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基础学习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英语基础学习

篇1

一、对当前中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质量偏低的分析

1.学生缺少高效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佳。中职学生虽然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他们普遍缺少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如有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的基础英语课程类似于中学的阅读课和语法课,只要会看懂文章,理解大意,学会单词、短语和句型就可以了。认为课堂上只要跟着教师的步伐,肯定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他们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学会自主学习,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其实包括了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久而久之,中职学生对基础英语的学习就变成了被动的、机械的学习,难以最大程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2.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手段落后。通过对几所中职院校英语基础课程的听课考察,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依然坚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认为把要讲的知识一字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教学理念上的偏差,致使他们一直用落后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效率低下的教学。教师在基础英语课上,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整堂课都是自己在讲,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讲解其中的英语文章时,一碰到新单词和句型,就开始大讲特讲,丝毫没有顾及到学生是否已经学过了没有,因此减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只注重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也限制了学生其他语言能力,如口语、听力等的发展,降低了教学效果。另外,部分教师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遏制了学生应用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可使用的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1.将直接教学法和间接教学法联合使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让直接教学法和间接教学法共同为教学服务。直接教学法就是在教师仅仅用英语进行教学,把相关的单词和句式教给学生,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全英的语境,激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另外,间接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提出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取材要广,可以多范围地涵盖英语学习,并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并检验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这两种教学法相结合使用既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贯彻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中职学生学习的更多的是英语课文,在讲授基础英语中的课文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分小组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各种资料,查阅字典,解决生单词,教师仅仅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三、学生学习基础英语的相关学习策略

1.教给学生有效的认知方法。英语基础内容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教会学生使用认知策略,是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的关键。如学生在英语课上,可以用画线的方式把重点部分圈出来,加深记忆;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可以采用谐音、类化或者视觉联想的手段,高效记忆;另外还要及时把刚刚习得的知识进行整理,将新学内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

2.教给学生必要的元认知策略。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的时候,也要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管理。如在学习之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所需的时间进行规划,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监督学习的过程,根据学习情况,控制学习的速度,集中注意力;遇到困难的时候,采用“跳过去”或者等一会再思考等方式进行继续学习等。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学习,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3.教给学生资源管理策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也有一些环境等外部因素,教会学生一些资源管理策略,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如要教会学生统一规划学习时间,选择个人效率最高的时间段进行学习;让学生对自己不断进行鼓励,提供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培养学习的毅力;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令人放松、适宜的学习氛围等等。

四、结论

教给学生高效的基础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实现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中职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同时,教师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学生的相关英语教学策略,也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学生学习策略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策略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多关注学生实际运用的情况,及时提升学生应用学习策略的技能,让学习策略真正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服务。

篇2

要多听。听是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这里所说的听,包括教师自身多听和教学生多听两个方面。“学高为师”。要搞好语音教学,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训练。平时,教师要经常进行专门发音训练,要通过录音机、录像纠正不正确发音、“不够味儿”发音及语调,使自己首先在语音方面像个“英国人”,这样上课示范时,语音才能标准、清晰。在教学中,要利用录音机等,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听音教学。要让学生多接触英语的语流,以弥补由于国内语言环境造成的不足。这时,可以分几项提出不同要求。比如:注意听连读、听重音等。这种训练,量要大,频率要高。

要多练。“久熟不如常练”。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重音――包括词重音和句子重音上多练习。要让学生体会到重音在语流中是可以移动的,比如“afternoon”“afternoontea”的比较。句子重音的练,尤其要在课文教学中抓落实。课文的示范朗读要标准,要让学生全面朗读,联系课文意思有表情地朗读,非常熟练后再要求其背诵,应尽量避免一句句地教学生,每讲完几句就让其背诵,这样不利于提高语音水平。接下来,要多进行句子节奏练习。在练习时,要让学生注意:在汉语里,一句话字数多,说的时间就长;而英语说一句话所用的时间是以重音的数目决定的。这部分的练习,可让学生打着拍子进行下面这类练习:

①’English is’interesting.

②The’Englishbookis’intersting.

③TheEnglish book is very’interesting.让学生互相口述下列句子,

按所听到的写下句子、算出得数。

①Seven plus two/times two/equals eighteen.(7+2)×2=18

②Seven plus/two times two/equals eleven.7+(2×2)=11

多参与。也就是结合课文句型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现场表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比如中学三年制英语第二册第70 课,是关于JIM.BILL.MRSREAD 和ANN 在电话上的对话。可以将电话拿到课堂上,让学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以此提高其学习兴趣。多听、多练、多参与,利用得力方法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从而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构词规律教学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构词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便于记忆。英语单词是由词素(词根,词缀)构成的,词义是由词素构成的。单词的核心是词根、单词的附件是词缀,词根在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词根领导、统辖着一群单词。在这一群单词中,每一个单词的基本含义都以这个词根的意义为基础。一个词根的意义决定了一群单词的意义。当然,不是所有的单词都是由词根+词缀意义,还有其它的构词法,比如复合法等。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实际注意总结读音规律,教会学生依据开音节,闭音节,“r”音节及字母组合来学习单词,这也是学习单词的有效方法。

三、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

英语词汇十分丰富,一词多义情况较多。要使学生掌握词的实际意义,准确无误地运用所学每个单词、词组,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的词义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两大类。表示语法概念的意义,叫做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是指词所表现的内容。例如,尽管come,comes,came,coming 的语法意义各相同,它们的词汇意义却是共同的。因此,词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知道词的基本含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使用。例如,提到“国家”一词,学生们会脱口而出country,但是还有另外三个英语单词nation,state,power 也都有“国家”之意,只是在用法上有区别而已。courtry 侧重于国土、疆土;nation 侧重指民族,人民;state侧重于政府;power 则指政权,强调其“强大”。同义词也可能在用法上不同。

以上陈述,从几个方面归纳了英语构词的特点。教学中,研究并根据这些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词义,达到正确运用的目的。

四、注重语境教学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工具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此,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目前,中学外语教学由于受“偏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对词汇教学注重死记硬背,忽视实际运用,结果学生学得的是死知识,甚至最简单的英语会话都无法进行。鉴于这种学而无用的情况,外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教师要从词汇教学入手,积极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动口、动手、多读、多听的机会,让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以求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为此,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力求用较短的时间讲授知识,以较多的时间是行操练。采用英汉对译、师生对话、学生间问答、小组论等多种形式对讲授知识进行练习,练习中尽可能在新句型中练习旧单词,在旧句型中练习新单词,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

篇3

一、是否拥有双语际的环境是幼儿学习英语的关键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说过:“婴儿出生那一刻,就真的己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它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了3岁或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儿童在人生最初的几年就可自由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儿童早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些话被当成了科学真理。但实际上,它只是说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指的是母语,而不是儿童生活以外的其他语种。母语是在母语环境中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不是教会的,也不是学会的。

一些著名的学者如蒙台梭利、乔姆斯基都这样认为,语言是发展而来,是自发创造的,而不是教会的。儿童的语言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是因为它们的语言是在母语环境、母语文化中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为什么说母语是在母语环境中自然地发展出来的呢?这是由语言的本性决定的。“语言是工具”,是交往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儿童生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他的交往,他的思维,他的知识学习都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他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他的一切活动都是语言习得的潜课程。儿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习得了母语。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暗含着母语习得的过程,所以儿童对母语的习得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

但是,儿童学习外语的情况跟其母语的获得完全不一样。我们的生活缺少外语的环境,英语不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生活中,我们的文化不是由它来编码的,它无法作为我们交流思维的工具。所以英语无法自然生成,它既离不开教,也离不开学。离开双语际的环境,我们并不能说幼儿学外语越早越好,或者说幼儿时期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同样也做不到幼儿双语的同步发展。因此,幼儿从小学外语,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有所学语种的自然语言环境,也就是说,儿童周围存在着双语际的环境。

二、幼儿学外语所需的适宜的语言环境

有人说,幼儿学外语具有很大的优势。心理学家认为,3至4岁的儿童语言学习能力最强,五六岁以后语言学习能力呈下降趋势,10至12岁是语言青春期。若在此阶段孩子还不会说话,那么学习掌握语言就成为不可能。这在国外多例狼孩的语言教学中便可得知。现在,脑外科研究也己证明,幼儿学习语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模仿力强,听觉较敏锐,心理障碍少,语言不存在僵化现象。情况的确如此,幼儿的大脑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能够容纳许许许多多的新鲜东西。但是首要的条件是有许多鲜活,自然的原汁原味的语言输人。没有这个条件,纵使容器再大,也难以装满。

所以,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来讲,幼儿学习外语成为可能,成为必要。问题是我们如何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条件。目前,我们国内还是普遍缺乏双语际的自然环境,当然,条件好的我们可以让孩子长期或者短期住在国外。或与外国家庭同住,就读外籍教师授课的双语幼儿园。如果这样的话,幼儿就能全面接触外语环境,外语的习得也就成为自然。下面这个例子就能很好证明这一点。

一个留学美国的医学生,在美国和中国人结婚并生下一子,虽然他们夫妻在家用汉语交流,但是读幼儿园的儿子还是不能讲汉语,因为他的交往、思维都是以英语为中介的,但是直到后来,全家回国探亲,让儿子在家乡一所幼儿园暂时就读,两个月后,孩子就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和其他中国孩子没什么两样。从这一例子可以证明,双语际的环境对语言的习得是何等重要。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像上面例子一样拥有这样的条件,不能拥有完全的双语际环境,我们可以尽量增加幼儿与英语的接触面,通过电视、VCD、磁带、书本和图片等来增加幼儿的感官认识,并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以人代物,以物代人进行语言操练,看图写(说)话,看字(句子)画画,小组(个人)竞赛,赛后发奖品等。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英语学习自成特点。

当然,为幼儿创造适宜的环境,除了教学方法,家庭的投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有合格的师资队伍。不管是家长自教,还是送孩子进入各种英语辅导班、双语幼儿园等,家长要考虑的是教师的称职问题,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有标准、流畅的语音语调,了解幼儿的语言学习心理、兴趣中心和身心发育特点等,只有这样,幼儿的外语学习才有足够的保障。

综上所说,幼儿学外语并非越早越好。幼儿双语能否同步发展,效果如何,取决于是否拥有双语环境。教师和家长都应尽可能为幼儿创设双语环境,并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幼儿的外语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人云亦云,赶时髦,不顾条件地一哄而上,必定会造成幼儿外语学习的少慢差费。

篇4

1.1文化基础差异对语言交流的重要影响

文化基础和语言学习中本身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更是突显出了不同文化基础之间的差异,由于历史文化、行为习惯以及表达方式之间的不同,势必会给语言之间的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语言文化环境背景下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汉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等。如,中国人本身习惯用“哪里,哪里”来表达自己十分谦虚的态度以及与交谈方的客气。而是在英语过程中“哪里,哪里”却被汉语言文化基础薄弱的人理解为地点方位的询问,这种不严谨的英汉互译的学习和表达方式给那些极不专业的英语学习人员造成了语言差异,也由此说明了汉语言文化基础和语言交流之间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

1.2文化基础差异对英语学习的重要影响

想要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一门语言就必须深入的掌握该门语言信息的文化内容,中国的孩子从小在汉语言文化基础中学习,各部门的教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进行汉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语言文学课堂上更是让学生汉语言文化基础不断深厚,也给英语学习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的整个教学大纲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会话、听力、朗读和写作等能力,但却忽视学生真正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例如,每位中国孩子都熟悉掌握在英语练习中普遍掌握的“Howoldareyou?”这句简单的英语对话。但是在西方国家中“Howoldareyou?”却是西方人们为之回避的敏感话题,这句英语对话的提问,让西方人们误解为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这也充分表现出了文化基础的差异给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地的影响,也要求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书本的照搬照抄,还需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

2汉语言文化基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2.1汉语言文化基础对英语学习的正面影响

我国汉语言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汉语言自身就具备博大精深的特征,汉语言文化更是对其他语系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汉语言文化自身的历史地位、国际地位十分深厚,给我国英语学习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语言文化基础给英语学习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英语发音、英语词汇以及英语句法三个方面。

2.1.1汉语言文化基础对英语发音的有利影响

那些汉语能够流利表达、吐字清晰以及发音标准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发音的把握和学习过程中更加有力,普通话水平和等级越高的英语学习者更具优势,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帮助英语学习更加熟练和扎实的掌握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熟练的把握英语发音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

2.1.2汉语言文化基础对英语词汇的有利影响

中英文之间本身存在着同形异义词的特征,如英文中“white”一词主要是白色和光亮的意思,“awhiteskirt”用汉语翻译过来主要是“白色的裙子”的意思,而“awhiteroom”用汉语翻译过程是“一间明亮的房间”,而在汉语表达过程中白色本身也代表光亮的含义,这两种表达的方式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中文和英文在一定程度上意义是相同的。

2.1.3汉语言文化对英语句法的有利影响

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这是中文和英文句法主要构成结构,如,在主-谓结构中,她走了的英文表达方式是:Sheleaved;在主-谓-宾结构中,她买了一辆自行车的英文表达方式是Sheboughtabike;在主-谓-宾-宾结构中,她递给我一本书的英文表达方式是:Shepassedmeabook.上面几组例子充分证明了,中文和英文在句子结构的排列以及语言表达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顺序排列并没有任何差异,这样,将中文句子直接转化为英文的句子,主语、谓语以及宾语之间不进行变化,也为英语句法的掌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英语学习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篇5

一、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特征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应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的内容包括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成果等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参与的学习方式。活动能激发学生发展潜在能力,提供学生展现自己才智的机会和舞台,刺激学生产生新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与才智,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与阶段。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点就是自主性:自主选题、自主研究、自由创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锻炼解决问题和交往的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实施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动员、选题和分组;实施阶段包括:拟定方案、成员分工、信息收集、实施实验、分析综合讨论、撰写论文报告等;评价阶段:结题、交流、展示、汇报、考核和鉴定等。

1.准备阶段

主要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特征和方式,明确基础英语课程的授课方式为研究性学习方式,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和基础英语课程的密切联系。在老师的帮助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知识基础,选择基础英语课程中的任意一个单元作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选择相同课题的学生,以自愿和适量为原则结成课题组,一般以4―6个学生为一组,每组由学生推选组长负责各项工作计划的安排和实施。

2.实施阶段

以基础英语课程的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负责该课题的小组自行决定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和单元内容相关是此次学习的唯一要求,在有条件完成的前提之下,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由学生决定。教师不再是学生面前的权威,而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不再用命令的方式布置学习任务、填鸭的方式讲授内容,教师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课题的可行性、内容、方式提出想法,做为课题组的一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汇总观点、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形成研究报告。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索讨论―调查研究―探索讨论―研究报告―问题反馈―反思巩固”等环节,有助于学生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能得到培养。

3.评价阶段

组成评价小组,成员由课题小组成员、其他学生、任课教师、其他教师组成。课题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可以是文字、实物、幻灯片、短剧等多种形式。评价注重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肯定,淡化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评价。

三、案例分析

以基础英语3第三单元《一周中的三个星期天威力》为例。课文由爱伦・坡的小说节选改编而成,“一周出现三个星期天”是凯特嫁给罗伯特的条件。课文讲述了凯特的两个海员朋友如何帮助罗伯特解决一周出现三个星期天的难题。这是一个有趣又令人费解的内容。课题小组成员提出了各自的疑惑、兴趣、思考方向,包括一周中能否真正出现三个星期日,为什么;各地时间差异;中国每个城市的时间是否一致;夏至时间和冬至时间;我们现在的时间和美国纽约的时间;星期天的由来;我如何度过星期天;假设我是罗伯特,我怎么才能娶到凯特;课文中凯特的两个海员朋友如何帮助罗伯特解决一周出现三个星期天的难题。从问题中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自学开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超越了课文内容本身,加深了学习的内容。课题小组成员对这些题目都感兴趣,决定完成这些课题。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各自的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讨论、评价,形成小组共同的认识,写出小组报告。向全班展示小组报告,全班同学对内容进行讨论、评价。

四、结语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他人的成果、聚集资料和信息的过程,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适度的自我评价。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应用课本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海东.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1,(9).

[2]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6

二、加强词汇知识的基本功训练

七年级新生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英语学习,毕竟他们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些词汇,但这些词汇远远不够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面对诸多不利的因素,教师要尽快的了解清楚学生在小学学习英语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第一:老师要多示范、领读单词适当穿插学习音标。第二,让那些在英语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在晨读时间里领读单词及拼读形式。拼读、朗读、背诵是学习英语的基本功。第三,课后每天布置书写单词,每个单词写3—5遍并带上汉语释义。教师要把学生对词汇的熟记教学长抓不懈。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操练

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充分的拓展教材内容,从而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兴趣。

1.教师通过课本每单元的目标要求,自己整合出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句型和对话,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操练学习的内容。新目标编排意义是它只给了教师纲,而具体的司三要由教师来整合。

2.新目标就设计了分层教学。每个单元有三大语块组

成,第一块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所展现的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第二块是笫一块的拓展内容,极少数的学生的就不-能有效的掌握这部分知—识了二第三块是从section3a开始,的。这部分呈现的学习内容是为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准备的,有利于提…高举生用英语写作的能力。

3.设计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给七年级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就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遗忘,积累语言。大量的朗读、背诵寸文是我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积累为语言输出创:造可能性。

四、采取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篇7

1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简介及“任务型”网络自主学习的提出

“自主性学习”,指学习者在把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景、学习条件、个人学习的特点与因素自觉主动地选择学习方法,组织调控学习活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出现给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创造了全新的方式,它是指以知识点为中心、能力测试为手段,提供一个集教、学、练、考、评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登陆到学习平台进行某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从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课程知识点完成作业课程测试和综合测试结束课程学习进行评价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教育理念更新加快,网络辅助自主学习平台的出现给英语学习和教学创造了全新的方式,已在各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及大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该平台之上广泛的资源和活动型任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信息环境下自主构建知识,更好地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已经成为英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和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来习得语言。因此,在这种立体的、全方位的外语教学与学习环境下开展“任务型”基础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2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任务型教学实验

2.1 研究问题

教学中笔者把基础英语课分成实验班(网络班)和控制班(非网络班)进行教学,以更于进行对比研究。计划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验证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下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基础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索网络辅助自主学习平台与基础英语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

2.2 实验对象

商丘学院2012级两个自然班共88人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45人,对照班(一班)43人,两个班由同一老师任教。实验班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下的任务型教学,而对照班在黑板教室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

2.3 研究过程

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学使用的都是李观仪教授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第一、二册(第三版),共十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实验班将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都分成三个阶段:即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焦点活动。任务前阶段主要做法是导入主题和任务,给学生做一些准备工作,为开展后面的任务做充分准备的。第二个阶段叫任务环,具体做法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第一步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去执行任务或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包括就相关话题讨论或听一段录音之后进行讨论。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向全班同学,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及完成任务以后得到的结果。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语言聚焦。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后,教师把本次课学生所接触到的并理解的重要的语言点提炼出来,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3实验结果分析

为检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下“任务型”基础英语教学的效果,作者分别用2009年6月和2007年12月四级真题进行前测和后测,SPSS分析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总成绩的平均分及每个部分的平均分相差不大;双尾检验结果为0.861 >0.05。由此可知,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前测成绩的总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阅读、翻译、写作、听力的双尾检验值分别为0.665、0.727、0.554,0.558,均大于临界显著值0.05,说明这几个项目的差异也不显著。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表2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总分分别为66.45和60.85分,实验班四级成绩高于控制班,从下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阅读、写作和听力的分数都高于控制班。独立样本T值0.0150.05,这说明仅翻译部分的分值差异不著性。在阅读、写作、听力三个方面的前、后测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听力差异最为显著,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综合以上两表可知,除翻译部分的得分外,实验班的后测成绩与控制班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由表3得知,实验班后测成绩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前测,其中实验后测每个部分的成绩也都高于前测成绩;而双尾检查结果Sig.(2 tailed)=0.025

4 研究发现

项目组历时32个教学周,两个学期的小规模的教学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共86名同学四个层面成绩的客观比较,笔者得出以下发现:

首先,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辅助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任务,这比传统任务型教学更有优势,亦能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给出了计算机网络辅助自主学习平台下任务型教学法模式的建议,即设计任务时要把握任务主题,控制任务难度,设计形式多样且符合学生需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空间。

其次,自主学习平台下实施基础英语“任务型”具有可行性,并且比传统教学法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笔者发现相同条件下,进行计算机网络辅助平台下外语教学班的学生在听力、写作和阅读理解方面的分数都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的班级,成绩差异都在显著水平以上;而后又通过实验班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进行计算机辅助平台下的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实验的同学在听、读、写及总成绩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最后,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都进行了“网络辅助自主学习平台的任务型教学评价问卷调查”,多数学生表示,计算机辅助平台下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同时增强学生的英语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他们的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增强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潜能。也有助于养成学生自己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习方法。从与学生访谈中得知,学生都能明显地感到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多数学生对这种基于技术的任务型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显示出了极高的热情。

5 网络辅助自主学习平台下任务型教学法实施建议

5.1 任务的设定应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目标

面对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作为任务设计者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把握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输出,做到量度适中,突出个性需求。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合理设计任务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要设计科学的任务要求和适度的信息量,既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求,也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求,达到普遍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在授课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帮助下,让学生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省时高效地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自主择时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知识、提高英语交际的最终目的。

5.2 牢固把握任务主题

网络学习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对学生的个体学习而言,其中的有些资源是有效的、适用的,有些则是无效的、费时的。因此,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达到设计目标,教师就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梳理与整合。这个梳理与整合过程就是任务型教学和计算机自主学习平台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大胆尝试,创建相应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依靠这一平台,授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为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授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设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牢牢把握任务的主题,也要根据任务型教学的要求设计以所授课程的知识为主线的共享网络课程,为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应该选择十分贴近学生实际、有思想可表达并且能说得出来的、宽窄适中的、普遍性的现实题目作为任务主题,教师也可以选择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和他们专业相关的最新主题开展任务设计工作。

5.3 严格控制任务的难度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下英语精读课的任务的设计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水平,还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设计出不同难易程度、信度和效度高的任务,形成一种从教师决策的任务到教师辅助的任务再到学生决策的任务的有机构成,绝对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还相对较低,阅读速度、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检索网络外语资源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同时他们也并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搜索,获取所必要的学习信息。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任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难易适中的合理任务,对设定的任务进行预演以确定难易度,为任务活动形式的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以保证任务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和目的。在自主学习平台下,英语精读课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难度应该与专业学生群体的实际水平相一致,任务难度的界定总是相对学生而言的。任务的难度除了要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外,还必须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按梯度原则逐渐增加难度。所以任务的安排、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体现梯度原则。

5.4 给予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

自主学习平台下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内容设计时,要给予学生一定自由讨论的空间,有讨论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就会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增强了(丰玉芳、唐晓岩)。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蓝鸽语言学习系统的小组讨论功能,组内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依学生学习情况分组,又能避免了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干扰。在设计任务时,特意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相关内容去自由讨论,学生可以自主地在小组讨论里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并就一些学习问题开展群内研讨。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尝试性利用QQ这一聊天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科学、有效地加以正确引导,建立QQ群评价激励机制,在期中和期末时将学生在QQ群里的学习表现转换成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最终总成绩。这样就可以使任务型教学法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出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Breen, M. P. 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 [M]. London: Prentce-Hall International, 1987.

[2] Prabhu, N.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A Perspectiv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Willis, Jane.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Limited, 1996.

[4]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陈亚轩,陈慧卿.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探究闭[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 (3).

[6] 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葛文山.简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70-73.

[8]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2-15.

篇8

英语在现代社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论是日常交际还是工作环境,拥有良好的英语能力都是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医药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为剖析问题、寻找对策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口腔医学技术等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300人作为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322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二)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的调查方法,通过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目的进行调查,收集具有普遍性的英语学习问题。

二、 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发现在医药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的典型问题。

(一) 学习兴趣不浓

对于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7%的学生表示充满兴趣,而高达53%的学生表示没什么兴趣,英语学习主要是因为考试需要,自发学习的兴趣缺乏。还有约68%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兴趣有限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处不大。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学生觉得主要还是学好医药类的专业课程更为重要,而部分更表示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 学习方法传统

在英语学习方法上,有4%的学生还处于背单词、记语法、多做题的传统应试教育学习模式中,不能够真正的将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的语言来学习,学习方法是针对应试教育的。有33%的同学,课后会主动进行英语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课堂学习,课后只在考试前会进行英语的复习备考,其他时间很少主动进行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方法上,只有22%的同学会采用听、说、读、写进行全方位的语言学习,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不得要领,感觉到明显的学习障碍。

(三) 学习态度不佳

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69%的学生自我评价不高,认为自身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上,对于英语学习普遍处于一种应付状态。通过与学生交流,不少学生认为只有进行专升本的学生,才需要加强英语的学习,因为以后在考试中会有帮助,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英语考试及格就可以了。

(四) 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意见

在本次调查中,医学类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教师的授课表示满意的占43%,表示不满意的占29%。在不满意教师授课的学生中,有35%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授课与学生互动不强,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有27%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吸引课堂上学习的注意力,上课容易走神。另外,在访谈中学生也普遍反映,英语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教材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和将来英语实际应用的需要,而英语教师往往不会进行额外的内容补充,仅仅教授教材内要求的英语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三、 医药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的对策

医药类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改良英语教学的过程有以下对策。

(一)提升学习兴趣

目前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不足,主要是因为学生无法将英语与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仅仅将英语作为一门普通课程学习,而未能当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开展英语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作用与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职院校后,不少学生还保留着高中阶段的应试学习方法,英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指引学生更多的采用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学习方法,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而不仅仅是一个课程。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主题讲座、优秀学生学习方法介绍、英语学习兴趣小组等形式,推广优秀的英语学习方法,帮助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方法。

(三) 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

针对部分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英语在现代社会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在现代社会的实用价值,帮助学生转变对于英语学习的不重视态度。

(四) 改良英语教学方式

在医药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也需要不断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更多的使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积极运用任务教学法,通过模拟学生今后需要面对的语言使用情况,以任务的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教师作为英语学习中的核心角色,也需要更加投入的进行,适应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四、 总结

本次调查,揭示了医药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英语学生上的部分问题,通过这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改进,能够帮助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英语学习的动力,改进学习状态。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正不断提升,对于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只有充分的调动和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的不良现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为学校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创造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罗惠卿. 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关系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2.

篇9

1.1概念综述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很多,如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自我计划的学习(self-planned 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自我监控的学习(self-monitored learning),但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还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模式。无论持何种观点,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自主学习重视自主合作的教育氛围,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需要自定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有自觉的意识反应,同时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实施各种学习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

1.2理论基础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及多媒体的普及,自主学习的观念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学生的重视。自主学习法有它的科学性,表现在第一,哲学基础: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自主学习法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基础上的,强调自主、自律、自控的主动学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两大因素:教学环境是外因,学生本身是内因。自主学习法强调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和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是独立性和自我监控性的学习。第二,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要素。其中教师主要起导向功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第三,心理学基础:学习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人格。认知心理学家托尔曼、加涅等建立了以信息加工模型为代表的认知模式学习被视为信息加工、知识建构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通过其他认知技能控制其认知过程,有选择地吸收信息,作出假设、比较和说明,重新构建信息的含义并将信息融于已知的知识,以供将来使用。

1.3自主学习的特征

第一,能动性。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的一面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正如黄克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的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决、自断的智慧。”第二,独立性。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能学”,表现为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不依赖他人,而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符合实际的学习进度,设计自己满意的评价指标。第三,监控性。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会学”。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的监控性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等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第四,开放性。指的是学习不受时间、地点、教材等条件的限制,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学习更加开放。第五,创新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完成知识的再创造。

2.培养基础阶段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1必要性

首先,培养学习者自主是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一个人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已不可能终身受用。加之,未来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一个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生存的社会,而终身教育又要求人们能够培养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今天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为学习者提供未来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其次,培养学习者自主是语言教学和语言目标的要求。外语学习的意义就在于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从而使之有效地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这就要求外语学习者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增强自己应付千变万化的世界的技能,更要求外语教学者培养学习者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培养学习者自主是我国外语教学的要求。国家课程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2.2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重要载体。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第二,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第三,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第四,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3教师的主导性

学习者,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自我认知能力的限制,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的能力都不足,他们就更倾向于依赖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

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是学习内容的引导者。教师要用各种方式使学生进入这堂课的学习中心,使学生的无意注意慢慢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学会倾听,理解学生的思路。这时学生就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最后,解决学生的疑难点。第二,教师是学习兴趣和学习资料的导育者。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准则,开展一系列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媒体协调课堂环境,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注重语言交际功能,激励其创新思维的发展。第三,教师还是学习结果的评价者。评价能给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反馈,它能让教师更加明白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不同学生掌握什么、缺乏什么,明确教学所取得的成果,清楚下一步教师和学生都该怎么做。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课标”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更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不仅是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京峰.论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探索,2004,(11).

[2]李晓霞.浅议教师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的地位[J].外语学院学报,1998,(3).

篇10

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深人发展,英语中级技能逐渐普遍化,大学英语与英语专业在语言技能训练上的差别在日益缩小。英语专业毕业生一向引为自豪的“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现在已有一定数量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也能掌握,而且人数还将逐渐增加。如此势头,对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存在着所谓“二年级现象”,即学习者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英语知识不断积累,学习能力直线上升;到了大二,英语能力进人高原期,水平趋于稳定,甚至呈下降趋势。鉴于此,本文期望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来创造一个动态的基础英语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建构信息,内化知识,从而缓解“二年级现象”,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在应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后发现,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范琳,2003;28)。后来的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维果茨基(V 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l ),布鲁纳(Bruner)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传授的,学习并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刺激一反应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和他人协作,逐步主动建构信息的过程。学习者一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进行建构,另一方面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或重组。而教师的作用则是提供建构知识的机会和动力,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知识的导航者。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动机。(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和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

    基础英语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必修的重头课之一,一直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重视,其课时所占比例为其它基础技能课的二倍,教师和学生为此投人的精力和时间也大大超过其它课程,然而教、学双方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却低得令人吃惊(陆明,2002; 37)。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普及,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硬件设施,整合教学策略,营造自然的语言氛围,使英语教学环境由封闭式、单向性的知识传播型向开放式、多向性的信息传播型转变,让学习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亲身体验各种创造性和合作性的英语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意义建构的需求,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绩效。笔者认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篇11

一、以本院高职学生为例。分析高职体育类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和动机的现状分析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北京体育职业学院2009级的高职学生,问卷调查分为四个部分,共计31道题。其中,第一部分是有关学习基础和动机的调查,共设8道小题。所有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88份。根据所回收的问卷,对体育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和动机的现状分析如下:

1 学生整体英语基础差

本院高职的招生对象为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由于高职的师资以及其他条件都无法与本科院校竞争,因此不能吸引好的生源,所招学生高考分数在230到350之间,英语成绩最高分为91,刚好踩在及格线上,而且80-90分之间的寥寥无几。

2 缺乏英语学习与应用的环境

众所周知,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本院在此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问卷调查中只有6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环境满意。

3 想学好英语的主观愿望与自我行动力之间的差距

在此次调查中,82%的学生愿意为学好英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只有31%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且58%的学生明确表示进入大学之后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

二、加强体育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对策探究

1 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或内部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我们要培养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提高自己的愿望,学而不止,学无尽头。

2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英语教学,并加大英语的应用练习

高职是在社会对生产一线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技术应用能力更强的专门人才的背景下产生的。职业性应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内涵,必须立足“上岗”、服务“就业”。否则就丢掉了自身的优势。

结合本院具体培养目标来说,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类学生英语教学,加大英语应用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1)在公共英语的教学基础上加大专业体育英语的比重,把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机结合起来。(2)在校园内部增加英语应用的机会,学校可以成立英语角,组织各种各样的英语能力比赛,开办英语广播以及创办校园英语报纸,给学生们提供更多接触英语和运用知识的机会。

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实效性。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评价方式一锤定音,仅凭一张期末考卷来判定学生的水平。然而,考卷只能考查学生的语法、词汇、阅读和写作水平,并不能体现其听力、口语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因此,为了更加公平、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英语能力,听力、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逐渐成为英语水平考核的主流。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并积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引入最为科学、前沿的教育理念,真正达到“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12

一、语言障碍,从基础学起

有些学生经常说:一些用词浅显,一读就懂的句子,听起来却感到陌生,难以理解。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语音基础薄弱,语感较差。克服语音障碍的对策在于加强平时英语朗读训练,养成正确的英语发音、朗读习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听一些各种类型的材料,注意分析、总结来自不同英语国家、地区人的发音习惯和规律。可以在课外多听一些英文歌曲,有条件的话,多与外籍教师交谈,体察、熟悉不同外教的语音特点和规律。在听的同时,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模仿。

二、语义障碍,加强文化理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不同于中文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背景及特点。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的理解。尤其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由于理解的时间有限,这样影响就会更加明显。由于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缺乏基本的了解,于是就会出现对所听语音材料理解不准确,似是而非的现象,选择答案时就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课和学生自学都要增加英美等国家的地理、政治及民族文化知识。具体地说,平时阅读面要广,阅读材料要尽可能涉及英语国家的民族习惯,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三、从实践训练中反复加强听力能力

在语言的四个技能中,听与读属“接受型”技能,说与写属“创造型”技能。听力的“接受”性质决定了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大量的听力训练来实现。

1.听力速度能力训练

听力速度直接关系到听力测试的成败,而且是影响考生测试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测试中因为一道题没跟上而顿时慌乱,接连丢失几题的情况并不罕见。

如何训练听力速度?一种方法是循序渐进,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这种方法可使中学生逐渐适应有声信息的接受方式,树立起听的信心。但听力测试的语速是英语本族人讲英语的正常速度。为使大脑尽早适应这种语速,应从一开始就以正常速度进行训练。初期阶段会出现“坐飞机”的现象,但不必担忧,因为在这种语速的不断“轰击”下,耳朵会逐渐敏感,从开始只能抓住只言片语到能接受一个完整句子,直至大脑完全适应了这种语速,接下来便是行使其记忆与判断的功能了。

2.听力理解能力训练

平时要不间断地进行听力训练。仅靠教材或做听力练习题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提高听力水平,所以要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听英文广播是提高听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收听广播时,先要训练学生对整体内容的理解,抓住要点,逐步培养快速反应能力和对连续意群及语调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逐字逐句地听写训练,提高对细节的准确把握。确保学生能踏踏实实地坚持一、两个学期的训练,不仅听广播,而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媒体,如卫星广播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同时,最好进行不同声音的听音训练,包括英音、美音,男、女、老、少的声音,戴耳机听,不带耳机也听,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各种不同声音的材料及各种不同的听音环境和条件观赏英语节目。英语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方收集资料,如英语节目的录像带、影碟等。

3.长段听力的训练

篇13

基础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最重要的必修课,在提高学生语言基本技能与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阅读教学不仅能为学生高年级阶段的高级英语、英美文学等专业课打好基础,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质。因此,阅读学习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广泛重视。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基础英语课程中的阅读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课时限制、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内容单调、学生主体性缺失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对阅读训练缺乏兴趣,学习效果欠佳。因此,如何改善基础英语课程中的阅读学习现状,成为众多基础英语任课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探讨的焦点。“慕课”的出现,为探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阅读学习新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本文拟把传统教学环境下的基础英语阅读学习与“慕课”辅助教学环境相结合,充分发挥“慕课”辅助基础英语阅读学习的优势,使基础英语中的阅读学习内容更加有趣,阅读方法更加丰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一来可以创新基础英语中阅读学习模式;二来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可以为担任基础英语课程的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参考;三来增强学生对阅读学习方法的敏感性,提升学生对不同阅读方法的包容意识,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2 “慕课”的主要特点

“慕课”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架构决定了它的一个核心理念:为社会大众免费提供学习资源,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贾婧,2015)和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慕课”具有大规模的开放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台电脑、手机或平板,连接网络,就可以免费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师课堂学习。“慕课”实现了课程设计的碎片化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提高了学习效率。“慕课”的优势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生的高度参与性。过去对于“慕课”视频,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微小化和碎片化,但从实践情况看,“慕课”提高学生主动性和学生参与性这一优势更为显著。即通过设计和开发交互式或互动式的“慕课”视频,把传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高密度的、“一对一”的聊天和互动过程。在“慕课”平台上,教师可以像在课堂上一样,在视频讲授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每个学生各自做出回答,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均由电脑自动批改。只有学生回答正确之后,视频才会自动向下播放。这样的技术运用既可督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又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动脑又动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一对一”互动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3 “慕课”在基础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一)“慕课”在阅读前的应用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的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学生在预习基础英语阅读材料前,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查找,以此拓宽新课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慕课”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像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另外还可对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有所涉及,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阅读学习方法,提高英语阅读兴趣,扩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慕课”在阅读中的应用

尽管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种信息时代,但纵观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遗传式教育理念使得英语阅读教学多偏重于英语知识的传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尽管英语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及其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许多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叶水清,2008),使得传统的英语阅读学习无法彻底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然而“慕课”的出现以及“慕课”的应用给基础英语阅读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基础英语阅读学习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慕课”的背景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选择名校、名师进行网络学习。例如注册参与学习Coursera公司的人工智能课程的学生人数高达16万。这既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也降低了大学教育的门槛。第二,在“慕课”平台上,学生更有利于对课上所讲内容进行复习。例如“慕课”课程的时长通常在20分钟以内。对不明白的地方,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对不懂的习题,可以反复演练,也可以在线向其他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和教师提问交流。这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颠覆了以往基础英语课堂上老师一家独大的状况,将课堂从老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的练武场,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第三,教师教学模式也得到很大转变。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只要能够控制课堂,完成知识的传授即可,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接受。但在“慕课”背景下,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教学以辅导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获取。例如综合英语课程第三版第二册中第六单元的课文FOOTBALL,学生可以利用“慕课”在课前了解足球在国内外的起源和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地讨论并充分的回答,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第四,“慕课”颠覆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形式,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以往的阅读课堂,教师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但“慕课”可以翻转课堂,借助“慕课”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像在课堂上一样,在视频讲授过程中提出各种的问题,每个学生各自做出回答,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均由电脑自动批改。只有学生回答正确之后,视频才会自动向下播放。这样的技术运用既可督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又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动脑又动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慕课”在阅读后的应用

“慕课”在英语阅读中的根本作用就是扩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当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利用“慕课”搜索与课内有联系的课外知识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课文 FOOTBALL,学生们可利用“慕课”去了解其他体育项目的起源与发展。学生课后做完阅读练习,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重难点讨论。老师可以将问题到学生的公共平台上,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完成作业并提交,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学生可及时查看自己的词汇、句式、语法等错漏之处。以此借助网络媒体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实现师生、生生、课上课下以及线上线下的互动,最终达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4 结语

“慕课”的出现将给英语阅读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慕课”中优质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英语阅读资源。“慕课”中的课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语言地道鲜活。有关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材料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有利于培B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培养理解并运用英语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慕课”可以利用平台上大量的学习资源,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而突破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难题,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慕课”不仅能促进基础英语中的阅读教学,还有望解决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的难题。总之,对于慕课,我们一定要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让它更好地为教师、学生、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