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囚绿记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囚绿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对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重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教学方法:诵读感知、读写品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早自习预习、电子白板、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整体感知:检查早自习预习情况

1.文题中“绿”指什么?(常春藤)2.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用两个字概括。(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3.作者囚绿后放绿,放绿后又怀绿,这矛盾的表现流露作者的什么情感?(喜爱绿)

三、讲析课文

(一)学习囚绿(8―12段),齐读,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爱绿为什么囚绿呢?圈出相关句子来读读。2.请大家圈出描写“绿囚”的语言,读一读。看看绿枝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突出绿枝条什么特点?在“绿囚”变化过程中作者心情如何变化的?

答案: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研读重点词语:“装饰”、“葱茏”、“猗郁”。(装饰,安慰;葱茏、猗郁本指草木茂盛,这里移用,表现爱与幸福年华的丰富。)(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绿枝条由生机勃勃变得嫩黄细瘦娇弱,颜色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往光明,不屈服于黑暗)

重点句子研读:“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体味作者的用意。(生的欢喜――不快――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可怜、恼怒)

(二)学习(1―6段),自由诵读,完成三个任务

请找出相关句子读读。1.我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对这样的房子我却怀着一种喜悦,毫不犹疑的决定下来,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如此爱绿呢?3.哪些句子表现我对见到绿的急迫心理?4.这种急迫的心情暗示什么?并找出相关词句来证实。

答案: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重点句子朗读研读:“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注意重音,理解象征意义。从哪里可看出作者需要慰安?(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暗示作者境遇不佳,他的生活缺乏绿色,缺乏希望,缺乏慰安,缺乏快乐,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北平,正需要用绿色来安慰自己的眼睛,象征生命与快乐的绿成了作者唯一的朋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齐读5―6段。

(三)学习(13―14段),老师范读,完成下面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提早释放了绿纸条。(,日本全面侵华)2.在绿枝条上,作者赋予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呢?(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3.这种精神内涵与我们民族的哪种精神相同呢?(自强不息 向往自由 向往光明 不屈不挠。作者赞美绿色,就是在赞扬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抗敌精神)4.作者怀念绿,还怀念了什么?(怀念北平的人民、沦陷区的人民、日寇铁蹄下的同胞。或者说怀念和平安静的生活)

(四)总结

作者用绿的特点来象征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下的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其实这种精神也是陆蠡精神的体现。

补充:巴金赞扬他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圣贤可以当之无愧。”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文如其人,人如其文”。陆蠡,一介书生,在生死面前所体现的硬气和浩然正气,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他用自己的笔书写这样一种精神,用自己的献血来印证这种精神,令我们都深深感动。

篇2

工作。

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师非常认真地深挖教材、备教材,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自始至终地执行自己既定的教案。“‘自学—探究—反思’一体化教学”学案设计既考虑到教学的预设性,也关注生成性、开放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而且有相应的灵活调整、随机应变、变化选择等教学机智,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并把这些内容全部呈现在学案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去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如,教学《孔乙己》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孔乙己在不同时候外貌的变化。当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图片上发现孔乙己外貌上明显的不同时,我意识到通过课件视频的播放,已构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抓住这一生成的资源,我及时进行课堂调控、重组自己的教学设计。于是,我便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指导学生回到教材,认真阅读鲁迅笔下的描写段落,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孔乙己会沦落到这种境地”,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课文深刻的主题。在课堂上,我不再死抱“预设”,而及时关注课堂的“生成”。我的教学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指导。我们要让学案设计得富有弹性,就必须遵循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原则,在吃透教材目标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同时,了解学生的能力习惯、情感态度,还要熟悉教法,能及时选择合适的、富有实效的方式方法。

二、体现主体,魅力无限的问题引导

教无定法,尤其是语文教学。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案设计的探究问题会制约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学案设计中,有的教师由于没有紧扣文本,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出现了不少误区,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训练思维能力。因此,有效、有魅力的学案问题引导应是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引导要有目标。设计问题要注意:设计问题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进行教学。如,我在上《我们家的男子汉》时,让学生阅读文段后,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请你用文中小男孩的一句话来替换文中的小标题,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拟小标题,事实上,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寻找有代表性的个性化语言,同时又用“说明理由”这种方式,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根据人物语言来分析人物性格。学生纷纷找出自认为最恰当的语句,言之凿凿,并他人说法。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学难点,也推动了教学过程的进展,真是一举两得。(2)问题的难度、深度要恰当。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否则,哪怕真有合作探讨这种共同解决问题的形式,也会使“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甚至失去作用,而学生也会失去积极性。设计问题不能随意超出教学内容,也就是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解决的。如果超出教学内容太多,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思维效果。(3)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能引起思维,激发想象与联想。例如,在学习了《囚绿记》后,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他把绿囚牢了吗”——后来他把绿放了。“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充满了思念。经过适当引导,让学生归纳出全文的线索:恋绿—囚绿—释绿—思绿。经过这样启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展了,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学得灵活,学得扎实。

三、多元有效,促进发展的人性化评价

篇3

很多教师会以“爱绿”、“恋绿”、“囚绿”、“释绿”、“怀绿”为线索来解读《囚绿记》,并将陆蠡因从事抗日文化工作而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作为背景资料,认为文中的“我”,就是“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藤”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性格。如果说“绿藤”代表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品性的话,那么,“我”在“囚绿”过程中又饰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仅此一问,就会让民族性格沦变得脆弱不堪。

细读文本后,我生发两处疑惑:一是我们该如何释答“窗”多次出现在文中?二是作者在文末除了担心再见绿藤后面生外,为何还惦念着圆窗?

陆蠡的孤寂天性注定了“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当“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这时,那间陋室在客观上对陆蠡的孤独、寂寞的天性形成了一种庇护。此时,“窗”便扮演着对客观世界与心灵世界既阻隔又分割的角色。而“带有小圆孔的窗”又为孤独情感底色中的心灵内部交流提供了可能。这是“窗”的第一重隐喻。

另外,绿藤于屋内屋外有两种生长状态。屋外的生长是符合理智的,而进入屋内则有违理智,是迫于“我”孤独催生下的变异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藤的两种生长境遇背后负载着作者理智与情感的两端。而“有小圆孔的窗”则为“我”的情感与理智的碰撞提供了一种可能。当“我”迫于外界压力,最终放弃囚绿后,“有小圆孔的窗”实则已经成为了其内心情感与理智艰难交锋的见证。这是“窗”的第二重隐喻。

显然,我们一味沿承旧说陈料,是不能在文本解读上有毫末进步。所以,在《囚绿记》一文中,文末“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一句,既包含了作者的忏悔,更潜隐着一份人生诉求――期待生命的平衡。多做一点类似于这样文本细读,对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颇有益处。自然,以此为基点,不论教案设计,还是教学方法拟定,亦会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境界。

另外,古诗文阅读,特别是语辞考释方面,更是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一片开阔天地。语文教师在备教文言诗文语辞时产生的疑窦,往往能激发出教学设计的灵感。例如: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中“向”,教材无注。按常理推解,我们易将其释为“朝向”。这,也存诸众多教参资料中。实际上,王瑛先生在《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一书中认为,“向,又犹云‘在’,亦为介词,多与方位词连用,组成方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如,“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因话录》卷三)

自然,我们便可以重新检视“独留青冢向黄昏”:“在黄昏中,唯独留下了一座青冢”。细味其里,兹解不仅顺于文意,更谐于意境。备课及此,于此句鉴赏,笔者设置了一道讨论题:“‘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向’可解为‘朝向’或‘在’,你认为哪种理解更好?”讨论中,有学生认为王昭君的“青冢”前是有墓碑的,那样便使“朝向”(向)夕阳有了着落;但也有学生会持“向”解为“在”的说法,认为于“青冢”而言,无碑之凄凉更与昭君生前的伟绩形成反差,加深了杜甫忧国忧民反而壮志未酬的悲情。就后者所答,平心而论,难道不是我们苦苦期待与孜孜寻觅的那种文学品鉴吗?兹例,不仅展现出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范例,更彰现了这种思维巨大而独特的魅力。

下面,再谈谈开展“文本解读”与“语辞考释”工作可能凭依的书目。“文本解读”而言,首推孙绍振教授的《文学性讲演录》、《细读名作: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等,当然亦可参看王荣生教授所著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等书籍。“语辞考释”方面,扛鼎之作首荐张相先生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和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王瑛先生的《诗词曲语辞例释》、《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宋元明市语汇释》以及陆澹安先生的《戏曲词语汇释》、《小说词语汇释》等辞书亦有重要参备价值。

有些文本解读与语辞考释,其深难度远远超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层次。如何“由深入浅”地定位于中学语文教学?这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为偏爱简单,便“执迷不悟”;我们要鼓足勇气与调动机智,因为,我们始终渴望确证!

二、行于兹意在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护

批判性思维,远远不应止步于教师本身。她,更应走向学生心灵,因为,学生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那么,当自身具备了一定批判思维能力时,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承递给或者开掘出学生的这种能力。多数情况而言,面对一些问题,看似学生无法以批判思维应对,但是,只要教师适时引导,结果往往意想不到。开掘胜于传承,这,便是此部分取题为“养护”的深意。下面,出示我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堂片段。

师: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林教头被逼上梁山的原因。请同学们思考并畅所欲言。

生1:我觉得是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

师:嗯,你的理由呢?

生1(迅速翻阅书本):课本第4页(笔者按:教材版本为2004年人教版,下同)上说道,“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还有后面,第8页上,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事?且吃我一刀!”这些语句,都说明林冲上梁山,是因为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

师:有道理。你的观点和很多教参不谋而合。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觉得李小二也有影响。

师(惊讶):这个观点有意思。你具体说说。

生2:我只是一种感觉,因为文章前半部分,施耐庵用了不少笔墨来写李小二。这,应该不会一点作用都没有吧?

(众生笑)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读这个部分。

……

上面这个课堂片段,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后面。课上,笔者带领学生深入研读并认真分析了李小二在林冲上梁山中的“积极”作用。课后,笔者整理出《“李小二”:周全林冲性格转捩因缘的关键人物》(待发)一文。现摘录部分。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此处,施耐庵以林冲的行为作结,似欲显露林冲的某种性格心理,然而,有了前文的阅读感知,我们能明确感觉到,此段的叙事主角实为李小二。那么,于此句的解读,仅从林冲的角度就似乎显得粗糙与浮浅。细读并系联“李小二两口究竟缘何‘欢喜’?”来思考,我们便不难建构出一个完整而合理的思维链:主动与林冲相识,关怀备至,貌似答恩之举,实则潜隐着有所求之欲。再者,细读李林二人的对话后,我们明显感受到李小二前后语意的龃龉。前面两次,他处处提醒林冲要“堤防”与“仔细”,后面,林冲临走时,他却说“休要疑心”。实际上,林冲对自己即将到草料场之事颇有怀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省略号所省内容,正是林冲疑窦丛生的地方。这,明眼人一望便知。那么,一向“勤谨”的李小二怎会不感知到其中的不妥呢?

所以,李小二的心理已然从开场时的“有所求”,慢慢转向为“有所惧”。实际上,林冲临别之际的两人对话,绝不是一般的话别。其后,直逼读者阅读心理的是,“有所求”的李小二开始逐渐失语,“有所惧”的李小二开始抛出远离林冲的暗语。因为,此时的李小二深知,现在的林冲已不是彼时的那棵“摇钱树”,而是一个祸患即将接踵而至的“风雪圈”。

篇4

一、立足文本,自然过渡

过渡语的设计可以充分考虑文本的内容,立足文本,使用文本内容来过渡,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疑过渡。

如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夏》,简单导入新课后,设计了两个问题:1.根据课文内容在“夏”的前面加什么词?2.根据课文内容,在“夏”的后面加什么词?这样,自然过渡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引起了学生思考。

余映潮老师在《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说,所谓“主问题”是对课文研读教学中,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从而关联内在的逻辑,使课堂程序于无痕中过渡。教学《囚绿记》一文,他仔细研读文本,设计了两个问题:1.那是怎样一抹绿?2.他是怎样一个人?先将文中有关绿的句子找出来,理清写作思路。赏析优美的语言并反复诵读概括绿的特点。接着通过第二个问题,从分析语言过渡到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在这个环节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爱国之情。这样的主问题设计就能将各个环节紧紧扣在一起,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构建起整节课的结构。

如果要从文本中发掘过渡语的内容,就需要我们走进教材,去思考,去研读,考虑怎样去设计“主问题”“小问题”,从而使课堂环节之间能自然过渡。

二、评点行为,巧妙过渡

恰当评点学生的行为,既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巧妙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如一优质课《美丽的西双版纳》的讲授,从“整体感知——感受美”过渡到“深入课文——赏析美”时,教者说:“我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西双版纳有着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没有想到你们能从多角度看问题,很不简单啊。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画面,你们喜欢哪个画面呢?用你喜欢的语调读一读,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这样一来,巧妙地评点学生行为,就机智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环节巧妙地过渡。

三、引用诗文,浪漫过渡

教学中灵活使用诗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知识迁移中,增加课堂的文学底蕴,展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加浓课堂的“语文味”。

在设计《都市精灵》教案时,笔者引用古诗来过渡。用“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那是悦耳的歌声;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那是矫健的身姿;精灵给了诗人浪漫的诗情,也给了作家深刻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近精灵。”过渡到课文语言的赏析。再用“现在似乎少了‘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和谐;也没有了‘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的美好”来过渡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感悟中。

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中,笔者看到了王正来老师的一首诗,题为《望峰息心 窥谷忘返》,“驾一叶轻舟/在唯美的富春江上恣意赏游/看——树随山生,山与天竞/层层的险峰刺穿我浮华的心灵 荡一江清波/似与水中的游鱼招手作乐/听——泉水泠泠,好鸟相鸣/青郁的山谷令我忘却了尘世的俗务 任浪猛湍急/船从江流,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悟——猿啼蝉啭,疏条交映/这亦昏亦晴之域就是我归隐的仙境。”看后不由拍案叫绝,实在是很奇妙唯美的一首诗,既概括了《与朱元思书》的文本内容,又在自由浪漫的诗情中,流露了文本的思路,完全可以用这三小节的诗句作为过渡语,设计三个教学环节“赏奇山、品异水、悟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引用诗文,给课堂注入一些诗情画意的成分。文章与文章,诗与诗的穿越,使整节课“语文味”十足了。

四、适时拓展,深透过渡

教学中宕开一笔。在课堂临结束时,充分考虑到“语文味”的外延,也是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篇5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本学期学校党建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调整了学校党总支和党支部的组成人员,规范了党费上缴制度,建立党建工作台账。

强化示范引领,学习教育从严从实。通过落实“主题党日”、深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受到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办公室的通报表扬。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建国70周年阅兵”等活动,净化了党员的思想,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师专业发展

10月份开展青年教师试卷讲评大赛。比赛全面展示了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彰显了青年老师的无限潜力。

继续实施了导师制。青年教师导师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制度,明确师傅和徒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教育科研

1.继续落实“六环节”教学模式。加大教师与学生培训力度,课堂采取“导、思、议、展、评、测”方式,全面稳步推进高效课堂。

2.加强对教师课改进行监督与指导。学校专门成立学科教学督导小组,11月份开展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进行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专项指导,取得一定成效。

3.大兴教研之风,科研成果丰硕。多位老师科研课题获得国家或省级立项,胡燕萍老师的教学论文《诗歌鉴赏》和《浅谈〈囚绿记〉教学重点》发在《中国语文报》发表,周婷老师撰写的《浅谈高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策略》在《中学生报》上发表,在省、市、县各级优质课比赛中,我校老师多人次获奖:周婷老师全国中学生数学教学改革创新优质课大赛获省二等奖,参加省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评比课件比赛获省一等奖;张花莲老师参加省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评比教案比赛获省二等奖;周一松老师参加第十一届省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优质课获二等奖;余斌老师在全省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中获得省三等奖;万智欣老师在全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市级一等奖;余斌老师在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比活动中获高中生物一等奖;彭贞老师在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比活动中获高中化学一等奖;彭珺儒在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比活动获高中物理二等奖;胡艺方在全市地理教师优质课比赛中二等;刘梅花在全市地理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尹叶青在全市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蒋丽华在全市政治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龙进春在全省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中获省级三等奖;吴文红在全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二等奖。

4.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数学竞赛获全国二等奖6人,三等奖1人,省一等奖4人,省二等奖1人,省三等奖4人;物理竞赛获全国二等奖8人,全国三等奖8人;化学竞赛获省一等奖5人,省二等奖9人,省三省奖18人;生物竞赛获全国二等奖2人,全国三等奖5人;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三等奖1人,总获奖达72人次之多。

5.举办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研讨。各位备课组充分准备,深入学习,积极研讨,为后阶段复习指明了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教学常规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强化教学过程,重视教学细节,继续实行随堂听课制度。落实每周一次检查制度,写好检查情况并及时与教师、学生反馈。

坚持每日上课情况登记。每周每班发放一本《上课情况登记册》,及时记录各班每节课的上课情况,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实况,进一步确保学生安全。

(五)学生管理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始终本着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演绎精彩”,是县中人永恒的追求。

学校实行半封闭管理,对学校东门和北门进行封闭。每月开展主题教育,一年有八个活动主题,如“安全与行为规范教育月”“文明礼貌教育月”教育实践活动等。政工处、团委、学生会联合起来,以征文、演讲、书信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清新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团委荣获五四红旗团委。

(六)安全教育

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学校继续完善了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教师上课学生安全工作流程》《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门卫制度》《班主任法制、安全、文明教育工作责任状》《安全工作管理试行办法》《校园饮食卫生管理条例》《饮用水管理制度》《校舍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和用火安全管理制度》等。

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防范严密,控制有力,全面设防”的要求,全面提高“人防” “物防”“技防”的立体安全防范网络。抓实思想教育,着力提升宣传教育实效。坚持开展包括自救自护常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校舍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危险化学药品安全、学生居住地安全、用电安全、防踩踏、防溺水、防、防、防暴恐、防盗抢、防诈骗、防传销、防煤气中毒、防疾病、防欺凌等安全教育。每周都有安全工作安排,经常性的在升旗仪式上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讲解和知识宣传,在全校营造 “人人讲安全,个个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七)教学质量

在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20全体师生奋力拼博下,2019年我校高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校文化类本科上线740人,其中一本上线331人;600分以上99人;全市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共22人,我校就有8人。考取清华北大人数列全省第七名,全市第一名,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全市文科状元。获得县级高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八)校园建设

本学期完成了教师生活区停车场建设工程,并把生活区与教学区隔离开来,使得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同学的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完成了新建综合楼的拆迁工作,12月27日已经动工建设。

(九)后勤管理服务

学校的公寓管理以优质服务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实现“服务、管理、育人”有机结合,采用学生公寓物业托管、学校监管相结合的办法,本学年学校加强了寝室管理力度,更换了学生寝室铁架床,使得学生安全更有保障,寝室内务和就寝纪律也明显好转。

学校食堂本着“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严管理”的原则,加强食堂工作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督,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本学期完成了学校食堂的升级改造工作,极大的改善了师生用餐条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十)体艺教育

体艺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年来,我校抓实体育艺术工作,参加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成绩喜人,取得了全县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举办了吉安县立中学第二届艺术节暨洪山基金颁奖晚,节目水平有较大提高,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十一)脱贫攻坚

我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全校行政每人挂点2-4户贫困户,每月按规定前往吉安县桐坪镇枫冈村开展扶贫工作,全校党员与金家岭社区结对帮扶,深入一线,了解户情,结合帮扶对象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扶贫需求等综合因素,做到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使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了2019年县办学绩效考核先进单位,高考先进单位,十七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优秀生源基地,吉安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等荣誉。

友情链接
相关精选