评价;对聋生的评价倾向于口语听力优势聋生,忽视语言基础薄弱聋生的潜在发展。
2.评价范围狭窄
对聋生语文学习评价仅限于语文知识掌握的考查,而忽视聋生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聋生语文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对于聋生语文学习的特殊性把握不够,评价过程中不能突出聋生语言发展的主体地位。
3.评价手段单一
在聋生语文学习评价中,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的倾向;过分强调量化评价手段,忽视定性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
4.评价主体局限
作为学习主体聋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聋生语文学习评价呈现教师评价一元化倾向,不能从聋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综合评价聋生语文学习综合情况。
二、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基本内涵
针对聋生的语文学习评价现状,作者提出了“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这一全新的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理念。其基本内涵在于突出聋生发展,促进学习评价对于聋生发展的作用。“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针对语文学习评价的客体而言的。评价者应立足于评价是为了促进一切聋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相信每一个聋生的发展潜力,呵护每一个聋生的自尊心,激发每一个聋生的上进心。对于聋生而言,由于智力、听力、家庭教育环境等诸多差异的存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聋校教师要承认每个聋生存在的差异、关注他们的差异。在语文学习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层次性评价目标适应他们的差异,设计不同项目、不同程度的达成目标,让每一个聋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亮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对于聋生激励功能,鼓励每一位聋生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潜力,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2.综合发展
“综合发展”是针对语文学习评价内容而言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点对于聋校语文学习评价同样是适合的,聋校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它在聋生语言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聋校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其中包括语言发展评价(手语、口语、书面语发展情况)、知识能力发展评价(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以及聋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在聋生语文学习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全面的评价取向,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既要对聋生产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与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进行分析与关注,既要看到聋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纵向发展
“纵向发展”是针对语文学习评价的个体而言的。旨在说明语文学习评价要淡化横向对比,强化纵向发展评价。在聋生语文学习评价中要摒弃以分数排名论次,取消班级内部横向比较,应以聋生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进行自身纵向对比。语文评价应详实记录聋生的发展进步历程,以促进聋生个体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从而及时调整自己学习方向与态度,以保障学习过程的良性运转。
三、发展性语文评价的实施建议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是对传统的聋校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这种评价方式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聋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之中,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发展性语文教学评价”呢?作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1.转变教师语文教学评价观念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需要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教师准确把握与定位。因此聋校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评价观念,以促进聋生发展为语文学习评价的立足之本,作为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的终极目标,构建以语言发展评价为重心;以知识能力发展评价为凭借;以学习过程评价为参考;以定性、定量多种评价方式为手段;以多元互动评价为主体的新型语文学习评价体系。
2.建立聋生语文学习档案
建立聋生语文学习档案不失为“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有效手段。聋生语文学习档案记录了聋生的成长过程,它的作用就是展示聋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在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中,考试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试题的选择直到分数的评判,学生完全被隔绝在外。而聋生语文学习档案却由聋生自主建立,学生成为档案内容选择的主要决策者,档案的内容可以是聋生自认为得意的作业,可以是对语文学习作品的理解,可以是随感而发的畅想,可以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是语文学习的自主评价。同时聋生语文学习档案也是教师与聋生联系的良好途径,是教师对于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的主要媒介。在聋校,小班额的教学环境,为聋生语文学习档案的设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语文学习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3.改革完善聋校语文考试制度
聋校语文考试是语文学习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聋校语文考试考核的重点放在知识能力环节上,这直接导致聋校教师死教书,教死书,聋校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靠死记硬背记住一些考试才能用得着的知识,而考试一过则一扔了之。要贯彻“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必须打破传统的聋校语文考试方式,突出考试的诊断和促进聋生发展的功能,帮助聋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聋校语文教师要大胆实行语文考试革新,实行多样化灵活化的语文考试,针对聋生自身特点增强考试内容的真实性、情境性,重视考查聋生的语言实际运用以及表达能力,同时在考试过程中关注聋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新课程 新理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155~200
篇10
一、摆正教师位置,树立正确理念
语文综合性实践课是一块“处女地”,充满了语文学习的契机。一直以来,语文学习就是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就是学习语文课本,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学习字词句关键语段,学习资源匮乏,学习方式单一,学生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综合性实践课的学习无疑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密切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只作语文课的讲解者,应该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农村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和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研究课题或活动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不做高高在上的师者,而做学生的引导者,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习惯,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发学生潜能
农村语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课本是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课堂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为语文教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参与到综合实践课中。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的资源挖掘方面其实还是占有优势的,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开展“到民间采风去”这一综合性实践课时,可以要求学生从本地的方言、民歌民谣、信仰、婚丧嫁娶、寿诞、节日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加以搜寻。他们通过上网、向父辈询问、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到了很多平时大家都不太明白的知识。可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发学生潜能,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全员参与,联系生活
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课,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在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视野,培养开发语文学习的能力,特别要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组织加工,优化整合。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与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该注重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组织“漫游语文世界”专题活动,可以利用平时耳闻目睹的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搜集并整合归纳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以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学会用新鲜、活泼的语言表情达意。在提高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规范而又形象地使用汉语的意识,还可以广泛利用电视节目中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例如前不久开展的学国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活动中,我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小组长根据情况自主安排,要人人有任务,每组有成果。教师的正确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收获很大。这充分说明了在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人人参与,热情投入,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会生根、发芽乃至结果,学生才会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篇11
篇12
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合作学习的宗旨是学生们为完成同一个任务,共同努力解决的一个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组员都有分工,通过个体思考,集体分享和归纳,共同完成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而且提高整体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教育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合作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自主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而提升了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1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1.1有序分组: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与个体学习不同,需要通过分组,形成团队模式来进行学习。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第一个步骤,分组的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语文学习效率起到主要影响作用。因此在有序分组前,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每个学生个体的观察,了解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同时按照课堂授课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的需求,分组的设计形式可分为自由组合、学习能力差异组合或学习水平相当组合等,每组成员在4到6人。语文教师的分组以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弱均匀分配组合为主,对学生的能力判断教师不应表现出来,以免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小组成员中有学习能力强者和学生能力弱者,能力强者可以有效带动能力弱者的学习效率,促进整体学习效率。
1.2学习过程: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拓展可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对教材的挖掘,设置可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同时通过布置课前预习来促进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指导学生将预习中自己未读懂的相关问题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再将问题提到小组学习中,促进互相学习和探讨。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合作学习中的沟通和交流,对课节知识内容,激励小组学生可通过探讨,提出不同的建议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合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但教师应加强学生探讨的巡查,避免学生利用合作学习时间讨论其他不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语文学习,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1.3评价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合作学习实施的效果。在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中,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个体、整体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也需要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在自评中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利于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知,从而对不足加强改进。教师的评价需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再给出客观评价,不能过于主观,将教师自己的想法硬施加给学生,这种情况会分为两种结果,一是受到褒奖的学生更加努力,二是受到批评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尊心受挫等不良情况,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采取智慧性的评价。评价的环境要在平等、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优异的学生适当给予赞赏,并激励其再次进步,对出现错误的学生,不能直接给予语言上的批评,避免伤害其自尊心,应该耐心、真诚的与之沟通,了解问题所在,采用合适的方式鼓励其改进,同时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加强学生自我纠错的信心。
1.4总结阶段:
应用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需要对这一阶段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总结中先让学生们对合作学习的感受进行总结,包括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当前想法等;然后教师进行整体总结,同时对学生们提出的想法或疑问,与同学们共同进行探讨,得出有效结果,在下面的合作学习中进行有效利用。还要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加强改进,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而且教师应该将此过程记录下来,以作为日后教学应用的依据。
2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意义
2.1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学生由于新鲜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其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同时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提高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意识,促进语文合作学习环境的融洽、自由和轻松,进而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度,最终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2.2加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地位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适应新课标要求,新课标下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小学生们在分组学习中,找到适宜自己的方法和地位,在相互平等的学习模式中,促进了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性和探究性,而且促使学生加强了对自身学习及行为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进取性和自主意识。
2.3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师通过抛出问题等方式,让小组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研究、评价和分析,从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间合作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由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氛围下对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将意见整合并提炼最终结果,从中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协作互助能力、分析能力和聚合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在自主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上,间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通过合作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主动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
作者:贲慧芳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戴萍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5(06).
[2]周本香.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
篇13
语文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设立和广泛的普及,无不在向我们昭示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汉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学好语文对学生日后的个人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除了要学习语文之外,他们还不得不进行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在高压之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如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减压,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而且,随着语文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强,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语文,从而在语文考试中取得高分,就必然会想方设法的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做出尝试,以便于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更加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大环境中去呢?接下来,笔者将主要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想法。
首先,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能够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学习兴趣能否即时生成的有效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及其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一个环境与人际关系皆好的教学情境中学习,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大幅度地提升,对语文学习也会相应的产生好感和兴趣,学习成绩的提升自然也会随之实现。
然而,如果学生自我感觉不喜欢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和同学也心存不满,那么,在这种心理的支撑下,学生将很难学好语文,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也会相应的拉长,想要真切地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也将会比较难以实现。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好语文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努力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有效影响因素。阅读是语文的半边天,阅读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总体水平也不会有问题。俗话说得好“得阅读者得天下”,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讲,阅读能力的高低关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总体水平的高低。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定期开展一些阅读交流活动,阅读书目由教师制定,学生们可以利用阅读交流的平台,尽可能地讲述自己对某篇文章或者是某部作品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们彼此之间可以通过他人的讲述,了解到彼此之间的阅读切入点,从而及时地对自身的阅读视点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一种真正适合自身学习的阅读理解新方式,进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集中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进行监督和检查,教师可以每一期选定几篇或者几部固定的文章或者是小说供学生们探究,题目的选定最好是可以较好的贴近教学内容或者是中国古典或当下的优秀篇目,使得学生们能够在阅读中汲取到正能量和知识。题目可以是《人生》《红楼梦》等名著,也可以是《狂人日记》等名篇,教师尽量不要随意选择一些比较浅显且无营养价值的快餐类文献。
再次,适时地举办语文沙龙活动,丰富讨论形式,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这对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来讲,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将很难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在语文学习中也很难会有比较出类拔萃的表现。
在这种情境下,就更别提学习兴趣这件事了。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教学情境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我们很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主题沙龙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争鸣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必要性,继而更好地促使自身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开展好语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教师有必要在恰当的时间安排一定形式和主题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的阅读书目或者是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之间开展谈论和相互学习活动,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体水平的提升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种形式。
最后,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课堂表现,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参与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积极性的学习暗示,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扎实的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技能。
在语文学习中,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课堂锻炼和自我提升,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自觉性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