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就业问题研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篇1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已采取了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返乡农民工培训力度、强化就业中介服务等系列措施稳定就业局势。

从劳动经济学观点看,这些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好的,但应该看到,由于牵涉到的农民工群体人数众多,地域广大,又由于户籍政策的灵活性欠缺,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一等问题,在实际运转中一些措施可能存在执行的偏差。

本文意图在这些措施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政策设想。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年底进行的“就业情况快速调查”监测分析称,考虑到部分返乡农民工暂时失去工作,加上农村部分新成长劳动力,节后需要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2000万人以上。

但根据走访调研,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仍然有招工计划,不同的是岗位数量、招聘需求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

1.相当多的企业由于生产计划缩减,空港数量有所减少,招聘时间略有延后。但一些企业由于技术改造和创新所需,追加了一些新岗位的招聘需求。

2.企业对新录员工的文化和技能水平要求提升。按照人保部的调研结果看,企业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在历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又分别上升了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整体有所下降,招工时间推后,技能要求提高。

因此,农民工就业供求矛盾在一段时期内将比较突出,引导有序流动就业和就地就近安排就业的任务繁重。

二、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

要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能不系统梳理农民工的就业影响因素。影响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因素大致如下:

(一)行业及企业外贸关联度及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或企业与出口外贸关联度越大,受到的冲击就越大。又因为这些企业多属于来料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位于整个产业链的末端,故而在这些企业中工作大量农民工群体,首当其冲地受到危机冲击。而在这些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受冲击程度最大。

但即便在这些企业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有区别。一些企业在危机中及时调整对策,推出了产业升级战略,努力往产业链的上端靠拢,这就为其下一步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另有一些企业以退为进,暂时捂紧荷包,缩减薪酬等开支,和员工一起过苦日子。等到外商有新的订单调整,立即“反扑”,重新开工,这也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希望所在。

(二)区域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整体看,越是区域经济活力比较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地方,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就越强。众所周知,在此次危机中,由于对外开放程度高,沿海比内地受冲击程度严重,在订单减少、推迟或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企业开工不足或部分企业倒闭,带来了企业减员或岗位消失问题,使得在这些地区从业的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而农民工返回的家乡多是重庆、成都、河南等内地城市。根据笔者观察,在成都重庆这两个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活力释放,这些地区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安置和扶持力度更好,也有可能有更多的就业岗位给予返乡农民工就近安置。下一步,需要对这些地方解决就业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政策扶持。

(三)农民工自身文化技能水平

根据前述有关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分析看,目前对高中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工的农民工需求比重在增加。这与目前正在推进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技能要求提升有关,也与劳动力市场更激烈的竞争有直接关联。

(四)政府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水平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中介人才机构中介服务,诸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供需见面会等,多聚焦于本地本市居民,或者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以,大量高中以下学历的外籍农民工群体,其就业指导问题一直被忽略。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上给予更灵活的处理,并出台对社会中介机构或人事企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激励措施。

三、现有就业对策分析

基于上述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推出的一系列就业解决对策,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存在以下几方面局限:

(一)产业升级通盘考虑不足

由上述分析可知,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宏观产业经济环境、区域经济活力密切相关,也与企业规模有所关联。

但当前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生投资比重较少;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除物流业规划中,这些投资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考虑较少。相应地,支持他们进行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资金自然就少。

由此,一些原本就困难的中小企业在外需缩减,产能减少,内部用工成本依然不减的压力下,很难尽快走出困境。

尽管目前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及时安排了200亿技改专项资金,拟通过中央财政贴息方式,并带动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一年撬动4000多亿的技术改造项目。但整体效果还有待观察,力度有待加强。

(二)培训的瞄准性差

由于文化技能水平对农民工“再就业”的影响因素明显,目前的多项中央和地方政策,都将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水平,把其放在突出位置。

但由于现行就业失业率统计口径,只统计城镇户籍人员,对于大量非本地户籍的外来农民工并未涵盖其中。尽管当前各地也紧急部署了对这些农民工的就业监测,但由于这些农民工多地往返流动的特点,统计难度很大,对部分人群的掌握并不全面,因而培训目标人群的确定就比较难。这也是当前众多劳动力输入大省普遍存在的难题。

而在中西部等劳动力输出大省,虽然比较容易统计出返乡农民工数量,但囿于财政经费不足等原因,就地对农民工的培训也不现实,并且在培训后,与企业需求对接方面,也会存在一定问题。

(三)发动社会力量不够

目前,有关部门密集推出了关爱农民工就业的多项行动,其中作为值得嘉许,但在广泛发动各种民间力量,包括企业、媒体等一起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难题上,还有待加强。

由于涉及的就业人群庞大,单靠政府下属的各地人才中介机构,提供所有的人才中介服务,并不现实,下一步需要在激励社会力量参与解决就业问题上下工夫,这当中就包括各种民间培训机构、各行业中小企业,及时提供信息的各种媒体。

但发动社会力量的同时,需要注意严格对社会职介机构的监管,严惩非法职介公司“黑中介”等非法行为。四、进一步就业政策探讨

(一)就业与产业升级、企业创新相结合

笔者建议集合各区域经济特色及企业需求,由当地宏观管理部门——如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牵头,联合工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知识产权局等,对各地现有产业及企业进行梳理,尽快明确政府鼓励发展的新兴行业领域,并对这些行业所需岗位信息细化梳理,及时推出对应的员工技能提高课程,从宏观上改善农民工技能素质结构。

在农民工就业问题解决上,救活企业特别重要。只有政府或社会资金及时给企业输血,企业复活了,才有新岗位可用,人才供需市场才会繁荣。

笔者建议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协调,给予企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专项补贴,补贴额度建议与其解决就业的人数、工资水平等直接挂钩,对于不裁员者给予奖励。

对于在困难时期进行技术创新和岗位改造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财政资金支持。

(二)创新培训费用机制

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在劳动力输出大省与劳动力输入大省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及时共享农民工供需信息,并将岗前培训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以适应企业需要。

由于培训必然涉及经费,靠沿海地区几个劳动力输入大省,来解决众多非本地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显然不现实;同时,劳动力输出大省在培训方面也很乏力,这些省份多是财政困难大省,单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或单靠地方财政都不现实。因而,笔者建议将大量结余沉淀在劳动力输入大省的养老保险金等利用起来。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地区分割,农民工在离开一个就业城市转出社会保险关系时,对于自己的养老保险部分只能推出个人缴费那部分,企业缴费部分作为养老统筹基金,则沉淀在当地政府社保部门。

笔者建议将将这部分养老统筹基金,按照一定比例统一转入劳动力输出省份的社保机构,由这些社保机构统一组织,对于大量返乡农民工进行集体就业培训。一旦劳动力输入大省经济回暖,企业重新招工,就及时将农民工输送过去,由此既避开了培训方面户籍的樊篱,又减轻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资源负担,避免农民工盲目找工作的低效。

(三)健全人才中介服务平台

建议各地进一步健全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信息披露机制,形成企业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信息的强制报送,将岗位需求信息统一梳理至各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并及时,供择业农民工参考。

对于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或私营个体企业,要统一由政府出资搭建临时性的招聘平台,供供需双方双向选择。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爱心热线,为提供岗位信息的信息人,给予物质奖励。

(四)打破户籍樊篱

在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等政策上,应当把政策对象扩大到城乡所有需要就业对象,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就业政策,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

笔者建议将农村劳动者纳入了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就业政策范围,改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建立了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冲击[R].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篇2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篇3

“多首层”设计是指通过缓坡布道、扶梯等建筑交通元素的布局应用,将一层与二层甚至三层步行街自然贯通起来,将人在一、二层等之间传统的垂直动线转换为自然起伏的曲线,达到两个甚至三个首层的效果,扩大步行街聚拢人流的功能。跨街而立的南北两区不仅不会隔断步行街动线的完整,反而会因为地上、地下贯通连廊和码头式的设计而形成连贯的步行街体系。

“青岛·十五街”这种独创的多首层设计突破了一般商业街对首层的规划理解,使首层的优势空间扩展为原来的2倍甚至更大。该人性化的设计得以方便的将交通人流和周边商业设施的人流引入二层甚至三层的商铺,从而形成一条庞大的人流带,让建筑商街扩展的同时还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内、外街体系”,将汇聚人流的功能充分扩展:外街,即依附于建筑正反两个立面、紧临市政街道而形成敞开式步道;内街则是因建筑的围合而形成休闲购物走廊,两种商街不仅形成了完整的购物走廊体系,还为合理规划商街功能提供了设计上的便利。商街在不同空间上回转,将人的动线曲折化、情趣化,为以后延长消费人群的停留时间创造条件,成为商铺可随时捕捉的商机。

2“情趣化”的街面

体验式的休闲消费是以轻松娱乐、闲庭信步的方式开始的,“阡陌纵横”的购物摩尔(shoppingmall)总是让人的心情紧张而又沉闷。如何才能留住顾客的脚步和目光呢?结合顾客的消费心理和习惯行为,无疑就是要让他们随意漫步,因此就必须为这种漫步的消费提供专门的通道--商业街,并且让所有的漫步者都能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能被某一偶像零售店所吸引,这是消费习惯决定的商业必然。

用建筑的方式解释“街”的过程就是对消费理念的一次深度解析,商业街不一定是临着大路的,如长安街;也不一定需要漫长历史的积淀才能形成,如王府井。“青岛·十五街”就是通过建筑来实现商业街的体系化和多层次化(图3),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使消费者逗留最长可能的商业步行街。只要有了这样一条街,所有商铺都沿街分布,剩下的就是逗留,就是体验,就是消费。

体验式商业步行街,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的,都要做到妙趣横生,它们是真正只有行人通行的步行街。诚然,宽阔的街道成就了体验式商业模式的成功,如巴黎的香榭丽大街、纽约的第五大道,芝加哥的北密西根大街等,都是著名的例子,但是目前世界成功的体验式商业模式开发经验表明,为了获得预期的满足感和惊奇感,理想的购物娱乐大街应该是9~15m宽,而且有弯道。此外,如果街道超过60m长,宽度方面就应该有所变化,以避免视觉上的单调。拐弯的街道可以强化行人的体验,增加行人的好奇心,因为人们想知道拐角那边到底藏着什么东西。当然,为充分营造商业步行街氛围,还应在每个路口建筑物裙楼间设置天桥连通,不仅让行人更方便、安全,还可加强人流和商业物业之间的良性互动。[2]

3“有故事”的广场

根据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图4):除临街商铺以外,综合性的休闲广场也是较为受访者欢迎的商业形态。

“青岛·十五街”成功打造了三个主题广场,分别是:A1区的城市艺术广场(图5)、A2区的T台时尚广场和A4区的休闲娱乐广场(图6)。城市艺术广场营造了一种静谧、典雅、多变的艺术氛围,它以圆形咖啡厅为中心,周围以多层次退台为人与人、人与建筑的对话提供了互动式空间,用建筑艺术创造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广场,将城市广场融入城市背景之中;A2区的T台时尚广场形态则偏向于严谨、工整,它受横向、纵向及空间多轴线严格控制,连接三个不同的标高,由低到高拾级而上,如同演绎着现代经典的舞台剧。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设施和景观,增强其影响力;A4区的休闲娱乐广场则以放大的尺度、精心的植栽,并有机地运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使城市广场华丽活泼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建筑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异国情调又令人熟悉的效果,让顾客以轻松的方式逗留、体验、娱乐、消费。三个区域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并汇聚成一个大的中心广场,聚集人气,成为城市的大客厅。

就体验式商业空间而言,广场的特色大多源于环境的塑造,环境能为来访者创造一种地方感,为商户创造一种存在感,同时也能为顾客创造一种温馨的归宿感。国外大量成功案例表明:有经验的开发商会使用一整套共同的设计词汇来塑造地方特色,创造出一种能够支持和吸引商户个体形象的地方感[2]。如广场上修复的教堂,中央喷泉以及公共大台阶等,而且这种地方感又契合了大量偶像零售店和偶像餐馆的环境需求。

4“互动式”的路线

体验式商业不同于传统商业中心的那种平铺直叙的商户构造,它更需要静心的规划和定制化,以满足日间和晚间活动的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成功的体验式商业中心的空间布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街道式空间可将一些列令人怦然心动的专卖店组织起来,从而强化日间购物活动,而零售店的设计也构成了街景的一部分,它把街上的客人吸引到各种零售环境造就的体验空间中;餐饮设施倾向于围绕着广场等公共空间,或者就在拐角处和“十字路口”的街景中“扎堆”经营。餐饮经常充当起延伸四种主要活动路线的作用:购物活动、家庭郊游、晚间外出活动及游客游览活动。关于娱乐设施的位置,特别要考虑如何满足周末和晚间活动的需求,一方面,为了缓解高峰期的拥挤和排队现象,娱乐设施需要一定的相对独立。另一方面,娱乐设施的“外溢”现象也提供了一个促进零售店销售的机会。如利用影剧院和娱乐设施与零售商店串在一起产生经济效益,并以此来平衡分割晚间活动的实际需要,并产生了一种有利于零售店购物的活动流,从而使顾客进入一种计划之外的体验消费,延长顾客逗留的时间。

5结语

“青岛·十五街”的商业规划和建筑设计由顾客的体验和情感出发,从色彩和灯光,到每条走道的宽度,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不知不觉中就把每个楼层都逛一遍。这是该项目的特点,更是成功的体验式商业中心必须具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体验消费下的新商业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6-05-22(036).

篇4

一、商誉本质的理解

关于商誉性质问题,会计理论界的分歧较大。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的性质作了以下三种解释,称作商誉的“三元理论”:(一)对企业好感的价值;(二)超额收益价值;(三)总计价账户论。笔者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不能独立脱离企业有形资产而单独存在。因此商誉价值必然依附于企业整体资产,当收购价格高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时,商誉表现为资产形态,否则为负商誉即负债。因此,现行会计理论把商誉当作无形资产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即商誉本身存在正商誉和负商誉的问题。从理论讲上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应取决于企业未来盈利水平,商誉作为企业价值构成部分,其价值内在原因与企业经营的结果分不开,外在表现为企业整体资产收购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因此不能确切地说商誉一定就是正值即是资产。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商誉表现为正值,因此人们往往将其定义为无形资产或者超额收益价值以及对企业好感的价值等,将其负面影响则未予考虑。其实,现实中企业商誉负值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企业经营不善、管理混乱或者濒临破产的情况下,收购企业以低于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收购时,对于被收购企业来讲,其商誉自然就是负值。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会计处理都从收购方考虑,将其计量为收购方的利润。因此,对商誉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无形资产或者超额收益价值的认识,事实上,企业既可能有正商誉也会有负商誉,我们既然能把正商誉当作无形资产来认识,又何妨不能把负商誉当作无形负债来认识呢,当然,每一次新的认识或者跨越、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的是胆识,正商誉对企业而言,确实是一种无形资产,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负商誉对企业而言,则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例如:我国国企改革也就是体制转变过程,就是将低下变高效、落后变先进、松散变规范的过程,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国有经济壮大与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目的也是将企业的负商誉转化正商誉过程。因此对商誉的理解,我们倾向于总计价账户论来理解商誉的性质,但与总计价账户论所不同是,商誉有正商誉和负商誉,正商誉表现为无形资产,负商誉目前理论界尚未统一认识,应该可以理解为无形负债,因此将商誉作为资产计量具有不确定性。毫无疑问,如果必须对商誉进行重新定义的话,商誉则是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或者损失的无形资产或者无形负债,与传统的商誉概念比较,该定义与现实更为符合、贴切。

二、商誉价值的认识

商誉作为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即可能形成无形资产,也可能形成无形负债。其价值外部表现形式为企业收购价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而内在因素是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结果。根据资产、负债的定义,决定资产、负债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的经济利益和损失,因此,资产、负债的价值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认可投入成本,决定资产、负债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入、流出。根据资产、负债的这一特性,其计量模式就是现值,因为只有现值最恰当地反映未来经济利益和损失,而现值体现出价值属性是在用价值。因此商誉也不例外,从理论上讲商誉应该用现值计量其在用价值。公允价值理论认为,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是公允、有效的,因此公允价值体现是资产、负债的交换价值,而商誉交换价值来源于企业收购价值与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差。因此对商誉价值认识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商誉与一般商品一样应该具有交换价值与在用价值。商誉作为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其价值外在表现形式取决与企业收购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其内在价值来源于企业自身经营的结果。包括: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经营方式、管理制度、销售渠道、品牌、激励机制、壳资源等综合因素。由于商誉价值计量往往取决企业整体资产收购价格,而收购价格则受竞争程度、买家与卖家的谈判能力、经济宏观因素、买家的特殊需求、不公平交易等因素影响,因此收购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其内在价值,即收购价值既可能高于内在价值也可能低于内在价值。公平的收购价格是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交换价值体现,它不同与采用现值计量的在用价值,在用价值表现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即商誉的内在价值。因此,商誉价值具有内在价值即在用价值和外在价值即交换价值的二种价值特性;其次,在计量商誉价值时,我们必然面临选择计量商誉何种价值属性的问题,即商誉计量必须与反映会计主体资产价值属性保持一致。如若反映企业整体资产的交换价值,那么商誉应计量其市场价格,如若反映企业主体的在用价值,则计量商誉的现值;最后,商誉价值不应体现为超额盈利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并购动机、收购价格、超额盈利能力不确定性等方面剖析,可以得出.超额盈利能力论不能反映商誉本质特征的结论。

1.并购动机。目前人们已经提出许多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并购活动会发生,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效率理论。它认为,通过并购可获得财务协同、经营协同、规模经济效应等,并能实现多样化经营战略,分散风险。因此,并购的发生很少是因为被收购企业具有较高的商誉。但是在并购中收购价格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现象却极为普遍,收购企业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款,必然是用于支付被收购企业的商誉。事实上,在实务中有很多经营不善甚至恶化的企业,在并购中也能以高于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格出售,而这些企业或许根本不存在超额盈利能力,因此以超额盈利能力观点理解这些被收购企业应该没有商誉,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因此,我们认为,超额盈利能力的观点不能解释上述收购动机,其理论缺乏依据。

2.收购价格。从理论上讲,收购价格应是被收购企业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但在实务中,收购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交易双方的谈判技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偏离被收购企业的内在价值,如果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未发生变化,则商誉价值保持不变,但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话,通过收购价格“倒轧”出的商誉在不同时点、不同对手之间会产生不同的价格,对此,超额盈利能力的观点无法给以解释。

3.超额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自从本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溢价越涨越高,有时达到惊人的地步,但事实证明高溢价收购未必会给企业带来超额盈利能力。据统计,并购后的收购企业能从商誉中获取超额盈利能力的,只有30%左右。将这种“未必可能”的超额盈利给予确认,有悖于谨慎原则,这种高额的并购溢价不是企业未来超额盈利的结果,因此商誉价值来源于超额盈利能力观点与客观现实不符。

三、商誉价值的计量

现行商誉计量有三种方法,(一)收益资本化法。它是将企业未来可赚取的“超额收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折现,以其现值总和确认为商誉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商誉=(企业年预期收益-行业年平均收益率×企业可辨认净资产总额)÷贴现率,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仅仅将“超额收益”量化,其结果不受买卖双方谈判能力的影响;其缺点1.在于缺乏可验证性,且计量结果会由于人为地调整贴现率而不准确,2.商誉价值如果不能表现为资产的话,则超额收益量化缺乏依据;3企业的预期收益不是固态的,那么商誉价值也随企业经营发生变化,则收益资本化法计算出商誉价值不具有真实性。(二)收益现值法。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潜在超额利润或者损失的价值。具体计量时,通过对企业超额利润或者损失的量化从而对商誉进行估值。在这里确定企业的超额利润或者损失是关键。计算商誉价值是按未来超额利润或者损失折算为现值来确定商誉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商誉价值=每年的超额利润或者损失×年金现值系数。(三)、总体评价法。计算公式:商誉价值=购受企业投资成本-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它是将企业净资产的收买价与其公允价值总和之间的差额作为企业商誉的价值,而这种差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交易双方的谈判结果,其计算公式为商誉=企业转买价格-账面评估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和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较简单,且能合理体现不同利益集团对企业整体价值的专业判断,因而具有可验证性和公平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计量商誉与企业现[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金流量密切相关;其缺点在于收买价格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且取决于买卖双方的谈判能力及其投资动机的不同。如果买卖双方地位不均等,那么通过收买价格倒轧出的商誉,就必然含有非商誉的因素,从而不能体现客观与公平原则。对此,我们认为,(一)、对于商誉计量应该与商誉的价值属性保持一致。商誉价值属性决定于商誉计量方法,不同的商誉计量方法体现商誉不同价值属性,不同的商誉价值属性体现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因此,在商誉价值计量方法使用应根据反映会计主体的价值属性进行确定。如若反映企业整体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商誉应该采用总体评价法计量商誉的交换价值,而不能采用收益现值法,因为二者计量方法体现的价值属性不同,不同的价值属性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表现在价值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同样,如若反映企业资产的在用价值,那么就应该用现值计量,而不能用公允价值代替现值,表现计量方法使用上,商誉计量应该采用收益现值法而不是总体评价法;(二)、收益资本化法计量商誉价值缺乏理论基础。1.该方法无法体现商誉的价值属性。计量方法与价值属性之间存在一致性、相关性,计量方法是外在的,而属性是本质的,计量方法应该体现价值属性。采用收益资本化法计量商誉价值是何种价值属性,收益资本化理论未给以明确解释;2.收益资本化理论依据在于,收益是有资本产生的,因此收益与资本价值之间必然存在正向关系,因此当商誉作为资产时,必然表现为是一种超额收益价值,如果收益与资本价值发生不对称时或者未发生正向变化时,收益资本化理论缺乏依据,换而言之,企业如果没有超额收益价值则没有商誉的观点,与客观情况不符;3.企业的预期收益不是固态的,商誉价值也随企业经营发生变化,那末计量商誉价值时人为规定贴现率,不断不够准确、缺乏可验性,甚至其计量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价值信息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因此在计量商誉价值时,不宜采用收益资本化方法。

四、商誉价值的会计处理

目前国际上有以下几种方法:1、将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有用年限内有规则地加以摊销、冲减各期的利润。如美国规定,商誉的摊销年限最长不超过40年,我国规定:商誉的摊销不得超过10年。其理由是:商誉所代表的,是可望取得未来收而发生的支出,按照配比原则,商誉必须摊销;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同行业的竞争,商誉不可能永远存在,所以应分期摊销;每年的超额利润没有减少,并不表示商誉的价值没有减少,因为其有效年限确实减少了,商誉的价值总有一天会消失。2、商誉作为一项永久性资产。其理由是,购买商誉是为了将来的超额利润,只要仍超额利润存在,商誉即存在,所以,不应该摊销。就时间因素而言,反面有所增加,予以摊销不符合实际。在企业衰落时期,获利减少,商誉日衰,价值日渐减少,此时予以摊销,似更合理;在商誉的存续期内,企业采用一定方式,支付各种代价,以维护商誉价值,这些支出均作为当期费用处理,如再对商誉进行摊销,势必造成双重负担。尽管这一处理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实务中采用此法的尚属罕见。3、商誉在购买企业收购被并企业时,即调整当期的股东权益(盈余公积或资本公积)理由是:商誉不能单独变现,其使用无法确定,从而任何摊销方法均显主观臆断,既然自创的商誉不予确认入账,在购买企业时产生的商誉也不宜确认。英国目前虽采用此法,但已有改变为确认一项资产的倾向。我们认为,如果商誉能满足资产的确认标准,那么就应该作为一项资产加以确认,如果刚刚确认就对其进行冲销,这种做法是很难解释的。对于永久保留,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商誉虽然不像其他有形资产那样,存在必然的损耗,但是也不意味着他的价值能够永久保留,事实上,商誉的价值会经常性的发生变化。但是同样的,对所有的商誉采用相同标准,在一定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也同样过于武断。并不是所有的商誉都会减值,甚至会出现升值,因此人为规定的期限内对商誉采用直线法摊销并不能反映其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应该采取逐年重估的办法克服这一缺陷,通过对企业商誉的逐年重估来确定企业商誉的升值与减值测试,决定计提的减值损失和升值盈余,否则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商誉的价值。

五、结语

商誉是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结果,不能独立于企业其他资产而单独存在,因此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构成部分,其价值必须予以计量。商誉有正商誉和负商誉。正商誉形成企业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价值,负商誉对企业来讲,则形成无形负债,对企业经营生产产生破坏性的副作用。同样,商誉与一般商品相同具有在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企业收购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在用价值表现为企业超额利润或者损失的现值,二者因为价值属性不同,在价值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计量商誉价值时,必须考虑计量何种商誉价值属性,并采用何种计量方法计量,同时在计量上应与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属性和方法上保持一致,由于收益资本化方法存在理论性的缺陷,我们并不赞同使用该方法计量商誉的价值。商誉在企业持续期间,其价值会发生变化,即存在升值或者减值的可能,因此现行会计对商誉摊销或者减值的处理不符合商誉价值的实际变化情况,建议采用逐年重估的办法决定计提的减值损失和升值盈余,否则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商誉的价值。

参考资料:

1.E.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陈今池译。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

2.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篇5

流媒体是指在分组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时基媒体,这些时基媒体系指实时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流媒体技术是将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压缩编码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用户终端能够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而不是将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毕后才开始播放的“下载”播放技术。流媒体技术是从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在线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能够实时播放音视频和多媒体内容,即“边下载、边播放”;(2)与“先下载,后播放”的“下载”方式相比较,所播放的流媒体文件只需在客户端作少量的缓冲保存,降低了客户端对存储空间的要求;(3)不在客户端保存整个媒体文件,有利于媒体文件的版权保护。

由于流媒体技术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流媒体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应用的广阔前景。首先流媒体技术在客户端所提供的缓冲存储,有效的降低了对传输带宽、时延和抖动的要求,使得在无线环境下实现实时媒体播放业务成为可能。其次,移动终端体积小、低能耗的要求,决定了终端有限的存储空间,而整个媒体文件无需在终端中保存,避免了过大的终端存储空间。再加上有效的保护版权,能够确保移

动流媒体应用的商用模式。

移动流媒体的技术特点

在我国3G移动通信网尚处于试验阶段,当前的移动流媒体业务承载在GPRS和CDMA-1X的中速数据通道上。因为GPRS和CDMA-1X已解决了承载层的移动性问题,故剩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带宽窄、干扰大,传输不稳定的无线环境中以及在体积小、低耗电的终端中完成流媒体的传送与回放。由此移动流媒体技术相对于固网流媒体技术而言,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高压缩比及低运算量

与有线信道相比较,无线信道所能提供的带宽是受限的,且移动用户所付费用与该用户在无线链路中所传送的总数据量成正比。要想在有限的带宽情况下传送海量的数字视频信号,这就要求流媒体传输系统对流媒体编码时,需要采用某种极低比特率的视频压缩编码算法,即要求有很高的压缩比。在选择视频编码标准时,不仅要考虑髙压缩比,还需要考虑该标准压缩、解压缩运算的复杂程度。采用较高计算复杂度的编解码标准,不仅会提高移动终端的硬件成本,而且增加了终端的功耗。一般情况下压缩比越高,运算越复杂,故往往选择一种折衷的方案。

2.高容错性

相对于有线信道,移动通信所使用的无线传输信道的环境要恶劣得多,数据包的接收误码率比有线信道要高几个数量级,且随着基站和终端的位置、方向的变化,误码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压缩的视频流对误码十分敏感,即使是不髙的误码率,也会严重影响终端回放的图像质量。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误码对视频质量的影响程度,需要提髙信道的容错能力,即通过增强信源编码算法的容错性、使用强有力的信道编码方式和采用最佳接收检测技术来满足视频传输的要求。此外,承载流媒体业务的网络传输层及底层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进一步改善流媒体传输的抗误码性能。.实时适应网络带宽的变化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受环境的影响网络传输速率变化很大,要想在移动网络上开展流媒体业务,必须使流媒体系统能实时适应网络传输带宽的变化。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应尽量减少在播放过程中的中断,以保证终端用户有良好的感受。要想满足以上要求,媒体服务器首先需要知道网络带宽的情况。为了判断每个终端的带宽,可以使用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中扩展的接收方报告(RR)。移动终端通过RR向服务器报告。媒体服务器根据报告中的平均丢包率(FR)、最近一小段时间的累计丢包率(CNPL)和终端缓冲区内的流媒体数据存储时间(BF),三个参数可以确定目前每个终端的可用带宽和当前可提供的服务水平。由此服务器对传送给终端的音视频流进行相应的调整。

事实上,目前不少系统将以上两种技术混合使用。在网络情况正常时,系统可根据网络情况灵活的在多种速率中进行选择与切换。当网络阻塞,系统无法采用可选择的最低的速率传送时,系统会采用关键帧技术,只传输I类型的视频帧。

4.终端适配与耗电问题

移动用户数量庞大,用户终端种类繁多,且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例如:终端对文件格式的支持能力、图形与字符的显示能力(屏幕大小、比例、分辨率、色彩域)、音频能力(单声道、立体声)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同一个节目在不同终端上回放的效果不一样,甚至在某些终端中无法回放。因此,在移动流媒体解决方案中,媒体服务器必须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要根据终端设备的特点,传送相应的节目类型。

5.内容的版权管理问题

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为了保护内容提供商的利益,要求终端用户下载的节目内容无法进行录制或将节目内容转发给其他用户;即使转发给了其它用户,其他用户在没有通过版权认证情况下亦无法观看。因此在流媒体系统设计中,需加入OMADRM2.0的管理规范,提供对内容版权管理的支持,保障节目的版权,最大程度地保障节目制作者的权益。

篇6

Keywords:CirsiumjaponicumFisch.DC;Carcinomacell;Growth;Inhibitoryeffects

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是提高科研成效、缩短科研周期、快捷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的有效途径。笔者从经中医中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的癌症病例的处方中筛选抗癌中药,发现大蓟提取液有良好的作用。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器材

1.1药材

大蓟生药购于内蒙古中蒙医院药房。取生药适量,六蒸水洗3遍,烘干,称量;用适量无水乙醇浸湿,充分烘干;六蒸水浸泡过夜,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纱布过滤,滤渣加适量六蒸水置110℃高压蒸气锅内20min,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2℃冰箱中静置72h,高、中、低速滤纸,0.45μm,0.22μm微孔滤膜逐级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灭菌、4℃保存,使用时以培养液稀释至所需质量分数(以生药计算)。

1.2器材与试剂

倒置相差显微镜(NikoneclipseTE2000-U),超净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CO2培养箱(GALAXY&BINDER),24孔培养板(BIOFIL),RPMI1640、高糖DMEM(GIBCO),胎牛血清(TBD)。

1.3癌细胞系

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肝癌细胞系HepG2,胃癌细胞系BGC823,宫颈癌细胞系Hela(均由本实验室传代保种),均常规传代培养。

2方法

2.1分组每种细胞均设对照组(不加药)与观察组(加药),观察组分设高(12mg/ml)中(6mg/ml)、低(2mg/ml)3个剂量组。

2.2加药处理取对数生长期的4种癌细胞,均以2×104/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接种24h后加药。加药后:①每天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②每隔24h各组均取5孔细胞台朌蓝拒染法计活细胞数,每孔计3次,5孔取平均值,计算出当天的生长抑制率,抑制率(%)=[(对照组平均活细胞数-观察组平均活细胞数)/对照组平均活细胞数]×100%[1],连续6d。

2.3抑制效果的判断与分析①细胞形态的观察与分析;②平均抑制率:6d的抑制率相加取平均值;③最高抑制率:每种细胞各剂量组取其6d中最高的1d。抑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3结果

3.1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形态的影响对照组:K562(图1)大小均匀,胞体圆整,折光性好,日益密集;HepG2(图2)、Hela(图3)和BGC823(图4)紧贴板壁,胞间紧密接触,胞质透亮,可见分裂相,连续观察,细胞继续生长,集落不断扩大。观察组:加药后8h,K562多数大小不均,胞膜内陷或出泡;HepG2、Hela和BGC823部分胞体回缩,胞质内有颗粒物积累。加药后24h,K562(图5)大部分形态异常,或皱缩或内容物释放形成“鬼影”,板底可见碎渣样物质;HepG2(图6)、Hela(图7)和BGC823(图8)部分皱缩、变圆、脱壁,HepG2(图6)板底已可见碎渣样物质;加药后48h,K562多数崩解;HepG2大量浮起,碎渣量大;Hela和BGC823更多的脱壁并出现碎渣。

3.2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的生长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它们的抑癌效果是不同的,如高剂量组中,K562的抑制率最高,可达89.12%,BGC823的抑制率最低,也在62.85%,四者间相互比较,K562>HepG2>Hela>BGC823。

3.3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生长的最高抑制率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的生长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它们出现的最高抑癌时间不尽相同,以高剂量组为例,K562和HepG2在72h而Hela和BGC823在96h;它们的抑癌效果也不同,K562最高,为92.34%,BGC823最低为65.25%,4种细胞间相互比较,K562>HepG2>Hela>BGC823。表1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略)表2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生长的最高抑制率(略)

4讨论

大蓟是一种常用、无毒中药,临床应用广泛,本实验显示其提取液对来源于血液、消化、生殖3个系统的4种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抑癌效果,提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其临床抗癌应用提供参考。

从形态观察到抑制率的比较均显示大蓟提取液对4种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为K562>HepG2>Hela>BGC823。中医认为,大蓟“归心、肝经。入血”[2],为血分药,善治血病,故对白血病细胞抑制效果最好;归肝经,对肝癌细胞效果也很好;不入胃经,故对胃癌细胞效果最差;肾主生殖,胞宫司生殖,“肝肾同源”,故对宫颈癌细胞抑制效果强于胃癌。本实验这一结果与中医的气血理论、药物归经理论和肝肾同源理论相一致,再次说明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博大精深,即便在体外细胞水平上也有良好体现,对实验室手段研究中医药同样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篇7

2方法

2.1到手香水提液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测定)选择健康昆明小鼠,体重在18~22g共2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分两组,每组10只,称重和标记,分开饲养,实验前和实验的观察期内,均按正常饲料条件饲养。

灌胃给药:灌胃给药小鼠1次,0.8ml/20g(到手香水提液浓度4.706g/ml)。连续观察14d,详细记录动物的反应情况,包括饮食、运动状况、排泄状况等各个指标,计算出总给药量(折合生药量g/kg)。

2.2到手香挥发油急性毒性实验(霍恩氏法LD50测定)选择健康昆明小鼠20只,体重18~22g,称重、标记,随机分4组,每组5只,雌雄分别为2,3只。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0.4ml/20g(给药前禁食16h,不禁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详细记录动物的反应情况,包括饮食、运动状况、排泄状况、死亡时间及当时状况等各个指标[5]。

到手香挥发油浓度:用食用油将到手香挥发油稀释至各个浓度:0.05,0.1075,4.65,10.0ml/ml,给药剂量递增比为1013=2.15,分别为1.0,2.15,4.62,10.0ml/kg。

3结果

3.1到手香水提液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测定)小鼠雌雄各10只给药后,蜷缩少动,但很快就恢复正常,小鼠无其它异常行为,7d无小鼠死亡,且各方面状态正常,体重增至24~28g,14d后亦无死亡,且各方面状态正常,体重增至32~37g,将小鼠处死,解剖观察,未见脑、心、肝、肺、脾、肾、胃、肠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异常,毛色正常。结果见表1。表1到手香水提液最大耐受量实验结果(略)

小鼠对到手香水提物(折算为生药量)最大耐受量:4.706g/ml×0.8ml/20g=188.2g/kg。

3.2到手香挥发油急性毒性实验(LD50测定)第1组、第2组各有一只在第2天死亡,其余4只除在前两天活动略为减缓外,各项指标均正常,且7d后亦无死亡;第3组在两天内全部死亡,第4组在3h内全部死亡(结果见表2)。后两组动物在给药后蜷缩少动,进食饮水都大为减少,甚至不进食不饮水,直至死亡未见有挣扎等任何动作,死亡后解剖观察动物,未见脑、心、肝、肺、脾、肾、胃、肠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异常,毛色亦正常。

查霍恩氏法LD50值计算用表(剂量递增法测定LD50值计算用表A1),剂量1=1.00ml/kg、剂量2=2.15ml/kg,剂量3=4.65ml/kg,剂量4=10.0ml/kg,组1,组2,组3,组4死亡动物数为1,1,5,5,对应的LD50值为2.37ml/kg,可信限为1.42~3.95ml/kg。按到手香挥发油提取率1.2%折算为生药,则小鼠对到手香挥发油(折算为生药)LD50为197.5g/kg,可信限为118.3~329.2g/kg。

4讨论

小鼠对到手香水提液(折算为生药量)最大耐受量:188.2g/kg,对动物无明显急性毒性。按照20g小鼠与70kg人的体表面积之比为:387.9(山东中药学院《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1994),转换成人对到手香水提物(折算为生药量)最大耐受量:1460.1g/70kg,因此可以初步推断,对人来说到手香水提物无明显急性毒性。

霍恩氏法测定小鼠对到手香挥发油LD50值为:2.37ml/kg,可信限为1.42~3.95ml/kg。转换成人对到手香挥发油(折算为生药量)LD50为:18.39ml/70kg,说明到手香挥发油对人也有一定的毒性。表2到手香挥发油急性毒性正式实验数据(略)

到手香作为一个在国内没有收录而民间有使用的药用植物,对其毒理学研究,包括水提液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测定)和挥发油急性毒性实验(LD50测定),可为到手香使用提供安全的实验数据,对到手香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是对到手香进行进一步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郭华仁,应绍舜.未见引种记录的东南亚观赏植物种源[J].台湾之种苗,1995,24(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193.3.

[3]王世清,郑芸.金铁锁的显微和理化鉴定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11(6):351.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4.

篇8

Keywords:universitystudent;employment;psychologicalobstacle;psychologicaladjustment;personality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参考文献:

[1]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篇9

一、必须为之而不为

1.没有义利并重

义利并重,最起码的条件是以正当经营为前提,在经营活动中遵纪守法,不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但我们很多企业却连这点也做不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中所列举的各项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例如,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又如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义利并重也意味着企业赚钱的同时要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并以某种方式回报社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广告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批评者认为广告对社会有深刻的影响,他们认为广告促进了物质主义的横行,是利用人的弱点来赚钱。广告被指责为过分强调物质拥有,如拥有某辆名贵轿车或最新的消费电器对人的重要性。

2.不诚信

诚信原则是企业经营之本,除非只想做一锤子的买卖。因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长期、可靠的合作。诚信原则要求讲真话,不欺诈。例如,不做虚假广告,不以次充好,不短斤缺两、漫天要价,不偷税漏税,不做假帐,不虚报统计数字等等。诚信原则还要求一诺千金,说话算数。譬如,签定的合同要千方百计的履行,对消费者许诺的产品和服务应不折不扣地达到等。可以说,每一项营销伦理问题的存在都与违背诚信原则有关。例如,在市场营销调研的幌子下进行销售、夸大产品的功能、产品安全性、虚假广告等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存在诚信问题的市场营销行为。

3.不公平

公平原则要求机会平等,如消费者应该有均等的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供应者应该有均等的提供资源的机会等等。任人唯亲、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不按供货顺序供货、同一产品对不同的顾客实行差别待遇等都属于违反这一原则的行为。公平原则也要求公平竞争,这是机会均等原则内在的要求。操纵价格、竞争对手信息的搜集、产品倾销、不公平贸易、限制性供应、排外交易,这些都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的要求。

4.没有互利互惠

互利互惠原则的最低要求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例如,若是通过欺骗性广告,窃取商业秘密等不正当手段搞垮竞争对手的,就损害了竞争者的正当权益。互利互惠原则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于,企业应该考虑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分享,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要给利益相关者好处。不安全的产品、虚假的包装、欺骗性定价、产品有计划的淘汰、误导性广告等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竞争对手信息的搜集、操纵价格、掠夺性定价、产品倾销等是对竞争对手利益严重的侵害;货位津贴是对供应商利益的剥夺;污染环境、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等是对社会利益严重的侵害。这些都违背了互利互惠的原则。

5.不尊重人

尊重人就是尊重每个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尊重人就是要承认人的差别,承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愿望。尊重人就是要把其他人看作是目的,而不是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即认真地对待他们,承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愿望。尊重人不仅是对企业内员工的尊重,还应扩展到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尊重。而市场营销人员在营销调研中,在直接市场营销中和网络营销中,却经常的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例如大多数消费者调查询问年龄、职业和收入等分类数据,尽管多数是让被调查者选择年龄段或收入段,而不是要求具体的数字,但是有人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再比如电话市场营销的时间和冒犯性,消费者常常抱怨不适时的促销电话扰乱他们的生活。转二、切勿为之而为之

1.欺骗

欺骗是指故意误导他人,使他人陷入错误,并基于此种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这种不诚实行为是违反商业伦理的最常见形式。欺骗包括对研究数据或会计数据进行歪曲或做假,做误导性广告,以及不真实地描述产品。它的表现还有如篡改花销报告,剽窃其他产品的性能鉴定书,以及不真实地描述财务状况等。欺骗的范围从可能不产生危害或产生极小危害的小谎言到产生严重经济危害或人身伤害的欺骗性阴谋。

2.贿赂

贿赂是指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贿赂被定义为提供、给予、接受或要求有价值之物,以达到影响官员履行公共或法律职责时所做行为的目的。有价值之物可以是现金或其他资产,也可以是交易完成后的回扣。贿赂使受贿人与其所在的组织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受贿人对其所在的组织有一种受托义务。而贿赂产生的个人利益很可能与组织利益冲突,最常见的贿赂目的是增加销售、进入新市场、改变或规避公共政策等。雇用女郎或支付现金很容易被判定为贿赂,而送礼物的意图有时则很难辨别。送礼可能只是在某种场合表示敬意的一种普通行为,也可能是以将来能影响商业决策为目的。关键问题是送礼的意图和期望的结果。如果送礼的意图是为了影响行为,那就是贿赂。只要礼物在事实上影响了行为,无论是否是蓄意的,礼物都起到了贿赂的作用。如果礼物没有对未来的行为产生影响,则不构成贿赂。但是,有时候很难证明礼物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3.胁迫

胁迫是指用暴力或威胁控制他人,迫使某人做违背其意愿的行为。这既可以是实际的、直接的或明确的,诸如用武力强迫他人做违背其意愿的事;也可以是暗示的、合法的或推定的,诸如一方受另一方压制,迫使其做依其本人意愿不会做的事。受胁迫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公司,例如强迫一个零售商经营某种特定的产品后,这个零售商才能得到其想要的产品。

4.偷窃

偷窃就是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偷窃包括在内部交易中把内部信息当作自己的来使用,以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欺诈,还包括使用一个公司的专有信息达到另一个公司的目的,这些信息可能是通过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该公司的计算机或程序而获得的。价格串通也构成偷窃,因为串通价格比正常高,因此买方要为商品交换付出多于实际需要的钱。在签定和履行合同的时候作假也构成偷窃。因为被侵害方在未予同意的情况下就失去了有价物品。同样,欺骗顾客、过度推销以及不正当定价都是在未经财产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取得其财产,它同样可以被视为是偷窃。

三、结语

企业营销伦理是在企业长期营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内受企业本身条件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影响,外受宏观环境制约,尤其还受到个人本身的道德素质高低的影响,因此,分析营销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其治理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本人将在其他文章中对此进行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晓波著:大败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2]陈宝庭刘金华编著:经济伦理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篇10

1.融资的阶段性特征

创业企业完整的财务生命周期主要有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组成,即研发期、创立期、成长早期、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阶段,创业企业基于不同的业务重点有各不相同的资金需求。因为创业企业财务主要是一种商机驱动型财务模式,这可概述成“商机引导并驱动了商业战略,然后又驱动了财务需求、财务来源和交易结构以及财务战略”(Timmons1999)。在商机明确的前提下,创业企业经营者就要从营业需求和资产需求等方面来考察财务需求。而全部直接驱动财务需求的力量包括现金流出率、销售、营运资本以及营业需求、资产需求等五种。商机驱动背景为精心制定财务战略,创造性地识别融资资源,设计融资计划和安排交易结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在不同阶段,由于直接驱动力量的不同,企业的财务需求各不相同,企业所面对的可取得财务资源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在研发期和创立期,个人储蓄和家庭、朋友融资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企业家无法得到更多的股权融资,这很难满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企业处于成长早期,成功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吸引风险资本的介入,加上公司较高的内部积累,使公司的融资渠道有所扩容。尤其是公司进入快速成长期,相对于被驱动的财务需求,原有资金规模仍然显得太小,同时企业的快速成长吸引了更多的风险资本和私人证券投资的介入。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创业企业往往把公开上市作为一个较为彻底的解决方案,在存在创业板市场的经济环境中,此阶段上市则意味着正好利用资本市场来丰富企业可利用的财务资源,以满足创业企业的高成长下的资金需求。在创业板上市,这不仅是创业企业进一步发展,成为成熟性企业的重要通道,而且也能满足参与创业资金如风险投资退出的要求。

2.融资的风险管理

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大都有“融资饥渴症”。经营者满足于筹集到尽可能多的资金,其中易犯的毛病是忽视融资的风险管理。融资不仅是有代价的,而是还蕴涵着不同的风险,这往往易被“融资饥渴症”以及“公司的高成长”所掩饰。

事实上,到了快速成长期,创业企业就不再是以融资最大化为最重要的财务目标,因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处于成长初期的创业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股权资本,而银行的信用也难以取得,因此通过其他可能的债务融资渠道和方式如财务公司、商和租赁公司、应收账款融资、动产抵押等等融通资金将不可避免,根据不少创业企业的教训,这些融资中应该注意两大问题:

首先,要注意融资的成本。企业面对的融资渠道不同,融资成本也不一样。过高的融资成本对创业企业是一个现实的负担,而且会抵消创业企业的成长效应。因此,创业企业仍然要寻求一个较低的综合资金成本的融资组合。在投资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的权衡中作出选择。

其次,要注意“焦油陷阱”,即避免过度负债而造成的短期高投资收益率(ROI)假象。创业企业的过度杠杆(负债)融资比成熟企业的过度杠杆融资更危险,因为创业企业对市场因素的变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从根本上来说,负债融资形成的资本结构不具有容错性,投资收益率(ROI)短期可能增加,但是一旦由于市场因素变化如商机变化、市场识别失误等,债务危机将毫不留情地淘汰一个看似发展良好的高负债创业企业。

以有利的并购加速成长

在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一般会经历股权变更,如经历兼并和收购活动。并购对于创业企业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利用并购可以使创业企业得以迅速地扩张规模;另一方面,并购是迅速增强或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可以并购相关企业,获得其核心技术或有效的营销网络。可以看出,并购往往成为创业企业获得高成长性的有效手段之一。要进行成功有利的并购,必须要做好几项基本工作。

1.认真做好并购的财务分析。这事关并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并购的财务分析主要从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并购成本分析、并购风险分析和并购后对企业财务影响等方面来展开。进行缜密的财务分析,以进一步做出合理的有利的并购决策。在创业企业自身力所不逮的情况下,借助于咨询机构来完成此项任务往往成为首选。

2.选择适当的并购方式和寻求适当的并购资金的配合。从并购的实现方式来看,并购方式主要有承担债务式、现金购买式和股票交易式。企业要在并购决策中,选择适当的并购实现方式。针对不同的对象如并购对象的质地和所拥有的核心资源,针对创业企业自身的并购意图,如是谋求管理协同效应还是谋求财务协同效应,以及创业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作出并购方式决策。如在一个高负债资本结构的创业企业,就可以考虑股票交易式并购方式。并购方式的决策是与并购的资金来源选择相关联的,如采用股票交易式的并购方式就需要较少的资金,但须充分权衡由此带来的股权结构变化的利弊。而承担债务并购更多地要考虑对企业并购后的财务风险和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因并购而承担的负债的偿还。现金式并购对于并购资金的要求最为严格,企业在并购方案的设计中一定要足够的现实的资金来源。

篇11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采掘速度不断地加快,资源已从相对剩余转化为短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激增及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对自然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则必须使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控制在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范围内,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应强调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周期较长资源的循环使用;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减少自然对污染的净化负担,使得污染净化速度大于或等于人类生产而产生污染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生态平衡,从而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导入,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战略管理特征发生了改变,进而要求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相应变革。以下拟就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简称为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概念、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应考虑的因素和应遵循的原则展开研究。

一、循环经济及其本质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能源开采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自然界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而循环经济倡导的则是一种“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的闭环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强调节约能源的使用和不可再生资源及再生周期较长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自然对污染净化的负担,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monis)一词首次正式出现在1996年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管理法》中,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而不仅仅是一种生态战略,它要求运用生态的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以“3R”(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de)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产业链为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早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和“宇宙飞船理论”,就预示着人类已经开始重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认为应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生存,才能求得人类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当时自然资源短缺和污染的自然净化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人们注重的是生产末端的污染治理,其特征是“资源产品污染治理”。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上世纪80-90年代时,自然资源缺短及净化的问题日益凸显,加上末端污染的治理成本很高,人们才将治理重点转移到了污染的源头。然而,这一理念也只是限于理论的探讨,该阶段还是一个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人们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寄希望于企业的不断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上。直到上世纪末,人类生存极限受到了挑战,人们才不得不将源头的治理付诸实践,提倡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保持。所谓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是指所有的创新都必经以符合生态发展规律和生态平衡为前提条件。可见,生态经济从提出到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生态经济;第二阶段是以源头治理为主的生态经济,即为循环经济。

二、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及功能

企业战略经营业绩是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实施的成绩或成果。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长远价值的最大化。由此可知,企业战略经营业绩是指企业为实现长远价值最大化而展开的系列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知道,当企业处于一个以末端治理或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战略经营业绩是企业为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长远价值最大化而在经营活动中开展的技术创新及其活动的成果或成绩。循环战略经营业绩是指企业为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长远利益最大化而开展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及其他活动的成绩或成果。企业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生态化循环战略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循环战略经营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

循环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同样具有衡量、导向和管理的功能。首先,衡量或判断是业绩评价的基本功能。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衡量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测算指标值与历史状况、管理目标、同行发展水平的比较,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判断,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态化的生产与技术创新有关指标的测算并与先进水平或标准相比,评价企业是否达到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导向功能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功能。所谓“评价什么,得到什么”,是因为评价者通常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被评价者实施奖惩,以引导被评价者必须按评价者的目标函数努力工作。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以及生态化生产与技术创新的评价,可以引导企业在人和自然和谐生存前提条件下,谋求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从而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管理功能是业绩评价功能的延伸。企业把业绩的评价与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评价结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压力,更好地迎接挑战。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就是要通过有关评价将生态化的生产与技术创新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三、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

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最大、最小”法则,委托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生态经济理论。

“最大、最小”法则,即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体现着业绩评价的精髓和宗旨,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取向。只有当企业通过交换实现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等于或大于所垫支成本时,企业才有存在的可能。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收入和降低成本。收入越高、成本越低、利润就越大,企业发展的基础就越牢固。用尽可能小的成本去获取尽可能大的收入,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可见,所得与所费的关系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关系,

“最大、最小”法则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根据这一法则,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实质是对以源头治理为主的生态化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得、所费及其二者之比的评价。

战略管理理论是围着企业如何形成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理论,是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最直接的理论依据。根据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应突出反映企业长期获利能力的情况,应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状况。首先,业绩评价工作必须有利于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其次,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全局观念,突出企业整体利益。第三,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环境适应性。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循环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应突出反映企业生态化的长期获利能力及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状态。

委托理论是企业业绩评价存在的逻辑基础。委托关系包括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总经理与职能部门经理之间,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等等。这时问题就产生了:一是人是一个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经济人”他们的行为目标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二是人作为经济人,同样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在过程中可能产生职务怠慢、损害和侵蚀委托人利益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三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委托人很难准确判断人的努力程度,人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为了解决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委托人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制衡机制来规范和约束人行为,使人目标与委托人目标趋近一致,从而减少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投资回报。而业绩评价就是一项很好的制度安排。通过业绩评价,可以客观公正地考核人的业绩,约束人的行为;通过业绩与薪酬、奖金、红利的挂勾,可以有效地激励人的价值取向与委托人一致,从而解决问题,降低风险。

这一理论仍然是循环战略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但是这里的委托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仅指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还包括了社会公众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有关环境治理与生态平衡的委托与关系。这时的委托者不仅要考核人的战略业绩取得的结果,更要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一生态环境的保持与污染的治理因素纳入到考核的范围。 生态经济理论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也是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理论依据。生态经济理论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高效利用资源。简而言之,生态经济理论就是研究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理论,它强调的是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其中,技术创新生态化则是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关键。通过能源清洁化的技术创新、生产废料资源化的技术创新、生产过程闭路化的技术创新等使经济的发展与生态达到和谐。

根据这一理论,要求将资源的消耗、产品的再使用、生产废料的资源化及污染源的治理等纳入到业绩评价体系中,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生产与生态的和谐状况。

四、循环战略业绩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及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时,还必须充分考虑由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导人而引起的影响业绩评价因素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影响因素内涵的改变。

1.成本和收益。成本也即所费,收益也即所得。二者是构成业绩评价最本源性的因素。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成本和收益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得到拓展:成本经历了由简单成本到复杂成本、直接成本到间接成本、主要成本到完全成本、单个成本到标准成本、绝对成本到相对成本的变化;同样,收益也经历了简单成本下的收益到各种成本形态下的收益的变化。循环战略经营意味着企业的战略经营成本与收益将从“新时期”的战略经营成本和收益向源头治理的生态化战略经营成本与收益的转变。这时的成本和收益的内涵已拓展为为取得生态化的战略经营业绩,包括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业绩等的所费和所得。

2.目标。目标是企业经营的指南,是企业开展系列活动的中心。企业经营目标既是业绩评价体系设计的起点,又是业绩评价的目的所在。围绕着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一经营目标的基本取向,企业经营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企业的业绩评价也经历了以利润为中心、投资报酬率为中心的财务业绩评价到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随着循环战略经营观念的导入,企业经营目标就是生态化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也即在注重生态平衡或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与发展基础上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应是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的企业生态化战略经营业绩评价。

3.竞争态势。竞争态势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竞争态势也经历了以成本为中心的竞争和以产品、科技、人才等综合能力为中心的竞争态势。随着企业经营受到来自自然界制约的不断强化,这种竞争态势正逐渐将生态平衡纳入其视野范围,从而形成以生态化产品生产、技术创新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态势。可见,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竞争态势应是企业生态化的综合竞争态势。

除上述外,业绩评价的主体和经营链仍是影响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因素。

依据上述,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为:

1.相关性原则。这里的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业绩评价要与生态化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等于轻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相反,注重生态平衡是为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施展、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提供环境的保证,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生态平衡是企业实现战略经营目标的前提条件。

2.全面性原则。评价体系应能全面、系统并相互联系地评价循环经营业绩。一方面,评价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评价、经营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应科学、合理地评价治理的效率、资源消耗的节约、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再生。从而从各主要方面对企业的循环战略经营业绩做出全面评价。同时,还应考虑评价体系能系统地、相互联系地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综合的评价。

3.重要性原则。这里的重要性原则主要是指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地评价业绩应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评价,而不是面面俱到,应抓住影响企业生态化核心竞争力和体现循环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展开评价,否则会使得业绩变化的主要因素变得模糊不清,从而不利于业绩的管理。

4.成本效益原则。在进行循环经营业绩评价时,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有些评价方法或指标项目固然比较科学和有用,然而为获取该项指标数据和使用评价方法费时费力,成本很高,则应考虑转而采用成本较低的替代指标和方法。

5.目的性原则。业绩评价总的来说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并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管理。具体而言,它服务于两种目的不尽相同的管理活动。一种是服务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管理,即通过业绩形成过程的管理促使经营目标的实现。另一种是服务于企业事后的管理,即通过对企业已形成的经营业绩的评价,发现问题,指出改进的建议,为今后的经营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与此同时,对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进行考核,并进行奖惩。如属前种目的的业绩评价,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如属后种业绩评价,其评价的指标、方法、标准应基本统一,以便可比。

篇12

    一、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

    1. 进园企业招工难,开工不足。

    在 47 家企业( 均系已完成一期建设并投产的项目) 中,有 28 家投产后存在比较明显的用工问题,主要是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比较难招或非常难招。有的企业天天往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跑,每次往往只能招到三五个人,有时连续两三次一个人也招不到。有的企业出于无奈,只好返回珠三角原地招人。有的企业不仅生产缺工,管理、技术、采购、质检、销售、包装、仓储、搬运等各个环节都缺工,甚至连人事部门亦缺工。

    部分园区招工难的现象正在从季节性向全年性演变,从个别行业、个别企业向多数行业、多数企业蔓延。招工难导致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有的企业有订单却不敢多接; 有的企业想增资扩产,尽快完成第二、三期的投资计划,却因用工制约而作罢; 有的企业因用工因素放慢了建设进度或压缩了投资规模。

    园区人力资源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偏低。

    部分园区专业化、年青化、技能型、创业型的劳动力十分紧缺,只能大量招用低学历、大龄化、杂工型、流动型的农村劳动力。据有关统计,目前各产业转移园劳动力本地化比重超过 70%,部分园区主要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些农村转移劳动力多为小学或初中学历,年龄普遍在 30 岁以上。有的企业鉴于招工难甚至将招工对象的年龄放宽到 40 多岁,学历放宽到能基本识字。这些劳动力上岗前都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技能培训,很多人进厂前为家庭主妇或村里闲杂人员,工作纪律、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处理生产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均较差。特别是有些员工沾染一些恶习,不服从企业管理,依仗自己是本地人、势力大,与企业对抗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现有职工群体文化素质、技能基础普遍很差,即使通过后续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也很难有较大提高,因而各园区要想尽快改变人力资源层次偏低的问题非常困难。

    职工流失率和误工率居高不下。

    如前所述,部分进园企业都是大量招用当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农民工) ,但由于这些人既要务工,又要务农; 白天到厂做工,晚上回村照顾家庭,往往农闲时来上班,农忙时就辞工; 家庭无事时来上班,有点事就请假,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很大不便。有些职工进厂才一两个月,刚结束岗前培训就辞工,弄得企业又要重新招人、重新组织培训。有些员工接受企业资助的订单培训,但培训刚完、进厂数天就要辞工。很多职工选厂只看工资高低,哪个厂工资高就往哪个厂跳,毫不顾及企业培训投入和生产需要。有些企业几乎留不住年青工人和管理人才。员工频繁误工、缺工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而居高不下的流失率则抬高了企业招工和培训成本,制约着生产率的提高。有些企业本来很重视职工培训,但鉴于职工频繁跳槽,转而尽量减少培训活动或压缩培训时间。

    企业提升用工竞争力难度大。

    用工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劳动环境、薪酬福利、发展机会、生活质量等指标对劳动者吸引力的综合评价水平。目前,受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国内企业用工的区域竞争、行业竞争、个体竞争日趋激烈。但部分园区、部分进园企业的用工竞争力薄弱,未来五年提升用工竞争力的难度也很大。在 47 家进园企业中,有 25 家企业表示提升用工竞争力的空间不大。

    ①这种状态可能使园区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更趋严重。

    用工问题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一是影响项目建设,削弱了企业转移发展的适应性。项目受用工制约,产能和效益上不去。而项目不能提升产能和效益,既不敢涨薪,又不敢满员聘用,陷于“经营难 - 招工难 -经营更难 - 招工更难”的恶习循环。有的项目是通过贷款建成的,因效益不好,直接影响到还贷能力,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对园区项目融资环境的信心。二是影响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积极性。珠三角部分地区和企业看到产业转移园的用工问题,加重了对产业转移的顾虑,从而降低了推进产业转移的力度。三是影响到东西北的投资形象。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一系列难题使这些地区的后发制约更显突出,增加了实现追赶和跨越发展的难度。

    二、原因分析。

    1.“重商轻工”是根本原因。

    过去,欠发达地区搞招商引资很难,那种“千工易得、一商难求”的印记至今都挥之不去,以致形成了“重商轻工”的思想。受这一思想的支配,部分地区和园区往往只重视客商的需求,轻视职工的需求。客商有需求,忙前又忙后; 职工有困难,没有谁去管。有些园区服务配套不足,职工生活条件简陋,生活单调枯燥,上班面对机器,下班无处可去。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 24 项基本需求中,②各园区的设施( 设备)存备率和职工认可率都很低。

    ③设施存备率不足 20% 的有 8项,不足40%的有19 项; 有21 项服务项目的职工认可率不到20% 。园区服务配套跟不上虽然对职工生活影响很大,但对企业老板影响并不大,因为老板对很多需求可驱车到市区或外地获得满足。笔者发现,部分地区和园区并非没有资金去改善服务配套、尤其是职工生活学习条件,而是不想花这个钱。“重商轻工”的思想直接导致园区建设起点低、配套差、吸引力不足。有些园区现在想改善服务配套,但因规划问题和用地问题而为时已晚。

    项目层次偏低、实力偏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用工环境。

    部分进园项目层次不高、实力较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用工环境。项目层次和实力,通过其生产环境和工资水平即可看出。生产环境方面,在332 名职工中,有79. 2%反映生产车间存在油污、噪音、废气和其他刺激性气味、灰尘污染和闷热情况,有 49. 1% 反映车间污染比较严重; 有 37. 8% 反映还是站立作业; 有 56. 9% 反映还是处于早上七八点上班、晚上七八点下班的工时安排; 有 31. 3% 反映劳动强度大。职工收入方面,332 名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 1949 元( 其中部分行业的职工月薪只有约 1400 ~ 1600 元) ,但平均期望收入则为3360 元,总体相差高达 1411 元。很多务工者报怨: 现在在农村打散工,如帮别人插秧、收割、植树、采茶、挖地、搬运、砌墙、做宴席等,一天的工钱都有上百元或一百多元,而在工厂里干一整天才得五六十元。面对职工要求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工资待遇的情况,很多企业显得力不从心。部分企业转移后,看似增强了成本优势,实际上是因成本压力迫不得已,而转移过程对于企业更是伤筋动骨,回归正常生产需经历很长的适应期,在此期间,没有能力对生产环境和职工待遇进行大的改善。

    ④调查还发现,发达地区近年出现的“涨薪潮”对这些企业的招用工构成了巨大压力,使这些企业人心浮动,招工难、留人更难。

    地方政府和园区对企业用工缺乏长远规划。

    部分地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表面上非常重视,实际上是权宜之计。常见做法有以下四种。一是通过频繁地举办招聘会或投放招工广告,直接为企业招工服务。有的企业在当地的名声并不好,当地人对他们并不感兴趣。二是政府或园区的劳动部门亲自替企业到市外、省外招人。三是要求当地的职业院校( 技工学校) 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四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向企业输入农民工。有的地区百般无奈,把村委会都调动起来,让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进厂做工。多数地区和园区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住房建设等方面,没有把用工因素深入考虑进去,用工问题一来,任务层层分解; 企业招到工,担子就放松,以致用工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企业维持廉价生产方式,人力资源投入普遍不足。

篇13

魏祝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天津体育学院2008—2011届学生为例》中发现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上学校体育类和运动训练类的所占比重未50%〜60%,其中学校体育类的比运动训练类的少,社会体育、心理学、生理学及其他方面共占40%。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选题,来源单一,缺乏创新性。赵永才在《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训练类选题较稳定,社会体育类和基础理论类的选题有增多趋势,传统技战术分析的选题有下降趋势,学生选题呈方向多元化,但学生选题方式更多依赖于教师建议,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单一的方式,而体育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成为了困扰学生选题的主要原因。

周小平在《湛江师院体育系毕业论文选题热点与走向》中得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仍然是广大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与体育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和产业的开发也成为广大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现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各方面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产生了些许变化,例如:在选题方向上,技、战术类的比重开始呈下降趋势,体育教学训练类、社会体育类的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选题方式上,学生依旧趋向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或是指导老师的建议获取选题,通过思索创新进行选题的比重少;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集中于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学生研究手段仍然比较单一。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

胥志敏《浅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一文中列出了学生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实践性,针对性不强,论文成果一般。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朱少华,龙昆等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一一以南昌大学2008—2010届毕业论文为例》表明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偏重于体育教育方面,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并且在论文结构、规范性、逻辑性等方面均普遍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戴卫东在《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中提到高校本科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有:论文的选题过于理论化;论文抄袭,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相关的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师投入不够;未形成论文质量考核体系。并提出高校教学部门的失范,师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学生论文写作系统训练的缺乏等原因。

从上述文献可了解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且普遍呈下滑趋势,大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选题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选题存在陈旧、重复,缺乏创新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选题的质量,完善过程管理体系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

3.非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质量问题相关研究

夏光祥等在《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S大学2010-2012届为例》提出:学生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研究内容“撞车”、选题陈旧,个别选题范围过大,可操作性不强。董秀茹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文中阐述学生选题出现大而广,题目越大越好写的误区。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题,但选题不能过于陈旧或追求热点问题,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宜。

张菁《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探讨》中提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态度不端正认真、论文质量低劣等问题。郭剑平、姜艳《论如何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中提到学生论文存在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过于宽泛等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无暇专心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毕业实习定位出现偏差、图书资料方面的缺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大部分本科生的选题研究方向与本身专业关联紧密,能够围绕本专业的特色展开研究,不足之处仍然是有的选题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点,或是题目太大,学生亦难以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同时论文撰写时间的安排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师生的态度等亦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