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也会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
2、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3、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在齐市地区较著名的传统少数民族节目中,达斡尔族有正月十六的“抹黑节”,每年五月中旬的“苦木勒”节,7月份达斡尔族、蒙古族的敖包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每年6月18日鄂温克族族“琵宾节”,“九九”重阳的“敬老节”以及回族同胞的“尔代节”等等。这些节日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情风俗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异彩纷呈。也使得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得以在节日保留传承并发扬光大。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节日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
每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共同进步是历史的主旋律。在节日活动中,人们举行盛大宴会和篝火晚会,载歌载舞、纵情歌唱!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将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本民族同胞欢聚在一起,像每年达斡尔族的“苦木勒”节、“敖包会”和回族的“尔代节”就有新疆、内蒙古海拉尔和莫旗等地的同胞不远千里前来共度节日。在每一届的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上,都邀请蒙古族、鄂温克族、朝鲜族、满族等民族的艺术家们进行歌舞表演和体育竞技比赛,在生存环境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挑战的今天,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即继承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又对民族民间文化形式赋予了新意,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和研究其少数民族历史人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窗口。
二、节日文化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一般都来源于古老的祭祀仪式,由原始的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演变为祈福活动,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六畜兴旺。每到节日少数民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十里八乡涌向草原,涌向广场,聚集清真寺,各民族欢度节日的意义相近,但展现却又各具特点,中国有句俗话“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有时尽管是林同岭、山同脉、水同源,也会有风俗的不同。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族等虽然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篇3
蒙古族也是一个拥有许多节日的民族。传统节日有蒙古族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还有在农历八月下旬的马奶节,还有丰富多彩的那达慕,也是汉语游戏娱乐的意思,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具体时间在夏秋之交。蒙古族喜爱红色,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喜欢红色的袍子、帽子、首饰、马缨等物品。“蒙古”在蒙古语中表示为“永恒之火”的意思,表现了他们对火的崇拜。
篇4
1、“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2、摔跤: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3、赛马: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
4、射箭: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项”的项目之一,也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蒙古族射箭比赛分近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目前的文献资料尚未对早期都播人――现代图瓦人的先祖使用的纪年方式进行记载。那么何时现代图瓦人的先祖使用十二兽名纪年方式呢?
一、新疆图瓦人的纪年方式
《唐书・回鹃传》记载:“岁首为茂师,哀,以三哀为一时,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茂师”相当于突厥语“mous”,意为“冰”,“哀”即“(ay)意为“月”,“茂师,哀”即“冰月”。“三哀为一时”,就是三个月为一季的意思。寅年为虎年。(1)祁韵士指出:我国西蒙古准噶尔部“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为虎年之类。”(2)由此可见,突厥人很早就是使用十二兽名纪年法,蒙古族和突厥民族相同的是岁首都在虎年,很显然与汉族的不同。尽管形式上有所不同实质都是采用兽名这一纪年法,通俗简单。同时我们从高昌遗址发掘的回鹊文历书残片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际上,突厥人的十二兽名纪年法起源于汉族,或者是受汉族影响的结果。(3)可惜的是,在突厥人统治时期,都播人是否采用十二兽名纪年法,目前无法考证。随着游牧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进行各种活动,特别是与周围各民族的接触和往来,使蒙古部落的纪年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使用十二兽名与干支纪年并用的情况。同时十二兽名的纪年法并未改用干支纪年而消失,却以十二属相的形式在民间仍在使用着。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成功地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07年其长子术赤征服了秃巴思部。此后图瓦人长期处于蒙古王权的统治之下,使得秃巴思部的部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强烈变化,例如皈依喇嘛教,那么在接受藏传佛教的同时也必然接受宗教性节日。当然,蒙古部落的十二兽名与干支纪年历法同样也会在秃巴思部进行推行。现代新疆图瓦人使用藏历和黄历。黄历即农历。(4)
从流传至今的新疆图瓦人传统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图瓦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二、新疆图瓦人的传统节日风俗
(一)查干节(春节)
1.释义:白节,由白月演变而来,白月是以奶乳那样白而纯表示崇高,来称新年的开始。
2.起源:早期蒙古人的草木纪年,把一年分成两个时期,即春时和秋时。秋时祭祀的月份,蒙古语称为“查干撒刺”,这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牛羊肥壮,奶酪甘甜,即白月(奶酪月)。后受汉族等周围民族的影响,新年的开始改在了冬末。
3.别称:白节
4.习俗:在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节日中查干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尽管冬末的查干节,与春节是同一天,也有人认为就是春节。但是图瓦人的欢度查干节(春节)的方式和汉族有很大的不同,充分体现了图瓦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认为查干节是在外来文化习俗形式下,发扬本族文化习俗,形成独特的蒙古族图瓦人的“春节”。
图瓦人的查干节从农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工作。肉类是图瓦人冬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尤其是欢度查干节期间。这时的肉类主要为熏制过得牛肉和马肉为主,兼有少量的羊肉。面食主要有面食有包尔沙克(炸制)、烤饼、点心、饺子。图瓦人的饺子很具有民族特色,首先形状是元宝形,非汉族的“耳朵”性,新疆其他少数民族把这种元宝形的面食,叫做“曲曲”。其次大小比一元硬币大一些,数量很大,完全满足整个节日期间的需要。这就需要左邻右舍的主妇们的帮助。再次馅料以肉为主,不像汉族的饺子可以伴有多种蔬菜。菜类以凉菜为主,多见粉丝、木耳、胡萝卜等。所有食物需要在除夕之前准备好。所以查干节就成了主妇们体现能力的节日,体现邻里和睦关系的节日。
在课题组成员借宿的主人家,年三十中午准备好晚餐之后,男主人准备酥油灯,女主人清洁佛龛。佛龛中摆放着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像,酥油灯,炸制点心,由男主人点燃酥油灯,佛龛外面披上哈达。男、女主人依次磕头行礼,表达对活佛的敬意。
图瓦人的年三十晚餐打破小家庭的概念,而是以一家老小转亲戚的形式完成。每家都要准备砸牛腿骨,吸食牛骨髓的活动。每到一家,首先进屋后都要免冠向佛龛行磕头礼,然后相互问候落座,开餐前有当家男主人持刀去下一块肉投入炉灶,祭祀火神。准备好的牛大骨由长者帮上白色布条,手捧牛骨口念祝福语后交由年轻者,由年轻者砸开腿骨同时其他年轻人打开屋门高呼祝福语。牛腿骨砸开后,先有年长者吸食再依次每个人吸食,共享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年初一清晨,女主人准备供品。洗漱完毕后,男主人给佛龛燃香,孩子们向佛龛行磕头礼。礼毕,男主人和孩子们前往屋后,在半山腰处开始“摆楞”(音)活动。此活动也是几家亲戚共同完成。“摆楞”是一个用雪堆砌的,类似敖包,其顶上摆放桦木,在其中间面向四个方向各掏洞放置松枝。“摆楞”前方有由雪堆砌摆放供品的台子,大家共同摆放食物、糖果、酒、奶茶等。在“摆楞”中间斜插着桦树,这时有男性长者带领大家在树枝上系上布条,嘴念祝福语,将桦树高高竖起,点燃桦木和松枝,然后大家一起绕行“摆楞”三圈,把食物,糖果,酒,洒向“摆楞”。转圈结束后,大家面向太阳和“摆楞”行磕头礼,手持哈达口念“阿姆萨儿嘿”开始新年的第一声问候。
随后人们开始互访拜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人们拜年时一般都不需要带任何礼品,每进一家,便手捧哈达(或白布)条)和对方轻碰额头,年轻着双手要放在年长者手臂下方,并致问“阿姆萨儿嘿”,或者将香烟点燃吸几口后,转敬给对方,对方也吸几口后,又把香烟转给主人。2012年冬查干节,课题组在喀拉苏木牧业点调研时发现,图瓦人的长辈在节日问候时会使用鼻烟,通常鼻烟装在玛瑙料的鼻烟壶中,而年轻者会使用香烟。相互问好之后,坐下来开始喝茶,享用饭菜,喝酒。一般情况下,年轻人首先到村里有老人的家中拜年,向老人们问好,然后再到岁数较小的人家拜年。
查干节不仅是欢度新年的日子还是图瓦年轻人欢聚的日子,这种欢聚是以体育赛事为主的。从年初一开始,在喀纳斯湖面、哈纳斯村、各牧业点就开始了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
(二)麦德尔节(元宵节)
1.释义:麦德尔节过去是一种宗教活动,是祭祀弥勒佛的节日。自古以来卫拉特人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作为麦德尔佛诞辰,视为吉祥之日举行庆典活动。
2.起源:宗教界认为,正月十五是神佛大师宗教学业结束的一天,正月十六是麦德尔佛主持教学的一天,为了连续不断的把宗教发扬光大,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作为麦德尔佛诞辰的日子
3.习俗:麦德尔节是历史上蒙古族在喇嘛庙中由喇嘛主持祈求吉祥的宗教活动,而今已成为蒙古族同胞相聚在一起辞旧迎新的盛会。新疆喀纳斯景区的图瓦人的麦德尔节的规模不大,没有特殊的讲究。图瓦人认为麦德尔节是节日的最后一天,意味着查干街的结束。这一天夜晚,以肉类为主的晚餐准备好后,男、女主人依次面向佛像磕头行礼,表达对活佛的敬意。餐后,开始邻里间相互走访。
(三)敖巴节
1.释义:这是新疆蒙古族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也称敖包节,敖包本源于萨满教,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敖包”是用土或石头,或土石并用垒成的圆锥形或四方体,上插一根松枝或桦树枝,枝上栓红、白、黄等象征哈达的布条。(5)
2.起源:“敖包塔库”是乌梁海人带有宗教性质的节日。很早以前信仰萨满教的氏族在加入佛教之前,他们就有“敖包塔库”(堆积石块磕拜)。他们加入佛教之后,仍保留了一部分萨满教的习俗,其中就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笔者注)的“敖包塔库”习惯。(6)
3.别称:塔克恩节(7)
4.习俗:每一年的6月,当山花烂漫,青草覆盖,枝桠吐绿时,就是敖巴节开始的时间,地点一般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通常在敖巴节前一天,年轻人将敖巴上的去年插的已干枯的桦树枝取出堆放在敖巴的正东面,清理垃圾等。
2012年6月课题组参加了哈纳斯村的敖包节。敖巴节的当天上午,图瓦人以家为单位,携儿带女,来到敖包前,顺时针绕行敖包三圈,捡起石头堆在敖包上,同时捡来桦树枝插在敖包上。转敖包结束后,放上佛像,摆上肉类、奶疙瘩、酥油油、炸果、糖果、等供品,这时男女分开落座。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敖包东面的树枝点燃。诵经结束后,人们把祭品抛向空中,在桦树枝上系上各色布条祈祷祝福。绕完三圈后,参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向敖跪拜磕头,祈求老天降福人间,恩赐人们平安无事,带来吉利幸福,祈求风调雨顺,牲畜兴旺。礼毕,开始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还有人们载歌载舞,气氛隆重热烈,全村男女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欢度节日。
(四)邹鲁节
1.释义:邹鲁节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为纪念创始人宗喀巴去世而设立的宗教性节日。
2.起源:永乐十七年(藏历第七饶迥土猪阴年,公元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大师圆寂,享年63岁。次年人们于甘丹寺为他建成了灵塔,遗骨存放于内"并将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他圆寂的忌日作为藏族人民的宗教节日,届时家家点灯纪念他,藏语称“甘丹阿姆曲”俗称“燃灯节”。(8)
3.别称:点灯节
4.习俗:图瓦人每家每户除了点灯、向佛像磕头致礼、在院子里点燃柏树枝磕头之外,小孩子和年轻人也和春节时一样,三五结队地到每家每户,向每一个图瓦人家佛龛磕头致礼,主人则同样给他们糖果等小食品。(9)
参考文献:
[1]冯家升《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1953年6月
[2]祁韵士《西睡要略》卷20
[3]蔡志纯《蒙古族的纪年演变》
[4]阿勒泰地区志地方志编委会《阿勒泰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176页
[5]哈巴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巴河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802页
[6]马合皮儿・哈提江《禾木喀纳斯的乌梁海人》政协布尔津县委员会《布尔津县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从书编纂委员会《布尔津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第650页
[8]曾国庆,郭卫平编著《历代藏族名人传》人民出版社1996第173页
[9]关丙胜《族群的演进博弈―中国图瓦人研究》第108页
注释:
(1)冯家升《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1953年6月
(2)祁韵士《西睡要略》卷20
(3)蔡志纯《蒙古族的纪年演变》
(4)阿勒泰地区志地方志编委会《阿勒泰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176页
(5)哈巴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巴河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802页
(6)马合皮儿?哈提江《禾木喀纳斯的乌梁海人》政协布尔津县委员会《布尔津县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从书编纂委员会《布尔津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第650页
篇6
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约有480万(1990年),其中大多数聚居在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区。据1995年的统计,仅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就有蒙古族367219人,占旗内总人口的70.59%以上。除此之外,如科尔沁左翼中旗(359359人、68.92%)、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192486人、82.78%)等兴安岭东南麓地的三盟市的蒙古族人口共计约256万人,使该地区蒙古族的人口高于现今蒙古国总人口(约240万),①可以说已成为世界上蒙古人最为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一地区现在也是内蒙古汉族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东蒙古地区汉族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东蒙古地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其一,民族服饰变化。西部游牧地区的蒙古人称中东部农耕地区的蒙古人为“短袍蒙古人”。由于农耕文明在经济类型上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模式向东部蒙古地区的扩张,东蒙古地区从传统游牧经济转变为半农半牧经济。众所周知,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分夹、棉、皮三种。由于纺织品传入较早,而且元代、明代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所以丝绸等纺织品供应较充足。由于气候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春季和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则穿皮袍和棉袍。蒙古袍的颜色和样式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蒙古袍要比女子蒙古袍宽松一些,男子的蒙古袍颜色以棕色和蓝色为主,女子穿的蒙古袍颜色则以红色、粉色、绿色、天蓝色等为主。随着牧区变为农耕区,草场变为耕地,从前从事游牧经济时牧民们所穿蒙古袍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与汉族农耕经济相对应的褂子和长裤。蒙古族传统的长靴已经被短腰的鞋子所代替。服装店里蒙古族服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长袖、短袖、短裤、长裤等。
其二,日常饮食变化。众所周知,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是“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制品,包括乌日莫、黄油、奶酪、奶豆腐等。“红食”指牛羊肉,有牛肉干、烤羊排、羊蝎子等。这是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从事游牧经济,食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牛羊。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饮食习惯。由于蒙古高原平均气温低于中原地区,所以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奶制品和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成为蒙古人主要食物。汉族人喜欢喝白酒,而草原上的人们喜欢喝马奶酒。蒙古人渴了不会喝水,而是大口饮酒,妇女和小孩子则喝奶茶,或牛奶。随着农耕经济的影响,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变化。蒙古人也开始像汉族人一样,食用稻米和小麦,辅以蔬菜以及豆制品。
其三,居住方式变化。近年来,随着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生产方式由移动畜牧到定居农耕,居住方式也模仿中原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农业蒙古人的聚集生活与东北汉族的居住方式完全一样,几十到上百户人家聚居在同一个村庄里,每家每户有长方状高高的围墙,围墙门向南,修得很讲究,几乎都要修成屋顶状的飞檐门楼,有条件的还在门楼两旁修建库房,除了靠围墙北端正中间修面积可观的正屋外,正屋两侧稍靠前沿围墙方位还要修左右厢房,正屋背面有后院,在正屋与厢房之间的正屋两侧空间修建猪圈、驴马棚、鸡窝、厕所等,从门楼到正屋一般20米左右的距离,宽约二米的通道连接门楼和正屋,小径两旁是宽敞的庭院,井然有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国字式家园和国字式村落。”②
其四,出行方式变化。草原上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牛。在草原上所有人都会骑马,小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大人们就教他们骑马、射箭。草原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会骑马的人就不是蒙古人”,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另一个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也就是俗称的牛车。这种牛车的特点是能承载多而重的货物。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牧的时候,从一个草场搬到另一个草场就用勒勒车搬运行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耕文明的影响,虽然牧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但摩托车、吉普车、轿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在有些半农半牧地区,马匹和牛等草原上传统的交通工具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和轿车。
二、对蒙古族节日风俗的影响
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naadm”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那达慕进行了研究,大体上分为四种种:一是将其作为传统节日集会进行研究;③二是从文化层面将其概括地界定为文化活动;④三是从体育、教育入手,将那达慕作为民族体育活动进行研究;⑤四是将那达慕界定为综合型社会活动。⑥那达慕在每年阳历7、8月份举行。在汉民族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前一天为“除夕”。在蒙古人看来,每年阳历7、8月份,草青一次就算作是一年。宋代孟珙的《蒙鞑备录》所记:“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矣,亦尝问彼生月、日,笑而答曰:‘初不知之,亦不能记其春与秋也。’”⑦所以在这一时节举行的那达慕可算是蒙古族的过年了。起初,那达慕是附着于敖包祭祀,具有宗教性质。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男儿三艺”,指赛马、博克和射箭。一般为期三天。
随着农耕文明的影响,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有所变化。在清代有重要的发展。不仅其娱乐和商贸功能得到强化,娱乐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化。而且那达慕从敖包祭祀的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节庆活动。这一时期,那达慕不单是一种节日庆典,还具有商业集会的性质。这种商业集会在形式上已经非常像汉民族的集会,来自各地的牧民或者商人在那达慕场地周围进行商业买卖。交易的货物琳琅满目,牛羊、翡翠珠宝、奇珍异石、玩具、各类服饰应有尽有。近几年,在那达慕结束之后还有外来的马戏团和杂耍。而那达慕内容在传统的“男儿三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歌舞表演。歌舞的形式除了蒙古族传统的安代舞以外,还有汉族的大型体操表演。如今,那达慕大会功能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风俗演变的一些具体表现。
三、结语
如上所述,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衣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是蒙古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个蒙古族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汉化”不仅存在于蒙古族,而且是中国每一个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注释]
①孛儿只斤・布仁赛因著,娜人格日勒译:《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5页。
③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 5期。
④纳古单夫:《蒙古“那达慕”文化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第6期;萨仁高娃:《蒙古族“那达慕”及其文化意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⑤李凤新:《那达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⑥赵永铣,巴图:《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8年第5期。
⑦宋・孟珙:《孟鞑备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盛洪.长城与科斯定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鸿烈,Bernard Sonntag.中国关键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黄健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毛盖图苏木是鄂前旗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自毛盖图苏木成立以来,每年的“那达慕”都由敖包管委会主持,人民政府协办,不仅剔除了它原有的宗教色彩,而且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风貌,使这一活动成为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党的民族政策,弘扬蒙古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促进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大团结的草原盛会。
今年,我苏木的“包日陶勒盖”旗王敖包正式建成,为弘扬蒙古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促进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大团结,推动我苏木人民群众文化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提高特举办包日陶勒盖敖包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
一、举办那达慕大会的原则和方法
这次那达慕大会遵循敖包管委会主办与政府协办相结合的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主体活动要突出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力争把包日陶勒盖敖包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举办成一次草原盛会。
三、组织机构
为更好的筹办好这次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特成立临时大会组委会,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阿日并格西格(敖包管委会会长)
常务组长:巴图那顺(阿日来嘎查支部书记)
副组长:乌兰其其格(苏木文化站站长)
图门巴雅尔(苏木司法助理员)
明干巴雅尔(苏木派出所所长)
额日根达来(敖包管委会成员)
成员:哈斯其木格、马革命、道日吉、乌兰、盛思光、阿日腾达来、张利国、吉仁太
组委会下设3个工作组,负责具体事宜的准备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
1、基础建设和卫生治安组:共9人
组长:敖特根达来
副组长:杨红涛
成员:金峰、尤建军、叶永宏、阿木吉勒图、曹哲、脑明、敖特更吉日嘎拉
主要任务:负责洒水、平整土地、道路交通、地摊位的分配、市场秩序的管理。
2、文化宣传工作组
组长:千哈斯
副组长:杨永晨
成员:国庆、乌云格日乐、乌兰其其格、哈斯其木格、斯庆、乌东格日乐、扎其劳
主要任务:负责各项文化体育比赛的安排,各种宣传资料的编印、发放,宣传标语的制作等。
3、后勤接待工作组
组长:赛音毕力格
副组长:召日格图
成员:彭虎智、曹凤丽、阿日古娜、吉米斯、阿拉腾图娅、智富才、阿木尔格西格、乌兰、其木格
主要任务:负责大会期间的后勤接待工作。
四、包日陶勒盖敖包大行祭祀活动暨那达慕大会各项活动内容和参赛要求。
1、大型文艺表演
①旗乌兰牧骑演出;
②完全小学负责编排3个以上文艺表演
③文化站负责组织5个以上农牧民志愿者文艺演出
2、农牧民业余歌手大赛
名额不限,参赛选手每组分别演出民族歌曲、流行歌曲各一首,参赛歌曲由选手自行选择,采用预赛的形式选拔歌手。
3、摔跤比赛
比赛项目确定为蒙古式摔跤,要求每个嘎查派出3名以上选手。
4、走马比赛
参赛名额不限,但各嘎查最少派出3名选手参赛。
篇8
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并被称为“人民学”(Volkskunde),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大众文学”(popular literature)。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 J. Thomas)首次提出民俗学(folklore)一词,从此之后,这一学科风靡欧洲。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的输入,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讲,民俗学是一门关于传统文化的学问,是关于发生在人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的学问。而民俗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并在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它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逐步形成的并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从新疆各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出发,探讨了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教学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 开设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面积构成我国领土的1/6。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资料显示,2012年年底新疆的总人口为2232.7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85.4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2.05%。新疆是自古以来多民族居住,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俗文化作出了贡献。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多元发展是新疆的文化特色,新疆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完全能被高校文化环境所反射。新疆高校是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根据其民族构成特点,在学校构建多元文化环境,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此外,无论是国家教育政策还是国际环境,无论是新疆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
1.政策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要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这关系到人类生存问题”。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某些问题。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新疆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另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让新疆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的口号,让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过有关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来宣传新疆。
2.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新疆不仅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瑰丽的山川、神奇的地貌、丰富的物产、辽阔的草原,而且有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文化、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新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新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有关农耕、游牧、宗教的节日文化、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体育文化、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民间手工艺、民间宗教的麻扎文化等,它们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仅仅以新疆各民族的居住民俗为例,我们可以介绍维吾尔族农民的庭院民宅、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等。虽然都是游牧民族的毡房,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毡房装饰各有区别。要说新疆本身就是个开放的、没有城墙的民俗博物馆一点也不过分。从“节日”上看,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都是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的传统节日,它们凝结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民间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同样能成为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重要成分。加上2000年6月建立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也可发挥教学实验实践场所的功能。
3.丰硕的研究成果
新疆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但直到改革开放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1978年开
――――――――――――――――――――――――――
* 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民族文化冲突与适应”(编号:XJEDU010213C01)
始,由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等老一辈教授为新疆大学中文系学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为之后的民俗学学科发展铺平了道路。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在1981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86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俗学概论》。在他们的带领下,民俗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并编写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课程建设趋向成熟。民俗学专业从专业设立初期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有计划地组织采风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自1979年开始便与民间文学课程同步安排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排学生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数民族民俗物品,通过学院师生多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目前存放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民俗和历史文物。2005年,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介绍图书以三种语言出版发行。近年来申请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民间麦西来甫为例”(2005)、“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005)等诸多课题研究为民俗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实例。
4.足够的师资力量
新疆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新疆大学中文系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并从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获得批准,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被聘为首位博导并开始培养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新疆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03年民俗学硕士点获得批准,并根据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与任务设立“民俗文化学”、“新疆民俗文化研究”和“新疆民间文学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目前,毕业于该专业的8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各大中院校成为新疆民俗学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二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在教育内容上更贴近新疆地区高校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利于新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有趣地介绍各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院校区域的文化认同感。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为成为民族地区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尊重该课程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理论课又不是实验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加上选修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
教师讲述民俗文化课程时,不仅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而且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民俗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老师“满堂灌”的状态,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展现生活场景,建立起生活与课堂的链接,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知识。通过观看有关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影片,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民俗的热情。选择影片时,要选比较短、教育性较浓、能展示诸多民俗文化类型的影片。另外,还要注意影片的拍摄效果、娱乐程度和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观看影片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影片的拍摄方法、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影片展示的各种民俗要素,还要把影片内容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一方面将会认识各种民俗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学会怎样鉴赏影视资料。
2.提倡“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专业、民族成分不同,在上课期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当讲述到具体民俗文化时,可以适当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和介绍本民族的相关民俗,充分倾听学生的讲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层意蕴,并在该生讲述过程中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用演唱民歌、临摹民俗图案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和接受民俗文化。如在讲述民族服饰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给大家介绍其了解的相关服饰及其实际意义、价值;在讲述人生礼仪时,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介绍本地区、本民族的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再如,在讲述饮食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主要饮食文化、饮食品种、代表性食物制作方法等,其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香馕、抓饭、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全羊、羊杂碎,哈萨克族的熏肉及马肠、阔兹、奶疙瘩、马,蒙古族的奶酒、烤饼、沙尔阔勒、宝扎,回族的粉汤等。在讲述民间音乐时,还可以让学生表演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这样,学生不仅在娱乐中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开展民俗文化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是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寨、社区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甚至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民俗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教师还可以安排民俗文化相关题目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做成课件并在课堂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教育功能,创造多源文化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持续而又渐进的,能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新疆各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疆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虽然上述传统节日大部分是放假的,但是庆祝活动几乎限于本民族的现象较为普遍。各高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现象还不十分普遍,这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价值未能充分重视有关。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
播、电视台、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新闻媒体把传统节日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节日期间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利用学生餐饮部门,制作各种节日食物,提供给学生“品尝”传统节日的机会。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增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那些未选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各族学生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认识并享受民族民俗文化。
总之,由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影响和各高校普遍忽视民俗文化教学等原因,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退、变化的境地,民俗文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弱。由于对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新疆高校学生中的习俗冲突是日常性的,随处可见的,虽琐碎细小,却在持续地、经常性地侵蚀着民族之间的感情。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应有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突出的主题之一。为此,首先要改变目前民俗文化课程在新疆高校中地位不明确、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明显、教学实践环节缺失的状态,合理利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民族文化,懂得民族习俗。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民俗,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爱疆的热情。新疆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艺术、思想、道德精髓,它们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5]、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明办〔2005〕11号
[6]热依拉・达吾提.新疆民族民俗学的学科建设[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篇9
中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在传承了千年的文明之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这其中,节日作为这个古老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人类社会化的象征之一,它集中了人类的创造、想象、精神、信仰等各种美好的信念。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对外最直接的象征和标志,同时也是节日活动中最主要的道具。我们通常说的“节日盛装”,不仅是为了展示服装的美感、传达节日的氛围,更多的是传递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这其中,从色彩、纹样、饰品、工艺等各个方面层层堆积,包括了图腾标志、纪念祖先、追忆历史等文化的传承和原因,最终将自然、历史、社会等“穿戴”在身上,从而直观地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特性。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中秋等等,不仅种类花样繁多,同时伴随着各种不同的信仰和礼仪。在古代,节日期间还需强调服饰礼节,据《后汉书・安帝纪》记载:“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唐韩愈《祭穆员外文》:“我归自西,君反吉服。”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御史方伯相殴》:“王奋拳击之,顾不能胜,堕冠弛带,以吉服而盘旋于地。”《红楼梦》第十三回:“贾珍令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人认为服饰作为重大节日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极大的重视,在有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应当最大程度的对其进行完善和制作。
一、汉民族
在中国,大部分的节日是快乐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呼雀跃,庆祝美好生活,通过歌声、肢体语言或者类似活动表达着内心的欢乐,而这一切,又怎能离得了服装所提供的美?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可谓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通常有穿新衣、戴新帽的习俗,而这一习俗和一种名为“年”的怪兽有关。相传,“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时便上岸,伤人食畜,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便要携家带口的逃离村寨,躲避“年”的伤害。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个乞讨老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对村民说他有办法将“年”赶走。他让大家给门上贴上红纸,并且在“年”来的时候放爆竹。果然,“年”来了后,看到红红的纸,听到爆竹的声响,只得狼狈逃窜。恰好第二天是正月初一,村民为了庆祝,纷纷穿新衣戴新帽,并奔走相告互相道喜,久而久之,这便成了每年除夕的习俗。其实有关“年”的传说有多种说法,但不论是哪种,“年”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年末岁首,人们就会穿上红色衣服,点放爆竹,以此驱邪消灾。而有些地方过年时除了穿新衣,换新帽子之外,姑娘们还要在发顶上插两朵红绒花或红头绳洗浴辫梢,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就如民谣里说的“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孩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
同时,春节时期还有各种各样的着装禁忌。大年初一,忌将新衣弄坏。另外姑娘媳妇忌动剪刀、针线、裁衣缝衣等,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
除此之外,汉族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穿着白色衣物、端午节着五毒衣、女儿节的女红、重阳节插茱萸等等,而这些节日也有着不同的穿衣讲究。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按照传统节日的装扮穿戴好,一方面是为了展示节日喜庆气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留节日的意义,在穿衣的同时纪念先祖。
二、少数民族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所包含的民族也十分丰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习俗,在此期间,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及活动,而其节日服饰也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春节不仅是汉民族的重大节日,对于蒙古族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在这期间,分布在内蒙、青海、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的蒙古族同胞,会在新年时穿上白袍以示庆祝。同时,还要献上只有在高规格活动时才用到的白色哈达。据史书记载,古时每年元旦,大汉和其臣民,都要按照惯例穿上白衣。这一天给大汉进贡的金、银和宝石等贵重礼品都要配上白布。这看似和在春节时穿着大红色的习俗相反,但确是蒙古族表示吉祥、幸福和纯洁的意思。蒙古袍的颜色鲜艳悦目,男子以蓝色、棕色为主,女子则以红色、赫红色、蓝色、天蓝色、绿色、米色等为主。夏天时袍色略暗淡些,有浅蓝、乳白、粉色、淡红等。而像乳汁一样洁净的白色,则被蒙古族视为最为圣洁的,故在盛典、节日时多穿着白色长袍。
其实在中国众多的民族当中,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服饰和佳节,在节日庆典时,人们会将自己打扮得最为隆重。如景颇族的目脑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和阿昌族的泼水节、藏族的雪顿节、土家族的跳马节、白族的三月街节、纳西族的龙王庙节、壮族的拜山节、黎族的三月三节……有些民族一年多达十几个节。每逢这些佳节,人们或载歌载舞,或男女对歌,或举行驱鬼仪式,或谈情说爱……参加节日活动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自己民族最美、最华丽的服饰加入到节日的盛典中。不同的年龄之间的装扮方式的区别、已婚的和未婚的区别、不同支系之间的区别、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煞是好看。这些服装与各个节俗息息相关,每一个装饰、图案、色彩该怎么去做、做成什么样的、用多少材料、材料的质地是什么,都有着极其讲究的方法。因此,各民族的节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一场本民族服饰展览的盛宴,还因其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因此也可以说是一场是本民族历史文化展现的盛宴。
三、结论
随着现代化节奏的加快,很多传统节俗正由于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而逐渐离我们远去,甚至一些传统的重大节日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味道。而中国自古以来的服饰有六次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满族统治一纸剃发令让多少人丢了性命,但是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现代人在忙碌于生活和工作的同时,已将很多看似“累赘、繁琐、复杂”的东西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西式化、更简便快捷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华服饰文化里固有的很多服饰正在逐渐消失,或者成为商业化表演的道具,更有甚者需要到外国的博物馆或收藏家那里才能看到,自己民族的东西反而成了书本上的一张图片。我们不知是否应该用“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类表示变化的词语来形容这一切,但是当我们回过头,体味曾经孩童时光,是否能还能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快乐。我们穿着传统的服装、吃着老一辈所做的应景的吃食、感受传统习俗带来的快乐时,是否想过有一天这些习俗会因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节俗时期的服饰是一个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是出于节日的需要,更多的是超出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的含义,是人们对生活,对美好吉祥事物的一种向往。它基于社会生产力,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文化,丰富了节日内容,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与节日节俗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是否也应当多回头看看,记住和保留那些美好的传统习俗,这对我们发扬和继承传统节俗,以及服饰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华梅,纪向宏.服饰与节俗[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10.
[2]袁仄.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篇10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美术教学应让学生去发掘自身十分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事和人, 并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美、发现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地位也在提高,内蒙古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应着力宣传蒙古族文化、弘扬蒙古族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美术、参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研究与交流,使学生了解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蒙古族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把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民间艺术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艺术,蒙古民族文化艺术也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欣赏课的形式,让同学们欣赏多个方面的蒙古族物质文化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蒙古族的物质文化艺术包括很多,例如蒙古族民居特色文化、蒙古族服饰艺术、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及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品、悠久的历史积淀等等。以欣赏课的形式不仅让同学们了解蒙古族传统的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和学习,培养同学们的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决心和信心。例如,欣赏以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和盛大节日“那达慕”为课题,不仅使同学们可了解蒙古族这个传统节日盛会的来历、相关内容及意义,还通过欣赏使同学们对蒙古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探索、实践,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更深入的了解蒙古民族文化艺术,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可带领学生走进民族解族纪念馆和兴安博物馆,了解蒙古族石刻艺术、精美的饰品、精美的刀具,例如精美的成吉思汗御用金牌、美丽的元朝夜光杯,这些无不代表着蒙古族民族美术的最高成就;观看乌兰浩特地区民族民俗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乌兰浩特知名专家蒙元文化知识讲座;欣赏乌力格尔说唱艺术和蒙古族舞蹈;品尝蒙餐的同时,进行蒙元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蒙古族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乌兰浩特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蒙古族刺绣、剪纸、马头琴雕刻等民间传统艺术,充实同学们精神文化生活,亲身感受我们草原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结合现有的美术教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篇11
云南地处中原舞蹈文化、本土舞蹈文化、东南亚舞蹈文化及藏舞蹈文化结合部,舞蹈文化现象十分丰富。加之民族及其支系众多,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影响,导致舞蹈生态文化异同,从而产生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文化。总体而言,滇舞具有杂居民族舞蹈文化特性、特有民族舞蹈文化特性和跨境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1 杂居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云南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文化亦形成互相交融与共享的特征。从古至今,云南境内民族舞蹈均有交流、碰撞、变迁、涵化的文化交融现象。例如,象脚鼓舞不仅流传于傣族中,也流传于与之杂居、相邻的布朗、阿昌等民族中,是一种跨民族、跨族群、跨地域、跨文化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象脚鼓舞既有共性特征,又各具特色。
滇中地处云南腹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民族交往、影响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滇中民族舞蹈文化交融对社会机制的影响比较突出。例如,通海县兴蒙乡的蒙古族,过鲁班节时,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还要耍龙灯、跳蚌壳、划彩船等。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汉族、彝族也有龙灯、蚌壳、彩船的舞蹈形式。而这一区域的蒙古族最普遍流传的“跳乐”,则是当地彝族最喜爱的彝族传统舞蹈。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云南后,蒙古族支系繁衍于此,定居于今凤凰山脚下,改逐水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为定居农耕、捕鱼为主。为繁衍后代,蒙古族士兵与当地妇女通婚;为提高农业生产,他们向当地汉族、彝族学习生产技术。因交流需求,蒙古族逐渐学会了当地彝话,也逐渐学会了用彝话说“白话”(彝族民俗歌舞活动前,进行的有声韵的对白)、唱彝调。由于当地彝族歌舞不分,所以自然学会跳彝族“跳乐”。现今通海蒙古族每年均搞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而远近彝族都会被邀请参加歌舞娱乐。同样,蒙古族也是附近彝族每次活动的宾客。他们以“跳乐”等舞蹈为民族交流、沟通手段,加强友好往来和情感交流。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形式促进了当地民族和睦发展。在云南各民族杂居区中,这样的经验和情况并不少见。
2 特有的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云南各民族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使得各民族舞蹈独具特色,不可复制。许多舞蹈是云南某一区域、某一民族的某种支系所特有的。其中,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及其舞蹈文化,更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舞蹈尤其具有这样的特质。
“莫搓搓”是哈尼人的一种隆重的丧葬仪式,只为正常死亡的高龄老人举行,一般无儿无女或非正常死亡的人不举行“莫搓搓”。“莫”为老者,“搓”为跳,意思是:为死去的老人跳舞。以棕扇舞为主的哈尼族舞蹈活动是“莫搓搓”的主要内容。舞蹈场上,人们竞相展示舞技,以博得赞赏。平时,哈尼习俗严禁青年男女在公开场合演唱情歌,尤其当本家族的异性在场时,更是严加禁止。而此时,各种禁忌都被,尤其是未婚的年轻人,特别地被允许狂欢。深夜,模拟动物的舞蹈动作逐渐上场。据哈尼族史诗《阿培聪坡坡》讲述,历史上哈尼族历经无数战争和迁徙,为保民族发展,繁衍后代,所以在像“莫搓搓”这样的特殊环境,允许男女抛开婚姻的约束谈情说爱,并通过模拟动物的舞蹈动作营造气氛。“莫搓搓”活动中所跳的舞蹈,是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舞蹈。云南众多民族均有类似哈尼族“莫搓搓”中的舞蹈,具独特的动作形态、文化内涵,与民族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不可复制。
3 跨境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西与缅甸交界,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并邻近泰国。在长达4060公里的国境线上,有16个民族和“克木”人跨境而居。拉枯等民族还是广布于4个以上国家的跨境民族。国境线两侧的边民,探亲访友、通婚互市、过耕放牧、拜佛朝庙、节日聚会等传统交往,从未间断过。民族舞蹈及其文化成为这种特殊地缘、血缘、亲缘关系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舞蹈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睦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居住在云南德宏州的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他们和缅甸克钦族、印度的兴颇人是同一民族。景颇既是景颇族支系之一的名称,又是民族的总称。中国景颇族和缅甸克钦族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山水相连,鸡犬之声相闻,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基本相同。
目瑙节是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目瑙纵歌是节日期间举行的全族性最隆重的大型集体祭祀性民族舞蹈盛会。届时,景颇族的男女老少便聚集舞场,穿着盛装,满怀喜悦地迎接这盛大仪式,“目瑙”舞场喜气洋洋。近年来,德宏州定期举行国际目瑙纵歌节,来自国内外的景颇族和各族人民一起在景颇目瑙和音乐的引领下,共跳目瑙纵歌。目瑙纵歌有严格的传统习俗规定,这与目瑙纵歌的起源传说和民族迁徙历史以及宗教祭祀有关。过去,目瑙活动都是由景颇族中的官家主办的,为官家的家族兴衰服务,而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解放后,这一传统活动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逐渐成为全民族的节日活动。每逢重要节日,景颇族人都要举行目瑙活动,以示欢庆,同时起到加强民族内部相互联系的作用。今天的目瑙纵歌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性、娱乐性,当中外景颇族和各族人民,按追溯景颇族历史迁徙的传统线路舞蹈时,沉浸在舞蹈带来的娱乐中的人们,也同时感受着民族传统文化,了解悠久的民族历史,并在感同身受中接受彼此,无论情感、经贸,或是别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统一,并区别于外族的一套符号和观念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据。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一个民族基本的文化精神是一以贯之不可丢弃的,这是民族的生命原动力,它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却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扬光大。滇舞与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滇舞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要符合滇舞文化特性,才能永具独特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赵廷光.云南跨境民族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2.
[2] 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243.
篇12
1 蒙古族文化总结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蒙古族文化总结:敬茶、敬酒、敬神、待客、问候,蒙古人起名习俗;蒙古人的婚礼习俗;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打鬃节、鲁班节、燃灯节;蒙古包、马奶酒与手扒肉、服饰文化非常丰富,蒙文、蒙药也是一直沿用至今。把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把传统民族风格吸收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让人们了解、亲近蒙古族文化,赋予景观小品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内涵。表达现代设计观念,传递现代信息具有新的使用功用,从而使传统图案符号的局限得以开阔,为民族个性的现代设计趋势成为可能。依靠民族传统,依靠本土文化精华,领悟传统的民族特性,吸取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再运用蒙古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广泛,在构筑小品、雕塑、路牌、照明灯具、铺装、栏杆、垃圾箱、指示牌、绿化植物、水景等载体上呈现出来。
2 设计区域概况
位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政区沿革阜蒙县史称“蒙古贞”,1904年设阜新县,1958年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区人口面积总人口74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0.3%。全县总面6246平方公里。政区自然特征县境内西部有医巫闾山和努鲁儿虎山脉交汇,东部为辽河平原区,总体为低山丘陵地貌。本项目为阜新市阜蒙县细河带状公园景观设计,长度约2公里,包含规划路北侧及南侧沿河道路景观设计。
3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带状公园景观设计中蒙古贞文化的展开应用
蒙古贞文化我们通过从历史篇(原始部落、游牧文化、宗教文化)一健身运动区,当代风貌(文化广场)一集会活动区、人文生活(生活风貌)一娱乐活动区三大篇来贯穿,蒙古贞文化从起源到发展、壮大、现代人文感受。我们去吸收文化精华,,开拓创新基础上把文化演变新的设计思路。把景观带做成一个历史长廊,通过景观绿化展现蒙古贞文化的点点滴滴。
3.1 通过从历史篇用景石、远古图腾文化石刻小品把远古蒙古族历史有个呈现,通过敖包广场把古代敖包文化一一呈现出来,既有历史痕迹又有现代的使用功能。蒙古贞的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纪事通过用蒙文、楷书、小篆三种不同书法的雕刻设计成铺装文化大道得以呈现,人们走在小路上,欣赏着湖边美景,边认识和思考远古祖先的历史纪事。同时通过设计历史人物雕塑小品,来展现着蒙古贞人的自强不息顽强精神和民族气节。
3.2 通过当代风貌篇,中央文化广场把蒙古族远古的苍狼白鹿图腾文化设计为主雕塑,在这里得到作为标志性雕塑。一山一水文化在广场里得以寓意体现。广场通过铺装图案、景墙上浮雕文字、壁画、灯柱构筑物让当代人感受蒙古贞的历史,感悟人生真谛。文化广场通过再现蒙古族的蒙古贞人过去、战争、侵略及生存的艰辛;把过去的历史拉近了,现代人在广场上跳舞、戏水、集会、人感受到和平的安逸和生活带来的富足,古代与现代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蒙古包、服饰等的元素符号在广场铺地和景墙得以演变和表达出来;其中广场的灯柱模仿的是斯布洛克长矛的造型。
3.3 儿童区的游戏小品都体现着远古文化的历史,羊拐子小品,摔跤人的摔跤服小品器具,牛头小品大地艺术,狼脚印小微地形嬉戏空间。文化区的展廊景墙文化,文化区的蒙文、蒙药、及马的起源驯化与马的渊源一一展现出来。蒙古贞文化也是蒙古族历史一个缩影,勤劳的蒙古贞人,奋进的蒙古贞人。通过蒙古象棋广场即可学习古代象棋文化,了解传统蒙古象棋游戏文化;参与象棋游戏带来的乐趣,是一个互动的设计,人可以在棋子上坐着休闲休息,可以是充当棋子。
3.4
由人文生活篇设计主人口广场,设计成蒙古包的造型符号强化标示性和趣味性。树阵景观大道、马经广场、临水木栈桥,亲水平台等造型设计,每个构筑物都体现着文化符号的设计景观。通过每个细节的符号表现出文化内涵,赋予景观小品新血液。
篇13
二、反映社会风尚习俗
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形成了各个民族独有的心理特点和风尚习俗,这是民族间舞蹈艺术产生的基础和土壤。中国自古以农为本,农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春耕前跳“耕舞”、插秧时有“秧歌舞”、天旱了有“祈雨舞”、割后跳“谢神舞”等,都是民众此种理想和希望反映。
汉民族民间舞蹈以反映农耕文化为主,人们舞蹈、唱歌、击鼓、奏乐,无非是祈求先祖、神灵保佑农业的丰收。所以汉民族民间舞蹈中最普遍的形式是“秧歌”和“花鼓”。“秧歌”反映的是民间在插秧时节的歌舞风俗,“秧歌”无论在南方是在北方都是农村极为普及的风俗舞蹈。
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至今一直保留着古代乐舞的遗风。人们在宗教节日以及收获、婚礼、迎客的歌舞中一般都以民族“盛装”为舞服。彝族有一种古称为“跳宫节”,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全寨男老少“都穿起最心爱的节日盛装”,围着金竹欢《铜鼓舞》;台湾高山族每逢节庆佳日,跳着“大拉手”的集体舞,又如,傣族“戛光”;朝鲜族的“玛克村”;维吾尔族的“哦依囊”(,这些群众性的舞蹈都是穿戴自己民族服装为舞服。所谓“盛装”,是少数民族在节庆礼场合穿着的服饰,它不同于一般的时令服饰,是具有相对固定的款式和饰物配件的民族传统服装。其特点是装饰性强,具有地域的典型性。
有些少数民族区域至今还保留有专门的节跳舞服饰的传统。节日舞服不但是舞蹈的盛装,要还有“竞技”、“求爱”和“择妻”的意义。如苗族地区每年正月间“花苗”跳舞节的服饰就是这样。苗族地区不同的支系,跳舞穿着的服饰不同,每个支系的服饰不有明显的标志,清水江上游沿岸的“花苗”专门穿一种叫做“已婚服饰”的传统节日服饰为舞服,称“跳月”,是异性间交流情感,表达爱情的一舞蹈,所以都以服饰来标志婚否,以增强异性的相互吸引。男子的已婚传统服饰为青或蓝色衫,头缠青色长帕,腰系彩带。女子的服饰为上平绒质地青色底抄襟衣,衣上缀以三大块用各色线刺绣而成的图案,下身穿蜡染白底蓝花的土布百褶裙,腰佩拼腰带,小腿裹青色绑腿,头饰是与裙子同色的四头巾。“花苗”中的《长衫舞》、《织裙舞》就是反这种舞服的一个系列舞蹈。舞蹈中,男子芦笙手穿青色长衫在前面跳《长衫舞》,形象地叙述了服饰生产过程。男舞者“旋起长衫子犹如龙须凤冠在拂”。女舞者服饰上的“蜡染花、刺绣挑花、银花泡拼花交织在一起,赤橙黄绿青蓝紫,银光闪烁,如龙之鳞甲”。“整个‘跳月’气氛完全被那些节舞蹈服饰烘托起来”。
三、反映传统文化遗风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中,保留着许多古的传统文化遗风。比如对神灵、自然、祖先、雄性的崇拜意识等。在舞蹈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的舞服保存着原始的样式,有的舞服虽受现代化影响而有所变化,但仍保存着地方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在舞服中表现较多的是动物崇拜。古代先民往往把属于本民族的崇拜物供奉在活最显要的地方,在民族舞蹈服饰中,更将其放特殊的位置。如苗族无所不在的“鸟羽”崇拜、朝鲜族的鹤崇拜;汉族到处可见的龙崇拜等,另外,在一些少民族地区还保存着原始宗教舞服的样式,如景颇族的《木脑纵歌》,是景颇族多神教仪式中的原始蹈。在仪式中,“由巫师杀牛祭鬼,群众跳舞”,富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现在的木脑纵歌活动保留许多传统形式,“几个领队的有威望的长者仍穿巫师过去的服式”,服饰形似“龙袍”,戴着镶有犀鸟嘴、野猪牙、孔雀羽毛等饰物的特别子”。这是因为“传说中景颇人的祖先从鸟类那把太阳神的子女们所跳的舞蹈学来了”。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服中遗存的传统文化,与原始宗教、民族崇拜以及神话传说等密不可分,也与一个民族期承袭的歌舞艺术有关。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