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育苗技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草莓育苗技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草莓育苗技术

篇1

1育苗时间

草莓育苗有2个时间段,即冬季育苗和春季育苗。冬季育苗的时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初,种苗一般是9月大田栽植后苗圃剩的草莓苗,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育苗,以有利于保温,在第2年3月底至4月初破膜。冬季育苗的好处是增加草莓苗的苗床生长期,在春季温度开高时就开始繁殖,有利于避过高温天气,增加繁殖株数,培育壮苗。春季育苗的时间选择在4月初,在清明节前后2 d育苗最好。其种苗的选择是9月大田栽植后苗圃剩的小苗先在空闲田假植后的苗。

2苗圃地选择与做畦

育苗圃要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背风向阳、未栽植过草莓、土壤为黑土或黄土的田块,尽量不要选择碱白土[1-2]。苗圃还要临近生产田块,以便于运输;不能选择有线虫等土壤病虫污染的地块育苗,如果使用连作地,事先要进行土壤消毒。在田块整好后栽植前施入农家肥30~45 t/hm2、过磷酸钙450~600 kg/hm2。均匀撒施,耕翻后做平畦,畦宽1.5~2.0 m,开深沟,三沟要配套,沟沟相通,沟深在30 cm,以利于排水。

3定植

选择优质健壮的母苗,最好是购买专业组织繁殖的脱毒苗;如果采用自繁苗,则应选择无病的母苗。栽植株距在50~60 cm,栽植1.2万~1.5万株/hm2。垄畦宽1.5~2.0 m,只在中间栽植1行,这样既为母株提供了足够的营养面积,同时又为大量匍匐茎苗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大田移植前每株母苗可繁殖60~80株子苗,苗圃即可产子苗60万株/hm2左右。

4苗期管理

母株现蕾后要及早除去全部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系生长,尽快抽生大量匍匐茎。如果育苗时底肥充足,苗期可不再追肥,以防止徒长;如果底肥不足,可在小苗大量生成后,补施氮肥1次,施尿素150~225 kg/hm2。在匍匐茎大量抽生后,为使匍匐茎尽快扎根,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每5~7 d浇水1次,浇小水,切不可大水漫灌[3-4]。雨水多时,及时清沟排水。浇水后要中耕除草,特别是夏季杂草生长快,容易争肥争水,要及时清除。草莓苗匍匐茎大量生成后,要及时将各条茎在母株周围摆布均匀,以免重叠、交叉,影响幼苗均匀生长。并在产生匍匐茎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及时生根。匍匐茎太密时,可疏除部分细弱茎,每株母株可保留5~10个匍匐茎,在匍匐茎长出2~3株苗时摘心,促苗健壮。匍匐茎苗移出前10~20 d,应切断匍匐茎,以减少母株养分的消耗。每株母株繁殖的苗数一般在50~80株。

5花芽管理

草莓苗最佳生长温度是25~28 ℃,超过32 ℃生长即停止,遮荫可以维持较低温度,促进草莓花芽分化充分。在7—8月光照强、温度高时,用黑色遮荫物在1.5 m高处的平面上,遮住草莓苗,以满足草莓花芽分化所需的短日照和低温条件。草莓花芽分化期间氮素过多,会引起植株徒长,致使花芽分化不充分,一般8月以后不再施用氮肥,或断根阻止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喷施赤霉素可促进草莓匍匐茎的发生和生长,但抑制花芽的形成,且浓度越高花芽分化越少。因此,在育苗前期喷赤霉素,后期一定要控制使用,以保证花芽的顺利分化。及时清除老叶,以减少抑制花芽分化物质的产生,促进草莓花芽分化。

6病虫害防治

草莓苗期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黄萎病和斜纹夜蛾、地老虎、蚜虫等病虫害,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喷药防治,并及时挖除病株、摘除病叶、病茎集中烧毁,防治炭疽病、叶斑病可选用25%使百克乳油1 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每隔7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特别是在高温暴雨季节,每次暴雨前后,均需施药保护。在黄萎病防治上,用黄萎灵1 000倍液浇施2~3次,每隔7~10 d喷1次。斜纹夜蛾可选用15%安打3 000倍液,或40%毒死蜱1 000倍液,或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防治。在地老虎防治上,将鲜菜叶切碎或米糠炒香,拌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傍晚时撒施苗地诱杀,或48%乐斯本800倍液喷浇灌。蚜虫可选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施防治。

7参考文献

[1] 王忠和.草莓优质秧苗育苗技术[J].科学种养,2008(9):20.

篇2

1苗圃选择

草莓根系浅,对土壤水肥要求比较严格,育苗地要选择在海拔650m以上的半山区山间盆地,选用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光照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最好避开病虫害严重的地块、与草莓病虫害有共同寄主的作物地块。

2苗床准备

在3月上旬将苗床土壤深翻30cm平整土地并整成宽1.0~1.2m、长8~10m、高10cm的宽畦,覆盖地膜保温促杂草萌发。4月上旬揭去地膜,用手工拔除大型杂草和牛筋草、狗牙根等难防除杂草,并全园喷布丁草胺进行化学除草。4月下旬草莓繁苗母株定植前5~7d,施入腐熟农家肥4.5万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75kg/hm2,将肥料均匀翻拌入苗床20cm土壤中,并将苗床表土耕平耘细。用14%乐斯本颗粒剂22.5kg/hm2撒施根茎基部土层,覆盖薄土可有效防治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

3母株定植

3.1选择母株在草莓萌芽至结果期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正常、叶柄较粗、叶片较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连续现蕾、果形及品质符合品种特性的植株,加以标记,利用其抽生的根系发达的、具有4~5片发育正常叶片且无病虫害的健壮匍匐茎苗作为草莓繁苗母株。

3.2定植时间草莓繁苗母株定植一般在4月下旬进行,避开晴热天气。

3.3定植密度在畦中央定植1行母株,株距0.5m,一般定植母株1.2万~1.5万株/hm2。

3.4定植标准适宜的定植深度是苗心与地面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使根系舒展。栽后立即灌透水,使土壤沉实。如果根系外露,要及时用细土覆盖根系,补浇水;如果苗心被淤,要及时用水冲洗,提高栽植成活率。

4苗期管理

4.1疏除花蕾4月下旬至5月初是草莓植株花序旺盛发生期,此时开花结果必将大量消耗繁苗母株营养,影响母株的健壮生长和匍匐茎的发生。定植后的30d内要随时检查母株的生长状态,母株现蕾后要及早分次摘除全部花蕾,不使其开花结果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及早抽生大量匍匐茎。

4.2喷赤霉素在5~6月,喷布赤霉素30~50mg/L1~2次(喷2次时,第2次在第1次喷布后7~10d进行),促进匍匐茎的产生。

4.3人工引茎在匍匐茎大量产生时,应及时把匍匐茎向母株四周拉开,以防交叉或重叠在一起,造成稀密不均,影响土地利用率。引茎的同时,要在匍匐茎第2、4等偶数节位上压土,以促进幼苗根系扎入土壤,形成健壮的匍匐茎苗。

4.4中耕除草母株定植成活后至匍匐茎布满田块需几个月时间,此时正值夏秋杂草滋生季节,稍有疏忽常会造成草荒。因此,在草莓育苗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锄草,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有利于匍匐茎苗的扎根和生长。中耕时要注意保护匍匐茎,以保证出苗率。

4.5水分管理母株定植后立即灌足水,次日再复水1次,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前期要小水勤灌,促进幼苗扎根成活。梅雨天后,进入高温季节,这时水分管理应是关键,以土壤湿润不积水为宜。草莓育苗期正值雷阵雨频繁季节,要时常清理畦沟以保证排水通畅,力求雨停田干,防止田间积水,保持土壤良好通气条件。水分管理的同时,也可使用遮阳网搭顶以降温保湿。4.6肥料管理母株定植成活后,可结合浇水施用5%腐熟稀人粪尿或5%尿素水肥追1次肥,隔10~15d再追施1次。一定要掌握好浓度不能太高以免烧坏母株。活棵后温度逐渐升高,植株生长旺盛,6月份大量抽生匍匐茎,此时应密切注意植株生长情况。匍匐茎子株苗根系扎入土中后,每隔15~20d浇施1次稀人粪尿。8月上旬以后,应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匍匐茎苗健壮生长,花芽分化充实。

4.7剥叶摘心匍匐茎发生太多必将造成草莓苗太密,光照不良,容易产生许多细弱苗;早期发生的匍匐茎苗株叶开展,造成田间郁闭,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8月上旬进行追肥前,应及时剥除大苗的脚叶、病叶,疏除部分细弱苗,并摘除幼苗发出的匍匐茎,保证幼苗的生长空间。一般每个母株可保留6~8条匍匐茎,每条匍匐茎留4~6株幼苗摘心,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4.8喷多效唑为控制匍匐茎的发生,可在8月上旬喷布100~200mg/kg多效唑,能抑制后期匍匐茎的发生,使早期的匍匐茎苗生长健壮。

4.9病虫害防治繁苗田中匍匐茎子株苗生长期正值高温高湿时期,常见害虫有菜青虫、斜纹夜蛾等,于幼虫2~3龄期用40.7%乐斯本乳油稀释1000~2000倍进行1次喷雾。危害草莓匍匐茎子株苗生长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叶斑病等,以炭疽病为害最重,自匍匐茎苗发生至移栽时均可发生,应于发病初期用施保功50%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结合中耕及时摘除枯叶、病叶、黄叶,减少病源和防止再次侵染。

5

;壮苗标准

新茎粗在1.0cm以上,具有4~5片以上发育正常的叶片,叶大色绿,叶柄短粗,根系发达,单株鲜重30g左右,无病毒病,无病虫危害症状。

参考文献

[1]段恩中.反季草莓促成栽培育苗标准技术[J].中国果菜,2008(3):11.

篇3

1 生产现状

建德市通过科技创新,突破红颊草莓育苗炭疽病发病重的难题,试验示范集成育苗关键技术,把草莓育苗产业培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门路。2009年以前,草莓育苗面积稳定在133 hm2左右,基本维持本市自给。由于种植红颊草莓效益高,育苗难度大,全国草莓种植区纷纷来建德调运种苗,每株种苗高达0.8元,促进了农民育苗的积极性。2010年红颊草莓育苗面积迅速增加了1倍,达287 hm2,每株苗销价0.6元,每667 m2效益3万元以上。2011年全市草莓育苗面积增加到433 hm2,每株苗销价0.3~0.55元,平均每株0.45元,每667 m2效益仍能保持在3万元左右。

2012年全市草莓育苗面积约在1 000 hm2,较2011年猛增1倍以上,新增育苗户15%左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草莓品种仍以红颊为主,其他为章姬、法兰弟,丰香品种已基本淘汰。二是草莓育苗基地集中。与草莓种植基地不同,草莓育苗基地实行异地育苗及水旱轮作,病害相对较轻,以寿昌、大同、乾潭、航头、更楼等非草莓种植的乡镇街道为主,其他乡镇为辅。三是培育形成了一批规模化育苗主体。育苗基地较以前更为连片集中,一般是几个大户租用面积6.7~33 hm2不等的土地,实行季节性流转,雇佣大量劳动力,专门从事草莓育苗生产,成为草莓育苗专业户,如建德老黄草莓专业合作社等,年产值可达几百万元不等。

由于2012年5-6月长期阴雨,7月高温、暴雨,对繁育“红颊”草莓品种秧苗极为不利。与常年同期相比,草莓繁育子苗普遍数量少、质量差、发病较重(炭疽病较往常早发20 d左右),有少数育苗地管理不善的已废园,约有33 hm2,损失750万元。当地农业部门强化技术辅导,指导草莓育苗户加强草莓育苗后期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疏苗、抑制徒长等管理,防治炭疽病的发生,确保草莓育苗数量、质量,并做好当年草莓苗贩销的宣传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草莓苗顺畅销售、育苗户增产增收。至9月中旬,建德市草莓苗已基本销售结束,由于容量过大,造成价格持续下跌,今年平均价在每株0.25元左右,仅为上年的一半左右,扣除成本,667 m2的效益已大幅降低,但规模育苗户仍取得不错的效益。而少部分个体散户所繁育的草莓苗因种苗来源问题、炭疽病发生、销路不广等因素,不能全部售完而留地老化,呈亏本状况,需引起高度重视。

2 发展经验

总结建德市草莓种苗产业发展的经验,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的重视。一是重视贩销队伍培育。依托草莓产业规模、品牌优势,在大量繁育自产自用种苗的基础上转入专业化生产商品种苗,并引导一批完成原始积累、具有较强实力的贩销队伍,转身投入到草莓苗的生产和营销行列(上半年贩鲜草莓,下半年代卖草莓苗),带动规模经营,使草莓育苗产业逐步壮大。二是实行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组培脱毒和新品种引进筛选,建立三级种苗繁育圃,尤其是对种苗的选择、子苗繁育期限、控制苗的生长和繁育、防病药剂的选择等一系列的试验摸索,得出一套完整的红颊、章姬草莓育苗的技术规程,通过“前促中控后稳”措施,控制炭疽病危害,草莓苗的繁育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每667 m2可繁育5~6万株,且苗粗壮。通过脱毒组培和温室驯化成为原种苗,然后建立一代种苗繁育基地,培育良种母苗供应给草莓专业合作社和大户进行良种苗的繁育。三是优质的售后服务。该市销售草莓苗的合作社已基本做到产业化,实行订苗、销售、后期管理一条龙服务,代办运输托运,并进行栽培技术辅导。由于售后管理到位和草莓苗本身的优质,草莓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3 关键技术

3.1 异地育苗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未种植过草莓的地块,以远离草莓生产园地的山区水稻田育苗较为理想,曾繁育过草莓苗的地块必须先进行土壤消毒处理[1,2]。

3.2 繁苗母株定植

宜选用二代脱毒专用苗,或上年预留的无病健壮育苗专用母株。用生产株作繁苗母株的必须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势强的植株,也可采用生产株培育的匍匐茎苗。繁苗母株的定植时间以3月下旬-4月中旬为宜,带土移栽,可在畦两侧双行或畦的中间一行定植,株距60~80 cm,一般每667 m2栽500~800株[1,3,4]。

3.3 母株定植后的管理

3.3.1 肥水管理

繁苗母株定植后,用促根剂连续浇根2次,间隔7 d。母株成活后,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以促发匍匐茎。每间隔15~20 d浇施1次农巧施1 000倍液,每株浇水量500 mL左右。在匍匐茎大量发生季节(一般5月下旬-6月上旬),撒施45%硫酸钾复合肥10~15 kg。梅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涝,7-8月高温干旱季节必须注意抗高温干旱保苗。8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

3.3.2 植株管理

匍匐茎发生初期(一般5月中上旬),可喷施赤霉素(浓度为每克含量75%的赤霉素对水7.5~15 kg),每株5~10 mL,间隔7 d 1次,连喷2次[2,4]。及时摘除花茎和老叶,抽发匍匐茎后,把匍匐茎理匀。及时拔草,出现无根苗时,应及时重新培土。当每667 m2苗数在3万株左右时,可将匍匐茎剪除。经常摘除老叶、病叶及后期发生的匍匐茎,一般10~15 d左右摘叶1次,每株苗留3~3.5叶为宜,到8月20日止。并采取“控氮施磷钾,降温促分化”措施,喷施叶面肥、覆盖遮阳网,促进花芽分化[5]。

3.4 控制密度,促进老熟

田间子苗繁育至目标数量时,及时拔除繁苗母株,防止苗田秧苗过密,促进通风透光。红颊和章姬草莓对炭疽病敏感,7月以后是发病高峰,当苗长势太旺、太嫩和细长时,要及时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控制秧苗长势,促使秧苗矮壮老熟,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药剂可选用75%戊唑醇·肟菌酯(拿敌稳)水分散粒剂 3 000倍液,或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5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2 000倍液,或15%多效唑粉剂1 200倍液,或20%三唑酮1 000倍液等,每隔10~15 d连续喷雾2~3次。

3.5 做好炭疽病的防治

草莓受淹或突遇高温天气极易发生炭疽病,要在雨停间歇期,选用25%硅唑·咪鲜胺可溶液剂1 2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炭伏)微乳剂1 500倍液,或40%克菌·戊唑醇1 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800倍液等喷施预防。

当发现有炭疽病时,应用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悬浮剂1 500倍液,或75%戊唑醇·肟菌酯(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4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做到雨后一防,或每3~5 d喷雾1次,连续防治3~5次[4]。

4 存在问题

品种结构方面,目前以红颊草莓品种为主角,且繁苗基地一般是老基地,土壤连作障碍严重,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种苗繁育基地。受草莓苗利益驱动,育苗面积有过快发展的趋势,超出市场需求容量的危机时刻潜伏,一旦销售不畅,必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由于草莓苗生产准入门槛低,销售组织上主要依托草莓商品果的贩销户,育苗散户多,分散经验,组织化程度低,使得部分草莓苗良莠不齐,在销售方面又互相压级压价,草莓苗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必将损害信誉。由于草莓属于无性繁殖,实际上还未真正纳入农作物种子管理范畴,目前在草莓种苗的管理上基本处于空白,大多草莓苗贩销企业不具备种子经营资格,容易引起种苗质量方面的纠纷。另外,在病虫害检疫等方面也亟待加强。

5 对策建议

在培育草莓育苗新型产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化草莓苗生产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旱涝保收的种苗生产基地。同时,加强管理和引导,根据合理分析判断市场容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扩大订单规模,确保产品质量,实行贩销准入门槛,严格调运的病虫害检疫,规范生产,做大做强品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5.1 加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扶持力度

培育开发新的育苗基地,提高良种繁育率;探索扩大异地育苗、冬季蔬菜—草莓苗轮作高效模式及高山育苗规模,加大对草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建成区域化草莓主产区的工厂化种苗繁育中心,引进开发草莓新品种,及早开发更新替代“红颊”的新一代草莓优良品种;配备草莓及草莓苗运送的冷藏车、冷库,不但可有效防止草莓苗烧苗,还可促进花芽分化,提早上市。

5.2 完善种苗生产技术体系

与科研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加强合作,建立三级种苗繁育圃,通过脱毒组培和温室驯化成为原种苗,然后建立一代种苗繁育基地,培育良种母苗供应给草莓专业合作社和大户进行优良种苗的繁育体系,形成一套草莓种苗繁育过程中病害防治、提高种苗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技术规程。采用高山育苗措施,提高草莓苗质量,促进花芽分化,实现草莓提前上市。

5.3 加强草莓种苗贩销监管

制定相关标准(质量标准、包装运输等),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建议贩销大户申请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建立种苗繁育备案制度。一方面便于加强技术辅导和检验检疫工作,帮助贩销,避免检疫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草莓苗质量纠纷事故发生。

5.4 提高种苗繁育产业组织化程度

通过培育壮大草莓育苗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并建立草莓苗销售网站,利用政府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扩大市场知名度,促进草莓苗销售。加强草莓种苗的售后服务,做到订苗、销售、后期管理一条龙服务,尤其是确保新发展草莓基地提高草莓苗成活率,赢得市场声誉,做大做强草莓种苗产业。

参考文献

[1] 仇保玲.草莓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24.

[2] 王法格,曾光辉.温州草莓育苗技术规程[J].温州农业科技,2009(2):25-26.

篇4

1苗圃选择

草莓根系浅,对土壤水肥要求比较严格,育苗地要选择在海拔650m以上的半山区山间盆地,选用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光照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最好避开病虫害严重的地块、与草莓病虫害有共同寄主的作物地块。

2苗床准备

在3月上旬将苗床土壤深翻30cm平整土地并整成宽1.0~1.2m、长8~10m、高10cm的宽畦,覆盖地膜保温促杂草萌发。4月上旬揭去地膜,用手工拔除大型杂草和牛筋草、狗牙根等难防除杂草,并全园喷布丁草胺进行化学除草。4月下旬草莓繁苗母株定植前5~7d,施入腐熟农家肥4.5万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75kg/hm2,将肥料均匀翻拌入苗床20cm土壤中,并将苗床表土耕平耘细。用14%乐斯本颗粒剂22.5kg/hm2撒施根茎基部土层,覆盖薄土可有效防治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

3母株定植

3.1选择母株在草莓萌芽至结果期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正常、叶柄较粗、叶片较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连续现蕾、果形及品质符合品种特性的植株,加以标记,利用其抽生的根系发达的、具有4~5片发育正常叶片且无病虫害的健壮匍匐茎苗作为草莓繁苗母株。

3.2定植时间草莓繁苗母株定植一般在4月下旬进行,避开晴热天气。

3.3定植密度在畦中央定植1行母株,株距0.5m,一般定植母株1.2万~1.5万株/hm2。

3.4定植标准适宜的定植深度是苗心与地面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使根系舒展。栽后立即灌透水,使土壤沉实。如果根系外露,要及时用细土覆盖根系,补浇水;如果苗心被淤,要及时用水冲洗,提高栽植成活率。

4苗期管理

4.1疏除花蕾4月下旬至5月初是草莓植株花序旺盛发生期,此时开花结果必将大量消耗繁苗母株营养,影响母株的健壮生长和匍匐茎的发生。定植后的30d内要随时检查母株的生长状态,母株现蕾后要及早分次摘除全部花蕾,不使其开花结果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及早抽生大量匍匐茎。

4.2喷赤霉素在5~6月,喷布赤霉素30~50mg/L1~2次(喷2次时,第2次在第1次喷布后7~10d进行),促进匍匐茎的产生。

4.3人工引茎在匍匐茎大量产生时,应及时把匍匐茎向母株四周拉开,以防交叉或重叠在一起,造成稀密不均,影响土地利用率。引茎的同时,要在匍匐茎第2、4等偶数节位上压土,以促进幼苗根系扎入土壤,形成健壮的匍匐茎苗。

4.4中耕除草母株定植成活后至匍匐茎布满田块需几个月时间,此时正值夏秋杂草滋生季节,稍有疏忽常会造成草荒。因此,在草莓育苗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锄草,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有利于匍匐茎苗的扎根和生长。中耕时要注意保护匍匐茎,以保证出苗率。

4.5水分管理母株定植后立即灌足水,次日再复水1次,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前期要小水勤灌,促进幼苗扎根成活。梅雨天后,进入高温季节,这时水分管理应是关键,以土壤湿润不积水为宜。草莓育苗期正值雷阵雨频繁季节,要时常清理畦沟以保证排水通畅,力求雨停田干,防止田间积水,保持土壤良好通气条件。水分管理的同时,也可使用遮阳网搭顶以降温保湿。4.6肥料管理母株定植成活后,可结合浇水施用5%腐熟稀人粪尿或5%尿素水肥追1次肥,隔10~15d再追施1次。一定要掌握好浓度不能太高以免烧坏母株。活棵后温度逐渐升高,植株生长旺盛,6月份大量抽生匍匐茎,此时应密切注意植株生长情况。匍匐茎子株苗根系扎入土中后,每隔15~20d浇施1次稀人粪尿。8月上旬以后,应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匍匐茎苗健壮生长,花芽分化充实。

4.7剥叶摘心匍匐茎发生太多必将造成草莓苗太密,光照不良,容易产生许多细弱苗;早期发生的匍匐茎苗株叶开展,造成田间郁闭,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8月上旬进行追肥前,应及时剥除大苗的脚叶、病叶,疏除部分细弱苗,并摘除幼苗发出的匍匐茎,保证幼苗的生长空间。一般每个母株可保留6~8条匍匐茎,每条匍匐茎留4~6株幼苗摘心,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4.8喷多效唑为控制匍匐茎的发生,可在8月上旬喷布100~200mg/kg多效唑,能抑制后期匍匐茎的发生,使早期的匍匐茎苗生长健壮。

4.9病虫害防治繁苗田中匍匐茎子株苗生长期正值高温高湿时期,常见害虫有菜青虫、斜纹夜蛾等,于幼虫2~3龄期用40.7%乐斯本乳油稀释1000~2000倍进行1次喷雾。危害草莓匍匐茎子株苗生长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叶斑病等,以炭疽病为害最重,自匍匐茎苗发生至移栽时均可发生,应于发病初期用施保功50%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结合中耕及时摘除枯叶、病叶、黄叶,减少病源和防止再次侵染。

5

;壮苗标准

新茎粗在1.0cm以上,具有4~5片以上发育正常的叶片,叶大色绿,叶柄短粗,根系发达,单株鲜重30g左右,无病毒病,无病虫危害症状。

参考文献

[1]段恩中.反季草莓促成栽培育苗标准技术[J].中国果菜,2008(3):11.

篇5

2 苗地准备(11月至翌年2月)

育苗地在冬季深耕晒垡,促使土壤风化。开春后每667 m2施150~250 kg商品有机肥,全面撒施,作畦,畦宽1.2~1.5 m、沟宽0.25 ~0.30 m、沟深20 cm左右;畦面作成龟背状,畦面平整;四周开深沟,要求排水通畅、雨停后不积水。移栽前每667 m2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30 kg。

3 母苗准备与定植(3~4月)

3.1 母苗准备

母株一般采用组培二代苗和专用母苗。专用母苗应在无发病苗地里选取,要求选取挂果良好、品种特征明显、无病虫害、生长势强的红颊草莓植株,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800倍液浸渍、晾干,假植越冬,3月再次选择和处理。

3.2 母苗定植时间

3月下旬4月上旬母苗定植。株距40~70 cm,每畦栽两行,离垄两边25 cm处各栽1行母株,每667 m2栽1 500株左右。母苗定植在畦的边侧,苗弓背朝畦面,有利后期抽发的匍匐茎向畦内生长。有条件的,畦面上铺滴管,滴管口朝上。

4 草害防治

移栽前1周畦面喷施丁草胺除草封面,每667 m2用丁草胺0.15 kg对水30 kg喷雾。平时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若采用人工除草,建议杂草连泥带出田外。

5 匍匐茎促发(4月下旬至7月上旬)

母株成活后,须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沟灌,以促发匍匐茎。同时适时追肥,在6月底前,母株周边每667 m2每次撒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5 kg,一般间隔10天施1次,共施3~4次。

匍匐茎抽发后,整理匍匐茎、压浮苗,保证每株小苗都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以利于培育优质壮苗。

6 子苗培育管理(7月中旬至8月)

6.1 矮化

6月底7月上旬,若子苗已布满畦面,喷烯效唑1 500倍液或100 mg/L多效唑2次,间隔15天1次,以提高植株抗性。也可选用三唑类农药如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等防炭疽病、矮化植株,一举两得。

6.2 摘除老叶、病叶

不间断摘除老叶、病叶及后期抽生的匍匐茎,一般10~15天摘1次,每次每株留3~4片叶。选晴天上午摘叶,下午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

1 000倍液等预防。

6.3 控肥控水

7月开始控肥控水,控制苗的生长,肥料尽量不施,在干旱季节注意适度灌水。

7 农药预防

4、5月每隔10天左右,结合喷施美加富等叶面肥喷药预防防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等。6~8月每隔5~7天预防草莓炭疽病1次,轮换使用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吡唑・代森联、代森锰锌等,阵雨后补喷1次。后期注意防治斜纹夜蛾。

田间已发炭疽病的,及时清理病株、病茎后,每天傍晚喷药1次防治,连续喷药3~5天后病情得到控制,相隔3~5天再用药1次,交替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篇6

1.1 大棚

可采用本地生产上普通使用的简易镀锌钢管大棚,一般棚宽 6 m,长度不限,也可用支架坚固的竹木结构的大棚,如采用连栋式大棚更好。

1.2 覆盖材料

①薄膜 用于草莓育苗的大棚要求周年覆盖,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棚顶的薄膜要保持完好,要求使用新型的多功能长寿膜。

②遮阳网 是夏季高温季节草莓育苗防暑降温的覆盖材料。可选用遮光率在50%~65%的黑色网,遮阳网要覆盖在大棚薄膜的外面,早盖晚揭。6 m宽的棚用4 m宽的遮阳网,保证棚内每天每畦草莓苗都有阳光照射。有条件的可在棚上方另设支架进行覆盖,降温效果更佳。

③防虫网 是夏季草莓大棚育苗配套使用的材料,能有效防止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侵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用于育苗的大棚防虫网一般是孔径20~22目的银灰色网,主要用于棚头及棚围,这样透光性较好。

④育苗基质 一是要通透性好,保水性好,质地轻;二是要有一定的凝聚性;三是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四是清洁干净,无污染,无病菌;五是酸碱度适中,不含有毒物质。草莓育苗主要使用山东鲁青公司生产的栽培基质。

⑤滴管 保证草莓整个生育期的水分供应。

⑥扣板 用于固定基质。

2 母株定植前的准备

2.1 苗床的设置

苗床可使用普通的简易大棚,一般标准跨度6 m,棚内可纵向设3个苗床,苗床宽1.4 m,4个过道,两边2个过道40 cm,中间过道50 cm,操作方便。

2.2 操作步骤

①平整床面 将大棚内苗床上的土表压实拍平,尽量保持床土表面平整。

②设置床框 用高12 cm的扣板围成1.4 m宽的长方形的床框,长度以大棚长而定。

③平铺薄膜 在苗床内表面铺设一层没有破损的薄膜,起到隔热保湿、防止多余的水分和营养液向地下的渗入及防盐渍的作用。

④铺设基质 在床框薄膜上铺设购买或自己配制的基质,在铺过基质的苗床上667 m2施生物有机肥100 kg,并撒施地虫杀星2 kg,耧平畦面后,在畦面上铺设滴管带,用3‰高锰酸钾消毒棚室及基质后待定植。

3 母株定植

3.1 定植期的确定

影响子苗新茎粗细的因素是育苗天数和营养条件,即育苗时间长,营养充足,新茎粗壮。相反,育苗时间短(小苗),即使营养条件充足,新茎也不可能太粗壮。

育苗天数的长短与子苗发生到花芽分化期展开的叶片数有关。展开叶片多,新茎才有可能粗壮。新茎茎顶生长点的大小一般与新茎粗细成正比。新茎粗壮,则生长点大,顶花序一级果梗分枝多,花数也就增加。相反,顶花序一级果梗分枝少,花数也少。根据其规律及匍匐茎发生的规律,扬州地区以3月底至4月中旬定植较适宜。

3.2 母株选择

母株最好选择经过驯化的组培脱毒苗或专用母株。专用母株应在10月选取无病健壮苗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浸苗2~3 min,消毒2 min,晾干后假植在母株专用苗圃园培育越冬,越冬时定植在棚室轻基质苗床上,3~4月移植母株时按上述标准和方法,再次处理,剔除有病和叶片过小的母株。

3.3 定植

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每畦沿着滴灌带定植1行脱毒母苗或专用母株,定植株距50~70 cm,避免栽植过深,不能将心叶埋入基质中,定植后打开滴灌,保持基质湿润。

4 肥水管理

6月底前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促发匍匐茎。根据基质肥力和子苗长势薄肥勤施,每隔15~20天与基质混合667 m2撒施生物有机肥5~10 kg,封行后停止使用,也可以结合防病治虫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或其他叶面肥,匍匐茎发生的最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保持基质湿润状态即可。8月上旬以后适当控制肥水,特别是N的含量,促进花芽分化,结合防虫治病喷施过磷酸钙浸出液有利于花芽分化。

5 匍匐茎子苗管理

匍匐茎是新茎上的腋芽当年萌芽抽生的一种特殊地上茎,是营养繁殖器官。在同一植株上早期出现的匍匐茎苗形成高质量的秧苗,以离母株近的发育最好。当年的顶芽均能形成高质量的秧苗。

同一品种,未结果的植株上发生匍匐茎的时间早于结果的植株。另外,温度、日照、湿度对抽生匍匐茎都有影响。据日本获原夫先生研究,白天温度23℃以上、日照12 h以上、夜间温度在14℃以上时能顺利发生匍匐茎。如白天温度在17℃以下、夜间温度在10℃以下对匍匐茎发生是不利的。扬州地区5月温度、日照时数基本满足了匍匐茎发生的条件,有利于草莓匍匐茎发生。

篇7

露地繁育种苗,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日温18~25℃、夜温不低于5℃时定植母株。定植过早,地温低,易出现寒根、缓苗慢、中后期生长不良等现象;定植过晚,日温高于30℃,不利于缓苗。

2 母株的选择

作为繁育幼苗的母株,必须具有本品种特征、生长健壮、根系强、无病虫害,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用脱毒苗繁殖。

3 繁苗地的选择

不得选择种植过草莓的地块或者往年繁殖过草莓苗的地块作为种苗繁育基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择距离草莓种植田1 500 m以上地块,且附近没有蚜虫、白粉虱、螨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为害的寄主植株,如桃树、花椒树等。

4 肥料选择

不得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及腐熟后没有晾晒的鸡粪或者鸭粪。食粮动物的粪便一定要用阿维菌素消毒,清除其中的线虫,避免红心病的发生。

化肥以三元复合肥(15-15-15)为例,每667 m2用量不得超过30 kg,并且以撒施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增施菌肥,如富含各种有益菌的木质素菌肥,以提高综合肥力,改善定植穴的大环境,可撒施结合穴施,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菌肥与土壤的比例为2∶1。

5 定植畦的设计

作平畦,畦宽2.0 m,长度因地而定。双行定植,行距50 cm,株距30~35 cm,有微喷设施的地方,可采取波浪式定植法。栽后在2行之间起小垄。

6 定植后的水肥管理

6.1 浇水

定植后浇透小垄,上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以减少浇水次数。

若不覆膜,一般连续浇水3次,然后中耕。

6.2 养根

养护好母株的根系是增强其繁殖力的关键。缓苗后结合浇水,冲施含有生根作用的冲施肥。

6.3 去除早发匍匐茎

篇8

2015年对武汉市城郊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主要产区的2014年草莓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分发调查问卷和实地抽样2种,共向黄陂区、东西湖区草莓种植户发放抽样调查表500份,回收了187份,实地抽样调查了24户。根据调查结果,梳理出有关武汉市城郊草莓主要产区的现状、基本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草莓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草莓生产现状

1.1 草莓种植面积

2014年武汉市黄陂区的草莓种植面积为780 hm2,东西湖区为487 hm2,本次调查涉及的草莓种植面积277 hm2,占黄陂区和东西湖区全部种植面积的21.9%。在分布上,武湖、新沟、东山、辛安渡、罗汉寺等地为主要种植区。虽然武汉市城郊已有很多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但是大部分草莓种植还是以农户租赁合作社的土地和大棚的形式展开,合作社直接参与草莓种植的面积比例较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单个草莓种植户在平时不请帮工的前提下,能够管理的极限面积约为0.67 hm2。调查结果显示,种植面积0.40~0.67 hm2的草莓种植户占调查数的56%,具体见图1。

1.2 品种结构

武汉市草莓种植品种主要有4个,分别是甜查理(Sweet Charlie,又名法兰地)、红颜(Benihopp,又名红颊)、晶瑶和晶玉,其中甜查理、红颜和晶瑶种植面积大,分别占草莓栽培总面积的49.7%、24.6%和23.0%;晶玉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3年选育的草莓新品种,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2014年占黄陂区和东西湖区栽培总面积的2.7%,具体见图2。

1.3 成本分析

武汉市草莓种植平均成本为9 938元/667 m2,主要包含人工、种苗、塑料膜、肥料、大棚租金、农药、蜜蜂和水电,成本结构比例见图3。

1.3.1 固定成本 武汉市草莓栽培模式为促成栽培,需要覆盖3层塑料薄膜[1],分别是外层大棚膜(约1 400元/667 m2)、内棚膜(约300元/667 m2)和地膜(约200元/667 m2),3层膜总成本约为1 900元/667 m2,实地调查结果棚膜的平均成本1 775元/667 m2,占总成本的17.9%。钢架大棚平均租金为1 314元/667 m2,占总成本的13.2%。每667 m2大棚需购置1箱蜜蜂用于辅助授粉,平均成本为200元,占总成本的2.0%。抽水灌溉平均成本为78元/667 m2,占总成本的0.8%。草莓生产中大棚租金、棚膜、蜜蜂和水电的平均成本为3 367元/667 m2,占总成本的33.9%。

1.3.2 人工成本 一般草莓种植面积0.67 hm2以下的农户只在生产关键季节请帮工。本次调查中平均请工成本为2 222元/667 m2(不计自身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22.4%。在完全请工的情况下,种植草莓的人工成本约为12 000元/667 m2(根据东西湖区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数据测算),是草莓种植过程中最大的一项开支。人工成本高,是目前草莓种植无法进行集约化大规模生产的重要因素。

1.3.3 种苗开支 武汉市草莓种苗来源分为农户自育和外购2种途径。①农户自育苗成本,自育苗的成本主要由人工(1 500元/667 m2)、土地租金(净地,约500元/667 m2)、农药(平均800元/667 m2、化肥(200元/667 m2)等项目构成。在不考虑自身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农户自育苗的总成本为3 000元/667 m2(育苗地);正常情况下平均可育草莓种苗2.5万株/667 m2,平均每株自育种苗的成本为0.12元/株。②外购成本,外购种苗的价格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一般年份甜查理种苗的市场平均价格为0.2元/株,红颜和晶瑶种苗的市场平均价格为0.5元/株。如果种苗全部外购,种植甜查理的种苗成本为1 600元/667 m2(种植密度8 000株/667 m2),种植红颜或晶瑶的种苗成本为3 000元/667 m2(种植密度6 000株/667 m2)。综合本次调查自育和外购 2种方式,种苗平均成本为1 809元/667 m2,占总成本的18.2%,所占比例次于人工成本。武汉市及周边草莓育苗期在4月到9月,正值高温高湿阶段,有利于草莓炭疽病的发生[2],有效防控炭疽病危害是草莓育苗成功的关键。草莓品种红颜和晶瑶的果实品质显著优于甜查理,但红颜和晶瑶对炭疽病的抗性很弱[3-5],育苗过程中经常出现育苗地草莓感染炭疽病情况,造成种苗大量死亡,部分未死亡的种苗也因带病而无法使用。因此,红颜、晶瑶种苗一般年份繁苗成功率极低,所需种苗基本外购。甜查理对炭疽病的抗性较强[5,6],育苗容易,多数农户在自育苗时均选择甜查理,这也是为何甜查理果实品质较差、但2014年种植面积仍占49.7%的重要原因。

1.3.4 农药开支 草莓炭疽病是高温病害,主要在6~9月草莓育苗期发病,产果期很少发病[7]。由于草莓炭疽病发病严重,且难防治,育苗期农药使用量大(平均800元/667 m2),造成育苗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对果实农药残留没有显著影响。草莓产果期一般在当年11月至次年5月,此期间多低温雨雪天气,适宜草莓灰霉病和白粉病发生。为有效控制2种病害减少产量损失,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频繁用药和超剂量用药非常普遍。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农药开销最高2 300元/667 m2、最低260元/667 m2,平均农药使用成本为947元/667 m2,占总成本的9.5%。

1.3.5 化肥开支 草莓种苗移栽前的底肥一般使用有机肥80~100 kg,饼肥100~150 kg,复合肥40~50 kg。开花之前,使用复合肥40~50 kg。后期追肥3~5次。调查结果显示,肥料平均成本为1 593元/667 m2,占总成本的16.0%。

1.4 经济效益

武汉市草莓栽培品种主要为甜查理、红颜、晶瑶和晶玉,不同的草莓品种其收益有很大差异(图4)。

1.4.1 甜查理 美国草莓早熟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育苗、栽培管理容易[8]。在武汉市平均产量为2 193.1 kg/667 m2,但由于甜查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7%),口感较差,导致其果实销售价格远低于其他品种,主要以批发形式销售,平均销售价格为8.7元/kg,平均产值为19 080元/667 m2。

1.4.2 红颜 日本早熟草莓品种,果个较大,最大可达100 g以上[3],在武汉市平均产量为1 763.3 kg/667 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4%,口味佳,平均销售价格15.4元/kg,产值为27 54.8元/667 m2。种苗成本较甜查理高1 400元/667 m2,总体经济效益比种植甜查理高8 074.8元/667 m2。

1.4.3 晶瑶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草莓品种,其果肉鲜红、细腻,味浓,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0.68 mg/g,可溶性固形物13.7%,糖酸比11.2,果实硬度较大,耐贮性好[4]。晶瑶果实一般被用作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草莓采摘项目和高档草莓礼盒之用,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草莓采摘售价最高可达120元/kg,高档草莓礼盒的售价最高可达216元/kg。平均售价为16.7元/kg;产量为1 924.2 kg/667 m2,产值为32 134.1元/667 m2。该品种抗高温高湿能力弱,育苗困难,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种苗成本较甜查理高1 400元/667m2,总体经济效益比种植甜查理高13 054.1元/667 m2。

1.4.4 晶玉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草莓新品种[7],近几年开始在草莓采摘园中推广。晶玉的口感较甜查理好,但比红颜、晶瑶稍差,平均售价为15.87元/kg;产量为2 211.5 kg/667 m2,产值为39 596.5元/667 m2。该品种抗病能力强,育苗容易,对栽培技术要求较低[9]。

2 草莓种植户基本信息

2.1 种植户年龄

此次调查结果(图5)显示,草莓种植户中年龄最小的27岁,最大的62岁。草莓种植户群体的主要年龄段为46~55岁,约占调查总人数的54%。东西湖区草莓种植户群体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可能与草莓种植户大多从外地迁至武汉市有关。

2.2 种植户文化程度

武汉市草莓种植户总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87%的草莓种植户主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和初中,仅有少数具有中专和高中教育经历。调查中没有发现草莓种植户接受过高等教育(图6)。

2.3 种植户籍贯来源

武汉市交通方便,市场潜力大,大量来自浙江、河南和湖北省内其他地方的农民到武汉市郊租地种植草莓。本地农民由于种植技术限制,大多不从事草莓种植,部分有地农民通过将土地出租赚取租金,故本地人种植草莓的农户只占总调查数的10%。

2.4 种植户从事草莓种植年限

由于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有不少以往未从事过草莓种植的“新手”开始从事草莓种植,这样的种植农户(只有1 a的种植年限)占总数的16%(图7)。大多数草莓种植户从事草莓种植的年限在2~5 a,占总调查总数的56%;从事草莓种植5 a以上、经验较丰富的种植户占总调查数的28%。

3 存在的问题

尽管草莓生产效益好,但在生产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中种植户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病害严重,其中炭疽病危害最严重,其次分别是灰霉病和白粉病;缺乏新品种为第二大问题;再次是育苗困难;此外还存在畸形果多、卖果难,土壤连作障碍、市场价格不稳定、贮藏不易等其他问题。

3.1 食品安全问题

草莓炭疽病是高温病害,主要发病时间在6~9月,产果期一般很少发病。草莓产果期一般在当年11月至次年5月,此期间多低温雨雪天气,适宜草莓灰霉病和白粉病发生。为有效控制病害,减少产量损失,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频繁用药和超剂量用药非常普遍。在调查中发现平均农药成本为947元/667 m2,农药使用量较大,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也很严重。

3.2 品种问题

虽然近年来新品种发展较快,如红颜、晶瑶、晶玉迅速成为主栽品种,但是生产中抗病优质品种仍是急需打通的技术瓶颈。目前农民大量种植的甜查理品质差,留种母苗年限较长,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种性退化、病害累积等问题;近年引进的红颜、晶瑶虽然品质较好,但抗病性较差,育苗和管理难度高。晶玉品质优,抗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3.3 新技术普及率低

由于租大棚种植草莓的多为浙江、河南和湖北省内其他地方的外地农民,本地人种植草莓的农户只占总调查数的10%;所以多数农户不愿意投资改良租种的土地,当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影响产量时,便换其他新地继续种植,在同一块地连续种植草莓不会超过3 a。草莓种植户的流动性非常强,新技术不易推广普及。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户文化程度低,并在草莓生产中存在传统思想观念,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驱动力弱,造成品种更新慢、脱毒苗应用率低。

篇9

1 武汉市草莓生产现状

武汉市的草莓种植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浙江人引进并进行小规模露地试种,9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广使用大棚设施栽培,进入21世纪后,随着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兴起,武汉市的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武汉地区的草莓品种主要有法兰地、红颜、晶瑶、晶玉、章姬、丰香、全明星等,主要分布在黄陂、东西湖、蔡甸及江夏等地,如汉施公路黄陂武湖沿线、江夏纸贺公路沿线、107国道东西湖沿线及蔡甸区新农沿线等。其中,66.67 hm2以上规模的区域有黄陂武湖沙口分场、新洲阳逻山河村、东西湖走马岭苗湖村等。以休闲采摘观光特色为主的生产园区有东西湖柏泉兆丰草莓园、江夏沛美达农业科技公司、黄陂罗汉木兰金秋专业合作社、黄陂六指禾盛吉农业园、蔡甸新农姚家山草莓基地及湖北省农科院南湖科研基地等,园区面积均在

6.67 hm2以上。“小草莓,大产业”,目前,草莓生产已成为武汉都市农业的一大亮点。

草莓有连续开花结果的习性,武汉市一般在4月中旬之前开始育苗,8月定植,10月中旬左右盖膜,11月下旬至翌年5月进入采收期,一般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产值3万~5万元,纯利润

1.5万~3.0万元。消费形式以本地鲜食为主,部分外销到北京、岳阳、西安等地。栽培形式主要是竹架塑料大棚保护地栽培,栽培方式一般是一年一栽制,最多连作3年左右必须换田种植。大田生产用苗一般利用结果后植株抽生的匍匐茎繁殖。

2 武汉市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优质品种少,退化严重

一是品种单一,武汉地区的草莓以采摘鲜食为主,目前,主栽品种为红颜、法兰地等,红颜香味浓,口感好,但果实柔软,不耐贮运和保存;法兰地休眠浅,果实硬度大,耐贮运,但口感与香味相对欠佳。市场亟需果形美、颜色艳、果实大、香味浓、口感好且耐贮运的优质品种。二是主栽品种种植年限长,品种退化严重,繁苗率、产量、品质、抗性逐年降低。

2.2 种苗繁殖系数低,带病多,成本高

目前,武汉市的草莓种苗大多采取“自留、自

选、自繁”的模式,以农民自己繁育为主。由于农民对草莓育苗的认识不足,育苗技术不高,再加上育苗期间武汉地区正值高温、高湿的天气,炭疽病、疫病、根腐病时有发生,不仅苗床成苗率低,而且种苗带病多,特别是主栽品种红颜在苗床繁育期炭疽病发生严重,种苗繁殖系数极低。

2.3 重茬种植多,土传病害发生严重

草莓和西瓜一样,存在轮作换地与设施固定的矛盾,连作障碍较为突出。一般连续种植3年后,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大田土传病害加重,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遇上恶劣的高湿天气,灰霉病、白粉病发生严重,草莓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因连作造成的减产幅度一般在30%左右,严重时甚至绝收。同时,由于草莓的种苗生产属于无性繁殖,扩繁代数超过3年以上,其体内的病毒逐渐积累,所以病毒病不断扩展蔓延,对草莓的产量、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大田生产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草莓生产的硬件设施是大棚,目前武汉市过半的草莓种植采用的是竹架大棚,一则其空间小,通透性差,易发病虫害;再则其抵御暴风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如2015年冬季武汉市的一场暴风雪,使大部分草莓种植户的竹架大棚受损,受灾农户减收20%左右。

2.5 商品化处理及贮运保存与加工技术落后

一是草莓鲜食产品分级处理工序不到位,市场销售以统装混销为主,商品化意识不够;二是贮运与保鲜技术不够,产品不宜储放及远距离运输;三是本地加工企业少,加工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配套发展后劲不足。

2.6 标准化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滞后

草莓育苗技术、土壤消毒技术、配方施肥与滴灌技术等滞后。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懂苗床必须与产地隔离,而将苗床育苗与大田生产安排在一起,导致病害传染严重。利用太阳能、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效果非常好,但是在生产中未能得到普及应用。在草莓生产中结合滴灌技术配方施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农户认识还不足。为了片面追求产量,少数农民甚至滥施、滥用化肥、农药、激素,使得果品质量下降,既影响了产区的口碑,又限制了产品的外销渠道。

2.7 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不强

目前,武汉市的草莓品种叫得最响的是红颜(牛奶草莓),但是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没有一家专业化的销售市场,没有一批专业的经纪人,市场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各方面的认识有待统一和提高。

3 武汉市发展草莓产业的优势

3.1 气候优势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211~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 810~2 100 h,比较适合草莓的生长。

3.2 地理优势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便利,流通快捷,市场网络健全。

3.3 科技优势

武汉地区农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众多,如中科院植物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等,其中湖北省农科院培育的晶瑶、晶玉等品种在武汉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黄陂区蔬菜技术推广站近年来在名优品种引进及蜜蜂授粉技术推广等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3.4 种苗优势

武尔福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专业化工厂化育苗企业,现有

4 000 m2育苗车间和40 000 m2智能化温室,1次可育5 000万株各类种苗,年可生产种苗2亿株,可谓是“武汉市的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公司还建有1栋2 000余m2的组培大楼,专门用来生产培育各类作物的脱毒种苗,可以满足整个武汉市场的脱毒种苗供应。

3.5 产业优势

草莓生产的比较效益较高,据测算,667 m2草莓的收入抵得上6 670 m2的黄瓜、13 340 m2的玉米,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草莓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武汉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亮点产业。

3.6 政策优势

草莓是休闲观光农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武汉市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并结合休闲观光旅游业积极倡导发展草莓产业,是促进市民休闲、帮助农民增收的一项利好政策。

4 武汉市发展草莓产业的对策与展望

4.1 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与种质创新

充分利用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的平台,根据武汉地区的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和市场需求,大力引进国内外的草莓优质新品种,促进本地草莓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协调组织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及地方农业推广部门联合攻关,积极开展高抗病(抗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耐贮运、休眠浅、果型大、香味浓、产量高、成熟早的草莓新品种的选育。

4.2 建立完善的草莓种苗繁育体系,实行种苗规范化生产

一方面要组织农民开展草莓育苗技术培训,宣传推介异地育苗、遮荫防雨育苗、苗期喷施多效唑、空中采苗等育苗技术,有效地预防草莓苗期病害。同时,通过科研部门与专业的育苗企业,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脱毒种苗,建立严格的三级种苗(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繁育体系,推广普及优质草莓脱毒苗,确保大田生产用苗2~3年更新1次。通过健全完善的脱毒苗繁育体系,推动武汉市的草莓种苗繁育向专业化、生产化的方向发展。

4.3 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克服连作障碍

一是加快引进与示范推广耐连茬的抗性品种。二是倡导推广草莓轮作换茬与间作套种技术,将草莓与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与葱蒜进行间、套种,既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以减轻土传病害。三是推广示范土壤消毒技术,如应用氯化苦、太阳能及生物菌消毒等方式进行土壤处理。四是示范无土栽培技术,克服草莓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减少农药用量,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产量、品质和商品率。 .

4.4 加快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草莓生产不能仅仅停留在采摘鲜食的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草莓产品的保鲜速冻技术与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联系相关的加工企业和出口贸易公司,充分延伸草莓产业链,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5 加强体系建设,实行品牌战略

积极发挥草莓种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草莓专业经纪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新路子,建立专业化的销售市场,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草莓种植户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生产及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利用电商平台,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及内销与出口的销售市场。整个草莓产业链要实现“七专”,即专业基地、专业标准、专业包装、专业市场、专业平台、专门品牌、专业经纪人,注册特色商标,打造特色品牌,体现地域优势和产品优势,推进武汉市的草莓产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4.6 多方联动,齐抓共管,促进草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农业科研与推广部门要加大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示范和推广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自育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如空中采苗技术、小高畦双行栽植技术、破休眠促分化技术、蜜蜂授粉技术、疏花疏果技术、轮作换茬与间作套种技术、配方施肥与滴灌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土壤消毒技术等;同时,对草莓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及连作障碍综合防治开展联合攻关,构建草莓主要病害综合防御体系;起草制定草莓种苗繁育及大田生产的规范化技术规程,建立绿色、无公害、有机草莓繁育与生产基地。

二是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草莓钢架大棚、滴灌等设施的投入,制定配套的激励政策,将草莓列入武汉市的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进草莓产业化进程;同时,乘休闲观光农业之东风,结合草莓的田园采摘与农事体验,积极拓展农业生态旅游,增加草莓种植户的收入。

三是金融保险部门应将草莓产业纳入政策性保险,降低农户的生产和市场风险。

四是质检技术部门要加强对农药、激素的检测工作及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督,牵头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农产品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信誉度。

五是新闻与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推介武汉市的草莓品牌和产品,通过组织开办草莓文化节、草莓品鉴会、观光园、国内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宣传草莓文化及产业品牌,进一步开拓市场。

参考文献

[1] 童英富,廖益民.建德草莓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柑橘,2008(1):5-8.

[2] 马金芳.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9(5):74-75.

[3] 向发云,韩永超,曾祥国,等.湖北省草莓育苗期炭疽病病害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2012(24):5 650-5 653.

篇10

吴鹏程忙中偷闲,急匆匆赶往旁边的草莓苗培育基地。育苗是个细致活,马虎不得。这对有着多年育苗经验的吴鹏程来说并非难事。他告诉笔者,土地疏松好,就可以栽培优质母苗,在培育过程中,若要保证后期早采、高产,就要人为创造条件,把握好温度和湿度,促进花芽提早分化和发育,并保证秧苗整齐健壮。

“我种的草莓都是自己育苗,栽起来也放心。从外地采购母苗后,经过仔细培育,繁殖成众多幼苗,大约4个月后,便可移栽了。”吴鹏程说。

有机草莓受青睐

当日,气温回升,草莓棚里也显得闷热干燥起来,吴鹏程查看了一下棚内的温度计,数字显示已经超过70度。他立即将大棚两端的塑料薄膜卷起,放风进来。

因采摘者多,其中两个大棚内的头茬草莓基本结束,每棵草莓又发出了新叶、开出了新花,此时,也正是需要追肥的时候。只见他将事先测量好的氮磷钾等肥料按照一定比例融进水中,然后随着水管的水流慢慢冲进田里,一同进田的还有动物的粪便等。

“这叫平衡肥和有机肥。”吴鹏程告诉笔者,他种出来的草莓都是有机品种,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从不用农药,只用一些菌类和蜂卵杀虫,不同的病变使用不同的菌类,而针对草莓最常见的蚜虫,吴鹏程定期会在棚内放置赤眼蜂卵,让孵化出来的赤眼蜂在棚内觅食,以吃掉蚜虫。

这种方法种出来的草莓颜色鲜红、果肉厚实、口感香甜,且耐储存,所以颇受市场青睐。仅供应当地集镇超市和采摘者都o张,所以从不对外批发销售。

吴鹏程大致给笔者算了一下,当前草莓的采摘价是12.5元每公斤,加之个别零售和超市供货收入,他平均每个棚的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收成是传统作物的好几倍。

栽培技术更成熟

在种植草莓前,吴鹏程曾经搞过养殖,中间遇过几次疫情,也赔了不少钱。从一位有经验的老先生那里得知,种植草莓风险低,收益也不错,他才开始把目光转向草莓园,并到外地学习了一些技术。第一年试种时,由于经验不足,勉强保本。

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有风险存在。但对于目前技术娴熟的吴鹏程来说,种植草莓的风险基本都在可控范围内。

篇11

一、草莓的国外科研发展史和生产现状

草莓植物起源于亚洲每周和欧洲,其栽培品种繁多,分布于世界各地,西方各国大约是在14世纪末开始栽培林丛莓,15-17世纪栽培短蔓莓和麝香莓,1714年荷兰从南美引进智利莓,1750年法国著名园艺家a.ducaesne将智利莓和深红莓杂交定名为凤梨莓,即世界栽培种的诞生。此后在西欧以英法为中心的普遍开展草莓的杂交种的培育,使草莓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到1990年全世界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草莓,世界总产量为2357129吨,美国草莓的产量为541033吨,居世界第一位,1920年美国农业部所属的农业拭验站开始改进草莓的总的园艺性状的育种工作。其中佩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和马里兰州大学合作进行草莓的抗红中柱病的育种,已选出60个有抗性的单系。

日本15世纪前开始食用野生草莓,18世纪末从荷兰的西方诸国引进栽培种,19世纪初从美国引进六个品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大量培养了本国的草莓品种。

在欧洲,1982年意大利的草莓产量居首位,年产量为247000吨,居世界第二位,波兰居欧洲第二位,年产量为185000吨,居世界第四位。

二、 草莓的国内科研发展史和生产现状

我国16世纪的《本草纲目》内有关草莓的记载:就地生蔓,节接生根,每枝三叶,叶有齿剑四五月开花,五月结实鲜红……。

我国虽然也是野生草莓的发源地之一,但大果型的草莓大部分从国外引进,而且草莓培育开始较晚,在见到的最早的记载是1915年帝俄侨民从莫斯科引进5000棵胜利品种到xx亮子坡栽培,1918年又有一铁路司机从高加索引入胜利栽培,1915年在xx由法国神父从法国引进鸡心品种到正定天主教堂(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栽培。20世纪50年代沈阳农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前身)北京植物园从苏联东欧国家引进大量世界各地的品种,xx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从1980年开始搜索草莓品种资源,和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到目前已经保存300种国内外的草莓品种,1981年以后,xx,xx,xx,xx,xx,上海,天津等直辖市的一些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陆续开展了草莓的科学研究工作,分别对草莓的品种选育,秧苗繁殖,栽培技术,形态生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草莓的种类和品种

草莓植物起源于亚洲、美洲和欧洲,在亚洲有八种,按草莓的基本染色体有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八倍体之分。其生理生态特性各异。

主要种类:野生草莓,西藏草莓,黄毛草莓,东方草莓,西南草莓,五叶草莓,纤细草莓,西域草莓,智利草莓,椭圆草莓,短蔓草莓,麝香草莓,西美洲草莓。

草莓的栽陪种类繁多,当今世界有2000多种,但大面积栽培仅几十种,我国目前栽培草莓的品种大体有三部分。一栽培历史较长的老品种,二国内选育的品种,三引进的国外品种。有关草莓的种类和品种参见《草莓生产技术大全》郝保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对温度的要求:草莓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3℃。春季生长如遇到-7℃的低温会受冻,-10℃时大多数植株会冻死,根系在2℃开始活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的最适生长温度15-20℃,地上部在5℃时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到15℃时为缓慢生长期,草莓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20-25℃,5℃以下是草莓休眠的所需的温度。

对光照的要求;草莓不同的发育时期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在开花和结果时期,和旺盛生长期适宜在12-15小时的长日照,在花芽分化期要求10-12小时的短日照,和较低的温度,18小时的日照下生长旺盛,但不能形成花芽,甚至不能开花结果,草莓在花芽分化前经受短日照,在花芽分化以后经受长日照处理能促进花芽发育和开花。

对水分的要求:草莓的整个生长季节土壤的含水量为60%左右,便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

对土壤的要求:在砂质土壤上如果多施有机肥,勤浇水草莓着色好,含糖量高。成熟期可提前4-5天,草莓适宜在微酸性和中性的土壤中生长,要求ph值5.8-6.5ph值在4以下或8以上,就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表层有机质含量达到1.5%-2%才能生长良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草莓对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有一定要求。

草莓的繁殖与育苗

繁殖方法:匍匐茎分枝繁殖法、新茎分枝繁殖法、组织培养繁殖法、种子繁殖法。

育苗的方法:假植育苗、高山育苗、营养钵育苗、无土栽培育苗、遮光育苗、夜冷育苗。本次实习主要应用组织培养繁殖育苗。

组织培养法的具体步骤:

1接种分化、选取强壮粗实的短缩茎,除去叶,切下顶部放入消毒液后,用清水洗净,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茎尖约3毫米,置入无菌培养基的三角瓶内,放入无菌室恒温22-26℃,培养30-75天,培养成1.5-2.0厘米的无根苗30-50株。

2继代繁殖、将培养出的无根苗进一步扩大繁殖,分成5-10瓶,培养7-15天,又可以长满无根苗,可以连续十代。根据生产需要决定继代培育次数。

3生根培养、采用某些激素配成一定浓度和适宜比例的培养液,将无根苗在三角瓶培养液中培养,可促使其发根。

4驯化到自养阶段、由试管移植到盆内,于18-25℃温度下培养15-20天即成无病毒苗,再进入苗圃培育。

主要病虫害与防治

引起草莓的主要病害:草莓病毒并草莓灰霉并草莓白粉并草莓炭疽并草莓黄萎并草莓蛇眼并草莓轮纹并草莓根腐玻

主要虫害:蛴螬、蚜虫、红蜘蛛、叶甲、斜纹叶蛾。

防治: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原理,是检疫性病虫害的采取植物检疫策施,还有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例如对草莓病毒病的防治采用茎尖组织繁殖法,因病毒是通过维管束进行传播的在茎尖生长点还没有分化出为维管束的部分是不带病毒的,所以取草莓茎尖1-3毫米的分生组织进行培养可得到无病毒苗。

对主要的害虫采用见效快的化学防治策施。

篇12

1 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对促花处理的反应不同,休眠浅的品种,例如宁玉、红颊、甜查利、丰香等,促花处理效果较好,经促花处理后,结果期可以比对照提前近2个月,休眠较深的品种硕丰、女峰、全明星等,对促花处理不敏感,结果期提前不多。超促成生产一般在8月初定植于生产田,定植时及定植后的8、9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抗性差的品种,例如,红颊,不耐高温不抗炭疽病,易造成严重的死苗缺苗,虽休眠浅促花易,也不适合超促成栽培生产。综合各个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筛选出了甜查利、宁玉、雪蜜等可作为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超促成栽培的适宜品种。

2 早育壮苗

2.1 母株选择

建议选择脱毒种苗,母株要求矮壮,茎粗,具有4~5片以上叶子,根系完整,有较多新根,无病虫害。

2.2 母株管理

2月下旬覆盖地膜,4月上中旬喷施赤霉素100mg/ml,每株10ml,4月中下旬,膜内温度超过35℃时,揭膜松土。保证肥水,促进生长发育和匍匐茎发生。

2.3 营养钵育苗

采苗上钵,在不切断匍匐茎的情况下,把子苗直接移栽于钵内,每个母株保留5~6个匍匐茎,每茎上保留2~3株子苗,其余及时去除,成活后,切断匍匐茎、移入圃地集中管理。5月底6月初左右为较佳的采苗时间。

2.4 土肥水植株管理

平常要做好水分管理,追肥约10~15天1次,最好追液肥,定植前20天控制氮肥和水分的施用。及时去除老叶、匍匐茎及腋芽,预防病虫害。

2.5 避雨隔离防病

苗圃搭棚防雨,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促花处理

将叶片数4片以上、根系良好、茎粗0.6cm以上、无病害的营养钵苗,通过冷库处理,人为创造花芽分化环境条件,使草莓花芽早分化。根据农民设施条件和实际情况,兼顾处理效果和劳动强度,夜冷短日育苗为实用的草莓促花育苗措施,具体做法为:于6月底7月初开始把营养钵苗放入冷库进行促花措施,冷库库温保持在10~14℃。前10天隔1天搬出户外1次(下午15:00至第2天早晨7:00放入冷库,白天早晨7:00至下午15:00,搬出室外,正常管理),后20天,3天搬1次。如此保持夜间低温,日照时数0~8h,处理30天。7月底8月初搬出冷库。该促花技术处理的苗比较健壮,花芽分化效果好,定植成活率高,缓苗期短。

4 合理定植

4.1 土壤准备

可利用7月份高温季节进行土壤消毒。施入半腐熟的农家肥,土壤深耕,撒上杀菌剂(或使用50~70kg/667m2石灰氮)。做垄,旧膜覆盖土壤,大棚盖严,四周压实,闷棚20天。

4.2 施足基肥

超促成栽培早熟丰产,必须保证足够的肥料供应,多施入基肥,有机肥为主,667m2施入完熟堆肥4000~5000kg、饼肥80kg、复合肥30kg,钙镁磷肥25kg。

4.3 定植管理

促花处理后的营养钵苗,搬出室外,炼苗4~6天后,一般在8月上旬定植。定植后浇透水,必须采用遮光率50%左右的遮阳网进行覆盖遮荫,保持土壤湿润。

5 栽培管理

5.1 高温期设施降温

超促成栽培生产一般8月底9月初现蕾,10月初开始上市。果实发育期位于9月份,仍处于高温天气,果实在高温期发育易果个小,酸度大。应采取适当降温措施,改善草莓植株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环境条件。阳光毒辣天气可用遮阳网进行覆盖;用银灰地膜代替常规黑地膜,可降低地温1~2℃;如果有条件,可在草莓垄内铺设地下水管,采用田间地下水根系降温措施,当最高气温高于25℃时灌水,每天灌3次,11:00,12:00,13:00各1次。可降低地温2℃左右。

5.2 后期管理

10月后栽培管理基本同常规促成栽培生产,在10月中旬左右覆盖地膜,10月底11月初盖棚膜,温度低于5℃时,加盖中棚。及时去除老叶、病叶、匍匐茎,可放蜂辅助授粉。

5.3 肥水管理

篇13

草莓种苗过水、土壤埋住苗心等状况很容易造成病害特别是炭疽病的发生与蔓延;叶片表面覆盖泥土会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对草莓生长不利。因此,雨后要采取及时排涝、适量施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减轻涝灾对草莓种苗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种苗的产量和品质。

1?及时排涝

草莓根系浅,根系生长对浅层土壤水分含量要求较高,具有“少量多次”的需水特点,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园地出现积水不但会造成种苗根茎腐烂,还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种苗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雨后必须及时排出积水,避免出现涝害。

2?种苗处理

苗地积水排除后,植株表面会沉积一层污泥,有的植株根茎部和苗心部被泥土埋住,若不及时进行清洁,不但会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甚至还会引起草莓根茎部腐烂和病害的发生。可以用清水冲洗植株上的淤泥,保证植株洁净,特别是苗心部洁净;也可以用适当增加稀释倍数的杀菌剂进行喷雾,既达到清洁植株的目的,又能预防病害。

3?水肥管理

种苗淹水后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园地土壤养分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为了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需要适当补充大田肥料,667 m2可施入三元复合肥7~8 kg。

4?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是夏季草莓种苗繁育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对种苗繁殖能力和籽苗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红颜等日系品种更易感染炭疽病,高温雨季若管理不当,病菌会迅速传播蔓延,尤其是在草莓连作、老残叶多、氮肥过量、植株幼嫩及通风透光性差的田块发病严重,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为防止炭疽病的发生与蔓延,受淹苗地除了须用清水洗去苗心处污泥、拔掉受伤叶片外,还须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枯叶,剪去发病的匍匐茎,并集中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