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

篇1

二、教学工作方面

能认真备课。学生进入三年级后,空间概念加强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增多了。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挪入课堂,这是当今教师能力的体现。和二年级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量有所增加。数学活动课后也有一定量的练习。同时,学生还要面对课外活动学习的压力。所以我在备课时,不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还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思考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听得懂、听得高兴。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采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教师讲授,有时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

篇2

二、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业的实施形式

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是作业个性化设计突出表现特征之一,在保留c继承、借鉴与吸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断创新了作业的形式,保留了传统的文本型的作业形式,创新实践了以下作业形式:

1. 实践型作业。学有所得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基本功能。因此,设计了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型作业,以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如,学习 《圆的认识》 章节后,设计布置了“画出各种看到的圆”等实践型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看到的实物画出圆的图形。

2. 探究型作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因此,个性化作业设计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会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科学求知的精神。

3. 学法交流型作业。学好数学方法很重要。因此,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设计些学法交流型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经验共享,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日记型作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念头和想法,这些思想非常有用,但又转瞬即逝,如不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便留不下什么痕迹。只有记录下来并深入思考,才能使这些思想逐渐变得明确、易记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作用。因此,设计了日记型作业。如对课堂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及理解和运用情况;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及作业、考试等问题的意见;自由表达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包括自己的收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日记型作业。

总之,小学三年级数学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是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个性特点、知识结构,总结出创新作业的新形式,以提高学生数学作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个性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设计研究的内容与方式一方面要从传统的作业模式入手,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三、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业实施的原则

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应该按照“有所布置”、“有所不布置”、“有所增加”、“有所减少”。“有所布置”是指对于灵活性、操作性强的、实际应用的作业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布置;“有所不布置”是指对于实用性不强、陈旧脱离实际的数学作业应该不布置;“有所增加”是指对于创造性的、新颖的、综合能力全面协调的作业可以增加布置;“有所减少”对于理论化的、重复的、脱离实际的作业应该少布置。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具有目的性,对于每一章节每一段内容应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上进行作业布置,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趣味爱好,将新颖的作业方式不断地融入其中,使其更加地活跃。

根据学生素质、基础、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应对其进行层次化布置作业。对于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简单的课本练习就可以尽量少留或是不留,将学生从重复的已经掌握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对于良好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和简单的练习还需要巩固和复习,留出适当的时间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延伸。对于及格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小学数学的理论基础需要不断的练习、掌握、复习,并且对原来相关的知识还要温习,所以可以在数学基本功方面进行作业的布置,以夯实基础为主攻方向,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篇3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三年级数学总结知识点2第三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三年级数学总结知识点3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或 被减数 = 差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

或 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6是4的几倍? 36÷4=9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倍数=这个数

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倍数= 结果

9的6倍是多少? 9×6=54

三年级数学总结知识点4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一、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

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2、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3、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4、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我们今后还要保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你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华罗庚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我很高兴你们能够喜欢数学课,我希望你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三、坚强的意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们遇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你们能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需要坚强的意志。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奋力拼搏战胜困难,就是意志坚韧的表现。你们具有这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会不灰心丧气;在取得好成绩时,也不骄傲自满,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奋勇前进。这样才取得了好成绩。

篇4

平时我能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作为三(2)班的数学老师,首先认真管理这两个班级,并且能够认真完成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实这两个班的大部分孩子都比较乖,自觉性也比较高,所以也比较容易管理。平时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没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的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与本年级组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出色完成级组的大小事务。

二、学习态度方面

我觉得,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在现在创新与改革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看来已经不够了。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学生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数学教学方面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 三年级是小学的关键阶段,一个转择点,担当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这套教材较难,不好把握。 加之三年级教学任务也非常繁重,其中知识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方向与位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年、月、日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及统计初步与不确定现象。

我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经常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他们喜欢比赛,我就抓住这个特点,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一起比赛,上新课时比赛看看哪个组最快发现规律和结论,练习课就比赛看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准确。

篇5

当前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不侧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半是教师在念、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学生记。以至于许多小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听老师讲公式和记结论,做做习题听老师讲解。导致这种现状有三种原因: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缺少数学阅读方法。

1.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

所谓口号式的数学阅读表现于课堂教学上教师一面提倡多阅读课本,一面却在课堂结束前几分钟就布置好作业,接下来的几分钟给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往往学生就在这几分钟完成作业,课后的阅读也只是一种形式和敷衍。这几分钟的放羊状态不仅表明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脱离实践,以至于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可有可无,只要完成作业就算是完成数学学习了。

2.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与语文、英语、体育等其他科目比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并没有语文教学那样亲切生动的字词句,也没有英语那般充满新鲜感,也没有体育那般活泼,有的仅是数学符号和一些枯燥的公式,也因此课堂教学上缺乏趣味性。

3.课堂教学上缺少阅读方法

一些数学教师存在着一种主观观念,认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于语文教学上,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多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缺少主动性和探究性,他们也就以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待数学阅读。

三、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学阅读等都是关于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结合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课前预习、课上精读、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动静”结合、讨论与读结合。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课堂上要将的内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初步印象,遇到一些自己感兴趣却费解的知识也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独立的疑问空间,而这个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关注课堂上教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画标志,尝试提问自己等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课前预习。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中《除法》,学生初步预习该节内容,认识除法,并带着疑问怎么去用除法运算。

2.课上精读

课上精读重在教师的引导,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传授概念时,应该逐字逐句以及精心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琢磨思考教材中的例子,从教材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除法的概念及如何运用。如除法的概念中换成其他字或者省略某些字或者加上其他字等这种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精读课本。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因口误或者记录笔记时产生的概念性错误,让学生更能够准确地去掌握知识概念,提升授课效率。

3.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

数学语言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简洁和严谨。教师口头讲授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的领悟对于收获知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苏教版的小学1~3年级数学教材,并没有给出完整的数学相关知识的概念,章节结构基本是“例子导读――想想做做――试一试――练习――活动――复习”。这种教材结构模式更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学中就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语感,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的方法,阅读课本中的数学语言,从中领悟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和观点。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认识分数》中我们需要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内容,领悟出分数的形式以及分数的是怎么读,而课本中没有明示给出怎么读,此刻教师就起到引导学生去体会数学语言,从中掌握分数这个概念及用法。

4.“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中“动”指的是动手操作,“静”指的是用脑思考。解题方法通常是产生于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过程中,阅读与写结合,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升阅读能力。苏教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中设计模块中的做做与想想、试试,就是为了让学生“动静”结合。如第三册下《认识图形》中,课外扩展的“奇妙的剪纸”模块,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阅读,尝试剪纸。学生在完成剪纸这一任务时必须要阅读课本中介绍的图形,并且按书上介绍的步骤来操作,通过手脑结合训练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5.讨论与读结合

讨论与读结合,指的是由课堂讨论促进学生阅读,在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积极创新的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本阅读的过程中,并大胆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从不同出发点上启发学生去深思,从“要我读”转向“主动读”,最后做到“我能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中“想想做做”模块中“一共有448人,平均排成7个人方队,每个方队有多少人”,先让学生阅读,然后一起讨论,最后再读,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以及找出解决方法。

四、意义

加强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终身学习与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指导、文本以及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顺利完成,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直接手段。

参考文献:

篇6

9:30~11:00上六年级数学。

11:10扫地,拖地。

11:20整理队伍,点名带领学生去谢尔曼中山小学校区。

11:40~12:00午餐。

12:00~14:00看管502寝室学生午休。

14:15整理队伍,点名带领学生去中医院分校。

14:30~16:00上三年级数学。

16:00~17:30上四年级数学。

﹙每个周六要开会总结,老师之间进行教育教学的问题交流。﹚

数学积分奖罚规定:

在规定时间内上黑板答题做对一次奖励1分。

下课后检查笔记和练习工整完成,并标清楚日期,奖励1分。

每周五检查一周的课堂笔记工整完成,并标清楚日期,奖励2分。

考试成绩达60分、70分、80分、90分、100分范围各奖励3分、5分、7分、9分、20分。

旷课一次或打架一次扣2分、乱丢垃圾扣1分。

我所带的班级情况如下:

三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4人﹚

胡雅琪:不善发言,写字动作慢,课堂上的小动作多,计算能力一般,对应用题的理解不够透彻。

王思佳:计算基础不错,不喜欢多问,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成绩中等偏上。

刘守理:反应迟钝,写字动作较慢,回答问题时对自己信心不够,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陈可情:计算能力很好,对知识的理解也透彻,成绩优秀,就是课后没有复习的习惯。

郑承先:回答问题积极响亮,基础计算不错,但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比较外向。

林天和:计算能力较差,学习不够认真,做练习爱投机取巧,课堂作业完成度较慢。

沈世豪:计算能力很强,对知识的应用很灵活,课堂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是个尖子生。

姚丹丹:计算能力不错,回答问题也积极,学习很好问,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

林紫霜: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回答问题,计算能力较差,成绩一般。

林唐心:写字动作快,计算能力不错,就是课堂上不够认真听讲,成绩一般。

刘德云:计算能力一般,课堂上爱搞小动作,学习不够认真,成绩一般。

梁贤锋:计算有待加强,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练习完成度也很慢。

王安秀:积极回答问题,学习很勤奋,计算能力很好,不过不够自信。

郑必行:计算能力不错,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爱打抱不平,成绩中上等,有点小马虎。

三年级教学总结:大部分的知识讲授都能吸收,对数字的计算和列式较好,对理解型的题目需要加强,特别是时间经过的计算。

四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5人﹚

杨茜茜:不喜欢回答问题,计算能力一般,学习也不爱动脑筋,喜欢投机取巧,成绩较差。

黄雅琦: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好,计算能力不错,学习挑三拣四,有点小骄傲,需要顺和的引导。

黄庆伟:计算能力较好,积极回答问题,就是答题时的审题能力不够好,有点马虎。

陈语熙:学习刻苦,计算能力很好,但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不爱发言。

连子希:性格比较外向,计算能力一般,学习不主动,课堂上不够专心,成绩一般。

林  妍:学习认真,计算能力一般,不善于回答问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需要加强。

王鑫莹:性格比较内向,基础计算不够扎实,吸收知识较慢,需要个别的关注引导。

黄思颖:答题速度快,计算能力一般,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字体写得潦草。成绩一般。

郭兴键:学习认真,计算能力一般,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课堂上有点小动作。

黄  洁:学习认真,计算能力较好,回答问题不是很活跃,应用不够灵活,成绩中上等。

李彦春:答题速度较慢,计算能力一般,上课不够认真,缺乏自信。

王子阳:计算能力很强,对知识的应用很灵活,吸收也快,回答问题很积极,是个尖子生。

梁芳韧:计算能力较好,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作业完成度较慢,有时爱搞小动作。

肖佳鑫:计算能力一般,上课不够专心,对知识的吸收一般,需要加强应用。

陈川帧:计算有待加强,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练习完成度也很慢。

四年级教学总结:每节课的布置量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好,不过需要加强题型的多样训练。

五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0人﹚

万慧柔:计算能力一般,学习耐心不够,对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主要还有乘法口诀没记牢,成绩一般。

莫小慧:学习刻苦,计算能力一般,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做题量少。

陈华明:学习比较懒惰,答题速度慢,也很少回答问题,需要不断的督促。成绩较差。

梁家炫:计算能力较差,学习不够积极,不愿多思考,需要不断的督促。成绩较差。

熊人兴:能较快的完成课堂任务,计算能力一般,需要大量的答题训练来巩固基础知识。

王晟屹:计算水平一般,缺乏题型的强化训练,答题速度较慢,学习不够主动。

文  飞:计算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也透彻,就是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成绩优秀,是个尖子生。

陈婉婷:上课认真听讲,计算能力较好,对新知识的吸收也快,就是题型训练的太少,是个尖子生。

符宗亮:学习不够主动,也比较沉默,计算能力一般,需要加强基础的列式训练。

许寰志:学习认真,计算水平一般,缺乏题型分类训练,要加强小数除法训练和应用题理解。

五年级教学总结:教学的进行比较顺利,所布置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学生均能完成,要加强多位小数的除法习题训练,并做好应用分类。总的来看这个班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这些学生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实行积分制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挺感兴趣的。因为用两个星期来复习四年级下册知识和讲解暑假作业,五年级上册的新课进度放慢了一周,已上完第四单元。

六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共17人﹚

吴坤志、梁骁骉:对待学习,有充分的自信心,思维较敏捷,肯钻研,学习自主能力有较大提高,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习,不过在图形这方面的习题还有待提高。

郑沁韵、王婧苗:这两个女孩,学习认真自觉,积极思考,完成练习情况较好,性格独立,做事踏实,书写工整美观,对应用题的理解有待提高,是可以培养的尖子生。

何远辉、符世贤:学习思维较活跃,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在学习上很努力,但是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中等不上。

蒙定君、江和俊: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上课经常不专心听讲,完成课堂较慢,做几次思想教育后行为有所改观,刚开始接触他们时连笔记和练习都懒得做。

厚、唐浩:学习比较马虎,基础不扎实,有较好的记忆能力,但就是课堂练习时比较懒惰,学习不思进取,永远停留在已掌握的阶段,不过相比补习之前成绩有所提高。

周甜甜、邓晓静:上课注意听讲,有错及时订正,可是,只知道听老师讲,不晓得动脑筋想,害怕举手发言,如果能勤动脑,多做练习,不吃现成的,成绩会有很多的飞跃。

李平凡、张礼杰: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甚至连三年级的知识都没扎实,主要原因是懒得多做练习,只听讲少做笔记,不主动去学习,完全是应付学习的。

张  汛:生性好动,上课不够专心,不过学习自觉性不错,成绩不够稳定,但是在严厉的课堂氛围下,还是能够认真的做好课堂笔记,完成课堂练习。

占校仿、王宜荣:学习思维比较迟钝,记笔记和做练习速度很慢,课堂上经常分心走神,学习不够刻苦,基础不扎实,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对待学习。

六年级教学总结:这个班的学生基础水平相差太大,几乎是三年级和六年级同班的情况,所以讲课速度比原计划的放慢了两个星期,除了复习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已上完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班的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去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减少对数学的恐惧感。这方面只能做一下较简单的习题,然后指名回答,给予他们答对的自信心。

篇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我们来到华斯达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在全体老师的辛勤劳动和同学们的刻苦努力下,本次期中考试圆满成功。全校同学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刚才获得表彰的同学和优秀班级就是优秀的代表,让我们再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全校师生,感谢大家的团结一致、努力奋进。

继九月月考较入学考试取得跨越式的进步之后,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在九月月考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很大进步,其中三年级三科人均增长28.44分,四年级三科人均增长23.28分,六年级三科人均增长22.07分,五年级三科人均增长19.53分,七年级三科人均增长13.17分,一二年级两科人均增长3.01分。与九月月考相比各年级单科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进步值以五六七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英语为最佳,分别是19.08、22.07、13.17、13.36、12.38。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体老师的心血,多少次改卷到深夜,多少次单独辅导,多少次促膝谈心,多少次改卷改作业。周一备改检查中发现老师们批改的期中复习试卷及练习次数多到超出想象,401语文吴秀丽老师批改作业51次,期中试卷6套;601班英语田桂菊老师批改28次,期中试卷7套;601、501班数学老师韦正富老师批改10套试卷;其他老师的作业批改量都超出了学校的规定。正是有了全体老师的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我们的成绩才能达到一年级数学平均分98.65、302班英语平均分超过90分92.41,六年级语文超过80分82.35的高度,几乎所有学科均达到学校要求。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向老师鞠躬,表达我们的感恩和敬意。老师,您辛苦了!

同学们,一个月之后是第三次月考,两个月之后是期末考试。在此,我向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讲纪律。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养成一身文明习惯,争做华斯达文明好学生,不让班级被扣分,不给班级抹黑。

二、讲卫生。不随地乱丢垃圾,看到垃圾弯腰捡起。积极参加教寝室劳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勤洗澡、勤洗手、常刷牙。保持红领巾的干净、佩戴规范。争做文明之星。

三、多读写。多阅读增长见识,多到班级的读书角、学校的阅览室去看书。勤写作锻炼能力,养成记日记写周记的习惯。认真练字,写出一首漂亮的钢笔字。

四、比学习。在班级里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看谁的学习状态好,学习方法好,学习劲头足,看谁的进步大。争做学习之星、进步之星。

篇8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前提。在实践中,

我们要丰富学习内容、变换学习形式、扎实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成效,这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学习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校学科发展情况以及教师自身需求情况,学习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自学,可以集体研修,也可以专家辅导。各校数学教研组要把准本校教师学习的需求情况,对症下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不同采用菜单式选择的方法,为教师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切实提高学习成效。

在学习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教师结合实践撰写课程故事、案例分析、教学论文,及时地反思行为、总结经验,形成工作的新思路。努力争取将这些所思所感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并获奖,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省、市“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区投稿截止时间:5月15日~18日)。期初,钟楼教育网站“教研之窗”的“小学数学”专栏进行了重新改版,调整为三大板块:信息速递、教材教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专页。信息速递主要介绍各方的教育改革信息(也包括我们区内各个学校的研究情况)和一些课改前沿资料;教材教法又包括教材资源(主要是一些教材分析)、优秀课例、推荐论文、精彩题目;“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专页中又涉及了课题方案和实施阶段成果。这一专栏的创设,无疑又为教师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为教师间相互交流架设了桥梁,希望老师们能向大家推荐你认为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撰写的课程故事、案例分析、教学论文、精彩课例等)与大家分享,来稿可发送至:ming555@21cn.com。

2、立足课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本学期,我区数学组将以三个活动为载体,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三年级数学教学研究活动

三年级教材的是第一次试用的国标本实验教材,教材编写者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编写的教材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与老教材相比,许多内容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删改和调整,并赋予了它新的价值和内涵。因此,如何读懂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适时地创造性使用教材应该成为三年级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举措。本学期,我们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市统一组织的教材培训;结合面上的常规调研深入课堂与老师们共同研究、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还要求各校数学教研组特别关注本校三年级的实验情况,经常性、常规化的进班听课,组织校级层面的年级调研,为三年级老师提供实验帮助。同时教研室将组织第二次“三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选择教材中教师较难把握的内容,指导青年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公开教学交流,组织教师进行互动式研讨。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材理解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数学精品课资源库建设活动

针对“常州市中小学精品课资源库建设实施意见”,我区数学学科组将做好组织、指导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形成我区数学学科资源库,达到点上深钻、面上共享的目的。(时间安排:3月10日~20日;10月10日~20日)

“五城区会课”活动

一年一度的“五城区会课”活动今年上半年4月将在我区隆重举行。作为东道主,我们除了认真做好组织安排工作,更重要的是精推细敲一节有质量的高年段数学课。这是一次锻炼队伍的过程:研究课的过程是团队集体作战的过程;这是一次推出新人的过程:青年教师将在磨砺课堂的过程中崭露头角,踏上新的平台;这更是一次“百家争鸣”、吐故纳新的过程:我们将在与兄弟城区的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扬长避短。

3、依托课题,推进学科教学研究。

上学期初,我区数学组就提出了把握重点、深入研究,初步形成我区数学学科发展方向的想法。经过一学期的思考、论证、听取意见、尝试实践,现初步形成了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几个研究重点、操作变量。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

所谓“活动”,整合着考虑,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内隐的思维活动和外显的实践操作活动。观察维度:活,是指活跃的学习氛围、灵活的思维状态;动,又可指教师能动地设计教学,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所谓数学教学活动化:是指数学教学的形式应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为主。教学是一种认知过程,更应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不仅是为了实现教学的认识任务做铺垫,而要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所谓课堂教学活动化:在“数学教学活动化”思想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的着力点落实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一定的学习材料,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并通过交流、评价等而获得知识、并且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围绕以上认识,我们将研究的重点落实在这样几个层面:活动目标的确立,数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材料的取舍、情境的创设、方式的选择),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的评价这四个方面。希望通过研究能达到,锻炼一支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初步形成钟楼数学学科教学特色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研究的形式主要采用点面结合。点:确立核心研究组成员,在理解课题思想的基础上于实际教学中尝试探索。面:即各协进组可抓住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作为本学期活动主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4、锻炼队伍,储备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我区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内涵,储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针对学校层面更多的青年教师,各校教研组也要制定务实可行的培养规划,加快培养进程、加大培养力度,努力使他们在已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05年下半年,常州市将举行新一轮“青年教师素质大赛”,内容包含教学设计、评课和上课。主要分两轮:第一轮:教学设计和评课,淘汰一半选手,再进入第二轮:上课。“评课、上课”是传统项目,我们依然应紧抓不放。需要各学校教研组关注的是本次活动的新增内容:教学设计,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个片段(新课引入、操作活动的展开、合作学习的组织、练习的设计安排等等),可以是整堂课的组织安排。各校教研组要在本学期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有效地安排好这个环节的培训,以此为载体锻炼青年教师队伍,为校本教研的高效推进推波助澜。

三、日程安排:

二月份:

1、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2、“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碰头会

3、“小学生数学报”读报知识检测工作的具体部署与落实

三月份:

1、贯彻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小学生数学报”读报知识检测初评

3、“华杯赛”初赛

4、小学毕业考试研讨活动

5、教学常规调研

6、“精品课资源库建设”申报

7、“五城区会课”前期准备

8、协进组拟定计划,组织活动

9、学科基地活动

10、“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活动

四月份:

1、“五城区会课”活动

2、“小学生数学报”读报知识检测复评

3、“华杯赛”复赛

4、三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5、第二次数学教材分析

五月份:

1、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优秀青年教师会课活动

2、“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活动

3、区“教海探航”征文竞赛

六月份:

1、毕业总复习研讨

2、部分年级分析性检测

3、教学研讨活动

4、“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活动

篇9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7日20xx年5月21日(第十三周)

三活动内容

1、通过校园广播了解数学知识、著名数学家小故事。

2、进行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3、进行数学手抄报比赛。

4、周五下午第二节进行活动总结及颁奖。

四具体安排

1、校园广播

2、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1)活动形式

以年级为单位,由每级数学教师负责出20道智力题,于星期三早上贴到教室门口走廊,然后给每位学生发答题纸,回答题数不限。答题纸最迟在周三下午放学前交给数学教师。每班前5名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班级数学智多星。每级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年级数学智多星。

(2)奖励方式

每位交了答题纸的同学均获得参与活动的小奖品。数学智多星于周五总结会上颁奖。

(3)各年级负责老师

3、数学手抄报比赛

(1)活动形式

学生自己自愿组队,每组16人,出一份数学手抄报,内容包括:数学日记、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趣题、数学家故事和数学知识单元整理等。版面布局合理,色彩鲜明,做到数学味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版面为A3大小,有兴趣的学生到数学老师处领取白纸。最迟于周三上午上交。

(2)评比形式

每份作品不写姓名,只写编号。老师登记编号对应的学生姓名。发给全校学生每人一张选票。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手抄报投票。投票时间为星期四下午至星期五中午放学之前。(请学校大队委帮忙统计票数)

(3)奖励形式

参与的学生均有参与奖。

每级选出3份优秀作品,于总结会上进行颁奖。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活动方案范文2活动主题:活动享受快乐智慧展示自我

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让大家感悟数学之美,拥有一双用数学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的头脑,从而去发现,去创造。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希望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数学爱好者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活动时间:

4月18日4月30日

活动安排:

活动:发挥想象,奇妙创造

活动内容:数学绘画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一~三年级学生

参赛作品要求:

以数字、图形等为创作基本素材,可运用平移、旋转等规律做图。绘画形式不限,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想象画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

作品上交截止日期:4月29日。

评委教师:柯晶晶

活动二: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是小主编

活动内容:数学手抄报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数学手抄报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手抄报内容可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等。

手抄报上交截止日期:4月30日。

评委教师:何雅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活动方案范文3为检测各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根据教导处期初计划,特组织本次竞赛。

一、比赛时间:12月30日下午3:00-3:50(收、发卷以广播为准)

篇10

本次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让大家感悟数学之美,拥有一双用数学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的头脑,从而去发现,去创造。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希望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数学爱好者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活动时间:

4月18日4月30日

活动安排:

活动:发挥想象,奇妙创造

活动内容:数学绘画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一~三年级学生

参赛作品要求:

以数字、图形等为创作基本素材,可运用平移、旋转等规律做图。绘画形式不限,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想象画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

作品上交截止日期:4月29日。

评委教师:柯晶晶

活动二: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是小主编

活动内容:数学手抄报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数学手抄报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手抄报内容可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等。

手抄报上交截止日期:4月30日。

评委教师:何雅

数学活动方案二一、比赛时间:12月30日下午3:00-3:50(收、发卷以广播为准)

二、参赛对象: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五、六年级兴趣小组学生。

1、团体奖项:以班级前20名学生成绩为依据,取团体优胜一名;

2、个人奖项:年级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数学活动方案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地了解数学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爱数学,数学有无尽的乐趣;学数学,数学有无穷的奥妙;用数学,数学有无限的未来的情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7日20xx年5月21日(第十三周)

三活动内容

1、通过校园广播了解数学知识、著名数学家小故事。

2、进行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3、进行数学手抄报比赛。

4、周五下午第二节进行活动总结及颁奖。

四具体安排

1、校园广播

2、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1)活动形式

以年级为单位,由每级数学教师负责出20道智力题,于星期三早上贴到教室门口走廊,然后给每位学生发答题纸,回答题数不限。答题纸最迟在周三下午放学前交给数学教师。每班前5名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班级数学智多星。每级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年级数学智多星。

(2)奖励方式

每位交了答题纸的同学均获得参与活动的小奖品。数学智多星于周五总结会上颁奖。

(3)各年级负责老师

3、数学手抄报比赛

(1)活动形式

学生自己自愿组队,每组16人,出一份数学手抄报,内容包括:数学日记、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趣题、数学家故事和数学知识单元整理等。版面布局合理,色彩鲜明,做到数学味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版面为A3大小,有兴趣的学生到数学老师处领取白纸。最迟于周三上午上交。

(2)评比形式

每份作品不写姓名,只写编号。老师登记编号对应的学生姓名。发给全校学生每人一张选票。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手抄报投票。投票时间为星期四下午至星期五中午放学之前。(请学校大队委帮忙统计票数)

篇11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本学期,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各位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师的不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把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充分发掘我校教师的自身优势,发挥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学校教研组的学习培训为基地,围绕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问题和需求,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带动广大教师共同走进新课程。

(二)、扎实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本学期要加强课改年级的教学研究力度,宣传课改新理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提高广大教师的课改意识与课改热情。

2、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协进的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本学期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协进研究的方式,发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构建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研究网络,达到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

3、进行教师备课改革的研究,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常规调研时将备课检查作为一个重点,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把握课堂实效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数学教师的成功经验。

4、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教研组将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逐步由“职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5、在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改实践,让教师在文本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征文活动;收集、整理“教学情景设计及典型教学案例”,开展“老教材新思路”备课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新理念的内化,教学新行为的改善,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以检查与考核。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3、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继续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专著的学习、课题研究,以教材分析、说课、评课为主,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认真组织好教研课,形成教师课堂教学风格。本学期仍要求人人上好教研课,并结合自己所报科研课题进行,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教学专题总结等结合起来。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听课、评课,以提高教师的说课、评课水平,推选教师上好校级研究课。通过以上活动,使每位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活动安排

第1周:备课,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第2周:做好各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观摩课。

第3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

第4—5周:一年级数学课例研讨,主讲人:郭田

第6—7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主讲人:张立茹

第8—9周:主题研讨:低年级数学高效教学。主讲人:张丰福

第10周:期中阶段总结。

第11—12周:数学计算过关抽查。

第13—14周:三年级集体备课。主讲人:谢学平

篇12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思想开始起了一定的变化,对“新教育”有了思考:新教育不是只针对语文学科,也在召唤其他学科的老师走进自己的“完美教室”,在点亮自己的同时,点亮学生。作为数学老师,数学教学也可以像语文学科那样,开发出优秀的课程。学生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仅仅是数学的一部分,有许多优秀的数学科普读物能为我们打开更宽广的数学学门,把这些好书中的数学带给学生,相信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的。

当时我正在教低年级数学,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有没有适合他们看的数学绘本呢?我开始寻找并购买数学绘本,将它带给我的孩子和我两个班上的学生。

一段时间共读后,不仅我6岁的孩子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还说出了“我爱数学”的话,我的学生也特别期待每周数学活动课上我和他们共读数学绘本,就连父母们也逐渐知道了有趣的数学读物,开始和孩子一起阅读。班里有好几个学生,在幼儿园学习了数学,但是过早学习符号化的数学,让孩子吃不消,反而对数学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在亲子共读数学绘本的过程中,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对她说,“我的数学学不好,是因为没有数学绘本。”在她看了数学绘本后,她的数学学习有进步了。我知道,数学绘本只是一粒火种,是它让孩子发现了数学的趣味,产生了自我力量。

默默探索着,自得其乐着。一天,我突然接到群里粉红毛虫中队队长请我做分享的邀请。我诚惶诚恐,既激动又害怕,在队长的鼓励下,顺利完成了“数学课外读物的共读与思考”。期末时,我的这份同题的群作业又被评委们评为优秀。8月23日,我又接到北京新教育实验学校为期3天的种子教师培训的通知……当时我刚写完种子教师的申请书,就接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真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短信问花王是不是弄错了?花王老师告诉我:“从教师地域分布情况和学科方面考虑,你被破格入选为种子教师,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呀!”我决定将数学课外阅读的课程开发到底,低年级先将数学绘本教学做好,中高年级再慢慢开发其他数学课程。

北京的培训对我触动很大。曾经只在网络上见到喜喜、花王、蓝玫、莞尔、小风、水心、飓风、栎柯……全都真实地来到我的面前,如此亲切!榜样教师们为我们诠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他们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希望,让学生们成为我今生最美的相遇,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全力追逐

之后,我承担了新教育项目培训群数学中队队长的工作,并且申报了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的学习。

每周一晚上是数学中队固定分享交流的时间,我要调动群中的数学老师共同参与学习,要寻找联系群中的数学教师分享关于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分享交流中,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

刚接到分享任务的教师都与我当初一样,不知道分享什么,都不敢承担。我也像当初队长鼓励我那样,鼓励他们,最终战胜自己,在分享中获得成长。

数学中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还远远低于语文中队开发课程的能力,我为自己鼓劲:不要急,慢慢来,先让活动开展起来。

因为奇迹、灯花、心静、香水和我的共同坚持和努力,我们成功开展了一个学期“二年级数学绘本共读分享交流活动”,并且留下了宝贵的群记录资料。在上个学期的摸爬滚打中,我们总结了很多关于数学绘本共读的经验,发现了更多适合小学生共读的数学绘本。不仅有适合低年级的数学绘本,还有适合高年级的数学绘本,我们扫描和收集了关于数学绘本的150本电子绘本,为方便数学教师平时在课堂中进行数学绘本共读,打下“物质”基础。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丰富的资源,在“新教育项目培训群”中,一、二、三年级的数学绘本共读研究小组同时启动,三个年级轮流,每周一次的“数学绘本解读分享”开展起来。借助“萤火虫网络教室”的契机,每周一个数学绘本课的讲师分享自己所上数学绘本的解读,我们的数学课程研讨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十字路口

然而,随着工作顺利开展,我却不断接到家人的“报警”:忙于新教育工作,我上网的时间不断增加,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电脑前,时常连早晨起床都在网上忙碌。家里的很多事情,包括陪孩子玩、讲故事都落在丈夫身上,甚至该吃饭时,家人叫我吃饭都要叫N次。每一个人都受不了我,说我中邪了,“不要上网了”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也尽量克制,我也发现自己花在电脑上的时间太多了,连看书学习的时间也被压缩了!但是,除了早晨固定为读书之外,到了晚上,周日二年级分享、周一项目群研讨、周二“网师”学习、周三三年级分享、周五YY语音课堂主持与评课、周六一年级分享……

每晚我都不忍心离开网上的工作,相信坚持会创造奇迹。

2014年3月19日,是个春光明媚的一天,但对我们家来说却是个阴霾突起的日子。同是教师的丈夫在上班期间突然胸口剧痛难忍,后经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破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作为妻子的我,心急如焚,手足无措。病危,马上转院!筹集高昂手术款!确定手术方案!寻找血源、血小板!开胸手术历经10小时!重症监护室8天8夜!平安度过危险期!终于出院,可以回家静养了,医生说要半年的时间,需要我精心照顾……

我的生活因此出现180度的大转变,所有工作在心痛中都停止了!

花王、奇迹、灯花老师、昕仔……这些老师得知我的情况,不仅给了我很多关心、鼓励和帮助,还在百忙之中接手了我留下的工作,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篇13

一、解构——数学认知结构的变量与特征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曹才翰教授曾明确指出,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试题一:现在有50本书,至少再买来( )本,就可以正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A.2 B.4 C.6 D.8

这道题是整张试卷得分率最低的,学生的错因包括:(1)只考虑到最少,没有兼顾8的倍数;(2)50-2=48(本)正好是8的倍数;(3)只考虑到8的倍数,没有加上50后是8的倍数;(4)8的乘法口诀记忆有误;等等。仅仅对学生的错因进行简单的统计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结合数学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加以分析与研究。

1.可利用性。它涉及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即在新的学习任务面前,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这道题学生运用了8的乘法口诀,如果学生在提取口诀时发生错误,说明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较差。平时教学引进一个新概念、法则时,应注意它与已有的概念或法则是相容的。

2.可辨别性。它涉及学生个人知识的组织特征,即在新的学习任务之前,他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异同是否分辨清晰。学生辨别“至少再买来”存在一定障碍,是在50本的基础上加一些,还是减一些,没有清楚地辨别出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结构严密地组织起来的,面对新的任务时,要能清楚地辨别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顺利地实现教材知识结构向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转化。

3.可巩固性。它涉及学生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即原有的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这道题将问题转化成“50+几”的模型,并运用8的乘法口诀和估计的策略,发现56是8的倍数,从而正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认识不稳定,甚至模糊不清,这种认知结构会影响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进而影响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试题二:下面的算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学生的错因主要有:(1)进位忘记加1,比如选A的同学,个位已满十,在十位相加时没有加1;(2)连续进位有错误,比如选B或C的学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满二十要向百位进2;(3)竖式计算有困难;等等。统计结果显示,有14.06%的学生选择B。可见,教学时对十位满二十向百位进2的训练仍须加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1.差异性。有些学生习惯于知识经验的纵向组织,体现在竖式的每一位上加减法时很少出错,但进位或退位时总有问题,此类学生应重在进位或退位的强化与训练。有些学生则偏重于横向的编排,这些学生对于进退位记忆清晰,但多位数连加时不够准确,教学时应在这方面给予特别的关爱。

2.依赖性。个位相加满十,影响了学生对百位相加满二十的思考。另外,个位进的是1,百位进的是2,这些主客体的不同作用,会改变学生对计算的认识。针对儿童数学认知结构的特性,要特别强调个位与十位或百位的进位数不一样,克服学生思维的依赖。

3.再构性。伴随着同化和顺应,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不断再构。从最简单的“一位数加法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法两位数进位加法三位数加法三位数进位加法……”及其相应的减法,儿童的数学认知结构呈现出螺旋上升、不断重构与再构的过程。

4.生长性。学生要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有力的“生长点”。在这个“生长点”上,学生才能自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新知识在“生长点”上获得新生。实践证明,以最基本的概念为核心不断探索有关知识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纲目清楚、主次分明,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记忆和再学习。

二、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框架与策略

试题三:

学生解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观察不仔细,每幅图中究竟有几位小朋友,仍有部分学生数错;(2)审题有困难,图中干扰信息很多,第一组一共有三位小朋友,“我们组每人要做8朵”与第二组三位小朋友“我们组要做26朵”,信息相互干扰;(3)理解有障碍,“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做多少朵”,比较量无法正确对应,第一组已知总人数和平均数,第二组知道总朵数,那么3人就是多余的条件,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障碍。因此,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审题、理解和感悟数学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整体框架。所谓数学认知结构的整体框架,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已学过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统摄起来加以思考,实现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性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要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整体框架,需要做到:

1.及时修补节点。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编制诊断性的测验,再根据测验结果修补认知结构中缺少或模糊的知识点。上题中,已知第一组做红花的人数和平均每人做的朵数,可求出什么?可以采用综合性的思考方式来诊断学生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修补知识结构中的节点。

2.选取核心知识。教师要合理选择概括程度较高的关键点,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帮助学生树立认知结构的整体“骨架”,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考策略,让学生根据问题的局部特点发散至整体思考。上题中,学生对“8朵”和“26朵”的理解是关键,如果能够把“8朵”理解成第一组的平均数,把“26朵”理解成第二组的总数,那么,对这个问题的本质也就理解清楚了。

3.整体观察情景。学生观察问题情景时,应启发学生在整体框架内来思考问题,采用分析或综合法放在整体问题情景中“发现”思路,促进认知结构的同化和不断分化,最终整体化。观察上图,学生往往被图像本身迷惑,只关注部分信息(小朋友的人数或其中一些数学语言),而没有从整体上观察这幅插图。

4.关注逻辑结构。每一个知识点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把握数学认知结构的整体,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提炼概括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其二是适当引伸、拓宽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本题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独到之处,能够从已知条件或问题出发,可以让他们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解题方法,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更易达到心灵相通的程度,更切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试题四: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28×3=84(元) 84+28=112(元)

B.28×3=84(元)

C.3-1=2 28×2=56(元)

D.1+3=4 28×4=112(元)

这道题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问题理解有误,将问题理解为“求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总钱数”,如选A或D;(2)直接计算了上衣的价格,而问题是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如选B。要帮助儿童建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策略有:

1.发挥已有认知结构的作用。教学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思维方式的引导,凭借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按照“新知识的成长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的切入点”的思路,以旧知识为成长点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本题借助“和倍关系”引出“差倍关系”,而解决“差倍关系”既可以先求一份数,再求相差数;也可以先求多倍数,再求相差数。通过与“和倍问题”的比较,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于这题的教学,要从生活中上衣和裤子的价格理解为切入点,把上衣和裤子的单价之间的倍数关系、差数关系理解清楚,然后出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把“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公式及数量关系分析透彻。因此,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关注点,不创设过于复杂的情境,正是新课标强调的“从生活经验出发”思想的体现。

3.充分利用新旧认知的矛盾。学生在建构数学认知结构时,教师要恰当地利用学生新旧认知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行走在新旧认知之间。对于这题,可以运用不同问题进行对比,“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多少元?”“一件上衣多少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元?”等,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追寻旧知与新知的共生点,在新旧认知的不平衡中螺旋上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旧知识的定式干扰,巧妙地设置“陷阱”,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