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现代儿童诗歌精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儿童诗歌精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现代儿童诗歌精选

篇1

儿童就是这样,好奇心很容易就随着教师的“故作神秘”越发膨胀起来。渐渐地,下课围在我身边的学生多了,悄悄趴在讲台边盯着我那几本书的小眼睛也开始多起来了。有些甚至忍不住开始“窃读”,眼里全都是光。以至于后来,我在班级讲起这几本诗集的时候,好多学生都跟我说早就买好了。一切都在我的预期之中。

半个月之后,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在班级的语文角写下了泰戈尔的一首诗――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泰戈尔《飞鸟集》)

课堂上,我跟学生说:“这叫现代诗,这首诗是大文豪泰戈尔的作品。”我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情感。同学们读得兴致盎然。

从那以后,5分钟的课堂诗歌诵读时间成了每节语文课的“餐前甜点”,也成为同学们每天的必修课。今年的教师节,这批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来看我,跟我讲他们的语文课堂有5分钟的演讲、5分钟的美文欣赏、5分钟的好书推荐……但,每一个都很怀恋我们班的5分钟诗歌诵读。

5分钟诗歌诵读,我和同学们一起为之取名:“每日一诵”。语文角上的诗歌每天翻新,泰戈尔的深邃让同学们沉浸于思考,金波的情趣又让同学们乐在其中。我还经常拿来一些独特的儿童诗给同学们欣赏,如:加拿大诗人但尼斯・李的小诗《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单纯、浅显、质朴、平常……所有朴实无华的词语似乎都可以用来形容它给人的感受。我还记得,同学们刚开始诵读时,个个露出嘲讽的神情,还有的同学不屑一顾地笑道:“这也太简单了吧!”我笑道:“提起,放下;提起,放下。世界上又有哪件事不是这么个‘走法’呢?”同学们愣住了,若有所思。下课的时候,我看到了同学们将这首小诗认真地抄写在自己的小笔记本上。其实,儿童诗里深与浅的辩证,趣与理的交融,何止让同学们惊异万分,就连我,也一样是渐入其境,乐在其中。

B

不久,我开始有意识地将寻觅儿童诗的工作交给同学们。我利用班级语文学习加分奖励平台,鼓励大家寻觅儿童诗,诵读儿童诗。我在班级宣布奖励方案:推荐一首加1分,被选中并且自己愿意在语文课堂感情诵读出来再加1分,被老师选中抄写在语文角上一次性加3分。第二天,我就给班级中寻觅到儿童诗歌的学生每人加了1分,给三位被选中并且愿意诵读的学生每人又加了一分。同时,我在黑板上抄下了大家选中的小秋同学推荐的一首诗:《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顾城《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

同学们选中的理由是:将自然景物和孩子的生活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画面感强,将孩子的活泼可爱与奇妙想象表现得极为自然。那一天简直快乐极了!同学们尽情地读诗,尽情地发现儿童诗中的奇妙幻境。这也将班级诵读儿童诗的活动推向了。

从那天起,课间到处是同学们在比赛谁找到的儿童诗多,谁找来的儿童诗精彩,甚至有的比赛谁读得最好。每每走进班级,时而有学生拿着网上打印的儿童诗在读,或捧着买来的诗集,一脸灿烂地走到我的面前,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老师,老师,这是我带来的……”瞧,儿童的世界就是这般鲜活而妙趣横生!仿佛你只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太阳,他们立刻就可以灿烂炫目起来。就这样,语文角和“每日一诵”展示的,几乎都是同学们自己寻找到的儿童诗,如《露珠》――

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的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金子美玲《向着明亮那方》)

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金子美玲的这首诗。如此这般奇特曼妙的想象,赋予动植物以生命,又与儿童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读来使人的内心不知不觉地变得柔软而又明亮。这首诗引发了班级中的“金子美玲”热,课后,有很多学生去搜集金子美玲的儿童诗,有的同学还买来了她的诗集《向着明亮那方》。同学们自然地实现了从一首诗到一位诗人、一本诗集的跨跃,这确实是让我惊叹的事情。是的,儿童喜欢一首诗的理由很简单――只要自己单纯地喜欢就行了,似乎没有那么多成人眼中可以成为理由的理由。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带来的不是儿童诗,但是,这些诗距离儿童的世界,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同学很近,我觉得这样的现代诗也是可以给学生诵读的。如,有一个学生带来的这一首诗――

雾 [美]桑德堡

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他弓起腰蹲着/静静地俯视/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网络《译诗精选》)

诗人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雾的梦幻身姿,这让一贯喜欢或只会运用“蒙”“神秘”等词语形容雾的同学们眼前一亮。

诵读,不求甚解,也一样可以读得诗意盎然。

篇2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与常规的语文教学课有很大不同。它不能像上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那样“精雕细琢”深入挖掘,而是选取同类型的文章对语文课本进行补充、拓展、丰富。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教师在群文阅读课上更注重阅读的广度和兴趣,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调动群文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群文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生活本来是一本厚厚的无字书,值得读的东西非常多。如借助讲故事,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评广告、自创广告。“跟着时尚”即因势利导,顺应“时尚”激发他们读文中名篇名著。通过引导他们阅读贴近现实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帮助他们了解和培养健康的时尚的审美情趣。时尚的审美情趣不仅表现于语言艺术也表现于根据语言艺术再创作出来的其他艺术之中。时尚中有对经典的回放。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经典名著被搬上影视屏幕,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

二、让孩子在主题群文中拓展阅读空间

想要提高群文阅读能力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从作者写作文章的表达方式确定主题 。以写作的方法为主题,如“跌宕起伏的小说”、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诗”,等等。

三、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李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这个神幻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从而提高群文阅读的能力。

四、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教师可以利用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来提高群文阅读能。

1、利用课本资源

现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每单元无论从内容还是重点、难点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单元内所呈现的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训练。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组合,学习这组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去寻找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如诗词、歌曲、图片、文章等。当学生查找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资料后,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的班会,如“我会唱春天的歌、我会背春天的诗、我会跳春天的舞、我会画春天的画”等,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

2、利用课外读物

引导学生共同阅读优秀作文,可以是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把相同类型的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或感受语言的优美之处,或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把课外书拿到班级共享,这样集腋成裘,群文阅读的文本资源就多了。

篇3

化作了你内心最强大的力量

“我要开花”

只要心中的梦想不曾坠落

哪怕把眼泪装在心上

你也会开出最勇敢的花

以洁白的品性和秀挺的风姿

默默然灿烂了山谷,芬芳了心田…

行走在新教育的天空下,吴伯箫学校全体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坚定信念,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全心全意默默去做,让新教育的种子在伯箫校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盛开在伯箫校园的第一朵洁白芬芳的百合花便是晨诵。

1.放松心灵,起航,晨诵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晨诵儿童课程介绍)

1.1 晨诵儿童课程的开发。晨诵是一种课程,也是一种对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一种师生穿越诗歌享受生命的过程。这就要求晨诵内容必须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走进学生心灵。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儿童晨诵课程开发小组,几经论证,几经实践,几经修改,开发了儿童晨诵课程:

一年级精选部分金子美玲儿童诗;二年级则以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为主,选择其中 “秋”“冬”“梦”三卷;三年级为金波儿童诗选;四年级根据语文教师的朗诵特色闻一多爱国诗集《红烛》;五年级为《泰戈尔诗选》。编辑的儿童晨诵课程主要用于日常诵诗。

开发的儿童晨诵课程原则:贴近学生生活,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歌。这些诗歌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这些诗歌被不同肤色的人反复吟诵,愈久弥香。每天早晨窗外晨霭缭绕,教室内诵音袅袅,胜似天籁。诗歌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晨诵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

1.2 丰富多彩的晨诵内容形式。经课程开发小组反复研究,确定主要诵读形式包括:日常诵诗、中队主题诵诗、节日诵诗、生日诵诗、午读名著精彩摘要诵读。

中队主题诵诗课程内容由各班教师和学生确定,确定诵读的内容主题,同时也就确定中队名称、班训、班歌、班级口号、班级格言等。一年级的小蜜蜂中队,班主任老师看到现在孩子最大的缺点是懒惰、自私,于是选择儿歌《蜜蜂做工》让学生诵读,“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天暖花好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嗡嗡嗡,嗡嗡嗡,别学懒惰虫。”儿歌内容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教育效果明显。于是班主任受“小蚂蚁”班的启发,干脆把中队名称定为“小蜜蜂”中队,其寓意就是所有队员都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学习的赛道你追我赶;在活动的舞台尽显风采;在多彩的课外博览群书;在吴伯箫美丽的校园里幸福成长。把《蜜蜂做工》定为班歌,并围绕蜜蜂勤劳的品质展开研究性诵读,诵读有关蜜蜂的童谣、诗歌、格言、古诗词等等。节日诵诗与生日诵诗:节日诵诗侧重于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教师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端午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收集有关节日的现代诗歌、儿歌、童谣、古典诗词等,加深对节日的理解。并举行相关的节日诵诗会,表达节日祝福。

生日诵诗则学生向同学献诗或写诗表达祝福。学期初教师便把学生生日做了统计,穿插于日常诵诗、主题诵诗中进行。生日诵诗内容要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或表扬,或鼓励,或祝福。如二年级小精灵中队的一名学生有段时间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班主任选择了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把他的名字嵌入其中,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给他。

午读名著精彩摘要诵读。根据午读书目内容而定。教师摘抄名著中经典语句晨诵时间诵读。例如在阅读完绘本《石头汤》后,我让孩子们晨诵时诵读三句话:“他的脸像月亮一样皎洁”,“分享使人富足”,“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句子。

1.3 师生晨诵要求。教师要求:(1)、同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完成班级晨诵内容安排表。(2)、每周同年级教师共同填写完成晨诵备课提要一个。(3)、三至五年级建立晨诵抄写本,一二年级建立读写绘本。二年级小精灵中队率先设计了本班的读写绘本,取名为星光点点,其设计理念彰显了班级文化特色。(4)师生家长共同诵诗,每周日常诵诗或主题诵诗至少一首,午读精彩摘要一次,生日诵诗两周一次。节日诵诗在节日前后一到两周时间内诵读至少三首。

学生要求:

诵读最高境界在于身心放松,陶醉其中。切忌诵读前提出背诵要求。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诗歌韵律感和节奏美。以快乐心情开启学习生活。教导处统一规定基本的诵读要求:不搞花架子,不讲究复杂形式,在节奏美感和思想情感体味上下功夫。

正如新教育的晨诵榜样陈美丽老师所说:“通过诵读,让孩子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泪于天边地意思流云。”这是我们晨诵努力的目标。

2.晨诵成为习惯,潜移默化训练口才

抱着“我要开花”的坚定信念,第一朵百合盛开出洁白美丽的花朵。后来的百合花永远铭记第一朵百合的话“要用开花证明自己!”新教育试验以来我们一直默默的做,不断总结改进。现在已晨诵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重要生活,像呼吸那样自然。孩子们课间把喜欢的诗诵给同学听,回家诵给家长听,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卓越的口才。

2.1 培养学生卓越口才。培养口才,首先培养自信心。卓越口才表现在孩子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地表达思想。

在全校晨诵优秀篇目展示会上,四年级小荷中队的学生展示闻一多的《一句话》。学生们整体诵读水平很高,尤其是领诵表现更让老师们感动。众目睽睽之下,她沉稳大方,表情自然,语调、语气、情感处理拿捏的恰到好处,感染力极强。随着她铿锵有力的诵读“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让在场的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的为她鼓掌。会后据语文教师介绍,这个孩子以前音质不错,但胆子小,缺乏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晨诵训练,她的口才和自信心有了极大提高。

在10月13日少先队入队仪式上,一年级小蜜蜂班新队员代表的口才让全校师生震惊。他小小年纪站在台上泰然自若,讲起话来及其流畅,语言简洁,表达准确。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恐怕五年级学生也望尘莫及。震惊之余,细细想来,小蜜蜂中队在10月9日庆祝教师节全校师生晨诵朗诵会上表现就不俗。他们班多次为小学部、学校提供观摩现场。班主任孙雪玲老师利用音乐专业特长,很好的将节奏运用于晨诵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特别强,诵读起来韵律感特别好。每次晨诵展示,学生都陶醉其中,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传递出来的声音也圆润自然,甜美无比,给人无尽的享受,让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随着晨诵的不断推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越来越多,口才极佳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在晨诵的舞台上自信满满,熠熠生辉。诵读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卓越口才,卓越口才将成为他们宝贵的人生财富,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基础。如果说晨诵是一朵百合,芳香了整个伯箫校园,学生卓越的口才,更是一朵朵百合,使学生的生命更加辉煌绚丽。

2.2 学生诵读带动家长。晨诵这朵百合带动“亲子共读”这朵花绽放。学生喜欢上了晨诵,不分早晚,情不自禁诵诗、写诗,饱满的情绪感染了家长,许多家长也投入到诵诗的行列。家长与社会的支持,是新教育实验的动力与源泉。

为更好组织家长读书,学校以班为单位对家长进行亲子共读阅读指导。并利用“三人行”网络班级或班级博客向家长发出读书倡议书,号召家长与孩子、老师共写共读。定期组织家长参加的读诗会。很多家长对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大力支持,主动给孩子买书,在网络班级上注册留言,直接在学生随笔本上、读写绘本上发表读书感悟,甚至很多家长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仿写的小诗拿来叫老师修改。

篇4

[Key word] Raises ability comprehension artistic beauty

我们也许会发现,在美术家的眼里,大千世界都是由一块块色板组成的,人生百态稍加选取既可进入画中;音乐家在万籁之中能凝练出一支支旋律,略加点染既成乐章。我们在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中,是否也能面对着抽象的文字符号,感悟到其形象的、生动的、情感浓烈、技巧精良、结构巧妙的文字编织,意境升华的墨香呢?

显然,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的奠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力,进而去认识生活,去创造生活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40首诗歌,文质兼美的古诗和若干首现代儿童诗歌,正是艺术美的意态感性的显现,正是教师以审美的眼光,利用教材的载体,去挖掘诗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教育家、文学评论家夏尊先生在评论审美能力时就谈到:“‘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所在,少年的气慨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诗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教师的诗歌教学倘若能达到如此的境界,也就是体现了语文的传递、接受、转换信息的工具性效应,同时也达到对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创造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培养的目标。

因此,就小学教材中的诗歌而言,其艺术美体现在每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其感染力和儿童的情趣特点,不失为一种喜闻乐见、语感上口的文学样式。有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最先尝试写作的文学体裁是诗歌。不少作家也承认,诗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有些诗看似平淡,无奇异之处,实际上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16岁那年,写过一首妇孺皆知的名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这四句诗表面上看平白如话,毫无“奇崛”之处,但是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造就了一种壮烈的意境,内中深涵哲理,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咏叹再三,以臻于千古之绝唱。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它给人们以哲理性的启迪: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拘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而我们教书者的败笔,往往是看不到诗属于文学珍品的价值所在,对诗歌的教学要么是停留在枯燥的“记忆型”的死记硬背上,使学生对诗的美望而生畏,感到厌烦;要么是硬性的延展,不看教育对象的层次,不注重对儿童的心理、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一味的超限度的挖掘和拔高,使学生不着边际,以其昏昏然而误导,使学生对诗意诗境产生歧义。别林斯基说过,“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会用图画和形象说话……”古代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抱负等融入景物之中,或给人们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一诗写到,“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景写春的名诗,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句,不知倾倒了多少人!但是我们的学生又有几个会得体的运用在语言或文字表达之中,又有几个能理解诗句的弦外音,去发散性思维,去创造生活美呢?因此,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去引导学生挖掘,如何去以自身的悟性去引导学生,悟到这样一个艺术哲理呢?即,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一谈到美或美感的时候,自然地就把不同形式的美都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是互相包融的、互相渗透的。教材所反馈的内容虽然是固定的,然而美的因素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我们要根据哲理诗的特点,深入探求诗中的意思,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焕《登颧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山河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在景色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艺术美的哲理性内容是情与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不少古诗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达到“诗言志,歌咏言”的魅力。如李绅的《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也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艺术美。

诗歌的艺术美还表现在诗歌的语言艺术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是古人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诗歌的语言艺术美也必须进行挖掘,借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孟浩然的《春晓》体现了古诗语言的特有的音乐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三个字,韵脚响亮,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一般是按“音乐”来划分的。五言诗每句三个音节,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青秋。”[1]七言诗每句四个音节,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此外,古诗的语言还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倘若教师通过诗的教学,暗示某种规律,这对于学生记忆、理解,也不失一个好方法。因为它体现了叶圣陶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施教原则。同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能起到由“记忆型”向“思维型”,由“模仿型”向“创造型”转化的效果。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其中一“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云彩冉冉上升,袅袅游动的景色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挂”字,更显语言艺术极致,惟妙惟肖,化动为静,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画面。谁能将瀑布“挂”起来呢?这一“挂”字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歌颂和热爱。“落”字也精彩,画出了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诗歌的艺术美还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数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韩愈的《早春》、杜甫的《绝句》等。它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有情趣的画面――有的是静谧、温馨而富有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有的是色彩朦胧的“早春烟雨”图;有的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图。这些画图中都蕴含着一个个恬静、舒畅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古诗中的意境美,是古诗中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有句古话说,“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前两句写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描写把当时孟浩然40岁时到长安,仕途多舛,孓然一身的愁苦、惆怅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等旧怨新愁,自然地融入到景物之中,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这是艺术美的绝高境界,是把自己的感情和自然事物巧妙融合为一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这种艺术美又常与真、善、美联系在一起,互涉互补,形象地展现在精神意识领域。诗歌《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这是描述庐山的景色,随着横与侧、远与近、高与低等不同视角的思维与观感的发散,山景高下横竖,远近角度的多极变化,让人感到扑朔迷离的神奇,给人一种美不胜收、欲吐为快的美的震撼。于是诗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深含哲理的诗句启示人们,“只有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摆脱当局者迷,身在山中”的束缚思维定式,方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真面目。

小学教材中精选的古代诗歌里的珍品,显然不仅在于培养儿童说话、文字表达的基本能力,而更重要的还在于以美感的魅力,从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于变启蒙阶段的单一“记忆型”为富有创新性的“思维型”。再如南宋陆游的《示儿》一诗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激励和造就着人们建树自己的爱国主义理想。这是一种意态美。

诗歌教学在于教师对诗歌欣赏和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更在于教师自身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因此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珍视教学的自身行为,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美的热爱,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日后去审视社会,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因为生活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参考文献

篇5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改动将近三分之一,新增课文却只有三篇,保留了老教材的诸多精华,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优秀教材的修改不是非得改得面目全非才是好事。继承传统,留住精华,保持优势,发扬长处,在修正中不断完善,也是教材修改的一条新路。苏教版的课文由于未做大幅度调整,我们看起来也并不陌生,又新增了三篇新课文,增添了新鲜的血液,熟悉中有了陌生。

一、着眼大处,关注共性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新增加了《秋姑娘》《给刘洋阿姨的信》《河里的月亮》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以崭新的视角切入、独特的构思架构、充满童趣与诗意的表达进入教材,给人予耳目一新之感。三篇课文有许多的共性,值得我们关注。

(一) 留心身边,放眼世界

编写者选编的三篇新课文,都立足“留心身边,放眼世界”的视角,从培养人的角度,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新课文。编者的用心我们要细细体会。第5课《秋姑娘》让学生抱抱、闻闻、尝尝、听听、看看,留心寻找隐藏着的秋姑娘,擦亮学生观察自然的眼睛;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通过小朋友豆豆写给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一封信,激起学生对航天飞行的好奇与向往;第8课《河里的月亮》通过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的交相辉映,演绎一段神奇,让学生抬头看天、低头看月,关心日月星辰,展开丰富想象,引领学生领略中国特有的月亮文化的魅力。

(二) 解放身心,获得自由

新增的三篇课文都着眼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获得身心的自由,幸福地徜徉在学习的海洋里。无论是《秋姑娘》《河里的月亮》还是《给刘洋阿姨的信》,都体现了叶圣陶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编者努力解放学生,让他们从小成为快乐的孩子。

(三)培养审美,重在意趣

三篇新增课文都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言有尽而意无穷;都非常讲究意境的创造、审美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秋姑娘》把秋姑娘与儿童捉迷藏的调皮写得跃然纸上,《给刘洋阿姨的信》把一个个疑问问得酣畅淋漓,《河里的月亮》把天上月与河里月的逗趣写得含蓄有味。新增课文都保持了老教材一贯的优良传统,文章少而精,选入教材的都是精华。

(四)学会勾连,关注互动

三篇新增课文都非常关注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了文本与生活的互动,其中两篇课文后面都第一次增加了气泡图。第5课《秋姑娘》在“朗读理解”栏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旁边增加一个气泡图,里面有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我知道,秋姑娘还会藏到……”这样的问题提示有助于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让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寻找藏在身边的秋姑娘;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在“朗读理解”栏目朗读课文旁边也增加了一个气泡图,也有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刘洋阿姨……”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互动,使他们借助丰富的课外资料,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关心航天事业,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不一样的眼光与视野。

(五)夯实基础,打好底色

三篇新增课文课后均新增设了“积累运用”栏目,提供短语和基本句式的示范和练说。这样增加学生的言语实践,为他们打好说好规范语句的底色,使他们从小练好童子功。第5课《秋姑娘》这样设计练说题目:“读一读,再照样子说一说。‘风 风儿 凉爽的风儿 抱抱凉爽的风儿;花 桂花 清香的桂花 闻闻清香的桂花;月 ’。”由字到词到形容词修饰的短语再到动宾结构的短语,教学时,不用告诉学生专业术语,只需学生按照上面两例一步步模仿练说即可。学生接触这一类短语多了,语言就会变得丰富。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积累运用”栏目这样设计读一读,说一说:“刘洋阿姨从太空回到地球上。方菊的妈妈从工厂回到家里。 从 回到 。”提供模仿范例和基本句式,训练学生说准确、规范的话。第8课《河里的月亮》“积累运用”栏目的读一读,说一说是:“滚圆 圆滚滚 圆滚滚的皮球 晶亮 亮晶晶 亮晶晶的 ”语序的颠倒、叠词的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如此丰富。苏教版新增课文后面的“积累运用”栏目,看似简单,实则安排很奇巧,便于学生接触富有灵性的短语和句式,感受语言丰富的内涵,体会语言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关注细节,凸显个性

苏教版新增课文除了具有诸多共性之外,还有许多个性蕴含其中。关注细节,可以让我们驻足欣赏每篇课文不同的风采与韵味――《秋姑娘》的风趣,《给刘洋阿姨的信》的现代,《河里的月亮》的诗意。

(一) 第5课《秋姑娘》――风趣

第5课《秋姑娘》是一首儿童诗,诗歌短小风趣,想象瑰丽,引人入胜。

1.有趣的迷藏。诗歌以秋姑娘和我们捉迷藏开头:“秋姑娘来了,她藏哪儿了?”激发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一个“藏”字激发起“寻找”的浓厚兴趣。于是,调动各种感官找一找,寻一寻,找到了秋姑娘。诗歌以“秋姑娘来了,她走遍每一个地方”结尾,秋姑娘似乎又躲起来了,有待进一步找寻她的芳踪。诗歌首尾呼应,含蓄生动。

2.丰富的表现。诗歌中的秋姑娘面貌变化多样,凉爽的风儿、清香的桂花、甘甜的果实、歌唱的小虫都是秋姑娘的化身和身影。秋姑娘千变万化,有丰富的表现,需要学生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寻找她的芳踪。

3.多种的感官。《秋姑娘》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才能全方位触摸到秋姑娘的个性。“抱抱”是触觉、“闻闻”是嗅觉、“尝尝”是味觉,“听听”是听觉,“面庞”“衣裳”是视觉,只要各种感官一起调动,就能找到藏在身边无处不在的秋姑娘。

4.无穷的回味。诗歌文字优美,回味无穷。诗歌整齐的节奏、对称的语言,富有节奏美;诗歌言简意赅、意境美好,具有意境美;诗歌所配的插图曼妙,给人无穷的回味,富有灵动美。

(二) 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现代

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是一封信,“神九”“天宫”和刘洋阿姨充满现代色彩,豆豆问刘洋阿姨的几个问题,表现了小朋友对航天飞行的好奇和向往。

1. 接触写信的格式。课文以豆豆给刘洋阿姨写信的形式呈现。学生第一次接触信的格式,开头的称呼点出了信是写给谁的,中间部分是正文,正文后面是写信人署名及日期。课文以书信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给人亲切感。

2. 感受提问的魅力。《给刘洋阿姨的信》整封信共有七句话,其中五句是问句:第一问是礼貌性发问;后面四个问句一问接一问,阐释自己的疑问;最后一问关切地问候刘洋阿姨返回地球身体累不累,很知冷暖。整封信让学生感受到提问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航天飞行的兴趣和激起对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自豪感。

3. 触摸时代的脉搏。课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关注点不仅仅停留在身边的事物,还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新闻,触摸时代的脉搏,人小心大,对事物充满好奇。

4. 留心插图的运用。课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是刘洋穿着宇航服,微笑地与大家打招呼。《给刘洋阿姨的信》有了这幅插图,学生更觉得亲切,可观可感可问;有了这幅插图,学生有了具体倾诉的对象,发问更为自然,学习更为流畅。第二幅插图是“神九”发射以及“神九”与“天宫”对接的情形。教学时,引导学生看看图片,看看相关视频,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 第8课《河里的月亮》――诗意

第8课《河里的月亮》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把我国浓郁的月亮文化蕴藏在天上月、水中月两个形象其中。小诗意境优美、想象奇特,充满诗情画意。

1.规整的节律。《河里的月亮》是一首诗歌,节奏欢快,富有变化。“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天上”与“河里”对称,天上月,水中月,规整的节律,欢快的心情。“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反复的使用,把天上月、水中月的形状、色泽、光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眼前顿时一亮。诗歌中间“一条小鱼游过,月亮忽然碎啦,一块,两块,东晃,西晃”突出变化的神秘莫测;“一块,两块,东晃,西晃”,对称的再次使用,把月亮的神奇、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以“它依旧是那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收尾。这一诗句的反复使用,首尾的呼应,增添了回环整齐的美感,给人余音绕梁、余味无穷之感。

2. 神奇的想象。《河里的月亮》这首诗歌充满神奇的想象,月亮被小鱼游碎,碎成一块两块,东晃西晃,如同镜子一般,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给人灵秀之感。静之后变为动,动之后恢复静――“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月亮表现得像个淘气的娃娃,天上人间融为一体,更增添了它神秘的色彩。

篇6

尽管语文是一门母语课程,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显得有些尴尬,屈居于英语、数学之后,甚至被人奚落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愈来愈淡。就拿完成作业来说吧,排在第一方阵的是英语、数学,至于语文,常常是最后迫不得已的一项。语文学科地位的失落,除了受别的学科的冲击之外,关键还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学习方式的单调性、评价结果的受挫性等,致使语文课程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课程地位的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的、社会万象的、人文科技的、现实生活的、想象虚拟的、古今中外的……语文教材呈现出来的虽是线性排列的有页码的白纸黑字,但教学内容所包蕴的却是无限定的五彩缤纷、立体具象。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本语文书似乎就是课程的全部,语文教学在黑白两色间穿梭,内容变得干瘪,色彩变得单调,形象变得空洞,语言变得乏味,学习变得无趣。正是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贫血”现象,学生的语言之树长期得不到“活水”的滋润,也就难于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了。

3.语言习得规律性的缺失。

语文学习重感悟,但感悟绝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感悟是有方法的;语文学习重积累,但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食古不化,积累是有门道的;语文学习重表达,但表达绝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表达是有序列的。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鉴于此,我们研究团队于2008年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教育主张,尝试进行了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和教学实践。顾名思义,“12岁以前的语文”是指0~12岁儿童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0~3岁婴幼儿阶段,这是基于倾听的“家庭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储备时期; 3~6岁幼儿阶段,这是基于游戏的“伙伴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 6~12岁童年阶段,这是基于语言交往的“学校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及广泛社会生活为内容,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现阶段,我们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正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

方法

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12岁以前的语文”这条路上,边探索实践,边反思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着。

1.酝酿准备阶段。

2008年,面对日益严重的语文课程地位性缺失、教学内容丰富性缺失、语言习得规律性缺失的现状,我们开始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通过对1500份学生问卷、1500份家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的统计梳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降,是源于教学内容的干瘪、教学形式的单调。一本本薄薄的语文书,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消解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耗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变革呢?我们组织语文老师扎进书海,去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慢慢地,我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想法:构建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回溯习得规律,或许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教学现状,把学生心底的语文兴趣给重新唤醒。

2.顶层设计阶段。

2009年,我们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宣言,提出了基于“三大石块”的课程体系,即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强调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主张语文教育应给儿童学习经典文化奠基,给儿童一生幸福奠基,以经典的熏陶来发展、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初步设想了重新建构后的课程内容该如何教的问题: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压缩教材教学时间。)现有教材怎么教?(摒弃分析,直奔重点。)国学经典怎么教?(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儿童文学怎么教?(自主阅读,交流心得。)课内课外怎么处理?(得法课内,迁移课外。)语文作业做什么?(删繁就简,积累表达。)

3.资源开发阶段。

2010年,在聚合了全校语文教师的共识与智慧之后,我们启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资源的重构工作。全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内容的研究,在现有的国家教材基础之上,按照12岁以前的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历时两年时间,编写了一套《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适用于小学六个年级。每本教材的基本体例为“国学篇”“诗歌篇”“儿童文学篇”。其中,“国学篇”以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章为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篇”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中外诗歌为辅,作品文质兼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儿童文学篇”则精选了中外名家名篇。希望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传承民族文化;以诗歌涵养儿童的民族气质,培养拥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顺应儿童天性。各板块篇目的选择采纳了多个领域专家的意见,力求选文经典,体例设计科学,符合儿童心理及母语学习规律。这套补充教材,还特别注意与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有机整合,虽独立成篇,但彼此关联,便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4.实验探索阶段。

从2011年起,在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之后,我们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整合与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寻求“1+X”的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教科书、《12岁以前的语文》以及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并行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删繁就简,摒弃分析,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积累、有效表达中,内化语言习得规律,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在评价模式上,寻求在积累的厚度、阅读的广度、表达的深度上作“3D”立体评价。

(1)尝试“1+1”模式。

实验初期,部分语文教师组建了实验团队,在完成国家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各年级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教学尝试:确保每周一节补充教材的教学时间,辅以每天晨读、午间默读活动,力图在各个年段渗透国学、诗歌和儿童文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实践证明,进行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教师与儿童,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教师开始自发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内容,自觉地呈现出多样的教学方式;儿童的母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视野更为开阔……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教师并不满足于这样补充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坚持地不断反思与实践。

(2)建构“1+X”模式。

现阶段,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团队正在进行力度更大的尝试与改革。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思路,我们对国家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单元内的主题整合”“跨单元的体裁重组”“主题式的文本拓展”“作家连串式深度阅读”“作品比较式阅读”“自主阅读后的交流会”……同时,我们对《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同时,我们还对国家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以及教师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独有的尝试:“主题关联式的读写实践”“家校互动式的阅读实践”“多媒体式的语文学习”……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并建构了以“大量阅读”为基石、以“前置研读”为起点、以“深度批注”为抓手、以“主题学习”为策略、以“多元对话”为核心、以“析少积多”为旨归的语文学习新思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对话丰富了,思想深邃了,底蕴深厚了,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积淀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3)实施“3D”评价模式。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实验,离不开评价模式的改革。我们大胆尝试建构了“3D”立体的评价模式。一是多元考察学生积累的“厚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汉字书写大赛”“成语接龙大赛”“诗词背诵大赛”等活动,给予获奖者“汉字大王”“成语大王”“诗词大王”等称号。二是全面考察学生阅读的“广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美文串串烧”“小说大家读”“读书报告会”“阅读大比拼”等活动,给予优秀者“读书大王”等称号。三是专题考察学生表达的“深度”,在全校各班级开展“我是小作家”“我是小编辑”“我是小评论”“我是小记者”“我是小演员”等专题活动,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成绩优异者,给予“北小小作家”等称号。这样的“3D”评价模式,让北京东路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价值,悄然地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5.推广普及阶段。

“12岁以前的语文”从我们北京东路小学一所学校开始实验,到区域内十余所学校参与同行,再到省内研究共同体创立,直至全国百余所学校热情加盟。2011年5月,全国首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功举办;2012年4月,全国第二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河南洛阳实验小学成功举办。如今,这一教学主张在全国小学语文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超越一所学校,成为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性

符号。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不断扩大实验的过程中反思总结,逐步形成了“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结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形成一个新理念:“12岁以前的语文”。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岁之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一粒粒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种子,自然会生机勃勃地发芽、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着眼于为儿童的一生奠基;“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着力于为了勃勃生长而聚集能量。

“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远离枯燥,厌恶单调,它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拒绝烦琐,摒弃分析,它是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12岁以前的语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学”的无限张力,古今中外、宇宙万象、唐诗宋词、名家名篇,无所不有,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也最大限度地给予教师“教”的无限张力,无需循规蹈矩,不必按部就班,一切以生为本,在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里播种再播种,积累再积累,习得再习得,这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语言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构建一种新体系:多向融合的课程体系。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变革就是“多向融合”。在我们惯常的语文教学中,一本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翻来覆去地教,久而久之,语文课就变得单调乏味、干瘪生涩、食之无味。语文课程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本语文教材,它需要作多维度的拓展、延伸、链接,因而课程体系的多向融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我们研究共同体的师生共同努力,用五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编出了以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为三大基石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建构出以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多向融合的课程内容新体系。旨在让每一个儿童建构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丰富的、经典的语文学习体系,将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学校的《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内容重组、结构重建、线索重排、体例重构,让语文课程内容既彰显鲜明的儿童立场,又重续传统的经典文脉,在儿童与经典之间寻找到一种丰富的平衡、无痕的交融、相互的照亮。

3.探索一种新范式:“五点

合一”与“六位一体”。

实验之初,有教师担心,原来一本语文教材,我们一个学期教得还急急忙忙,这又加上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这么多内容该怎么教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学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不加重,在教学方式上做文章。

(1)教学策略上,彰显“五点合一”的新线索。

①起点高一点。正视并尊重当下儿童语文学习的真实起点,了解学生的学情,不炒夹生饭,不做无用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具有挑战性。

②容量大一点。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适度加快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饱满。

③结构整一点。避免烦琐的咀嚼式的语文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板块化。

④视野宽一点。不局限于国家语文教材,也不局限于校本教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⑤积累厚一点。抓住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期,给予儿童珍贵的、经典的积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为丰厚。

“五点合一”是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新线索,让儿童在更开放、更自由、更丰富、更立体的语文学习时空中,获得言语、思维乃至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学习方式上,探索“六位一体”的新思路。

①大量阅读。通过“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等各种方式,极大地扩大、丰富儿童的阅读量。

②前置研读。通过家长学校、班级网络平台等方式,提供前置研读单,进行阅读的链接、规划与指导,引领儿童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前置研读,进行阅读思考与质疑,让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

③深度批注。主张泛读与精读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在精读过程中的“批注式”阅读,指导儿童突破文本关键词、制作阅读地图、绘制人物图谱等,让儿童的阅读向纵深前进。

④主题学习。根据儿童语文学习的需要,师生共同规划各种语文学习主题:儿童幻想小说的阅读、绘本读写实践、儿童诗仿创、儿童论语课堂、走近作家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与魅力。

⑤多元对话。避免单向的、线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组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组内对话、小组间的对话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加平等、自由、愉快。

⑥感悟积累。引导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中感悟、积累,在体验中运用、提升,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儿童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六位一体”是集“大量阅读”“前置研读”“深度批注”“主题学习”“多元对话”“感悟积累”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新思路,与“五点合一”的教学新线索共同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应地,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不再只是烦琐的分析和字、词、句、篇的机械训练,经典阅读、广泛积累、个性解读、多元感悟、差异对话、创新思考、深度阐释、开放表达才是语文学习的新生态,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已经成为“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的标识,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与接纳,并内化为一般的教学与学习生态。

四、效果与反思

1.实践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与研究,“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长,并对儿童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产生了较为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1)提升了儿童的语文素养。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在全校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兴趣、儿童文学阅读量、国学经典与古诗词的积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口语交际与创作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据统计,系统参与“12岁以前的语文”实验的六年级学生,目前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6年145万字的要求,基本达到人均600万字的阅读量,超过1000万字阅读量的学生比比皆是。学生的创作兴趣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仅六年级学生中,拥有个人作品集的学生就有92人。与此同时,随着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与作家面对面、家庭亲子阅读、阅读进社区等活动的全面开展,阅读已经从原先的个体活动不断拓展为班级团队活动乃至家庭与社区活动,阅读已成为实验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学生参加“全球华文经典诵读大赛”和“七彩语文经典诵读大赛”,都以选文的独特、诵读的传情、表现的完美,获得特等奖。

(2)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

了卓越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于我校教师语文视野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育理念更新、自身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实验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兴趣,激发了语文教师的创新活力与研究动力。5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有12人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全国、省级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有20人(次)作学术交流,应邀到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作学术报告有200人(次),先后有3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6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还有12位教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

(3)系统建构语文教育品牌。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体系的不断建构与实践深化,加之拥有近百家同盟学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创立,“12岁以前的语文”不再只是一种学科教学理念或主张,她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特教育思想、鲜明价值追求、完整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模型的学科教育品牌,在南京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与口碑。现在,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拥有160所联盟学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举办过南京、洛阳两届系列论坛,出版了《12岁以前的语文》补充教材(6本)和《“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还创建了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专题网站。

2012年12月,《12岁以前的语文: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未来,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相信这一基于儿童立场、立足文化传统、彰显实践创新的教育品牌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2.实践反思。

应该说,“12岁以前的语文”研究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框架,我们正行走其间。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觉得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留白点,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1)在资源开发多向融合

上需作进一步深化。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还应该与时俱进,寻求其他资源的融入。例如,科普类的经典阅读,当下名家的精彩篇章,这些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当我们拥有大量教学资源时,我们需要合理取舍、安排序列、有机整合,这项探索性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2)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

进一步提升。

再好的教学理念,再丰富的教学资源,都离不开教师的高效教学。当我们把语文的课堂打开之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国学经典这一类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少教师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文本的理解都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3)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需作进一步完善。

篇7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